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相关(精选8篇)
案例分析 /课程论文 姓 名:学 号:专 业: 目录
(一宪法典章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一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四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二立法类
9.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规章备案条例(三国家结构类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含附件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含附件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四组织法类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1 / 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五选举类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30.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六行政法类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3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36.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3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4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4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七条约、外事类
43.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4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46.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八国家象征类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4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九法律职业类
5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5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十外国宪法类 2 / 3 55.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英文版
56.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The Basic Law for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英文版
57.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Constitution of France(英文版 58.日本国宪法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英文版(十一人权宪章类
59.《联合国宪章》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英文版
60.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英文版 61.1966年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英文版
(一)公民宪法意识淡薄
我国公民对宪法的观念、意识直接关系着宪法的实施,如果公民宪法观念比较模糊,意识比较淡薄,就会严重阻碍宪法的实施,不利于宪法监督的有效实行。中国处于封建专制时期已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即便是在近代,我国也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也可以说人们处在封建专制独裁的统治中已久,长期形成的观念让人们的民主意识及法制观都非常浅显,哪怕是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法制观念仍旧比较淡薄,这种情况在许多公民中都能体现出来,“宪法至上”的理念并没有全面的深入他们的意识中。
(二)宪法的监督机关与立法机关重叠
宪法第62条中就有相关规定,监督宪法的实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负责,但在第67条中又同时说到解释宪法以及监督宪法的实施也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来负责。这两条规定说明了我国宪法监督的唯一机构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但宪法所给予他们的职权却非常广泛,并没有将实际的具体监督落实到某一机构上,这也就造成在宪法监督的实施中,没有具体的机构来承担宪法监督的实质性责任,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则也会让宪法监督工作并不能很好的实行,从而导致其工作只是表面上的实行,实际上并没有落实。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只让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对宪法进行监督的唯一机构,用宪法进行监督是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因为,宪法监督一般是针对立法所开展,一般都是采取合宪性审查,以实现立法违宪的目的。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而对立法合宪性进行审查的审查机关也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立法合宪性审查是进行的一种自我监督,但正是这种自我的监督其约束力和规范性都很小,监督与不监督就没多大的区别了。
(三)宪法监督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宪法监督的来源主要有立法行为以及一般行为有没有违宪,两者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达到目的。但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来看,在具体的内容方面并没有对一般行为如违宪行为所作出相关的规定,仅有法律规范性文件针对违宪性的监督。宪法监督所审查的对象也主要是以规范性的相关文件为主,但对合宪性这种在法律法规以外的监督却因其不完善,而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目前只将国家机关监督纳入重点监督对象,在监督方式上,却没有对行为主体上的相关监督。比如,对出现的某些已经侵犯了公民所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的行为,这些行为已经出现,但却并没有能够对这些行为进行相应解决的行政和司法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否提出审查,在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可以接受审查等等,在这些方面,我国的相关宪法和法律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规定。正是由于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定,才造成了实际生活中,面对违宪行为出现时,没有相关的机构和监督制度对其进行监督。
(四)宪法监督适用范围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宪法观念会逐步加深,而宪法监督的不断完善,将会使诉讼程序化成为发展的趋势之一,也称之为宪法监督司法化。但目前我国的宪法监督内容只针对立法上是否违宪,是非常局限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司法适用机制不完善,对许多具体的违宪行为缺乏监督,从而对宪事纠纷问题上不能拿出有效的方案进行解决,想要对违宪行为进行制裁就没有相关依据,因此,也就无法对违宪责任问题进行追究,这不仅体现出了违宪制裁没有真正意义上针对发生的违宪行为进行制裁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宪法监督权威受到了挑战,降低了其权威性。对于制裁,不管是对违宪进行撤销亦或者不批准,都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进行制裁,而对违宪行为的责任者进行制裁中,其制裁的作用微乎其微,没有达到制裁的真正目的。
二、我国宪法监督所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问题
我国宪法中虽然对宪法监督的主体问题进行过规定,由全国人大来实施,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决定不适当,那么全国人大有改变其决定的权利,甚至对其进行撤销。但是详细分析下来,在进行具体操作上就会发现弊端,此项规定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这项职权将由全国人大中的哪个具体机关来进行实施,而此项规定在实际的执行上就缺乏了意义。
(二)客体范围过窄
