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共7篇)

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篇1

2、

双体系构建成果,形成“一企一册”,有效运营管理。

“一册”内容主要包括:(1)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3)企业风险点排查清单、(4)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分级管控一览信息表、(5)设备、作业活动清单;(6)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7)事故隐患排查标准(各类安全检查表)、(8)隐患排查过程记录(排查记录、隐患公示、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验收记录)、隐患分类汇总台账等。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序号 步骤 工作内容 实施方式 工作要求 时间

责任单位 1.双体系学习双体系理念、概念、程序及工作要求学习。

茌平信发燃气有限公司全部人员(至少)学习双体系。培训 ppt、文件发放等。

知道什么是双体系,是干什么的,怎么做。月20日开始 安全运营部 2.编制双体系实施方案 编制双体系创建实施方案。

编制实施方案。

明确建设周期: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责任部门、责任人及考核要求等。月1 日 安全运营部 3.编制两个指南 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

依据通则和细则要求,构建两个指南。

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 3 月6 日 安全运营部 4.排查风险点 按照标准要求,对风险点进行排查。

按要求实施。分工,落实到人。

建立企业风险点排查档案。月9 日 各场站 5.辨识危险源 按照标准要求及事先设计的记录表格,运用工作危害分析及安全检查表运用具体方法全面实施。先各站班组他们自己辨识,全程指导。

建立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3 月15日 各场站

序号 步骤 工作内容 实施方式 工作要求 时间

责任单位 实施危险源辨识。

6.

开展风险评价 按照 LEC 或风险矩阵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按要求实施。

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月20日 各场站 7.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对危险源风险评价基础上逐一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按要求实施。

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及应急措施逻辑层次制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用于指导隐患排查标准的编制。月30日 各场站 8.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 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

按照公司、车间、岗位及班组层次进行分级。

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表。月5 日 安全运营部 9.编制隐患排查标准 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 根据通则和试行指南编制隐患排查标准。各种表格,分五种类型检查表。(综合、专业、日常、季度、计划)

实现隐患排查标准明晰,解决以往隐患排查粗放的缺陷。月10日 安全运营部 10.实施隐患排查 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按照指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和标准开展隐患排查 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全面排查。

按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隐患排查,建立起隐患排查记录信息表 4 月15日 各场站 11.按照隐患治理流程实施治理 按照指南确定的整改通知、整改反馈、整改验收等程序对隐患进行治理。

根据通则和指南实施隐患治理;各种表格。

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缺陷及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一次系统排查治理,建立台账。月20日 各场站 12.成果整理 完善建设方案、修订两个指南、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档案 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整理、归档、上报。

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篇2

1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1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和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通过深入开展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进一步强化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落实, 切实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建立健全瓦斯防治长效机制,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 为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打下坚实基础。

1.2 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末, 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 (市、区) 均要达到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再上新水平。

2 工作步骤

2.1 制订规划 (2011年6月底前完成)

各产煤省 (区、市) 在总结“双百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制订“十二五”期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规划, 完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评估标准和办法等。

2.2 基本达标 (2013年底前完成)

推广“双百工程”建设经验, 继续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 (市、区) 基本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2.3 巩固提高 (2015年底前完成)

在基本达标的基础上,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 (市、区) 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3 基本要求

3.1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3.1.1 采掘布局合理

a) 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 优先开采保护层和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 简化生产系统, 明确开采顺序, 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 合理集中生产, 实现安全高效;

b) 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 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 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 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 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 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规定;

c) 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 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 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 不能保持2个安全出口时, 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 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3.1.2 通风可靠

a) 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 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 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b) 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 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 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 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c) 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他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d) 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 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e) 矿井通风阻力合理, 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 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f) 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H”型、“Y”型等正规通风方式, 并确保风量充足。采用沿空留巷和“Y”型、“H”型通风的回采工作面, 通风系统应安全、稳定、可靠, 并制定后备通风预案;

g) 局部通风机安装、“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最低风速等符合《规程》规定, 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

h) 按规定设置和管理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 并设备保持完好。

3.1.3 抽采达标 (应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

a) 坚持先抽后采、不抽不采, 抽采不达标不进行采掘活动。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自我评估体系, 瓦斯抽采效果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要求。将瓦斯抽采计划纳入矿井年度生产计划, 实现统一下达、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矿井、采区和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与计划开采煤层的瓦斯抽采能力、达标煤量等相匹配;

b) 按《规程》规定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突出矿井在编制年度、季度、月度生产建设计划的同时, 必须编制防突措施计划, 保证抽、掘、采平衡;

c) 矿井瓦斯治理工程不欠账, 钻场、钻孔、管路、瓦斯专用巷等瓦斯治理工程与采掘工作面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完工;

d) 推广采用地面钻井、大直径钻孔、水平长距离钻孔、专用巷道等抽采工艺, 实施多方位、多手段综合抽采;

e) 全面掌握瓦斯基本参数。所有矿井应及时按规定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 建立矿井瓦斯基础资料数据库和适合矿井实际的突出预测预报指标体系;

f) 开采突出煤层时应提前编制包括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在内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坚持优先采取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做到区域防突措施先行, 局部防突措施补充, 不掘突出头, 不采突出面;

g) 积极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工作。变抽放为抽采, 以多种形式利用瓦斯, 以抽保用、以用促抽, 实现煤与瓦斯共采。

