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分析总结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听评课分析总结(精选12篇)

听评课分析总结 篇1

首先,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老师的示范课确实起到了示范作用,有些老师的课很精彩,显示了丰厚的教学功底和较高超的教学艺术,我校的青年教师年轻有朝气,知识底蕴丰厚,容易与学生沟通,且虚心好学,在课堂上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

第二,显示了我校备课组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各备课组认真组织听课、评课,有些老师宁愿调课也要参加听课,一是为了汲取他人长处,二是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通过评课给授课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显示了我校教师在评课方面的功力。所有的观摩课,备课组都组织了评课。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听课的水平,也显示了学科组老师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第四,展示了老师的反思水平。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们的授课老师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发现问题,反思失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有的老师的反思写的非常实在,非常到位。

第五,显示了我校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的老师在评完课后,除了主动反思,还要求组长甚至其他老师去听自己的课,给自己提出问题。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一位优秀教师快速成长的促进剂。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听课进行总结。

一、优质课的共同点 一节课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学生从这节课掌握什么知识、本节课的知识难易程度如何、那些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反复强调、哪些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自己读书就可以掌握;课堂上要预设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什么样的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节课的内容学生课上能掌握多少,课下需要多长的时间来复习巩固。授课老师对这些应该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课堂设计精、结构巧

做文章切忌平铺直叙,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生动的导语、巧妙的点拨、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富有节奏感的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引人入胜的问题设臵,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的课上疲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兴奋点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由学生自己做出解释,老师补充说明,再让学生快速练习,通过练习以巩固刚刚学到的新知识,之后再用应用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运用,最后总结。

3、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方法灵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课堂气氛活跃,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学生思维的活跃。好的课堂总是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和谐。

二、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 我们这次分析会要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三、几点建议

1、老师上课要有激情,学生的兴奋点才能被激发出来,老师死气沉沉,学生很难兴奋起来。

2、兵家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师也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才能把课讲好。老师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理解程度去揣测学生的理解程度,那样十有八九学生掌握不好。

3、切忌照本宣科,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仅仅是把课本知识宣讲一遍,不讲也罢。让学生自己解读、分析比听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可能效果还要好。

4、备课要细,千万不要在课堂上出现知识性错误。

5、把板书作为备课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提前设计好。

6、要把握好课堂节奏,锤炼自己的授课语言,没有节奏的课堂容易让人疲惫,拖沓冗长的授课语言会让课堂变得面目可憎。

7、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上,不要把班务问题的处理带到课堂上,课堂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任何其他东西的介入,都会影响效果。

以上分析和总结供各位老师参考。

教师听评课分析报告

赵建雄

听评课分析总结 篇2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所谓评课, 就是对照教学目标, 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由及这些活动所引起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简言之, 就是对某一节课的评价。科学有效的听评课能够帮助教师从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 帮助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经验总结, 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水平, 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其自身的教学风格。可见, 听评课应该是教师专业生活和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听评课都被当作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单项考核或是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 这一取向的长期存在使得听评课丧失了其应有的专业价值。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简单思维, 缺乏对课堂实际的全面关注。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课堂是什么?课堂应该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反映的是课堂的实质, 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的价值, 要更好地评价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 首先必须研究该课课堂的特点。而当前的听评课实际是多数简单化处理, 集中体现在听评课教师缺乏对课堂的全面关注:一是进入课堂之前, 听评课者自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也没有与上课教师做好充分的沟通, 缺乏对课堂中参与教学活动的个体的具体情况的基本了解;二是在听课过程中, 教师主要关注的是上课教师的教学行为, 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就与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目的即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目的相背离, 评课时也往往缺乏有证据的观点, 漫谈式、即席发言话语比较普遍。

2. 任务取向, 制度缺失。

简单地说, 任务取向就是“为听评课而听评课”。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学都缺少基于听评课的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上的缺失使得评课的重要地位也无法得以保证。有调查指出, 当前的相当一部分人的听评课动机是任务取向的, 也就是把听评课当作任务完成, 听评课一般多是由学校规定的, 或是有想当然地要多听课。其次, 教师开课的目的也多是为了完成任务, 一般情况下, 教师开课并非出于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生有效学习的主动愿望, 而是迫不得已为完成学校的教学管理安排或上级规定要完成的任务。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这一现象将表现得更加明显。三是评课的程式化、方式老化。评课时, 参与听评课的教师或是保持沉默, 或是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 要么大而不全, 要么不着边际, 要么由教研人员把持, 评课成了“一言堂”。

