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为题的高三作文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规则为题的高三作文(共12篇)

规则为题的高三作文 篇1

规则是温柔的。小草扎根于大地,浪花在海面上跳跃,星辰的眼睛从苍穹中下望……万物在无形中遵守着自然的规则,一切是那么的.柔和与美好。

规则是善良的。美国某州曾审理过一件一位老妇偷面包的案件,当庭长得知这名老妇是为了填饱孙子的肚子才偷窃时,他严肃起立带头为老妇人失去的尊严付费。俗话说:法不外乎人情。规则中闪现的人性更显得温暖。

规则是公平的。高晓松酒驾入狱,“房叔”“表叔”贪污腐败落马。无论你是娱乐明星还是高管政要,都要接受规则最公平的审视。

但是,在行人“从容”闯过红灯,人们妄图“征服自然”的现在,规则似乎成了一位“糟糠之妻”,被人们弃在了脑后。

那么,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规则?

孩子是这个社会最新鲜的血液,规则意识应该从小树立。大街上,不难看到父母与孩子在路口处僵持,孩子一边哭闹着“老师说红灯停,绿灯行”,一边被家长强行带过了马路。若让孩子从小便树立这样的观念,那么,规则意识又何从谈起?

一味放纵是违规行为的助推器。《聊斋志异》中题为《骂鸭》故事中老人虽出于善意,不对邻居偷鸭子的行为进行指责,但这种行为无异会助长不良之风,看似爱人,实则害人。

加强法制建设是增强规则意识的根本。古语有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诚然,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法律来规范,个人的不良行为需要法律来纠正。在违规现象泛滥的今天,我们需要用加强法制建设来敲响警钟。

不要在红尘纷扰中迷失了自我,不要在急功近利中失去规则。规则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等待我们把它贯彻,让它在大地绽放花香。

规则为题的高三作文 篇2

一、2011年作文题的特点

原题回放: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比较于前几年的作文题,2011年的新课标作文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 更具现实针对性。

从材料上看,“中国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既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又是世界范围内的热点,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的思考,而要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还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这又考查了考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面对作文题则无所适从,只能泛泛而谈、空发议论。

2. 主题明确,立意更宽泛。

材料中“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和关注特点呢?”是立意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进程和开放程度”六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角度去写就行,这是前所未有的宽泛,可以让考生在不脱离材料的范围内尽展思维的强度和力度。但是,不会“化大为小”的考生也只能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总之,2011年的作文题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的思维能力。”

二、高三作文训练的误区

2011年的高考,一些考生之所以在作文上吃了大亏,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在高三阶段作文训练存在以下误区。

1. 过多训练审题立意,占用大量时间。

考试写作文,最怕跑题。因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审题立意占首位。如果这次作文审题有难度,那么老师一定会大讲特讲,再让学生大练特练,因为一到高三,作文训练就进入了紧急备战状态,老师们生怕学生有闪失,结构可以乱些,语言可以平淡些,就是不能写跑题。下次再有写跑题的,就会单独辅导,占用了大量的训练时间。其实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特别是2011年的新课标作文题,并没有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

2. 过于追求材料丰富,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验。

因为高考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且评分标准要求内容充实,所以老师就要求学生积累材料。学生们也买一些作文素材方面的书,写作时遇到哪方面的内容就搬哪方面的材料,“米”是准备够了,就等着高考时做一顿“熟饭”了。2011年的作文题却是“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平时不关心时政,不关注社会发展,考生们平时准备的材料就很难派上用场。

3. 过多进行模式训练,忽视思维能力训练。

进入高三,时间非常紧张,作文占分又多,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优秀作文,老师们都不会忘记告诉学生一些写作的套路,比如一个故事后面一定要加议论,以突出主题;文章的开头结尾要有精彩之语句,以取得阅卷老师的好感,等等。考生们带着这些准备好的模式进入了考场,试卷却让考生把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写一篇作文,如果不会联想,不会想象,缺乏思维,作文就只好空喊口号,无病呻吟。

三、高三作文训练的努力方向

高考是指挥棒,2011年新课标作文题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来年的作文备考具有现实意义,指导我们再不能为高考而训练,学生再不能为考分而写作,一定要在学习中关注现实。“文章合为时而著”,只有关注现实生活,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难”为题作文分类点评 篇3

“难”这个字,读nán的时候,意思往往与“易”相对。做起来费事叫“难”,使人感到困难叫“难”,不容易、不大可能也叫“难”。和“难”相关的词语有很多,比如,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免、难为、难保、难怪……

请以“难”(nán)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提示语中“做起来费事,使人感到困难,不大可能等”可归结为“不容易”这一内涵。做起来费事,重心在“费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使人感到困难,重心在“困难”,仍然在“不容易”这一层面。

对“难”做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等)、哲学、审美等层面的解读,均视为切题。在生活方面,比如不向困难低头、挑战难度;在哲学方面,比如与“易”的辩证思考,以“易”写“难”、以“难”写“易”、表面写“易”实则写“难”等,通过对比或者辩证思考突出“难”的主题的,视为切题。

