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阅读与托福阅读的区别联系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GRE阅读与托福阅读的区别联系(精选8篇)

GRE阅读与托福阅读的区别联系 篇1

一,IELTS学术类阅读概况

从IELTS开始发展的基本轨迹可以看出,学术类考试的权威地位是至始至终的。然而国内引入IELTS考试的迟缓和改革开放以来(亦可追溯到1949年以前)中国英语教育的盲目崇美使得TOEFL,GRE考试名声大噪,而IELTS虽然具有相当幽雅的名字,但是却无法与留美考试比肩。更令人忧虑的是,很多靴子已然将TOEFL等考试作为测试自己英文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尺。美风东渐,国人了解IELTS考试的热望,也伴随着留学英联邦国家的热潮而逐渐强烈。当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大学都一直要求申请着提供IELTS成绩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世界上才存在着这样一种同样权威,全面的留学考试。

IELTS学术类挺立部分及口试部分一移民一致,阅读部分,与协作部分则完全不同。尤其是阅读部分,密集的文章和变幻莫测的题型常常令学多自恃横行TOEFL的考生不知所措,铩羽而归。本人根据在新东方学校教授IELTS学术类阅读所积累的心得,现就以下问题做简明阐述。

1IELTS学术类阅读与TOEFL,GRE等考试的区别

(1)文章长度及试题:IELTS(以下简称I代表IELTS学术类阅读,T代表TOEFL)学术类阅读由3篇独立的文章组成,据统计文章长度最短700-800字,最长达1500字,相当与3篇以上的T文章。I的3篇文章包括有8中左右的题型(近期的考试主要包括5中题型),共有38-42道题目。今年国内的所有考试都是40道(七月前),T则是由5篇文章50道试题组成(全是客观命题,即多项选择题)。

(2)考试时间:时间(timing)的概念对于I和T两种考试同等重要,但两者相比I更难。I的每篇文章前都有提示考生须用20分钟完成试题,3篇文章共需1个小时。因此提高阅读速度或者掌握技巧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已经成成功是否的关键,新东方的课程设置也将此作为重点强调,并在课堂上模拟限时练习。正式考试时,考官每隔20分钟会报时以提醒考生注意合理安排时间。T考试规定55分钟完成试题但不建议每篇文章都耗时,由考生自己掌握时间。

(3)命题思路:由于英式教育与美式教育的不同,在英国传统教育中,通过有效而且大量的阅读经典作品并结合自身观点及科学背景写作论文是所有检验教育成效最重要的手段。因此I文章虽然长度惊人,但题目所涉及信息量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读任何文章都必须掌握其中的必然因素,如人文科学中的时间,地点,学者观点,自然科学文章中的现象,发生的原因,科学发展的趋势等,这些文章类型与基本结构对考生而言是何等重要。T重点考生阅读文章时不论主旨及细节的掌握程度。并将一些基本的技能也列为考查范围,如词汇,根据上下文推断等等。文章也大多限于北美的人文地理历史及自然科学等方面。

(4)三种考试的用途:在英联邦国家,无论预科,本科还是研究生都要求以IELTS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一些知名院校的MBA也需要不超过630分的GMAT成绩。而在美国就读商学院必须经过GMAT考试,同时大多数研究生还要求申请者通过GRE考试而且无论TOEFLGREGMAT都与考生的入学奖学金有非常直接的关联,考取高分就等于创造了赢取奖学金的高机会,因此才会出现如此子多的满分或接近满分。而IELTS不可能达到满分,分数高也不能使申请者有机会赢取奖学金,只不过是证明其英文水平达到某一程度。奖学金在英联邦国家是稀缺资源,颁发的标准首先是申请者的学科及申请者已经或者将来可能获得的成就。

雅思的基本文章类型及出处

(1)关于欧洲及世界社会发展,经济状况,科学动向以及文化交流的文章

自1995年I考试的题型做出重大改革以后,有两条原则就被命题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反复强调——非专业原则和国际化原则。为了使不同地域,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平等且毫无理解困难地参与I,法律及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生物学,哲学,文学,艺术等的文章已经不再作为I的考查范围。就可能涉猎的文章类型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经常作为考点出现(有一点提醒大家注意,I只有类型的重复而不大可能有内容上的重复,但今年国内出现了文章及题型完全重复的现象)

·世界范围的就业状况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的问题,机遇及挑战(粮食,能源)

·语言学,考古学,生物学,简单医学(单词量不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女权注意及女性歧视问题

·环境保护(海洋,生物,陆地,森林等)及环境污染(化学,石油泄漏等)

·种族,民族问题

·人口爆炸及居住问题,城市化及相关问题(交通拥挤,设施缺乏,噪声等)

(2)关于地球,自然界的科学现象及地理现象的文章

这种文章类型在I中最为普遍,其涵盖面之广无从细分,但就最近一年以来考试文章分析,主要还是以下几种类型:

·太空,宇宙概况,以及外星生物探讨等

·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洋流异常,臭氧层破坏

·地球灾难,火山爆发,地震,彗星撞地球,森林大火,生物灭绝

(3)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及重要标志性产品

这也是I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章类型,但自开始对重要人物的考查总是和重要事件交织在一起,不再单独罗列。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和表明人类文明辉煌成就的重大事件也是重点考查内容(发明电视,电影,计算机及登陆月球)。

(4)文章选取的方式及文章主要出处

I由声誉卓著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命题。此机构雇佣大量学者对全世界所有重要文字每体的重要文章进行遴选,然后根据考试委员会制定的严格标准请愿作者或者新作者进行改写,一般是在一篇长达数万字的文章中选取一部分或者进行重写,形成5000-6000字的文章,这些文章又可分割为互相联系,主题一直但内容绝对不相同的文章(长度在1000-1500字),以亚洲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为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Geographic)上登载了一篇25000字的长文,经改造加工成为五篇I所使用的文章(a.印度人口爆炸b.孟加拉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引起农业产量下降c.泰国农民涌入城市引起犯罪率上升d.菲律宾政府处理农村人口政策问题e.香港楼价上涨与居住紧张),然后出题人再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将其与各种题型结合,最后输入电脑,一套令许多人牵挂与恐惧的I文章就这么完成了。

I是英国传统经典学府剑桥大学的杰作,英国奉行高等教育的精英主义,所选的文章也出自一些著名的媒体,其中最多的是社会发展类的文章全都出自以下媒体:

·经济学家杂志(Economist,www.economist.com),经济时报(Financialtimes),卫报(Guardian)等国际精英知识分子媒体的非社论性文章

·政府各部门(UK及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报告,联合国各组织的年度报告

·某些著名的协会杂志(带有官方色彩),如InfoJournal(驻英国商会的季刊)

·英国及欧洲的专业杂志(人文类),如ArtsManagement,ArtsEducation等

·70%的自然科学文章选自NationalGeographic,NewScientist,Science,PopularScience和Nature杂志

·80%的重大事件(非政治经济),重大发明都选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Geographic)

