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班语文复习(精选5篇)
上 中 下 左 右 山 火 水 耳 眼 中 口 人 月 干 木 开 土 小 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出 入 前后 车 花 雨 风 来 去 龙头以、][
1、少 多少 很少 少数 缺少(三画)
2、多 多才多艺 多少多余 许多 太多(六画)
3、东 东方 东风 东北 东边(五画)
4、西 西瓜 西服 东西 西方(六画)
5、南 南京 南方 南瓜 南极(九画)
6、北 北京 北方 北风 北极 东北 西北(五画)
7、鱼 小鱼 大鱼 草鱼 金鱼 鱼头 鱼网 鱼苗(八画)
8、虫 虫子 小虫 害虫 飞虫(六画)
9、书 看书 书包 书店 画书 读书 书写 背书 书法(四画)
10、看 看书 看见 看花 看法 看戏 看球(九画)
11、写 写字 写信 书写 写生(五画)
12、朵 一朵 花朵 云朵 耳朵(六画)
13、听 听见 听力 听话 听课(七画)
14、双 双手 双方 双杠 双人(四画)
15、个 一个 个人 个子 个位(三画)
16、条 一条 面条 油条 苗条(七画)
17、长 长长 长江 长沙 长久 太长(四画)
18、学 学习学生 小学 上学(八画)
19、短 短裤 短裙 长短 短小 短信 短衣(十二画)20、坐 坐下 坐好 坐车 坐井观天
21、支 一支 支出 支持
22、匹 一匹马 一匹 布匹
23、高 高山 高楼 长高 高沙
24、件 一件 文件 证件 条件
25、矮 高矮 矮小 矮人 太矮
26、男 男人 男生 男子 男士 恕不奉陪545各执一词4555不计其数46
27、女 女人 先知先觉琪女儿 女士 女生 男女
28、爷 爷爷 太爷 老爷 少爷 上限上一阶段582A九千廉耻;
30、奶 奶牛 奶羊 奶油 酸奶 奶奶 发展 一
31、电 水电 风电 火电 电灯 电车 电话
32、羊光 目标 目的 耳小羊 山羊 羊毛 羊肉 白羊 羊奶
33、马 马路 白马 小马
34、牛 牛肉 小牛 牛奶 奶牛 吹牛 水牛
35、关 关门 关心 关水 开关
36、米 大米 小米 白米 玉米 米饭 香米
37、禾 禾苗 禾花 禾场
38、木 木头 木耳 木瓜 木材
39、风 风车 风光 大风 北风 风雨 40、目 目目
41、云 白云 乌云 云朵 云彩 彩云
42、火 火山 火苗 大火 火车 火光
43、水 水中 开水 水田 水牛 水果 雨水
44、土 水土 尘土 泥土 田土 土地
45、田
46、石
47、月
48、山
49、日 水田 田中 田土 田里 石头 石山 石油 石人 月光 月亮 大月 十月
姓名:成绩:
一、我会填。
三、给汉字写笔顺。
花草果雨瓜东1.a()()i()()ai()()ao()()ie()()an()()()ünang()()ong
2.b()()()d()()l()()h()q()zh()()()z()()y()
3.例:h—ái—hái
g —āi—()q —()— qīu x—()—à—xī()()—ōu—dōu b—()—báizh—ōu—()
二、拼拼音填空。
kāidà mãnxiǎo chējiã()学()()()日 xià yǔfēngyâxīguā()()筝()子()gōng rãnwãntiānfēi()()具夏()()鸟
四、背诵古诗,然后填空。草离离原()草,()岁()枯荣。野()烧不尽,春()吹()生。
五、我会组词。
白()风()口()小()门()山()
六、我会数。
“具”字共画“东”字共画“果”字共画悯农
大鹏镇中心小学 莫连珍
期末复习在教学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教师和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一次整理。
我认为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在复习之前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使儿童初步认识一些物体和图像。
2、能数10以内的物体和图像的个数。
3、掌握1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6、使儿童会认、读、数、写1—10以内的数。
7、使儿童认识加减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重点教学内容是:
1、使儿童初步认识一些物体和图像。
2、能数10以内的物体和图像的个数。
3、掌握1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6、使儿童会认、读、数、写1—10以内的数。
7、使儿童认识加减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二、创设情境,忌枯燥在复习课上也要精心准备,最好为学生用课件或其他手段创设情境,教学中从生活入手,设计的习题要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参与,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复习课不枯燥,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教材中在新授部分设计了许多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 1
活动情境,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自己设计一些课堂的亮点。
三、查缺补漏,选习题在期末复习的过程中选择复习的练习题时要有针对性,有实效性。
题型要多样化,不要重复练习。
平时的错题再现。
把平时学生易错的习题在复习专题课上出示,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一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
一、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前学科阶段、学科奠基阶段、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发展现状。
1比较教育起源于旅行见闻。
2法国的朱利安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他是最早提出进行国际教育研究、建立国际教育机构的建议者之一,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1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相交叉而产生的,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2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①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目的及目标;②五大洲各主要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③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任务及内容;④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机构及课程设置;⑤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师资与培训;⑥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⑦影响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⑧各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⑨学前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⑩国际组织对世界学前教育事业的作用和贡献。
第二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和特征
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①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过程;②外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③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④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趋势。
比较学前教育的特征:①跨学科性;②开放性;③可比性。
第三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①增强对外国学前教育的认识,开阔视野,增进了解;②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为本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参照;③有助于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④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合作;⑤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
2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为世公认。即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描述阶段:即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叙述。解释阶段:指的是“对教育对象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阶段,它要求一开始就弄清这些现象的复杂性和两可特征。并置阶段:即分类。整理描述和解释的教育事实,按具有可比性的形式分列,将教育现象一个个排列起来,或者将获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国的资料加以对比。此时需要统一概念,提出假说,并确定比较的标准。比较阶段:即对并列的材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验证假说,并作出定论。
3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①参观访问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②现场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对象之中,身临其境,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③问卷调查法。是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群向他们发放经过设计的问卷,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④文献整理法。是指通过查阅重要的学前教育文献、文件资料,并对文献的线索加以整理,了解外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详细情况的一种方法。⑤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异同点,以揭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⑥分析法。是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去除无关的现象和因素,从而达到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实质性认识的方法。
第二章 欧洲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1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进入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1871年,以别劳夫人为核心的教育协会总会成立,该协会致力于开展运用福禄贝尔教育原理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的运动。
2.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是:(1)将幼教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2)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3)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像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开展室外游戏以保持身体健康。这些总的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控制但援助”的政策形成了反差。