因此,“难”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第一层是因个人(自我、内心)而“难”(感到为难,觉得艰难),个人学业、事业上的困难处境,情感纠结,人生选择的为难,命途的艰难感慨,等等。第二层是因他人而“难”,主要从处理人际关系之难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与子女(养育与理解之难)、师生(教育之难)、同学同事(相处之难)、领导与百姓(服务与监督之难)、穷二代与富二代(因差距与歧视而“难”)等。第三层是指因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百姓,历史文化,道德精神)而“难”,老百姓看病难(医保)、出行难(春运买票)、办事难(上头没人)、维权难(不懂法),生活样样都难,越活越难,不活不难。扶起一个跌倒的老人有那么难吗?调查清楚,说清事情的真相有那么难吗?承认错误,担起责任,给公众一个交代有那么难吗?少一些“三公”消费,多买几辆校车有那么难吗?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难”字在文章中的具体解释。即便用“难”组词,也要将重心放在“难”上。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真实体验,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或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深入挖掘表达自己对某一领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见解。写作时应注意一个化大为小的问题,切不可罗列或泛谈各种“难”。其实就集中写家庭关系难协调、农民工买票难、做个好人难、爱一个人好难、自我人生中追逐与放弃之难等,不需要在不同层面和角度都提到一些,展开时又“平均用力”,这样的文章往往没有侧重,表达也不鲜明。应当使文章内容更典型,更有针对性,这样的文章才实在。审题思考时可以放开,具体构思布局时就应收拢,切入角度明确,可以的话加入些辩证思考(难与易是相对的),适当深入拓展一下。

【分类点评】

苏州一考生

我从未在舅爷爷口中听到过一声“难”,无论是调侃还是哀叹。

在他回来的前几年,他常常这样告诉我:“人只要能读书,肚子里有了墨水,天下事都不至于一个‘难’字了事。”说这话的时候他蹲在低矮的红砖平房前翻动着晒在场上的草药,屋檐下吊挂的龟甲轻微地摇晃着。

舅爷爷读了一辈子的书,可读书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他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全村敲锣打鼓送出去的唯一大学生,回来时却只带了满面的风霜和到了如今也养不好的一身瘦骨。

不是没有人背地里说些闲话的,仿佛当初的歆羡如今一股恼(脑)儿地变作了毫无道理的轻蔑。除了闲言碎语,舅爷爷的生活也很不宽裕。几十年在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可他从未抱怨过一声“难”,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凭着在大西北自学的中医,他在医院谋了一份工作,即便上班的路程要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他也乐此不疲。

闲暇的时候,他总爱给我们讲述在大西北的见闻,善于“引经据典”的舅爷爷能将简单的故事润色成一波三折的传奇。待到众人听得唏嘘不已,正神游其中的时候,他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已然稀疏的牙齿。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忽视了漫天的黄沙,忘记了干裂的土壤,也没能在难以下咽的干菜里体味到某种艰难和辛酸。很久以后,我才懂得了那种快意潇洒后到底是怎样的“不难”。

每当这个时候,舅婆婆总会端着做好的饭菜出来,用她带着西北腔的尖细嗓音打断他的侃侃而谈,再讥讽上两句,也不忘送上个白眼。她总爱抱怨舅爷爷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也对他所谓的“读书无难事”的理论嗤之以鼻,却放任他将屋子堆满了书和工具,时不时还会帮忙整理。

舅婆婆越是跟他叫板,他就越是起劲,仿佛在这种“难”与“不难”的争辩里能获得某种快慰。可这种争辩也戛然而止了。在舅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后的那几天,舅爷爷第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度让我们担忧不已。

如今他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健谈,又似乎比往日更多话,有点喋喋不休,也不像以前那样妙语连珠。

只是他仍然不说一个“难”字,或许是不知说给谁听。

我去看望他,最后在告辞的时候,他依然告诉我:“要读书啊!就没什么是难事。”说着,眼里有泪花在闪动。

【评 析】

文章摘取了舅爷爷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如舅爷爷年轻时坎坷艰辛的经历,舅爷爷返乡后对自己的“传奇”的描述,以及舅爷爷与舅婆婆对“读书无难事”的争辩,一层层地引发了读者对“难”的思考。同时,细节描写精炼传神,如“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了已然稀疏的牙齿”,“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个不畏艰难、重情义、豁达乐观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朴实真诚,字里行间汩汩流动着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舅爷爷的口头禅“要读书啊,没什么是难事”在文中反复出现,既串联全文,使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加深了讀者对“难”的感悟。总之,此文写出了有血有肉又有性格的舅爷爷这个人物。综合评分:68分。

徐燕笑

当青少年争相推崇名牌效应,当青少年对“快男超女”顶礼膜拜,当青少年对中性越来越痴迷,如何恢复青年的豪情壮志已成为难题。

是的,如何恢复青少年的纯洁已成为难题。

青少年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早已经不起物质的诱惑而迷失了自我。他们对耐克、阿迪趋之若鹜,极度追求物质享受。据说,有位年仅17岁的孩子,仅因为要买一部苹果手机而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尼采曾说:“成功只会在远离市场的前提下才会产生。”试问,这样的青少年,还会取得怎样的成就?还能担当得起祖国的未来吗?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

我们迷失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我们是父母眼中的珍宝,富裕的生活让我们不必为温饱而奔波,于是“富二代”“官二代”出现了,于是有了“郭美美炫富”“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青少年的志向坍塌了,那么,中国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霸气已成为难题。

我们沦陷在“人似黄花瘦”的婉约中,早已没有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放。当年“五四”运动中激情澎湃的青年,当年高呼“内争主权,外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青年,如今又在哪里呢?

是时候了,青年们,起来吧!做一个像谭嗣同一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做一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战士。

nlc202309010829

如陈嘉庚一般,有“敌未退出我国土,有敢言和者,以汉奸罪论处”的豪情,有温总理“吾身虽瘦,必肥天下”的壮志。

在《敬告青年》百年之后,我要写下:

战争的而非妥协的;

激烈的而非婉约的;

精神的而非物质的;

热情的而非柔媚的;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月争光辉!

