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传输方式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力系统传输方式(精选8篇)

电力系统传输方式 篇1

F0403012孙逸翔5040309349授课教师张峰

摘要:交流高压输电和直流高压输电是现今两种较为成熟的远距离输电模式。前者已经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技术相对成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后者自五十年代起,开始被人们重视,在海底电缆等情况下相较交流输电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本文针对两种输电方式的原理和利弊做出一定的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国家重大工程运用现有的基电知识进行大致的了解和研究。并在最后对二者的发展前途进行了科学的展望。

关键词:高压直流,高压交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变压器,耦合,整流,滤波,换流,三峡水利枢纽

概述

编写说明编写目的:通过对于交流和直流供电系统的简要分析,掌握交流和直流输电的相关初步知识,同时和书本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巩固书本知识。并且联系实际(三峡水电站等),关注国家重要工程。

适应对象:电院二年级拥有基电知识的同学。

定义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大小的电路元件。在电气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来升降电压匹配阻抗等。

整流器:利用电子管或晶体管把交流电变成单方向流动的电流的电路元件。

滤波器:由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用以把不同频率的电磁振荡分离开,只让所需要的频率通过的电路元件。

换流站:采用半控型的晶闸管器件,利用相控进行交—直和直—交两种变换的电力系统。

绪言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就开始致力于将各种关于电力的设想化为现实的研究工作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爱迪生一直都倾向于采用直流电来处理和考虑问题,以至于在爱氏1887年年满40之际有人提出用交流电取代直流电的设想的时候,他非但嗤之以鼻,还在以后的长久日子中引发了关于到底应该采取直流还是交流的激烈争论。

从当时的情况看来,如果采用直流电输送电力,由于功率在传导电线的内阻中迅速损耗,以至于发电厂输送电力的距离最远不超过一英里。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那么除了大城市外,别的地方也许就得不到电力。此外,采用直流电输送的电力得把电压局限在250伏之内,如果超过这一标准就会烧毁灯丝,或危及用户的安全。于是另一种想法应运而生:能不能将电压提高,以利于远距离输电,然后在输入用户或工厂之前,再将电压降下来。

为了能够解决这个升压和降压的问题,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采用交流电,因为这样才可以用变压器来达到升降压的目的。而实际的各种尝试也的确证明了这种想法的可行性。所以后来出生在奥匈帝国克罗地亚的尼古拉·蒂斯拉的技术原理在乔治·威斯汀豪斯的支持下,终于将交流电引向实际应用。

而此时,固执的爱迪生的直流电传输理论终于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在而后的百年的时间里逐渐被人遗忘。

但是,直流电传输方式是不是真的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已经部分投产的我国三峡水电站的输电模式中,就有2965公里的直流输电线路。为什么三峡工程没有采取已经被经验和时间证实了的输电方式而选取了看似已经被人抛弃的方法呢?其中自然必然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此次便会去一探究竟。最后对这两种经典输电方式作一番比较。

交流电输电系统特性

当初历史选择了交流电,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实践证明,交流电具备很多优点。交流电动机结构比较简单,重量较轻,而且供电稳定,还可以调离或调低,能够实行远距离送电。我们可以作如下比较。

由法拉第电磁定律U=BLv作为理论基础,现今发

电机的发电电压一般在几千瓦至十几千瓦之间,而在当

时的直流发电电压不过几百伏特。由于功率P=U×I,在电压无法升高的情况下,为满足公众需求而愈增愈高的功率必然使电流不断增大。由,线路的功

率损失必然愈为增大。于是人们设想:能不能将电压提

高,以利于远距离输电,然后在输入用户或工厂之

直流发电机模型前,再将电压降下来。

如果用直流电,这一点就无法实现。但是用交流电,它就可以沿一个方向前进,达到高峰时就调转方向,再达到高峰时,又调转方向,每秒钟调换多次方向,就为改变电压提供了条件。1888年,蒂斯拉成功地建成了一个交流电电

力传送系统。他设计的发电机比直流发电机简单、灵便,而他的变压器又解决了长途送电中的固有问题。

利用变压器,可将输入线路的电压提高,在送入家庭用户或工厂之前,再把电压降下来。

交流电实现电流远距离输送的关键在于利用变压器。在送到输电系统前,利用电厂内的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为输电线路电压(一般为数百千伏)。当输电线路到达负载中心(都市或工业区等)附近,设置超高压或一次变电所将电压降为161KV或69KV,再输送到位于负载中心的配电变电所或二次变电所,把电压降为配电电压11.4KV或22.8KV再送到配电线路。

理想变压器及三相组式变压器的模型如下图。

第3页

由理想变压器的定义式

(1)(2)

若变压器的初级匝数为N1,次级匝数为N2,则匝比

(3)

由上述三式可以得出理想变压器的VCR为: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即初级与次级线圈的输入功率的总和为零。理想变压器不会消耗功率,而若n取值足够大,十几千伏特的u1必然可以升至几百千伏特。由公式P=U×I

升高电压后I值减小,随之传输线路功率损失因之下降。远距离输电成为可能。至负载中心之后,仍然利用一理想变压器将电压重新将下来,以适用于生活用电。在动力系统方面,交流发电机和交流电动机也随这种电路传输系统而相应地出现且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得到改进。交流供电系统也就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一统天下,趋近完善的境界。下面两图即给出三项电系统中的发电机与电动机基本构造模型。

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三相交

流电动机模型

第4页

直流电输电系统特性

否定之否定。当初爱迪生与威斯汀豪斯的“电流之战”虽以交流供电的胜出而结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为解决高电压、大容量、长距离送电和异步联网重要手段的直流输电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后,电力需求日益增长,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扩大,交流输电受到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的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直流输电更为合理,且比交流输电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优越的运行特性,因而直流输电重新被人们所重视。1950年苏联建成一条长43km、电压200kV、输送功率为3万kW的直流试验线路。到60年代,海底电缆的输电工程几乎都采用直流输电,直流输电方式在跨越宽阔海峡的特殊自然条件下,优点更为突出。80年代,可控硅换流器在大型直流输电工程中崭露头角,巴西的伊泰普直流输电工程,使直流输电压达到±600kV,输电功率达到6 300MW,输送距离806km,发展之迅速可见一斑。我国高压直流输电虽起步较晚,1977年建成第一条31kV直流输电工业性试验电缆线路。三峡至常州500kV超高压直流输变电路也已于今年建成。

直流输电的再次兴起并迅速发展,说明它在输电技术领域中确有交流输电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通过查找资料,认为直流方式尤其在下述情况下应用更具优势:

(1)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直流输电不受同步运行稳定性问题的制约,对保证两端交流电网的稳定运行起了很大作用。

(2)海底电缆送电是直流输电的主要用途之一。输送相同的功率,直流电缆不仅费用比交流省,而且由于交流电缆存在较大的电容电流,海底电缆长度超过40km时,采用直流输电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较为合理。

(3)利用直流输电可实现国内区网或国际间的非同步互联,把大系统分割为几个既可获得联网效益,又可相对独立的交流系统,避免了总容量过大的交流电力系统所带来的问题。

(4)交流电力系统互联或配电网增容时,直流输电可以作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这是由于它的控制系统具有调节快、控制性能好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使其基本保持稳定。

(5)向用电密集的大城市供电,在供电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用高压直流电缆更为经济,同时直流输电方式还可以作为限制城市供电电网短路电流增大的措施。

我们认为:首先最为关键的,是在许多特定场合下直流输电方式可以减少功率损失。

一、直流输电无电磁波形式功率损失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

稳恒电流不产生电磁波,而变化的交流电则会产生波动的E、H矢量。

由坡印廷矢量定义

S=E×H

其中I即为电磁波的强度。

由此可见,当使用超高压交流传输电流时,由于其dI/dt变大,势必造成更多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损失,而使用直流输变则无此问题。

二、直流输电无动感元件无功功率损失

在高压交流电线在空气中架设时,线路与大地构成一电容。但由于由空气作为介质的此电容较小,因而对电路传输影响不大。但在埋地电缆、海底电缆送电等形式中,由于线路与环境形成动态元件模型而产生的功率损失就较为可观了。线路与大地、海水等直接构成电容值较大的电容。根据阻抗公式

海水及大地中此阻抗Z值可达较小,相当于构成一条支路,造成功率损失。而在直流模型下则无此影响,提高了有功功率的传输效率。

如同交流输电中需采用变压器一样,直流输电方式需要以换流站和整流器作为向日常用电转换的必需,来实现整流和滤波。下面我们粗略作一些探讨: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严格地讲是单方向大脉动直流电,而滤波电路的作用是把大脉动直流电处理成平滑的脉动小的直流电。

整流原理: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实现整流。以全波桥式整流为例,其电路和相应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若输入交流电为

则经桥式整流后的输出电压为(一个周期)

桥式整流电路波形图

(9)

其相应直流平均值为

(10)

由波整流提滤波电

此可见,桥式整流后的直流电压脉动大大减少,平均电压比半高了一倍(忽略整流内阻时)。路:

经过整流后的电压(电流)仍然是有“脉动”的直流电,为了减少波动,通常要加滤波器,常用的滤波电路有电容、电感滤波等。现讨论最简单的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器是利用电容充电和放电来使脉动的直流电变成平稳的直流电。下图所示为电容滤波器在带负载电阻后的工作情况。

由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的特点,达到输出波形趋于

平滑的目的。经滤波后输出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依据已做分析,在参阅资料后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在进行远距离高电压输电时,直流输电方式有着诸多优点。

(1)直流输电不存在两端交流系统之间同步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其输送能量与距离不受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

(2)用直流输电联网,便于分区调度管理,有利于在故障时交流系统间的快速紧急支援和限制事故扩大;

(3)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响应快速、调节精确、操作方便、能实现多目标控制;

(4)直流输电线路沿线电压分布平稳,没有电容电流,不需并联电抗补偿;

(5)两端直流输电便于分级分期建设及增容扩建,有利于及早发挥效益。

故现今远距离直流输电方式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长距离输电的国家电网构建中,也已大胆并成功地使用了这种技术。右图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它的多条输电线路即将采用直流输电方式。电站向华中及川东输电距离在600km以内,采用交流500kV输电较为经济,向华东送电采用500kV直流和1050kV交流混合方式是可行的。采用1015kV线路交流输电能力可代替4~5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减少铁塔用材1/3,节约导线1/2,节省造价10%~15%,线路损耗减少50%。直流、交流输电方式的综合评价与前景展望

直流输电的发展历史到现在有百余年,在输电技术发展初期曾发挥作用,但到了20世纪初,由于直流电机串接运行复杂,而高电压大容量直流电机存在换向困难等技术问题,使直流输电在技术和经济上都不能与交流输电相竞争,因此进展缓慢。

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用电网络,大多为三相交流供电方式,它拥有短距离内输电便捷、可升降压、适用性广等诸多优势。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在短时间内,也因而是难以动摇的。

当今,随着远距离交流供电的弊端逐步凸现,直流输电方式在此受到人们的青睐,虽然直流输电较交流输电相比存在一些缺点,如:换流器在工作时需要消耗较多的无功功率;可控硅元件的过载能量较低;直流输电在以大地或海水作回流电路时,对沿途地面地下或海水中的金属设施造成腐蚀,同时还会对通信和航海带来干扰。然暇不掩瑜,在远距离传输高压电流方面,直流输电已成为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已有不少国家试制成功直流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并正在研究利用这些开关设备与直流输电的控制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多端直流输电。

当前对高温超导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它在强电方面应用的可能性也与日俱增。超导用于直流输电要比用于交流输电更为有利,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超导将使电能的传输发生划时代的变革,并进一步推进直流输电的发展。

最后,我们罗列直流供电与交流供电的利弊,以作综合比较。

(1)流输电一般采用双极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流线路仅需两根导线,三相交流线路则需三根导线,但两者输送的功率几乎相等,因此可减轻杆塔的荷

重,减少线路走廊的宽度和占地面积。在输送相同功率和距离的条件下,直流架空线路的投资一般为交流架空线路投资的三分之二。

(2)直流电缆线路的投资少。相同的电缆绝缘用于直流时其允许工作电压比用于交流时高两倍,所以在电压相同时,直流电缆的造价远低于交流电缆。

(3)换流站比变电站投资大。换流站的设备比交流变电站复杂,它除了必须有换流变压器外,还要有目前价格比较昂贵的可控硅换流器,以及换流器的其它附属设备,因此换流站的投资高于同等容量和相应电压的交流变电站。

(4)在相同的可比条件下,当输电线路长度大于等价距离时,采用直流输电所需的建设费用比交流输电省。

(5)直流输电运行费用较省。根据国外的运行经验,线路和站内设备的年折旧维护费用占工程建设费用的百分数,交流与直流大体相近。但直流输电电能损耗在导线截面相同、输送有功功率相等的条件下,是交流输电的三分之二。

