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精选7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1

课程教育专家方智范教授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不能放弃作为教的主体作用。”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对文本内容烂熟于心,做到了解文本内容,但是不能止于文本的解读和结论性的传授,不能只甘于做“二道贩子”。

(一)立足文本,超越教参。

看到视频中徐老师谈道当年北京地区的教师走入的误区,把教参中结论性知识原封不动的“搬”给学生,导致了各大书店教参脱销的尴尬现象。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对课堂就会产生倦怠现象,兴味索然。

(二)高屋建瓴,构建体系。

而现在新课程改革前提下,课本由原来的按文本编排变成按主题体系编排,这样就要求教师做到在一个体系中的高屋建瓴,新课程下课本都是按照主题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相对统一的主题。

二.其次做到认真备人

做到有效备课,不但要考虑教材,更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人与文的交集,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也是整堂课成功的关键。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备课不仅是教师的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活动起来,所以必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很多老师上课时课堂预设比较充分,但这样往往走入一个极端,学习视频时候,看到方智范教授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案例:一位特级教师为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讲学。课堂设计精准,行云流水,甚至到课结束时这位老师正好讲完最后一句话。看着非常漂亮。但是美国人对这堂课的评价是:学生无任何问题干扰因素,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是一堂没有必要上的课!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现在的很多观摩课,优质课不就是这样上的吗?设计太精细,步步为营,起承转合都准备好,大有“请君入瓮”,这样的课堂是不是预设有点过?

另外,已经批判很多年的“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讲授式模式,作为教师在备课阶段必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会更有生机,高二学习《史记》时,课文太多,有都是文言文,怎么办?如果只是串讲,学生一定会晕头转向,所以备课时设计了许多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活动,比如讲《李将军列传》时,让学生小组讨论,为每一个李广的事迹,起一个小标题,力争能够反映李广的人物性格,学生比较有热情,而且完成较好。每一个事迹文段的字词都交给他们自己解决,不会的写到黑板上,最后大家共同解决,取得和很好的教学效果;《鸿门宴》挑选几个片段让学生表演,体味人物性格。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才会有生命力。

(二)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做到有效备课真的很难。实践中感觉最难的就是问题的设置。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做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现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一时间难以转变角色,往往在备课设计问题时会出现艰深难懂的情况,或者出现问题太大太空的情况。

所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做以引导,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想起《功夫熊猫》中的片段,师傅本来对这只又大又肥的熊猫非常头疼,认为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龙战士”,但是偶然发现他竟能够一跃几尺高,目的是为了得到高处的饼干,于是乎师傅因材施教,用食物激发了肥波的学武积极性,学成钱的包子戏法很有看头,这不也证明了师傅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吗?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2

江西省从2008年9月起, 开始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我教了一轮半, 感觉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 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改革:一是高中语文分为“必修”与“选修”, “必修”五册, 每一册又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 其中“表达交流”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 建立了阅读、探究、写作、口语交际四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打破了以往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三个阶段的文体模式, 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 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具体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 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供学生在课外阅读。读本不仅有传统的名家名篇, 也增添了新人新作, 可以拓宽学生视野, 把握时代脉搏;四是每篇课文后面设计了一些探究性习题, 便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五是新教材既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又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而且更重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 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 教材的文学气息浓, 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 重思维训练, 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顺序编排, 但是篇目有所减少, 难度有所下降, 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 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四个阶段:第一册是记叙文训练, 主要教学生如何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第二册是写景抒情文的训练, 主要教学生在文章中, 如何学会写景抒情和虚实结合,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三、四册是议论文训练, 着重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思辨能力;第五册是综合训练, 主要教学生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升格。

一到五册, 口语训练的内容依次是, 朗诵、演讲、讨论、辩论和访谈。这样编排, 由浅入深, 比较合理。

梳理探究部分, 内容非常丰富, 既介绍了历史文化知识, 又归纳了文言文的主要知识点, 还有对现代文化现象的探究等等。

名著导读, 着重介绍了新课标推荐的九部文学名著和朱光潜的理论著作《谈美》, 目的是引导学生课外去研读原著, 拓宽阅读视野, 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新教材教学理念

