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三(通用13篇)
师:请各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成果。哪个小组先来?
(配音小组先来。)
师:你们打算怎样配音?组长先来说说你们的创意。
生1:我们是男女生分开,男生读前半部分,女生读后半部分。我们读的和片子的长度差不多。
师:下面的同学看他们的配音是否符合创意,要认真看,认真听,因为你们现在就是评委了。
[其实教师也应该成为评委,这样既可以参与学生学习,又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当学生说得不充分时,教师可以比较轻松的参与进来,帮助学生,体现平等、合作、互助]
(放风光片,学生面对风光片配音)
[学生表现比较好,此处称配音是不是准确?]
(学生读完后)
师:组长自己评价一下。
生1:我们比练习的时候(读的)好。
师:找评委来评一评,你(组长)自己找。
生2:他们读得非常好,就是没有音乐。
师:开始他们想配音乐,可是我这里没有音乐文件夹,这个男同学想让女生配音乐,女生不愿意,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没有合作起来,有我的原因。
(面对配音小组学生)
师:好了,谢谢你们的辛苦劳动,请回。
师:请水的自述小组来展示。请组长来说说你们的创意。
生3:我们主要以课文原文为主,加了其他文章的句子,使句子更优美,欢迎大家提意见。
(学生:我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我清澈见底,小鱼在我的怀里游来游去。我随着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歌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师:请组长找同学来评价。
生4:他们读得很认真。师:态度还可以。
生5:你们应该先把那些句子写在书上,然后一起读,要不效果不好,感觉好像都没有背过,应该背得更熟练一些。
师:你自己来说说。
生3:本来我们的分歧大了一点,现在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师:说说你们的创造。
生:我们加进了一些其他句子。
师:加进了什么?
生(齐):《游金华的双龙洞》的句子。
师:你们的创造在哪里?
生3:我们的创造在后边。
师:听出了吗?
生(齐):没有。
[我的话误导了全体学生,否定了这个小组同学的创造性,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
生3:我们的创造稍微少了一点。
师:其实,我们都听出了他们在努力创造,把他们的想法表现出来。非常感谢你们!
师:我刚才看了,导演组最终分化了三个组,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下面我们就让几位总导演拿着剧本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三名学生上台)
师:你们先自我介绍一下。
生6:我叫王荣田。
师:王导。
生7:我叫黄晓玉。
师:黄导。
生8:我叫王恒。
师:又一位王导。看哪一个王导导得好。
师:请各位同学注意,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节目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你们决定了这几位导演的剧本能不能开拍。
生8:我们有三个场景:场景一、在大家欢乐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下经过,猴子恶作剧,向他撒起尿来……
场景二:游人吃饭,一群猴子来和大家闹,有些人吓得大叫,有的忙着赶猴子,小孩和猴子一起玩耍。
场景三:人们向猴子扔吃的(东西),几只调皮的猴子争抢食物,那可爱的样子逗得人们哈哈大笑,猴子向游人鞠躬。
师:咱们等他们三个说完一块评价。
生6:我们的就逊色一些了。场景一:人们来到野生动物园,猴子在树上飞腾跳跃,猴子到游人面前,人们和猴子合影,到处充满笑声。场景二:猴子走了,大象竖着鼻子,旋转着走来。游人和大象拍照,有些游人把花生喂给大象吃,大象冲过来,一群大象抢花生吃。
师:大象为花生打起来了。
(笑声)
生7:场景一:一群人来到索溪边,把香蕉给猴子,猴子抓耳挠腮,得到香蕉的猴子很高兴,没得到香蕉的来捣乱,人们只得向猴子道歉。
场景二:人们给猴子拍照,猴子怕闪光灯的亮光,纷纷逃跑,人们去追,想和猴子和好,猴子拿树上的水果向游人投掷。
场景三:人们看到树上的果子非常诱人,就摘树上的果子品尝,没想到这里是猴子的圣地,猴子发怒了,人们拿香蕉和猴子交换(水果),人们和猴子和睦相处。
师:下面请大家评论,决定他们的剧本能不能开拍,下面我来采访一下给为专家。
生8:我觉得王荣田把大象都拍进去了,很好!王恒的有欠缺,只摘抄了课文中的一些句子。
生9:我觉得黄晓玉他们设计好,有连贯性,从始至终围绕猴子,有变化,最后人类和猴子和睦相处。
生10:我也觉得黄晓玉的好,他们的剧本演起来更滑稽有趣。
师:下面请各位总导演谈谈他们的想法。
生8:我们要吸取意见,改进一下我们的剧本。
生6:我要谢谢组员,他们帮了我不少忙,我们也要吸取别人的优点。
生7:听了王荣田的剧本以后,我觉得我们的(剧本)死板了一些,应该考虑到其他动物。
师:我希望你们再组织一个导演组,把剧本放在一起,各取所长,肯定能拍得更好!谢谢你们。
点评: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对课文有更深的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当时的场面比较热烈。但是,整理时发现,对学生的某些说法,教师当时并没有作出积极反应,学生的有些话偏离了课文的中心,教师作用发挥不好。再就是,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但是组长说得多,其他组员没有多少机会,从而降低组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时,发现学生是比较积极的,但是汇报时,还是强调了组长的意见,有的组是合作的结果,有的组不是,没有能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引导学生评价也存在不足,在场面热闹,积极参与背后还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切活动都应该为语文学习服务。]
1. 复习巩固生字词。
2. 感知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了解课文内容, 能感受到夏的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 拉近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认知距离,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及时地捕捉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入情入境地进行阅读, 适当的积累语言。用教学生学习到学生自学的方式, 教会学生学习。
三、教学准备
课件、贴图。
四、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师戴着花仙子的头饰说:你们好!我是花仙子。我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很多美丽的花朵, 你们想得到它吗?只要大家上课专心听讲, 积极回答问题, 就能得到我篮子里美丽的花了。我们一起加油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荷叶圆圆。 (出示课件,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奖品,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 复习生字
我的家在“荷花池”, 那里很美很美, 下面就带同学们到我的家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荷花池) 咦?同学们, 这些荷叶上的生字你们会读吗?
3. 读文、感悟
(1) 看图感受第一段指名朗读第一段。
圆圆的绿绿的荷叶美吗?那我们全班一起美美的读一读第一段吧。
(2) 读课文第二段理解感悟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有很多朋友也闲不住了, 你们看谁来了?
老师想请一位喜欢小水珠的同学来读第一段, 看看小水珠都说了什么了?
