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会议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院感会议(精选9篇)

院感会议 篇1

时间:2013年3月10日 地点:医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章玉民 辛霞 王华丽 黄梅 张咏梅 裴红 李翠玲 吴晓红 马玉良 赵燕 王桂荣 张富军 任伍

主讲人:院长 孙曾玉 会议内容:

一.院感办公室负责人辛霞汇报了目前院感控制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院感知识培训教育:制定了院内培训教育计划。问题:缺乏院感专职人员培训。

2.监测与反馈:院感监测每月正常进行。问题:无环境卫生学的生物监测和病原体耐药性监测。

3.医务人员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开展了防护知识培训。问题:无个人防护用品登记和职业暴露追踪。

4.手卫生:已宣传培训。问题: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

5.医院的清洁、消毒与隔离:制度已建立。问题:有执行不规范的现象。6.特殊部门、重点部位院感的控制与预防:问题: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等内部布局不尽合理,设施不尽完善。

7.医疗废物管理:有制度及工作流程。问题:执行不到位。二.形成的决议:

1.院感知识培训教育:院感专职人员的上岗培训、参加外出培训,由医务科具体安排。

2.监测与反馈:要求检验科开展生物监测工作。

3.医务人员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登记医务科负责,职业暴露登记、报告由各科负责,院感办督导。

4.手卫生:各科督促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规范,院感办按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监测。

5.医院的清洁、消毒与隔离:各科督促医务人员规范执行制度,记录完整。护理部、院感办督导。

6.特殊部门、重点部位院感的控制与预防:产房、新生儿病房、急诊室、传染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检验科、治疗室、换药室、洗衣房等的科室领导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掌握相关的院感知识,把存在的问题、按消毒技术规范予以解决。

7.医疗废物管理:各科与院感专职人员配合,按规范执行。

8.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和消毒器械的管理:由药技科负责组织实施。院长强调,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我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的重点工作之一,此项工作牵涉到医院每个科室、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各个方面及全过程,需要全院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求全院各科室及全体医护人员从自我做起,认真履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各项制度、规范,按照院感委员会会议精神,积极自查整改,使我院的院感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为创建“等级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一二一团职工医院 2013年3月10日

2013年院感委员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3年6月27日 地点:医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章玉民 辛霞 王华丽 黄梅 张咏梅 裴红 李翠玲 吴晓红 马玉良 赵燕 王桂荣 张富军 任伍

主讲人:孙曾玉院长

内容:有关医院感染与控制内容 会议摘要:

今天下午召开院感委员会会议把第二季度院感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反馈。大部分科室医护人员都能够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院感资料记录及时完整,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由院感办公室负责人辛霞进行反馈。

辛霞讲话:通过第二季度的检查主要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各科主任和护士长对照各科情况进行整改。

1.一次性注射器有重复使用现象。

2.个别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掌握不好,最基本的消毒液含量用法用途都不熟悉。

3.医疗器械清洗不干净不彻底,有污垢锈斑。

4.医疗废物分类不清,有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放现象。5.个别科室高压灭菌物品无消毒日期。孙曾玉院长提出整改措施:

要求全院各科室负责人要确实认识到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必须按照《院感管理规范》《消毒灭菌规范》和《医院感染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结合本科室实际及时把存在的问题纠正过来,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对本季度检查出来的问题按《一二一团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将纳入绩效考核。

一二一团职工医院

院感会议 篇2

时间:11月31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各科室负责院感质量管理人员 主持人:李晋平

内容:有关医院感染与控制内容 会议摘要:

今天下午召开院感委员会会议,主要内容是把上半年院感质量检查每周对全院科室院感管理质量进行的检查指导总结一下反馈给各科室。大部分科室医护人员都能够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院感资料记录及时完整,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检查主要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各科主任和护士长对照各科情况进行整改。一.消毒灭菌方面 1.加药注射器重复使用。

2.个别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掌握不全面,最基本的消毒液含量用法用途都不熟悉。

