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推荐10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通知

法〔20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行政审判权,充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行政诉讼制度是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的重要渠道。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大批行政案件,妥善化解了大量行政争议,为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有的地方司法环境欠佳,案件的受理和审理往往受到不当干预;有的地区行政案件不均衡,有的法院受案不多甚至无案可办;有的法院因怕惹麻烦而不愿意受理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不能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并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不仅损害司法的权威,最终也将损害法律和国家的权威,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近年来,党中央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法院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进行的改革与探索。部分地方人民法院在当地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配合下,以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提级管辖、指定管辖、交叉管辖和相对集中管辖等方式,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实现了司法审判区域与行政管理区域的有限分离,使行政审判制度及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这些探索和实践,有利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有利于回应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也有利于改善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统一司法标准、促进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做好试点法院的遴选工作

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就是将部分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行政案件,通过上级人民法院统一指定的方式,交由其他基层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的制度。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本地实际,确定1—2个中级人民法院进行试点。试点中级人民法院要根据本辖区具体情况,确定2—3个基层人民法院为集中管辖法院,集中管辖辖区内其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法院不宜审理的本地行政机关为被告的案件,可以将原由其管辖的部分或者全部案件交由其他集中管辖法院审理。非集中管辖法院的行政审判庭仍予保留,主要负责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等有关工作,同时协助、配合集中管辖法院做好本地区行政案件的协调、处理工作。集中管辖法院的选择,应当考虑司法环境较好、行政案件数量较多、行政审判力量较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等因素,并制定试点方案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决定。

三、落实试点工作保障措施

试点工作涉及机构编制、人员调配、物资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各高级人民法院、开展试点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相关基层人民法院,要主动向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汇报,通报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做法,力争各方面的理解与配合,并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有序开展试点工作。集中管辖法院要研究落实试点工作保障措施,配齐配强行政审判人员,行政审判庭设置不少于两个合议庭,所需审判人员可以在所属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择优调配,也可以其他方式选调充实。要结合试点工作需要,做好集中管辖法院行政审判庭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车辆等物资保障,为开展试点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四、贯彻司法便民原则

试点工作应当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原则。确定集中管辖法院,要充分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尽可能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试点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各基层人民法院的立案窗口,要免费提供试点工作相关的宣传和释明材料,便于公众了解试点情况,指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参与诉讼活动。当事人向非集中管辖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告知其向管辖法院起诉,或者在收到起诉状后及时将相关材料移送集中管辖法院。要充分考虑当事人诉讼的便利性,尽可能通过到当地调查取证、巡回审判等方式,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

各高级人民法院和试点中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出台试点方案,支持、指导、监督集中管辖法院做好试点工作。要指导、监督集中管辖法院与其他法院的合理分工与配合,共同做好案件的受理、审理、执行和息诉稳控工作。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适时进行调研和解决。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层报上级法院。试点中级人民法院要及时将集中管辖法院及其管辖范围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告,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试点工作,争取对试点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在2013年3月底前,将试点中级人民法院名单及其试点方案报最高人民法院。

二〇一三年一月四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2

各市人民政府, 各县 (市、区) 人民政府,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各大企业, 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根据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智慧山东”的战略部署, 经省政府同意, 现就开展“智慧山东”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智慧山东”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建设“智慧山东”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 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 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等网络的融合集成为基础, 通过更加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 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 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 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过程。建设“智慧山东”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升我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开展“智慧山东”试点工作为当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加强领导、创新思路、统筹谋划、精心组织, 积极稳妥地推进, 务求取得实效。

二、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

(一) 总体要求

坚持“政府统筹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典型示范引路、市场主体运作”的原则, 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主线, 深入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无所不在、高速互联的宽带信息网络,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 提升信息化应用效能及各领域的信息服务和知识创造能力;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保障信息安全, 净化网络空间, 优化发展环境, 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社会服务功能、保障民生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促进和支撑作用。

(二) 基本目标

“十二五”末, “智慧山东”试点工作形成比较突出的示范效应。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光纤到户、无线宽带网络对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 城市家庭带宽接入能力不低于20Mbps (比特/秒) , 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无线宽带网络, 全省宽带网络出口达到6640Gbps (比特/秒) , “三网融合”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信息技术在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及节点、应用软件、高端集成、服务应用以及网络通信、云计算、云安全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关键元器件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软件业占信息产业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 基本形成效能显著提升、成果惠及全民的信息化应用发展格局, 基本建成可信、可靠的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化总体水平保持全国领先。

三、重点内容

(一) 试点先行, 树立“智慧山东”典型和示范

以试点为载体,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努力形成典型示范带动效应。

1. 积极推进“智慧城市”试点, 探索建设、运营和服务模式。

选择潍坊、威海等市作为“智慧城市”试点, 重点围绕交通、能源、物流、工农业生产、金融、智能建筑、医疗、环保、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的应用热点和难点找出突破口,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以智慧应用和服务为核心, 充分发挥地方智慧型产业的优势, 选择物联网应用基础较好的领域, 分期分批建设应用示范工程和项目。

2. 着力推动“智慧城区、社区”试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

以济宁市任城区等为“智慧城区”试点, 围绕城市运行管理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 利用先进、可靠、适用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 通过强化跨部门数据整合和业务协同, 实现对供水、供热、路灯、城市防汛、排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 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以枣庄市安乔东城国际小区等为“智慧社区”试点, 利用物联网、智能控制等先进信息技术, 通过智能家居、智慧楼宇、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社区呼叫中心等信息技术在节能、安防、物业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 进一步完善社区内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应用系统, 加快推进“数字家庭”建设。

