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企业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用评级企业(通用8篇)

信用评级企业 篇1

什么是企业信用评级?企业信用评级是由专门的独立信用评价机构或部门,根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实施的企业信用评价服务,是对企业基本信息、综合指标、资质品牌、管理状况、财务指标、信用记录等各个方面行为能力和品德进项全方位的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颁发相应级别的牌匾、证书和评级报告,一般有效期是一年,到期后需要年审,是企业信用、经营、品牌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体现。

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项源自20世纪初期的商业制度,至今仍在影响着全球的企业,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解决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时至今日,为了对不同的项目进行信用评级也衍生出了不同的评级标准、方法和适用领域。

例如,在我国中小企业做信用评级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招投标、政府采购活动中出具信用证明,并获得竞标加分优势。

那么招投标企业信用评级该如何申请呢? 申请条件:

1.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2.企业成立已满三年或以上,近三年均有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即无利润亏损),非即将关、停的企业;

3.该企业单位无信用不良记录及违规违法行为记录;

通过对企业进行各项因素的分析研究,就其信用能力所做的综合评价,并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其等级,形成一种类似中介的角色,可以有效减少招投标、政府采购选标的时间,降低合作风险。目前我国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为信用建设的重点领域,国家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参与主体进行信用评价,鼓励将第三方信用评价结果作为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定标和合同签订的重要依据。并且,根据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信用良好的企业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加分。

例如,招标文件设置的加分项,获得AAA信用等级+5分,AA级+3分,A级+1分,其余等级则不得分,低于BBB信用等级的企业将被限制投标。身处招投标行业的都不陌生。

除了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领域作为通行证和加分项之外,办理企业AAA信用评级在其他领域也有好处:

1、品牌形象宣传;允许在产品品牌、包装、说明书、合格证等上面使用的信用等级标识;

2、融资贷款申请;争取机构风投、融资担保、银行放贷等提供的信用证明;

3、商务合作使用;在企业招商、政府投标、签约合作等出示的信用资质;

4、政策扶持争取;面向政府扶持基金、政府机构监管展示的企业品质证明;

5、供销采买依据:与交易伙伴赊销、扩展上下游供采时可做为的权威信用证明;

6、国际贸易征信:在国际合作与贸易时,可出示的企业信用证明;

信用评级企业 篇2

一、宏观经济与监管环境

石化公司未来的利润、资产值、资金需求和潜在的负债都与宏观经济环境和监管环境密切有关。宏观环境包括政府对行业的支持力度、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周期、国家的外汇储备、环境政策和贸易政策等。

1. 政府对行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对石化工业的支持力度主要取决于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社会贡献率等指标。我国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同时是国家的利税大户, 也是解决社会就业和福利保障的重要行业。如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7年, 全年实现利税316亿元, 实现利润75亿元, 就业人数达到65万人, 社会贡献率达到24%。

2. 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石化公司的发展前景与石油工业和使用油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如果石油工业发展快, 则石化公司不仅有可靠的原料来源, 而且原料成本可能更低、产品质量可能提高。如果下游使用油品的工业如汽车工业发展快, 则石化公司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

3. 国家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

石化公司的收益和盈利受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较明显。当经济处于高涨时期, 对炼制的油品和基本化工原料的需求高涨;而经济处于萎缩时期, 油品价格下跌,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存货增加。

4. 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影响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 国内原油供不应求, 我国成为石油输入国, 每年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 因此受到国家外汇储备的影响。

5. 入世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 我国石化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影响。长期以来, 我国炼制的油品价格一直高于国际价格, 石化行业各工厂生产规模较小, 装置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 生产成本较高。入世以后, 我国的关税税率将下降, 对石化行业的保护将减弱, 石化公司将面临国际竞争, 受到国际市场原油和油品供求关系及价格波动的影响。

6. 政府监管的减弱

目前, 通过机制转换和资产重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集团公司不再承担行政职能, 只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 行政职能由经济贸易委员会下属的石油化工局承担。

7.环境风险

随着我国政府在环保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 石化公司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必然随之加大。

二、产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石化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产业组织和产权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石化行业主要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家特大型集团公司。此外, 还有许多与外资合资、合作的股份制石化公司。石化工业的发展趋势包括上游一体化、下游精细化、装置规模大型化、进入壁垒高、技术进步加快、劳动生产率提高、易受经济周期和国际竞争的影响等。

1. 上游一体化

上游一体化趋势是指石化公司的业务逐渐向上游发展, 即从事石油的勘探、开发和生产业务。这样可以提高原料的自给率, 减少原油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

2. 下游精细化

下游精细化趋势是指石化公司的业务往精细石油化工方向发展。这样, 不仅分散了经营风险, 而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3. 装置规模大型化

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 各炼油公司都朝着生产装置大型化方向发展。装置规模的大型化可以形成规模经济, 节约单位投资和生产费用, 提高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提高。随着市场竞争激烈, 各石化公司普遍把减人增效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4. 技术进步加快

