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小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高考小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精选7篇)

在高考小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篇1

在关键处“驻足”,慢工细活写出神韵 ——在高考小作文中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描写是写作的基本能力,而描写的动人处在于细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震人心魄,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在小作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会使文章增色不少。那么从何处着手呢?

一、慧眼独具——找准典型

一篇文章的细微之处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筛选。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那个对表达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细节。

如,在一次考试中小作文题为——围绕“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叙写一场面。要求:(1)有场景,有人物;(2)至少要采用衬托;(3)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学生习作:月白,音起。琵琶在她的手下成了听话的婢女。拢、捻、抹、挑、拨、弹,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张生的酒杯停在了嘴边,忘情地沉入了音乐的海洋;李翁的嘴微张着,为这精妙的巧音征服;王生不由自主地打着拍子,不断地摇晃着头。白居易眼里噙着泪水,思绪飞出了窗外。这茫茫江上的孤舟不正是自己现在的真实写照么?他想起了京城里百人奏乐,千人共舞的场景。觥筹交错之间乐趣传递着。而前面却是凄清的独奏,罢了,罢了——浊酒饮尽。月依旧白得晃眼,照亮孤舟的身影。

作者抓住了“幽愁”这一中心,以众人的反应这一细节描写来反衬琵琶女与白居易两人内心无限的忧伤。考场作文能有如此细致的描写,实在妙不可言。

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如,《孔乙己》中的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段抓住的是“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是“又脏又破”,表现了他的穷困潦倒,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麻木的特点。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1.锤炼词语

通过对一些精彩的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精心锤炼词语可以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准确生动的修饰和限制,同时以少胜多,一字传神。

细节描写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如,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就用得非常恰当:

学生习作:汨罗江畔,你独自徘徊,披散的发丝白了几分,随风飘扬,岁月在你的脸庞留下了它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如一道道沟渠承载了太多太多。江上的船只往来不止,嘈杂声不断地回荡在江岸,而你的内心却平静如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的心思无人知晓,“虽九死其犹未悔”你的忠诚无人识。于是在这汨罗江畔,你不断地踱步,不断地抬头仰望,又低头深思,无人知道你内心的沉重,耳畔传来:“解脱吧”,你终于在这汨罗江边纵身一跃,解脱了你的灵魂。

2.巧用修辞

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学生习作:江面上,清风吹来,水波不兴,琵琶声中你微低这头,一行清泪在明月的映衬中愈加清晰夺目。春江水源源不尽,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琴声中,你犹豫地静静抚摸琴弦,双眼深深凝视着那一江春水,口中轻诉着凄婉的身世,月影摇曳着水波,在你的眉梢间浮动,那一汪深如海的双眸里,你似乎在那悲戚的江边等着亲人的归来。然而现实却让你更加感受到人间冷暖。回想曾经曲罢曾教善才服的繁荣之象,不禁口中叹着清冷的语调,一时间,江州司马青衫湿。

比喻、拟人修辞的运用使得文采飞扬。

3.突出特征

要抓住所描写的人、景、物的最突出的特征,写出他们所不同于其他人、景、物的独特之处。

如,浔阳江头,白居易送别故人。夜色下,他与友人踱步进入小船。月色凄清,照在白居易如湖水般平静的脸上(人),可是他心却很不平静。他想起了与友人在一起的快乐日子,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可是他心中的潮水却在激荡,回想起过去与友人把酒赋诗的点点滴滴,心里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此地一别,相见更待何年?

岸边,如雪的`荻花在风中摇曳,瑟瑟作响(景),仿佛也在为友人的别离,而暗自悲叹。白居易举起手中的酒杯,长叹一声,怀着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己的勉励一饮而尽。岸边的枫叶飘入水中。岸边的枫叶打着转,像一个生命的舞者,舞尽最后的繁华,慢慢飘落在水面。(景)白居易呆呆地望着枫叶,心里默念着:枫叶啊,枫叶,愿你带去我对朋友的无尽牵挂与思念……

4.运用五觉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各个方面的描写,用入微的感觉(味、听、嗅、触、视),细腻描摹,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

如,贾母这边说声“请”(听觉),刘姥姥便站起身来(视觉),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听觉)自己却鼓着腮不语(视觉)。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听觉)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视觉)

在高考小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篇2

一、品味名篇佳作, 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1.认知名家名作中的典型细节描写, 勇于模仿。一些名家名作中的经典细节描写, 也能让我们感知真实动人的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地位, 进而主动去在细节描写上多动脑筋, 多下工夫, 这样在作文中就有比较好的情感载体。比如我们课本中学过的《背影》《项脊轩志》和《我与地坛》中都有很多经典细节描写的例子。

2.品读高考作文中具有生动感人细节描写的文章, 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妙用, 从而发自心底对细节描写产生认同感, 进而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努力去用细节描写表情达意。

