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精选9篇)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篇1

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党的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青年学生的培养工作。我们党历来关心青年学生、爱护青年学生,重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明确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近年来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与探索中,社会关注最多、反映最强烈的教育问题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和教育的规范化管理等问题。只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真正解决了这些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才能使教育真正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有了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才会有最坚实、最广大、最合理、最有发展空间的人力资源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才群体、创新实力、和谐社会等,都将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永续发展动力。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篇2

一、教育方针演变与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 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方针演变的理论依据, 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和发展, 为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方向上,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 1958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 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江泽民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确立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 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目的上, 毛泽东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 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 他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 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 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 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对毛泽东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转型期国情, 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 是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说,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前期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南, 而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教育思想是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升华。这些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保证[1]。

二、教育方针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步

建国六十多年来, 教育方针的演变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 百废待兴, 教育亦是如此。当时的教育改革与建设方针继承和发展了老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义的教育,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要求党的教育方针也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作出调整, 教育方针就由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文革”期间, 由于受左倾思潮的严重干扰和影响,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严重挫折, 当时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十分浓厚, 它使人们差不多忘记了教育在其他方面的社会职能, 加之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又推行了一套“左”的政治思想工作, 使得教育方针完全被扭曲。经过十年浩劫后,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历程,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春天。20世纪90年代, 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苏东剧变, 苏联解体, 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时, 在教育方面提出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更新要求, 教育方针也演进到了新的高峰,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进入新世纪,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事业也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 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8.5年以上和10.5年左右, 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这些都表明,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 教育方针也进一步的完善, 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

三、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与根本目的

(一) 创造优越于资本主义教育模式是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虽是对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的否定, 但并未改变其社会制度的剥削性质。资产阶级在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旗帜下实行的是双轨学制。每一个社会成员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 实际决定了他们所受教育和教育机会、程度的不同。因此, 资产阶级自我标榜的教育民主则是受教育权形式上的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1975年第三十五届国际教育会议上阿尔及利亚学者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出:“每个儿童的社会出身, 强烈地影响学校教育的条件。事实上, 很明显一个吃得很差或者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可能像富家子弟那样有许多学习机会。”[2]在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对立、阶级斗争时, 教育平等问题是很难实现的。

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多年间, 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全国教育战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巩固成果,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持续发展, 呈现出新的气象。“第一, 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 全国2.6亿学生, 1 400多万名教职员工, 60多万所学校, 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第二, 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 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2006年, 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 毛入园率达到42.5%;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3%, 比2002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 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2%, 比2002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 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3]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基本上确立教育权利平等, 但是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虽然中国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但由于中国在基本上废除剥削制度以后, 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发生在劳动者的内部, 属于社会主义教育民主化不发达的状态, 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基于阶级对立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中国的教育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科学文化成果的权利, 使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实现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是优越于资本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二)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方针的根本目标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培养人才及其怎样培养人才的科学, 教育方针也必然要体现出这个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 甚至在同一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 (智体) 、“三育” (德智体) , 还是“四育” (德智体美) , 思想上左右摇摆, 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 也各自引经据典, 莫衷一是[4]。而现阶段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我们必须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越完善, 经济社会越发展, 越是要求劳动者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5) .

[2][澳]W.F.柯纳尔.20世纪的教育[J].张法艰, 译.外国教育资料, 1983, (4) .

[3]张起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回眸[J].统一论坛, 2008, (2) .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篇3

《创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并再次确立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你对此有何看法?

陈东瑜: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至今已有10年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又陆续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三个极为重要的纲要。这三个《纲要》是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而确立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共同构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导向性、全局性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光荣和自豪。

《创新时代》: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提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对于当时和现在的教育工作都有哪些指导意义?

陈东瑜: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1957年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对德育、智育、体育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毛泽东同志强调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以外,还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要深入实际,接近工农,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改革教育方法和考试方法,注重学生自学等。毛泽东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对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4月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十八大精神,深入领会领袖们和老一辈教育家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总政策。你如何解读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陈东瑜: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由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文如下:“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时代特点、内容最全面、结构最完整的教育方针。它是由“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等三个要点共同构成。其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说的是我国教育的性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说的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说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我认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应该把“方针”所表述的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的根本途径等三个基本要点一一贯彻落实,而不是只把“全面贯彻”当作口号来喊。

