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的知识点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政治的知识点(精选7篇)

高三政治的知识点 篇1

1、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1)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的含义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战争的问题。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的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②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A.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今时代经过世界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有了现实的可能,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当今世界存在危害和平的因素:

当前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国仍会侵犯别国的主权。(如伊拉克战争),民族宗教争端,边界领土的争端导致局部冲突(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印巴冲突),国际恐怖活动,贫困毒品问题。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发展问题

①发展问题的含义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有很大发展,发展的规模速度超越以往的历史。经济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2、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

A.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②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③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A.保障各国平等的享有主权平等与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B.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C.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D.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④中国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⑤要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特点:公正、合理

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①两极世界的解体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东解体,打破了美、苏两极对立的格局。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形成了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③多极化趋势形成的特点:漫长、曲折、充分复杂斗争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

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当代国家竞争及其实质

①当代国家既合作又竞争。

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激烈。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A.综合国力的含义: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B.综合国力的内容: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是基础,文化力、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织部分。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2)各国都在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

①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多数国家关系的问题,并以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②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尤其要致力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⑴外交政策的含义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⑵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⑴基本目标:

①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国和民族的利益。)

②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⑵基本立场: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独立自主的含义: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扞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⑶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 篇章

⑴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规定了我国外交新政策。

②_提出三条外交原则:一,另起炉灶。就是与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二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取消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三是一边倒,就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③1953---1954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准则。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_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的论断,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调整,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

⑵我国主要的外交成就

1964年中法建交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签署联合公报。

综合探究中国的和平发展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和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2.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

①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之苦,中国人民最希望和平。

②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开辟了道路

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着增强。

⑦锻造了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1)中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高三政治的知识点 篇2

新课程实验为高三政治总复习开辟一条科学的途径:引导学生把自己已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重组, 构建知识应用系统,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指向:关注知识应用系统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

回顾历史, 中国古代科技之所以能够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就在于中国古代科学特别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当代中国之所出不了获诺贝尔奖的大师级人物,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代中国人更多地喜欢坐而论道, 从理论到理论, 或轻实践重理论, 或注重考试, 不注重对知识的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高考试题逐步转向社会生活实际。最近两年, 福建省省质检卷和高考卷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如2010年福建省高考卷第39题第 (3) 问:让学生想想办法从农民工、买菜大妈和企业家中任选一位谈谈如何提高他们幸福指数。再如2011年福建省质检卷第39题第 (3) 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消费方面相关知识劝自己的同学坐高铁不坐飞机和其他交通工具。因此, 高三政治总复习指导学生建立知识应用系统, 让学生学以致用, 既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情感态度, 也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构建知识应用系统

1. 立足于现实生活

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离开这个宗旨, 任何学习只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1) 关注热点。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应用系统过程中应该首先从现实需要出发, 研究社会热点问题, 如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分配公平问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经济结构问题, 把这些热点问题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解决, 谁来解决, 根据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把考试说明上相关的知识按照从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帮助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知识应用系统, 并让学生养成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这样在考试或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

(2) 结合生活。构建高三知识应用系统应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生活小事出发, 让学生体会到政治上的道理就在我们身边, 就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2010年, 我在给学生复习公民政治生活时, 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案例。5月21日, 晋江一中高三年段全体老师在图书馆集体备课, 校长突然进来宣布:高考后全体老师到上海看世博会, 并请蔡清涵、郑海华老师负责安排。会后, 蔡清涵老师积极联系旅行社, 海华老师负责老师的报名。没过几天, 47个老师联名写意见书, 认为旅行社报价过高, 学校有赚老师钱之嫌。我把这个案例引进课堂, 问同学们该怎么办?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然后, 我告诉同学们我是这样做的:我把清涵、海华和其他几个意见强烈的老师召集起来, 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最后决定开辟两条路线:一条去张家界, 一条去上海世博会。最后由于时间的原因, 旅行社新的定价比原价还要高, 但老师们还是乐于接受。最后我问同学们如何把公众之事做好, 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到应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选举。这样给同学上了一堂生动地传播民主思想和提高学生管理能力的政治复习课, 提升了学生认知水平和思想质量。