3. 重点抓好“智慧园区”试点, 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发展。

在禹城市等开展“智慧农业园区”试点, 重点在粮食作物生产、农用地资源利用、农用水资源、畜禽水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果园精细管理、设施农业等领域部署物联网试点与示范应用;在济南、淄博市等开展“智慧工业园区”试点, 以装备制造智能化为核心和突破口, 深化物联网技术在汽车、船舶、机械设备、消费品等我省优势传统产业上的渗透融合, 创建装备制造智能化示范园区;在德州市等开展“智慧物流园区”试点, 以智能调度、物流信息处理、车辆监控管理和调度、食品及药品追溯与风险预警等为切入点, 选择重点物流企业、园区和基地开展智慧物流应用示范。

(二) 突出重点, 培育智慧产业

依托济南、青岛、潍坊、威海、济宁、淄博、日照市7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位置感知技术、微机电系统 (MEMS) 和软件产业, 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海洋工程、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 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 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 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智慧产业体系。

(三) 提升服务能级, 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实施“宽带山东”建设工程, 以光纤宽带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为重点, 率先完成国内领先的第三、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3G、4G) 、无线网络 (WIFI) 、卫星等多种制式综合服务的无线通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 加大骨干网升级改造力度, 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和宽带网络接入速率。加快高性能数据中心建设, 探索云计算运营服务和统一建设模式, 推动云计算相关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加快广播电视网、电信宽带网的建设和功能提升, 全面推进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 培育壮大“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和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 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智慧山东”试点工作协调机制, 日常工作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 组织协调和推进试点工作的实施, 研究解决试点工作的重大问题。建立省与试点城市、重大项目的日常沟通协调机制, 及时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应用推广中的问题。加强部省合作, 建立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委的合作机制, 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

(二) 注重规划引导

加强“智慧山东”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 强化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重点地区要紧密结合实际, 抓紧制订本地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及时纳入省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确保有效实施。

(三) 完善扶持政策

研究制订财政、土地、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省级信息产业、制造业、产业技术研发、服务业发展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科技等专项资金对“智慧山东”试点项目建设、示范推广、关键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给予重点支持, 为“智慧山东”建设的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

(四)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智慧山东”试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细化目标任务, 明确责任部门, 落实考核内容, 定期通报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 对责任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确保试点工作目标实现。

(五)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3

作为教师,我们应在第一时间去解读这些文件,理解、深化其要求和内涵,如此,才能培养一种意识,才能自觉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从解读文件到教学实践,我们应该深入贯彻,全面思考。

《通知》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

《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确定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要科学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目标、进度安排、和配套政策,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对试点项目跟踪调研,定期进行评估,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要加强宣传引导,对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要及时总结,组织交流,加以推广,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教育界流行着一句话: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事实上师生之间的差别仅是水多水少的问题吗?如果学生的杯子不想装老师桶里的水,而是想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呢?因为学生个人认为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对他更重要,而且老师桶里的水并不一定是他所需要的,就像便利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但不见得我们要的东西就一定会在里面。在一个商店里买不到商品,我们可以到其他的商店去。我们有很多选择的权利,但是如果学生在老师那里装不到他想要的水呢?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现行的教育问题。

每个小孩从一出生智力就处在不断的发展中,教育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找到最佳的发展途径,使小孩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尽管学校课程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动,但是教学大纲毕竟是按一般学生能掌握的标准来制定的,而学生的成长快慢不同,个体差异在所难免,再加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更是不经相同。统一的教学忽视了这些差异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导方案和心理辅导策略。教师的教学应完全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进行施教,即学生需要什么便提供什么。除了让孩子掌握切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的心理和心态更健康。

笔者的教学思考:一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国内水平。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四是在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学习任何层次的任何东西,每个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都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制定,并且,可随时修改或调整教育计划、目标、方式或方法,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为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21世纪初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应当自觉贯彻落实,推动教学改革,为实现人才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美]泰勒著,施良方译.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郑金洲著. 教师如何做研究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4

【颁布部门】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查看

【发文字号】 琼府办[2004]62号

【颁布时间】 2004-08-1

1【实施时间】 2004-08-11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实施《行政许可法》及行政执法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以及省委、省政府依法行政有关文件精神,省政府决定近期在全省开展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及行政执法检查活动。现将《关于开展实施<行政许可法>及行政执法大检查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四年八月十一日

关于开展实施《行政许可法》及行政执法大检查的工作方案

一、检查范围

重点检查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省、市县两级窗口行业及行政执法任务相对集中的部门和组织(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或行政执法主体)。

二、检查内容

以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和《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暂行办法》(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的贯彻实施情况为重点,同时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制(以下简称“两制”)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建立和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

(一)关于行政许可主体实施《行政许可法》及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的检查内容

1.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的情况。

2.涉及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情况。

3.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告知制度、行政许可承诺制度、行政许可期限制度、行政许可责任制度、行政许可投诉举报制度、行政许可统计制度及重大行政许可备案制度等的情况。

4.是否存在违法许可、违法收费等问题。

(二)关于行政执法主体实施“两制”等制度的检查内容

1.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确认、执法职责到位的情况。

2.实施“两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情况。

3.规范性文件备案的情况。

三、检查方法和时间安排

(一)检查方法。

1.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省检查领导小组听取各市、县和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关于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及“两制”等情况的汇报。

2.召开座谈会和向社会发放调查表,公开征询公众对实施行政许可及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组织有关部门明查暗访,摸清和掌握实施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

4.公布监督检查举报电话,受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对违法许可及违法处罚行为的举报投诉,并对举报问题进行分类,按职责权限交由或责令相关部门处理。

5.根据群众举报和反映,调阅被检查单位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卷宗,审查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内容的准确性和程序的合法性。

(二)时间安排。

2004年8月20日—10月20日为各市、县政府和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自查整改阶段;

10月21日—11月20日为省检查领导小组分组检查阶段;

11月21日—12月20日为总结评比阶段。

四、组织领导为搞好这次检查工作,省政府决定成立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由吴昌元常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由省法制办副主任范晓军担任,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法制办,范晓军任主任,刘登山任副主任。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等单位各抽1人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检查举报电话:65338706、65399665。