了解并掌握文章的类型是完成I的第一步,但请大家注意,所有I中使用的文章都不涉及当下的所谓社会发展热点问题,而是选取典型及带有普遍性的文章,也就是说至的I中的文章多数出自90年代中期。

I文章经千挑万选而来,风格相当严谨,用词正式精确,条理非常清晰。有许多文章都是极好的IELTS写作的范文。

托福词汇中熟词僻意单词整理(一)

address v. 应付,处理(问题等)

aging n. n陈酿

appropriate v. 擅用,挪用,占用,盗用

article n. 物品;制品,商品

arrested adj. 不良的,滞留的。arrested development发育不良

articulate adj. 有关节的;有节的;articulate structure;n. 节体动物

assume v. 承担,担任。假装,装作…的样子,采取(…态度)

bark n. 树皮; 三桅帆船

bill n. 账单;清; 议桉,法桉;(水禽等细长而扁平的)嘴(勐禽的钩状嘴通常叫 beak)

book vt. 预定,定(戏位、车位等);托运(行李等)

build n. 骨格,体格,成形

catch n. 陷阱,圈套,诡计;料不到的困难

champion vt. 维护,拥护,主张;为…而奋斗。champion a cause 维护一项事业

2) 银箱;金库,公款,资金

close adj. 闷气的,闷热的

complex n. 络合物,复合物,综合体

concern n. 商行,公司;财团;康采恩;事业,业务

consume vi. 枯萎;憔悴The flowers consumed away. 花枯萎了。 be consumed (away)with (envy, fever, ambition, grief)

count n. 起诉理由,罪状。

critical adj. 危急的;决定性的,重大的

coat v. 涂上一层(例如油漆)

cure v. (鱼等用腌、熏、晒、烤等的)加工保藏(法)

cut vt. 生,长,出(牙齿)

date n. 海枣

deal n. (松等的)木板;木材,木料; adj. 松木的

dear adj. 昂贵的,高价的

deed v. 立契转让

default n.&v. 不履行;违约;拖欠

dock n. 草本植物 vt. 剥夺,扣去…的应得工资

down n. (美国)沙丘;(蒲公英等的)冠毛;鸭绒,绒毛;(鸟的)绒羽;柔毛。汗毛,软毛,毳毛

draw vt. 提取(钱款);使打成平局

drill vt. (用钢钻)钻(孔);在…上(用钢钻)钻孔

drive n. 冲力,动力;干劲;努力;魄力;精力

eat vt. 蛀;腐蚀;消磨

exploit n. 功绩,功劳,勋绩

exponent n. 典型,样品

chest n. 1) 箱,函,柜,匣

托福词汇中熟词僻意单词整理(二)

factor n. 因子,因数;倍;乘数;商

fair n. (英国)定期集市,庙会。商品展览会,展销会,商品交易会

fashion vt. 形成,铸成,造,作 (into; to)

felt n. 毛毡;毛布;毡制品;油毛毡。

figure n. 人影,人形;人物

fine

fly

functional adj. 从使用的观点设计[构成]的

game n. & adj. (集合词)猎物,野味;(鹄等的)群;野外游戏(游猎、鹰狩等)

give n. 弹性

hide n. 兽皮

hit vt. 偶然碰见,遭遇

hold n. (货船)船舱

humor n. (眼球的)玻璃状液体;(旧时生理学所说动物的)体液;(植物的)汁液。

import n. 意义,含义

inviting adj. 引人注目的,吸引人的

involved adj. 复杂的,难缠的

issue n.&v. 流出,(血、水等的)涌出;

jar vi 1.给人烦躁(痛苦)的感觉,刺激 (on) (发出刺耳声地)撞击 (on upon against)。2.震动,震荡(不和谐地)反响,回荡。3.意见、行动等不一致,冲突,激烈的争吵 (with)。jar on sb. 给某人不快之感。

late adj. 已去世的,已故的

lay adj. 1.一般信徒的,俗人的,凡俗的 (opp. clerical)。2.无经验的,外行(人)的 (opp. professional)。

lead n. 铅

leave n. 1.许可,同意。2.告假,休假;假期

letter n. 出租人;letters 证书,许可证

literature n. 文献

GRE阅读与托福阅读的区别联系 篇2

就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而言,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在高考卷基础题中都占据相当大的分值比重,所以始终受到广泛关注,地位不容置疑。但是,对语文课程而言,必修课本及选修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数量实在有限,课前课后阅读量不够,就意味着所能掌握的信息量非常匮乏,这对于要参加为高校选拔和输送人才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的中学生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有必要进行文言文的扩展阅读,这不仅能起到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对积累和补充高考文言文知识、丰富生活体验也是极为有益的。下面笔者就文言文扩展阅读与高考的联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文言文扩展阅读,能有效促进文言文字词、句式的积累。

文言文教学与外语教学强调词汇量的积累是相通的。别说翻阅古籍,就说解析一篇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要想弄懂文章的大意,就要先过字词关。《2012年福建省考试大纲》对古诗文有明确的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2012年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对“浅易”做了解释:“浅易”一般是指文本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不艰深,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阅读的难度不大。“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考提供的文本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理解的。

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实词有120个,需要掌握的虚词有18个。但在实际的文本阅读中,所遇到的实词或虚词远远不止这些。比如,从近几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来看,所考字词多有“超纲”嫌疑。2012年福建卷文言文阅读题是选自明代陶安的《游龙鸣山记》,其中出现的四个词(“杳”“干”“延”“履”)均超出自考纲要求的实词范围,2011年福建卷选自元代虞集的《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也有三个词“超纲”。另外,虽然福建省语文试卷已不把虚词作为单独考点命题,但在两个翻译题中,也有所考查,不容忽视。通过进行文言文扩展阅读,广泛地收集与文本相关的信息资料,能让读者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对文章的字词(包括实词的通假、古今异义和偏义副词等)及特殊句式的积累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大阅读量,增强语感,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加强文言文扩展阅读的指导,对丰富文言文字词、积累句式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二、文言文扩展阅读,能有效提高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高中文言文教学受到课时数、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制约,文本解读易受影响。对学生而言,知人论世仅仅停留在认识的表层,对作家作品没有充分的了解,更别谈理解文本中所传达的时代理念与人文态度。古人的理想、志趣和情操等往往以历史或文学的高度贴上了一个个道德的标签。如果说学生课后缺乏学习探究精神,以及主动性、积极性不足的话,那么课堂上老师所说的就难以理解,不利于古典文学的探究和学习,难以品味其博大精深、宏远开阔的精髓,很多人常挂嘴边的“古为今用”必将成为空话。套用列宁的一句话:忘记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就是对文化的背叛。

