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高校
一、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与使用效率
传统的财政支付制度中, 财政部门按期将资金拨付给预算单位后, 各单位都有一个资金逐渐支用的过程。这种财政资金拨付与使用的不同步性, 一方面造成财政可调度资金减少;另一方面使财政资金沉淀在各部门、各单位的银行账户上, 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可以有效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头存放的问题, 使财政资金由多头拨款变为一头拨款;由一次大量拨款变为多次小量拨款;由单位分散存款变为单一账户集中存放;由层层下拨支出变为国库直接支付, 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 有利于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
传统的财政支付制度中, 预算资金一旦拨给部门和单位, 就脱离了财政监督, 各种资金现象很难得到控制。因此, 使得一些专项资金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被挤占、浪费和用途不规范的现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部门使用资金必须编制用款计划, 而编制用款计划的依据是高校的部门预算, 它要求校内各用款单位及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 准确、按时报送用款计划, 使资金严格按计划支付, 杜绝无预算支出, 改变了高校以往预算编制较粗, 资金不能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弊病, 提高了高校财务预算的计划性、严肃性和主动性。
(三) 有利于高校建立有效的财政监督约束机制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预算单位支付每一笔资金的付款金额、用途、交易时间、账户余额等, 都可以在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中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 财政资金运转的透明度提高, 使得财政监督由过去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以事前审核监督、事中实时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为特征的全面监督, 以从机制上避免财政资金违规违纪操作, 是一项有效防范腐败的治本措施。
二、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削弱了高校的筹资能力与资金调剂能力
近年来各高校为了要扩大办学规模, 加大办学力度, 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 学校按照“大收入、大支出”的原则, 可以根据需要统筹安排各类资金, 合理进行调剂,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资金成本。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财政将预算内、外资金都纳入国库集中管理, 高校可支配资金大幅减少, 而政府教育投资也削减很多。同时, 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资金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使用, 高校基本谈不上资金的合理调度, 理财的主动性严重受限, 高校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接受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予以弥补资金缺口。高校这种“有账无钱”的现状影响了高校财务信用等级评定, 使高校在银校合作中失去了谈判筹码, 削弱了高校的筹资能力。
(二) 高校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认识不充分
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对已经习惯使用几十年的财政资金分散支付方式, 因此主观上对改革的某些操作规定不大理解。而现在要对此进行根本性改革,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在思想观念上一时还难以完全转变, 需要有一个熟悉与适应的过程。二是由于原有的既得利益受损而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在分散支付条件下, 高校拥有对资金的直接支付权, 使用资金时不受预算硬约束, 自主性强, 资金还可以存在商业银行生息, 实行国库支付后, 这些利益都将不复存在, 于是许多人认为国库集中支付使得财政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都归属财政部门, 预算单位将不再拥有这些权力。这些认识上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在具体单位的实施和成效, 并可能迟滞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力度与进程。
(三) 国库集中支付程序繁琐, 财务工作量剧增
财政性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 按照不同主体或不同类型的支出, 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 且须按月编报计划并进行审批, 时限要求严格。这就要求高校在编制下一月份支付计划时要有超前的预算和精确的计划, 否则遇到特殊情况将无钱可用, 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在日常操作中, 会计人员每办理一笔支付业务, 需要在网上进行录入、复核、提交国库中心审批等程序, 手续十分繁琐。另外,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有独立的核算系统, 与目前各高校的账务处理系统并存, 业务量与以前相比成倍增加, 并且电子支付系统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到的部门较多, 如政府采购支付涉及的设备处、总务处、图书馆等, 不同的采购支付往往需要相关部门或环节的衔接配合, 无论哪一方面或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直接影响到款项的支付。
(四)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不成熟, 管理效率落后
国库集中支付网络操作系统未达到准确和简化要求, 功能也尚欠完善, 如无法按金额或项目类别 (预算内、预算外等) 对直接支付明细账进行查询下载、不能按项目进行明细查询打印等。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投入使用时间相对较短, 经常出现网络拨号连接困难、使用期间堵挤现象严重以及政府采购备案审批时间过长从而造成款项不能及时支付等网络和系统问题, 远远达不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进对策
(一) 提高认识, 改变观念
进一步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 明确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认识。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文件中关于“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指示精神, 首先, 要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 真正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达成共识, 才能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其次, 处理好新制度建设中的问题。要充分了解到是“集中”不是“集权”、“收权”, 也不是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财权的转移和重新分配, 而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发展要求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
(二) 推进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
