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快乐起来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写作快乐起来

让写作快乐起来 篇1

原东关中学现芮城四中

董孟夏

教学目的:

1.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引导学生写作,使 学生了解自身写作上的不足,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写作。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态度不端正,随便应付。

1、字数不够

2、字迹潦草

3、乱堆素材,随便立意

4、抄袭严重

二、标点符号使用混乱

1、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

2、滥用逗号,一逗到底;或者全文无一标点,无法阅读

三、句子意思表述不清

1、不标逗号,导致多个句子叠加,无法释读。

2、字词使用不恰当,大乱了句意

四、选材不当,堆砌材料

1、记流水账。反而把一些典型材料淡化,或者抹杀了。

2、题材与文章主题不合

五、主题不鲜明。

1、偏题现象突出。

写“父爱”,到最后给人感觉是“我的父亲”了。

2、大都是平铺直叙,缺乏自己的见解和评论。

3、有些作文从始至终缺乏主题。

我的建议:

一、转换作文态度

作文在考试中占分数比例很重,对考试至关重要,不能放弃。具体要求:

1、字数写满

2、字迹力求工整

3、不抄袭了事

4、写作前细心布局思考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精心拟定标题

近年来话题作文可谓语文写作方面的一大时尚。而标题又是作文的眼睛,题目新颖脱俗,便会使人对本文一见钟情。

例如:

写月考后的感受时,淡博扬的标题为“折翼”。他没有写“失败、痛苦”,却使我们一看,就知道全文肯定写到了月考的失利和难过的心情,对全文有大致了解。范烁的周日日记标题也叫老师耳目一新《让爱如花般绽放》。他们都巧用了比喻修辞法进行了拟题。当然,写作拟题的方法还有很多,以后我们要进行专门的讲座训练。

三、确定中心思想

许多同学作文写的松散拖沓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中心思想。如:

写一篇作文总得有一定的思想,有主要情感倾向,或者你就某件事迫切地想要说明一个道理,这就是中心思想。如何准确确定中心思想,我告诉大家两个方法:

1、着意求新:

“新”的要求是,跳出陈旧的思维框架。

同学们的典型毛病是不愿意求新,导致思维僵化。比如说,写“爱”这个话题,大部分从“父爱”,“母爱”入笔。很少有人能跳出这个狭小的圈子,难道除了父母对你的爱,朋友、兄弟姐妹、同学、邻居,大致国家之间的友邦关系就不能写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2、逆向求异

许多同学写母爱,都写到了自己在细雨绵绵的夜晚生病,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为什么大家都要选择在细雨绵绵的晚上生病。我就纳闷了:怎么你们写母爱,总是要写到自己生病呢,不生病,难道就不足以表达出母爱吗?为什么你们总要把自己的妈妈都写成一个模子呢,难道你们的妈妈都是亲姐妹?

同学们,你们就没有想过,假如把这个生病的人,换成是你们的妈妈:为了表现母爱,妈妈即使生病了,仍然不顾自己身体,来给我做营养丰富的早餐,或者为我默默地做其他事情,你再把其中的场景细致描绘出来。这样转换思路,不是更好吗?!

四、抒写真情实感。

1、写作文时,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讲叙亲身经历。

2、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我给大家读杨彤的两篇日记。《放假的感觉》、《右耳的泪》

五、准确语言描叙。

1、注意措辞。

写好后,看看这个词用在这个句子中,是不是恰当。再者,不能用一些生僻的词,要求新,但是不要求怪。如:李可的

2、多用生活用语。

平时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比如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把一个很幽默搞笑的事讲给同学听。你想一想,当时,你是怎么样围绕“幽默”两字写文章,也就是说,你是怎么样把这种“幽默、搞笑”传递给你同学的。如果说我现在要你们写一篇“一件有趣的事”,你当时是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写。

如杨沛的《永远唱不完的歌》、杨彤的《我的新同桌》

3、多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有很多种,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引用等等。

平铺直入是大家的常用手法,但是我们写作文不只是为了应付了事,一切为了尽力得高分。所以,有必要在作文中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它能使作文更加的生动形象,血肉丰满。

还记得我给大家读杨关腾同学的《大扫除》日记里的一句很精彩的比喻吗?他是这样写的:„„„„„„

同样意思的表达,如果我给其他同学75分的话,杨关腾同学就能得到80分。这就是使用了修辞手法和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区别。

六、注重平时积累。

1、多看点文学方面的书籍。

普遍的毛病是文学素养不够,掌握的词汇太少,一些典型的句式不会用。在看一些书的时候,尽量找些篇幅比较小,文章中既有小故事,又有哲理思考的看。比如:《青年文摘》、《读者》、《意林》、《格言》

2、多观察生活,尤其是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那部分生活。

面对生活,你总该有些感受吧,你总该有些想法吧,你把这些想法和感受写进你的作文中去,这就是宝贵的素材。

我发觉同学们就是平时观察生活太少,或许你们认为你们的生活可能不值一提,其实凡是最伟大的哲理和思想都是寓于最平常的生活中的。你不要总想着要表现母爱就非得生场大病不可,不要总想写战争就一定要写大场面,没有写到历史上的鸦片战争,没有写到美国如何炸伊拉克,这“战争与和平”就无法进行下去了。你写妈妈轻轻地摸摸你的头不行吗,你写我现在自由自在、安安静静坐在家里看电视享受生活,不需要担惊受怕,不行吗?