纵观近些年来福建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题,从2006年至2012年,史传类文章出现五篇,科普游记文章出现两篇,从早期的史传类题材到这两年的游记小品类题材,试题导向的变化,既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着教师教学实践向多元化发展,又提醒考生的复习思路要拓展。具体来说,就是以必修和选修课的文言文为核心,让学生广泛阅读与之相关的材料,从而变浅层次阅读为深层次阅读,变平面阅读为立体鉴赏。徜徉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洋里,我们能时时感应到那些已故的、留下不朽文字的大师们的存在,并通过立体的、多元的解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人明智,使人灵透,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别外,也可以建议学生,在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基础上,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而在阅读实践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文言文扩展阅读,能有效增强高考写作的思维能力。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有些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不够,常狭隘地认为,教好文言文就是只需教好字词和句式,做好语法的积累。这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有言无文,有文无言,简单的言加文(即先言后文,言和文没有融到一起)。文言文的“言”主要指:(1)词语的积累;(2)古代汉语的语法;(3)掌握文言文本身的诵读方法、解读方法。而“文”的内涵主要是指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联系,这样的想法就是浅薄的,如此的做法,充其量只是完成了课本的教学任务,也仅仅是把文章的大意理清楚而已。但是,古人的思想呢?古人的风骨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厚此薄彼的教读,必然会割裂“言”与“文”,不能使两者融为一体,就违背文言文教学的初衷,难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古文和作文既是教的难点,又是学的难点。现在的高考作文教学一直致力于反八股、反套话作文,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时代感、有真知灼见的文章,不妨多向古人学习,学他们在生活中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他们敢于实践的态度。比如,学苏轼《石钟山记》探求真知的态度,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将求学与游山联系的思维方式……这些震烁古今的文字能够帮助我们突破历史与阶级的极限,在纷繁复杂的思考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这其实就是高考写作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扩展阅读中,能够对古文的字词、内容、写法,包括原文作者风格等的把握比较到位,也就能够比较准确明朗地抓到读写的契合点,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加以融合,加以创新,不断增强高考写作的思维能力,真正实现师古长技以胜古。

四、文言文扩展阅读,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有如下表述: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查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查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熏陶,进而在进行扩展阅读后,让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解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感和对时代的认同感,并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文言文审题和解题的技巧

朱晓波

(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江苏张家港

摘要: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根据所学的文言知识解答相关的题目。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题目的分析,探索少失分、多得分的审题和解题技巧。

关键词:文言文审题解题技巧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新鲜出炉,对于文言文的考查和以往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等等。从试卷的题型结构来看,包括三个选择题和三个句子翻译题。怎样才能解答好文言文试题呢?我就审题和答题的角度谈谈看法。

一、文言实词题———联系旧知,分析语法。

平时我们总觉得,高考所考的文言文都是课外的,所以不少老师和学生忽视了教材,一味训练课外文言文,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很多时候,我们读课外文言文,做文言文题目,都离不开运用所学的知识,高考也不例外,以高考文言文第一个选择题为例,考查的是判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正确与否。做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们看到所考查的文言实词首先要能联系课文中学过的该字的意思,然后放到该语境中,看是否正确。如2012年江苏高考文言实词选择题的D项,“杖矫命者,逐之”中的“矫”字,我们可以联想到《五人墓碑记》中的“矫诏纷出”,意思完全相同。2010年高考试题中A项“年二十以归吾”中“归”字,如果我们联想到《项脊轩志》中的“吾妻来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所考查字所在句子语法的方法进行判断,如该作动词的地方不能解释为名词或形容词的形式,同样该作名词的地方不能解释为动词的形式等。同样是2012年高考文言文第一题,B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的“益”字,根据语法分析,该位置应该是动词,所以把它解释为“扩充”“增强”等意思相对比较好。

二、筛选信息题———明确指向,甄别对错。

审题时,要逐字逐字地读,边读边画出题干的关键字词,明确所筛选信息的具体指向,切不可盲目大意。因为一般一篇文言文在刻画某一人物时,往往会涉及某人的忠、孝、仁、义、廉等诸多方面,而考查筛选的时候,往往只对其中的某一角度的某一方面作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题目的具体指向。2012年江苏高考,文言文第二题,要求筛选表现“苏涣为官公值观,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今天我们还在学习古文,终极目的就是打造牢固的人文基础,深厚的文学底蕴。比如,《论语》扩展教学,我们认识到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知足豁达的人生境界;《岳阳楼记》扩展阅读,我们领悟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的同时,还应居安思危,认清事物的本质,不断鞭策、警戒、完善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看到了为建功立业慷慨高歌的曹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看到了心系国运、忧国忧民的杜甫……历史上多少文人志士的喜怒哀乐,镌刻在时代的丰碑上,一页页厚重的古书卷上,写满了沉甸甸的沧海横流、波诡云谲,呈现出了历史与今世责任与使命的交织。从文言文中,我们既能学习作文,又能学习做人;既能应对高考,又能提高素养,何乐而不为?这一切必将影响青年一代,使他们发奋努力,顺势而为,无论在高考

正”的一组,这里“为官”“公正”就是要画出的两个关键词。所以题支中的(1)“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讲的是苏涣年少时的事,与“为官”无关。(2)“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是说苏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苏涣为人性格,不符合“公正”。(4)“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说的是苏涣爱惜人才,也不符合题干的要求。2011年江苏高考要求筛选的是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这里的“严”和“不残”就是筛选的关键词,即所选内容既要表现陈公弼治事的严厉,又要表现陈公弼治事的不残忍,指向很明确,要求也很高。所以选项(2)(3)只表现了陈公弼治事严厉,(5)则与陈公弼治事无关,都可以排除。再比如2008年江苏高考,文言文第二题,要求筛选的是“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这里“直接表现”“激励士气”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很多同学只关注了“激励士气”,而忽视了“直接表现”,筛选受到影响,题支中的(3)“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明显是侧面描写,而非直接表现,应该排除。而且一般来说,题干中如果有“直接”、“侧面”等字词,则题支中总有与此相反的内容,这一点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

三、分析概括题———回归原文,寻找依据。

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这类题目命题者经常设置的陷阱是张冠李戴、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等。2012年江苏高考文言第三题C项,有一部分表述为“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而原文的描述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只看到一个“杖”字,而忽略了“杖”的对象。2011年江苏高考文言第三题C项概括为“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根据原文“诏复以正民为鄂州”中的“诏”可知,安排王正民到鄂州做官应是朝廷,明显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

四、句子翻译题———揣摩意图,突出特点。

一般命题者在出文言文翻译的时候,不会很随意地找几个句子让考生翻译,他总有考查的意图,也就是说每一句要求翻译的句子中总有几个重要的得分点,或者是某一实词在语境中的正确意思,或者是某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或者是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词类的活用,等等。因此,我们在遇到所要求翻译的句子时,根据平时的训练,要能敏锐地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翻译的重点。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外,如果能找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考场的搏击中,抑或将来走上人生的舞台,必能傲视群雄,自强不息。

综上所述,如何正确进行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的文言文教学并能有所成效,我认为,进行文言文的扩展阅读,不失为一个省时、高效、广益的办法。凡做成一件事,必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应该守好课堂阵地,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断发散思维,创新做法,努力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和积极的践行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语文教学不断加强对高中学生文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而文言文教学就有这样的功能。因此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的状态,受到课改专家及一线教师的重视。本文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并强化其与高考的联系,从而有效扩展阅读从四个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扩展阅读,高考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编.2012年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