3相关法规:1946年,《关于德国学校民主化的法律》,6月12日起生效。规定“幼儿园作为非义务的教育机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1970年《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
4联邦德国教育行政体制分四级:①联邦德国政府教育机构;②各州教育部;③地方行政公署及其所辖教育处;④县市教育局或教育科。
5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教育事务的重要手段。6德国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①业务监督;主要指对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情况的监督②公务监督;既是指对教师任职情况、工作态度的监督,以决定教师的晋升、解职,同时也指对学校组织和日常工作的监督。③法律监督。是指根据各州颁布的有关教育法律条款,衡量和检查教师的情况,同时也指对地方行政部门在处理设立学校、提供教育用具等一系列教育外部事务中的工作情况的监督。
7德国教育监督的工作内容有:①学校的规划和建设;②课程和教学;③教师管理;④学生管理。8德国学前教育的四种主要形式有哪些?普通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
9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每班至多不超过20个人。德国幼儿园的传统。
10白天的母亲是由联邦德国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一种幼儿保教形式。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孩子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已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11林间幼儿园。2000年慕尼黑一个自然公园被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创始人赫本黛拉。
12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实践: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创制了“恩物”。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幼儿自我活动的原理。幼儿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宗教心、道德性的发芽及教育法。
13德国幼儿园课程的新思路: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挖掘其个性特征。②混合编组而不是按年龄分组。③加强幼儿的积极性和生活经验。④强调保育员是孩子的伙伴。⑤课程应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锻炼其尝试的能力。
14幼儿的课程被视为体验领域,包括游戏、生活教育、语言教育、动作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图像感性与劳作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等八个方面。
15德国学前教育的优势:提供真实、自然的生活、学习与活动环境;一日生活中注重孩子自我需要的满足、自理能力及独立性的培养;自由发展的特点与规则意识的统一;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灵活、计划的协调;学前教育机构中融合教育的普及开展。
16德国培养学前儿童教师的机构有:技术学院、大学、培训学院。
17德国家长如何在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给予指导?①孩子出生后,父母便给孩子一个银行账户(在德国5马克即可开一账户)。为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财以便懂事后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和打工钱。②从蹒跚学步起就开始注重孩子坚强性格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孩子跌倒后,父母不是赶紧去扶,而是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为陶冶情操,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特别是手工活动,如家庭布置、花园布局以及机器维修。③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遇到的个人问题和烦恼增多,父母注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既说出自己的观点,又尽量去理解孩子。④在择业问题上,尊重孩子意愿并加以适当引导,确保孩子有一个自己喜爱的职业。
18德国家庭和社区的作用:①推行婴儿读书计划;②开展对父母的教育活动;③实施家庭助手计划;④补贴家庭教育金额;⑤组织家庭互助活动。
第二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1.欧文幼儿学校:19世纪初期,英国才有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发起人是罗伯特 欧文(RobertOwen ,1771---1858年),他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正式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为工人阶级子女(1—6岁的儿童)提供教育,以培养善良的性格。
2.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始人是麦克米伦姐妹。
3.由于战时需要,英国出现另一种幼教机构——日托中心。战后继续发展,保留至今,属社会服务性质。
4.20世纪初,在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蒙台梭利方法以及新教育的其它方法逐渐影响到英国学前教育,英国幼儿教育界非常重视革新幼儿教育方法。
5.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园开始在英国发芽、生根。英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两种制度并存局面:一种是幼儿学校及收容幼儿的小学,仍以贫民和工人的子女为对象;另一种则是幼儿园,以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为对象。但在19世纪,英国也出现了少量招收工人子女的慈善性质的免费幼儿园。第一所免费幼儿园由马瑟爵士(Sir William Mather)于1873年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开办。同时,英国传统的幼儿学校也逐渐受到福禄贝尔运动的影响。
6.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蒙台梭利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英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都受其影响很大。
7.英国教育部门为学前教育规定的任务是:
1、给幼儿以必要的医疗保护(免费医疗);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进行与幼儿年龄相称的学习。其学习内容是:游戏、唱歌、舞蹈、讲故事、绘画、手工(以泥、沙、木材为原料的简单手工作业)、谈话、看图讲述、礼貌教育和习惯培养以及极简单的读、写、算教学)
8.在英国,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法律文件是《费舍法案》
英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幼儿教育机构:①幼儿学校和幼儿班;②托儿所;③日托中心;④学前教育中心;⑤学前游戏小组;⑥家庭保育;⑦联合托儿中心。
英国0~5岁儿童课程指南分为六个领域:①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②交流、语言和读写;③数学发展;④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⑤身体发展;⑥创造性发展。
英国幼儿教师一般要求制定以下三种教学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及日计划。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的问题有:①自身对幼儿发展的理解及对幼儿学习特点的认识;②自身对上述九门学科的知识准备与经验;③孩子现阶段所具有的能力、知识与理解力;④个别幼儿的特殊教育需要。
英国幼儿教师师资所学的课程如下:普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实习。
英国家长通过以下形式了解、参与幼儿园活动:①父母联系卡;②父母屋;③布告栏;④参与家庭教育讲座;⑤成立家长委员会;⑥参与学校的工作;⑦参加各种辅导班。
英国广泛利用社区教育资源:①组织春游活动;②玩具图书馆。它是学前教育社区化的一个具体体现,符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原则。
玩具图书馆:原名玩具馆,英国第一所玩具馆是由一位老师和以为母亲共同筹建的,他们把不同的家庭组织起来,使儿童能够交换玩具、扩大玩耍的范围。
第三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1792年,法国启蒙教育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出版了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法国的学前教育因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发展。
2.在法国,最早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制学校”。
3.19世纪中叶,在别劳夫人的努力下和法国政府的支持、协助下,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在法国掀起了热潮。
4.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免费、义务、世俗化。同年8月2日,改托儿所为“母育学校”。
5.法国是欧洲唯一接受2岁幼儿入托的国家。
6.法国幼儿教育的职能,承担着教育、诊断、治疗三个职能。
7.法国幼儿教育的功能有:教育性、社会性、补偿性。
8.法国幼儿教育的原则:自愿性、免费性、教育性、非宗教性。
9.今后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①为幼儿建立多文化教育课程;②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相互作用的环境;③研究幼儿学习电脑的问题;④研究家庭教育问题;⑤研究残缺幼儿教育问题。
二、法律与法规
1.法国是最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设施法令的国家。
2.1881年,《费里法案》颁布。该法案明确指出,国民教育三原则为“免费、义务、世俗化。”同年8月2日,将托儿所等幼教机构统一改称为“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
3.1886年10月,颁布《戈勃莱法案》,明确凡超过2000人的居民区都开办幼儿学校,免费招收2-6岁的儿
童。
4.197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哈比改革法案》,将发展幼儿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列为1976-198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学前教育发挥教育、补偿、诊断治疗、与小学衔接的四重作用。
5.1986年,国民教育部在《幼儿学校:作用与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幼儿学校的总目标在于使幼儿的各种可能性得到发展,已形成其个性品质。使“受学校教育”成为幼儿学校的首要目标。
6.1989年的《教育方针法》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对美感的启蒙、对身体的意识、对灵巧动作的掌握和对集体生活的学习,发展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个性,同时还注意发现儿童在感觉、运动或智力方面的障碍并及早诊断。
