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精选8篇)
程序:
1·整队,唱歌《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报告
2·宣布开会,唱国歌,迎连旗
3·炮一二排挑应战,指挥排决心书
4·党支部决心书,战前宣誓
5·壮行酒,动员
6·唱军歌
7·结束
《挑战书》
炮二排的全体同志们:
战斗即将打响,我炮一排的全体战友严阵以待,斗志昂扬。在此次战斗中,我们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做到“人在阵地在”,在此特向炮二排提出挑战。一、二、三、比作风:看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比团结:看谁协同更密切,完成任务更迅速。比战绩:看谁杀敌多,立功多,火线入党多。
我们炮一排的全体战友决心做到: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可丢!誓死完成战斗任务!我们的口号是:从严从难不怕苦,英勇顽强尖刀排!
炮一排全体战友
2011年6月13日
《应战书》
炮一排的全体同志们:
面对你们发出的挑战,我们全排精神振奋,信心满怀,激情昂扬。我们坚信战场无亚军的硬道理。在此我们郑重接受你们的挑战:
一比士气看谁斗志昂扬,士气高涨。
二比技能看谁炮弹打得准,打的狠。
三比勤务看谁后勤供应足,炮膛擦的亮。
我们炮二排的全体战友决心做到: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可丢。誓死完成战斗任务。我们的口号是:奋勇杀敌立战功,赤胆忠诚报祖国。
炮二排全体战友
2011年6月13日
《决心书》
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了在这次战斗中完成好上级赋予我排的各项任务,保障好战炮分队的作战行动我排决心做到:
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誓死完成战斗任务;
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密切搞好协同,确保有无线畅通,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为连长定下决心做好保障:
三争做先锋,敢敢打头阵,杀敌立功。
请党支部在战斗中考验我们
我们口号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誓死完成战斗任务
指挥排全体战友
2011年6月13日
《党支部决心书》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的完成我连战斗任务。我们党支部向全连表决心如下:
一·坚决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二·发扬军事民主,正确指挥作战行动
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带领全连官兵,团结一心,携同作战
野狼连党支部
2011年6月13日
《战前宣誓》
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是无坚不摧的战争之神。我们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勇气,有夺取作战胜利的坚定决心,我们绝不辜负党的信任、祖国的重托、人民的希望。不怕牺牲,誓死保卫祖国,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消灭敌人、夺取胜利,向祖国、向人民汇报!
指导员:野狼连!建立以来,经历了炮火的洗礼,历尽了岁月的沧桑,铸就了,这英雄的连队!战士们!挺起你们的胸膛,骄傲地喊出,我们野狼连都经历过哪些战斗?
战士甲、乙、丙、丁„„:万里长征;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方山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第三次战役).指导员:100多次战斗,歼敌一万余人,我们野狼连的刺刀饱饮敌人的鲜血
某战士:报告!还有我们的一级人民英雄英雄马洪强
指导员:光荣的历史,由烈士们的鲜血所书写!一级人民英雄英雄马洪强!
连长、副连长:一级战斗英雄李博瑞、一级战斗英雄于文彬
战士甲:报告!还有战斗英雄刘智勇
战士乙、丙:翟明田!王士涛!
某战士:报告!还有副连长张天文!(全场沉默)
指导员:2011年6月3日,野狼连第148名烈士我们的副连长张天文同志在靠山攻坚战中英勇牺牲!
向副连长张天文!向人民英雄马洪强!向所有牺牲的烈士们!致敬!
让我们用敌人的鲜血来祭奠烈士们的英灵!!
尖刀班(到)出列(是)
准备战斗
张天舒(到)
这场战斗,你不用参加!
报告!这场战斗,我一定要参加
张天舒!你的哥哥张天文!已经牺牲在这战场上!你,忍心让你年迈的父母,再来为你送行吗?
指导员!我的家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我的哥哥葬在这里!敌人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掠。我!要为家乡父老!为我哥哥!报仇!父亲对我说,要么就把敌人消灭!要么,就战死沙场!我们张家,没有(逃亡)的兵!只有战死的魂!
好!!这就是野狼连的魂!我,批准你参战!
上壮行酒!
《动员稿》
野狼连的战士们(到!)
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拿起你们的钢枪,挺起你们的胸膛!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是无坚不摧的战争之神!
今天,如果我们战死,死在这片战场上,我们虽死犹荣!
今天,如果我们战死,那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爱人!你们当中,有谁,会惧怕这样的死亡?(誓死保卫祖国)
有谁,会拒绝这样的荣耀!!