GRE阅读与托福阅读的区别联系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1.增强与课文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筛选进入教材的,但是,教材中的文章由于时间和排版的问题,文中的篇章并不是原著的全文或者是有一些变动,比如,删改了一些语句,或者是根据教育内容所改编,学生在课本上是不能够看到完整文章的。所以,课外阅读能够作为学生学好语文的辅助工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而且还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只是依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而阅读就是一个扩大小学生知识面的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课外阅读不仅简单,并且学习效果比较明显。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阅读相关的资料。

3.提高识字量,打牢文学基础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给小学生带来非常多的好处,首先,在阅读中遇见生词,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查字典或者是询问父母解决,这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提高文学的造诣,加强自己的文学功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4.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不同的课外书对学生有不同的影响,课外书籍多种多样,例如,革命历史的课外书籍,阅读这些书籍中描写的英雄人物能够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够被书中的英雄人物所感染,激发更多的正能量。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衔接与整合的策略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兴趣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了解、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种非常枯燥的学习方式,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以故事为诱导,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但是对故事情节感兴趣,所以,老师应该以故事诱导学生阅读。比如,在学《惊弓之鸟》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课前应该先导入“猜成语”游戏,比如把禾苗拔高一截,帮助他们生长;羊死了再修羊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成语故事,课后应该提出掩耳盗铃、望梅止渴、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补充他们的知识,并且提高他们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2)巧借课文激趣

阅读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要促进课内文章顺利教学,利用课文中的内容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够扩大知识范围,对课文知识进行补充,还能够加强记忆。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文中只是对圆明园之前的景象和毁灭后的景象进行描述,没有对圆明园毁灭的具体原因和具体过程进行描写,所以,这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查找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原因,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也增加了对圆明园的进一步了解。

2.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读物

课外阅读书籍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所以,小学生要选对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是非常困难的。如果选择阅读题材偏难,会打击学生的阅读信心和阅读兴趣;如果选择的读物太简单,则激发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选择不慎,甚至会让学生误入歧途。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读物,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推荐健康有益的阅读文章,老师在布置文章时不要统一定制文章,而是应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我们可以在教室里置办一个小的书架,书籍可以由学生自行捐助,或者由老师推荐购买,这样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书籍供学生去阅读,并且营造了阅读氛围,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一起去阅读,去交流;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去图书馆一起选择读物,或者和孩子一起阅读。

课内阅读主要是巩固学生的课内知识,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储备知识,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课外阅读是需要学生靠自觉性和自主性,老师应该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自主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适当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拥有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马艺枫.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J].才智,2009(15).

[2]庄忠琼.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可行性途径[J].语文学刊,2014(3).

托福阅读总是与高分无缘的原因 篇4

一.你习惯带着问题找答案吗

很多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感觉自己在语法和词汇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磕磕碰碰的。在这个时候就不要勉强自己,这时候你需要对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改变了,很多考生在阅读说的时候,总是喜欢延续自己中文的阅读习惯,把文章完全看一遍,然后在开始看题目答题,这样肯定是会造成时间上的紧张,而且如果你第一遍对文章理解错误,也是会对你的答题造成影响。其是大家应该多想想,托福作为一门语言考试,重点考察的不是你的阅读能力,而是你回答问题的能力。阅读的方法大家应该有很多,只是还没有碰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套方法罢了。

二.你习惯重点把握句子结构吗

相信大家在平常的练习中应该能够感受到,在阅读和听力的题目中,也有许多对语法知识点的考察。想要正确的解答这些题目,最为关键的就是分析好句子的一个结构,句子结构相信大家都清楚,就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部分和定语、状语、补足语的修饰成分。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不要以为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在处理的时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像复杂句的时候,怎样完全分析出句型结构,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你知道“列举”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吗

列举:锁定信息点是集中列举的关键;整体把握文章关键句是分散列举的要点。一般来说,原文提到三种以上的现象称为列举。 列举有集中和分散列举。需要注意的地方为:名词列举,对应列举,句子列举和重复再现式列举,分散式列举。比较: 注意句式和一些特殊词汇或短语。compared with , the most , favorite 等。文章的首尾句出现同级比较、比较级、最高级,特别是最高级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考题。因果: 注意因果词汇和句型。文章各段首尾句(主要是全文首尾句)出现因果关系时常涉及考题。常用的因果结构或者词汇如下:(1) 因果连词:because ,since,for,as ,therefore ,so, consequently等(2) 表示因果的动词:cause ,result in ,originate from等;(3) 表示因果的名词:basev,basis,result,consequence等,这些因果句都是指明某两个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因为通过出题可以考查文中两个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此种句型一般出“推断性问题”。

托福阅读高分或许很难,但是只要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那么托福阅读高分并非不可能。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三点,大家在做题的时候注意先看题再在文章里找答案,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出题点的时候要知道“列举”的重要性。

托福阅读满分攻略:直捷阅读法

托福阅读拿满分必须做精读。说起英语阅读,各位同学从初中以后就开始接触,它的重要性在各类考试中均占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战胜阅读就是征服了考试!特别是托福阅读,因为托福考试中,第一项就是考阅读,如果做不好会巧妙地影响后面的其他考试情绪!如果做的好,会信心百倍地考其他内容!阅读阅读可分成三个层次,请各位同学对号入座!

A: 原始人阶段---能够准确的认出所读的文字,能够读出文章的语意内容和编排结构等。

B: 白领阶段---会看懂同义词或同意转述,能够准确明白所接触的词汇句子的含义等。

C: 土豪阶段---通过所读懂的句子进行判断,分析,推断,归纳等的过程。

托福阅读如果想考到20-25分,达到B 阶段就可以! 但是如果想当土豪,就必须达到C 阶段的阅读能力!很不幸的是,我们很多同学处在A阶段,甚至是A--阶段,就是说词汇还没有背完!托福词汇量核心要有6000以上,越多越好!如果这个没有,可以说就很难考到一个理想的阅读分数!

那么,想在短期内想达到C 阶段,有没有可能呢?当然有方法!就是要做精读托福文章!所谓的精读就是快速把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和内容,准确提高对字词,句篇的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通过结合相关考点提高其准确性和速度,理解材料中的难点和要点并进行归纳推断判断等能力!最后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STEP1, 词汇要求各位同学每天至少浏览200-300个单词,争取一个月内识别6000+个单词,越多越好!市面上有很多背单词的书籍,大家可以用来研读,肯定会提高背词能力的!

STEP2, 迅速去掉修饰,直达主干结构。如动词不定时,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关系词等技巧处理。

STEP3,迅速识别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式,倒装句式,强调句式,插入句式,分割句式等

STEP4, 提高对某些重点句子的理解:如带转折的句子,带归纳字眼的句子,带概括动词的句子,设问的句子,段首段末句式等

STEP5,文章的整体把握阅读,什么地方快速阅读,什么地方慢速阅读,要达到快慢结合,重点突出,最后达到我们阅读杂志或报纸的程度!

