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2010年终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人大常委会2010年终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共5篇)

区人大常委会2010年终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篇1

作,议大事,抓重点,求实效,促进我区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认真履行职责,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强化监督”的原则,依法履行常委会的监督权、任命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常委会紧紧围绕区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工作监督,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优化调节,依法审查,加大对经济运行和预算执行的监督

审查监督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常委会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为及时了解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常委会分别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09年财政决算及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1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建议政府要坚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为中心,打造产业集聚;坚持二产上高新,注重可持续发展,打造产业集群;科学分配财政支出,缓解财政困难。常委会重视和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通过专题调查,提出审议意见,建议区政府及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预算任务和工作目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理财水平,优先安排工资性支出和运转类支出,保障重点支出。要认真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沉着有效应对挑战,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持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

(二)法律监督求实效,促进公正司法

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银州的重要保证。一年来,常委会重点围绕全区的经济发展稳定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强力推进法律监督工作,并把此举作为关注民生、保障民权、反映民情、代表民意的重要举措,以加强对立案和反贪渎职为突破口,增强监督实效,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水平。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区法院关于立案工作的报告和区检察院关于反贪渎职工作情况的报告,围绕司法公正,把增强案件办理质量作为司法监督检查重点,强化对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监督,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推进审判、公诉的规范化建设,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二、搭建平台,强化服务,创新方式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一年来,常委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代表,不断探索代表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着力搭建活动平台,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职做好服务,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一是不断完善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切实提高代表小组活动质量,切实加强代表主体作用。二是加强代表联系,让代表及时了解人大工作动态,把握工作重点,增强代表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三是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代表工作典型,加强对代表工作的宣传力度。四是认真督办落实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维护代表权力,增强监督实效。

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夯实和谐基础上实现新突破

一年来,常委会密切关注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创业富民,关注劳动就业工作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性就业危机,我区社会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上半年,常委会对劳动就业工作进行了视察,听取审议了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情况的工作报告,对全区落实《就业促进法》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做好就业工作,常委会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就业促进法》宣传力度;二是进一步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三是不断完

善就业配套政策;四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和加大政府投入。

(二)维稳解难,关注群众来信来访

一年来,常委会坚持把人大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联系人民群众、开展监督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完善相关

制度,规范了受理、交办、反馈和督查的工作程序。认真办理群众来信,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定期对信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排查协调,做好来访群众的思想工作。一年来,接待群众来访32人次,办理群众来信43件,阅处率、办结率均达100%,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和谐银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严格依法任免干部,保证区行政司法机关正常运转.

常委会认真贯彻党委意图,高效运作,严格程序,审查人事任免议案材料,对拟任人员进行法律考试,与拟任人员见面.常委会审议决定后,由常委会主任颁发任命书,并提出履职要求,保证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的一致性.五、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常委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常委会巩固和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以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常委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建设。

(一)注重加强思想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市委和区委重要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举办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学习班,深刻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本质区别,深入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责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依法按程序办事,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议事质量不断提高。围绕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任务,主任会议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廉政建设,开展警示教育,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一年来,常委会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用宪法和法律的要求来衡量,与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期望相比,常委会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机关干部自身素质与人大日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依法行使职权不够到位,监督工作有些方面实际效果还不够理想,在常委会审议重大问题前专题调研不够深入,人大宣传工作不够深入,力度也不够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和人大机关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在明年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2011年,是高起点规划“十二五”奋斗目标,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一年。常委会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 “一三五七”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区委八届十次会议精神,积极推进银州民主法制建设,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常委会确定2010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以增强实效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

努力增强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加强跟踪检查,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把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开展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大气污染防治、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宣传教育等执法检查,督促有关方面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听取审议有关计划、预算方面的报告,对“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开展调研。听取审议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社会住房保障、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等方面的报告,视察科教兴农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听取审议法院系统调解工作和检察机关审判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促进司法机关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继续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工作,维护法制统一。

二、以发挥代表作用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努力做好各项服务。搞好市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进修学校作用,进一步实现代表学习培训的科学化、系统化、经常化。精心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邀请更多的代表参加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的立法、监督等工作。贯彻执行市人大代表议案条例,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加大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督办力度,适时进行检查推动,提高办理质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以提高素质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八届九次全会部署,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并自觉贯穿于人大工作各个方面。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做善于学习、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表率,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建设,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加强与区县人大常委会联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区人大常委会2010年终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篇2

2010年是云南省丽江市抓住机遇、应对危机, 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 积极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年, 全市金融机构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 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任务, 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 在积极应对百年不遇的旱情, 倾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10年全市经济保持了“高位开头, 平稳增长”的运行走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3.6亿元, 较上年增长15.2%, 比去年加快了2.2个百分点, 增速居全省16州市第2位。

(一)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1.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02亿元, 增长6.5%,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7%, 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5.05亿元, 增长22%,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0.2%, 拉动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2.52亿元, 增长13.6%,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2.1%, 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2009年19.1∶36.6∶44.3调整为18.1∶38.3∶43.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69.7亿元, 增长17.2%, 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 农业灾害之年夺丰收。

沉着应对大旱的影响,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政策措施,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农业生产大灾之年夺丰收。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 增长6.8%。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达到43.38万吨, 较上年增长0.25%;烤烟产量23942吨, 增长2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9亿元, 比上年增加0.17亿元。

3. 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外围整体经济形势回暖, 企业生产回升势头加快, 工业生产在上半年较大波动后, 下半年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8.8亿元, 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18亿元, 增长22.9%。完成工业增加值32.82亿元, 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57亿元, 增长24.4%,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13亿元, 下降3%。

(二)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继续坚持投资拉动经济, 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 首次跨越200亿元大关,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 增长34.5%。

1.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投资协调增长。

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力度加大, 保持高速增长, 全年完成投资4.86亿元, 增长93.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5.46亿元, 增长33.8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64亿元, 增长55.2%。第三产业投资中, 环境管理业和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最快, 分别较上年增长4.65倍和1.07倍。

2. 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 但增速回落。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6亿元, 增长19.5%,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 增速较去年回落了23.5个百分点。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29万平方米, 增长60.5%, 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01.5万平方米, 增长0.4%;房屋竣工面积60.62万平方米, 增长1.5倍;商品房销售面积94.2万平方米, 增长61.6%;商品房销售额23.8亿元, 增长58.2%。

(三) 旅游持续升温

精心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城市, 不断改善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 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 突破100亿元大关, 达到112.46亿元, 同比增长26.84%, 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71亿元, 同比增长28.2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8.37%。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09.97万人次, 同比增长20.0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848.83万人次, 同比增长20.31%。接待海外游客61.14万人次, 同比增长16.26%。

