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礼仪习惯(通用11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议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民热情奔放,文明礼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作为教师,要教育幼儿继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礼貌用,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一、提高孩子礼仪行为的培养
我们面对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是众是星捧月的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式,他们需要教师的关心,需要家长的临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的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教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别与教师,同伴道再见,争当“礼仪宝宝”。
二、在家庭中宣传,正确的品德教育观念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是培养幼儿礼仪习惯的基础
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礼仪规范, 对孩子们来说, 很多深奥复杂的礼仪规范, 难以理解, 不容易记住, 所以在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 可以通过情境表演、儿歌、故事、歌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把道理简单化, 便于幼儿理解和记住。
比如在组织礼仪活动“介绍他人”时, 先以故事《小鸭做客》导入, 给孩子们一个大致的印象:家里来客人时, 小鸡是怎样做介绍的?我又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示范, 然后请小朋友们情境表演《做客》。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他们对情境表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争先恐后地来表演, 而且非常认真。幼儿通过情境表演和行为辨析讨论后, 真正明白了“该怎么做”“我这样做是对的”“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需要改正”等, 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礼仪基础知识。
二、将礼仪教育巧妙地融入幼儿五大领域活动之中
现在, 我们进行的是五大领域课程, 孩子的一日生活离不开各种领域的教学活动, 可以将幼儿礼仪教育融入幼儿各科教学活动中, 使幼儿每时每刻受到良好行为礼仪习惯的熏陶,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 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如在幼儿户外区域活动中, 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孩子们进行跳绳游戏时, 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 不小心将跳绳碰到别人的身体上, 这就要求幼儿懂得礼仪礼貌用语的应用, 应该和他人说“对不起”, 而对方小朋友就应该原谅他, 并说“没关系”, 这时老师要及时地向幼儿做好礼仪方面知识的总结, 还要为孩子们的这种表现鼓励表扬, 这样一来, 幼儿不但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还懂得如何应用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 可以说是全面发展。在语言活动中, 我们通过故事、谈话、情境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三、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细节中礼仪的教育
俗话说:“坐有坐相, 站有站相。”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 也有基本的礼仪行为。如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守的, 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做到发言举手, 会认真听完别人的话, 与别人一起活动 (超过3个人) , 需要服从活动的规则, 不能擅自改变规则或任性;在游戏时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要轻轻地进行, 尽量避免制造噪音;学会和他人在意见分歧时商量解决, 能尊重别人的意见;玩完玩具要自己学会整理玩具;观看表演时, 保持安静、演出结束后, 懂得鼓掌表示感谢等。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重在坚持, 要持之以恒地做好礼仪教育和行为监督, 在这个过程中, 有的孩子愿意接受学习, 但时间一长孩子就坚持不住了, 还有的孩子一受到约束, 就有逆反心理, 什么事情都和你对着干。这时老师就需要了解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 用有趣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从而引导孩子坚持并重复正确的行为, 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应该是持之以恒、反复强化, 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 形成“文明礼仪小天使”的基本品质。
四、有效开展“礼仪小标兵”和“文明礼仪小天使”活动
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懂礼、知礼、学礼、用礼的好习惯, 孩子的礼貌教育要从小培养, 班级每天评选两位“礼仪小标兵”, 在老师的带领下, 小朋友整齐地站在教室门口 (每月在幼儿园大门口) , 迎接、欢送小朋友和家长。甜甜的问候, 感染着家长, 影响着孩子, 洋溢着温馨, 传播着礼仪的气息。
同时, 结合幼儿的综合表现评选出班级的“礼仪小标兵”“文明礼仪小天使”, 为全体小朋友树立学习的榜样, 通过活动激励、影响、带动更多小朋友讲文明、有礼貌, 懂得使用礼貌用语, 也使家长在孩子们的行动中重视礼仪教育和自身文明行为的规范, 使家长和孩子一起从文明对话、文明出行、文明交往入手, 共建文明家庭,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首要内容是幼儿园教师按照幼儿的特点将教育内容规范化,具体化,拟定由浅入深的礼仪行为,把示范、明理和练习联系起来,使幼儿园礼仪教育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经过幼儿亲自感知、实践慢慢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平衡的成长。以下是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对礼仪教育积累的几点方法:
一、“贴近儿童心理”的游戏儿歌法
儿歌说话明快、活跃,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孩子兴趣浓厚。我是这样利用儿歌教孩子礼仪的:小班的“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许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冲,冲出清洁小小手”;中班的“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规则要谨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朗朗上口的儿歌配上恰当的体态动作,让幼儿在游戏儿歌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现在这一礼仪教育的方法,成了我对孩子们进行礼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看得见学得上”的楷模示范法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轻易而又最有用的法子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楷模放在他们跟前,说出它们为什么标致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拟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以他们的说教都有用的。”因而楷模示范具有主要的教育浸染,楷模示范是教师示范、家长示范和礼仪之星示范。在幼儿日常进行口语交往过程中,我首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示范,然后再指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在进行活动时着重培养幼儿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同时,以“6+1”(即6个成人与一个孩子)的教育模式,让孩子带动家人,也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氛围,使幼儿经常受到熏染,慢慢转化为习惯。
三、“源于口语”的情境体验法
情境体验法就是教师在礼仪教育过程中,积极创设情景,烘托一种陶冶情感的气氛,把孩子引入喜、怒、哀、乐的情景之中,使其为情景所感动,从而产生共鸣。情境练习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激情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是融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我在中班开展了“接打电话礼仪”的活动,先让幼儿表演日常活动中接打电话的礼仪后,再指导幼儿如何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体会之后,组织幼儿进行“打电话游戏”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幼儿的表演中指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打电话是首先礼貌问候,然后是等对方说完了话,挂了电话之后才能挂电话等等礼仪。又如:大班“帮助别人真快乐”,我用以大带小的教学形式,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穿鞋袜,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礼仪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很快能获得幼儿的激情共识,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示范——演习——指导”的行为练习法