3.1.4 监控有效

a) 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 的要求布置、安装和管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并确保系统可靠, 连续运行;

b) 中心站双回路供电、双机备份, 备用主机能在5 min内投入工作, 井下设备之间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中心站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监控设备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安装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等符合规定;

c) 监测设备的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设置和信号传输符合规定, 瓦斯超限断电及时有效;并按规定定期调试、校正, 性能完好, 工作正常;

d) 矿井具有相应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技术管理能力;不具备相应能力的矿井, 应与区域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3.1.5 管理到位

a) 建立健全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和以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

b) 健全瓦斯治理和防突工作机构。国有煤矿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设专职通风、地测副总工程师, 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机构, 并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乡镇煤矿必须按规定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

c) 建立健全通风、瓦斯、防突、监测监控、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安全仪器仪表、设备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和安全生产例会、目标考核责任制等管理制度;

d) 建立瓦斯治理利用指标考核机制。对瓦斯抽采量、抽采率、抽采钻孔量、瓦斯治理工程、瓦斯利用量、保护层开采面积等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闭合管理, 并严格考核、奖罚和问责;

e) 坚持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年度内对所有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并认真组织实施;

f) 保证瓦斯治理利用资金投入。按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 并建立瓦斯综合治理利用专项费用, 严格管理, 专款专用, 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 必须满足整改需要, 做到按需提取;

g) 依靠科技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利用工作。以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区域防突、低透气性煤层抽采和地面煤层气开发、机械化开采为重点, 开发瓦斯治理利用关键技术, 制定适合本矿井 (区) 特点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和治理技术标准;

h) 强化安全培训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 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经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

i) 按规定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j) 深化瓦斯防治专项整治, 狠抓瓦斯隐患排查治理, 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k) 加强重点环节实时监控。对瓦斯排放、主要巷道贯通、揭穿突出危险煤层、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过应力集中区和地质构造带、火区启封和密闭、重大危险源处理等瓦斯治理的重点环节, 必须有矿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现场指挥;

l) 加强现场管理。切实做到严格遵守采掘作业规程, 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瓦斯实时监测监控, 加强通风管理, 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

m) 严格煤矿瓦斯超限管理。煤矿瓦斯超限应比照事故查明瓦斯超限原因, 处理有关责任人, 落实防范措施。

3.1.6 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a) 完成年度瓦斯治理利用工程量及抽采利用指标;

b) 严格目标管理考核。杜绝重特大瓦斯事故, 瓦斯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内。

3.2 产煤县 (市、区)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a) 成立县 (市、区) 煤矿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并定期召开会议, 及时研究解决瓦斯防治重大问题;

b) 建立健全煤矿瓦斯治理日常工作机构, 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瓦斯防治相关政策和措施;

c) 县 (市、区) 相关部门设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机构;

d) 县 (市、区) 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e) 建立健全煤矿瓦斯治理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一通三防”管理以及安全监管、瓦斯检查和防突人员培训等制度;

f) 编制县 (市、区) 瓦斯治理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 并将矿井年度瓦斯抽采利用计划、年度生产计划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统一考核;

g) 监督煤矿企业按标准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 并通过建立瓦斯抽采利用奖励资金和配套资金等优惠政策, 积极推动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工程建设;

h) 组织煤矿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所属矿井安全质量标准达本省 (区、市) 二级及以上;

i) 按规定组织开展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和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

j) 建立辖区煤矿通风系统及瓦斯防治技术档案;

k) 监督辖区应抽采煤矿企业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自我评估体系, 并定期对其抽采效果进行检查和考核;

l) 实现县 (市、区)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联网, 有区域性监测监控系统服务中心为煤矿提供指导和服务,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m) 定期对辖区煤矿进行监督检查, 开展专家“会诊”工作, 对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 进行重点监管, 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n) 组织辖区矿井按规定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并达到基本要求;煤矿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瓦斯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内。

4 工作措施

4.1 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是促进煤矿瓦斯防治、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地区、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 着力提高“六个能力”, 大力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各产煤省 (区、市)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统一负责本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工作, 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责, 切实加强对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