掌握以上方法,可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该方法称为“直捷阅读法”。

举个例子:

The third main type of volcano is the extinct volcano .Extinct volcanoes are inactive and have never erupted over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 There are many extinct volcano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Mount Kilimanjaro (in Tanzania),Mount Warning (in Australia),and La Chaine des Puys (in France).While they are inactive now, some volcanoes take more than a million years to reactivate after erupting. For this reason ,many scientist argue there is no point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volcano is dormant or extinct.

大家先自己理解下整个段落,然后给大家分析下不太需要读的地方。

The third main type of volcano (文章主题在讲火山,重复多的字眼不是重点词汇,忽略)is the extinct volcano(段落主旨) .Extinct volcanoes are inactive and have never erupted(否定词汇,考点) over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时间状语不重要,忽略或快速阅读,除非题目考与时间相关的题目) . There are many extinct volcanoes (强调句型,关注)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Mount Kilimanjaro (in Tanzania),Mount Warning (in Australia),and La Chaine des Puys (in France)(地点状语不重要,忽略或快速阅读,除非题目考和地点相关的题目).While they are inactive now(尽管,紧挨着的句子不重要,重点看转折后的句子!), some volcanoes take more than a million years to reactivate after erupting(对数字要敏感). For this reason(过度短语,忽略) ,many scientist argue there is no point(强调句型,否定考点,作者观点!必读)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volcano is dormant or extinct. (具体结论,考点。)

一秒阅读提示:红线的地方是考生忽略或快速阅读的地点!只要把黑色字读明白,那么这段文章的主题就明白啦!做托福阅读最重要的是短时间内读明白作者的意图,观点!这就是一秒快速阅读的精髓。

按照直捷阅读法简化如下: 第三种类型是死火山。死火山是不活跃的,并且从未喷发。有很多死火山。一些火山一百多万年。许多科学家认为能否确定是死火山与活火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托福阅读的做题顺序

托福阅读做题顺序:最基本的做题顺序有两种:先读(全篇)文章再做题;先读题目再读文章(相应部分)然后做题。到底哪种托福阅读做题顺序比较好呢?

上文提到的托福阅读最基本的做题顺序又能衍生变化出两种做题顺序:读一段文章,做相应的题目,然后再读一段,再做相应的题目;读文章各段首句,然后看题目,再找文章内相应部分做题。

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能“读文章各段首句,然后看题目,再找文章内相应部分做题”的托福阅读做题顺序会比较合适,读各段首句可以粗略掌握文章大意和结构,做题再看内容再做能大大降低“工作量”,但是这种做法不利于对全文的消化吸收,从而不利于做总结题,也可能会遗漏文章内的一些细节而导致做错细节题。而新托福目前反馈大都是顺序出题的,所以建议练习时就尽量往“读一段做相应题目,再读一段再做相应题目”这一顺序去靠拢,可以对文章有全面的把握,虽然总量上还是要读完全文,但是对大脑的短期记忆的负担要比通读全文再做题目小很多。

在IBT阅读中,甚至可以扩展到ETS所有考试的阅读题目中,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paraphrase,意译。无论是题干还是正确选项,大都能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话来与之相对应。即题目是原文的意译。这种意译是通过同义词来完成的。即题干中多用近义词来对原文中的句子进行替换,来达到提出问题或者提出正确答案的意思。准确把握意译,是多数题目中准确在原文中定位信息、或者在迷惑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那个,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先看题目还是先看文章的问题。也就是做题时间安排的问题。由于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了熟悉全文的基础上,每个问题又有足够的时间返回全文,每个选项都一一进行斟酌。

托福阅读文段一般都依照老美的思路来成文,首段、尾段、首句、尾句以及过渡段(句)很重要,只要是依据美国人的阅读思路来安排托福阅读做题顺序,那托福阅读就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难以拿分。

托福阅读成绩忽高忽低的原因

一提到托福阅读,很多考友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分数要高!现实情况也是这样的,如果你真的要达到托福100分这个程度,那么对于你来说,阅读不达到27分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达到28分或者29分,那么你得到100分的几率就会相应大增。

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考友的阅读成绩是忽高忽低,有的时候可以一篇文章1个都不错,有的时候会1篇文章错到6、7个。完全无规律可言。诚然,当一篇文章一个都不错的时候,代表了你实力某种意义上的提升,但是,水桶理论告诉我们,你的水平是由木桶里最短的那一块板子决定的。因此你经常会发现,在考试的时候托福成绩很难会证明你做过全对。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完全是因为托福考试是一场时间与经验的交锋!

时间,其实很短,1篇文章20分钟的时间。只要做过几篇你就会发现,并没有留给我们太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切的判断都像是在电光火石之间作出的。但是在家里练习的时候却不是这样,没有喧闹的考场,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关键是没有巨大的压力,你会发现你几乎可以发挥出你全部的功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考友都是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平时的发挥好,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很多考友之所以觉得自己的阅读好,那是因为国内的英语考试难度低,而且考察的也没有托福考试考察的精细。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考友都会默认性的认为result后面接的都是结果,但是实际上result from后面接的应该是原因。再比如,很多考友都会认为absence这个单词的意思是“缺席”,也就是“人没来”的意思,但是托福考试中却是“没有”的意思,就是因为这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使得你这里错一题,那里错一题。然后很快,1篇文章就错了5-7题。

这里表面上是因为单词不熟悉,但是如果细究起来,是你对于英语本身不够熟悉。而且如果再向下继续梳理的话,就很快会涉及到2个层面第一个是单词,第二个是语法。多背单词,这是几乎每一个考友都会想到的,但是语法,好吧,其实这是很多考友所欠缺的,但是仅仅是没有注意到而已。

但是当我们谈到这里的时候,其实,还应该有第三点,也就是经常被很多考友忽略的点浮出了水面,其实就是固定搭配。比如说刚才提到的result from以及absence of其实都算是此列,很多考友之前很少会关注这些点。

不过各位小鸥们也不必担心,亦鸥老师告诉你其实你只要踏踏实实的把TPO做透,这些问题其实全都会迎刃而解。关键的是要做透,因为很多考友之前仅仅是很习惯于,把TPO做完了之后,就扔在一边,其实我们应该做的是,将那些错题仔仔细细的分析一遍,去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地方错了,以及为什么会错!这才是最重要的!永远要知道托福阅读其实就像是一本书,你只要将这本书读完了,并且牢牢地记在心里,那么你就会有好成绩。而不是单纯的抚摸两遍这本书,你的成绩就会变好的,换句话说,做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做题的过程。

法语与中文数字表达的区别与联系 篇5

关键词:数字表达,法语,汉语

数字是在日常表达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词汇, 汉语与法语的数字表达存在着相同点与不同点。

法语数字表达与中文数字表达有个很大的共同点, 即一百以内的数字构建了整个数字表达的基础。在中文表达中的一百三十六, 就是一百加上三十六。在法语表达中, 一百三十六为“cen trente-six”也是一百的基础上加上的三十六。

