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物院观后感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河南省博物院观后感(精选9篇)

河南省博物院观后感 篇1

计应2班1310208047陈艳霞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河南省博物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与经七路交叉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忘了是谁说过,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就去到那个城市的博物馆去,当我踏出博物馆的最后一刻不禁联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宝呀!我很庆幸今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起观光,一起分享,一起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直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立体画面:两只大象的中间有一个人,它的寓意是河南的简称(豫),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我们又参观了二楼的展览,二楼主要是唐代、宋代、元代的一些器物,最后我们看了看明清珍宝馆,里面有漆器、珐琅器、象牙制品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件用象牙雕刻的白菜,那白菜帮白白的,白菜叶微微发黄,叶面上的纹路都能看得很清楚,叶子上有一只蝈蝈,就连它肚子上的条文都清晰可见,蝈蝈的旁边还有一枝粉红色的小花,这颗白菜雕刻的真是栩栩如生。

穿过曲缓的走廊,我们逐层观阅。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踏着清缓流转的音乐,走进了明清绘画作品展。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泼墨画,或挂立,或横铺,笔墨工细,设色淡雅,诗画相融。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肆意挥洒出意境深邃,飘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而这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时期的独特魅力。

往上走,是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可谓中华文化艺术之“大雅”与“大美”。“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有如无声的诗,无音的歌,一寸毫锥,挥洒气韵风骨,爱恨离愁,书写着人们最本质的精神世界。有“集书之大成者”美誉的著名书画家文徽明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适笔遒劲流畅,法度严谨,笔峰挺秀,自成一体。令人拍案称奇。

第四层是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戈,柱脊短剑,长铤箭镞,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争战不休的社会状况。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鸠权杖首饰。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是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超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人模仿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的珍贵材料。

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它们千奇百态,温润透彻,令人赏心悦目。而各种玉璋、玉制诗洗、翡翠雕龙带钩和李莲英戴的翡翠扳指以及从他墓中掘出的大量金、银、玉器也反映了皇室的奢华和清朝晚期的腐朽衰败。

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玉茎内。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

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

最后一站是“元代青花瓷展览”。周杰伦的一首绝美的《青花瓷》把人们对瓷的喜爱演绎得淋漓尽致。置身于这色彩纷呈,灵巧秀逸,精致独特的瓷海中,仿佛隔着千年的烟雨,望着“袅袅的炊烟”,体验到古人淡雅的情思及对美的追求。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样一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化身。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中华文化的逐渐势微、凋落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在展览中,参观人数最少的当数字、画展了。中华的书法、字画不再受到关注,由此联想到没落的中医,凋零的戏曲,传统节日的迷失以及西洋节日的盛起。国家在文革之后就没有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而导致现有状况。尽管近年来不断出现“祭祖大典”,“孔子祭典”之类活动,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珍惜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应该竭力将其发扬光大,让它走出记忆,活在当下,重新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演绎了多少风云变化,河南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无数的英雄史诗!河南博物院还收藏有二千多枚恐龙蛋化石,在世界各博物馆中首屈一指。总之,观光过河南博物院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灿烂和厚重,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此时,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是已经中国人!

岁月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今天依旧那么清晰。看似简单的,其实这些全都是让人洒尽汗水的。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知道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河南省博物院观后感 篇2

河南博物院总建筑群的布置根据功能采取集中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按功能分五个区即陈列展览区、文物库房区、社会服务区、后勤服务区和设备用房区。上一期本刊已对博物院主馆进行了介绍。

主馆的北部为文物库,以连廊相接。主馆地下室为设备用房。馆区南部两翼为社会服务区,北部两侧为后勤服务区,四座配楼体量一致,高度相同。整体是对称布置,有明确的方向性。这种相对集中的做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绿地面积,并留有足够的室外展场,分区明确,不相干扰,使建筑、道路均衡布置,主次有序。博物院南向为主入口,东、西为次入口,同时考虑馆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妥善进行了各建筑的入口处理。

博物院的旅游和文化功能是重要的,主管面积为21624平方米,基本陈列、专题陈列相对集中在中央综合陈列大厅主体之内,而其中又将基本陈列相对集中在中央综合陈列室的一、二层,而三、四层为专题陈列。临时陈列划分为四个展厅,分散布设在主体的两翼。主体与两翼形成的四个庭院有利于体现休息间的功能。序言厅、贵宾厅和商场设在主体的前部,成为空间序列的起点。各相对空间的组合是以人的活动特点为出发点的。

文物库的位置布置在最后,东西有出入口,以便于装卸文物,一、二、三层有专用的电梯和楼梯作为垂直运输的设施。

西北角为办公建筑,面积为6789平方米,除文物局和博物院办公用房外,还设有图书馆、文物研究保护中心和计算机中心,各部均有独立出入口。中央庭院的中间走廊为采光通风创造了良好条件。

东北角的文博培训中心楼的建筑面积为5656平方米,布置有水泵房、配电房、武警营房、文物复制厂和培训中心,设有配套的住宿和餐饮设施,为馆际交流和人员培训准备了良好条件。