4.2 进一步做好规划工作切实做到有序推进

各地应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 认真组织制定“十二五”期间各煤矿企业和各产煤县 (市、区) 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按照各阶段的目标要求, 明确年度建设目标、达标矿井及县 (市、区) 、达标时限、工作措施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等;同时, 要及时总结建设经验, 不断完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评估标准和办法等, 扎实有序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4.3 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切实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各地要结合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 把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要求, 细化分解落实到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中。加大对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各煤矿企业要结合落实瓦斯抽采利用相关政策,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瓦斯抽采利用、保护层开采等经济激励措施, 做到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与瓦斯共采和以抽促用、以用促抽;同时, 大力开展自主技术创新, 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 加大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瓦斯抽采与利用技术研发力度, 丰富和发展瓦斯综合治理利用技术, 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4.4 进一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切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各地要继续组织做好示范工程建设工作, 切实做好规划, 逐年建成一批示范工程。同时, 要采取通报表扬、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命名表彰等多种形式,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推进本地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4.5 进一步完善检查验收和通报制度严把质量关

实行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定期检查验收和通报制度, 各生产矿井每季度自行进行检查, 煤矿企业集团 (公司) 、产煤县 (区) 每半年对所属矿井组织检查或验收, 产煤省 (区、市)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牵头部门每年年底前组织验收, 及时总结本单位、本地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包括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计划完成情况, 典型经验、好的做法和适用技术,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步工作措施等) , 形成书面材料。产煤省 (区、市)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应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地区上年度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文字材料及电子版) 报送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将定期对各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通报, 并组织互查。

4.6 进一步健全协作联动机制切实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

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篇3

关键词:就业需求;技术需求;档案专业;课程体系

自2010年档案专业达到签约顶峰到现在,档案专业的就业率有所下降,除了档案岗位需求量少且比较稳定之外,档案专业以理论为主的课程体系依然是阻碍就业的主要因素。档案数字从技术所需的信息技术变革与发展,也对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挑战。

1  档案专业就业现状与原因剖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档案专业成立较早,是河南省仅有的两个档案专业之一,年招生四百人左右,(含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向和专升本),其就业数据具有代表性。

通过调研该专业从2008年到2015年的就业情况发现,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单位办公室8.25%,企业档案管理部门12.875%,各航空集团、研究所等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18.875%,考取研究生12.625%,档案服务的各公司15.5%,考取公务员2.25%,其他非档案管理岗位29.625%。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就业去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

1.1  就业政策拓宽就业领域。档案专业的学生,2010年左右,就业集中于事业单位、国企的档案部门,大约2010年以后的就业方向比较分散,表明市场经济规律同样适应于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档案专业,专业对口观念有所淡化,多向就业,多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拓宽了档案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

1.2  档案岗位特点与扩招加大了对口就业难度。与其他行业相比,档案岗位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岗位较少,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专职管理全校档案的档案科只有两人,专职负责学生档案的教师1人,兼职管理教师档案的1人。职工工作最短的16年,最长的30多年,自作者进入该单位工作到现在没有新职工增加。但是,档案招生人数每年却在增加,比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档案专业,以往一届学生只有档案专业2个班级80人和专升本1个班30人左右,但2015届档案相关毕业生达到300余人,人数增加了三倍。

1.3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意识不强。据调查,目前只有中大型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时,才有限地考虑档案专业的学生,比例非常低。而且,近几年来,招聘的档案专业的学生,不但要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还要从事文员、行政管理、图书室(馆)的管理工作。

1.4  提高学历、改变专业方向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在对该校此专业大三学生的调研中,发现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在准备考研,了解其考研动机和方向,居然有不少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知识不够,希望通过提高学历来提高就业能力,希望通过改变学习方向,来改变知识结构,从而能更好地就业,说明提高学历、改变专业方向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就业压力。

2  各就业方向的技术需求

通过查阅各就业岗位的招聘要求、已就业学生的跟踪调研和了解各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岗位需求,获得各就业方向的技术需求如下:

2.1  单位办公室。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应聘到各单位,从事办公室管理工作,其实主要是办公室文员的岗位,因为企业认为档案学的同学,具备了办公室工作的基本素养和技能需求,且不少企业并没有为企业领导配备秘书,因此,办公室文员也经常需要写一些公文。该岗位与档案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技能需求包括四个方面:文件的起草撰写、文件收发、资料整理、文档的归类、印章的使用和保管等行政工作;添购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计划编制和申购手续工作,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发放使用的管理;企业员工的入职、请假、调动、辞职手续,全面负责员工考勤工作;企业员工人事档案材料的建立、完善。