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 技术进步成为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的有力工具, 石化行业各公司都将努力增加在研究开发方面投入, 增强技术优势。

5. 进入壁垒高

石化工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入行需要大量的一次性投资、复杂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大批专家。因此, 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 主要的参与者都是历史较悠久的公司。

6. 受国际竞争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 石化产品都是全球性的以美元定价和贸易的商品。由于国际石化产品供过于求, 生产者往往是价格接受者, 因此, 规模经济和成本竞争是赢利的关键。

7. 经济周期的影响

石化工业由于受到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长形势、产品需求、工业投资的形式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三、受评公司基本经营与竞争地位

评估公司基本经营和在同行业的竞争地位, 主要是评价该公司与同行相比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来源。主要考虑公司在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业务的多元化程度、成本构成和技术进步情况等。

评估一个石化公司, 除了考察上述几个基本方面外, 还应详细考察一些特定的定性、定量指标。如分析一个炼制公司, 要看它的原料的来源的易得性、系统结构和复杂程度、成本结构和产品产量、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公司历史、经营规模和其他因素。分析一个销售公司, 要看它与炼制公司的联系、零售点分布、零售市场份额、商标和营销决策等因素。对于大多数炼制和销售公司, 评级时应观察的指标包括:资本的税前报酬和资本的净报酬率、炼制装置的利用率、原料自给率、每桶产出的炼制利润、产品构成、零售市场份额、炼制产品一体化比例、单位销售的投入等。

四、财务状况与流动资金来源

评估石化公司的财务状况, 需要研究公司过去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财务报告的资料, 并对其未来三至五年的现金来源、资产价值和债务结构进行预测。

1. 盈利能力

较强的盈利能力是石化公司获得充足的现金来源的根本保障, 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2. 经营性现金流量

在分析受评公司盈利能力的基础上, 将有关收入、成本和利润调整为现金流量指标, 可以对受评公司从正常经营活动获得现金的能力和主要影响因素有进一步的认识。评估公司的现金流量充足性主要是将总现金流量、留存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与其总负债相比。

3. 资本投入

流量、留存现金流量与资本支出相比较, 可以为衡量资本投入是否适当提供重要参考。

4. 备用流动资金来源

备用流动资金来源是公司为应付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所能提供的流动资金。备用流动资金主要包括可变现的流动资产、银行贷款额度和可出售的有价证券, 为此需要分析受评石化企业流动性比率、资产周转率、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及其它筹资手段等方面。

5. 债务结构

评估时还需对公司的债务结构进行分析, 包括资产负债比率分析、债务到期安排的合理性、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等, 并将某一时点上现金来源与债务负担相比较。

五、管理素质

在信用评级过程中公司管理的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但难以定量的因素。公司管理质量包括经营策略、理财能力和以往业绩等方面。

此外, 还应考察公司的管理决策与公司组织相协调的程度;公司对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和公司采用的内部核算和财务监管系统等。

六、公司组织结构

对公司组织结构的评估, 重点在于分析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子公司或公司的下属单位 (包括多元化经营的公司) 现金流量的充分性和相对重要性。分析母子公司的关系, 主要考虑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盈利能力;子公司的长期和短期发展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程度;子公司对母公司产品、收入、资产或信誉的影响。评级时应考察公司财务状况较困难时, 从子公司或下属单位抽出资金支持其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可能性;子公司财务状况困难时, 母公司是否会动用流动资金支持子公司, 以及这样做对母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影响。在评价公司的组织结构时, 还要考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以分析母公司承担子公司或下属单位债务的可能性和合法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越来越多的石化公司与国际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分析这些合资、合作公司的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有关债权人受保障的程度。

七、母公司的担保与维持协议

在我国石化工业, 母公司的担保和维持协议有合同式和非合同式、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种。一般来说, 对全资的子公司多采用无条件、非合同式的方式, 不过子公司的发债须经母公司批准。对于合资、股份制的公司, 母公司的担保方式和条件差别很大, 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评估母公司的担保协议时, 要分析协议的内容和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以判断协议的可执行性、担保承诺的信誉、担保承诺的法律依据等。维持协议不同, 对特定债务提供的保护程度也不同。在评估时, 应具体分析子公司的信贷质量和母公司提供支持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非正式的间接维持协议, 需要仔细分析。

八、突发事件风险

突发事件指导致公司信用基础突然显著下降的事件。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避免的因素, 因为其时间、性质和对公司债权人的影响事前不能预测。

浅析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监管 篇3

摘要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起到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提示的作用,一方面,过分依赖信用评级将会导致债券风险揭示“失真”,尤其是在缺乏对信用评级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将会影响对企业债券的公正评价,误导投资者和监管者。因此,应通过良好的制度环境规范信用评级,加强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监管,使其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监管

一、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监管现状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在已制定的法规中关于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机制以及信用机构违规处罚等规定不完整且散乱,这些都影响着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有效监管。

