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优秀散文(通用10篇)
亲情、友情、爱情,渐渐长大的我们也慢慢成熟,学会理智的看待这些充满我们一生的爱。这些故事相信肯定伴着泪水、欢笑、幸福、悔恨。也许,这——就是青春的味道。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学会感恩、珍惜,在我们的心里留下青春的美好回忆。或许那种感觉就像一杯西番莲的果汁,怪怪的,说不出到底是什么味道,总之感觉很新鲜。
其实青春的故事不一定非要有爱情做伴的,青春是丰富多彩的,友情的故事同样值得珍惜。爱情是需要缘分的,强求不来,我深信这一点。它会突然扑进你的怀中,闯入你的心,没有一点防备,让你又爱又怕。你的喜怒哀乐全被那个人控制,他或她被你放大成全世界,而全世界你的眼里只有他或她,而有趣的是他或她又不一定是那个和你牵手走过一生的人,他或她可能注定只是你人生中的过客。我相信有从初恋就能相伴一生的爱情,但更多的是带着伤痛走进另一个人的怀抱。笑着流泪应该是我们青春画卷里最多的表情,生活告诉我们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要坚强微笑的走下去。因为这才是人生。那些泪水是成长的代价,是我们最真实情感的宣泄。
青春是什么滋味——,是我们望着被雨朦胧的窗子,红着眼圈,喝着浓浓的苦咖啡,借以来浇灌我们刚刚告别一段恋情的苦涩的心;是我们拉着朋友的手,在海边奔跑、大喊,踩着浪花,嘴里吸着柠檬茶,相互微笑注视的幸福时刻;是我们一起为了同一个梦想挥洒汗水,获得成功后,带着还来不及擦去的汗水,一同躺在草地上,疲倦的闭上眼睛的那种心满意足——也许青春像巧克力,谁也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我想这就是青春的魅力吧!
用热血融化寒冰
“最艰苦的担子我们挑, 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去, 最紧急的关头我们上, 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时刻准备着, 吃苦在先, 冲锋在前……”这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2008年抗冰抢险保电攻坚战中留下的铮铮誓言。
2008年1月, 由于连续多日暴雪, 仙女山3条10k V线路因导线覆冰严重, 倒杆断线几十处。突击队队长秦小云带领队员天不亮就赶赴现场, 他们连走带爬, 把抢修物资运上山。队员谢小林、王银川在雪林里巡了一天的线, 身体被融化后的冰雪泡得发白。公司前任团委书记罗洪长期在山腰低谷抢修, 双脚长满了冻疮, 又痛又肿, 原本穿40码的鞋只能换成43码的鞋, 他说:“大码的鞋能减少摩擦, 虽然爬山、走路不方便, 但是能减少疼痛, 跟上抢修节奏。”队员肖世云顶着凛冽寒风, 在电杆上工作六七个小时, 下杆后双脚冻僵, 竟一下瘫坐在雪地上。
当年正月初一, 羊角分队队长熊孔明刚从抢险现场返回, 还未换下被冰雪渗透的鞋和裤子, 就接到妻子流产的电话。熊孔明今年都37岁了, 妻子有病一直没有怀上孩子, 结婚10年来, 好不容易怀了宝宝, 可是又……他知道后沉默片刻, 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老婆, 到处断线, 山上有1 000多人没有电, 我是队长, 你要理解我, 不能回家照顾你了, 我对不住你!”
山上冰雪覆盖, 荆棘密布, 杂树丛生, 根本就没有路。脚下打滑的史志国, 被沉重的角钢压倒在雪窝里, 队员们急忙拉起他。这个硬汉活动活动臂膀, 扛起角钢迈步继续往前冲。在山间阴冷的寒风中, 党委书记冯小明亲自带领突击队, 扛着数十千克的角钢, 一步三滑, 艰难前行。
冰天雪地, 年轻的突击队员们高举“青年突击队”旗帜, 冲向抗冰抢险保电的第一线, 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冰雪中重新“站立”的杆塔, 分明是武隆电力铁军用信念浇铸的钢铁脊梁!
用行动彰显责任
2009年6月5日, 武隆鸡尾山发生特大山体垮塌, 74名矿工和村民被垮塌山石掩埋。灾难发生后, 126名队员冒着山体垮塌的危险, 星夜奔赴受灾现场。他们克服高温、暴雨、垮塌山石、泥石流、道路不畅等困难, 不分昼夜安装变压器、架设导线、敷设电缆……连续17天, 坚守在救援一线, 做到“救援抢险到哪里, 电就供到哪里”, 被当地老百姓誉为“投入战斗最早、战线最长、工作任务最重、战斗力最强、成效最突出”的团队。
6月7日夜, 检修分队的突击队员在上面是摇摇欲坠的山石、下面是万丈深渊的狭窄山路上, 用布满茧子的双手, 一把一把拖着沉重的电缆。队长张敏被雨淋湿的工作服, 湿漉漉地捂在身上, 全身皮肤长满了红疮, 发肿的双脚仍不停走动着。8日凌晨2时, 队员们才结束战斗回到救灾帐篷, 来不及换下湿透的衣服和满是淤泥的胶鞋, 抓起方便面就往嘴里送。风雨中, 他们已整整15 h没有进食。队员徐成, 工作点离家不足2 km, 可整整6天没进过家门。连日的降雨和繁重的工作, 使他患了重感冒, 可他仍挺直腰板, 坚持工作在救援现场。
6月9日中午, 保电现场热浪滚滚, 气温高达39℃。队员们在几近笔直的崖壁上, 穿越灌木密林, 攀着绳索, 踩着碎石泥汤, 艰难下行200余米, 到达坡度70余度、海拔1 020 m的崖壁, 在险峻的峭壁间打出了一条“生命”通道。烈日下, 队员们忍着高温酷暑, 干渴饥饿, 弓着腰, 迈着沉重的脚步, 吃力地拖着沉甸甸的导线, 工作服上布满汗渍, 黑黝黝的脸上只有牙齿是白的, 背上、胳膊上和脖子上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 但他们仍挥汗如雨, 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
用爱心书写辉煌
几年来, 这支朝气蓬勃、追求奉献的队伍一直在扶贫济困、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春风般温暖人心、给人希望。他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开展富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各类活动。
在开展“青春光明行”、“供电服务进社区”、“金牌服务迎奥运”、“迎祖国六十华诞, 展供电服务风采”等主题活动中, 志愿者利用节假日进社区、进村社摆摊设点, 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安全用电知识, 并现场办理用电申请、服务投诉等, 受到当地政府与百姓的广泛好评。他们还走进学校, 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为全县中小学生上一堂电力安全知识普及课。同时, 服务队与县特殊教育学校“1+1”结对, 将孤残儿童作为重要服务对象, 定期为聋哑学生授课。
一、严把选拔推荐关,师资队伍建设在广泛宣传、层层推荐中稳步推进
为做好师资的选拔推荐工作,真正把有爱心、有能力、有水平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全省的青春健康师资队伍中来。一是思想重视。为确保师资人员的选拔推荐质量,省计生协召开了专题办公室,研究了《全省青春健康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以卫生计生、教育等专职人员为重点,积极做好优秀师资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努力建立一支从事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的高素质骨干队伍。为此,省计生协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青春健康师资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标准条件,要求各市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好中择优,切实做好青春健康师资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二是深入发动。各市接到《通知》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传达学习,与驻地学校、医院、社团、社区等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联系,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发布网络信息等,对选拔推荐的范围、条件、方法和程序进宣传,积极倡导符合条件人员参与到选拔推荐的工作中来。三是认真遴选。各市整个选拔推荐工作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县市审核”等程序,坚持“标准公开、流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大家监督。对于初步推荐人选,严格把好初选关,指导符合推荐选拔基本条件的人选填写推荐表等相关材料,对候选人上报的材料,仔细审核,严格把关,确保上报推荐材料能够真实反映推荐者情况,保证上报材料的全面、准确、规范。