2.2  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此方面的工作技能需求,符合学校的培养方案,尤其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此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为科技档案管理,这也是虽然就业比例降低,但依然是主要的就业方向的原因。在此方向,除了传统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和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登记、统计、检索等基础工作之外,现在还要求具备档案安全的保障能力、档案数字化与信息化工作等新的业务技能。

2.3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近几年来,各级政府、事业单位招收档案专业的公务员和职工的比例略有下降,但档案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准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的学生比例,仅次于考取研究生的同学。档案专业的学生,除了考取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单位、档案局馆的档案管理人员之外,还可以考取上述单位文职人员。这些学生,需要掌握《宪法》、《档案法》、《保密法》、《信息法》等涉及自身工作的法律条文,甚至包括公务礼仪、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等课程。考取事业单位的学生,还要熟知文书学、秘书学等相关课程。

2.4  档案服务公司。档案服务公司是这几年新兴的从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业务的公司,具体工作主要包括8个方面:文件与档案管理技术咨询、交流;文秘与档案人员实用技术传授服务;档案馆、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工程文件编制与档案整理;档案工作达标升级业务指导;各种文件与档案数字化技术服务;文档管理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文档用品与设备销售等。这些企业招聘的学生,除了档案相关技术外,还注重学生的打字速度,要求工作仔细认真,严谨周到,但因为大多数工作主要是档案数字化,所以待遇不高,且需要经常长期出差,因此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考取研究生和从事非档案岗位的学生,则根据学位方向和岗位的具体技术要求,有不同的自我学习和培训内容。但经调研发现,在这些非档案岗位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其他人员主要集中在人事专员、销售代表、客服专员、各级助理等方面。

3  档案专业培养课程方向剖析

3.1  档案就业市场逐渐广阔需要全面人才。近几年来,国家和各单位对档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高级别大规模的企业应该拥有更加完善的档案馆、室,而且要求政府部门也加强档案力量,发挥档案作用。除了传统的编史修志之类的工作外,认为在民生政事决策、科学发展观建设等方面,也可以发挥其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

3.2  档案管理技术日新月异需要新技能。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普及,不仅仅包括传统档案的二次加工,还包括档案建立伊始的数字化;数字档案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安全要求,需要具备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知识的档案人员,甚至还需要具备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档案的多媒体展示到新媒体展示到全媒体展示,又需要档案人员具备较强的数字档案使用技术。

3.3  档案服务功能提高需要贴近民生。现如今,档案除了传统的参考和凭证作用之外,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方面,也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价值档案的整理;民生档案的有偿或免费提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农村五保户供养档案、民事诉讼档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群众关切的档案服务等工作,内容多且杂乱;档案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全面代理服务等理念的提出,等等。

4  就业与技术双驱动的档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4.1  设置符合就业需求的课程。除了传统的档案学相关课程之外,应该建设少部分符合就业需求的课程,直接面向就业单位,减少就业单位在招聘之后的继续培训时间,提高毕业生的实际“上手”能力。根据往年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与趋势分析,应该设置三个新的课程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电子商务模块和社交能力培养模块。

4.2  设置符合技术发展需求的课程。档案数字化和数字档案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主流工作,在现代档案管理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所有阶段,都充分需要技术支撑。这需要增加三个方面的课程模块:数字档案加工课程、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课程和数字档案使用技术。

4.3  提供网络自学和考核模块与资源库。针对档案专业的学生,开发专门的自学和考核平台,除了提供档案基本知识之外,主要培训针对就业需求和技术发展需求的课程,这样既提高了档案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不占用课堂时间,而且通过学号登录,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线完成考核,也可以纳入到学生的毕业审核中去,提高学习动力。另外,将一些档案资源建立成网络资源库,也允许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不违反单位保密原则和不损失单位利益的情况下,将工作资源上传,有利于学生参考学习。

4.4  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在档案专业的本科教育过程中,主要还是采取理论教学为主,虽然在教学大纲中,制定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就业实习等模块,但基本上还是以“听”、“看”为主。在专业实习中,有的学生参加档案服务公司提供的实践学习,但主要内容也是档案数字化中的录入和扫描,而就业实习则主要由学生根据未来的就业情况选择,那些被事业单位录取的学生,因为单位性质,也不可能提前去单位进行实习。因此,除了传统的实习模块之外,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模块,真正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而不是“合同”基地。

根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和就业需求,该专业的所在院系,一直积极调整课程体系,切实增加学生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处理能力,开设了《多媒体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信息导航与网站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经就业跟踪调研,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符合专业培养体系。

*本文为2014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面向恶劣环境的电子工程档案EPD阅读设备研究(2014-x-61);2015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改课题:郑州航院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研究(zhjy15—24)。