人的行为是习惯得来的,不良的行为可以经过不断的纠正练习得到更正。如小班幼儿挪动椅子时,喜欢拖着走或将椅子高举着走,这些行为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我在“小椅子笑了”的活动中,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正确示范——幼儿模拟操练——提醒操作,让幼儿体会到正确挪动椅子的方法,促进幼儿轻拿轻放椅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如在幼儿来园的问候、人园晨检时接待、离园接待、角色游戏等等的活动中,时时不忘对孩子们进行礼仪教育。形成了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而且行为练习法能调动起孩子们内在的积极性,养成孩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五、“潜移默化”的标记提醒法
标记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在活动中遵守规范,不影响和干扰他人;标记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某些能力和手艺。如:我在活动室的玩具柜和玩具筐上,都贴上图形或编号等。让幼儿懂得物归原处,从而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在活动区张贴洗手、进餐等规范图,为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暗示性教育。在饮水机处,标上进出的标记,目的是提醒幼儿不拥挤、有序进出接水。幼儿一旦在幼儿园活动中形成了看标记和提醒的活动习惯,他们就能更好地顺应社会生活,在社会活动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年级
一、活动目的:
1、少先队员正确佩戴红领巾,红领巾干净整洁。
2、在走廊、楼道、台阶等公共场所要靠右行,正常行走,讲究礼让,不推拉拥挤,不大声喧哗,慢步轻声,食堂就餐不大声喧哗。
3、坐正立直,行走稳健,不追逐撵打。
4、不说脏话、不辱骂人。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少先队队歌》、《文明从小讲礼貌》。
2、学生行为习惯专项矫正反思与总结表格。
三、活动时间
2017年5月12日
班会课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祖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祖**亲以自己的传统美德养育着无数炎黄子孙。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像孔子一样的文明典范。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你们的好孩子吧。请同学们齐唱《文明从小讲礼貌》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文明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应该怎样来迎接挑战适应发展呢?请同学们齐唱《少先队队歌》。做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
2、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礼仪、用礼仪,要重言,更重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老师让同学们说一说校园的同学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⑴、少先队员不正确佩戴红领巾,红领巾不干净整洁。⑵、在走廊、楼道、台阶等公共场所不靠右行,不正常行走,不讲究礼让,推拉拥挤,大声喧哗,慢步轻声,食堂就餐大声喧哗。
⑶、坐正立直,行走稳健,不追逐撵打。⑷、不说脏话、不辱骂人。
3、让学生说一说今后要怎么做
4、让学生填好学生行为习惯专项矫正反思与总结表格。
五、老师总结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叶圣陶老爷爷曾经指出:所谓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要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就要自己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学期,我们的主题教育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什么是好的习惯?大队部将在哪些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各项做得好与不好的视频)片头字幕:九月文明守礼美德少年
周会礼仪:
1.升国旗时要迅速停止脚步或行动,面向国旗脱帽肃立,行少先队队礼。
2.按时参加每周一晨会,保持安静,认真听国旗下讲话,各班做好笔记。
3.人人会唱国歌,唱国歌时,神情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入校礼仪:
1.佩戴好红领巾和胸卡,进校后成一队靠右行走,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要在门口下车。
2.主动与爸爸妈妈告别。家长接送车在马路边停车,独自进校园。
3.不迟到,不提前到校,不在校内与校门口高声喧哗;
4.不随便离开校园,进出校门要有请假条
两操礼仪:
1.排队做到“快、静、齐”,行走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保持队列,不互相推挤,不掉队。
2.领头的同学要带好队伍,按指定的线路行走。
3.做操时不戴手套和帽子,队列要整齐,精神要饱满,听从口令,动作准确到位。
4.做眼保健操穴位正确
课间礼仪:
1、课间不追逐打闹,不在教学楼打球,文明游戏,文明如厕。
2、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出入各专用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老师要打招呼,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走时要互相礼让。
同学们,这些你都做到了吗?有的同学可能都做到了,有的同学可能做到了一部分,有的同学可能都没有做到。不过,这没关系,从今天开始,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你的好习惯越多,你离成功越近。大队部在接下来的时间会每月一个美德少年主题在各班开展评比,推选出阳光的“文明守礼美德少年”、“环保节约美德少年”、“勤奋学习美德少年”、“强健体魄美德少年”。
有幸得到实验中学的邀请,我们来到泰山影剧院聆听孙云晓教授的讲座《良好习惯培养人格》,受益匪浅。孙云晓教授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听众聚精会神、笔走如飞。整个会场座无虚席,教授铿锵有力的讲述回荡在整个会场,给教师、家长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有一种仿如大悟的感觉。回想起以往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听了孙教授的讲座后得到了逐一的解开。
如今家庭教育倍受重视,这不仅源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源于当今的孩子更难教育。孙教授的理论应运而生,给了我们很好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指导。孙教授的讲座从四方面进行阐述:一.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二.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好坏决定了教育成败;三.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四.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
孙教授的讲座让我们醍醐灌顶,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良好习惯培养人格”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座右铭。古罗马著名诗人奥维德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孙教授一再强调“习惯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个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稳定形成需要90天。身为教师的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了吗?为人母的我不禁惭愧:自己的孩子至今有几个好习惯?孙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习惯养成的五个步骤: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其中,尤其要关注细节指导,培养好习惯要用加法,改正坏习惯要用减法。
健康人格集爱心、学习、责任、自制、尊重于一体,为人母者、为人师者尤其要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不能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人格形成。教育以育人为本,只有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端端正正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贡献于社会。“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关注习惯养成,培养健康人格。讲座上,让我获益不浅的还有:
一、认真聆听孩子的说话,孙教授在讲座上谈到我们作为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放在高高的位置上,必须与孩子持平,让孩子认同彼此是朋友,是一名可倾诉的对象,不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不要让彼此间形成一种代沟。
二、言传身教。要教人,先律己。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因为孩子处于一种学习阶段,潜移默化地会把我们作为他们的学习对象,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言传身教的方法,让孩子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习惯。