要在课堂上充分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必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一堂课就是一场戏, 那“我们语文教师不要追求像个演员, 而要努力做个导演”。我们要尽可能地导演出一场场精彩的“戏”, 让学生自己去揣摩, 去“表演”。但我们又不能要求学生“表演”时的一颦一笑都完全按我们的设计去做。教师既要把握正确的导向, 又要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创新,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俯下身子,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不可冒犯的权威态度, 是创造力的极大阻碍。学生对老师往往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与盲目的崇拜。加上有些老师喜欢居高临下, 又不太愿意接受学生的批评, 甚至在课堂上还不时大声责备、呵斥学生。这样, 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恐惧和抵制心理。心理学表明, 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紧张、不满甚至恐惧之中时, 他就会直接阻碍或者中断学生的智力活动, 使学生暂时丧失创造力。所以, 我在课堂上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 并俯下身子, 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 虚心听取学生的批评与建议, 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3. 尊重学生个性, 不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注重个性化阅读”,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一千个读者心中,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要允许学生存异, 不要将自己的想法硬塞给学生, 也不要搞太多的标准答案。学生凡是有道理的、大致符合题意的想法或做法, 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允许学生存异, 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个性, 鼓励学生创新。

4. 关注学生成长,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 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材中许多生动感人的形象, 发人深省的哲理, 高尚纯洁的感情以及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等, 对学生品质的形成, 人格的提升, 都会产生非常有益的影响。

5. 树立“大语文观”, 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实践。

何为“大语文观”?本人认为, “大语文观”就是不要将语文与社会割裂开来, 不要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语文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的。语文教育, 不只是语言文字的教育, 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 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审美情趣, 完善和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 语文教育, 不能局限于语文课本, 也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 而应该努力给学生创造广阔的阅读空间,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关注课堂内外, 关注世间人生百态, 关注社会这本“无字书”, 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三、新教材教学实践

1. 精讲“教读课文”, 指导“自读课文”。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 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 我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文”, 以“课”为例, 举一反三。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 课文只是个例子。”因此, 我很注意学法指导, 自读课文, 一般放手让学生自学 (只是偶尔检测一下) , 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

2. 高二选修, 打破常规, 进行交叉教学。

进入高二之后, 我敏感地觉察到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厌倦。主要原因, 一是教材文体单一, 理论性强, 比较枯燥, 如《先秦诸子选读》;二是高二文言文太多, 学生学习感觉很累。为此, 我将《语言文字应用》与《先秦诸子选读》交叉讲, 将《现当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与《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交叉讲, 效果不错。

3. 在语文课堂上, 我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自主性阅读教学。

如师生对话式、学生分组讨论式、学生设计阅读题考查式、课堂合作探究式、快速阅读抢答式等。另外我还建立教学博客,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便利。

4. 开设图书馆阅读课, 每周一节。

教师推荐书目, 布置阅读任务, 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 每学期评比一次。

5. 课外开展各种语文竞赛活动。

如朗诵竞赛、名著读书征文竞赛、演讲竞赛、辩论赛等。以“听说”促“阅读”, 以“阅读”促“写作”。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本技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样的活动, 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

6. 开展寒暑假读书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

每个寒暑假放假前, 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人物访谈,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和访谈录, 开学时进行评比, 评出优秀作品, 推荐给校报发表, 并进行物质奖励。

7. 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语文报纸杂志。

如《读者》《青年文摘》《读写月报》《阅读与写作》《名己读到的好文章, 拿到课堂上来与大家分享。

8. 重视“名著导读”教学, 并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由于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有限, 学生无法阅读完新课标推荐的十本名著, 所以我就下载名著改编的电影给学生看, 并布置学生写评论或读后感。学生喜欢看, 效果不错。

四、新教材存在的问题

这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总的来说, 是不错的。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编排方式, 都是比较科学的。但我在使用过程中, 也发现一些不足, 有一些困惑:

1. 选修教材的内容, 出现重复现象。

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既编入《先秦诸子选读》, 又入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高二的选修, 由于教材后面没有相应的作文指导

和口语训练, 很多教师就将作文与口语训练扔下不管了。我布置学生写作文, 也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而口语训练, 也很少做了, 只是搞过一次朗诵比赛与辩论赛。

3. 高二的选修, 并没有真正给教师与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高二有多门选修教材。可上面下达的通知说, 只讲《语言文字应用》《先秦诸子选读》与《古代诗歌散文选读》就行了。这三本书教师都必须备课上课, 而学生也都要学。教师没有选择科目的权利, 学生也没有选择教师和科目的权利, 这还叫“选修课”吗?我看, 如果高考的评价机制没有改革, 这“选修”形同虚设, 而且增加了师生的负担。

4. 高二文言文太多, 学生不堪重负。

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必修五4篇, 《先去诸子选读》26篇,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7篇 (推荐作品除外) , 加起来总共57篇, 每学期28篇。学生不晕才怪呢!