关键词:战时,云南报纸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经受蹂躏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愈挫愈勇、不断探索创新的时期。抗战爆发后,社会各个阶层相互联系,紧密团结,这样才能发挥全民战,持久战的最大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特别是文化界,作为抗战后方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宣传抗日救国,启发民众,发动群众等抗战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作为地处西南边疆、经济文化落后、开化较晚的云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但是,自日本侵略以来,云南的文化界早已蓄下反抗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文化界已经展开为抗战救亡的文化运动。另外,抗战以来,敌占区的学校、各类学术团体、研究机构、文化机构以及知名学者相继辗转南迁昆明,而在外工作的云南籍的文化工作者,相继回到云南,这样使地处边疆的云南集聚大批知识分子,使云南的文化界得到大批的生力军,为云南文化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促进了云南文化的繁荣。在文化界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了云南的抗战文化运动。
在云南,就当时的文化社团来说,抗战以来成立的有“民众歌咏团“”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云南分会”“中国剧抗分会“”金马剧社“”战时知识社”等诸多组织。就出版来说,除了抗战之前原有的报纸在尽抗战报道的责任之外,还有《战时知识》《新动向》《文艺季刊》《文化岗位》《益世周报》《南方》《时衡》《战歌》等许多刊物。有原来在南京出版的《朝报》,现在已迁移到云南出版。这些社团和报纸,与当时抗战的情势和需要相配合,很好地展现了一个新的文化运动在抗战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抗战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和精神支持。
二、报纸是抗战时期最主要的宣传和舆论阵地,它对抗战动员产生了重大影响。据记载,从1937 年7 月到1945年8 月,云南先后出现的各种报刊有68 种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报纸有《云南日报》《云南民国日报》《朝报》《新商报》《社会新报》《义声报》《均报》《大无畏报》等等。这些报纸中,《云南日报》和《云南民国日报》容量最大,《云南日报》是省政府所办,是云南省政府机关报,创刊于1935 年5 月4 日。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积极推进学术事业发展,设有《乡土史地》《地方教育》《农村改进》《艺术评论》《教育与文化》等专栏,刊发了大量在昆明专家学者的文章。在巩固民族团结、支持抗日战争、探讨学术研究、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作出贡献。《云南民国日报》是国民党省党部主办的。抗战之前,这两种报纸出版量大,每天出版两大张,八个版面,内容包括国际、国内、本省、本市的要闻,除此之外还有经济版及副刊或各种周刊。抗战爆发后,因物资匮乏,国内纸张昂贵,《云南日报》和《云南民国日报》都缩小版面,由原来的两张八个版面改成出版一张四个版面。每天的报道,国际、国内、本省市新闻各占一个版面,广告独占一个版面。这两种报纸每天都有社论,《云南日报》每星期天还有星期论文。除此之外,还经常转载国内各重要报纸的论文和特写,刊登一些关于云南和昆明特写的文章。《云南日报》为了关注报道农村社会,准备在各县设置通讯社。《云南日报》和《云南民国日报》都有短评一栏,《云南民国日报》的短评栏取名《小言》,作为这个栏目,并不是天天刊登短评。它通常把一天的要闻分为国内国际,提炼成提纲,刊载在名为《通俗简报》的栏目里。这样对于看报的读者来说,是有益处的,通俗易懂。抗战爆发后,《云南日报》和《云南民国日报》都用五号字排版,张数虽然减少,但内容还是充实。这两种报纸在办报上各具特色:新闻剪裁不同,论文主题不同,转刊文字取材不同,本省新闻报道各不相同。原来两种报纸刊印的副刊或周刊,现在只存在《云南日报》的周刊《南风》。
《朝报》,原来是在南京出版,是抗战后迁入昆明出版的一家民营小报。之所以小,是因为它只是一般报纸的二分之一。它报道的内容方面,因版面所限,报道的事件不如其他报纸充实详尽,但依然有国际、国内、本省市的要闻,新闻剪裁得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看出朝《朝报》具有办小报的丰富经验。还刊印副刊,其《小言论》刊有报告文学、诗歌、杂记、书评等,内容丰富,文章短小精练,短而有力。
《中央日报》,1939 年迁至昆明出版,刊载的内容主要有史学、学林、科学、艺术等。《益世报》从天津迁至云南昆明,1938 年12 月在昆明复刊。李绍铎任主编,罗隆基、梁实秋等为该报撰写文章,内容涉及教育、宗教、政治、医药、边疆等。该报还注重社评、国际时事、抗战新闻、战地通讯,为抗战作出贡献。
《新商报》,是昆明市商会办的。每天出版一大张,用旧五号字排印。国内要闻几乎占据两个版面。国际新闻,报告很少,有时全无。《新商报》有经济版,刊载云南或昆明的商情短评,转载国内各大报纸的经济论文。刊载昆明市各种商情报告表,除《云南日报》偶尔刊登外,其他报纸无此类报表,这成为《新商报》的特色。《新商报》的副刊《万花园》,刊载一些关于抗战的小品,轶事等等,还时常转载国内各重要报纸的论文。
《社会新报》,每天出版一大张,新闻采用旧四号字排版,很占版面,而且广告占据两个版面,主要报道国内要闻和本省市要闻。设有《笔阵》栏目,刊载关于抗战军事或一般常识的小品或短文,除此之外还专设一栏转刊国内报纸的特写或论文,或刊登较长的重要报告。这两栏是用旧五号字排版。
《云南晚报》,这是云南省第一张晚报,每天晚上出版发售,消息快,内容丰富,主张抗日,受到了市民的支持欢迎。
这一时期的报纸刊登了大量与抗战紧密结合的文章,如闻一多的《可怕的冷静》、刘文典的《美日太平洋大战和小说》、鲍觉民的《我国必须收复台湾》等等,这些文章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感,鼓舞了军民赢得抗战胜利的士气。
三、抗战初期各大报纸积极发挥舆论和精神作用,以“团结爱国,抗战到底”为核心积极鼓舞和发展群众。当时的进步人士在各类报纸上撰写章文发起讨论等方式,来阐述抗战的艰辛和意义,引导各族人民、各党派形成坚强的抗战联盟。期间开展了关于“中华民族”的讨论以及滇军抗战、滇缅公路、滇西抗战等重大事件的报道。围绕“中华民族”,云南的各大报纸展开了民族理论问题的讨论。顾颉刚先生在《益世报》上撰文,认为中华民族只能有一个,在中华民族内部绝不再分出什么民族等。当时的《云南日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正义报》及《益世报》等,开设了史学专栏进行史学研究。通过论战强调了中华民族的紧密联系性和整体性,激发民众凝聚力,增强爱国热情,坚定抗战的信念。
战争爆发后,《云南日报》、《云南民国日报》、《义声报》、《侨光报》等报纸积极撰文,一是报道日寇侵残暴行径;二是报道了中国抗战的消息和南洋华侨积极抗战的事迹;三是报道滇军抗战、修建滇缅公路等。如《益世报》的通讯特写《我对滇缅公路的五个希望》、《松山战争》、《滇西腾龙的沦陷与收复》、《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随军抗日记》、《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另外著名记者萧乾在《大公报》刊登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通讯特写,书写了云南儿女在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南方》月刊、云南日报副刊《南风》、《侨光报》、《云南日报》、《云南民国日报》,甚至《中央日报》等媒体对“空军美国志愿大队”在西南及泰国、缅甸、越南对敌作战进行了报道,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以致“飞虎队”成为美国空军志愿大队的代称而名扬中外。同时对1943 年至1944 年滇西抗战及腾冲战役、松山血战、强渡怒江、收复龙陵等惨烈战役进行了详细报道。报道对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增强民众的抗战信心产生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战时云南报纸成为云南民众以及全国民众的精神食粮,在发动民众积极投身抗战以及宣扬团结爱国、抗战到底的思想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成为了抗战的舆论和精神阵地。
参考文献
[1]王作舟.云南新闻史话[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生词较多,大家听此文章前不妨先熟悉一下注释,这样更有助于理解文章具体内容。
Christmas provided the greatest challenge of all. Turkeys were scarce and expensive throughout the war, and for an Oldham schoolgirl the 1)privations of wartime were summed up in her family’s Christmas dinner in 1944: mutton pie followed by wartime Christmas pudding made with 2)grated carrots. The official recipes also suggested grated apples and chopped 3)prunes and dried 4)elderberries to replace the missing dried fruit. The results were rarely very 5)palatable to those old enough to remember the real thing.