二、严把培训认证关,师资队伍建设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中确保质量
做好师资培训和认证工作是确保队伍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是明确标准。省计生协提出,参加省级青春健康师资培训的人员必须符合热爱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了解青少年,并乐于为其服务;具有一定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有一种长期从事此项工作的各种准备。二是搞好培训。省计生协对各市选拔推荐的青春健康教育师资,每年进行不少于5天的集中培训,聘请国家青春健康教育专家及培训师上课。培训始终贯彻青春健康教育的理念,反复强调主持人的职责是帮助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使他们成功地迎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挑战,主持人要成为青少年的朋友,坚决反对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我们先后培训师资200余人,建立了一支“愿做、会做、能做”这项工作明白人和志愿者,促进全省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千家万户增添福祉。三是严格认证。做好认证工作是把好优秀师资“出口关”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全省青春健康教育师资认证工作有序推进,我们成立了全省青春健康教育省级师资认证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判组和现场监督组等组织,专业评判组由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师资、省级青春健康工作专家以及省、市两级的青春健康项目负责人组成,明确了工作分工和要求,为有效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师资认证工作提供了保障。师资认证分笔试、微课、现场课等环节,认证内容以青春健康培训教材《成长之道》为主,着重考核参评人员对青春健康教育内容的熟悉度、青春健康工作理念的领悟程度以及参与式培训方法的运用能力。笔试和微课两项成绩优异者,参加现场课环节。
三、严把管理教育关,师资队伍建设在明确任务、落实制度中得到落实
青春是什么,熟透的花朵转化成青涩的苹果
花朵的熟透,示意着童年的逝去,青涩的苹果,又寓意着新的开始
因为新的开始,还不知何时果落,无畏狂风吹,只顾一个劲的摇晃
坚韧的枝头会拉着我们永不坠落,而总是摇晃,不知道暗疾,呵呵,这就是青春
一颗树上不只我一个青涩的苹果,借问其他的苹果也随风摇晃,自己为何要脱群不同
总是摇晃不停,躁动充溢着整个世界,耳边,丝毫没有一丝宁静
枝头也会疲惫,它不语,我们年少躁动,也不去倾听
老时果实沉甸甸,风无法在带我们晃起,才担忧,才惊讶,原来我们与枝头的联系,比想象的.,是要如此地轻
其实很早就在意,曾经狂风带给我们的刺激,如今是很严重的危机
曾经年少时候晃得最猛的焦点,如今很多都早早坠落
曾经被我们看做傻瓜,随风不起哄的苹果,如今大多还很坚韧地,稳挂在枝头
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也唯有那稳挂枝头的果儿,才能最终见到那秋季的美好丰收
什么是青春,什么是人生,就像是一首歌,青春的低调酝酿,后才有人生的高潮起伏
倘若青春就先高潮起伏,那唯有像早落的果儿,见不到真正的秋季美好丰收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分岔口,自己抉择,自己走。哪条路都会有曲折,都会让你经历痛苦与欢乐。悲欢离合更是人生常态,这个阶段我们分散了,说不定下个路口,我又遇见了你。
未来有多少阻碍我无从知晓,但我能够决定的是自己的心态,我会享受走在人生路上的每一种经历,即使周围全部是陌生人,没有人与我分享我也会小心地储存在心底,我知道,每个关心我的和我关心的人都会感受到我的快乐。我不想把我的时间浪费在后悔选择了这条路,别人的也许是康庄大道,自己却是泥泞小路,但这又何妨?因为我充实地过好了我的每一天,让我每一天的足迹都变得有意义。也许还有人在迷恋路边的风景,可我会留恋,不会痴恋。
也许当我们在下一个纬度相遇的`时候,有人已经披上了世故的外衣,戴上了伪装的面具,习惯在所谓的文明面前表演另一个自我,原来真实的人性就这样被岁月的洗礼和人世的沧桑压抑,曾经纯洁美好的心灵已消逝殆尽,已然成为世俗的奴隶。可我相信,当我们面对面,相视一笑,所有的一切混沌、迷茫、萧索都会融进这无遮无掩的笑声里,阳光下的我们依旧朝气蓬勃。
岁月如白驹过隙,生命如日出日落,在陷落的惊悸中,人需得却破解着亘古的谜题。所谓青春,并不是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一种心态。
“容颜易失,青春不常在”,青春就像一束鲜花,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是短暂的,青春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人生经不起等待,爱情经不起等待,人的一生,如果将时间浪费在等待中,便丧失了生命原本的真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放下所谓的等待,做今天的主人。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只有我们一如既往的向前冲,那么生命中才能盛开最辉煌的色彩来!青春是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只有我们懂得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那么她才能容光焕发,灿烂耀眼,所有的阴郁和灰暗也将会遭到她的驱逐。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我们一旦心海枯竭,那么锐气便会被冰雪覆盖……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舞动青春的岁月,用鲜血来点燃心中的那盏心灯,做季节里的主人。四月是百花的盛会,四月是百鸟争鸣的季节,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陶醉在春天美丽的童话里。
“忆昔少年时豪气壮胸怀”,纵使她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是否也应该细细品味;纵使她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我们是否也应该让她永不老去。只有把握好了青春,纵使岁月增添了皮肤上的皱纹;只要热情还没有冷却,那么精神也不会枯萎、松散。人并不随着岁月的累积而衰老,而是随着没有理想的`心态而老。所谓青春,并不是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一种心态。卓越的创造力、坚强的意志、艳阳般的热情、毫不退缩的进取心以及舍弃安逸的冒险心,都是青春心态的表征。