可以预见:具有“悠久传统”的三相交流供电系统将在发电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继续体现强大的生命力,而直流输电方式也将在新技术变革的飞速发展中,发挥愈加巨大的作用。

致谢在本论文的书写过程中,得到了F0403012班王佑民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书目

陈士军《直流输电的优势与前景》

王蔼《基本电路理论》

李翰荪《简明电路分析基础》

孙如瑛《三峡工程重大装备科研工作回顾》

毛江《远距离高压输电及其在三峡工程应用的探讨》 李其荣《爱迪生传》

电力系统传输方式 篇2

抗灾超级基站需要设置卫星作为传输备份电路, 基站主设备具备传输自动切换功能, 在光传输中断的情况下, 自动切换到卫星电路。如下图所示。

根据超级基站建设对传输系统的要求, 原则上对设备、网络及2M业务进行多手段的保护和备份, 设备要求达到设备级保护标准或者做1+1设备保护, 业务在接入层、汇聚层均采用双平面分缆传送。在现网资源的基础上, 对于部分设备和光缆线路不能满足要求的进行改造和升级, 在技术方案论证可行的条件下, 提出了传输系统建设的实施方式。

1) 方式一:超级基站与核心节点共址

超级基站与核心节点共址的, 如果BTS设备与BSC设备在同一机房或者相邻机房的, 能否考虑采用2 M直连方式, 不经过传输设备转接, BTS和BSC在间隔楼层较多, 需要考虑布放层间光缆由传输设备传送。

2) 方式二:超级基站与汇聚节点共址

直接从汇聚层设备下电路给基站业务, 为保证基站业务在汇聚环上的安全性, 将电路分流给2个汇聚环来传送。

优点:汇聚节点机房本身安全性就比较高, 现有设备达到设备级保护标准。业务采用不同汇聚设备和不同汇聚环传送, 基本实现了业务1+1保护。在其中一个汇聚环出现故障时, 还能保证原有的一半话路可以正常通信。

3) 方式三

超级基站与接入基站共址 (1) :

在原经过B基站跳纤的接入环上增加一端设备, 将2 M业务分流给两个接入环传送。

优点:可以提高业务的安全性, 并且设备采用1+1保护, 达到设备级保护标准。如果上游、下游出现3个基站掉电或者其他故障的时候, 还能保证原有的一半话路可以正常通信。

缺点:现有的设备不能提供设备级保护, 如果新增加设备受限制时, 可以考虑更换比原有更高一级的设备。

超级基站与接入基站共址 (2) :

接入基站采用增加短段光缆的方式, 新组建接入环, 并在新接入环上增加一端设备, 业务分流到两个接入环中传送, 提高业务在接入环上的安全性。在汇聚环上将两个汇聚设备连通, 业务在汇聚环上传送时也采用分流方式。

优点:业务在接入层和汇聚层传送时提高了安全性, 并且设备采用1+1保护, 达到设备级保护标准。

结束语

根据工程的特点, 如果超级基站与核心节点共址, 尽可能的采用BSC与BTS设备之间2M电缆直连建设方式, 这样可以减少中间传输设备的故障点。超级基站与汇聚节点共址的建议采用“方式二”建设方式, 业务传送起到双节点保护, 设备达到了设备级保护标准。超级基站与接入节点共址的,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采用“方式三 (1) ”建设方式, 接入层、汇聚层业务传送双节点保护, 接入层设备做1+1保护。

摘要:本文以现网结构为基础, 针对抗灾型超级基站的要求和特点, 提出抗灾型超级基站网络传输方面的组网方案。

关键词:超级基站,分环传送,分缆传输

参考文献

[1]杨丰瑞, 刘辉, 张勇.通信网络规划.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7

电力系统传输方式 篇3

关键词:通信电源 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 传输方式

1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行业中,人们通常把电源设备比喻为通信系统的“心脏”,通信电源系统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的运行质量和通信安全。根据原邮电部1996年颁布的《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023-1996),以及1997年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电网综[1997]472号文《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的规定。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应以电信局(站)为基本单位,通过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逐步建成区/县监控系统和本地网(城市级)监控系统。由图1可以看到,一般来说,整个监控系统是由多个监控级自下而上逐级汇接的方式组成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对应通信局(站)、区县、地市三级电信管理体制。从网络结构角度出发,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拓扑结构,由监控中心SC、监控站SS、监控单元SU和监控模块SM构成。每个上级监控级均呈辐射状与若干下级监控级形成一点对多点的网络连接,最后通过监控模块与被监控的若干设备相连。

图1 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局(站)内,电源和空调设备分散安装在不同机房,这些设备运行参数和告警信息需要由SM采集后实时传送至SU,所以局(站)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可以采用星形结构或总线结构。在区/县监控系统中,SU将SM传送来的监控数据加以处理后向SS传送,SS向SU下达控制命令,SU之间不需要相互传送数据。所以,区/县监控系统网络结构也应为星形结构。同样,区/县监控系统至本地网络监控中心这一层的网络拓扑结构也应为星形结构。

1.1 监控中心SC 监控中心SC是整个本地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中心,主要完成全网的监控信息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监控中心SC一般由数据库服务器、监控业务台、打印机及相关附属设备所组成。

1.2 监控站SS 监控站SS是联接监控端局和监控中心的桥梁,是整个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端局采集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监控业务台和数据服务器,同时接受业务台的控制命令对端局设备实施控制。

1.3 监控单元SU 监控单元SU是各通信局(站)监控数据采集处理中心,配置有工业控制PC机,SU通过RS485总线与各种监控模块SM相连。

1.4 监控模块SM 监控模块SM用于完成各种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工作,与上述三级不同的是,SC,SS,SU均为管理级,而监控模块SM是数据采集级。对于智能设备,监控模块就是智能设备自备的监控模块,完成各种参数的采集和上传工作,对于非智能设备,通过监控模块完成对各种电量或非电量的采集和上传工作。

1.5 监控系统的网络连接 监控单元(SU)与监控站(SS)之间以及监控站(SS)与监控中心(SC)之间的连接目前可采用的传输手段较多,有El线路等。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可根据实际的通信条件和要求来具体选择,但为了保证安全,应采用主、备用两种传输方式,并能自动切换。

电源监控系统是一个集底端采集、远程传输、中心处理为一体的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因此传输方式直接关系到监控的稳定可靠。随着各种监控系统的运用发展,其传输通道及方式随着电信业的发展而随之变化。

