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征文范文3000字(通用7篇)
他们匆匆的脚步形成的气浪,即使再微弱,也足以掀起几片枯叶。可刚露出几份见天日的水泥地板,很快又被从别处吹来的枯叶覆盖。若不是知道这条繁华的街属于一座繁华的城,单就这一个片段,这一个场景,打上“凋敝,萧条”的字样,也绝对不为过。“或者称呼此情此景为“马孔多”?”大脑里的这个念头还是一闪而过时,右手却如早已预知了大脑会有此念头一般,安静地放在了《百年孤独》的封皮上。若不是左手紧握的牛奶杯尚有余温,助我抵御寒意。我一定会被透过这书皮的,更甚于窗外的寒意狠狠刺痛。马孔多在哪里?马孔多在《百年孤独》的360页书纸里,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脑海里。
在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贫穷;面对过,或正在面对思想交替的国度里。在雨林里,在平原上,在沙漠中,在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只要那里尚有人类存在。马孔多,什么都不是。马孔多,就是一切。以来,第一次能如此用心地读完一本书。之前一直用一种浮躁而慵懒的态度去阅读,甚至只读个内容简介,上网搜个一两句书中经典名句就算读过了,就敢显摆了。但是《百年孤独》却不容许我这样做。从故事开篇的第一个场景,家族二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面对行刑队开始,整部小说就已经像一只深入我内心深处的小手,紧紧地抓住了我,把我一把揪进了这个最真实存在的虚幻之地。在那里,我仿佛亲身跟随着马孔多村的奠基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他的妻子乌尔苏拉一起,跋山涉水,来到大泽区这片荒芜之地,打下第一根木桩,盖起第一座草棚,每一个家的住址,都精心安排,甚至享受的阳光都不多不少。作者在描绘马孔多的建立时,用各种的侧面描写勾勒了一个有活力,如唐吉可德一般天马行空的男子,和一个勤劳踏实,“耕种时从不唱一声歌儿”的女子。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来到了闭塞的村庄。带来了放大镜,假牙,飞毯,银版照相术,还有被何塞称为人类最伟大发明的——冰块。
村子因为他的到来充满了活力,以及荒诞的探索热情。可马尔克斯显然不是安徒生,他不是来讲童话的。接下来的百年纪事成为阿尔卡蒂奥家族以及马孔多村的噩梦。家族创始人,何塞因为解不开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而发了疯,下半生一直被绑在树上。大儿子放荡不羁离家出走,最后枉死。二儿子一生孤傲异常,不懂得爱,也没有被爱过,在发动了32场起义后,宣布与政府和谈,孤独而死。三女儿和养女,为争一个男人而争风吃醋,一直斗到老死方休。本以为家族传到了第二代,会有所好转。可家族里的后人,不但不停地重复以第一代人的名字命名,还一遍遍地重复着前人的悲剧。一个个或死于非命,或失心发疯。直至家族最后的传人,私生子奥雷里亚诺因为妻子难产而死,儿子刚出生即被蚂蚁吞噬,悲愤中解开了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这才发觉,原来吉普赛人死前早已解开了家族的整段命运:家族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伴随着家族的陨落,整个马孔多村也在经历了创立伊始的清贫,外来人口迁入后的人丁兴旺,外国殖民势力的投资与撤出后,最终走向衰败,走向毁灭。马孔多的兴旺与灭亡,映射了广大第三世界的村庄与小城镇在20世纪的挣扎与不易。
在不开放的年代里,他们只能与愚昧为伍。甚至把冰当做一件发明。但那时的马孔多人是幸福的,他们战胜了大泽区的糟糕环境,战胜了萦绕村庄多时的失眠症。还能时不时地从同样愚昧的吉普赛人那里找点乐子,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向外国殖民势力开放的伊始,他们享受到了现代社会带来的一切满足,火车,电话,照相,就业机会,当然也包括拿着留声机,样样精通的法国**。可是,伴随着完全的开放,殖民者在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和当地的**政府勾结,使用极低的价格雇佣劳工。当劳工以**申索权利时,狼狈为奸的政府,立马挥起屠刀,毫不留情地镇压。
殖**义者却以无辜不知情者的样子,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许下一连串空洞的美好的诺言,却在村子遭受自然大灾时,拍拍屁股收拾走人。在他们眼里,村子就是一笔买卖,当其价值被榨干时,殖民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才不在乎那些原住民的生活呢。而对于政府而言,村子也是一笔买卖,政府收取大量的税金,当殖民者撤出后,这个没有最后一点价值的村子,自然不能再勾起政府的一点欲望。他们也不在乎那些可怜的国民的生活。这样的交易,对于殖民者和政府而言都是有利可图的不亏本买卖。唯一被牺牲掉的便是如马孔多一样的不幸村庄。然而,在同情何塞家族与马孔多村的同时,我却隐隐地又要为他们的某些传统而愤怒。
这种愤怒,不是憎恨,而是怒其不争。贫穷是一种至极可怕的疾病,就像艾滋病先摧毁人们的免疫系统,使得人们即使一次小小的感冒也可以致死一样。贫穷,先摧毁的是人的道德底线,然后,使得人们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摆脱厄运相伴。我不是卫道士,我也提倡婚姻自由,我也不喜欢文章后半段当家作主的宗教没落贵族费尔南达的刻板与虚伪。但是,我仍然无法接受何塞家族私生子成堆,家庭**的习俗。书中,几乎每个何塞家族的男人都会有一个私生子,即使是像梅梅这样的女孩子,也会因为青春期的冲动而养下一个私生子。而奥雷里亚诺上校更是有18个私生子,1个死于战乱,17个死于政敌的暗杀。更让人费解的是,乌尔苏拉居然全部都认下,并统统养大。乌尔苏拉是出于同情,怜悯,延长香火?我不得而知。但是,在我的国度里,私生子远没有到可以正大光明地被接受。因此,我始终相信何塞家族的这一荒诞习俗,以及乌尔苏拉的所谓宽容,完全都是出于一种因为贫穷对道德底线的长期侵蚀,而最终导致的愚昧与堕落。贫穷毁灭了何塞家族的同时,也对马孔多所在国度的自由派义军下了手。参加了自由派起义军的小奥雷里亚诺想和自己的姑姑阿玛兰妲上床,却遭到了阿玛兰妲的拒绝。郁闷的他问自己的战友“我们是为了自由婚姻而战吗?”他的战友回答“是,我们战斗是为了将来你连你老娘都能娶!”道德底线被侵蚀,直接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混乱,也间接导致了自由派无论如何革命都无法取得胜利。在那个虚拟的国度里,自由派伸张的所谓自由犹如嬉皮士曾经鼓吹的“要**不要做战”。
性解放是自由的一大意义,但不是全部的意义,更何况他们所谓的性解放,是连老娘都可以娶的极大解放。相信但凡还相信人伦纲常的家庭都不会给这样的派系投上一票的。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何塞家族和马孔多村,只留下了一地碎片,一地血肉,一地孤独,等待着蚂蚁来觅食,等待着诗人来吟诵,等待着后人来重复。马尔克斯成功地描绘了一个时代,一群人的生活状态。看着他们,就不得不联想到自己所处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不禁要问:当我们因为贫穷而愚昧,又因为要摆脱贫穷而不择手段时,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会距离马孔多又还有多远呢?君不见,那个百年孤独的诅咒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正时刻地悬挂在我们头顶。街上,枯黄的树叶被清洁工人扫去了大片,但是我分明看见更多的枯黄树叶早已蠢蠢欲动。
斟一杯清茶,笑对窗外,友情是飞花落絮的飘舞;沽一壶清酒,笑饮人生,友情是心灵轻轻的颤动;唱一首好歌,放远情怀,友情是山间精彩的云流;读一篇美文,陶冶性情,友情是心间清流的小溪。曾几何时,我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自怀着憧憬与忐忑推开了宿舍那扇门,也推开了彼此的笑脸与心灵。在温暖的笑容中,我们了解彼此;在敞开的心灵下,我们共同生活。我们憧憬着缤纷多彩的青春画卷在这里展开。
一个二十几平方米的空间,一个五个青春男孩的魅力舞台,一个我们共同的和谐之家。一杯清茶;一盒炒饭;一件阳台上飘动的衬衫;早课前洗漱的拥挤;不太情愿的卫生清扫;惹人恼怒的敲门声。在窄小的宿舍里,在简单的架子床上,在缘分的天空下,我们分享着这段最为美妙的成长时光,张扬却不夸张,活泼不少稳重,自由不乏纪律。包容,责任与自由这六个字构成了我们宿舍生活的主题。包容,是五人能生活在一起的基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宿舍的集体生活中平时的磕磕碰碰还是难免的,但时间不会太长,吃饭时间一到,立刻变好,球场上的风云早就盖过了那点不愉快的小事,在调侃中,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包容是赢得朋友的保证。学会包容他人,不是一句做作的空话,而是发自内心,形于言表的自然流露。包容他人对自己无意的伤害,是让人钦佩的气概;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包容他人对自己的仇恨,是人格至高的袒露。宿舍中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也有差异,没人会因别人的意见和做法不和己意而大动干戈,我们总能找到化解僵局的方法,不会因小事而伤害舍友间的感情。当然包容不是迁就,不是放纵,更不是放任自流,那是不负责任。如果宿舍中的某个人确实做错了,我们会坦诚的告诉他,让他改正,犯错误的也绝不会因此而憎恶大家,因为我们都知道,包容是人生的财富。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能让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种幸福!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争吵中度过此生。