花开在春天,学习在少年。纵使我们有惊人的天赋,我们也经不起岁月的磨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用爱的文字写下一篇篇爱的文章;爱我所爱,做今天的主人,与青春共缠绵。我们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惊人的仰慕心”使我们不断追求如夜空中闪亮星辰的事物和思想,而且能够勇敢去面对挑战;对人生,也一如孩子般,以无止境的好奇心去探讨、去感兴趣、去爱。
漫步在这个花季,品味着人生。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只要我们把握好了青春,我们就能活出生命的滋味。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无情岁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皱纹,而热忱的丧失,会在深处打下烙印。年月的轮回就一定导致衰老吗?要知道呵,老态龙钟是因为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生命还在,希望还在,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青春有酸甜,也有苦辣,纵使失败多于成功,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为怕后一刻的失去,而怯于此——刻的攫取了;我们就不当因为长久成功之后的失败,而黯然神伤了;我们就不必因为自己不再年轻,而感慨叹息了,因为我们毕竟年轻过、胜利过,我们毕竟曾经占有历史当中的一刻啊!(刘墉《萤窗小语》)
年轻就是和信念与共,年迈则是与疑惑与共。
年轻就是和自信与共,年迈则是与恐怖与共。
有希望,就有无限青春,而失望,只会带来衰老。
不要失去唯有年轻才有的灵感——大地、神、人所给予的美、喜悦、勇气和力量。
60也罢,16也罢,每个人的心田都应保持着不泯的意志,去探索新鲜的事物,去追求人生乐趣。我们的心中都应有座无线电台,只要不断地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和力量,我们就会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线,使自己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起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美国散文《青春》)
身体作为人类生命的基础, 它既是一种物性的存在, 又是一种符号化的肉身, 就像道格拉斯所言:“身体——我们吃什么、怎么穿戴和爱护身体的日常习惯——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这种肉身化的符码, 铭刻着文化的印迹。因此, 我们视“身体是一种有力的象征形式。文化中的主要规则、等级制度甚至形而上学的信念都记录在这个表面, 并且通过身体的具体语言得到强化。”[1]而在整个人类的文化编码中, 身体本身又构成一种强劲的文化隐喻。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英国十七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法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露西·伊利格瑞等从不同视角反复提示:与身体形态学相关的想象为诊察和展望社会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幅蓝图。然而, 在当代的文化视点中, 身体的青春化征象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媒介与商业广告到处充斥着“青春身体”的招魂幡;各种流行杂志更是大谈青春美体的秘诀与青春不老术。一场仪式化的身体魅惑术时时将目光投向青春美神。因此,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解读, 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当下文化视点的身体化热潮。
一、技术介入下“身体”的青春化塑形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把身体称为“最美的消费品”, 他说:“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 有一种比其它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人们给它套上的卫生保健学、营养学、医疗学的光环, 时时萦绕心头的对青春、美貌、阳刚或阴柔之气的追求, 以及附带的护理、饮食制度、健身实践和包裹着它的快感神话——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了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2]身体成为当代人关注的重心。于是, 一种新的产业——身体工业应运而生, 并迅速发展, 它帮助人们维护、重塑自己的身体形象, 以便使身体能够承担更多的文化意义。而在身体工业众多的身体维护目标中, 保持身体的青春化状态是其最核心的一个。
在当代, 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向青春的回归, 于是, 身体工业便找到了市场, 它的作用就是研发各项技术, 改造人类的身体外形, 从而在技术的介入下再造“青春神话”。近几年整形美容业异军突起, 成为“身体工业”领域的主力军。各类整形外科医院及美容院在塑造美的身体的行动中, 都不遗余力地为抗衰老葆青春作着不懈地努力。如眼睑提升、超声波去皱、拉皮等, 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帮助千万女性恢复“青春的容颜”。据一些西方学者统计:“美容院的数目在1971—2001年间增加了五倍, 从两千三百家增加到了一万四千家;还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大量减少的美容外科手术, 如今每年要做数百万个。二十一世纪以来, 在法国每年甚至增加十二万个, 在美国增加近百万个。2000年仅吸脂一项就是1990年的十倍。”[3]“美容第一次变成了既多样化又普遍化的实践活动”[4]。国内学者潘知常也认为:“人类的文化、审美已经被技术武装到了牙齿。一个广告女模特儿在广告上洋洋得意地说:‘美是秘密吗?我不觉得。’确实, 美已经不是秘密, 而成为一道道工序:纹眉、纹眼线、睫毛加长、高分子合成双眼皮、无痛拉皮去皱、无疤痕去眼袋、激光祛斑、电子漂白、人工酒窝、软组织注射隆胸、超声乳化抽脂减肥, 等等。”他又说:“古代诗歌中歌颂什么的都有, 但是就是没有歌颂睫毛的, 这说明在古代还不存在睫毛的美化。然而在当代却由于技术的介入而发现了这一细微的美, 到处可见的睫毛夹、睫毛膏、假睫毛就是这一发现的例证。指甲的美也如此。修正涂磨指甲的审美时尚应该说是自古有之, 但是, 没有技术的极大普及, 20世纪指甲美的时尚就不会得到迅速发展。”[5]技术的进步在为身体美化的同时也为人们留住青春的容颜提供了可能, 比如说, 面部拉皮等手术, 就是要人为地通过生拉硬拽来使紧绷的皮肤驻足, 重返年轻时代;而纹眉、纹眼线、纹唇线等等则把青春的状态雕刻进了身体, 形成永不磨灭的青春痕迹。通过以上种种的美容整形方法对时间的线性发展进行阻隔, 从而使时间被浓缩在某一个人为设定的特殊基点上。在这个基点上, 时间从时间隧道里脱轨而出, 失去了既有的、规则的向度, 不再使人容颜衰老、姿色尽褪。可以说, 当前社会实现“青春梦”的一个特定的方式, 就是技术化的青春身体形象再造。
二、“身体青春化”的跨阶层、跨年龄性