2. 构建知识网络

(1) 系统依据。课程目标是高考命题的总体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教材和时事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 这是做好高三总复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构建思想政治知识应用体系时应对照考试说明, 将其中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知识点, 参考教材按照一定逻辑重组成新知识体系, 既便于学生记忆, 减轻学生负担, 又达到让学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双重目的。

(2) 结构梳理。梳理知识结构, 是建立知识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条件。以《经济生活》为例, 把经济活动把相关知识划分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板块, 每一板块从主体、客体、载体三个角度对知识点进行归类, 如“生产板块”应用知识系统建构如下:

●国家: (1) 落实科学发展观; (2) 市场调节、宏观调控、资源合理配置; (3)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5点) 。

●企业: (1) 面向市场, 遵循价值规律,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 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 诚信经营,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社会: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保障障制度。

●个人:

消费者: (1)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维护合法权益; (3) 消费心理 (4点) 。

劳动者: (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平等、竞争、多种、自主) , 全面提升素质; (2) 合法权益和义务; (3) 就业问题 (WHY、HOW) 。

共有词:就业→收入→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一般不用, 分析成就或生产力发展时用) 。

●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 生产起决定作用, 消费是目的和动力, 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 (一般不用) 。

这样的结构, 脉络清晰, 简明扼要, 提纲挈领, 形成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应用系统。

高三政治的知识点 篇3

一、促进预期的策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预期

知识分类学说认为,知识的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和预期。注意就是学习者指向目标的活动状态,预期则是对学习目标的期望。老师可以通过告知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预期欲望来唤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对于高三学生,其学习活动更多地受间接兴趣的支配,教师应更多地采用说明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价值的策略来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按照高考能力要求对考纲上的考点进行分解和具体细化,用外显的、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明确学生应掌握什么。如“结合我国涉外经济案例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生成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对策,分析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

二、设计思辨情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激活知识

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很多内容具有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单纯说教容易使人感到抽象、枯燥。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更好地进行理解和记忆,我们需要对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做有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如设计思辨情景和开发相应的时政资源。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或是两难的问题,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经验,以问题引领组织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促进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

如在学习“对外开放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时,结合当前对外开放形势。以观点评析型题目“只要提高引进外资金额,就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领,让学生理解清楚“‘引进来’引的是什么?”“‘引进来之后’怎么用”“走出去指什么”“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什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而且结合“十二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时政,让学生熟悉与该考点相关的时事背景材料,掌握相关的时政术语,较好地突破易混点。

三、比较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的高效习得

新的陈述性知识是否能获得意义。有赖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否能为新知识的生成提供认知框架。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观念但不能自发应用时,可运用比较策略,指出新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优化其认知结构,指导学生理清知识的两种联系:一是新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对于“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的理解中,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有“最惠国待遇”这一名词的模糊认知,但对于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两者的区别却分不清楚。因此教师通过结合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采取“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等政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事例,点拨两者含义的区别,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出“最惠国待遇是对外一视同仁,国民待遇原则是对内对外一致”。这激活了学生的原有相关知识,也指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易混易错点得到了较好突破。

四、构建网络化知识体系。促进陈述性知识的灵活提取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在信息加工后,学生要将零碎的具体知识形成有序的结构。这在学习新知识时才能为同化新知识提供固定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组织策略。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用构建知识结构图的方法,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知识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把语言形式的信息转化为视觉形式信息,实现知识的整体优化,在大脑中形成熟悉、清晰而巩固的陈述性知识体系。

五、设计变式练习,夯实陈述性知识

学生如果仅仅能把一般原理、概括化的知识局限于同类情景中运用。还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只有当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概念和原理。才能说明学生真正形成了利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因此通过设计变式练习,如采用变换角度和变换题型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在各种不同情境中如何运用同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三年级政治知识点 篇4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1、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2、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篇5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作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②商品的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因而也不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3)运用商品两个基本属性说明有关现实问题

一、名牌战略(或为什么重视产品质量?)①企业:长期稳定的市场、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信誉和形象(无形资本)→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高质量的商品更容易实现价值,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巨大的经济效益,重大的社会影响。②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新形势,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③消费者:高质量的商品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知识链接: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结合“劣质奶粉”事件等)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割裂了二者的联系;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经营者的信誉与形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属于不公平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自发性表现。应加强法制性;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市场交易的原则的;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应有的职业道德的。也是属于不当竞争;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行使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与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产品越来越便宜