责任,这是我们信奉的第二条准则,责任意味着奋斗,意味着拼搏,意味着承诺,因为我们相信你可以做不到胸怀天下,但至少要有一份宽容,举重若轻,大道而行;你可以做不到志在千里,但至少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作为学生,就要好好学习,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每当舍中有人因小事而发出不想继续的感言,总会有人说他,这不是不包容,而是作为舍友,不能看他这样有气无力的生活,责任是我们对生活的承诺,在宿舍中,责任就意味着你必须干好你自己的一切,不能奢求别人帮助,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包括公益劳动,这是我们对责任的一种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宿舍卫生可谓是头等大事,我们虽是男生宿舍,但绝对没有印象中的那种脏、乱、差,宿舍虽空间不大,但都干净整洁,这是我们牢记自己有保持舍内环境整洁的责任的结果。
自由,这是最后一条宿舍格言,言论自由,在宿舍你可以谈天说地,只要没人睡觉,别人就不会打断,只要你有话题,咱们都可以一起侃,从切尔西到利物浦,从火箭到小牛,从F1到达卡拉力赛,聊到尽兴处美国的航母,俄国的导弹,无一不拉。行为自由,只要你不碍着大家,你可以可劲的闹,宿舍里总能找出乐子来,无聊的生活也不乏一些趣味。自由不代表着无法无天,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必需的,不妨碍别人的生活是一定的,自由不能干涉到他人,这是原则。自由的生活给我们宿舍带来的是更加亲密的同学关系,在自由中我们慢慢学会包容大家,在自由中又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在包容,责任,自由的主题下,我们的宿舍将越来越好,也相信当我们离别时会怀念这个小小的空间。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友谊,它变得醇香。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友谊,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因为友谊,它变得美丽。在梦想飘飞的季节,我们五人一路狂欢,一路追逐,为年轻歌唱,放飞激情,放飞理想。跌倒了,勇敢的爬起来,擦干泪,潇洒依旧。我们绽放青春,我们立下誓言,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断奋斗。当我们团结力量,奋起拼搏的那一刻,我们充满精神,我们无比自信,只因为我们是一个强大的集体。无悔的青春,无悔的誓言。正是青春的誓言,让我们集聚一堂,彼此了解,相互信任,更使我们明白,青春不该被浪费,誓言不该被摧毁。那充满朝气的青春是催促我们不断前进,不断改善的力量。它将我们置于思想的境界之中,给予了我们思考未来的机会。我们有了各自的理想和追求。我们不再庸庸碌碌的消磨时光,我们慢慢的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有的躲进自习室,为考研梦而潜心苦读;有的走出校门,去参加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在通向理想的星光大道上,我们都幸福地笑着。
这就是我们的家,是朋友,是感动,是温馨,是阳光,是友情的凝结,是盛开的鲜花,是团结的兄弟,是一切,是爱。我爱我家——821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在8219中共同奋斗、共同进步吧!
下面介绍一下我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
首先,要对工地环境有所了解,包括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接着就是看,来到工地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每个地方都值得你好好的看看,老师也说了要“三看”,图纸是必不可少的,拿了一本一期5#楼的施工图翻开看了起来,师父叫我先重点看建筑设计施工说明和结构说明,确实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你记住的,特别是结构说明里面,建筑构造做法表、钢筋的使用,锚固等等。而后看平、立、剖图对房间的开间,进深,高度有所了解,在大脑里形成立体图。
二看资料,要说资料工地上实在是太多了,工作联系单:里面有变更、具体做法、通知等;会议记要:监理月报、工地例会、专题会议、项目监理机构内部会议等;一期1#~4#楼施工组织设计;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方法;7月份8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关于会所桩基工程问监理拿个份文件,了解了桩基部分的有关知识,如桩径尺寸、长度、持力层、单桩竖向承载力,采用110振动沉管灌注桩,打桩时可能发生“瓶颈”桩、“大肚子”桩等,入土深度控制、容许偏差范围及桩身砼质量控制等等;《南京市住宅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讲到了验收人员组成、分户与竣工验收的区别、验收时需填表格、验收内容等等;最后还看到了一期1#~10#楼加d1、d2、d3的建筑工程桩基工程的施工验收资料,每份足足有几百张,并且一些单子需要原件,里面有质量验收报告、桩位图、高应变检测报告等等,这些都要送到档案馆存档。
三看施工工艺,如何施工放线及监理复线,什么是“五零线”;滴水线的做法,底面与外墙面交界处,距拐角1-2处做一条1左右宽的凹槽;看钢筋工程中钢筋的接头和断点焊接及钢筋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和约束边缘柱的连接构造,直径小于28采用搭接,大于28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对于柱机械焊接时纵筋距基础、楼板顶面大于500,相邻钢筋交错连接大于35d,箍筋和拉筋弯钩和间距的构造,拉筋采用梅花型布置,垫块的使用。看模板支撑体系,10#地下室模板面板采用厚度为18mm的木胶合板,内竖楞采50mmx100mm木楞,间距为250mm,外横楞采用双脚手钢管,间距为600mm,对拉螺栓的布置,严禁使用废机油满涂等;砼工程中采用一次支模一次浇注,砼的测温等等;止水带,后浇带的做法;施工缝留置,柱、剪力墙留在梁板底50~100,梁留在1/3跨中;伸缩缝的留法和做法;地下室外墙须做防水处理涂两层沥青而后砌一皮砖做保护层最后才能回土;会所打沉管灌注桩的施工过程,钢筋笼是否合格,拔桩速度的控制,桩机移位等。这也是我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和师父去工地每栋楼看看,主体还在施工的10#楼地下室钢筋是否绑弯、箍筋分布筋间距、后浇带纵筋锚固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止水带上的预埋管件是否满焊等;主体结束的看装饰工程,涂料是否涂到位,门窗打密封胶,窗台、阴角部位渗水现象,外墙贴砖,和监理乙方一起拿着激光测距仪测房间净高偏差是否在2公分内,进深开间是否也满足要求。墙面有没有空鼓,有没有裂缝,特别是门洞和梁下部位容易出现裂缝,需要铺贴钢丝网。窗户装好后四周是否粉好、楼梯休息平台阴阳角是否粉平粉直等等,每天都能发现不少的问题。
在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尚不能轻松胜任建筑工程工作,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应该将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只是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由于专业实习时间较少,因此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所获取的阅历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向从事水利工程的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三、专业知识在工程中运用不够灵活。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切实感受到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欠灵活。这主要是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因此,今后在学习和实践中应该重视积累和运用,使所学的知识由量变到质变,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四、对理论只是的掌握不够扎实,实习时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没学好.在学校时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关,才在考试的时候随便看一下,等考试过后就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管以后要用与否就都在记忆里消失了.熟悉图纸的能力差,对平面的图形想象不出立体的样子.对于最新的施工规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地判断出施工的对错.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不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对于建筑方面的最新动态了解太少.