七、张扬个性色彩。

1、写出自己的个性。

在文学史上,凡是伟大的作家都是些个性非常鲜明的人。可以这么说,个性不鲜明的人一般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像李白,他一生最大特点就是特行独立,追求自由理想,不愿意受到丁点束缚,所以我们看他的诗歌,非常的雄壮、飘逸;再看看杜甫,他思想比较深沉,又非常的忧郁,所以他的诗歌写得抑扬顿挫,深沉雄浑。还有一个生动的例子,伟大的一代文豪鲁迅,他在白色恐怖下经常更换笔名,但是因为他的文章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无论他使用什么样的笔名,读者只要一读到他的文章,就知道,这肯定是鲁迅写的无疑。

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发觉自己的个性,然后在作文里面表现自己的个性。有些人的作文为什么没有特色?!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写出自己的风格。

像有些同学非常的调皮,非常的善于活跃气氛。那么只要你能够把自己的个性融入你的作文,写出那种俏皮、幽默的味道出来,那我真的很佩服你。

2、放开手脚大胆写。

我们的作文从来不会因为你写得太多而指责你,怕的就是你咬着笔杆子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其实只要你大胆放手去写,你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自然会越来越流畅。

结束语:

其实写作是一件很轻松容易的事。

同学们只要多观察、勤思考、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使作文朝自然、生活、哲理的方向迈进,那我们就会真正做到“让写作规范起来快乐起来”!板书设计: 存在的问题:

写作态度不端正,随便应付; 标点符号使用混乱

;句子意思表述不清 ; 选材不当,堆砌材料; 主题不鲜明。建议方法:

让写作快乐起来 篇2

一、激发写作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看到,他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课堂学习,课外生活,同学间的趣事;爱管闲事的妈妈,刚学会的小实验,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公园里的见闻,街道上的变化;起飞的飞机,喧闹的山泉……这些都被学生感知、经过情感体验而贮存在记忆库房之中。可是面对老师的作文要求,他们往往没有表达的热情,因为他们经常是在为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或者在多项要求的束缚下完成习作的,心理学指出面对强制,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逆反心理,随着次数的增加,时间的推移,对写作也就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厌倦。因此,要想让学生快乐着作文,就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并尝试着给学生减轻习作的压力,适当降低习作的要求,并在习作中时时加以鼓励。

明确目的,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作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作业。可以通过办班刊,设计小报,当小记者,采访记录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习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将来工作中的一部分。当我们觉得有事情值得记录时就可以提笔来写;当我们觉得对某件事有想法时可把自己想说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让自己的文章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功用。引领学生对作文有个全新的认识,以便充分激发习作的内驱力,更高地引起写作的欲望,从而减轻习作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降低要求,就是因为学生最怕作文要求过多过高,比如事例的多少,字数的多少,立意的深浅,表达的方式,等等,把自己的作文套进要求来写,结果学生有话说不出,丧失写作的动力。因此,在写作时不宜给学生太多的要求。多写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比如老师、同学、父母,学校、家庭、邻里,玩具、宠物、文具等,引导学生写他们所熟悉的、理解的,特别是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这些题材的要求也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大多时候可以给出个大范围,让学生自由发挥,语言允许口语化,篇幅可以根据内容来定,能写多少先写多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快乐习作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民主平等,就是因为学生厌倦在写作中听老师发号施令,而不顾他们的喜怒哀乐。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自如的环境,让学生敢说敢写。教师与学生可以有适当的角色转变。比如让学生出题目,教师与大家一起来完成这篇习作,然后把师生的作品进行比较评析。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作文,找找教师习作中的优点和缺点,既能使学生不断提高,又能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从真正意义上增强人格魅力。同时教师也会体会学生的习作艰辛与过程,也就会有更多帮助学生提高的方法。

二、更新写作的时空

传统的习作教学通常在两课时里完成,一课时用来指导,另一课时用来自由写作和适当指导,似乎是让学生在90分钟里面突发灵感,交出佳作。事实上,这样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实为罕见。因此,创作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一定要“合适”。

我们可以采用课中写作,课中的写作重在朝花夕拾。有时是一个句子的练习,有时是一段话的模仿,有时是一个突发奇想的拓展练习,都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契机。也可以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如在阅读教学中有语段值得学习,就可以让学生马上进行模仿习作,像外貌描写、景物描写等经常出现在课文中,而不同的课文又有各自的特色,多次的模仿练习就会形成多种风格;课堂生活本身就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也可教会学生观察课堂,适时把课堂中发生或学到的故事收集为作文材料,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库。课中习作还有一种是专为习作准备的作文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到作文课上教师才出题,再经过短时间的指导,用几十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完全处于无准备的被动状态。一次写作往往使学生感到如同是一次突然袭击的统考似的,从心理上产生畏惧和焦虑,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抑制了记忆中情感和表象的再现。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出作文题目。有些题目,如要求写一个熟悉的人,并写出他的特点。为了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观察采访,感受那个人的品格精神,学习抓住特点写人,教师可以在两周前,甚至新学期一开始就向学生布置作文题。我们也可把习作指导与活动结合起来,如写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先有实践,继而趁热打铁,也能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愿意马上写。

