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授课有感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听名师授课有感(共14篇)

听名师授课有感 篇1

听课的头一天的晚上,我一直没有睡好觉,生怕睡过了头误了第二天的听课。心里一直想着这回出去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学校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同时又在想这一次的名师示范课又会是什么样呢?伴着丝丝猜疑,丝丝惊喜我进入了梦乡。第二天一早我和我的两个年轻的同事准时地坐上了最早的一班通往吉林的客车,从坐上车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里一直在呼唤:名师们,我来了,我来向你们学习来了。

我和两个同事几乎是最早的到达了目的地,我们站在会场的门口等待着开门,等会场的大门一开,我们三个人拿出了百米冲刺的速度,坐到了会场的第二排的最佳听课位置。开幕式很短暂,名师们的课很快就开始了。

几个小时的时间如弹指一挥间,听名师们的讲课简直是享受,一点也感觉

不到半点的疲惫。整理了一下自己凌乱的思路,把此次出去学习听课的最深感受小结一下:

1、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这次做课的所有教师都是吉林市的语文名师,大家是各有千秋,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课堂中发挥的是淋漓尽致,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每堂课孩子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因此课堂教学都很成果。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抱怨我们教的学生有多笨,学生的能力有多差,可是我们很少反思我们自己。其实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足以从侧面反映出我们教师的能力怎么样。无论孩子多大,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就一定会有发展的。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教师,我认为自己是不合格的,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欠缺的。通过平日里的观察,我就发现我们班级的孩子整体的表达水平不如其他班级,我反思了自

己在平日的教学中忽略了孩子们的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会出现这种状况。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能力,我的表达能力就欠缺,语文功底就不深厚,怎么可能培养出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呢?

2、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孩子们可以走的更远。

名师高征老师在教学长春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汉字家园二》拟声词时,她引领到位,让孩子们仿照课文的形式编一句儿歌时,孩子们想象的闸门被老师调动起来了,有的孩子说牛儿哞哞去下田,鸽子咕咕飞上天,小狗汪汪看家门,母鸡唧唧觅食去……孩子们说的多好呀,有些连老师都没有想到,别看孩子们年纪小,可是智慧可不少。

放开我们的手,照亮孩子们探索知识的路,学生是可以超越教师的。我想这是教学的一种境界,是我们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我们都想为我们的孩子们插上翅膀,让他们在蓝天中飞的更高更远。

每堂课有每堂课的闪光点:季芳老

师教学《黄山松》时,用的是提要式教学,让我懂得了如果遇到长篇课文时该如何讲解。韩丽飞老师在教学《看不见的爱》时,让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潸然泪下,她评价孩子的朗读时说“有感动才能读的这么生动”至今让我铭记在心……

听名师授课有感 篇2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 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 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 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 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教学中, 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 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 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 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 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 做儿女的无法报答, 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 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 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进入诗歌的意境中, 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 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 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 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 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 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 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 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 孟郊第三次应考, 终于考中进士, 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 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 诗人就任后, 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 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 是无法报答的。因此, 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 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 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 再现了诗的情境, 教学时, 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 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 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用心体会, 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 这是一件爱的衣裳, 她的每一针每一线, 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 关心与担忧, 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 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 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 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 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 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 内心深处受到触动, 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 无论我们走多远, 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 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 通过诵读, 在头脑中想像, 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 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 使学生诗我两忘, 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要会听名师的课 篇3

听名师的课,教师需要关注如下几点:

一是知识。名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对学科专业知识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听名师的课,甚至令人拍案叫绝:名师能够深入浅出地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与学的效率高;尤其是名师能够利用新颖好奇的知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是技术。名师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条件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从教到学的转换过程中,能够向学生展示精当的方法、娴熟的教学技巧,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是文化。名师有良好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先进,在对学生、教师本身以及师生交往方面,都充满了人文关怀,能恰到好处地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充弥着愉快的气氛;在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处理上,注重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让学生受到感染与陶冶,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与洞察人类的文化遗产,从中获得智慧与愉悦,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精神之旅。

四是智慧。名师与他人的交往和对话,名师对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都会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既打动了听课者,又打动了自己。

