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2025-0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共6篇)

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篇1

作为销售人员如果有备而来,了解了客户送礼的对象,特点等情况,就会有针对性的满足客户的要求,自然会赢得客户的信任。

礼品销售的过程是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做好服务组合,像织一张网一样,让顾客感觉到来这里就能享受到所有的服务。

方法是捷径,在做礼品销售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投其所好,注意运用方法一定会赢得顾客的好感。赢得市场的前提,基础是高质量的产品,一定把最优质的产品提供给你的客户。

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篇2

教师要让自己的经验清零。随着从教时间的增加,我们将愈发“经验丰富”。但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既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同时我们对于问题本质的认知与学生的认知“距离”越来越远。我们一直在成长,但是,我们面临的学生始终是一届一届新的面孔。我们给学生“吃”的越来越精,却不知,正是营养不良的开始。

在一次练习中,遇到这样的题。学生解题思路可谓五花八门。学生典型思路如下。

例1.已知圆O的方程为x2+y2=16,过点M(3,0)作直线与圆O交于A,B两点如图所示,过点P(-4,0) 作两条直线与圆O分别交于R、S, 若∠OPR + ∠OPS =π/4,且两角均为正角,试问直线RS的斜率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生:连结OS,OR,SR,取SR中点Q,连接OQ

∵∠OPR+∠OPS=π/4

∴∠MOR+∠MOS=2(∠OPR+∠OPS)=π/2即

∠MOR+(∠MOR+∠ROQ+∠QOS)=π/2∵OS=OR,Q为SR的中点∴OQ⊥SR,OQ平分∠SOR,∠ROQ=∠QOS,SR⊥OQ。

∴∠OQR+∠MOR=π/4∴∠QOM=π/4因此KSR=-1。

我想不通,平日教学中一直教给他们最为精炼最优化的方法,学生却不懂得运用。思来想去,为什么学生的做法没有朝我预期的方向发展呢?所以,我再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走:分析:目标是求解斜率,那么,如何表示斜率?如何建立已知和未知的联系?看到学生的思维,我感到的是大道和小路的区别,我想给学生的是“通解通法”,而学生思考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发现学生的思维不在大道上,就急不可耐的分析所谓“正常”思维。

学生答题状况如下表:

学生听完,豁然开朗。课后,我深刻反思我的做法,这是不可取的,或者说,我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场“秀”,没有学生的思维成分。为了证实我的疑虑,一星期后,我重新找了一个类似的题,结果如下表:

这个结果让我陷入了更大的反思。

第一:数学课堂是思考的课堂,不是任务的完成,不是机械的模仿,是思维集体的碰撞。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思维过程的繁简,数学课堂变成了培养“听话”的孩子。这是数学教学的悲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思维并肯定他们的思维,寻找他们思维的起点,虽然两者有偏差,但老师不应该经验主义,人为消灭这样的偏差。

第二:经验丰富不应该是杀死思维的借口。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我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老师必须降低自己的姿态,跟学生共进退,有时候“蠢”点儿无所谓。

第三:教学生“考高分”还是教学生学习的快乐?我们每天都在和这个年纪的孩子打交道,尽管我们是以数学的形式,做一个跟学生共同成长的老师,将自己的“经验”清零。有一颗童心的老师永远没有经验,永远受学生喜爱。何况眼前的高分使得日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不足,变为一个“低能”的高分。

站在顾客的角度看营销 篇3

很多现代家电企业好像大部分都出现了营销错位,越来越多的将精力与金钱用在了广告投放上。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做不对,毕竟,当今社会谁做的广告多,谁的专柜气派,那么这个品牌就会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一个特殊现象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有4成左右的消费者在到达零售卖场以后,购买的却不是原先印象最深刻的品牌。也就是说,你在卖场以外的推广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消费者认知,赢得了知名度,但在顾客购买产品的地方——商场吃了败仗。