比如2009年浙江的满分作文《绿叶·情意》, 里面很多的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像“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 这个细节很好, 表达了爷爷很长时间在那坐着, 可见爷爷对奶奶的想念和追思。“四遍的陈年龙井”, 这个交代我觉得很有深意, 这个龙井茶可能是奶奶生前亲手采摘炒制的, 喝了一遍又一遍, 舍不得换掉, 也很含蓄地表达爷爷对奶奶的想念和依依不舍的相伴之情, 为下文的描写作准备。

二、认真观察思考, 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要使得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 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 我们要找准恰当的词语,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变抽象为具体, 使无形变有形, 选择合理的写作手法, 从而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 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1.一词一句总关情。选用准确的、唯一恰当的词语永远是写作者追求的一大目标。福楼拜教导学生莫泊桑要细心观察细节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 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 一个蹲着, 一个半跪着, 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 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这种美好品质通过“蹲、跪、夹、洗”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来充分展示。

2.修辞增文采。优秀作品除了其深刻的思想、深远的社会意义之外, 让人回味无穷的当数其中运用修辞的语句。钱钟书在《围城》里形容李梅亭大白眼睛时说“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 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这种细节, 这种巧用比喻的生动形象的描写, 读后会在脑海中顿生某种形象, 或在眼前再现如浮雕一般的影像, 让人有一种“所言极是”的感慨。巧用修辞有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细节对比用。有比较才有鉴别, 我们在着意刻画细节的时候, 除了在锤炼词句、找准修辞手法之外, 还可以巧妙地将传神的细节联系起来, 通过对比使不同之处更加凸显。鲁迅的小说《祝福》在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 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她初到鲁镇时, 是“顺着眼, 不开一句口, 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两年, 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 “她顺着眼, 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 我们可以看到, 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 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 祸不单行, 经历种种摧残, 她只是“直着眼, 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 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 读者不难发现, 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 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细节的对比描写, 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浅谈细节描写在文本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 细节 解读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02-03

细节,是泛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事件过程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看似无关紧要,却很有描写价值的细微环节。细节描写,就是作者从那些不是很明显的细小环节中去发现和提取能展示人物性格、烘托文章主题的某些方面,加以详细的有时甚至是多次反复照应地描写,借以具体而生动地展示环境、事件或人物。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典型化的细节描写,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艺术化的再现和反映,作家们就很重视对细节的选择和描写。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和脸部表情最容易诚实地泄露心灵秘密。因此,鲁迅的话既是他创作体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前辈作家作品的规律总结,即要抓住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

常言道:“手眼通神。”抓住手、眼这样的细节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许多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的着力点和亮点。本文拟从对初中教材文本的解读中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去理解细节描写的撷取和运用,期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直接手段

不少文本中都注重用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作品中的手,也像眼睛一样,是性格化了的。特别是那些活动着的手,哪怕是很细微的动作,往往能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写到了孔乙己的一双手。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所写的那双手上理解孔乙己的形象。例如文中写道,面对短衣帮的嘲笑,孔乙己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然后“便排出九文大钱”。“排出九文大钱”即用手一枚一枚地数着排放下来,孔乙己用这手做出慢吞吞的动作,既掩饰了内心的不安,对短衣帮的不屑,同时也表示对这几文钱的珍惜,还表现出他把钱一个个地往柜上排放的姿态和付现钱从不拖欠的好品格。这与后文“摸出四文大钱”形成鲜明对比。再如文中写道:“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上,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走”,只能说明是脚的动作,而这里却说是“手”,乍一看,很是奇怪,仔细想想也合乎情理。用“走”说明孔乙己行动的所有支撑力全部集中到“手”上了,腿已经不起任何作用。这正说明孔乙己受伤惨重。文中还有那双用来蘸酒写字的手,那双用来罩茴香豆碗碟的手。文中这双意蕴丰富的手,活画出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爱慕虚荣、自命清高、心地善良等。这双手是封建教育和封建文化罪恶的铁证。可见,手的表现力不可忽略,高明的作者会利用它来把人物形象雕刻得十分鲜明。还有文中对长衫这一服饰的细节描写,无不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又如《变色龙》中有一处关于手指头的细节描写,它反映了赫留金的遭遇,从反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卑劣品质。它一开始“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候,手指头又成了他冒犯名种狗的罪证。“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奥楚蔑洛夫对手指头态度的变化,又一次使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态跃然纸上。