听课者在为名师的高超技艺而感动甚至折服的时候,其自身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首先,听课者过于注重名师对知识的理解,过于注重名师对组织教学的处理艺术,只是停留在该课的教学知识与教学技术上,关注实用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得其“形”而忘其“神”。在自己的课堂上,要么拾人牙慧,趋之若鹜,要么对类似问题进行迁移处理,一旦情况有变,听课者自己的课就会走样,常使听课者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但鲜有实质性进步。所以,听课者不但要得“器”(技术),还要得“道”(思想与理念)。听课者要对照反思名师是怎样处理知识的;其教学技术是怎样生成的;其中反映出怎样的文化理念?这些教学智慧说明了什么;要反思怎样才能具有这种水平,进而让自己的课具有生态课堂和文化课堂的韵味。

其次,由名师的课堂所具有的鲜明特色来看,听课教师无论是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术,还是对课堂文化的理解与教学智慧都相形见绌。所以,在当今教育观念从“双基观”到“智能观”,再到“素质观”的变迁过程中,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果把教师的发展盲目地寄托在外在牵引、示范、移植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知识搬运工”和“教学技术员”,无疑是本末倒置。

因此,教师应该增强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要学。教师要博览群书,要加强对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教师;要对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运用,整合好各类知识,把便于学习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好地发挥教师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二要思。教师既要有课前、课中的思考,又要有课后的反思。只有这样,才会思考出学生的心理特点,思考出专业的文化品位。例如,过去我们认为,诸如班级规模、课本质量、学校设施、教师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而“科尔曼报告”却表明,它们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都很小。学生在学校期间,75%的成功均来源于其社会经济、家庭、文化背景。这对于我们从文化资本的角度解读教育颇有裨益。所以,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文化的课堂、生态的课堂,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浸染,让学生分享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师生的心灵得到融合,让学生在教师的唤醒与鼓舞中前行。

三要悟。教师要身体力行,刻苦钻研,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升华对教育的情感,领悟教育的真谛,触及师生交往的底蕴,悟出学生的个性,悟出教师的优劣,悟出教师共同体的长短,扬长避短,总结经验,进而生成教育教学智慧,让自己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有了感悟的课堂,教师才会从关注狭隘经验转向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的再创造,教师的教育观念才会得到优化,教师才能洞悉教学问题的深层根源,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有了感悟的课堂,才会是融进教师生命的课堂。教师真正的教学艺术不仅仅是有用的形式设计,而且是可靠的精神(思想)再现,这样的教学才是动感的教学。

当然,年轻教师多听一些名师的课,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富有经验的教师听一点名师的课,让彼此的思想发生碰撞,从而有效地借鉴名师的教学经验,也未尝不可。但亦步亦趋就不明智,教师要从关注技术熟练转向关注文化生态,我们的教学才会得到升华。那时,名师就会悄悄向你走来。

听名师报告有感 篇4

任华钊

10月21日晚上很有幸听了刘主任的名师工作经历讲座,刘主任的演讲平实而质朴,像在与一位老友畅谈生活中的琐事,却让我在感动中思考和领悟“教育与人生”的奥秘。他讲述的都是作为一位平凡的班主任、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生活中最平凡的经历,可是他将这些最平凡的事一直坚持做着,做了三十多年,便是最伟大的坚持。

首先让我感受很深的是:在人生前面他用了“执着”这个词来修饰,这是一种何等豁达乐观的心态。快乐和幸福是每个人毕生所追求的,我们却往往在生活中迷失,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刘主任用他最朴实的经历告诉我,快乐是一种心情,它就寓于生活中的琐事,快乐与否,取决于你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我们早已明白的哲理,我也一直向我的学生强调“学习态度决定一切”,常常抱怨他们学习态度不好,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不够勤快、不够上进,这样一来就总觉得学不好都是学生的错。其实反思一下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否认真呢?抱怨学生难教,常常是老师没有方法。于是我想,当我批评学生抄袭作文,自己作文水平不高还不认真对待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也许他真的是无话可写,是我没有引导好;当我批评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不积极时,可能是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太无趣,讲课太枯燥„„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挑剔的老太太总是抱怨对面住的那位妇人太邋遢,从窗户望过去晾晒在外的床单总是洗得不够干净,殊不知是自己家的窗户玻璃脏了。曾经嘲笑这位老太太,殊不知自己也是这样。