早段时间,更听街道举办的“孝道”方面的宣传教育,我觉得,将这些结合到孙教授的教育理念上,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相信,我们的下一代将来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鲁迅认为:“如要创作, 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 必要观察准确、透彻, 才好下笔。”观察就是引发写作欲望的动因, 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一篇文章, 如果把材料比作它的“血肉”, 那么主题就是它的“灵魂”“生命线”。主题有正确、错误之分, 也有深浅之别, 提炼主题要力求正确、深刻。要想从材料中提炼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反复思考, 深入挖掘, 这样提炼出来的主题, 才能给人以真正深刻的启发。因此思考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我首先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 告诉学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要想提高写作水平, 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 多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 积极开放各种感觉器官, 眼观、耳闻、鼻嗅、舌品、体触、心思, 投入对人物、事物、景物的观察中去, 养成观察的习惯。然后我要求学生每天写观察日记, 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更重要的是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这些人、事、物, 让我感悟到什么, 明白了什么;最后每一周我让学生进行一次观察日记的展示交流, 看看谁的日记版式设计更精美, 内容更丰富, 思考更深刻。这样的评比, 让学生对观察和写日记兴味盎然, 持久不消, 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写作材料, 而且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 思考生活, 这对写作主题的提炼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丰富生动的思想内容需要用丰富生动的语言去表现。丰富生动的语言从何而来?一是在日常生活中, 向人民群众学习;二是到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中去汲取。这第二条途径就得靠阅读。
因此我从初一开始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摘记成语、名言警句, 记录精彩的段落, 以丰富语言积累。开始我不做任何指导, 就发现许多学生只是完成任务式的摘抄, 只不过是把那些文字抄到笔记本上, 以应付我的检查, 自己却可能连一遍都未真正读过。后来我就根据涪陵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喻飞宇老师所写的《有趣的积累——赏心悦目的读书笔记》一文, 对学生进行了标题设计、版式设计、记录方式、记录内容等方面的指导, 学生的兴趣来了, 开始喜欢上读书笔记了。我又因势利导, 开展各种活动, 保持学生的兴趣,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以至形成习惯。例如, 开辟班级一角, 作为“最佳展示栏”, 展示学生上交的最为精美的读书笔记, 每周一换;又如, 在家长会上让家长欣赏自己孩子的读书笔记本, 并写上鼓励的话语。
三、构思和修改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应抓住各个环节,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因此每次作文之前, 我都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一个整体规划, 构思, 列个写作提纲:首先根据写作要求, 确定中心;接着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典型的材料, 一个两个或三个;然后安排体式结构, 设计好开头结尾, 详略, 过渡, 照应等;最后动笔, 一气呵成, 这样的文章就会有一贯到底的气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于是我要求学生先自改自评, 再互相评改。评改步骤如下:1.修改语言, 把语言改通, 做到文从字顺, 把语言改美, 更有感染力;修改标点, 使之学会准确使用标点符号。2.从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写上评语, 与他人交流讨论。
四、认真书写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因此, 我对学生提出书写的三大要求:写规范字、写工整字、写美观字, 并督促学生练字。练字方法:用钢笔, 不用签字笔;选择自己喜欢或行家公认的优秀字帖, 先摩后临;平常的作业也尽量写练习的字体。这样持之以恒, 书写水平也就与日俱增了。
儒雅的言谈举止、文明的礼仪形象、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公民的人格规范与道德标准,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要素,是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是国家治国教民的基础。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完善人格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冼村小学是一所具有74年历史的老校。随着广州经济的腾飞、城市的拓展,学校所处的大环境——珠江新城已经成为大都市中心区的黄金地带,形成了一个以金融、商务、文化为主的展示广州整体形象的核心。它对市民的思想素质、文化层次、道德修养,无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作为一所“城中村”小学,学校所处的小环境却并不尽如人意。由于长期地处城市边缘,孩子们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了一些不文明的习惯。主要表现在:文明礼貌差,脏话、粗话脱口而出,对父母大声呵斥,随意进入教师办公室,看见老师不问好或用左手行礼;卫生习惯差,指甲长、衣服肮脏、颈脖子下存有污垢……为此,学校确定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学会做人,从知礼开始”为突破口,努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从构建和谐校园入手,进而为形成和谐社区做出有益的探索。
基于此,学校确立了“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研究”课题,提出如下研究设想:通过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以礼仪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礼仪体验活动,通过礼仪校本课程的开设和礼仪校本教材的建设,通过少先队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提高意识,参与体验,自觉训练,从而习得礼仪的基本常识,做到在校内外言谈举止文明,待人接物有礼貌,与人交往讲礼节,并以良好的礼仪习惯向其它行为习惯辐射,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建构礼仪习惯养成的形式与内容
1.以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学校管理的细节中。礼仪习惯的培养和其他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应遵循恒常性的特点,且多方面渗透,经常性渗透,让学生感受到礼仪习惯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间、升旗、午休、上学、放学、进入教师办公室……都应该有明确的礼仪要求,让孩子们懂得课堂上的认真倾听、控制噪声就是一种礼貌。同时老师们也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礼仪教育因素,将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2.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历史、现实的礼仪教育资源,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礼仪习惯的养成应该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们自行开发了《礼仪手册》、《礼仪教材》等校本教材,使礼仪教育有本可依,成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设立并依托“礼仪银行”这一载体,出台礼仪教育训练细则。“礼仪银行”就是仿照银行储蓄的形式,引导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家里和社会上的符合礼仪准则的行为兑换成一定的礼仪积分存入“礼仪银行”,每月进行一次结算的体验教育活动方式。学校少先队总部成立“礼仪银行”总行,各中队成立分行。总行、分行分别设行长和副行长职位,负责队员们的礼仪积分。每班均有一张由“礼仪银行”总行统一印发的 “月份存储单”,上面记录着某中队某月份的礼仪积分存储情况,以此作为存储的凭证,每中队的礼仪积分纳入文明班评比活动。每位队员也有一个由“礼仪银行”总行统一印发的“礼仪银行存折”,上面记录着某队员的礼仪积分存储情况,以此作为凭证,评选每月的“礼仪之星”。通过树立“礼仪之星”的榜样作用,在全校学生中树立“知礼明耻”的风气。
4.开发礼仪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无痕教育的乐趣。学校曾经为学生课间的追逐打闹备感头疼,如何结合礼仪教育来改变这种现象呢?受飞行棋的启发,我们结合礼仪的点滴要求设计了“礼仪飞行棋”。校园一度掀起了课间“礼仪棋”热潮,追逐打闹代之的是“轻声慢步”、“靠右慢行”。
5.以系列活动为辅助,在活动中触动心灵。对于小学生来说,礼仪教育、礼仪习惯养成的要求不能仅靠说教和灌输,也不能寄托在一两次的活动中,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渗透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上。两年来,学校开展了如下主题活动:
(1)变一般化、常规化、程式化的开学典礼为主题教育式开学典礼。如:“学会做人,从知礼开始”开学典礼。邀请省课题组的专家、街道、教育局领导参加。会上有校长的动员讲话、少先队的倡议、领导激励、行长竞选演说、礼仪知识竞赛等。在学校,开学典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仪式,不仅仅是一个“典礼”,它成为了一种轻松、喜庆、欢快、热烈的具有专题教育功能的活动。