五、几项要求

(一)提高对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重要性的认识。此次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全省各级行政执法主体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从源头上规范政府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改进机关作风,树立政府形象,为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和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推动我省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法治政府的高度对这次检查工作予以积极支持和配合,完成好检查任务。

(二)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处理。各市、县和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自觉接受检查。此次大检查不搞形式,不做表面文章,对检查结果分类进行处理。检查领导小组要将检查结果向省委、省政府作专题汇报;要以通报的形式,对做得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对检查中发现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的单位进行批评;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限期整改;对违法设定的许可要坚决撤销;检查中发现涉及犯罪的问题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严肃检查纪律。检查领导小组及工作人员在检查时,不接受被检查单位宴请,不参加被检查单位组织的娱乐活动,不接受礼品,不住高级宾馆。

这次检查要求高,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为保证检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专项经费由监督检查办公室提出预算,报省财政厅解决。新闻宣传由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商海南日报社、海南电视台、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5

关于开展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就培发[2003]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根据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关于开展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工艺员等远程培训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函[2003]30号)和《关于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鉴定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函[2003]185号),为充分利用我国心理学职业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降低培训成本,满足全社会对心理咨询人员的需求,我中心决定在心理咨询员远程培训工作基础上开展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一)以“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为宗旨,按照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远程培训资源的原则,组织开展远程培训试点工作。

(二)借助通信卫星、互联网、电化教育等远程培训技术手段,使用经统一审定通过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平台及多媒体仿真模拟课件库”,充分利用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培训专业资源,建立完整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体系。

(三)鼓励有志于并有能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社会成员,采用便捷灵活的远程培训方式,取得《CETTIC培训合格证书》后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鉴定。

二、组织管理

(一)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试点工作在部培训就业司指导下,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负责组织国内一流心理咨询专家和教师进行教学及远程培训站点管理和向全国推广的工作;省级管理部门负责对当地远程培训辅导站进行指导和管理;由北京华夏赛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网址:)负责提供远程培训教学技术支持。

(二)依据《关于电子商务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学员参加全国统一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培发[2003]21号)文件精神,符合申报条件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合格的学员,可凭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CETTIC远程培训合格证书》,由所在辅导站组织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三)鉴定等级、鉴定方式、证书颁发等相关工作按照《关于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鉴定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函[2002]185号)规定执行。

三、工作步骤

(一)新申请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辅导站按照《关于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鉴定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函[2002]185号)文件规定,实行申报认定备案制。请各省级劳动保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新增的辅导站和已经部中心备案公布的38家远程培训辅导站(名单见《关于公布首批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的函》(中就培函[2003]12号)和《关于公布第二批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远程辅导站的函》(中就培函[2003]25号))加强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二)请各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申报要求》(见附件1)在上述远程培训辅导站中选择合格的单位,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试点工作。

(三)从2004年1月起,开始对申报备案辅导站的师资,举办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管理人员和辅导教师培训。

(四)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等级的远程学员的鉴定工作依照部中心的统一部署时间开展。

附件:1.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资质条件 2.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申报备案管理办法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二00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附件1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资质条件 第一条 为保证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质量,远程培训工作须由符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资质认证标准的单位实施。第二条 专业资质标准

一、培训办学单位具有法人资格,并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二、具有熟悉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组织实施能力的管理干部。

三、具备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工作的基本设施与专业资源:

(一)设施配备标准 1.教室配备

(1)教室的大小要和听课学员人数及教学模式相适应,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至少具备一个相应规模的教室。

(2)至少配备一台电脑投影仪,分辨率不低于800×600,亮度要不低于1000流明,有VGA接口,投影幕在100英寸(满足100名学员观看)-130英寸(满足150名学员观看)之间。也可以使用两台以上29英寸监视器(电视机)代替投影仪。

(3)具备符合统一规定的卫星远程培训远端教室设备(卫星设备,含0.75米天线、LNB、电缆、卫星卡和安装软件,远端教学应用软件和授权)。配置多媒体课件接受设备,具备多媒体VCD/DVD播放设备。

(4)教室里的灯光在满足学员看书需要的同时,不能直射投影幕。如果阳光直射,需配备遮光窗帘或采取其它措施。

(5)一般情况下,至少在教室前面安装一对音箱。2.计算机与互联网

(1)至少有一台可以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计算机最低配置:PIII以上PC机,含显示器、256M内存、40G硬盘、声卡、Win2000操作系统(可选择),声卡,音箱,麦克;具备上网设备(调制解调器)、普通电话线/ISDN/ADSL/宽带上网线路。(2)有固定的电子邮箱地址。(3)如果培训机构的规模较大,以上设备应首先保证远程培训学员使用。随着学员人数的增加,各培训辅导站要提前作好设备的准备,及时完成教室和网络建设,达到和培训学员人数相适应的规模,从而满足教学需要。3.训练和见习场所

为便于学员进行操作技能的见习、实习和训练,辅导站应同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心理科和心理门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开辟至少一个学员操作技能见习和实习基地。

(二)师资和管理人员配备标准 1.师资配备

(1)具备一定数量的培训辅导教师,其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辅导教师不少于2人,辅导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能力。

(2)辅导教师必须经过劳动和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并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教师资格证书》。2.管理人员配备

(1)具备至少1名专职教学、教务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管理能力。

(2)每个辅导站至少设立1名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

以上的专职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统一组织的相关培训,并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资格证书》。

(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远程培训标准化培训技术资源包括:

1、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统一培训大纲;

2、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统一考试大纲;

3、《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4、《操作技能多媒体教学课件》;

5、心理咨询师职业素质测验软件(CPAI)。附件2 心理咨询师(师级)职业资格远程培训辅导站申报备案管理办法

一、远程培训辅导站由各省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行政管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技术管理。

二、远程培训辅导站申报备案程序如下:

1、有意申报且符合远程培训辅导站申报要求的机构以书面形式向所属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

2、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对申请单位进行办学资质审核后,报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审核备案。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统一要求,公布远程辅导站名单。

