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作文700字

2025-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美作文700字

论美作文700字 篇1

身处颜值时代,颜值高的确会给我们带来机遇发展,同时也能带给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可是一个人的今日发展,并不仅仅靠外在,内在也非常重要。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颜值固然重要,但内在不可缺失。有些人对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与是通过造脸来提高外在。可近年来诸多整容失败的案件,让人触目惊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一味的追求外在会带给我们,惨痛的教训。比如,那先整容失败的人原本或许有几分颜值,可为追求外在美,最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修身的同时我们也需注重修心,因为即使你可能有我完美的外表,但内心却有缺陷,那么它带给人们的只是眼前的一亮,而不是心底的舒适。一个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走的更远。因此,内在与外在,不可或缺。

内在美才能散发出外在的美,俗话说相由心生,内心的美才能散发出外在的`自信。就像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有人这样形容他:深凹的额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五英尺高100磅重的身材。在这个颜值要求高的时代,这样的外在或许难以让人满意,可马营村规自己的外在而自卑,因为她内心强大,从来不去自己的外在怎样,就像有人评价的那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因此,马云的外在体现着自信美!他的自信,这是源于其内在的美,所以只有内心美才能散发出外在的美,才能走的更远。

做不到,内外兼修,那就完善自己的内心。内心善良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而内心却不喜欢表的人,只会让人觉得反感。如今整容业十分受欢迎,这难道没有让人感到危机感吗?他体现人们对外在美的盲目追求,以至于忘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而有些人却一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例如演员黄渤在颜值要求非常高的娱乐圈,黄渤仍然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他注重修心,因此成为了演技高的著名演员,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因此既然做不到,内外兼修,那就完善自己的内心。

论美作文700字 篇2

关键词:王筠,分别文,古今字

一、关于分别文

王筠在《说文释例》中指出:“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 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 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 因加偏旁而别之者也 (冉字之类) ;一则本字义多, 既加偏旁, 则只分其一义也 (伀字不足兼公侯义) 。”这一小段文字清晰而简明地阐述了王筠对分别文的认识, 并在文后详论了三十五例分别文, 以证明其说法之正确。通过分别文的定义我们知道, 分别文分为两类, 下面我们举例进行分析。

第一类分别文是“正义为借义所夺, 因加偏旁而别之者也”。即一个字的正义被因加偏旁而形成的分别字所“借”, 所加偏旁用来区分原字与新字。例如:

1.然———燃:“嘫下云语声也。盖即然否之然。火部然, 烧也。借为应词。又加口为别耳。脈经凡应答之词, 皆以然字代曰字, 嘫下只云然声。”即是说“然”的正义是“烧”, 给“然”加了“火”字旁构成新字“燃”, “燃”便借走了“然”的本义;加了口字旁构成“嘫”, 就借为应词了。

2.共———供, 龔, 恭:“部首共与部中龔人部供盖同。龔, 给也;供, 设也, 一曰供给, 是龔供同也。共下虽云同也, 然具下云共置也, 则共供同义, 供盖共之分别文也。周礼以共为供, 左传以共为恭, 似非省借一类, 盖供具为共之本义。凡周礼所云共王共祭祀共宾客, 其事皆当致敬, 则恭义生焉。而所供非一物, 则共同之义亦生焉。故古文四手上向, 则恭以奉上之状也, 恭行天罚, 或作龔行天罚, 正以恭龔皆共之分别文, 故用之也。龔从共龍声, 供从人共声。”说明“供”、“龔”、“恭”是“共”的分别文, 此三字的意思均对应于“共”的义项, 并且在一些文献中出现过“共”与其分别文换用的情况。

第二类分别文是“本字义多, 既加偏旁, 则只分其一义也”。意思是说一个本字有多个义项, 加了偏旁之后的字“抢”走了本字的某一义项而独立成字。例如:

斗———枓:“斗部云十升也, 木部枓, 杓也, 此即桮、杓也, 盖专为酌以大斗而设……知斗兼酒斗、水斗、羹斗三义, 加木为枓, 第分其酒斗一义耳。枓下小徐云斗声, 大徐误改为从斗。”王筠认为“斗”本来就包含了“枓”的意义在内, 加了“木”旁, 将“酒斗”义分化出来。此外, 王筠在《说文句读》中说:“《诗》‘酌以大斗’, 《周礼》‘大渳设斗’, 皆古字也。迨有‘枓’字, 而酒斗、水斗、羹斗皆用之, 维升斗如故。必谓‘斗’是斗斛, ‘枓’是枓勺, 则昧于制字之先后。”这进一步说明了本字“斗”与分别字“枓”之间的分化关系。