(2)变休闲型、游览型、观赏型的郊游活动为寓教于乐式的郊游活动。如:我为文明旅行献力量。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旅游风景区派发“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的宣传单,向广大市民宣传文明旅行公约,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有礼貌地向游客问好,拾起地上的矿泉水瓶等废弃物,帮助老人提重物等。
(3)“知书达礼”知识竞赛。学校在四年级举行了“知书达礼”知识竞赛。竞赛围绕课内外科学文化知识和小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上应遵守的礼仪行为,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比赛。通过知识竞赛,巩固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
(4)“礼仪之泉濯我心”主题大队活动。举行“礼仪银行”总行行长、副行长竞选活动,并穿插以礼仪为主题的文艺表演。
(5)“创书香校园,做礼仪学生”主题大队活动。在朗诵、小品、快板表演和签名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6)“好习惯、好人生”军事体验夏令营。自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来,每年暑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好习惯、好人生”军事体验夏令营。在实践中培育学生信念、勇敢、健康的品格,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的好习惯。
(7)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种活动有固定时间,也有随机的训练。固定时间通常是利用班队会,通过创设情境和扮演生活中的某一个角色,来学习某些场合的礼仪规范。随机的训练则随时可以进行,例如,某天辅导员先后让二年三班的四位学生到教师办公室请老师到教室去一趟。四位学生分别完成任务后,辅导员向办公室的老师了解学生在“请”的前后是否遵循了礼仪规范,结果是没有到位。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当即在班里引发学生讨论“进老师办公室应该怎样做?”,讨论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景模拟表演。
通过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体验、在角色扮演中感知、感悟、感触,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6.以家庭教育为保障,构建礼仪教育网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民主平等、相敬如宾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样,一个粗鲁、放任自流的家庭也会在孩子的身上烙下不拘小节、缺乏规矩、不守规则的痕迹。因此,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认同学校的教育宗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家长进行了培训,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访、书面材料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学生习惯和礼仪习惯的重要性,对家长提出要求,并请家长参与评价。
(二)探寻礼仪教育的规律,初步建构以礼促德的教育模式
学校构建了“三纵”、“三横”的礼仪教育网络,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见下图)
(1)夯实基础——立足学校——形成习惯:首先在校内,从最基础的以礼仪教育为中心内容的养成教育入手,对孩子进行尊敬老师、文明礼貌、讲究卫生、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2)扩大范围——延伸家庭——造成影响:在学校礼仪教育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将德育工作延伸到家庭、到社区,对孩子进行尊敬父母的孝心教育,热爱故乡的感恩教育,尊老爱幼、扶残助孤的爱心教育,热爱劳动、服务社区的劳动教育,做一个父母、邻里喜欢的好孩子。
(3)提高层次——走向社会——树立口碑:提高礼仪教育的层次,对孩子进行爱党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温良恭谦让的谦谦君子教育,“八荣八耻”小公民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有一个良好的口碑。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
1.提升了教师的礼仪素养。礼仪教育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受到了教育,而且使教师的礼仪素养得到了提升。教
师更为注重个人端庄、得体的形象,更为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更有意识地去发挥自己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的作用。教师礼仪素养的提高还体现在对学生有了更多的微笑,有了更多的和颜悦色,能够主动为学生营造平等愉悦的教育氛围,增强了教育的效果,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去年教师节前夕,学校进行了“我最喜欢的老师”的评选,有六位老师当选为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在家长开放日的问卷中,对于“您对学校教师是否满意”的满意率达100%。
2.学生的文明礼仪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礼仪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人格具有促进作用,在养成礼仪习惯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宽容,学会了遵守秩序,学会了感恩……促进了学生整体素养和健康人格的养成。现在,学生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经常使用文明礼貌语言;接收礼物时能够伸出双手,并表达谢意;大部分学生能向来宾问好;骂人、给人取绰号的现象少了,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少了;主动帮助同学的多了,爱护公共财物、主动关心集体的多了。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在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协助父母、长辈做家务方面也较以往有进步。为四川灾区捐款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利用各种形式向灾区人民表达爱心。
3.家长的文明礼仪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师生发生变化的同时,学校的礼仪教育也逐渐辐射到学生家长,我们欣喜地发现近两年来家长们的文明礼仪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不穿拖鞋进入校园,见到老师能主动向老师问好,敲门进入教师办公室,在得知老师要进行家访时提前大搞卫生。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得知家长对待孩子多了亲切的关怀,少了责骂;多了商量的语气,少了强迫的态度……
当然,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还要思考如何根据德育长期性、周期性的特点,反复抓,抓反复,思考并实施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养成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执笔:郑蕙)
晋江市陈埭镇高登小学王玉梅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儿童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给孩子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纯洁孩子的心灵,可以让他们寻找到一种情感的参照和寄托。因此,我们要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之后推荐给正处于人生吸收精神营养最佳时期的孩子,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现在的孩子面临着太多的诱惑——电视、电脑、游戏、网络,许多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面对喧哗热闹的社会和五彩缤纷的世界,孩子们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孩子的心很浮躁。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而且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教育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开设了课外阅读指导课,对学生进行切实而具体的阅读指导,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把学生引入阅读的自由王国。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阅读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强调学生首先应“好读书”。在每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上,我采用念读、画画、朗读、课本剧表演、唱歌、听歌曲、说联想、猜谜等多种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阅读氛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如在一次课外阅读课上,我要给孩子们朗读《小猪唏哩呼噜》。“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玩的故事书,书名叫《小猪唏哩呼噜》。” “唏哩呼噜?”孩子们充满了好奇。我展示手中《小猪唏哩呼噜》的封面,漂亮的封面和富有童趣的插图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你知道小猪为什么叫‘唏哩呼噜’吗?”孩子们纷纷举手讲自己的猜测。用一些问题来激发孩子听故事的欲望是一个好方法。故事在热切的期待中开始了——“要讲唏哩呼噜,就得先讲唏哩呼噜的爸爸和妈妈。„„”生动的故事逗得孩子时常哈哈大笑,我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给孩子听故事的快乐。一部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在教师的朗读声中传递给了学生。孩子在短暂的时间里,形成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每次当朗读告一段落,孩子们总喊:“老师,再读一段嘛,求您了!”接着我手中的书就成了孩子的“瑰宝”,置于桌角,往往会被众人“争夺”。