在种种科学技术的作用下, 人很快就会陷入到时间的迷宫之中, 彻底改变自我生物钟的时间感。通过各种美容整形术来对时间已经留下的痕迹进行抹煞, 对时间将要留下的划痕进行预先的理想构造, 使岁月的刻画难以再作用于人的体貌。人们迷醉于潜意识中对青春梦与拒绝衰老的种种幻觉, 在弥漫着青春气息的文化氛围中, 制造出超越时间的青春神话。现在由于挽留了历史, 创造了未来而具有了神性, 现在的青春状态蕴含着种种个体青春期的可能性, 人们只需要把握住“此刻”, 就可以不受时间的牵绊, 以青春的身体形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游历于青春乌托邦的王国。这破坏了时间的整体感, 拒绝了时间对人身体状态的改变, 使青春成为现在唯一的时间标准、也成为唯一的审美标准。现在成为了唯一存在的时间, 过去成为了可以戏拟的参照, 可以忽略的存在。美容或者整形的最终结果使得现在的现实和现在的历史直接性获得一种光彩美丽的海市蜃楼的魅力和距离。年轻时富有弹性的肌肤和轻盈的躯体在美容师和美容器械的作用下得以再现和延续, 通过延长自身的生理年龄, 来调试自己的心理年龄, 从而改变社会处境。对人们来说, 对容貌的焦虑和痛苦往往产生于对时间造就的形象的审视, 当在身体工业的加工下把一切挽留在现在的理想状态时, 人就无法再抽身反观时间的流逝, 也不太可能重返改变前的状态, 或者改变已经规划好的未来, 从而也就不会再产生对时光飞逝的种种恐惧和对人生易逝的伤感、青春不再的焦虑。
虽然, 美容业的普及与后工业时代文化工业的不断扩展, 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的地位差异和文化上的年龄差别。但是, 它在社会审美风尚上, 却表现出了跨阶层、跨年龄的大众化趋向。
首先, 就跨阶层趋同来说。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在论及西方社会在19世纪末大百货商店对女性审美重构所起的作用时说:“大百货商店, 特别是‘廉价’百货商场‘在第三产业的打工者中间传播市民文化, 并把他们引向中产阶级的彼岸’”[6]。这句话对于我们分析“身体青春化”追求对社会各阶层审美风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社会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大型超市、广场、电影院、歌舞厅等都市化的消费、娱乐空间, 正是这些公共空间成为中国第一批大量涌入城市、感受城市生活、体验城市情调的打工者的重要课堂, 正是这些渴望城市、想像城市人一样生活的人把流行与时尚的概念传播到中间地带, 甚至偏远的山村角落。在这种先于经济、政治体制的中产阶级化审美情调在文化生活中蔓延的同时, 随之播撒的也有对“身体审美”的观念与风尚, 我们看到“美容方法向迄今为止尚未为人所知的阶层扩展。大众化使人的外表发生了巨大变化, 令显而易见的社会差距变得模糊:‘要找出一个从前那样的平民女子越来越难’。”[7]通过护肤、美容、美体追求, 身体的青春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追求, 使社会大众在身体审美上表现出大众化或趋同性。
其次, “身体的青春化”也使得不同年龄的人群向这一审美风尚靠拢。只要我们稍作留意, 就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打扮都在向成熟而性感的青春身体审美靠拢。一方面, 就未成年人的服饰与化妆来看, 如今几乎接近成年人或准成年人, 甚至少年、童年也在分享着化妆品、外科整形手术、自我装扮和美容所带来的“青春魅力”。这使得十几岁的青少年提前进入准成人世界的消费领域。另一方面, 就中老年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调来说, 他们对“青春的眷恋”、对生命激情与青春身体的渴望, 体现在“抗衰老革命”的行为中。“今天‘五十到七十岁’的人生活得‘几乎和他们的下一代一样’:各种各样的活动, 如驾车、度假、自我保养;寿命延长必然突出的平等感觉、卫生功效的扩大、生物学的更新。关于这些变化中的一种‘抗衰老’文化繁荣起来:‘今天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是‘如此富于变化’, 或者简单地说, ‘美丽不分年龄’已经确实无疑了。”[8]带着各种再生激素的补偿、化妆品的疗效、流行歌的节奏、交谊舞的旋律, 使老一代的人们似乎看到了青春到来的梦想。
因此, 在当代, 青春化的身体几乎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对它投入了关注与渴望拥有的目光。
三、“青春形象”:视觉文化时代的欲望修辞
法国情景主义者居伊·德波认为, 在现当代社会中“最发达的商品形式是形象而非具体的物质产品”, “在二十世纪的后50年中, 形象将要取代铁路和汽车的地位, 成为美国经济的驱动力量”[9]。身处当下的中国文化环境中, 我们不得不感叹居伊·德波深邃的洞察力, 因为我们也已经处在一个被各种形象包围的世界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大众传媒技术的推广, 特别是计算机的运用, 图像日益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文化文本, 在一定意义上, 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 其突出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图片、影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体育运动的视觉表演、印刷物的插图化等等, 图像压倒了文字, 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 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10]而且, 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依赖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来认识、了解现实并根据这些经验来规范、指导自己的生活。在充斥于各种媒介的众多图像中, “青春身体”的图像与具有“青春意蕴”的画面比比皆是, 如各类影视作品里的俊男靓女, 杂志画报上美艳绝伦的明星面孔, 大型商厦、超市展示的巨幅广告画中青春靓丽的美女帅哥……, 那青春的脸庞、青春的体态、青春的笑容、青春的服饰尽情地展示着青春的魅力, 那优美的体型、光洁紧致的肌肤, 充沛的活力与激情, 处处透射着因青春而美丽的自信。可以说,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痴迷于青春、健康、和肉体之美的时代。电视、电影、占主导地位的可视媒体制造出大量坚持不懈地昭告人们要铭记在心, 优雅自然的身体和魅力四射的面庞上露出的带酒窝的微笑是开启幸福, 甚至是开启幸福实质的钥匙。”[11]
当代大众传媒制造着一个个“青春形象”, 并使对“青春形象的追求”成为大众的一种普世化的审美追求。首先体现为对理想身体模式——青春身体的塑造, 传媒强制性的规定“身体美的视觉标准, 比如女性的苗条、三维比、皮肤的精致;或男性的健壮、活力和力量。……这种模式是通过各种媒介来展示的:通过模特儿、演艺明星、体育明星、主持人、青春偶像等种种视觉形象来确立或形成普遍规范的;通过诸如选美、健美比赛、体育运动、广告形象、演艺节目、画册画报、偶像形象等媒介方式塑造的。”[12]电影在这一理想身体模式推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梦工厂著称的电影业制造了一批批的“青春形象”, 并将这种“青春形象”的审美风尚普及成一种“大众化的美丽”。同时, 电影还提高现有的美的标准。它“调动身体、光线、银幕、观众超越时空的感觉。电影用虚幻为真实服务, 把虚幻的影子想象成为‘美丽的使者’”[13]。此外, 每天反复播放或刊登在各种媒体之中的大量广告几乎也都采用年轻的演员, 并配以展现青春活力的画面, 制造出一组组“青春”的意象。有的广告宣传其产品有“永葆青春”的功效, 有的广告反复地向观众暗示着产品所具有的“青春”意蕴, 诉说着商品本身所代表的一种“青春化”的生活方式。也正如陶东风教授所说:“在消费社会中, 广告信息是使我们整个文化迷恋身体的主要教唆者。在这里各种模特儿以及影视明星常常充当了‘形象大使’、‘形象楷模’的角色。她们的身体成为使大众既自卑又羡慕的‘理想身体’。电影、电视、各种各样的广告图片是消费文化中标准的身体图像的生产者和供应者, 许多青年男女就是用这种标准来监管、打造自己的身体。”[14]这一切的影像制作模式最终就是将它所制造出的美丽产品——“青春的形象”, 传播给世界的每一方土地, 从而孕育出“青春形象”这一大众化的美丽。