西南角的电教楼的建筑面积为6190平方米,其内部设有小型展览厅、电化教室和500座的放映厅,直接对外服务。东南角的餐饮楼的建筑面积为4815平方米,除设有3个小展厅外,集中布置商场、餐厅与歌舞厅,可作为博物院的创收场所。

2. 设计方案的成型过程

2.1博物院整体创作设计的文化积淀

“一国之文野,视乎其文化程度的发达与否,惟其文化的真精神,全恃博物院代为表现。”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博物馆学家杨成志教授的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博物馆与国家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从最初的搜求保管宝物、博览纵横古今、益智集思广益的机构到今天的收藏、研究、保管、教育、为社会发展及社会公众服务的文化机构,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科学文化的宣传基地、社会民众的终身教育基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基地、重要遗产的保存基地、宣传和展示其历史文化的窗口、折射其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透镜、衡量其历史文化含量以及其社会发展程度的参数和指标。

由此可见,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之魂,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真谛必须通过博物馆来展现。

河南博物院主馆5万m2, 加上配套工程 , 总面积达7万m2。有序的功能体块、空间、流线、内外环境以及安全设施 , 使整个建筑群浑然于一体。方案最难的就是以什么样的形象来表现。在河南郑州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历史博物馆 , 必须了解其地区历史发展的沿革。在方案构思之前设计团队除了参观有关博物馆 , 阅读当地历史、文化以及博物学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外 , 还对河南省地上建筑文化、古代文物进行了调查。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夏、商、周、北宋等诸朝代 ,地上、地下文物极其富 , 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设计团队到了开封、洛阳、登封等地参观、考察,各地的古迹、文物 , 如登封的观象台是我国历史上留存最为著名的天文观察台,其造型对称,两侧倾斜 , 长条测绘石摆放在中央 , 整体造型简朴优美 , 这座古代的科技建筑独特的形象给了设计团队很大的启示。

2.2总体方案基本构思的形成

设计团队在进行博物院的设计中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挑选总体方案的基本构思,即从三个建筑设计方案中确定基本构想方案,二是从基本构想方案变成实施的建筑设计。

设计团队从多方案的构思和可行性研究开始。共做了三种方案。

其一、总体集中布置,以创造开放的中心广场为主导,建筑空间分内外两条线展开,主建筑形式以简化“大屋顶”出现。基地前部是服务区,基地核心成为展览场所,后侧两翼延伸是库房及后勤区,同时将主体建筑物两侧作为市民广场与雕塑场,分别由前伸的两翼建筑物予以围合。这样在布局上既相互独立,合理区分各类人流,又使人们从不同的方向行进至中心广场。主体建筑沿南北轴线纵深展开,渐次进入高潮;外部从入口广场的开敞至大台阶,无障碍坡道带来的透视收缩,重新扩展与大尺度的中心广场;内部空间依靠不同顶棚采光井及地坪的升起与凹进的形体,以表达先抑后扬的原则,最终在穿越广场踏上大台阶时达到高潮。

其二、整体方案采取集中加分散的构图,主体建筑作集中单元式布局,在南北纵向序列上,首先由左右报告厅和前柱廊构成入口广场,形式完整,尺度大,形成城市道路空间和博物院内部空间序列的过渡和前导。在中央轴线上依次安排门厅、序厅及中央大厅、并在它们之间分别设置大小不同、尺度不一的院落,内外空间在交替中产生变化。在这条轴线两侧布置几个单元式陈列厅,陈列厅巨大的空间、序列间的网架气氛表现出现代建筑大空间的特点。而门前柱廊的古朴造型,凝重的青铜装饰表现了古老文明的缩影。

其三、采取轴线对称庭院的建筑布局,以六角形为主体。主馆集中在馆中央,附楼分散在馆的四角,将陈列区集中为一座中庭式陈列大厅,并布置在主馆中心,为主体,附属展厅陪衬在主体四周,形成中高四周低的基本格局,倾斜的屋面成为统一全馆的核心,整体造型浑厚沉着,一种古代宫殿形象的现代变形。它在具体功能布置上相对地带来了局限性。

三种方案的探索使设计者大体摸清了博物院设计要求的功能关系,这也是基本的。

3. 多方合力保证方案实施

河南博物院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设计团队总结了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点:

建筑群群体的空间组合。经七路与农业路呈“T”字形连接,用地位于T字形路口。群体组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进行过三次变动,一次是方案的集中与分散讨论,最后经过比较选择了主馆集中而群楼相对分散,留出空间,留出绿地的方案,即现行方案;二次是中央主体前的入口与临展通道呈“T”字形,从而加长了序言厅的尺度;三次是调整四角的建筑群,即每幢均为内庭方块,将整个建筑群整体化,并对前沿的东西两幢建筑也作了微调,这是由于农业路和经七路连接处有微微偏角所致。这样在建筑群整体设计中把握住群体空间就是一个难点。