为孩子朗读,教师要精选图书。我参阅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附录的第二部分专门谈“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为孩子选择情节鲜明有趣、人物形象鲜活、语言节奏明快的图书朗读。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在晨间早读、在课余休息、在假日休闲,一有空闲总会有孩子提出让老师读书的请求。听的故事越多,孩子的阅读期待也就越强烈。仅仅听朗读,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每次读完,师生就展开讨论,交流听后的想法或疑问,我趁机向孩子介绍作者的更多作品,指引孩子自主阅读孩子一旦爱上了阅读,那么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不竭的源泉。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面向不同条件和不同背景下的全体学生,不仅要使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还要使他们热爱阅读,学会阅读,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学生个体之间这种差异决定了学生阅读的差异性,也决定了阅读指导形式不能单一化,老师要更多的研究生情、学情,分层、分类、分别要求于学生,力求让大家都能愉快接受,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潜心阅读,静心思考、主动与人交流。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指导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不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教给技巧,培养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选择选阅读材料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重点推荐了一些文学经典。面对这浩瀚无际的书海,教师指点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策略。我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我又在班级建立“图书角”,每天抽取10-15分钟的时间,在教室内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
2、培养学生选择阅读方法的能力。这样,他才能决定一篇文章到底该一目十行地浏览还是低吟慢诵细细品析,才能加快阅读的速度,使课外阅读
“量”有了保证,而且提高了阅读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精读的文章,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圈圈画画,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还可练练笔,记录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练笔仿写。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我就鼓励他们做好阅读记录,养成习惯。但是,为避免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不以作业的形式作硬性要求。而且,这个阅读记录也不同于单调的“读后感”,针对不同的年级,我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低年段的学生,可以只单纯地填写(或由大人协助填写)图书的有关信息(书名、作者名、出版社等),再加上“很好看”、“很有趣”、“一般”等简单评价就可以了。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当增加一些记录的内容,内容提要、感受体会、仿写等。我又结合“班级读书会”、“作家见面会”“小书虫俱乐部”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潜心阅读,静心思考、主动与人交流等阅读习惯。同时,我还不忘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以自己的读书心得“告诉”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原来如此美妙。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灵已随书一道打开,相信他们在课外定会开开心心地去读书,让书香充盈自己的家、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
四、科学评价,促进持续发展。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潜心阅读,静心思考、主动与人交流的学生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不拘一格,因人而异。教师的评价
语言应是真诚而恰如其分的,平等而充满关爱的,赞赏而充满期待的,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要让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如:“很高兴你做到了这一点!”“你真不简单!”“你真是好样的!”这一句句充满激励性的言语,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就应透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渴望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个性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状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证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的“规则”,便是指良好的习惯,当然也包括学习习惯。就连智力超群的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峰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一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从不间断。就这样,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和3000多个英语单词。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儿的时候就轻简单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他听英语广播学英语,一到点便准时打开收音机。这是他定时的学习习惯。周峰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便立即作出调整。这是他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构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构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构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个方面的好处是,能够透过生物钟、透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就应做的事。比如每一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声一响自觉跑回教----课的准备;放学回家,每到广播英语或电视英语节目时间,就自觉地及时打开收音或电视机。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你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二个方面好处是,能够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下意识的特点是直理解习惯的支配。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吃完早饭准备上学,刚一走近自行车便随手掏出钥匙,之后打开车锁,然后朝着学校的方向前进。这些动作几乎连想都没有去想。这是下意识在发挥作用。同样道理,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简单松,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世界上著名的“铁娘子”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习惯时说:“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能够习惯成自然了。毕竟你想都不用想就去刷牙,这是习惯。”撒切尔所说的“想都不用想”,实际上就是受习惯支配着的下意识在发挥作用。?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三个好处是,能够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潜意识的特点是直理解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儿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儿了,但是鬼使神差地又贪玩儿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实际是潜意识在支配他,是他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玩儿的渴望。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学习便难受。那些愿意玩儿的人拖他去整天打麻将、玩游戏机或保龄球,他会感到没意思、无聊、难受。即使出于身体锻炼的需要或者不得已而逢场作戏,他的心思也仍然始终在学习上,甚至连睡眠做梦的资料也都与学习相关。这也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的作用十分大,一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的时候,甚至在睡眠的时候产生灵感,都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与外界剌激,与自己不懈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的问题之间持续着必然联系。剑桥大学的哈钦森在他的调查材料中说:有70%的学者承认在自己创造性的科研活动中,梦境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现代科学之父——笛卡尔认为,自己1611月10日晚上3个互不联系的梦造成了他生活的转折,梦境使他构成了关于