(四)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加大对外开放步伐,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到位资金良好。全年共有招商引资项目171个, 其中:在建项目137个, 筹建项目14个, 完工项目20个。招商引资国内合作项目到位资金125亿元, 省外到位资金110.9亿元, 外资到位资金282万美元。省外到位资金完成目标任务的118%, 外资到位资金完成目标任务的141%, 超额完成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任务。

(五) 宏观调控政策显成效

坚持中央有保有压原则,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着力保障民生。

1.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9.11亿元, 增长24.6%。着力加大财源培育力度, 狠抓财源建设, 财政收入较大幅度提高,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99亿元, 增36.5%, 较上年提高了14.6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46亿元, 增长41.1%, 居全省16州市第3位。

2. 物价高位回调。

在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扬拉动下,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升, 连创22个月新高, 至11月开始回落。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由最高10月的103.8%, 回落到全年的103.6%, 全年物价上涨3.6%。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 呈现出“六升二降”格局, 上涨的六大类中食品类上涨7.3%, 烟酒及用品上涨2.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5%, 交通和通讯上涨1%, 居住类上涨0.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7%, 下降的两类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2%, 衣着类下降1%。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 全年古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21元, 增长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10元, 增长19.9%,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4%。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预计23.1亿元, 增长16.56%, 民生不断改善。

3.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消费的政策措施, 积极贯彻实行家电、摩托车、手机、汽车等下乡工程, 全市消费市场兴盛活跃, 消费热点纷呈, 汽车、住房、通讯、旅游等消费持续旺盛。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 增长24.3%。

二、金融运行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 基本情况

2010年全市金融运行保持了较高增长, 一季度各项存贷款增速创历史新高, 二季度有所放缓并向常态回落, 三季度新增明显, 四季度保持了较快增长运行态势, 贷款增幅位居全省州市第2位,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 存款增幅位居全省州市第3位,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5个百分点, 倾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各项存款加速增长。

12月末,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7.61亿元, 比年初增加78.9亿元, 增长36.08%, 同比增长36%。分季度分析看, 一季度新增19.79亿元, 增长9.04%, 二季度新增3.70亿元, 增长1.55%, 三季度新增21.66亿元, 增长8.94%, 四季度新增33.76亿元, 增长12.79%, 其中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增长较快。12月末, 企业存款余额82.42亿元, 比年初增加22.98亿元, 增长38.66%;机关团体存款余额38.21亿元, 比年初增加13.2亿元, 增长52.77%;储蓄存款余额达147.37亿元, 比年初增加30.18亿元, 增长25.75%, 占全部存款增加额的38.25%。储蓄存款中, 活期储蓄存款余额93亿元, 比年初增加22.61亿元, 增长32.13%。定期储蓄存款余额54.36亿元, 比年初增加7.5亿元, 增长16.16%。

2. 各项贷款持续增加。

12月末, 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3.92亿元, 比年初增加41.3亿元, 增长27.06%。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8.91亿元, 比年初增17.23%, 二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6.54亿元, 比年初增15.68%, 三季度,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4.73亿元, 比年初增加32.12亿元, 增长21.05%, 四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3.92亿元, 比年初增41.3亿元, 增长27.06%。各项贷款中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较快, 12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144.58亿元, 比年初增加42.26亿元, 增长41.31%, 占全部贷款增加额的102.32%。其中个人贷款56.84亿元, 比年初增长33.37%, 单位贷款82.75亿元, 比年初增长50.73%, 短期贷款余额为44.85亿元, 比年初减少3.66亿元, 减7.54%。在短期贷款中季末个人消费及透支余额13.73亿元, 比年初增73.23%, 单位消费及透支30.41亿元, 比年初减少23.34%。

(二) 主要特点

1. 存款增幅月度波动明显, 企业存款、财政、机关团体存款此消彼涨影响各项存款变动。按季分析看, 一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93.81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38.48亿元的39.33%, 二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93.82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42.18亿元的38.73%, 三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03.51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63.85亿元的39.23%, 四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26.04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97.61亿元的42.35%, 存款增幅月度波动明显。从存款结构变动来看, 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又以活期储蓄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增加为主, 储蓄定期化趋势减弱, 个人资金流动性增强。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全市企业、居民储蓄存款意愿增强, 这主要受经营市场、保险理财业务和房地产市场资金分流, 以及居民消费价格 (CPI) 上行等因素影响所致, 从而也加剧了全市存款的活期化。

2. 受信贷规模控制影响, 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更加突出。一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1.07亿元, 比年初增18.33%,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7.67%, 二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0.86亿元, 比年初增18.14%,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8.46%, 三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6.69亿元, 比年初增23.83%,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8.57%。四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44.58亿元, 比年初增41.31%,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4.55%。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从资本市场融资等因素影响, 三季度以来, 市辖银行体系流动性明显下降, 资金面趋于紧张。中长期新增贷款的注入, 主要支持了部分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镇基础建设项目, 支持了个人住房、汽车等消费资金需求。

3. 信贷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明显改善。从贷款的投向看, 全市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明显。截止12月末, 涉农贷款余额达64.30亿元, 比年初增加10.3亿元, 增长19.05%。12月末电力及水生产供应业贷款余额达45.75亿元, 比年初增加13亿元, 水利、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25.34亿元, 比年初增加3.87亿元, 个人贷款余额70.56亿元, 比年初增加20.04亿元, 房地产贷款余额41.81亿元, 比年初增加11.62亿元, 增长38.44%, 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调整信贷结构, 切实加大对辖区旅游、清洁能源、生物资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金融机构还加大了对地方工业的信贷投入, 大批地方民族工业和民贸企业得到扶持, 二次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末的23.7:28.1:48.7, 调整到2010年末的18.4:38.3:43.3, 同时结合丽江实际, 积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贯彻执行, 12月末, 全市助学贷款余额732万元, 小额担保贷款余额5427万元, “贷免扶补”贷款650户, 余额4219万元, 信贷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效果明显。

4. 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2010年12月末, 丽江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本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56亿元。新增贷款主要来源市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 贷款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丽大公路工程等建设, 投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平稳增长。伴随着丽江经济的发展, 吸引了部分金融机构在丽设立分支机构, 2月份, 招商银行丽江分行正式开业, 10月22日, 丽江市首家由省级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设立, 市内有关企业参股的村镇银行———丽江古城富滇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运营, 丽江和业小额贷款公司于八月份挂牌成立, 目前全市四家小额贷款公司, 业务经营状况良好, 贷款余额达14880万元。12月18日丽江首家专业典当机构—缘资典当有限公司经国家商务部批准正式开业, 将为中小企业的和城乡居民提供灵活、快捷、方便的融资业务。同时票据融资业务也有所发展, 截止12月末, 全市票据融资余额4.49亿元, 比年初增长149.96%, 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5. 金融机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结构分析。2010年全市农村信用社上浮区间在 (1.1, 1.3) 以内的上浮动利率贷款占比逐月下降, (1.3, 2.0) 区间内的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最大, 基准利率贷款占比偏低, 全年度没有发放下浮利率贷款。总体上看,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的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总体上维持在高位运行。

