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1

由于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界对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解读,很大程度是把我国整个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直接嫁接到体育教学中,忽视了“体育学习是以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中心而展开的活动”,造成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现象。探讨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推动体育新课程健康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据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

开展有效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活动,必须选择适合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体育学习内容。目前,我国现行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主要包括:体育、保健基本原理与知识、田径、体操、球类运动、健美运动、民族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运动,结合体育学科学习特点,我们可以把体育学习内容分为陈述性内容、操作性内容和策略性内容,陈述性内容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操作性内容是体育学习的主要内容,它回答“怎么做”的问题;策略性内容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陈述性内容单靠听讲、阅读就比较简单地被学生掌握记忆,不需要探索发现,更多是要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掌握;而操作性内容和策略性内容,单靠老师讲解示范学生很难掌握。一些学习难度不大、比较安全、以练习为主的学习内容可以多安排学生自主学习;一些集体性项目、或需要集体一起进行学习的,有一定学习深度的内容可以安排合作学习;而有一定学习深度,特别是容易产生“问题串”的学习内容,则可以考虑安排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指导学生学习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身体和心理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运动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储备量比较少,关于运动与健康知识容量少等特点,不宜安排探究性学习。所以,小学阶段注意安排适合于发展机体的平衡能力、模仿能力、反应速度、协调性、灵敏性、节奏感的体育活动,教学宜多采用动作简单、韵律感强,不太复杂而又富于变化的活动形式,通常应该多采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多采用游戏活动形式,使他们在玩中学,既产生愉快的体验,又进行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在合作学习。

三、严密组织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严密组织教学,可以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学习。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从展示学习目标,任务分解、提出问题,到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尝试、共同讨论、问题反馈、得出结论,巩固提高等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使学生经历整个学习的全过程,从中得到充实提高,达到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长运动与健康知识,增进健康的目的;同时,教师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思维流程和运动技能形成情况,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学习活动始终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构建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学习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的身体活动和伴随着身体活动过程中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2

一、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灵活运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我们教师亲身亲历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这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值得大力提倡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人基础之上的,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看法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优生吃“饱”,让学困生“转化”,使之各得其所。

二、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实践中,有的同学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十年游历,学生们个个满腹经纶,都已成了饱学之士,哲学家为什么说他想知道如何除去这些杂草? 哲学家为什么没有给学生们一个正面回答, 而是让他们的学生按照各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以上两个问题,我们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大家的讨论、研究、议论,最后达成共识,才能认真领会哲学家的真正意图,并与学生一道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有一些问题,不是学生在课内就可以解决的,我们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课后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深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让每个学生尝试探索成功后的喜悦和快感。

再如,《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一文中,学生在整理哲学家的言论时,为什么要补写一章? 这一章的内容给我们这样的启迪?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就要运用课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课后探究,明白其中的人生真谛,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只有学问不行,还要有高尚品德的。

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还应统筹兼顾,“导”的得法,“导”的高效,如此,学生才能学的生动,学的扎实,师生之间才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从而让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内容更加丰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3

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一: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这里的科学指导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的权利,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心智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

概念二: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为了完成共同任务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持同一观点、探讨同一内容的情况分组;还可以按兴趣、感情态度分组。

概念三: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意境之美。探究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运用中的体会

1.自主性学习

要想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①课内交流。教师应尊重学生,时常问他们:“你想怎么样?”比如说,在学习生字时,可以出示所有生字问学生:“你想先学哪一个字?”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想怎样学?”