交通和流线组织的把握。由于群体组织在性质上的调整,加之各单位又要独立出入口,所以引起外部交通组织的调整,如停车、单位入口、水池、绿地面积、附属建筑、进入地道的防水棚廊等,可见建筑空间的组织要综合考虑交通组织的要求。

群体,空间在尺度上的把握。时间中设计团队十分注重环境的尺度,即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天际轮廓线,建筑空间的尺度。再就是人的尺度,即具体到各个房间,人的视角,具体流线和展品的关系,大型浮雕与大厅的比例关系等等。

形象特征的把握。由于最终方案采用了“金字塔”形如“倒梯式”的主形式,为此先关的建筑在实施过程中均需要一幢一幢地去把握其形象特征,使主从有序,层次分明,表现在其外部,也表现在其内部,一种空间上的“树枝状”,即所派生的形体。不同形体又从它们的性质特点出发,表现为不同的形象特点,这是一个过程。

最后,由河南省、郑州市各有关建设部门的专家和负责人参与的会审方案会开了一整天,设计团采纳了多方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要求不断地进行调整,最终形成了倾向性的方案,即现行的建筑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团队深有体会,深感技术设施所占有的空间关系的重要性,有交叉、架空、穿透,几乎各部位争得的空间都要去建筑空间发生关系,吊天花与走管线,外装的空间要求与管线走向的关系等。技术实施过程总的先后次序及在工程施工中的进场时间,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建筑师既要有广泛的工程技术知识,又要了解工程技术的特性。例如大面积的斜坡排水要采用横向的“盲窗”,以及防水层的种种措施等。

馆藏故事:云南省博物馆 篇3

地处西南边陲的古滇国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从公元前5世纪中期到公元1世纪初期。这时期,中原地区奴隶社会已经衰落,并逐步向封建社会转变,而古滇国却刚刚大踏步进入了奴隸社会的发展高峰期。西汉武帝时期,汉王朝致力于开发西南地区,并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以兵临滇”。降服了滇王,建立了益州郡,同时赐“滇王王印”,并允许其“复长其民”,滇池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中原文化随之大量传入滇地,中原地区的陪葬制度开始影响滇族。1956年以来,云南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官渡羊甫头等大批滇国古墓葬的发现和发掘,超过万件的滇国青铜器重现人间,这些青铜器铸造技艺高超。纹饰精美,写实性强,具有浓郁的云南民族特色,牛虎铜案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72年,牛虎铜案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高43厘米,长76厘米,宽36厘米,时代为战国时期,现珍藏干云南省博物馆。

案在中国古代有两种用途,一是盘盂之类的食器,正所谓“无足日盘,有足日案,所以陈举食也”;二是狭长的案头用具,如书案、平头案等等。牛虎铜案的使用初衷,估计是作祭祀之用的食器。该器主体为一头大牛,牛呈站立状,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饰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张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横向套饰一头小牛。该器采用范横铸造,大牛和小虎一次成型,而小牛则是另铸,再焊接。牛虎铜案是古代滇族的一件祭器,造型集牛、虎于一体,甚是特异。从美学价值来看,立意独具匠心,想象力颇为丰富,大小比例搭配合适,且形体塑造动静结合。从力学原理分析,小虎装饰于大牛的尾部,且虎的后腿紧蹬大牛的后腿,使得器物的重心明显后移。再在大牛腹下焊接一头小牛,加大器物自身的重力,器物因追求美观、奇异而下盘略显轻浮不稳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当然。对于牛虎铜案的题材造型,我们也可以理解大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现象:面对猛虎的侵袭,大牛首先考虑的,便是用自己的身躯甚至于生命桌保护自己小牛犊的安全。

海南省博物馆观后感 篇4

海南博物馆,挺好的一个休闲去处,进去以后内部设计还真是特别,很多都是没看过 没听过的,海南省博物馆观后感。很多故事 很多历史,看过了,才觉得 原来是这样

很惊讶~看过海南的历史,整个变迁过程,为之震撼。。仿真场景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很有特色,做工精细,富含的独特意义,打开眼界。

第一部分展出海南黎族、苗族和各族人民的悠久历史。第二部分展出革命史。第三部分展出海南黎族、苗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各展厅分别展出各种文物、民族民俗物品、历史图片和资料,反映了从新石器时期到海南解放的各个历史阶段黎、苗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及他们同汉、回族人民共同发展、建设海南的历史。镇馆三宝气势非凡: 去之前,专门查了资料,海南省博物馆有三大镇馆之宝:越王亓北古剑、青白釉花口凤首壶、唐三彩马。

越王亓北古剑为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品相极佳。由国家2002年从日本收购得来的青白釉花口凤首壶是宋代景德镇烧制,口部盛开的四瓣花象征凤冠,凤头上大喙、大眼,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上飘呈钩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凤头美如琢玉,观后感《海南省博物馆观后感》。◆分享好文◆

唐三彩马是2004年从美国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竞拍得来的珍贵海外文物之一。这件立马俑,马伸颈昂首,细腰健蹄,通体施棕黑釉,马前脸、鬃、尾、四蹄为白色。考古专家认为这是一件典型的皇家造型唐三彩。历史陈列带你速览海南历史