(3)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创造商品的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盈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4)正确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量、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无论哪个劳动生产率,其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就越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这就会引起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因为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不管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在引起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变化的同时,也带来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向变化,但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总量变化,则会使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发生相应变化,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成正比关系。

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2)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原因:货币是商品,有价值;执行的货币:观念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职能。(执行的货币: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4.纸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能在商品交换中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等货币的某些职能。

5.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①含义: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②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A、纸币发行量超过待售商品总量的增长;B、待售商品总量和货币发行量都没有增加,但人们惧怕物价上涨,把货币尽快出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③通货膨胀的危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使价格信息失真,破坏社会正常经济秩序,造成经济混乱和效益低下,危害社会稳定。④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首先要控制纸币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数

量增加,价值减小,价格降低。

(2)通货紧缩

①含义: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②原因: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迷,消费不振,固定资产投资放慢,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③影响:商品价格下降,产品积压,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居民“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下岗职工增加,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④措施: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7.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场合,而是从整体上说的,要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来理解。

(3)价格和供求关系相互制约。

附:价格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价值(决定作用、基础)、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国家宏观调控、商品经营者的策略和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等等。

(4)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5)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交换。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改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③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作用概括讲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8、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1)区别:①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纸币只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②货币是商品有价值,而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③货币具有五种职能,而纸币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联系:①纸币是货币形态的演变,是国家强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9、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是由价值决定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由货币来表现,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可见,价格和交换价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是交换价值产生在物物交换时期,价格是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

10.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关系(负相关)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不同商品的需求两对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教大。

②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增加对互为替代品的需求;会减少对互补商品的需求。

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和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二、国有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扩大。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①必要性: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②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③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5.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①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②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8.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必然性: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评价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具体原因:Ⅰ、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Ⅲ、“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9.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2)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3)按生产要素分配:凭借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①劳动: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收入。②资本:私营企业主取得税后利润;利息;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③土地: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④技术、信息:科技、信息工作者提供技术和信息取得收入。⑤管理: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4)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

10.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等多种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1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平等性:①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平等。②决定:这种平等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③表现:A、地位平等;B、等价交换(2)竞争性:①含义: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②原因: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③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A、价值决定价格:竞争→压力→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 B、供求影响价格: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保证价格变化的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尽快得到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④原则:公平竞争。⑤负面效应:盲目竞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竞争会导致垄断,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法制性:①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②作用: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原则的依据和准则。③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4)开放性:①含义: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在一起。②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A、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的要求B、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C、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要求。

13.知识运用:如何认识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1)含义①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或者不让紧缺的原材料等产品流向外地,或者不让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参与竞争,或者对外的产品采取歧视措施,人为地分隔市场。②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资源垄断性部门和市场集中度高的部门,限制竞争或搞垄断价格。(2)危害①否定了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等价交换原则②排除竞争,保护落后,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③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④违背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要求,割裂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阻碍资源优化配置(3)措施①宏观调控;②依法治国;③以德治国。

14.市场经济的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15.国家的宏观调控:(1)含义: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2)必要性: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存在固有弱点和缺陷①自发性:产生不正当经济行为;扩大收入差距,造成两极分化,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②盲目性: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分散的,各自独立,信息不全,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③滞后性:事后调节,有时间差,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3)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要求发挥市场的作用,但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市场的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4)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手段:

经济手段:①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

济活动的措施。②内容:A、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等);B、经济计划:十年规划、五年计划、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法律手段:①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②作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行政手段:①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用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②特点:直接、迅速③要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④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改革主要是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法律和经济手段。

结论①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③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16.为什么说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③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有: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各部门、各企业及劳动者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可以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三,共产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三、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及其作用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表现)①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②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③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基本特征)。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

3.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1)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持有股票的人)以自己所持股份的数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它是由持有公司股票的成员组成;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是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或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4.股票和股票价格(1)企业: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2)股东: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分享公司的盈利。(3)居民:投资,是为了获得收入→股息或红利;(4)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5.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作用: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要的法人和竞争主体,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2)股份制本身不具备制度属性,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6.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1)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的支柱。(注意: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①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②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③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④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重大的政治问题)。