(一)缺乏对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的严格监管

根据《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7条的规定,设立信用评级机构必须符合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实收资本与净资产均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等条件。而根据《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10条的规定,征信机构从事信用报告业务的,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而且征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还需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机构另行做出规定。在《征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之前,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是按照《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监管的,实收资本与净资产均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的门槛对于设立信用评级机构而言有点低,这也是导致目前信用评级机构过多的原因之一。《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虽然设置了较高的资本门槛,但是又缺少对信用评级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评级技术人员、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的具体规定,并且没有将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作为核准信用评级机构进入市场的参考因素。

(二)缺乏统一的监管

目前我国对信用评级的监管处于多头监管的状态,多个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业务归口管理。信用评级机构从事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由中国证监会管理;从事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从事招、投标信用评级和企业债券发行信用评级业务等则由国家发改委管理。管理部门监管依据和管理要求不同使得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缺乏统一的标准,以致许多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不能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公司债券信用级别。

二、加强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监管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还处在低级阶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监管。

(一)健全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应当通过立法建立严格的信用评级机构注册制或核准制,健全信用评级行业进入和行业退出机制。明确规定信用评级的设立条件,包括较高的资本门槛、评级人员素质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素质等,并且要严格规定信用评级机构的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债券发行主体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防范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还应当将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作为核准信用评级机构进入市场的参考因素,严格规定信用评级标准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要求实行连续跟蹤评级制。

(二)区别规定企业债券是否需要信用评级

由于我国企业发行债券可以提供担保,也可以发行无担

保企业债券。对于附担保的企业债券,可以适度弱化信用评级的作用,条件成熟时改变现行规定,不强制进行评级。因为附担保的企业债券往往选取银行作为担保方,此类债券的信用评级在实践中往往最终会演变为对担保方的信用评级,这样本来应是对企业债券本身的风险揭示的信用评级,很容易成为对担保方的信用评价,不利于有效揭示企业债券风险。而且附担保的企业债券易受投资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就是其依靠银行的担保,信用评级结果并不是投资者考虑的主要因素。

对于无担保企业债券,其风险相对于附担保企业债券较高,而且投资者对于债券的风险和收益难以把握,此类债券应当严格要求必须经过信用评级,以揭示风险和收益。将信用评级作为发行无担保企业债券的条件,有助于核准机构确定无担保债券发行的参考因素,提高核准效率。

(三)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

应当改变我国当前对信用评级机构多头监管的局面。2008年7月国务院三定方案将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职责由原来的“管理信贷征信业”修改为“管理征信业”,国内信用评级业的主管部门有了比较明确的归属,但并没有立法对人民银行授权。2009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权限纳入法律范畴。应尽快推动《征信管理条例》的出台,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统一监管,同时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各业务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提高信用评级业务监管的专业性。

(四)建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相结合

对信用评级机构行业进行监管,应当建立内部自律制度。加强内部自律可通过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签署自律公约和建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监督信用机构。同时在信用评级行业协会建立合理的奖励与惩罚制度,例如可公布信用评级机构“黑名单”和“白名单”,即将有违规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信用评级机构公布在黑名单中,可以惩罚违规的评级行为,并对其他信用评级机构起到威慑作用,毕竟信誉是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立足的根本。而“白名单”是年度优秀信用评级机构的名单,可以为评级机构增强信誉,从而激励评级机构规范其服务行为。

参考文献:

[1]安义宽.中国公司债券功能分析与市场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高坚.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董奋义,聂俊丽,田军.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4]徐道宣,石璋铭.完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探讨.财会月刊(综合).2008(12).

商务部企业3A信用评级 篇4

关于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及开展信用评级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我国企业参与国外市场竞争创造必要的信用条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在从事23年企业资信调查和评估业务的基础上,将加大为我国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工作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信用等级评估工作。

按照国际通用规范和途径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等公开企业的信用状况,解决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惩戒机制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信用体系建设的成败。国内外经验表明: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等级是企业的“经济身份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促进企业在招商引资、招标投标、市场营销、融资信贷等经济活动中的成功率,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同时,较高的信用等级也是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和进入资本市场的“通行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此外,企业信用等级还是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实行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良好的信用等级是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的重要前提条件。

目前,我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已为数千家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和信用评级,信用档案和评级结果在企业申请知名品牌、担保、贷款以及政府采购、技术改造、技术合作、产品进出口、招商引资、招标投标、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为了使企业信用档案发挥更大作用,防止虚假信息和违规查询,我们在信用中国网()建立了专门栏目,实现了信息采集、分析和查询的网络化、信息化,我院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将对申请建档企业进行综合信用评价,确定信用等级,颁发信用等级证书(中英文对照),出具信用等级评估报告,并对信用等级达到A级以上企业在国家级权威媒体上进行公示。

有关工作详细安排请见报名回执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二○一一年二月

附件:有关事项说明

一、企业诚信评价

“3+1”企业诚信评价是将企业的债权管理信息、债务管理和合同履行信息、公共记录信息以及财务信息收集起来,并通过“3+1”企业诚信评价模型进行科学评估,分别确定其诚信等级和融资偿付能力等级。

(一)对企业的作用:

区分良莠,奖优罚劣:企业获得权威诚信标识,可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事实上获得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可以得到各级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大众的认可,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优惠政策支持,得到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更强的融资能力,并最终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3+1” 企业诚信评价工作不仅评价出企业诚信等级,而且通过全面分析企业自身信用管理状况、赊销水平、资信调查和评估、债权保障、应收帐款管理与追收等各种信用管理制度,发现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提高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对政府和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建立行业诚信自律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对社会的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可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营造诚信经营氛围,推动企业加强自身信用管理、改善信用状况,从而达到净化市场环境、完善市场经济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

(四)“3+1”企业诚信评价模型的特点

在汲取国际通行信用评级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将企业诚信度和偿付能力分开评价,同时将企业债权、债务和公共记录等单项要素分开评价,使得企业整体诚信评价结果更能够清楚体现企业在诚信和偿付能力两个方面客观状况,更能全面具体反映企业各单项信用要素状况。

更符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更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建立自身信用的迫切需要。由于“3+1”企业诚信评价模型将企业诚信记录与财务能力分开评价,使得尽管部分中小企业财务能力有限,但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诚信度等级,这本身也符合广大中小企业的客观状况。

“3+1”企业诚信评价结果能够简洁明了地反映企业融资和偿付能力状况,使用者可通过评价结果对企业的资金实力一目了然。提高企业对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全面规范其管理制度。

二、企业诚信评价等级、分数和对应结论

企业诚信评价等级、分数和结论的关系如下企业融资、偿付能力等级、分数和结论的关系如下

信用评级申请表

信用评级企业 篇5

1.品牌资质提升:

提升企业资质,获得国家政府的认可,颁发商务部统一编号的牌匾和证书,成为“国家A级信用企业单位”称号。

2.成交率提升:

是企业履约能力、投标信誉、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体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提高成交率;特别是项目型公司,在招投标过程中甲方对资质审核较严格,类似3A信用等级,同属于重要资质,有一定的加分,有利于增加中标筹码.3.项目支持:

银行融资贷款、申报政府项目、国家无偿资助时有一定加分;企业达到3A证书将优先审批贷款申请,符合条件的凯冠公司可以协助申请银行贷款。

4.企业在获取融资及企业上市时相对容易,对企业达到3A证书的,凯冠可以安排国外投资公司进行评估,符合条件可以进行风投以及企业上市辅导.5.市场推广应用:

允许企业在企业的宣传手册,产品外包装、说明书、合格证等宣传载体上使用的国家商务部信用LOGO;

6.国家政府网站公示:

企业获得A级以上信用评级结果,在国家商务部市场秩序网、中国反商业欺诈网(http://)上进行公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星计划官网等上公示。上下游客户随时可查询,企业资料在商务部信用办公室备案。

7.百度标注

百度的合作客户还可以获得商务部及百度联合认证,百度搜索获得A级以上信用企业公司名称,在公司官方网站后显示“V”形图案,鼠标放置到“V”形图案上,显示"该公司具有商务部信用办公室核准的AAA级行业企业信用评价资质“。

8、刊登发表在商务部《商务年鉴》及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

9、由商务部和国资委在国际商报上进行统一备案公示。

10、刊登在由商务部和国资委主办的《中国行业信用评价A级以上企业名录》及光盘上,此书及光盘每年出版一次将印送给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驻外经商机构及驻华使领馆。

信用评级企业 篇6

信用评级是“通过综合考察影响各类经济组织或各类金融工具的内外部因素,使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对它们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以简单明了的符号表示优劣,公告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评价或咨询行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需要有与之对应的信用评级体系。

(一)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

针对中小企业过往数据少、稳定性不足、未来成长性强等特点,提出如下的信用管理指标:

1.宏观环境分析

其中包含中小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所在商圈的市场环境、行业环境等几方面。此项指标具有较强的个性化,需要有系统的市场及行业数据作为支持,要求在各行业内建立信息汇总机制,真实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即中小企业成长的客观影响因素,以供金融机构及投资人参考。

2.经营素质分析

企业的经营素质不只指代企业经营者本身的素质、企业股东的素质、企业文化所代表的员工素质,也指代其在专业领域中的素质能力,如相关行业认证、行业内的经验积累度、领域内的历史数据积累等指标,此项分析更偏重于定性分析,配合定量分析的辅助,综合考察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需要有相关专业领域的人员参与指标及权重的设定,以提高科学性。

3.偿债能力分析

定量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速动比率、企业信用记录等数字指标,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否良好,尤其关注企业信用记录,关注过往偿债习惯,防范企业财务不良及道德不良所带来的风险。

4.经济实力分析

详尽了解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净资产收益、营业利润率等数字指标,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行把控,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营习惯、资金实力来关注企业稳定性。

5.成长性分析

企业成长性中既包含定量的如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等指标,也包含着定性的竞争力指标,此项分析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中小企业的高成长性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投资人与投资机构最为在意的收益回报所在。

6.担保状况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的质押、抵押、担保人情况予以参考,作为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的标准。