指名学生读第二段。
(3)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段
(贴小蜻蜓图)
大家读得真不错, 荷叶这么美, 荷塘这么好玩, 小蜻蜓也飞来了, 你们瞧。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读第三段吧。
(4) 学生自学四、五段
见到美景小青蛙和小鱼儿也赶来了。 (贴小青蛙和小鱼儿图) 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小组一起学习, 先看看我们小组学习的要求吧!
学生自学, 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情境中朗读体会, 感受自然的美好, 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
4. 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 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 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开、来了欢乐。现在, 老师要带你们到另一个很美的地方?想去看看吗?看看还有谁把荷叶当作什么呢?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5. 课堂小结
圆圆的荷叶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也给我们带来了笑声, 荷叶快乐吗?“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希望我们能将这份开心与快乐带给每个人, 带到每个角落, 让我们的周围充满笑声。
师: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琦君奶奶回到她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江南小村庄,一起去品味迷人的桂花香,分享她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请大家把书打开,看一看课文的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按照摇花前、摇花时和摇花后的顺序,具体讲述了摇桂花的情景。老师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这部分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谁想读?
(一生读摇花前的内容)
师:同学们,咱们在这里可以做个记号“|”,表示这前面就是摇花前的情景。摇花时,谁来读?
(另一生接着读)
师:这里是摇花时的情景,咱们班同学的学习习惯真好,马上在这儿做一个记号。摇花后呢,谁来读?
(另一生接着读)
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琦君在使劲地“摇桂花”,很快乐。
生:她很快乐,把桂花摇下来啦!
生:我仿佛看到桂花像雨一样落了下来。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琦君听到母亲同意“摇桂花”的时候,一蹦三尺高的样子。
生:我仿佛看到了摇完桂花,父亲、母亲享受桂花丰收的喜悦。
师:哦,那是一种快乐的忙碌,其实在“摇桂花”的过程中,课文不仅写了“我”和父母亲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还表达了“我”的心情。现在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看看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我”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把体会到的感受写在书眉上。(生默读,师巡视)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谁来说说摇花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在“摇桂花”之前,作者是很心急的。
师:你从哪句话体会到了“我”的急?
生:我是从“‘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句话中体会到的。
师:是呀,桂花都开了这么多天了,怎么还不摇嘛,真是急死了。所以,明明是问母亲,作者却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呀?
生:感叹号。
师:谁再来迫不及待地缠着母亲问一问。(一生读)
师:咱们就带着这种急切的心情,一起读一读“摇桂花”之前的情景。(生齐读)
师:现在终于要“摇桂花”啦。哪些语句向你传达了这种快乐的心情?请把这些语句给画出来,自己轻轻读。(生自学)
师:我们来分享一下文中“我”的快乐的心情。
生:“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师:我来问问你们这些“小琦君”,你们又是帮着铺竹席,又是帮着使劲儿地摇,这是为什么啊?
生:因为我非常开心。
生:因为“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现在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我当然很积极地去帮忙。
生:我盼星星、盼月亮就是为了“摇桂花”,现在“摇桂花”的机会终于来了,怎么不开心呢?
师:我感受到了。那你又是帮着干这个,又是帮着干那个,不觉得累吗?
生:不累!
师:你们小小的心里装的全都是满足啊,所有的快乐,都从这两个“帮着”中体现出来了。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语句也向你传达出了这种快乐?咱们继续交流。
生:我找到了这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就“喊”——。这话是从心底喊出来的,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你的小眼睛闪亮着,带着微笑喊了出来。这一喊,你感受到了什么呀?
生:我觉得那桂花很香很香,作者心里十分快乐。
师:请大家边读边想象那飘落的桂花。一定还会有新的感受。
生:我十分兴奋。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的。
师:真是太奇妙了,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的心都飞起来啦,谁愿意再来喊一喊。(生读)
师:她这一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她非常非常非常的激动。因为她整天都是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摇桂花”这件大事。
师:我听出来了,你也非常激动,连用了三个“非常”。老师也真想喊一喊。(教师范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啊?
生:小作者沉浸在这种香气中了。
师:完全沉醉啦,咱们女同学,请带着这种沉醉的感觉一起读——(女生读)
师:我看到了男孩子脸上写满了羡慕,想读吗?(男生读)
师:(音乐起)那么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一起去摇落那缤纷的桂花吧。摇桂花喽,孩子们,来呀来呀,快来使劲地摇呀。同学们,说说看,在这么美妙的时刻,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最想说,桂花真是太香了。
生:我最想紧紧地抱着桂花树,使劲儿地摇。
生:我想再多摇一会儿,以后可能就没机会这样摇了。
生:我肯定一直待在树下,不想回家。因为桂花的香气已经把我熏醉了。
师:熏醉了,我想你此时此刻已经躺在散落的桂花上,睡个桂花觉了。
生:我会拿一些桂花,然后撒在自己身上。
师:撒在身上,你这时就成了桂花仙子了。大家都走到琦君的心里去了,这缤纷的桂花终于摇落了。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于是他诗兴大发,把所有的快乐都融进了这诗句中。谁来吟诵?(生读父亲的诗)
师:父亲是用诗句来表达桂花丰收的喜悦。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呀?
生:“我”现在的心情,是非常快乐的。
生:此时此刻,“我”感觉自己非常喜欢桂花,希望明年还可以“摇桂花”。
师:今年还没过,就盼着明年了,可见陶醉啊!正如父亲诗句中说的,“花语缤纷入梦甜”啊!这甜蜜的感觉还在心头回荡,桂花摇落以后,我们依然沉浸在欢乐之中。桂花摇落以后,都做成了什么呀?
生:桂花摇落以后,都做成了吃的,有桂花卤,还有糕饼,还可以和在茶叶中泡茶。
师: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这桂花明明只在秋季开,又怎么会香了全年呢?
生:因为桂花可以做许多东西,人们只要吃着这些东西,口中也会散发出阵阵的桂花香。
生:村庄里所有的人都把桂花收在铁罐子里,所以,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人们把桂花收在铁罐子里,可以泡茶,过年的时候还可以做糕饼。人们把桂花都藏起来,这样全年就都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
师:随之,这香味也就到了人们的心里头了。除了它香的时间特别长,你再读读这句话,还有哪些词儿也让你觉得是那么的香。
生:我从“沉浸”这个词里面感受到了桂花很香。因为如果只有一些地方香的话,她就不会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沉浸”它表示程度很深。
师:是呀,整个村庄都香了。你能具体地说说看,哪些东西都是香香的。
生:桂花茶,是飘着桂花香的,桂花卤、桂花糕也是。
生:连我写字用的笔也是香的。
生:可能连吹来的风都是香的。
生:我觉得他讲的那个风香还不够。风香,过了一段时间香气就全被吹走了。落下来的桂花不可能全被捡了放到竹席上,总还有很多是落到泥土里的,泥土吸收了以后,就会发出清香,许多泥土的香味聚在一起就变成浓香,随着风儿吹来吹去的。
师:掌声送给他!连咱们村庄里的泥土都是香的,咱们的心都是香的!带着这种沉醉的感觉一起读文中母亲的话。(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真的是外地的桂花都比不上家乡的金桂这么香吗?