(2)目标和措施:①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抓大放小”,“有进有退”,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③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7.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含义: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2)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①对企业来说,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②对国民来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对社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增加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①科技:依靠科学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单纯依靠增加投资,铺新摊子,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也叫外延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也叫内涵型增长方式)转变。②管理: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4)实行兼并和破产,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①企业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价值规律的作用)。②企业兼并和破产只是手段,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③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

8.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1)作用意义:①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开发企业的金钥匙。②有利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维护公平、平等、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④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表现: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名牌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谁的产品好,谁的质量高,谁的牌子过得硬,谁就有竞争力,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名牌产品质量优,信誉高,竞争力强。名牌产品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发展需要名牌,民族振兴需要名牌,国民消费需要名牌,国际竞争更需要名牌,因此,企业产品开发要以创名牌为主导。

(3)措施:①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②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③自觉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④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9.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1)正当竞争:①含义:经营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的前提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用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②方法: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③意义: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2)不正当竞争:①含义:经营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②方式:通过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的形式,采取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的手段牟取高额的利润。③危害: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能增加社会财富,给现有财富带来巨大浪费,是法律所禁止并要受到法律制

裁的。

10.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业务素质

11.我国国有企业:

一个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两对关系:①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②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三个地位:党组织—政治核心;厂长—中心;工人阶级—主人翁

四、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的划分:我国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2)我国农业的现状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较脆弱,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仍相对滞后。表现:首先,我国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比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其次,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最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3)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措施(三农问题)

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新的提法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上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①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③增加农业投入。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⑧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4)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②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

③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④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安定。

⑤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5)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

①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②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

③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

④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⑤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力度。

3.工业的主导作用

(1)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2)如何发展我国的工业:

①大力振兴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信息产品制造等。

支柱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厦。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而这些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恰恰又是比较薄弱的。只有极大地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才能缩短我国同工业发达国家的距离,早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①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③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关系

④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发展循环经济。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②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③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④有利于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⑤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⑥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分层: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业);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及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服务的部门。

(2)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然性:第三产业的普遍兴起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3)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意义:(农家乐)

①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5.优化产业结构

要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6.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这是劳动者依照劳动法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提高职业技能的意义:首先,从国家的角度讲,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其次,从劳动者个人角度讲,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劳动者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

提倡遵守道德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讲,其重要意义在于:遵守职业道德是每个劳动者基本的道德准则。其次,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7.劳动合同制度

(1)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的原则(核心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2)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①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8.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原则和作用:

(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2)基本内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既要有利社会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①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②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③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9.扩大就业

(1)重要性

①就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

③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现状的严峻性

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措施

①发展经济,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②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发展中小型企业;⑤国家要采取“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⑥劳动者要提高自身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意义: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生产生产力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③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保证国民经

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措施。

1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科技缺乏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重要性: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④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具体措施

①国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等

②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③个人: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关键是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这就需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12.从产业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做到“三个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1)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大力发展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

(3)调整工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有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

(5)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13.弄清几个综合经济指标

1、社会总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用货币来表示就是社会总产值。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3、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务成果,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但GDP不能衡量社会成本;不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衡量价值的判断,例如社会公正,例如幸福;不衡量分配等,因此,GDP要让位于绿色GDP。

4、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它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篇6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

(2)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生产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使生产得以真正地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4)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国有经济的地位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平稳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收入与分配】

1.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大力发展生产力)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

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③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5.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为什么在消费时要主动索要发票:

①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是消费者的凭据;

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篇7

一、研读考纲,明方向

1.理解考核目标和要求

(1)考纲就高考考查能力提出了四个考核目标和要求:

①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②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③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①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作出必要的判断。

②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③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①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②能够利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理解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③综合阐述或评论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①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②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③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了解考试内容和范围

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有221个考点,这是复习的重点,也是突破“知识关”的关键。

3.关注考点的变化

2014年考点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必修1和必修3的第四单元。如:2013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改为2014年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4.关注教材的变化

在教材的变化中,我们要着重把握知识点的变化。如:纸币的含义改为: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二、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1.围绕考点,逐一梳理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考点写在教材的相应位置,并引导学生结合教辅资料逐一复习;同时根据往年高考,找出核心考点,并进行拓展性复习。如:实践的概念、特点(中频)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高频)。