宪法监督在目前的法律形式上还只是抽象的法律文件。无论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或决定,以及行政或地方性法规都只是抽象的法律文件。但是从宪法监督的实践和目标来说,所要进行审查的对象并不仅仅是抽象性的法律文件,还应将政府等的具体行为纳入审查客体中。如果不将其纳入客体中,会严重阻碍宪法的具体实施。
(三)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我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中,针对宪法监督程序方面只进行了笼统地阐述,而对监督主体上面却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来,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在主体范围上也并不清楚,缺乏了实效性。
(四)政治性强于法律性
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我国的权力机关,这一特殊性直接致使,对违宪行为的责任者进行违宪问题追究的机关,不是专门的机关,却是权利机关自身。
三、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策略
通过分析我国宪法的过程中,让我们逐步意识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违宪现象仍旧大量的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在对其进行理论的过程中,也能很明显的发现我国宪法监督并不完善。到现今为止,都没有一起违宪案件被审查过,从这一事实就能够看出到目前为止,对于违宪事件并没有得到有力的纠正和追究。
(一)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开展不同形式普法教育,并进行有效实施和落实,从而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其中,首要是扩大对公民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公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宪法,在实际中让公民明白宪法存在的意义及威严。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提升权利机关的宪法素养,认真执行并落实宪法监督的职责。
(二)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制
宪法监督想要具体执行并实施,就必须以建立宪法监督机构作为前提。结合我国的宪政实际和政治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形式的科学有效的宪法监督机构。也可以说,此机构在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同时,也独立于其领导。进行宪法监督的本身目的就是为了限制权利,同时解决违宪行为问题,监督机关想要切实履行监督的职能,其本身就应当具备相应的权利,但是必须明确自己的义务。所以,所建立的宪法监督机构,要对其权利进行一定的限制。一方面,在法律法规上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并对其内容以及监督形式建立新的规范和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对其权限地位,具体的操作程序,监督中的具体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必须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
(三)完善明确宪法监督程序
宪法是我国立国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但其在具备法律效力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具体实施。而要实施宪法监督,其监督程序就囊括了宪法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的相关程序。因此,在对宪法监督进行程序的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进行违宪审查受理的具体是由哪一个机构来执行,另一方面是如果出现公民本身宪法权利已经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向相关机关提出关于审查的建议的程序,从而确保公民宪法权利得到保障。
(四)扩大宪法监督范围
目前我国宪法监督的范围比较狭窄,其对象还只是一些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面对实际生活中却许多违宪行为和现象,以其他的方式存在着,而这些行为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在现实中其实存在着许多公民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但却没有相应的违宪审查受理机构对其进行受理,不管是民事上还是行政手段上都没有对该违宪行为进行制裁。遗憾的是这些行为根本不属于现在实施的宪法监督范围中,极大的降低了宪法应具有威信。由此,宪法监督机构必须对职责范围之内的全部事务进行监督负责。具体职责包括解释宪法;对宪法修正给出相应的意见;严格执行违宪审查;针对宪法诉讼进行受理等等。与此同时,加大宪法监督对象广泛性,合宪性进审查对象最少也应该包括对法律、法规、国家机关、政党、团体等行为进行审查。
(五)明确违宪责任制
我国法律对违法行为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对违法者会追究刑事和行政责任,并进行经济制裁。但是在违宪行为责任追究上,却没有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的那般明确,在具体的实施上并没有作出有关的规定。无论什么样的法律,若只有禁止性规范,而没有相关制裁,那么这部法律必定没有该有的严肃、强制性。因此,明确违宪责任制是完善宪法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违宪责任制的具体内容有:可以不批准违宪性文件;违宪的法律法规可以进行撤销;可以对违宪者追究民事、刑事责任;国家如果在行政、司法行为中对他人进行了侵害的就需要进行赔偿。
(六)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律性
违宪必究作为违法必究的前提条件。无论出现违宪的是个人、组织还是机关,都必须要采取法律手段来进行问题的解决,才能展现实施监督的法律性及强制性。但就目前而言,宪法监督没有展现其强制性。即便宪法规定了会对违宪行为进行追究,但实际操作中从没有对违宪责任进行过追究。宪法缺少直接适用性造成了制裁缺乏了实际的意义。建立真正具有实效性的宪法监督机构,切实做好违宪审查制度,才利于宪法监督法律性的进行,才能更好的保障公民的权利,维护政府机关的宪政秩序。
四、结语
我国想要实现法治的真正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过程中,宪法监督机构的设立仅仅是开始,在具体运行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加强宪法监督的制度,加强国家政府、人民群众的法治素质。宪法监督制度在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当宪法监督体制真正建立起来后,就是一种巨大的转变,从我们治国上的根本转变,做到真正的以法治国,真正做到尊重并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宪法监督制度进行切实实施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法治的理念也将日渐深入公民意识中。
摘要:宪法乃国家最根本的大法,而宪法监督则是监督的根本。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建立科学的宪法监督机制;加强和完善宪法监督程序;扩大宪法监督范围;明确违宪责任等,都是能够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以我国宪法监督的现状进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宪法监督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宪法监督机制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宪法,监督机制,相关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天锋.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思考[J].人大研究,2004(5).
[2]王广辉.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法学研究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关键字:宪政;宪政国家;人民宪政主义;司法宪政主义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41-01
世界是由人组成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正因为不同人的欲望,这个世界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和辉煌。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休斯(Hughes)曾有名言说:“我们的确生活在一部宪法之下,但宪法就是法官所说的。”而人的欲望在根本上是相通的,近些年来,公民法权意识的勃兴,合宪性审查之吁求的澎湃奔涌,现行规范违宪违法审查制之阙如,在特定政治体内,在公共议题上,谁适合或应该拥有最高权?是“人民的宪法”,还是“法官的宪法”?