One Manchester woman had even more reason than most to remember the great 6)blitz of December 1940, for “my mother’s house in Didsbury had had a direct hit and my mother-in-law’s house in Chilton, and they all 7)descended on me in my little flat. Our Christmas dinner consisted of corned beef 8)hash and wartime Christmas pudding, but we listened to the wireless, sang, played cards and generally had a good time.”
One might, if fortunate, find a Christmas tree, though one mother still remembers with regret that her child “never had the joy of seeing a Christmas tree decorated with electric lights.” But decorations of some kind could be 9)improvised, and one Essex woman’s happiest memory is of “sitting for hours with my small son making flowers and stars from silver paper to put on an otherwise empty Christmas tree.” Painted egg shells and fur cones and fragments of silver paper from processed cheese packets were also used as decorations. Angels and fairy dolls were made from stiff paper and the blue packets in which cotton wool was sold were opened out and cut in to strips for paper chains. Crackers were usually missing, but one East Ham family even succeeded in producing a version of their own from the cardboard centres of toilet rolls wrapped in 10)crepe paper with, inside each, a homemade paper hat and a firecracker left over from Home Guard exercises.
Few Christmas stockings were left unfilled despite the war. A Sheffield girl—two when the war began; eight when it finished—remembers asking in her letter to Santa Claus for “any little thing you can spare.” “This touched my mother, but at the time I couldn’t see why. It just seems logical.”
A Surrey girl, six in 1939, remembers being put to bed one Christmas Eve in the shelter in the cellar and leaving detailed instructions on the dining room table to Santa Claus lest he fail to locate this unconventional bedroom.
A Liverpool woman remembers how another little girl was made happy that year despite the war. “Christmas, 1941: The men were away except my elder brother, which [who] served i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was in the Home Guard. My daughter had asked Father Christmas for a doll’s house. We looked at each other in dismay. Then my brother found an old bird cage. During the 11)raids, he worked on it, found bits of cardboard for the walls. The office wastepaper basket provided an old file, which made the roof, and he painted the floors. We hunted for all kinds of bits and pieces and the miracle was achieved. A piece of 12)hessian dyed red, fringed, made an elegant carpet. Oh, never will I forget her face that dark Christmas morning and her childish voice piping ’13)There’ll be bluebirds over 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 as she saw those tables and chairs, tiny pictures made out of cigarette cards, her cries of joy as she discovered each new thing.”
On the whole, very small children probably came off best. Rag dolls with button eyes could fairly readily be made from old stockings. Old coats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stuffed animals. Sea boot stockings,14)unraveled, could be re-knitted as teddy bears. And in one family in Somerset, an old pair of gray 15)flannel trousers proved the basis for a pull-along elephant. Keen toy-makers 16)hoarded every scrap of material, if not for sewing outside then for stuffing within. One family even saved the small plugs of cotton wool in the tops of Aspirin bottles. And in one Yorkshire factory, toy-hungry fathers discovered that its basic product, round doorknobs, could serve a new use as yoyos. A Birmingham builder, posted to London to help in repairs during the flying bomb raids, remembers that his workmates and himself [him] “made 17)kaleidoscopes in our spare time using bits of 18)tinfoil, chips of coloured broken glass, etc. And perhaps an orange.”
Despite all their parents’ effort, many children did miss some of the customary pleasures during the war. One mother still feels sad that her daughter’s only dolls were of the cardboard type with cutout clothes. The normal china type were simply 19)beyond her means.
Inevitably too, the war deprived children of the pleasure of spending their pocket money as they wished. A woman from Hawick in Roxburyshire witnessed its effects on one small boy in 1944. He had called into the village post office to buy a comic but was told, “They haven’t come in this week.” He then asked for sweets and was told, “No sweeters either.” And after further questioning, “Mmm, not even chewing gum.” At this he asked for a penny stamp, walked out and stuck it on the pillar box outside, remarking, “That Hitler!”