3. 对立思维。

除了上述的简单思维以外, 当前的听评课中还存在着一种广泛的对立思维, 这种对立思维主要表现在:一是自我本位, 评课人往往都是“由己及人”, 如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假如由我上这节课, 我会……”。二是责任缺失, 如“今天我没有什么准备, 就随便讲几句……”。三是角色固定, 上课人、听课人、评课人角色和地位凝固, 没有意识到听课上课评课其实是一个合作体。

二、转变思维方式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听评课效果的关键

增强思想政治课听评课的实际效果, 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从业余思维走向专业思维。

在思想政治课的听课评课活动中, 最突出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用业余的思维或方法处理专业的事情”。具体表现在:一是多数参与听课评课的教师缺乏听评课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或是生搬硬套, 将一般化的评课标准套用到思想政治课的评课实际中, 使得思想政治课的评课缺乏应有的学科特点和针对性。二是缺乏专门的训练, 教师往往是在学校现场学习听评课, 缺乏专门的培训或专业引领。三是缺乏专门的人才, 我们总以为有教学经验的、自己会上课的人一定是“善于听评课的人”。其实, 有了上课能力或研究能力, 不等于就有了听评课的能力。那么, 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思考思想政治课的“听评课”呢?我们的建议是, 一是教师要重视对“听评课”的研究, 把它放在与“上课”同样重要的地位来研究, 以建构更加丰富的专门的知识基础;二是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或培训, 使得教师成为不仅是会上课的人, 而且是会听评课的人;三是需要明确听评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特别是同行学科的教师, 而不是谁都可以充当听评课者, 特别是自己不上课的人、教育教学研究者、行政领导人员不能越位而充当话语霸权者。

2. 从简单思维走向多元思维。

长期以来, 我们总是秉持着简单的思维评价课堂教学, 习惯于片面思考、静止类推。对于一节课的评价, 经常忽视了时空、学生个体情况、情景等多方面的因素, 没有把整节课堂放到整体的大环境中加以分析。实际上, 我们在评课过程中必须正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以多元的思维看待教学活动。无论是听课评课的动机、过程还是结果, 都要主张多样性的统一, 要将整课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考虑。要使思想政治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 必须考虑班组织、学生个体、情景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课听评课的分析框架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课新的听评课框架如何构建?首先就要在概念层面对听评课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明确新课程下的听评课所包含的理念, 其次要组建一个听评课的专业合作体, 最后是在技术上提供支持。

1. 概念重构。

何谓听评课?“听评课不是业余的‘听而评之’, 我们愿意将听评课界定为: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合作研究”。①这一概念界定包含着以下深刻内涵:首先,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 听评课与上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不能把老师仅理解为“上课的人”, 还要将他们理解为“听评课的人”。其次, 听评课就是一种在职学习课程, 一种重要的专业成长途径。通过参与听评课, 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 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最后, 听评课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听评课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平台, 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共同体, 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 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 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 形成教师专业合作体。

把听评课界定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活动”, 这一种定位将有助于重构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方式, 也将有助于教师专业合作共同体的形成。首先, 听评课群体应当是由上课教师、听课者、评课者、学生等相关人员构成的一个专业合作体, 这个合作体应体现对话、分享的理念, 而不是强加的理念;体现专业的领导, 而不是行政或权力的领导。其次, 作为听评课合作体, 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传统的专业生活方式, 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找并积极创造听评课的合作机会, 而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抱着求同存异、尊重多元的心态, 通过对话、倾听、讨论等交流方式, 开展多样化的合作研究。其次, 听评课合作体的形成与成效最终取决于教师专业共同体文化, 只有形成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教师专业共同体文化, 听评课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因此, 学校要大力倡导合作的文化, 积极探索新型的听评课合作平台, 为教师合作提供保障;学校还需为教师寻求校外专业支持创造条件, 提供便利, 为听评课共同体开展有效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技术支持。