3.个别科室存在液体瓶上插着针头现象,液体开封使用超过24小时。

4.个别医务人员为病人操作及进治疗室不戴口罩。5.止血带未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二.医疗废物 1.医疗废物分类不清,注射器及针头混放在一起。2.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装。三.手卫生方面

1.手卫生依从性差,个别医务人员为多位患者操作之间有不洗手现象。

2.个别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操作不熟练。提出整改措施:

1、要求全院各科室负责人要确实认识到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必须按照《院感管理规范》《消毒灭菌规范》和《医院感染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结合本科室实际及时把存在的问题纠正过来,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消毒隔离还包括院感的目标性监测、手术室、病房、化验室和供应室等重点科室的管理、员工职业安全、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等等。这需要全院医务人员共同努力、配合院感科人员完善各项工作。各科室院感负责人要与院感科多联系、多沟通,为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而通力合作。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让观念变为行动,提高自觉性,提升执行力,从而真正达到“院感控制,你我共同参与”。燕子山矿医院感染科

院感知识培训 篇3

(二)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三)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四)器械消毒灭菌应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五)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梃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六)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如使用化学灭菌剂,每日必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

(七)麻药应注明起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八)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九)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

1. 诊疗室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护理人员穿工作鞋,并保持整洁。2. 诊疗、护理工作前后应洗手,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无菌操作应遵照消毒规范进行。3. 镊子罐定期消毒更换,根据所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期定期更换、浸泡液要求达器械的1/2--2/3。4. 所有消毒物品均要写明消毒日期,高压灭菌消毒日期不超过一周。5. 用浸泡法消毒器械要打开关节,并一定要把器械的血污洗净,擦干净后用戊二醛再行浸泡。6. 来院就诊病人均使用一次性口腔盒、一次性口杯、一人一钻。7. 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菌种发生感染,应严密隔离,用过的器械、口腔盒都要严格消毒处理。8. 治疗室、手术室、注射室均应严格消毒,做到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9. 对一次性针管口腔盒等要消毒后毁型。

一、口腔科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诊疗室和清洗消毒灭菌室单独设立。

二、口腔科应配备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设备。设置有专用的器械清洗池,便于口腔器械的及时清洗;配备有B级压力蒸汽灭菌器,保证口腔器械的及时有效灭菌。来院就诊病人尽量使用一次性口腔盒、一次性口杯、一人一钻一用一消毒。

三、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前后及时对工作台面、诊椅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室内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

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四、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搞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帽、配备护目镜、橡胶手套,手套一人一用一换,更换时必须“六步洗

手法”认真洗手。

五、严格执行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和处理原则。镊子罐定期消毒更换,根据所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期定期更换、浸泡液要求达器械的1/2--2/3。所有消毒物品均要写明消毒日期,高压灭菌消毒日期不超过一周。

六、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麻醉药品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七、治疗室、手术室、注射室均应严格消毒,做到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

八、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XXX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

预案: 拔牙术后注意事项:

1.拔牙术后,压迫伤口止血棉球,咬一个小时后可吐出。拔牙后当天不能漱口,以免引起出血。

2.术后当天进半流质食物,术后1—2天不用患侧牙齿咀嚼食物,以免引起出血。

3.术后24小时内,唾液中混有淡红色血水是正常现象.若出血较多立即来院治疗。

4.术后下颌关节不适、疼痛可给予理疗等。

根管治疗注意事项:

1.根管治疗是连续的过程,请按时复诊(以免疗程延长)

2.未最后完成治疗(补牙)前,请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或吃粘性食物。

3.每次治疗,有时会疼痛肿胀等不适,若肿痛加重,食物嵌塞严重立即到医院处理。

口腔固定修复注意事项:

1.修复后2小时不用患侧咀嚼。2.修复后有异物感为正常反应。

3.若出现疼痛、牙龈出血、松动、食物嵌塞等需来院治疗

流程:口腔科医师岗位工作流程—范文网

时间:2010-06-18 05:1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191次

一.接诊前: 1.晨会交班后,返回工作岗位,全科医护人员常用贵重器械设备点数、登记。2.开口腔科常用诊疗及办公设备,包括:牙科综合治疗机,电脑、打印机等。3.检查各设备运行情况 1)专业设备检查:检查水、电、气等是否正常,若出现故障,及时报告 一.接诊前:

1.晨会交班后,返回工作岗位,全科医护人员常用贵重器械设备点数、登记。2.开口腔科常用诊疗及办公设备,包括:牙科综合治疗机,电脑、打印机等。3.检查各设备运行情况

1)专业设备检查:检查水、电、气等是否正常,若出现故障,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联系工程部等部门或设备供应商等,及时修理、维护。做好登记工作。若出现设备重大故障、影响接诊,或贵重设备故障及损坏,必须立即报告科主任,必要时由科主任协调(或科内讨论)后上报院主管领导

2)办公设备检查:若出现电脑故障,及时联系信息部,及时修理维护 各设备运行正常,则做好相应准备工作,设备处于开机状态。4.检查常用器械、物品、耗材情况:

1)常用器械、物品放于相应位置,要求便于取放。如:充填器械等摆放整齐,玻璃板放于工作台的右下角

2)检查耗材情况:需补充的耗材及时补充,需更换的耗材及时更换。必要时填写申领单或申购单,经科主任审查和院领导批准后,由指定人员去库房领取或联系供应商供货。

耗材准备完毕,医护人员处于工作状态。二.接诊:

1.见到患者后,迎接,问好。如果是复诊患者,或有明显沟通愿望的患者,可简单聊一些双方有共同语言的话题或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但应注意语言得体,措辞恰当,并且能及时转入正题,不影响进一步的病史采集工作。

2.门诊患者信息登记,重点注意患者联系方式;复诊患者,则快速查阅既往就诊记录,了解既往治疗及费用情况 3.采集病史

4.体格检查、口腔专科检查 5.辅助检查

1)本科室辅助检查:拍牙科X光片(详见《法国赛特力X-Mind AC牙科X光机操作流程》),洗片,阅片。妥善保管牙片,分类保存并做好相关记录。、2)其他相关科室辅助检查:检验科、影像科、功能科等辅助检查 开申请单→患者或家属交费→患者到相应科室检查→检查结果回传→诊断 6.会诊

1)需要请其他科室会诊的门诊患者,在门诊病历或电子病历上注明情况,引导患者到相关科室会诊。会诊结果回传

2)科内会诊患者人,及时请本科室其他医生会诊。

3)对危急重症病人、疑难患者等,及时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协调组织全科力量共同诊断、治疗

7.转科:对非本科室诊疗范围内的患者,需转本院其他科室治疗的,及时完成门诊病历,转其他科室继续治疗,并做好交接工作 8.治疗:

1)向患者交代病情,分析检查结果,告知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讲解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由患者作出选择。需履行签字或签知情同意书手续的,做好相关工作。并妥善保管相应文书。

2)开治疗单→患者交费→口腔科治疗

或:开处方→患者交费→药房取药→告知患者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3)派发治疗后注意事项的材料,如:拔牙术后注意事项,修复体使用注意事项。4)完成门诊病历

5)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

6)派送名片,告诉患者可随时与医生联系,包括夜间急诊联系方法。派发医院和口腔科宣传资料,或口腔保健及科普资料 时间充裕时,可送患者离开诊室,告别。三.接诊后: 1.治疗完成后

1)用过的器械、物品放入指定的位置,需浸泡或消毒的做相应处理。2)耗材放回原位,应该冷藏的耗材放回冰箱。3)工作区清洁 2.随访:

1)原则上,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24小时内应电话随访至少一次 2)拔牙及门诊手术患者,24小时内必须随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修复治疗患者,治疗结束后,至少电话随访3次:治疗后24小时内一次、3天至1周内一次、1个月内一次。

