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企鹅和妈妈》教学设计(精选5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10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极、软、活、欣”。2.积累词语8个:“生活、柔软、欣赏、清新、惊奇、颜色、闯、非常”,能在课文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正确朗读课文,能读出小企鹅好奇和兴奋的心情。
4.初步了解企鹅生活的环境——南极,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复习三拼音。2.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人物的对话。
3.展开想象,说一说小企鹅长大了,出去闯闯的时候,还会看到些什么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南极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南极到处冰天雪地,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很少有生物能够生存,但是在那儿却生活着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它就是——企鹅。出示“企鹅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指导学生朗读。学习生字:“极、活”。(要求读准字音,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有一只可爱的小企鹅在妈妈的关心呵护下,快乐地成长。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南极去,去认识这一对新朋友。
板书课题:10 小企鹅和妈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小企鹅和妈妈的眼中,南极是什么样儿的呢?请小朋友仔细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小企鹅妞妞藏在妈妈的什么地方?
2.指名回答,出示课文第二小节。(1)自由朗读、指名读。(2)学习生字:面软
(3)有一个词语叫“柔软”,柔软是什么感觉呢?课文里说什么是柔软的?褶皮是什么样子的呢?正因为妈妈的褶皮很柔软,所以褶皮的后面像——(引读)妞妞正在里面做着美梦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温暖的感觉一起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三、学习课文,感受内容
1.虽然小房间里很温暖,但是妞妞还是有些耐不住了。瞧,它正在探出头来,好奇地想看一看这世界。那她看到什么了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读一读课文3-7小节,注意听清要求:
(1)学习剩下的生字。
(2)想一想,妞妞眼中的南极是什么样儿的? 2.学生自由学习。
3.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里有一个生字宝宝比较难,老师特别把它请出来,请小朋友们先来学一学。(出示“欣”)谁会学?(出示“欣赏”)这个词怎么读?课文里在哪儿用到了这个词语宝宝?请小朋友们快速地找一找。(指名回答,出示:小企鹅第一次高兴地欣赏这银色的世界。指名读、齐读)4.(板书:银色的世界)这“银色的世界”就是——南极。(板书“南极”)这银色世界里的天和地是什么样子的呢?(板书“天、地”)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小企鹅是怎样描述南极的天和地的?找到后用直线划出来读一读。5.指名回答。出示:“哦,这天,这天多么好看!”小企鹅惊奇地赞叹着。“哦,这地,这地的颜色真美丽。”小脑袋摇晃着说。小朋友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请你们闭上眼睛,(出示南极图片)现在睁开眼。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的南极,你有什么感觉?(指名回答)是啊,妞妞第一次看到南极这么美丽的天空,她也是——惊奇地赞叹着。小朋友们,假如你现在就是妞妞,你能来“惊奇地赞叹”一下吗?(指名读、挑战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6.南极的天在妞妞的眼中是这么的好看,那地呢?(引读)是谁的小脑袋摇晃着?可爱的妞妞,你能摇晃着脑袋读一读吗?(指名读、小组挑战读、齐读)
7.小朋友们课文读得这么好,可是有个生字宝宝生气了,说小朋友们忘了它。(出示“颜”)谁来学?谁来给它找个朋友?(出示“颜色”)那南极的天和地是什么颜色的呢? 出示:“这是蓝色的天。”妈妈告诉她。“这是白色的冰和雪。“妈妈告诉她。齐读
8.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真棒,老师就奖励小朋友们做个游戏:分角色朗读。(戴头饰)男女生对读。
9.学到这里,你知道南极的天是——(板书“蓝色”)南极的地是——(板书“白色”)我们的小妞妞可是个小问号,你瞧,她还有问题呢。出示课文第八小节,学生齐读。
小朋友,你能解答妞妞的问题吗?(指名回答)企鹅妈妈的答案跟你们差不多,你们瞧!出示课文第9小节,学生齐读)
10.生字宝宝又蹦出来了,谁能把它们解决掉?(出示“闯、非、常)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宝宝叫——闯闯,“闯闯”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给它换个词吗?小朋友们今天读书读得真好,姚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师生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复习巩固 1.(戴着头饰)我亲爱的孩子们,世界很大很大,非常美丽,我一时也说不完呐。省略号就是还有很多美丽的事物。妞妞们,现在你们已经走出了南极,你看到了什么呀? 出示句式:“啊!我看到了,美丽极了!”指名说。
2.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真好,你们瞧,妞妞特地从南极来给你们送礼物啦!我们一起接她的礼物吧!齐读词语:“柔软、温暖、生活、南极、清新、颜色、惊奇、欣赏、闯闯、非常”。3.让我们把课文也来读一读吧!【课堂总结】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 这些能力的获得与学生的语言智能关系最为密切, 但是语文学习并不仅仅和语言智能有关, 还牵涉到其它智能。如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或模拟的交际, 就要涉及交往—交流智能;用语言表达思想陈述理由, 就要涉及数理—逻辑智能。所以, 语文教学与其他智能同样联系紧密。在传统教学中, 教学过程过分程序化而忽略思维和情感教学、教学方法单调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 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和有吸引力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以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学生的智能是多样的, 我们应该更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 包括其弱点和长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通过各项智能协作参与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迁移各项智能, 实现为语文教学所用, 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 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实践
小学的语文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最好活动, 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听、说、读、写训练, 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经验。笔者尝试通过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能, 在语文教学中开发、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下面以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比尾巴》为例, 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并将此教案具体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多元智能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与教学得到的实际效果, 从语言、内省、逻辑、空间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利用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 即能运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评价、鉴赏、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
(1) 听的能力。