三、远程培训辅导站具体负责部门及联系办法: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信息和远程培训处。联系人:王鹏

电话:(010)84631199转8504 技术支持单位:北京华夏赛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荀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6

(微机传输)

济南市民政局文

济民发„2008‟13号

关于开展敬老院规范化管理

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民政局:

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落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和“济南民政十大民生工程”的重要体现。近几年特别是“满意在民政”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在抓好五保供养、推进敬老院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随着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的提高和敬老院规模的扩大,我市敬老院规范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敬老院规范化管理水平,现将开展敬老院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范围

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和商河县各选择当地2处以上敬老院。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根据各自情况自行确定。

二、试点敬老院选择条件

(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人数在100人以上。

(二)所在乡镇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

(三)敬老院建筑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法规文件的规定,配套设施齐全。

(四)符合敬老院建设“一镇一院”或“中心院”原则。

三、有关要求

从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狠抓敬老院的内部管理,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敬老院工作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和服务优质化。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服务管理规范

1、膳食服务。供养服务对象的饮食应按照食品卫生要求操作,做到整洁、卫生;每周有食谱,荤素、干稀搭配合理,注意膳食营养;要继续坚持“211”工程,为敬老院五保老人每人每天提供2两精肉、1个鸡蛋、1袋牛奶;一日三餐适时开饭,保证开水供应;根据供养服务对象特殊需求或不同饮食习惯,可制作软食、流质及特殊饮食,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2、护理服务。敬老院对五保供养对象实行分级护理制度。对能自理的五保供养对象实行常规护理,提倡和促进五保供养对象自我服务、相互扶助,为行走不便的五保供养对象配备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特殊护理,对重病号实行昼夜值班服务;应注意对供养服务对象的心理护理,消除其心理障碍,保持其良好心态。

3、医疗保健服务。敬老院应设医务室或诊所,医务人员应具有执业证书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配有常规器械设备和常见病药物;及时了解供养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应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建立供养服务对象病历档案;经常组织供养服务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知识的学习,开展健身锻炼和康复活动;做好休养区和院内公共场所的消毒灭菌工作,防止疫病流行;对患病者要及时检查、合理用药、妥善治疗,不明原因的疾病要及时送医院确诊;对患有传染病的应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进行隔离治疗;患大病、重病的要及时送医院治疗。敬老院要与当地专门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提高处置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人员配置齐全

1、敬老院应按规定的人员编制、配额比例配备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与供养人员比例不低于1:10。

2、敬老院工作人员主要由主任(院长)、护理服务员、炊事员、卫生员、会计、出纳员、保管员等组成。

3、敬老院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政治素质较高,事业心强,有较强工作能力,有开拓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热爱公益福利事业,热心为供养服务对象服务。

4、敬老院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热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事业,全心全意为供养服务对象服务;

(2)具有中等专业以上文化水平、一定的业务能力;从事医疗、护理、会计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

(3)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科学管理知识,善于协调工作人员之间、供养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团结、和谐的生活氛围,实现民主管理;

(4)能组织供养服务对象开展适宜的文体活动和康复活动,科学安排供养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

(5)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炊事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各项身体指标应符合健康要求。

(三)机构设置合理

1、敬老院实行主任(院长)负责制,负责敬老院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村五保供养、敬老院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组织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敬老院发展规划;

(3)组织开展生产经营,增强敬老院自身发展活力,改善供养服务条件;(4)加强班子建设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督促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维护供养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5)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2、敬老院设院务管理委员会,由供养服务对象代表和工作人员代表组成,供养服务对象代表必须达到二分之一以上。院务管理委员会是院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对敬老院进行监督管理的组织,对敬老院各项事务行使民主管理职能,日常工作可由供养服务对象推选的代表主持,也可由院长或其他行政人员主持。其主要职责是:

(1)研究、讨论、通过敬老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同时对机构建设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研究决定敬老院的重要事项,讨论、审核并监督财务、重大维修和基建项目开支,审核供养服务对象的供养水平是否达到供养标准要求;

(3)对敬老院领导、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参与对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作业绩的民主测评;

(4)组织供养服务对象开展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调解供养服务对象矛盾,活跃供养服务对象的文化生活。

建立健全供养服务对象大会、供养服务对象代表会议制度和院务公开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公布有关机构建设发展和内部管理的信息,接受全体供养服务对象的民主监督,鼓励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自觉参与机构事务管理。

(四)规章制度健全

1、敬老院应确定管理目标,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人事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思想教育、值班请假、车辆设备、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目标、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服务。

2、敬老院应落实内部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强化治安教育和内部管理,健全和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公共安全。

3、敬老院应保持环境卫生。生活区应平坦宽敞,干净整洁,无异味、无垃圾、无蚊蝇;生产区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在院内或院外,但不应影响供养服务对象日常生活。室外环境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搞好环境绿化美化,保持院容院貌整洁美观;室内环境应保持整洁、干燥、卫生,无蚊蝇,无鼠害;卫生间应经常冲洗,无异味。

(五)财务管理规范公开

1、敬老院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供养资金和敬老院管理支出应分别建立专帐。

2、要合理明确划分饮食、服装、医疗等在供养资金中所占比例。

3、帐目要定期公开,接受供养人员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

四、工作步骤

(一)调研摸底、制定规划。各县(市)区要对当地敬老院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县(市)区3月底前将试点敬老院名单报市局救灾救济处。

(二)动员部署、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在确定试点单位后,要按照试点工作推进计划,细化试点要求,落实试点建设的各项措施。

(三)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各县(市)区在敬老院规范化试点的基础上,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敬老院规范化管理的办法,完善各项运行机制,实现可持续运转。

(四)宣传试点、逐步推广。各县(市)区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介绍试点敬老院。同时,还要通过简报、工作会议、现场观摩等形式积极推广试点单位的做法,全面推进敬老院规范化建设。

二○○八年三月十七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7

在城市规划领域,“三规”如何统一是困扰专业人员很长时间的问题。一旦突破土地规划中的这项瓶颈,如何解决建设用地的供给来源、优化城市建设布局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住建部下发的《通知》,能否打破困扰我们多年的“三规”不统一的局面,使规划步入一个较好的弥合时期?