两种语言的表达存在着几点区别。首先, 接触到法语的数字, 最明显的不同就在于法语中的某些数字是用到了加法、乘法等将几个数字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数字。例如, 七十就是简单的一个数字, 在法语中则是六十加十。

其次, 法语中某些数字中会有连词“et”, 连接起几个数字来表达一个数字。例如, 法语中的二十一就是“vingt et un”。在法语中, 二十一, 三十一, 四十一, 五十一, 六十一, 七十一的表达中都是要加“et”。但从八十一开始, 就没有这个连词“et”。在这个语法规律中存在例外, 那就是七十一和九十一的表达。这两个数字的表达是六十加十一和八十加十一。此外, 在中文的数字表达中, 数字是没有复数这一概念的。但是在法语中, 数字是存在复数概念的。比如八十的法语表达为“quatre-vingts”。但是除八十以外, 其他法语数字八十几的表达, “vingt”后均不加“s”。在法语中, 一百的表达为“cent”, 也是存在复数概念的。如果表示的数字不是整百, 而是百后跟有其他数字的, “百”就不做出配合。这条规律同时也适用于同为名词词性的million (百万) 和milliard (亿) 。但表示千的mille则是例外。

法语的数字表达与中文的数字表达的不同还表现在数字与其后名词的搭配中。中文中, 我们在数字后是直接跟名词的, 比如“篮子里有十个苹果”, 在法语中这条规律是有变化的。上面提到的例句用法语表达则为“il y a vingt pommes dans le panier”, 在这个句子中, 名词是直接跟在数字后的。在法语中, 一般的数字, 比如cent (百) , mille (千) 等, 都可以再其后直接加名词。Million (百万) , milliard (亿) 这两个数字后面若要加上名字, 我们必须要在名词前加上“de”, 例如:En France, il y a soixante millions d’habitants, àpeu près.

汉语中的小数点是用“, ”表示, 而在法语中则是用个“.”表示, 这个小差别也是需要学习者牢记的。

在汉语中, 计数单位每四位数换一个, 以“万”和“亿”为主, 但在法语中则是每三位数换一个, 以mille (千) , million (百万) , milliard (十亿) 为主。

数字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表达部分, 就是序数词。两种语言在序数词的表达上相同点在于, 汉语与法语的序数词都是在基数词的基础上变化得来的。汉语中我们说“第二个路口”这个“第二”就是个序数词, 就是在基数词“二”的基础上变化得到的。同样的, 在法语中, 上面中文例句的表达为“le deuxième carrefour”, 这个表达同样也是在deux (二) 的基础上变化得来的。

但法语的序数词表达比中文的序数词表达变化更为丰富。在法语表达中, 第一与第二的表达是特殊的, 第一为“premier”, 而第二则有两种表达方法“second”和“deuxième”, 两者的区别在于second一般用于只有两者的情况中, 而deuxième则用在有很多中的第二这种情况中。

在汉语中, 第几这个基数词的表达是没有单复数, 阴阳性变化的。然后在法语中, premier (第一) 与second (第二) 是具有阴阳性的。在vingt et un (第二十一) 这种结构的法语表达中, 阴性的变化就是将“un”变为“une”。并且premier具有复数形式, 我们在法语中表示“头几个, 前几名”就是用的“les premiers”来表达的。

法语中序数词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情况下是在基数词的词尾加上“ième”, 当词尾为字母“e”时, 则要先去掉“e”再加上“ième”, 例如, 第四的法语表达就为“quatrième”, 就是在法语四“quatre”的基础上, 先去掉词尾“e”转换来的。又比如, cinq (五) 转换为序数词第五时, 则需要加上“u”, 变换为“cinquième”, 在这一点上, 学习者应当理解, 法语中有些字母的加入与去掉是因为发音的需要, 此处就是这样。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法语中的复合基数词变序数词, 只用变化第二个数字。例如, “vingt-trois” (二十三) 变为序数词, 就只用变trois (三) , 第二十三的法语表达就为“vingttroisième”。

汉语中, 我们也有约数词的概念 (二十来个) 。但是法语中, 只有一部分词可以转变为约数词。比如十、十二、二十、一百等。在词性构造中, 约数词也是在基数词的基础上变化得来的。通常情况下, 是在基数词的末尾加上“taine”, 比如十几个“une dizaine de”。法语中, 形容一个人的年龄时经常用到约数词。比如,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une femme d’une trentaine d’années”。需要注意的是, 在约数词后的名字一般要用复数, 比如“une douzaine d’oeufs coute 12 euros.”。

参考文献

[1]苏肪.法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4 (01) .

GRE阅读与托福阅读的区别联系 篇6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存在一定的对应性, 即他们都是各自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 但是只有在他们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才有对应性, 具体来说他们都具有四个特点:

1是语言的天然单位。

(2) 是本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点。

(3) 是语言各平面的交汇点。

4在语言组织 (语法) 研究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2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区别

“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 而“词”则是英语的基本单位。The word is the unit par excellence of tradi-tional grammatical theory. (Lyons, 1968:194)

“In the beginning, there was the word.”太初有道 (logos)

词是英语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圣经》创世纪第一章:

Word=reason (logos)

词是语言各平面研究的交汇点:

Phonological/orthographical word

Grammatical word

Lexeme

词在语法上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 是词法和句法交汇点。

《老子》: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英语的word即“词”, 可以分为morpheme即“词素”, 而morpheme又可以分为自由词素 (free mor-pheme) 和粘着词素 (bound morpheme) , 自由词素可以独立成词, 例如, bed, tree, sing, etc.而粘着词素则必须依赖一定的词根才能成词, 例如, s在dogs, al在national, 以及dis在disclose中。而在汉语中, 语素很难界定, 例如, 狗, 幽默, 巧克力, 葡萄, 河等。但有偏旁和部首, 偏旁是指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 右方称为“旁”, 现在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由形旁和声旁组成, 所以, “偏旁”, 主要包含形旁和声旁两类。

部首:部首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 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表义的偏旁叫做“部首”, 起源于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古代字典。

识字部首≠检字部首席为丶部

有些汉字可以拆分成偏旁和部首, 而有些则不能。例如, “小”, “我”, “也”等类似的汉字不能拆分成偏旁和部首, 而像“你”, “她”, “给”等类似的汉字就可以分别拆分成“单人旁”和“尔”、“女字旁”和“也”、“绞丝旁”和“合”等。另外, 英语的“词”可以通过添加词缀等方式组成新的单词或是改变词意, 而汉语的“字”则要通过添加一个或多个“字”来改变词意。例如, 英语中“他”的单数是“he”, 复数是“they”, “人”的单数是“people”复数是“peoples”而汉语中, 他 (单数) 的复数形式是“他们”, 人 (单数) 复数形式是“人们”。