在省博物馆的文物宝库中,昌江南阳溪畔的信冲洞及附近发现的巨猿、熊猫、猩猩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距今约40至60万年,是年代最古老的珍贵文物。在栩栩如生的史前人类狩猎、生活的还原场景中,我们看到了砍砸器和用于制作石器的石核,文化序列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是迄今发现祖国最南端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最让人难忘的是4号展厅:“形秀色丽——珍藏古瓷展”此次共展出70余件春秋战国、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不同窑口、不同品种的藏品。展示了古陶瓷的辉煌与灿烂。它以无声的华美和瑰丽向人们展洋了古代艺术珍品的魅力,确实很惊艳

河南博物院作文 篇5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河南博物院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南博物院作文 篇1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大舅舅一同去河南博物院参观,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走进一楼,色彩鲜艳的唐老大对我们说:“我的名字叫唐三彩,我是用铁、钴、锰等元素组成的,我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相互浸润,很漂亮吧?但我含有大量的铅,毒性很大,所以大家别挨着我太近哦!”

走进二楼时,青老二又开始对我满面笑容地说:“你好,吴玮琛,我叫青铜器。我身上的花纹密密麻麻的。我是在商代早期出生的,我里面的内容涉及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非常丰富,后人就是根据我身上的文化了解了当时的人们生活、生产情况。”

刚走进三楼,瓷老三就笑嘻嘻地对我说:“我叫瓷器,我的品种很多,有青花瓷、斗彩瓷、五彩瓷等等。我还是来给你介绍一下我的部下吧:这是青花瓷,它的身上有一层青色的釉,因为花纹很花,因此而得名,它的特点是清静、层次分明、色彩翠蓝,能给人清心明快之感。这是五彩瓷,它和它的小伙伴——青花瓷一样,只不过再加上颜色就可以了。这是斗彩瓷,它是由上面的两个小哥哥组成的,因为它的花纹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人们故称‘斗彩’,所以它叫斗彩瓷。”

博物院这一家子真幸福啊!

河南博物院作文 篇2

河南省博物院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陈列着许多奇珍异宝,都是些珍藏极品,博物院的位置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与经七路交叉口路北!

我和妈妈徒步前行,边走边游览街头美景,很快我们就来到省博物院,一进大门就看到正中间有一个人用双手将两只大象一左一右地抓住了,好威武呀!

来到二楼的展厅时,就看见不远处有一些外国朋友也在这里参观,这时想到:“我们班敬爱的白老师的孩子遇到外国朋友时总能用自己所学去和外国朋友进行攀谈。”我也用这种方式和前来参观的外朋友进行攀谈,因为英语是国际语言,不分国家,不分国度都能以这种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我和这位外国朋友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攀谈交流,出乎意料的是对方能够听懂我所说的话,而且能够和我进行交流。这使我觉得学好一门外语是那么的重要,是那么的与国际接轨!

之后,我和这位外国朋友进行留影纪念。妈妈说:“没想到我这次的发挥还算不错,这样也是我一种锻炼的艺术平台。”

我暗自下决心,我不会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用心去学习!

河南博物院作文 篇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河南省博物院参观。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尊巨大的金色塑像。一个人手撑两头大象。我一直不明白这尊塑像的含义,这时只听讲解员说道:“我们河南省的简称是‘豫’,这尊塑像是河南简称的有来。”看完这尊塑像,我在心里暗暗赞叹:只是一尊塑像都这么雄伟,这么精致,里面的文物一定会更精致,更美丽的!

接着,讲解员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博物院内存放的古代多个时期的文物。其中最让我惊叹的就是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莲鹤方壶。看着莲鹤方壶,我一直赞叹不已。讲解员详细地介绍着:“踏出涂鸦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这个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花瓣形,中间平盖上立着一展翅欲飞的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只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精神的象征。”听完后,让我觉得目瞪口呆。其他的游客也是啧啧赞叹,无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接下来,讲解员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展览彩陶双连壶的地方。双连壶也给我流星落深刻的印象。它虽然没有莲鹤方壶那么精致美丽,但双连壶也有它的绝妙之处,那就是它的.色彩与条纹。它的色彩不艳丽,但看上去却很柔和;而它的条纹画得很均匀,整个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的。讲解员说:“双连壶是在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出土。高20厘米,以泥质红陶做成两壶并连状。连腹处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似橄榄形,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

参观完,我感觉河南省博物院是我们这儿的象征,我倍感自豪。看里面的文物,我再一次赞叹我古代人民的智慧。

河南博物院作文 篇4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的古文物见证着人类发展与进步。带着对历史的瞻仰,元宵节的下午,我走进了河南博物院。

远远地望去,河南博物院的外观像一座古埃及的金字塔,外墙上的花纹看着好似甲骨文,大门上的图案更像是千年的古封印,有着很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宽敞的大堂中间有一个巨人双手用力伸开,各扶着一只大象,它的寓意也就是人类的出现占领了长期被野兽统治的中原大地,推开了文明历史的大门,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再者,我们河南的简称“豫”不是也包含着大象吗?