生:并不是外地的桂花都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母亲这样说是因为她十分喜爱故土,赞美家乡的金桂。
师:爱家乡都融汇在她爱桂花之中了,多么自豪的情感啊!谁不说俺家乡好啊!同学们,你也能来说一说吗?(屏幕出示:外地的______再______,还是比不得______。)
师:母亲不是诗人,她没有吟诗句,但她用最朴实的语言,一个“再”字,一个“比不得”,就把这种思乡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年,母亲站在自家的旧宅院子里,触摸着芳香扑鼻的桂花时,她说——(生读母亲的话)
师:每当我从外地回家,捧一大袋桂花送给母亲时,母亲总是说——(生读母亲的话)
师:每年丹桂飘香,身处异乡的母亲就会说——(生深情朗读母亲的话)
师:当85岁高龄的琦君回到故里,站在家乡的旧宅院子里,她仿佛又一次听到母亲在说——(生深情齐读)
师:每当听到母亲那朴实的话语,就会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甜甜的回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桂花雨仅仅是指当年摇桂花时,那落得我满头满身像雨一样的桂花吗?不是,那你说说看,这桂花雨还是——(屏幕出示:这阵阵的桂花雨是……还是……)
生:是琦君奶奶对故乡的赞美。
生:那阵阵的桂花雨还是琦君奶奶对她故乡的思念。
师:是啊,就是那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思乡之情啊!这缤纷的桂花雨不仅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也快乐了我们的童年。作家琦君在文坛上被誉为“台湾的冰心”。因为少小离家,所以她的很多文字,都表达了一种浓浓的乡情。(出示作品名及网址:《粽子里的乡愁》《月光饼》《春酒》……www.chinese.001.com/中国语文网)课后,请同学们登陆中国语文网,去阅读琦君的作品,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也一定会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自读自悟,获得情感。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山“野”这部分课文时,先是让学生自主学文,找出些“野性美”的句子,圈点批注。接着,让学生对照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这些语句读出来,可以是自由轻声读,可以是默读,快速读,读完后选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反复有滋有味地读。喜欢哪就读哪,觉得怎样能读出野性美,就怎样读。学生汇报读后感受时,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联系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谈谈读后的感受。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让学生欣赏品味、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恶作剧、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突破】感受索溪峪独特的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是我们最佳的出游时光。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到湖南的张家界,领略一下索溪峪的独特风光。
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释题:索溪峪是地名,从“峪”字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山谷。而“野”又是什么意思呢?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我们带着三个问题来自由地浏览“索溪峪”?
二、自由读课文,围绕一个“野”字思考、讨论:“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三个问题。
教学提示: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加以理解。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每部分内容的开头部分都有总起的句子便能回答出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个问题了;而至于第一个问题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则需要学生从课文所描写的景物描写中加以体会;而至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则需要学生结合前两个问题作答,应该是属于水到渠成的。
教学参考:
1、“野”的理解:“野”,其实作者体会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天然的美。
2、索溪峪的“野”体现在:作者由远及近,由山水到物到人地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四个方面。
3、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
逐段朗读,抓住关键的语句加以理解。
教学提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予以引导与点拨。
第一自然段:概括写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野”
①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写作者游览索溪峪,总的感受是一个字──“野”。其实作者体会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天然的美。扣住这个“野”字,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索溪峪的美景和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句话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统领全文,文章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都围绕这句话展开。
第二自然段:山野 ——惊险、磅礴、随心所欲
②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这句话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出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特点。那里有“斜山”,那山峰似从山的一边飘逸而出。“旁逸”写出了山峰斜出的是那么随意。“巍巍”则写出了山峰的高。作者还
由山形相对、山势相依的山,联想到“热恋情人”,他们似在凝望,似在细语,别具一格。由山体不高、山形奇特的山联想到少女,她们婷婷玉立,姿态万千。
第三自然段:水野——充满孩子的灵性
③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十分调皮、可爱。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第四自然段:动物野——猴子亲热、调皮、野性十足
质疑激趣:猴子如此“放肆”,作者写它们,是不是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厌恶之情呢?为什么?
教学提示:学生自由回答,但要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如“亲热”、“恶作剧”、“调皮”、“快活”等词语就可以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五自然段:人野
默读课文思考:游人野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他们也会变得如此得野?