我们知道, “修辞学就是运用语言来说服或影响他人的一门艺术, 它通过或隐或显的策略和方式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或认同某种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 受众不但接受了这种修辞方式, 而且也在暗中改变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学会了用修辞策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生活。”[15]从这个意义上说, 当代大众传媒中的“青春形象”及其“青春”的符号化展现, 就是一种关于“青春”的欲望修辞。各类媒体上“青春身体”与“青春形象”的展演, 如青春偶像剧中的俊男靓女, 时尚杂志中的美人照、各种选美大赛中的美人体态, 各种美容整形宣传广告中的图片, 无不在讲述着青春=美丽=自信=幸福的当代神话, 它在释放当代人对“青春身体”、“青春形象”的欲望的同时, 也再一次激活和加深了人们对青春身体、青春形象的狂热迷恋, 并对青春=幸福的神话深信不疑。
四、结语
“青春化的身体”及各种媒介中的“青春形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景观, 就在于在当代文化中, 青春、年轻被赋予了肯定性的价值而不断地在宣传中得到大众的认同, 而衰老、死亡又被赋予了否定性的价值, 并在大众文化的商品消费中被歧视为低贱与卑微。正如费瑟斯通所言, “身体的‘自然’衰老与伴随衰老的种种征兆被人们理解为道德涣散的证明。皱纹、松垮的肉体、中年发福的迹象、秃顶等随衰老而出现的问题理应得到遏制——个体自身要进行积极的身体维护和保养, 可借助化妆品、美容、健身和各种消闲方式收到成效。”[16]于是, 抗拒衰老、保持青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就被赋予类宗教式的道德命令。当代人渴望重新回到青春的状态, 抹去岁月对容颜的雕刻和时间对心灵的侵蚀, 带着渴望青春的梦想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穿梭。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 “青春的身体”意味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性的吸引力与渴求、无限的希望与未来。“青春”, 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状态, 充溢着生命的气息, 它所依据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对当下现实的否定与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注释
1[1][英]玛丽.道格拉斯.自然的象征 (Natural Symbols) [M].New York:Pantheon, 1982.95页
2[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39页
3[3][4][6][7][8][13][法]乔治.维加莱洛.人体美丽史[M].关虹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226页, 226页, 184页, 227页, 226页, 206页
4[5]潘知常, 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21页
5[9][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72页
6[10][16]金元浦.消费美丽:时代的文化症候[J].粤海风, 2005 (04) :59页, 59页
7[11][12]汪民安, 陈勇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331页, 332页
8[14]陶东风.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J].美苑, 2004 (05) :3页
此刻我的心跟随着强劲节奏的音乐跳动着,我的心也跟着台上舞者的风姿一起舞动着,再加上耀眼的灯光闪烁着辉煌的色彩,把整个舞台打造得很绚烂多姿,很有青春的动感魅力!没错,这是青春的舞台,台上的舞者有一样的旋律,也有一样的热情,张扬与魅力给他们的青春印上了最深的足迹。他们用青春最美丽的色彩给舞台染上了一层金光,把青春最向上的姿势呈现给了这个舞台!
青春,有自己的过去,就如舞者从台上下来一样,有成功的喜乐,也有失败的悲伤;青春,有自己的梦想,就如舞者终有一天还会回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一样,言语中透露出他们从头再来的自信,脸上也充满了激情豪放的笑!青春,它更拥有属于自己的现在,它用永恒的奋斗把每一刻的青春都演绎得很精彩,于是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我也似乎领悟到年轻的感觉就是一种幸福。原来我们一直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来自青春年少。
青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说:青春,来源于青山秀水、陌上花田,蔓延于教室黑板、桌角笔尖,绽放于寒窗十年、攀蟾折桂,绚烂于街头巷尾、触底额前。
岂止于兵荒马乱,草草收场
总觉得,青春来得太早,走得匆忙。在青春首发站台的路牌下,我们毫无防备地上了车,踩着时间的年轮,向未来靠近。总抱怨时间漫长,总渴望快快成长,却只有当报幕到倒数站台,才惊觉,我们与青春原来是那么相见恨晚。
光阴流逝,岁月如梭
那时青春伊始,青雉未褪,脸颊的轮廓尚未凌厉分明,嘴边的婴儿肥仍显得可爱。可是,毕竟是大了些,小脑袋里原先纯色世界逐渐渲出了多彩,也惹上了烦恼的味道。
那时的心情有时晴,有时阴
在青春的世界里,小小的我们在游戏与作业中交替,在理想与现实中困惑,在依赖与独立中徘徊,在家人与友情中抉择。也许还不知道责任意为何物,但却总是争着抢着去承认错误;也许还不知道爱是什么,只是想小小吓她一下,看她哭泣的模样,只是想给她一朵小花,看她微笑的脸庞。
迷茫中徘徊
走着走着,我们渐渐丢了那份纯挚,那份我们以为的幼稚天真。不再踩着落叶,听它清脆的声音;不再抓着蜡笔,画那简笔的小人;开始在意四周的目光,没有了肆无忌惮的笑声;慢慢收起曾经的直率,只余下堆砌在心底的难堪。
那些不确定的小幸运
后来,我们的热情埋没在奔涌的题海,披星戴月。但就算是潘多拉的盒子,也有藏在最底的希望,我们还有对大学的憧憬,对那个未知世界的幻想和构造。
于是,我们握住青春的最后几年,用它们去寻找诗和远方的田野。
希望在远方
有那么一句话:从大学起,我们就踏上了离家的单行道。的确,也许一开始,我们的眸中只有即将而来的风景和对未知新奇的探索。于是匆匆之间,我们忘却了背后的家人,那在上一秒还是陪伴了我们18年的形影不离,从我们转身的那一刻开始,彼此变成了渐行渐远的离人。或许,青春本就是一条不归路。她带来的是绚烂缤纷的世界,却也带走了无忧无虑的纯真;她将我们的身形拉长,却也无声地拢弯父母的臂膀。
青春,为你义无反顾
“爸爸,你回来,求你别走……”我一边声嘶力竭地哭喊,一边踉踉跄跄地跑到他跟前,紧紧抱着他的双腿,试图作最后的“垂死挣扎”。
他低头不语,冷冷地将我一把推开。一句轻微的叹息从我头顶飘过,继而传来一阵行李箱被拖动的声音,从门口到楼梯,渐行渐远。我步步紧随、穷追不舍,却只能看见那个男人远去的背影愈加模糊,最终变成一个小小的黑影,慢慢地蠕动,蠕动……
“关希羽,给我起立!上课睡觉,像什么话!”半梦半醒之间,我分明听见了语文老师那熟悉的嘶吼声,仿若远在天际,却又近在咫尺。
“关希羽,你来背诵下刚才学习的《兰亭序》!”老师冷冽的声音再次从讲台上飘来,此刻的我,意识刚从梦境中清醒过来,先是愣了几秒,继而抬头看向老师,对上了她满是责怪的神情。但我却没理会她,不假思索地丢下两个字:“不会!”