(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式

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在信用管理模式上应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水平、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丰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式,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更有效地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1.加入行业协会的担保

中小企业存在自身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财务不规范等问题,较多企业情况无法以书面及官方资料形式体现出来。而对企业经营状态、盈利状况、其在行业内的口碑、地位等最为了解的莫过于行业协会,将行业协会加入融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更真实的企业数据、能够更客观地定性评价企业,且能够由行业协会协助对行业内部的中小企业进行监控,当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得到了更好的评定和资金支持,也进一步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控制了行业内部的负面因素,形成良性循环。

2.利用集体联保的方式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自身实力不足的企业,可采用联保的方式,多家中小企业相互做信用担保,提供整体的资金支持。利用企业之间的信息量与信用度,使参与联保的企业进行内部监督,以有效分散和控制风险,同时给更多的企业带来获取资金的可能。不论是贷前服务更多的客户、贷中批出更高的额度,还是贷后相互监督带来的良好催收效果,联保都能在多方面促成更好的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工作。

3.细化产品分类及定价

借鉴格莱珉银行的例子,通过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贷款利率、不同的还款方式,为穷人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也可做为借鉴,对不同类型和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客户群, 在服务更多不同企业的同时,培育未来的多层级客户。

信用评级企业 篇7

信用评级由独立的中介机构通过对评级客体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 能够将受评企业的信用状况清晰、简单地予以呈现, 方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往来客户、社会公众对企业信用状况的了解, 并做出相应决策。信用评级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我国信用评级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对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 企业信用评级的作用

信用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基石。现代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 信用是对合法交易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信用降低了交易成本。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需要建立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交易行为的信用制度。信用评级是由独立中立的专业评级机构或部门, 受评级对象的委托, 根据“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 以评级事项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有关标准化的规定为依据, 采用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 对评级对象履行相应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和测定, 经过同评级事项有关的参数值进行横向比较和综合评价, 并以简单、直观的符号表示其评价结果, 公布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评价行为。信用评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1 降低投资人搜寻信息的成本

当投资人在决定是否进行债券投资之前, 必须广泛搜集与投资标的相关的信息, 以判断债券发行公司是否能够如期履约, 还本付息。但投资者并不都是专家, 并且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与投资者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特别是由于市场对披露信息的要求、会计标准和法律安排有所不同;国际市场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大, 投资者不仅信息收集成本昂贵而且还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难以对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也很难对资本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证券逐个进行分析。

信用评级信息就可为投资者提供简单而客观的信用风险结论, 为其选择投资工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各种金融工具的日益增多, 信用评级也被广泛应用于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很多投资机构将投资工具的信用级别作为金融工具定价、风险与报酬的评估参考, 并以一定的信用等级作为投资标准, 在投资组合中确定相应比例的不同信用级别的金融投资工具。

1.2 方便交易双方全面了解对方信用状况

在生产流通领域, 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 信用的让渡方若对交易对象不信任, 将阻碍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若对交易对象过分信任又将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通过信用评级, 经济主体可以了解交易对象的真实情况, 把握交易对象是否有能力并愿意及时全额履行经济契约的相对风险信息, 从而减少盲目决策带来的风险, 有效促进各类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高等级的信用级别是各类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身份证”, 良好的信用等级既可以提升其信用形象, 又可以使其在经济交往中获得更有利的信用政策, 吸引更多投资人和客户与之合作, 因此信用评级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了压力和动力, 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3 为监管部门进行市场监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借助于信用评级结果, 一方面使政府管理部门缓解了不能全面、及时地深入调查了解监管对象经营管理情况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把政府管理部门从日常、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利用评级结果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进行重点的、事前的、预警性的监管与调控, 我国也有不少法规要求把信用评级结果作为监管的参考依据。如《上市公司发行科转换债券实施方法》、《证券公司债券发行实施办法》都明确规定, 发行人可委托信用评级机构对发行债券的信用或发行人的信用进行评级, 信用评级结果可作为确定有关发行条款的依据并予以披露。

2 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评级主体限制

(1) 信用评级机构建设落后

我国信用评级发展较晚, 无论是在技术、人才、经验还是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无法与国际先进评级机构相比。同时, 我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地位不高, 影响力小, 容易受到参评企业等相关机构的影响, 迫于市场竞争压力, 评级标准在某些情况下缺少连续性或一致性, 从而降低了评级机构的公信力。此外, 在评级方法上, 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多是借鉴的国外先进评级机构的经验, 难以同我国的本土特征相适应。

(2) 信用评级结果难以检验

评级结果是对评级对象未来信用状况的预测。通过对评级结果违约率的合理统计能够判断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统计结果显示, 高信用等级的违约率比低信用等级的违约率还高, 或者同一期限、同一信用等级的违约率变化很大, 就说明评级结果不准确, 没有使用价值。由于我国评级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违约率披露不充分,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缺乏检验, 同国际先进评级机构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2 评级客体限制