(一)

“规划打架”由来已久

所谓的“三规”,是指发展改革部门制订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住建部门制订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部门制订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个规划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发展规划基本源于五年计划,是一个上行下效的规划。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规定每年的增长速度、每年的财政收入、每年的就业数量、资源的配置。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规划受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和约束。

城乡总体规划则主要是以地方城市为主的空间规划。而它又受到了很多利益导向的挑战,如城市盲目做大,一味谋求更多指标获得更多土地出让金来用于城市建设等。因此,每次规划做完以后,除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得以实施,绝大部分还是留在了纸上——特别是换领导后一下就成了一纸空文。

而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限制性规划,要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等。但据专家分析,它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是中央自上而下的、通过指标下达的方式来限制确定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方明确的土地发展空间。但如今市场的因素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地方发展的冲动又极其强烈,所以城市都希望利用土地来获取土地出让金。在这种利益冲突下,现有的土地指标也就难以解决问题了。

可以看出,三个规划本身就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由于三个部门在级别上互不隶属,加上各个规划内容的繁杂,更是造成了一直以来在制订规划及执行时常出现内容重叠、管理分割、规划相互打架等一系列弊端。

“三规合一”,则要求一个城市空间,在规划安排上互相统一,同时加强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标准体系、规划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使规划真正成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龙头。

“实际‘三规合一’早在几年前就有部委提出过试点,但由于缺乏体制保障,以及部门及规划之间的藩篱,最后试点不了了之。”国土部某专家表示,去年广州试点“三规合一”,公布了部分数据,发现因“三规”中的城规和土规不协调而导致无法使用或使用成本过高的地块面积约935.8平方公里。如果在“三规合一”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效率和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都会大大提高,减少浪费和内耗问题。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10年前,国家发改委就曾在江苏、福建等省的六个地市县试点该想法,最终因为缺乏体制保障,使得改革难以推进,计划搁浅。

“‘三规合一’是好事,但实施起来难度相当大。”前述专家说,希望这次试点在体制的保护下顺利进行,找到合适的可实施的路径,然后将其推广至全国。

(二)

一张图县(市)域全覆盖

所以,这次《通知》的下发,可谓顺平时势合乎人情。

《通知》指出,目前,县(市)规划过多,相互矛盾,覆盖广度、深度不够,带来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用地粗放等问题,不利于规划实施的监管。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人地关系紧张,急需加强规划统筹和管理。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有利于统筹协调县(市)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县(市)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知》明确,要统筹衔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乡规划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用地为边界,实现全县(市)一张图,县(市)域全覆盖。以上位规划为依据,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耕地保护要求等纳入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同步研究提出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在基础数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实施时序等方面的衔接方案。

因地制宜确定路径

针对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通知》要求,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调整城乡空间结构,统筹规划各类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合理确定城乡居民点布局总体框架,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注重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在这之中,尤其要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空间上统筹布局城乡、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合理布局城乡综合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确定不同类型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引导城镇各类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城乡发展的支撑体系。

跟踪指导总结经验

对于试点方法,《通知》要求,试点工作采取县(市)政府申请,省(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局)推荐、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核的方式。各省(区、市)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能够反映本地城镇化发展特点、具有较强代表性和推广意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居本省(区、市)前列的原则,推荐2个至3个县(市)作为试点候选县(市)。列入试点的县(市)要在1年内完成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住建部将对各省(区、市)试点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指导、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关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在全国推广。

(三)

基于统一技术平台

前述国土部专家曾说,“三规合一”要实施,具体到各规划的技术问题上就很难相合。

那么,要让《通知》成功落地,应该如何克服技术层面的问题呢?

全国政协常委杨维刚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他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实行信息化条件下的规划合一已具备技术基础。当前,关键是要在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协调。

据杨维刚说,目前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一天地图已上线运行两年多,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服务科学决策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成绩卓然。全国30个省、39个市完成了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并接入主节点,实现服务聚合。还有300多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和推广,158个数字城市已经建成。可以说,基于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三规合一”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

由此,杨维刚建议,应监督指导各级政府出台地方法规或政府文件,确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权威性、唯一性地位,建立健全公共平台应用服务、运行管理和数据更新的长效机制。在制定规划时,强调要以公共平台为唯一的地理空间数据基础,促使三个规划在地理空间上相互协调和信息共享,真正实现发展规划“定目标”,土地规划“定规模”,城市规划“定布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三个规划的法律地位,理顺三个规划的实施管理职能,构建一个协作、均衡、稳定、和谐的“三规”协调管理体系,从而充分发挥三个规划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指南和纲领作用。

部门不能简单合并

“三规合一”的关键在于实施,但在多部门管理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实现真正的合一,又是一道门槛。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实的可行途径只有在适应各主管部门不同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共同努力,尽量进行多部门沟通和协调。

当前,部分城市在上述规划编制过程中已启动“三规合一”。广东省云浮市有一个成功的尝试,即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其他部门行业发展规划的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市规划编制委员会)负责,实现一张图纸治理城市。

记者了解到,该市将原市发展和改革局组织制订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职责、原市城乡规划局编制城乡总体规划的职责、原市国土资源局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职责以及其他部门行业发展规划的职责整合划入市规划编制委员会。同时赋予组织编制和审查全市各部门的专项规划,并监督其实施的职责,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上的统一。