汉语偏旁、部首与英语的对应:偏旁 =radical部首 =key radicals/division header

笔画 =stroke

汉字都是单音节的, 英语的词可以单音节, 也可以多音节。

汉语中同音字远多于英语的同音词。

汉语中的“字”与英语的“词”不对应。※

雪 =snow咖啡 =coffee农民 =peasant

现代汉语中, 有时字 = 词, 有时字组 = 词 (但二者结构不一样) 。例如:

汉语中词的分类有:联合、偏正、主谓和动宾。

英语中词的构成: (prefix) root (suffix) 。

其次, 从构造上讲, 汉字的结构也不同于英语词的结构。

汉字的分类 (按照造字方式) :

象形 (pictograph) 日、月、手、木、目、火。

指事 (indicative) = asign +a pictograph, 上、本、刃、末。

会意 (ideative) = a pictograph+a pictograph, 渐、休。

形声 (phonetic complex) 。

转注 (associative transformation) 异字同义 (用字法) , 考、老。

假借 (borrowing) 同字异义 (用字法) , 西、自。

古代汉语中, 字=词:

君为臣纲, 夫为妻纲, 父为子纲。

3结语

用这两个目前人们已经熟悉的术语, 有时似乎也能解释上面所提到的联系与区别, 但绝对解决不了所有的方面。因此, 希望广大的学者能够更深层次的探索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异同之处。

参考文献

[1]陆志伟.汉语的构词法[M].科学出版社, 1957.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A].汉语语法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 1984年.

[3]潘国文.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 1997.

[4]姚小平.Logos与“道”[M].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5]赵元任.汉语词的概念及其结构和节奏[A].中译文, 袁毓林 (主编)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和发展——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C].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

[6]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中华书局, 1954年版.

[7]许国璋.评夸克1985年的《语法》.许国璋文集[M].商务印书馆, 1997年.

[8]Aronoff, Mark 1976 Word Formation in GenerativeGrammar,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GRE阅读与托福阅读的区别联系 篇7

1 数控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的比较

无论是数控加工工艺还是传统加工工艺都是指导操作工人将零件毛坯逐步生产成为合格零件的指导性文件。加工工艺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 故而其在生产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只有选择了正确而合理的加工工艺, 才能制造出高精度产品,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数控机床加工与传统机床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 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控加工是用数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机械加工方法。

1.1 数控加工有以下优点

(1) 内容更具体。

数控加工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 (如主轴变速、工件的松开与夹紧、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自动关停冷却液) 和步骤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用数字化的代码表示, 通过控制介质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 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驱动元件, 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由于数控加工自动化程度较高, 因此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相比,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内容要求更具体, 如加工顺序的安排、刀具使用顺序、刀具几何形状及其各角度参数, 换刀位置, 走刀路线 (包括空行程路线和进给路线) 、切削用量等方面都要比普通机床加工工艺中的工序内容更详细。

(2) 工艺要求准确且严密。

由于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 不能随意停止加工, 因此就要求操作者在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时, 要对加工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的非常周到。如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内槽时, 需要合理安排退刀路线, 除了要注意先X轴退刀外, 还要注意退刀的位置, 退多了, 又会撞到工件孔的另一面而出现事故。这些内容都要求在编制工艺和编程时仔细考虑和安排。

(3) 工序集中。

数控机床一般带有自动换刀装置, 换刀过程由程序控制自动进行, 因此, 工序比较集中。传统加工工艺下的一道工序在数控加工工艺中已转变为一个或几个工步, 这使得零件加工所需的专用夹具数量大为减少, 零件装夹次数及周转时间也大大减少了, 从而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4) 加工精度高。

对于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的中小批量零件, 采用数控加工工艺能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 缩短加工周期, 显示出较大的优势。由于数控加工由程序来控制加工过程, 在整个制造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所以加工精度可以保证。在传统加工工艺中, 零件的加工质量除靠工装保证外。主要靠操作者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而在数控工艺条件下, 除了依靠机床功能外。还要靠工艺规程、加工程序编制的正确与合理。而且由于人本身生理因素的影响, 在过去人力根本无法进行的加工, 使用数控加工就可以轻松完成。

(5) 可方便地加工复杂型面。

数控机床是通过改变加工程序来改变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轨迹的, 因此数控加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因此能完成很多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型面的零件。甚至能加工一些无法观测的加工部位。例如:对于曲线和曲面的加工, 普通加工时用画线、样板、靠模、钳工、成形加工等方法进行, 不仅生产效率低, 而且还难以保证加工质量。而数控加工则采用多坐标联动自动控制加工方法, 其加工质量与生产效率是普通加工方法无法比拟的。

1.2 数控加工的局限性

数控加工虽然优点很多, 但并不是所有零件都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例如:生产批量大的零件;装夹困难或完全靠找正定位来保证加工精度的零件;加工余量不太充分或不太稳定的加工部位;必须按专用工装协调的加工内容 (如标准样件、模胎等) 。如果采用数控机床加工这类零件, 并不能明显提高生产率和经济的合理性, 也就体现不出数控加工的优越性, 不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作用。

2 数控加工工艺与传统工艺在加工中的有机结合

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设计与传统机床加工的工艺路线拟定的区别主要在于数控加工可能只是几道工序, 而不是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工艺过程。一般来讲, 一个零件的制造过程一般都是由数控加工和传统机械加工组合而成的。由于数控加工工艺一般都与传统加工工序穿插在一起。因此在工艺路线设计中一定要兼顾数控加工和传统加工工序, 将两者进行合理的安排, 使之与整个工艺过程协调吻合。例如在车削阶梯轴零件时, 一般是将阶梯轴的每个外圆表面依次从大到小粗车完后, 再逐个表面进行精加工, 但在数控加工中由于有复合循环指令的应用, 可将整个外轮廓一次进行循环粗车, 然后再精车。因此实际上还是将部分传统加工工艺穿插在了数控加工工艺路线之中。由此可看出数控加工工艺是不能与传统加工截然分开的。传统的机床加工工艺是由操作者操作机床一步一步实现的,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是预先在所编制的程序中体现的, 由机床自动实现的。因此就要求数控工艺员具备较深而全面的工艺知识。

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传统加工工艺还是数控加工工艺, 它都是有一定工艺范围的。例如在传统机械加工和生产中, 专用机床和专门化机床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但工艺范围较窄。通用机床仅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 产品多变, 工艺范围较宽。而数控机床能够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大量工序, 重新调整十分方便, 故适用于小批生产自动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生产和加工中根据加工的实际需要, 把数控加工工艺和传统加工工艺合理安排好, 使整个工艺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种机床的优势, 进行认真细致的工艺分析, 提高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数控机床已成为企业大量配置的先进装备, 但是在实际机械加工中数控加工并不是万能的。本文对数控加工工艺与传统的加工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论述了在工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只有把数控加工工艺和传统加工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越性。

关键词:数控加工,传统工艺,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忆.浅析数控加工工艺叮山东农机, 2005 (3) :21~22.