从会计科目、总账、明细账及预算项目类、款、项的增加到用款计划、用款申请及年末结余账目处理方法的改变, 都需要建立与财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银行和高校的信息互通平台, 但目前各高校财务部门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不统一, 各自为政, 很难达到集中支付的要求, 因此, 建立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是保证整个支付系统内部信息高速交换的根本平台。具体包括:一是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要求, 建立一套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的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通过该系统运作, 力求实现资金支付程序的规范化, 预算执行监控的明细化、动态化, 高校支出信息采集的实时化。二是建立与高校的联网系统。借助现有政府网络实现财政部门与高校的联网,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传递的电子化。三是尽快实现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库、代理银行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网, 构建联合信息网络, 实现数据共享、多方对账和多渠道监控的目的, 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快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
(三)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切实提高预算编制和管理水平
编制部门预算应当依照合法性、真实性、重要性、综合性等预算编制原则, 将部门的各项收入统筹安排, 在安排基本支出时, 先预算外, 后预算内;先自有资金, 后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一般包括人员支出、基本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项目支出预算一般包括基建资金、修缮费、购置费等专项支出。但涉及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必须要做出政府采购预算。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和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 应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高校应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 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 从单位当年的实际需要出发, 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来核定具体支出额度, 并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与用途, 专项资金应力求细化到具体项目。只有在细化了的单位预算和年初预算到位的情况下, 单位用款计划编制准确, 集中支付才能确保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四) 提高队伍素质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全新的业务, 财务人员既要不断更新业务知识, 还要掌握电算化会计知识、了解网络知识, 因为整个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用款计划的申请、报送, 单位支付的申请, 财政部门的审核, 代理银行的具体支付、清算, 以及信息反馈都在网上进行, 这对单位财务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复合型要求。因此高校财会人员在加强资金核算的同时, 还要尽快熟悉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的程序和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高校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工作, 改革目标明确, 任务非常艰巨。高校应积极适应、探索改革需要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强化监督管理,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不断深化财政国库支付改革。
参考文献
一、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调控能力与使用效率 传统的财政支付制度中,财政部门按期将资金拨付给预算单位后,各单位都有一个资金逐渐支用的过程。这种财政资金拨付与使用的不同步性,一方面造成财政可调度资金减少;另一方面使财政资金沉淀在各部门、各单位的银行账户上,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头存放的问题,使财政资金由多头拨款变为一头拨款;由一次大量拨款变为多次小量拨款;由单位分散存款变为单一账户集中存放;由层层下拨支出变为国库直接支付,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有利于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传统的财政支付制度中,预算资金一旦拨给部门和单位,就脱离了财政监督,各种资金现象很难得到控制。因此,使得一些专项资金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被挤占、浪费和用途不规范的现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部门使用资金必须编制用款计划,而编制用款计划的依据是高校的部门预算,它要求校内各用款单位及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准确、按时报送用款计划,使资金严格按计划支付,杜绝无预算支出,改变了高校以往预算编制较粗,资金不能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弊病,提高了高校财务预算的计划性、严肃性和主动性。
(三)有利于高校建立有效的财政监督约束机制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支付每一笔资金的付款金额、用途、交易时间、账户余额等,都可以在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中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财政資金运转的透明度提高,使得财政监督由过去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以事前审核监督、事中实时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为特征的全面监督,以从机制上避免财政资金违规违纪操作,是一项有效防范腐败的治本措施。
二、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削弱了高校的筹资能力与资金调剂能力 近年来各高校为了要扩大办学规模,加大办学力度,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学校按照“大收入、大支出”的原则,可以根据需要统筹安排各类资金,合理进行调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将预算内、外资金都纳入国库集中管理,高校可支配资金大幅减少,而政府教育投资也削减很多。同时,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资金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使用,高校基本谈不上资金的合理调度,理财的主动性严重受限,高校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接受捐赠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予以弥补资金缺口。高校这种“有账无钱”的现状影响了高校财务信用等级评定,使高校在银校合作中失去了谈判筹码,削弱了高校的筹资能力。
(二)高校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认识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对已经习惯使用几十年的财政资金分散支付方式,因此主观上对改革的某些操作规定不大理解。而现在要对此进行根本性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在思想观念上一时还难以完全转变,需要有一个熟悉与适应的过程。二是由于原有的既得利益受损而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在分散支付条件下,高校拥有对资金的直接支付权,使用资金时不受预算硬约束,自主性强,资金还可以存在商业银行生息,实行国库支付后,这些利益都将不复存在,于是许多人认为国库集中支付使得财政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都归属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将不再拥有这些权力。这些认识上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在具体单位的实施和成效,并可能迟滞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力度与进程。