【评 析】

文章抓住提示语中的“难题”展开论述,针对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缺乏“豪情壮志”的现象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批驳,立意准确,切中时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文章脉络清晰,内容旁征博引,语言热情洋溢,震撼人心。文章的不足在于对“难”缺少进一步的正面解读,内容略显单薄。同时,结尾部分还可适当点题,最后几行语意欠明。综合评分:58分。

沈 烨

世上之事,有难易之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难,如前进途中的绊脚石,绕过它,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难,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难,如穷途末路的悬崖峭壁,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因此,我们要愈挫愈勇,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吳。前进途中的绊脚石不可避免,但不论多难,只要不放弃,坚定信心,就可克服那道难关。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成就“史家之绝唱”——《史记》;孙子遭到陷害,膑脚后写下《孙子兵法》;左丘明失明,写下不朽著作《国语》;孔子四处游说不成功,编著《春秋》。这些人无不遭遇难关,可他们不畏艰险困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留名千古,为后人敬仰。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楚霸王项羽,兵败逃至乌江仅余二十八骑,乌江亭长为其准备一小舟,助其渡江,可他却说:此乃天之亡我也。遂于乌江自刎,留下无限遗憾。试想,若楚霸王渡过乌江,重见江东父老,那他与刘邦的鼎力之势,也许会更为长久,胜负输赢更是一个未知之数。因此,我们不应被眼前的难关吓倒,而应放眼未来,抓住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历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其间困难重重,可中国毅然挺了下来。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长期封闭的大门,西方的物质文明开始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代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抗日战争之中,全民族心手相连,共同抗日,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只有不畏难,才能赢得自由。

难与易,不在客观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自身。只有不畏艰难,奋发自强,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评 析】

本文从“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入手,围绕面对“难”该怎么做展开文章,切合题意。但文章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文章思路混乱,从“要愈挫愈勇”到“末路之难”再到“中国的不畏艰难”,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层次感。其次,文章素材的使用不够典型,同时因为对材料分析不够,有硬贴标签之嫌。综合评分:45分。

以选择为题的作文高三 篇4

或许,我已经放弃了吧。

午后的阳光微微曛着,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无声地洒在闲适行人的肩上,洒在青青的屋檐上,亦洒在枝头含蓄的花苞上。

这盆梅花已足足养了三年,却始终不见它要绽放的痕迹。时常想起三年前那个花开的下午,一瞬间,仿佛连树的呼吸也静止了。

我漫步在小街上,忽然一头花白色的头发撞入了我的眼帘。我凝神瞧去:方方正正的脸上已被岁月烙下了一道道痕迹。舒眉的眼角又透着不知名的自信。“奇怪,这样一个老人怎么会被那么多人围着?”我暗忖道,脚却不由自主地迈进了人群。

一时间,一排花卉陡然冲进了我的双眼。许是被害人看得不耐烦了吧,也许是急于想证明自己吧。我分明看见中间那盆花剧烈地抖动了一下,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夹在风中幽幽的香味。那刚才还鼓囊囊的花苞此时已选择了褪变。“是白梅。”人群中有人喊道。是白梅,有如高山上的仙鹤悄然降在了人间,不掀起一片喧嚣。

老人的生意顿时红火起来,我排在密匝匝的人群中也得到了一盆。临走时,老人叫住我,小心地从推车下托出塑料袋裹住的物件,悄声道:“我看你是个好孩儿,也真心爱花,这一盆和刚才开的那个是一个树上嫁接,你拿走。”我望着老人那慈祥的笑与期待的眼神,本不该接受外人给东西的我这一次选择了顺从。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那花只有树叶日日增长,却始终不一展芳华,又是一个冬去春来,墙角已容不上他的身姿,念他是一条生命,我又一次选择了接受,留它下来。

又是一个微寒的冬日,我慌忙到墙角取东西却不小心踢到了花盆,正自蹲下去要将它扶正,一个小小的绒球却努力向前伸着嘴,要向我倾吐什么……这哪里是绒球,分明是花苞,白梅的花苞。我恍然醒悟,慌慌张张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搬到茶几上,暗想,即使等到晚,我也要选择接受它开放的那一刻。

太阳一点点下降,花苞却一点点地昂起了头。突然它战栗了一下,又毫不迟疑地开启了他那已迟了三年的舞蹈,像一位身着白衣的妙龄少女,终于选择了长大。

我久久地沉醉在这永恒与瞬息的舞蹈中,眼前却浮现了那位老者深邃的目光。一下子,我明白了老者那想成全爱花孩子的选择,而我呢,一次次选择接受,是不是对的呢。

或许,每个人都要学会选择接受,在等待与希望中成长。

以选择为题的作文高三2

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每天都在作很多选择,小到闹钟响了该立刻起身还是继续赖床,大到父母吵架该帮着爸爸哄妈妈还是帮着妈妈骂爸爸……有的选择无所谓对错,有的选择却来不得半点含糊。

有天放学后,姜……悄悄找到我,手里捧着好些笔、卡片,本子,弄得我一头雾水。我疑惑地问:“你这是要干什么?“他狡黠地一笑:“还请副班长明天手下留情啊!”我这才想起明天是周四,轮到我管理眼保健操。他又接着说:“明天我赶时间看漫画,你能不能别记我名字?这些礼物你随便挑两件吧!”