在所有的挑战中,圣诞节是最大的一个挑战。在战争时期,火鸡罕见又昂贵,而对于一个奥尔德姆市的女学生来说,战时的物资匮乏情况可以用1944年她家的圣诞节晚餐来概括:羊肉派,以及用碾碎的胡萝卜所做的战时圣诞布丁。官方的食谱也建议用苹果碎、碎西梅干和干接骨木果来代替所缺的果脯。但对于那些已经年长到足以记得真实美味的人来说,这些代替品基本上是得不到认同的。
有一个曼彻斯特市的女人甚至比大多数人更有理由记得发生在1940年12月的大规模空袭,因为“我母亲在迪兹伯里区的房子被直接击中,同样遭难的还有我婆婆在奇尔顿的房子,于是他们全都突然大驾光临我那间小公寓。我们的圣诞大餐只有咸牛肉土豆泥和战时圣诞布丁,但我们在一起听收音机、唱歌、打牌,基本上玩得还挺开心。”
如果走运的话,说不定还能找到一棵圣诞树,虽然一位母亲仍然满心遗憾地记得,她的孩子“从没体验过那种看见一棵装饰着电灯的圣诞树的快乐。”但是某些装饰还是能够临时拼凑的。一位埃塞克斯郡的女人最快乐的记忆就是“和我的小儿子一起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用银纸做花和星星,挂在一棵原来空荡荡的圣诞树上。”涂上颜色的蛋壳和毛球,还有从加工乳酪的包装上弄来的银纸碎片也都被用来做装饰。天使和精灵娃娃都是用硬纸做的,而卖棉绒用的蓝色外包装也被拆开并剪成条状做成纸链。一般说来是买不到爆竹的,不过一个东哈姆区的家庭甚至成功自制了一个他们自家版本的爆竹,他们用绉纸包住厕纸卷中间的硬纸圈,然后在每个爆竹中间塞进一顶自制的纸帽子和一个国民自卫军训练时剩下的鞭炮。
尽管正处于战争时期,但几乎没有哪家的圣诞袜里是空空如也的。一个谢菲尔德市的女孩——当战争开始时她只有两岁,而战争结束时已经八岁了——还记得在她写给圣诞老人的信里请求得到“任何你能够匀出来的小东西。”“这让我母亲非常感动,但在那时候我却不明白为什么。因为会这样做似乎是挺自然的事。”
一个萨里郡的女孩,1939年时还只有六岁,依然记得在某个圣诞节的前夜虽然被安顿在地下庇护所中睡觉,却还不忘在饭厅的桌子上给圣诞老人留下了详细的路线指示,唯恐他找不到这个非传统的卧室。
一个利物浦市的女人还记得那年虽然正值战时,有一个小女孩被逗得开心不已。“1941年圣诞节:除了我哥哥以外,所有男人都不在,我哥哥曾参加过一战,那时加入了国民自卫军。我女儿曾向圣诞老人许愿要一间娃娃屋。我们沮丧地彼此相望。后来我哥哥找到了一个旧鸟笼。在敌机突袭期间,他也忙着做娃娃屋,找到了一些硬纸板做娃娃屋的墙壁。从办公室的废纸篓里找到了一个旧文件夹,用它做成了屋顶,然后他还给地板上了色。我们竭力搜寻各种零碎玩意,最后奇迹实现了。一块粗麻布被染红、缝上流苏,做成了一块雅致的地毯。噢,我永远都忘不了——在那个漆黑的圣诞节凌晨,当我女儿看到那些用香烟卡做的桌椅和小画时,她那张笑脸和她用稚嫩的嗓音尖声唱着‘蓝鸟飞过多佛白崖’的情景,还有每发现一个新物件时那一阵阵惊喜的叫声。”
总体来说,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得到满足。用旧长袜很容易就能做出带纽扣眼睛的碎布娃娃。旧大衣可以转变成填充动物玩偶。水手靴长袜拆开了就可以被重新编结成泰迪熊。而一个在萨默塞特郡的家庭甚至用一条旧法兰绒裤子为基础做了一个能拖着走的大象。热心的玩具制造者们积存每一点材料,不是用来缝外皮就是做填充物。有个家庭甚至将塞在阿司匹林瓶子顶部的小块棉絮都存了下来。而在约克郡的一间工厂,缺乏玩具的父亲们发现,那里最基本的产品——球形门把手——有个新用途,可以被做成悠悠球。一位伯明翰市的建筑工在飞弹空袭期间被委派到伦敦以帮助进行修缮工作,他还记得他的工友们和他自己“在我们的空余时间里用一些锡纸、彩色的碎玻璃片,或者甚至用桔子什么的,做成万花筒。”
虽然父母们都已竭尽全力,但许多孩子在战争时期还是错过了一些寻常的欢乐。一位母亲至今仍然觉得难过,因为她女儿仅有的娃娃都是用剪碎的衣服和硬纸板做的。那种平常的瓷娃娃她实在是买不起。
战争也不可避免地剥夺了孩子们随心所欲地支配零花钱的乐趣。一个罗克斯勃洛郡霍伊克镇的女人在1944年亲眼目睹了战争对一个小男孩的影响。他来到村里的邮局想要买一本连环画杂志,却被告知:“它们这个星期还没到。”然后他想要买糖果,却又被告知:“也没有糖果了。”接着他又问下去,“嗯,甚至连口香糖也没有了。”这样的话,他只好要了一张一便士的邮票,走出门去,把它贴在外面的邮筒上,说道:“都怪那个希特勒!”