实习期间,我还深深体会到应该如何做人与讲话.
一、待人真诚友好.不要阳奉阴违、虚假做作,跟社会上每个人打交道都要有一颗热忱的心.
二、虚心学习.不论是项目经理、施工员还是普通工人,我们都要虚心请教,要不卑不亢、沉着细致,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三、积极主动.不要怕丢面子,不懂就要问,而且要不耻下问,心里有什么话不要藏着掖着,不要怕出错,一定要说出来.
四、说话的分寸与技巧.说话要大方得体,遇着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轻重适宜、恰当合理、兼顾多方.要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
五、细致深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浮于表面,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其事更应该明其理.不要半懂不懂,一定要深入的了解.
范文二:
暑假早以落下大幕一个星期了,远去了的不仅是暑假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欢快,更多的缺失以往暑假没有的过的实习的经历。本来这样的报告应该在实习结束后便立刻写就的,但忙碌的实习生活的结束让人去迫不及待的去享受暑假的尾巴,也就把这件事退后了。其次,写这样一个报告总是要在不断的回忆与思考中进行构思的。所以,这一自我总结的阶段总是要有的。报告这类的文章,我还没曾写过,但看过一些类似的报告无非就是介绍自己在工作和实习的过程中的一些得失,这种得失当然是包括了精神上的与学识上两方面。这样的总结才是完美的,不曾遗漏的。但是这样的总结却又是不能单纯的分开来看的,总是相辅相成不能分离的。下面,我就把之二十多天的实习做一个总结报告。
实习大约是在七月二十六号开始的,开始的便是一堆的麻烦事,我倒是想早点投入到实习生活中,但找这个项目的总监总是一波三折,大概是领导的原因,总是忙来忙去却无法为我所忙。终于在告知我实习后的第三天下午我终于是上班了。因为是在我们县里面的城建局实习,而城建局在项目建设中角色也就是质检和监理。因为质检是在实验室,终究与施工现场不同,不能接触到工程的最前沿。所以我顺其自然的被安排到了监理部,不过这个角色也是我们这行将来就业的一个方向吧。我们的监理部与施工队的项目部是一个办公室。监理部总共有加上我四个监理。一个是陈监理,三十七八岁的样子,个子中等,每天总是乐呵呵的样子,在后来我知道他之前是搞施工的,后来考了监理证才在这城建局谋求了一个职位,星期天的时候还要去城郊区的一个收费站上班,算是兼职吧,但两份工作下来一月的工资也就两千左右。这样的收入在我们这个小县城还算是马马虎虎吧。第二个要介绍的是老王,是个旁站监理,今年五十多了。每日勤勤恳恳,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尤其是在夜间浇灌混凝土的时候,要守候一夜的。旁站监理就是这样,要时时刻刻在施工的第一线,辛苦劳累不必多说了。平日里我们两个在一起的时间最多,聊的也最多。得知他以前也不是干这行的,也是通过考试被城建局录用而后便被安排到这个工程当了一个旁站监理,技术水平可想而知,是三人中最差的,但却是三人中最辛苦的。这便应验了孟子的那句话:劳心者役人,劳人者役于人。最后一个监理也是我最为佩服的,作为这些监理的绝对老大,不仅工作态度认真,而且工作能力超强,熟知各种工程施工的要理规范,快六十了干了一辈子工程,经验也相当丰富。不过就在我来的前几日还未曾见过他,后来得知原来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眉骨受伤住院的,幸而是小伤缝几针静养几日便好了。
这样,我就每日几乎和这几位监理在一起工作,至于那个介绍我过来的总监刘哥却很少来,毕竟是个小领导么,像这样下现场的事,交给手下人便可,只是隔几日到工地视察一下工作便可,其余时间有事了电话联系。在说我这个工程,是两栋砖混结构的居民楼,是当地村民的保障房项目。我到的时候好像有一栋是二层支模板,另一栋是二层砌砖墙。就在我实习结束后,这两栋楼已经完成了五层了,现在恐怕已经封顶了。其实,砖混结构算是在钢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中造价最为便宜的了。可在以后国家也要慢慢取缔这些红砖的生产商的,这样红砖为主额砖混结构要慢慢被那些新的砌体所代替了。实习的过程,每天几乎都差不多,就是上楼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材料质量。由于我去工地时基础早已经完工了,我也就只能去学习一下主体的施工了。主体施工也就主要是支模板,绑钢筋,浇灌混凝土,绑柱钢筋而后砌砖墙。就我这个工程我就介绍下这几个步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支模板,支模板是属于木工的活,整体来看模板支的是很不错的,各种规格尺寸到也符合规范,只是在细节方面缺少注意的。主要体现在对模板的支护。一个是支柱的间距过大,安照规范是不大于八十公分,但往往是不这样做的。其次是支柱是各种木杆,木杆的粗细不一,这个要求要大头朝上,小头在下,并且底端要垫木块,这些要求在工程中都被忽略了。其实,在顶端还要加拉条让支护与顶板形成一体的,但这些我也没有福气见上。
其次是绑扎钢筋,这里恐怕是问题最多的了。钢筋时建筑工程的灵魂,所以我们要尤其的关注。作为主要支撑承载的材料,如果不能按照设计规范来的话,其就是英雄物用武之地。这些问题主要有钢筋的间距不均匀,或者有的根本没按照设计来做。本来是间距失误厘米,有几次检查的时候却达到了二十厘米。在连监理的督促下才又加了几条钢筋。其次是钢筋的弯钩经常是不够标准,折现都在标准图集上有规定的。还有一次是阳台钢筋的绑扎的时候主筋居然少了十几公分,最终还是责令施工方将其加长。还有的问题就是垫块不够,马镫不够这类的问题。这个问题出现不是一两次了,而是此次出现但次次都要说的,有些时候不是这些工人不会干活,实际上是他们根本没把这工作当会儿事,完全是态度问题。这便是验钢筋,钢筋检验通过了施工队才能浇灌混凝土。再者就是浇灌混凝土了,浇灌混凝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由于浇灌混凝土总是在晚上的时间,所以我很少能看上,不过后来几次就从下午就开始了,所以我也经常和老王监理上楼去看一些。浇灌混凝土前一定要把模板,钢筋间的杂物去除,而且要用水冲洗,但就我这仅有的几次来看却没这样做。在浇柱混凝土的时候要在底层先要铺一层五十厘米到一米厚的细砂浆的,但这也就被施工队无情的忽略了,这些工序固然是麻烦,但这也成了他们忽略最大的理由,他们要赶工期,所以一切麻烦且不太重要的细节就这样被过了。
还有就是绑柱钢筋了,这个是出现过较大问题的阶段。本来技术员已经放好了施工线了,但这些钢筋工总是要或多或少额差那么一点,有一次我们在例行的检查中居然发现有根柱子居然比设计的位置查了七公分,虽然工程建筑不是一个精细的行业,但这样的差距还是不内容许的,后来我们想这问题的出现主要是钢筋工和砌墙工人不负责任的共同结果,钢筋工本身绑扎的错误加上砌筑墙的工人没有保证柱的垂直而是任由其再砌墙过程中随意偏移,可能是从第一层开始,这样小小的误差慢慢的积累便达到恩了七公分这个大的误差。为此监理部还下了监理通知书责令期限期修整,最后在监理通过施工方案并检查了修整结果此事才算作罢。
最后就是砌砖墙了,砌砖墙的师傅我看是做的最好的了,工艺简单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这些砌砖墙的师傅手艺还是听不错的。每次和几位监理用靠尺来靠墙的时候都能让我们满意。这也不能掩饰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压筋的的长度本来是伸出墙外一米二左右,但在一次检查的时候长度居然才七十,远远小于规定长度。而且按照规定是每四层砖压两根压筋,但事实总是压的不均匀,有的是三层有的是五层,参差不齐,实在是说不过去,其实归结起来还是工作不用心造成的。
这些都是我在实习中遇到的一些主要的问题,还有一些小问题我就不在这里嗦了,每天的日记还是可以反映出这些问题的。不过,对于安全问题我还是要再强调一下的。在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了,在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下,人民的命比起工程的所谓利益更值得我们这些工程人员的关注。期间上级的各个主管单位还对工程进行检查,而检查的重点主要是安全问题,所以这个工地人员以及建筑物的安全这个警钟要长鸣。
实习的日子匆匆而过,但这些记忆还是会深刻的留在我的心中。这段时间我不仅是学习并实践了许多的专业知识,时间虽然短暂但带给我的启发是很大的。接触到建筑额第一线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建筑工地形形色色的施工技术,而且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人员,学习到了书本上未曾介绍过的实践中的知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实践的伟大之处,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学习理论知识的必要性。从理论中来然后回到理论中去,这也是实习的收获。大四期间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我也更加认识到了这些知识的重要之处,因为书本的知识纵然是纸上谈兵,但如果你不会纸上的功夫难道就指望凭空的带兵打仗?所以这些学习都是必要的不仅是基石,更是你今后发展进步的跳板。