“给我滚出去,背不会,不准进来!”她彻底怒了,像个崩溃了的疯子,与往日讲课时的柔声细语大相径庭。教室里,死气沉沉,我在众人嗤之以鼻的目光下,心安理得地走了出去,丝毫不觉愧疚。
如此对白,如此场景,在我的学业生涯里早已屡见不鲜。我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上课睡觉,吸烟打架,沉溺游戏,挥金似土,俨然一个不学无术的痞子。所有老师提起我,都会摇摇头,丢下一个朽木不可雕的表情。然后暗地里含沙射影,告诫同学对我应远而避之,生怕有人跟风效仿,沾染了我的恶习。我不知道我的罪行有没有达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但我知道若没有母亲每年上交的几万块的赞助费,想必我早已被学校一除为快了。
此刻已是暮色时分,偌大的校园里冷清得让人瑟瑟发抖,路两旁梧桐树叶子被风吹落得稀稀疏疏。时值深秋,天也转凉了,我本能地裹紧衣领,径直朝前走去。
到了学校门口,我拍了拍那个坐着打盹儿的门卫大叔。他下意识地颤了一下,看见是我,脸上立即堆满了猥琐的笑容。如往常一样,我丢给了他一包中华,然后指了指门口。他便欣然会意,赶紧从腰里掏出一串钥匙开了门。
走出大门,随手点燃了一根烟。看着烟头在黑暗中明明灭灭,顿觉像极了自己单薄的青春。没有绚丽斑斓的色彩,只有几道暗淡而又模糊影像在黑色幕布中上演。站在清冷的街上,眺望着这个城市的万家灯火,却看不清哪一抹灯火才是自己的家。或许于我来说,家早已不再是避风港,而是一道深深的伤口。
还记得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最深的一副画面就是黄昏时分,我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奖状,蹦蹦跳跳地想象着父母将有怎样惊喜的表情。只是下一秒,却在门口看见满屋狼藉的场景,书桌、椅子、台灯等家具被推得东倒西歪,衣服、书籍、碎玻璃遍布各个角落。
我躲在门口,沉默地看着。父母两人在尽情地争吵对骂,时不时对彼此拳脚相向,摔碟砸碗的声音此起彼伏。两人愈吵愈烈,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任何人抬头看我一眼。我无力地抽泣着,那种感觉就像自己置身于一个冰冷的地窖里,四周漆黑一片,荒凉和无助弥漫全身。我蜷缩在角落里,双臂紧紧抱着自己,渴望听父母再叫一声自己的名字,只是如此简单,却成了奢望。
以后的日子,他们一发不可收拾,争吵声纷至沓来,愈演愈烈。终于,在我十岁那年,父亲强行推开了大哭大叫、连拖带拽的我,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他在我的童年里彻底消失了,我的幸福也在此刻终结。
我开始性情大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坏孩子。我染黄了头发,打了耳洞,看见漂亮的女孩子就会吹很响亮的口哨。看着她们一边骂我流氓,一边惊慌失措逃离的样子,我笑得几乎流出了眼泪。
想起在小说中看到的一句话:青春,是用来折腾的!是啊,多么美妙的一句话,用到我身上真是恰好不过。
【二】
长城网吧里依旧人满为患,不时有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的声音传出。即便这里灯光昏暗,烟雾缭绕,被各自刺鼻的味道充斥着,但这些人兴致却依旧不减。
“呦,哥们,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话说这些天死哪去了?怎么不见你的游戏号有所长进?”我刚走进去,就听见角落里的阿强扯着嗓子对我嚷嚷。
“嗨,别提了,没被风吹走,倒是又被老师赶出来了……”我稳了稳情绪,在他旁边坐下。看到他桌上摆满了烟头和泡面盒子,我就知道他又好久没回家了。
这家网吧里常年驻扎着一些沉溺网游的人,阿强便是其一。他个头很矮,身体瘦弱,一年四季剃个光头,像极了《熊出没》里的光头强。他是个街头混混,整日游手好闲,不是抽烟喝酒,就是打架赌钱。仍记得与他初次相识的场景,当时的他正被一群混混围攻殴打,我恰巧路过用几千块钱帮他还清了债务。从此,他便对我感恩戴德,嬉皮笑脸一口一个兄弟地粘着我。
我一直觉得阿强在某些地方和我是相像的,譬如我们有相差无几的年纪,譬如我们同样是青春里迷失的孩子,譬如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混混”。当“混混”遇到了“混混”,不得不说这是一场缘分所致的冥冥注定。尤其在得知阿强是个孤儿的时候,我的心莫名地颤了一下,一种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感油然而生。
从前的我,每当夜深人静时,内心总是五味陈杂,说不清什么滋味。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的事实像是一粒种子,根深蒂固地长在我心灵之上。如今和阿强相比,突然觉得我们是不一样的。至少我还有一个做房地产生意的母亲,她虽不能给予我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她是爱我的。当她将一沓沓的钞票递到我手上时,那背后又隐藏了多少心酸,或许不是我能理解的。
“哥们,我最近不知走了啥狗屎运,收获颇丰。昨晚打一个BOSS爆了一个绿色弓箭,加攻击1000。立马升到160级了,还爆了一本技能书,连那个最难搞定的漫天箭雨都拿下了。嘻嘻,看在你是我救命恩人的份上,我可以施舍你几个升级宝石……”阿强眯着眼睛盯着屏幕,嘴里一直喋喋不休。
若是往昔,听到这些话我一定会欢呼雀跃,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想一睹宝石风采。而现在,我却沉默了。让我沉默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几个月来想见见不到、想忘又忘不掉的田小渔。这个与我一网之隔的女子,在沉溺了整整一百八十天以后,又奇迹般地归来了。看着眼前跳动着的熟悉头像,一种失而复得的欣喜涌上心头。是的,我从来没对她说一句暧昧的话,但是她在我心里的位置却比任何一个人都重得多。是她,让我有了心灵慰藉和精神依托。是她,让我知道生活不是一条暗涌的激流。
此刻,田小渔的再次出现就如一粒石子投掷在了我的心湖之上,激起了内心的层层涟漪。那些久违的记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如一部旧电影,无比清晰地在眼前回放——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当我和阿强在游戏中奋勇厮杀时,一个叫做半亩方塘的女玩家闯入了视线。她一袭转职时的装备,显得些许别致。许是那些身着彩冠华裳,手握绮丽武器的女玩家看多了,这个不施粉黛、布衣素裙的女玩家就显出一些与众不同来。且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练级区的丰厚经验,她却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四处游走,穿梭于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绿水青山的小岛之间。