宪政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社会主义同样可以实行宪政,就如人权、民主一样。民主政治是国家公共权力机构最重要的要求,它是对人民负责,在现行的司法审查制度中,法官与人民之间就存在一个悖论。众所周知,宪法是关于主权之构成和运作的真实规则,其概念的含义并非亘古不变。自18世纪以来(而不是在此之前),人们习惯于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politeia翻译为宪法:“一部宪法就是对一个城邦政府机构的安排,特别对最高政府机构的安排。”这一定义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在其宪政著作中提出的,宪法是一项实质性的法律,而不仅是形式上的标准。再经由古代中国历史的考察中,有学者指出,我国宪法是以宪法概念为主,将其作为一种改革的纲领和我国的宪政经验,从体系到法制化的转变,是我国确立了宪政制度实施的基本要素。在这一大历史背景下,对法规的合宪性与合法性的控制,被有些学者称为“人民宪政主义”,也可称作政治宪政主义,即是为确保人民宪政平和的展开,确保人民宪政的自我巩固,在常规状态下,应通过公议程序来引导和规范的方式。人民宪政主义,是通过人民的、政治的、公议的、民主的渠道,限制权力的滥用,遏制邪恶的特权利益,强化政治责任和回应性,维护和扩大平等的自由,塑造对共同的制度框架和文化的认同,推动政治改良和宪政转型。人民宪政主义是以人权保障为旨义的宪政主义,拥有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普世性价值。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宪政主义是对西方自由主义宪政的革新与超越。
而司法宪政主义也是由历史生成的,是以观念和制度的演化为轴,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所谓普适性的关于宪政制度的框架构造及其相关的理论,是以英美特别是美国为代表的司法至上的宪政主义,是在“高级法和根本法”的观念及同为制衡的三权分立要求下形成的。笔者认为司法宪政是推动和探索宪政建设的司法途径,是推动司法改革中的宪政运动前行,推动司法改革的宪政改革万山,从而更好地引入司法上的合理性,在宪政建设中,进行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的宪政建设。
具体的说宪法原理上,司法宪政主义包含两个基本假设:现代公民的法律标准可以在公共问题的定义上理智的达成共识,这些共识是宪法民主的基本规律;司法程序在寻求民主共识的进程里,比民主过程更可靠。但这两个假设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的政治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普遍且合理地不同看法:一方面的在经验上,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因果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很难确定;另一方面,对公民的福利和价值规范识别也存在分歧。在公共组织的标准上存在分歧的问题,如果是通常且合理的,普通的法官可以在他们的解释或决定建立“正确的”的基本权利上;如果不能认为,对于围绕人权和平等的差异,比民主本身更全面、合理的是在司法过程中的判断。
相比与司法宪政主义,笔者更主张“人民宪政主义”,它不仅更正当,而且在中国特定的制约条件下,也是更现实可行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深有同感,那就是我国三十年的法制改革是伴随着原先的党政一体化或党和国家一体化的政治改革同步进行的,这个改革目前并没有完成。四项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作为宪法的绝对权力仍然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因此,依法管理国家的背后存在着强有力的政治色彩。在这种政治色彩的主导作用下,对于我们思考宪政主义,尤其是所谓的司法宪政主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倡导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看法,加之法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体系,对抗和争议等,都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笔者认为实体决定的正当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转化为在决策过程中的合法性问题。当处理分歧和必须采取行动时,它可以按照平等无私的关怀和尊重的原则,反复斟酌不同意见并作出决策;这将可能反映了更具包容的“公共理性”,更能促进立法本身来实现理想的自由;还可以促进公民的意识整合,从而形成监督他人恣意妄为的有效机制。
作者简介:徐若尘,1990年9月,汉族,安徽马鞍山,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制学习。不久前我观看了同学们自己编写的法制小故事,很真实,很深刻。其中有一位同学编写的一个毛阿敏偷税漏税的故事,我深受启发,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你们的内心深处法律意识的真实反映。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亲眼目睹、令人深思的真人真事。事情发生在四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此时,我给同学们出二个思考题: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结果应是:如果医疗签定部门确定为重伤,首先甲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违法,其次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下面,我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原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个方面,来给同学们讲一下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并以侵犯财产型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基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从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
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的举动,实施违法犯罪。
(二)青少年不良的个性倾向性
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趋向与选择。个性倾向包括人的需要和动机、兴趣、信仰、观念体系等,不良个性倾向性是大多数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因素。青少年的不良个性倾向在需要方面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物质欲,权力欲,报复欲;在观念体系上,概括地说,主要表现为五观不端正,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利己的价值观;过分追求金钱,享乐,名利,实惠,讲究吃喝的人生观;善恶、美丑、荣辱、爱憎、是非、苦乐,得失完全颠倒的道德观;哥们义气高于一切的封建行帮式的友谊观;放荡不羁,崇尚低级感官刺激的性爱观等。正是在这些强烈,畸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重点给同学们讲一下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拿起法律武器,把实际例子讲给父母听,纠正有些父母的不良家庭行为。
家庭是青少年个体生活、成长的第一空间,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小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大染缸。这就要求有些同学,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家庭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应是最为重要的。父母代表社会对子女的教化也是最为深刻的,一些家教箴言、格言及家训会影响子女的一生,甚至有的还世代相传。调查与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在家庭这一环境中能否健康发展,与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感,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引导,与其自身性格和言行举止有着密切的联系,若父母对家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子女的态度适当,教育、引导得法,自身性格,言行举止良好,家庭的内聚力,亲和力增强,正面影响加大,子女实施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很小。反之,子女受到的负面影响大,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就大,甚至直接导致犯罪。其中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主要有亲情过剩,疏于管教,家庭暴力,单亲家庭,不轨家庭五种。亲情过剩。目前,在我国城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祖辈、父辈的百般宠爱,被过度的亲情所包围,在家中俨然是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他们中一些人因而养成了不良性格,形成了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凡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个人角度出发,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受任何约束,甚至以身试法,以致违法犯罪。