教学提示:对于第二问的回答,可以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同身受”地说出来,这样应该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这个教学环节,并且可以让学生对该学习方法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
④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返璞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所以“这山水”是充满野性的。在这样的山水中畅游,人们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不经意间,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非常纯真、质朴,作者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幅人景合一的美丽和谐的画面。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索溪峪的“野”的同时,体会作者流露其间的思想感情和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回答。
教学提示:要求学生回忆前三课所学习到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加以分析说明,能够轻易突破。
教学参考:
思想感情: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写作方法: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如,写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有野性的美,接着从山具有“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写游人,先概括地指出游人渐渐地变“野”了,然后通过写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三方面具体写出了游人的特点。
四、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大家一般欣赏。
教学提示: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并说一说所朗读内容好在哪里,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
板书设计: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河南省
学校:
大河路中心小学
姓名:
刘瑞红
职称:小高
电话:0371-63776021
《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透过描述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情绪。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述。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之后,分别描述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在重点段的教学设计上,我以“哪个方面的美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心问题提出,让学生自渎自悟。在学生感悟惊险的美、磅礴的美两个方面,我处理的方式是一样的,以学生自主品悟为主,而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个牵针引线的作用,煽动学生为惊险的美而感慨动魄、为磅礴的美而浩气长抒,同时能根据“一线天”、“百丈峡”、“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等字面来想象画面理解词语。在教学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一方面,我则没有像前面那样放手让学生交流感悟,而是又将学生的思维牵引到我的两个层面的阅读上来,一是透过理解随心所欲的含义,让学生探究这索溪峪的山怎样随心而长,各长成了哪几种样貌,让学生读一读、数一数,结果是有往高处长的,有横着长的,有斜着长的,有三五成群长的,有两两相对长的,有独自一个长的,作者描述出的就有六种,而后面的省略号更是告诉我们,这山的形态是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第二个层面的阅读则是让学生品读作者透过丰富的联想,优美的语言文字把我们带进无限遐想之中,它们有的敢与白云嬉戏,有的将绿水作镜打扮自己,有的相依相偎,有的如亭亭玉女。仿佛这些不再是毫无生气的静物,而是充满生机、有情有意的生灵。配以优美的音乐朗读,当学生陶醉于这山的各种美中时,
我立刻将学生的思绪拉出来,用一问激出关键:欣赏了索溪峪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那你明白了吗,这山野究竟野在哪?这“野”字是什么意思?学生立刻会意到:“野”就是天然的美,野性的美,不经过人工雕琢的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一节课下来,整个教学思路是十分清晰的,教学节奏也把握得教好,学生学习的用心性较高,教学效果不错。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型的飞机,它是——
生:航天飞机。(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拿出默写本,我们要默写三个词语,你要等老师把三个词语一次性报完后再默。默写的时候,还要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听清楚了吗?(师依次报:自由自在庞然大物究竟)
【点评】孙老师通过揭示课题后的提示和默写词语,不但强化了第一课时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听写的能力和检查修正作业的良好习惯。
师:谁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介绍一下。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架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突然,它看见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它不知是什么,就去找智慧老人问个究竟,智慧老人告诉他,那是一架航天飞机。
师:你看,一句话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得那么清楚,我很佩服你。
【点评】学习语言重在运用。孙老师要求学生用默写的词语“简单地”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谓“一石三鸟”——运用新学的词汇表达;为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作了适当的铺垫,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的总结评价渗透了学法的指导和篇章知识的点拨。
二、 教给方法,走近文本
师:在天空,那架普通飞机是怎样自由自在地飞行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来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
师: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就是一边读,一边要学会想。比如说,你读第1自然段,就要在脑海里好好地想一想,普通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飞行的样子。
師:想清楚了吗? 我们一齐来读。(齐读)
【点评】“心到”是提高读书质量的关键。“一边读,一边要学会想”,还“可以边读边用手比划”,这个读书方法有助于学生还原文本的表象,进入情境,使学生享受“心到”的乐趣。
三、 品读语言,感悟特点
师:课文的第2自然段,描述了普通飞机初次看到航天飞机的情景,写得非常精彩。请同学们细读这一自然段,抓住有关的词句,好好品一品,看看航天飞机究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注意圈画出相关的词句。(生边读边品)
师:航天飞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从“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中,体会到航天飞机外形“怪怪的”。
师:怪怪的,很特别。用上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
生:很“奇特”。
师:让我们把描写航天飞机样子的句子读一读。(生读)
师:你看,这就是航天飞机。(出示:图片)如果你就是这架航天飞机的航天员,能不能把航天飞机的样子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大家好!我是这架航天飞机的驾驶员。这架航天飞机有一双三角形的翅膀,一个尖尖的脑袋和一个方方的机尾。
师:可以把“一双”和“一个”去掉,这样表达会更简洁。试着再说一遍。
生:这架航天飞机很特别:他有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
师:先总的说这架飞机很特别,然后再抓住飞机的样子具体描述怎样的特别。航天飞机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抓住词句接着谈。
生:我感觉航天飞机很大。我是从“庞然大物”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你见过哪些物体,让你对它有了“庞然大物”的感觉?
生:就是很大的物体。我见过大象。
生:蓝鲸也是个“庞然大物”。
师:说航天飞机是个“庞然大物”,那么真正的航天飞机究竟有多大?这里有一段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介绍。(出示资料: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展开的两个翅膀宽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生读)
师: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航天飞机有教室六个长,四个宽。(学生发出“啊”!的惊叹声)
师:航天飞机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从“转眼间”和“无影无踪”,我体会到航天飞机飞行的速度很快。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了”,就是说,他一眨眼的工夫连影子都没有了。
生:我从“一声呼啸”和“腾空而起”也能看出航天飞机的速度快。
师:这就航天飞机“腾空而起”的情景,(出示图)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航天飞机一下子就窜上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速度多么快呀。请你抓住有关词句,把航天飞机的奇特、庞大和飞得快的特点读出来。(生读)
师:让我们像他这样读出航天飞机的特点。(生读)
【点评】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收获四点启示:一是阅读说明性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取说明要点,把握说明事物的特点,从而对说明的事物形成深刻的印象,领悟说明文的基本写法;二是注重语言的品味,感受课文的鲜活形象,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三是词句教学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建构起丰富、鲜活的形象,把抽象的语言符号催化成活力无限的语言“种子”;四是通过朗读训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境的体验。
四、 抓住要点,内化迁移
师:这架普通的飞机哪见过这样的兄弟呀,他找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呢?请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动笔画出智慧老人的话。
师:智慧老人说了几段话?在这两段话里,智慧老人分别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哪些长处?谁把智慧老人说的第一段话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要点吗?
生:这段话是讲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
师:再读读第二段话。像刚才那样,也试一试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出智慧老人说话的要点?(生默读思考)
生:这段话是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
师:能抓住别人说话的要点可是一项重要的本领。下面,通过我们的朗读把航天飞机的长处向别人介绍一下。我来概括介绍,你们来具体介绍,请大家做好准备。
师:“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生读书答)
师:“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生读书答)
【点评】概括要点是吸纳、储存信息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强化这项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一读就懂”“一听就明”的良好语感。这就是孙老师在这方面反复“用功”的目的所在。
师:现在,你知道航天飞机的长处了吧?这儿有一段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之间的对话,请你先根据课文的内容试着把它补充完整,再和你的同学分角色表演一下。
(出示)
普:我是普通飞机,我能飞两万米高。
航:我是__________,我能__________。
普: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要飞行四个多小时。
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我的本领很大,我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
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下面,我来扮演普通飞机,谁来扮演航天飞机。
(全班跃跃欲试,师找了一个同学上台)
师:你是谁呀?
生:我是航天飞机,你好呀!
师:(笑着)看来,我得注意点礼貌。我是普通飞机,我能飞两万米高。
生:我是航天飞机,我能飞几十万米高。
师:我不相信,几十万米都到哪里了?
生:我在太空遨游的。
师: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要飞行四个多小时。
生: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只需要七分钟。
师:你知道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可以帮助人们运送物资,给森林灭火,我还可以帮助人们给庄稼和果园喷洒农药。
生:我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我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师:你还有什么本领?