一字多义使汉字的表意任务较为繁重, 且在日常交际中有诸多不便, 使语义表达带有不确定性与模糊性, 而由于人们需要表达的明朗化, 就采用了分化词义的方法, 通过加偏旁等方式赋予“旧字”部分意义以新的物质外壳, 即新字的读音和字形均与旧字极为相似, 但已独立成词。陆锡兴先生将这种在词义的发展基础上通过改变外壳的办法来构制新词的方法称为分裂构词法。他强调:“词就是存在于感知系统中特殊的刺激形式与某些概念的联系……”

一个从原词概念发展而来的新概念, 一旦与感觉形象建立起固定的反馈联系, 就意味着词分裂已经实现。”王筠所提出的“分别文”正是这种现象的具体体现, 通过加偏旁构成新字来分担原字过多的表意任务, 在《说文释例》中给出了很多例字, 除上述的例字之外, 还有诸如“臭—殠”、“奥—澳”、“合—佮”、“面—偭”、“象—像”等字组, 正如王氏所说:“一部仅数字, 而音义皆相近者, 大抵尽是分别文。”这足以证明分别文之广泛。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分别文”在文字发展史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解决了一字多义所带来的交际困难等问题, 而且丰富了汉字体系, 新生的文字增添了汉字系统的新活力, 完善了汉字体系记词的功能。王筠“分别文”这一概念的提出, 很好地阐释了汉字字形孳乳的现象, 为文字学做出了一大贡献。

二、分别文与古今字

文字学学者对王筠“分别文”的研究可谓十分深入, 但对于其“分别文”与“古今字”的关系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部分学者认为《说文释例》中所论的“分别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今字, 只是相同现象的不同叫法而已。例如洪成玉先生在其著作《古今字辩证》中针对王筠“分别文”的概念, 这样评述:“王筠所说的分别字, 就是古今字。”对于这种观点, 我们不予苟同。我们认为, 把“分别文”与“古今字”的概念相混淆, 是有违学术事实的。“分别文”是关于汉字造字演变的术语, “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 是为分别文”, 讲的就是造字问题;而“古今字”则是有关用字的问题, 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随时异用者, 谓之古今字。”以及“古今人用字之不同, 谓之古今字。”就是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通行时间有先后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并不存在构制新字的问题。所以, “分别文”与“古今字”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

“古今字”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领域中一个有着较长历史的术语, 它最早见于汉代经师所解经典文献, 郑玄第一个使用了这一术语, 如:《小雅·鹿鸣》:“视民不恌。”郑笺:“视, 古示字也。”《礼记·曲礼下》:“曰予一人。”郑注:“余、予古今字。”郑玄所说的“古今字”其实就是指同一个词, 之前 (古) 用某字表示, 后来 (今) 改用另外一个字来表示, 它们虽然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上, 却表示同样的意义。他是从用字的角度着手的。

在王筠的《说文释例》中, 卷八是专门用来讲“分别文”、“累增字”等字的, 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单独设置一个章节来系统总结古今字, 并不代表着分别文与古今字有着某种类属关系或等同关系。研读此书我们可以发现, 古今字的例字散见于王筠的说解和注释中, 王氏并没有把这些字归结到分别文之中。例如:

辵部“迹”之或体“蹟”, 《玉篇》在足部, 引《诗》“念彼不蹟”, 而用《毛传》之说曰“不蹟, 不循道也”, 与“迹”训“步处”义既不同。其“蹟”字之下, 即出“跡”字, “迹”、“跡”, 古今字也。

酉部收“酒”字, 而两字说解大同, 则“酉”、“酒”是古今字, 与豆部“梪”字同。

《说文》:“, 山也, 从木尻声。”王筠注:小徐作“樗”, 说见上文“”下。《唐风传》:“栲, 山樗。”《释木》同。“”、“栲”, 古今字。

《说文》:“, 山间陷泥地, 从口, 从水败皃, 读若‘沇州’之‘沇’, 九州之渥地也, 故以‘沇’名焉。”王筠注:直是古今字。古人词不促迫, 故递云“读若”而已。