河南博物院共有8个展厅,我们先来到了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展厅。这个展厅主要展览了新旧石器时代的文物。我走进去,认真地看着每一件文物,仔细阅读文物资料介绍。一抬头,看见前面有一块石头。咦?一块大石头怎么会是文物呢?表面磕磕巴巴的,一点也不平整,我猜想它可能是一种工具,果然,我看了资料介绍,这块石头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工具,已经有大约50万年的历史了!

大家一定想不到,9000年前,我们的先人还会制造笛子。没错,我亲眼看到了一只在河南舞阳出土,用兽骨制作的笛子,它做工考究,还能微微地发出亮光,更让你想不到的事情是这件骨笛可吹奏7音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音乐性能最好的乐器,可谓是中华音乐史的奇迹吧,它也成为我们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接下来我来到了春秋时期的展厅,看到有很多人围聚在一个导游跟前,嘴里还不停的在啧啧赞叹着,我也好奇的挤到前面,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撼-一个庞大的类似酒器模样的东西呈现在我眼前,听导游讲它叫“莲鹤方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只见它的顶上一只白鹤竖立着,身躯蟠龙花纹,壶底下有2只雄健的昨舌兽,造型奇特华美,被称作是青铜器的绝唱。莲鹤方壶有2只,这是其中一只,另外一只被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并且这2只莲鹤方壶是不允许出国展览的,可见它的珍贵程度有多么的高啊!

随后,我又走进了盛世荣华的隋唐时期,世俗与理性的宋金元时期以及有容乃大的西汉晋魏南北朝时期,看到那一件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古物,我从内心由衷的赞叹古代人民的聪明与勤劳,要知道当时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全靠一双手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古物。

通过这次参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也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可以肩负起不忘历史,开启美好未来篇章的任务!

河南博物院作文 篇5

河南博物院,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想去一睹为快,这不机会来了,这次综合实践的目的地就是河南博物院。

我和同学一起来到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形酷似一个大金字塔,塔顶顶着一个被放倒的小金字塔,这造型真是别具一格。整个园区的环境很好,绿草如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让人赏心悦目。

进入馆内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一个人身披铠甲,叉开腿,两只胳膊像两边伸开,双手两边各有一头直立站起的战象。雕塑呈金黄色,至于雕塑要表达什么我就无从晓知了。但是我知道,民间有盛世出象之说,是吉祥之兆。还有我们河南的简称是“豫”,这个字形就像一个人拉着一头大象,把“豫”作为河南的标志吧!

步入展厅,“哇塞!”的赞叹声不绝于耳,因为文物太多了,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东看看,西瞧瞧,真是目不暇接,说实在这里,被人称道的宝贝太多了,我只能挑着看。

你看,莲鹤方壶——方壶外型酷似一个花瓶,最上方是一只欲展翅飞翔的鹤,由莲花花瓣型组成的圈包围着,壶身两侧是两个像龙一样的东西组成了壶的把儿,四角各攀附着一条像蛇的东西,用两条俯首腾云驾雾的龙为底座,实在是太精美了。

瞧,象牙萝卜、白菜——由象牙雕刻而成的萝卜、白菜,刻画地细致入微,连拔出萝卜时附带的泥土都刻画的淋漓尽致。乍一看,我还以为博物院犯错了,居然放一个萝卜、白菜上去,仔细一看,这才发现这是一个精美的雕塑品,用逼真、栩栩如生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啊,这不是我们课本中的清明上河图吗?在这里有图,还有清明上河园模型——清明上河图画得逼真,清明上河园模型毫不保留地将图上所画的都展示出来。清明上河园真美啊!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清明上河园的模型,不由赞叹道。

参观河南博物院作文 篇6

从院子里看博物院的楼上面小,下面越来越大,可真像一顶大帐篷呀!进到楼里,我们先上了二楼。二楼有好几个展厅,我们先进了一个明清书画展厅,墙上挂着好多毛笔字和山水画,旁边还有写的诗,字写得漂亮,画也画得漂亮。妈妈说:“他们都是经过了多年的苦练,下了很大的苦功,才会写得那么好!”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不管学什么东西都要认真苦练。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古代玉器展厅、青铜器展厅等,那些古代的东西可真漂亮呀!