生:我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太空试验,帮助医生开展航天医学研究,帮助天文学家进行天文观测,帮助航天员出舱进入太空活动,我还可以帮助进行载人登月飞行……
【点评】通过演练,学生不但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境的体验,而且促进了课文语言的内化和转化,完成了语言学习的积累和运用。
师:普通飞机越听越不自在,智慧老人看出了他的心思,亲切地对他说?(生读书答)
师:航天飞机的长处,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普通飞机有什么“长处”? 我们再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
师:航天飞机外形大,速度快,可以为航天事业作出特殊的贡献;而普通飞机自由、灵活,也可以为人们做好多的事情。看来,各有所长,让我们记住智慧老人的话,(生读)
【点评】课文的最后一段写出了智慧老人的聪慧睿智,内涵丰富,耐人寻味。面对三年级的学生,孙老师没有“深挖”和“升华”,只是让学生“记住智慧老人的话”——“先吞噬,后反刍”,这是深谙母语学习规律的。
五、 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师:学完课文,我倡议我们班举办一次航天飞机图片展。为了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航天飞机,我认为应当为你搜集到的图片,写一段情况介绍。想一想,你认为这段文字應当介绍清楚有关航天飞机的哪些内容呢?
生:应当介绍清楚航天飞机的样子、特点和本领。
师:你也可以把搜集到航天飞机的其他资料写进去。这段介绍的题目就叫《我是航天飞机》。
一、展示材料揭题导入
师: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其有雄、奇、险、秀的特点,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松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萦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氺秀,湖潭溪瀑比比皆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感受它的美。
(观赏索溪峪风光图片)简介索溪峪(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共有200多个景点,它以山奇、水秀、桥险、洞幽著称于世。其西面有西海景区、天然植物园景区、十里画廊景区;南有百丈峡景区、宝峰湖景区、别有洞天景区;东有地下溶洞景区、一线天景区、白虎堂景区等。)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情境导入,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展示课件)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雕琢赋予断臂悬崖一峰独秀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旁逸斜出窈窕淑女难以言状恶作剧老叟返朴归真快慰荡涤砰砰直跳
(3)想一想《索溪峪的“野”》“野”字为什么加引号,它在本课是什么意思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去文中找答案。
三、合作研读体会索溪峪的“野”
1.师:观看了美丽的索溪峪,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生谈感受)
2.(出示课件)自读课文,讨论:(1)“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2)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索溪峪的“野”的?(3)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一读。
3.交流自读成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动物是野的人是野的让学生初步知道本文的“野”是指索溪峪的美是天然的、野性的美。
4.同桌互读各自喜欢的部分。
5.师生对读课文。师读前后两个自然段,学生以四个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读描写山、水、动物、人的段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以读为本,从自读到同桌互读再到师生对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师:刚才在跟老师对读中,同学们发现你们读的每段有什么特点吗?再看一看老师读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师生对读,理清文中的脉络,领悟作者布局谋篇的写作特点,初步体会索溪峪的野。〕
四、精读品味感受索溪峪的“野”
1.(出示课件)从四个内容中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个在小组里交流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学习成果:A.这部分主要讲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是怎样具体描写出来的?B.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你最欣赏哪些句子,为什么?
2.各小组自学讨论交流,师适时指导
3.赏析(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
(1)赏析“山是野的”
a.生:这部分围绕第一句来写的,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拟人、比喻的表达手法,写出了山的“野”表现在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b.“几十丈高的断臂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而使人胆颤。”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
我喜欢“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栏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这句话,因为它写出了索溪峪山的那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c.师借机出示索溪峪风光图片,相机指导品读各种不同的美,读出赞叹、惊讶之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2)赏析“水是野的”
(出示索溪峪水的图片)我们领略了索溪峪山的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a.生:这部分也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索溪峪水的淘气和有趣。
b.生观图片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c.(出示片段)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3)其他两个小组用同样的方法汇报“动物”“游人”的“野”各表现在什么地方?师相机指导品读各种不同的美。通过课件展示,欣赏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一种野性的美!体现作者愉悦的心情。
(4)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本环节的设计,充分给学生朗读的空间,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如自读、同桌互读、比赛读、默读等,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言,各抒己见,通过生生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人人参与,说的内容更为广泛,更能说的兴致勃勃。这正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另外,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对学生的尊重,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欣赏能力。此外,通过大量图片感受索溪峪的绮丽风光,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师: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更能说明作者的这种感受呢?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师:不同得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加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何感受呢?想不想把它介绍给大家,那课下搜集有关资料为索溪峪写一篇导游词吧,介绍大家来玩。
〔本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将课堂教学引向社会生活,注重语文实践,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思维活跃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这才是新课标追求的境界。〕
六、课堂小结(展示风景图片)
2.感悟语言,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畅游其间,回归自然无比愉快的心情,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情感。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以及在具体描写中采用的多种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索溪峪风景区天然的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情感。
2.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表述的写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野质疑,切入教材
1.激趣导入:(简单介绍张家界)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竞立,争奇斗妍,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2.板书课题,质疑: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问:野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野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具体描写索溪峪的野的?)
二、由疑 探趣,感悟教材
1.师导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随着作者的描述,沿着作者的足迹去看看索溪峪,一起去享受索溪峪给我们的快乐。自读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
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在书本上找出来,用笔做符号。
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悟表达方法。
(出示词语解释,帮助理解课文)
意念、:念头,想法。
千峰万仞:山峰很多,且很高。
绵亘:接连不断。
巍巍:形容高大。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老叟:老人。
荡涤:清除,洗涤。
2.自学汇报:课文通过四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山、水、物、人)
3.齐读课文第1段,此时作者是什么心情?(意念净化 野)
(这种感受是来源于索溪峪的山、水、物、人。)
4.读读第2段,想想作者用什么方式,怎样写出山的野?
山是野的作者用什么方式,分别从哪几方面描摹山的野?
(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纯天然的)
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内容读、悟。
6.出示长句:这是一种随心所欲、别具一格的美好似窈窕淑女
7.反复读:体会山的特点(想象山的形态,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
8.出示这一长句的另一种排列
直插云天,敢戏白云。
横拦绿水,敢弄倩影。
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
抱成团伙,便高筑峰上平原。
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
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品读中体会句式的整齐及韵律美。)
9.小结:这样的长句,不是作者信手拈来,使我们不仅了解了索溪峪的山的各种形态,更使我们看到作者由于仔细观察、考究用词,给我们展示了诗画般的语句。这是我们平时作文时要学习的。
10.过渡:索溪峪的山是如此,索溪峪的水、物、人又是怎样的呢?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读,在有体会的词句旁作批注。接着请你找到一个你喜欢与之交流的同伴,去和他交流你的自主学习的成果,讨论有疑惑的地方。
水是野的作者用什么方式描述水的野?