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例,毛泽东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始终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教育方针。他还指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内容及组织形式。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一再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但是到底如何全面贯彻,我想这是我们各级教育领导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创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部署,其中就包括“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请谈下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陈东瑜: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原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目前已写入我国的《教育法》。但必须指出的是,终身教育既不是一个教育体系,也不是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一个从婴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老年教育,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就是说,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一种组织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指导下完成自身这一部分的工作,并随时随地地为每个人的一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条件。

很显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就是指完善有利于实现终身学习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我认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支点,真正实现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从深层次上对现行教育体制、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突破和创新。我坚信,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然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提高和完善的长期持续发展和自然形成的过程。但令人费解的是,至今仍有不少同志对终身教育的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楚。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不建设学习型社会,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载体是学习型社区,因此建设学习型社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社区建设模式与其他一般社区建设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型社区建设是以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发展社区教育为手段,并把基于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导入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我们要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科学,构筑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逐步迈向学习型社会。这就是我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思路。可以说,一个个学习型社区的形成之日,也正是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之时。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想强调的是,终身教育是发展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架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是架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也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希望各级教育工作者和领导下大功夫,把建设学习型社会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篇4

第一阶段个人心得

自2月底街道、社区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本人能按照街道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社区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做好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街道党工委组织的系统学习、观看电教片、座谈交流等,使我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感触颇深,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作为一名社区的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下面结合自身工作谈谈自己的感悟:通过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自学《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要》等书籍,撰写心得体会,使我进一步加强了党性修养,进行自我剖析、认真思考、自我反思,使我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政治理论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政治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主要表现在: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与业务有关的能主动学一些,而对政治学习缺乏系统深入的钻研。对照党章自我教育、自我批评和不断反省自己少。),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加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由于社区事务的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有时在项任务集中时,感到压力大,想到的是如何尽快完成任务,而不是首先考虑如何能把各项任务做到最好,急于布置快速完成,导致在工作中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做到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时过于强调原则性,没有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群众服务意识有所欠缺)。

如何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又一个考验。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十多年的社区工作者、一名党员,就社区工作者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史、党的章程、党的性质和时事政治,提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爱岗敬业,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各项政策法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勤于钻研业务、熟悉业务,同时还要向身边同志虚心学习,不

论对方年龄大还是小,综合素质高还是低,只要比我们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好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尤其要学习他们怎样去处理矛盾、化解矛盾。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篇5

学习《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和《面向未来的赶考—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心得开远市公安局大庄派出所—吴丹 2014年4月2日,大庄派出所开展了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所长张敬东组织学习了《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摘编,王永虎教导员组织学习了《面向未来的赶考—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经过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餐桌浪费现象严重、铺张奢糜之风盛行的今天,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讲话在全国引起强烈共鸣。总书记的讲话说到了全国人民心里,我们坚决拥护和支持总书记的讲话。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中央发出的号召和作出的要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今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大势所趋。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各方面的条件优越了,很多人就开始铺张浪费起来了。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不均衡阶段,财力物力和物产资源浪费不起,就是真正富裕发达了,勤俭节约也决不能丢失。一方面,财力和资源的浪费无法挽回、不可弥补,而我们的发展一线、建设一线、基层一线还需要大量的财力和资源,我们的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流浪人员还需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不挨冻。另一方面,勤俭节约精神不是物质上的占有能够替代的,勤俭节约精神不是物质上的占有能够替代的,它是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和行为作风的体现。奢侈结出的恶果,不仅仅是物质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颓废、意志的消沉和事业的衰败。两个方面无论从哪个方面权衡,勤俭节约都一时不可忘却,一日不可脱离。

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总开关。正是因为有了信仰,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作为共产党人我们要坚定信念,心中始终装着百姓,矢志不渝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作风是与百姓和群众息息相关的,作为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绷紧作风这根弦。扎实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办好事,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不好高骛远、不贪大喜功。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一切就无从谈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教育) 篇6

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教育)

学习新思想,夯实民生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气势恢宏、高屋建瓴、影响深远,报告中的新提法、新论断、新阐述、新思想让人倍受鼓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横向看,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生态、军事、党建等方面;从纵向看,体现在四个层次:一是世界观方法论层次: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理念层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三是基本理论层次:新时代理论、矛盾新判断理论,“两部走”理论等。四是基本方略层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与改革举措等。

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特别是报告中关于民生方面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内容占据了重要篇幅,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可以说通篇报告体现了浓浓的民生情怀。下面结合我县县情,从教育、卫生、文化三大民生领域谈谈学习体会。