7.法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只要形式:①母育学校。是法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形式,也成为“幼儿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受教育部或地方当局管辖。②托儿所。是法国学前教育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隶属于保健部门。③幼儿班。④温和过渡班。是幼儿进入正规幼儿教育机构前的一种过渡性质的机构。⑤小小俱乐部。主要解决幼儿既想参加活动,又不愿离开家长的矛盾。⑥保育室。⑦流动车。⑧儿童假期中心和休息中心。
三、课程
1.法国《幼儿学校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①开放的大课程观;②丰富的经验型课程;③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④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观;⑤结构化学习。
2.法国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有三方面:①发展和谐的人格,促进幼儿情感的成熟和社会化。②促进身体的发展。③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启发思维、想象力和好奇心,拓展视野,养成初步的粪便和鉴赏能力。
3.法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活动:①身体的活动。②口语和文字表达及沟通活动。③艺术及美育活动。④科学与技术活动。
4.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为了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法国幼儿学校开始实施跨两校(幼儿学校和小学)的新教学组织形式。
四、师资培养
1.任用资格:教师基本上由师范专科学校毕业,须获得大学第一阶段“普通高等教育文凭”后才能进入师范学校。
2.职前教育:培养教师的新方法有:①将师范学校学制延长为三年;②以适应培养成年人的单元制来代替传统的按教学大纲和课表上课的方法;③学习结束时授予大学普通学习文凭;④全省师范学校要在培养新师资的同事,承担起在职教师终身教育的工作,并成立教学研究中心和资料中心。
3.1989年,宣布成立统一的、专门化的高等师范学校-----大学学院。大学学院的教学计划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教育实习。规定课程的内容有四方面:①教育理论与实践;②学科教学;③初等教师的行政与社会作用;④选修课。
4.在职培训。1982年成立的“学团”由政府组织、以长期计划为主的教师进修主渠道。“暑期大学”的培训期较短。1985年“全体国民学习计算机计划”。1997年,“紧急计划”,以在教育领域推广信息与通信技术,使所有的教师都能认识到电脑的重要性。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法国家长以何种方式参与幼儿教育:①参加、支持家长委员会;②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③利用接送时间与园方交流;④组织幼儿参观展览、郊游等活动。
第四节 俄罗斯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俄罗斯学前教育史分三阶段:①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学前教育。1764年,由进步教育家别茨考伊主持开办了第一所儿童教养院:莫斯科教养院。这时代涌现的教育家有:被称为“俄国社会民主政治先驱者”的别林斯基,被称为“俄国儿童学之父的乌申斯基。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学前教育。③苏联解体后的俄联邦学前教育。宗教开始间接渗入教育领域。
二、法规与法制
1.旧俄罗斯的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
2.苏联的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①苏联学前教育的法规。1917年11月12日,苏俄教育人民委员部学前教育局成立;11月20日,颁布《关于学前教育的公告》;1959年,颁布措施,把托儿所与幼儿园两个阶段
学前教育合并为统一的“托幼机构”。②苏联学前教育的体制。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庄幼儿园;疗养幼儿园;幼儿之家和学前儿童之家;特殊儿童幼儿园;还有一种“体弱儿童幼儿园”。专门接收体质差常生病的孩子,对他们进行特殊照顾,以降低孩子的发病率,提高母亲的出勤率。此外还有家庭托儿所等形式。
3.苏联解体后的俄联邦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1996年颁布的《俄联邦教育法》显示了俄罗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动向:①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②鼓励多种形式办学。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经费资助体系。④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和学生的教育权利。⑤实行优惠政策,稳定教师队伍。⑥加强道德教育。⑦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
三、课程
1.俄联邦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儿童智力,向儿童传递人类文化遗产,为儿童提供学习民族艺术品的机会,发展儿童的美感等。
2.学前教育的主要途径:游戏活动、自由活动(此形式体现了儿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学活动、特殊活动(相当于我国的艺术活动)、交往活动(主张儿童和教师应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能够平等进行合作、交往,从而促进儿童道德感的发展)等。
3.俄联邦还很注重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师资培养
1.民主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0年前后在斯莫尔尼女子学校增设了2年的师范班,是俄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2.1908年,基辅的福禄贝尔协会开设了三年制的“女子师范专科学校”。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俄联邦对学前儿童的家教指导具有何特点?①重视发挥祖辈家长的作用。设立“祖母学校”。由教育心理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担任学校的教师,为祖母和外祖母普及儿童家庭教育知识。②考虑幼儿家长的兴趣和需要。③有机的结合儿童发展的情况。
第五节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意大利最初的幼教机构称为“幼儿收容所”。第一所幼儿收容所由阿波蒂1829年在克雷莫纳创办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威吉乌斯在他的《儿童教育论》一书中总结了胎教、幼儿养育等问题。
2.19世纪,意大利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命名为“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方法重视儿童早期经验,主张通过感知的运动的协调促进智力发展等思想符合当今儿童心理学的见解。
3.当代的杰出代表瑞吉欧。1990年,瑞吉欧的幼儿学校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
二、法规与法制
1928年,学前教育机构被称为一种“预备级学校”;1968年2月18日,首次提出公立幼儿学校的概念;1991年6月3日,“教育事业导纲”承认了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系统的第一个非义务的教育阶段的角色与功能;2000年2月10日,重组全国的学校系统,把学前机构更名为“幼儿学校”。
三、课程
意大利学前教育课程及其实现的方式与途径是建立在对游戏、探索、研究以及社会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上的。
(1)蒙台梭利教育方案。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日常生活练习:蒙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选出符合教育目的且适合身心发展的活动作为练习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从事生活的初步动作练习(坐、站、抓、握)等;其次是照顾自己的动作练习(如穿衣等)、再次是管理家务的工作(如擦桌子等)。感觉教育:是蒙氏教育内容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部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语言教育:内容包括读和写两部分。数学教育:首先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计数活动;其次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的四则运算;最后帮助幼儿学习十位、百位、千位的迸位活动和多位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平方、立方等概念。文化科学教育:前人所创造的文化财富----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简单的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
1.蒙氏教育法包括三要素: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适合幼儿的环境就是“有准备的环境”,包含以下
要求: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
2.蒙氏教育方案的优点: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局限性:孤立的感官训练,忽视创造力的培养而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儿童实际的生活经验,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等。
(2)瑞吉欧教育方案。主要是以项目活动的方式开展的,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项目活动:指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项目活动的要点包括团体讨论、实地考察、探究和展示等。
瑞吉欧的课程方案具有独树一帜的六个特点:①弹性计划。②合作教学。③档案支持。档案指的是对教育过程及师、幼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这些记录对教师把握儿童的发展轨迹以及总结、评价已完成的活动和制定下一步活动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④小组工作。⑤深入研究。⑥图像语言。鼓励儿童用符号性的视觉表征活动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相互交流。图像语言已经与儿童的工作、学习相融合,称为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评价瑞吉欧课程方案:优点:在于它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要求。汲取多种教育理念的营养,在吸收外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从而创造出植根于意大利文化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四、师资培养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主要由师范学校和师范学院承担。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1.瑞吉欧社区参与的两种形式:幼儿学校的社区管理模式;公立学校中的咨询委员会。
2.意大利幼儿学校让家长参与的9个重要机会:①班会;②小组会议;③个别讨论;④主题会议;⑤专家座谈;⑥工作会议;⑦实验活动;⑧节庆活动;⑨其他活动的机会。
第六节 欧洲国家学前教育比较