5. 有些文章入选教材, 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新教材删除了不少经典作品, 如巴金的《灯》,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鲁迅的《药》和《阿Q正传》等。如果新入选的作品也是经典, 无可厚非, 可事实并非如此。如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 我至今找不出它入选的理由———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孤山大孤山在江西, 有地方特色吗?还有苏轼的《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等, 也没有多少值得玩味的东西, 学生也不感兴趣。

6. 新教材入选的几乎都是文学作品, 而说理性, 思辨性的议论文太少。

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 却经常要求学生写议论文, 写评论。这样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就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 也给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带来不便。记得以前中学课本中有几篇很典型的议论文——《理想的阶梯》《谈骨气》《友邦惊诧论》《俭以养德》等, 建议重新入选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3

摘要: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安全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从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条件控制和人为因素四个方面总结了《化学1》中实验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规避方法,以期实验教学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化学1;实验教学;安全隐患;规避方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5–001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达到掌握化学知识和规律,锻炼学生观察、动手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目标。但由于高一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实验仪器、药品、条件和设备等方面操作不规范时,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果会比较严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高中必修教材中的实验安全隐患及规避方法进行讨论。

2 《化学1》实验内容分析

人教版《化学1》中化学实验数量较多,共有36个实验。实验内容呈现形式全面多样,27个化学实验,6个科学探究,3个思考与交流。内容选择倾向于学术化,和生活联系较少。具体实验如表1所示。

由表1实验内容总结可得,教材的第一章突出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起点,从粗盐提纯、离子检验开始,并且选择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如萃取、蒸馏和配制溶液,在设备、条件和课时等方面适应于绝大多数学校。教材的第二章强调科学的方法,利用简单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离子反应规律。教材的第三、四章集中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其化合物进行分类,通过典型物质让学生具体感知其发生的反应以及产生的现象,进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目的。由此可见,必修教材中的实验的开展对化学教学至关重要。

3 《化学1》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及规避方法

《化学1》中具有隐患的实验比较多,占了60%。实验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条件控制和人为因素。教材中实验仪器多为易碎品,仪器易碎的性质对实验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安全隐患。实验药品带来的不安全问题包括药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药品量、装置和反应条件也给实验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但是由仪器、药品和实验条件控制引起的隐患都是客观影响因素,都可以通过正确引导和主观努力避免事故发生。人为因素往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常表现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粗心大意、违章操作等。

3.1 仪器方面

实验的进行离不开实验仪器。在实验前,教师一定要详细说明仪器如何使用,使用中注意哪些事项,讲解过程中可以运用实物以及视频教学。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操作要规范,而且要了解仪器在使用时都存在哪些隐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隐患,该怎样规避这一隐患等问题。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仪器使用进行总结,加深认识,力求减少仪器给实验带来的不安全问题,使学生始终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探究。

3.2 药品方面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和强氧化性的药品,都会增加实验的不安全性。准备实验药品时,应该在试剂瓶上贴上相应隐患类型的标签,避免学生忘记或者忽视导致出现不安全现象。在讲解实验时,教师要直接指出其存在的具体的不安全性,提前警示学生要注意。在进行实验时,严格要求学生养成穿实验服、戴手套和戴护目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3 实验条件控制方面

任何化学实验的开展都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实现的,实验条件控制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技巧性。药品的量和酒精灯的使用可以通过教师直接引导规范学生的操作。而高中实验涉及的三大有毒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更重要的是要改进制备气体的装置,使之不漏气、反应不剧烈和可控制。教师要从药品量、装置和反应条件三个方面提高学生实验条件控制意识和控制实验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4 人为因素方面

人为因素主要是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违章操作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始终把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教师要在实验前、实验时和班会课上进行安全知识教学,实验前对实验守则进行细致的讲解分析,让学生了解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实验时着重强调对药品、仪器的使用;尝试在班会上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案例和小品表演等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 化学实验安全隐患分析的意义

新课标要求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实验安全问题,为了能够顺利地做好实验,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认识到实验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规避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安全教育具体化、全程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是实验教学的必要途径。

通过安全隐患分析,掌握规避方法,预防实验事故。化学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小则损坏实验仪器,大则烧伤、中毒、腐蚀等。对于教师和学校而言,学生的安全最重要,很多教师为了避免事故发生选择理论教学。若是教师对教材中实验仪器、药品和实验控制条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挖掘和分析,总结规避的方法,通过反复呈现和强调,引导学生注重实验的安全性,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安全。