近几年来,因不良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如:自97年上半年以来,佛山的一个少年暴力犯罪团伙共三十多人,最小的仅11岁,最大的17岁,在追求称霸一方,为所欲为的目标下,以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吃干吐净为盟,排列座次,三人成伙,五人成群,穿插结合,交替作案,渐渐发展一个犯罪团伙。并于1999年被公安部门依法逮捕。
法,在我们小学生心中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实际上却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从小就懂得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做一个好学生。
法律是一柄双刃剑,它能惩治坏人,也能约束自己,遵纪守法,从小事做起。比如:每天上学放学不闯红灯,爱护公物等。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懂法,守法,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变得更加地和谐美好。
从小到大,长辈们总会对我们教导: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家里,要遵守家里的规矩,而在社会上更要遵守人民规则,而这个人民规则便是“遵纪守法”了,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呀,法是治国之本,法将社会变得秩序井然,让我们安居乐业,把国家变成一个和平美好的地方。所以,日常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法,每个人都要养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行为习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推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一切法律法规都是围绕宪法而制定的,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
法无处不在,而要将它作为生活的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现在认真学法,才能在未来做一个懂法的人,因为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己懂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
认真总结现行宪法施行的光辉成就
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施行,并先后进行了4次修正,使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以来的30年,是合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30年,是合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30年,也是全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30年。
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认真贯彻宪法精神,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合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总量不断争先进位,在全省经济首位度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30年来,始终坚持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的形式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制度持续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市作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抓手,地方立法步伐不断加快,《合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条例》首开公务员转任地方立法之先河,《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成为全国最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法规,修订后的《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保障。深入开展法治合肥建设,先后开展六个五年普法宣传教育,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显著提高。立足于打造阳光合肥,推出了开门抓“三定”、开门编预算、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阳光运行等一系列领全国风气之先的改革举措。“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先后2次被中宣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连续4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2次获得“长安杯”,成为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
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现行宪法的重大意义
全面贯彻落实好宪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继续把宪法贯彻实施好。
全面贯彻落实好宪法,是推进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立足新的起点,合肥要打造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既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基础,也要有完善的民主法治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必须始终把宪法的学习宣传贯彻摆到重要位置。
全面贯彻落实好宪法,是推进依法治市、打造法治合肥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要努力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只有学习宣传贯彻好宪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
进一步增强全民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如何,关系到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影响着依法治市、法治合肥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全市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合肥人口的加速集聚,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提高管理成效,从长远来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才是治本之策。其中,宪法意识是关键和前提。必须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宪法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的,也不是铭刻在铜鼎上的,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公民法制观念,重在强化普及教育。
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继续组织实施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努力实现“三个适应”:法制宣传教育理念和手段与全社会学法用法需求相适应,公民法律意识与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要求相适应,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对法治社会的期待相适应。
进一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把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和流动人口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深入开展“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其法律意识,从而带动全社会法制观念的持续增强。
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现行宪法把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为重要内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和实施好宪法,就是要切实尊重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打造幸福合肥。