1.欧洲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共同点:①在正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之前,家庭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②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出现了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③各国幼儿教育几乎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战后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④各国幼儿教育发展进程不一,但彼此影响。
篇一:2014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4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的是终身教育
2.从生命开始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是社会化的过程3.我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道德完善
4.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教育的物质资源
5.报刊、书籍、影视对教育的影响是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6.如果是色盲或失明的儿童就无从发展视力,也就培养不成画家了。这表明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前提
7.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社会化
8.明确规定“儿童有权享受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应尊重儿童参加活动的权利”是《儿童权利公约》
9.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福禄贝尔
lO.皮亚杰提出的教育方法是发现式教学法
11.提倡创建中国式幼稚园要就地取材培养师资,提出“训练本乡师资教导本乡儿童”的是陶行知
12.维果斯基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教育应超前于幼儿发展
13.我国最早提出应回答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的是孔子
14.《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的时间是1996年
15.我国规定托儿所的性质是社会福利和保教性质
16.头大、躯干长,四肢短小,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几乎相等,是初生儿
17.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的是小班幼儿
18.幼儿无意中做错了事,诚实地告诉了大人,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以后他为了逃避处罚而说谎,这属于掩盖式的说谎
19.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科学区
20.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容易吸引儿童的是故事法
21.教师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这种示范形式属于完整示范
22.在幼儿园应禁止的门外罚站、不许吃饭等惩罚是生理性惩罚
23.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是亲子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基础,这是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24.夫妻双方、两代养育者之间互相配合和支持,对儿童进行一致的教育,遵循的原则是步调一致
25.一般来讲,成人开始对孩子大小便进行训练的时间是1岁半到2岁
26.我国幼儿园小班一般为3-4岁
27.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开放日活动
28.家长亲自到园所主持一些教学活动或者参与一些教学活动,这是园所内参与
29.从生命开始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是社会化的过程
30.认为人的一生都应接受教育的思想属于终身教育
31.把学前教育目标确定为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现代社会
32.新生儿出生后能吃母乳,是依靠触觉
3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34.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的年龄阶段是3岁儿童
35.儿童正常生长与发育是指生理发展
36.认为儿童是民族和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工具,这种儿童观是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37.提出后天环境对人不具有影响,一切研究和学习都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的是柏拉图
38.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的人是加德纳
39.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人是陶行知
40.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指的是教育目的41.木块、螺丝、工作台、砂纸等材料应投放到幼儿园的活动区是木工区
42.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幼儿的身高
43.在幼儿园内,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是教育活动游戏化
44.在教育实践中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教育方案,这是学前教育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45.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去设计教育活动,这是学前教育的综合性原则
46.教师从不同角度使儿童得到完整印象的示范形式属于不同方向示范
47.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问题发表意见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方法是讨论法
48.教师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提高儿童社会性行为的方法是移情法
49.教师对儿童行为给予积极肯定的一种强化方法是表扬鼓励法
50.在幼儿园禁止门外罚站,不许吃饭等惩罚指的是生理性惩罚
51.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指的是家庭的教育功能24.美国政府颁布“提前开端计划”的时间是1965 52.要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想法布臵小天地,可以在5岁以后进行
53.儿童最初的规则和懂得遵守规则的建立地点是家庭
54.一般来讲,成人开始对孩子大小便进行训练的时间是1岁半到2岁
55.交往能力有所发展,处于发展的不平衡期的幼儿是中班幼儿
56.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社会性活动
57.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58.教育的宏观功能是促进社会发展
59.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
60.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遗传决定论
61.儿童个体发展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62.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人本位儿童观
63.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1837年
6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65.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66.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特殊的
67.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教育内容
68.教育的微观功能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69.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经济发展
70.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环境决定论
71.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社会本位儿童观
72.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母育学校》
73.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整个教学法
74.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75.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篇二: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1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价值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学前教育:是指“能够激起出生直至进小学的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因国家不同而有5—7岁之不同)的学习愿望,给他们学习体验,且有助于他们整体发展的活动总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国际学前教育协商会议,1981年11月
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是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和规律的科学。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一)学前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特点:领先性
广泛性
随意性
随机性
终身性
(二)学前社会教育
由社会设施或资助、指派专人组织与实施的、以学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 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
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胎儿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托幼园所一体化、学前班、儿童福利院、SOS国际儿童村
非正规的学前教育形式:儿童博物馆、儿童读物、儿童广播电视节目等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孕育阶段(15世纪前)
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中,主张学前教育和胎教(即优生)
2.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后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
3、初创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主要贡献:
(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恩物)(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他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年)等书。
(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于1907年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著有《蒙台梭利教学法》、《童年的秘密》等书。
(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蒙台梭利教具)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
(4)教师的作用: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二)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1.我国古代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
2.我国在唐宋以后,长期闭关自守
3.在清末维新运动中,康有为(1858—1927年)在《大同书》中的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4.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年)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
5.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年)
(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
(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6.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
(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2)重视幼儿教育。他揭露、批评了我国幼稚园的三种病症: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主张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7.幼儿教育家张雪门(1891——1974年)
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行为课程),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主要著作幼《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院组织法》等。
第二章
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
一、儿童观
1、含义
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
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2、儿童观的形态
从观念所持主体的角度区分:(1)社会主导形态(2)学术理论形态(3)大众意识形态(1)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
是指一定社会中的政府机构、法律机构及其他居支配地位的人们所持的对儿童的看法、态度 特点:一元的;法律性;阐述概括、简约
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这是儿童权利国际化的开始。1989年11月20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保障人权的范围扩及到了社会上最脆弱的群体——儿童。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儿童权利公约》
共有54项条款,在1990年1月26日开放签约的第一天,就有61个国家签字,在国际公约领域是空前的。
《儿童权利公约》是儿童的权利法案,它所规定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内容:
《儿童权利公约》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指导精神,是许多年来各种条约和宣言所述儿童权利的最集中和最新的表述。
a)确立儿童的三项基本权利,即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和受保护的权利。
b)确立“儿童至上”的原则。
c)确立“一切为了儿童”的新道德观。
d)重申儿童是天真、脆弱和需要依靠的。
e)儿童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等。
f)强调每一个儿童平等的保护权利。
g)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儿童对人权
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h)主张“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精神和态
度。
i)国家是儿童权利的最高监护人。
(2)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
是指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所持的儿童观
特点:多元性;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或背景,阐述系统、全面
影响因素:研究视点;与儿童观有关的思想、理论背景;与儿童实际接触交往;个人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对于现实社会认知的差异
?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儿童发展具有“胚胎期”
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陶行知的儿童观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 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3)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 是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
特点:实感性、差异性及不系统性
类型:1.形式性儿童观或理念性儿童观
2.实质儿童观或功效儿童观
它是指教师不但能从理论上、观念上掌握一定的儿童观,而且具有足以使这种儿童观得以贯彻的内在素养和技能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是大众意识形态儿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对实际的教育过程和结果至关重要。
3、儿童观的结构
自然层面——儿童是自然的存在(儿童具有独立性、个体性和完整性,有其自身生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又具有对外部世界和周围事物的依赖性)
社会层面——儿童是社会的存在(儿童应该享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权利;需要一种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
精神层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儿童需要尊重、公平和精神抚慰)
4、科学的儿童观
1)儿童是稚嫩的个体,身心各方面尚不完善,需要科学
地、合理地照顾和保护
2)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3)儿童是完整的个体,除了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除了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还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该
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
5)儿童是天生具有性别属性的个体,应杜绝性别歧视
6)儿童是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应注重给他们提供指向环境的体验、交往、操作、思考的机会
二、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教育观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
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
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科学的教育观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热爱儿童(热爱每一个儿童;关心、爱护儿童;对儿童的爱要讲理智)
3.尊重儿童(信任儿童;尊重儿童的隐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杜绝体罚儿童)
4.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5.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6.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
7.家园配合,协同发展
三、教师观
教师观——指对于教师的看法、态度 教师观的层次:
1)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保姆——幼儿教师——专业化
2)从学前教育过程来看:施教者、看护者、守卫者——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老
师、朋友
现代幼儿教师观(职业观、责任观、角色观、发展观)
1)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是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应该受到
全社会的关心和尊重。
2)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他们的劳动是崇
高、伟大而艰巨的。
3)幼儿教师的工作关系到幼儿的未来、社会的未来。
4)幼儿教师从事的是保育和教育工作,也是科学和艺术的工作。
5)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开创者,应该关注儿童、了解儿童、理解儿童、研究儿童,并
以创新的精神与儿童互动、对话。
6)幼儿教师是一份专门的职业。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P51-54 以常识为前提的推断:园丁说,否定教育论
科学论证的发现:洛伦兹的习性学:印刻-关键期;维果斯基;费歇尔的非线性动态模式
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发展决定教育
教育创造发展
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必经途径” 篇三: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教育概念的界定
识记
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从教育的起源看,它是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从人类的个体来看,认得个体成长、成熟的过程充满教育。此外教育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它与动物界中代与代间看似“教”和“学”的现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识记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识记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着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它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识记
教育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并且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的教育从一开始便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共存,共发展,并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识记