电源监控系统以监控主机为界限,监控主机以下为计算机间的直接通信,或专用总线方式通信;而监控主机以上部分,含SU、SS、SC各部分是基于TCP/IP协议的广域网,兼容和扩展能力较强,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做到多网合一。在SS、SC内部为局域网形式。

2 常用通信资源的比较分析

2.1 电话线(PSTN) 电话线是PSTN(公用电话网)中的一部分,指从程控交换机用户框经DDF配线架至电话用户的电缆,一根电话线承载一路电话,电话线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语音信号)。

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均采用数字通信,因此不能直接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而需要使用Modem(调制解调器)。Modem能实现数字/模拟(A/D)信号转换功能,通过Modem,电话线能提供不大于64kbps的通信速率。

为了监控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建立了一条PSTN电话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PSTN传输方案简便易行,在简单系统中投入较低,但稳定性差,存在较严重的时延,系统复杂时维护成本急剧上升。而且传输线路的实时连通和数据的传输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告警的动态响应时间更是无从谈起。但是根据西安电信网络的实际情况,在2M资源有限的局点,仍然采用此种传输方案。

2.2 DDN传输方式(指<2M的小带宽方式) DDN称为数字数据网,是电信运营公司的一种数据业务网,其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字串行专线。DDN提供的透明串行专线,又可分为同步串行专线与异步串行专线。同步串行通路速率从64k,至n*64k,最高达2.048Mbps;异步串行通信速率均小于64k,从2400bps、9600bps,直至38.4kps。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DDN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DDN传输方式优点是稳定性高,实时性强,技术成熟,缺点是系统成本较高,而且DDN传输网络在西安市的总体传输网络中已处于逐渐退网的阶段,若采取此种传输方式,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电源监控系统所采用的传输线路将面临着全部更换的局面,鉴于此种考虑,本系统没有大面积采用此种传输方式。endprint

2.3 2M/El传输方式 2M/E1是电信行业一个非常通用的传输资源,基本所有局站都具备该传输资源,无论是采用SDH,还是PDH,或是接入网内置SDH方式,均具备2M/E1端口。监控系统采用了2M抽取时隙方式提供透明通道给监控用。

2.3.1 “一对一”传输方式:该传输方式主要用于有图像监控的端局,由于视频信号数据量较大,因此在局端与中心提供一条2M链路,两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2M抽时隙设备抽取一个时隙提供一条透明串口通道给电源监控用,其它时隙则用于机房图像监控。中心的2M抽时隙设备将电源监控数据通道提取出来送往监控主机、同时将视频数据经解码器解码后送监视器显示。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E1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传输方式进行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都很高,且传输速率很高(2Mbit/s),对于本监控系统所需的数据传输量而言绰绰有余。每一条E1只能在局站SM与SU之间传输数据,一条E1线路无法在几个局站间公用,于是每一个局站的交换设备到监控中心的传输都需要1条E1线路,而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量其实只需E1中的一个时隙即64Kbit/s就可以满足,这就造成了传输资源和传输设备的大量浪费,故此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

2.3.2 “一对多”传输方式:对于2M资源很丰富的局站,提供一条独立2M给监控系统用,监控系统仍只需要一个时隙而采用2M抽隙方式,在传输汇接点可采用成熟的DXC时隙收敛设备,将各个局站送来的2M进行时隙分插复用将多个独立2M中时隙收敛到1条2M中来达到节省主干2M传输和节省监控中心的传输投资成本。再通过数据上网器,将监控数据从2M中分离出来直接送到监控中心的监控主机进行处理。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部分局点与母局,设置了交叉连接与时隙提取,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4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抽取时隙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具有稳定性好,实时性好,合理地使用传输资源和使用少量传输设备的优点,为本监控系统从理论到实现都可以采用的最佳方式。

3 传输组网方案的设计

端局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方式称为组网方案。

3.1 路由器方案 如果端局有监控主机,采用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端局需要安装一台路由器,该路由器的广域网口与中心的路由器相连。通信资源采用E1或DDN,传输速率为64kbps。在端局内监控主机与路由器构成局域网,而与中心一起构成广域网。路由器方案如图2所示。

3.2 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 当端局采用采集器直连上报的方案时,采用多端局监控主机组网方案。端局的采集器和智能设备连接至串行总线后,通过异步通信线路远程连接到多端局监控主机的串口上;或使用数据上网器,将各端局送来的采集数据打包上网,多端局监控主机通过网络采集局端数据。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如图3所示。监控中心与监控站的连接均采用路由器方案。由于位于监控站的本地端局设备和测点较多,多采用监控主机采集方案。利用专网进行监控数据传输时,是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目前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使用的传输方式有:DCN,2M/E1,DDN等几种。在西安本地监控中心(SC)与龙首等6个二级监控站(SS)之间采用DCN网进行数据传输,如图4所示,在二级监控站(SS)与各局点(SU)之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M/E1,DDN 或PSTN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图5所示。

4 结论

本论文以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几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测试比较,确定了监控系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依据现有的通信与组网设备,对路由器方案与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本地监控中心与二级监控站、二级监控站与监控单元之间的传输组网方案。

参考文献:

[1]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S].1996.

[2]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S].1997.

[3]Edward B.Magrab.通信系统工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Carlos A.Alegria.Current Trends in Access and Transport

Architectures for Business Customers[M].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1996.

[5]张雷霆.通信电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任彦臻(1977-),女,陕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电信系统通讯设备的维护工作。endprint

2.3 2M/El传输方式 2M/E1是电信行业一个非常通用的传输资源,基本所有局站都具备该传输资源,无论是采用SDH,还是PDH,或是接入网内置SDH方式,均具备2M/E1端口。监控系统采用了2M抽取时隙方式提供透明通道给监控用。

2.3.1 “一对一”传输方式:该传输方式主要用于有图像监控的端局,由于视频信号数据量较大,因此在局端与中心提供一条2M链路,两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2M抽时隙设备抽取一个时隙提供一条透明串口通道给电源监控用,其它时隙则用于机房图像监控。中心的2M抽时隙设备将电源监控数据通道提取出来送往监控主机、同时将视频数据经解码器解码后送监视器显示。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E1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传输方式进行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都很高,且传输速率很高(2Mbit/s),对于本监控系统所需的数据传输量而言绰绰有余。每一条E1只能在局站SM与SU之间传输数据,一条E1线路无法在几个局站间公用,于是每一个局站的交换设备到监控中心的传输都需要1条E1线路,而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量其实只需E1中的一个时隙即64Kbit/s就可以满足,这就造成了传输资源和传输设备的大量浪费,故此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