优秀的班干部怎么能被收买?我正想严辞拒绝,突然瞥见了一本杂志,我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去了。我是多么想要这本杂志啊,里面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连载故事,我只差这一本上的没看过,我心心念念找了好久好久的一本杂志啊!我偷偷看了眼杂志封面,苦恼地挠了挠头发,小心翼翼地翻了翻目录,又迅速合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托着腮帮子沉思起来。

姜……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连忙把这本杂志塞到了我手里。可是我心中有两个小人儿在打架,一个声音说:“你赶紧收下,反正不做眼保健操的不止他一个,少记一个名字老师又不一定看得出来。这本杂志不要了以后可就没机会了。”另一个声音却反驳道:“不能这么做,这样会使同学走向坏的一面,使班风班纪变差,而且你自己也犯了不诚实的错,即便没有人知道, 你也不能这样做。”

姜……看我不作声,以为我默许了,开心地说:”谢了,副班长,下回有好东西我还想着你!“说完,他就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我看着手中的杂志,觉得它似乎活了,仿佛指着我的鼻子骂:”李牧远啊李牧远,你这是欺骗老师,辜负老师对你的信任!“又觉得它到了老师的手中,老师挥舞着这本杂志,痛斥我受贿的事实。全班同学在旁边大叫:”李牧远是贪官、贪官……“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第二个声音还是占了上风。我看着手中的杂志,虽然很舍不得,但还是下定了决心。于是,我朝他跑去,大声喊:”喂,姜……,你的杂志……“

我知道在我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没有标准答案,是对是错都看我自己的判断。我相信,我会一如既往地选择我认为无愧于心的选择……

以选择为题的作文高三3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人生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每一个都有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然而,选择虽重,其重不过过程。一念之间于抉择是选择,执念一生于一瞬是过程。康德说:“如果人类之中还有一种最崇高的东西的话,那么,把全部的生命奉献给它才是值得的。”

那是一年的盛夏,天气异常燥热,远处,柳树上的蝉鸣声绵延起伏,随风飘落的柳絮给人增添着烦躁,街上行人那慵懒的举动似乎也在诉说着这夏日无法回避的苦躁与乏味。

恰恰就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约我外出游玩。“这么热的天气还要出去吗!?我想在家里抱着空调啃西瓜!”我有些不情愿。

“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马上就要去往别的城市了,再说,还有其他同学呢。”他的声音中有些央求的味道。

“是骑自行车,还是打车?”我嘀咕着,最终还是选择了单车,因为这样可以省车费。

太阳灼热的光芒肆意地刺在我的脸颊上,使得这天地之间犹如一个大烤炉一般,把我夹在中间炙烤。——我有些后悔出门。

到达约定的地点,我们汇合,四处游玩,可是这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兴致全无,唯余苦闷。我们停在一排抓娃娃机前,手痒难耐,便拿钱兑换了游戏币,开始玩了起来。抓起的娃娃,每次都会掉在沿上,然后滑落回原来的位置。我不甘心,一定要再试最后一次。我用力握着那换来的最后一枚游戏币,慢慢地把它放进投币口,然后遥控着遥杆缓慢前进。周围不少人都在驻足观望,看看这孩子的最后一掷是不是足够幸运。这一次,我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方式,大力摇晃着摇杆使它左右转动,以增加命中的几率,然后用力拍下按钮。“抓起来了!”伴随着心跳的加速,那一只毛绒玩具终于顺着出口掉了下来。我赢得了一阵欢呼声。——侥幸取得的胜利也是胜利,我庆幸自己的选择。

中午,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吃饭。饭店不错,但价格也确实不便宜。我们聚在一起聊天,玩游戏,不知不觉,到了该结账的时刻了。“如何来支付今天的账单?”也许每个人都在心里这么想着。突然,人群里一个声音传出:“要不我们AA制吧。”可是,他却有些害羞地站了起来:“要不——要不我来吧!”我们都有些吃惊,但却也没有人吱声。等他付完钱后,我才反应过来:不是要给他送行吗?为什么是他结账?——我有些后悔起来……

下午,到了要分别的时刻了,我们目送他回家,互相说着再见。他转身离去。我向前几步,追上了他,将手中的毛绒玩具递给他:“把我的幸运送给你!永远记住,我们的船上,除了载着友谊之外,还有我伟大的幸运!”

“虽然我舍不得你们,但,那里有我的梦想。”他躲闪着他的眼神,不想让我看到他眼睛里闪烁着的泪光。

“我支持你的选选!追梦去吧!永遵康德的忠告——‘如果人类之中还有一种最崇高的东西的话,那么,把全部的生命奉献给它才是值得的。’”

骑车回家的路上,夕阳西下,天气不再燥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飒爽。远处,鸟儿的叫声与蝉鸣奏成一曲交响乐,令人陶醉……

以选择为题的作文高三4

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不同的狼群,一种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等众多负能量;一种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道义等众多正能量,用什么去喂养它要做出一个选择。

选择,决定你的性格。自己要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消极悲观的人,要做出一个好的选择。在社会中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融入到一个大集体中,更容易被接纳,遇事多往好的方面想想,自己的情绪也开开心心的。反之,消极悲观的人,不太容易被集体接纳,遇到困难就觉得自己不行,做不了,失败了,是一个无用的废物,这样怎么可能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去喂养心中的“善”,如此“恶”只会越来越大。做出一个性格选择有时会受益终身,有的也许就就此止步了。