一、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报告中指出,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定位,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全面贯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我县教育现状。一是学前教育是短板。尽管目前我县基础教育实力较强,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学前教育建设方面存在着公办园少、民办园多、办园水平参差不齐、优质师资配备不足等问题,尽管做到了幼有所育,但离人民群众要求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艰巨。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问题,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两种,目前国家对普职比要求比较严,但广大家长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削尖脑袋想上高中,对职业教育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普及高中教育上,国家要求毛入学率达到90%,比当初普九的要求更高,目前有很多初中毕业生外出打工,不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今后需要更多地做家长、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我们要办强、办好我们的职业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上职校也有出路,同样可以上大学、可以学到一技之长。三是网络教育体系不完善。远程网络教育是最便捷、最优质、最高效的教育资源,但目前存着认识不高、利用率不高、普及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网络教育体系,让广大老百姓、广大学生在家内也能学习,适应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四是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有待巩固。在教育均衡上,尽管我县率先实现“四个没有”,即没有大班额、没有重点班、没有择校、没有补课。实行划片招生,学生就近入学。每年招聘大量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公办、民办教育并肩发展。但是巩固均衡教育的成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稍有不慎就可能反弹,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绷紧保持教育均衡发展的弦。五是教育人才补充不足。教育必先有教师,教师的培养和引留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县每年退休教师数量不少,同时有少量教师流失。尽管我们每年都招聘了大量教师,但与每年的退休人数及流失教师人数相比,远远不相匹配。与此同时,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我们的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长,因此教师补充机制更显得尤为突出。

(二)解决途径。一是坚定工作信心:

1、有认识。尽管我县是一个吃饭财政,但在教育上的投入从来没有含糊过。

2、有基础,我县学前教育近几年发展迅猛,全县幼儿园近150所,满足了广大幼儿入园的需求;基础教育全省全市有影响,群众有口碑,成绩有目共睹;职业教育投入较大,有公办有民办、有中职有高职、有规模有档次。特殊教育条件不断改善;网络教育也逐渐进入课堂,进入广大老百姓的生活中,基本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教育工作格局。

3、有传统,黄梅素来崇文重教,群众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政府对教育舍得投入,教师爱岗敬业,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

4、有良好的团队,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1、用好存量。我们要对现有教师要进行全面摸底,做到转岗一批、支教一批、培养一批,针对目前教师富余的地方,转岗一批补充到教师不足的地方;制定政策鼓励城区教师到乡镇支教;针对职业院校中缺乏职业技能教师这个现实,争取送一批外出进修、培训,做到为我所用。通过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2、做优质量。我县教师队伍比较庞大,我们要通过集训、培训、外出听课学习、远程互助等方式来提高全县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

3、强化增量。我们要加大学前教育教师、职业技能型教师、基础教育教师的引进力度,做到教师队伍梯队发展,保证教师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和结构合理。三是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和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等多种方式来加大教育投入。

二、倾力促进人民健康福祉

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一)我县卫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经过多年的发展,医疗系统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医疗技术却不能满足全县人民的需求,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都有待提高。县级医院高级人才难引、难进、难留,乡镇一级更是缺乏人才。二是医改工作任重道远。对照国家、省、市关于医改工作五项制度、十大重点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启动县内医共体、县外医联体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真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任务还十分艰巨。三是医疗服务需求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高端、优质的资源还不多,比喻依托妇幼保健院的月子中心、依托中医院的医养结合机构都还没有建成。同时医保基金外流不少,这说明我们分级诊疗机制有待完善,也说明我县医技水平有待提高,病源外流严重。

(二)卫计工作努力的方向。一是加快医疗机构建设。我们在新建妇幼保健院的基础上,拉开了中医院建设的序幕,按照进度,2019年底一座现代化园林式的中医院将会建成,中医院建成将会极大的改善现中医院、骨科医院的办医环境和条件。同时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成将为我县广大残疾人康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治未病中心的建成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合理有序的引进民资,建设月子中心、医养中心、康养中心,通过这些方式让基层老百姓享受优质医疗健康服务。二是加快医联体建设。在学习安徽天长、湖北枝江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积极组建县医共体和妇幼专科联盟。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形成紧密型的医联体,加快中南医院在小池建设的步伐,与县内医院错位发展,向高端、优质医疗发展,达到医保基金少外流、病源少外出,县内广大人民就医快捷、方便的目的,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资源带来的实惠。同时也注重与省内同济、协和等医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加强招才引智力度。做到内外相结合,对内,通过定期派送医务人员外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从业医护人员素质稳步提升;对外,加大招引专业医护人才的力度,优化专业人才工作和发展环境,切实提升医护人员待遇,确保引得进,留得住,能见效。