顾客消费心理解析

可以说,很多企业花了很多钱在广告上,也培养起了顾客的购买欲望,但是为别人做了嫁衣。他们在品牌形象上一掷千金、煞费苦心,总是站在自己企业的角度想着如何提升销售市场占有率、如何提高广告有效收视率、如何打造一个“满城尽树大拇指”的CI形象等等。其实顾客很简单,说到底就想买个可靠与放心,同时也想过把当上帝的瘾。我们曾在中国二、三级市场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购买动机调研,其中一项数据显示,高达65.5%的消费者在家庭耐用品方面更希望“只要能可靠而稳定的使用,就算没有品牌也可以”。而任何一种结果都是不尝试就永远无法知道的,因此消费者的购买就更多取决于感性认知,比如“这个销售员说的挺实在”“广告都是忽悠人的,咱还是买别的吧”“邻居张阿姨用的那个冰箱就挺好,咱还是去买那个吧”等等想法,就是部分消费者在卖场临时改变购买决定的主导因素。也许某个推销员的一句贴心话,就彻底改变了消费者对某品牌的原始购买决定,而去选择了其他品牌。

顾客在关心什么 我们就做什么

是什么让客户觉得可靠与放心的呢?是品牌么?我们不妨想想看,某一线品牌充分强调“售后服务”,却落了个“给质量打补丁”的评价,暗指产品质量不过关;某品牌前两年做到了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的位置,但是面对消费者,却仍是曲高和寡,虽然妇孺皆知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销售额,等等传闻无数,所涉猎的品牌无数。可见,品牌未必是使顾客产生足够信任的法宝。就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放在购买现场上来,在关注广告、专柜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着重添加一些展现企业文化或公司经营理念的软件展示,最起码也不要把我们的企业精神禁锢在企业内部或者企业文件上。如果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只能对企业员工起作用,那我们的文化还不够,要让我们的企业精神也延伸影响到我们的顾客,这才能真正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我们对质检是如何严格要求的,我们创造了怎样的学习型员工队伍,我们在今后一年的发展规划怎样,我们的产品为什么要以实用为研究开发的宗旨等等,当然,如果我们的销售人员在讲解产品的时候能渲染出对企业的骄傲与自豪,那更是事半功倍。

因此,丰富我们给与顾客的软件信息,让消费者在终端切身感受更为可靠和真实的一面,让企业标识不再是一个生硬的标志,而是一支鲜活的生命,一个勇往直前、锐意进取、以顾客为核心的产品生产基地,也许对消费者在做出最后的购买决定之前,更具说服力。

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篇4

今天,我学习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小学“品生”、“品社”课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感受颇多,启发很大,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是指一切对品德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改的热点问题,也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然而在现实的品生、品社课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照本宣科,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局限于课堂,使学生的认识停留于书本表面。致使小学品生、品社课教学活动的效率低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也有的说到开发课程资源,常常大动干戈的四处寻找,却将教材弃之不顾。一个真正善于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调整教学资源。

作为课程重要形态之一的教学资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适度的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调整,为学生更好的探究与研讨提供空间和发挥的余地。调整教学资源的方法有很多,如:

1.调整教学资源出现的时机,解决学生认识的难点。

2.调整教学资源出现的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

3.调整教材资源的顺序,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4.调整对教学资源的片面认识,有效利用起生本资源。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既有来自自然的,也有来自社会的;既有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也有就在学生身边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挖空心思寻找一些其他教学资源,却经常忽视身边的宝贵资源 —— 学生。

二、树立两个理念,转变两个角色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理念。换言之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转变两个角色。

1.要转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角色。一个不会教的老师是教教材,一个会教的老师是用教材,把教材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其实,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已不再一味的罗列道德故事,而增加了大量照片、图片、对话、旁白、学生作品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教师首先应把这些资料有效的利用起来。如教学《我爱我家》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把家人的信息、家庭亲情的故事、家里的新鲜事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生活性、活动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课堂教学质量。

2.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状态去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当预设和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发生矛盾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认知乘势而入,跟着学生走,不必再硬要学生按照预设轨道一成不变地走下去。如我在教学《学做家务当帮手》这一个环节时,根据学生的思考、观察、体会、实践来感受教学内容:“不会做学着做、学会了主动做、岗位劳动坚持做”。教师要关注的不是自己在课堂上怎么说、怎么做,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更多地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超越个人狭隘的生活境界。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打造动态生成的精彩课堂。