新课程下新的听评课范式的构建不仅仅是理念层面的问题, 同时也需要技术的支撑。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听评课的程序。听评课是一项完整的专业活动, 它包括了课前会议、课堂观察和课后会议三大部分。课前会议主要关注内容主题、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区别指导、观察重点及听课后讨论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进入课堂观察, 观课者根据课堂观察工具, 选择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进入实地观察, 做好课堂实录, 记录自己的思考;课后会议阶段主要关注定量或定性分析、有效学习的证据、资源利用的适宜性、预设与生成, 以及上课教师的自我反思等, 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 基于教学改进提出建议和对策。下面是课前会议与课后会议需要关注的问题框架。

课前会议应关注的问题:①这节课主要讲的内容主题是什么, 涉及课程的哪一部分?②这些学习活动在多大程度上“适合”该班的学习进度?③简要描述该班学生情况, 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④这节课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如何让学生投入学习?你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小组、个人或全班学生将如何活动?请提供学生要用的作业单或其它材料。⑤将如何对班上不同的个人或小组给子区别指导?⑥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⑦你希望我在课堂中具体观察什么?

课后会议应关注的问题:①总体而言, 这节课你是如何自我评价的?学生学到了你预期让他们学到的东西了吗?你是如何知道的?②如果你能描述出好的学习行为, 那么这些好的学习行为是怎样表现学生的投入程度与理解水平的?③谈谈你的课堂教学程序、学生行为和教学资源的运用, 这些东西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④你偏离自己的教案了吗?如果是这样, 请告诉我们有何不同?为什么?⑤谈谈你的各种教学行为 (如活动、学生分组、教材和资源等) , 它们的有效程度如何?⑥如果你有机会给该班学生再上一次相同的课, 你的教学会有哪些不同?

4. 明确听评课的观察与分析框架。

根据对上述听评课概念的重构, 综合文献, 以及对现有的中小学开展研究的研究成果, 尝试将一节课的分析框架如下。

上述两个框架的设计理念是相同的, 即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 当前的听评课多是主要关心教师的教, 听课时一般都是坐在教室的后面, 坐在后面自然是关注不到学生是如何学的, 关注到的是教师的如何教。当然, 关注学生的学习必须涉及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多种因素, 如老师的教学、课程的性质和课堂文化等。这些听评课的框架的经验依据就是“我听评什么课”, 也就是在听评课的过程当中由始至终都必须明确所参与的听评课的课型是什么。由此可以推导出: (1) 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 (2) 教师是如何教学的?哪些行为是适当的? (3) 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质表现在哪里? (4) 我在整堂课观察下来的整体感觉是什么?上述四个问题构成了上述的两个框架。

此外, 还要开发和设计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设计和运用要根据具体的观察点而定, 应便于记录、便于反思;并且, 应有计划地开发出系统的、适合本校本学科实际的量表。课堂观察工具主要包括编码体系、描述体系、叙述体系、技术手段中的某些具体类别, 或是它们的综合运用。

最后, 以香港大学程介明先生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语:“观课文化是学校专业精神的集中表现, 把学生放于第一位, 虚心地互相观摩、批评, 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应该做得到的。”④

摘要:课堂变革是当前我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而引起课堂变革的关键因素是听课评课的改革。作者通过参与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听评课活动发现: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的听评课存在着任务取向、思维简单和思维对立等种种现象, 提出提高听评课效率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文章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文化、课程性质四个方面构建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听评课,课堂观察,思想政治课,策略构建

参考文献

[1]何金城.新课程改革下的听评课:新理念方法[J].教学评价研究, 2005, (6) .

[2]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1) .

[3]蔡胜铁.评课应有利于课堂文化的重构[J].福建教育, 2006, (11) .