方法论和数学物理方面的基本概念。1865年,德国的化学家凯库莱坐在颠簸的马车上打瞌睡,梦中揭示了苯的分子结构之迷。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是在梦中看见他日思夜想的元素周期表的。为什么两位化学家能够梦见苯环、元素周期表而普通的农民、商人却梦不到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前者具有这方面的潜意识而后者没有。
二、就应着力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了解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生的好处与作用以后,很有必要搞清楚作为学生就应着力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那里介绍五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1.一心向学的习惯
一心向学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你的感观便会成为知识信息的扫描仪和接收器,你的大脑便会成为容纳知识百川并且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再造的法宝。同时,你会感到生活到处都有乐趣。?
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这种人,在看书看报看电视乃至做一切事情时,都能把注意力的“光圈”调到与学习相关的“目标”上去;能够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直接或间接地做与学习相关的事。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知识分子、尤其是有所追求的知识分子,在看电视时大多倾向于看与知识、信息、时势相关的节目,看与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相关度大的节目;而一般工人、农民则喜欢看武打、枪战、歌舞、杂谈之类的节目。对电视如此,对其他传播媒介也是一样。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以前讲述过一段他亲身感受的故事:在机场候机室里,广播里传出了飞机因故迟飞两小时的消息。一般乘客心急如焚,怨声叠起;而魏老师则心静如水,同平时在办公室里一样,利用这两个小时构思文章。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透过这种日积月累,时间转化成了知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逐渐构成了优势。?
具有一心向学习惯的人,最能调动潜意识的作用。科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心向学的头脑便是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是水壶,普通人烧出的是开水,而瓦特却烧出了蒸汽机;同样是手被草叶子拉破了,普通人只会想到埋怨草的无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鲁班却想到了发明锯;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果农见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瓦特、鲁班、牛顿平时一心向学,所以,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学子务必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同学们必须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旨在告诉人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
心理学上曾有人做过比较研究:请来两组知识潜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让第一组的同学边听故事边做简单的加法习题,而第二组也做同样的两件事,但是两项资料分开进行。同样的时间后,检查加法题的成绩,并请每个人复述听过的故事。结果是:第一组习题与复述的错误率都明显高于第二组。由此看来,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不信你能够当场实验:左手右手各拿一支笔,一手画圆儿,一手画方,双管齐下。其结果必然是圆也不圆,方也不方。古语“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中确实也能找到一些一心二用的例子,比如:老师能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司机能一边开车一边哼小曲,家庭主妇能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摇滚歌星能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农民能一边铲地一边说笑话等等。这在心理学中叫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的。这要求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同时进行的两项或多项活动,一般都是比较熟悉的,最多只能有一项是不十分熟悉的,而其他与之同时进行的活动要到达几乎自动化的程度才行。仔细分析一下上面所举的五个例子,无一不属于这种状况。就拿司机来说吧,行车路线务必是熟悉的,小曲务必是比较熟悉的。假如他第一次开车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或者车辆、行人拥挤不堪的时候,他就难以做到边开车边哼小曲,否则,非出事儿不可。在电视节目中,我们以前看到京剧演员一边唱一边双管齐下写毛笔大字。从表面看,这些事情的难度都比较大,实际上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对于表演者来说,所表演的资料都是十分熟悉的。综上所述,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就应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必须时期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资料,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一切与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关的劳神费时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诸如打游戏机、赌钱、早恋、过多地读课外书籍和过多地看电视等等。二是全神贯注不溜号。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以意封闭。有些同学上课时精神溜号,讲话或摆弄东西,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课后做作业,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或者故意插科打诨、耍怪逗哏。这些做法都是与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背道而驰的。?
3.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谁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谁就能无往而不胜。?
一般说来,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
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定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一天务必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立刻学习。人脑也像机器一样,功率是必须的,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超多的学习资料输入到大脑里去,因此,学习需要长流水不断线,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一个人只要一日三餐,常年不断,虽粗茶淡饭,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饥一顿饱一顿,虽吃山珍海味,也难有好体格。与此相似,知识务必日积月累,才能武装出聪明的头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俗话说:“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一锹挖个井”,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说,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
定量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学习计划是通向学习目标的道路,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就等于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在计划的指导下,当知识的量到达必须程度时,便到达了目标。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知识积累的总量是由每日、每时学习的分量累加起来的。受学习规律的制约,获取知识的日分量值只能是0~l,l为英语limit(极限)一词的缩写,表示人在一天之内所能获取知识量的最大值。尽管这个值是因人而异的,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差异不大。假如,一天之内,最多能够学会100个汉字或100个外语单词,这个知识量即为日分量最大值。实现计划目标的知识总量是由日分量的累加而得出的,当日分量值全为0时,知识的总量也为0;当日分量值全为l时,知识的总量为最大值。由此可见,只有每一天都定量学习,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因此说,定量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要想持续优异而稳定的学习成绩,就务必养成定量学习的习惯。?
