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10篇)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所谓美育, 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 特别是语文教学, 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自我, 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 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赏析词句, 品味语言美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 博大精深, 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 不仅具有典范性, 而且各具特色: 有的讲究韵律格式, 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有的朗朗上口, 洋溢出一种韵律美;有的浓墨重彩, 描绘出一幅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 歌颂出一种人文美, 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 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此,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 从而感受美的熏陶, 增强美的享受。
二、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兴趣来源于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让学生学习中感到精神和谐, 这就要创设好审美情境。对课文的欣赏实践, 教师要指点门径, 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 以景生情, 从情联想到境。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 制造气氛, 表情范读, 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 《荷花》 一课时, 教师可创设情境, 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 “荷花池” 边。通过画面的展示, 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 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三、熏陶感染, 体悟情感美
语文美育也要靠感情的 “渗透” 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体味感悟是关键, 是核心。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 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 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叶圣陶先生说: “最要紧的在多比较、多归纳、多论文格式描述、多体会, 一字一句不放过, 引导学生揣摩语感, 体味感情。” 这样, 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大凡名篇佳作, 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 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因此, 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把握住
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 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 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 获得启迪和教益。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体味, 引导学生感情体验, 并进一步扩展情思, 是培养审美理解力的好方法。
四、言行揣摩, 领会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有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禹;有潜心科学研究的达尔文、爱因斯坦;有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怀素;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沉香„„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 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与心灵。
五、引导诵读, 鉴赏整体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 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
彩。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宽广的海洋、寒来暑往、鸟语虫鸣, 都能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多姿多彩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但任何一篇关于自然美的描绘, 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美的复现, 而是作者意象的凝聚,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这整体美? 诵读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美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 “美读”。他说: “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出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 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有感情的朗读, 是感知美、欣赏美的重要途径。
六、拓展延伸, 学习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论
文格式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课文的学习, 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 既是一种欣赏, 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 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 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中学语文又是一个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不少人认为, 美只有在舞蹈, 美术, 音乐等艺术中才能显示出来, 其实不然,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优美学科, 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美的艺术。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还要进行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 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见, 要完成培养博学, 广智, 多能,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学校教育任务, 作为基础教育主体学科的语文, 不能不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通过美育教育, 引导学生辨别美与丑, 文明与腐朽, 高尚与邪恶, 促进学生性格优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一、审美教育的实践可行性
实施审美教育, 需要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客观上需要特定的审美对象存在, 主观上需要具备相应的审美条件的审美主体。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对象, 主要是语文教材里文学因素强的作品蕴涵的美的因素。审美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教师通过教学, 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让学生感知这些审美对象, 按照教学规律, 逐渐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语文课本中大量文质精美的文章, 有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 感受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从对社会生活中的描写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美;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感受到独具魅力的艺术美。
二、创设美的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实质性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动之以情, 唤起学生心灵的反映,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感, 逐渐积累和提高审美能力。正如刘勰说:“夫缀美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语文教学中, 教师怎么用“情感”这把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呢?首先, 教师除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外, 还应有火一样的激情。其次, 教师教学应正确把握每篇文章的基本格调, 灵活多变地采取不同的情感投入, 以“情”创设课堂教学氛围, 以“情”再现课文中美的意境, 以“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这样, 有助于学生领悟美的真谛。