[2]杜君支.邛广教数控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GRE阅读与托福阅读的区别联系 篇8

当前, 在学校体育界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也莫过于新旧体育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诸如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博弈论、甚至连黑箱理论也搬上了舞台。当然, 探讨此问题的学者越多, 也就说明此问题越是重要, 这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石。对于不同学者的探讨, 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 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因为人文社会学科在很多问题上始终是一个无法取得共识的学科 (这并不是否认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缺乏共识) , 正是因为这种“无法共识”, 才出现了今天的这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乘此之东风, 笔者试从“人的发展角度”对新旧体育课程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讨。

一、从传统体育课程到体育新课程

所谓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新的体育课程, 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范畴, 因为新与旧只是相对的, 如果二者离开了对方, 就没有了对比的基石, 也就无新旧可言。传统的体育课程一般是指体育 (与健康) 新课程标准在出台之前, 各学校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开设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新课程则是指在体育 (与健康)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所衍生出来的学校体育课程。总地来说, 体育新课程是在传统体育课程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而不是抛弃了传统体育课程的“自立门户”。所以, 这里的新与旧并不能完全代表好与坏, 因为传统的体育课程也有其好的一面, 而体育新课程也有需要不断完善的一面。而对于传统体育课程的优点, 新课程则要继承;对于传统体育课程的不足, 新课程则要进行改进。也就是说, 从传统体育课程到体育新课程, 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完善。

二、传统体育课程:从“物”到“物化”

对于还没有接受正式学校教育的孩子, 虽然他们也有很多身体活动, 但他们的这种身体活动多是一种本能活动, 而且是一种初级活动, 在活动中, 更多蕴含的是人体的机械行动。所以, 从体育的角度而言, 如果一个孩子从未接受过体育教学, 那么, 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物”, 是一个还没有被开发过的“物体”。体育教学的作用就是要将这个“物”变成“真正的人”, 而这个蜕变过程就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那么, 传统的体育教学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

从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可以看出, 传统体育课程的设置并非是从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来考虑, 而是从运动项目本身的内部技术规律来进行课程设置, 这种课程是否真正适合学生的发展, 几十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 确实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但负面作用也不小。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 主要原因还在于设置和实施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师们, 他们仅仅将学生看作是一个“物体”, 是一个机械接受运动技术的对象, 而没有将学生看作是一个需要发展的人。而学生在传统体育课程背景下接受的体育教学, 虽然他们也获得了发展, 但他们的发展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物化”的过程。说到底, 即使他们发展了, 掌握了很多运动技术, 但也只是一种机械的行为, 不可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三、体育新课程:从“物化”到“人化”

基于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和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弱点, 在2001年和2003年, 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分别出台了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而这里的健康并不仅仅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日常的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即三维健康观。而三维健康观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际上, 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前提就是要把学生当人看, 而不是把学生仅仅看作是一个物体, 看作是一个只需要单纯接受运动技术与技能的物体。

从体育新课程可以看出, “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使得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既定的体育学习目标自主选择最适合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容。而选择学习内容时, 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情况, 如身体条件、运动基础、体育学习兴趣, 等等。这种对学生的考虑, 其实就是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即将接受教育的完整的人, 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设置体育课程并实施体育教学。所以, 学生接受体育新课程的过程, 就是其从一个在体育方面“机械的物体”变成“真正的人”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 体育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条件进行合适的引导, 即因材施教。当然, 体育新课程的“人化”过程还需要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 所以, 这种“人化”是在传统课程的“物化”基础上的“人化”过程。也就是说, 体育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传统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起来的。

四、具体的剖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了体育新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本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但这只是一种宏观上的阐述, 而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更为微观的分析, 从不同的维度剖析体育新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1. 教学目标维度。

毫无疑问, 目标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 所以, 任何事情都必须是目标先导。传统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但很显然, 这个总目标只将体育学习的功能定位于身体锻炼的效益上, 是一种纯“物体”性的体育观, 而没有或者很少提及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所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体育新课程的总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 这不仅考虑了纯身体性的锻炼, 还考虑了诸多社会因素, 考虑了学生作为人的整体的健康发展。

另外,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中, 由于课程内容由国家统一规定, 且课程内容的排列都是基于运动项目的内在规律, 所以某堂课的具体目标并不能由体育教师和学生自主决定, 而必须由此运动项目来决定。这种方式很明显就无法考虑学生的真正发展, 而只能是纯身体性的技能学习。体育新课程则是预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 然后再根据目标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 这种方式显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维度。

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国家统一来规定, 即体育教学大纲已经安排好了体育教师在某一节课教授什么内容, 至于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则很少被考虑。而且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以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为标准,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这种安排方式一是忽略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全面发展, 而不是纯粹的运动技能学习, 二是学生在不同阶段总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学习同一种运动技能。体育新课程中的内容安排则是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由体育教师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等, 再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来安排, 安排的原则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与兴趣, 使之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从而为其一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体育课程将教学对象看作是机械的“物体”, 而体育新课程则将教学对象看作是有灵魂、有血肉的, 需要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发展的人。

3. 教学手段与方法维度。

传统体育教学多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而接受式通常又被我们称之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显然, 从这一教学方式的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 接受式教学方式可能确实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所谓接受式教学, 即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动作, 然后要求学生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机械的模仿, 教师热衷于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运动技能, 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体育新课程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即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些要求的提出, 很显然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运动技能, 而是要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上, 让学生掌握一些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用的能力。但是, 体育新课程并非是排斥接受式学习, 体育新课程的教学同样也需要接受式学习, 只不过不完全局限于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从新旧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体育新课程是在传统体育课程基础上的进步, 是从“物化”到“人化”的过程。

4. 教学评价。

对于体育教学的结果, 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 而对这种结果的评价, 传统体育课程通常是看学生在期末的最后测试成绩, 即谁跑得快、跳得远, 谁的成绩就最好。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 通过学习是否获得了进步等, 这些则没有纳入到评价的范围。其实, 说到底, 就是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如何, 这就将体育学习的功能局限在了运动技能的掌握上面。这种评价的体系折射出了评价主体简单、狭隘的评价思想, 没有考虑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体育新课程则提倡评价的多元化, 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元化, 等等。而这种多元化评价思想的提出, 就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的。另外,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也是对传统的体育学习绝对性评价思想的补充与完善, 因为诸如结果性评价等传统性评价还是需要继续坚持的, 只是需要完善和丰富而已。

通过上面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体育课程是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 使其由一个“纯粹的物体”变化成一个“有一定运动技能的物体”, 这是一个“物化”的过程, 但总地来说, 还是没有跳出物的范围, 还存在诸多思维局限。而体育新课程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思想, 它的一切都是从“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建立在以运动技能学习为载体的基础上的, 因此它是一个“物化”到“人化”的过程。更通俗地说, 体育新课程是在传统体育课程基础上的完善与发展, 这就是体育新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新旧体育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即传统体育课程是“物化”的过程, 而体育新课程则是在传统体育课程基础上的“人化”过程, 这为基层体育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提供了理论层面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物化,人化,新旧体育课程,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尹志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重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 :116-119.

[3]汪晓赞.新时期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转型与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3) :8-12.

上一篇: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2课文翻译下一篇:年度销售计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