定量学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记忆先行,每一天务必完成记忆任务,包括外语单词、语法,数理化定理、定义、公式,语文字、词、语法、修辞等等;二是务必完成作业,把所学的课堂教学资料(包括例题和习题)弄懂弄通;三是复习领悟,使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完成上述三项任务的状况下,可选取做一些课外的数理化习题,做一些外语的阅读与理解练习和听力练习,进行语文的作文写作训练。需要个性指出的是,这四个层次不能颠倒。?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计划,既不定时,也不定量,从形式到资料全是被动式的,老师推一推,他就动一动。在学习的时间安排上,总是先松后紧;在学习资料的安排上,喜欢搞临考突击。往往是老师留作业,就做一做,不留作业、不做要求的,就概不理睬。记忆资料欠帐,复习欠帐,导致知识的链条断档,老师讲课跟不上趟儿。这样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往往是“水过地皮湿”,经不起严格的检验。也有的同学,在该记的没有记住、该懂的没有搞懂之前就忙于去做课外难题,题是勉强会作了,但没有掌握规律,没有抓住根本。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潜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潜力。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是学子比较高级的修养。?
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个方面的好处是,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透过认真思考,能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找出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散在的知识点连结成有机的整体,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这种思考,在初学一章一节时,显得不是那么重要,随着学习的深入,随着相关知识量的增加,这种思考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初中代数,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学习过程中,就就应进行“代数式与方程”、“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等式”、“不等式与等式”等关系的思考。思考的过程,便是一个归纳整理的过程,透过思考能够加深理解,有利于充分消化吸收。?
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第二个方面好处是,有利于对书本知识批判地吸收。“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这是德国谚语,不是普遍真理,然而它却指出了值得注意的倾向。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能够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不仅仅能鉴别和选取书籍,而且还能够死书活读。在读书时,不论是业务知识还是思想观点,都能批判地吸收,正确的予以肯定吸收,错误的加以否定扬弃。明代有一位医生给病人开了一服药,并关照说,在煎时加一块“锡”。一位叫戴元礼的医生听了后狐疑顿起,赶去寻问。那医生翻开书说:“书上是这样写的嘛!”戴仍疑云未消,找了很多书对照,发现“锡”乃“饧”字之误,前者为重金属,后者为糖。从而纠正了医学上的一大错误。可见,思考对于批判地吸收别人的东西是何等重要。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所言之书,是专指《尚书》,这天能够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能够全信,而就应批判地吸收。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这都是在强调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第三个方面好处是,透过思考能够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始终信奉“怀疑一切”这句格言。正是凭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读书善于思考。在研究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不一、相互矛盾之处甚多。他决定“采其精华”,“正其谬谈”,使之“是非有归”。经过深入实际考证研究,为1000多种药物重新作出了科学结论。他在《本草纲目》中还增辑了新药300多种,新方8000多条。我国化学家温元凯,在大学一年级上无机化学课时,学到离子极化一节,老师、教材和所翻及的参考书都说这是个定性理论。这个理论能够解释超多的化学现象,但有局限性。他想,把这个理论从定性发展到定量该多好。之后,他下决心研究这个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最后建立了一种定量模型。?
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所学的新知识,透过思考找出它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构成体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二是对于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三是请教仍然得不出正确答案的问题,暂时存于头脑中,日后再继续探索。?
5.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中小学生就应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从某种好处上讲,智力和精力都是以体力为基础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到达必须水平以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拼智力而是拼体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偏低,近视率普遍偏高。其中有80%考生的报考志愿受身体条件、尤其是视力的制约。这不仅仅仅会制约学生的个体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甚至还会影响到子孙后代。?
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注意学习卫生便是主要原因之一。?
养成讲究学习卫生习惯,重点应克服以下几种不良习惯:?
(1)克服有劳无逸的习惯。人的耐力是有限的,打破限度就会造成永久性损伤,尤其是眼睛,视角长时间固定在一个范围内,最容易引起眼肌疲劳,造成假性近视,甚至发展成真性近视。因此,在学习时就应注意劳逸结合。每学习一个小时以后,都休息10分钟,做一些锻炼身体的运动,及时消除大脑和眼肌的疲劳,防止造成疲劳积累,提高总体学习效率。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一旦学习热情上来了,就废寝忘食,有劳而无逸,得到一本好书,就一口气看上几个乃至十几个小时。学习起来,不感到累就不休息,不感到困就不就寝,劳逸不结合,睡眠不定时。这种学习习惯,天长日久必将对身体产生负作用。
(2)克服躺着看书的习惯。躺着看书,很难控制书与眼之间的距离,也难以控制视角;躺着时大脑由于局部受压迫,血流不畅。因此,躺着看书、看电视,容易引起眼睛疲劳,时间稍长,眼睛就会有一种干涩的感觉,严重时就会造成视力损伤。除了注意不要躺着看书之外,还应注意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有许多人喜欢躺着看书,感觉躺着看书舒服、不累,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躺着看书最容易疲劳、犯困。经常躺着看书,不仅仅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可能因为条件反射,引起习惯性失眠。?