②设计活动。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多认少写,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一年级的教师可以设计“小小识字箱”。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标语、宣传栏、街道旁的广告等,让他们把字抄在卡片上,放进识字箱,每周交流一次。

③细心观察。二年级的写话课《花草树木的变化》,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心、好动心强的特点设计一堂写话课: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要求学生喜欢观察什么就观察什么,然后记下来,形成小文章。这样的写话课,不仅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使他们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2.合作性学习

合作探究应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那么,什么时机合作会更好呢?①在学生意见不一致时。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后,汇报自己的读文收获,这时引发了一场争论。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想尽办法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太狡猾了,乌鸦上当丢了肉真可怜。”有的则认为:“狐狸能动脑筋想办法,达到了目的,说明它聪明。乌鸦爱听奉承话,丢了到嘴的肥肉活该,狐狸更可爱。”面对这两种相对立的观点,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合作学习的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样使学生摆脱了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愉快的合作中主动地、轻轻松松地学习。②所解决的问题难度较大的时候。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有的学生提出:“老师,到底是谁害死了这只鸟呢?”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这里,教师抓住学生都希望解决问题的心理,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给学生以想像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跳出定向的樊篱。

3.探究性学习

运用探究性学习,关键是要激活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探究意识。在教学《小兔和树的对话》一课时,一位教师在学生读懂课文后,不失时机地问:“桦树与松树叶子的形状不同,和它们落不落叶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结合自然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拿出一份专题报告来。”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学生自己翻阅资料,小组观察,找自然老师请教,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找。这个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个学生都拥有强烈的探究意识。

以上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体会,我们感到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4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巴吉垒小学

王忠敏

2013-12-19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特点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接受性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最多是主动的接受,这不符合自主性的意义。其次小学生更不会与学生一起以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大多是抱着完成学习内容的心态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效率,学生也丧失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创新、合作、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无疑为教学添加了新的活力。

1、探究模式下的研究性。探究模式主要是通过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来增加学习的创造能力与加深学生对探究性的过程的认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具有研究性,不再要求学生简单的理解与接受知识,应给予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知识,尽量摆脱前人的探究模式,以自己独特的模式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2、开放性与实践性。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开放性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深化体验,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获取知识,评价也呈现多元化,整体过程表现出发散性、求异性等。实践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依据日常事务,来找出客观规律,促进探究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3、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引导、激励、辅助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与其它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测量等活动中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价值,集体感受成果,同时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反思与探究,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这样学生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依赖学生的记忆与模仿能力,更多的依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驱动与选择性学习。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意愿自觉与主动学习,依据资料、经验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自主性具体体现在学习空间、目标、方法等的自主性,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种自主性减少了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的现象,他们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促进创新能力。在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前提下,老师起着诱导作用,学生通过把生活实际作为研究的对象,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并积极的与学生配合,以小组或集体等多种形式为单位,提供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与自己的经验为主导性情况下,常常能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身能力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形成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的数学意识、交流能力、应用等能力,这些能力更能让学生适应数学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下,学生逐渐形成了自觉、主动、开放等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数学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价值定位于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为核心,强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其教学方式可概括为“听中学,练中学”,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再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呢?下面,我就以教学“找规律-简单的搭配”为例,就新课程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课堂教学可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原型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例如:课件出示小猴挑选运动服装的场景

师:今天,森林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拔河比赛,并邀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看,小猴正在挑选比赛服装呢。它有2件背心,3条短裤,从中选一件背心、一条短裤配成一套服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你们愿意帮小猴的忙吗?

生: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探索现实的、未来的问题氛围之中,让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个体探索、尝试解决

教师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精心安排个体独立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独立自主学习中,自我尝试、自我探究、自我体会、深化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建立新理念、发展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提出要求

(1)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请你拿出图片移一移、配一配,用操作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2)学生动手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初步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达到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

(三)小组互助、组织交流

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新知学习及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

A、没有规律地搭配,没找全。

B、找全了但比较乱。

C、从背心出

分别和三条短裤配,共有6种配法。

D、从短裤出发分别和两件背心配,共有6种配法。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组织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集体评价、难点剖析

小组学习、交流后,师生应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或对有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在自评与互评的活动中,在教师的精讲剖析下,使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得到发挥,对知识、技能得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小组反馈后,教师提出问题。

师:如果不摆图片,你有什么好方法把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呢?