三、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一)我县文化事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丰富的文艺人才与结构不优之间的问题。我县文艺人才众多,有戏曲者、有编剧、有导演、有作家、有诗人、有书法家、有画家等,民间的戏曲爱好者、书法爱好者不计其数,但总的来说还是存在着青黄不接,结构不优的问题。比喻戏曲方面的编剧,目前大部分作品都来自一两个人,后继乏力。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挖掘不够之间的问题。我县素有“四地四乡”之称,是闻名国内外的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发源地、红十五军诞生地、国家级龙感湖湿地保护区所在地,是诗词之乡、楹联之乡、武术之乡、挑花之乡,这“四地四乡”及千年古县充分说明了我县文化底蕴、文化基础之深厚,文化氛围、艺术氛围之浓厚,但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文化彰显的作用不够明显。三是多元的文化元素与融合发展之间的问题。我县文化元素众多,但是多种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还不够,比喻戏曲与禅宗之间,文化与旅游之间,同时文化产品不多、不新。我们的多种文化犹如散落在民间的珍珠,缺乏一线串珠作用的发挥。四是文化大县与文化强县发展之间的问题。我们是千年古县,也是文化大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也大幅改善,但文化产业发展不够,与文化强县的建设差距不小。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篇7

———编者

一、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二、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三、关于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四、关于促进教育公平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五、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篇8

关键词: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 有效措施

一、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群众工作拥有了新的时代特点。群众要求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意识不断得到提高,依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表达个人利益诉求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复杂。有些领导干部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变得不愿做、不敢做、也不善做群众工作,这客观上增加了党脱离群众的危险。

在发展和改革面临重要拐点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清楚的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并及时的启动了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校正的程序,果断的部署了在全党展开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项工作十分的及时,也相当的关键,集中体现了党中央的政治眼光、群众情怀和忧患意识。

二、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可以用三个“必然要求”来高度的概括在全党进行深入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确保实现党的十八大所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有效解决群众强烈反映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通过认真的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根据党委的工作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强国富民的新跨越,为创造更加和谐稳定、党群关系更加融洽的良好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三个“必然要求”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号召全党牢记党的宗旨,从而树立党执政为民的理念;这表明了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顺利的实现中国梦,写好中国梦的新篇章,并为凝聚群众力量而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这些讲话突出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执政根基,巩固执政地位。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重塑我们党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方法

深入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其首要任务和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党内存在的官僚资本主义、形式主义、享乐和奢靡之风这四项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大力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既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又切中了作风建设的要害,而且抓住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他还强调,对于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都聚焦在作风建设上,活动集中解决了“四风”问题。党内目前存在的“四风”问题,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违背,是目前人民群众最为深恶痛绝,也是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影响我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因素。

习总书记所指出的“四风”问题,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也多多少少的存在,集中表现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好图虚名、追求形式、不求实效;群众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化,人民至上的思想不牢固;不思进取,精神懈怠,贪图安逸,看重名利;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处事讲排场、喜好攀比,生活过度追求奢华,等等。这些现象,很多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另一些属于个别问题,但是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对党内的作风之弊、行为之病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以教育学习为基础。要深入的学习党的十八大以及党中央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的学习真情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好作风、好经验。同时,要从服务思想和工作方法上大力的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可以经常的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运用唯物主义方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传统,将人民群众离散的、无体系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系统的、集中的意见,再到群众中进行宣传推广。

其次,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关键。在我党执政过程中,要坚持想问题、作决策以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将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广大群众赞成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能够充分的考虑和统筹各个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国近几年,虽然财力得到大大的增长,并且通过政策的反哺,我国民生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轻视的民生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方针,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在任何时候都要高度的重视民生问题,并以群众的呼声作为执政用权的第一信号,不遗余力地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第三,深入基层。通过各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大力的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水平。这项工作一方面要结合四群工作进行开展,把走进群众、深入基层作为一种工作的理念常态化。另一方面要真正的扑下身子,真正的了解基层工作者的生产生活现状,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深入群众,良好的工作习惯将会被建立,从而能够准确的掌握社情民意,及时的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动向。

第四,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坚决的执行好惠民的各项政策,使人民群众从中得到正常的利益回归,维护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科学决策、调查研究、舆情汇报等方面的制度,把基层人民群众的意见及时的反馈给领导干部,为以后的工作做指导。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可以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为党的执政兴国夯实群众基础。

四、总结

党的群众路线是维护党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有效方法,是党克敌制胜的有力法宝。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保持党的良好作风,进一步的明确党作风建设的现实途径,改变原有的那些不符合党群关系的思维工作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金水.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3,5:11-12.