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一开始, 我便激情满怀地说:“自古以来, 不少文人极力赞美春天。”的确, 那春光明媚, 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的美景无不令人赏心悦目。谁能背一句赞美春的诗句?一个学生接口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我马上说:“对, 这是古人赞美春到人间的佳句, 现在, 我们看今人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呢?请翻开课文《春》。”当学生们翻开课文时, 我按下录音机的放音键, 《春》的朗读开始。朗读者那富有魅力的情感,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娓娓动听的声音,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文中意境, 一个个如醉如痴, 享受美的熏陶。接着, 我让学生朗读描绘“春草图”的诗句, 抓住“嫩嫩的”, “绿绿的”, “软绵绵的”等形容词作用的分析, 使学生感受春天的新鲜美, 再让学生朗读描绘“春花图”的文段。抓住“开满了花赶趟儿”, “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等词句的分析, 使学生享受春的乐趣, 最后让学生朗读描绘“迎春图”的部分, 抓住“老老小小”, “赶趟儿似的”,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等短语分析, 使学生体验春天充满生机的活力美。
三、挖掘典型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魅力。这些典型艺术形象都是来自社会生活, 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应。在教学中, 挖掘出这些审美对象, 训练学生感受自然美, 社会美的能力, 点燃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祖国山川的心灵之火,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助人为乐, 热爱科学等健康的审美观点, 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净化。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形成有音乐感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在教毛泽东《沁园春·雪》中, 我抓住了诗人描绘雄伟的“江山多娇”图和谈话古今, 品评历代杰出君主的豪放不羁气势, 引导学生感受慷慨而豪壮之美, 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我抓住鲁提辖嫉恶如仇, 刚烈火爆, 扶贫济危, 伸张正义等性格特征的分析, 让学生体验人物形象的阳刚之幽美, 教《荔枝蜜》, 又抓住作者把蜜蜂不辞辛劳的酿蜜与歌颂赞美劳动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写法分析, 让学生感受体验构思美, 总之, 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不胜枚举, 关键在于能发掘出来。
综上所述,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长期在教学中坚持不懈, 特别是语文课堂, 应该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无论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还是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有它特定的教育任务, 这个任务只能通过审美教育去完成, 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必须把美育放到应有的地位,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 .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音乐美;形象美;结构美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开展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涵、闪光的思想等都能把读者带到美妙的境界。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
一、体会语言音乐美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是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黄山的秀美,西湖的艳丽,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此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艺术风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感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
例如,讲《雨中登泰山》,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追寻作者的踪迹,神游“五岳独尊”的泰山胜景,领略那“雨中的山岚烟云”,“水墨山水画似的层峦叠嶂”,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审美的情趣。
语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作为肩负语文学科教学的语文教师,无疑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使用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最好的手段,亦是创造课堂教学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能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使语声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形成旋律,体现出不同调式特征,课堂教学就会具有“不可逆转和无法估量”的作用。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体现了诗的音乐化。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者三顿,不拘一格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荡漾开来,既是真诚的学子寻梦的蛩音,又契合了诗人感情的起伏,给人一种独特精致的审美快感,领略到音乐美的趣味。
二、挖掘艺术形象美
文学作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寄寓审美情趣。如: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把热爱祖国的感情都倾注在他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韩麦尔先生把爱国主义精神铸造在他付出全身力量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五个大字上。杂剧《窦娥冤》通过塑造一个纯朴善良、坚贞不屈的元代女性形象,反映了元代恶人横行、官吏昏庸、法制黑暗的社会现实,从而创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要让学生领会、欣赏作品再现的生活美,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美,需要依靠对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的分析和运用,以及有关知识的传授来实现。如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抓住“纯洁和高尚”、“坚韧和刚强”、“淳朴和谦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优秀之花”、“祖国之花”这些文字,并结合事例分析,就可以深深领会人民战士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比如教授《守财奴》一文,就可以筛选葛朗台“看待金子”的文字,把“看”的内容和占有金子的“占”的内容作为审美媒介来实施审美教育。就教法而言,必须按照具体文章的特色,采用恰当的手段作为审美媒介。
三、欣赏板书结构美
板书是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上以简明的文字、线条等,将课文内容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再现出来的直观教学手段。好的板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给学生整体性的把握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板书的简洁美,能高度地概括和浓缩课文的内容,便于培养学生整体性把握课文的能力。如我在教《变色龙》一文时,只板书一个“变”字,便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全面揭示出来。板书的完善美,能全面落实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特点,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是教师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对象深入钻研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其次,要求教师要讲究板书结构的工整美、条理美。工整是指板书的文字、线条等的排列、组合整齐匀称、布局合理,力求在形式上给人以美感,体现出美学的一般准则。板书的条理美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和整体性。
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十分重视板书的辅助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地设计板书,以优美的板书设计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情感,升华认识。板书的设计应着力追求板书的形式美、内容美、意境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板书设计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一定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及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精心设计课堂板书,以此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的语言优势,把美学教育融入课堂。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心灵,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那么,感人的艺术性源自哪里?源自对美的挖掘与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心理素质,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创造美的意境,把美学原理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教者乐教,学者乐学,并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把受教育者塑造成“追求美好人生,创造美好世界”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英琦.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4期.