口腔科医师岗位工作流程—范文网

时间:2010-06-18 05:1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191次

一.接诊前: 1.晨会交班后,返回工作岗位,全科医护人员常用贵重器械设备点数、登记。2.开口腔科常用诊疗及办公设备,包括:牙科综合治疗机,电脑、打印机等。3.检查各设备运行情况 1)专业设备检查:检查水、电、气等是否正常,若出现故障,及时报告 一.接诊前:

1.晨会交班后,返回工作岗位,全科医护人员常用贵重器械设备点数、登记。2.开口腔科常用诊疗及办公设备,包括:牙科综合治疗机,电脑、打印机等。3.检查各设备运行情况

1)专业设备检查:检查水、电、气等是否正常,若出现故障,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联系工程部等部门或设备供应商等,及时修理、维护。做好登记工作。若出现设备重大故障、影响接诊,或贵重设备故障及损坏,必须立即报告科主任,必要时由科主任协调(或科内讨论)后上报院主管领导

2)办公设备检查:若出现电脑故障,及时联系信息部,及时修理维护 各设备运行正常,则做好相应准备工作,设备处于开机状态。4.检查常用器械、物品、耗材情况:

1)常用器械、物品放于相应位置,要求便于取放。如:充填器械等摆放整齐,玻璃板放于工作台的右下角

2)检查耗材情况:需补充的耗材及时补充,需更换的耗材及时更换。必要时填写申领单或申购单,经科主任审查和院领导批准后,由指定人员去库房领取或联系供应商供货。

耗材准备完毕,医护人员处于工作状态。二.接诊: 1.见到患者后,迎接,问好。如果是复诊患者,或有明显沟通愿望的患者,可简单聊一些双方有共同语言的话题或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但应注意语言得体,措辞恰当,并且能及时转入正题,不影响进一步的病史采集工作。

2.门诊患者信息登记,重点注意患者联系方式;复诊患者,则快速查阅既往就诊记录,了解既往治疗及费用情况 3.采集病史

4.体格检查、口腔专科检查 5.辅助检查

1)本科室辅助检查:拍牙科X光片(详见《法国赛特力X-Mind AC牙科X光机操作流程》),洗片,阅片。妥善保管牙片,分类保存并做好相关记录。、2)其他相关科室辅助检查:检验科、影像科、功能科等辅助检查 开申请单→患者或家属交费→患者到相应科室检查→检查结果回传→诊断 6.会诊

1)需要请其他科室会诊的门诊患者,在门诊病历或电子病历上注明情况,引导患者到相关科室会诊。会诊结果回传

2)科内会诊患者人,及时请本科室其他医生会诊。

3)对危急重症病人、疑难患者等,及时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协调组织全科力量共同诊断、治疗

7.转科:对非本科室诊疗范围内的患者,需转本院其他科室治疗的,及时完成门诊病历,转其他科室继续治疗,并做好交接工作 8.治疗:

1)向患者交代病情,分析检查结果,告知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讲解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由患者作出选择。需履行签字或签知情同意书手续的,做好相关工作。并妥善保管相应文书。

2)开治疗单→患者交费→口腔科治疗

或:开处方→患者交费→药房取药→告知患者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3)派发治疗后注意事项的材料,如:拔牙术后注意事项,修复体使用注意事项。4)完成门诊病历

5)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

6)派送名片,告诉患者可随时与医生联系,包括夜间急诊联系方法。派发医院和口腔科宣传资料,或口腔保健及科普资料 时间充裕时,可送患者离开诊室,告别。三.接诊后: 1.治疗完成后

1)用过的器械、物品放入指定的位置,需浸泡或消毒的做相应处理。2)耗材放回原位,应该冷藏的耗材放回冰箱。3)工作区清洁 2.随访:

1)原则上,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24小时内应电话随访至少一次 2)拔牙及门诊手术患者,24小时内必须随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院感制度 篇4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监督检查全院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及时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并按医院感染监控要求上 报院领导和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4.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汇总、分析、比较、反馈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趋势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5.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灭菌物品、消毒灭菌剂等进行监督、监测,及时与科内分析超标项目发生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导落实情况。

6.对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或重大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7.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特别对围术期 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督查),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定期汇总医院感染病例标本的细菌真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向临床科室反馈,供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8.定期开展全院各级各类工作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学习,并进行考核。

9.监督进入医院的一次性物品、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卫生许可证明及批件,随机抽查监测消毒效果并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10.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并以书面形式向全院通报,同时按需求协助各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相关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等各项工作,督促本科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控,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感染病例时及时督促经管医生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酌情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

3、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积极协助调查。

4、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5、指导、监督本科工作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对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等工作进行自查自纠,进行总结、分析、整改并记录。

6、每季至少组织一次本科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做好新调入、实习、进修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践操作能力的传教。

7、监督本科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指导本科卫生清洁人员进行工作,做好陪护、探视人员手卫生等卫生学知识的宣教。

院感知识试题 篇5

ICU

医院感染知识测试题

科室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5题)

1.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

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3.用过的锐器(针头、刀片等)应直接放入(B)

A针罩中

B耐刺的利器盒

C生活垃圾袋

D医疗垃圾袋

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处理原则为(C)

A混合放置、一起装运

B半封闭运送、装运

C封闭运送、分开装运

D封闭运送、一起装运

5.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C)

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B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ICU

获得的感染

C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

D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4题)

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医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包括(ABCD)

A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B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

C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

D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E以上都不是

2.医用物品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ABC)

A高度危险物品B中度危险物品C低度危险物品D无菌物品

3.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ABD)A手感潮湿B与潮湿物接触C在有效期内D包装松散

4.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除应当标有明显警示标志外,还应有相关文字 标识,其标识内容有(ABCD)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B产生日期C主要内容物D运送目的地及特殊说明.三.是非题(每题5分,共4题)

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倒的现象(对)

2.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对)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ICU

3.临床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或霉变等(对)

院感试卷 篇6

姓名:

分数:

一、是非题(20分)

1、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治安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5、医疗废物与旅客可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6、医疗机构内医疗垃圾可以与员工电梯、病员电梯、餐梯、清洁货梯一起载运。()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告标识和警告说明。()

9、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告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10、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二、选择题(60分)

1、床单位首选消毒方法为()

A、日光曝晒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消毒 D、甲醛薰蒸

2、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在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3、根据医用物品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A.高度危险物品 B.中度危险物品 C.低度危险物品 D.无菌物品

4、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

A.2%戊二醛 B.0.5%过氧乙酸 C.含氯消毒剂 D.75%酒精

5、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三级防护适用于()

A.发热门(急)诊 B.隔离留观室 C.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6、输血相关感染有()

A.爱滋病 B.梅毒 C.疟疾 D.乙肝 E.丙肝 F.戊肝G.巨细胞病毒 H.甲肝

7、采用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有()A、麻疹 B、腮腺炎 C、流脑 D、甲肝

8、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A、手感潮湿 B、与潮湿物接触 C、在有效期内 D、包装松散

9、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感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10、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A、接触病人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进行介人治疗前后 D、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F、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G、戴手套前、脱手套后 H、使用厕所前后

11、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消毒隔离 E、禁止院内吸烟

12、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13、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 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14、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15、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三、问答题(20分)

1“感染性废物”,其废物的名称包括哪些?

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1.C B 3.ABC 4.AB 5.C

6.ABCDEFG

7.ABC

8.ABD 9.ABC

10.ABCDEFGH

ABCD ABD ABCDE

14.D

15.A

三、问答题

答: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多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各种废弃的血液、血清。

院感管理 篇7

1、何谓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2、何谓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3、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流行时的报告制度?