最后我还要说的就是责任的问题,其实建筑行业就是一个建良心的行业,我们不希望自己亲自参与过建设的项目是楼倒倒,楼脆脆。所以由责任心产生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正义感。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城市才会越美好,因此不要将口号简简单单成了口号,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信仰,并需要用一辈子笃行之。再多慷慨激昂的宣告都不如埋下头来认真的工作,我们每一个工程人员一定要牢记自己的使命,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而且更要牢记自己盖得房子是活着的人的房子,而是不给活着的人的坟墓。
读了《联想风云》,我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一个企业今天的辉煌是需要一个企业家不懈努力去经营和管理,同时在创业之初都有很艰难的历史,万事开头难;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和领导者是需要有自己的’经营哩念‘,并且能够让自己的下属明白自己的意思并且付诸行动好,这就需要好的’表达能力‘,需要好的’领导才能‘,能够让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办事,朝着目标前进,需要’创新能力‘,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时代,一个要想在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始终跑在同行业的前列,不光是产品和服务要创新,营销手段也要创新,还有很多其他的环节上也少不了创新,还需要’冒险精神‘,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为存在着风险,所以就需要冒险。如何决策才能在冒险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如何在企业危机四伏时大胆作出决策并取得成功,还需要沉着冷静的头脑,处变不惊的素质,知人善用,善于学习。。。而这些能力,素质和品格有的时与生俱来的,有的时需要在平时锻炼的。总之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和企业家是不容易的。
首先来说说柳传志,他说得很多富有哲理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如“我不能做珍珠,但是我可以做一个漂亮的项链,把那些漂亮的珍珠穿起来”,“你和别人一样都是小鸡,别人认为你比他小,如果你是火鸡,别人会认为你和他一样大,如果你是驼鸟,别人才会认为你比他大”。当时他创建联想之前只是中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的研究员,应该说在技术上面他没有特别的,但是正是因为他有优秀的领导才能,沉着冷静的头脑,将一个个优秀的技术人员说到说到一起来办企业,刚开始是很艰难的,只是倒卖一些小东西,后来开始代理卖AST的电脑,倪光南的联想汉卡,香港联想成立,后来自己的微机legend 生产基地
再到后来的lenove 到新联想,从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麻烦,我觉得对联想来说最重大的两件事是柳倪之争和联想分拆。柳传志经历三次审查,都是倪光南搞出来的。主要再‘知识支配资本还是资本支配知识上’。在电脑市场逐渐有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时,柳传志作为一个企业家,他考虑技术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市场,因为一个企业作出来的产品只有符合人们的需要才能卖出去获得利润,维持企业生成和发展。而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他更多的时考虑技术方面的问题,不断地追求更高技术水准他不会考虑这个产品的生产成本,顾客需求,市场反映情况。这就让昔日10年愉快的合作伙伴恶语重伤。倪多次写信告柳有经济问题,搞得柳多次被审查,但是但是柳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而是很冷静,很大气。在前两次都很大气。而且在开会时说了很多以前的愉快合作事和感人话,希望能够感化倪,不要在与他作对。要知道,在联想早期时,联想很多收入是靠倪的联想汉卡获得的,在当时,联想时很成功的,媒体报纸杂志上到处都是报道联想。为了让联想更有发展,柳让形象推广部人将成功归公倪的贡献和技术的支持,对他自己一字不提。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可能只有技术,技术研发只是产业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他还需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卖出去。。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来领导这个企业,所以不只是倪一个人功劳,应该说柳有更大的功劳,但是他不看中名声和荣誉,只看重企业的利益,看重企业的发展,只看重怎么做对企业发展有好处就怎么做,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他身上的一种大气
《联想风云》,这是联想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柳传志个人创业史。看完,不禁感慨于柳传志的气度与眼界,正如秦朔所形容的: 他的人生修炼“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人情练达”。另外,他的名字也堪称上品,给人一种“世外高人”般传奇色彩。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故事,一是柳传志与倪光南的恩怨纷争,一是联想分拆神州数码。这两件事都关乎人与权力,前者是权力的争夺,后者是权力的分配,柳传志的处理都“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
顺便记下一些觉得不错的句子:
联想的最显著的进步都是在战胜了最严峻的危机之后得来的。
柳传志的迄今为止的生涯一直被一种梦想所引诱,当他出色地实现了梦想之后,依然有新的梦想在前面召唤。
这不只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历史。
先谋而后动
每个人的出身和经历都难免在他的性格上留下痕迹
他(柳传志)的人格魅力,他的才能,还有他的坦诚和容易交往,早就吸引了我。
大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是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
倪(光南)还拥有一种优秀科学家的天赋,他能够在一件事情上投入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激情,专注而且持之以恒。
他(柳传志)的逻辑和他的激情,以及他的那副充满渴望的眼神,常常让人无法拒绝他的任何请求
柳传志是个思想家,充满激情和远见卓识,还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演说家
此人(李勤)宽肩大脸,精明,粗放,豪爽,还有几分敢作敢为的品格,愿意为他人承担风险
柳传志信奉洁身自好的哲学:“自己不骗别人也不能被别人骗。”
如果不是仗着他(柳传志)的果断、坚忍、百折不挠,以及几分“黑社会老大”的野性,他可能早被埋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混乱秩序中,绝不会有日后的辉煌。
他(柳传志)太了解眼前这些官员的秉性,有时候他们的面子要比事情本身的曲直更加重要,很多事情的要害不在是非之间,你只有先服了软,才能给自己争取转圜之地。
公司未来的方向不是你自己能做什么,而是人家需要什么
在社交场合,提前到达和迟到一样,都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不论他们在未来之路走出多远,始终不能与既成的体制翻脸成仇。
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
在一场必输的竞赛中夺取胜利,奥妙在于用自己的“上马”去对抗对手的“中马”,用自己的“中马”去对抗对手的“下马”。
人类有个奇怪的特征,你越是不让他说话,他就越是气急败坏;你给他足够的说话机会,他反而会心平气和。
我们国家历史上那些伟人,哪个不是崛起于草莽之中?
