大林寺桃花阅读理解答案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林寺桃花阅读理解答案(精选9篇)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赏析 篇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情况,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参考:“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即《大林寺桃花》)。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鉴赏: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817年(元和十二年)作者于初夏作于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而就是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记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诗人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名家点评:

《梦溪笔谈》: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末当。……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柳亭诗话》:白香山与元集虚十七人游庐山大林寺,时已孟夏,见桃花盛开,乃作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梅花尼子行脚归,有诗曰:“着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花枝头已十分。”二绝可谓得禅机三昧矣。

《唐诗快》:只恐“此中”亦不能久驻,奈何!

大林寺桃花阅读理解答案 篇2

1 认识3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 菲 觅

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桃花心木阅读及答案 篇3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qī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 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会枯(kū wěi)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从从容容 ?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 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ó)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jí)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zhā)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 语重心长 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立自主 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fèn)转化为(巨大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 优雅自在,显示

出 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F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田 部。“锻”字用音序

查字法应查 D,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钅 部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并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莫名奇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无缘无故:没有原因枯萎:植物因缺水....

而干枯萎缩

独立自主:不受外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

语重心长: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爱护环境就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

3、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划掉文中不当的字或拼音。

5、根据课文内容,把四字词语补充到横线上。

6、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情深意切(语重心长)依靠(依赖)磨炼(锻炼)

反义词:慌慌张张(从从容容)奄奄一息(勃勃生机)独立(依赖)

茂盛(枯萎)

7、作者觉得种树人很奇怪,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用“”在文段中划出

来。

8、用文段中的词语或语句作答:

种树人“不按规律”办事使种出的桃花心木长势很好,因为他要给树木创造

一个“不确定的”的环境,不定时定量地浇水只是 模仿老天下雨,让树木在不

确定中找到水源,学会独立自主。如果种树人每天定时定量地浇水,树木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9、.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不确定的水源),“巨大的能量”指

(能够拼命扎根生长,长成参天大树)。.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

炼出(独立自主的心)。作者这个片段,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说

明了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心,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10、给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含义。(1分)

1)A、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B、不知哪一棵桃花心木苗

会枯萎。

C、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C)...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A)

2)、对文中画双横线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1分)

A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了百年大树,显示出

勃勃生机。

B人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磨难,才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

1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2、读句子,回答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1)“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2)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 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例如:生病、失去亲人、同学孤立自己、考试没考好、作业忘做了、被老师批评、下岗、失业、地震、海啸等

2)“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份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如种树所愿,所以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说明他种树成功

了。

(2)你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再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感悟出什

么?①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同时出差了,让我自己在家照顾好自己。我吃了两顿方便面,觉得腻了,就跑到婆婆家,让婆婆教我做蛋炒饭和下挂面。后来,我还学会了

炒几样菜呢。现在我不但不怕爸爸妈妈出差,有时候还主动帮助妈妈炒菜呢。/②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可能要二十多岁才毕业。要更换好几个学校,可是有的同学学习总是需要老师或家长督促才肯完成作业,一旦离开家长,或者换了学校和老师,学习就容易退步。像这样的同学就需要管好自己,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心。

13、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14、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如今,我可以深深扎根于地下,可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打击,可以把少量养分转化成巨大能量,可以在土里找到水源,长成参天大树,这都要归功于那位尽心尽力让我在不确定中生长的种树人!

15、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我会想我要加油活下去,靠自己的力量延续自己的生命,是大叔让我学会坚强,使我的生命力更加顽强;也是大叔使我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让我学会自力更生,我要感谢大叔!

16、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如果我当初不依赖别人,自己扎根,学会在地下寻找水源,说不定我已经成为了参天大树。

17、从哪里可以看出种树人“从从容容”? 种树人来的时间总是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18、当前,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百般宠爱子女,在这种溺爱之下,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读了本文,你想对这些家长和孩子

说些什么?(3分)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篇4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文中总写渔人感受的一个成语是:

4、“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5、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6、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

7、“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8、“村人”“不知不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9、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

10、文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

11、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12、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__”。(用原文语句作答)

13、、文中与苏轼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4、、成语“无人问津”化自文中“ ”一句。

15、、文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16、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这一点?

1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这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

18、语段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桃花源?

19、请你概括第二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20、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表现出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点?