也可以让学生课余写作,有些类型的作文在课内是无法完成的,那就要学生养成课外练笔的好习惯。比如采访性的活动,那么可以边采访边记录,进而整理,写成采访稿。有时让学生走到社会中去,写成新闻报道的形式。有时为了积累材料,或者提供学习机会,就让学生去看新闻,听广告,并把它们记录下来,进行交流,这比直接去看作文选更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到野外写作,作文也可以像画画那样,到野外去写生。春天到了,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踏青,然后再找个观察点,看其他人是怎样活动的,马上动笔开始创作,也许灵感就在宽广的空间中油然而生。因为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轻松中写作,心情是愉快的,水平也就体现出来了。中秋时一边赏月,一边写作;下雨天到雨中去感受淋雨的滋味,然后躲在无雨处观察别人的举动,立刻写下来。这样的写作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在浪漫中感受写作的乐趣,其乐无穷。

三、体验写作的成功

“每个人在努力中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以赏识肯定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大大小小的成功,让学生在写作中自信,在自信中进步,最终走向成功。

教师应关注“亮点”。教师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励的本质是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人有了自信,就有了追求完善、克服困难的勇气。所以在习作中要抓住学生的亮点不断激励学生,有时教师有意的一个“高分”,婉转的一句评语都会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添了写作的信心。比如划出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再写上赞美的语言,或者在其他学生面前进行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也有“经典”,习作世界因为有了自己更精彩。

学生展示“亮点”,学生欣赏自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学生习作虽然平实者较多,但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时是用词,有时是选材,有时就因为一个题目。因此,作文写完了,不要让学生忙于修改,而是让他们多读几遍,把自己认为的“亮点”展示出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读给老师听。这首先是对勇气的挑战,其次在体验了成功和快乐的同时,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功效。因为在聆听了别人的“亮点”后,再去寻找自己的缺点也许就不可以让是那么难了。

还可以借光“亮点”。教师在利用这些“亮点”燃烧起学生作文热情的同时,再根据实际情况,挑明学生不足之处,并把不足与“亮点”形成对比,用“亮点”的光芒来照亮自己的“不足”,让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改进。比如可以对学生写评语:“你在选材中十分有创意,说明你很会动脑筋,很有生活经验,请保持这个特色。如果能多学一点成语,可以使文章更添光彩。”学生首先会感到自己得到了肯定,对自己的不足也就会重视,在快乐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放飞写作的个性

在习作中,教师都希望能看到学生极富个性的文章,希望学生语句间流露的是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这就需要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引导学生在有创意的表达上下功夫。

教师的命题可以求新。学生写作文常有内容雷同的情况,很大的原因是教师的题目与要求太普通,或者墨守成规。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必须灵活命题。命题要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时代气息和时代脉搏,写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和最强有力的发展。如果有个别学生因作文题所限而感到无话可说,我们也可以从实际出发,让他们换一个题目写。如果有的学生作文写走了题,也可以指导他们根据文章内容自己另换合适的题目,以尽量减少因作文命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弊端,让学生放手去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敢于让他们面对丑陋。

孩子们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可有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却难免千篇一律。比如写教室里安静,往往说是静得掉根针的声音都听见。说人着急,就是热窝上的蚂蚁。这些语句并不是不好,可用得太久了,读起来索然无味。因此要让孩子们变化语言,其实说变就是不变,即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不用套用别人的。有时简朴的语言,因为是出自学生自我的,读起来反而显得富有童趣。“童真是偶然中体现出来了,而不应该是备用的”。

让学生作文形式求活,尽管学生的作文形式大多采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形式,但是还可以有其他灵活的表现形式。比如同一个题材的作文,像环保之类的,今天采用叙事,明天采用童话,后天采用诗歌,或者不同的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裁。写作的人称可以有变化。比如同样的放风筝,自己在放与看别人在放,写作时采用的角色不同,写起来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让写作教学快乐起来 篇3

一、从心理入手,激发兴趣,消除恐惧

这样做的目的是激活思维,唤醒童心,点燃激情,呵护童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欲望,有编故事的冲动。

1.激活思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我采用视频或者图片展示形象,激发兴趣,展开课堂讨论。在视频或图片中展示霸道的老虎、调皮的小猴、善良的小兔、骄傲的公鸡……这些孩子们熟悉而又喜爱的小动物。接着要求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形象,进行大胆的想象,从富有童话色彩的小动物身上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影子,找到人生、社会、大自然的影子。每当这个时候总能激起浓厚的兴趣,引发热烈讨论。学生人人都有说不完的话,而且眉飞色舞,绘声绘色。此时,引导学生回归课文,或者阅读几篇短小精美的童话例文,如安徒生的《拇指姑娘》、叶圣陶的《蚕和蚂蚁》、郑渊洁的《皮皮鲁的风筝》等,引导学生对童话进行再观察和再思考,并且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获取童话写作的初步认识,进而探讨和交流童话的写法。然后因势利导,激励学生从想象到言说,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以自己所选择的小动物说故事。

2.点燃激情,让学生自由“发表”故事

经过一番自言自语或当众发言之后,我鼓励他们当堂把自己构思的故事写出来,用20至25分钟来巡视并指导学生初步完成习作。然后鼓励学生都把自己写的故事大声朗读出来,此时,学生读得认真、听得仔细,教师和学生认真倾听之后,分别做出评价,发表建议。我对每个学生都会给予适当的肯定与表扬,给他们极大的自信。他们积极想、认真写、大声读,乐此不疲。一节课时间不够就安排连续的两节课,一定要趁热打铁,务必制造快乐写作的氛围,燃起你争我赶的激情,激发一吐为快的欲望。最后,学生结合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评论,对初步完成的习作加以修改,再正式誊写到本子上。