作为教师,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堂上,我们有条理的将备课的每个环节落实到教学中时,常常会有一些意外发生,从而打乱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有时候,教师也会害怕上公开课,不是不会上课,而是害怕学生的“不配合”。

很多时候,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大多用“你真聪明”、“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知识”、“教学任务”,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格”,其实,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力。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正是这看似无法预见的的情形,才真正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站在学生的角度教作文 篇5

关键词:作文,立意,阅读

几乎在每次试卷分析后, 老师们都会得出“作文失分严重”的结论, 这是语文老师们倍感迷惘与困惑的问题。本年度四月底的期中考试过后, 面对“惨不忍睹”的作文得分情况, 我又一次陷入深思。先简要说说我在作文教学上的做法。面对新的起始年级七年级学生, 我采用了把“写作知识点的训练”作为教学的宏线, 我有计划的选取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如何开头、如何点题”等等作为作文课堂的训练点。可是一学期多下来, 学生在作文上的“止步不前”依然令人焦虑。

悲观不解决问题, 探索才有出路。那么我的作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而一堂作文课教什么, 我一直以来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参与了太多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思维, 不是从学生作文能力实际出发来确定的。我策划了一个问卷调查, 以我教学的一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学生语一:

我不喜欢写作文, 畏难情绪还是有的, 每次写作文都会反感, 都会害怕, 都会恐惧。但是没办法, 该写的总是要写的。我认为我的作文主要是没内容可写, 每次作文题一下来, 我是真的不知道该写什么, 还有更糟糕的呢, 明明想到了一个称得上是完美的内容, 却无从下手。

每次写作文的真实感受是, 刚开始非常害怕, 非常恐惧, 写的过程中痛苦无比, 一写完就轻松多了, 终于写完了。我的作文我不管怎么都要列一个提纲或在脑子里打个草稿, 如果一上手就写就会是一篇很臭的文章, 我是经受这种教训的。

我认为老师的指导是很好的, 主要问题是我自己身上的。应该多读书, 我终于知道要写好作文, 必须得读书, 所以我应该多读书。

学生语二:

说起作文, 我有一种奇怪的感受:看到或听到要写作文, 心里的第一感觉就是烦, 但不得已开始写作文时, 突然感到作文其实很好写。我对作文其实并没一些所谓的畏难情绪, 只是再初看作文题目, 不由得烦起来。我想对作文有烦意是因为没有思路, 没有灵感吧。每每写作文前, 我的灵感要和思路融在一起时, 是最漫长的。当然遇到这些, 我并没有坐视不管。我也尝试过, 写作文前先列提纲, 但最终以没有坚持而告终。所以我希望老师在培养思路上, 教如何构思方面多多帮助。

思考与摸索:

学生害怕作文, 不足为怪。因为作文毕竟不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之类, 而是一种更复杂的心智活动, 甚至是一种创造。需要动脑、动心、动情, 整个过程是一个集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联想想象、组织提炼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何况作文训练往往不是有感而发, 不吐不快, 而是听命作文, 不吐也要吐。大部分学生写作文的具体困难及作文的不足主要是:写作文时脑子中没有较好的事例符合作文题目, 感觉没事例, 有时有事例还是不会写, 找不到材料, 不知道该些什么;总是字数少, 字数写不够, 内容空洞, 每次想不出这一步写什么内容, 下一步写什么内容。而大部分学生写作文的具体做法是:我写作文从来不打草稿, 从来都是提笔就往本子上写, 想到哪写到哪;先在脑子里构思出大概的框架, 然后直接在本子上写;随着思绪走哪儿写哪儿;不会很好运用写作手法, 不知道该怎么写细节描写;希望老师能多讲一些写作手法;多指导写作方法的应用;多做名篇仿写, 多阅读美文, 讲解细节描写及寻找材料。

作文前指导:

学生完成一次作文的过程是先思考谋划, 然后落笔成文, 最后修改润饰。学生在动笔之前的活动主要是“想”, 是思考;作前指导课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怎样去“想”, 怎样思考。思考是下笔成文的准备, 落笔成文是作前思考的结果。作前指导课的教学目的, 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 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意, 解决一篇文章“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作前指导课的内容, 不外乎包括审题、立意、搜集材料和布局谋篇等。目前我要引导学生的是作前思考的整个过程, 当然也要根据学生某一类作文的具体问题以一方面为主兼顾其他。指导学生思考的基本思路, 是在学生自主析题、立意、联想、布局的思考过程中, 教师穿针引线, 相机点拨、引导、激励、矫正等。总之要注重学生思考、质疑、争辩, 在讨论中互相激发, 明辨事理和规律。

准确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 是学生整个作文过程的起点, 也是作文指导的开始。以命题作文来说, 要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每个词语的意义, 分析题目词句的结构组合, 弄清题目的重心所在、范围限定, 体会题目语句的情感色彩、价值取向以及题目所提示的一般思路和表达技巧等。材料作文, 要指导学生分析材料的要点, 层次关系, 概括材料的中心, 确定立意的角度等。

指导立意, 要引导学生在题目或材料要求的意义范围之内, 确定文章的“主题”或“中心”, 并用判断句明确呈现自己的见解、观点、主张。并且拿立意与题目对照, 反复审视、验证立意是否合乎题目要求, 是否正确, 是否有新意等。联想搜集材料, 要重点指导学生在“立意”或题目要求的范围内, 搜索记忆中与立意相似、相反的具体现象、事例, 并对这些材料作分析、归类、概括、选择和提炼。

总之, 作前指导课的教学重点, 是针对学生作文的现状,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角度, 探寻思考的路线, 总结提炼出符合一般规律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并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积淀感悟, 养成能力。

作文后指导:

作文后指导则侧重于按我以前的计划, 针对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逐步落实“写作知识点”。如目前学生对“细节描写”的问题, 一是不知在一篇文章中的哪个环节需要运用细节描写, 二是不知该怎样写出细节。这就要老师再进一步作出具体的指导。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 “作文教学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教的, 字、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和语言, 但这几个方面与作文好坏不是关键;二是半能教的, 主要指观察能力、体验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但能力不能直接传入, 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吸纳, 这比第一条‘能教的’更为重要;三是不能教的, 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才气和灵气, 胆气和生气。”看后觉得有理, 便引在此处, 尤其在“半能教的”, 我们老师需要花大力气反复训练。

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知识, 丰子恺的《竹影》一文我从四个方面讲述了一篇记叙文的构建过程。第一, “有事”。每篇记叙文必须言之有物, 叙之有事。如《竹影》一文所记之事为: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描人影、描竹影、谈艺术。第二, “有点”。这里的点谓之“重点”, 即所写事中应有重点。确定了重点, 才有中心和详略, 就不会记流水账了。如文中“描竹影、谈艺术”作为重点来详写。第三, “有情”。一篇好的记叙文, 必须用情去支撑, 大凡优秀的文章, 无不以情动人。如贯穿全文的有我、弟弟和华明的友情, 爸爸对我们的关爱之情和亲情。这样“有情”的文章, 读起来才有滋有味, 情趣盎然。纵观同学们的习作, 字里行间缺少的正是这种明晰而真切的情感流动。所以, 写文前必先有情。酝酿, 品味, 领悟, 直至笔随心动, 文因情生。第四, “有理”。理, 通俗一点说就是道理。如文中“艺术的发现”, 一篇文章如果能发现并总结出一个普遍的道理, 这篇文章才叫真正的完美。文章的高度与深度往往就是靠“理”来体现的。学生作文中时不时有文体不明的, 因此引导学生建立记叙文的框架, 增强学生记叙文的文体意识。