答:(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各病区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和细菌室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立即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并于24h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2)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等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及时抽调相关人员参与调查和控制,提供充足的物资和资金供应。

(3)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于24h内上报省卫生厅和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4)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4、、何谓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仅限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诊断: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5、、何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6、何谓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和腔隙感染。

7、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

清洁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使用: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c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d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

8、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时机的建议?

对于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以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手术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h或者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h。

9、、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持续多长时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建议外科预防性抗菌药物总的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延长至48h。手术时间较短(<2h)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1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h,必要时延长至48h。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10、血培养指征:

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11、血培养采血时机: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血培养,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以寒战、发热时采集阳性率最高。

12、何谓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

对3种或3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简写MDR 对除多粘菌素外临床上科获得抗生素均耐药的非发酵菌简写XDR

13、MRSA是哪一种细菌的简写?治疗首选药物: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糖肽类(万古霉素等)

14、如何判断MRSA: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耐药即可判断

15、特殊级别抗菌素包括哪些:

院感培训内容 篇8

(培训内容)

一、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职责明确

二、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三、统计指标:

医院感染率≤6%;医院感染漏报率<10%;I类切口感染率≤0.5%;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达100%

四、医院污水与污物管理

1、医疗废物按国家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密闭运送; 一次性用品,医疗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生活垃圾按规定分类收集。

2、包装物与容器符合国家规定,外标识明确; 医疗废物用黄色有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包装物。

3、医疗废物交换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齐全;有签字记录。

4、医疗废物暂储存设施及设备符合国家要求,暂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由专人及时收集,专车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不得露天存放。

①、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②、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③、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④、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⑤、易于清洁和消毒; ⑥、避免阳光直射;

⑦、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5、微生物培养物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丢弃前必须高压蒸汽消毒或焚烧;

五、按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

1、根据不同用途选择消毒或灭菌方式,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必须灭菌,凡接触人体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

2、能够合理地使用化学消毒剂

2%戊二醛消毒要求20分钟,灭菌要求10小时; 含气氯消毒剂,浓度1000mg/L,消毒时间30分钟; 碘伏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30分钟。

六、医院感染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1、医院感染管理职能不到位,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的落实;

2、硬件建设不到位;

3、建筑布局十分不合理;

4、普遍广泛地使用湿式灭菌法;

5、消毒措施不规范;

6、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普遍较欠缺;

7、门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

8、医院疫情报告制度陈旧;

9、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完善;

10、医疗废物无集中处置点;

七、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有如下途径:

1、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有如下四种途径: 患者传染医生;医生传染患者;患者和医生传播到器械和物品或床椅里面;这些物品或床椅感染患者或医生。

2、疹疗科室一般工作量大,器械周转快,凡是进入病人身体的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如按每人一用一更换需求量非常大,高压灭菌后损耗也大,采用化学消毒灭菌需要的时间太长,所以必须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周转。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

3、诊疗器械多为含腔器械,形态不规则,价格昂贵,内腔清洗存在问题,这也给消毒灭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与医务人员的手清洗存在隐患。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等都可能造成空气污染。

5、大多数医师在治疗期间不戴口罩和手套,戴手套在多位患者之间共用,未能做到每治疗一位患者清洁消毒一次手,存在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

八、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损伤的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的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

应用于所有病人和所有医务人员,以防止病人之间的传播和病人与医务人员的传播。

1、落实医务人员基础防护措施: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在治疗前后均应用抗菌液洗手,并做到每治疗一例患者必须更换一双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2、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防护目镜。

3、加强隔离措施:由于有些慢性传染病不可能通过问诊或物理检查确定,在治疗过程中对每一位患者应严格按预防交叉感染原则进行。如对治疗室的空气、治疗台、诊治用品、地面等进行定期定时清洁、消毒。

4、治疗实行一人一用一更换,所有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类等废弃物放于锐器盒。

5、注重手的消毒:在临床,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感染的重要载体。为尽量减少手表面微生物数量,减少交叉感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规范的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认真搓揉双手及腕部10~15秒,用流动水冲净,无菌纸巾擦干。