通过安全隐患分析,强调操作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首先教师在进行每一个演示实验时都要操作规范,做好示范,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注重实验操作规范化。那么学生在初次进行实验时,会模仿教师的方法完成实验,继续通过多次的实验,熟练实验操作步骤和技能,规范自己的操作,增强实验的安全性。

通过安全隐患分析、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实验素养。在对安全隐患分析的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隐患和安全知识,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实验中,长时间的坚持,会潜移默化地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师生主动养成关注实验安全的好习惯。安全的实验环境,也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和学生都有信心去开展实验教学,摆脱纸上谈兵之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熊言林,魏魏. 三版本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中实验安全教育内容统计分析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5,(3):27~31.

[3]刘冰,毕华林.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安全教育内容编排的思考[J].化学教育,2012,(9):50~54.

高中人教版语文课本背诵诗词 篇4

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 毛泽东诗三首 ⑴《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⑵《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⑶《浪淘沙 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⑵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 《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 《诗三首》

⑴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⑵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⑶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必修二 《诗经》两首⑴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

必修三 《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杜甫诗三首 ⑴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⑵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⑶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4 李商隐诗两首 ⑴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⑵ 《马嵬》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⑵ 《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 辛弃疾词两首

⑴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 李清照词两首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⑵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⑴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⑵《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 苏轼词两首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 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 《滕王阁序》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为马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5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6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7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8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9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10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

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2 《菩萨蛮》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13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4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5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6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17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18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19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兰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0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22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23 《伶官传序》欧阳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案例 篇5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本文具有的浓郁的时代气息;

2.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如何看待他的“忧郁”和“犹豫”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

(三)师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1.、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2、分析《哈姆莱特》这篇的艺术特点

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

城南旧事(节选)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影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

(二)词语解释

(三)林海音介绍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二)讲析课文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6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7

(一)背诵的价值

中小学语文教学,很多教学任务都是通过背诵完成,背诵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从长远角度看,背诵在对学生道德培养方面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

1.加深理解,提升记忆能力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作者创作会花费很多功夫,熟读成诵可以帮助读者感受作者炼字炼句的过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一个正常人的记忆能力强于计算机一百倍还多,背诵可以帮助开发这种能力,使人充分利用脑内巨大的记忆空间,从而不断地强化记忆,进而透彻理解文本。

2.积累材料,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是人们在人际交往和写文章时自然产生的模仿、推理和纠错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容易获取,背诵却可以起到作用。通过对佳作经典等的背诵,累积语言材料,材料刻在脑子里,形成巨大的参照体系。久而久之,潜在的语感能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3.健全人格,助力成长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价值观将影响一生。通过背诵,不但可以积累大量的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同时也会把优秀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道德体系中。通过揣摩作者的心思,学生就会学到作者所传达的语言和思想的精华,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增强文化底蕴,提升人格。

(二)背诵的现状

中学语文教材中明确规定了背诵篇目,但背诵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背诵教学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得不到各界的重视,可以支撑的理论太少;其次,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误区。

1.得不到重视

升学考试直接考背诵的不多,背诵版块分值少,似乎仅限于古诗文和文言文,而背诵所花费的时间又很多,因此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教育工作者,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背诵的价值,认为背诵的意义就是考试卷面上的那几分,不值得为了几分浪费大量的学习和教学时间。这种观点使得背诵教学的施行受到了很大阻碍。

2.存在误区

很多人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现在提倡对学生实施创造性的教育,背诵教学会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创新。还有人认为背诵只是为了应试。

二、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可以诵读古代诗词、浅易文言文和现代美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切实贯彻这一中心思想,但在使用中这套教材也存在一些小瑕疵。

(一)合理之处

200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两个系列,必修系列教材中共计20个单元,每册4个单元,每单元3或4篇文章,共65篇,其中课后研讨与练习版块明确要求背诵的共计21篇,包括全篇背诵和部分背诵,充分体现了此版教材编排的合理性和对背诵版块的关注。

1.选文经典,具有人文性,教育价值大

入选的文章都会在学习型的基础上注重其深层的教育意义。需要学生背诵的这21篇更是从人文性和教育性两个方面入手,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其中《沁园春·长沙》、《陈情表》等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劝学》、《寡人之于国也》等帮助我们读史明智,《滕王阁序》、《赤壁赋》等带领我们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雨巷》、《再别康桥》等现代美文让我们领略到文字的美学意义。这些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品味文章寄予的旨趣和作者抒发的感情,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文章韵味,领略作者的才华和品德,学习名家叙事抒情的艺术,文章中渗透的伟人的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文言文诗歌按文学史顺序编排,便于学习