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根据“以打促建、以建带打、打建交叉”的工作方针,结合我街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遵循“政府主导、合力推进”、“先行先试、注重实效”、“以点带面、稳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细化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为“三打两建”工作开辟新阵地,为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良好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工作开拓新局面。

二、目标和路径

(一)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 “打、控、防、管”综合体系,推动监管向长效化、规范化转变。根据“以打促建、以建带打、打建交叉”的工作方针,发挥街党工委、办事处、****派出所、****工商所、各村(居)委、企事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行政指导、宣传、报道、舆论等手段,推动“两建”向规范化、事前防范转变。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监管手段,推动监管方式向专业化、智能化转变。加强执法效能监察,追究有关失职、失责及打击“商业贿赂”行为。为实现 ****年****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趋于完善、运行顺畅及整个社会、市场总体状况明显好转,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公平竞争、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保障“讲信用、守信用、重信用”的良好社会秩序早日完善。

(二)建设路径。根据省、市、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当前市场秩序、社会信用状况,围绕“以打促建、以建带打、打建交叉”的工作方针,采取分阶段、分体系建设的路径,即通过“边打边建、稳扎稳打,打建交叉、螺旋上升”来分阶段,与通过分别建设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管、治理商业贿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监管、市场价格综合监管、打击传销综合治理等5个分体系,共同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与市场监管体系。

三、工作步骤

(一)组建领导小组

需加快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街主要领导任组长,由**工商、****派出所、各部门及各村(居)单位组成,全面负责组织部署和具体指导“两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

(二)实施具体工作

自“三打”工作开展以来,我**的“三打”工作正处于如火如荼地进展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达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截至当下,全**共排查出线索**宗,核实**宗,其中:欺行霸市**宗,制假售假**宗,商业贿赂**宗,全街有领导包案已办结** 宗。为了巩固“三打”工作成果,我**按照广东省“两建”工作安排,结合我市开展市场竞争秩序监管体系试点建设工作,自2012年9月1日起,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开展“两建”工作。

(三)考核工作与总结经验

在2012年底,对我街的“三打两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行动不力、效果不佳的单位与个人进行批评,对积极有为、效果明显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总结“两建”工作经验,发扬优点亮点、挖掘不足、改正缺点,为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总结宝贵的经验。

四、具体工作任务

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采用分阶段、分体系建设的路径,以“三打”为工作举措,以“两建”为工作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具体落实“两建”工作的具体任务。

(一)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反对不正当竞争,建设市场监管体系的工作任务

依托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工作,初步建立起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管联席会议机制、执法联动等机制,确保机制运行顺畅,为全面开展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积累经验。

1、建立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在现有职责分工基础上,重点突破各部门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体系差别,高效整合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权限,构建以联席会议机制为核心的组织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所有成员单位都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制定联席会议的召集、议题确定、议事规则等基本制度规范。

2、建立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联动机制。要着力克服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大力加强合作,深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同研究制定联合执法行动方案,联动执法,确保执法取得成果。

3、建立完善联合执法、区域协作执法机制。进一步明确公安、工商机关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强化部门间的联合执法,加强区域执法协作,加大打击力度。

4、建立完善现代化信息技术监控机制。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遏制网络传销的发展蔓延。加强舆情、警情、情报及排查、投诉举报分析,坚决保障“三打”信息畅通,建立完善现代化信息技术监控机制。

5、建立完善群防群控的监管机制。将“三打”工作纳入我**考核标准,由街党工委、办事处担负主要责任,街综治办、****派出所、****工商所牵头开展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反对不正当竞争工作,发挥基层综治力量,强化对社会信用、市场监管的整治工作。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深入开展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打击商业贿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打击不诚信现象,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工作任务

通过打击商业贿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反腐倡廉,从政府本身抓起,“以点带面”,打击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巩固“三打”工作成果,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1、发挥街纪工委的监督作用。街党工委、办事处负总责,发挥街纪工委的监督作用,建立完善打击商业贿赂工作机制,落实好工作机构和人员,将打击商业贿赂与反腐倡廉有机结合。

2、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公众和媒体积极参与到打击商业贿赂、打击不诚信现象的工作中来。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获取线索,依托社会力量共同营造政府的信用体系。

3、建立完善奖励和激励机制。制定举报奖励办法,鼓励、支持开展打击商业贿赂、打击社会不诚信活动。

4、建立重点对象监管机制。在“三打”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基本情况与规律,为建立重点对象监管机制夯实基础。要结合**打击商业贿赂、反腐倡廉、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及打击不诚信的工作实践,探索建立重点对象的确定、监控、撤销等规范制度,创新监管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形成长效机制。