我们来到了三楼,大厅中间围了很多人,他们在干什么呢?我也挤进去看了看,原来地上有一个大水晶球,这有什么可看的呀!我也看看这水晶球吧!哎呀,好神奇呀!我从这水晶球往下看,居然看到了一楼的大厅,人来人往的,还看到了地上的八卦图,真好玩!对了,我还看到了博物院的“国宝”---武则天金简,虽然我不太懂,可是我听讲解员阿姨说,这是一个农民从嵩山的一个石缝里捡到的,后来把它献给了国家。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国宝”。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楼,一楼也有很多展厅。我们从这些展厅里看到了许多古代的金器,有金碗、金锅、金手镯、金簪子......,有的上面还镶嵌着各种颜色的宝石。还看到了古代的刺绣,有扇套、旗袍、云肩......上面绣的花,特别漂亮,特别精致。还看到了古代的瓷器,有青花碗、青花盘、瓷罐、瓷枕......上面的图案、花纹五颜六色,而且好多看起来像新的一样。还看到了象牙雕刻的萝卜、蚂蚱、白菜......都是彩色的,看起来像真的一样。我还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漂亮的宝贝......。对了,我还看到了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听说可以测地震的。

河南省博物院观后感 篇7

一、石磨盘和石磨棒

石磨盘和石磨棒是—种石制的谷物脱壳、磨碎器具,其最早可能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沁水下川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一件17000年前的石磨盘残片,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谷物(野生的)加工工具。最原始的石磨盘、石磨棒可能是两块天然石块,以后人们才逐渐将下面的石块加工成扁平状的磨盘,将碾磨用的石块加工成圆柱形的磨棒。

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全国各地出土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发现石磨盘、石磨棒共150余处,其中发现石磨盘者60余处,盘、棒同时发现者也有50余处。在各地出土实物中,以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制作最为精细,结构也最复杂。可以说,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使用和制作石磨盘和石磨棒的顶峰时期,在其后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制作反而较为粗糙,结构也较为简单。这可能是由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比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业进步很多,收割量空前增加,粮食加工也更加繁重,石磨盘和石磨棒已经不能满足粮食加工的需要,新式的粮食加工工具——杵臼已经出现,并开始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很难见到石磨盘、石磨棒的踪影了。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有近十件套,其中比较完整的有四套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两套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另外还有单独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1.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图1)

此套石磨盘、石磨棒于1978年5月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据考古发掘报告,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7445~7145年。石磨棒长58厘米,石磨盘长68厘米、高6厘米,由砂岩质石块经过琢制而成。石磨盘整体为履底形,平面坦平呈椭圆形,两端均为圆弧状,前部稍宽,后部略窄,腰部由前至后渐收,石磨盘底下部凿有四个柱形足;石磨棒近圆柱体,中间稍细,两端略粗,便于把握,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器物中,最具特色的就属石磨盘与石磨棒。它们造型简洁,做工精细,石磨盘表面经过打磨,平整光滑。石磨盘的底面边缘有四个对称的乳头状小足,与盘面为一整体,二者系由整块石料凿成。足虽小,却为做器造成了困难,石匠必须将足以外的地方全部剔除,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相当困难的。但从这件石磨盘看,足部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分布对称,磨工精良,表明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较高的石雕技艺。

近年来,《中国农具通史》作者周昕就裴李岗这种精致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实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精致的石磨盘与石磨棒仅是少数高贵阶层人的陪葬品,而非实用的农业工具。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图1中的石磨棒可以看出明显的使用痕迹,可以说明当时这种器具是实用的。

2.洛阳偃师马涧沟采集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图2)

仰韶文化时期,石器,196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于僵师马涧沟采集。石磨棒长33厘米,石磨盘长48厘米、宽28.6厘米。砂岩质,盘体为履底式椭圆状,前宽后窄,面部平坦微凹;磨棒为圆柱体,中间粗,两端微细,有使用痕迹。

仰韶文化要晚于裴李岗文化,在绝对年代上要晚1000年。前文已经谈到,在石磨盘、石磨棒的制作技术上,仰韶文化反而要逊于后者。这套石磨盘、石磨棒在制作精细程度上,远逊于裴李岗出土的。这套石磨盘中间的凹面比较明显,应该是最初制作时已经加工的,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脱粒栗类作物时已经有了对力学知识的经验性认识。这种具有明显凹形面的石磨盘,留下了向石臼过渡的痕迹。

二、杵臼

杵臼,由杵和臼组成,既可以脱去谷物的外壳得到精米,也可以将精米捣制成粉。杵臼是新石器时代后期一直到圆转磨、踏碓大量使用的汉代之前最主要的谷物加工工具,直到近现代,在一些偏远乡村还能看到它的踪影。

关于杵臼的发明有不少传说:《易经·系辞》记载“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世本》云“雍父(黄帝臣也)作杵臼”。但这仅是传说而已。

考古调查和发掘材料表明,在石磨盘和石磨棒还十分盛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后阶段,石杵就已经出现了。裴李岗文化晚期的河南临汝槐树荫遗址,已经发现琢磨得相当规整的石杵。在仰韶文化时期,中原一带碾磨法和舂捣法交替并用,大量遗址有杵、臼出土,而舂捣法的盛行,则是龙山文化时期的事。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较完整的石杵臼三套,单独的石臼两件,另外还有多件石杵和陶杵臼,时间跨度从仰韶文化一直到汉代。

1.洛阳偃师灰嘴出土的石杵臼(图3)

仰韶文化时期,石器,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于洛阳偃师灰嘴发掘出土。臼长21厘米、宽16.6厘米,杵长13厘米、杵围18.5厘米。由青岩石磨制而成,石臼为不规则的半卵状,凹窝为椭圆形;杵为圆柱体,中间粗,两头细,通体磨制光滑。