(三) 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主要措施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仍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 这与各金融机构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是人民银行切实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适时制定下发《2010年丽江市信贷工作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三农指导意见》、与辖内银监分局联合下发了《丽江银行业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三个意见, 后两个文件都由市政府转发, 进一步明确了2010年信贷工作重点和方向, 同时, 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下发《关于做好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重点推进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繁荣指导意见》等文件, 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倾力支持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农村经济以及全市薄弱环节的信贷需求, 以信贷结构调整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同时, 根据丽江遭受百年未遇的干旱, 全市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的情况, 丽江中支积极应对, 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做好抗旱救灾期间金融工作的通知》, 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全力支持抗旱救灾, 确保了抗旱救灾的资金需要。

二是及时召开信贷工作协调会。为使全市金融有效加大对“三农”、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收, 于4月下旬由市政府出面召开了丽江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服务“三农”座谈会, 进一步强化落实了丽江金融支持“三农”的目标任务和方向。在此基础上, 人行按季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 及时、准确、全面地传导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及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 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经济部门和重点企业的信息沟通, 找准宏观政策与地方产业的结合点, 妥善处理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关系, 促进信贷政策与地方政府相关产业政策、措施的协调与互补, 使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创下历年新高。

三是加大投融资力度。根据丽江实际及时制定实施了“丽江市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实施细则”, 对辖内中小企业信贷、绿色信贷、房地产信贷、涉农贷款、助学贷款及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信贷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的支持, 关注并落实执行好政府投融资项目、特色经济产业、水电、房地产等基础建设的各项政策, 为缓解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矛盾, 各商业银行积极向上级行反映, 争取多渠道信贷资金流入, 加大对丽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投入。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银行等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加大金融服务创新, 探索推广新的贷款模式, 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贸易融资贷款 (应收货款质押贷款) 、保函等业务, 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瓶颈, 有效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发展。在资金和规模较紧张的情况下, 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 积极开展票据融资、短缺流动资金贷款等业务, 缓解了信贷资金及规模需求不足的矛盾, 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

2011年金融工作思考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10年已经过去,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也是地方政府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 金融业要完成全年金融目标任务,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大。

(一) 分析今年国内省内情况看, 全国经济仍处于回升巩固阶段,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两难”问题增多, 物价不断上升, 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加剧, 外商投资领域狭窄、资金难以到位, 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目标任务艰巨等压力, 主要表现在我市旅游业提质增效困难较多, 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原材料价格波动, 加大了生产成本, 使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二) 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的影响下, 部分重点项目 (企业) 缺乏一定的后续资金, 银行要注入信贷资金受到限制

加上我市目前投融资主要靠间接融资, 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仍成为银企合作的重大屏障。

(三) 保持投资高位增长压力较大

2011年, 国家的贷款投资规模从7.5万亿削减为7万亿左右, 在流动性紧缩的前提下, 国家政策对投资增长的支撑效应呈递减趋势, 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中央投资下拨节奏放慢, 银行信贷调控措施, 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受限, 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从严监管将对地方项目有所约束, 以及全市部分重大投资项目进展缓慢等因素, 都对投资快速增长造成巨大压力。

(四) 项目资金筹集难度加大

银行业机构从严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土地储备、房地产开发、淘汰产能以及新开工项目贷款。当前丽江市正处于重大项目集中攻坚期, 需大量建设资金, 根据初步分析市委市政府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今年以来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金融机构对筹集地方建设项目资金的难度也加大。

(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产业政策对信贷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政策要求, 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要求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在符合政策指向、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前提下, 更应体现配置的优化合理并有效防范风险。但在具体操作中可能存在产业政策和金融机构经营策略对接矛盾和不匹配现象, 而某些重点行业中的企业关停淘汰也将会对金融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去年以来, 全市信贷投放已超常增长, 今年在国家流动性紧缩的前提下, 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受限, 给新增贷款带来困难。在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调整下行的不同周期, 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应引起各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

二、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是全市金融系统应准确把握2011年国际国内异常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 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图, 以“稳物价、促转变、防风险、推改革”为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经济金融方针政策, 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十二五”是丽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机, 全市“三大目标”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实施将为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地方党委政府对金融工作寄予厚望。全市金融机构要正确认识当前地方经济形势, 紧密结合丽江实际开展金融工作, 积极研究经济金融发展问题, 主动为党委政府、为广大企业谋点子、出主意、想路子, 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不断改善金融服务, 积极推动丽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保持地方经济发展合理的融资规模, 充分综合地运用利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操作工具和调整措施, 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 加强信贷政策指导, 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全市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重点要紧紧围绕立足地方实际,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改革开放, 保障改善民生, 深化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全面开放“六大战略”的投入。不断加大对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信贷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以水能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工业经济, 按照节能、降耗和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的要求, 支持新材料、新能源、垃圾处理等环保节能产业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 加大对支柱产业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和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的管理模式, 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推动房地产金融业健康发展, 以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和谐与进步。

三是加快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全面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 简化贷款手续, 扎实推动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工作, 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为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各金融机构都要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和财政部下发的《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范围》以及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三农的指导意见》, 全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不断改进对就业、助学、大学生村官、农民工、扶贫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 通过多方面构建金融资源“洼地效应”与多元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来破解民生领域的贷款瓶颈, 不断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流通市场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区人大常委会2010年终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篇3

2010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领工作全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围绕商贸兴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工作目标,不断改进机关作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狠抓项目带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高执政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2010年工作回顾

1、农业方面。我们结合杨地镇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农民增收的八大工程,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狠抓具有杨地特色的种植、养殖、劳务等主导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强力实施民生增收工程。建立丹参基地420亩,新建核桃园1350亩,板栗园1100亩,发展五味子8100亩,连翘3000亩,同时建成金盆至西坪核桃林带。发展养鸡大户35户,养猪大户46户,实现生猪出栏9484头,小家禽出栏3.5万只。狠抓劳务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年输出劳务5100多人次,创收4360多元。农业增加值目标数7040万元,全年完成8132万元,完成目标的116 %,其中: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9%,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数3915 元,完成4188元,完成目标数 的10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3425亩,实现粮总产12953吨。大力宣传农业生产机械、种子、地膜等补贴政策,全年新增农机具500余台(套)享受中、省各类补贴53万元。