生:我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这样更方便。

师:怎样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有规律地依次连线。

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有规律地依次搭配比较好,并且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自己说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教材,延续上面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精心安排变式的,综合的问题。学生则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学会知识,建立或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出示2种饮料和4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小猴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如:《田忌赛马》的搭配。

这几个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又延伸于例题,富有变化,而且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在学生积极的活动中,其思维不断得到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5

德惠市实验小学 武川琪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自主学习通常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理、自强等自我意识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应进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第一,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学习的情境。

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紧张的,不愉快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到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盼和希望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找到自己,激发兴趣,自主地学习。例如:上课伊始,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乌鸦和狐狸》一课,让学生分别扮演乌鸦,狐狸,读好它们之间的对话,了解乌鸦和狐狸的不同性格,还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虽然一节课时间较短,但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状态之中,来进行合作条件,自主学习。如: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抓住音,形,义,词几个方面分组自学。弥补自己学习的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共同提高到效果。

第三,培养学生问题学习能力。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好习惯。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在复习课上,也尽量想办法,问题让学生提,答案让学生总结。

第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学习。

首先,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不会学习的现象,表现在:家长或老师督促学习,管着学习,不动脑思考,不动手实践等不良习惯。作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会学。用启发式点拨式的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他们的个性。

其次,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如: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兴趣。像:识字中的字理演变图,小幽默,小儿歌都能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通过动感声

像,美丽的图片等吸引学生,还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分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奖励法……而对于那些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课堂的学生,我则是多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学患”,把学习以外的事交给他们去做,像:取送作业本,让他们轮流检查室内外卫生,当一次小组长,来打开他厌学的心结,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受益终生,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人的许多习惯都在早年形成(也包括坏习惯),而教师要调查学生的表现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培养,持续稳定地发展,比如:低年级的孩子上课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听课,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乐于和同学交流等习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水平的提高,到了高年级,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乐于提问额度习惯。因此,课堂上我严格培养,帮助,指导养成这种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才会见到成效。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1、集思广益合作。所谓“集思广益”就是集中每个学生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在学习人物或学习一些生活哲理时,总会问学生“他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大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积极,更深刻的记住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2、各取所长合作。“各取所长”就是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合作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个性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学生善读,有的学生善写,而有的学生善画。有时候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我要求学生自己学习,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对课文的不同理解,他们自动组建合作小组,善画的作画,能写的撰文,字好的抄写,会说的演讲……20分钟后,他们争先恐后上台展示。看着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海报,听到他们绘声绘色地解说,我知道,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3、优差搭配合作。有时候,我在让学生分组学习的时候,有意识地将优、中、差三类学生结合在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优生自然而然地扮演着小老师的角色,在他们的带动下,差生有了进步,而优生也更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分析能力也提高了,从而达到相得益彰,优差共进。

4、分扮角色合作。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想像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把一些活动内容“演”出来。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禹对课本剧表演予以了充分肯定,“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像,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

在语文课中,我常常让学生分角色饰演活动中不同的角色,学生对此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上《晏子使楚》一课时,我提出让学生来表演“晏子出使楚国”的活动内容,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试一试。见每个学生都这么积极,我便跟学生商量,让他们选择合适的人选自由组合,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表演。商量完毕,学生便分头行事,教室顿时变成了一个排练厅。不一会儿,成果就出来了。尽管有的小组效果不佳,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了。

当然,“合作”不等于“合并”,“合作”应该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产生了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应鼓励他们选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集体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在优势互补中使得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感受合作共事和分享成果的愉快。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我这里举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的陆璟提出的观点:

1、提出问题:学习者投入到对科学型问题的探索中;

2、收集数据: 学习者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

3、形成解释:学习者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

4、评价结果: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

5、检验结果: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这里面所说的1是典型的提出问题;

2、3就属于分析问题;

4、5就属于解决问题了。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6

为了迎接全球范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把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需进行改革, 使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动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接轨,提高自身层次, 否则便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迅猛发展的形势。为此,大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应在高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外理、应用、管理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所以,目前所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中都开设了制作网页的内容,充实加强了因特网的应用。而如何使大学生能够掌握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灵活地运用,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研究的。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需要我们不断克服困难,顺应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不断普及

中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 给学生打下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但是却加大了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所以,在高校阶段,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进行合理分析,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

目前的教学手段并非以前的粉笔和黑板的时代,是多媒体信息时代,集音频、图形、图像和视频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代,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不断学习和创新。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目前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