听评课总结 篇3

交流合作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使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

再者,我觉得这节课的思路较为清晰,问题设计也较为合理。始终贯穿一条线。本课中依据法则作图是重点也是难点,老师在黑板上的演示作图比较规范,非常重视学生作图语言的叙述,在每次作图操作后,能用课件再做一次演示,让后进生也能有机会进步,因此在教学中能面向全体,让所有同学都能学到新知识。而且,这堂课也比较注重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如:化归思想、猜想、类比、证明的思想、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等。注重强调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的转化,使学生能从中领悟数学知识的无限乐趣。

第三,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数学生活化不仅是指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且是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一种动态过程。 杨林刚 老师的实例使学生感到数学和自己生活的联系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通过联系生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课末,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或非常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这样,使学生在做数学练习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合作中交流。

听评课活动总结 篇4

针对在听评课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特将活动情况做总结如下:

一、积极查找问题,列好问题单子

在每一节集中听课后,由每一位听课老师给授课老师挑刺、找不足,在教研会上讨论整理后,汇总成问题单子。当天的课程当天提出优缺点和改进建议,并由上课教师写出反思和改进措施;在为期一周的听评课结束后,针对汇总的问题单子,由学校牵头,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做出总结并提出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带动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在学期听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年级学生的听讲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交头接耳、随意打闹现象。

中高年级学生语文的概括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准确性不够,在具体章节的感受体会中往往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地去领悟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从整体来看,虽然每一位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但一些学校薄弱学科,比如音乐课的教学,仍然呈现出内容单

一、环节老套,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授课教师自己先进行自我剖析,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由同学科教研组帮助制定整改对策。再给予每位教师两周的时间为整改期限,然后再以推门听课的形式由学校听评课评委小组再次听课,查验整改效果,真正彻底地从根本上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授课水平,进而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

听评课活动总结 篇5

一、创新精神可嘉,进步可见,成绩可喜

1、精心准备,教师能力得以提高。全校老师对本次听评课活动十分重视。课前能做到充分准备,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积极探索教法,大部分老师都能使用多媒体课件,但也不是滥用,课件设计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实用性强,让学生在动态、生成、开放、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中感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百花齐放,不同的教学风格精彩纷呈。本次听评课活动,是一次赛教,更是为了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大型的业务交流舞台,也是对老师们业务素质的一次考评。课堂上,不同的老师,为我们呈现了风格迥异的课堂。有的老师板书设计新颖别致,重难点突出;有的老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有的老师语言简练,驾驭课堂能力强,能灵活生动的解决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3、成果展示,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得以落实。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大力推广四环教学模式,本次活动看到了令人可喜的一面,四环教学模式已经日渐成熟,被老师们接受并运用自如,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

二、看到的问题

1、课堂上有许多教师显出力不从心,语言不够丰富,不够简练,不够标准。粉笔字不够漂亮,还有错别字的出现。有些老师能学以致用,但又缺乏创新意识,死板硬套,使得课堂不够生动、死板,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听者也是索然无味。

2、课堂调控能力不强。时间分配不合理,又不能灵活的调整课堂顺序;提前工作做好了,课堂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结果又太好,使得课堂显得很假;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虽然座位是小组坐,但是问题设计不科学,很难让学生探讨开来,失去了合作的必要性;学习的主动权没有还给学生。

3、评课能力还需提高。评课最能看到老师们的理论水平,大部分老师的评课都是中肯的,但是提出的建议太个人化,不够科学、合理。

三、努力方向

1、学无止境。继续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赛教、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活动,三个一活动,七个一个人研修,校本教研等培训活动,不断强化各位老师的学习意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徒结对活动扎实开展。多听课,多请教,多学习,写反思,写论文,加强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3、利用网络学习。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上好每一节课,我们还有许多要学习。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各位老师必须加强利用这一媒介,充分利用它学习交流,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4、时间是挤出来的。许多老师总是在埋怨学校事情多,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研究教材,研究课堂艺术。我们要记住鲁迅先生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

听评课问题诊断与浅析 篇6

关键词:听课评课,问题,对策

作为一名教师, 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 或听课评课或被听课评课, 都会经历多次。众所周知, 听评课是一项能让上课者与评课者双方均受益的教研活动, 上课者可以通过这一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听评课者可以通过这一活动向上课者汲取长处, 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

然而, 就这一活动的现实发展来看, 听评课活动在实施开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听评课重“流程”轻“监督”。学校往往很重视听评课的流程, 而忽视了流程中的管理监督。发通知, 定性质, 定开始时间, 定人员, 定截止时间, 收集, 归档……流程非常齐全。然后, 对于各个流程的执行过程, 却疏于管理和监督, 从而导致活动中出现自由散漫、听评课人数太少、只听课而无评课、评课工作流于形式化等现象的出现。