(三)国库集中支付程序繁琐,财务工作量剧增 财政性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按照不同主体或不同类型的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且须按月编报计划并进行审批,时限要求严格。这就要求高校在编制下一月份支付计划时要有超前的预算和精确的计划,否则遇到特殊情况将无钱可用,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在日常操作中,会计人员每办理一笔支付业务,需要在网上进行录入、复核、提交国库中心审批等程序,手续十分繁琐。另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有独立的核算系统,与目前各高校的账务处理系统并存,业务量与以前相比成倍增加,并且电子支付系统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如政府采购支付涉及的设备处、总务处、图书馆等,不同的采购支付往往需要相关部门或环节的衔接配合,无论哪一方面或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款项的支付。
(四)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不成熟,管理效率落后国库集中支付网络操作系统未达到准确和简化要求,功能也尚欠完善,如无法按金额或项目类别(预算内、预算外等)对直接支付明细账进行查询下载、不能按项目进行明细查询打印等。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投入使用时间相对较短,经常出现网络拨号连接困难、使用期间堵挤现象严重以及政府采购备案审批时间过长从而造成款项不能及时支付等网络和系统问题,远远达不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进对策
(一)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进一步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明确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认识。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文件中关于“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指示精神,首先,要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真正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才能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其次,处理好新制度建设中的问题。要充分了解到是“集中”不是“集权”、“收权”,也不是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财权的转移和重新分配,而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发展要求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
(二)推进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 从会计科目、总账、明细账及预算项目类、款、项的增加到用款计划、用款申请及年末结余账目处理方法的改变,都需要建立与财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银行和高校的信息互通平台,但目前各高校财务部门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不统一,各自为政,很难达到集中支付的要求,因此,建立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是保证整个支付系统内部信息高速交换的根本平台。具体包括:一是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要求,建立一套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的国库集中支付操作系统。通过该系统运作,力求实现资金支付程序的规范化,预算执行监控的明细化、动态化,高校支出信息采集的实时化。二是建立与高校的联网系统。借助现有政府网络实现财政部门与高校的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传递的电子化。三是尽快实现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库、代理银行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网,构建联合信息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多方对账和多渠道监控的目的,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快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
(三)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编制和管理水平 编制部门预算应当依照合法性、真实性、重要性、综合性等预算编制原则,将部门的各项收入统筹安排,在安排基本支出时,先预算外,后预算内;先自有资金,后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一般包括人员支出、基本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项目支出预算一般包括基建资金、修缮费、购置费等专项支出。但涉及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必须要做出政府采购预算。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和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应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高校应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从单位当年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来核定具体支出额度,并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与用途,专项资金应力求细化到具体项目。只有在细化了的单位预算和年初预算到位的情况下,单位用款计划编制准确,集中支付才能确保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四)提高队伍素质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全新的业务,财务人员既要不断更新业务知识,还要掌握电算化会计知识、了解网络知识,因为整个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用款计划的申请、报送,单位支付的申请,财政部门的审核,代理银行的具体支付、清算,以及信息反馈都在网上进行,这对单位财务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复合型要求。因此高校财会人员在加强资金核算的同时,还要尽快熟悉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高校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工作,改革目标明确,任务非常艰巨。高校应积极适应、探索改革需要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强化监督管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深化财政国库支付改革。
参考文献:
[1]毛建青:《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问题及对策》,《财会通讯》2008年第8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下列各项中,开户单位不可以使用现金支付的是()。
A.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B.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C.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D.购买大件固定资产ABCD