2、经济方面。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经济。全镇经济总收入实现12056 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农业总产值达到8132万元、增长44%,销售收入实现703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9%,实现利润990万元、完成任务的100%。固定资产投资169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5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4%。今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3010万元,增速达到29.6 %。

3、民政方面。认真落实了民政优抚救济各项政策,以结对帮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多方筹资方式,解决好群众五难问题。认真落实了民政优抚救济各项政策,以结对子帮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多方筹资方式,解决好群众的五难问题。今年凡是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目前全镇农村低保976户、3022人,城镇低保23户、23人。全年发放低保金232万元;大病救助51万元;发放临时救济、寒衣救济等资金42万元,帮扶164户共412人。

4、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认真做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政策兑现工作,对30户计生对象进行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通过帮扶,使计生对象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元以上。“双千双百”综合治理工作成绩显著,全镇共清 理残存手术112 例,清理“三查”违约金8200元,征收社会抚养费86000 元。全年共出生151 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6.02 %,农村奖励政策全部兑现到位。狠抓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很好的实现人口、环境、资源持续协调发展。

5、教育、卫生事业方面。“两创”活动开展以来对我镇下辖的所有初小、完小进行了土木校舍改造。共改造164间3271平方米,投资25.514万元。新建杨地中学综合实验楼一座和合河中学教学建设。使全镇入学率达到100%。杨地中心幼儿园建设正在建设中,目前已完成征地和地基处理。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我镇参合率达99.85%以上。

6、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0年我镇共有五个村建设党员活动室,截止目前5个村活动室建设以全部完成,内部制度已按照有关规定全部完成。两个村的社区建设正在建设之中。2010年建成西坪村大桥和新修便民桥4座。2010年我镇新增羊坪村为扶贫重点村建设。

7、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积极协助做好腰坪电站建设及做好腰坪电站库区移民小区建设。电站建设已近蓄水发电阶段,移民小区建设以全部交付使用。冷安路建设工作有序进行,目前我镇境内的所有路面已完成路基碾压工作。黄杨路建设项目已启动实施。

8、灾后重建工作。今年7.17和7.23特大暴雨致使杨地14个村71个组公路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公益设施、农作物和民房都收到严重损失。26户民房倒塌,53户 间房屋严重致危,造成路面损毁19952.25平方米,其中水泥路面4554.5平方米,塌陷1162.9立方米,滑坡2757.7立方米,直接损失993754.5元。灾区发生后,镇党委政府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经过艰苦努力水毁公路主干道已修复通车,河堤已基本修复加固,13户倒房户全面启动,已有5户房屋建起搬进新居,8户房屋主体已竣工,危房已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修缮加固。倒危房民政救济资金已按要求全部发放到位。全镇工作生产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9、社会维稳方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确把握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牢固树立“大稳定”观,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维稳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坚持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急事、难事不出镇,把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年调处各种信访件15件。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法治宣传。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平安村创建率达100%,为全镇各项工作顺利 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0、安全生产方面。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非煤矿山和道路安全生产问题突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一年来共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大检查20余次。在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下,确保了全镇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1、党建方面。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抓发展促和谐”的主题,认真抓好班子队伍建设,始终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创建五个好党委相结合。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与创建科学执政、干事创业、团结和谐、清正廉洁好班子活动相结合。全面推行“一册两聚四会”制度,扎实抓好党组织和党员为民服务记实卡制度和为民服务代理制的落实,较好的完成了组织党建目标任务。今年新建金盆、山槐、西山、白杨坪、大石头五个村级党员活动室;党组织承诺率达到100%,党员成诺率达到90%以上,承诺兑现率分别达到100%和96%。好班子创建活动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创建要求,纳入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逐人落实责任,逐阶段完成任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2010年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绩是显著的,这 是全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增收节支压力巨大。

(二)受自身财力限制,小城镇建设有待加强。

(三)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科学技术、适用技术的普及率不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任重道远。

(四)部分党员和干部自身素质与形势还不相适应,面对工作有畏难情绪,创造性不强。

三、2011年工作打算

1、继续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魔芋、丹参、薯芋种植面积。2011年大村达到500亩,小村达到300亩,全镇新发展面积达到6000亩,其中魔芋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2、突出特色,加大林果业建园力度。围绕矮化核桃建园,打造金盆至峡口十一村矮化核桃建园工程。每村至少完成500亩,全镇完成8000亩。

3、依托市场,加强药材基地建设。浅山十个村继续抓好薯芋、丹参标准化建园面积。每村不少于500亩,全镇新发展达到5000亩。每村完成药业订单面积100亩。全镇完成1000亩。高山四村继续抓好柴胡、五味子、连翘基地建 设每村不少标准化建设面积1000亩

4、加强信息传递,做大、做强劳务产业。除常规劳务外,要着力抓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年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使他们能够掌握一项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011年外出务工人员保证达到5000人以上,创造劳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

5、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带动。2011年完成党白公路拓宽硬化工程任务、冷安路、黄杨路建设;完成西山石岭大桥和西坪唐家河大桥建设;完成四个村31组1920户7100余人人蓄引水项目。完成150口沼气池建设;继续做好金盆、羊坪、孔岭、龙潭、双岭五个村整体连片推进规划工作;继续加大村级公益事业,2011年计划完成全镇8个村的一事一议项目,共争取奖补资金65万元。计划建设海螺店村、西坪两村社区建设。6、2011年协调做好月亮洞景区开发工作及相关设施建设,配合做好海螺地质公园勘测设计规划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2010年终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篇4

2010,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继续抓好“三大行动”及三项建设,坚持开展各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围绕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企业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和企业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有效提高了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有效减少了各类伤亡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各项指标控制及完成情况:

(一)事故指标控制情况:1-11月,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76起,死亡17人,同比下降37.04%,占市上下达控制指标人数28人的60.71%;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3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人,占市上下达控制指标6人的33.3%,百万吨死亡率为0.69(1-11月生产原煤326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他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人。

(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11月,全县煤矿生产原煤326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5.6亿元,销售收入14.2亿元,利税2.41亿元。发改局每月下达的目标任务一并圆满完成。

(三)三个一批项目完成情况:

1、列入竣工一批项目完成情况:安监系统列入县竣工一批项目15个,其中:技改扩能项目6个,安全改造项目9个。15个项目年计划投资34990万元,1-11月共完成投资33150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94.74%,年内15个项目全部竣工。