[2]肖俊.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S1期.
[3]李淑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S2期.
【内容提要】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渗透审美教育。通过激发情趣、启发想象、引导思考,让学生领略自然美,品味艺术美,感受社会美。
关键词:审美、教育、情趣、想象、思考
美育渗透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力更强,这是因为语文课的内容大部分是文学艺术作品,而“文艺是依靠美的法则创造的”(马克思语)。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决定了美的内容存在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因此,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
一、激发情趣,领略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自然界的日月星辰、朝霞彩虹、名山大川、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不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能以其美的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可以从自然景物的形、色、音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体验。如《海上日出》,可以使人感受到朝霞、旭日的梦幻般的色彩之美;《观潮》使人领略到奔腾壮观的声势之美;《桂林山水》可以感受到漓江水的清、静、奇的玲珑剔透的图画之美,以及桂林山奇、秀、险的奇异险峻之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可以使人感受到婉转悦耳的音乐之美,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所展现的美。
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趣,认真分析各种美的环境,用优美的语言、华丽的辞藻去描绘这些自然风景,接着反复咏诵课文,产生激情,渗透于讲课之中,学生受到感染激起情趣,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然后再引导学生诵读、欣赏、玩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琢磨,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从而感受自然之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就紧紧抓住漓江和桂林的山两个优美的排比句进行反复地赏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其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使学生仿佛畅游其中,亲身感受那美好的山山水水。
二、启发想象,品味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文学又是通过语言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语言是语文教材中艺术美的媒介。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散文、小说、诗歌、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都是通过精心筛选的珍品,作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课文,是美的内容与美的语言的辩证统一。欣赏课文语言艺术美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教学的特点所在。教材中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从感情上打动读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生动形象:如课文《飞夺泸定桥》中:“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歌颂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其二是凝练含蓄:如课文:《落花生》中这样写到:“父亲接着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凝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其三,新鲜多样。新鲜多样,富于独创性的语言,是和作者思想的深刻、对生活的独到的体验和认识,以及表达上的创造性是分不开的。如郑振铎的散文《燕子》塑造了燕子的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声形俱佳的意境美,文章结尾:“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湛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比喻贴切,有形有色,这样新鲜多样的语言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小学生们非常爱读。第四是韵律和谐。文学语言的韵律和谐,尤其在使诗歌中表现得特别强烈。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诗歌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学生在理解了字词句含义之后,就能品味语言的艺术形式美,教师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陶醉于语言艺术美的氛围中。可用续写、扩写、复述等方法启发想象。没有想象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变文字为画面,变静止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新的意境和形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引导思考,感受社会美
社会美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包括人类精神行为的美以及 人类社会创造的事物的美。表现社会美的课文在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教材,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篇章。
1、形象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美的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文学作品中作家用想象说话,靠形象表现主题反映生活,用美的艺术形式塑造美的形象。教材中描写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形象,他们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心灵、美好的语言给学生深刻的感染。吃鱼骨嚼草根献出生命的老班长、英勇杀敌跳悬崖的五壮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日理万机、积劳成疾的周总理,这些形象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充满悲壮之美。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美好人物的形象,让其情操、言行、心灵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崇尚英雄模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挑重担、见义勇为、富有牺牲精神的高尚美德。
2、生活美。教材中有许多展现生活美的佳篇,比如《理想的风筝》中歌颂了残疾的李老师理解生活、热爱生活、坚强乐观、自强不息的美好形象;有表现生活的情趣和理趣的课文,如《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有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作家老舍通过写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乐趣,也让读者得到启迪。
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让美的情趣充满小学语文主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为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3、《素质教育论坛》
摘要:通过多种途径向中小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材本身是美,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需求。美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是美育实施成功的关键。关键词:审美 学生 情感