这件石杵臼,是石磨盘向杵臼转变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器具。从杵与臼的配合形态判断,应该是碾磨法与舂捣法并用,而且可能是碾磨占主导。但由于石臼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凹面,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较便利地使用舂捣法。

2.郑州采集的石杵臼(图4)

新石器时代,石器,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郑州采集。长14.5厘米、宽11.8厘米、厚5.1厘米。臼为接近菱形立方体,中有一臼穴,臼为红色,杵为黑色,臼穴及杵头均很光滑,有使用痕迹。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石杵臼石杵的形状,两端粗大,中间细小。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了增大后端的重量以加大向下舂捣的冲力。唐代张萱《捣练图》中木杵就是这种石杵发展的变形。

nlc202309040831

3.南阳镇平出土的陶臼(图5)

仰韶文化时期,陶器,河南省南阳镇平出土。口径7.70厘米、高9.60厘米,口略敛,腹深斜,平底,加砂制成。从形态上看,纵向高度已经超过了最大截面直径,表明了臼有向纵向呈筒状发展的趋势,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弯腰操作的劳动强度。此外,陶臼的口径变大,减小了舂捣过程中向外漫溢的可能。

4.郑州新密出土的画像石臼(图6)

东汉,石器,1972年5月郑州新密市出土。高32厘米、上边宽23厘米、下边宽17厘米。石臼上宽下窄,四周分别雕刻铺首衔环、玉兔捣药、人兽相斗、树木等图画。汉代杵臼技术已经成熟,这种倒棱台形的石臼成了后来我国石臼的主流形态。

三、碓

碓是在杵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王祯《农书》说,“碓,舂器,用石,杵臼之一变也”。王祯还引东汉桓谭《新论》说,“宓栖之制杵臼,万民以济,及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碓的功用和杵臼一样,仍是舂米,主要的形式有(脚)踏碓、畜力碓、槽碓(也称勺碓)、水碓等。最早出现的是踏碓,也就是桓谭所说的“借身重以践碓”,是利用杠杆原理,将一根长杆装在木架上,杆的一端装有碓头,下面置放一石臼,人踩踏杆的另一端,碓头即翘起,脚移开碓杆即落下舂打臼中的谷米。碓与杵臼相比,碓虽然仍是以人力为动力,但利用杠杆的作用使人在操作时更加省力,同时加工效率也大为提高。目前没有文献及考古资料证明汉代之前出现有踏碓,汉代有关脚踏碓的画像石、砖和陶作坊不胜枚举。桓谭《新论》又说到,“又复设机关,用驴、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畜力碓与水碓,但是畜力碓究竟如何运作,一直未见到详细记载;水碓和槽碓在元代王祯《农书》均有细致的描绘。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石碓一件,单独的陶碓模型近十件,与其他器物成套的陶碓模型有几十件,时间跨度从汉代一直到唐代。

1.许昌禹州出土的灰陶碓(图7)

汉代,陶器,1951年河南省禹州市出土。碓宽13。4厘米、长38.9厘米,底板为长方形,前端有圆形臼,后端有杵架;杵通长38.6厘米,呈长四方柱形,前端较大,后端较小,大端有一圆柱榫,中间有支架榫。汉代踏碓的制作技术已经成熟,首先是支架到臼端的杵杆比较长,也较重,有利提高加工效率;其次杵杆的后端制成扁状,方便用脚踩踏;再次是尾端两侧有栏杆,用于双手扶持。

2.郑州巩义出土的灰陶碓(图8)

晋代,陶器,1992年巩义市站街镇苍西村发掘出土。高5厘米、长14厘米、宽6.5厘米,整体为长方形,前端臼、碓,后为对称框架,中间两个小坑支撑。这件陶碓与上述禹州出土的形制类似,稍有不同的是禹州陶碓的杵头与杵杆用的是卯榫联结,巩义出土的这件在碓杆前端上部另缚有一重物,显然是用了增加碓头重力的,这应该是后世用石头捆缚在碓杆前端方式

四、磨

磨,是一种粉碎谷物工具,最初叫硙,汉代才叫作磨。石磨通常是用两块具有一定厚度的大石块凿制而成,分上下两扇,皆为扁圆柱形。下扇中间有一短的立轴,一般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下扇固定,上扇绕轴转动。上扇的注孔称作磨眼,立轴和上扇相对卯称作磨脐,两扇接触面的空膛称作磨膛,磨膛的外周还有此起彼伏的磨齿,上部的转磨叫杆,下部承磨的叫盘,载磨的叫床。操作时,推动上扇旋转,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石磨一直是加工面粉及豆浆的主要工具,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是农村重要的制粉、制浆工具,即使现在的某些农村仍可见到。