二、从仿写到创新,赏识表扬,“发表”习作

1.仿写起步,循序渐进

让写作训练有规可循,逐渐走向规范严谨。快乐编写童话,不是“放羊”,漫无目的,而是有目的、有方向地练习。起步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仿写为学生写作降低难度,消除畏惧感,树立起信心。童话写作从模仿开始,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提供适当的范文作为榜样,是符合孩子学习写作的心理需要的。比如,写字“描红”和“临帖”能使初学书法者初步掌握汉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仿写能使学生语言和思维逐步走向规范严密。起步阶段做得好,才能培养兴趣,为后面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初步形成了感性认识,但不等于学生就学会了写作童话,还应该一鼓作气,进行多次有效的练习加以强化,才能巩固和提高。

2.鼓励创新,“发表”习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训练之后,学生能仿写童话故事,但不能脱离例文“创作”富有个性的童话。为了逐渐摆脱仿写的窠臼,增强创新的意识,我引导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式,进行发散思维,开拓新思路,寻找新发现。我先从续写改写童话结尾开始,对提供的童话续写改写结尾,开展续写改写比赛,力求从模仿到创新,在训练中循序渐进。模仿容易创新难,为此,我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和谐、宽松、愉快的写作氛围,鼓励学生不仿照例文,自己开创新思路,设计新结构。我做了两点努力:(1)努力改变评价方式,对于写作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论是谁,哪怕只有一点点创新的表现,都会以鼓励赏识为主,肯定优点,指正缺点,好话多说,坏话少说,褒贬适度,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其信心。(2)以独特的方式“发表”学生的习作,学生的优秀习作不仅在课堂上宣读,还张贴到“佳作专栏”中,最有效的做法是把习作“发表”到手抄报——《优秀习作报》。“报纸”八开两版,每篇习作附评语。每一个主题或是一个专项习作训练办一期手抄报,每学期办两期《优秀习作报·优秀童话》,每期一个大组办一份,每份“发表”习作四篇,优秀习作刊登在第一版,第二版刊登进步大的习作,全班四个大组,每一期共十六篇,这样做既表彰了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也照顾了正在进步的每个学生。一般来说,一个学年能让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至少“发表”一篇习作。这个意义的“发表”不同于教师课堂宣读优秀习作,也不同于张贴到“习作专栏”,却起到了非常神奇的促进作用。几年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了从扶着、牵着学步到独自行走的历程,能够“创作”出比较新颖的童话故事。

我认为,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就是最大的收获。

(作者單位 江西省樟树市第八小学)

让作文快乐起来 篇4

小孩子都喜欢画画,美术课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笔描绘心中美好的世界,人类、动植物、现实、幻想无所不及,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因此,美术课后就是作文的.一个好机会,让学生乘兴把自己所画的内容写下来。这样,学生就会有东西可写,而且乐意写。今年上半年,全国流行“非典”,美术老师以预防非典为题材,让学生作画,我班的一个学生画了一幅名为《蝴蝶王国》的画。图画上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蝴蝶都在为预防非典而忙碌:有的手拿体温计,有的手拿注射器,有的在喷消毒液……忙得不可开交。我觉得这位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画画得很不错,是写作的一个好材料,于是鼓励他写下来。结果不知不觉中一篇文章就出来了,他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了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让识字教学快乐起来 篇5

河南省济源市北海三庄小学

牛培红

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而识字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使学生找规律找窍门,掌握各种方法,学会识字。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趣味游戏法

席勒有一句名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送字回家”、“开动小火车”、“我来教朋友”、“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

还有“猜认生字”: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我让学生看表演、听表述猜生字,我用手指嘴巴,学生马上猜到“口”;我问“咩咩”叫的是什么,学生马上回答“羊”,在回答的过程中,适时板书,引出所学生字,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

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

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三、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四、多途径识字法

为了巩固识字,我鼓励学生多途径用字,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巩固记忆。

1、给碟子做精美的包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碟机走进了千家万户,碟子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在认识了碟子的名称后,我让他们动手给碟子做精美的包装,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写上碟子的名称,这样既巩固了识字,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一举多得。

2、给家里物具摆放处贴上标签。

首先要求在家长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具做标签,然后自己一张张在摆放地贴好,一来加强识字,二来培养孩子摆放有序。

如何让孩子学习轻松快乐起来 篇6

[ 什么是学习力?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把知

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中国学习力教育第一人、著名教育专家余建祥先生

余建祥先生堪称中国学习力教育研究的第一人,在该领域研究整整达十余年之久,在取得突出理论成就后,先后在全国各大中学开展巡回讲演,至目前为止,其讲演次数已经

超过一千场,听讲人数达近百万人次。而听过余建祥先生演讲的学子,很多人都有“茅塞顿

开”的感觉。有不少学子,给余建祥先生写来感谢信,他们原来是成绩并不好的学生,通过

系统的学习力训练,学习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后来考上了知名大学。

采访余建祥先生不容易,这个全国各地讲演不辍的学习力教育大师,显然是个极其忙碌的人,经过多方联系,我们终于在杭州“逮”到他一个下午2小时的时间,采访就在这种匆

忙中开始:

★★★系统学习力训练,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改变,采访开始,我就带着这样一个巨大的疑问,来展开以下的采访实录。

记:听说您一直研究的是系统学习力训练,而且研究时间相当长,前后有十多年的时间,我们想问一下,当时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想法?