2.构建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按学科、单元、课来构建,也可以按主体、知识元素来构建。

夯实基础知识,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点、线、面的统一,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坚持懂、背、用的统一。要求学生一定要挤出时间反复背诵,使之记牢、记全、记清、记透。对于重难点,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维层次,层层推进,将知识“问题化”,并通过相关题目进行巩固。

三、强化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可以分为选择题解法和主观题解法两大类,选择题常见的题型有:曲线类、计算类、推导类、漫画类等;主观题主要有:图表类、分析类、原因类、措施类等。

1.选择题解法

题型不同,解法也不同。曲线类是必修1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一般有6种:需求曲线、供给曲线、需求弹性曲线、互补品和替代品曲线、纵横坐标无关的曲线、需求和供给变动曲线,其中最常见的是需求和供给变动曲线。解此类题要注意几点:一是要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二是要判断正比和反比关系;三是要判断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四是要判断数量增减。

坐标图选择题解法:首先要明确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变量,弄清自变量(引起其他数据变化的量)和因变量(被引起变化的量);其次根据教材原理或材料说明把握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数形结合,选择合理的选项。

2.主观题突破

(1)审题突破:材料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总是以情景材料为载体的,而且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情景材料在文字数量上逐年增多。因此,能否审清材料,提取出材料有效信息,就成为能否梳理出答题要点、解答好主观题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这一环节,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①归纳中心,明主题。针对设问尽量用最简短的语句归纳出材料的中心,明确材料围绕的主题。

②划分层次,找联系。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归纳出层意,并弄清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③抓住关键,理要点。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联系设问中所限定的课本知识进行推理,梳理出答题要点。另外还有“设问解剖”“主体定位”“意图揣摩”“角度挖掘”。

(2)答题模板:“原因”类主观题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解析“原因”类问题一般要有选择地答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①必要性。应从基本规律、时代要求、现状等入手分析。如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等。答题格式一般用:是……的客观要求,只有……才能……,是……的需要。

②重要性。应从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等入手。作答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由点到面的原则。从小到大:对个人对自己对他人,而后对企业对单位对集体,然后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意义。由近到远:对目前的意义、对长远的意义。由点到面: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角度想到多个角度,由一个层次发展到多个层次来分析和组织答案。有时也要指出不这样做的危害。

③可能性。有时还要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是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注要分析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

另外,还有“体现”“依据”“辨析”“认识”“启示”类等主观题解法。

(3)规范答题:卷面书写规范

答题卷面規范的基本要求:

①答案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有许多学生答题时,一题一个自然段,每个要点也不用序号标识,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阅卷者看起来费劲,激不起给学生打分的热情。

②要点段落化。一个要点一个自然段,每段开始空两格,给阅卷老师一个清晰爽目的感觉,这也是防止失分的重要一环。

③段落序号化。即一个要点需用一个序号标志,常用序号形式为①、②、③等。

④卷面整洁化。答题应讲究卷面的整体性,在规定的位置答题,用统一颜色(黑色碳素笔)的笔迹,字的大小均匀,排列整齐有序(尤其注意答案的两边要整齐),整体上安排合理。书写尽量工整、规范,少连笔或不连笔。切记不要为求速度,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甚至难以辨认,使阅卷老师产生厌烦情绪,不知不觉从严给分。另外,还有“语言表述规范”“答题思路规范”。

四、培养学科能力

1.高考题赏析

通过高考题赏析,理解高考题的命题方向、意图、方式、难易程度及答案的组织等,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2.专题训练

我们可以根据高考的常考题型,选择一些专题进行训练,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如:计算类、图表类、措施类专练。

3.易错点拨

对于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要进行重点的讲解和专门的训练;考试中的易错题要求学生在试卷上做标记或建立错题库,并不定期地复习。比如:质变就是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

4.热点聚焦

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时政热点,特别是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不仅试题的背景材料大多取材于时政热点,而且有些答案就直接来自于党和政府的报告。

五、其他注意事项

1.关注各地后期复习资料,查缺补漏

2.提高书写速度

上一篇:如何实现大学学业规划书下一篇:穷人续写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