我们的眼睛总是关注外界的太多,关注内心的太少。常常抱怨学

生不听话,不理想;渴望别人的理解,又无从求得;抱怨工作繁多辛苦,只会让效率更低„„这种抱怨正是自己制造的绳索,捆绑着自己,人生的步履才这般艰辛。如果自己变得豁达,从改变自己入手,那么世界也将跟着改变。

第二点让我很感动的是刘主任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于学生的热爱,他勤于思考,他与他的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在用爱心浇灌爱心,用真情回报真情。虽然我深深地明白:热爱学生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是要做到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对每位学生都全面地了解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情况,我觉得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刘主任用点点滴滴的小事告诉我:这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他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思想状况,并且从方方面面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将学生的大大小小的事记在心里,对于十几年前的学生都如数家珍。我知道并不是因为他记忆力特别好,而是他将学生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中,关注学生甚于关注自己。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重点在“育”。教师唯有怀揣一颗爱心,在幼小的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才会收获一份金灿灿的果实!做一名教师不容易,做好一名教师就更难。在学生心目中,好的教师是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是他们的良师益友,跟他们分享快乐和分担忧愁。刘主任用他的经历告诉我,成为一名好老师也很简单——奥秘就在于对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如果你足够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他们着想,才能促使你去不断思考、变换教育教学方法,才会想要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听了刘主任的讲座,让我更加明确了做一名优秀教师所应

具备的条件。只有不断的反思、摆正自己是服务于学生这样一个思想、不断地去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育是一件大事,需要我们在一件件的小事上用心,做好了这些平凡的小事,便是一番伟大的事业!

教书育人是我人生的选择,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我人生的目标,做一名卓越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

2011-11-1

听名师讲课有感 篇5

将青春的旋律,生命的善待,事业的执着融为一体,“为鲜活的生命奠基”,这是许多人对窦桂梅老师的评价,也是窦老师在全国拥有众多粉丝的原因。

20xx年3月20日上午,我有幸在太原师范行知礼堂里听了窦老师指教阅读课《我的爸爸叫焦尼》。

开始上课了,一个动人的配乐故事一下子把我吸引了,优美的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动听的诗一般的讲解,给我们带来思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课上窦老师不时引导学生把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亲爱的孩子们,猜猜看,儿子见到爸爸会说什么?”(“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就这么一句话,在文中不同场景中重复了五次,而爸爸就在火车行最多人的时候也说了“这是我儿子,他叫狄姆”。窦老师曾多次反复出现焦尼和爸爸这一天的`相聚场面,引导孩子从色彩‘构图形状、道具(围巾)展开大胆想象……最后在窦老师深刻内涵的引领之下,同学们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在教学中他不断的引领学生走进她的“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教学主题中,也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时间悄无声息地走过,一堂精彩的课就这样悄悄地结束了,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我也亲身感受到窦老师简单的课堂带给我丰富的感动。

课后,我们又倾听了窦老师的讲座《三超越式教学》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他讲座时,不但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而且风趣、幽默,吸引了每一位听众的注意力,不时逗得大家开怀大笑,而且更多的是收获,从中我明白了教学要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

窦老师还提出“三个一”质量目标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这三个一就像三个相转的大齿轮,一个也不能少。在窦老师所在学校低段学生每次拿起笔都要先读儿歌(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才开始写字,可见对于握笔写字的重视。

不管听窦老师的课还是讲座,都让我体会到了课堂需要老师的激情,需要用老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用老师的激情来浸润学生的情感。也让我明白了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

此次太原学习,我明白了:简单的东西有时并不是就不好,今后指导学生习作时,我将尽量避免去让学生华而不实和弄虚作假,煽情过了份,那就是做作了。

我还明白了,应该继续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对他们写字的指导上,我可不希望学生把“楚中天”写成了“林蛋大”,即使不能像清华附小的小孩子那样,每逢写字前都要唱儿歌,但也要努力做到坐姿端正、执笔正确。