隆美尔的职位和战绩都不是最好,这句话不对。隆美尔当过陆军元帅,职位已经是最高了。战绩则更出众,进攻法国时创下过部队推进速度最快的纪录。在北非又以少胜多连胜英国军队。 隆美尔最受尊重,因为他是最让英国人胆寒的德国将领。特别是在北非战场,英国士兵几乎都是喊着隆美尔来了,然后就放下武器投降了。在土布鲁克...
我想了解一下,隆美尔的生平事迹,
隆美尔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
二战时德国的“沙漠之狐”隆美尔是怎么死的?具体点。
孩子的家庭教育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也使闻一多的夫妻关系更加甜蜜。在那艰苦的日子里,这位大家闺秀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贫困,全力支持闻一多的事业。
在昆明,闻一多总劝妻子高真多休息,鼓励她出去玩,甚至到朋友家住几天。遇有好的电影,全家出动,安步当车,来回好几个小时。西南联大和联大附中有游艺会、话剧公演、诗歌朗诵,闻一多都陪着高真同去。有时夫人精神不大好,他就劝驾,让孩子拉拉扯扯地请了去。逢到交际宴会,只要允许携眷,总少不了高真。闻一多离不开妻子了,回到家就问:“你妈呢?”要是见不到妻子,就让孩子去找,直到找着才放心。
立鹤在家里是大哥,这孩子让人放心,里外都争气。1945年暑假,他为了早些为父母分忧,决心从高二跳班考大学。家里人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若考不取就意味着失学。可是,立鹤一个月把高三的课程攻了下来。8月3日,西南联大公布初试成绩,立鹤的国文、英文、算学三门成绩总分超过155分,在取得复试的156人中排名第66位。这年是昆明地区西南联大、云南大学联合统考,投考者有2400多人,录取名额仅350名,其中西南联大招收132人,这个数字与比例说明立鹤的坚韧精神。16日,立鹤缴纳国币300元换取复试证,20日参加复试,最终在西南联大昆明区录取的164名新生中,排名第63位,被外国语文学系录取。一个月来,家里一直放心不下,这时才欢喜起来,闻一多特把一支美国朋友送的派克钢笔赠给立鹤,以示奖励。
和立鹤平和性情相反,老二立雕的性格比较倔强,有什么要求,总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说出来,并自信要求是合理的,必须达到。他的胃不好,一次又疼了起来,母亲给他准备了碗牛奶,他不喝。闻一多把药送到联大附中,他也是不肯吃,气得闻一多当着众多的同学把他痛骂一顿。立雕胃寒怕冷,高真特意从饭菜中省下些钱为他织了件毛线衣,让他穿在薄棉袍里。谁知他看见一位家在南洋沦陷区的朋友庄任秋没有衣服,便送给庄任秋了。高真免不了埋怨几句,立雕就自辩道:我为什么要穿那么多,人家一件也没有,怎么过?夜晚没有被盖,怎么成?
一次,一个同学交不起伙食费,大家替他凑,立雕也自报了五千元。闻一多听了,迟疑了一下,说:太多点吧!家里没有了,等明天到学校支薪再说。立雕不肯,固执地说:今天必须交出,我特意回来拿的。闻一多有点不高兴,说帮助人固然是好事,也得量自己力量,你对朋友那么慷慨,为什么一点不体谅自己的父亲?立雕不说话,哭了,却仍不肯走,一定要拿到这笔钱,他心里明白父亲是热心的。闻一多没办法,出去到隔壁家看了下时间(家里没有表),回来说:“现在三点钟,还来得及,你拿着我的图章和妈到学校去支一万元,拿去五千,剩下的给妈作家用。”闻一多有时和朋友谈起立雕,说:“这孩子心软口硬,心里什么都明白,口里不肯说,有时一僵几个钟点,真气人。”同时又笑道:“五个孩子,只有他脾气最像我!”
立雕的功课平平,可体育很出色,昆明市中学开运动会,他的跳远、跳高都拿过名次。学习成绩虽比不上大哥,可动脑筋却是全家第一,什么事都喜欢钻研两下,有时不免出点意外。
1945年圣诞节,一位美国朋友送来一些礼物,其中一只动物形状的气球在当时还很稀罕。立雕想起化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想用钠与水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氢气,把气球充起来。春节前夕,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块钠,放入盛有清水的茶壶里,把气球套在壶嘴上,还用手紧紧按住盖子。不料迅速膨胀的氢气竟引起茶壶爆炸,“砰!”壶中液体喷了出来。闻名正在旁边看哥哥做实验,新奇地把脸凑近壶嘴,结果满脸被灼伤。
闻一多听见爆炸声,赶紧从里屋出来,吃惊不小。恰巧这时他的清华同窗、西南联大化学系教授黄子卿来拜年,立刻让用醋冲洗面部。闻一多并没有责备立雕,只是说一知半解是最危险的。
家里的生活很艰苦,但欢笑声却常常充满小屋。立鹏和闻名年龄相差不多,与两个哥哥不同,他俩总是围在父母膝前。闻一多对他们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有时间总要检查作业,批改作文,把日记中的错别字也一一指出来。唐诗是少儿教育的一部分,几个孩子都能张口背出不少古诗。闻一多疲劳时,就靠在床上闭目听立鹏、闻名轮流背诵,不时说那该怎么读。对他们的英语也是这样,闻一多要求语调和发音都要准确,有些词硬是一遍又一遍地纠正过来。
诗人喜爱大自然,每当闻一多工作告一段落,便泡一壶苦茶,拿一条线毯,全家一齐来到野外。孩子们在碧绿的草地上翻跟斗、采野花、扑蝴蝶,阳光晒在身上那样暖和,闻一多说这可以增进健康。孩子们玩累了,闻一多招呼大家坐在他和妻子的身旁,这时,他开始讲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的神话,讲屈原的故事,讲陆游……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孩子们的心田慢慢滋长起来。
闻惠羽在家里最小,却是个天才的小诗人。她生在北平,还没起名字就碰上了卢沟桥事变。来到昆明正逢大轰炸的`时候,全家住在乡下,附近没有适合的学校,只好在家。哥哥姐姐都在联大附中读书,闻惠羽感到孤独寂寞,也很愤慨。一天,她忽然拉着妈妈,要妈妈记录下她的诗。妈妈笑了,六七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叫诗?但闻惠羽缠住妈妈,“你别管,替我写下来”。妈妈只好拿了笔,一句句地听,一句句地写,居然有点意思。这样竟积成二三十首。后来她会写字了,照着妈妈写的抄了一遍,订成个小本子,空白处还画了些与诗有关的图画如太阳、月亮、云、水和树木等。闻一多高兴极了,遇有至亲好友就给人看,请人题跋。朱自清、浦江清等教授都在这本题为《金色的太阳》的自编诗集上题写过勉励的话。
闻惠羽有牙病,痛了好几天,吃不下饭。闻一多安慰道:明天叫妈带你去瞧医生。家里没钱,事情又忙,忘了。过一天看见她痛,又许了明天。结果一天天耽搁着。一天晚上下起大雨,孩子又痛得哭了,“爸爸尽骗人,天天说明天”。闻一多矍然惊起,赶忙冒雨到同院熟人家借钱,当着孩子面交给高真:“爸爸事忙忘记了,不骗你,明天一定去!”