苏格拉底——伟大的哲学家,让三位弟子在这一片麦田中选一颗最大的麦穗。第一位大弟子,在前路中选了一颗大的,心想也许前面还会有更大的,一路走、一路摘、一路丢,最后没有找到一颗最大的麦穗,而后二弟子亦是如此,但三弟子走到一半就摘了一颗较大的麦穗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走完呢?”,他说:“我选择的这颗麦穗我认为最大了,不需要再往前走,否则过多的大麦穗会影响我的判断,我选择放弃走下去。”苏格拉底笑了。三弟子就是后来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不需过早的决定出未来的选择,选择好当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脚踏实地便好。

选择,是助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多少正确选择,又有多少错误选择,明清,打开海关,让本国家的文化流出亚洲,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欧美先进的科技工艺发展,他们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而清朝选择了“闭关锁国”道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躯壳里,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模式走。八国联军侵华时用的是机枪、大炮,我们却用长矛、盾牌来进行抵抗,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而新中国先借助苏联的军事武器,进而慢慢研发出自己的武器装备,一步一步走向科技强国之路。

多用自己的“善”养育心中的那匹狼,少用“恶”来养育。一个正确的选择会让你受益终身,一个正确的选择会让你在天空飞翔,一个正确的选择会让你在海洋自由遨游。沿途播种正确选择,收获一路繁花。

以选择为题的作文高三5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选择,有些只能放弃,有些却必须勇敢地面对。

这一次,在学校秋季运动会开幕前,我们班要挑选运动员。班主任老师认真地对大家说:“一年一度的学校田径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请大家踊跃到我这里报名。每位选手要报名参加两个项目哦”。听到这,我跃跃欲试。在短跑项目上,我对自己的爆发力还是挺有自信的。于是,我便报名竞选了60米和100米的短跑项目,希望自己这次可以取得好成绩。

那天,在我放学来到托管班时,随口向老师报告了参加学习运动会的消息。数学老师指了指她嘴上的伤疤后,说道:“以前在我参加短跑比赛时,不幸摔了一跤。虽然最后我咬牙坚持得了第一名,但嘴上的伤疤始终没有缝合好,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因此,对自己的孩子参加运动会,我都坚决表示反对。”听了这话,我对自己的竞选有点犹豫不定了。

但妈妈和爸爸都认为我不能当“缩头乌龟”,不去尝试,不去努力,怎么能战胜困难。被爸妈这么一劝,我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第二天竞选现场,发令枪响后,我在操场上再次如以前般奔跑,犹如狮子般不顾一切向前冲,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一次错误,没有出现一次失误。在老师和小朋友的掌声下,我终于下定决心不退缩,我相信我一定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我选择了参加,选择了可能失败的跑步比赛,因为我坚信,勇敢前行,我行的!

以晴为题的高三作文 篇5

阴沉了好久,终于放晴了!

轻柔的微风拂过面颊,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和煦的阳光撒在身上又像是披上了一层温暖的棉絮。只不过轻纱、棉絮尚有质量,而微风和棉絮却全然没有压迫感。没有了往日凛冽的寒风,久久藏在帽子里的脑袋和裤兜里的`手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亮出来,接受轻风的抚摸了!

操场上人很多,都是出来享受日光浴的。大家三三两两的坐着,或靠着树干半躺着,红光满面,议论纷纷,喜庆不已。不远处,一只小狗挣脱了主人的怀抱,不安分的蹦蹦跳跳,打个滚儿,学人站着作个揖,或是调皮的对着陌生人龇牙咧嘴,把人家吓一跳之后又洋洋得意地跑开了。它的主人呢?只见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脚踏高跟鞋的妙龄女子一边追赶一边轻声呵斥着,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微笑。狗儿憨态可掬,让人好生喜爱,而那妙龄女子在阳光中追逐的倩影更是让人心驰神往,大饱眼福。

宿舍楼的窗口打开了,每个窗口都挂上了花花绿绿的衣服、鞋袜。乍一看倒像是嫩黄的宿舍楼墙壁上开处了一簇簇的野花。当轻风吹起那美丽的花朵时,似乎也带来了它特有的清香。花园里的小树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哪是树叶啊,这分明是满树的银锭呵!

可惜不能去到河边,想必那里又是一片仙境吧!河水怕是正唱着欢快的小曲撒着欢儿向前奔呢!对于那些拦住去路的石块,它们不徐不疾,也不闹,只是升出几个圆圆胖胖的小指头,向它们大声招呼,问候一声,就再见了。它们是如此自由而快乐的精灵呵!河中的鱼儿不知还耐不耐得住寂寞,我想它们恐怕早已全家出动,去享受河水过滤的阳光吧!

高三别离为题的作文800字 篇6

恍恍惚惚之间,听到父亲喊我起床,我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表,3点整。我赶紧穿上早已整备好的新衣服,这时,母亲已经把煮好的方便面端到了饭桌,见我进来,赶紧拉我坐下,说:“趁热吃,吃完路上就不饿了,还得坐两个钟头车呢!”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拉凳子坐下,看着面前满满的一碗面,两个荷包蛋并排地卧在面上。我拿起筷子,挑起面条,大口地嚼着,心中竟然升起了一丝伤感。

大约3点一刻,我吃完饭了,父亲和母亲已经把我的行李都拿好,准备送我上路。

我们走在出村的路上,村子里到处一片漆黑,安静得很,除了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沙沙”的脚步声听得很清晰。天空中,繁星点点,弯弯的月亮发出弱弱地光芒,给人一丝淡淡的寒意。