至少,我更加懂得了,人应该努力去寻找自己本来面目,当我们的心变得不再纯洁,当我们开始习惯于懊恼和抱怨,我们得像狄姆学习,学习他乐观的心态,学习他用简单的表达去赢得丰富的感动。

听名师讲座有感:立德树人 篇6

听名师讲座有感:立德树人 来到武大的日子,在深刻领会各位名师的讲座精神之后,更加坚定了在平凡岗位上静下心来教书,潜心育人的执着信念。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认为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爱岗敬业,勤奋好学,严谨治学,坚持言传身教,思想育人,榜样带人。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是关键环节,我们人民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务实的态度。树木易,树人难。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必须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我深知,要培养学生务实的生活态度,朴实的品质、扎实的知识,就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名师们所提出的理念,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听探究性观摩课有感 篇7

一、充分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快乐、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三位老师都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王晓芳老师执教的《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更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比如:在毫米的学习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感觉到自己已知道的单位名称已不能表示目前的长度,必须出现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才能表示时,王老师没有直接出示“毫米”这一单位,而是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这个比厘米小得单位藏哪了呢?”这就给孩子们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孩子在这样的引导下,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继而出现了孩子们积极探究的场面。再比如:由宝英老师引导孩子们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时,孩子们分组探究、积极思考,用量、算、拼等各种手段探究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二、课堂上努力体现三个回归

(一)回归学生的基础知识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这几位老师都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当成一种学习的资源和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耿静老师和王晓芳老师在毫米的导入上都很注重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出那么有吸引力的情景引入———孙悟空的金箍棒到底有多长!

(二)回归学生的需求

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调动、激发孩子们积极探讨的欲望。只有孩子们自己感觉到需要了,他们才会情不自禁地去研究。王晓芳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多一些。比如,让孩子们感觉到原来的单位名称已不能表示目前的长度,迫切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才能表示时,王老师才引出毫米的学习,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回归数学活动。

这三节优质课中,教师都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三、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一)重视培养孩子们的估算能力

关注估算的教师越来越多了,但估算并不是光有理念就行的,要具体研究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做。我感觉王晓芳老师在这一方面做得特别出色,整堂课都始终关注孩子们估算能力的培养。一开始让孩子们用“心中的这把尺子”去估计,到后来的“心中的这把尺子越来越丰富了”,一直到最后“心中的这把尺子越来越准确了”,王老师用这种鼓励性的语言不断培养孩子们的估算能力!

(二)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和猜测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老师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不断地给孩子们机会,可孩子们没胆量提和猜,所以目前迫切需要老师给我们孩子鼓励和支持。在这方面,由宝英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一上课就送给孩子们几句名人名言。比如“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等等。在导课中让孩子观看一个高三角到矮三角的演变过程,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大胆发现问题,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动态的变化让孩子们发现三角的形状变了但三角形的内角和没变。在课题引出后,由老师设计让孩子们大胆猜测三角形内角和会是多少度,充分体现出由老师在努力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和猜测能力。

(三)教给孩子们获得知识的能力

古人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可见教给孩子们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然而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学什么,即知识的传授,而怎样学、用什么方法学却成了教学中的盲点。在由老师的课堂上可以学到怎样教给孩子们获得知识的能力。由老师通过一开始问题的引入到让孩子们自己动手量、算以及拼,得知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的整个研究过程也以板书的形式把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给孩子们展示出来了。提出问题———假设结果———方法验证———得到结论,这就是由老师教给孩子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的孩子们不仅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得到知识的方法。可见由老师在培养孩子们成长方面真的下了不少工夫!

观“神十太空授课”有感 篇8

观看太空授课时,我明显感觉到这节课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后来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证实了这节课准备了六个月之久。这节课一共有六个实验:太空打坐;物体质量的测量;单摆运动的演示;陀螺定轴现象的演示;水膜表面张力演示;水球演示。显然,课堂结构的重心之一就是“比较”方法的运用——有的是直接比较,有的是引导学生自发地与学习过的或想象中的情形进行比较。通过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奇特物理现象,与地球上有重力环境下的一般现象进行比较,听课者能够在不同的现象中感受到失重环境下的奇特现象,并思考其中的原因。这六个实验看起来没有联系,其实都是由“失重”串联在一起。比如说第一个太空打坐实验与第二个物体质量的测量实验。航天员王亚平提出一个问题:“失重了,我们的质量是不是也没有了呢?要是能测量一下就好了。”显然,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这两个问题上了。我们注意到,后面的实验亦是如此,由此可见,这样的课堂结构环环相扣,其间又是衔接得那样的巧妙,因此整节课的四十多分钟对于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的人都觉得是短暂的,这其中固然有太空授课刺激下的心理影响,也与合理的课堂结构、流畅的设计是分不开的。