一、问题的提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如果不爱美,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生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国家。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即是爱的教育。人有爱美之心,表明人有求真向善之心。人有求真向善之心,才会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关切、热爱之情,激情永驻,志存高远;也才会孜孜以求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真理,追求事业,献身社会;也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生命才有价值。
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下一代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使其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学生爱美之心,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懂得怎样审美。但近些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出现了某些偏颇:学校全部工作倾向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审美和劳动生活技能两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说没有抓,但起码是抓得不够目标明确,不够得力,成效不显著,喊在口头上、流于形式的居多。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通过语文课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语文教材本身是美
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理论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力)表现出来,物化在对象之中,就是所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具体地说,就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体现了自己的意志,使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人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创造才能和智慧乃至整个生命活动,包括意志、情感、品格等物化在对象之中,以求得在对象世界中“复现自己”和“直观自身”。人们对美的欣赏,本质上就是对复现于对象世界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观照(直观)。具体地说,决定一个事物是美的,使其具有一种魅力,能引起人们喜爱和愉悦感的,正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文学作品)是从古今中外名著中精选出来的美文佳作,其创作源于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记录了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才能和智慧乃至整个生命活动,包括意志、情感、品格等,把这些物化在对象之中,形象地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是真善美的统一。教师教学生阅读文学类课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精神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精神需要才是“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学生从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反观出自己身上的“本质力量”,从而获得美。
(二)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
形象性、感染性是美的两大特征。形象性是说美的事物一般是以其具体感性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使欣赏者得到一种直接的感受,如欣赏者读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仿佛看到两幅截然不同的风景;感染性是说美首先诉诸于人的情感,或者说在我们欣赏任何一种美的事物时,首先不是明白某种道理,而是在感情上产生某种激动,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论语》中记载了孔夫子在齐国欣赏《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赞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说的就是音乐形象的美产生的巨大感染力,它使人陶醉,使人心旷神怡,得到感情上极大的愉悦和满足。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形象性和感染力的课堂,激情燃烧的天地,情山意海的世界。学生来到语文课堂,就是在老师的指引下遨游“情山意海”;就是从作品里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感动、愉悦和艺术美的熏陶下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语文素质,这是由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的规律所决定的。
(三)每位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审美需求
如果老师们能一改过去那种“我当演员你们当观众”的死水式课堂模式,构建起“我当导演你们当演员”的新型课堂模式,形成良好习惯,则学生会对语文世界的美景津津乐道,享受无限艺术风光,这将是他们终生的精神财富。
三、美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在语文课中实施审美教育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现结合笔者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美育的实施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中的美育因素,把教材中的美直接剥开给学生看
美的功利性特征表现为普遍的社会效用性。人类之所以需要美、追求美、创造美,就因为它对人类有益、有用。它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新闻、通讯等,其表现形式上没有多少美感因素可挖掘,但其思想内容,如人物的品质、精神、风范、智慧,多有激动人心的地方,即所谓崇高和精神美,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以异国他乡为家园、以朝鲜人民为父母兄弟而献身的高风亮节和感人精神;《斑羚飞度》中老斑羚舍己护幼的催人泪下的事迹(物化了的人);《我与地坛》中“我”痛苦肉搏的经历
和坚强的意志,母亲超出常人的爱子之心;《五人墓碑记》中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无不震动学生的心灵,陶冶其情操。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可通过启发、组织讨论、让学生谈感想等途径,和学生共同努力把这些美感因素发掘出来,以达到以美感人的目的。有些实用文注重表现事件或描写景物,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多样化的启发、灵活的引导或形象的讲解等途径,直接给学生搭建形象,使学生得到美的愉悦。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美学教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教材。现分而述之。
1.诗歌中的景象美、意境美、感情美和表现形式的美都能带给学生感动和愉悦。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里描绘的夕阳映照下康河一带令人心动的景色,表现出了柔美宁静的意境以及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宏壮阔的意境和作者豪迈奔放的感情,均能给人带来美感和激动。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抓好“诵读”这个环节,学生就能在充分的朗读中置身于诗歌的意境,感受到景色的美和人情的美,调动起无尽的联想和想象,学生会不由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涌动着诗人的激情,获得美感。
2.散文中的人性美和语言美能调动美感,陶冶性情。中学课本精选的散文,如《白杨礼赞》、《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花未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作)、《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等都是名家精品,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均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以丰富的情感、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优美的语言深深打动着学生,使学生陶冶了情操,鼓舞了意志,净化了灵魂。教师如果在指导阅读时把这些人性美和语言美的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必定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生活画面美、风土人情美和人物形象美对学生有强大的感召力。如《荷花淀》所展现的月夜、午间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白洋淀一带纯厚的风土人情,以及水生嫂所代表的具有高度革命觉悟的人物形象,无不给学生带来情绪的愉悦和心灵的震动。