二、细节描写是丰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

假若说文本中的情节就像一个人的骨架,语言像人体中的血液的话,那么细节就像是人体的肌肉。如果文本没有细致丰富的细节来充实的话,它必然会非常的空泛和缺乏真实感。

吴敬梓在《范进中举》一文中十分注重细节的安排,如写范进看了报贴后欢喜疯了的过程就做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第一层写昏厥,第二层写疯跑,第三层写跌倒,第四层写疯走上集。四层中,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几乎一以贯之,又略有起伏。第一层中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第二层中写“拍着手大笑”,第四层中写“拍着笑着”。第三层的细节设计最妙,让他踹在塘里,对其进行漫画式的“丑化”:“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也丰富了故事情节。再如写给范进治疯时,胡屠户“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待范进清醒过来后,“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整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此处描写手的可笑动作,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更为精彩的是写胡屠户接受范进的赠银的细节。“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段话使我们从手的各种动作中看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胡屠户非常贪财,又不能不假意推让一下,他贪婪而又虚伪,显得非常可笑。这些动作描写都很明显地体现了他的内心活动;“攥”字将他假意推让的心理暴露无遗,“舒”字活画出他口是心非的嘴脸,“缩”、“揣”将其贪图钱财的小人相表现得惟妙惟肖。

再如《变色龙》一文四次写军大衣的细节描写。课文开头,奥楚蔑洛夫身穿一件新的军大衣出场,这件军大衣是沙皇警官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用这件军大衣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脱大衣的动作既揭示了他因“判”错了狗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见风使舵的狡猾。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这里穿大衣则是他心惊胆战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结尾,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是第四次写军大衣,他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对于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却又不无难堪之感,所以裹紧大衣灰溜溜地走了。课文通过对军大衣穿了又脱、脱了又穿的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他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有了这些细节描写,文本内容丰富起来,增强了可读性和真实感。

nlc202309040152

三、细节描写是深化文章主题的点睛之笔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无需多说。画龙须点睛,这是艺术创作中的一条重要经验,也为人们所熟知。因此许多作者也利用细节描写来深化文章主题,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就拿描写“手”的细节来说吧。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结尾写到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一个动作是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于漪老师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就抓住了这个特写镜头进行引导,犹如舞台上,背景逐步暗下来,光束全集中到那只指向北方的手上,意味深长。因为那是中华儿女前进的方向,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这只手内涵丰富。那高擎着的手在同学们眼前不断的伸展着,震撼着每个同学心灵。这个细节描写更是豪迈有力,蕴含着无限的激情和力量,展示了他坚信革命胜利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从而在读者的心灵世界里矗立了一座无名英雄的永远的丰碑。作者巧妙地利用这一典型的细节描写深化了主题。

再如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细节描写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作者描写屋顶上咕咕低叫的鸽子,让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国话唱歌吧!”文本留下来的空白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还有文本中前后出现的两次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这些细节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尤其是结尾处写道:“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无言的手势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无以复加,“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表达了韩麦尔先生的心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表现。这样的细节描写,使小说主题得以深化,言己尽而意无穷。

四、细节描写是激发创新阅读的有效媒介

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这句话很有道理。在阅读文本时,经常留意其中的细节描写,我们便多了一个观照文本的视角,便多了一条走进文本的途径,便多了一种激发学生创新阅读的方法。阅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极富想像力、创造力的过程,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再现语言文字载体所表达的意象,可以创造性地体悟意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可以补充、续写文本留下来的未尽的丰富细节。

如教学《香菱学诗》一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香菱学诗如醉如痴的细节。你看那香菱,“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上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抠土”,有费尽心力之意,写她在立意时的反复斟酌之态。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香菱学诗最终成功,这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有些什么启发呢?学生赏析完这段细节描写后,我因时制宜地提出了这个切合大家实际的问题。顿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发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等等。思想灵感在碰撞,智慧火花在闪耀。课后我还布置同学们结合自己实际写一篇学习体会,描写生活中专注于某事的情形。课内的细节描写的学习对端正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促进创新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除了让学生体会张弛有节又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外,还应着重分析生动逼真而又幽默风趣的细节描写。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假设菲利普夫妇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遇上弟弟于勒,这时他们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有哪些表现?我让学生展开想像,借鉴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方法,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细节描写是彰显文体风格的重要标志

文学作品中注重细节描写,写人写其微,写景也如此。而非文学作品类文章如说明文、议论文,其语体风格与之就有明显区别。例如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文后的练习题就要求我们比较散文与说明文的文体风格。散文处处充满鲜活的生动的形象,描写细致,语言充满激情,富有魅力;说明文则要求平实准确。再如以下两段文字:

(一)达尔文说过这样一件事:“我愿意举出一个例子借以证明我(对生物)的热心。一天,我剥开一片树皮,发现两只稀有的甲虫,便用两只手各抓一只。之后却又发现第三只新的种类,我舍不得放手,便把右手抓住的一只投进嘴里。哎呀!它却分泌出极端辛辣的液体,把我的舌头烫得发热,我只得把它吐掉了。”