“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还和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你们在天上的生活用水是从地面上带到‘天宫一号’去的吗?可以循环使用吗?”“您能看到太空垃圾吗?‘天宫一号’是否有应对太空垃圾的防护措施?”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笔者连连叫好。当下,很多学生已被“题海战术”搞得筋疲力尽,不懂质疑、不愿提问,提不出标新立异的新问题,这已成为阻碍发展的共性问题,且年龄越大,提问意识越弱化。在这节神奇的太空课上,有些问题还有可能在飞船上得到验证和解答,让奇思妙想变成“眼前的现实”,这个“天地连线”的课堂,还有全国亿万人民的密集关注,强烈鼓舞了学生们,他们的科学意识、想象力、求异思维终于呈现了“井喷”。只要我们为学生搭建宽敞的思维平台,创造提问的机会,充分理解他们并包容其不足,学生潜在的发散性思维,就能够喷薄而出。一堂课,让奇思妙想得到了回归,这种精神收获要比课堂本身更有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平时也能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提问机会,鼓励学生多提问,这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积极的推进。

这节课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有很多,显然这是一节精心设计的课程,其中蕴含着从大学教授、博士到普通一线教师的智慧。从教学设计程序来看,教学过程主要由“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体验过程,发现问题—演示现象,验证结果—自主发问,深入探究”这几个阶段组成。整个过程体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太空授课者一方面恪守科学求真的原则,坚持把物理科学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发挥教师主导者的角色效应;另一方面把提问的权利、发现的权利、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变成生生、师生多元互动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还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物理现象接一个物理现象和隐含原理呈现的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

太空授课给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不少启示,其中有我们能直接看得出的比较思想方法的普遍运用,也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隐含的道理,还需要去进一步探索发现。

听名师授课有感 篇9

“晋江市名师课堂第十七期活动”于8月24日在晋江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观摩了被誉为“数学王子”的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及其报告《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张齐华老师绝妙的设计、睿智风趣的评价、真诚大方的鼓励、恰到好处的引导、必要的拓展与提升,以及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听了他的课,我才知道了数学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的美丽,他的课至今让我意犹味尽。

张齐华老师在授课《平均数》时首先以“1分钟投篮挑战赛”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是用一次投篮投中的个数来代表整体水平还是用几次投篮中的某一次投中个数来代表整体水平呢?抑或是用几次投篮的总数来代表整体水平呢?这体现了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核心,让学生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其次,张老师在课上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也可以),通过动态的“割补”来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为理解平均数所表示的均匀水平提供感性支撑。首先两次在直观水平上通过“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课堂精彩不断,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后,张老师将课堂知识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加深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挖掘生活中典型的小故事,小事例,让学生始终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时时有平均数,处处有平均数。实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也把求平均数这节课推向另一个高度。“①姚明所在篮球队的平均身高200厘米”,但在随后出示的篮球队照片中,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身高都是200厘米,“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而“某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深化了学生对于平均数反映“整体水平”的认识。“②河水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而东东的身高是130厘米,那东东去河里游泳有危险吗?③《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显示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一位老爷70岁了他看着眼泪都流出来了,他为什么流泪呀?这位老爷显然不懂平均数,你们是学过平均数的,赶紧商量商量怎样劝劝这位老爷爷。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去劝劝这位老人吗?”两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和检验,唤起了学生的进一步交流的热情。

听名师授课有感 篇10

高二 周琪

我听了朱老师课后觉得他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一)备课的有效性——游刃有余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精彩的课堂离不开事先的精心准备。朱老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人”,不仅钻研教材,还要备学生这一块。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思考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二)导入的有效性——引人入胜