大规模的生产一旦展开,质量的控制便成为问题。
可惜很多事情能够看得清楚已经不易,做起来就更难。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相信人的本性中具有追求利益的特征
一种好的薪酬制度,能够让人们把这种追求与职业的责任感结合在一起
成大事者的重要一途,就是不要让自己陷入无谓的人事纠纷
你可以对别人说,柳传志是你的朋友。(这话是柳传志对孙宏斌说的,颇令人感动)
可是他(杨元庆)毕竟年轻,一点也不能体会在中国为人处世的一个规则,那就是,你自己痛快的时候也不能让别人不痛快。
作家秦朔在他的《大变局》一书中谈到柳传志,说他的人生修炼“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人情练达”。
他(柳传志)在顽强地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时,也有足够的胸怀去包容那些他不能改变的东西。然而还有最重要的,他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什么是自己能够改变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的。
什么时候应当秉公持正,什么时候应当妥协,只有饱经风霜、富有智慧而又修炼到极致的人,才能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两线作战”乃是兵家大忌
办公司就是办人
你真的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肯承认你比他大。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只有赢得这种“心服”,才具备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条件。
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至理名言,也要记住说这句话的哲人也犯了骄傲的错误,这说明做到谦虚是多么困难。
小公司办事,大公司办人
一个位置有多个人可以接任,这样的情形总是反复出现在杰出的公司中。中国人的办法是把他们硬生生地捏合在一起,而西方人总是选择其中一个,而让其他人离开
杨元庆擅长于在漫长的岁月中只做一件事,善始善终。而郭为善于在一年之中做很多事情,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关键的地方,不是善始,就是善终。
与其钝刀子割肉,不如快刀斩乱麻
《旁观者》读书笔记
(完结一本书5000字)
要说的这本书又是德鲁克大师的作品,不过作为一篇短篇故事集,这个同样特立独行的作者着力生动的刻画了“一些特别的人”和“他们的特立独行”。
我要说的是这本超赞的书是在是有趣的很,忐忑的挤出工作的间隙,把电子版饶有兴趣的读完。这个大师活的太长久而隆重了,出生于20世纪初,逝于21世纪初,游历整个欧洲和北美洲,创立了鲜为人知的管理学科。在其数十本管理著作中,这本根本不能归入管理书籍,只是大师的长跨度的非凡经历,加之其独特的观察和描述视角,使得我在构建那个呈现出来的“社会的图像”,“捕捉”那一代人“难以想象的哪种深邃、韵味和感觉”。不带喘气的在办公室读完,自然会有忐忑不安的心情,只是那些人物太生动而有趣,而这位大师正如其所言,不管怎么讲故事,逸事,总会像德鲁克从亨利伯伯那里学来的一样,无论怎么跳跃式思维,无论怎么起自一个特定的、非常具体的东西,最后终于得到一个准则,而大师也会这样来给予每个人或者他们的性格、成就作一个独特的总结准则。
那些人物或者太遥远却知名,或者太渺小而平凡,在德鲁克笔下总能熠熠生辉.即便那些人物之间不能等量齐观,但是正是社会的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因为大师的经历与视角,被发掘和放大。不管是赫赫有名的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通用董事长斯隆,还是平凡的弗里德伯格,亨利伯伯,帕尔布,斯隆手下的没有一个性格相似的几十个主管们,读完他们,读者似乎身临其境的在与他们共事,对话与不断的思考。德鲁克老人家的记性太好了,这些人物横跨数十年,他们的形象,嗜好甚至口头禅仍在脑海中历历在目。原来这位旁观者发现这些角色在一生中出现,并对自身的影响太深远了。这种回忆录以人物为中心,讲述那些有趣的故事,旁观者在纪念他们,并时时用智慧总结他们,影响自我。波澜壮阔的经历给予人旁观的权力,并思考,辨别,归纳,提炼与汲取。
这本书实在和《管理的实践》相差太大,不能相提并论,但绝非是指意义层次。《管理的实践》完全是管理领域的始祖性书籍,这本以美国20-40年代企业和社会为背景,与今天的中国企业和社会背景极为相似,每每读到案例或者大师的总结观点,结合实际不禁拍案叫绝。在现在制造工厂有问题与困难,回到书中总能找到满意而信服的答案。
而旁观者则完全是另一个视角,与管理无关,却令人在诸方面获益匪浅。比如对于弗洛伊德中肯的评价,小人物中的大智慧,大人物中的小智慧。斯隆对于GM的开拓性的实践,加之其自身的某些看似怪诞的行为准则(比如花最多的时间决策,任用最合适的人才),充满令人折服的力量(当然首先令大师折服)。
局者迷”,作为管理学大师,只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才能领悟出超越现实的思考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领先,德鲁克的伟大就在这里,如果他只研究现有管理界的常规思维和做法,他只能被称之为管理学者,成为不了照耀管理学界多年的大师。
德鲁克自己说,从他写第一本书开始至今,他“所写的一切无不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他要对抗的是一个集权当道、讲求统一与一致的时代。他笃信只有独立和多元的特质,才能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德鲁克不愿意悲剧式地进入历史,不管是被指派为一个丑角,还是证明为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他选择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这里的旁观者,是一个不与强权者进行权利游戏的人,是一个不放弃独立思考的人,是一个不媚俗的人,是一个尊重人性价值的人。
这本书写的是人,德鲁克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清华大学杨斌教授理解为世界上没有无趣的人,却有着大量的不善于(愿意)观察,不能够以移情心去体会的人。德鲁克对人的观察,给所有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样板、楷模。倘若你能够对自己的同时、伙伴的行为、态度乃至价值观,有如此敏锐且练达的洞察,你就有了成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基础特质。
德鲁克在他的《管理的实践》中曾说,他认真地研究了当时(20世纪50年代)大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发现其中只有两门对于培养管理者最有帮助:短篇小说写作与诗歌赏析。诗歌帮助一个学生练习用感性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而短篇小说的协作则培养你的那种对于人以及人际的入微体察。
读者写信告诉德鲁克:“你的著作,我几乎都读过了,对我的帮助相当大,特别是在工作上。但是,在你这么多作品里,《旁观者》给我的乐趣最多。德鲁克也说这是他最喜爱的一本书,也是他写作最快的一本书,从起笔到完成全书,不到一年的光景。我明白之所以读来流畅的原因了,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无需构思,随手拈来,但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造就了这位影响全世界的管理学大师。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年出生在维也纳。德鲁克奠定了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德鲁克的回忆录——《旁观者》写了20年,是他唯一写作时间最长的、虽不是最好的、却是他本人最喜欢的作品!
