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精选8篇)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1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通过这十多天的心理健康培训,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来,我们全体学员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参加网络培训,顺利完成了培训预定的各项任务。

听了十多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和示范课,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健康的心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要保持健康的教学心态,应作好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与效果。人生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教师应是“人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教学心态和自我心理健康的有效调控。树立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精于工作,爱护学生的价值观,用积极乐观的教学情商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平等的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不是圣人,与其他职业人员一样。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积极改进缺点;只有完全地肯定和尊重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努力发扬光大、充分展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尊重。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

3、拥有健康的体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必须要学会科学用脑,学会营养调配,学会工作,学会休息;必须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

4、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前启后。但更在于启后,要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水从哪里来,这水之源泉就在于教师不断学习。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理论经验、学习实践方法,并加以不断革新和创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凡是有用的东西,教师都应先人一步,都应成为敢吃螃蟹第一人。不然,那真成“无源之水”啦!

5、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是调剂人生的一味良药。生活中难免事事顺心如意,总有困难和挫折,烦恼和忧愁伴随着。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不断加强意志锻炼,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别人,当然也包括学生。与同志要和睦相处,互学共助;与领导要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关怀;与学生要民主、平等。教学中教师更应放下权威身份,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接受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要以合作者的身份携手步入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7、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一个切合实际、恰当可行的理想目标。但教师目标的确立一般都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能否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呢?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验证。在实践中,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绝不可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并要适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更不能用尽善尽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蹲下身子去吧,多角度、全方位去欣赏学生、评价学生。只有看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学生才有希望,教学才有希望!

二、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切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比如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在学习方面,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

1、让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

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心理去面对身边的一切事情。积极乐观的.心理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又如同花蜜吸引蜜蜂一样会将各种有利的因素吸引到自己身边,事情因此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现在学生中单亲家庭的比较多,有时候一个班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都来自单亲,极个别的学生对亲人有种排斥、抵触情绪,当让不会相信身边的任何人,给班级管理增加难度。20xx年我班转来个女生,进校的穿着很社会化,进入我班,不跟其他同学接触,经常犯一些很小的纪律问题,我观察,她的每次错误都做给我看,很想引起我的注意,我也把她父亲叫来交换意见,也许是碍于面子,还是不想给学生增加思想负担,家长根本没给我谈到他们家庭。在一次运动会上,我跟学生闲聊时我才知道她是单亲家庭,她不能面对这个事实,他认为父母不爱她。我就给她讲,父母肯定是爱你的,至于他们为什么离婚,那毕竟是上一辈的事,你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个事实,但你要想想你今后的生活,要高高兴兴的、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乐观的面对生活,换一种眼光看待这件事,也许对你及父母都会

有好处。并鼓励她多给同学接触,我并安排几个同学帮助她,在那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有较大的改观,纪律观念也加强了。

其实,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像这样,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的结果,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不仅如此,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2、最好的帮助是给学生信心

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肯定的力量,正如乐观的心理一样。它是早晨露珠中闪亮的光泽,它是雨后树叶上动人的绿色,它是生命中没有尘埃的宝石,是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源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营造氛围,树立自信心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学生往往由于自己表现的机会少,而产生胆小的心理,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缺少自信心,不敢展现自己,针对这种心理,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大胆健康向上的心理。如常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学生一旦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便会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2)让学生学会善于竞争,增强自信心。

在班级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干部轮换,每个愿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都可以上台发表自己的“执政纲领”,竞争上岗,最后“优者上岗”。通过这种形式上岗的学生有正确的竞争态度,充分相信自己,干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自信心很强。

(3)教会方法,培养自信心

学会正确评价自我,“我能行”与“我不行”,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不同。“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而“我不行”正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失去的是成功的生要支柱――自信。引导学生克服“我不行”的错误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可以首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我否定的内容;其次,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自我否定;最后让学生采取积极行动,变自我否定为自我肯定,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2

一、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分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很重要, 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注重的是目标和过程, 往往忽视教材分析这一环节, 通常是照搬照抄。其实, 教材分析要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 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 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 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 是本课学习所必要的。因此, 在分析教材时, 教师决不能只着眼于文本而忽视以音响为载体的音乐基本表现形式, 首先要反复聆听, 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触和理解记录下来, 再以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基点上进行整理, 尤其要把本课涉及的音乐要素分析透彻。一旦把音乐作品分析透了, 目标自然而然也清晰了, 方法、形式等也相应的水到渠成了。有了教材分析具体细致这个前提,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清晰也很重要。在每堂音乐课中, 大目标是靠小目标去实现, 小目标靠大目标去统一, 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有了大目标后, 制定小目标时必须注意, 若干小目标都必需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 既要有针对性, 又要有坡度, 让学生的思维和音乐实践经过“爬坡”的过程, 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同理, 教师除了对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清晰外, 对每一个环节的小目标也要清晰。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达到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阶, 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围绕目标, 环环相扣, 才能切实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 “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能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 才能组织好课堂,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只要是教师边弹边唱示范过的歌曲, 学生都会学得特别快。歌唱教学也是音乐教师应有的、起码的教学基本功, 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示范性和激励性。“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 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 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 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让学生在情操上受到陶冶, 道德上受到影响, 心灵上受到启迪, 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三、因材施教, 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体验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