余:我原来也从事过一些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的工作,曾经参加过剑桥的“体验式学习法”的训练,这个训练的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训练的基本核心,就是让你更多的器官和

细胞调动起来进入学习模式,你在这个训练中,你是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受教育,是接受一种熏陶,作用非常明显。后来我决心从事青少年教育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走过

不少弯路,我发现,单一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改善非常有限。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是单一的学习方法,而是涉及到学习心态、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的系统工程,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学习上的瓶颈。经过深入研究并参考国外大

量先进经验后,我就说动一些邻居有孩子的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来配合我做一些尝试,结

果效果非常明显。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只有系统、全面地改善孩子的思维、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才

能让学生真正发生重大改变。我们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世界上没有差学生,也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学习的学生。

★★★系统学习力的研究动力,来自孩子沉重的书包。

记:您刚才说,您原来是从事过企业管理咨询工作的,也给很多名企和政府担任过顾问,在咨询管理工作当中,您也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后来为什么会转行专门做青少年教

育的研究工作呢?

余:我想很多人都有一个感受,现在的孩子书包太沉了,我也一样,我接触很多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学校学不完,回到家里继续“战斗”。我非常同情现在的孩子,因为这种沉重的学习,会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一些童真的东西。但中国的教育体制,又决定了我们的学校,不得不把这些学习压力压到孩子身上,最简单的说,我们学校的好坏标准,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成绩决定名次,决定学校教育经费。我非常不愿意看到这个事实,有时就会想,如果事实不能改变,在学习方法上可以改变么?有没有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从而让孩子的书包轻下来。因为这个想法,我真正开始这个领域的研究,到现在为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重要的是,我看到孩子因为掌握了这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劳逸结合,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也非常高兴。

★★★好成绩,并不来自聪明,而是来自良好习惯。

记:你一直在演讲中强调,天下没有差学生,也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学习的学生,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前提条件?

余:我说这话,不仅仅是鼓励意义上的,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大多数的人的智商,都在100—120之间,超过140,我们才会被认为是天才,但真正的天才儿童是很少的,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并不会特别笨,也不会特别智力超群,从聪明角度说,相差非常小。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事实,在学校学习差异很大,一个班级总有几个尖子生,也有几个学习不怎么好的学生,如果你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并不是因为笨,他们之中很多孩子也很聪明,但这些孩子在学习习惯、学习心态、学习方法上确实跟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差异,比如他们常会出现学习精神不集中的现象,他们会抱怨学习枯燥,有的学生甚至对教科书产生厌烦心理。这些现象,都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以我一直强调要科学地学习、聪明地学习,其实也是希望通过这种系统的学习力训练,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并能掌控自己的情绪。成功学讲成功来自好习惯,在平时的教育当中,我们也发现,一个孩子学习,由想法变成行动,还是容易的,就象一些孩子平时学习不怎么努力,临考试了,也会加紧学习。但如果把学习的行动变成一种习惯,相当不容易。所以我一直提倡的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正是试图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步养成孩子学习习惯。现实中许多老师、家长、学生都不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很多学者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

人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谁不想拥有能攀上辉煌巅峰的性格呢? “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

“习惯”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不同。好习惯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

记:为什么这种方法,会让孩子乐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呢?

余: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说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因为现在我们太多的学习方式,其实是让孩子被动学习,比如我们总喜欢告诉孩子,一天要完成多少多少作业,如果完不成,我们就怎么怎么样。有些地方甚至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还会采取一些“抄作业”“罚站”等等处罚孩子的措施,其实这些方式非常的不好,引发了孩子很大的逆反心理。我们的系统学习力从来不强调苦学,而是乐学,体验学习的乐趣,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自然让孩子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由厌学变为爱学、乐学。这也是我们最具有革命意义的所在。我在一些学校演讲,很多学校说的差学生听了,有的很感动,有的现场就流露出很开心的神情,说到底,他们并不是不爱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当中,没有体会到有意思的东西和一些起码的尊重,现在,他们找到了这个方法,他们的信心有了,心情自然也就变了。我们的系统训练非常注重细节。

★★★系统学习力训练很注重细节

记:刚才您说你们的训练很注意细节,我很感兴趣,能不能具体谈谈。

余:我原来是做企业管理的,做企业的人都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现在很多的课程都在阐明一个道理,极少有告诉他们如何去做的,换句话说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我一直认为没有良好解决方法的课程都是失败的。所以注重细节这个特点也延续到了我的系统学习力中去。打个比方说:如何解决高压力、高紧张的状态,我们会告诉学生许多办法,比说有MP3的同学,我们会建议他去下载一些他喜欢听相声、小品,状态不佳的时候听一小段,没有MP3的同学,我们也会建议他去买本校园幽默与笑话,偶尔看一两个小笑话;比如说做目标管理,我们会细到用什么样的纸张、做好后放在什么地方,这些很小的细节直接影响效果。所以不注重细节管理的课程,结果就是大而无当,效果极其有限。细节决定成败!