随着目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 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课堂时, 已经具备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初步认识,但是并不是很扎实。据我对刚入学新生的了解,简单的打字、发邮件、浏览网页等这些操作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日常的文字排版、段落格式、表格应用等操作, 尤其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EXCEL 表格应用的掌握是最差的。前者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强的男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太大的阻碍,后者,则会难倒一大片学生。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学硬件设施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更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教师如果想讲授一堂计算机基础课程,要准备充分的课件演示、案例展示等,所以务必保障教师备课设备的齐全及演示条件的具备。而我们教授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所以也必须保障学生的实践课程能够顺利施行。对于那些教学硬件设施不足以先进、办公环境欠佳的状况应及时更新设备和条件, 紧跟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 否则无法改善教师的授课条件及学生的学习环境, 也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成绩。

四、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项措施

(一)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目标不能只单单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 我们应该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大纲相一致。在大学一年级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期间必须完成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考试内容,可以以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成绩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目前各个大学基本都是按照这个目标进行教学的, 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有针对性, 才能培养出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水平的学生来。

(二)教学内容需细分优化,教学过程多样化,把握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根据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分,而且一定要与社会接轨,讲究内容的实用性,挖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 必须了解社会与社会接轨,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各种单位企业的数据、文档拿来举例或分配给学生来完成, 这样的实例教学要比枯燥无味的让学生坐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学要主动地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一项工作, 在工作完成之后由实例单位来考核此项工作完成的质量, 作为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再者,利用节假日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制作相关主题的电子版报、贺卡、相册等,规定相关的版式、制作要求, 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这种用设计作品的形式也可以达到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三) 制定严格的课程考核制度和测试要求

教学评价是一个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学考核分为课堂平时表现考核和期中、期末考试。考核方式又可以分为随堂考试和试卷考试两种, 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我们应该将这两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评价学生此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 所以这一考试作为考试命题来考试也就是试卷考试部分。而平时学生课堂上完成的作品、定单之类的作业,教师需根据企业单位对学生的作品给出的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平时表现, 这样的综合评价才能把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给出恰当合理的评估,才能真正培养出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

(四)增强教学的师资队伍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7

一直以来在英语课堂上, 我们都只注重向学生单方面地灌输知识, 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吸收, 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降低。要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 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主动学习, 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师的指导下, 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自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主要是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竞争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探究学习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最终得出结论。这三种学习方式都是强调以学生作为教学课堂主体, 积极发挥其参与性和主动性, 从而起到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意义重大。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 我们只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 才能获得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各项知识技能, 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更是我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

三、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教学途径

1、积极思考, 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 看似简单的学习“三步曲”需要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挖掘知识的内涵。而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高职英语课程的学习跟高中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在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有的学生还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几乎不懂得如何运用知识;有的学生不经思考来查找现成答案, 几乎没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我们主动思考的过程, 只有经过自己深入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 逐步深入, 逐层剖析, 才能真正学会知识。

在最好的记忆方法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巩固。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多设几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清前因后果, 及时做好知识巩固和复习。因此, 设问、解问的过程即是理解知识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任务则是把结论进行深入分解, 以演绎法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推理, 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最后, 以理解的方式将知识深刻在大脑当中。

2、细化学习任务, 增强学生竞争合作意识

把学习的过程分解成各项具体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体现了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总会有意识地去完成各种事情。而在教学中同样可以通过设置任务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即倡导任务型教学———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各种具体的任务, 也就是把学习目标细化, 并且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身上,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进行学习、交流、讨论, 从而得出结论, 完成学习任务。

3、丰富教学形式, 活跃课堂氛围

兴趣总能带给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形式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教学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下降, 难以实现教学目的。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形式, 如运用多媒体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比赛竞争等, 从而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以鼓励、支持的方式推动他们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结语

高职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学习自主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能够自主思考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但还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 提高学习效果。

摘要:为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在英语教学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为学生的个人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学习能力的基础。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分层设问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路平.培养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策略[J].学知报.2011 (7) .