始终坚持发展惠民不动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把大发展作为“大民生”的源头活水,把大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走出一条“双轮驱动”、“四化同步”的富民强市之路。
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深入实施“33+x”项民生工程,不断提升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水平;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合肥”创建,提高“平安指数”。
始终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动摇。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过程中,都要强化群众利益至上的意识,做到“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尤其要围绕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搬迁安置、土地征收、企业改制等领域,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始终坚持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动摇。持续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听证制度、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以城乡基层民主自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健全城乡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扩大基层民主。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搭建有效平台,推动网络问政。
树立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及其领导在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中的表率形象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实施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不断提高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在法治国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做维护宪法与法律尊严和权威的表率;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运行;各级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确保司法公正,树立公正、文明、规范、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在促进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让“法治合肥”成为城市的靓丽品牌。
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中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长期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执法监督和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切实提高地方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地方立法权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要珍惜运用好这一职权,把宪法的基本精神贯彻到地方立法工作的全过程。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循客观规律,严格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立法。要继续坚持“开门立法”,不断完善立法听证、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广泛吸收民意、集中民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和监督立法的渠道与途径。要积极围绕促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保护资源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政府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抓好地方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地方法规体系。
善于将改革发展的创新性成功做法上升到法律层面。法治管根本,管长久,是优化环境的重中之重。“十一五”以来,合肥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等领域,创造了一系列经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要做好对这些的总结提升,使之逐步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做到立法选项力求有针对性,法规内容力求创新,法规体例力求简洁实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而美国宪法序言是世界各国宪法序言中表述最为简短的序言, 只有一句话, 52个单词, 它规定了宪法权力的渊源和宪法应实现的目标。这篇序言最开头的“我们合众国人民”成为美国宪法中被引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其用词抽象、笼统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思想, 并且这种思想似乎是超阶级的。然而, 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宪法本质时, 往往引用美国宪法序言作为典型的例子, 来说这个序言用民主词句来欺骗人民, 掩盖了它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因此, 我们对资产阶级宪法不能只看它的词句, 还必须同这个国家阶级斗争和国家生活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来考察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透过现象, 看到它的本质。
2.从“征用条款”看隐藏阶级本质
2.1 “我们合众国人民”。
序言以“我们合众国人民”开头, 然而, 美国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 它是只能保障资本主义私有制、民主, 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所以, 所谓的“我们合众国人民”实际上为少数剥削者。众所周知, 制定宪法时, 各州都对选民的资格进行了财产、教育、居住、年龄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诸多限制, 最后参加1787在费城召开的美国制宪会议上的55名立宪代表都是统治阶级的上层知识分子, 包括:9位种植园主, 15位奴隶主, 14位曾任法官, 剩下的一半是银行家、土地投机者、高利贷者、公债拥有人和工商业主等, 他们高度维护自身的利益。根据这部宪法, 美国成为一个联邦国家, 同时也有一个联邦政府来为联邦的运作而服务。换句话说, 政府成为了为统治者即少数的资本家来谋取利益。尽管美国宪法历经多次修改, 但1789年宪法的本质至今依然没有改变, 并通过不断的修正案来巩固资产阶级的利益。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所说:“这些限制排除的了大量的成年男子, 使他们不能参加选举, 但在另一方面, 不动产的散布各地却产生了大批的选举人, 并且在大多数农业地区中给议会提供了一个广大的群众基础。”①“人民大众由于财产限制而被剥夺了选举权, 以及人民大众的无知与冷淡, 使动产利益集团在选举中获得了极大的便宜。”由此可见, 制宪会议的提议并没有经过直接或间接的人民表决, 由于选举资格限制的存在, 大量人民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宪法制定的工作中。“大约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成年男子投票赞成”, ②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宪法不是“全民”所创作的, 而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 他们的利益是包罗全国。
2.2 以“征用条款”为例其制定背景及施行效果。
麦迪逊曾经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论述过美国宪法, “造成党争的最普遍而持久的原因, 是财产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等。有产者和无产者在社会上总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 他们划分为不同的阶级, 并受到不同情感和见解的支配。管理互不相容的利益集团, 是现代立法的主要任务。”③比尔德也曾说:“法律不是一种抽象的事物, 而是有其现实的性质, 大部分法律都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因而那些强有力的利益集团必然要促进政府制定这种法律, 以便他们得以继续其经济活动, 从而实现目的。”由此可见, 可知美国宪法是利益集团之间利益斗争的结果,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美国在对财产权的规定自然就是宪法的核心问题。然而, 美国宪法中并没有专门的“财产条款”, 只是在宪法修正案第5条中有所谓的“征用条款”, 即“不给予公平赔偿, 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