(2) 听评课重“数量”轻“质量”。在流程中学校已经定好听评课人的名单, 也就是说哪些人员听哪些上课者的课都是固定的, 听评课者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听评课记录上交就算完成任务, 学校只要看记录来定这个人员是否完成工作任务。对于至于广大的普通教师, 一个学期完成学校规定的8节课的听评课任务, 就会通过学校的这项考核, 而无需在意任务完成的质量如何。试想:如果没有听评课“质量”的追求, 那么在这些光鲜的数字后面掩盖藏着的便是宝贵的教学实践的浪费。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些数字, 而没有“质”的提升, 那么这种听评课取向的正确性是很令人怀疑的。

(3) 听评课重“形式”轻“内涵”。

与日常的课堂教学想比, 时下一些公开课不经意间的做秀每每上演, 这些课, “磨”了一遍又一遍, 教师把学生的行为安排的稳稳当当, 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流程了如指掌。将这样的“作品”一遍遍拿出来展示和表演, 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不真实的评课“样本”, 而更多的教师要解决的日常问题却得不到解决, 也就难以在自然的课堂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这也让广大教师感受到听评课时“很是激动”, 回到自己课堂中, 却“一动也不动”。

听评课要真正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 全面提高听评课的效益, 首先要加强整个流程的监督管理, 把听评课的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笔者认为参加听评课的老师要尽可能做到如下几方面。

1 有备而战, 做好听评课的新准备

1.1 及时了解

了解相关学科的各种信息, 作为身处一线的教师, 了解掌握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教研等。对听评课来讲, 这些信息能提高听评课的品味, 使听评课站在应有的高度上, 敏锐地发现课堂上的问题;及时了解教师, 诸如授课教师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素质高低、教学特点、学识水平、教学经历等的差异;及时了解开课学生的基本情况,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 针对实际情况给授课教师作出合理的建议。

1.2 聚焦主题

作为教师的一项专业活动, 听课要有别于一般的听, 它要求听课人带着明确的目的, 而非随意性的“走马观花”。所以聚焦主题是听评课的起点, 在生成主题后, 评课时就可以讨论在这些主题下生成的一些真实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让评课人的精力集中在相对重要和典型的问题上。

1.3 责任明确

听评课教师应该注重与主题相关的课堂教学现象, 而不是所有的教学现象。在这一活动中要有责任意识, 主动采集相关信息, 听课后进行准确的分析, 避免导致“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 或者“东一榔头、西一锤”随意评的现象。

2 优化过程, 掌握听评课的新技术

2.1 提高听课能力

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 积极思维, 认真分析。首先应从三个角色介入: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要设身处地的思考, 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 该怎样上。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 这样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 看不到长处, 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理解, 看不到不足与缺点。二要进入“学生”的角色。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 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 学生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三要进入“指导者”的角色。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上课者的优点和不足, 及时给出指导性的意见, 促进上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再者要从五个关注做起: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灵活调控, 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 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新知识。运用什么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三要关注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 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 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听课时, 还要关注教师如何设计板书, 是否做到详略得当, 层次分明, 脉络清晰, 重点突出, 提纲挈领。四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 达到巩固新知, 培养能力的目的。五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 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掌握评课的有效方法

一是要简单一点。评价课, 常常有许多标准。有人提出“七评”还有人提出“八评”“九评”。标准太多, 貌似全面, 其实不然。简单, 简约, 简化, 就是一种美, 用通俗、简言意赅的语言将问题呈现出来就是一种美。

二是要宽容一点。评课如评人, 人无完人, 课也没有十全十美课。我们并不因为人不是完人而去苛求人。因此, 我们在评课时, 要多侧面地去考虑问题。评议要在提出核心问题的基础上让教师易接受, 达到肯定成绩, 克服不足, 鼓励奋发向上的目的。

三是要实在一点。教课要实实在在, 不要花拳绣腿, 评课更是如此。在评课中既不能吹毛求疵, 也不能夸大其辞, 只说好话、官话、套话。不能掩盖问题或蜻蜓点水。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析, 要看到教者的长处, 不能说得一无事处, 做到一是一, 二是二, 实事求是。

英语组听评课总结 篇7

本周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汇报课,英语教师宋维美向全校教师展示了她的优质课。课题是“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 评课在英语组进行。李校长:

亮点:教师点拨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师生互动效果较好。建议:对学生回答问题后应及时给与正确的评价。郑校长:

亮点:教师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组织课堂。建议:加大学生听力练习,并跟读录音熟悉地道的语音语调。葛主任:

亮点: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较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议: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英语。卢国平老师:

亮点:教态自然,和蔼可亲,表情丰富,仪态整洁、潇洒、轻松、愉快、活泼、稳重、振奋、激昂、情意交融。

建议:加大学生听力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不足。田兰霞老师:

亮点:灵活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遇惊不乱,应变能力强,富有教学艺术性。建议: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宋宜全老师总结: 1.正确的语音语调;

2.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组织课堂; 3.英语词语丰富、语言流畅;

4.教态自然,和蔼可亲,表情丰富,仪态整洁、潇洒、轻松、愉快、活泼、稳重、振奋、激昂、情意交融。

青年教师观摩课

本周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课,英语教师许秀莹参加了本次活动。本节课于11月27日在九、三进行。评课活动在英语组举行。李校长

亮点:课堂组织结构合理,教师活力大。建议:板书设计应更规范。郑校长:

亮点:教师基本功扎实,语音语调清晰,速度适中。建议:多组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葛主任;

亮点: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操作熟练。建议: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刘世伟老师:

亮点:青年教师活力大,课堂气氛活跃,语音语调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议:课堂设计应更加具体实用。

卢国平老师总结:

听评课分析总结 篇8

听评课组情况总结

2012.10.17

本次常规检查,在听评课方面多数教师听评课节数足,书写认真,内容符合实际,指导性意见中肯,各环节记录详实,能体现课改精神。全镇比较好的教师有:牟金芬、来帅、李志惠、李玲、李文英、袁风芹、李莉、李雪玲、王树娥、王默秀、林秀山、郭象杰、郭嫦云、王丽丽、刘振武、李炳春、郭桂玲、吴炳芹、李素云、崔春红、郭双珍、赵娜、牟会霞、齐炳凤、刘泰峰、赵秀之、李会玲、李清明、张美臻等。但也存在个别教师一是书写质量太差;二是存在空项现象;三是教学建议缺乏指导性的现象。希望存在以上问题的教师提高对常规的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常规质量,把常规落实好。

听评课分析总结 篇9

因“类”而异, 确定听课形式

授课教师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 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教坛新秀、骨干, 也有教学能手、名师;有活跃、豪放型, 也有内向、严肃型。他们类型不同, 各有差异。我们要因“类”而异, 确定听课形式, 促进教师的教学个性发展, 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1.计划预约听课

所谓的计划预约听课, 是指学校有计划安排的听课和互听双方事先约定的听课。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和内向、严肃型老师最适宜这种听课形式。由于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 对课堂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 因为校长的介入课堂听课, 必然产生紧张情绪。采用预约听课, 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上课压力, 让他们有备而上, 最大限度减少课堂失真。内向、严肃型老师, 由于事先有预约, 他们课前就有充分的时间研读教材、钻研教法、精心备课, 上课的自信心会大增, 课堂教学水平就能达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挥。

2.随机推门听课

随机推门听课, 是不打招呼的随机听课。教坛新秀、骨干、教学能手、名师及活跃、豪放型教师, 适宜这种听课形式。因为这些教师理念全新, 教学经验丰富, 驾驭课堂力强, 虽然有校长介入听课, 也能轻松驾驭课堂, 反应课堂教学实况;也是校长监控、把握学校教情第一手资料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这类教师增强自制能力, 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艺。

校长进人课堂后, 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 不漫不经心, 不干扰课堂教学秩序, 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让课堂教学以真实自然的面貌呈现。

因“类”而异的听课形式, 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和内向、严肃型老师, 随着听课次数的增多和交流频率的增加, 要逐步实现从“计划预约听课”到“随机推门听课”的过渡, 不断提高他们的课堂调控能力和教学机智。另外, 学校根据需要, 要适当增加教坛新秀、骨干、教学能手、名师及活跃、豪放型教师的预约听课, 为他们进一步成长搭建平台。