[2]张莉.合作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3]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12)

[4]龙玉梅.浅谈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 (02)

[5]刘诚杰.论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 (03)

[6]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 (05)

[7]申仁洪, 黄甫全.合作活动学习刍论[J].教育研究.2004 (10)

[8]吕淑霞.如何把握英语课堂教学艺术[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12 (02)

[9]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1 (02)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8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识字教学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新的理念,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开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地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一、以人为本,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是全方位的解放学生,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在识字教学实践中创造了很多的识字方法,有归类识字、家族识字、随文识字、会意识字、象形识字、谜语识字、编顺口溜识字等,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轻松愉快地识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主动去识字。比如,我每教一节识字课时,首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识字,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记住生字就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非常重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我国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的条件。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提高。比如,摘苹果、猜字谜、开火车、找朋友、你说我猜、编顺口溜、给生字编故事等,以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识字的兴趣。比如,我在教生字“漂”“飘”时,我先画了两幅画,让学生说图意,第一幅画的是两个小女孩在洗澡,另一幅画的是两个小男孩在放风筝,然后再出示所学的生字“漂”和“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生字编成顺口溜,西边有两个小女孩在洗澡,她们长得很漂亮,西边有两个小男孩在放风筝,他们玩得很开心!通过看图编好顺口溜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汉字,觉得学习汉字并不难,还很有乐趣,学生也都喜欢在学生字时,自己也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儿歌,对一些编儿歌、谜语好的学生给以鼓励表扬,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明确任务,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还是有限的,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合作学习,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节约时间。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指的是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必须分工明确,任务明确,由组长负责,大家在一起讨论学习,小学的识字教学任务很重,一节课需要认和写的字很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我常常在學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同桌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让你的伙伴帮助你不会的,久而久之学生这种合作学习的意识也就有了。光有合作意识还不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解决难点,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不断创新,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是其本质特征,因此是否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探索学习一方面暴露了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的独特性。我每教一课生字时,先让学生观察这一课生字哪些难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提出来,我就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来解决难点,比如,教燕子的“燕”时,学生提出来难记,我就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字的结构属于上中下结构,上半部分“廿”看成燕子头,中间部分“北和口”看成燕子的身子和翅膀,下半部分“”看成燕子的尾巴,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个字了,还比如,学生在学习生字辨、瓣、辩时,学生提出分辨不清,记不住,容易混淆,根据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学生特别喜欢猜谜、编儿歌、顺口溜等,我就引导学生编顺口溜,两个姓辛的人在说话,两个姓辛的人在吃瓜子,两个姓辛的人在写点撇,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是整合为一体的,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合作互动是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而探究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要铸造的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精神,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能在合作学习中相互讨论和交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新疆石河子121团第二小学)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9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一)新课程的呼唤

《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重要地位是:“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

(二)语文教育的渴求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建构主义理论),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所以就语文实践而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要着眼于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特殊性,汉字组词率高、情感色彩丰富,汉语语言简洁、语法灵活、富有韵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条件、学习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时代的呼吁

现代学生观——学习的主体、各有个性的人、处在发展中的人,现代人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终身学习,现代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师生在目标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和谐共振,共同发展。因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则为现代性教育之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论依据和内涵所在

(一)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学生中心理论“(美国杜威为代表)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其学习方式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生中心理论”要求现代教育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其理由是:(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当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社会生活中才有平等、民主可言。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专制与不平等的温床与土壤。(2)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可能,就让学生做中学,做而学,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3)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创作和欣赏的因素。

(二)内涵概述

1、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的人,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2、合作学习:(美国威廉·格拉塞)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为相对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小方式。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3、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实际,可单一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合力则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法、确定学法,不应千文一法,一概而论。

(一)不同语文课型的可行性探索

1、讲读课文中的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阅读课文中的操作

阅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帮助小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教师应注重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在小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习得、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具体的做法可以是:(1)营造民主氛围。让小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例如,教学《打碗花花》一课时,让小学生充分自学探索,运用积累知识,通过看图、读书、提问、小组讨论进入理解、消化、吸收状态,小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2)创设活动情境。A、还小学生活动的时空。教学时,充分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B、还小学生选择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或简画、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C、还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朗读竞赛、小博士答辩、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可让小学生兴趣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阅读课文教学。(3)发展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关注小学生的异象,诊视小学生的反常,异象即标新,反常即创新。采用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使小学生在学文中收获料想不到的成功和体验。