5、建立完善打击不诚信现象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由**纪工委牵头,****派出所、****工商所、街综治办具体负责,推进两法衔接机制的建立,逐步完善依法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两建”工作需要加强对工作的协调,大胆探索突破既有制度制约,创新监管机制,要立足本地实际,需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二)加强督促检查。“两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的地区要进行表扬,对进展缓慢的地区要进行批评,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篇5

社会治安防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及社区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的职能作用,促进齐抓共管、广泛参与,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社区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和参与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坚持机制创新,加强治安防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2、总体目标。构建起以群众自治组织和辖区公共户单位为基础,公安派出所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依托,以案件多发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覆盖全辖区、反应迅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为辖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主要内容

1、构建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建立公安干警牵头,专职巡防社区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协同配合的巡逻体制,切实增强街头路面的有警密度和见警时间,提高对违法犯罪的发现、控制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巡逻队、义务巡逻人员、物业保安力量的作用,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联动防控。对重点区域和治安复杂区域要采取徒步巡逻、定点守候的方式进行控制,对重点路段和易发案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段采取徒步巡逻方式进行控制。辖区巡逻防范做到联防员协同警察巡逻相结合,便衣巡逻和着装巡逻互为补充,采取巡逻、定点守候、盘查有机结合,分层、分时、分片的控制手段,形成严密布控。社区要结合区域的治安形势制定巡逻工作方案,整合辖区治安防范资源,尤其是要加强对重点部位、易发案时段和重点地段的控制,落实防控工作措施,切实有效维护辖区的治安秩序。制定并实施巡逻防范工作考核制度,依据每日治安动态对防范力量进行适时调整,每周对巡逻防范工作进行点评,每月对巡逻防范工作进行考评,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参与社会面防控工作的积极性。

2、构建社区治安管控体系。强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健全社区综治组织,整合社区治安资源,提高社区的整体防范水平。完善对社区民警的考核制度。社区及社区民警要组织使用好社区综治委员、社区综治工作者、流动人口协管员、联防队员、治保主任、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做到职责清、任务明、工作互补。今后社区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组织开展对辖区楼群院落(小区)及散居户的摸底调查登记工作,切实掌握辖区居住区域的防范结构及现状,为防范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制定防范工作方案。依据居住区域不同的治安防范结构制定不同的工作措施,对有专职值班人员的小区(院落)开展“零发案”小区(院落)的创建工作,提高防范工作效能,减少或杜绝刑事案件的发生。对无人值班的小区(院落)要划分为基础条件较好、基础条件一般、基础条件较差三类来开展工作,对前两类小区(院落)今年要有100%小区(院落)落实专人值班;对基础条件一般现阶段无法落实专人值班和基础条件差的小区(院落)散居户区域将安排落实专人进行义务守护。(3)制定社区治安混乱和突出问题的排查摸底工作。社区及社区民警对社区存在的治安混乱和突出问题进行摸底

(4)社区及社区民警以小区(院落)、楼栋(单元)为单位,采取召开群众会、入户调查、入户宣传等手段,动员群众或单位筹集资金安装防盗门,提高辖区物防履盖面。(5)在辖区内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6)在社区党工委和综治办的指导下,做好以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人员为主体的实有人口管理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台帐健全、数据鲜活。(7)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和调解各类民间矛盾及纠纷,确保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8)社区民警要组织专业巡防、半专业巡防、义务巡逻人员在辖区开展巡逻守护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背街小巷和易发案区域的巡逻守护。(9)在社区从事综治工作的人员一律挂证上岗(社区综治工作者、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综治委员工作人员挂证)巡逻人员一律佩戴明显标志。(10)沿街铺面落实每日值班治安员显标志。

3、构建重点部位防范体系。要将辖区内的商铺、娱乐场所、出租房屋列为重点部位开展防范工作。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将上述区域和单位纳入社区的综治工作范畴,与其签订《社

治安员一律佩戴明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警务室要与其签订《治安责任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组织开展治安检查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治安、消防隐患,指导上述区域和单位的保安力量开展防范

治安巡逻和防控。

4、构建单位内部安全保卫体系。社区要与辖区内的公共户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综治工作原则,督促单位落实综治工作各项措施,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警务室按照《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1号)的规定,指导、督促、检查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有违反该条例的现象或治安隐患要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要进行表彰或报街道办事处予以表彰,对明确为重点单位的要指导其制定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对重要部位设置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

5、坚持执行校园及周边治安工作联席会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组织指导各学校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在上放学时段警务室指导检查督促各学校的保安人员要负责维护校门口周边的社会治安秩序,警务室要负责校园周边主、次干道的巡逻,管段民警组织社区义务巡逻人员负责背街小巷的巡逻,综治办、派出所要组织人员对重点路段进行守候。