闻一多的丰富情趣
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因聚集了大批文化界人士,各种文娱活动非常多。几家电影院,经常放映国外影片,几乎场场爆满。闻一多工作很忙,平时难得观看电影,但是有一次是例外的。那是1946年4月,他接连三遍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一曲难忘》,是一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摄制的表现波兰爱国音乐家萧邦生平的故事片。4月底的一天,朱自清指导的研究生王瑶在晓东街碰到刚从南屏电影院出来的闻一多,一见面,闻一多就说:“这部片子非常好,你可以看看,我已经看过三次了。”王瑶听了有点奇怪,当他看了之后,才知道影片描写的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寓居法国的萧邦,在颠沛流离、历尽艰难困苦中,仍对工作充满热忱和努力,绝未少懈,后来曲成演奏,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但萧邦自己却以奏曲时精力过于集中命亡琴前。王瑶看了也深受感动,说萧邦“鞠躬尽瘁地为了工作努力的精神,正是闻先生生平的精神”。闻一多还向同学们推荐这部影片,西南联大历史系蔡海南(蔡显福)同学说:“有一次闻先生介绍我们去看美国影片《一曲难忘》。”
《一曲难忘》拍摄的十分堂皇,还运用了大量色彩,被誉为“五彩缤纷的狂想曲”。不过,闻一多喜欢这部影片,并不仅仅被它的艺术所打动,更多的是被萧邦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波兰人民对自由的酷爱所感动,因此他不仅自己看了三遍,还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前去观看。他要用精美、高尚的艺术,滋润家里的每一个人。
家庭生活最能折射一个人的情操,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闻一多的丰富情趣。
全国“两会”安保实战以来,警令部党委始终坚持“党建是核心、队建是根本”的政治理念,大力践行“抓党建、带队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狠抓战时党建、教育管理和队伍发动过程中,牢牢把握“三个点”,有效调整了队伍的精神状态,为做好“两会”安保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
一、固牢三个根本点,强化党建核心作用。警令部以战时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固牢“第一党支部”核心牵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个根本点”为重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全员发动凝神聚力。按照“抓两头,全覆盖”的原则,指挥部党委紧扣“两会”安保实战,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和组织生活会,“第一党支部”以示范班的形式开展学习新党章专题培训考核,各级组织逐级逐层、传达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和上级党委工作部署,3月1日以来,指挥部各党(总)支部共开展内部发动18次,做到全员传达、一个不漏,有效夯实了队伍思想基础。二是强化责任跟进执行。每日市局视频例会后,警令部第一时间召开主任办公会,部署落实工作,建立重点督办账单,做到问题不过夜。各党委成员分工把口、随警作战、靠前指挥,推动落实各项指示35条。健全战时基层党组织,发挥第一推动力作用,在原9个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区域警务合作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各支部和25个党小组,以“岗前党课”、“每日战后小结”的形式加强提示督导,确保上级指令执行有力、安保措施落实到位。三是立足实战破解难题。坚持“三个融入”原则,指挥部“第一党支部”先行一步,战前围绕实现“两最”目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了梳理调研工作,组织各支部立足“两会”安保“五个坚决防止”、“两个确保”的实战要求,针对“一体化警务指挥平台建设”、“现场指挥双向视频传输”等课题开展了调研攻坚,研提了对策意见。
二、把好三个关键点,确保队伍“零违纪”。警令部结合工作实际和队伍特点,把好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三个关键点”,确保实现战时“零违纪”目标。一是加强培训演练,提升技能。“两会”前夕,先后组织指挥调度、反恐处突、地下指挥所应急拉动等多科目演练。组织召开全局重大突发现场图像上传和指挥调度工作培训会,对局属27家单位的1400余人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局扁平化指挥能力、应急处突水平和一线指挥员实战素养。对此,局长专门批示给予肯定。二是开展队伍分析,明确纪律。按照市局部署,深入开展“坚守道德底线,提升党性修养”专项教育整顿,逐级签订“两会”安保承诺书。战前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两会”安保期间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加强队伍分析摸排,固化了每日通报点评和每周总结考评制度,做到时时提醒、警示,牢牢把握队伍脉搏。三是细化监督检查,消除隐患。依托绩效管理机制每日进行内部安全巡检,定期开展保密、车辆、卫生、消防大检查,对各类问题及时通报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针对指挥大厅涉密要害部位,专门制定下发规定,召开联勤联动单位保密工作专题会,逐人逐单位签订责任书,确保各项指挥工作安全、顺利开展。
现代战争是在核生化武器威胁下的,配送体系作为现代战争重要支撑,对其对抗模型的分析已成为建立对抗模型,进行现代战争物资保障推演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2 战时配送体系安全性分析
2.1 战时配送体系安全性的涵义和基本内涵
安全是事物稳定而无危险地状态,安全性指标用来说明安全的程度。学科不同对安全性定义也不相同,如产品安全性指产品在使用说明规定的预定作用条件下执行某项功能和在运输、安全、调整、维修、拆卸和处理时不产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能力;系统安全性定义为系统的一种质量特性,系统功能允许在一组预定条件下,具有可接受的极小意外事件损失。