★★★快乐地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记:我听您一直在强调快乐学习,但现实中多数学生很难达到这种境界,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余:当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感觉很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脑细胞的活动就会非常活跃,这时候学习效率就非常地高。相反我们在紧张、压抑、不快乐的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就会受到严重抑制,这时候的学习效率就非常非常低。所以我到学校讲学,就经常会问学生:你们会休息吗?高三的繁重学习中,你们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能达到30-60分钟吗?你们的课外读物中有幽默与笑话吗?经常大大出乎学生和老师的意料,并赢得阵阵掌声。

我每到一个学校讲学,都会有非常多的学生要我签名留念,还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和我交流,这当中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更有许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都传递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息:我们都想学习,我们并不是天生不爱学习的。有的同学甚至会跟我说:余老师,原来我真的准备放弃了,觉得学习太没意思了,但听了你的报告以后,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学习是有乐趣的,原来学习并不一定要16个小时埋头功课中的,科学地学习会让我们改变命运和成绩糟糕的现状。

科学、快乐地学习才是学习的精要和关键!所以我经常会告诉学生,不想学的时候放一放,调节一节,虽然短短的几分钟,但通过这几分钟,你会很快又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保证学习的高效性。而且我们的绝大多数内容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系统的学习力训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记:您提到你们的学习力系统的绝大多数内容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能具体谈下吗?

余:是的,我们课程的多数内容不仅影响孩子现在的学习成绩,能力的提升对他们一生都受益菲浅。比如说时间管理,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工作年十几二十年的成人,都不会科学地做时间管理,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成就平平。学会了科学地做时间管理,并养成习惯,不仅会让他们现在的学习效率几倍甚至十几倍地提升,也会让他以后的工作、事业取得比别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率和成绩。知识会不断更新和淘汰,只有能力是永远增值,并且让你受用不尽的。当你具备了获取知识的强大能力时,落后只是暂时的,你会很快超越别人。

★★★系统学习力训练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准

记:目前,全球化变成了一个符号,冒昧地问一下,您的系统学习力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水准?

余:我们的系统学习力训练从国际角度来看,目前都走在最前沿,因为我们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长处。比如西方文化重视标准量化,对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目标管理上都有其先进和独到的地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也远远走在我们前面,但在学习心态、心智模式、境界和格局上,显然中国的传统文化远远走在西方文化的前面。所以我们的学习力系统吸纳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各取所长,自成一体,走在了学习力研究的国际最前沿。目前国内、国外的绝大多数学习力研究机构都在研究单一的学习方法、记忆方法,这确实会对孩子有很大帮助,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孩子还是会厌学;你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提升了,但不会做时间管理,你的时间效率照样很低;情商高于智商,连基本的情商管理都不会,根本谈不上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只有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学生。我希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记:目前,您在这方面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头,但我想问的是:您现在有阻力么?

余:从工作层面,我们开展的还是相当顺利,很多学校邀请我们去演讲,交流,探讨,我们非常感谢他们。如果说阻力,我想最大的阻力,是我们这个团队组建时间不长,而且目前国内系统研究学习力的机构也很少。我们倡导的系统学习力训练,到现在为止,国内还只有我们一家。但现在我们的力量非常有限,虽然我每年演讲了几百场,反响很好。而且我们的一堂演讲只能侧重几点,并不系统,学生会受益良多,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系统学习力夏令营每年在暑假期间只能举办4期,由我亲自主讲,每期两三百人。但中国目前仅仅是中学生的人数就达到7300万人,加上小学生、大学生,这个人数估计接近2亿吧,从这个数字来看,我们影响到的人数,其实是非常有限。现在也有非常多的企业邀请我们去做学习力方面的讲学,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组织,所以行程安排非常满。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尾声:

两小时的采访很快就接近尾声,采访结束,余建祥先生又要风尘仆仆的赶往扬州一所中学演讲。而我们在采访之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带有革命性意义的学习力教育,最终

能够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什么?

一场风暴,还是一个奇迹?

体验, 让作文快乐起来 篇7

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 在一节关于动作描写的片段作文训练课上, 笔者进行了一次教学创新实践。首先, 让学生回忆班级任课教师中自己印象较深的某位教师上课时的一些动作, 然后到讲台上模仿。接着, 请其余学生一起来猜出这位教师, 同时用语言来描述这位教师的动作。在这过程中, 要求学生注意细节, 抓住动作的独特性。然后, 再让学生用手中的笔记下这个动作过程。最后, 进行习作的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 大家一起来评价、修改这个描写片段, 并最终定稿。

令人惊喜的是, 这堂作文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一改以往作文课的沉闷、苦恼, 表现得非常积极。

二、分析

目前, 在学生对作文的一片唉声叹气中, 这节课所带来的快乐感受显得弥足珍贵。为什么学生会如此惧怕作文?快乐写作真的如此艰难吗?从这节课中笔者得到了一些启发。

1. 注重体验, 享受内容之快乐

作文之所以难得可怕, 首先是因为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表现在作文上, 就是无话可说, 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决这一首要问题, 我们的语文教师早已普遍达成共识, 一一要求学生关注生活, 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可是, 这一药方在现实生活中好像并没有显灵。有例为证, 笔者所服务的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春、秋游活动, 师生们共同徜徉在名园古镇、秀美山水中, 不亦乐乎!可学生们写下的游记, 却仍是毫无生气。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 游玩是快乐的, 而写作是痛苦的。为什么呢?笔者认为, 主要是学生缺少写作的欲望和冲动, 深究下去, 即是对山水景物缺乏个性化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山水景物游离于学生的内心世界, 风景在眼前却不在心中, 当景与情分离之后, 写出的文章自然就没有灵性。因此, 教师在强调关注生活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培养。应该看到, 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心灵体验:他们感受不到生命的成长和创造, 缺少生命的意义感和幸福感;他们在学业重负和升学压力面前压抑着, 在网络、电视、物质享受和时尚潮流中麻木着, 从敏感变为迟钝, 而麻木、浮躁的心灵又如何能从生活中获得丰富、深刻、细腻的体验?因此, 在体验方面下足工夫, 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 下笔苍白、空泛之苦定会迎刃而解。