2.3.2 “一对多”传输方式:对于2M资源很丰富的局站,提供一条独立2M给监控系统用,监控系统仍只需要一个时隙而采用2M抽隙方式,在传输汇接点可采用成熟的DXC时隙收敛设备,将各个局站送来的2M进行时隙分插复用将多个独立2M中时隙收敛到1条2M中来达到节省主干2M传输和节省监控中心的传输投资成本。再通过数据上网器,将监控数据从2M中分离出来直接送到监控中心的监控主机进行处理。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部分局点与母局,设置了交叉连接与时隙提取,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4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抽取时隙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具有稳定性好,实时性好,合理地使用传输资源和使用少量传输设备的优点,为本监控系统从理论到实现都可以采用的最佳方式。

3 传输组网方案的设计

端局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方式称为组网方案。

3.1 路由器方案 如果端局有监控主机,采用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端局需要安装一台路由器,该路由器的广域网口与中心的路由器相连。通信资源采用E1或DDN,传输速率为64kbps。在端局内监控主机与路由器构成局域网,而与中心一起构成广域网。路由器方案如图2所示。

3.2 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 当端局采用采集器直连上报的方案时,采用多端局监控主机组网方案。端局的采集器和智能设备连接至串行总线后,通过异步通信线路远程连接到多端局监控主机的串口上;或使用数据上网器,将各端局送来的采集数据打包上网,多端局监控主机通过网络采集局端数据。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如图3所示。监控中心与监控站的连接均采用路由器方案。由于位于监控站的本地端局设备和测点较多,多采用监控主机采集方案。利用专网进行监控数据传输时,是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目前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使用的传输方式有:DCN,2M/E1,DDN等几种。在西安本地监控中心(SC)与龙首等6个二级监控站(SS)之间采用DCN网进行数据传输,如图4所示,在二级监控站(SS)与各局点(SU)之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M/E1,DDN 或PSTN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图5所示。

4 结论

本论文以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几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测试比较,确定了监控系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依据现有的通信与组网设备,对路由器方案与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本地监控中心与二级监控站、二级监控站与监控单元之间的传输组网方案。

参考文献:

[1]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S].1996.

[2]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S].1997.

[3]Edward B.Magrab.通信系统工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Carlos A.Alegria.Current Trends in Access and Transport

Architectures for Business Customers[M].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1996.

[5]张雷霆.通信电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任彦臻(1977-),女,陕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电信系统通讯设备的维护工作。endprint

2.3 2M/El传输方式 2M/E1是电信行业一个非常通用的传输资源,基本所有局站都具备该传输资源,无论是采用SDH,还是PDH,或是接入网内置SDH方式,均具备2M/E1端口。监控系统采用了2M抽取时隙方式提供透明通道给监控用。

2.3.1 “一对一”传输方式:该传输方式主要用于有图像监控的端局,由于视频信号数据量较大,因此在局端与中心提供一条2M链路,两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2M抽时隙设备抽取一个时隙提供一条透明串口通道给电源监控用,其它时隙则用于机房图像监控。中心的2M抽时隙设备将电源监控数据通道提取出来送往监控主机、同时将视频数据经解码器解码后送监视器显示。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E1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传输方式进行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都很高,且传输速率很高(2Mbit/s),对于本监控系统所需的数据传输量而言绰绰有余。每一条E1只能在局站SM与SU之间传输数据,一条E1线路无法在几个局站间公用,于是每一个局站的交换设备到监控中心的传输都需要1条E1线路,而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量其实只需E1中的一个时隙即64Kbit/s就可以满足,这就造成了传输资源和传输设备的大量浪费,故此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

2.3.2 “一对多”传输方式:对于2M资源很丰富的局站,提供一条独立2M给监控系统用,监控系统仍只需要一个时隙而采用2M抽隙方式,在传输汇接点可采用成熟的DXC时隙收敛设备,将各个局站送来的2M进行时隙分插复用将多个独立2M中时隙收敛到1条2M中来达到节省主干2M传输和节省监控中心的传输投资成本。再通过数据上网器,将监控数据从2M中分离出来直接送到监控中心的监控主机进行处理。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部分局点与母局,设置了交叉连接与时隙提取,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4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抽取时隙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具有稳定性好,实时性好,合理地使用传输资源和使用少量传输设备的优点,为本监控系统从理论到实现都可以采用的最佳方式。

3 传输组网方案的设计

端局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方式称为组网方案。

3.1 路由器方案 如果端局有监控主机,采用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端局需要安装一台路由器,该路由器的广域网口与中心的路由器相连。通信资源采用E1或DDN,传输速率为64kbps。在端局内监控主机与路由器构成局域网,而与中心一起构成广域网。路由器方案如图2所示。

3.2 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 当端局采用采集器直连上报的方案时,采用多端局监控主机组网方案。端局的采集器和智能设备连接至串行总线后,通过异步通信线路远程连接到多端局监控主机的串口上;或使用数据上网器,将各端局送来的采集数据打包上网,多端局监控主机通过网络采集局端数据。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如图3所示。监控中心与监控站的连接均采用路由器方案。由于位于监控站的本地端局设备和测点较多,多采用监控主机采集方案。利用专网进行监控数据传输时,是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目前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使用的传输方式有:DCN,2M/E1,DDN等几种。在西安本地监控中心(SC)与龙首等6个二级监控站(SS)之间采用DCN网进行数据传输,如图4所示,在二级监控站(SS)与各局点(SU)之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M/E1,DDN 或PSTN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图5所示。

4 结论

本论文以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几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测试比较,确定了监控系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依据现有的通信与组网设备,对路由器方案与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本地监控中心与二级监控站、二级监控站与监控单元之间的传输组网方案。

参考文献:

[1]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S].1996.

[2]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S].1997.

[3]Edward B.Magrab.通信系统工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Carlos A.Alegria.Current Trends in Access and Transport

Architectures for Business Customers[M].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1996.