好奇心像火炉上沸腾的水,一股强烈的力量驱使着我向她走进。打招呼、问好、聊天……一切来得如此迅疾,却又如此顺理成章。她说,她喜欢在游戏里看风景,更多于打打杀杀的对决。因为这里有梦幻的峡湾深海,有辽阔的雪地草原,有飘渺的仙山楼阁……这是一个别样的世界,没有疾病和痛苦的纠缠,能让人忘记现实中一切的不愉快……
一翻交流之后,两个人已没有最初的陌生疏间,倒像是知无不言的朋友。后来,每每在游戏里遇见,我们总会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上几句。依旧是游戏、闲聊,偶尔开下玩笑,然后彼此相视一笑,温暖在心间流动。我会告诉她,我和阿强又打了几次架。也会告诉她,某某老师又被我气得差点吐血。偶尔也会提及我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和过去种种不堪的回忆。而她,从不躲避也不打断,只是浅浅地微笑,安静地聆听。
时间久了,竟成了习惯。我开始愈加喜欢将心事诉与她听,我开始贪恋着这种有人懂得的感觉,我开始记住了这个人,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名字——田小渔。
【三】
“小羽子,在吗?”此时,田小渔的头像在疯狂的跳跃着,一下一下撞击着我的心。
“在,我一直在,消失了这么久,你去了哪里?”我俨然有些激动,以致打字的手略微有些颤抖。
“我去了……哎,不说也罢,相信你以后会明白的……我这次是专门来向你告别的……”田小渔欲说还休的样子,让我心底涌出一种不祥的预感,我隐隐约约觉得,一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告别?去哪里?你在搞什么?”我开始急了,敲下一连串的疑问发送过去。
“因为不知道从何开口,所以我把想对你说的话写进了博客里。也许看后你就明白了,感谢在我最阴暗的岁月里,还有你的不弃陪伴。此生,有缘,再见……”说完这句话,田小渔的头像立即暗了下去,任凭我如何歇斯底里的呐喊,却再也没有任何回音。
此刻,我用颤巍的双手点开了那个博客链接,映入眼帘的主页界面是一幅深秋残荷的水墨画,映衬着“心在山水间”五个楷体字,看上去很是清新淡雅。博客名称是“半亩方塘”,她的头像是一个抱着狗狗的笑靥如花的清秀女孩,齐肩的短发,白皙而清纯的面庞,明亮而伶俐的眼睛,显得俏皮可爱而又文雅得体。只那么一眼,我就知道她是那个让我朝思夕想的田小渔,样子跟我想象中的相差无几。其实身边的莺莺燕燕多如过江之鲫,但只有这个看似平凡实则与众不同的田小渔,能让我轻易地牢记心间。
打开博客列表,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博文。从2005年至今,博文内容几乎每日一更,少有间断。或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文笔清新淡雅,情感细腻善感,大多以生命和青春的思考为主题,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恩和坚忍。令我印象最深的当数《写作,不是一场表演》和《提前的祝福》。这两首诗歌带着青春气息而来,有一份渴望,有一份透彻,更有一份淡然,寥寥数语竟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写作,不是一场表演》
有时因为别人都不再写作了
而我依然在写
我感到骄傲
我觉得自己有天分
我喜欢别人对我说
我爱读你的字
但其实这些不都是次要的吗
写作是我自己的事
是我不能
也没有办法停止的生活方式
写作不是一场表演
不需要喝彩
只是如吃饭喝水一样的必需
《提前的祝福》
倘若世上从来未有我那么又有什么遗憾
什么悲伤
生命是跌撞的曲折
死亡是宁静的星辰
归于尘土
归于雨露
这世上不再有我却又无处不是我鼠标不停地点击,尽情将自己放逐在田小渔的博客里,跟着她的文字时喜时忧,试图在字里行间寻觅到一些蛛丝马迹。终于,看见了一篇名为《生命最后的绝唱》的博文,那也是一封写给我的信。
“小羽子,你知不知道,每次听你倾诉你的心情絮语,我都无比羡慕。哪怕彼时的你是痛苦的,是迷惘的。即使正对着现实咬牙切齿,抑或对命运埋怨不公,但你至少可以掌握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我,则不能。或许你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做肺动脉高压的疾病,它被称为‘心血管病中的癌症’。至今无法治愈,只能靠昂贵的药物维持生命。而这种疾病,恰恰在我出生时降临在我的身上。
“你想知道我几个月前去了哪里么?其实,我一直住在医院里。医生说,我不能再去教室上课了,也不能对着电脑写字,玩游戏了。只能乖乖地躺在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很可能再也没机会参加六个月后的高考。我想读书,我还要考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这是我多年来坚守的梦想,我怎甘心就此放弃。所以,请原谅我之前的不辞而别。
“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如若我是这样一条鱼,该有多好。我的时间就可以长一点,长一点,再长一点……哪怕只是短暂的七秒钟,至少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追赶梦想的脚步。我爱那些有生命的文字,仿佛可以听见灵魂在动情诉说,放肆歌唱。我多想写一本书,交予未知的自己。然而,怕只怕梦想太远,时间太短。可是,我知道我爱文字,虔诚地爱着,仅此而已。
“尽管如此,我却从不责怪命运。我知道生活是美好的,时间是短暂的,青春是可以折腾却不能辜负的。我不会顾影自怜,也不会忧心戚戚,我只会倾尽最后的力量,去拥抱仅有的每一分每一秒。亦如我博客中所写:‘花田里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实的热闹,是飘在半空的寂寞。我爱那凌空的寂寞,因寂寞而冷静,而人却不能够不用双脚去行走。生活终究是热闹的,世俗,喧嚣,甚至肮脏。但这就是我所眷恋的生活,我不该拒绝它真实的面目。’
“小羽子,你是幸福的。幸福的理解有千万种,每人的诠释都不同,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人生之路漫漫而长远,总会遇到荒芜的桥段,带着一份微笑上路,纵使周围是悬崖峭壁,你的生活依旧可以落英缤纷。我期待六个月后高考之后,能和你相遇在北京语言大学。记得青春可以折腾,但却不能辜负,因为失去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小渔书”