(1) 对信用评级工作不重视

信用评级需要得到参评企业的配合, 由于我国开展信用评级较晚, 企业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不理解, 没有主动评级的意识。即便鉴于相关约束申请进行评级, 往往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信息和资料不愿提供给信用评级机构, 妨碍了信用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财务资料不符合要求

信用评级工作需要充分考察参评企业在财务、经营、管理、竞争等方面的状况。但由于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限, 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 财务报表一般未经过审计, 做假情况较为普遍。即使经过审计, 仍存在隐瞒收入或夸大经营成果等行为, 财务信息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财务资料欠缺和不实限制了评级工作的开展, 难以得出可靠的评级结果。

2.3 评级环境限制

(1) 信用评级的社会认同度差

目前, 企业及社会公众对于信用评级了解有限, 甚至不知信用评级是何物, 不理解信用等级的涵义, 更不知如何借助信用评级结果辅助决策, 导致信用评级的应用范围狭小。目前我国只是针对企业债券的发行要求必须经过有资格的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是采用了内部评级的方式对贷款申请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考察。缺少信用评级需求一方面限制了我国信用评级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妨碍了适应我国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的研究。

(2) 缺少认可信用评级结果的监管机构

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正处于发育阶段, 还缺少一个对信用评级结果进行认可和使用的监管机构,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监管部门对评级结果的认可和使用是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 我国有关监管部门对评级结果的认可和使用刚刚起步, 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的情况极为有限, 降低了各机构和部门对于信用评级的信赖程度。

3 推动企业信用评级发展的对策

3.1 改进信用评级方法

(1) 加大对企业非财务之指标的分析。

鉴于我国企业目前在财务资料方面存在的不足, 评级机构在开展评级工作时, 可加大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 如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从中挖掘企业在经营、管理、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信息。

(2) 注重现金流分析。

现金流量能够通过对账单和税务单进行核实, 弄虚作假的可能性较低, 可以更为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和偿债能力, 有利于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和实际经营状况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3.2 完善评级工作环境

建立有效的评级监管机制。对信用评级业进行有效的统一监管, 包括资信评级业务的资格认定和结果的认可、对评级标准和程序透明度的要求。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管理和行业监管应包括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违约率检验三个方面。其中应以评估结果违约率为核心考核指标, 对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进行评价, 对评级机构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淘汰机制, 防范资信评级机构违规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同时, 为有效监督信用评估机构, 必须建立对评估结果的复审、评价等制度, 督促评级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并借助社会力量对举报问题进行核查, 通过非现场和现场监管保证评级的独立、客观、公正, 增强了评级公信力。进一步可将参评企业的评级结果在相关的媒体上公告, 接受公众的举报认证, 如参评企业有失信行为的举报, 一经查实, 将调整其相应的信用级别。另外, 可考虑建立自律性的信用评级行业协会, 加强行业自律。其任务主要包括: 组织各家评估机构交流工作经验, 不断提高评估质量;协调各家评估机构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搞好评估机构的资料审查和日常业务管理;督促检察和加强各评估机构的自律性管理, 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

3.3 提高企业评级意识

政府部门可通过政策性扶持推动信用评级结果的有效性, 率先使用信用评级结果, 对于高信用等级的企业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 在社会上提升信用评级的影响力, 使企业意识到信用评级的效果和作用, 从而形成企业积极参与信用评级, 依照信用评级结果金额决策的社会风气。

信用评级企业 篇8

关键词:经济减速 房地产调控 信用指标 信用评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推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需求和供给出现不稳定状态,行业发展趋于复杂,行业景气度呈下降趋势。尽管行业景气度下降,但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整体营运绩效仍有一定增长。通过对2014年在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206家房地产企业1的分析,虽然从2011年开始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下降明显,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城乡居民住宅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整体的收入和净利润2依然有一定增长(见图1),且项目运营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依赖杠杆经营获得的高速成长所产生的流动性压力仍然是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见图2)。并且,近年来规模较小的中小型房企既要面临竞争激烈化的市场,又需要应付项目开发带来的高经营风险,经营日渐艰难,房地产企业之间整合加速,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分析

(一)经营与竞争

基于高外部风险的判断,房地产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成为信用能力研究的重要方面,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抵御行业周期变动风险与同业竞争压力。2013年收入规模排名前十(以下简称“排名前十”)的房地产企业拥有更大的资产规模、更多的现金储备,远远高于行业资产规模中位数和现金储备中位数水平。

从2014年1-6月的主要运营数据来看,排名前十的房地产企业中多数的营业收入相对去年同期仍然获得了较快增长,其项目分布区域分散化程度高,分布于全国各主要城市。其资产和项目规模及质量决定了领先的市场地位,以及获取现金的能力,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地,抵御行业不景气的冲击。

(二)财务政策

衡量财务政策是激进或保守不仅仅是资产负债率的高低,还需着重对现金流进行分析。房地产企业在扩张战略下,土地的购买和项目开发预期带来很大的资本性支出,显然,历史的负债率指标不能反映未来的杠杆水平,未来的杠杆水平由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决定。