[5]张雷霆.通信电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电力系统传输方式 篇4

目前,在安防监控行业中用来传输图象信号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对应的传输设备分别是同轴视频放大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和光端机。同轴电缆是较早使用,也是最传统的视频传输方式。后来,由于远距离和大范围图象监控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监控图象质量的要求提高,监控网络中开始大量使用光纤来传输图象信号。虽然双绞线被使用到图象监控网络中是近来的事,但双绞线的视频平衡传输技术是很早就出现了。它也是视频传输技术的一个分支。下面详细介绍下常见视频传输方式:

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好,适合远距离传输。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2/

4、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只要有Internet网络的地方,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其优点是: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图像传输清晰度不错,而且完全实时;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维护费用低。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如果在大城市使用,无线电波比较复杂,相对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如果有障碍物,需要加中继加以解决,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比较严重的雨衰现象。不过现在也有数字微波视频传输产品,抗干扰能力和可扩

展性都提高不少。

5、双绞线传输(平衡传输):也是视频基带传输的一种,将75Ω的非平衡模式转换为平衡模式来传输的。是解决监控图像1Km内传输,电磁环境相对复杂、场合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将监控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平衡对称方式传输。其优点是:布线简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忧性能强。其缺点是:只能解决1Km以内监控图像传输,而且一根双绞线只能传输一路图像,不适合应用在大中型监控中;双绞线质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适于野外传输;双绞线传输高频分量衰减较大,图像颜色会受到很大损失。

信通传输综合网管系统 篇5

亿阳信通传输综合网管系统(BOCO-OSS-TransMaster3.x),是针对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 企业 开发的传输网络管理应用系统。•系统功能TransMaster3.x系统划分了5个集中管理平台,分别是传输资源管理平台、集中运维管理平台、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事务管理平台及系统自身监控平台 主要功能描述:告警管理:对传输网中各个厂家的网元状态和网元中出现的告警事件实时显示,确定出现的告警网元设备位置和告警影响的电路业务 ,查询和统计告警信息。性能管理:通过 RTU实时采集EMS/SNMS或NE传输设备运行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便预见设备告警和故障,评估传输线路的质量,预测将来的系统运行状况。网络资源管理:实现对传输网络中局站、SDH、DWDM、PDH、微波、卫星等系统、设备以及传输哑设备DDF、ODF、光缆、管道等及其连接设备信息进行管理。网络拓扑管理 :采用图形方式来直观地反映传输网设备逻辑位置和连接的情况。操作人员可在网络拓扑地图中选择相应传输设备,查看详细配置信息和当前状态。值班管理 :记录交接班、值班工作日志,自动记录故障受理等信息管理。故障受理 :从故障申告、受理、派工到排障回单整个故障受理流程的管理和相关信息的查询。该模块信息和值班管理模块信息共享,整个故障受理过程信息,自动记录到值班日志中。客户管理 :针对大客户信息的管理,包括:客户基本信息、服务等级、开通的电路业务及其物理逻辑路由信息(共享电路信息管理模块信息)、资费政策等,以及相应的客户信息的统计查询。物资管理 :针对传输网络设备的备品备件和相关仪器仪表的库存管理。电路管理 :真正实现电路信息端到端管理。它能提供通道基本信息配置、通道信息查询统计,电路基本信息配置、电路信息查询统计等功能。电路调度 :完成从电路业务需求申请到电路开通、资料归档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其主要功能有申请单管理、调度单管理、回单管理,调度单归档。统计报表 :建立在系统数据库基础上,能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种传输网络管理数据的统计报表,同时能灵活、便捷调整报表的格式。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通过对系统的使用者授权,限制对系统数据的访问和操作的权限,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系统结构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物理结构TransMaster3.x系统采用数据集中管理、分散采集、分布管理的设计思想。逻辑结构主要由4层组成,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层、中间层和应用层。•系统特点•组件式设计•可配置工作流设计•业务逻辑与表示逻辑分离•Client或browse客户端,免维护•领先的开放性•支持异构环境•Cluster机制保证了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用性•成熟的信息采集技术•自主开发的硬件产品•是综合网管的数据源•是监控系统与原厂商设备网管交互的部分•具有数据采集、翻译功能•具有与设备硬件接口、管理协议、通信协议的适配功能•灵活自定义报表•依托 GIS平台的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应用已完成北向接口对接的传输设备厂家:朗讯,华为,西门子,爱立信,阿尔卡特,富士通,NEC,ECI, 北电,中兴,烽火、诺基亚,马可尼、哈里斯等。•运行环境服务器——支持 SUN、IBM、HP、DELL等主流服务器平台。操作系统——支持从 NT平台的windows server到UNIX平台的Solaris、AIX、HP-Unix的32位或64位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支持目前市场上所有主流数据库产品,如 Oracle、Informix、Sybase、SQL等大型关系数据库。GIS——支持包括MapInfo、Arcinfo、Intergraph、GISCAD在内的大部分国内外GIS平台。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应急措施 篇6

XX市XX区人民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应

急措施

对于雷电、水灾、火灾、电路抢修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网络中断无法传输现象,为切实保障我区无纸化办公的正常应用,确保传输体系正常运作,根据宛城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

1、因雷电、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大规模网络瘫痪,且造

成长时间不能进行公文传输的,经有关领导批准,临时进行纸质公文传输;

2、由于机房故障检测、电路抢修等造成的服务器无法访问,视故

障的严重性经有关领导批准,可申请公文的滞后传递,对于一些紧急的公文,可临时进行纸质公文传输;

3、由于VPN系统访问故障、病毒入侵等造成的无法访问情况,可向信息中心申请技术支持,特殊情况下可申请临时进行纸质公文传输;

4、由于各部门、各乡镇、办的网络故障或计算机故障造成的无法

访服务器现象,可申请临时进行纸质公文传输;

5、因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或不适宜使用电子公文传输的,经报请有

关领导批准,可申请临时进行纸质公文传输;

电力系统传输方式 篇7

1 3G通讯方式的现状

3G技术是移动和宽带技术的结合, 这种模式在3G大规模商用使得通信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3G系统要求能够支持高达2Mbit/s的传输速率。新型多媒体的发展和通讯数量的增加将对3G无线网络以及将来无线网络的发展有更高的要求。通信网络的多样性可以通过我国现代3G网络技术的发展看出, 而大力推进3G网络技术是移动宽带业务应用的发展。

3G无线传输网络的特点就是无线网络lP化。在互联网中, 传输控制协议和因特网协议 (即TCP/IP) 称之为IP传输。在3G无线传输网络的特点上, 传输网络的IP化需要更高的要求, 具体的要求如下:有足够正常运维的带宽;广域的传输网络实现处理不同业务的功能;网络可以完善自御并具有良好的软件升级能力。

无线网络的接入模式对现代发达的通讯网络有多样性的要求, 而其中发展和建设的主要难点就在于接入层, 因此通信运营企业的无线通讯领域的开发和投资重点均聚集在接入网的研究中。现在普遍应用的2G、3G及Wi-Fi等方式无线接入互联网, 发展到笔记本、手机、上网卡以及一切内置Wi-Fi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终端设备, 尤其是现代物联网结构中各种传感器的装置或设备都是现代通讯网络的发展重点。