21、桃花源中的人们听了武陵渔人的见闻后,为什么“皆叹惋”呢?

22、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23、第3段文字主要写哪两方面内容?

2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25、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卟为外人道”?请谈谈你的理解。

26、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该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意见。

27、古往今来,人们对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有不同理解: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似为无意;而谢得枋却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又觉有心。你认为作者的本意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28、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

29、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30、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31、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读过后,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32、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为什么?

3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境界?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

34、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

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35、桃花源中人曾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渔人外出后竟“诣太守”,谈谈你对渔人做法的评价。

36、陶渊明在此文中不是寄托了社会理想吗?请问我们今天应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37、请写出三句含有“桃花”的古诗词。

38、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39、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参考答案:

1、甚异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豁然开朗

4、不想被外面的战乱破坏了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6、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与外人间隔

9、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后遂无问津者 15、豁然开朗

16、(1)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7、世外桃源18、从自然环境、人物活动这两个角度来描写桃花源的景象。

19、通过渔人所见,着力表现桃花源中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和平安乐的景象。20、表现出桃花源中人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21、桃花源中的人们本是“避秦时乱”而来,为外界**黑暗的世界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22、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 ②百姓能安居乐业 ③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23、①写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社会风尚(或写桃花源中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②写村人自叙秦时避难来此经过(或写桃花源中对战乱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剥削的社会理想的追求)。

24、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追求自由生活25、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中安宁和平幸福的生活。26、桃花源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7、既表现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又透露出他对这种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28、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29、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30、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31、人的一生都可能经历坎坷与不顺,都可能经历苦难与艰辛,而只有经历这些之后,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32、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33、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34、暗示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 产物35、为人不讲信用

36、《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的愿望37、如(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分;(4)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8、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39、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阅读文答案 篇5

陶渊明(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一阶试题

1、本文的作者陶渊明是 时期的 、 ,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文有 、 、 。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黄发垂髫( ) 遂与外人间隔( ) 此中人语云 ( )

3、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缘溪行 芳草鲜美

才通人 阡陌交通

便扶向路 诣太守

4、《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以渔人发现绮丽的桃花林—

—进入宁静和平的桃花源—

—再度寻找神秘的桃花源未果为顺序。

5、《桃花源记》详写 ,略写

6、文中体现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写出桃花源美好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7、桃花源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是

8、桃花源中人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9、文章开头描写桃花林美景的作用是什么?

10、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讲述后为什么“皆叹惋”?

1、渔人“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包含了哪些内容?

2、文章在再寻桃花源时写道“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二阶试题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余人复延至其家 欣然规往

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文中有有不少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请你写出四个

4、根据文章内容,恰当使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看到桃花源人们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度来寻时还是“ ”。

5、陶渊明生活在整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他描写之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

三阶试题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便要还家 便舍船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语句中高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咸来/问讯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3、从文中2、3两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

;(2) ;(3)

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章真是的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开了一个人人劳动、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6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的作者是(人名),(朝代)诗人。(2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桑竹之属( ) ②阡陌交通

③便要还家() ④欣然规往( )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翻译句子。(6分)

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3.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3分)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 → 。

14.“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

9、陶渊明 东晋

10、代词,这 交错相通 通“邀”,邀请 计划

11、B

12、其他的人又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并拿出酒菜款待他

已经出来,找到了般,便按着来时的路回去,并且处处都作上记号

大林寺桃花阅读理解答案 篇7

①桃花潭早在神往之中。每每由凝思进入幻境,将自己化成汪伦、李白,或岸上,或舟中,送人或被人送着,一样的难分难舍、别情依依。

②真到桃花潭来了。一个暮春的雨天。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我知道,在另外的时空,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在他们身边,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A李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

③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的濡染着生命的嫣红。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是等待我呢,还是大唐的李白?

④李白当时住在宣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江漂来的书信。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就欣然溯江而来。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汪伦说他的信没错。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莫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

⑤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旋涡。江南的蒙烟细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罢!上游百米处,三两牧童骑在水牛背上,悠悠地由江水驮过江去,水面只剩一弯盘角的牛头和戴小斗笠的牧童的上半身。那情景,似在李可染水墨画中见过。歌声悦耳,牧歌呢,踏歌呢?