父亲扛着我的铺盖卷,走在最前面,他个子不高,身体微胖,步子迈的轻快。我提着一个装满衣服的手提包,紧紧地跟在父亲的后面,母亲走在最后面,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提着一个购物袋,里面是几个苹果和一些饼干的,准备让我路上吃的。母亲打着手电筒,为我和父亲照着明,昏黄的灯光随伴着母亲的脚步一摇一晃,在崎岖的小路上,留下了点点光明,片片温暖。

大约走了十多分钟,我们来到了村口。车还没有来,父亲把铺盖卷放在路边一块干净的石头上,转过身来,看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多交朋友,少喝酒,别吸烟,对身体不好!”我轻轻地答应着父亲。“到了学校别舍不得吃,吃好,钱不够花了,给家里联系,我们再给你寄钱。”母亲接着补充。听着父母你一句,我一句的关心的话语,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借着天黑,我赶快偷偷擦去,免得被父母看见。

又过了一会儿,车来了,父亲赶忙抱起铺盖卷往车上塞,妈妈也赶紧把手中装食物的袋子从窗口递给我,嘴里不停地说:“拿好,路上饿了,记着吃,照顾好自己,记得给家里写信!”车要启动了,我把手伸出窗外,朝父母挥挥手,“你们回去吧,到了,我给你们打电话!”父亲和母亲也都朝我挥挥手,我清楚地看到母亲不时地在擦拭着眼泪。那一刻,我的眼角又湿润了。

车子渐行渐远,终于,我再也看不见父母的身影,再也看不见那熟悉的村口。

高三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7

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在当下, 浅阅读、泛阅读、网络阅读在中学生中较为普遍。许多高三学生缺少自觉的阅读积累, 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只是依靠学校开设的阅读课和老师整理的大量美文、时文, 想以此扩大阅读储备, 进而提升写作水平。可是结果就是:对阅读的强化, 并未能带来丰厚的回报。究其原因, 有两点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推荐的美文、时文随意性强, 教师的阅读指导缺乏长远的规划与完整的系统;二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被动性接受, 缺乏深层次的阅读和对文本写作技法的借鉴。

在高三功利化教学、应试化的背景下, 教师往往引发大量的满分作文让学生阅读, 模仿、借鉴, 让高考范文代替了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视野狭窄, 眼界不宽, 写出的文章意蕴不深厚, 缺少大气与厚重感。

对策:首先, 发挥必修选修教材的最大功用, 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意蕴。将教材中的名篇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技法两方面进行归类。对教材中出现的作家, 可以合理增加阅读该作家的其他作品, 拓宽阅读面。如学生在阅读《合欢树》时, 可以让他们延伸阅读《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 这样有利于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学生既更深刻地理解史铁生的生命哲理和个人情思, 又能通过延伸阅读综合分析作家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其次, 整合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的文本, 在比较阅读中深化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第三, 关注学生个性化和深层次的阅读体验;第四,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高考满分作文, 既要学以致用, 也要敢于挑刺。

误区二:重视了作文训练的量, 却忽视了作文指导与评价的有效性

在高三这一阶段, 许多老师深信作文训练的要义在于“量”的积累, 强化训练就能带来“质”的提高, 所以“两周一大作”的做法盛行。但是, 尴尬的是, “密集”的作文训练, 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一如既往。究其原因, 是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评价做得不够。作文课上没有指导, 作文写完, 只在本子上匆匆写个“阅”或是某个等级, 没有评语, 没有面批。有的写评语, 又因为自身写作水平有限, 又疏于写作, 写起来总是显得空泛, 没有指导意义。学生往往对那些千篇一律、“冷冰冰”的评语视而不见、颇为排斥。

关于训练量的问题, 梁启超先生曾指出:“我主张每学期少则两篇, 多则三篇, 每一篇要让他充分的预备, 使他在堂下做。看题目难易, 限他一星期或两星期交卷。”由此不难看出, 梁启超在作文教学的训练上是主张重质的, 他反对只讲“多写”而不讲“实效”, 认为在篇数上, 与其做得多而草率应付, 倒不如少做几篇, 抓细抓实, 让学生做一篇有一篇的收获。高三的作文训练力度确实应该大些, 但应是在“量”与“质”和谐统一的前提之下。

对策:首先, 应该将“作文”视作一个反复的动态生成过程:“初稿—讨论、修改—成稿—批改、评语—交流、展示—再修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作文修改有这样的表述:“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 多写多改, 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在高三阶段, 应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其次, 应尝试评价体系多元化。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为主、小组评价、学生互评、跟评等方式, 评语中多一些鼓励与人文关怀, 注重学生对评语的反馈, 关注学生完善习作的过程。让学生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第三, 关注学生谋篇布局的构思阶段, 让学生拟写提纲;第四, 教师自身应多写文章, 也可以写写限时作文, 以写作实践提升评改质量。

误区三:重视了作文指导, 却忽视了作文训练与指导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当前, 在作文训练序列方面的构建, 已引起了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和参与,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由于成果本身存在的缺陷, 未能成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指导的普遍意识。因此, 高三作文课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因人而异,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许多教师考虑较多的是作文训练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弱化了对写作具体能力及写作规范、写作思维的有序指导。对于学生作文训练也往往是较为随意的, 缺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作文训练序列。作文的指导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缺乏整体性和有序性的弊病。

对策:首先, 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及现状, 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从文体的角度分类指导, 在注重作文训练整体性的同时, 强化阶段目标的达成, 循序渐进, 各个击破;其次, 加强集体备课, 针对各专题拟定各阶段训练的内容, 集思广益, 精心选择能唤起学生写作激情的题目;第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 如续写与仿写、整体构思训练、作文升格训练、片段作文写作等;第四, 收集各阶段的学生作文, 将其连同教师的点评文字印刷成册, 分发给学生, 将写作理论与学生的语文实践相联系, 增强阶段训练的有效性。