2、列入县加快建设一批项目进展情况

安监系统列入县加快建设一批项目12个,其中:新建项目1个,整合扩能项目1个,技改扩能项目9个,安全改造项目1个。12个项目年计划总投资54500万元,1-11月共完成投资50675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92.98%,年内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塘坝煤矿扩建工程,当年计划投资11000万元,1-11月完成投资10000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90.9%,地面已建成煤矿供电系统、2

通风系统、办公场地等,矿井建设主、副风井及巷道建设共掘进2100余米,工程进展顺利;列入县重点建设的桅杆坝煤矿第二期两河口煤矿建设项目当年计划投资10000万元,1-11月完成投资9400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94%,主、副风井及巷道共掘进1900米,工程进展顺利。

3、争取开工一批项目进展情况

安监系统争取开工一批项目2个,其中:新店儿煤矿扩能技改项目已于8月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000万元,主、副风井共掘进500米,工程进展顺利;列入县重点建设项目的嘉阳煤矿90万吨/年同仁井矿井建设2010年3月24日经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函复同意同仁煤矿开展前期工作(川发改能源函[2010]247号),已完成项目选址、矿产资源勘探、初设方案,水保评价报告已经省、市相关部门批准通过,环保涉及五通桥桫椤沟当地正在申报风景名胜区,如申报成功,将影响今后开采。目前,县级相关部门正在协同业主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初设矿井主、副风井均要穿越乐宜高速公路,县交通部门已向省、市有关部门上报,上级部门要 3

求业主提供穿越公路建设的安全专篇,目前该工作正在进行中。总之,按现行政策规定,煤矿建设必须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待省、市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动工建设。

二、安全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县委书记李晓东、县长陈长明对安全生产工作十分关心、重视、支持,在每次大会上都要讲安全生产,并多次亲自带队深入乡村、企业、车站、码头、矿井等地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召开安全生产大会6次,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安全工作8次,县长亲自安排部署安全工作5次,发出安全方面文件9个。安监局召开安全生产 “十长”会商会议11次,煤矿安全工作会9次,发出安全生产文件25个、简报20期,及时分析研究、安排布臵、通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2、继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一是不断完善乡镇(部门)安全管理体系。今年,我县以贯彻落实市委11号文件 4

精神为契机,将“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规范设臵为“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党政办公室或社会事务办公室挂牌,并落实专职人员2至5人、兼职5至10人,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有人抓;将乡镇原有的交管站和船管站进行整合,组建乡镇交通管理站,每个站设站长1名,工作人员2名以上,全县达119人,并在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交警大队委托授权下,负责辖区内水陆交通安全、运输市场秩序、公路路产路权、农村公路养护等综合管理,解决了乡镇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人员变动频繁、监管技术和手段缺乏的问题。经统计,目前,全县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达850人,其中乡镇、部门安全管理人员230人同时,县政府投入10万元,为乡镇交通管理站工作人员统一配发交警和运管执法制服,并按落实专兼职1万元/人〃年、工作人员300元/人〃月为全县专兼职安全员预算防护补贴经费;此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市安全工作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二是围绕“乡镇规范化建设”工作思路,督促乡镇按照《县乡镇安全生产监 5

管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南》落实各项制度及专兼职安全管理干部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工作职责,目前,已经对第三批11个创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乡镇进行了验收。至此,历时3年完成了全县30个乡镇的“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工作;三是加强对17名驻矿安监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增强煤矿安全监管能力。四是明确企业专职安全员。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全部落实了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和专(兼)职安全员。要求煤矿企业必须设臵安监机构,落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督促职工在3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企业设臵安全管理机构,300人以下的配备兼职安全员,由企业建立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机制。

3、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坚持安全生产“一把手”负责制、“一岗双责”制、“三长负责制”和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制,采取纵横交错的管理方式,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确保落实到岗位和人员。年初,由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行业主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下达各类安全事故控制指标,明确各部门职责;各乡镇和25个安全职能部门均向县 6

政府交纳了元的安全保证金。坚持实行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和“三长负责制”,由乡镇负责人包片、干部包村、部门负责人包块、干部包企业、包车(船、水库)等,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管得住,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乡、村、组(车间)安全监管网络体系。

(二)勤检查,促整改,认真抓好煤炭行业管理和各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抓行业管理,促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我县煤炭行业管理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各级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实行规范管理。一是严把“以风定产”审批关。安监(煤监)局作为全县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煤矿“以风定产”工作,制定监管办法,落实了以工程师、安监股长、分管局长为一条线的审批小组,坚决以矿井的通风能力和核定生产能力审批煤矿采掘工作面,今年以来共计审查108矿次,杜绝了超层越界和非法生产行为。二是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和高效矿井建设工作。我县严格按照煤矿质量标准化创建标准和要求,组织专家组对每一个达标矿井进行复查。目前,7

全县共有20户煤矿通过了省市验收达标。其中:嘉阳煤矿、胜利煤矿、桅杆坝煤矿、白鹤煤矿、滴水岩煤矿评为二级标准化矿井。在开展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中,6户煤矿制定开展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及规划,预计各项工作将在年底完成。三是抓好煤矿技改扩能和安全改造。今年,全县先后有19户煤矿企业投资8.9亿元实施技改扩能和安全改造。技改后,全县煤矿将在安全生产上实现上档升位、各大系统更加规范运行,安全更有保障。

2、抓好煤矿安全整治,促进煤矿安全发展。今年,我县煤矿工作围绕实现“三个三”和“三个一批”的战略目标,即:“三机”作业创高效,努力实现采煤机、装岩机、皮运机的使用;“三强”管理保安全,着力强化安全投入,强化全员培训、强化现场管理;“三化”战略促发展,构建管理精细化,装备现代化、培训制度化;全力开展“三个一批”建设,建设一批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淘汰一批落后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明显好转,1-11月,我县煤矿生产原煤326万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起,8

死亡2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61。一是把好春节复产验收关,对煤矿复产制定二十九项验收标准,验收时对照标准现场检查验收,发现标准外的其他问题,责令限期整改,进行复查合格后,再报经县政府分管安全领导签字同意下发文件后才同意煤矿恢复生产。二是针对我县矿井“数量多、分布散、井型小”,“赋存条件差(属极薄煤层)、开采难度大”,“产量低、装备水平差”,“高瓦斯矿井多、瓦斯灾害严重”、“技术人才欠缺”等显著特点制定了《继续深化通风瓦斯治理、认真开展防治水,切实抓好监控系统整改、预防机电、运输、顶板事故的“六项”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并下发到各煤矿。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实行县、乡政府和安监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包保责任,限期整改,做到“标准、时限、资金、措施、责任”五个到位,严格验收标准,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目前,正逐矿按照标准进行验收。三是认真开展瓦斯治理示范县和各矿瓦斯治理达标工作。今年,我县被省政府确立为瓦斯治理示范县。按照省安监局对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县委托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制定了全县煤矿瓦斯治理 9