在情境导入部分, 笔者采用了看动画、听录音的形式, 让学生倾听并思考。通过直观、动态的图像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人公, 在听配乐朗读之余, 舒缓上课前的焦虑情绪, 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内容中。同时, 向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 使他们听的训练变得有目的性。
(2) 说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记住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以及每个动物尾巴的特点, 设计了这样几个“说”的内容: (1) 请学生用“参加比尾巴比赛的小动物有, 有, 还有。”的句式说话,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样的句式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同时, 为学生的说话训练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有背景、有提示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训练, 从而使学生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 小组合作: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 互相说一说。设计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活动的环境, 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认真倾听, 并积极参加讨论,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 语言训练, 说一说:动物们接着比了, 结果是, 这个设计使教师掌握了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后的语言运用情况, 重视交际互动后的反馈, 并做好引导。 (4) 课外拓展环节是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所理解和积累的语言能够自然运用而设计的, 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词语和句式之后, 还要学会应用,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3) 读的能力。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 用问答的形式告诉学生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在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按要求个别朗读、换不同问答形式朗读、男女生互读、同桌合作朗读、分小组配合读、跟着老师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读等形式,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儿歌带来的独特魅力, 并充分利用儿歌便于朗读的优势, 使学生达到熟读成诵, 强化记忆, 提高语感的目的, 同时, 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4) 写的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 以便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中的“写”, 笔者对“写”的内容进行了设计:有书空、描红等。由于课堂上只有35分钟的时间, 写字时间不能占用太多, 因此, 在要求会写的四个字中选取了“比”和“巴”。
2. 在交流反馈中提高内省智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内省智能, 要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 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能力。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 笔者设计了语言训练环节, 并提出了若干问题。接着, 先让全体学生进行准备, 再请若干学生回答, 要求回答不够好的学生认真倾听其他说得好的同学的示范, 使他们有时间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 然后让他们再说一次。对说话内容的自我修改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 是一项自觉性的活动, 决定于学生的认识。因此, 教师应在必要时给予评估、示范, 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在教学中, 通过反思, 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同时, 还有效地开启了他们的内省智能。
3. 在语言训练中锻炼逻辑—数理智能。
朗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对学生进行朗读理解训练, 让其寻找、筛选、加工语言信息, 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如类比、对比、因果、逻辑等关系的敏感。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 笔者请全班男女生对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 (问三句, 再答三句) , 然后, 媒体出示一问一答的形式, 请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句式, 朗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这些朗读具有挑战性, 学生通过寻找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 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使思维和表达相互促进,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
4.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促进视觉—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指对结构、空间、色彩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最直接的手段是利用真实空间, 借助教室或物体的位置进行直观教学。如给“长”字找好朋友, 如果学生说不出“长方形”这个词, 就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提示, 可指着学生的课桌问:这是什么形状的?又如, 学习“伞”这个生字时, 指着“伞”字, 问学生:它像什么啊?并拿雨伞的实物举例说明哪部分是伞面、哪部分是伞架和伞柄, 教学生通过字形记住生字。此外, 还设计了突出动物尾巴特点的图片, 请学生观察黑板上小动物的贴图, 回答三个问句所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观察中注意事物的空间范围和事物本身的特点。在板书的设计上, 形象具体地将课文中所讲述的动物比尾巴的内容和特点层次分明、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看后对儿歌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鸟”这个生字时, 采用一字开花的形式, 通过这个发散图形, 找到“鸦、鹅、鸽、鹊”等几个同部首的字,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帮助其记住拓展的生字, 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这些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如真实空间、实物、图片、板书、图解等形式的展示来强化教学内容, 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视觉,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5. 在合作学习中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与人交往合作, 准确辨别、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 并据此做出适当反映的能力。在教学中, 对小组的组成做预先的指导, 再让学生充分交流。这样的合作学习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 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 使学生愿意沟通, 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此外, 设计请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朗读情况这一环节, 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学生就可以在互相评价中使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这样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环境和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 充分发挥了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的优势, 学生也在评价中使自己的交往智能得到提高。