目前,关于军事物流配送安全性的定义还很少,李东等[3]在论文“军事物流配送安全性概念框架的建立”中对军事物流配送安全性作了定义:军事物流配送安全性是执行军事物流配送功能的物流网络的一种特性,它描述了网络在一定的、可接受某种事故损失情况下完成物资保障任务的能力。
结合上述对战时配送体系的安全性作以下定义:
定义2-1(战时配送体系安全性):战时配送体系安全性是指战时执行配送功能的配送体系网络,在对方的攻击破坏下,抵抗攻击,完成保障的能力。
战时配送体系安全性的基本内涵包括三方面:(1)战时配送体系安全性体现在体系对抗的过程之中;(2)战时配送体系安全性聚焦在执行配送的体系网络;(3)战时配送体系安全性反映的是体系网络自我调节,完成保障任务的能力。
2.2 配送体系所处的战场环境的特点
配送体系所处的战场环境包括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人口、民族、交通、建筑物、工农业生产、社会情况等人文条件,以及国防工程构筑、作战物资储备等战场建设的情况。现代战争的战场环境已经是一个多维的空间,涉及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其要素包括地理环境、气象环境和电磁环境等,其突出特点表现为:
(1)发现目标的能见度高。发现目标是战争能力的重要内容。现代侦察平台,覆盖地面、空中、海上、水下、太空等领域;侦察手段,光、电、磁、声并用;侦察波段,声波、微波、红外并行。全时辰侦察设备使得夜幕变得“透明”,全天候侦察设备使得作战行动能够全天候进行,超视距侦察武器使得任何重大军事行动和地面目标都难以逃脱卫星的“眼睛”;揭伪装侦察武器使得任何伪装的目标暴露无遗。
(2)打击目标的精确度高。“指哪打哪”、“发现即摧毁”已成为现实,这主要依靠“精确定位”和“精确制导”。其中,精确定位是建立在精确发现目标的基础之上,精确定位大大提高了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精确制导武器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功能齐全,而且可以在全天候条件下使用,已成为现代战争最有效的工具,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确制导武器的较量。
(3)毁伤破坏的烈度高。现代战争毁伤烈度日益增强,主要体现在打击武器的“三化”上:武器“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方面的广泛渗透,使原有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大幅度提高;核武器“常规化”,部分小型、微型核武器能够适应低强度作战环境,用以打击不同的目标,有望实现核武器“常规化”;常规武器“非常化”,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高技术非核武器的致命指数大大提高,使用这些非核武器,基本上能够取代核武器完成作战任务。
(4)保存自己的隐蔽度高。在现代战场环境中,能否顺利完成作战企图,关键是要看隐身技术是否过关。隐身技术是改变武器装备可探测信息特征,使对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它是飞机、导弹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战斗能力的“保护伞”。目前,许多隐身武器装备已投入战场使用,隐身武器装备正朝系列化发展。
3 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性分析
从战时配送体系的特点来看,配送指挥体系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够实现“以弱对强”,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整个过程中,配送体系与对方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表现的淋漓尽致。
3.1 战时配送体系对抗的涵义和基本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战时的对抗表现为剧烈的斗争形式,其类型多种多样,有兵力对抗、技术对抗、电子对抗、政治军事对抗、体系对抗等。不同的战争样式对应着不同的对抗类型,其中,体系对抗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所特有的。
“体系对抗”的概念目前国内业务公认的定义,金伟新[1]借助“体系”的概念,将“体系对抗”定义为:“两个相互敌对的巨大作战体系之间发生的大规模联合作战行为。”当然,此定义涵盖的内容不是太全面,因为在战争中,对抗的体系不仅包括作战体系,还包括战争体系、军事政治对抗体系、经济对抗体系等。本文要研究的一方的配送体系与另一方作战体系的对抗也属于体系对抗的范畴。
结合定义2-1(战时配送体系),以及对体系对抗的理解,论文对战时配送体系对抗作以下定义:
定义3-1(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是一方配送体系在另一方作战体系的大规模打击破坏下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其整体性从而完成保障任务的行为。”
战时配送体系对抗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1)配送网络是战时完成配送任务的载体,是配送体系与作战体系对抗与交互的场所;(2)对方作战体系的目标是促使或迫使配送体系失去协调性与有序性;(3)配送体系的目标是采用各种防护手段,利用网络适应性,做好应急协调;(4)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是两类不同体系的对抗,是广义概念上的对抗。
3.2 战时配送体系对抗的特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而体系对抗具有典型的八大特点:对抗进程快捷化、对抗空间多维化、对抗行动联合化、对抗强度扩大化、对抗方式多样化、对抗规模有限化、对抗手段高效化和对抗武器精确化。战时配送体系除具有上述八大特点之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对抗的特点:
(1)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是策略性对抗。从金伟新[1]对体系对抗的定义可以看出,一般的体系对抗强调的是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是攻防对抗;而战时配送体系虽然存在防护力量与对方小股敌特之间的火力对抗,但这种火力对抗却不是配送体系对抗的重点,它强调的是策略对抗,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对抗的目标是战时前沿部队所需的物资能否顺利送达前线,而不是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或占领某一地域;其二,对抗过程表现在配送方案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配送方案的动态变化就是配送指挥体系进行决策的过程。