6、构建科技防范监控体系。不断提高防控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技术防范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完善且使用好辖区视频监控系统,以“三化”工程为契机,提升视频监控水平。根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督促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和单位内部的财务室、仓库、保密室等安装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有条件的单位和小区要与综合报警网实现联网,增强整体联控效能。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建立覆盖辖区重点区域、排除治安隐患和解决重点安全问题的安全防范网络。

三、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各单位加强协调和督查,通力协作,各负其责,确保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行认真检查和考核、评比。

2、加强落实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管理理念、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切实抓好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勤务模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3、实行“警力下沉”。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深入社区、沉到基层。改革勤务方式,全面推进“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制度,实行24小时全天候治安防控。完善工作制度,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扩大群防群治工作覆盖面。切实加强综治办建设,确保防控体系建设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

4、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认真抓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用正面的宣传引导和发动群众。社区在开展法治“六进”活动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流动人口、重点整治区域的法制宣传,提高重点群体、重点区域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充分利用条幅、标语、板报开展宣传教育,在引导群众加强自我防范的同时,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及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来。在每年的法治宣传月要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工作氛围。

5、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状况监测评估。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形式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群众对治安状况的反映,及时分析研究治安形势,增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针对性。

6、加快辖区经济发展,促进、扩大再就业。社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具体工作规划,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加强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的扶持力度,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格局,全力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鼓励“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创业扶持,扩大再就业渠道。

7、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站的工作。切实做好为社区居民群众的服务,治保主任、综治工作者、禁毒专职人员、流动人口协管员,每天要深入居民群众家走访,向居民群众宣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情况,社区警务室打击情况及辖区发案特点,提示居民群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上门为居民群众开展服务工作。

四、检查考核

1、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开展“四查”。一是查各单位的巡逻工作方案、工作记载,社区民警、社区的工作记录及相关的档案资料。二是实地暗查街面的巡逻防控工作情况,巡逻人员佩戴标志情况,走防群众、单位及铺面了解辖区的巡逻密度及对社区民警的熟悉程度。三是查小区,院落、单位、重点部位、校园及周边的值班、巡逻、守候的防控工作情况。四是对社区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或者重大影响的事故、事件被新闻媒体报道进行责任倒查,如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实行重点案件同比考核办法。对重点案件实行每月通报、季点评、年定级,即每月对各片区的重点案件发案情况及上升、下降进行排位。在一个月内重点案件上升幅度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通报,一个月内连续二次发生案件排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限期整改,在整改期内因措施不力继续上升或者一个月内连续三次发生案件上升幅度排在前三名的包片干部给予黄牌警告,受到黄牌警告后还在继续上升的包片干部将实行年终考核不考虑优秀等次。

五、奖励

1、在四查工作中、有方案工作记载、工作记录等档案齐全,对无人值班守候的院落和楼栋经过社区动员居民群众建立值班或设立义务值班人员。奖励300元。

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篇6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经贸中小企[2000]4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的精神,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经贸委《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经贸中小企[2000]372号)“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服务中心进行试点”的要求,我委研究提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精神,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经贸委最近下发了《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经贸中小企[2000]372号)。同时,为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这项工作,国家经贸委选择10个城市进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和《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要求,以城市为依托,以中小企业专门服务机构为核心,利用和优化现有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社会化、综合性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二、试点工作的目的及原则

进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改善管理方式,探索扶持企业发展的途径和手段;采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突破;研究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及配套政策。总结试点经验,推动面上工作。试点工作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试点城市应对本地企业需求及服务机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明确需要培育、扶持、利用、调整、优化的服务机构,统一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和分阶段目标,统一协调,分步实施,保证体系各部分能够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服务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应从各地实际和中小企业需求出发,因地制宜,选好突破口和实施重点,体现特色和创新。

(三)优化资源,集成优势。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社会化分工的要求,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四)立足服务,讲究实效。服务体系建设的宗旨是为中小企业服务。应按照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讲求服务效果。服务机构与企业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只有服务的关系。

(五)政府扶持,市场化动作。要对服务机构建设予以必要的扶持,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服务机构的运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实行市场化运作。

三、试点的内容

(一)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基本构架。

(二)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实施重点和各阶段目标。

(三)服务体系建设与现有社会各类服务机构的关系,依托的服务机构及其机构的组建方式、定位、性质、职能、组织构架、运作方式等。

(四)服务体系建设的配套政策,特别是体制、政策、资金等。

(五)服务体系培育、运行和管理机制,政府的作用。

四、组织领导及工作步骤

(一)组织领导。国家经贸委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确定为试点的城市,应由当地经贸委或政府指定的部门牵头,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试点方案制定和实施,跟踪试点进度,了解试点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将相应的情况上报国家经贸委。