从2009年至2013年,我国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从62.23%上升至68.09%,投资性现金支出中位数从4626.60万元增长至12409.08万元,而此期间各年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中位数波动极大,且有三年为负数;同期,我国上市房企全部债务/EBITDA倍数中位数逐年上升,2013年达到6.04倍(见表1)。这些数据表现出房地产企业因扩张而购买土地的支出主要依赖于负债,而不是自身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财务政策总体表现激进。

2013年,排名前十的行业领先企业中有7家的资产负债率虽然高于行业中位数,但反映长期偿债能力强弱的全部债务/EBITDA倍数指标显示有9家都低于行业中位数。与此同时,排名前十的行业领先企业有7家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波动很大,结合偏高的资产负债率,反映这些企业的财务政策相对激进。而另外三家包括万科A在内的企业,近年来拥有稳定且较丰富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且各项反映流动性的财务指标总体表现较好,可见在现金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的适当的高负债不一定代表其财务政策激进。

总体来看,除了极少企业以外,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政策整体表现激进,承受着由于高负债扩张和不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这也是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经营性现金流预期

未来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是研判房地产企业信用能力的核心。一定的项目规模、良好的项目质量、地域分散化等各方面因素有助于企业在不同时期获得均衡的现金流入。

2009年至2013年,我国上市房企整体上经营性净现金流中位数波动很大,有三年为负数,反映经营性净现金流对投资性支出(主要为购买土地支出)的保障较弱;2009年至2013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中位数虽保持稳定且小幅增长,但该期间经营性净现金流波动很大,反映房地产企业购买土地支出、建筑施工成本、广告与销售费用支出等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出总体较大地超过了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且表现不稳定。

2009年至2013年,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有息债务总额逐年上升,其中短期有息债务总额中位数增速较快,2014年6月末,长期有息债务余额中位数从2009年的9.23亿元升至32.23亿元,而短期有息债务余额中位数从2009年的4.33亿元升至21.95亿元,而房地产项目的平均开发周期为2至3年,短期债务增速过快且额度较大,反映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入与其债务期限结构可能不对称。

2009年至2013年,我国上市房企的利息支出中位数逐年增长,且增幅较快;同期,反映经营性净现金流对利息支出的保障程度的中位数指标表现较差,波动很大(见表2)。

另一方面,以2013年的收入排名来看,排名行业前列的企业中,只有包括万科A、华润置地、龙湖地产等少数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保持稳定且为正数,经营性净现金对利息支出的倍数也较稳定。总体来看,我国房地产企业未来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水平整体欠佳。

(四)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是企业在任一时点的现金充足度的体现,与现金流状况、融资能力、财务弹性各因素紧密相关。

2009年至2014年6月末,反映企业即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货币资金/短期有息债务中位数逐年下降,从2009年末的117.14%下降至2014年6月末的62.07%;2009年至2014年1-6月,上市房企经营性净现金流中位数极不稳定,且有四个时期为负数,而同时期,各期末上市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也逐年上升(见表3)。从流动性角度,以上数据变动反映上市房地产企业在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不充足时,主要依赖银行的信贷支持、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和综合财务弹性,来满足日常的各种运营所需现金。

nlc202309041658

从行业领先企业2013年的流动性管理相关指标来看,多数领先企业的账面货币资金远远高于该指标行业中位数,反映企业即期偿债能力的货币资金/短期有息债务指标均高于该指标行业中位数,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全部债务/EBITDA指标也低于行业中位数,显然,领先企业的现金储备和长短期偿债能力在整个上市房地产企业中遥遥领先。

虽然多数领先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波动也很大,但强的资产和项目规模、收入规模等因素,支持了这些企业拥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和综合财务弹性,实际上,领先企业的有息债务规模远远高于上市房企有息债务中位数,拥有强势市场地位的领先企业,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拥有更强的融资能力和综合财务弹性。

(五)盈利性

盈利性是房地产企业最终竞争力的体现,盈利能力分析还需要建立在房地产企业的业务开发模式、业态类型和区域分布特性上。

2009年至2014年1-6月,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营业收入中位数逐年上升,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波动不大,且近两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见表4);同时,从管理效益来看,我国上市房企管理费用占总费用比率中位数逐年有所下降,可见我国上市房企在公司治理和管理能力方面有了提高。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反映我国房地产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但是,2009年至2014年1-6月,我国上市房企存货规模中位数偏大,且增速较快,较大规模的存货占用了企业较多的资金,且由于不能及时转化为收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构成负面影响;同期,EBITDA收益率也是逐年有所下降,反映我国上市房企整体上各年利息支出和摊销等逐年加大,实际体现的是存货不能变现,占用过多的资金,是导致房地产企业当前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房地产企业只能增加有息债务,以缓解资金压力。

此外,总体上领先企业去库存压力在行业中也最大,2013年末,领先企业的存货规模均很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也均较大,排名第一的万科该比例为69.10%,排名第二的恒大地产该比例为53.09%,排名第三的保利地产该比例为76.42%,如何尽快去库存以增强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是领先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六)或有事项