2 3G通讯方式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3G无线通讯方式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而且现在3G通讯网络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无线通话业务, 还在视频通讯、移动互联网和信息融合等方面有着发展趋势。

2.1视频通讯在3G方面的发展

虽然3G在视频通讯方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3G无线网络的优秀控制机制和较高的带宽能力, 促进了视频通讯功能的迅速发展。

视频功能作为3G网络发展的重点, 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移动运营商关于一批相关的辅助的网络平台的建设, 视频信息统一的科学管理实现, 整个3G网络的视频功能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 对于平台的控制管理还要根据具体的软件环境而发展, 以达到能够适应无线网络视频功能发展的最佳方案。

2.2移动互联网业务在3G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在全球通讯方式大融合的背景下, 无线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是现代通讯业务的发展趋势, 因此大量互联网业务向移动网络进行转移。

现在互联网业务已经在移动网上成功应用, 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将会与现在的有线网络一致。而其方便、快速的特点, 更成为了取代互联网的热门通讯方式, 而3G无线网络的移动数据传输方式更是成为了方便快速特点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现在, 运营商的WAP/Web网关扩容、优化和多节点定位等内容成为技术发展的重点, 在3G通讯方式下, 移动网络应在开发初期尽快建立相关的网络平台。其中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软件系统框架为研究方向, 让多种互联网的业务功能均可通过提供商和运营商来共享到用户层, 而营销和支付渠道作为上述功能业务的集成终端和代理终端, 最终可以达到他们之间的双赢。

2.3信息的个性化融合

在通信方式多元化的今天, 个性化的业务功能成为了通讯方式发展的关键。移动通信业务的传统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个性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移动业务中不断地增加人为的个性因素, 会对移动网络通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 使得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趋于丰富, 其中3G无线网络、3G应用终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用户的个性化要求提供了有力的实现条件。提供个性化服务需要以网络平台作为基础, 因此建设相应的网络平台是一种必然, 其中将个性化需求在多种通讯方式下的融合成为了通讯发展的又一主流方向。

就目前看来, 国内运营商基本都是全功能性的, 移动业务与固定业务的融合已经成为各运营商工作里的关键。对于通信网络, 信息融合的意义是使用户能够通过统一的通讯协议实现在任意时间或地点接入到通讯网络, 从而为客户提供便利的网络服务功能。而无线网络信息融合最为重要的效果就是同一功能够被移动和固定的各种终端所访问。从业务逻辑的聚合位置来看, 业务功能融合有两个层次的融合。一是终端层次的融合, 二是在后台实现融合, 3G网络的应用正是基于这种融合方式。

3 基于3G网络的现代通讯方式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 3G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并已不单单应用在通话业务中。本章以在3G网络的平台下, 如何实现在某别墅区的视频监控功能进行具体分析介绍。

根据别墅的总体结构, 该别墅监控系统分为别墅室内监控和室外监控两部分, 并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 前端别墅室外监控系统设计采用高清晰度3G无线网络摄像机与高清晰一体球机 (枪机) 相结合, 同时在监控点较为分散的地方采用室外型网络恒速球进行前端视频的采集和编码, 视频传输采用抗干扰视频线, 控制信号传输采用带屏蔽专用控制电缆, 保证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准确传输。

前端别墅室内监控系统设计采用高清晰度迷你型室内红外恒速球来进行监控, 如图1所示。

3G无线网络摄像机可通过3G网络进行直接传输, 通过3G网络接入internet网络中, 转发服务器可通过internet网络获取到3G网络数据, 并且将前端网络摄像机的数据进行转发。

3G无线网络摄像机的音、视频数据到了转发数据服务器后, 监控中心的所有监控终端与集中管理中心与3G无线网络摄像机将没有任何联系, 不再直接请求数据访问, 而是直接访问转发数据服务器, 转发数据服务器将所有前端监控点的音、视频数据 (通过网络交换机) 分发给监控中心的网络视频解码器。

该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技术, 以CCD摄像机作为事故报警设备, 3G无线网络直接将视频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传输, 经过监控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高速图像处理器进行数字化管理。该监控系统将网络系统与报警设备整合, 实现了视频监视、事故报警和图像记录的同步一体化, 一切报警记录都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内, 且所有的操作都将会提示, 方便了人员的控制操作。

传输系统包括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视频信号的传输使用双绞线, 其优点是方便简单减少了施工周期。控制信号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接控制、多线编码的间接控制、通讯编码的间接控制和一种控制信号和视频信号复用一条电缆的同轴视控传输方式。

4 结语

本文从3G无线通讯基础出发进行具体介绍, 以某别墅区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实例进行分析。在3G无线网络的应用基础上, 现代通讯系统得到了广泛发展, 尤其是在视频图像传输方面, 为数字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巍, 谭德荣.基于网络的加油站控制管理系统的研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8 (4)

浅谈会议现场直播信号传输方式 篇8

电视台以往异地直播会议信号议以微波无线发射视频信号直接调制在微波的信道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监控中心通过天线接收微波信号,然后再通过微波接收机解调出原来的视频信号。其优点造价便宜,施工安装调试简单,灵活性大。需要中继也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其弱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差,易受天气、周围环境的影响,传输距离有限。此次是在原有微波传输的基础上,利用安广分公司的传输资源加入了“光纤传输”。实现了两路并举。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好,适合远距离传输。现将方案作如下具体介绍,供大家参考。

这次传输系统由光端机、编码器、适配器、传输设备3500、数字调制器、码流分析仪、机顶盒、复用器、混合器组成。下面介绍下各个环节的简单原理

一、光端机工作原理

光端机是一个延长数据传输的光纤通信设备,它主要是通过信号调制、光电转化等技术,利用光传输特性来达到远程传输的目的。光端机一般成对使用,分为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完成电/光转换,并把光信号发射出去用于光纤传输;光接收机主要是把从光纤接收的光信号再还原为电信号,完成光/电转换。光端机作用就是用于远程传输数据。

二、数字电视编码器工作原理

信源编码是通过压缩编码来去掉信号源中的冗余成分,以达到压缩码率和带宽,实现信号有效传输的目的。信道编码是通过按一定规则重新排列信号码元或加入辅助码的办法来防止码元在传输过程中出错,并进行检错和纠错,以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信道编码后的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可送入各类通道中进行传输。目前数字电视可能的传输通道包括卫星,地面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等,这是简单的工作原理,下面我们来深入的分析其工作原理。