《旁观者》是德鲁克知识及人生旅程的记录。该书每一章都可个别独立,可以说是故事集。全书15个章节、15组人物,每一组人与事都紧扣着20世纪里最重要的某些领域和特性。就在抒情的夹叙夹议中,真实的德鲁克亲切清晰地浮现出来。
作者希望借此呈现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这一代的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精髓、神韵与触觉,比如两次大战间的欧洲、罗斯福新政时期(New Deal years),以及二战刚结束时的美国。
读完《旁观者》,我们也许能明白在德鲁克一以贯之的思想渊源是什么了。
我对《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美]彼得·德鲁克,廖月娟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下同。]中的第一部“来自亚特兰提斯的报告”中的“怀恩师”一文,反复读了数遍,从情感而言,它是散文;从个人经历来说,我从灵魂深处感到它是苏格拉底式的思想哲学;从管理学上分析,它是一篇高境界的管理理论文章!它集中折射出德鲁克的“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思想光芒。
在此,我一边将其《怀恩师》中主要情节摘录,一边谈谈德鲁克的“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思想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我见识过许多一流的教学风采,也见过几个相当伟大的老师。然而,在教过我的老师中,我认为一流的只有两位,也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老师——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她们不仅称职,更是杰出的教师。” 据我对《怀恩师》的分析,埃尔莎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对入学新生进行多次的摸底考试,以掌握学生已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可认为是为了确定战略性目标而收集丰富的情报和调研分析,对于一个政府部门的管理者来说,在确定战略性目标前,必须进行大量的情报收集和调研分析工作,而且要做到仔细、仔细、再仔细,尽量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可以说公共管理无小事,细节决定公共管理的成败)[括号中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下同。];
2、然后,单独请每一个学生分析自己表现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和学生共同拟订个体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通过让上级单位及人员参与制定组织目标和组织计划,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老师和学生互动--高层和较低层次人员都积极参与,可以认为是对于每一个学生成长成功的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确定学生成长的战略性目标。我们在确定组织中的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和任务等等工作中,要把高层与较低层次人员的互动作为一项机制,甚至是必经的程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确保组织目标的正确性,确保组织目标顺利完成);
3、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方法丰富多彩,有学生互相检查,有自我检查,有老师检查,等等(即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在公共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对组织目标的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这项工作也缺乏长效机制,经常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样做的结果表明:第一是不能及时发现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是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修改目标或者抛弃不现实的目标,第三是由于情况不明,很难做到赏罚分明);
4、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适时进行表扬(即对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予以激励和保护。因此,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尤其是要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做好各种工作人员的出勤、人际关系、工作绩效、创新表现、服务态度等等方面的综合记录,并在规定的时间里兑现奖惩承诺);
5、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每星期有一堂课,埃尔莎小姐会和每一个学童单独会谈,讨论上星期的表现和下星期的计划,并看看学习上有无问题,症结何在。但是,在讨论问题之前,她一定会先提到我们做得好而且容易达成的部分”。(相信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以Y理论的观点来看待组织成员。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不能只限于听取汇报和看材料等,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一切机会,做好对上对下的交流,从而掌握实现组织目标责任制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我认为上述1、2、2、4、5包含了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包括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三个阶段)
很有趣的是,“埃尔莎小姐并不是特别喜欢孩子的人,事实上她对孩童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她注重的是他们的学习。第一天上课,她就记住了5个小朋友的名字特色,在一周内,每个学童的长处,她都了如指掌了”。(埃尔莎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喜欢孩子不是她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其它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组织目标进行)。德鲁克的文学成绩一直很好,在到埃尔莎班上就读以前,德鲁克认为自己的算术很差,直到埃尔莎对他说:“当然啦,你的算术成绩不好。但是,原因不是你不会,而是太粗心,而且不检查。…。为了确定你做好这一点,你必须要检查自己那一排以及前一排小朋友所做的题目。…”在埃尔莎的成功教育之下,德鲁克各方面都很优秀(除了字一直写不好,怎么练也练不好!埃尔莎小姐放弃了训练德鲁克练字的想法,尽管德鲁克的父亲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事实上,其父亲没听她的劝告,继续要德鲁克练字,最终还是以失望告终。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及时纠正问题,实现不了的目标,要及时抛弃),最终德鲁克越级进入中学就读。
发现桃花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忽逢桃花林……”
我曾询问过老师:老师,您说《桃花源记》为什么要用这个“源”?老师对我说:因为这个源字,代表着桃花源是我们生命的本源,是我们人类欲望的源头,我们所追求的最终。
而我,却突然想起了《边城》。想起了在一个昏黄的午后,一个在这个小小世界里的一个叫做茶峒的小小地方,想起了一个叫做翠翠的姑娘,想起了白塔下的一个许愿,想起了在乡村混杂着雨水的泥土里,外婆家的老式 煤炉上歪歪斜斜的飘着的烟,和那一声半是无奈半是疼爱的“语嫣”。
走进桃花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拿起沈从文的《边城》,是意外也不是意外,仿佛我这一生迟早会读一次,读一下沈从文,走一下茶峒。仿佛茶峒与生命有什么弥补可分的关系。
我曾记得,沈从文说,《边城》不是为多数人写的,它的存在是为了那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认识中国字,关心这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好坏”的人读的。我想,沈从文的文字,是一缕山泉,它从远方飘渺的山 上流下,包容一切,洗涤一切。你只能感叹这是一幅多么动人和完美的山水丹青!没有可以供人评头论足的地方,没有可以让人吵吵嚷嚷说出“教育意义”的地方。因为在这片空灵的山水间,不管怎么精细的涂抹,对它而言 都是一种玷污;因为《边城》只是单纯的展现了作者的一种朴素真切的生活态度。
我们只见十五岁的翠翠爱上了二老,于是她在田野上飞奔的梦中,多了一把虎耳草;我们只听见遥远的山岗上传来的忽起忽落的歌声,惊扰了少女的梦;我们只发现边城用翠翠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叫做茶峒的地方的 人们的生活故事。但是,我们发现,若你细细的读完作者的爱与悲凉,你便总觉得翠翠和茶峒像在你心间挠了一下痒,恍若隔世。
做客桃花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如果我曾像这个渔人一样有幸的在茶峒里做客的话,我想我第一个遇见的人会是翠翠。我一直一直诧异这个叫做翠翠的人,这个用执着修饰爱,用透明装饰爱的人。
而在山边扎着两个牛角辫的翠翠让我看见了有着如婴儿般纯净心灵的作者。我曾读过许许多多的讲述了爱情的书,《包法利夫人》也好,《飘》,也好。无论是畸形的爱情观还是火烈的灵魂,都太沉重了。就像包法利夫 人最后的结局一般,是会让人心生恐惧的,即使作者很成功的用这种方式,披露了一种世态的丑陋让人警醒。《飘》也很成功的用一种火烈的方式,让人对爱充满幻想。可是, 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爱情都是烟花啊!
而那透明的爱情,而那透明的灵魂,却是茶峒里的山泉水,也只有生在茶峒长在茶峒的人才知道,才明白,似水的爱情才具有最大的能量,可以扫平人生路上所有会使其玷污的东西,一直一直单纯而无暇下去。
但是,在现实世界里,我们身边充满了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在电视剧的诱引下,我们都憧憬着不现实的粉色的爱情。看到翠翠,我开始审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一些对生命,对世界,对爱情的认识。我们是爱着爱情这 个词还是单纯的喜欢这种有人关注,有人呵护的感觉呢?