另一种打通部门职能的做法是将规划局与国土房管局合并成立新机构,而“三旧”改造和住房保障这两块职能或会划至建委。上海已经进行了这一调整,而广州也可能步上海后尘。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这种调整属于大部制改革的路径。而大部制式合并是否成功,关键看是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摩擦、理顺关系。对于企业来讲,如果因此而方便办事,节约时间,当然是好事。但显然,这两大部门的合并未必如此简单。由于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十分依赖“土地财政”,而创造土地财政的主要就是规划和国土两大部门,因此,一方面,机构调整后要真正地减少审批程序,方便企业办事;另一方面,必须使两大部门的整合转化为“两大规划”系统的融合,产生“化学效应”,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合并”。

不过,还有人指出,虽然将规划和房管合并是利大于弊的事情(两个部门本身就有共通性,房管局注重的是土地的利用,而规划局最终也是将城市规划落实到土地上,所以两个部门合并是顺理成章的),但房管和规划局对上的部委有两个,分别是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合并后如何和两个部委衔接好业务,这也是要考虑的。

编制过程彰显价值

如果不进行部门调整,各部门在共同编制统一规划时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

专家指出,事实上,相对于“三规合一”理念的提出,更应该看重“三规”统一编制的过程:整合各类规划资源,打破部门分割、地域限制,同一平台,同步编制,沟通协调前置。

深圳龙华新区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这个新区在筹建之初,就不仅把“三规统一”的思路引入规划编制中,还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之外,融入了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将城市发展目标、产业体系与空间保障高度融合。

在“三规合一”编制实践中,新区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小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由发改部门编制,城市空间规划由龙华管理局负责,产业规划则由新区经济服务部门领衔。以龙华管理局为中心,以编制小组办公室为统一平台,三套编制人马共同调研,资料共享,既彼此独立、各有侧重,也定期交流碰撞、分析讨论,三项规划同期推进。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过程,开了30多次会议,基本两周一次,每个小组都在管理局附近住了不少于两个月。”龙华管理局参与编制工作的规划组负责人罗汉青表示,“最终各个规划既符合各部门的规定,又能在内容上彼此衔接,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三规制定的过程,对于各个部门来说,就是一次统一思想的过程。”

“正是编制的过程彰显了价值,”深圳规划界一名资深人士表示,“‘三规合一’制定的过程,就是摸清家底、用好政策、提高效率的过程。在实现‘三规合一’后,还可以进一步融入环保、园林、水务、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的专业规划,逐步实现‘多规融合’。”

但该人士同时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做好“三规合一”,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是最终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部法强调了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强调了规划的稳定性和法定性,严格了规划修改制度和程序,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还没有法律约束,“三规合一”更是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可以适用,所以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推动立法应及早提上日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8

【发布文号】琼府办〔2007〕115号 【发布日期】2007-11-14 【生效日期】2007-11-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海南省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执法考核评议的通知

(琼府办〔2007〕11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全面落实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的依法行政工作,按照国务院文件和省委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琼办发[2007]25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琼府办〔2005〕99号)要求,经省政府同意,在全省范围开展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评议对象

(一)各市、县人民政府及所属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单位;

(二)省属各行政执法部门、单位,部分国家驻琼行政执法机构。

二、考核评议内容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责任制方案及落实,责任追究等内容。重点考核执法依据梳理,执法职责分解,执法责任制配套工作制度建立等相关基础性工作。

(二)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基础性工作:包括纲要的学习宣传贯彻,科学民主决策,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环境等。重点考核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和执法队伍建设。

(三)各类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制定情况,各项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情况,各项监督制度制定落实情况。

(四)其它社会关注热点、焦点问题的排查、解决情况,比如社会关注的“三乱”问题的治理等。

三、考核评议方法

全省实行行政执法定期考核评议制度。考核评议实行百分制,采用内部考核和外部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内部考核按具体指标考评,分值为80分;外部评议按满意度增减分值,分值为20分。

全省首次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拟从2007年11月开始,2008年4月结束。具体步骤为:

(一)各市、县,各省属单位自查。各市县、省属单位接到本通知之日起至2008年2月20日前,认真自查本辖区、本部门行政执法机关、机构考核内容落实情况,通过一定方式征求社会公众评议意见,形成初步考核结论及考评报告,并于2008年2月20日前报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法制办公室)。各市、县,省属各单位在自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集中检查考评时需要的材料,做到台帐清楚,卷宗完备。

(二)集中检查考评。2008年2月20日-4月5日,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分组对各市、县,省属各单位进行考评。考评以听取汇报、现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并根据被检查单位完成考核内容情况,现场打分。

集中检查考评具体日程另行通知。

(三)社会测评。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测评等方式征求社会公众对行政执法部门、机构的意见和满意度。

(四)反馈沟通。初步考评结果形成后,由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予以核实,按照《海南省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与各市县、省属单位行政首长沟通相关情况。

(五)奖惩决定。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确定考评结果后,向省政府汇报,省政府决定各单位考评档次,通报有关问题,追究相关责任,兑现奖惩措施。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的领导,省政府决定成立海南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方晓宇任组长,成员由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财政厅、省统计局、省直机关工委、省法制办公室主要领导组成。下设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省法制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法制办公室主任屈建民兼任。

五、几点要求

(一)提高对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的认识。行政执法考核评议是评价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检验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是否正确行使行政职权的重要机制,是监督和规范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的重点手段,也是对本辖区、本系统依法行政进程的集中检阅。各市、县,省直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这次考核评议工作,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并身体力行。

(二)认真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各被考核机关、单位要认真做好与考评有关的材料的搜集、整理。各市、县,各部门要统筹安排,精心部署,保障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秉公考评,不循私情,检查工作要廉洁自律,保证考评工作的公开公正。其它有关情况,请及时与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法制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65338706、65332516。

附件:海南省行政执法考核评议标准

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9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冀政[2005]81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4号)和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全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任务是:按照不断深化、综合配套、巩固完善、探索创新、有所突破的思路,继续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各项配套改革。

二、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支持“三农”工作的力度,强化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形成在政府投入带动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