《说文》:“, 箕属, 所以推粪之器也, 象形。”王筠注:《集韵》“”, 吕静作“籓”, “籓”见竹部, 大箕也。是“”、“籓”为古今字也。

我们以辵部“迹”为例, 来分析一下王筠的古今字概念。《说文》辵部“迹”存在着或体“蹟”, 而在《玉篇》中收在了足部, 并且两处的训释有所不同, 但是《玉篇》的“蹟”字下收有“跡”字, 翻查《玉篇》, “跡”的训释为:“《左氏传》曰‘车辙马跡焉’”, “马跡”也就是“马步处”, 由此可见, “跡”“迹”意义相同, 只是在不同的文献中写法不同, 王筠把它们看做是古今字。其他例子亦是如此。我们把这几组王筠总结的“古今字”与上文我们论证的“分别文”的例子相比较, 我们便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分别文”是造字问题, “古今字”是用字问题, 二者属于不同的意义范畴, 并不在同一理论层面上。

二者的形成方式不同:“分别文”通常需要另加偏旁而形成新字, 是关乎汉字的孳乳、发展问题, 而“古今字”则是从历时的角度来研究汉字书写形式的异同, 它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为文字的假借, 二为词义的引申, 均不涉及造字问题。

“分别文”中的分别字是用来解决一字多义现象的, 分别字分担了原字的部分意义, 原字与分别字的表达范畴是不能等同的, 可以说分别字的意义只是原字意义的一部分;而“古今字”只是书写形式不同, 但古字与今字的表达范畴是基本一致的, 它们可以在文献中等同替换。

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分别字与今字的形音义都是在原字与古字形音义的基础上形成的, 尽管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联系, 并且有一些是有规律可循的。可即便二者之间有共同点, 也不能将他们相混淆。

三、结语

人类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体系, 文字系统亦是如此, 因此我们要用全面而具体的眼光来研究文字学中的语言现象。王筠提出的“分别文”一说为文字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虽然看似一个小小的概念, 且已有大量的研究, 但是依然存在着更多层面、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对于分别文与古今字这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的文字学现象, 我们更应谨慎思考, 准确把握。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2]王筠.说文释例.中华书局, 1987.

[3]洪成玉.古今字.语文出版社, 1995.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1988.

[5]王力.古代汉语 (第一册) .商务印书馆, 1999.

家乡的美作文700字 篇3

我的家乡没有红叶似火的香山,也没有巍峨峻拔的泰山,没有微波粼粼的漓江,也没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但她也有自己的山,自己的水,蓝天白云的衬托,农家村落的辅助,也让家乡的山水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家乡的山,连绵不断,绵亘蜿蜒。大山山脊十分绵延,但主峰极其峻拔,到了四月,你站在主峰,便能感受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那一份别样的情趣。春意盎然之中,大山、田野,野花盛开,遍地都是,引的蜜蜂飞来飞去。农人在低头耕作,小孩儿则在山间嬉戏,而大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不知用了什么法术,总是紧紧吸引着孩子,保护着孩子。花儿、树儿、草儿、溪水,欢声笑语,田间劳作,使大山成了一幅祥和的画卷。

骄阳似火之中,大山可是一个避暑场所,绿葱葱的`树木,像一个个忠实的仆人,在林间小路上,他们为你打扇。溪水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在山间飞跑,像是想与你一同度过这清凉一夏,看到这些,夏日的闷热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秋天来了,在山坡上开垦出来的土地,也结出了金黄的果实,丰收的喜悦充实了农人的笑脸。这座大山与这里的人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它养育着这一方人。

冬日的大山失去了生机与欢笑,但是,它换上了一件银白色的纱衣,远远望去,分外妖娆。

家乡有一条环乡河,是人们一段美好的回忆,它不是漓江,它比漓江更有魄力,它不是黄河,它比黄河更要委婉。它在人们的眼里是那么可爱,河水清澈见底,水上有一座老桥,在夏天,河水有节奏的哗哗声与鸟鸣声、蝉鸣声打成一片,像一曲优美的乐章。晚上,随着风儿摆动的树叶儿沙沙作响,不知名的小虫在角落里吟唱,河水又与它们打成一片,犹如天籁之音。

河边有树,树多成林,林旁有桥。远处有山,山下有房,几处景物构成一幅唯美的画卷。

这儿真美作文700字 篇4

春天,整座公园充满了活力,大家都在那儿晨练呢!看看运动公园,青翠的小树好像给了人们动力。早晨,薄雾从海面上升出来,整个公园沉浸在乳白的的浓雾里,带给人们一种仙境的感觉。穿过广场,来到花坛。