写作是思考的理性化和生活的文字化。既然来源于生活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 就是学生的生活和生活感受。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 写作起来很难得心应手。而写观察日记、写随笔能有效提高对生活的敏感度。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光靠课堂的指导是不够的, 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需要一个不断练习表达的过程, 当然, 这个过程中要有一些好的习惯作支撑, 要有一些持续有效的“做法”作支撑。比如, 多读, 没错, 但要有一套持之以恒的“读”的办法, 形成读的习惯, 这样“读”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显现;多写, 没错, 问题仍然是得有一套“写”的办法, 并持之以恒, 这样的“多写”才有价值。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学生的作文不应该把老师作为唯一的读者, 其实学生作文的成就感应该是来自他们心中的读者, 而不只是关注于老师给予的分数和评语。学生一旦有了读者意识, 作文时就必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我所说的话是否是我最应该说的话?我所说的话是否让我的读者明白了我要表达的意思?有了这样的意识, 学生作文时一开始考虑的, 恐怕就不是“怎样让语言生动起来”等问题, 而是我应该选择写什么内容, 我该如何把应该说的话说清楚, 这样学生对于如何作文的思考就回归了本位, 回归了真实!

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 篇6

题目中所提到的第二点,也就是室内设计快速表现,这种设计表现,是设计者在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熟练地运用各种设计手段,把顾客的想法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之后的整个设计概念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显而易见,就是文字结合图形的徒手画的方式, 传达给顾客。其实以上这种手段不仅仅所耗时间短,而且十分易于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仅仅几张图纸,就能把双方脑海中的抽象语言变为写实的概念。因此,当整个过程完结的时候,不仅仅是设计师与顾客之间的交流,而且也更易于帮助整个设计团队,设计小组的想法迸发,每个设计成员专业想法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当拿到同一个项目时,肯定是有不同的反应,大家都纷纷整合各自的意见,借助这种方式,实现多方位多层次多深度的信息传递和接收。除此之外, 它还可以有效地激发设计人员的形象思维,通过思想与图像之间相互作用激发更多的概念和想象。

作为图解思考如何在室内快速表现中理论应用,首先是最佳视点的确定,一点透视最容易画也是最实用的透视画法。以空间正面中间为重点的透视表现。标出一个立面空间画面,在透视图的视平线上的中心点离偏左或偏右的距离找到中点定为视点,通常,视点在垂直方向离地面160公分, 是通过普通人的身高而来的,这样就完美的把焦点放在整个空间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有最好的画面呈现在图纸之上,这样更能迸发设计师创造性的思维。

其次,对比和统一快速表现图中是构成形式美法则中的基本。对比统一中的圆与方的图形对比是一种形状的范畴。 还有线条的以及虚实的对比统一。在设计师创造一幅作品时,要主次分明,要把握虚实,层次感更要把握好,要出得来。 因此,要像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一样,要留白,处理各种大关系要明确,对比统一要把握的恰到好处。作品在这样的把关之下,才有视觉张力的效果。

在以上的内容的整理之中,很容易发现室内设计快速表现是设计师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属于最独特的沟通语言。在初出茅庐的设计菜鸟之中,要充分掌握这种方法,是有难度的,由于大脑之中的专业概念夹击之下,迸发的想法和理念甚至于方式手段很多,很难一下子就确定了图解语言,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在设计构思中千千万万的场景出现, 不能被设计师快准狠的记录纸上。首先,要抓住第一感觉很重要,而此时符号是最好的手段。这种图解语言是最好的, 它富有极强的概况性,寥寥数笔,却命中要害的抓住形象。 当它被确立就成为了一种符号,这种语言必须简单清晰才有效。在后期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它的形成过程。

因此,室内设计快速表现作为图解思考的具体表现形式,把图解思考在多次整合与筛选后的抽象思维概念具体落实于具体的画面上。除此之外,图解思考给快速表现提供了运行工具。自身作为设计人员,我们十分清楚对于在创作过程中的整合,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表达,太多的语言要变现, 太多的想法想要为之实践,所以在拿捏不定的时候,就需要将抽象变为图形图像,努力将它们细致化,形象化,进而表达给客户。

上一篇:机械原理复习题带答案下一篇:旅游城市文化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