(二) 提到达尔文,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但是有一种甲虫也叫达尔文,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那是在达尔文上大学的时候,虽然他奉父命上的是神学院,但达尔文却经常溜到郊外去采集动植物标本。一天下午,他剥开一棵老树的皮,眼前出现了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立刻左右开弓,一手一个。突然,树皮里又蹦出一只,达尔文急中生智,把手中的甲虫往口中一塞,马上去抓第三只。嘴里的甲虫怎肯善罢甘休,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蜇得达尔文舌头都麻了。为了纪念他发现这种罕见的甲虫,人们就把它命名为“达尔文”。

以上两文都生动地描写了达尔文对生物学的特殊兴趣,都属于细节描写,精当传神,真实感人。文(一)主要是达尔文的自述,口语特征明显,文(二)更具文学色彩,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勤于探索、热爱事业的高尚精神。可见,细节描写彰显了文体风格。

细节描写在初中文学作品的文本中,比比皆是。人们知微见著,“于细微处见精神”,其作用显而易见。人们常以“我手写我心”自勉,也常用以手传神等细节描写的技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勤奋观察,善于思考,去体会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储存细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生活中的鲜活细节,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就会落到实处。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子威主编.《文学原理》.华中师大出版社.

[2] 曹廷华主编.《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于亚中、鱼浦江主编.《中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高考小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篇4

丹灶金沙小学徐菊芳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是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篇学生写好的作文,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你会发现,层次也清楚,语句也通顺,用词也准确,老师讲到的学生都写了。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让人读后生涩呆板,没有意思感染力。这就是因为学生缺少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是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构成一篇最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很多种,比如说: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等等。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更加鲜明突出;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就和盘托出。所以说这是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平台。但细节的描写最容易在小学生作文中被忽略,被掩盖。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把细节描写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它在文中闪耀“裙袂飞扬”的风采呢?以下是我们的经验总结。

一、重视课文范例。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作,它们都极具代表性。在这些好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感悟方法。例如在《自然之道》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鬼,朝大海走去。”就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不情愿”写出了什么?这样让学生明白,原来细节描写虽细小,却能“以小见大”,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有效突出表达效果。

二、寻找课文“空白”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会发现:课文中有神态细节,动作细节,有对话细节„„但字里行间往往留有“空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细节描写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细节加工训练,做到读写结合。例如在《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处“空

白”: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补白”:此时此刻伯诺德夫人会想些什么呢?她的心中会有什么期盼呢?„„通过这种心里细节描写,既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感悟出习作方法。长此以往这样训练,学生在习作中,就会有意识做到细节描写,从而使习作更生动、有趣!

三、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位推崇真实作文的教师一定影响着他学生在不自觉中努力观察生活,用稚嫩的笔描写身边的人与事,以特有的童心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写实不是一味地玩流水账,不是没有情感渗透地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也不是对经历的直白翻板,而是在生活素描的基础上,“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抓住生活中细小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往往丰富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从而起到烘托,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作用,使文章真实、生动、感人,同时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同样写《我的同桌》,有人这样写:

1、她有一双柳叶眉,柳叶眉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这样写:他那双智慧的眼睛从没停止过思考,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小小年纪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浅浅的几道弯了,那永不变的发型和他倔强的竖着的留海是他独特的象征„

很显然例2的描写比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皱纹以及发型等外貌,细微而无声地把一个人爱思考、沉静、倔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鲜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可见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锤炼。文能达意,文从字顺是真,知多识广,文情并茂是美,学生习作以文真笔实为底线,以言深意远为追求。虽一样的“真实”,却蕴藏着不同的韵味,于细微之处显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韵味难道不是学生习作时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美感,难道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予人审美的享受吗?

四、虚实相生,同辉相映。

“实”即“实境”,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则是“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一句话,现实描写与想象描写的相结合,是语感实践的重要体现。例一个学生这样写《校园的塔松》:它们披着庄严的面纱.就

像几经沧桑的老人.平时很少有人去探访,只有校长会偶尔给它浇水施肥而已!除了我和朋友有空在那玩耍之外.其实那里还是一个人间天堂.读书时,它像隔音墙,隔去外界吵杂的闲音.玩耍时,它回给你一个开敞的环境.....当你在那里高声朗读一篇文章时,它们便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的文章,当你读的好时,它们会轻轻点头,那可能是在赞许你吧!或者是在为你高兴!它们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为我们而生,为这校园而生,为这片土地而生„„我爱那美丽而庄严的塔松!这一部分的描写,乍一看写的是塔松,可描写塔松的实景却又有多少呢?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分明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一位默默奉献的校长,一位精心培育我们的老师„„这些由塔松的沧桑萌发的虚景无不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心中的那些人和事。这种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就是一种感悟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拓,是虚实相生、同辉相映的体现,它具有无限的蕴含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文缺乏联想就像一塘死水缺少活源,大胆想象、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被激活了,语感的表达就会更美了。