磨诞生于什么时代,目前还不能确定。《世本》等文献记载“公输班作硙”,据此推断我国在战国早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圆转磨了。在考古证据上,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磨也是在战国时期。到了汉代,石磨得到了广泛应用,考古中不仅发现了大量汉代实用石磨,而且出土了许多模型,这都充分证明了石磨在汉代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两套汉代石磨和多套不同时期的陶磨模型,时间跨度从汉代一直到唐代。

1.洛阳孟津出土的石磨(图9)

汉代,石器,1960年2月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孟津发掘出土。扇厚5.1厘米、直径11.6厘米,磨体呈圆形,分为上下两扇,上扇中心有圆形粮栏,栏内有两圆孔,两孔中间竖一道隔墙,上扇外缘上有一个用来插磨杆的扁方形孔,栏外周刻划斜下行线三角形纹和三角形卷云纹,外墙刻划重叠式的卧人字纹;下扇内心有一个设置磨脐用的方形孔,下扇外墙装饰斜平行线。两扇里面均刻划斜线作磨齿。有使用痕迹。迄今在汉代画像石、砖及壁画中未发现反映汉代推磨的图像,但是出土的石磨、陶磨为了解汉代推磨方式提供了资料。孟津出土的这件石磨,上扇外缘有一扁方形孔,那么可推测可能的操作方式有二:一是直接插入推杆;二是插入一呈直角的曲柄,手摇曲柄旋转。

2.周口淮阳出土的绿釉陶磨(图10)

汉代,陶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出土。陶磨通高14.8厘米,磨盘直径13.7厘米,体呈圆式,两扇可以开合,置于方漏斗形内,有方喙。这件陶磨与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有相似之处,就是磨下方的漏斗比较大,只不过满城汉墓石磨下方的漏斗是圆形。考古工作者认为满城汉墓石磨的主要用途是将农作物磨成流质的浆类,如麦浆、米浆、豆浆等,磨出的浆通过铜漏斗的下口顺利地流入放置在下方的容器。淮阳出土的这件陶磨,应该也是一件湿磨(模型)。

3.灰陶磨(图11)

汉代,陶器,1953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高13.3厘米,磨径19.2N米,灰陶,模制,由磨盘、磨扇组成,下部磨扇与磨盘连为一体。磨盘呈平沿直壁圆盘式,底有三蹲熊足,盘底心中空,盘一侧有一瓢形镂孔。磨下扇位盘心中央有磨脐,表面分布着两圈沟槽。上扇有凹脐与下扇承合,一侧有方孔备插杠,中央有盛粮槽隔为半月形,上部布满孵卵点纹。

4.郑州巩义出土的灰陶磨(图12)

晋代,陶器,1992年巩义市站街苍西村发掘出土。高4.2厘米、直径11.5厘米,整体为圆形,分上下扇,上扇正面有突出圆形槽,内侧中间有一小洞,周围刻划出不规则竖槽。从下磨扇可以看出,磨齿呈斜线六分区型,这是我国圆转磨磨齿发展过程的一种形态。晋代之后,大部分圆转磨的磨齿为八区斜线型。

(未完待续)

河南博物院导游词介绍 篇8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院之一。其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1920__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极力主张下,成立了“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馆址设在开封市三圣庙街。1920__年5月,更名为民族博物馆。同年10月举办《民族模型陈列》正式对外开放。1930年12月1日,复名“河南博物馆”。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颁布“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明确了博物馆的性质,设置了机构。

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馆藏主要文物5678件,辗转运至重庆。日伪时期,河南博物馆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1940年更名为“河南省博物馆”。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携5119件文物运往台湾。

1948年,开封解放,本馆获得新生,举办了一些专题展览。1953年,中央文化部明确本馆为地志性博物馆。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随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人民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河南省博物馆通过捐赠、发掘、调拨等,进一步充实了文物藏品,为配合社会主义建设举办了许多陈列展览,并在科研等方面成绩显著,成为全国著名博物馆之一。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国家投巨资3亿元人民币,在郑州农业路建设新馆,更名为河南博物院。新馆于199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5年来,在院党委的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本院在陈列展览、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和群众工作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河南博物院英语导游词 篇9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main exhibition hall takes the Yuan Dynasty Ancient Observatory (the earliest existing observatory site in China, located in Dengfeng, Henan Province) as the prototype, which is artistically exaggerated into the shape of “crowned pyramid”. The bottom of the main exhibition hall is a 63 meter long square, 45.5 meters high, with five floors of internal design, including one underground floor. The crown is a square shape, rising and falling, which means “sweet dew” on the top and “earth Qi” on the bottom, implying that the Central Plains is the source of China. The exterior wall is yellowish brown, taking the Central Plains “loess” and “Yellow River” as the sour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On the front of the main hall, there are light blue transparent windows and transparent lighting belts from top to bottom, showing the majestic momentum of “the water of the Yellow River comes up from the sky”.

Behind the main hall is the cultural relics storehouse. The design of the whole building complex is centered on the grand “atmosphe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with simple and powerful lines, novel and unique shape, unique style and magnificent momentum. It can be called a rare landmark building that embodi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上一篇:社保金融服务方案下一篇:《荷叶圆圆》的解读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