【正确答案】:D
【解析】:
二、判断题
·财政预留印鉴实行分离保管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由一人统管或代管全部印鉴。(对错
【正确答案】:对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第二讲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对停止使用的印鉴要移交()保管。
A.档案室
B.财务室
C.办公室
D.业务室ABCD
【正确答案】:A
【解析】:
二、判断题
·财政专户资金拨款会计与稽核会计不用分开设置。()对错
【正确答案】:错)
【解析】:财政专户资金拨款会计与稽核会计必须分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第三讲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下列各项中,市级预算单位可实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的是()。
A.零星支出
B.工资支出
C.会议费支出
D.政府采购支出ABCD
【正确答案】:A
【解析】:
二、判断题
·对市级预算单位的零星支出及未纳入直接支付管理的单位,实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对错
【正确答案】:对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第四讲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基层预算单位在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
A.负责按本单位的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请拨资金
B.负责组织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的相关工作
C.负责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报表
D.根据财政授权支付管理规定,签发支付指令,通知代理银行支付资金ABCD
【正确答案】:B
【解析】:
二、判断题
·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政府采购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对错
【正确答案】:对)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下列各项中,市级预算单位可实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的是()。
A.基建支出
B.工资支出
C.零星支出
D.政府采购支出ABCD
【正确答案】:C
【解析】:
二、判断题
·市财政局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对国库管理机构批准下达的各预算单位分月度授权支付额度,不作正式会计分录,也不用建立台账登记。()对错
【正确答案】:错
【解析】:市财政局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对国库管理机构批准下达的各预算单位分月度授权支付额度,不作正式会计分录,但建立台账登记备查。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第六讲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下列各项中,属于综合科的工作职责是()。
A.负责市本级工资统发单位的工资管理和发放工作
B.负责编制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办理支付
C.及时更新维护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系统
D.与国库科定期核对工资预算指标和批复计划数ABCD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
·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性支出、政府采购支出、统一结算的会议费、外事接待经费和财政代扣代缴的住房公积金等事项,在部门预算中应单列反映。()对错
【正确答案】:对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政核心应用系统建设的是()。
A.预算编制系统建设
B.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C.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D.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ABCD
【正确答案】:B
【解析】:
二、判断题
·财政信息化建设是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推动财政改革,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重要技术支撑体系。()对错
【正确答案】:对
我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自
年
月至今已进行了
年多,各项工作均按照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稳步推进。截止2012年9月10日,全县已有
个部门
个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区共支付金额
万元,其中直接支付金额
万元,占总支付的%,授权支付金额
万元,占总支付的%,目前我区国库集中支付工作顺利进行。
会计集中核算转轨情况
我县按照财政厅的要求认真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转轨工作,确保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转轨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改为国库支付中心,并全面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转轨形式。采取在国库股设立一个会计核算组的模式,负责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部分单位将核算工作退回有能力独立核算的预算单位,由预算单位承担会计核算工作,对少部分无能力承担会计工作的预算单位暂由国库支付中心代理,顺利地完成了转轨工作。
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完善情况
一是完善相关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出台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资金支付、银行清算、会计核算、财政局内部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形成了完整的国库集中支付制体系。
二是着重提升支付系统安全性和高效性。保证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之间的信息畅通,及时安全地升级支付系统,同时进一步明确内部分工,合理设置支付系统操作和审批流程,尽量减少审批环节和有关环节的审批时间,建立起安全、便捷的支付通道。
三是着重提升支付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实行全员轮流培训,针对不同的操作岗位,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相应层次的国库集中支付培训班。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化等新途径,为预算单位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操作培训工作,提供全面的国库集中支付培训资料。
四是着重加强事前监督,增强预算支出的约束力。严把资金支付审核关,认真审核预算单位每笔资金支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及时给予退回,逐步实现财政资金支出的“阳光作业”。
五是着重抓好沟通和协调工作。采取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和深入基层指导等方式,注意保持与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研究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工作规范、安全运转。
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进展情况
我县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于
年底正式启动了第一批
家单位的改革试点,又于
年元月启动第二批
家单位改革工作。近