而我遇见的第二个人,一点会是翠翠的爷爷——一个一生的老船夫。
“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我看见的老船夫有一脸因为风吹而产生的皱纹,又细又深的皱纹成了这位老人最光辉的印记。我看见他在日晒的洗礼下,褐色的肤色有一种快乐的色彩。我看见他乐呵呵的来到这个世界,乐呵呵的离开。我看见他在死亡 的面前,他展现了这位老人——作为山村里最普通的一隅折射的最耀眼的光芒。
摆了一辈子渡的老船夫啊!没有铜臭味,没有防备。他的简单热情让他在骄阳下缝补渔衣的身影成了永恒;他的平平淡淡让我们思索生命的意义。
什么叫生活?你可以如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般哄哄烈烈,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追求用尽生命的力量。但是,也可以就这样存在。你可以挥霍去所有的金钱,可是挥霍不去快乐,你可以就这样
单纯的走一次人间。
离开桃花源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我没有品味出这位渔人在离开这个地方时的感觉,或许他已经没有了感觉。但是,当我慢慢地盖上了这本书素色的封面时,心,沉甸甸的。
我看着窗外的风景,一座座高楼大厦支撑起来我们这个城市的脉搏。滴答滴答,血液流动的声音那么响亮。窗外分明是车水马龙,但是我却感觉到了深入骨子里的寂寞。我突然那么像去桃花源,可是,在钢铁森林里出生 的我们,到底有没有机会去看一下,梦中的家乡?
我突然想到了沈从文的另外一篇文章《凤凰》,我看见湘西的凤凰蜿蜒在各处而坚守堡垒还在,可是却没有守住最后的凤凰。我看见在暑假,游人如织代替了当时的洗衣捣衣的声音,我看见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这个地方 的美在逐渐被人所知的过程中只留下了那端庄华丽的外壳。我们只能在山坡的最上方,畅想那神秘的蛊蛊,让人脆弱的落洞和那个时候人们的善良。
陶渊明用了一种多么矛盾的手法去写桃花源!因为他知道桃花源不是真的。但是,沈从文他在湘西这个神秘的地方长大,他看见他的故乡离桃花源越来越远,他感受到了他的理想世界不再是他的故乡,而是一座幻城。
而我们,原本就已经没有桃花源,可是冰冷的世界却要我们抹杀掉那最后的对桃花源的畅想。
每一个都忙忙碌碌,每一个人都相互猜忌。孩子们从小开始竞争,要求赢在起跑线上,大人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用尽力量。官吏贪污,世界各处战火纷飞。
我们在想,我们是不是正在离开纯净美好,正在离开桃花源,或者说,我们正在离开我们的故乡?
“落日黄昏时节,站在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依稀可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而如今的我们,只能够对着月色畅想着山涧里的蛙声了。
重访桃花源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桃花源记的结尾是个悲剧,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愿望得是个悲剧。
我想茶峒这个地方,兴许是真,也兴许是假。它可能只是作者借以发泄喜怒哀乐的地方。因为34年,国内内战已经打了七年之痒。在血色与战争的干扰下,人民丧失了纯朴。但是这里人的美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所以 更显的茶峒的宝贵。
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茶峒吗?某一时刻你想起的外婆家的柴油酒香,某一时刻你走在你走过的林荫道路上时的悠闲,某一时刻你思念他人时的透明洁净,某一时刻你在乡间重拾的童年乐趣。
他们都是茶峒,我们藏在心里的茶峒。生命力哪里都是茶峒的影子,因为他只是一个愿望,一个人们在喧嚣的世界里畅想宁静美好的地方。而刘子骥他走不去桃花源,仅仅是因为,去这里的路,我们只有自己可以知道。 问心,当它慢慢跳,当生活慢慢走时,你便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想,这座山城,兴许在如今,也只成了一座只有外表的城楼,兴许他还在,他只是一个幻城——就像我们不会一本《边城》而去寻找这个不知名的地方。
后记:我只想谢谢一个叫做茶峒的力量
我最喜欢沈从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我想,我们的故乡一直在我们的心里。那最最单纯最最透明的地方,便是我们在每一个昏黄的午后,在炊烟袅袅中听到的呼唤。便是我们的茶 峒。当金戈铁马战袍被鲜血染红的时候,我希望我不要迷茫,我要铭记我的生命里还有一个清明的地方要守护,要用尽一切去爱。边城,他只是一种力量!
总觉得自己有很多的感受,却因为文字的苍白无法尽情地表达,惟有多加努力在文字上多下功夫了。
走进中国最后的母系部落陈刚著远方出版社
读罢陈刚先生的《走进中国最后的母系部落》后,对神秘的泸沽湖和古老的摸索文化有一种遥远的神往。
泸沽湖,又名左所海,坐落在我国滇川交界处的小凉山一带,是我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诱人的明珠,她像 一个古朴、宁静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环绕的怀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这里的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镜。湖周长约五十公里,在湖的北岸,屹立着一座秀丽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视为女神化身。从南边远远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头昂首而卧的狮子,人们又叫它为狮子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赋予女性形象的神话,这里主要以女性主宰家庭及社会等诸多方面的事,所以,成为我们当代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泸沽湖是一汪碧水的童话世界,美得纯净与平和,神秘与天真。曲折的湖岸,密布的森林,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间,水天一色,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间,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浮干水天之间的靡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
泸沽湖畔居住着是众多名族,以纳西族摩梭人为主。我们称他们为摩梭人而不是摩梭族,因为在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与纳西语有共同之处,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
人们追探寻泸沽湖,不仅在于它迷人的湖光山色 更在于他男不娶,女不嫁奇特的婚姻和风俗。
泸沽湖畔居住着近5万的纳西族摩梭人,至今过着母系氏族家庭生活,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血缘均为母系血统。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朴,无论是成丁礼、阿夏婚、母系家庭、丧葬,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个礼仪,每种风俗,都是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支支优扬动听的牧歌,无不充满几分神秘,几分浪漫,几分诗情,几分画意,从而给人以遐想与思忆。
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就这样,以她那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亘古独存的母系氏族遗风民俗,基督教中的“诺亚方舟”,喇嘛教的朝钟暮鼓,征服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1992年,高原明珠泸沽湖正式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短短几年间,她便以其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俗名扬天下。
这个神秘的“女儿国”闻名于世走过了怎样的路程?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在当代社会下依然保持着古老的走婚和母系大家庭制度的传统体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母系”、“走婚”等这样的文化因素,大都被误认为是“原始社会的遗留”,是文明的涤荡的漏网之处。那么,它又是凭借什么冲出世俗的牢笼,得到世人的接纳,并且不仅以其原始的社会形态存在,还依靠其而闻名于世。在中国旅游产业日益发展壮大的当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问题。
摩梭人第一次通过传媒被外界所知,缘于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奥地利人。他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让世人第一次知道滇西北的地理与民俗。他说:“泸沽湖是上帝创造的最后一块地方。
在中国动荡的年代,滇西的少数民族就像奴隶一样被压迫,土司制度在其对文化的作用上也有一定的益处。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上的完全禁锢,那些传统的文化才被人们无力排挤的恪守。政权的更替其实大都影响不到这些偏远净土里生活的人们,他们依旧得不到自由,直到新中国的改革。
然而曙光中也有暗夜,在1960年代的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摩梭人独特的母系家庭和走婚文化,被定义为“原始社会”的残留。最具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变成需要强制改造的“落后现象”。然而倚着文明的旗号进行的一系列对摩梭人的改革,最终都没有将他们的“野蛮” 抹杀掉。摩梭人最后还是证明,母系家庭是他们经过选择并适应和坚守的文化。且最终争得了在摩梭人身份证民族栏里“摩梭人”的身份。他们被时代接纳,并跟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的步伐迈向现代文明。
从泸沽湖畔第一间旅游接待点“泸沽民宿”开始,摩梭人以其民族独特性的经济价值,在世纪末兴起的文化旅游拉开它一道又一道隆重的帷幕。1992年,泸沽湖对国外游客开放,这个包含东方独特魅力的“女儿国”,向世界掀起了它神秘的面纱。1997年,泸沽湖里飞出的金凤凰,自称为“摩梭文化大使”的杨二车娜姆,出版了自传《走出女儿国》,让泸沽湖闻名世界的步伐走得更快了。