花坛上的花吸收了雾中的水分,显得更加娇艳。一场花的“舞会”就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身穿粉红燕尾服的勒杜鹃,她在阳光下显出她的艳丽。再出场的是龙船花,那淡黄的身子真像一只只蝴蝶飞来飞去。最后出场的是紫罗兰,紫红色的花瓣与晚霞融为一体。

夏天,这座公园暴露在炎热之中。幸好有各种各样的树,它们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天遮住了大半。走过花坛,来到沙滩。沙滩上金黄金黄的。上面躺着各种花纹、各种颜色、各种各样的贝壳。有的好像刻着一个个的笑脸,有的好像刻着美丽的花朵,还有的好像刻着小动物们。从沙滩上来,来到树林。一场暴雨来临,雨把树洗得干干净净,好像给树穿上了新装。

秋天,秋高气爽,秋风习习,金桂飘香。树林里满是金黄的叶子,树叶掉落下来,金黄的叶子铺满了一整条路,直到尽头。那真像一片一片的金子铺在小路上啊!菊花就算在万物凋零的日子也要开放,那金绣球似的花瓣一瓣裹着一瓣,真像个美丽的绒线球。金桂树的花香飘得满街满院都是。走出树林,来到广场,有一些人在打麻将,有一些人在打牌,有一些人在健身,还有孩童在树下嬉戏。好一副热闹的景象。

冬天,荒芜占领了大地。树叶都躲在树妈妈的脚底下了。来到小树林,那么寒冷,许多小鸟都飞走了,那么孤独。但松柏还是像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为人们遮蔽刺骨的寒风。啊!冬天的树林原来那么美丽。

我身边的美作文700字 篇5

自汉字被造起的那一刻,人们就开始使用这些独具韵味的字来书写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

可以说,中国人的一支笔可以横扫天下。王羲之手中的毛笔浸透着血汗,留下了传世杰作《兰亭序》。齐白石老人用笔绘出的古朴的水墨画让世人为之惊叹。徐悲鸿笔下的马嘶吼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精神。中国文化带给人们的是美丽,是财富。

现在学者大家的诗作,依稀中听到了他们的心声。陶渊明为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而快乐;周敦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李白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浪漫豪放;李商隐歌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完美爱情。古代的文人墨客用诗词填出了我们历史的辉煌与经典。

中国的古典文学犹如璀璨的星辰永不逝去。是好汉汇聚的《水浒传》,是悲从中来的《红楼梦》,是政治掀起的一场《三国演义》,还有那始终吸引人心的《西游记》。这些文学的封顶,引领着人们一次次攀爬,为的只是走进这些文字,只是融进古典文学。

当耳边响起那澄澈凄凉的《二泉映月》时,我听到了阿炳的坚强;《梁祝》永远是爱情史上一颗凄美的星;也有那一曲琴箫合奏的美景。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起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从孔子到印刷术到水墨画,这些是民族文化的丰碑。

弹指间的美作文700字 篇6

有些人在音乐方面极有天赋,能轻松玩好音乐。可我浑身上下却几乎没有一点儿艺术细胞,简直可以用“白痴”二字来形容。因此,当我鼓起勇气去学吉他时,就已注定是走上了一条艰难坎坷的`路。

我的吉他老师是位音乐的好手,艺名佐飞,有自己的乐队。他身形劲瘦,面容清逸俊秀,手指修长有力且极是灵活。他能熟练地弹唱许多曲子,琴出之音既可激发雄心壮志,又能触人九曲情肠,叫我佩服至极。可他真正让我敬重的,是他对我那质朴而又细腻的关爱。

我初学吉他时,佐老师兴许是看出了我乐感不好,资质也欠佳,于是便稳扎稳打,从几个基本和弦开始教,等我充分掌握后开始教我弹唱歌曲――《荷塘月色》。

那日晚上,我心里压抑无比,连四周的一草一木都失去了本有的绿色,黑压压的,似妖魔的影子在地上摇曳,尽管底气不足,可我也只得硬着头皮上了。佐老师先弹了一遍,指下所出琴音声如金玉,十分流畅,音色极是清脆,让人联想起皎洁月光下的荷塘。荷塘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恰是净脂玉粉所凝。听之叫人心旷神怡。佐老师又将吉他递给我,让我也弹奏一遍。我接过琴,深吸一口气,弹了起来。演奏方至一半,我就不好意思再弹下去了。我唱起副歌实在走调厉害,那把吉他也因我的手无法适应和弦的快速转换而只能发出刺耳的噪音。佐老师见状,忙安慰我说:“你初学,能完整地弹完主歌已经很不错了。”顿了顿,佐老师又教给我,“现在你可以先放慢速度来切换和弦,就能熟练地演奏了。”我鼓起勇气,照着老师教的又弹了一遍。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取得了成功!