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关心和监督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包括
个街道(园区)共有改革单位
家,截止
月底,已完成非税改革
家,占总数的%,其余
家主要以学校为主体的事业单位,计划在年
季度全部完成改革工作。截止
年底,当年非税收入
亿元,累计结余
亿元,往来款收入
万元,累计结余
万元。目前,我县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新的收缴管理机制已在改革单位运行。
一、非税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章立制,完善非税改革政策体系。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
通知》和《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非税收入性质、范围、收缴程序、征收管理、资金管理、票据管理、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规范,为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开展“三项”清理,完善非税改革基础性工作
1.清理收费项目,建立非税收入项目库。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税收入项目进行调查和清理,具体核定每个单位的非税收入项目及其标准,建立我县非税收入项目库,统一编制非税收入项目代码,实行信息化管理,凡未经财政批准、无编码和超标准的收费,非税收入管理系统不予认可,票据无法开具。
2.清理财政票据,启用非税收入电子票据。为顺利实现新旧财政票据的转换工作,组织开展了专项清理行动,对全县执收单位财政票据的购领、使用、结存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和清理收缴。同时,为改革单位统一配发了电脑和专用打印设备,并由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为如期使用电子化管理提供了保证。
3.清理经营性资产,将其收益纳入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取得的经营收益是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组织开展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及其收入情况进行调查登记,为将各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提供了依据。
(三)开发收缴管理系统,构建非税管理网络化平台。为建立我区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县政府现有网络平台建成全县非税收入管理网络,实现改革单位、财政、代理银行网络互联。实行系统电脑开具票据、系统电脑自动核销票据、系统实时查询和信息共享。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在现代计算机数据交换、网络技术和银行资金清算体系的技术支撑下,实现非税收入征缴、审核、监管的一体化,达到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目标。
二、非税管理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项目管理和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通过清理整顿非税收入项目,建立统一的非税收入项目库,并运用电子票据管理系统锁定执收单位具体收入项目和标准,从而有效地规范和控制执收行为,促进执收单位依法征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严格控制执收单位利用财政票据自主收费、重复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从源头上杜绝“三乱”现象。
(二)非税范围和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在原有预算外资金收入范围的基础上,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纳入非税收入财政管理,实行预算管理,同时对单位发生的往来款项也纳入了财政专户管理。改变过去单位自收自支,财政难以监管的问题,从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上杜绝隐瞒收入、转移资金、私设“小金库”、乱支滥用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票据管理和以票管收进一步完善。改革简化财政票据,从原有27种财政票据,除需要保留少数专用票据外,通过票据收入项目实行一票多用,改变了以往票据种类繁多、难以有效监管的状况,同时,新票据将收据与缴款书合一,达到票款同步,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以票管收控缴”,从而有效防止过去通过财政结算票据来收费、拉赞助,以及源头治理隐瞒、截留、坐支财政收入的问题。
(四)信息共享和实时监管进一步加强。财政、执收单位、代理银行联网互通,实现了非税收缴信息在三个方向的同步传输,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财政、执收单位和代理银行可以实时查询非税收入收缴信息,增强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同时,财政发放的票据信息与单位开票信息及单位开票信息与代理银行收款信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自动比对,实现了对执收单位票据的源头管理、对收缴行为的过程监控。
(五)完善管理和深化改革进一步协调。非税收入直接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实行“收
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非税管理新体制,既为下一步实施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和建立单一国库账户体系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统管,通过非税系统将各单位的非税收入资金收缴进度与支出挂钩,使综合预算编制更加完整,单位收支预算执行得到更为有效的控管,促进了非税资金更为规范有效地使用。
三、非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配套措施还未完全到位。如国有资产有偿收入是非税收入的重要部分,由于国有资产分布面广量大,虽然几经清查登记,但还未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全面掌握和实时控制国有资产有偿收入,甚至存在以收抵支隐匿收支现象,影响其足额收缴财政专户。
(二)非税收入资金还未统筹安排。目前非税收入资金实行“谁收取、谁使用”的管理体制,执收单位为其自身利益以收定支,预算追加频繁,造成预算约束力不强,同时非税收入大部分为区级财力,政府未能统筹安排,也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形成非税改革对收支管理前紧后松,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和低效,影响到非税管理改革的最终成效。
(三)全面推进改革还有瓶颈制约。主要有网络还未全面覆盖第三批改革单位,医院、幼儿园等单位还需要保留专用票据,不能通过一般缴款书票据管理系统进行收缴和监管,区级事业单位仍然保留银行账户,其非税资金的收支无法事前监控,非税收入的应税项目使用财政票据等问题。
横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保证资金不被截留、挤占和挪用以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县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县各单位下列财政性资金的支付管理。包括:
(一)财政预算内资金;
(二)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三)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四)其他财政性资金。包含上级财政部门追加;各部门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应上解或上缴上级的各类支出。
第三条 本暂行办法所指以上财政性资金支付的范围仅限于财政直接支付,即由具体办理财政性资金支付业务的代理银行根据财政局的支付要求通过指定的账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商等,下同)或用款单位(即具体申
请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预算单位,下同)账户。
第四条
以上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不改变预算单位原有的预算级次、资金使用权限和财务会计管理职责。
第五条
预算单位应当按下达的预算(含追加预算),编制用款计划,并按审批的用款计划使用财政性资金。