6、提倡医师在诊治时戴手套,但治疗中不能用戴手套的手打电话,触摸其它物品。治疗结束时,脱下手套才能书写病历。每治疗一位患者更换一双手套,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

7、改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方法,器械在每一次使用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尤其是中空器械和小器械。

8、每治一位患者之间,冲洗水路20~30秒。

9、凡是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的器械,如拔髓针、拔牙钳、手术刀等每人用后均采用高压灭菌。

总之,医务人员预防交叉感染的最好办法是了解易被感染因素、传播途径,加强防范意识,把每一位患者视为感染带菌者,并采取最好的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九、医疗感染暴发的处理

(一)、暴发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需要实验室的检查证据)

(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放(略);

(三)、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理:

1、法律规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启动医院感染暴发的紧急预案: ①、证实流行或暴发; ②、查找感染源;

③、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④、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⑤、分析调查、上报; ⑥、总结完善、制订防范措施。

十、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控制计划与方案:

(一)临床科室:

1、健全感染管理组织,有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

2、临床医生: ①、日常报告散发的院感病例,并及时送标本检查病原体; ②、发现可疑同种和同源感染病例三例以上应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或医务科。

3、病区护士:

①、在日常消毒灭菌、隔离工作的基础上以简易方法测试病室中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

②、检查使用中的无菌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或者有无污染迹象;

③、换药室有专人管理,防止物品交叉污染;

④、当疑有院感流行趋势,监控护士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二)、临床微生物室:

1、设有医院感染监控员,每日将阳性结果的病人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如发现某病区同种病原菌感染达以了三株和三株以上者应及时通知院感科,并有记录备查;

3、临床微生物室应积极配合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微生物检测。

(三)、药剂科:

1、按正规渠道采购消毒剂,产品合格,证件齐全。

2、消毒剂首次进入医院之前,应由感染管理科进行消毒效能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货。

3、配合医院感染科进行输液反应的调查。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

1、完成日常院感监控任务,掌握各科室、各部位常见病原体的本底感染率。

2、每周至少一次到病区进行院感病例的前瞻性调查,并对病区院感工作进行质控检查;

3、当疑似有医院感染暴发,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对高压灭菌锅,使用中的消毒剂、和无菌物品,应每月进行监测并有记录可查。在流行期间必要时可进行重复检测。

(五)、医院行政

1、配备骨干医务人员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感染发生病区的工作进行检查与质控。

2、发生以下情况医院感染科应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①感染疫情进展快,一周内不能控制; ②新生儿出现2例同种和同源感染者; ③输液反应超过5例,7~10天内不能控制者;

3、医院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管理; ①、必要时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②、保证人力实行分组护理; ③、停止某些药物和某些诊疗措施的使用,必要时关闭病房、停诊。

4、疫情发展快,经7~10天本单位流行病学调查未能控制者,应请有关单位协助调查。

5、有恶性暴发趋势的感染疫情,7~10天内不能控制应向卫生部医政司报告,感染控制后应有总结报告上交行政主管部门。

(六)、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1、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应有调查设计,调查结果、流行期的控制措施等记录可查;

2、仔细收集有关资料:

将所需收集的相关资料列成调查表,逐个调查病人。具体内容包括:

①、一般资料:姓名、床号等

②、临床资料:本次感染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诊断依据等。③、流行病学资料:感染发生以前1~2周内的暴露史,如输液、导管、尿路冲洗、手术、吸入治疗、输血、特殊器械检查、药物治疗、与其他感染患者接触、可疑食品及饮料、饮水等。

④、实验室资料:鉴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耐药性等。实验室资料除了从病例的血液、体液中采取标本外,还应从可疑传染源和传播媒价(包括水、食物、食具、各种诊疗器械、药液、输液及注射器械、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各种生活用品、密切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和陪伴人员的手)采取标本送检。