6. 指导学生观察自然, 培养自然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就是要创造环境使学生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世界, 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 摸索自然界的规律。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 由于受交通、安全等具体情况的限制, 不可能把教学场所设置在动物园。因此, 在总结全文时, 提倡让学生家长带他们到动物园里进行观察, 贴近自然环境, 从而尽可能地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观察, 收集自然观察的资料, 制作动物剪报。由此,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 使之探索自然的无穷奥秘, 培养起热爱大自然和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7. 创设情境, 开发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语文是以语言和文字为物质媒介, 再现生活并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它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小学生听觉敏锐, 善于模仿, 具有音乐潜能。因此, 把音乐和语文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音乐智能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采用了看动画、听录音的形式, 利用音乐创设特殊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 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 去感受课文内容, 并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另外, 跟着老师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读课文这一环节的设计, 把音乐中的节奏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中, 为学生的记忆与积累提供支架, 使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因此, 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 且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
8. 设置各种活动, 培养身体—运动智能。
在教学过程中, 反义词游戏这一环节的设计, 即是利用表演来提高学生的肢体运动智能。在活动中, 让全体学生起立, 并让所有学生跟着笔者动起来:教师说长, 学生说短;教师说胖, 学生说瘦;教师说高, 学生说矮……在说反义词的同时, 要求全体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示这些词的意思, 他们用身体动作的表演是全方位投入的, 能够同时训练肢体语、口语和书面语, 促进语言与肢体的配合, 实现动作与表情的协调。活动中, 几乎所有学生都会被活跃的气氛所感染, 并十分积极地投入其中, 由此, 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记住教学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使学生在短短的35分钟之内, 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同时, 学生在学习中, 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相当大的提高。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 笔者发现, 为了学生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应落实到语文教学上, 并注意:在设计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教案时, 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为主, 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此外, 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 交流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使发展不平衡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 从而培养其对学习的信心, 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实现个性张扬。
总之,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且学生乐于接受。在教学中, 教师应继续探索多元智能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优势,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多元智能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 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 (美) 加德纳.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3] (美) 拉泽尔.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M].吕良环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4]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 2001, (12) .
课题 19、熊妈妈听电话 教时 1 日期 .7.
班级 一(5) 教师 陈秀蓉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认识本课生字:响、请、讲、束、争、再、次、完、她。会使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再”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读出熊猫妈妈和孩子互通电话时的语气。能根据课文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句式说话。
(3)和同桌分角色玩打电话的游戏。
二、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阅读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把中国人民的友谊传到了世界各地。
三、教学重点:
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认识本课生字:响、请、讲、束、争、再、次、完、她。会使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再”
四、教学难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读出熊猫妈妈和孩子互通电话时的语气。能根据课文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句式说话。
五、教学准备:
图片,头饰,识字卡片、课件
六、板书设计
19、熊猫妈妈听电话
谁 哪儿
丽丽 日本横滨
明明 法国巴黎
林林 美国纽约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和我们一起上课。他是谁呀?
板书:熊猫。(猫是一个反犬旁的字,我们一起来写一些。)
大家看,我们的熊猫多可爱啊。胖乎乎的身子,毛茸茸的耳朵,它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因为只有我们国家才有熊猫,所以它被称为我们的国宝。熊猫曾被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传递友谊。你们瞧,熊猫妈妈在干什么呢?
齐读课题。
二、学习最后一小节:
1、老师这儿有一句话,谁来读一读?每个字音都读准了,真了不起。
同学们,这句话中有个生字宝宝,(完),谁来跟它打声招呼?
指名读。师:完是一个前鼻音的字,我们一起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
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高兴这两个字你读得很响亮,老师听出来了,熊猫妈妈很高兴,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读一读这句话。
2、同学们,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一问吗?