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 那时美国还没有建立美联储也没有中央银行, 政府并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利。因此, 政府只有通过向有财产的人发行政府债券来筹集用于战争的费用。根据当时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米尔顿的一份报告中称, 至战争结束时, 美国未偿还的公债总额高达7600多万美元之巨。由于当时条件, 美国并没有建立国际银行, 不能通过向银行贷款来偿还公债, 中央政府根本无法清偿证券持有人本金和利息的巨额债务。唯一办法就是由中央政府征税, 然而当时的《邦联条款》并没有赋予政府直接征收税款的权利。
债券持有者眼看手中持有的巨额债券将化为乌有, 便很快组织成一个利益集团, 他们意识到使他们私人财产无法得到保障的关键在于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 而要建立这样的政府, 就必须废除《邦联条款》, 而制定出新的宪法来保证他们的利益最大化。他们联合土地所有者和新兴的工商业者等一些在《邦联条款》下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而迫切要求改变美国的政治经济现状的利益主体, 与此同时还设定了各种限制条件, 将大多数美国民众排出在了制宪活动之外, 为了排除《邦联条款》的拥护者, 他们还以召开“安纳波利斯会议”讨论商业贸易问题为借口, 请求邦联国会召开一次全邦联13帮代表参加的会议, 讨论赋予邦联政府组后宪法权利以应对联盟紧急事件的问题。最后, 正如比尔德所说:“由于群众的疏忽、无知、漠视, 也由于各州议会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批准权力以行使最后的决定权, 热心的活动分子乃大获便利。”④
在经过一系列酝酿后, 终于于1787年2月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 纵观整个1787年美国宪法的批准过程, 各州对宪法的批准都是经过谋划, 利益交换或是暴力作用产生的结果。当然, 新宪法正如制定者所愿, 反应了债权人的利益, 在宪法修正案的第五条, 将国家必须对征用的私人财产进行足额补偿的原则作为保护私产的核心原则而写进宪法, 从而为新联邦中央政府对债权人进行足额补偿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制宪者也考虑的十分周详, 为中央政府偿还债务提供了渠道, 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 以偿付国债, 提供合众国共同的防务和公共福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制宪者们不仅如愿获得了新宪法下联邦政府对他们的公债务的足额补偿, 而且还利用对新宪法的预期进行公债买卖而大发其财。公债持有者的利益通过新宪法得到了满足, 资本家的利益也得到了更多的眷顾。由于新宪法规定税额应该按照各州人口的比例来进行分配, 使直接税的负担多数都落到了广大的普通民众的身上, 利用税收劫贫济富就是美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手段。由此可见, 这正好证实了“美国的传统也强烈地偏好平等主义式的民主, 但是, 这种民主却是贪欲的民主, 而不是博爱的民主”。⑤
新宪法充分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利益, 而并不是如其所标榜的那样是“全民”民主、“博爱”民主。制宪者们所关注的只是政府当初向私人借的债必须连本带息足额偿还, 因此提出了“税收条款”和“征用条款”, 至于最后演化成对所有私产的保障, 不过是他们的无心之过而已。
3.“征用条款”的“合理性”
我们都清楚, 任何一部宪法的制定都离不开国家本身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现有国情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固定的意识形态。美国宪法也概莫能外, 我们便以宪法修正案即“权利法案”的第五条“征用条款”的制定为例:
首先, “征用条款”的基本原理来源于西方的公平理念, 即公共政策的财政负担不应该不公平地强加给个体财产所有者, 而应由公众作为一个整体, 通过税收来分担, 即每个人都具有同样的价值, 自然财产权也是平等的, 不能为了追求公共目标就将财产负担强加给个人, 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曾提到, 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是财产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等。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者也认为:维护真正的自由、平等、与正义某种形式的重新分配是十分必要的。⑥所以, 对不满当时《邦联条款》下政治经济现状的利益集团来说, 要求修改宪法, 从而实现重新分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为在他们看来民主政府似乎歧视他们的财产权而特别关照那些拥有土地和不动产的人。同时, 基于公平理念考虑, 因战争而带来的财政负担也不应由他们来承担, 而应由所有人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税收来分担战争所带来的巨耗, 但这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正如他们经常抱怨的, 把达到社会目的的成本强加给他们而不是社会整体是极其不公平的。所以, 这个利益集团联合起来共同策划了这场“制定新宪法”的运动, 借此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因此本来基于公平理念而创制的“征用条款”最后却反映了制宪者们的利益和要求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其次, “征用条款”体现了美国意识形态中的个人主义理念。个人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经济基础是私有制, 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上升期, 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有力思想武器, 曾经起过解放思想的作用。它意味着每个人的权利都要受到尊重, 社会必须尊重个人的权利, 强调个人作为个体的利益而不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的集体利益。这主要是由于受道德、哲学、政治和基督教的影响, 即人人都从上帝那获得了权利, 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民。“个人依据自然权利拥有他或她自己的身体, 从这种意义上说, 个人是他们自己身体和能力的所有者, 他们不欠社会任何东西”, “个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人的目的在他自己的自我实现, 便不用为了社会去做牺牲”⑦由于受这种个人主义理念的影响, 债券持有者认为, 他们是没有任何义务和责任来承担这项财政负担的, 否则, 这也将是对上帝旨意的违背。所以, 建立一个强的中央政府并通过征税来偿还其债务是十分迫切的与必要的。“征用条款”为国家征用私人财产必须进行足额赔偿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同样, 这种“个人主义”的理念也为“征用条款”提供了思想支持, 这也充分说明了美国的个人主义理念。
最后, “征用条款”通过命令对那些财产被充为公用的所有者进行补偿来限制政府在某些领域中的支配性权利, 这充分体现了美国的限权政府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根源于美国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限制国家权力的理念。“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家, 这种国家的任务仅限于维护内部秩序, 抵抗外来侵略, 并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⑧认为政府的正当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同意, 政府的主要功能不是统治而是服务, 同时对政府的过多依赖, 也将削弱个人的自立性, 赋予政府过多的权力, 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同时也不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和权利。所以, 必须对政府的权力进行限制, “征用条款”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政府在某些领域的支配权性权利, 充分体现对公民的民主自由和权利的保障。导致这一原则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 由于本文旨在通过“征用条款”的制定背景来揭示美国的阶级本质及阶级斗争情况, 所以, 这里只列反映这一情况的原因, “征用条款”之所以体现这一原则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州政府对联邦权力的恐惧, 州政府认为给予联邦过多的权力会使州政府的利益受到损害, 所以主张限制联邦的权力。