整篇博文话语并不多,只有寥寥数百字,但看的我心里五味杂陈,沉甸甸的。我仿佛在读一个震撼的故事,离我如此遥远,却又如此真实。我看到了田小渔那清新纯美外表之下血淋淋的伤痛,看到了她患病后的孤寂和无助,看到了她无法支配自己身体的巨大挫折感,但更多的却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和对病魔的顽强抗争。
眼泪不知何时已开始蔓延开来,是震撼,是感动,是心疼,又是悔悟。之前所有的堕落,孤傲,不甘心在这一刻分离崩析,是啊,和田小渔相比,我是如此幸福,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微笑?我又有什么理由来辜负自己最美的青春?为了自己,为了小渔,为了六个月后的约定,我又怎能继续甘于堕落……
“哥们,快走!去北街!老大呼叫我们呢!听说我们的人和另一伙人干起来了,看来这次要大干一场了……”阿强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风风火火几欲冲出去。
他的一声惊叫,让我从沉重的情绪里抽离了出来。我回过神来,揉了揉眼睛,缓解了一下情绪,对阿强说道:“哥们,这次原谅我不能和你同行。我要回学校了,六个月高考之后再相见……”
他诧异地看了我一眼,喉咙里含糊不清地说了句什么,便匆匆离去了。我随后起身,朝着学校的方向径直走去……
我想,从此以后这个网吧里再也不会有我的身影了……
以后的日子单调的像根生了锈的弦,再也演绎不出轰轰烈烈的曲谱。我摘下了自认很帅气的耳钉,重新染黑了五颜六色的头发,我不再上课睡觉、下课打架,我开始与书为伍,与考卷为伴,整日穿梭在学风习雨中,循规蹈矩的样子就像未曾堕落过一样。
一月底,已是北京的深冬,似乎比往常更冷了。大街上行人顶着瑟瑟的寒风,颤颤巍巍地走着,像包裹的五颜六色的粽子。晴朗的午后即便有日光洒落下来,于我而言,却也感觉不到一丝温暖。高考,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也是一场无可回头的殊死博弈。可是,我知道不到最后一秒,我决不会放弃,不管是为了小渔,还是为了自己。
日子在不紧不慢地流逝着,窗外梧桐树的叶子落了又绿了,由嫩黄到青绿,再到深绿,它以昂首的姿势开始不断疯长,叶子愈发浓绿耀眼,树干也愈加笔直挺拔。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夏天就这样来了。转眼到了6月7号,早上八点,离第一门语文开考还有一个小时,考场外面已是人山人海,妈妈破天荒地将生意搁置一旁,早早地赶来送我。她两手紧握一起,显得十分凝重,对我叮嘱道:“孩子,我知道这些年因为忙生意,对你照顾少之又少。但你别怪妈妈,我没有选择……”
她俨然有些激动,说到这里顿了下,又接着说道:“文具、准考证都带齐了么?考试时不要有压力,尽力了就好……”
听着这些话,我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喉咙里含糊不清地涌出一个好字,便发不出任何声音。看着她越来越清瘦了,隐隐可见的几根白发显得那么突兀,令我有种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
最是时光无情,不过弹指一挥间,人便已匆匆老去。而我还有多少青春可以禁得起折腾?禁得起挥霍?
【四】
高考之后,北京开始进入了梅雨季。连绵不绝的雨宛如被施了魔法,沿檐而下,滴落每一寸土地。思念像这无期的雨水,蔓延至心间的每一寸角落。我开始愈加想念田小渔,只是从此再也没遇见她。她的再也没有上线,博客再也没有更新。她就像一条深海里的鱼,悄悄潜回了自己的海域。
季节变化在北京非常明显,转眼又是一年秋。梧桐树上仅有的几片叶子也开始凋落,在风中打着旋儿慢慢飘下,清寂而又荒凉。从高考至今,不过短短九十天而已,于我来说,漫长的却像过了几个世纪。
雨终于停了,到了我启程去大学报到的日子。临行前几天,我特意又去看了看装满自己青春记忆的学校。雨后的树林依旧清香弥漫,诺大的校园里依旧人声鼎沸……站在宽阔的操场上,我开始想起曾经在这里看过的书,走过的路,打过的架,我开始想起田小渔,想起阿强,想起被自己折腾过的青春,想着想着就有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长城网吧还是旧时模样,一走进去竟有种别样的感觉。视线搜遍了网吧的角角落落,竟没发现阿强的身影。我走到前台处,打算向老板询问。
老板看见我,脸上立即闪过了一丝诧异而又惊喜的表情。还未等我开口,他抢先说道:“你没被抓进去?怎么这么久都没来?……”
“什么?被抓?到底怎么回事?……”我睁大了眼睛,疑惑地询问道。
“你还不知道?以前那个经常和你一起的光头,被抓进看守所了。听说有次在北街,两伙人打架,他们打死了人……”
听完这些话,我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原来生活真是一场悲喜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又上演了怎样的剧情。如果那天我没有遇到田小渔,如果那一次打架我没有及时退出,那么现在的我又会在哪里?是不是命运也如阿强一样?我们总以为有大把大把的青春可以去折腾,去挥霍,去浪费。现在看看,原来青春单薄的如一张透明的纸,轻轻被风一吹,就远了,散了……
后来,我去了北京一个二流的大学。不偏不倚,我终是以十分之差与北京语言大学失之交臂。我与田小渔的约定,就像那美丽的泡沫,轻轻一碰就这么碎了。我和她还未说再见,可是终是再也不见了……
后记:
后来,听说,一本叫做《生命最后的绝唱》的散文集,一夜之间,风靡网络。轰动了整个文坛,被人传播的如火如荼。只是,无人可以查询到作者的信息。
后来,听说,《生命最后的绝唱》通过了鲁迅文学奖选评的初评,却在复评落选。原因仅仅是因为鲁迅文学奖只颁给活着的作家,而这位作家已经离世。
后来,听说,这位作家是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只是这位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就匆匆离世。
【青春的优秀散文】推荐阅读:
优秀散文:当青春不再青春11-03
把握青春-优秀抒情散文07-14
关于美丽青春的优秀励志名言11-26
青春恰自来的优秀初三作文12-04
青春的脚步优秀作文1100字06-08
高中优秀作文:珍惜我们的青春年华06-06
别样的青春中学生优秀作文10-10
青春万岁优秀作文12-13
优秀作文-青春无痕07-02
初二优秀作文800青春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