五、评改侧重“细节”。

习作评改是语文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将细节纳入评改教学的重点是很有必要的。在习作评改课上,教师不但要讲全班习作的“共性问题”,更应该抓住其中的代表,从一篇篇具体的习作中,让学生感悟到细节描写的魅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最得意的一处细节描写,读出来,全班评议,在这种及时的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但适用于生活,也同样适用于习作。只要方法科学,持之以恒,就一定逐步提高习作能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虽然小学生习作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引领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的魅力,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和责无旁贷的崇高目的。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在高考小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篇5

月泻树丛中

闲庭信步,一览无遗的月光直泻而下。这让我与归有光颇有同感,看那庭阶寂寂,风移影动的景色,与项脊轩无异。树木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而此时,树影斑驳间的那点空白却泻下点点清光,犹为别致。

这使我想起了有关空白的种种物象。也许“满载一船星辉”的充实值得羡慕,而我觉得留点空白亦会有别致的情调。

“宝玉,你好„„”黛玉在红消香断的尽头拼尽全劲的话让人们猜之思之。如若直接喊出“你好狠”或“你好自为之”之类的话,我想《红楼梦》的意蕴一定全无。正是这“好”后的空白让人们揣想深悟,才不致流于俗套。似乎中国文学传统对此道已深谙。像沈丛文先生《边城》里的傩送的回与不回,余秋雨先生《垂钓者》中瘦老人钓鱼否,都有同样的留点空白让人回味的意趣。

文学中的空白,发人深思。无怪乎有人说黛玉的一句不尽之言已将《红楼梦》的精华囊括呢!

„„

2.边城

语文,汉语中蕴藏的文化。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蕴藏着形象;从诗词的清丽脱俗到散文的柔美飘逸,蕴藏着灵动;从气势磅礴的论文到经典的小说,蕴藏着灵魂。

品味语文,就像细品一杯香茗,温馨的气息沁人心脾;品味语文,就像荷叶上刚沁出的一滴露水,生命的气息传遍全身;品味语文,就像山溪间一股流淌的清泉,纯然、质朴„„ „„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进入那《边城》的透明之境。闻到了,边城人民质朴的情怀;听到了,边城的大老、二老含情脉脉的情丝;看到了,翠翠等坐在岸边那望眼欲穿、灵动的双眸。那段凄婉哀伤的边城之意化作一股清泉流遍我的身体,牵动着我的神经。人性的透明莫过于此,结局是悲凉的,可又有谁能否认翠翠是幸福的呢?无尽的等待已化作有情的相思泪,挥洒在边城的角落,飘散在每个读者的心间。

„„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涤荡着人性的灵魂,进入至高的精神空间,去品味人性的至纯,去感受人性的高洁,去感受人性的华美、天真„„

语文,博大精深,包容世间万象,海纳百川,其灵魂在文学之光的普照下,得到精神的滋养,得到精神的润洗,彰显出人的本性,若一泓清泉在我心中汩汩流淌„„

3.心灵的洗涤——读《边城》有感作者:彭浦四中

美丽的书就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而杰出的作家就是上帝派来传达这些财富的。——读《边城》有感

我与《边城》结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因为与沈先生同是故乡人的缘故,对自学成才的他有一种莫名的敬仰,也对传说中美丽、神秘的湘西有一份强烈的好奇感。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进了《边城》让自己成了小说中的人物,让自己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而波动。“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做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

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是《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副画面,有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春天,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人家处必有沽酒;夏天,晒晾在河边、树杈间的花布衣裤,可以作为湘西人家的旗帜;秋冬来时,吊脚楼,在悬崖上的、滨水边的,无不朗朗入目,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景象。

这意象与味道:平静、古老、祥和、自然朴实。

边城风景如画,而画中的人物呢?

他们让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美:“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做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

这里,没有人与人的利益争吵;没有情敌间的怒目相向;没有亲人、父子的反目成仇。有的只是人们的坦诚宽容;有的只是被世间逐渐遗忘的热情助人。《边城》里的人们向我们阐释了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最真含义。茶峒地属楚文化区,也许正是因为这里的山水,才会孕育出茶峒人的真诚、善良、淳朴吧。

如果说茶峒犹如一座水晶宫殿,晶莹剔透,而宫殿中的人们仿佛是用无暇的玉雕刻而成的。《边城》里的人是遗落在人间的天使,是上帝特意留下来守卫人间真善美的精灵。他们平凡、安静地生活,固守着一份安逸、一份单纯、一份宁静。

沈从文有文《桃源与沅洲》说:“千百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力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增添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至于住在那里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曾有人遇着遗民或神仙。”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塑造了这样一群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这也许是作者对人性美的执著与热爱的表现。在小说中人性的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等都有充分的展现,一切都充满了善,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环。

人性该是人世间最美的东西,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还保留着多少真正纯净的人性呢?它太剔透,剔透到不能沾染一丝纤尘。可是,在大城市中终日奔波劳碌的人却无心去呵护它,只任由尘埃将它逐渐掩埋:热情的埋没滋生了冷漠,诚信的埋没滋生了欺诈,善良的埋没滋生了邪恶„„人性中太多的美德被尘封在心灵的一角,疲倦的都市人是否还有闲暇去将它开启?