引导学生进入对文本的学习。即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给予铺垫、相机诱导。迅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后续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语法学习的有效性——瓜熟蒂落

朱老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一环节的一个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调动学生的语法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以便于学生主动参与语法教学活动。

(四)提问的有效性——有的放矢

听名师授课有感 篇11

一、贴近生活尊重性情———使事入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德育实现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遵循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触手可及”。只有拉近师生距离的课堂才是尊重学生性情的课堂,课堂的启动才会有良好的状态。

张婷婷老师的现场调查:与老师的关系如何?活动探究:课堂上发生的小插曲,老师愤怒训斥身为班长的小强,师生矛盾激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到的老师拖课问题等情境的设置,契合学生心理,落脚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教育过程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成为可能。人的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在本节课堂上,这些案例的选用,有思想性和说服力,都是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教学资源。学生踊跃举手参与活动和讨论,课堂互动性强,气氛活跃。

二、以情蕴知以事达理———使情入脑

随着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思想品德课堂上“硬性命令”式的指挥已经难以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巧妙的设问,提高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能力。只有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张老师在现场调查师生关系如何后,紧接着问学生:你们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这给美好的师生关系留下了很多遐想。又在班长小强被冤枉,师生矛盾升级时,反问学生:1.老师只训斥小强,老师是怎样想的?2.这场冲突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采访现场的老师:1.您是否为课堂纪律烦心过?2.您希望学生与您相处时怎样对待您?简单列举您生活中两三件烦恼的事。整堂课从学生不理解教师,师生关系难协调,转到教师也有自己的烦恼,换位思考,教师理解学生,学生理解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张老师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结合教学资源,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和环节。一个看似无意识的行为,却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选择和参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做出了自主的道德选择,在讨论中获得答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行为导向价值强化———使理入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意图越隐蔽,教育的对象就越容易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教师需要以这种隐蔽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潜意识的行为。

导向———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信仰。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学习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张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关系。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信息的表达、倾听,更是情感的交流以及人格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师生处于共同学习的平等地位。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本身得到了教益,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总得有阳光。”张老师正是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学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影响人格。在教学中,张老师还播放了视频《那些年,老师最爱讲的一句话》,引用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案例,引导学生向伟人学习,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四、引导行为知行合一———使知转行

道德是人类的一种品质,只有通过行为活动才能够实现。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接受道德教育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并升华为道德情感、意志,形成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的积极行为,这才是道德教育真正的目的。由于课堂的局限性,张老师巧妙地安排了几位学生现场采访听课老师这一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是学生与教师主动沟通的一种践行。张老师还对“老师拖课,你会怎么办?”为话题,进行讨论总结。利用有限的课堂,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名师授课心得体会 篇12

今天全天听余博士的讲课,真是受益非浅,他在授课之前一天晚上到来,时间短暂,但他功课做得非常好,整天的课程,案例90%来自于荆州本土,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没有虚无浮夸的典故,淳朴经典,尤其是他把荆州几个叫得响的品牌厂家如数家珍,其中还不乏很嗷口的品牌,他老人家居然没记错,脱口而出,可见他多么勤奋。我真佩服他老人家,65岁的老人了,从早上8:30讲到17:30,一全天,只中午进餐休息了一个半小时,精力之旺盛,难得一见。

晚上7:30余博士结束荆州之行离开酒店,我们在大堂为之送行,只见他下来时和几位长者手拉手有说有笑,我们还以为是他的朋友或同事。在分手时,才知道就是几位荆州本地人发现了余博士,于是非常亲热地与他交谈,非常随意。临分手时他们反复叮嘱余博士保重身体,你是国宝啊,要为国家保重!随后余博士和我们一一握手,并再三致谢,乘车离去。

听名师讲座心得 篇13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要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民展等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所谓的差生要学会等待,等待是艺术,等待是尊重,等待是策略。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除此之外,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品位、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漫长悠久的数学史、璀璨的数学文化、著名数学家的名人事迹、古代数学名题”都是滋养学生数学涵养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当然数学是科学,讲究的是真与实,教学必须扎实、踏实、诚实地对待,让“求真、求实、诚实、守信”的教育浸润其中,让科学的严谨性和教育的艺术性凸显其中。