物是野的文段中描写了什么野物?怎样个野法?
人变野了
文段中列举了哪些人变野了?
11.组织小组自主学习,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2.班级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理解一些词句之意。
(注意:在同学交流的过程中,穿插各种方式的朗读,有的可以请女生读读,有的请男生读读,有的请全班一齐读,有的请喜欢相同语段的同学站起来读读,适时指导朗读,如:读出山的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读出车从溪水中过去的惊险;读出猴子的顽皮,不惧人和放肆无忌,读出游人在索溪山水间的心态完全放松,尽情展露本性的自然美,人与山水相处的和谐美努力达到课堂上书声琅琅,让每个学生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领悟表达之法。)
13.我们师生跟随作者一起畅游于索溪峪,感受到了索溪峪那天然的野性之美,你们肯定有许多感受,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返朴归真 荡涤胸怀)
14.总结全文,回归课题,自主选段野读,提升感悟
探究课题:现在大家明白没有,题目中的野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学生谈,体会作者意在强调索溪峪的美与众不同,它是没有经过人工雕琢、修饰的,是纯天然的自然美。)
15.你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呢?(点击出表达方法)
(1)动、静结合的方法
(2)借景抒情和直接表达感情的方法
(3)从概括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4)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5)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6)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7)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8)由实在的事物引起联想的方法
(9)
(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
三、由活动拓展,延伸教材
1.如诗如画的美景,你向往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导游、游客)进行组内交流。
(导游:向朋友介绍索溪峪的美景。)(游客:你会在哪些美景前留下自己的倩影。)
2.夸夸家乡美丽风光。
顺峰山牌坊真雄伟呀。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初识课文
1.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它太秀了,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又太尊贵了,黄山又以黄山奇石而闻名世界,它太贵了。今天,我们来观赏一些精美的图片,你也用一个字来总结这里的景色给你的感受。
2.观赏图片。
3.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4.介绍索溪峪的背景资料。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雄、奇、险、秀的特点。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该地区经长期地质变化,水流切割,风化侵蚀,形成罕见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松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蒙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水秀,湖潭溪瀑比比皆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索溪峪便是其中的一个景区。
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chàngènyáotiǎozhā
胆颤绵亘蜿蜒窈窕淑女扎过去
luǎntiáosǒuxīdí
卵石调皮老叟齐膝荡涤
2.理解词语。
意念:念头,想法。
净化: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
雕琢:雕刻。
崛起:(山峰等)突起。
巍巍:形容高大。
老叟:老人。
荡涤:洗涤。
千峰万仞:山峰很多,且很高。
绵亘:接连不断。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3.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1):索溪峪给人一种“野”的感觉。
第二段(2—5:)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三段(6):索溪峪的“野”荡漾着“我”的情怀。
三、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选择读书方法,读课文。
2.指名汇报读。
思考:“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野”在课文中指没有经过雕琢的、天然的、野性的美。)
四、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一)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带看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二)讨论交流学习效果。
山野
①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
它的惊险体现在断壁悬崖有几十丈高。山风中半边悬空的巨石摇摇晃晃,使人看了惊心。峡谷的名称让人闻而生畏。
②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
磅礴就是气势雄伟。从“千峰万仞绵亘蜿蜓”体会出这里的山峰又多又高,而且连绵不断,像“十进而画廊”一样。
③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高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这里有各种各样随心所欲的美,有的直插云天,高耸云霄;有的水中突起,有的簇拥一起,各种姿态应有尽有。
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水野
①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去了。
从“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到溪流时而急,时而缓,时而弯,时面直。
②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从“并肩而行”“拦腰截断”体会到溪水随心所欲地流淌。
③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人们根据溪流的深浅,建造了各种山路。有的是树木作路,有的是石头为路,还有的是卵石铺成的路。
读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动物“野”
①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一大群猴子飞腾跳跃,十分欢喜地表示迎接,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
从“飞腾跳跃,难以言状,跳来跳去”体会到猴子不惧怕人类,与人类有着特殊的感情。
②一只调皮的猴子竟恶作剧地……却快活地叫着,跳到另一株树上去了。
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猴子非常调皮,无所顾忌。
人野
①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温习着童年的功课。
体会到姑娘们不刻意掩饰,露出自然本性,大家之间很随意。老年人好像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显露了童心。
②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全都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从齐膝的水中趟过去……满山的嘻嘻哈哈,满溪的亲亲热热。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人们在自然中显露出了纯朴的本性。
总结升华
索溪峪的自然美景在作者的描述中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与人之间质朴真诚情感的向往。)
1.播放录相资料,领略张家界的迷人风光。
2.作业
3.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有条件地可选择一段优美的乐曲练习配乐朗读。
2.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A案
课前准备
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揭题导入
(1)欣赏张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风光。
(2)揭示课题:索溪峪的“野”
简介索溪峪
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
(3)抓题眼,引入研读。
合作研读,感受索溪峪的“野”
(1)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野)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连游人也渐渐变得“野”起来。)
(2)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3)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
①赏析“山是野的。”
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
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
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
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
(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朗读积累,体悟索溪峪的“野”
课文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求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读中想象。
(1)自己选择一部分练读。
(2)合作读。
(3)齐读与个别读相结合。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这里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览观景的游人也返朴归真,渐渐变得“野”起来。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畅游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课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细细品读,注意体会:他们对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
(浙江省嵊州市城北小学 沈荣华)
B案
教学准备
张家界山水的图片;配合朗读的音乐。
教学过程
↘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①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索溪峪的“野”
②读了课题,老师有疑问了:“索溪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索溪”是张家界的一条山溪,那“峪”又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根据字形来揣摩它的意思。(“峪”就是“山谷”的意思。看来,根据字形揣摩词义真是个不错的方法呢。)
↘读课文,解疑惑
①我们知道“索溪峪”的意思了,至于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②学生解疑。如有困难,则教师提示:
“野”的本来意思是什么?那么在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
由此引导学生得出“野”在文中的意思是:原始的,自然的,不加任何雕饰的。
③那么文章从哪些些方面写了“索溪峪”原始、自然的野趣呢?(山、水、野物以及人)
↘精读课文,谈“野”论野
①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一个方面,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野”的句子。②比较品评,感悟山“野”
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
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
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1)如果有同学说到其中一句,建议将其它两句话一起出示研读,引导比较、体会。
(2)借助图片理解“断壁悬崖”、“千峰万仞绵亘蜿蜒”、“不拘一格”等词语之意来引导学生分别感受“索溪峪”的山惊险之美、磅礴之美、变化之美。
(3)选择其中一句,自由读,指名读,教师随机点拨与引导;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③领悟写法,感受水“野”
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1)你觉得索溪峪的水“野”在什么地方?其实,在常人眼中,这溪水是什么样子?(溪水弯弯曲曲,一路朝前流去)为什么读文章时你觉得它野趣十足呢?(引导体会表达效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
④体会野物的“野”。
(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体现“野”趣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3)野性十足的猴子惊得游客慌不择路。有感情齐读课文,读出“野”趣来
⑤体会人的“野”
人们亲身感受了索溪峪的山、水、猴子的十足野性后,也变得“野”了;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一个词最能看出这一点?(返朴归真)
大致理解返朴归真的意思。
再读这一段,看看游客们“真”在何处,“野”在哪里?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再读全文,探“野”品“野”
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索溪峪的“野”。
1、讲述“推敲”一词的历史典故,理解一段文坛佳话。
2、练习运用推敲文字。
二、文本界定:作为定篇,理解故事本身
三、教学设计
(一)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推敲》,这个词语现在的意思是什么?