因“需”而异, 确立课堂教学观察点

校长听课有的是为解决课堂教学结症, 有的是为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有的是为选拔举荐课堂教学优胜者, 有的是为取得课堂教学真经。由于课堂观察的目的不同, 因而要因“需”而异, 科学确立观察点。

1.为解决课堂教学结症而进行的观察

如果校长为了解决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而进行的教学诊断, 就要对结症的基本情况进行推测, 确立几个相应的观察点进行观察, 观察后再进行交流和会诊, 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如, 解决教师经常拖堂问题。就从可能导致该教师拖堂的原因的以下几个方面确立观察点:一是教学容量设计, 二是教学结构安排和节奏的把握, 三是生成性问题的处理, 四是学生的学习专注性、学习习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 解决教师教学质量低下问题。就应从可能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原因的以下几个方面确立观察点:一是执教者学科知识素养, 二是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 三是执教者对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和把握, 四是教学方法的应用, 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这些观察点的观察和评估, 达到解决课堂教学结症, 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益的目的。

2.为进行课堂教学研究而进行的观察

为了进行某种教学实验研究, 校长就可以根据实验的干预因素和预期目标, 来确立明确简捷的观察点, 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研究提供建设性建议。如, 对“导学案”的研究。就应依据“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 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 确立观察点, 即:导向、导忆、导法、导读、导问、导记、导思、导议、导听、导做、导练、导测等。评价“导学案”是否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 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

3.为选拔举荐课堂教学优胜者而进行的观察

为了选拔一位教师参加某一教学竞赛, 校长就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观察点:一是执教者的教学理念, 二是学科知识素养, 三是文本解读能力, 四是课堂结构的设计和把握能力, 五是语言表达能力, 六是课堂驾驭能力。这样, 通过综合评估选出的优胜者, 他们的综合能力强, 有能力在高一级竞赛评比中获胜。

4.为取得课堂教学真经而进行的观察

为了吸取经验成熟教师、名师和大师的教学经验, 校长就可以针对平时自己的教学实际, 结合执教者的教学特色, 依据整体性原则和重点性原则, 确定以下几个观察点:一是观察执教者对教材处理方法, 二是教者对课堂整体结构的把握, 三是教者对学生的调动启发, 四是教者对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和把握, 五是执教者的教学特色。听课时, 我们要及时记好个性化的听课记录;课后, 进行反思, 博采众长、消化吸收, 弥补自己教学缺失, 丰富自己教学艺术, 形成自己个性化教学风格。

因“人”而异, 选择评课方式

由于教师类型不同, 个性迥异, 评课就不能千篇一律, 要因“人”而异。

1.先扬后抑, 激励发展

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和内向、严肃型老师可采用先扬后抑的评价方法。即评课时先肯定教师的成功之处, 再指出不足之处 (以表扬为主, 指出不足为辅。但也不能夸大其词, 名不副实) , 然后提出改进的目标和希望。因为新教师对课堂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 评价者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他们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 明确课程理念,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钻研精神。内向、严肃型的教师, 由于他们本来就胆怯和要面子, 如果过多地指出不足, 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会打击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让他们丧失自信, 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2.去粗取精, 促进提高

对于教坛新秀、骨干、教学能手、名师及活跃、豪放型教师, 校长在评课时, 不再将主要精力用于肯定什么、希望什么上, 而应该将评课的焦点放在教师的课堂有无与课改精神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方法上。如果有, 就要及时指出不足, 让他们去粗取精, 去伪成真。让教师感觉到, 只要不违背课程改革的要求, 课怎么上可以由自己决定。

坚持“发展”, 把握评课原则

1.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评课要评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要评教师是否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要评教师课堂是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要评教师的课堂是否促进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期待目标的有效实现, 促进教师的发展。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 由于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我们在评价一堂课时, 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 又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激励教学创新, 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

3.要有利于教育的方向

中学听评课研讨学习总结 篇10

11月28日我校文科教师一行31人来到临沂市兰山区李官中学进行听评课交流研讨活动,我作为学校带队人员参加了这次活动。李官中学作为市区学校和我校结下了不解之缘,结对帮扶成为我们的联谊学校,从物质上给了我校无私援助,今天的活动我们无疑是又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