教育者的含义
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从广义的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家庭中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社会教育中的起到教育作用的人员。自学活动中的个人也承担了部分教育的责任。
识记
受教育者的含义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在广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对象非常广泛,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都成为受教育者。
识记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着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相对教育者而言所处的是接受者、受控制者的地位。但绝不因此而影响其在教育过程中以主观能动的主体姿态参与、接受教育。总之,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构成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是从不同角度说明二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能相互取代,而要把握两者的不同责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识记
教育的内容
从范围看,教育内容涉及人类创造的古今中外各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技能和技巧;从水平程度看有启蒙的、基础的、专业化的、高级的;从表现形式看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等。
识记
学校教育的内容
学校教育中的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但又不是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部。学校教育中尚有诸多教育内容并未包含在学科教材之中,而体现在环境布置、教师风范以及一些信息在体中。
领会
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相关性
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就无从产生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取决于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第三节教育的功能
识记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首先是为社会的延续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其次,教育是沟通社会各方面、社会各地域及世界各国社会的手段。再次,教育的正确实施对稳定社会、倡导科学、宏扬道德风尚和加强法制起着推动作用。
识记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的微观功能即促进人的身心发展。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教师负责,给于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再次,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最后,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积极的、能动的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
领会
教育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第四节现代教育的特征
识记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
4.教育的作用愈加重要。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识记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民教育是教育的发展方向。
2.终身教育。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现代化。
5.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6.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环境
识记
物质环境的概念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识记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由学前儿童的生长发展和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他们对物质环境的依赖性更大。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托儿所、幼儿园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物质环境作为其存在于发展的条件。
识记
精神环境的概念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识记
精神环境对学前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精神环境对学前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生活方式与习惯、生活情趣、生活内容、交往关系等),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托儿所、幼儿园的园风,直接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等。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经济
识记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为办教育提供一定的人物力和财力。
识记
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一个国家的文明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识记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如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消费结构等,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如大、中、小学的比例,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的比例、高等学校不同专业的设置与比例等。
识记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学校中的知识传播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领会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教育必须以经济为基础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因此发展教育必须以经济为基础。
领会现代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劳动者接受过一定程度上的教育,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是从事生产和再生产的必备条件。
识记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因素
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教育是中介,通过教育实现科技与生产的结合。
领会
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教育发展间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学期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I傲宇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变革。因此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同时教育发展也间接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政治
识记
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1.权利机关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法律、政策和规章,以保证合法的实现教育目的。
2.权利机关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利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使之符合教育目的。
3.权力机关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
4.权利机关通过经济与杠杆控制教育方向,并对办学权利进行严格控制(民办学校均要申请审批)。
识记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1.教育制度必须保持与政治制度的一致与相适性,教育制度往往随着政治发展而变革。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变革起定向和支持作用。
识记 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1.政治决定教育经费份额的多少。权力机关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教育经费在整个社会总投入中的份额。
2.政治决定教育经费的的筹措。政府会根据其财政收支情况及政治需要而决定教育经费的筹措办法,或者完全政府财政支出,或者由民间集资、私人出资、或者三者兼而有之。
领会
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
政治对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财政都会产生影响,这表现了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
识记
政府权力机关和职能部门重视学前教育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一个地区或部门的权力机构和领导人的态度、意志对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与改进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他能够认识到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大力支持发展学前教育,则该地区的学期教育将会有与众不同的发展。
识记
不同社会制度下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不同
我国学前教育在亚太地区属于比较好的,20世纪末统计3到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35%,加上入一年学前班的幼儿则入园率可达60%。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文化
识记
文化的概念
广义概念:人类这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侠义概念:较为普遍地把文化看作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识记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文化是经济作用于教育的中介
(2)文化是能动地相对独立地影响教育。