生: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
师: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讲好。讲故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简单地讲,另一种是具体地讲。我们先来做第一件事情。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因为上节课是国庆之前讲的,所以老师还是给一点时间,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认真地读一遍,读完之后,再来概括。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能用三句话来讲清楚这个典故?
生:有一天贾岛访友未遇,留下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第二天,骑着毛驴返回长安的路上反复修改,竟然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一起修改,最终确定以“敲”字为好。
(二)
师:接着我们来做第二件事情,要具体讲好这个典故,首先必须知道这个故事跟一首诗跟哪个人有关系?
生:贾岛。
师:课文是怎么介绍贾岛的?
生: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师:还要知道这个故事跟哪一首诗有关系?
生:《题李凝幽居》。
师:老师请以位同学来读课文第2段 。想想贾岛为什么要题这首诗?
生:贾岛去拜访李凝没有遇到,所以写了一首诗,告诉朋友我来找过你了。
师:这叫以文会友。这里为什么用拜访而不是访问呢?
生:表示对朋友的一种真诚和尊重,一种恭敬的态度。
师:那么诗题中的“幽居”体现在哪里呢?
生: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师:这叫幽静。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生:读。
师:还能再找一处来说明幽居吗?
生: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住处。
师:这叫僻静。
(三)
师:还记得贾岛有一个雅号吗?
生:苦吟诗人。
师:“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思是说做一首好诗真不容易。古人还有“一字未安,绕室终日”“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我们这位苦吟诗人贾岛,为“斟酌一个字,冲撞仪仗队”。请拿起笔来,认真地默看课文的第三四两段,到故事中去找一找,贾岛的苦吟精神吧。
生:圈画。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从哪些词句看出贾岛的苦吟精神?
生:半路上,就开始斟酌推与敲。
生: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师:你来学学看呢?
生:表演。
生:“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他简直是个书呆子。
师: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生: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
师:这个“竟然”说明什么?
生:他自己都不知道,说明很投入。
(四)
师:推敲这个故事不仅是历史典故,还是一段文坛佳话。那是因为这个故事还牵涉到一个人。
生:韩愈。
师:从文字上看,韩愈可不是一个小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
师:韩愈当时是一个京官,时任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副部长。照例冲撞这样的大官要治罪的,可韩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这段文坛佳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来说说看,为什么说是一段文坛佳话?
生:非但没有治罪,还帮贾岛修改敲定。
师:一个是和尚,另一位是京官,和尚冲撞大驾要治罪,但韩愈没有这么做。从中你看出韩愈是个怎样的人?
生:宽宏大量。
生:知书达理。
师:韩愈不仅是个大官,还是一位--
生:著名的诗人。
师:诗人遇诗人,就有共同语言了。所以韩愈也帮着贾岛一起推敲。思考再三,韩愈最后赞成用哪个字?他的理由有几点?
生:有三点,一是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
(五)
师:好了,现在要讲好这个故事,需要讲清楚(指板书)
生:贾岛--《题李凝幽居》--苦吟“推”“敲”--韩愈推“敲”(三点理由)
师:下面就用两分钟时间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生:练习讲述。
师:既然现在的推敲一词是指斟酌文字,那么我们一起来学着推敲几个词语。(出示习题4)
生:畅所欲言。
师:拓展阅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板书:
推敲(斟酌文字)
历史典故 文坛佳话
贾岛 《题李凝幽居》 苦吟“推”“敲” 韩愈推“敲”
诗人 和尚 拜访 半路上 京官 著名诗人
一边……一边…… 1、2、3
不知不觉
竟然 闯
生:好。(非常高兴)
师:请咱们班的男同学当小熊,女同学当洋娃娃,面对面,手牵手,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生一同活动)
师:洋娃娃和小熊们,你们觉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咱们的洋娃娃长得可真漂亮,小熊也挺可爱的,你们真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娃娃。今天,孙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新娃娃,你们听,他来了。
(播放多媒体课件。“呼呼(风声)-----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风娃娃。瞧,我有一张胖乎乎的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你们说,我长得可爱吗?”)
生:可爱。
师:可爱的风娃娃看见我们学校这么热闹,也赶来了,它想和咱们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
师:请小朋友们赶快打开课本p70 《16、风娃娃》,一起去认识一下风娃娃吧!(板书课题)
师: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开始读吧!