[2] 彭晓明.石家庄市农广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J],现代农村科技,2013,17:33-34.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篇9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同样的道理,在学校这片园地上我们始终认为成就了教师就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育。校领导要一切为了教师,高度尊重教师,全面依靠教师。老师们当然会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践行教育的生本特质,同时也是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这都是一脉相承、源源不断的。

党的群众路线这样讲: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的逐步解放最终要靠人民自己,党的理论和主张只有掌握了群众、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起作用。老百姓知道,我们往往不知道;老百姓明白,我们往往不明白;老百姓清楚,我们往往不清楚;老百姓是真善美的化身,我们往往成为假恶丑的脏窝;老百姓是对的,我们往往是错的。所以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民主集中制、站稳群众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认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以人为本,而且民主和人性是世界民主潮流的关键词。不仅在政府执政上要这样,在社会的各个行业方方面面都应该践行。学校是教育的沃土,是培养人良好品质的摇篮。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往往是在学校。这样看来,教育的力量就更加不可忽视。我们铁路小学自上而下不仅在紧锣密鼓地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更在真真正正地实行群众路线。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一直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走在人本和生本的路上。

党的群众路线这样讲:一定要真实了解民意民愿民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民造福。我们党存在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为民造福,使人民不断得到民族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文化解放、社会解放等,直至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教育何尝不是这样,管理何尝不是这样。在学校党组织和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执着而快乐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党组织和工会关怀每位教师的生活和成长。他们努力争取为年轻教师解决住宿和饮食问题,关怀备至。青年教师不自觉地热切投身教学,晚上坚持在办公室学习备课,工作或加班时间超出普通教师好几个小时。这就是人本自觉而不是强力约束。这就是人性唤醒而不是愚昧民众。

党的群众路线这样讲: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高度一致。而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的政治优势。

我们铁路小学工会密切关注员工们的生活和工作。重大疾病、婚姻、生育、贫困他们都全力以赴,鼎力相助。可以说,学校的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松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熏陶下,政令上传下达,通透无比。以至于好多老师都抢着先交资料,好多老师都能年终拿到全勤奖。

之所谓上行下效纲举目张,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主体思想”以来我们就在渗透人性化教学。自从现任刘继军校长提倡生本教育以来,老师们更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上日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避免深挖洞要逛积粮。人人有点,点点有思,思思有文,文文可喜。这些并不是堂而皇之的教育潮流口号,在他们背后确确实实地是在实践着人本主义,是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和经验之一就是我们的党委、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与群众沟通的频率和深度,坚持密切联系广大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智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形成了共建共享的生动和谐的局面。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新情况不断出现,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群众工作的特点较之以前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其中主要体现在工作对象的更加多元、多样化,工作环境的复杂化和工作内容的丰富程度。但是,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同志强调的那样:无论形势怎么发展,无论形势怎样变化,保持先进性纯洁性,都是共产党总应当坚守的本色;保持执政为民的真心,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这一优良作风都是共产党员的基本功课、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为了搞好群众关系,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勤奋务实的作风建设。

倡导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力戒形式主义、假、大、空。使务实成为一种风尚,切实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每个单位每年要有新进步,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多做惠民利、解民难的实事。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检查、督导,掌握下级工作的实

与虚,了解下级工作落实情况。就干部职工作风问题,甚为关键,各单位必须敢抓、敢管,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加强绩效考核和纪律考核,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全体人员不会懒、不敢懒,更不敢不作为,乱作为。对存在庸、懒、散、奢,不作为、乱作为,索拿卡要的人或事,要敢于过硬,敢于处理,敢于曝光,使人人敬畏制度、纪律。

二、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

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虚心向人民学习,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工作方案,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作方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抓好落实。

三、要加强勤奋务实的作风建设。

倡导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力戒形式主义、假、大、空。使务实成为一种风尚,切实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每个单位每年要有新进步,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多做惠民利、解民难的实事。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检查、督导,掌握下级工作的实与虚,了解下级工作落实情况。就干部职工作风问题,甚为

关键,各单位必须敢抓、敢管,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加强绩效考核和纪律考核,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全体人员不会懒、不敢懒,更不敢不作为,乱作为。对存在庸、懒、散、奢,不作为、乱作为,索拿卡要的人或事,要敢于过硬,敢于处理,敢于曝光,使人人敬畏制度、纪律。

上一篇:创造和谐的机关环境下一篇:未来的钢笔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