文字中的美作文700字 篇7

美是什么?是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还是苏轼笔下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我看来,真正的美是那古色古香,正楷端庄的中国文字。

从形象生动的甲骨文,浑圆质朴的金文;到遒劲有力的大篆,柔中带刚的小篆;再到菱角分明的隶书,清劲方整的楷书;最后到那狂放不羁的草书,优雅清秀的行书。这无一不代表华夏儿女骨子里的气节和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文字不仅仅是外表各具特色,她的内涵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中国的汉字更像是一朵朵正在绽放的花朵,有着不一样的形态之美。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连绵山峰,“伞”像那雨中的蘑菇,公园的凉亭;而“心”这个字又让人觉得像是人生,那三个点代表着昨天,今天,明天;“霜”“雷”“雪”“雨”这四个字有都和水有关系,让人感到趣味性和神秘性。

中国汉字不仅融入了字的灵动美观,还糅合了人的思想感情。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只有短短十二个字,六种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他乡的画面,表达出诗人思乡的悲凉心情,让我们读者心有体会。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并没有说出诗人的不舍,但我们却可以从那孤舟在碧空消失,长江向天际奔流中察觉到诗人心中的凄凉,悲伤,还有更多对朋友的不舍。而中国文字这一特殊的功能,是那些西方文字所触及不到,所无法媲美的。

她,在长城脚下出生,在故宫中成长,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天灾人祸,见证了我们中华人民一代又一代的经历,并在他们手上开出一朵又一朵绚丽的花朵。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汉字,学习汉字,体会那属于汉字的风采,并让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长久的流传下去吧!

这也是一种美作文700字 篇8

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奶奶去菜市场买菜。我依旧记得那天的气温特别高,我们才走了一会儿路,就已经满头大汗了。

我们还没到市场门口,就听到远处传来的优美的歌声了。我顿时呆若木鸡,心想:这么热的天,是谁在唱歌呢?没等我回过神来,就又被又一串串音符组成的歌曲打乱了我的思绪。那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像一个巨大的旋涡把我卷了进去。终于,我强烈的好奇心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我和奶奶一步一步顺着歌声传来的方向走去。这时,我突然觉得从远处传来的歌声就像是一个指引我们方向的明灯。

“咦?那里怎么有这么多人?他(她)们在那里干什么?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刹那间,在我脑海中产生了无数个问号。我快步上前,想去看个究竟。

这时,不远处又传来了一阵歌声。我感觉脑子里有一道灵光闪过,顿时明白了:歌声就是从那边的人群中传来的!我快步上前,来到了歌声的“源地”,但外面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可接下来看到的情景让我惊异不已!我看到了两个残疾人,一个跳舞,一个唱歌。火辣辣的太阳早已把她们的脸晒得通红。她们一个少了条腿,一个少了条胳膊。我被它们那顽强的意志感动了。你们想想看,有多少人因为一点点困难自暴自弃,又有多少人轻易放弃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虽然他们身体上有残缺,但在她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残志坚”的精神!

朴实也是一种美作文700字 篇9

喜欢朴素的人,大多都是崇尚自然和天然的,自信,不粉饰,坦诚,无雕琢,淡泊,不虚伪,宁静,不势力,简单而快乐。而干净呢?相对的就是圣洁,不管是身心还是精神之上,干净了,就自然出污泥而不染,素雅而无杂色,可以说是一派清纯。

朴素干净是一种向往,就如同是一溪山泉,清澈而野性,虽不说是美到极致,却也是最具原始的美;朴素干净也如同是一幅水墨丹青,黑白大方,简洁而寓意深远,是诗意,也是人间乐趣。

朴素干净是一种意境,就如同是一篇散文,洋洋洒洒、朴素自然的,在平淡中写出生活的真实,是一种不华丽而最真实的美;朴实干净也如是一种田园的生活,采菊东篱而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而是最贴近灵魂,最贴近自然的一种状态。