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 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 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因为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能触景生情, 在情感共振中能获得审美情感体验, 陶冶性情。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 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 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适合用情境化的手法来表现。因为音乐具有不确定的特性, 不同的学生对相同音乐作品的理解差异很大, 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手法, 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也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但大多做得比较浅, 最后还是“言归正传”, 把学生自由驰骋的思维拉回来, 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如果教师只是按照音乐的本来面貌一味强调其情境性, 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感受, 就会把他们创造的思维、探究的愿望扼杀在摇篮里, 这样的教师也只能培养出“人云亦云”的学生

四、要利用学校现有多媒体资源提高音乐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 出现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 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 图文、视频、动画栩栩如生, 犹如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教学视野, 激发学生思维。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 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 我在在对学生声音的训练中, 运用多媒体通过现场录音回放方式, 提高学生对自己声音的直观了解, 把抽象的现象形成具体的东西, 学生也就学得有趣, 学得也用心了。

五、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 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 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 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 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教师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小学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篇3

一、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学生在阅读课上所读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扎扎实实地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确切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要善于利用课文内在的思想性,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有意识的渗透思想教育,把语言文字训练和进行思想教育统一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注意防止重视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如果认为只要抓住了语言文字训练,思想教育自然就在其中,这是错误的。如果脱离语言文字训练,架空进行思想教育,使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脱节,也是错误的。

二、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阅读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这就是要求我牢固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教师上课不应该单纯着眼于完成教案中既定的教学环节、步骤,而忽视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如果我用一连串琐碎的提问“牵”着学生走,只顾追求“正确答案”,忽视学生的理解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中,就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学生的学为教师的服务。

要切实做到教为学服务,首先,在备课的时候要“心里想着学生”,围绕着学生如何学去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眼里有学生”,善于揣摩学生的心思,围绕着学生会怎样想、怎样说,去启发、点拨引导;当学生提出教案中未考虑到的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调整教案,切实体现教为学服务。

其次,要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尽力促进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自行探索,自求了解。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但要重视结论正确与否,更要重视结论形成的思维发展过程,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这样,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己能动的阅读实践,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

三、正确处理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大纲提出了“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要求。联系到阅读教学,就认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直线上升、一步到位的。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应当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例如,文章是分段写出来的,虽然在低年级不把段的训练当作重点,但是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下,给学生留下一个段的印象,时间久了,学生慢慢地知道文章是分段写的,几段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为中年级要求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高年级才要求从理解课文内容,到掌握中心思想,再到体会思想感情。但是,这并不是说,在低、中年级不需要接触课文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在低、中年级,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是独立感受的要求不同而已。只有这样来认识阅读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才能使阅读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这一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就要从阅读教学的整体上,把握各个年级的要求,把握准每册教材、每组教材,每篇课文教学的目的性,使每项阅读基本功训练都不脱离整体训练的链条。这样,有计划、有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教学,才能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克服教学中要求过高或过低,训练“越位”或“不到位”的现象,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重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能力,一个习惯,缺一不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体现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课前预习到上课;再到课后复习,学生时刻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着种种阅读实践,而阅读实践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愤的根本途径。教师要在学生一系列的阅读实践中,随时向学生提出要求,告诉他们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提醒他们改正,使他们懂得为什么改正,怎样改正。

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4

1、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会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作为教师,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合格的教师的知识,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样渊博,那样深邃,那样有活力。而且有许多河流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海!讲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讲一辈子好课!这样,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

2、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常言道,人生大舞台,舞台大世界,我们平时看别人,就像演员,我们就是观众,时间就是导演。一件事做了一半,快乐的人会说:还有一半完工了!悲观的人会说:唉,才完成一半。 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我们为何不笑呢!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一句话,让你笑一年,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蚊子!记得前几年,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文字: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3、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影响学生。

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更加健康快乐。

4、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不言放弃。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觉得人的快乐是由心灵决定的。愿我们每位教师都拥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和赤字一样澄明的心灵!