现实中有太多的迷惑,我一直以为在今天这充满了物欲的世界是没有净土的。在《边城》里,我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身上感受到深刻的历史痕迹——那已经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真、善、美的痕迹。读着边城, 感觉好像自己的心灵被洗涤了一次,纯净了不少。我总在想,为何取名为边城,莫非先生在心灵深处正在守护着什么?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也都有一座“边城”,或许很多人已经遗忘了它们的存在。但

论文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篇6

细节,是一片好作文的基本要素,现在学生写作文,往往只是一个轮廓,至于每个事件的内涵和对人物性格的展示,只能是草草了事。虽说篇幅字数完全合乎要求,可细品起来,总觉得很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某学生为了表现妈妈的伟大,便叙述妈妈雨夜背她去看病的故事情节,可是对于妈妈冒雨的艰难,这位同学却只用“深一脚,浅一脚”六个字就概括了。本来很感人的一个事情,却被写得如此笼统,致使整篇文章也黯然失色。就记叙文而言,如果说情节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文章才能丰满,才能愉悦人的心灵。所以说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还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细节是记叙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性特征的具体而细小的材料,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所谓,就是构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环境特征的最小的组成单位。也就。而细节描写就是对这些细枝末节的描绘。

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的性格。

例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有一处细节是:竺可桢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把那支放在铜套子里的钢笔式温度计,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计拿到屋里,记录当天的气温。这支温度计,他经常插在外衣右边的小口袋里,长久的插来插去,小口袋盖布总是先磨破了。这样,做衣服时,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块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

这不起眼的一小块口袋盖布却反映出这位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勤奋的可贵精神。又如,周立波的《分马》之中,作者对老孙头的刻画也有这么一个细节描写:

他狠很地抡起木棒,棒子落到半空,却仍在地上。作者用细致入微的动作细节,刻画出老孙头对马又爱又恨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性格真实而鲜明。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谁能忘记阿q临刑前画圈的细节;谁不记得朱自清的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至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穿脱“道具”——军大衣的动作,相信谁都会记忆犹新。这些细节描写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刻画人物离不开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这些常规的手法,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有细致入微的细节,就会使作品锦上添花,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突出、更典型。

二、展示故事情节。

话剧《陈毅市长》中,一开始介绍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到了墙上那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这个细节的出现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开始陈毅市长好不容易“破门”,又受到“三分钟”的限制,而后陈毅市长采用激将法迫使齐仰之“破例”,有“三分钟”而到后来的“秉烛夜谈,三天三夜”。正是这个小小的字条而使剧情波澜起伏,故事情节也围绕这小小的字条而得到展示。人物性格也在矛盾中得到了展示。

三、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还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作者在写竺可桢到毛主席住处时,有一处细小的景物描写: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寥寥几字就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虽是冬日,却温暖如春。烘托出会见时的融洽气氛,衬托人物的愉快心情。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作文时又该如何去选择细节呢?

首先,要真。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真实。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视为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古今中外的许多的作家都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列夫.托尔斯太曾指出高尔基的作品中关于火炉摆法的错误。

其次,是细。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

三是要精。细节在精而不在多,杜鹏程说:“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细节描写贵在传神。