(七)、发生暴发流行后的工作及处理:

1、分组治疗与护理:

①、已经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所有用物进行预处理,污物烧毁;

②、未感染者,超过感染的潜伏期就出院; ③、有条件的进行保护性隔离(特别是新生儿);

2、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迅速查找传染源。

3、病人、工作人员、密切接触者全面调查;

4、采取大量的标本(环境、物表、手、体液、医疗设备等)

5、进行有效的消毒、隔离工作;

6、组织人员接待、宣传,把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及时告知家属。

7、写出总结报告,上报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

8、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十一、落实传染病管理

1、有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诊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范;全员熟悉或掌握《传染病防治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门诊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普通门诊无确诊或疑似的传染病人就诊;

3、医院有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消毒隔离措施;

4、不得超范围收治传染病人;

5、其他科室收治病人一经确认为传染病应立即转诊;

6、建立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设有专门科室或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

7、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

8、具备网络直报条件,有专人负责,并按规定上报;

9、传染病报告人员掌握传染病报告信息的情况;

10、疫情报告卡填写规范、齐全、及时。

院感考试1 篇9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不全不得分)每题2分,共60分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前已开始的感染

D.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F.无明确潜伏期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G.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H.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

2.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在()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3.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

A.2%戊二醛

B.0.5%过氧乙酸 C.含氯消毒剂

D.75%酒精

4.输血相关感染有()

A.爱滋病 B.梅毒 C.疟疾 D.乙肝 E.丙肝 F.戊肝 G.巨细胞病毒

H.甲肝 5.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A、手感潮湿

B、与潮湿物接触 C、在有效期内

D、包装松散 6.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感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7.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A、接触病人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进行介人治疗前后 D、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F、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G、戴手套前、脱手套后 H、使用厕所前后 8.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消毒隔离 E、禁止院内吸烟

9.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10.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 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11.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常见有以下几种()

A、血液及血制品 B、输液制品 C、药品及药液 D、诊疗器械和设备 E、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12.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使用中的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浓度应()A、每日监测 B、每周监测一次

C、每周监测二次

D、每月监测一次 13.床单位首选消毒方法为()

A、日光曝晒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消毒 D、甲醛薰蒸

14、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15、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16、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A.高度危险用品

B.中度危险用品 C.低危险用品

17、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选择哪一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18、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多少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A、4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19、配制过氧乙酸原液,甲液和乙液的配制比例分别是()A、3:4 B、5:4 C、4:5 D、5:5 20、2%戊二醛用于体腔内植入物的灭菌需多长时间?()A、30分钟 B、15分钟

C、4小时

D、10小时

2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10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医院不得少于()A、2人

B、3人

C、5人

D、7人

22、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23.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的垃圾袋()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24、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或垃圾袋()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容器盒

E、以上都可投 F、以上都不可投

25、你在日常换药,护理操作及其它诊疗活动中产生的敷物,一次性弯盆、镊子、棉球、棉签、沙布、绷带等治疗废物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垃圾袋中()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26、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除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外,还应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是()A、防渗漏 B、防鼠

C、防蚊蝇 D、防蟑螂 E、防盗

F、预防儿童接触 G、以上都是 H、以上都不是

27、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除应当标有明显警示标志外,还应有相关文字标识,其标识内容有()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期

C、主要内容物

D、运送目的地及特殊说明 E、以上都是

F、以上都不是

2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不得沾有任何医疗废物,一旦被污染,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A、清洁处理

B、必要时加一层包装

C、用清水冲洗

D、不需处理

E、以上都是

F、以上都不是

29、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防护用具()A、帽子 B、防护口罩 C、橡胶手套 D、传统胶鞋

E、围裙

F、以上都是

G、以上都不是 30、终末消毒是指()

A、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指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指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 D、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组织感染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3.一级预防

4.医疗废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上一篇:知识竞答活动策划书下一篇:答谢中书书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