(学生自主阅读)
师:小朋友读得可真认真,有的小朋友遇到不懂的字还会请教“我会认”里的生字宝宝。(课件出示带拼音的“我会认”)
师:这些生字宝宝中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就请你当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生:“抽”是翘舌音。请大家跟我读,“抽”—“抽水”的“抽”。
生:我要提醒大家,“踪”既是平舌音,也是后鼻音。请大家跟我读,“踪”—“无影无踪”的“踪”。
生:“续”是圆唇音。请大家跟我读,“续”—“连续”的“续”。
生:“驶”和“示”都是整体认读音节。请大家跟我读,“驶”—“行驶”的“驶”;“示”—“表示”的“示”。
生:我要提醒大家,“筝”在“风筝”这个词中要读轻声。
师:通过“小老师”的带读,小朋友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生字宝宝们摘掉了帽子,你们还认识他吗?(出示不带拼音的“我会认”)
生:认识。
师: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赶快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自己识字的好办法,一会儿再向全班同学推荐。(生交流识字方法)
抽续吸极夫汗
驶示筝踪伤责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抽”“续”。“油”去掉三点水,换上提手旁就是“抽”;“读”去掉言字旁,换上绞丝旁就是“续”。
生:“天”的撇伸出去就是“夫人”的“夫”。
生:“青草”的“青”去掉下面的“月”,换上“贝”就是“责怪”的“责”。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筝”,“竹字头+争=筝”,“风筝”的“筝”。
生:我发现“吸”和“极”右边都有一个“及”。“吸烟”要用口,所以是口字旁。
师:小朋友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咱们一起做个游戏吧!你们看,秋天来了,风娃娃给小朋友送来了一片片火红的枫叶。聪明的小朋友,只要你能把枫叶上的字准确地读出来,风娃娃就把枫叶作为礼物送给小朋友。(小黑板出示“枫树”),哪组的小朋友愿意开火车来摘枫叶。
(师生共同做游戏)
师:现在,风娃娃要把枫叶上的生字宝宝送回句子中。(课件出示“我会读:带有‘我会认’中的生字的几个句子”)你会读吗?
生:会。(纷纷举手)
师:别急着举手,请小朋友先自己练习练习,你觉得难读的句子可以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同桌互相练习读句子)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读给大家听,“你想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教师指名读)
师:可爱的风娃娃长大了,决定出门帮人们做事。它会去哪里呢?去做什么事呢?让我们和风娃娃一起去帮人们做事吧!请小朋友再轻声地读课文,边读边和同桌说说你和风娃娃去了哪里?做了哪些事?(课件出示“读读说说:风娃娃去了哪里,做了哪些事?”,同桌相互交流。)
生:风娃娃来到田野,帮助人们吹动了大风车。(师板书:吹动风车)
生:风娃娃又来到了河边,帮助纤夫们吹动了帆船。(师板书:吹动帆船)
生:风娃娃来到了广场上,把小朋友的风筝吹走了,吹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还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师板书:吹翻风筝吹跑衣服吹折小树)
师:风娃娃做了这么多事,你们来评一评,他哪些事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呢?
生:“吹动风车”和“吹动帆船”是风娃娃做的好事;“吹翻风筝”、“吹跑衣服”和“吹折小树”是风娃娃做的坏事。
师:风娃娃吹动风车有什么作用呢?原来风车一转,就会带动下面的水车抽水。(播放多媒体课件:风车带动水车抽水)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风一吹,风车迅速地转动,带动水车抽上更多的水)你们看,风娃娃来了,风车就转得更快了,抽上来的水就更多了!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秧苗喝足了水,慢慢地长高)田里的秧苗喝得饱饱的。瞧!秧苗长高了,风娃娃也乐了,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也笑了,你们也替风娃娃感到高兴,是吧!谁愿意笑着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师:小朋友,咱们也高兴地来读一读吧!(齐读)
师:风娃娃又来到了河边,他看见了什么?(播放课件:纤夫拉船)
生:纤夫弯着腰,拉着船,非常辛苦。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描写纤夫拉船非常辛苦,谁能把它读出来。
生:“纤夫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师:纤夫们拉船是那么吃力,那么累,谁能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指名读,全班读)
师:(播放课件:风吹动帆船)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风娃娃一吹,帆船就飞快地行驶。
生:纤夫们正在感谢风娃娃。
师:学到这儿,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生:风娃娃,你又帮人们做了一件好事,你真棒!
生:风娃娃,你真能干,我们喜欢你!
生:风娃娃,我要向你学习,也要帮人们做好事。
师:风娃娃听到小朋友的称赞,心里可高兴啦!(贴上大头贴:一个高兴的风娃娃)
师:小朋友,咱们一起高兴地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和风娃娃一起去帮人们做好事吧!(全班齐读)
师: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教师范读)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子读!(生纷纷举手)
师:是不是只要有力气就行呢?
生:(迫不及待)不是。
师:风娃娃的想法是多么天真啊!
(教师边播放课件“风吹翻小朋友的风筝,吹跑人们晒的衣服,吹折路边的小树”,边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5—8自然段,渲染课堂气氛,学生受到感染,有的也伤心地跟读起来。)
师:风娃娃伤心极了(贴上大头贴:一个伤心的风娃娃),它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谁能来告诉他呢?
师:(播放课件:一脸困惑的风娃娃)小朋友,假如你是风娃娃的妈妈,你能告诉风娃娃,人们为什么会责怪他吗?可以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各抒己见)
生:风娃娃,你吹翻小朋友的风筝,吹跑人们晒的衣服,吹折路边新栽的小树,怪不得人们会责怪你,赶快去向人们道个歉吧!
师: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娃娃,对吧?
生:风娃娃,你想,风筝的线细细的,你太用力,风筝的线就会断了,小朋友该多伤心啊!光靠出大力气是不行的,还要动动脑筋。
生:孩子,别伤心,做错了事改正了就行!我们风呀,对人类有好处,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当人们需要我们,我们就帮上一把;当人们不需要我们,我们可不能帮倒忙呀!
生:傻孩子,你应该明白是非,要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才会欢迎我们呀!妈妈希望你能成为受人欢迎的好娃娃。
师:风娃娃谢谢大家,现在他终于明白:做事情的时候要先想一想是不是对人们有好处,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
师:风娃娃为了向小朋友表示感谢,它想邀请小朋友和他一起跟着音乐唱读歌谣,你们愿意吗?
(播放课件:三字经)如下:
风娃娃,风娃娃,风娃娃,风娃娃,
做好事,大家夸。做坏事,责怪他。
大风车,转得欢,大风筝,翻跟头,
秧苗长,乐哈哈,吹衣服,折小树,
吹帆船,帮大忙,出蛮劲,尽惹祸,
呼啦啦,呼啦啦。呼啦啦,呼啦啦。
师:小朋友想一想:风娃娃听了“风妈妈”的话后,还会去哪里,做些什么事呢?
生:风娃娃来到了的北京,它使劲一吹,想让奥林匹克的旗帜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师:这一次,风娃娃可办了一件大好事。他又高兴起来了,可爱的风娃娃还想继续帮人们做事呢!他还去哪里,做什么事呢?时间关系,课后小朋友还可以互相交流交流,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附)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图1) (图2)
吹动风车 吹翻风筝
吹跑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