远离误区, 在矛盾中毅然前行

孙绍振教授说, “作文教学的特点是手工业, 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在辛勤付出的同时, 要有极大的耐心、恒心与细心, 关注每一位学生, 充分发现他们文章的个性之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则有这样的文字:“写作, 是学生最自由的表达与交流方式。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然而,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 高三作文教学却往往是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 真正能对文章精雕细琢的老师少之又少, 更遑论对自由表达和个性化的尊重, 这样的困境是体制下的无奈。但是, 高三语文教师不应死死盯住成绩, 要在让作文教学远离误区、卓有成效的同时, 使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张扬的个性在束缚中翩翩起舞。

摘要:高三教学任务重, 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 贯穿于高三整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中,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作文训练安排, 但最终取得的效果却不尽相同。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 导致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低下, 学生作文质量难以提高。认真分析这些误区, 反思作文教学, 积极寻找对策, 方能将作文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高三作文,作文教材,学生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作文入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启迪为题的高三作文800字 篇8

在英国中世纪,一个人可以自己选择成为谁的骑士。骑士的职责,就是保护主人的安全。一个人,如果不是真的想要保护一个人,是没有资格成为骑士的。而骑士,会用生命去守护主人。这是一种绝对的忠诚,金钱不能使他们动摇,刀刃无法阻挡他们无畏的脚步。他们冷静机智、处事果断,淡泊名利而无所畏惧。有人说:“王子的使命就是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骑士的使命,就是为守护那份幸福,直至战死沙场。”

我蓦然想起堂吉·诃德——他大概是这世界上最后一个骑士了吧。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然而他手中的笔,却不曾放下。如果要问他守护的,我想,那大概就是文字吧。在那个封建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文字早已没了兴趣。他们不再注重阅读,而是每天数着珠宝,谈论着马球、高尔夫,宴会办了一场又一场,却没有人去书店或旧书摊。唐吉·诃德想守护的,就是那被遗忘了的文化啊。他其实只是很害怕文字被人们遗忘,于是,他便执着地执着那支笔用一生去捍卫文字。即使他的名字,他的作品,在很多年后才被人发现,才被人敬佩。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所想要的,从来不是名利,他只想要一个完好的祖国。为此,他用尽一生,为祖国洗去那尘世的厚厚铅华。

我想,骑士便是如斯吧——他们可以不要荣华富贵,颠沛流离只为守护他们心爱的人或物。而我们,又如何曾用心去做一件事?试问天下,骑士都哪去了?

在乎为题的高三作文800字 篇9

那是外公的笑容,不美,却造就了一段最美的回忆,是我的,更是外婆的。

外公是旧社会中出生的人,在他的身上不难看出那个时代的影子。他豁达开朗而又不拘小节。你看,那手指甲缝中的泥巴,那头发上的树叶,那衣襟上的油斑,整个人给人一种不干净的印象。但就是这么一个大大咧咧的老人,心里也一直住着生命中最在乎的人。

那个人就是外婆,几十年的感情随处可见。他与外婆对话的时候,总是笑着的,不管外婆说了多少讽刺他的话,他都默默接受。在外婆说累说渴的时候,一杯温水就会从外公的手上递过。因为外婆身体不好,家中的活基本上是外公一个人干。常常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滚下,但他没有一句怨言,能看到的就只有那灿烂的笑容。似乎他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只因为他最在乎的人。

外婆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她常常会和周围的老人在家中摆桌。每当这个时候外的公总是忙的不可开交,什么端茶送水,什么拿水果瓜子,就连最后的“战场”也都是外公收拾。我也曾仔细观察过,外公总是看着外婆的牌,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其实真正擅长打麻将的反而是外公,但他却从不发表意见,尽管对外婆的打法哭笑不得,他也只是安详地看着,或许对外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外婆开心吧。

时光的车轮滚过,那时爽朗的笑容早已不见,那个豁达的人也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的只有空空的房子、矮矮的坟墓和皱皱的照片。照片中的他依旧面带笑容,发出他特有的光和热,只是其中再也没有了欢乐的气息。外婆常对着照片低泣,脸颊上的泪滴恰似当年外公额头上的汗珠,一滴一滴,仿佛是在见证着这张皱皱的小照片,就此阻绝了二人的相见团圆。我想我能理解外婆为什么会流泪,因为我也有相同的感触,那个最在乎外婆的人已经离开了。

规则为题的高三作文 篇10

“我终于圆了一个梦”这个题目, “我”字, 引导同学们关注自我, “我手写我心”;“梦”可以理解为理想、愿望或是某个阶段的目标, “圆梦”就是实现了“梦”, 我想这样的经历和记忆应该每个同学都有过, 因此, 题目比较贴近同学们的生活, 切合实际;题目的题眼“终于”一词是个限制, 也就是说“圆梦”过程必须经过一定的波折, 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竞赛的过程中认真审题, 在题目限制的区间内以机智独到的构思而自由地舞蹈, 这样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掌声。

我心目中的好文章是这样的———

首先要有真情。有了生活的源泉, 才有真情的流露;有了个性的挥洒, 才有心灵的飞扬。我觉得, 好的文章应该从身边的生活取材, 内容要实在, 又很灵动活泼, 要有真情实感。同时要彰显个性, 有独到、机智的构思, 让人家读了你的文章, 能禁不住感叹:“亏他想得出来!”还要能够透视生活中蕴含的真谛, 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第二, 贵在彰显个性。