吴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她与所教过学生的深厚感情。有因为一句表扬的话而多年还深深记得这句话的学生;有冒着严寒,捧着多年储蓄的零用钱只求能请吴老师吃一顿饭的小学生;有因一句话而影响到一生的学生。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吴老师高尚的人格。由此我们想: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心换心,何愁不能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

听名师授课有感 篇14

1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中开展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知识是数学的躯体, 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数学素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能空洞说教、讲大道理, 而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慢慢渗透、潜移默化.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可以围绕教材中富有内涵的主题, 开动脑筋, 设计探究问题, 开展探究活动, 使学生在探究结论的具体过程中体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从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自觉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椭圆范围推导的教学片断.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椭圆,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椭圆的范围, 然后教师提问:我们还可从哪些方面理解椭圆的范围?

学生:可以从椭圆的标准方程入手, 得到它的范围.

教师:你的想法有道理, 说说看.

上述教学设计中, 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个方面得到椭圆的范围, 形的直观和数的严谨紧密结合, 有理有据, 学生能够理解把握, 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但教学如果就此罢手, 我们就会错失探究的良机, 此时应围绕深层次探究椭圆的范围, 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一主题, 设计成如下探究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 采取哪些方法推导椭圆的范围?”教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再全班交流, 不难得到如下思路.

上述教学设计表明,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变量x, y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获得x, y的范围, 也可以通过构造函数、构造方程、引入三角函数来推导椭圆的范围, 上述各种思路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 只要够一够, 都能摘得到.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样的数学探究, 学生不仅开阔了思路, 发散了思维, 而且实实在在地体会了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和换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等”与“不等”“和平共处”, 相互转化, 展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也使学生经受了一次辨证思维的历练.

2在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中融入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在“经历这个过程”的过程中, 获得知识, 提升能力.也就是说, 数学教学不能只重视结论的机械记忆、模仿运用, 而要弄清结论的来龙去脉, 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 我们不能把结论硬塞给学生, 要变接受为发现, 变告诉为探究;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让学生对数学结论、规律作自主探究, 充分满足其主动探索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 使数学结论、规律的出现自然而然, 精彩生成,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案例2探讨椭圆对称性的教学片断.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椭圆, 它是对称图形吗?

学生:是, 椭圆关于x轴, y轴对称, 也关于原点对称.

教师:为什么呢,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因为在椭圆方程中, 以-x代x, 方程不变, 椭圆关于y轴对称;以-y代y, 方程不变, 椭圆关于x轴对称;以-x, -y分别代x, y, 方程不变, 椭圆关于原点对称.

接着教师表扬了学生, 板书了结论, 开始了下一个几何性质的学习.

上述教学设计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及方程的特征, 得到了椭圆的对称性, 但有一个细节被忽略了, 那就是:为什么以-x代x, -y代y, -x与-y分别代x与y方程不变, 就能说明椭圆关于y轴、x轴、原点对称呢?应该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此问题不是遗忘就是有些模糊, 不弄清楚, 学生肯定把握不住问题的本质, 不经意间, 一次很好的微型探究机会就从我们身边白白地滑过了, 因此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加上这精彩的一笔, 岂不更妙!事实上, 曲线的对称性本质上是点的对称性, 可将椭圆的对称性转化为其上任一点的对称性来考虑.设点P (x0, y0) 为椭圆上任一点, 则点P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 (x0, y0) , (-x0, y0) , (-x0, -y0) , 其坐标均适合椭圆的标准方程, 它们均在椭圆上, 再由点P的任意性, 自然就说明椭圆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探究虽小, 却很有价值, 因为是探究帮助我们弄清了问题的本质, 学生不仅明白了个中原由, 而且今后遇到曲线对称性的问题, 他就可能转化为点的对称性来考虑, 这是思维策略上的突破, 真是“小处着眼, 大处收获”啊!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是教学的无数个细节决定了课堂生活的质量, 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丰富程度, 教学中, 我们忽略的往往是那些富有教学魅力的细节, 所以我们要关注课堂中那些不起眼的细节, 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来, 让课堂在探究的驱动下充满生命的活力.