3、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标准》十分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分学段分期规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量,重视语文积累。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拓展。因而,教师要定位于学前指导,学中帮助,学后促进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从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能,美化语文素养。我认为不妨尝试以下方法:(1)提一个目录供您选;(2)提一个时间表供您读(背);(3)供一个机会让您说;(4)供一个平台让您演。而且,学生课外阅读不要局限于配套教材《自读课本》,可以扩展到中外古今诸方面的有益读物;不要局限于书本,可以扩展到网上;不要拘泥于家校,可以扩展到图书馆、文化超市。学习方法应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设定专题,鼓励小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如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少做勤读,以读好书行动,树读书好意识,成好读书习惯。让全体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激情中学语文、用语文。

4、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尝试

《标准》首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拓宽语文学习途径的现代性方法。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在此仅论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教学时,要强化过程,淡化结果;要着重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形成及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开辟语文学习途径,让生活成为课本,让语文融于生活。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兴趣出发选题、定题,放手让家长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搜集、整合、处理信息,在合作中交流,达到“有心载花花自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理想境界,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和本领。

语文探究性学习对综合实践活动而言,其设计思路是:(1)学生地位:从被动到主动;(2)教师职能:从传授到指导;(3)活动目标:从单一到综合;(4)活动空间:从封闭带开放;(5)活动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具体而言,学习地点是不固定的,或家庭、或社区、或科技馆、或工厂;学习范围是广博的,或社会、或自然;学习场所是多样的,或图书馆、或网络;学习形式是丰富的,或专题讨论、主题演讲、策划方案,或制作小报、撰写调查报告等。语文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其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良好途径,应积极运用。

(二)不同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探索

《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于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而,小学语文在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口语交际中,应进行可行性的有益尝试。

1、识字教学中的实践

识字是语文的基础性教学,就数量上讲,小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就能力上讲,要求有一定的书写速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要逐步会用工具书,有条件还要学会键盘输入。识字教学相对枯燥,如何利用能动因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效高质完成识字教学呢?(写字教学在此不谈)

(1)尊重学生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已有知识,行动自主、讲究合作,巧妙识字。例如,课前,老师布置自主性作业,让小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写上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既尊重了小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有了自主权,课中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花朵开放了,小雨沙沙下,我笑了。”成功的喜悦激荡起继续探究的情趣和勇气。又如,识字时,老师开门见山引学生尽兴读自己认识的字,接着不经意一问:“还没学呢,你们怎么认识的?”孩子们自豪而言:“我自己预习的。”“妈妈教的。”巧妙一点,展示了课外识字方法、途径,潜移默化学会了学习方法,推动了自主性学习。

(2)多种形式发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运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方为有效之策。A、投影出示带拼音生字,让小学生先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助,再小组合作读。B、去掉生字拼音,学生自由练读,再开火车读。C、男女赛读。D、打乱词序指名读。E、自拿字卡逐个读。F、找字卡:一生读余者找。G、做游戏:我读你找,你读我找。H、字归文中反复读。I、看画贴词。Q、课件展示等。通过以上方法,学生的眼耳口脑共同感知,愉悦中识记了字词。(3)创设生活情境识字。“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 创设情境,自主与合作学习,抽象的字词形象理解、掌握。如,学“百鸟争鸣”一词,可让学生闭眼想象,让其模仿小鸟“叽叽喳喳”的各种叫声,领悟中总结:“小燕子叫了,小黄鹂叫了,小白灵唱了,所有的鸟都在鸣叫,这就是“百鸟争鸣”。(4)语言环境中字识字。(略)

识字教学中相信小学生,发挥自主;关注方法,讲求合作;发展能力,促其探究,势必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