泸沽湖又将走向怎样的道路呢?跨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泸沽湖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泸沽湖的旅游事业发展更加迅速。到泸沽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特别在旅游黄金周和节日期间,年年旅客暴满,当地旅游服务设施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形式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泸沽湖旅游事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当地人民改变了认识和观念,有不少人和家庭从农牧业中步入旅游服务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步迈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旅游经济开始成为泸沽湖人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泸沽湖旅游的开发,为泸沽湖文化旅游的发展增添了更大的动力。
一种文化的长驻永青,有其独特性作为核心就可以了。但是当其要被冠以“旅游”为限定,它就必须有一个品牌作为凸显的亮点。因为成为旅游产品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经济价值。泸沽湖旅游的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高山湖泊的唯美和摩梭人独特的摩梭文化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唯一性,可以说是泸沽湖旅游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最突出的亮点。泸沽湖的潜在开发价值远远大于九寨沟,拉萨等这些在自然风光或者民族特色单方面相对突出旅游产品,因为他是个集合体。我觉得,作为同样具有人文和自然文化特性相结合的云南丽江的开发模式,可以作为泸沽湖旅游发展 的一个很好的参照。当然我们必须要注重它本身独有的特性,更深层次的挖掘其文化的内涵。使得泸沽湖的旅游不是单纯的涉猎观光,而是深入的体会他独特的民俗民风,真正的了解摩梭文化本质。
文化是人类灵魂的结晶,是旅游开发的先导。泸沽湖摩梭文化独具风格,丰富多彩,还更需要大量,深度的探索、挖掘、研究、整理和开发。
泸沽湖旅游的发展一定不能忽略了它 “女儿国”的特性,要深度挖掘其内在文化特性,将其旅游形式从简单的涉猎推进到对文化的深层体验。作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线上一颗刚刚出土的蓝色宝石,质地精良,光采夺目。泸沽湖独特民族文化的形式,遗留和发展都需要探索,挖掘和雕琢,让她为人类文明史谱写出新篇章。
目录讲的是以下七大类会影响人判断的类别,还有第八类是及时的影响力。
1.影响力的武器
2.互惠原理
3.承诺和一致原理
4.社会认同原理
5.喜好的认同
6.权威的影响力
7.稀缺的影响力
8.及时的影响力
一,人类包括动物具有一种能力,在外界环境多样复杂的情境下,身体进化出了一种能力,在辨别一些事情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本身的筛选耗能。在出现某一个特定的信息下会引发一种连锁反应,或者说是应激反应。
例如:雌火鸡是很合格的母亲,警惕性很高,花很多时间照料小鸡宝宝。上述母爱行为几乎都是靠一样东西触发:小鸡的“叽叽”声。在照料的过程中,鸡宝宝的其他特征,比如气味,感觉和相貌等都扮演及其次要的角色。只要发出“叽叽”声,鸡妈妈就会去照料宝宝。不出声鸡妈妈就不会注意到它。
顾客大多数买东西时会遵守: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
英国著名哲学家阿尔佛雷德断言: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二,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利基认为:真实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的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当别人帮助了我们,给了我们好处,我们应当回报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个德国士兵,他的任务是去地方抓一个人来审问。当时是堑壕站,大部队穿越极其困难。可一个士兵匍匐趴着过去相对简单。这次又需要他过去,当时他出现在敌方的战壕里,一个落单的士兵吓坏了,正在吃东西。受惊的俘虏手里有一片面包,他接下来把大概这辈子最重要的一次尝试,给了敌人一片面包。德国士兵感动的不得了,他放过了恩人,空手回去,挨了上司的一顿臭骂。
三承诺和一致原理
人人都要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的没错
信用,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他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
言行一致一般来说复合我们的最佳利益,不假思索地言行一致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布管就算盲目的保持一致,也不乏迷人之处。
首先和大多数其他自动响应方式一样,它为穿越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
其次,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点吸引力,它更容易邻人避免误入歧途。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他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他的动机,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
四,社会认同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偏砒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一般来说,在哦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1.纽约市皇后区,一位20多岁的姑娘凯瑟琳,深夜下班回家,在住所所在的街道上被杀害。2.半个多小时里,凶手跟踪一位妇女,并对其进行三次攻击,而38位皇后区的居民却漠然视之)每个人都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与此同时,危险也有可能累积到这样一个程度:某一个不受看似平静的其他人影响,采取了行动。
多元无知效应似乎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而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
旁观者群体没有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
有样学样
我们观察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在我们觉得这些人和我们相似的时候。
每当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人自杀的消息,之后增加的也大多是一个人出事故;要是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人自杀并导致多人死亡的消息,之后增加的往往是导致多人死亡的事故或坠机事件。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对暴力事件大加报道,会让可怕的结果落在相似的人身上--不管暴力的行为时自己还是别人。
如何拒绝
利用社会证据的人总能成都操纵观众,哪怕这些证据是赤裸裸的伪造出来的。、
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我们只要多保持一点警惕感,就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了。
首先,我们似乎持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五,喜好
无穷链:只要客户承认自己喜欢某件产品,就可以向他施加压力,问他还有哪些朋友可能喜欢这种产品。之后销售人员就去找他的朋友们,他的朋友们又推荐其他朋友,其他朋友再推荐更多潜在的客户,如此形成一条“无穷链”。
我喜欢你的理由:一个人的某个正面的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
相似性:请求者还有另一种利用相似点增加好感及顺从概率的办法,他们会假装跟我们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兴趣。
恭维:
接触与合作:由于熟悉会影响人的喜好,因此它对我们的各类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包括选举哪一位政客。
条件反射和关联:制造商们总是急着把自己的产品根当前的文化热潮联系起来。制造商还愿意花大价钱让自己的产品和流行艺人联系起来。
我们展示积极的联系,隐藏消极的联系,努力让旁观者觉得我们更高大,更值得喜欢。
六,权威
权威高压的力量:米尔格拉姆实验
盲目服从的诱惑和危险: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头衔:头衔比当事人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头衔除了能让陌生人表现的更恭顺,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
衣着:
七,稀缺
物以稀为贵: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假如瑕疵把一样东西变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值钱的宝贝。
逆反心理:我们基本可以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的判断它的质量。
最佳条件:管教前后不一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强的孩子。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身体反应。
【读书征文范文3000字】推荐阅读:
小学读书征文范文10-20
征文读书心得800字10-18
我和读书的故事征文500字01-04
宿舍征文3000字06-21
读书点亮人生征文07-10
读书征文活动资料12-08
教师假期读书征文12-08
《西游记》读书征文07-06
教师读书征文活动方案07-15
阅读与梦想读书征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