全书背诵篇目中有18篇古代诗歌和文言文,是背诵中的重头戏,这些文章在编排的时候按照文学史发展的顺序,如必修2第2单元的课文,是西周初年的《诗经》接战国时期的《离骚》到南朝和三国时期的《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第3单元中《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均创作于宋朝。纵观必修1到必修5背诵篇目的整体排版,大部分文章是没有偏离文学史发展这条主线的。按历史的顺承来学习文章,便于联系历史典故、时代背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背诵难度。

3.选段背诵,难度降低

这21篇课文中,有5篇是篇段背诵,分别是《记念刘和珍君》第2和4节,《游褒禅山记》第3段,《过秦论》后3段,《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和《滕王阁序》中2、3两段。选段背诵,背诵的难度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厌烦情绪。

(二)存在问题

2007版教材最新一版教材,同旧教材相比,背诵篇目变化不大,仅是对个别篇目进行了小小的修订,但是依然存在问题。

1.时代感不强

教材中明确要求背诵的21个篇目中,现代诗歌和散文过少,仅是必修1中三首诗歌和一篇散文,共3篇,分别是:《沁园春·长沙》、《雨巷》和《记念刘和珍君》(篇段背诵)。时代感在教材中体现得不够透彻。

2.注释数量少且过于简单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学生不能理解的词语,教材要给出权威准确的注释。教材中的注释量过少,不够准确权威。如必修2第三单元的选文《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教材中对“骤得”的注释是“数得,屡次得到”,可见,这里对“骤”的理解是不准确的,“骤得”应该是“突然得到”的意思,“骤”应该是“突然,忽然”的意思。

3.背诵篇目安排过于集中

教材每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个单元都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如必修2第三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但是这个单元的《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文章全都要求背诵,这样安排过于集中,会增加学生背诵的负担。

4.背诵要求太枯燥

基本的背诵要求无外乎两类,一是直接要求背诵的“背诵全文”,一是“熟读并背诵全文”这种形式,这种直白枯燥的表达使学生谈背诵色变。

三、选编建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试行时存在一些问题,教材编写者应与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分工合作,共同更正。

(一)与当代紧密结合

青少年时期是人记忆力最强的阶段,记忆伴随一生,背诵材料时一定要选择经典佳作。教材中应增添时代性突出的文本,贴近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教育价值突出的文章。

(二)注释更标准

书下的注释是理解课文的最好工具,注释应有语言学根据,符合作者本意和文章逻辑,精准无误。学生理解欣赏文章,背诵时就不会吃力。很多教师和学生会借助参考资料帮助理解,但这些参考书毕竟良莠不齐,不准确的注释容易使使用者偏离轨道,影响分析。最好的资料就是教材,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文学界的各类优秀成果,深入文章,分析内涵,做到理解准确、表述清晰。

(三)分散篇目

背诵篇目过分集中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高强度集中的背诵对背诵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再加上一些不可预估的客观因素,势必会对背诵产生不利的影响。教材在编写时应考虑到主观差异性的问题,分散背诵篇目,背诵的篇段贯穿整册教材,整个学习过程,以减少学生压力,提高背诵效率。

(四)要求生动化

鼓励背诵可以在细节上下功夫,教材编写时摆脱传统的说教模式,委婉生动地提出要求。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如仿写、游戏、示范、竞争等形式提出,以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背诵的习惯,受益终身。

四、结语

背诵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积累材料,培养语感;健全人格,助力成长。但背诵教学实施时得不到重视且缺少相关指导理论。包含背诵内容的课文在整套教材的篇目中占到五分之一,这些文章选编的优劣直接影响整套教材的质量。需要一线教师、教育专家学者、教材编写者一同努力,提高编写质量,更正问题,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背诵的价值,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背诵水平,进而推进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波.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背诵能力[J].教学研究,2009,(2).

[2]伟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谢淑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名篇背诵[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4]郑国民.关于背诵优秀诗文的几个问题[J].语文学习,2004,(2).

[5]赵晔.高中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陈若愚.新编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文言文注释献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7).

[7]武亦文.浅说语文学习中的记诵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8).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下一篇:感恩母校,放飞梦想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