4.总结
任何国家宪法的制定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或者是历史传统, 或者是国情, 亦或是意识形态, 宪法是这些因素的结晶, 基于这些因素而制定的宪法条文也必然反映这些因素, 这是无法掩饰的, 只要我们对某个国家的历史和阶级斗争情况进行考量便可知其隐藏的阶级本质。所以, 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其宪法也必然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而不可能是其所谓的是“超阶级的”, “征用条款”的制定背景及实现效果就已充分暴露了它的阶级本质。所以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只有对其深入分析才会得出他背后隐藏的真正含义。
注释
1查尔斯·A·比尔德著, 何希齐译.《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商务印书馆, 1989年:57页。
2查尔斯·A·比尔德著, 何希齐译.《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商务印书馆, 1989年:226页。
3麦迪逊等著, 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 商务印书馆, 1989年:47页。
4查尔斯·比尔德著, 何希齐译.《美国宪法经济观》, 商务印书馆, 1989年:53页。
5Richard Hofstad t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 (New York:Vintage Books, 1989) , p.×××vii。
6 (澳) 安德鲁·文森特著, 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年:60页。
7 (澳) 安德鲁·文森特著, 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年:45—47页。
关键词: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中国宪法
中图分类号:DF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58-02
一个现代国家的成立,就会产生一国之宪法,其宪法中就会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我国《宪法》之总纲为例,可以说几乎每一条都包含着几个原则。例如,第3条能够概括出民主集中制原则,第4条能够概括出民族平等原则等等。但这些原则,只能称为宪法的具体原则,并不能上升为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制定宪法时制宪者所遵循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指导着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它们构成一部宪法的主线、核心和灵魂。同时,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在宪法的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最基本的规则或准则,是宪法所规定的调整社会关系和指导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1]可见,不同于宪法的具体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宪法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维护公民权利时所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准则。”[2]关于宪法的基本原则之具体内容,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学界通说的宪法基本原则,尽管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或表述。[3]下面,笔者分别就宪法的这四个基本原则本身的涵义、在我国现行宪法中的体现、以及实践或理论中的一些问题,依此进行浅析。
一、人民主权原则(popular sovereignty, peoples sovereignty)
人民主权原则或称主权在民原则,其核心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或属于人民。相比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君权神授”,人民主权无疑是一大进步学说。早期,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额君主主权的思想时,就用人民主权作为武器,他指出“人民的主权不是从国王的主权中派生出来的,相反地国王的主权倒是以人民的主权为基础的。”[4]列宁在《三种宪法或三种国家制度》的提纲中,清楚地指出了民主共和制的本质就是“全体人民享有全部权力”。[5]可见,我们可以看出人民主权的核心是:主权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政府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政府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就是人民主权学说的核心,人民把个人的权利让渡出来给社会,组成政府让其更好地管理社会,赋予其权力。而这个赋予的过程,也就是这个契约的过程,就是我们所称之谓的宪法。宪法的一个实质特征就是,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政府)权力的运作。这正如列宁所说:“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6]人民主权原则的学说之其进步性,无疑可见一般。
在中国现行宪法中,人民主权原则有其具体的体现。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第1、2、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反映了我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主权原则和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具体体制的安排。
这其中,根据第1款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主权原则,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人民主权原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根据第2款规定,我国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主要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具体组织形式,是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由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体说,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这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保证人民主权原则的实现。它是我国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主要形式。根据第3款规定,明确肯定人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而将人民主权原则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可惜的是,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实践或理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人民主权原则缺乏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来落实。实践中人民主权变成了“人大至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主要形式。作为行使主权的所在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广泛且无边界的权力。根据现行宪法第62条规定,在列举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4项权力后,又加上第15项兜底规定“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这一规定表明全国人大的权力是无限的,如果实践中一旦全国人大的具体选举制度有瑕疵,人民主权就很难行使,变成“人大至上”,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基本人权原则(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人权是每个人享有的或应该享有的权利。与公民权是一个实然性的概念相比,人权是一个应然性的概念,是一个自然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权利。