第六条
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坚持按财政预算、用款计划、规定程序和项目进度支付的原则。
第二章
银行账户的设立与管理
第七条
为了便于进行财政性资金的直接支付,需要在代理银行开设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专户。
第八条
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专户由县财政局国库股管理,负责办理财政性资金直接支付的业务。
第三章
用款计划
第九条
预算单位根据下达的预算指标(含追加预算),编制用款计划。用款计划是办理财政性资金直接支付的依据。
第十条
预算单位的用款计划按照项目实施进度编制。第十—条
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的编制,统一使用县财政局制定的格式(具体格式附后)。用款单位编制本单位的用款计划后,先报主管单位审核,再报县财政局相关职能股室及领导审批(如用款单位为主管单位,则其用款计划直接报县财政局相关职能股室及领导审批),同时将项目实施合同送县财政局相关职能股室。
第十二条
各用款单位依据用款计划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用款
申请手续。用款单位办理财政直接支付申请时,因项目进度等特殊原因,需要超计划用款时,应当按照资金审批程序及时报告主管单位和县财政局相关职能股室,并在支付申请书后附以说明文件。
第四章
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
第十三条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专项资金范围有:
(一)纳入我县工资统发工资项目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性支出;
(二)纳入我县《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资金;
(三)未纳入我县《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一次性支付金额1万元以上的货物、服务采购支出;
(四)县本级财政性资金安排达到20万元以上的建设性项目资金。
第五章
财政直接支付程序
第十四条
财政直接支付的申请由用款单位填写《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具体格式附后)。《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按项目填写。
第十五条
县财政局国库股审核确认各用款单位提出的支付申请后,开具预算拨款单或转账单,加盖印鉴后,分别送中国人民银行横县支行或相关商业银行,并由这些银行将资金划转到财
政性资金集中支付专户,再通过代理银行将资金直接划转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
第十六条
由县财政局国库股开具转账单通过代理银行办理直接支付后,还要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具体格式附后)发给各主管单位和用款单位。《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作为各主管单位和用款单位收到和付出款项的凭证。
第十七条
各主管单位和用款单位根据收到的支付凭证做好相应的会计核算,县财政局国库股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横县支行的回单,记录各主管单位或用款单位的支出明细账。
第六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八条
县财政局相关职能股室在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管理和监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组织制定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二)审批各有关用款单位报送的用款计划,并根据用款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三)对预算执行、资金支付、财政决算中的重大事项组织调查。
第十九条
县财政局国库股在相关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审核用款单位的申请,签署审核意见,审核的主要内容有:
(一)用款是否符合预算;
(二)是否按规定程序申请使用资金;
(三)是否根据合同条款支付资金;
(四)是否按项目进度申请使用资金。
第二十条
各主管单位在相关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中的职责是:
(一)负责按批准的预算下达指标及预算安排有关要求分配及使用资金,并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二)负责相关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工作,确保专款专用;
(三)负责编制本单位的用款计划;审核用款单位的用款计划;
(四)负责管理项目进度、工程质量;
(五)配合县财政局相关职能股室对相关财政性资金预算执行、资金的申请与拨付和账户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用款单位在相关财政性资金支付中的职责是:
(一)负责按下达追加指标及预算安排的要求使用相关的财政性资金,并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二)负责编制用款计划,提出资金使用申请,提供有关申请所需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负责本单位的项目进度、工程质量。
第二十二条
除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县财政局批准的特殊事顶外,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县财政局国库股有权拒绝受理支付
申请:
(一)无追加指标和预算安排申请使用资金;
(二)自行扩大支出范围申请使用资金;
(三)申请手续或提供的文件不完备,有关审核单位没有签署意见和加盖印章;
(四)未按规定程序申请使用资金;
(五)预算执行中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
(六)项目建设出现重大问题;
(七)出现其他需要拒付情形。
第二十三条
县财政局相关职能股室、各有关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横县支行、有关商业银行和代理银行应当加强账务管理,按规定及时对帐。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未按规定擅自变更预算,改变预算用款方向或性质,造成财政性资金损失浪费的,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一)伪造、变造或提供虚假合同的;
(二)伪造、变造或提供虚假支付申请的;
(三)伪造、变造或提供虚假收款人及其账户,骗取财政性
资金的;
(四)与收款人合谋以非法手段骗取财政性资金的;
(五)提供虚假信息,造成财政性资金流失严重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有关人员,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行政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县财政局予以通报批评,并按有关政策法规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追究其相应责任并可处以一定罚款。
第二十六条
县财政局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实施相关财政性资金支付管理工作及监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行政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有关年终结余的现行财政财务政策暂不改变,具体操作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条
本暂行办法施行前有关规定与本暂行办法不—致的,以本办法为准。随着改革试点的推广及银行支付手段的现代化,及时修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由县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一、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特性
(一) 预算执行强制、细化、精确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 高校根据资金来源的性质确定资金使用的方式, 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 落实到类、款、项、目, 有预算才能支出, 预算支出渠道不得随意变更, 从而强化了财政性资金管理的规范性, 预算执行的强制性, 资金使用的透明性。