教育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5

这个学期开学都2个多月了,本人在学校领导下顺利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此刻本学期教育教学心得归纳如下:

1、本学期,本人不断地努力学习跟专业有关的知识,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证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用心性和学习效率。

3、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必须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用心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一位能够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忙,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简单,大家用心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6

刚开始教小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他们一刻也不能停下来,上课爱动,爱讲话,精力不能集中很久,也许这是小学生的天性吧。所以一堂课下来,总是要提醒他们很多次,几天下来,都是这样子,于是我就在想可能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对,不能像对待初中生那样教,而是自己的教学形式需要改一改,不再是一味的一堂课自己讲,应该要想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不能让他们感觉数学无味,而是要感觉我们的数学也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于是自己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认真备课,每一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然后,课堂上,就要像我们胡校长说的,要做到简约课堂,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最后,课前、课后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只要碰到教学上的问题,自己难以解决的,都会去问其他教师,他们也很有耐心的教导我。

通过自己对教学方法的改变,我发现之后的教学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味了,而是发现学生越来越多的举手发言,还有个别学生还会提出问题来,让我们一起思考,这样的课堂,让我觉得自己也是在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7

一、精心导入,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课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往往仅限于玩游戏、看Flash动画或者网上聊天等娱乐项目。而对于抽象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 学习兴趣不高。尤其在给低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时更是困难, 学生键盘上的按键不认识, 很难让他们记住各个字母和功能键的位置。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 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通过实践, 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 配上音乐, 设计新颖的导课, 让学生欣赏,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 效果显著。比如, 教学《电脑的组成》一课时, 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 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 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 一个“心脏”叫中央处理器, 英文CPU。形象的比喻, 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 简单明了, 学生一听就懂, 很快便学会了。

1. 游戏入门, 自觉学习

我通过学生爱玩游戏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巧妙运用各种小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意愿,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当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消除其厌倦心理, 从而更好地吸收所学内容。

譬如, 在学习指法的过程中, 如果一开始就讲手指摆放要求、控制区域等知识点, 空洞的知识没有搭配有新意的实践方式, 学生学得就很累, 甚至不愿意跟随课堂讲解进行实践。若是教师强迫练习、作业, 更会加剧学生的厌学心理。于是, 我就在教学中通过游戏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的开始, 我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 里面内嵌的小游戏和打字练习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后, 我又利用比赛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 看看谁使用软件打出的字最多、最准确。通过比赛我告诉学生, 要有好成绩就必须掌握好指法。再讲解指法原理时, 学生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了对新知识的热情, 课下也开始了自觉的练习。

2. 创设情境, 积极学习

除了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入外, 创设课堂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场景教学等手段,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用营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创设的情境中, 极大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效率。

如在教学Word软件中的《插入图片》一节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马上就要过母亲节了,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出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妈妈呢?”然后, 我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已经做好的贺卡, 看着漂亮的图案、优美的祝词, 学生积极地响应:“想!”此时, 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如何才能做出这么漂亮的贺卡, 展现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此时, 我借助时机告诉学生, 这些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在课堂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 通过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画和文字, 为母亲制作一张别出心裁的贺卡。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 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 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 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大胆放手, 强调自主探究

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 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 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此时教师只需发挥必要的引导作用即可。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作为信息技术启蒙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更要紧跟新课改纲要的要求, 从要学生死记硬背计算机基础知识、机械性地参与练习和作业的程式化教学, 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 注重学生分析、解决实践操作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对于多种操作效果相同的教学要留有余地, 可让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只需观察指点, 无需讲得太多、太细。

如在讲解Windows画图软件时, 教师只需介绍左边各个按钮的用处, 再稍微举一个例子即可, 无需事无巨细地讲解, 那样反倒让学生反感。此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用软件, 自主探究哪个按钮能达到自己预想的绘画目的, 这样不但能加深操作的印象,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的精神, 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鼓励创新, 全力发展个性

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后, 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和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信息技术更是一个要求有创新能力的学科, 教师要在基础软件的使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将来学生继续学习计算机甚至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埋下良好的伏笔。在初等信息技术课程中, 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有很多, 比如PowerPoint中幻灯片的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切记不要在有创新价值的知识上做统一的要求, 评价作品时也要以鼓励为主、灵活多样。以此鼓励学生创新, 发展学生的个性。

除了以上对学生知识能力、创新技能培养方面的心得体会外,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行为、正确认识网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网络高速膨胀的今天, 这一点也显得很有必要。信息技术是一项实践技能, 是一种工具手段, 通过它可以达到很多目的。它不仅是一部游戏机, 也是一部学习机, 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看待其功能的意识, 不可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教育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提高网络分辨能力, 不浏览不良信息, 不进网吧, 不沉溺于虚拟空间;教育学生使用正版软件, 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8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低年级学生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不认识字,听不懂教师下达的命令,如果很生硬地去讲解课堂内容,那么学生可能很难听懂。于是我就准备了一些非常鲜活,并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并制作了一些相关的课件,搜索了一些相关软件辅助教学。例如教学"鼠标用法"时,我选择了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软件来让学生练习,还有一些小的儿童涂色软件,让学生在涂色或是绘画的过程中,学会画的整体布局,学会审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练习了鼠标的各种用法。达到了设计本课的教学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但不难学,而且还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跟随教师学,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引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指法》一课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我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学生,我解决的办法是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有时还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濡目染。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例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首先不是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出示"五边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同桌合作画出"五边形",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五边形"会画了,其他的三角形、七边形等同样可以很快画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

上一篇:梅岭三章教案两课时下一篇:新版正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