回首许多的文学作品,我们记忆最深的也无非是一两处的细节描写,可见好的细节描写无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平时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能在作文时以小写大,见微而知著,给自己的文章添色生辉。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的,它要借助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戏剧还是诗歌,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就小说而言,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中篇,既就是短篇小说,也同样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起到文学作品所应起的艺术效果。其中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创作中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在整个艺术作品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明显性、主题的深刻性”。它虽然只是“故事情况”中最细小的一部分,但是“描写得出色的细节,且能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和他的情绪,或者对事件及对时代产生一个直觉的、正确的概念”(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短篇小说,篇幅虽小,容量不大,反映生活面比较窄,但是成功的短篇小说,同样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当然是与作者的艺术表达能力、艺术修养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就是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这个细节描写就十分精彩,小说中前后四次写到军大衣,每次都有不同妙用。第一次是开头,写“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军大衣是沙皇警察的特殊标志,再配一个小包,便活画出了奥楚蔑洛夫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不可一世的态度。第二次是听说狗是将军家时,奥楚蔑洛夫忙叫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暴露了他受到震惊、害怕权势、外强中干、恐慌万状的胆怯心理。第三次是再次听说狗是将军家时吓了一跳,忙叫巡警“给我穿上大衣吧”,露出一副浑身发抖、胆战心惊的可鄙状态。这两次一脱一穿,虽然动作完全相反,却正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加上奥楚蔑洛夫那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的掩饰(借天气变化),更暴露了他虚伪、卑微的心理。第四次是结尾,写奥楚蔑洛夫恐吓了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表现了他虽然得到了充分表演,灵魂得到了充分暴露,但仍然恬不知耻,向群众发泄淫威,然后扬长而去的丑态。这篇小说,作者虽然注重了人物语言的描写,但是加上这四次对军大衣的细节的描写,就把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典型的、生动的细节,人物才能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这里说的细节,往往是生活中很细微的小事或小人物的细微的神态动作,但由于这些细节选取得典型,描写得细致,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在短篇小说中,这种细节描写的手段和方法,向来受到作家的重视,有些典型的细节描写,能够长久留在读者的记忆里。鲁迅认为,从反映生活来说,短篇小说的作用是“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如果从刻画人物说,细节描写也同样具有这种作用,虽然着力描写的是“一斑”“一目”,是生活中的细微的小事,或人物的细微的小动作,它的艺术效果却不同凡响。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作品的主题更深刻,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从孙犁的代表作品《荷花淀》里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里有一处这样写道: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的描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着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是十分生动的。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妻子却在紧张的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使紧张的战斗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写打捞战利品的过程中,作者对许多细节作了生动的描绘,如“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争着打捞战利品。这里,作者把打捞战利品与日常生活中的摸鱼揉合在一起了。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后,“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后来“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一丢过来,一丢过去的描写,渲染了胜利后欢乐的气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那种相亲相爱稍带戏谑的感情。总之,作者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揉合起来写,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氛。作者也就是通过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既使作品的情节富有生动性,又使作品的主题得到深刻地显露,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英雄气概,谱写出了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再如王愿坚的《党费》里,写黄新的女儿妞儿伸着“细长的勃子”,“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又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沾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一声哭了。”这一动人的细节,看似轻描淡写,着墨不多,但却生动活脱地展现了一个饥饿干瘦、垂涎欲滴的儿童心理和情态,它没有直接描写黄新的慷慨无私,但“无情未必真豪杰”,在“无情”之中显示了革命战士最丰富最强烈的人性和人情,揭示了人物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和无私无畏的美德。

由此可见,一个典型的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胜过许多的其他笔墨,而且使人物形象传神,使作品的主题深刻。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描写,就会使作品显得干枯无味,它虽然是作品中一些细微的、渺小的事情,有些甚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但把它放进作品特定的环境中,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说,没有无细节的生活,更没有无细节描写的文学作品。从以上几个例子也可以看到,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起到了“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作用,当然我们是仅就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如果缺乏这些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就不能将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十分丰满,只有借助典型的细节描写,才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不仅能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主题深刻,它还能起到连接故事情节的作用。茹志娟的佳作《百合花》,就能充分得到证实。如对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的描写,在小说中前后出现了两次,这些树枝和野花是生命的象征,它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美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又如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的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第二次出现则更使“我”痛失战友悲愤心情,再如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挂破衣服并高低不肯让新媳妇补,表现了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和执拗,并略带对新媳妇的愠意。第二次出现,通讯员“已经走远了”而“我”却还能看见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这一方面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一直目送通讯员远去,加上下面对“我”的“后悔”心情的描写,简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真挚情感。第三次出现,不仅进一步证实担架抬来的这个重伤员确实就是通讯员,而且说明他从抱扎所回团部后一直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到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来不及补就牺牲了。第四次出现,新媳妇“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中间包含着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包含着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以上这些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不仅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到了上述重要作用,而且使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更紧密,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深沉,从而增强了对读者的感染力。这些看来似乎不重要的细节,在小说中,象一条纽带,使作品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富有节奏感。

总之,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动人的情节,都不能没有一定的细节描写,“缺乏细节描写的作品,会失去生命力,任何一篇短篇小说读会变成契诃夫所说的熏鲑鱼的干棒子。鱼倒没有了,光剩下了干棒子

” 通常我们会根据描写的对象不同,而将细节描写分成六种类型。

一、景物(环境)细节描写。

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既写出了沉郁凄凉之景,更写出游子孤独思乡之情。(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二、肖像细节描写。

如: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藤野先生》)把“清国留学生”的辫子“高高耸起”,夸大比拟为“富士山”,形象突出,凸现了他们的庸俗丑态、腐朽糜烂,同时野流露出作者厌恶反感和鄙夷的神情。

三、语言细节描写。

如: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掌柜反复提到“还欠十九个钱”,极其鲜明地刻画出掌柜自私冷酷的嘴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含蓄地说明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性,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四、服饰(衣着)细节描写。

如: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五、动作细节描写。

如: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挥手之间》)在描写毛主席的这个动作时,用五个“举”字,一个“挥”字,以及比喻、夸张、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心理细节描写。