(二) 集中支付统一、可控、规范
高校国库集中支付的对象是财政性资金, 包括一般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和其他财政性资金。
高校财政资金统一存入国库存款账户, 财政支出按实际发生数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集中支付, 财政部门对每一笔财政性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防止被挤占挪用, 从而加强了管理和监督, 杜绝了漏洞, 保证了资金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
(三) 资金使用安全、透明、保障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高校所有资金全部纳入一个零余额账户核算, 所有支出都必须根据计划由财政直接或授权支付给收款单位, 从而有力保障了资金安全, 有效降低了支付风险。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资金财务状况透明, 金融机构更易评估, 银行、财政、高校建立有效财政监督约束机制, 从源头预防和防治腐败, 保证贷款及融资安全有效运行。
二、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务应用
(一) 账户设置
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 按照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财政部门为主管高校设立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用于核算各高校的国库资金, 记录、核算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的财政资金使用。可以办理转账、电汇和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可以向本单位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资金, 但不可以向本级、上级或下级划拨其他经费。零余额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 于当日营业终了前由代理银行在财政部门批准的用款额度内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为了控制正确核算国库资金的使用, 特在《高校会计制度》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用于核算单位在财政下达授权支付额度内办理的授权支付业务。本科目借方, 登记收到财政部门下达的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和因特殊原因退回该账户的额度资金;本科目贷方, 登记授权支付的支出数;本科目余额在借方, 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未支用的授权支付额度。
(二) 支付程序
预算指标 (年初预算或追加预算) 上网——预算指标审核——基层预算单位申报用款计划——主管部门逐级审核——财政厅部门预算处审核——国库处审核——用款额度——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
直接支付:预算单位申请用款——支付局审核 (初审、复审) ——支付局开具支付令——支付 (商业银行垫付) ——清算 (人民银行) ;
授权支付:单位自行开具支付令——支付 (商业银行垫付) ——清算 (人民银行) 。
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流程, 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方式支出, 减少了财政资金的周转环节和流动中的沉淀, 充分发挥了资金调度功能,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降低了资金运行成本, 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三、高校国库集中支付的财务影响
(一) 预算管理不灵活, 资金自主权受到限制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 高校所有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缴存到财政统一账户, 由银行代收和财政统管, 资金每一笔使用都要按计划报批方可使用。由于当年的部门预算大都是上年12月编制上报, “计划不如变化快”, 财政资金的审批使用权、调配权全部收归财政, 高校不能调剂使用, 不能发挥高校自身财务管理的灵活性的优势, 新增项目只能自筹解决, 极大影响了学校相关工作开展, 理财的主动性严重受限。
(二) 会计核算体系不相符, 内部资金运作矛盾
目前高校财务实行的是“大收大支”, “收支两条线”的核算模式, 收入和支出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除了具体项目支出以外, 基本支出拨款一般不能与实际支出确切对应。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财政支出要求内容明确, 通过财政授权或直接拨付使用, 编制预算时就要确定财政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支出的具体项目。高校会计在账务处理过程中, 既要符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 又要满足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 从而增加了核算难度。
目前高校财务制度规定, 基建账户单独核算, 可以设立二级财务机构。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不能由零余额账户向分校或二级机构转拨资金, 基建拨款与教育经费拨款放在同一个账户管理, 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相矛盾, 严重影响二级单位与基建财务运行, 人为增加银行对账难度。
(三) 经费自筹难度加大, 融资成本增加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 零余额账户即时和国库单一账户结算, 余额保持为零, 没有银行存款的质押, 商业银行惧怕信贷风险, 不愿贷款给高校, 而且高校的存款利息也因此而减少, 势必堵截了高校这一重要融资渠道, 在目前大部分高校负债办学的情况下, 影响了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 垫付与归还周期长, 易造成资金浪费
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 由于资金拨款时间不同, 预算上报时间差异等原因, 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实行先垫付, 后归垫情况。垫和归的手续繁琐复杂, 审批周期长, 特别是年度, 有要求必须在期限内将全年预算使用完毕, 这就造成为完成计划突出花钱, 购置不必要设备材料, 开支不合理费用, 造成不必要浪费。
四、高校国库集中支付改进措施
(一) 更新预算管理观念,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将目标管理转为过程管理, 突出预算的事前控制作用;树立以人为本, 广泛参与的意识;健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编制工作效率;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充分有效利用资金, 科学合理地计划开支, 保证学校预算与事业发展相协调。
(二) 建章配制, 创新健全, 改进技术
高校可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法规, 结合自身的特性, 制定一套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账务处理流程、内部控制条例, 对用款计划、支付程序, 财务核算进行详细的规定;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 积极协调密切合作, 开发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财政管理系统平台, 有效利用现代化设备, 规范高效运行收支体系, 减少财务工作量, 提高精确度, 提高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处理时效。
(三) 完善监管机制, 防范财务风险
在财政和银行的监管下, 高校还可不定期下到内部院系核查会计业务凭证, 调查收支是否真实, 完善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
可推行公务卡制度, 不仅为高校和工作人员提供用款方便, 而且财政和高校可掌握公务卡报销的明细信息, 堵住现金管理漏洞, 提高用款透明度。