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基本人权原则有其具体的体现。具体地讲,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增加的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以抽象的原则性的形式表达了基本人权原则,使我国宪法有了明确的基本人权原则。这也是2012年刑诉法修改并增加“保障人权”的根本法依据。2004宪法修正案这一规定,也为具体法律的人权保障规定,做了根本法上的铺垫性规定。第二,现行《宪法》第二章第33~50条具体列举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及保护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实践或理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基本人权原则、关于人权内容的宪法层面上的规定,我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列举有限,无“剩余权利”条款。我国《宪法》第二章,虽然列举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相比,其列举有限,而不像第62条全国人大的职权的列举那样,有一项(第15项)兜底条款。第二,宪法权利中体现约束国家权力的自由类权利不足。我们知道,传统公法学理论,把公民权利分为自由权和社会权。自由权是一种消极的权利,以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公权的侵害为内容。这样的权利在宪法中不多,即使有,像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也由于缺乏具体法律的落实保障,使之不能很好地实现。第三,法律保留多而不是宪法保留,法律保障而非宪法保障。宪法中多处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国家保障”“国家依照法律”等体现法律保留原则的条文,而不是宪法保留来规制公民权利,而不是直接在宪法条文中直接落实公民权利的保障。不得不说,这是今后宪法运行实践中应该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法治原则(the rule of law)
法治的定义,十分丰富,因为其太丰富,全世界至今仍然没有一个都公认的完整的定义。“法治,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也不是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7]关于法治,亚里士多德所提到的法治两层含义和戴雪所提到的法治三原则,是经典表述。“法治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8]“①法律至高无上,非依普通法院的审判,人民不得无故受法律处分;②无论贵贱,任何人都不得超越于法律之上;③宪法的通常原理形成于法院的判决。”[9]
在中国现行宪法中,法治原则有其具体的体现。我国《宪法》的总纲第5条,是法治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直接体现。第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款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的内容。这是以明确的条文形式、抽象的原则形式确立了法治原则是我国宪法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第5条第2、3款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也是法治原则一个重要表现方面。
但同时,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实践或理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法治原则在我国宪法实践中,反映出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就是,从法律文本上讲,我国宪法监督制度(或称违宪审查)的不完整,法院没有完全被纳入到整个违宪审查的体制中来;违宪审查的实践,从理论上讲,至今没正式启动过。这应该是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今后有待完善之处。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62条第2项和第67条第1项,可见我国实行的是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违宪审查模式,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第62条“(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第67条“(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第89条“(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第99条第2款“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第104条“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第108条“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我们能得出我国宪法监督、法律监督制度的基本准则: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横向层面(同一级别的人大和政府),相同性质的国家机关之间,是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或决定或命令,因为相同性质同一横向的国家机关的内部是工作上的直接领导;纵向层面(不同级别的人大和政府),权力机关之间,仅是撤销不适当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或决定或命令,行政机关之间,是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或决定或命令,因为纵向上,权力机关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行政机关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整个体制中,我们可见,法院并无它的独立地位在于违宪审查中,实践中更是有2003年末的河南省洛阳市“种子法”案件的尴尬事例。[10]这不得不是我国在今后宪法运行实践中应该改善的重要方面之一。
四、权力制约原则(separation of powers,checks and balances)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执掌国家权力的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害的原则。分权制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制所采用的普遍准则,是西方国家普遍的权力制约方式,在西方国家的宪法中也常见到权力制约原则。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洛克,到法国的孟德斯鸠,到美国的汉密尔顿等,他们的著作中就充分反映了权力制约原则的丰富理论渊源和理论思想。
而在我国政权体系中,虽然并不排斥权力制约的要求,但更主要的是在国家权力的统一和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权作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的制约和平衡,这种制约不像三权分立制那样是相互制约达到平衡,而是从人民到人民代表机关,再到其他国家机关的一种“单向制约”,不是“互相制约以达到制衡”,所以笔者认为,真正的权力制约原则(互相制约),在我国宪法中,从整体上而言,是不存在的,我国是“单向制约”。但是,从宪法层面讲,在我国司法权的内部,是存在权力制约原则的,正如《宪法》第135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这其中,从“互相制约”的字样就可见,在我国司法权内部,是存在权力制约原则的。
注释:
[1]殷啸虎.宪法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4.
[2]殷啸虎.宪法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5.
[3]“我们所说的宪法基本原则,必须尽可能反映当今各国宪法(至少是各主要国家的宪法)的实际。在这么一个广阔的范围内权衡,我们以为宪法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条:保障基本人权原则,人民(国民)主权与有限政府原则,法治原则。这三条原则大体适用于当代并存的两种类型的宪法。”——童之伟、殷啸虎.宪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9.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52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48.
[7][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词典[M].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790.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9][英]戴雪.英宪精义[M].雷宾南,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31—245.
【宪法相关】推荐阅读:
学宪法讲宪法小学06-02
学宪法讲宪法资料09-08
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学宪法讲宪法心得体会05-25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会主持稿06-11
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学习心得09-27
以学宪法讲宪法为主题的演讲稿10-11
宪法晨读05-27
宪法教案07-17
宪法宣誓程序09-13
学宪法笔记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