在高考小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篇7

原标题:高考阅卷老师分享提分独家秘笈 小细节成就高分

阅卷老师提醒考生掌握应试技巧可以迅速提分

距离高考仅剩下一周时间,备考复习固然重要,但提分效果已经不是很明显,但如果掌握应考技巧,考生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昨天,记者采访了多名有过高考阅卷经验的高三老师,高考提分他们有着独家秘笈。

填空题要“小题大做”

青岛58中高三数学集备组长王群不仅带过多年的毕业班,同样有着丰富的高考阅卷经验,王群总结了一个顺口溜,“选择题不能空,填空题要‘小题大做’,解答题要留空间。”王群说,选择题也不是所有的题目都简单,考生肯定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碰到不会的题目首先不能钻牛角尖,浪费太多的时间,但更不能空着,可以用特殊值法、作图法、排除法等方法解答。而填空题没有过程分,考生一定要力争结果的准确,因此王群认为填空题要“小题大做”。王群说,高考卷上每个题型的命题都是由易变难,因此选择题最后一题、填空题最后一题都可能是整张卷子最难的题目之一,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策略,“选择加填空题最好在40分钟内搞定,否则会影响大题的解答。”

解答题要“留有余地”

“大题的解答一定要规范,要踩着得分点,注意步骤分。”王群说,高考数学卷中的大题每个步骤都有分,有时候只有结果没有关键步骤得不了满分。另外,现在高考阅卷是网上阅卷,每道题给考生的答题空间有限,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留有余地”,“不要一下子把答题区域全部写满,否则将来要修改都没有空间。”王群说,有一年他阅卷时负责一道导数题目,要求考生分5种情况进行讨论,本来这道题目需要的空间都大,不少考生一下子全写满了,等发现出错时,已经找不到地方修改了,“我记得特别清楚一名考生在一个角落里,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堆,但根本看不清楚。”王群说,有可能考生修改后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因为看不清,只能给出了零分。

书写印象分很重要

高三语文老师林瑶去年参加了高考阅卷,她感触最深的是考生的书写特别重要,“不管是语文作文,还是现代文阅读,书写都会影响考生的得分,

备考资料

”林瑶说,去年她批阅的是现代文阅读题,在阅卷中她发现,很多考生的回答模棱两可,这种情况下给分还是不给分权限就在阅卷老师手里,“如果考生的书写特别正规,有些模棱两可老师也能原谅,毕竟反映出这名考生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林瑶说,每名阅卷老师的工作量是1000份至1500份试卷,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只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在巨大的工作量面前,老师们会尽量集中精力阅卷,但免不了会有些烦,而考生潦草的书写就是最大的导火索,“看到书写好的试卷就有想多给几分的念头。”

林瑶说,考生答题时一定要有条理,如果所有得分点全部混在一起,阅卷老师很难有耐心把得分点一点点挑出来,“一定要保证给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好的。”

高考作文得满分不难

高考语文作文满分60分,有人说得作文就得语文学科,同理得语文学科也能得高考。林瑶说在作文评分中正规书写更加重要,“在高考阅卷时,最初几天阅卷老师批阅每篇作文的时间不能低于1分钟,到后期批熟了就没有时间限制了,很多老师三四十秒钟就能看一份卷子。”林瑶说,在这么短时间里,正规书写带来的印象分会比较可观,另外段落之间的衔接也很重要。

林瑶提醒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作文,因为在去年高考语文阅卷现场她就发现,省招考院对好作文越来越重视,并且希望阅卷老师能给出高分,“往年50分以上就算是一级作文,去年专家组要求老师一级作文可以给出53分以上。”林瑶说对好作文的鼓励应该是一种趋势,同时省里也希望通过作文能拉开差距,“在阅卷培训时专家表示好作文一定要打高分,差作文则一定要给低分。”

据介绍,去年全省差不多有1%的考生作文得到了满分,在通常情况下,一名考生的作文由两名老师同时打分然后取平均值,但专家组鼓励老师大胆给考生打满分,“阅卷老师遇到特别出彩的作文会提交给专家组,由专家组讨论后给出满分。”林瑶说,以往考生作文要想得满分,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文采、同时要具备写作技巧,但从去年开始只要考生作文有一方面特别好就可以得到满分,特别是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即使技巧性不太好,也可以得到满分,因此考生在写作文时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记者 臧旭平)

★ 高考阅卷全程监控 首用专线光缆防黑客

★ 如何让高考阅卷老师爱上你的作文

★ 两位老师给后学的教益

★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 小升初作文指导:如何应对作文阅卷老师-作文

★ 毕业赠言――赠两位老师 250字作文

★ 人生中重要的两位老师作文

★ 如何有技巧地作答高考政治主观题

★ 经验:中考作文怎样打动阅卷老师?

上一篇:广东省语言文字下一篇:03年度“四五”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