⑥雨丝密密的,漫天撒下轻丝罗帐。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了,那雨莫不真个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李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若有所思。

⑦乘船渡过江,渡口叫万村渡。传说翟村曾与万村争渡口的名字。但万村人说,“桃花潭水深千尺。”千尺者,万寸(村)也。这又是一例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上岸,于那一截老街中寻万家酒店,不见当日那酒垆,和飘摇招展的牙边小酒旗,就寻在细雨之中飘逸千年的诗酒气氛吧。酒能酣畅肝胆,亦可消解愁闷。在长安城大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在山水灵秀、春雨霏霏的江南,是不是依然那样狂醉?然而,此时的李白老矣,他胸中的激情,已经化作更多的忧郁,他的人生或许已经短缺了许多诗意的东西了。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地感恩,那样地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所以他才真实地体味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的改变。有谁能风流倜傥一辈子?有谁能不像李白那样,在采石矶头,最终将黄铜古月和那条来自家乡的大江看透,看穿呢?我后来有一首题为《老年李白》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老年李白把石头都看穿了/看穿一切的诗人不叫诗人/叫诗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毕竟不比长安,人到老年的李白毕竟也不比年轻气盛的李白啊!

⑧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青弋江有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江水不倦地流,小旋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B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

⑨是谁在吟咏那首古诗呢?我听见水面上有些声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小题1:结合文意看,说说桃花潭为什么“早在神往之中”?(4分)

小题2:作者认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请根据文意分别说明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各有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3:文章行文中多处描写雨,请问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6分)

①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A句。

②请品析B句的`含义及作用。

小题5:我们祖国有许多的风景名胜都因为有优美的传说和故事而声名远播,请运用你的课外知识积累,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并加以阐述。(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因为桃花潭留下了汪伦送李白的文坛佳话。(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青年李白激情四溢,胸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老年李白激情减退,心存忧郁,渴盼人间真情。(据第七段要点归纳)(4分)

小题3:(1)照应题目;(2)抓住了江南雨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美妙图景;又为汪伦迎送李白的故事营造氛围,将自然与人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A“流出”:形象地表现了李白的《赠汪伦》脱口而出,不仅是因为桃花潭缠绵的蒙烟细雨,江南特有的景致的感染,更关键在于他此刻的感情。(抓住“平平仄仄”赏析也可)

B含义:强调了汪伦迎送李白的文坛佳话所体现出的情韵之美,使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既疏朗又紧凑的特点。

作用:照应了前文“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地濡染着生命的嫣红”这句话。(A句2分;B句含义、作用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5:示例:绍兴沈园,一个普通的园林,却因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和表妹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和题壁的两阙《钗头凤》而令人神往。(4分,举例1分,对应阐述3分)

答案解析

小题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小题2能从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两个角度和方面来理解和组织,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小题3:了解景物描写及常见作用,其中这里有渲染一种气氛和前文题目照应作用。

小题4: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和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阅《桃花源记》选段读理解附答案 篇8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密,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人视端容寂 ?其真无马耶

B.?闻之,欣然规往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学而不思则罔 ?则玉成雪岭际天而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0.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8.C

评分意见:本题2分。

9.(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或:(渔人)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重点词“及”“诣”翻译正确,能补充出省略的主语,且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两个重点词的翻译,错一个扣1分;没有补出主语扣1分;扣完2分为止。

10.作者这样写是暗示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或:使文章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大林寺桃花阅读理解答案 篇9

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 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蒲苇莲芡④,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屋舍俨然( ) (2)便要还家( )

(3)始得灵壁( ) (4)因汴之余浸( )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

13.请找出【甲】文和【乙】文都出现的自然景物。

【甲】文:

【乙】文:

14.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和 【乙】文的主 要内容。

【甲】文:

【乙】文:

15.请简析【甲】文和【乙】文写景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11.(1)……的样子;(2)通“邀”,邀请;(3)才;(4)依靠,凭借

12.(1)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

(2)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修竹,粗大荫郁的乔木。

1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其外修竹森然以高

14.【甲】文叙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和在桃花源做客的经过。

【乙】生动形象地描摹了张氏园亭的天然奇景。

15.【甲】文采用的是白描;【乙】文采用的是细描; 表现了作者多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间接抒发了追求散淡空灵、随缘自适的`思想感情。

附【乙】译文

上一篇:1、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下一篇:点亮我的中国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