朴素是一种美,干净是一种高贵

大凡朴素与干净,都不需要有太高深的道理,只是在平凡之间,就能感人心魄,让人感觉真与美;大凡朴素干净也不需要掩饰,就是过滤了浮躁,留下了真我,也更显亲切和淳厚。

朴素干净是心里的自然淳朴,不是表象,是内心的亲和,淡淡如幽兰,能散发出本性里的简洁。朴素干净是性情的善良,不是虚假的隐藏,是精神上的性淡如菊,在无华拙美间,抵制幼稚和肤浅,可见古朴的德行。

人贵朴素干净,老子说:“朴素之美是大美。”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些朴素干净的思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做人的气质和涵养。也说明了,内心的真美是能够通过外表的朴素干净表象出来的,一个朴素干净的人,就仿佛是一朵出水芙蓉,婷婷而不浊,于平淡中带着高雅的气质。

如果,一个人带着欲望和负累行走,那必定是走不远的,即使一身华服,也只是徒增了一身累赘;如果一个人一身污泥,蓬头垢面的行走,也势必走不痛快,也走不潇洒。这也许只是外表,而由外及里,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具有朴素和干净的情怀,那灵魂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浮华的现实和诱人的虚伪欺骗了我们,我们才会觉得朴素干净是如此的珍贵;当我们受了伤害,才知道朴素和干净是如此的可敬;当揭开了隐藏和伪装的面具,我们才会为朴素和干净的实在为之感动。

一个人,如果能够崇尚朴素干净,那么,他就具有淡泊宁静,纯洁朴实的潜质,即使做不到,也可以心中充满阳光,笑看人生了。如果我们具有朴素的生活,干净的内心,我觉得我们的生命是朴实无华,却也是丰富和多彩的;如果我们具有朴素干净的自然之美,我觉得我们的人生是纯洁干净的,也是成熟和稳重的,是不缺少高贵的内在繁华的。

虽然,我们的生命可以不闪光,但是,我们的生活需要朴素去滋养;虽然,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复杂和无常的纷扰,但是,我们的人生需要干净的自然雕琢;虽说做到不容易,但是,我们努力了,也就离朴素干净之美近了一步,也就有资格构筑起自己自然快乐的精神家园了。

论美作文700字 篇10

另一种国度的另一种美作文700字

人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渐渐地喜欢上了快节奏的生活,慢慢地遗忘了乡村的静谧、安宁。殊不知,这是另一种国度的另一种美。我不喜欢都市的热闹,它是快步走的,而我是缓慢型的。都市的快节奏令我喘不过气,我想,为何不到我想去的地方去,去体验另一种国度的另一种美呢?我外婆家是生态农场,那里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呀!外婆家简直就是个人间天堂呀,风调雨顺,水土肥沃,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谁敢否定说这不是人间天堂呢?我最喜欢的就是外婆家的大鱼塘和充满果香、硕果累累的果园了!那大鱼塘可神奇着呢!我可是它的忠实观众。在鱼塘周围走一圈了,不论是从哪个方向看,都不可能看到同样的景色。这可谓是面面奇特。每当夕阳西落,对面的果树的影子,真的很可爱,一棵挨着一棵,仿佛是同盟战友。从远处看,果树就像一绿毯子,果实是点缀它的装饰。看着看着,我也产生了一个想法:拥有这样一张漂亮的地毯。这时,一声“扑通――”惊醒了我,才发现,好戏要“开锣”了!鱼塘里的.鱼纷纷闲不了住,要上场表演了!只见一条条金色的鲤鱼腾空而跃,在夕阳下,它摇动着它那条金色尾巴,来一个“鲤鱼跳龙门”,看得我连连拍手叫好!另一条鲤鱼也不甘示弱,拼了命的往上一跃,翻了身,潇洒地给我来一个“鱼翻筋头”。一场场令人难忘的表演不断上演,这次表演深深地烙在我心中……还有那果园更是让我惬意!晚饭过后,在这儿绿色、芬香的果园里玩两手扑克牌,陪老人聊聊天,和伙伴们在这儿玩捉迷藏和丛林冒险。有时我故意敲了一下别人的脑壳,却撒谎说是树上果子垂下来砸到的,他还真的信以为真,当他上当时,我则在暗暗偷笑。谁能说这不是很快乐,很轻松?我喜欢外婆的鱼塘表演和快乐果园,更喜欢体验这另一种国度的另一种美。感受自然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

上一篇:资产设备管理下一篇:项目实施考核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