达标方案,各煤矿也委托四川矿用产品检测检验研究院、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开展“专家会诊”工作,制定“一矿一策”瓦斯治理方案,目前方案已通过审查、进入企业整改,验收阶段。四是加强煤矿瓦斯监控。今年县政府投入80万元对县瓦斯监控系统进行第三次升级改造,改造后的系统集煤矿瓦斯监控系统、gps定位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车船gps定位管理系统于一体,被省安监局、乐山师院等专家鉴定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监控系统;瓦斯监控网络开通以来,监控中心已监测1500余次煤矿瓦斯超限情况,均采取了相应的排险措施,避免了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五是开展煤矿安全班组长培训。请省安培中心来犍举办采煤、掘进班组长培训班4期,共培训361人。利用嘉阳、白鹤四级培训中心举办全县煤矿班组长、安监科长、顶板员培训班十期,计划组织培训1000人。现已举办顶板员培训班2期,班组长培训班6期,共培训职工645人。六是开展安全检查。1-11月各包保片区、驻矿小组、驻矿安监员共检查矿井共深入煤矿企业检查执法1872次,查出安全隐患 10

4032条,责令整改3911条,整改率达到97%,发出安全监察指令文书468份,停产或局部停产32矿次,罚款33.5万元。

3、非煤矿山安全工作。今年年初,对32户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复产验收;开展了露天非煤矿山台阶专项整治,井工企业继续深化机械通风专项整治; 1-10月,共检查非煤矿山45次,查出安全生产隐患325处,整改325处。

4、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依法对我县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检查。全年共开展安全检查85次,查处安全隐患20处,发出整改指令书8份,停业整改指令书12份;罚款500元。

5、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安全。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1号文件和县委16号文件精神。在安监局内部设臵了“交通安全监管办公室”。按照文件要求,各乡镇交管站都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装备、有经费,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严格执行“五不出路”规定,坚持反“三违”,查“三 11

超”,严厉打击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违章搭客等违章行为和非法运营,全力保障交通安全。三是加强县乡道路和通车桥梁的安全巡查,及时整修道路、加固病害桥梁。投资8835万元改建塘马路、双同路、孝新路、芭马路等6条通乡公路,投入390.8万元整治县乡道破损路面3.1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通行条件;投资180多万元,在道路危险地段新安装波型护栏1000米,并完善交通标识。五是狠抓客货运输船、乡镇自用船、渔船、游乐船的整治,更新改造客渡船4艘、维修技改渡船4艘,渡改桥2处;针对洪期水毁较为严重的情况,投入200余万元整治防洪堤坊工程及病险水库7处。对日均流量300人以上的渡口、码头严格实行航次签单管理,在沙嘴、河口、孝姑、新民等重点渡口安装了视频监控,实时监控水上安全;六是防洪度汛工作,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编制了预案,备足了汽油、编织袋条、救生衣等防汛物资,落实了防汛经费,确保了安全渡汛。

6、狠抓旅游景区(景点)安全。认真整改芭石铁路沿线新修公路存在的安全隐患,正在对已建或在建的公路进行改 12

道、回填以及林木补植,对横穿铁路的公路改架天桥。加大铁路沿线平板车、摩托车的整治力度,全力打造“嘉阳小火车”景区。同时,严格加强宾馆、饭店的管理,着力提升旅游形象。

7、狠抓食品卫生安全。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把粮、油、肉、奶制品、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盐、引用水等重点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关键环节作为整治重点,实行婚丧嫁娶宴席报告;深入开展学校集体食堂和学校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对全县70所中小学全部监督到位,对一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食堂明确限期整改。

8、狠抓消防安全。严格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全面实施消防“五个一”工程建设,即组建1个消防办公室,成立1支义务消防队伍,购臵1台消防手抬机动泵,配臵1批消防器材,修建1个消防水池,着力改善消防安全条件。采取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 13

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17处,当场整改15处,责令限期整改2处,取缔非法单位1家。

9、狠抓森林防火。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着重加强林区管理,在主要路口及重要部位设立检查站,严格检查入山人 本。员,严禁林区一切野外用火。

10、狠抓学校安全。地定期组织县安监(煤监)、卫生、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对县内学校拉网式安全大排查。对排查出的8处校舍安全隐患落实了措施。县财政安排380万元用学校安保工作,在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加强巡逻,并加强对校园内部管理的指导,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此外,我县还扎实开展了建筑施工,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整治,确保行业安全生产。

今年以来,我县开展全县性安全生产大检查7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236起,现场整改196起,限期整改40起。确保了每年元旦、春节、“两会”、五一期间、十一期间的安全生产。

三、重宣传,抓培训,努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一是围绕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抓宣传教育。扎实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刊发、播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原文及条文解读,做到“五有”,即广播电视上有声音、报刊上有图文、公路沿线有标语、单位企业有专栏、安全监管有行动。利用“6月安全宣传月”活动,组织宣传车10台,巡回到全县各乡镇、企事业单位开展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煤矿安全、农机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在6月13日的“安全生产宣传日”活动中,组织县公安、交通运输、水务、住建、电力等25个单位和部门在县城西街举行声势浩大的“安全宣传咨询一条街”活动,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理念、“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科普知识,共动用宣传车10辆、电视机10台,悬挂标语20幅,摆放展板326个,现场发放资料1.25万册,接受市民咨询5000人次。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 15

位积极行动起来,掀起宣传安全法律法规热潮。今年全县共张贴标语650条,制作专栏256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余万份,制发“安全告知书”36万份发到全县每家每户。二是围绕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管理水平和安全监管能力抓宣传教育。认真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级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扎实抓好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培训和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管理人员执法培训,在全县上下形成自觉抓实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奠定坚实基础。先后举办专题讲座2期、安全综合管理培训2期、危险化学品管理培训2期、煤矿班组长培训4期、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培训班1期、乡镇部门安全检查流程、委托执法培训班1期、新选定的119名交通安全监管员业务知识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达1500人以上。三是围绕提高安全工作紧迫性抓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县内有线光纤电视普及率高的特点,坚持在《新闻》前后滚动播出安全工作宣传标语,集中报道全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全国各地的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截至目前,播出标语567条次、安全报道 16