笔者从教过程中一直要求学生写随笔, 不规定任何题目, 不做字数上的要求, 任学生自由发挥, 尽情宣泄、释放、挥洒和表现。想不到, 这竟开辟了一个新的写作天地, 学生佳作是联翩而至。归根到底, 这是“体验”的结果, 学生在文字中记录下的是心灵体验的内容———孤独、爱恋、困惑、忏悔……

其次, 内外情境的创设对上好一节作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回想这次作文课, 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心, 从学生内心倾向参与的模仿开始, 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的思维显然被激活了, 奇思妙想也就纷至沓来。

2. 从口语到书面语, 享受语言之快乐

在课堂上,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口才都很好。无论在描述教师动作的时候, 还是在最后争执、辩论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能做到有理有据, 讲得头头是道。我们的学生其实具备着良好的表达和思辨能力, 他们能够把人物关系复杂、情节曲折的连续剧讲得绘声绘色。可就同样的这一批学生, 在书面表达、在作文中的表现却捉襟见肘。为什么?心理问题!一般的口头表达因为不需要顾及前言后语的条理性, 篇幅也不长, 学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而书面表达则要顾及前后文, 同时, 写作给人的感觉又是一板一眼的, 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功利性, 所以其在实际操作中就显得难以适从了。

解决这一问题, 还需从思路说起, 强化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化的过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把想要说的话写在纸上, 有想法就立即记下, 然后再梳理自己的思路, 理顺逻辑。最后的成文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从口语转化到书面, 尽可能用书面语来表情达意。因为观点、看法本身就是学生自己的, 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在表达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两种语体的不同即可, 这种转换工作做起来并不困难。

3. 评价多样化, 享受评价之快乐

快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写作的过程中, 有效的评价过程也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的快乐。评价完全可以多样化, 单独的教师评判固然有效, 而灵活多样的互评活动则可带给学生更轻松、充实的体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 我们的学生其实是很活跃的, 只要形式得当, 他们也很高兴别人对自己的作文品头论足, 也乐意接受同学给予的友善的建议。教师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 在评语的使用上, 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 高度评价文章的闪光处, 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成就感;在分数的判定上, 不妨往好的方面打高一些;在平常的训练中, 不使用单一标准 (比如高考评分标准) 笼统界定学生, 而是动态的、灵活地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新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作文分数。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引导下, 快乐作文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持之以恒, 不断强化“快乐”意识, 进行“快乐”训练, 写作的天空必然会一片蔚蓝!

参考文献

[1]靳旭.激发作文兴趣的教学程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9 (5) .

[2]李柯.放松心情, 快乐作文[J].中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生版) , 2004 (11) .

[3]费顺国.Moodle环境下网络快乐作文的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 (11) .

让生活快乐起来 篇8

相声里有个活叫“砸挂”,意思是拿人开涮。火候掌握得好的话,能够将人逗翻而又不伤情面。前几年冯巩和牛群的相声走的就是这个路数,不过走得过了,就让人烦。今年郭德纲的相声在北京挺火的,除了他讲得好之外,也还拜托这“砸挂”,他砸了他的朋友汪洋,结果没砸好,人家上法院给告了,最后当然是庭下和解。现在这世道,但凡有点名的人都希望有场官司打,因为这样可以更出名;当然,不能是伤筋动骨的官司,那就得不偿失了。

王小柔把这个技巧用在写文章上,这个很不容易。她给这个专题起了个恰当的名字:起哄架秧子,专门砸她的朋友。不过她很知道这“砸挂”砸多了,即使是再好的朋友可能也受不了。又砸人,又拿稿费,还出名,这个世界上好像还没有这样的好事,所以适当的时候王小柔也会让她的这些个狐朋狗友来报仇雪恨,愿意让自己也作为调侃的对象。

王小柔的风格总是快人快语,狗肚里藏不了二两油,但有些东西她却隐藏得很好,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显得那么吝啬。也许她觉得像友情这样的东西,说出来就显得“装”了,所以她要将它隐藏在嘻嘻哈哈和相互的语言调侃中。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高明或者说是取巧的方法,有过写字经验的人一般都知道,旁敲侧击的写作技巧虽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但总是显得轻巧,就像武侠江湖中的轻功,虽然姿势美妙但却不能置敌于死地,武林的正宗还是少林罗汉十八拳的功夫,正面出击堂堂正正,不过要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却并不容易。对于写文章来说,敢不敢正面的描写其实是考验一个人写作功力的试金石。这就像画画一样,再怎么夸张变形,如果没有写实的基础,这夸张变形总显得没有底气。