3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引入探究

概念是数学的精髓与灵魂, 是对数学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只有理解了概念, 才能正确的运用概念,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能靠教师强行灌输、学生死记硬背, 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 通过反省来主动构建.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时, 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本质进行探究, 养成对每一个概念定义进行深刻理解、反思类比的良好习惯,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学概念.

案例3对椭圆离心率概念的形成, 教者设计成下面5个环节:

1经历作图:教师让学生利用椭圆的对称性、范围、顶点作椭圆与的图形;

2观察比较:学生观察两个椭圆, 进而发现两个椭圆“扁”的程度不同;

3计算数值:教师让学生计算c/a的值, 学生发现椭圆形状不同, c/a的值也不同;

4提出问题:用一个什么量来刻画椭圆“扁”的程度呢?

5给出定义:把e=c/a叫椭圆的离心率, 用来刻画椭圆“扁”的程度.

离心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数学概念, 而且椭圆的离心率是学习双曲线与抛物线的离心率、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知识基础, 因此在离心率教学的初始课上, 理解引入离心率的必要性, 建立离心率公式的合理性, 也就是弄清离心率概念的来龙去脉, 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上述教学设计中, 忽略的恰恰就是这个关键点, 为什么要引入离心率e=c/a?为什么e=c/a而不是e=a·c呢?对此学生并不知晓, 于是教学中, 可就离心率的抽象概括的过程开展一次探究教学.

第1步:提出问题, 明确目标

教师:我们知道圆的形状都是相同的, 那么椭圆的形状完全相同吗?

学生:不完全相同.

教师:椭圆的形状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有的椭圆看上去比较“扁”, 有的椭圆看上去比较“圆”.

教师:很好, 观察得很仔细, 从“形”的方面看, 椭圆“扁”的程度的确不同, 那么能从“数”的方面刻画其“扁”的程度吗?也就是说我们能否找到一个量来刻画椭圆“扁”的程度呢?

第2步:回到定义, 观察思考

教师:要找到这个量, 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学生:应该从最原始的椭圆定义入手比较好.

教师:对, 追根溯源, 路子正确.椭圆定义中涉及哪些基本量?

学生:椭圆定义中含有焦距2c, 距离之和常数2a等基本量.

教师:椭圆“扁”的程度与a, c这两个量有关吗?

学生思考, 一时难以发现结论, 教师让两学生上黑板演示下列两个实验 (教具事先准备好) .

实验1将绳子两端按在焦点处, 用粉笔尖拉紧绳子, 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 然后调整绳子的长度 (分别加长、缩短) , 再画椭圆, 观察椭圆“扁”的程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2细绳的长度固定不变, 将焦距分别增大和缩小, 观察椭圆“扁”的程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从实验1与实验2中我们分别发现什么结论?

学生:从实验1中发现:a越大, 椭圆越圆, a越小, 椭圆越扁;c越小, 椭圆越圆, c越大, 椭圆越扁.

第3步:比较分析、抽象概念

教师:上述结论说明什么问题呢?

学生:说明椭圆由圆向扁的变化与a是“反比”的关系, 而与c是“正比”的关系.

教师:既然椭圆“扁”的程度与a, c均有关, 所以不能把a与c分开, 那么一个什么样的量来刻画椭圆“扁”的程度比较合理呢?

学生:由于其与a成“反比”, 与c成“正比”, 所以应该用c/a来刻画比较好.

教师:很好, 我们把e=c/a叫椭圆的离心率, 用它来描绘椭圆形状的变化.

上述教学设计中, 教师并没有把离心率的概念直接抛给学生, 而是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仅仅从“形”的方面刻画椭圆的形状是不够的, 必须从“数”的方面加以描述, 有引入新概念的必要.然后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亲自体验椭圆形状变化的过程, 分析引起其变化的因素, 通过探究, 由学生自己提出该怎样定义这个概念才是合理的, 让学生感受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 感受数学的本质.案例启发我们, 数学教学不仅要讲什么, 更要讲为什么.要重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 挖掘其背后的内涵, 再现其“火热”的思考过程,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自然的, 不是被迫接受的、强加于人的.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下一篇:学习习总书记“中国梦、复兴路”心得体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