个性, 贵在化大为小。就这个作文题, 就是将“梦想”具体化, 选择小角度来写。“梦想”就是自己的目标 (大目标、阶段目标、小目标) 、理想 (远大理想、阶段性理想、小理想) 、愿望 (大小愿望) 等。如, 把“学好语文”作为自己的梦想, 不如把“写好作文”作为自己的梦想, 把“写好作文”作为自己的梦想, 不如把“发表文章”作为自己的梦想。

个性, 贵在视角独特。一篇文章的视角新颖独特, 最大的优势是使文章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造成一种新奇感, 使叙述不落俗套, 令人耳目一新。

个性, 贵在情节曲折。可以倒叙开头, 可以运用插叙, 可以设置悬念, 可以制造误会, 等等。从这篇作文中的限制词“终于”来看, 侧重于“圆梦”的过程, 要写出“我”的情感变化, 要突出一开始的渴望, 实现过程中的失败、沮丧、灰心, 继而不放弃、振作, 到实现后的欣喜与自豪之情,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一波三折, 真实动人, 从而打动读者。

高三以周末为题的作文800字 篇11

终于结束了五天的学校生活,本以为能暂时卸下沉甸甸的书包。活动活动酸痛的脚,静静享受宁静时光;与好友们一并打球。日子那是个“翻身都能翻天上——悠闲快活。”可事实并非如此,双休日并不如我想象中那么妙。我就像一只骆驼,一只瘦小的骆驼,被多如牛毛且堆积如山的课本压弯了腰,整日都沉浸在题海之中,埋没于书山之下,像孙悟空一样,压在五指山下,看不见一点光明,看不见希望。整日的活动范围也只有这张空空如也的书桌,可这样一来,我倒和书桌成了形影不离的“死党”了!我老是质问自己,你为什么玩不了?你的作业能快点写完吗?你能干好你自己的事吗?答案是:不一定。每次我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时,只要一听见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笔仔细聆听,猜想他们是不是在玩游戏……,是不是在哪里有好吃的……,是不是在争吵发生分歧……我幻想放下所有包袱,和他们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

突然,一句妈妈的话把我拉回现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看人家陈一诺在参加作文比赛有得了一等奖。对门的居正钢琴也过了八级。哪里有学习,哪里就有竞争。”现在竞争力大得很,你得抓紧学习,否则落后于别人的,长大就会被社会淘汰!

再好不容易等到做完了学校和妈妈的作业。我跨过“戒线”,想到客厅看会电视。可连影儿都没看见呢!妈妈又问:“作业写完了?”我说:“做完了。”“巴乌说吹了吗?”“没……!”我垂头丧气地向阳台走去……我的手在 巴乌上像一个陀螺,不停地旋转着,手也弹出了老茧。唉!

巴乌终于吹完了,可事情并没有结束,还要接着背那些枯燥无聊的英语单词,那一个个英语单词,就像一头倔驴在脑袋里不停地转,让我心烦意乱。桌子上的杂物东一堆西一撮,一套套卷子则占领了书桌下方的空档。至于课外书?它们正躺在垃圾篓里流眼泪呢!

唉!我盼望的周末就如此结束了,接下来的事学校的课程,枯燥、乏味、令人头大!

看着窗外的鸟儿,它正在蓝天上自由飞翔,与同伴嬉戏。我想它一定没有烦恼,因为它的叫声充满了欢乐。

看看小鸟,想想自己。我不禁落下泪来……

小鸟都能比我自由,我这么又是能得到什么呢?

以书香为题高三作文 篇1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个对书记表达深深赞美的名言、名句,深刻我心。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本书,匆匆结稿,完成的只会是如糠的糟粕,被光阴细细雕琢的文字描绘的喜怒哀乐才是精华。是的,我的成长是书,里面有千千万万个故事,有和父母的相亲相爱、有和朋友的患难与共、有和老师的浓浓师生情、有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的几千个日日夜夜……然而这一路最美的故事总有你的相伴——书籍,我的精神食粮,阅读一路伴我成长,书香弥漫我心。

从来到这个美丽的大千世界,便和书籍开始了接触、交流,就像两个密友,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一路相伴相随。人这一生有几个知心朋友足矣,而书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从牙牙学语到漫画涂鸦,从《格林童话》到《十万个为什么》,从作文书看到文学名着,从古典诗歌到海外诗文,源源不断的是知识是奥秘,那是一幅幅儿时的随手画,不为别的,只是童趣;那是一个个美丽的睡前童话故事,相伴儿时的我成长,是的最美好的记忆中永远有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的小矮人和帅气的王子;那是一篇篇考场上的优秀作文,是带着启发性的长篇文学,让我常常因为文字语段的优美而深醉其中;那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相同的语言魅力文化精髓,使我折服……

我能接触到的“书香”渠道许多。教学书籍。语数英物化生够我花许多精力去探索、去领会,然而学无止境;报刊书籍,国家时事新闻,让作为公民的我更好的了解国家大事,时时关注我们的祖国;网络博文,有些唯美的句子,句句深入人心,使我常常陶醉其中……

如政治的文化生活中所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可见文化的力量多么强大,而阅读可谓是文化的表现。阅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是的,因为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引领人们前进,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修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这也正是成长一路,阅读一直与我相伴相随的原因。喧嚣的城市,何不让书香弥漫,抚慰人们躁动的心,阳光下的午后,何不捧一杯花茶,细细阅读优美而细腻的文字,岂不美哉?

上一篇:高中毕业典礼感言发言下一篇:审计报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