当然,这么说王小柔并不是说她写字不能走轻松调侃的路数,而是说这样的文章多了容易让读者觉得她除了聪明以外没有别的本事,而且也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看一两篇这样的文章,会觉得新鲜跳脱,但新鲜跳脱只能当零食和甜点的,毕竟不能代替正餐。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专栏文字,在报刊上本来也就是配菜的角色,大家在关心完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后,看这样的文章倒是可以轻松养眼的,只不过集成一本书,就略微显得有些刺目罢了。

但集子里还是有“正儿八经”的文字的,仿佛作者要告诉我们,她并不是不会写这样的文字似的,比如其中一篇叫《发如雪》的就是,不过位置很不显眼,躲在犄角旮旯的最后一篇里。这篇的文字很异样的,没有了调侃,却显得无奈和沉重。我想有这样的一篇压底也好,会让人知道她所热爱的市民生活里也有不快乐和孤单的时候,会让她偶尔从文字的快意和饭局赶场的忙碌中摆脱出来,有想想下雪天雪花纷飞的奢侈和矫情。

在她的序说她羡慕乌龟,长了个大硬壳显得安全,说她自己也蜷缩在她自己的小日子里,觉得安全自在。我相信她这么说的时候是真实的,而这些嬉闹和“砸拦”的文字就是她的安全的壳。

让写作快乐起来 篇9

教学幽默的趣味性

教学幽默的趣味性是一切幽默的本质特征,也是教学幽默的本质特征。它能给学生带来欢乐、愉悦,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方面起重要作用。趣味性常常表现为学生忍俊不禁,笑是欢乐的外在表现形式,但这里的笑不同于滑稽所引起的笑,它是一种由审美情感而引出的笑。因此,教学幽默的趣味性是一种高级审美趣味。幽默登上教学的“大雅之堂”,可使学生在教学中如沐春风一般。比如,有一位政治教师讲解“货币的本质”时,两位女生竟打起瞌睡来了。教师幽默地联系这个情况说:“我本来以为货币是很有魅力的,谁知在座当中就有不为金钱所诱惑者,依然打她们的瞌睡。”这种即兴幽默,使全班同学都笑了,那两位女生也从此认真听讲了。

教学幽默的教育性

教学幽默的教育性是指教学幽默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哲理,给人以启迪。因为教学幽默较多地使用格言、警句、妙语、急智之言、轶事、小品文等作教学手段,而这些艺术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理。实际上它是寓教育于幽默之中,在笑声中达到教学的目的。没有内涵的教学幽默是浅薄的、形式主义的,也是空洞的。正确的教学艺术形式在于把深刻的教学思想和哲理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具有教育性是教学幽默与一般幽默相区别的显著特点。例如,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地一声推门而入,径直入座。这位教师就诗取材,问“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时,为什么“小扣”而不“猛扣”呢?学生们议论了一番,答案是诗人知书达理、有教养、有礼貌。然后教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说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这位同学脸红了,同学们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大家受到了教育和感化。

教学幽默的有效性

教学幽默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的内容与幽默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和谐一致的,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作和使用教学幽默,使教学幽默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高级教师王大任教初一学生鸡兔同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鸡兔同笼,有头45个,脚116只,问鸡兔各有几只?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笔算,有的心算,却算不出来。问题在哪里呢?鸡的两只脚和兔的四只脚在捣乱。于是,王老师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两只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老师接着说:“现在鸡与兔子的脚数是一样了。上面有45个头,下面该有多少只脚呢?”“45×2=90只”,同学们齐声回答。教师问:“和先前相比,少了多少只脚呢?”“少了26只”,反应快的同学马上叫了起来。教师再问“这26只脚哪里去了?”等等问题后,同学很容易得出了答案。这古老的烦人题目,就在王老师幽默地“命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两只脚”中,使学生饶有情趣,又明白地领会了解题方法。又如,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批评错了一位学生,引起了这位学生的不满和其他学生的不平,为消除这一失误的影响,他幽默地说:“同学们,谁都不是圣人,教师也会出错。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错批评了我,我当时气坏了,很想上去揍老师一拳。但愿我刚才批评错了的同学不会产生我这样的想法,因为我相信他比我更加有宽容心。”这段话使那位学生转怒为喜,其他学生也为教师的风度和态度所感染,会意地笑了,从而消除了师生间的心理隔阂。

教学幽默的恰当性

教学幽默是一种很美的教学艺术形式,但它的美在于使用恰当,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质就是教学幽默必须不是低级趣味的,而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不是单纯为逗乐而幽默,不是开过分的玩笑,也不是恶意的讽刺挖苦;量就是要注意频率,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生理与心理疲劳,而且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喧宾夺主,影响正常的教学。此外,教学幽默还要适时,为教学所需:一是学生心理所需,即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时,及时给予教学幽默;二是教学内容所需,即在教学内容包含有幽默素材或可以用以进行教学幽默时,及时创造和使用教学幽默。一旦做到了适时,那么就整个教学来说,幽默就会是适当的。例如,有位老师发现学生多次把小数点后末尾的“0”留下来。当学生有一次把“板演”写成4.62+1.68=6.30,他在订正时,突然从抽屉里摸出一把明晃晃的大剪刀,并问学生“谁知道我要用这把剪刀做什么?”学生们都愣住了,老师接着说:“我要给这个得数剪尾巴了。”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在会心的笑声中根除了错误的病根。

上一篇:2024年产房工作计划下一篇:变形记蚂蚁历险记优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