识记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道德完善,它培养的是贤者与君子,把道德教育居于首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这种伦理型文化使我国历来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在教育过程中,注重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培养,以人际关系和谐作为追求目标。
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重内省而不重外求(反省人的自然本性,不重视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传统文化多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命题,忽视思辨推理,应用技术发达而系统科学理论极不发达。传统文化重视把握事物整体的协作和协调,不重实体和分析,造成对事物的分析不正确、笼统、缺乏对事物的精确分析。但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直观的培养却先与西方。
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比较侧重群体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个性的发展。这是长期宗法制封建社会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识记
文化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水平对教育的间接影响表现为:文化发达(科技水平提高)→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教育的物质来源→增加人口受教育水平。
文化水平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表现为:教师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学生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家长文化水平→下一代,而社会与社区文化水平,以及周围的文化氛围、文化设施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水平。
识记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
2.人口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3.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的影响。
识记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人口增长快,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人口分布不均,将影响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则使学前教育难以普及,更难以深入偏远山区;而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则会加重教育的负担;另外我国将来的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布局将对学前教育产生许多特殊影响。
识记
人口与学前教育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各地区要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适应独生子女人口多的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零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形式,发展适应农村的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领会人口关系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发展教育,推动国家计划生育国策,改善和提高我国人口质量
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人口对教育结构的影响;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影响表明人口关系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发展教育,推动国家计划生育国策,改善和提高我国人口质量。
第六节
学前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识记
个体社会化的概念
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于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挥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识记个体社会化过程分类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可分为两大类:
(1)与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相对应的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成人社会化等。(2)由社会期待不同而导致的入认知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特别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职业社会化等。领会
学前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人出生后开始的。儿童入学前,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能够从不懂、不会到逐步完善自己,并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儿童发展的概念
识记
发展的含义
发展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识记 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领会 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胜利的发展之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心里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儿童身心发展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对儿童身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儿童的年龄越小,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的相互影响就越大。
识记
遗传学定论
这一流派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看来,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
识记
环境学定论
这一流派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的发展原因在于后天、在与教育。他们否认了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识记
遗传—环境交互作用论
儿童的任何发展既有遗传的作用,也有环境的作用,只有两者相互作用才能促进行为的发展,遗传和环境既不是彼此独立的也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他们完全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目前我们只能一般的谈论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不能具体的阐明二者的交互作用过程。
识记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后天因素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识记
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指儿童通过遗传获得人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特点,如无关、皮肤、体型、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
识记
后天环境与教育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与遗传环境起来,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领会
儿童的发展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应充分发挥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其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是遗传,即亲代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后天因素只要是指个体所处的谁会环境与教育。其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反映出来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家庭长期承担着有目的的,有系统的教育和影响儿童的责任。学校教育是一种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的一种特殊的环境。而托儿所、幼儿园是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先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条件,儿童的发展是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交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应充分发挥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识记
个体发展是有规律的进行的 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有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到四周进行的识记 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虽然个体的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与共同的模式,但在正常发展的广泛范围之内,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任是十分显著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差异也是十分的明显的,有的在这一个阶段发展比别的婴儿快,而在下一个阶段则又相对较慢,诸如此类的差异是很常见的。究其原因,可能是遗传与成熟水平的差异,也可能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识记
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从出生到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婴儿期(3岁~6岁)、幼儿期(3岁~6、7岁前)、学龄期(6、7岁~16、17岁)。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仅是量的差异,也是质得差异。每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有其主要的活动形式,标志着该阶段的特征。
领会
教育应根据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
个体发展是有规律的进行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教育应该根据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
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内容
识记
儿童生理的发展
1.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