由于房地产企业具有资金密集性特征,因此对外担保、可能的诉论、表外负债、关联资金占用均是影响企业信用能力的不利因素。

2009年至2014年1-6月,我国上市房企其他应收款中位数虽然逐年有所上升,但其他应收款/净资产中位数却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的是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资金往来,多数是关联企业间的资金往来,上述指标反映规模不大的房企在此方面的风险较小。而另一方面,大多数行业领先企业其他应收款/净资产却超过了30%,其中有两家企业还超过了50%,反映规模大的房地产企业关联资金往来频繁,由此产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在加大。

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框架

我国房地产业周期性特征明显,房地产企业的增长前景受国家宏观经济波动及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很大,未来对我国房地产企业信用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对这五方面的分析构成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框架。

(一)行业政策波动

我国房地产行业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2006年以来我国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了诸多政策,经历了从调控、松动、救市、收紧、强化的多个过程。其中2012年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仍维持从紧取向,采用以房产税、限购、保自住抑投资的差别化信贷、保障房为主线的调控政策。最近,受宏观经济影响,大部分地方已放开了限购政策,房地产贷款政策也出现了松动,甚至部分地区出台了首套房的税费优惠政策,对未来的房地产行业走势或将产生变数,尚待进一步的跟踪观察,从而做出新的评估。总体来看,我国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多将趋向于市场化的调整,地方政策对区域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

(二)行业整合加快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市场开发空间和需求下降,且行业调控政策持续从紧、土地供应减少、竞争激烈、资金成本上升等各种问题出现,产业整合趋势将更加激烈,整合更多可能通过并购来实现,2014年上半年,收入前五大上市房企的收入占比为31.95%,预计具备行业竞争优势的领先企业拥有更多的并购机会。

(三)高杠杆经营

从2011年最严厉的行业调控政策至今,尤其是近两年市场需求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高杠杆经营使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着流动性紧张的压力。行业排名居后的劣势房企,面对高经营杠杆、枯竭的土地储备、高昂的资金成本、下滑的市场需求等,或无法获得外部融资支持而关门。

拥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房企,虽然拥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但其中的多家房企仍因过度举债,体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经营性现金流预期不稳定等,导致新增举债融资空间压缩,违约风险上升,只有通过股本融资降低负债率。据不完全统计,在港上市的多家优势房企2014年上半年合计新发行369亿元永久资本债券,平均利息成本9%~18%。虽然股本融资可缓解负债上升过快所造成的信贷风险,还可以增加房企的流动资金,降低对新增债务的依赖度,但企业必须同时获得收入和经营性现金流的持续增长,否则又会陷入新一轮流动性危机。

(四)去库存化

排名行业前十的领先企业中,绝大多数2013年末的存货余额占资产余额的比例超过了50%,存货难以消化,持续占用过多资金,这是导致房企近几年经营性现金流极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从我国上市房企已发布的2014年中期业绩可以看出,上半年业绩完成年度销售目标40%以上的大型房企只有15家,反映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销售下降局面,去库存化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五)战略调整

由于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高外部风险,近年来许多大中型房地产企业逐步进行战略调整,以住宅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逐步向多元化业态发展,且多家企业积极进军海外房地产市场;以二三级城市为主要经营区域的企业,近年来主要布局一线城市;以住宅和商业地产为主的企业,正在或计划投资房地产以外的农林牧渔、文化、互联网、金融或其他行业等。多数房地产企业在自身经营性现金流不稳定的情况下,投资资金会更多地依赖于举债融资,短期内将增加其财务风险,以及多元化业务相关的管理风险和人才风险。不过,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虽放缓,但仍会拥有持续稳定的发展,宏观环境仍将给予房地产行业一定发展空间,预计拥有强势市场地位的房地产企业将从中获益,这些企业的战略调整效果也将逐步显现。

小结及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减速,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呈下降趋势。预计2014年下半年,在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政策下,多数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的下滑趋势将趋缓,但2014年我国房企整体的收入和利润增速进一步下滑的趋势难以避免,且高杠杆经营下的流动性风险依然存在。

从长期来看,虽然反映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的多项数据处于下行中,但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减速,以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为主基调的新一轮发展中,也蕴藏着许多发展机遇,包括但不限于养老地产、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住房消费升级等,预计拥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将从中获益,并获得更多的并购机会。所以,针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的不同情况,对其信用评估需要区别对待。

注:

1.根据wind资讯,截至2014年8月末,沪深及香港股市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共322家,在剔除同公司B股上市公司、同公司H股上市公司、港交所上市的在港开展业务的香港企业(存在误差)以及数据质量较差的样本,本文分析的房地产公司样本数为206家,均为在我国内地开展房地产业务的沪深港上市房企。

2.由于香港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本报告财务指标的计算或存在瑕疵。

作者单位: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夏宇宁 廖雯雯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下一篇:旷工检讨书旷工检讨旷工检讨职工旷工检查书旷工检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