2、阅读教学中的探索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所占课时最多,所用精力最大,被誉为“智慧之源”。简言之,阅读教学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表达力,发展认识力,发展智力、培养创造能力,陶冶情操,修养品性,增强搜集信息的能力。阅读教学过程具有多变性,其教学程序无固定模式,每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各有不同,而积极建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必须提倡。

(1)内容浅显、文字朴实、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教师应放心、放手地让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自主尝试探究中,体验成功,实现发展。

(2)内容较深、不易理解的,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必学习中获得发展。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结合,推陈出新,开辟了阅读的新天地,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写话与习作中的应用

写作能力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语言素养的高低。实际生活中,写作无处不有,无处不用,其重要性可以非常。《标准》将小学阶段作文教导界定为写话和习作两个部分,强调其基础性教学和基本技能之培养。教学中要以阅读教学为主,综合学习与口语交际为辅,奠定作文基础,有意识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时时、处处、事事中发展学生的习作能力。

写话与习作教学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进行基础性训练;注重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进行广泛的知识积累;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获取丰富的作文题材;注重与地域文化、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充实作文内容;注重与现代科幻影视、信息相结合,发展习作想象力。让学生堆积情感与生活素材,写出真情实感,且富于创新。除课堂习作途径外,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扩展习作教学途径:(1)听讲故事——学生语言发展之摇篮。教师可借助动画片、童话、寓言、成语故事、历史传说、人物传记等。以听讲为主要形式进行习作启蒙教学,积累素材;还可以改变、创造角色表演、拓展故事表演等,内心体验;也可同桌对说、小组交流,合作中练笔;更可联系生活想象创作,进行探究。(2)看图写话——作文的捷径。生活中不乏直观形象的典型性画面,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语言滔滔不绝,一“写”千里。(3)日记练笔——学生习作的土壤。借助日记,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表达力,久而久之便会“材”源滚滚,不只长知识提能力,还形成了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何乐而不为!(4)自制手抄报——习作兴趣的激发。儿童表现欲强,又不喜欢走别人的路,就应当给他一片自由、自主的园地,让他尽兴地去开发,去表现,去创造,过程中发展其习作能力。此外,建立小编辑部制作校报、成立小通讯组为“红领巾广播站”撰稿、即兴写作等无不是让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颗慧脑去思想,用一双慧手去描绘。

4、口语交际中的尝试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能准确地表达与交流,讲究文明修养”(《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当今之时,未来社会,人的交际与协同能力是何等重要,而口语交际更缺之不行。它是人与人之间认词、交往、互信、理解、合作之媒介和纽带,教学中积极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是迫在眉捷。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呢?我想,应当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大胆探索。

(1)立足教材,以课文为主阵地,奠定交际基础。教师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力之培养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比如儿歌部分的教学,除了反复朗读外,还可通过描述画面、互问互答、续编儿歌或仿编儿歌等形式进行教学,也可将口语交际的形式置于课堂教学中。如教学《尾巴》一课,可以让学生投影展示自主惧的各种小动物图片,再围绕小动物形态、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生存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等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有问有答,编个故事、做个广告、做个介绍、当个导游等,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2)创设情境,抓住典型,丰富交际内容。“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A、语言调动,融入角色。教师用极富有感染性的语言变学生创设情境画面,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到角色,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引其找到情感共鸣点,让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B、借助媒体,说话感知。教学中应当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情趣浓而易学。C、角色表演,激发兴趣。教师应善用、珍视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利用角色表演能激发其参与交际的热情,学会符合角色的口语表达。D、加强朗读,积累语言(略)。E、自由评论,争辩问题。可以让学生以家庭、学校及周边发生的事、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为内核,自主组材,展示辩论,既发展思维呈现创新,又锻炼了口才。F、体验生活,乐于交际。让学生步入社区,走向社会,广泛接触,实地交际。如,“今天我购物”活动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与售货员交际中得到发展。G、举办专题演讲等活动,促使在一定氛围与场合下提高口语交际之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可知,生活之源为之广阔舞台,口语交际应渗透于事事、时时、人人之中。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