评价:你问的是原因。你问的是课文中的人物。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你们认真学习课文,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更了不起了。大家能做到吗?老师相信你们。
同学们,熊猫妈妈为什么高兴极了?我们一起去听听熊猫妈妈是怎么说的。听的时候,大家要--(生)仔细听,用心记(听的习惯培养)。看哪个小朋友能一字不差地重复一遍。(听课文录音。)
听清楚了吗?谁来重复一遍。你听得真仔细,熊猫妈妈就是这样说的。(点击PPT)。我们来夸一夸XXX。同学们,这里的“她”指的是……?因为熊猫妈妈是女的,所以这里用……。齐读熊猫妈妈的话。
知道熊猫妈妈为什么高兴极了吗?谁能用上这句话来说一说?指名说。说得真好。
三、学习135小节。
1、同学们,熊猫妈妈听到了谁从哪里打来的电话?出示句式:( )从( )给熊猫妈妈打来电话。让我们一起看课文动画。找找答案吧!
2、知道答案了吗?谁来说一说?你听得真仔细。
板书:
丽丽 日本横滨
明明 法国巴黎
林林 美国纽约
3、我们以来读一读这三个城市的名字。老师带同学们去这三个城市逛一逛,(配乐图片)横滨是日本著名的海港城市,那儿的樱花非常有名,横滨有“樱花之都”的美称。巴黎是法国的首都,那里有世界闻名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建筑。纽约是美国的重要城市,纽约港和自由女神像是纽约市的标志。
4、(指着板书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
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知道熊猫妈妈听了三次电话?(指着PPT的学习要求说)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找到有关的句子。
谁来读一读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教法参考:
(1)三次“丁零零,电话铃响了。”(你读书读得真仔细,发现电话铃响了三次)
学习生字“响”:响是一个后鼻音的字,请同学们一起读,声音真响亮。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比一比谁读的更响亮。
指名读这句子。(丁零零,电话铃响了。)
评价:你读正确了,但是声音有点轻,谁能读的更响亮?
你读得既正确,又响亮。
(2)除了这句话,你还从哪儿知道熊猫妈妈听了三次电话?
(熊猫妈妈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听电话了,你还能找到其他两次吗?)
说得真好,请同学们这三句话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又”表示第二次,“再一次”表示第三次。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看出来熊猫妈妈听了三次电话。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 4个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呢,谁来跟他们打声招呼?
一起出示:请、讲、再、次
找4个学生读。读对了,放鞭炮。
师:同学们,请和讲是两个后鼻音的字,再和次是两个平舌音的字,请同学们一起读。
A、请讲:这个词谁来读一读?这两个生字宝宝有一个地方长得一样,发现了吗?(都有“言字旁”)。师:言字旁的字都和语言说话有关。
B、再一次:这个词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小火车……。
“再”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它的笔顺。小小手指伸出来,……。下面注意了,要先写竖,再写两道横。请同学们在书上描一描。(小朋友们写字啦!生:……)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再一次”表示……
你能区分开这两个“再、在”吗?
C、同学们,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你还会读吗?
12组、34组、56组。
四、学习2、4、6小节:
(一)、第2节(教)
指着板书问,师:同学们,第一个给妈妈打来电话的是?生:丽丽。
(1) 谁来读一读丽丽的话?
(2) 请同学们数一数丽丽说了几句话?
我请三位小朋友来读,每人读一句
(3)第一句:指名读 师:给别人打电话要先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出示:我是谁?)第二句:指名读 再告诉对方来到了什么地方。第三句:指名读 最后说说大家是怎样喜欢我的。(出示:大家是怎样喜欢我的?)
同学们,你们看,很多花捆在一起就是……。这个音节谁来读一下?
指名读,评价:翘舌音读得很准。
同学们,束的中间是一个口字,就像捆这束花用的……。师:用绳子把木柴捆住,束就是捆的意思,大家看,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呀。
2、朗读指导:
同学们,日本小朋友送给丽丽的樱花漂亮吗?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同学们抓住了雪白这个词,真会读书。
大家看,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她樱花洁白如雪,像片片雪花从天而降,美丽极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同学们,日本小朋友把这么美丽的国花送给丽丽,是表示对丽丽的--喜爱。你们看丽丽笑得多开心啊。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丽丽,比一比谁读得好。(挑战读)
评价:
你读得多高兴啊,嘴角都翘起来了。谁还想来读一读?
瞧你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想超过他可不容易,谁再来挑战?