176篇、警示教育片10余部,摘播安全法律法规38组3万余字。

四、抓党建、维稳信访工作,建一支廉洁高效的安监队伍。

(一)扎实抓好系统党建工作。一是以增强执政力为重点,扎实抓好领导班子“四好”建设。按照“举旗臶、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以树立政治意识,发挥表率作用,形成团队精神,争创一流业绩为宗旨,增添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编印《安监系统党员学习笔记本》400本分发到每一名党员,每名党员学习记录应在3000字以上。三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局党委与每个煤矿企业党组织签订《煤矿企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煤矿企业党组织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四是对党建工作实行包保负责制,由局党委成员任指导员,中层干部担任联络员,分片包矿,对33户煤矿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指导。五是对煤矿企业党组织实行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未完成创建目 17

标任务的煤矿企业党组织,局党委将对该煤矿企业党组织进行整顿。煤矿党组织负责人向局党委写书面情况汇报,企业业主向局党委作出加强党建工作书面承诺。取消煤矿企业今年“评先争优”资格,所在片区对该企业实行停产整改,验收达标后,恢复生产。六是在全系统开展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创先争优活动。发放400个党徽到每位党员,让每一位党员时刻牢记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七是以创建“党建综合示范矿为平台”,抓党建,保安全,促发展,把党建工作与煤矿安全生产紧密结合,促进党建、安全生产共发展。八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先争优”工作。制定了《中共县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局委员会在全县煤矿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实施方案》(犍安监局党委[2010]23号文件),下发到了每个煤矿企业党组织。对活动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和廉洁自律教育活动。为教育全局干部职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我局于8月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共53人召开了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和廉洁自律教育会。并邀请了县纪委副书记何贤利、县检察院渎职侵权科科长宋启明到会作了廉洁自律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会后还组织全局人员到县廉政教育基地一-五马坪监狱第二监区接受教育。听取两位服刑人员用现身说法,使大家在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和教育。

(三)进一步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大调解”和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增强群体性事件防范处臵能力。一是制定《维稳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二是继续处理煤矿企业 “三了断”遗留问题。今年维稳工作主要围绕原滴煤退休职工反映的医疗保险问题,要求按国家政策解决退休职工医疗保险。经县委、政府同意,对核实的55名现滴水岩煤业有限公司退休人员全部落实医保政策,由企业支付医疗保险金共计52万元。三是积极参与协调煤矿 19

企业周边群众反映,煤矿开采导致房屋、田土开裂,影响生产生活问题。今年以来,我局共接待上访人员56人次,处理信访件8件。通过大量有效的工作,逐步化解了煤矿“三了断”遗留问题和煤矿与当地群众的纠纷,较好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和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确保一方平安。

五、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我县在宣传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上力求多样化、宣传面上力求全覆盖、安全监管上力求严之又严,仍有少数群众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有法不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在个别行业和领域时有发生。

(二)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从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及安全执法来看,个别乡(镇)和行业监管部门存在责任落实不下去,管理严不起来,召开会议不及时,传达精神不到位,安全生产政令不畅通等现象;工作不主动,作风不深入,对隐患整治有依赖、观望和等、靠的思想;少数企业没有按 20

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配备足够的有资格、有管理能力的安全管理人员,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

(三)安全监管压力较大。全县有道路1.29万公里、各类机动车辆4.3万辆、船只1287艘、渡口38道、水库75座、煤矿39户、非煤矿山30户、建筑企业7户、危险化学品经营使用户51户。全县高危行列多,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自然基础条件差,管理难度大。

(四)安全投入不足。一方面,与其它地区相比,我县自然条件差,财力有限,安全欠帐较多,尽管每年都在增加安全方面的投入,但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解决安全方面的欠帐问题。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的科技水平、科技含量低,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的中介机构的培育才刚起步,中介市场还有待规范。

六、明年工作打算:

(一)责任目标

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部门共同目标。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各类伤亡事故,21

确保各类死亡人数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认真排查事故隐患,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省、市公告的重大隐患整治任务。

(二)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和培训。充分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重大举措,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忽视安全生产、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件予以曝光,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二是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在稳定乡镇专兼职安全监管人员的基础上,延伸监管触角,探索设立村级安全监督员、组级安全信息员,逐步形成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三是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节假日和重要时段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自查、乡镇全方位检查、行业主管部门专项检查和县安委会督查于一体的安全生产日常检查机制,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四是 22

区人大常委会2010年终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篇5

2010年,安全保卫处在公司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年初公司“管理提升年”活动确定的总体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为契机,以深化教育、强化意识、减少和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导入和推进为抓手,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层层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安全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继续巩固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安全生产与企业战略目标协调发展。

一年来,公司安全生产实现“三无;,职业发病率为0;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到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发生率为0,废弃物分类处置率100%;废水排放符合“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相关规定;噪声排放符合“08国标Ⅱ类”标准;在治安保卫方面做到无聚众械斗、非法游集等重大治安案件发生。为公司的安全、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一年来的安保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各级安全环保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2010年,面对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二月份,董事长与各处室、车间签订了《2010年度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会后,各单位按照要求将方针目标逐级分解,各处室、车间与班组、班组与职工之间都层层签定了《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横到边,竖到底,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为安全环保工作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考核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在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劳保用品、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和维护保养、应急救援与演练、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治安保卫等各个方面累计投入资金三十余万元,加快了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建设步伐。

二、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公司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环保制度体系。2010年,根据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工作需要,修订完善了《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汇编》、《安全管理制度》、《浸胶工序卫生清扫制度及清扫标准》、《浸胶工序卫生清扫检查验收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制度,安全环保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促进了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是建立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各单位根据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对各种可以预见、危害重大(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或灾害,分别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生产实际组织模拟训练,4月2日,公司组织完成了捻织一车间北车间捻线区灭火演练。12月份,组织了单身公寓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了处理突

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对事故范围和损失的控制能力。另外,还组织完成了《夏季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和《冬季四防预案》,以防患于未然。

三是完善了安全环保教育培训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工作,制定了《安保处2010年度培训计划》,各车间、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1月20日,邀请市消防大队李科长对公司员工进行了一次消防及应急逃生知识培训。6月份,邀请公安机关李科长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法制培训。3月份、8月份,分期对捻织工序、仓储处部分拟从事行车操作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操作规程等专项前期培训。同时,对新入厂职工和转岗职工实行了三级安全培训,确保安全。

三、强化“三基”工作,固本强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一是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处领导以身作则,经常带领处室人员深入基层,查制度、查违章、查设备隐患,补缺堵漏,把好安全关,把安全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一年来,共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9份,安全检查通报47次,通报各类安全隐患659项,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按考核标准做出相应处罚的同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措施,反馈以及回查情况表明问题基本得到整改,确保了安全生产实现“三无”。