三、码流分析仪工作原理

在数字电视传输码流中包含节目专用信息(PSI)与业务信息(SI),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接收解码所需的各种参数和同步信息,引导数字电视接收机或机顶盒进行解码。码流分析仪测试数字电视传输码流的基本信息与节目信息的图片,可以这样讲,码流分析仪就是数字信号的万用表。

在数字电视中,所有的信息和信号包括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经过编码后都变成了数据。数据在媒体中存储或传输,就要引入码流的概念。为了表示不同电视节目的传输码流,在传输码流中设置了多种检测信息,如节目专用信息(PSI),由节目关联表(PAT)、条件接收表(CAT)、节目映射表(PMT)与网络信息表(NIT)4种信息表组成;业务信息(SI),由业务群关联表(BAT)、业务描述表(SDT)、事件信息表(EIT)、运行状态表(RST)、时间和日期表(TDT)、时间偏移表(TOT)、填充表(ST)、选择信息表(STT)与间断信息表(DIT)9个表构成。要检测这些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靠万用表或示波器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专用的码流分析仪。

码流分析仪是检测压缩后的数字电视信号质量优劣的重要仪器,可以对数字电视平台的各个环节的输出码流进行检测和特性分析。码流分析仪配有标准的ASI和SPI接口,能够对MPEG-2/DVB的传输码流进行实时分析、记录和脱机详细分析。码流分析仪可以监测码流中的PSI/SI的信息情况,深入了解其中参数是否符合MPEG-2/DVB标准,码流是否存在错误,能否被接收端正确解码。码流分析仪的重要作用主要应用在以下场合:

(一)在数字电视系统安装与调试时。能对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验证及故障定位。

(二)在数字电视设备开发和研制过程中,如在编码器、复用器、调制器等的开发和调试过程中,分析码流的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在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主要测试点进行测试、监视与分析,以便进行系统监视和故障定位。如选择编码器输出、复用器输出、解调器输出、解复用器输出4个点作为测试点。

码流分析仪的主要功能有:码流实时监测和信息分析;TR101290及其他类型错误报警;PCR分析(PCR连续性、精度、间隔等);PSI/SI深入分析及PSI/SI时间间隔实时统计;全网络EPGSchedule/Event分析及监测;码流文件离线语法分析(PID/PES/Section/PCR数据查看、语法解析及数据导出);数据广播分析(DC数据轮放/OC对象轮放数据分析、语法分析及文件下载);RF信号参数测量及报警(星座图/MER/BER/EVM/SNR/实际频率、符号率等);实时/离线传输流视音频解码;由ASI/RF输入接口录入TS流到计算机,RF和ASI自动循环输出;RF调谐后自动解调成ASI自动循环输出;支持DVB-C/DVB-S/DVB-T/DMB-THM射频输入(任选其一);100M网口通信,支持远程访问控制,支持配置网关,子网掩码和IP地址。

三、数字调制器工作原理

数字电视调制器简称QAM调制器,也常被称作邻频调制器或射频调制器,其功能是把信号源(可以是数字电视机顶盒、卫星电视接收机、电信IPTV机顶盒、DVD或VCD机、电脑、监控摄像机、电视解调器等AV信号源)所提供的视频信号(VIDEO)和音频信号(AUDIO)调制成稳定的高频射频振荡信号,视频为调幅调制方式,音频为调频调制方式。

四、数字电视机顶盒工作原理

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一种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变换设备,它对经过数字化压缩的图像和声音信号进行解码还原,产生模拟的视频和声音信号,通过电视显示器和音响设备给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它采用了兼容的办法,在中国一直延續到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传输3500原理

OptiX OSN 3500智能光传输设备(以下简称OptiX OSN 3500是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城域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光传输设备。

六、复用器工作原理

MPEG-2传输流简要介绍作为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国际通用标准,MPEG-2标准于1994年年被运动图像专家制定出来,分成系统层、视频压缩层和音频压缩层。系统层主要用来描述音、视频的数据复用和音、视频的同步方式。在系统层定义了TS传输流,和PS(节目流)两种形式的码流。

七、混合器工作原理

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器也称为混频器,混合器是将两套以上的不同频率的射频节目(信号)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路宽带的射频(信号)多频道节目输出的器件为混合器。在有线电视系统前端里混合器是系统信号的集散点,即在混合器输入端集中所有经过技术处理的多频道射频信号,再在混合器输出端将信号输出通过同轴电缆送至用户。

八、下面对这次会议直播传输作以下介绍

会场输出视频和音频通过SDI数字视音频光发机转化成光信号,光发机输出的光信号传输到本地机房解调出视频音频信号,视频,音频线接入编码器,通过编码器编码输出ASI信号到适配器,适配器把ASI信號转换为DS3信号,{适配器功能是可以把ASI信号转换成啊DS3信号,同时可以把DS3信号转换成ASI信号。)DS3信号上传至本地OSN3500传输设备转化为光信号,传输到异地3500传输设备解调出DS3信号,这时需要通过网管调通两地传输点。然后把DS3信号通过适配器转成ASI信号输出到调制器,调制器设定频点,然后输出射频信号,这时把射频信号接入码流分析仪,通过软件分析是否有码流输出同时能看到会场视频音频信号,如果没能看到有码流,说明前段设备有问题,需要逐一进行排查,直至在软件看到有码流输出,需要在系统网管电脑和调制器连接后,打开网管软件把业务标识符改成不能超过20000,因为安广机顶盒不能识别20000以上的业务标识符。然后把射频信号接到机顶盒,机顶盒恢复出厂设置后手动接收频点搜索出会场信号,这时必须注意的是机顶盒接收频点和调制器设定频点必须一致才能搜索出信号。机顶盒输出的会场视频音频信号通过光发机传输至电视台的播出机房,电视台机房播出视频音频信号用光发射机传输到我司传输机房用光接收机解调出视频音频信号,电视台的视音频信号用编码器输出ASI信号,同时进加扰机对该信号进行加扰,输出信号进复用器进行复用,其参数是安广网路公司事先进行编排后的,复用器输出后进预先规划频点的调制器,调制器输出射频信号进混合器再进入我司大网信号,这样在我司下的任何用户端都能收看到宿州市第十一次工作任务调度会直播会议,这样完成直播会议的整个传输过程。

上一篇:问责下一篇:高铁面试自我介绍三分钟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