现代性的教育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及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准则,关注素质全面提高,立足于发展。为此,我们务须对教育和教学作以下经常性的反思,才能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教学。

1、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

2、怎样“把人当成人来培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注重人的潜能开发。

3、如何科学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师生得以共同发展。

4、教师何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撒在学生心田;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生存”,“美好生活”。

5、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育应是“大语文”,生活化,教师怎样创建现代性的语文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10

教学模式的运用

延长县初级中学

刘龙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学习形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学习策略,它综合了发展式与研究式学习的特点,为初中数学教学增添了新的魅力与活力,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各种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改以来一直积极倡导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互相联系、互相支持、互相补充。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习,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浅谈几点看法。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此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结合,有利于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第二,探究学习同样离不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学习的组织形式上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个体、集体探究形式。个体探究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集体性的探究学习也就是所说的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个参与学习的学生各展所长,讨论交流,从而达到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探究成果的学习目的。第三,合作学习也离不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各小组成员需要各负其责,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可以说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学习中如果个体遇到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去探究,而这又属于集体性的探究学习。

可见,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运用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前提和保障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前提基础,只有这样的氛围才能促使学生从心理上主动接受数学学习,而教师是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因此,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想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让学生产生想要亲近教师的心理,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的氛围中,从而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动力。

2.开放课堂,拓展学习空间

开放式课堂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课前开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把教材看作唯一的教学资源,而要善于开发与教学内容

相关的各种有用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上新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了解新课的学习内容,搜集与新知识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上开放,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信息。课堂上教师应有针 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是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真知,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流与释疑的空间,让学生在这里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表达自己,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17-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我认为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有效途径之一。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我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认识、感受、体会颇多,现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解决的对策说出来与同行们探讨交流。

一、营造氛围,激活兴趣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应该以讲授课本为专务,而要为学生创设能够思考,投入的的情景,令其自为理解。”诚然为学生营造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而其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则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此我努力在每堂课中努力组织好每一项教学活动,以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并乐于参与。并为他们提供参与教学,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不是只简单的阅读课文,而且要设法从课本及课本之外去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上课时,我只是起了一位组织者的作用,而在座的全体学生都是这个历史时期的主角,积极发言,各位学生不仅轻松自在地参与其中的学习过程,而且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讨等积极参与课堂,很好地避免了少数好学生“一言堂”而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不良局面。也使得学生通过亲自的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越发激活学生跃跃欲试、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的学习心态。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学习掌握知识的巨大动力。应该说新的课程内容本身已经非常注重知识的趣味性、生活性、人文性,激发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但是历史知识需要了解、掌握、记忆、巩固的内容较多,加上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心理、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从年龄上讲还是未成年人,但从身高、体形、容貌上看,已经与大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具有充沛、旺盛的精力,但是他们有时不能自我控制,既有喜悦,又有烦恼,特别对于自己身心剧烈变化,感到措手不及,既想自我独立,但又管不住自己;既想展示风采,但又难于自我表现,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的兴趣稍有减退,并有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就想方设法改变课堂教学的一贯编排模式,不再是采用讲述法,由教师讲学生听,而是采用将重点、难点、核心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间大约二十分钟左右。一般来说课堂的前半部分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候,剩下的时间学生可能有点疲劳,感到坐不住了,个别学生的神态立刻显示出来。我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走上讲台,介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并且回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畅谈自己对史学的评价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平静的课堂,一刹那变得活跃起来,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能使他们精神焕发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例如使用课堂讨论法。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动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

三、创造宽松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

只有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氛围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情,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必须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出发,适应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

四、寻求合适模式,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应该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习得,通过习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实,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独霸天下”的局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现代教育中所必须做到的一步。主体地位的确立也势必大大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形成。为了在历史教学中实现“主体”与“主导”有机的统一,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也尝试着采取了一些办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经过一学期甚至半个学期就会渐渐使学生树立起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可因势利导,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局面。教师可以进一步灵活地采取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问答式”或是教师对文章的重点做一些点拨,利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充分挖掘文章内容的“点拨式”等等方法。

上一篇:夏天来了 夏天到了作文300字下一篇:小学生童年的中秋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