老师听出来,有更多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了,你笑得更开心了。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生合作读:1、老师和一名学生。
2、老师和全班学生。
(二)、第4节(扶)
1、同学们,明明来到法国巴黎是不是也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两小节。
师: “争”是一个翘舌音的字,请大家一起读。
师:同学们,一群黄头发的娃娃,争着和明明一起照相。明明多高兴多自豪啊,能把自己当成明明,读好这句话吗?
这群黄头发的娃娃太热情啦。
你的声音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就请你做明明。哪些小朋友想和他一起照相啊?你们都争着举手,老师找谁好呢?这样吧,如果你能看着提示把明明的话说出来,老师就请你上来拍照。
(去掉明明的话,只留提示语)
(我是谁?) (大家是怎样喜欢我的?)(我来到了什么地方?)
老师请2个人。
同学们还想玩打电话的游戏吗?赶快找你的小伙伴演一演吧。2个人一小组。
3、演一演:1组展示。
谁还想演一演?男生:明明。女生:熊猫妈妈。
(三)、第6节(放)
1、同学们,林林去了哪里?
出示:出示第5、6节
谁来读一读林林的话。
评价:每个字音都读准了。
小朋友,你们想看林林表演滑滑梯吗?如果你们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把林林的三句话说出来,老师就奖励你们看林林表演杂技。
播放杂技视频。
你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呢?是呀,林林多可爱啊,大家都喜欢他。你能把林林高兴、自豪的语气读出来吗?
2、演一演
我请两位小朋友来演一演熊猫妈妈和林林打电话。
谁还想演一演?男生:熊猫妈妈。女生:林林。
(四)、表演第1--6节。
同学们熊猫妈妈听了三次电话,我请4位小朋友上台演一演。
表演的真精彩,掌声送给他们。
六、拓展:《熊猫妈妈听电话》(新编)
1、师:同学们,熊猫妈妈的孩子遍布日本、法国、美国、奥地利、泰国、德国、台湾等世界各个地方。你们瞧, 德国的饲养员再给熊猫娃娃吃鲜嫩的竹子呢。台湾的艺术家为团团和圆圆制作了雕塑,摆放在街头。这只叫玲玲的熊猫娃娃住在美国的华盛顿,那里的小朋友们在和他一起做游戏呢。
3、你们能选一幅图,也来给熊猫妈妈打电话吗?赶快找你的小伙伴练一练。
老师看到有三个小组的同学表演得特别好,老师请他们上来和我一起演一演新编的熊猫妈妈听电话。
小朋友,你们真厉害,自己都当起小作家来了。
4、同学们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是传递友谊最珍贵的礼物,我们把熊猫送到世界各地,就是把……。
熊猫妈妈有这样的孩子多自豪多高兴,谁来读一读熊猫妈妈的话?
指名读,一起读。
七、复习巩固。
1、朗读词语。
2、写字指导:
指导书后生字的描写(来不及,只写“再”,其他作为作业。)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复习与提高。
二、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时间的初步认识
(一)四、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五、几何小实践
六、整理与提高
二、学期目标
1、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在形如α+【】
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进一步学习数射线,会在数射线上数数和标数。
5、知道数源于计数,经历由具体实物的计数一步步地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6.通过对时间的认识与学习,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并认识到能用数字来表示时间。
7、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
8、通过提出自己的算法,并与他人交流算法,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9、能说出以具体物体为参照中兴的左右位置。
10、逐步体会数学和数学应用的过程,端正学习态度,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索的欲望。
11、通过百数表复习1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2、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1、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10个,句子2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4、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2.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都知道了当时的情况是极其危险的,要朗读出危险的语气。指导朗读。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海中救援》。4.齐读课题。5.学生质疑
谁在海中救援,结果怎样?
6、交流答案,检查预习。
二、学习课文,朗读理解 1.学习课文2到6小节。出示学习单:
(1)读2、3、4、5小节。(2)学习生字
(3)划出你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2、交流反馈。
出示重点句子并指导理解和朗读。“当救援的小艇——回家的路” “他的母亲——唯一的依靠”
“妈妈,我必须去——消失在黑暗中” “汉斯正站在——我哥也在”
指导品析并朗读,结合内容指导学习生字,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第1句结合学习生字:营、搏、懈、怠
a.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注意“营”是后鼻音。b.查字典理解“毫不懈怠”。(懈怠就是松懈懒惰。)c.为“搏”找姐妹字。
第2句结合学习:哀 依 靠(形声字)第3句结合学习:吻(换部首)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企鹅和妈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1-04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7-24
沪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9-10
《掌声》课件(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1-06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的测试题和答案10-04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共两课时)09-17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7-23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教学反思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