(3)克服闭目思考或躺在床上思考的习惯。闭目思考或躺在床上思考,对思考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这种习惯对睡眠和健康有不良影响。有的人什么事情想不通,就晚上躺在床上思考,结果往往是问题想通了,而睡意全无了。久而久之,便构成了一种习惯,一躺下就想问题。长此以往,便造成了习惯性失眠。晚上头一贴枕头就条件反射,不由自主地想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不能自制。人脑的兴奋与抑制是一对矛盾,当兴奋占上风时,人就醒着,当抑制占上风时,人就睡了。俗语说“闭目养神”,其实闭目所养的神恰好能够保证你睡不着,使你的精神兴奋与抑制处于势均力敌状态,结果是一睁眼睛觉得困,一闭眼睛又兴奋。因此,切忌闭目思考或躺在床上思考。
另外,还应注意克服边吃饭边思考、边走路边思考、边上厕所边思考的习惯。在学术界,常有人推崇欧阳修的“三上”,即利用立刻、枕上、厕上的时间构思文章。其实“三上”作为一种治学精神值得提倡,而作为一种治学方法则不宜效法。
三、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确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好处并了解哪些学习习惯是好习惯、哪些学习习惯是不良习惯以后,就就应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天气冷时,车打着火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的。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计划每一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但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习惯构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状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向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好处的学习资料和活动资料,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样引诱,也不要去。?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中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构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规整了,发现上课时自己精神溜号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发现自己躺着看书、看电视了,发现自己走路或骑自行车时思考问题了......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第四步:进入轨道,自由飞行。按照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启动,继而逐渐加速,在行进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这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轨道,就再也不会走走停停了,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进入轨道以后,你就仿佛进入了自由王国,你再不必着意约束自己,而是顺其自然,你是在做惯性运动。这时你还需要注意两件事:一是要消除外部干扰,二是要排除内部故障。外部干扰主要是那些可能使你偏离甚至脱离轨道的引力,内部故障主要是受挫折时情绪不佳而放纵自己。对付外部干扰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当你的生活圈内有人向你施加不良引力时,你能够寻找理由暂时跳出这个圈子,消除不良引力,努力去做自己就应做的事情。排除内部故障的有效途径也是转移注意力。当你的内部发生故障时,如产生忧郁、悔恨、愤懑、迷恋、惋惜、忧伤等情绪波动时,你能够透过做具体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
总结精选(4):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会学习。要学会学习,首先得学会预习。其次,学会听课。再次,学会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第四,学会复习。第五,学会阅读。而教师要一环紧扣一环,一步不让,严格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习惯。具体如下:
一、课前准备习惯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两分钟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每一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二、认真听课、用心思考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透过传授与理解实现的。上课认真听讲用心思考才能真正实现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用心思考要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不懂多间,用心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别人发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三、预习、复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始环节,课前预习是一种种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学潜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每次上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对要学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上课时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记忆清楚,资料易懂,应当要求学生当天的课当天复习;先全面复习再重点复习;遇到难题时反复复习,温故而知新,复习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识能被掌握得更扎实。
四、作业与检查订正习惯
作业练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习担负并不是不要布置作业。作业有助于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此应要求学生做到:创设一个安静良好的作业环境:用心思考独立完成,今日功课今日毕,作业不拖拉不抄袭;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卷面洁净;作业前看清楚题目要求,复习有关资料,作业后仔细检查,自觉验正;作业本发下后发现答错题自觉及时地订正。
五、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潜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推荐做好如下工作: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一要课内外结合,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二要校内外结合,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三要增设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引导正确阅读的习惯。四要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节约零用钱订阅多种书报,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且适当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评比活动。
我们的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透过多种渠道如教学、思想教育工作、课外活动、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等,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产生迫切的需要,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用心性和自觉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潜力。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小学生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不仅影响他自己, 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笔者认为,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要从细微处着手, 不讲空话, 不盲目提要求。具体说, 应注意培养学生下述良好的行为习惯。
认真倾听的习惯。上课时不做小动作, 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
独立思考的习惯。专心听讲, 认真思考, 积极发言。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前能预习, 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敢于提问的习惯。勤于思考, 敢于质疑, 与人交流, 不怕说错。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求教于人。
与人合作的习惯。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 共同解决问题。讨论交流时, 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自主读书的习惯。有选择地广泛阅读, 边读边想、圈点勾画。会写读书笔记, 懂得爱护书籍。
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姿势端正, 正确执笔, 做到“三个一” (眼离书本一尺, 胸离桌子一拳, 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书写工整, 作业、卷面整洁。
自评互评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 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鼓励自己或他人。
搜集资料的习惯。能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途径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 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必要整理。
动手实践的习惯。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中锻炼和提高动手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认真完成作业, 并仔细自查作业, 自觉及时地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举止文明的习惯。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 能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时, 态度诚恳。不打架, 不骂人。不给同学起绰号。当同学答错问题时, 不起哄, 不嘲笑。集合时做到“静、齐、快”。观看比赛时能文明喝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歧视身体有缺陷的同学。不欺负外地小朋友。不带危险物品上学。
诚实守信的习惯。说了就能努力去做, 信守自己的诺言, 答应的事没法完成时, 能向对方说明缘由, 并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借了别人的东西能如期归还。
尊重他人的习惯。与人交谈, 不随便打断对方说话。虚心听取批评, 接受意见。不打扰他人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未经允许, 不动他人的东西。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自己的家庭信息不随便告诉他人。也不有意打听他人的隐私。
守时惜时的习惯。早睡、早起, 不迟到, 不早退。放学按时回家, 不在学校滞留, 不在路上溜达玩耍。珍惜时间, 做事有计划, 不盲目、不拖沓。
懂得感恩的习惯。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 不无理顶撞父母、老师, 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 主动替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孝敬父母, 努力以自己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树立“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道德观念。
勤俭节约的习惯。爱惜学习用品, 不乱花钱。珍惜粮食, 不挑食, 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 爱护自己和他人、集体和国家的财物。
遵守秩序和公德的习惯。校内、校外遵守秩序, 购物、上车自觉排队, 集会时有序就座, 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 不乱涂乱画, 不乱踩绿地, 不攀折树木花枝。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能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 整理被褥, 用过的东西能放回原处。
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 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礼仪习惯】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07-05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07-13
培养良好习惯的演讲稿06-27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09-18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反思09-29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10-27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11-15
培养良好习惯-讲座06-13
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05-28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