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通过政府适当补助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农村生产公益项目投工投劳。进一步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探索建立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长效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和专项治理的部门责任制度,抓紧制定并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考核办法。继续抓好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的落实。要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的督查工作,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各项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深入治理农村教育、计划生育、用水用电、修建道路、农民建房、农民外出务工等领域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坚决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和对农民补贴的专项审计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不准收取承包费。要健全群众信访反馈监察制度,对农民上访比较集中、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及时派出调查组进行核实处理。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造成恶劣影响的案(事)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

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坚持试点先行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

(一)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适当调整乡镇经济管理职能,把工作重点从招商引资、生产经营等具体事务转变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努力建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各试点县(市)要依据人口、面积、区位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探索对不同类型的乡镇确定不同的机构和岗位设置形式。积极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将财政拨款逐步由“养人”为主向“办事”为主转变。积极探索推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形式,增强乡镇领导班子的活力和整体功能。改变工作方式,规范办事程序,切实提高乡镇工作效能。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坚持先行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前期试点中各设区市除确定的试点县(市)外,不宜再把面铺得过宽,把试点单位搞得过多。当前要集中精力重点抓好试点县(市)的改革工作,待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不搞试点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有关政策,做好控编减员工作,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二)切实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巩固和完善财政分级投入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三个增长”的规定。各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收所形成的可用财力,按年初预算同比例用于教育,确保全年本级预算执行结果实现一般预算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全省财政新增教育事业发展经费,70%以上用于农村教育。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各县(市、区)要确保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及补充公用经费。省和设区市要进一步增加转移支付,重点向贫困地区和财政困难县倾斜,增强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能力。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学校公用经费要按标准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对财力不足、保障确有困难的县,由省和设区市两级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足。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纳入县级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新增危房主要由县(市、区)、设区市政府负责统筹安排资金予以解决,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助。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所需资金,以县(市、区)、设区市为主,省级予以适当补助。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资金已由国家负担;免杂费所需资金,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由省级负担;扩权县(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除外)由省级和县级共同负担;其他县由设区市和县(市、区)两级负担。

各试点县(市)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撤销乡(镇)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科学设置学校内部机构,打破中小学校长终身制,全面实施教师全员聘用和资格准入制度,严格中小学编制管理,精简和压缩非教学人员。鼓励和引导城镇教师到乡村执教,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制定新的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加快调整步伐,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办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三)改革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各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确保乡镇必要的支出需要,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创新县乡财政管理机制,鼓励县乡增收节支、精简机构和人员。要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办法。省、设区市两级安排转移支付资金要向财政困难县乡倾斜,确保财政困难县乡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和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比重,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教育、道路、供水、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的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确保供养经费。

各试点县(市)要积极探索试验县乡财政体制分类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产业聚集度低、缺乏主体税源、短期内不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实行“收支统管、核定收支、超收奖励、节支留用”的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把乡镇作为县财政的预算单位,由县财政对乡镇收支实行分户核算,保障乡镇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产业聚集度较高、财政收入规模较大的乡镇,实行“分级管理、支出定责、收入分享、责权统一”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扩大乡镇财政收入来源,明确乡镇政府的支出责任,健全乡镇财政职能,提高乡镇财政保障水平,发挥乡镇财政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各扩权县(市)要积极自主试行县乡财政体制分类改革,试行方案报省财政部门审核。

各试点县(市)制定的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由设区市审定,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五、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一)做好今年农业税减免工作。2005年全省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其他县(市、区)农业税税率在2004年基础上再降低2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随正税同步减征或免征。国有农垦企业以及有农业收入的其他农业税纳税单位,执行所在地农业税减免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周密部署,广泛宣传,规范操作,确保2005年减免农业税政策的全面落实。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县(市、区)要按照已经确定的计税面积、常年产量和降低后的税率,重新核定农民2005年应缴纳的农业税及其附加额,并张榜公布,取得农民认可。要加强对减免农业税的督导检查,确保全面兑现,不折不扣地将减免农业税的好处落实到农户。免征农业税的地方,要做好农业税征管基础资料的清理归档等善后工作。要认真做好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工作,确保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基层。

(二)深化国有农场改革。2005年,国有农场农业税要按所在地政策同步减免。同时,要按照中央部署,逐步将农场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费”的收费全部减除。各市和省主管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深化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推动农场实现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少管理层次,按市场经济要求实行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经营管理。

(三)坚决制止乡村发生新债。要采取切实措施,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各地一律不得给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要建立健全新债责任追究和乡村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对违反规定发生的新债,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由签字人负责偿还,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历史上形成的乡村债务,要以县为单位抓紧清查核实,摸清底数,加强审计,明确责任,分类登记,并结合当地实际,区分性质、类别,制定分阶段化解乡村债务的目标和步骤,积极开展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要加强债权管理,依法积极清理回收,但不得激化矛盾,不能发生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不能影响农村稳定。要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实行乡村级债务债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开创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新局面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抓好落实。乡镇机构改革由编制部门牵头负责,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配合;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编制、财政部门配合;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由财政部门负责;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工作由农民负担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行政部门)负责;乡级债务清理化解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村级债务清理化解工作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深化国有农场改革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此外,涉及农村的其他改革如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供销社体制改革等,要纳入主管部门日常工作,由主管部门继续扎实推进。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税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健全办事机构,调剂落实必要编制,配备专职人员,完善职能,稳定队伍,明确目标和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指导,督促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加强对农村相关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各设区市要在年底前将本地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情况向省政府报告。

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篇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和扩大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通知

(川府发[2009]12号)

扩权强县试点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我省自2007年7月实施以来,经过不断完善,试点工作总体运行正常,体制机制得到创新,试点效果逐步显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试点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为进一步深化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

扩权强县试点主要是通过扩大试点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等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创造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和条件。扩权强县试点遵循“依法合规、责权统一、扩权放活、富民强县”的原则,现有行政区划保持不变,试点县(市)与所在市的行政隶属关系、行政管理职责、行政管理权限维持不变。扩权强县试点的核心在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目的是进一步确立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减少审批环节,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各市和各扩权试点县(市)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扩权强县试点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抓住机遇,增添措施,真正把扩权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要在社会事业运行机制、市县两级政府衔接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和优化,确保扩权试点县(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主要指标明显高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