早晨7:25从学校出发,天气很冷,零下7度。一个小时车程我们来到学校,学校教务处张主任已经早早在大门口迎接,热情的把我们迎进学校三楼小会议室,韦校长也早等在那里。初次接触韦校长,给我的感觉是:年轻但沉稳干练,健谈且见多识广。是个有思想肯干事的人,我想学校的发展也得益于校长的理念和水平。

利用课间我参观了学校,学校面积很大,楼房林立,学校建设标准化。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尽管是初冬树木也修剪的整整齐齐。∪字形的教学楼宽敞气派,学校现有18各班级,我想再有18个班级也能容得下。每口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扩音喇叭、摄像头,信息化水平高。教学楼前是一大片的流苏树园,张主任介绍说明年要嫁接桂花,到时那满园的桂花盛开,香气还不得逼人。实验楼后还有大片的柿子园,少说也有500棵,校园里还有成排女贞、玉兰和百日红,品种多的数不过来,鲜花盛开的.季节,学校就像花园一样。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真是心旷神怡。

我听了两节语文课,都是传统名篇:《大自然的语言》和《曹刿论战》,执教的两位女教师都很年轻,但课却上得的很老练。刘宝玲老师只有三年教龄,伏传艳老师也只有五年教龄。张主任告诉我,他们不是刻意选取最优秀的老师来上研讨课,而是学校新安装了电子白板并聘请专家进行了培训,全校教师人均要上一节电子白板考核课、展示课,这两位教师是赶巧了。从两位老师身上我能看到李官中学平常教研活动抓的实,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小学公开课听评课活动总结 篇11

秋风习习,秋高气爽,小辛营小学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级公开课听评课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各位授课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节各具特色,不拘一格的课堂,让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们在迷人的画面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解读文本,感受文本传达的情意,真是大有收获!现将本次活动的点滴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件制作精心,紧扣文本主题,那精彩的画面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活泼,有的优美,有的惨烈,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孩子们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了的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教师的语言极具感染力,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潸然泪下。

三、游戏的穿插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给课堂增添了很多活力,同时也放松了孩子们疲惫紧张的神经。这在一年级的课堂中表现极为突出。另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张老师的一堂读书交流会,她站在一个相当高的理论高度,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新型的别具特色的意义深远的公开课,有读书益处的传授,有阅读方法的指导,还有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其说给孩子上了一堂好课,不如说给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宝贵机会,真是太棒了!

新课程理念下听评课的有效做法 篇12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听课,有效评课,提升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只有深入彼此的课堂,才能了解彼此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发现别人是如何通过言传身教,将做人的道理、知识的雨露,滋润学生心田,促其茁壮成长;也才能真切地了解育人施教的全过程,从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规律,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带动教育整体改革。

下面针对新课程理念下听评课的有效做法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怎样听课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前就要做点准备工作:事先问问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把教材找来预习一下,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并千方百计去了解、研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自己上这一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一看教师的教,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的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二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是否高涨、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的习惯、本节课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等等。

最重要的是记教学方法。即对不同教学内容相应的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效果如何;还要随时记下听课的感想与体会,听课过程中的感想与体会是听课的最大收获,大脑中产生的灵感更是难能可贵,这是听课时要记录的最重要的内容。听时笔录不是以记为主,而是要以听为主,听课要听,要在听的过程中加以思考与分析,并适时记下思考分析过程中的点点启发、感悟、灵感、困惑、疑问、猜测等。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听课是为了使自己吸取别人的长处与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所以在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反复的琢磨。在分析总结开课教师的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因为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推敲、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与实际情况,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如何评课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要分析教学目标制订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适宜指的是目标的制定要以大纲为指导,体现阶段、年级、单元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还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分析。这个过程说的是分析执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是否恰当。我们既要看教师知识传授的准确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是否新颖、是否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吸引了学生以及和学生是否有互动。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 看教学思路设计: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清新的感受;脉络是不是清晰。 (2) 看课堂结构安排: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 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口齿清楚,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富有激情。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富于变化。 (2) 看板书:好的板书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大纲要求;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再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3) 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加38%的声音加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大方、庄重,语调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不但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分析教学结果。”课堂效果评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气氛是否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是否达成;三是时间利用率是否高效,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积极性是否高,当堂出现的问题是否当堂解决,学生的作业布置是否合理。

上一篇:精神科护理学参考答案下一篇:责任第一读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