二是不断加强本处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练好基本功,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注重基础工作。从整理安全档案入手,对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等重新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梳理。同时,各单位通过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岗位危险预知预控、“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等活动,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夯实班组安全工作基础。另外,我们还规范了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检查、监督工作,与各施工单位均了签订安全协议,加强安全培训。为公司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安全环保活动。结合公司“管理提升年”活动,1月份,公司开展了以“立制度、查隐患、抓整改、保安全”为主线的“迎新春.安全整改月”活动。同月,组织举办了“安全宣教图片展”,1300余人参加。3月份,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暨“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落实年”活动,调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5月份、6月份、11月份,先后组织了 “夏季四防”、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和“冬季四防”活动。另外,我们还组织了2次全员

安全考试,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五是结合企业特点,深入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活动。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即抓住体系的核心要素,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全面深入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活动,今年共增加内容62项,提高了各级人员对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水平。

四、强化设备基础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水平。

2010年,公司加强了对各种设备的基础管理,坚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坚持重点部位领导挂靠制度和重点部位巡回检查签字制度。年初,配合完成了浸胶一、二车间消防设施的改造。4月份,根据公司安排,对北厂区两台浸胶机天然气管道的泄露检测、密封修复及部分管道的重新安装进行了全程跟踪。积极外协与清扫队签署利兹勒浸胶机排风道清扫合同,并配合于4月、8月、10月分别对南北两厂区的浸胶机排风道进行了全面清扫。联系山东省特种设备研究院潍坊分院的专业人员对南厂区浸胶机油炉系统进行了安全检测。并于8月份配合相关部门对南厂区南北油炉出现的重大隐患进行了彻底整改。5月份,配合气象局,进行了防雷检测。另外,我们还组织对公司的27台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年检,对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进行了复审。对工业丝车间联苯炉的登记工作已签合同,正在协作实施中。一年来,通过加大对生产车间设备的基础管理,减少了生产现场的设备隐患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五、树立大环境意识,注重环境保护。

按照公司“5S”要求和“三合一”认证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生产。进一步改善厂区环境建设的同时,通过对环境因素的辨识调查,重点加大对作业环境的改造力度,积极推行节能降耗。一年来,“三废“均达到排放指标,未发生危化品泄露问题。同时,加强了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并于3月份完成了工业污染源调查表的填报工作。11月份,配合完成了浸胶二车间沉淀池的改造工程。作业环境和生活环境持续改进。

六、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0年,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力度。加强对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计划、采购、发放程序,保障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及时按标准发放,并做好检查监督工作。扎实做好夏季“四防”和冬季“四防”工作,及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放“四防”用品,确保了“夏季无人中暑,冬季无人冻伤”。并于5月份配合安丘市疾病防控中心,完成了对从事接害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查体工作,6月、12月份配合进行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取得了全公司职业病发病率为零的好成绩。

七、加强治安管理力度,努力打造稳定的治安环境。

根据公司要求,安全保卫人员从提高执行力度上着手,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制度。加强了人员及物资出入厂管理,一年来,公司未发生货物和设备缺失现象。同时,安保处还成立了治安小组,及时处结各类治安案件;建立了《重点人口档案》,完善了治安管理制度。在治安、防盗方面做出了积极地努力,有效地防止了聚众械斗、非法游集等重大治安案件发生。保卫日常工作运行正常有序。

八、从提高执行力入手,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高。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强化执行力度,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在今年公安机关组织的户口摸底工作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我们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受到了一致好评。

2010年,公司安全保卫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仍较薄弱。一是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有些单位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在工期紧张时不能坚持“安全第一”原则;部分员工安全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今年发生3起轻伤事故。二是班组建设基础较差,班组安全活动、岗位危害预知预控等活动有的不及时、不规范,效果较差。三是员工队伍和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治安、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部分职工消防、法制意识淡薄,应急能力较差,违反公司规定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治安管理存在漏洞,监控体系未完全发挥作用。各车间未建立相应的治安网络和组织。

三、环境建设和职业健康制度有待完善。各部门和员工的环保意识较差,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健康制度流于形式,职工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011年,是公司立稳脚跟、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保卫处将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抱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抓安全。谨记吉董事长关于“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一切”的教诲,紧紧围绕公司确立的安全管理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超前策划,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持续改进,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现。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落实安全环保目标责任制。

各单位负责人就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要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安全生产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观念和“放弃昨日成就,一切从零开始”的“从零”安全工作理念,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为本,依法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观念、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来落实任务和指标,使每位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实现事故预防和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落实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确保安全、环保、劳动保护投入及时到位。各单位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保障安全、环保、劳动保护投入及时到位,尤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要优先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要确保员工劳动防护用品及时发放,确保生产现场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努力改善劳动环境,实现安全文明生产。下一年,安保处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预案及演练、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的年审、特种设备年检及部分设备的登记、检测、改造和定期清扫工作。

三、坚持创新管理,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管理“从零工作法”。

我们将大力推行安全管理“从零工作法”,牢固树立“放弃昨日成就,一切从零开始”的安全工作理念,将安全生产责任制纳入岗位工作标准,做到日日“七到位”(即每天的安全防护技术方案审批到位、班前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技术交底到位、工人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到位、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安全监控检查到位、事故隐患整改到位)和天天“三为零”(即安全防护“零”隐患、安全管理“零”缺陷、安全生产“零”事故)。使之与安全生产“五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结合起来,并按照“大安全”的要求,贯彻到所有班组和岗位,打造公司安全环保管理的特色。

四、注重“三基“建设,全面启动安全标准化各项工作。

我们将继续强化“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从“三基’入手,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日常安全管理。本着“严、细、实、恒、勤”的原则,“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职工负责的态度,深入现场,深掘隐患,督促整改,确保今年实现“三无”。

五、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

2011年,我们将逐步完善环境、职业健康和职业卫生方面的各项制度。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完成排污监测申报及办证工作。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查体工作。确保年度目标的完成。

六、加强消警队伍建设,实现保卫工作正规化。

按照安保处“建设一流队伍,确保公司安全“的总体要求,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逐步完善消警队管理建制,提高执行力,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加强公司治安保卫及消防工作。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防控体系,增强物防、技防能力,加大巡逻力度,对重点部位严防死守,确保公司财产安全和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安全保卫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我们将认真总结今年的工作经验,以“管理提升年”和“安全基础管理落实年”为契机,努力实现全覆盖、无缝隙、长周期的安全环保格局,为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安全保卫处

上一篇:如何提高雅思英语口语下一篇:政府工作报告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