二、适度扩大扩权强县试点范围

本着“发挥特色优势,鼓励做大做强”的原则,将全省粮、油生产和生猪调出大县中发展较快的县、新增百万人口大县、省辖市代管的县级市、2008年县域经济激励考核先进县新增为扩权试点县(市)。

根据各县(市)粮食、油料年产量和生猪出栏量相关数量,考虑经济总量、财政状况、城镇化水平、发展潜力等主要指标的综合比较,将以下32个县(市)纳入扩权强县试点范围。

自贡市:荣县

泸州市: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德阳市:罗江县

绵阳市:盐亭县、梓潼县、安县

广元市:苍溪县、剑阁县、旺苍县

遂宁市:蓬溪县、大英县

内江市:隆昌县

乐山市:犍为县、井研县

南充市: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

宜宾市: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兴文县

广安市:邻水县、武胜县

达州市:万源市、开江县

巴中市:南江县、通江县

眉山市:彭山县

资阳市:乐至县

三、逐步完善考核管理办法

为更好发挥扩权强县试点政策机制的导向作用,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反映扩权试点县(市)加快发展的成效,从2009年起,对各扩权试点县(市)实行动态管理、分类考核办法。

(一)分类考核。根据县域地理地貌特征,将扩权试点县(市)分别纳入相应类区进行考核。按照主要经济指标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要求,以全省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民营经济增加值、地方税收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6项指标平均发展水平为标准,对扩权试点县(市)进行考核,既考察扩权试点县(市)在类区中发展的先进性,又考察扩权试点县(市)扩权前后的变化程度,考核指标各占一定权重,得出各扩权试点县(市)最终考核得分。具体考核由省财政厅、省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

(二)动态管理。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建立退出机制,依据考核办法对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给予告诫,连续两年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不再列入扩权强县试点范围。对扩权试点县(市)考核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对虚报浮夸考核指标成绩的,对主要责任人要给予严肃处理,并取消考评资格,不再列入扩权试点县(市)范围。

(三)建立对扩权试点县(市)的季度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扩权强县试点是省委、省政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市及扩权试点县(市)、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一)完善工作运行和协调机制。建立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与决策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由省财政厅负责。

(二)加强试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指导。省直有关部门要尽快对扩权强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清理、评估,完善管理体制,实施分类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督促检查,搞好服务工作。各市要按照有关要求履行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扩权试点县(市)的执行监管。扩权试点县(市)要加大组织实施力度,提高执行力,科学合理制订总体规划,创新管理模式,发挥好政策优势。

(三)加大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宣传力度。要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为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总结推广扩权试点县(市)加快发展的先进经验以及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等作法,起到示范和带动其他县(市、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深入研究扩权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对倾向性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保持我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附件:1.省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2.扩权试点县(市)动态管理分类考核办法

附件1

省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召集人:魏 宏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成 员:薛 康 省政府副秘书长

黄锦生 省财政厅厅长

刘 捷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焦伟侠 省经委主任

宋光齐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杨洪波 省建设厅厅长

任永昌 省农业厅厅长

王平省林业厅厅长

冷 刚 省水利厅厅长

谢开华 省商务厅厅长

高仁全 省审计厅厅长

高 烽 省交通厅厅长

张崇明 省国税局局长

单晨光 省地税局局长

李柏云 省工商局局长

郝康理 省统计局局长

张 谷 省旅游局局长

谭嘉林 省粮食局局长

杨昌明 省畜牧食品局局长

伍丕光 省中小企业局局长

赵学谦 省扶贫开发办主任

李明昌 人行成都分行行长

附件2

扩权试点县(市)动态管理考核办法

分类考核、动态管理是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更好地发挥扩权强县试点政策机制的导向作用,是坚持实事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扩权试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发展实效,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措施。为此,根据扩权强县的总体要求,制定分类考核、动态管理办法。

一、类区划分

根据我省县域地理地貌特征和民族人口分布特征,将全省181个县(市、区)划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和少数民族4类地区,扩权试点县(市)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和山区3个类区。因此,目前对扩权试点县(市)的动态管理考核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3个类区。

二、指标体系

建立符合类区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坚持扩权强县的总体发展目标。根据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的经济发展特征,按照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原则,考核指标体系在扩权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民营经济增加值、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等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增加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形成由以上6项指标发展速度构成的考核指标体系。

三、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主要遵循扩权强县的指导思想,从推动发展的角度进行分类考核,从加快发展的角度进行成效考核。

分类考核主要是扩权试点县(市)在全省同一类区中,利用功效系数法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即:在同一类区中取考核指标最好成绩为最优值并赋予100分,取最差成绩为基本值并赋予60分,按指标成绩计算相应评分,汇总计算各县(市)分类考核得分。

成效考核主要是对扩权试点县(市)考核指标体系扩权前后成效对比的量化分析。即:以扩权试点县(市)前3年(或5年)考核指标的平均发展成绩为基本标准并赋予60分,按实际成绩计算各项考核指标评分(上不封顶),汇总各项考核指标评分得到成效考核得分。

依据扩权强县重在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对分类考核和成效考核赋予40%∶60%的权数,得出各扩权试点县(市)最终考核得分(见下表)(略)。

扩权试点县(市)分类考核指标体系(略)

四、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就是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建立退出机制,即:依据考核总评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再以6项考核指标平均发展速度指数为标准。对慢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扩权试点县(市)给予告诫;对连续两年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不再列入扩权强县试点范围。

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客观反映扩权试点县(市)发展的实际。对虚报浮夸考核指标成绩的,对主要责任人要给予严肃处理,并取消考评资格,不再列入扩权强县试点范围。

上一篇:欢天喜地庆六一作文下一篇:系列活动方案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