2.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3.儿童牙齿的生长
4.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5.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包括视觉的发育、味觉和嗅觉的发育、触摸感觉的发育、动作及运动能力的发展。6.识记
儿童的心理发展
1.智力的发展
2.语言的发展,包括词汇的发展、语法的发展、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
3.情绪情感及社会的发展
领会
儿童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儿童是人一生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最迅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儿童心身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以渐进的量变方式进行,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整个发展过程表现吃一系列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儿童表现出一些共性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第三节 儿童发展观
识记
儿童观的定义
儿童观是人们对于而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特点的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识记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人类祖先在文明初创之时就认识到了儿童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当时的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但必须指出的是,古人之所以重视儿童,是因为儿童氏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个体、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
识记
人本位的儿童观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社会普遍开始树立一个全新的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而服务的新人类观。从此,儿童的命运也有了重大的转变,儿童管也有了重大的改变。人们开始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等;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的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主体。
这种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然而这一时期的儿童观,是从理想的人的形象中推导出来的,并未否定儿童对父母的隶属关系,也把没有儿童本身看做有个性价值的个体存在。因此,在社会上,把儿童作为父母的财产等儿童观点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识记
正确的儿童观
正确的儿童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的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
3)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个性。
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
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识记教育观的定义
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第四章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思想溯源
识记 学前教育的起源
1.氏族社会时期。这是原始社会最初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老少相随,以老教小的做法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2.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主要教育这是该群体的全体母亲们。她们多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3.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是由每个家庭的成年妇女一起来教育年幼的儿童。每一个儿童都被视为全家族未来的成员,他们在妇女们的哺育和熏陶下,逐渐了解家庭的惯例、氏族的礼法、历史传说、风俗禁忌和图腾信仰等。她们还要逐渐认识各种复杂的亲属血缘关系,如夫妻、兄、弟、姐、妹等。此外他们还要从旁观察成人们的生产劳动情景,并在游戏中模仿他们的动作行为,如制作劳动器具、射箭、播种、收割等。
4.军事民主时期。私有制开始萌芽,教育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开始重视和加强对全体部落的军事训练。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除了使幼儿了解生产劳动技能和知识、社会生活习俗、道德行为规则外,还要学习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识记 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1.古埃及的幼儿教育:古代埃及的幼儿教育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它与初等教育时接时离,有时又融为一体,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从教育形式上看,它具有多样性与等级性。从教育内容上看,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从教育方法上看,实行家长体罚。女童的学习受到歧视。古埃及的幼儿教育还处于一种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在当时来说,古埃及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办学形式之多样、学习内容之广泛实用,还是举世无双的。
2.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古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古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内容主要有诵读经典和参加宗教活动等。
3.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分为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佛教的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两种。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是与种族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的。其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之分,但都是以信封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基本特征的。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
4.古希腊的幼儿教育:分为斯巴达的幼儿教育、雅典的幼儿教育(对幼儿实施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民主型)两种。雅典教育的特点:初生婴儿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只有强壮的孩子才让父母养育。
领会 学前教育有着漫长的历史,古代的学前教育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从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来看,学前教育有着漫长的历史,且古代的学前教育呈现出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例如奴隶社会中,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着,并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古希腊的幼儿教育从小就对儿童灌输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
识记 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观
1.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育。
2.强调德行的培养。
3.智力是无价之宝。
4.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5.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6.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7.教学要彻底与巩固。
识记 洛克的“白板说”
1.洛克的教育理论:洛克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与教育。
2.洛克的教育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识记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1.人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四个阶段:0~2岁的婴儿期,成人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动自由;2~12岁期,儿童以形象记忆为主;12~15岁期,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培养儿童的判断能力和劳动责任感;15岁到成人期,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2.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
3.卢梭的教育原则:必须让儿童充分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相信他们也不会随便滥用这些力量;考虑到儿童的一切身体需要,包括智慧方面和体力方面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帮助,使这些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只有当儿童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帮助他们,也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语言和动作,真正地辨别他们的欲望究竟是直接有自然产生的,还是想出来的。
4.卢梭的教育方法是:给予行动的自由;合理的养护和锻炼;注意语言的发展;感觉教育;模仿;自然后果法。识记 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
1.倡导爱的教育。
2.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
3.明确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幼儿园学前班语文复习】推荐阅读:
幼儿园学前班 月总结11-18
幼儿园学前班上期个人计划07-21
幼儿园学前班保育工作方案11-11
幼儿园学前班家长会11-20
幼儿园学前班户外游戏活动方案05-29
幼儿园学前班毕业典礼老师的致辞07-01
幼儿园学前班班主任工作计划06-16
学前班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09-10
盼盼幼儿园学前班毕业典礼班主任致辞07-02
学前班幼儿评语精品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