(四) 实施国库融资管理模式, 促进高校稳定长远发展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中心, 可以按预算单位资金拨款计划, 将暂时闲置的资金汇总起来, 借鉴金融融资管理及社保中心的公积金管理模式, 建立一套国库资金短期周转贷款方案, 并低于商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严格审定贷款项目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发放小型贷款, 为高校解决燃眉之急。
(一)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转效率和使用效益
过去财政资金拨付制度是政府调控高校办学资金运作的重要手段,财政资金支出层层转拨,多环节转账,给财政监督和控制增加了难度,而且高校财务管理有自身特殊情况,在实际拨付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集中在国库单一体系内运作,拨付的整个过程都处于财政的管理监控之下,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财政资金拨付中间环节,缩短资金在途时间,及时、足额将财政资金拨给用款人或用款单位,从源头上预防财政性资金在拨付过程中被截留、转移、挪用等现象的发生,从制度上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确保财政性资金运行安全和高效,有利于规范财政收支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财政资金拨付制度下,部门预算漏报的项目在校内预算分配时还可追加、调整,即使年初分配经费时有遗漏,还可由校长批准使用机动费来调节,可以说,预算是否完整准确,对开展工作影响不大。国库集中支付后,各单位办理支付首先必须按人大批准的部门预算科目和经济用途分月报送用款计划,在预算指标控制下和用款计划的额度内才能执行;其次办理财政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申请都要通过层层审核,对不符合预算规定支出,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将予以拒付,学校无权自行调整,这也促使高等学校及其下属单位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从根本上提高了高等学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重分配、轻管理”的传统财务管理观念逐步转变,财务管理水平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提高了高校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近年来,高校发展速度较快,多渠道筹资能力加强,不可预测的收支逐年增加,因此高等学校年终决算与预算往往存在较大差距。高校是否按预算要求使用财政资金难以掌握。一方面预算执行随意性大,造成资金浪费;另一方面预算大,使用少,造成年终结余多,资金使用效率过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专项经费必须事先提出详尽的论证报告和预期效益,预算不能再任意估算,重大项目需按规定程序进行可行性论证,方可列入预算,预算的执行与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在时间上一致,从源头上促使单位按预算规定执行,预防了财政资金挪用,降低了财务风险,对高等学校在预算执行上起到了制约作用。
(四)增强了高校绩效考核的客观性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高校每笔资金的支付金额、时间、对象、用途、账户余额等,都可以在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中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财政资金运转的透明度大大提高,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高校应加强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政支出效益考核体系,对各部门投入产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上体现奖惩分明的原则。
二、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
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高校,尤其是领导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大宣传力度,尽快适应和推进这项改革的深入。财务部门要及时完善国库支付的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和核算办法,理顺业务流程,监控国库支付业务,及时发现和反映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强化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尽快适应和推进这项改革。
(二)构建信息系统新平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高速的信息传递手段和快捷的银行清算系统为依托的,因此要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使政府、财政部门、代理银行和高校之间形成网络体系,达到互相监督、相互制约、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该信息系统应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通过一个高效、安全、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将各预算执行单位与财政部门的国库支付中心、政府采购部门、商业银行联系起来,满足资金预算、控制、异地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等要求。真正实现了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管,基本形成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动态监控机制。
(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定期对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相关业务进行内部审计;财政部门要对高校资金支付使用的监督,认真审核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申请;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代理银行的监控,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国库集中支付清算业务的监管作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检查,促进高校依法履行职责。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控制约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
(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高等学校要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 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原则。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高校要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确保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按轻重缓急原则编报收支项目计划,细化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预算编制的质量,逐步让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在预算中都有明细的项目,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创造条件。
【国库集中支付高校】推荐阅读: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07-08
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细则09-25
国库直接办理集中支付业务思考12-19
2024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计划11-15
国库集中收付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06-15
国库部门监督管理职责10-20
加强国库资金安全管理11-23
集中学习总结07-13
集中学习计划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