(2)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是“非对称”对抗。所谓“非对称”,是指对抗双方在力量对比上存在巨大差异,由此造成对抗双方在对抗过程中为实现自身目标采取不同途径和不同方式。战时配送体系中的“非对称”对抗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作战手段上的“非对称”。其二,掌控信息上的“非对称”。其三,防护过程上的“非对称”。
(3)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是全过程对抗。全过程对抗是指战时整个配送过程都处在激烈的对抗之中,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对方作战体系的目的是破坏配送网络,阻碍配送过程的进行;其二,配送是一个过程,不是瞬间结束的动作,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给对方作战体系采取行动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时间。
3.3 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模型的分析
3.3.1 配送方案设计过程中优化模型的分析
配送方案优化是多目标优化的问题,长期以来多是对其中某个目标进行优选,而没有考虑多个目标之间的联系、区别以及多目标之间的不可比性,战时因素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因此,制定的配送方案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战时军事物流配送体系中,优化的配送方案主要实现以下五个目标:时效性强、安全性高、可靠性好、自然条件优、交互性广。
3.3.2 配送方案实施过程中阻碍模型的分析
战时对方作战体系通过对战场态势和各种途径搜集的信息的分析,阻碍配送方案的实施,阻碍的方式主要有四种阻碍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配送网络和配送方案的动态变化上。由此可知,对方在阻碍配送实施的过程中需建立目标分析模型和四种破坏模式模型。
4 结语
本文从战时配送体系的基本内涵入手,探讨了其安全性和对抗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模型进行分析,为今后建立对抗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战时配送体系处于军事物流的末端环节,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军事物流功能要素,是军事物流活动的一个缩影,准确进行对抗模型的分析对于建立战时配送体系对抗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配送体系,对抗模型,安全性,对抗性
参考文献
[1]金伟新.体系对抗复杂网络建模与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
[2]王丰,姜大立,彭亮.军事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8.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根据到欧洲观战的武官的报告,开始让士兵装备钢盔,但一直没有正式使用。“九·一八”事变,日军的钢盔基本没有派上用场。
真正用上钢盔,是在黑龙江和马占山部作战时。面对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不断增兵,双方在江桥、齐齐哈尔等地展开了一系列激战。
日军使用了大批新式装备,不但让钢盔得到了检验,还使用了装甲车、坦克等武器,这是日军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坦克。
钢盔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日军的伤亡。但是日军发现,钢盔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由于钢盔的里衬太薄,在黑龙江寒冷的天气里,日本士兵出汗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脑袋就会和钢盔冻在一起。如果强行摘取,还会连皮带肉扯下来。
面对这种古怪的情况,日军不知如何处理,有人采用热水浇钢盔的办法,结果将被冻结的头皮直接剥离。
宿营的时候,头皮和钢盔被冻在一起的新兵摘钢盔时,经常发出阵阵哀号。日军攻占齐齐哈尔,阵亡300余人,而因为冻伤减员近2000人,其中不少是这种钢盔带来的“头伤”。
为此,日本士兵在钢盔里垫上纱布或者棉布,样子虽不好看,但是解决了冻伤的问题。
诺门罕之战时,戴着钢盔的日本士兵因头部中弹而死的人数,甚至多于不戴钢盔的士兵。
难道苏联人使用带有磁性的子弹,专打钢盔?钢盔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彈片,保护头部。由于钢盔是一个弧面,如果子弹不是正面击中钢盔,大多会滑飞,这就是钢盔的防护原理。
诺门罕之战时,头部中弹的日本士兵,多半是钢盔正面被命中,钢盔被洞穿,脑袋当然难保。苏军的枪法为何这样准?日军派出专家到前线考察,方才真相大白。原来,日军使用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小红五角星。红色最醒目,苏军很远就能发现,瞄着小红五角星开火,一击必中。
诺门罕之战后,吃了大亏的日军,被迫取消了钢盔正面的小红五角星。
1945年的一天,一支日本军队出炮楼扫荡,晚上找了个山村宿营。
日军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村子表面很平静,实际上却是八路军的一个重要据点。
八路军悄无声息地溜到打谷场,埋伏下来。
吃完晚饭,日军小队长吹哨,召集部下晚点名,地点就是打谷场——村里唯一平坦的地方。
这时,一个日本新兵手忙脚乱,闹出了笑话。日军条令规定,晚上点名,穿军便服即可,而这个新兵没有记住,居然戴了沉甸甸的钢盔前来点名,引起众人哄笑。
笑声未绝,忽然,雷声炸响,电光四射——八路军战士扔出了手榴弹。
这个小队的日军没有死的只有一个,就是那个戴着钢盔前来点名的新兵。钢盔挡住了大多数弹片,他只是肩部负了伤。
(摘自《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图/网易博客)
【战时】推荐阅读:
战时心理应激与干预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