(二)进度安排。试点工作自确定试点方案起进行两年。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制定和确定试点方案。试点城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本试点工作方案的原则和内容,精心组织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试点方案,经国家经贸委确认后组织实施;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各试点城市根据确认的试点方案,具体组织试点方案的实施,国家经贸委就实施方案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指导试点工作;同时建立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及时沟通;第三阶段,总结交流经验。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试点经验。

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篇7

一、国内“双师型”教师认定的一般情况

目前各高职院校认定的双师主要有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三种。

1. 校内专任教师

各高职院校对校内专任教师所提出的双师素质要求大同小异, 基本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要求, 高校教师基本条件和一些可供选择的实践经历。其中教师基本条件主要包括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高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要求的教学经历、科研能力等;社会实践经历包含一定期限的顶岗实习、企业中级以上工程师受聘高校后的教师系列评转、拥有国家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等。

2. 校外兼职教师

要求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年限且中级以上职称, 并能够独立、系统地讲授一门专业课, 完成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 主要讲授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

3. 校内兼课人员

要求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一定的教学工作年限、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

由此可见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内兼课教师二者的双师素质认定条件具有共性。校外兼课教师以企业工作经验为主, 适合讲授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校内专任教师其对学生的课堂掌控程度好, 更适合于教授专业基础课。

二、“双师型”教师资格保障现存问题

1. 校内专任教师

目前阶段就可操作性而言, “双师型”通常要求教师持有“双证”, 即教师资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致使校内大批专任教师忙于考证, 从而失去了双师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对于既能胜任日常教学管理、科研、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也称之为双师, 这部分双师要求具有一定的顶岗实习经历。专任教师由于要满足教学工作量, 其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往往过于形式化, 在时间的保障上具备一定困难, 也难于真正地融入企业。所以如何保障专任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良好效果被视为解决当前“双师”素质的关键突破点。

2. 兼职教师问题

兼职教师目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来源。聘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 有利于加强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促进校企合作;能够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的结构, 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建设;有利于高效、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从而推动职业院校现有人事制度改革。所以, 聘用兼职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改革和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兼职教师的管理比较困难。兼职教师来自企业, 大多利用业余实践从事教学工作, 势必会造成时间撞车现象, 排课也比较集中, 有些课程为了配合兼职教师的时间, 一上就是一天,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双师”集团公司模式突破瓶颈

目前国内多所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建设职教集团、职教园区、成立职教理事会, 将职业教育与企业更紧密、有机的联合, 从而解决职业教育与实践的脱轨问题。

在建设职教理事会的同时, 可在理事会下设“双师”公司, 搭建集团内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 统筹校企双方人力合作资源, 将其发展纳入职教集团发展统一规划。制定校企合作方案、”双师型”教师共建共管机制、校企“双师型”教师双向交流机制, 共建双师团队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政策等, 促进了集团内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的互换交流, 从而改善高职院校的师资质量, 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增强企业的科研能力, 互惠互利。

校企合作理事会由各企业和院校领导组成, 协调校企合作事宜, 定期召幵工作会议, 研究制定有关政策, 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双师”集团公司主导下的双师团队由校企双方各指派一名负责人, 以年度为单位共同负责指导、管理在企业进行的生产实践、技术研发和在学院内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具体负责校企双方的沟通、协调, 并将其合作情况上报, 共同组织召开合作情况研讨会, 及时解决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进行监督、考核。共建模式遵循“年度计划———实施计划———学时监督———期末考核”的运作规程。合作企业根据“双师”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与高职院校共同制定每一年度的双师双向交流的具体实施计划, 确定本年度的合作内容、目标、方式、步骤等, 使得实施计划的执行具有可操作性。

“双师”集团公司一手拖两家, 一边是企业, 一边是高职院校, 这三方在这个合作模式里都有其各自的规定职责, 具体见表1、图1。

一所高职院校的师资质量决定其人才培养的质量, 决定高职院校的社会、行业地位, 决定区域影响力, 直接影响行业内校企合作成效, 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软肋”是“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 也是当前的核心任务。

“双师”集团公司的机制在“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经“双师”集团公司的统筹安排, 高职院校利用集团企业现有条件, 使高职教师获得到集团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的机会, 提高专业技能, 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集团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兼职授课, 将实践带到课堂, 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利用企业的资源, 兼职教师还可参与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解决企业兼职教师聘请难的问题。因此, “双师”集团公司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可以很好地解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

[2]蔡怡, 张义平, 宋现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6) .

上一篇:建设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下一篇:3.8国际妇女节节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