有些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是丑恶的,如夏洛克、葛朗台、别里科夫,但他们容易唤起学生对相反人格的强烈向往。雨果曾说过:“美就在丑的旁边,畸形靠着优美。”达·芬奇也说过:“美和丑互相对照而显著。”这些“丑人”使人厌恶、鄙弃、反感,但他们是美好人格的对立面,能以丑衬美。审丑历来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点化,转化为艺术中的美,从而调动起欣赏者的美感。
有些课文很讲究表现形式的美,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错落有致的诗行,闻一多《死水》整齐划一的方块形式,课文中的骈偶句、排比句等,均给人以外观的美。如果点拨启发到位,则能使学生由此联想到楼群建筑(如布局工整对称的故宫)、山川河流,让学生从课堂中获得了 “美味佳肴”,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
利用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是很方便的,但也存在着问题。问题就在于:第一,执教者是否出于完全的自觉,是否把美育设定为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第二,执教者能不能教会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学会审美不单单是能做对几道文学鉴赏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审美的经验和方法,从教材中获得美的满足、心灵的愉悦,从而陶冶性情。
(二)在课堂上实施审美教育的几种方法
1.教师的讲解、引导要富有激情,用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浓厚的情感氛围。
2.指导阅读时要注重教材的整体结构。因为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构成形式美的要素之一,特别是诗歌。
3.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这是实施美育成功的关键。欣赏美和创造美一旦离开了联想和想象,就好比是鸟失去了翅膀,审美教育就寸步难行了。
4.注重文学作品试创作。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重要,创造美更重要。教师应指导学生试写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作品。其中仿写就是一个好途径。学生在试写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美感和审美经验,将自身“本质力量”物化在“作品”中,实现美的创造。每一次美的创造都是审美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四、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数十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一些零碎想法和做法。一言以蔽之: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懂美、爱美、创造美的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3] 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4] 唐·王维,《使至塞上》
[5] 《论语·述而》
[6]徐志摩,《再别康桥》
[7]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品味教材,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自然美,受到心灵的陶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指导学生去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可以分为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锻炼审美理解能力和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美的因素,为审美教育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崇高的人格风范。较完美的语文素养。科学地艺术地运用语言的高手。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育、意境、鉴赏、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没有美育渗透的教育,可以说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那么,审美教育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如何利用中职语文教材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使学生产生审美情感呢?
一、品味教材,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自然美,受到心灵的陶冶。自然界中的优美风光,最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这样优秀的作品,它们都是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获得的心灵写照。作为中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中祖国高山大川的壮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从而陶冶他们的心灵。
那些浸渍文学大师们心灵感悟的文字,或晶莹剔透,或纤尘不染,或悠闲自若,荡涤着学生的灵魂,丰富着学生的情感,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争奇斗艳、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图景。在这种大自然的欣赏中,激起学生纯洁无瑕的审美情感,让心灵得到净化,使气质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读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读着姚鼐的《登泰山记》,泰山的美就尽收眼底: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那是泰山的挺拔之美;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那是泰山的雄壮之美;而“泰山日出”的描写更是极尽渲染之能,使雄伟壮丽的泰山日出形象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既富层次感,又有立体感,真可谓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融,动静结合,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其实,自然万物无论怎样,都蕴含着美的因素,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体验,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美,于不知不觉间升腾起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圣情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曙日出海,瑶草作华,若非白痴,莫不领会感动。”
我们还可以捕捉自然风景中产生的意境美。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一事一物总关情”,作者在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时候,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水乳交融的糅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那种“意境”。这些文章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性中,需要指导学生去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从而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 语文审美教育的渗透归根到底是培养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受、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因此,语文审美教育渗透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锻炼审美理解能力和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
培养审美感受的能力。“情动方能辞发。”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那是作者在生活体验中的各种感受,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或是快乐的,或是悲伤的;或是平淡的,或是激昂的,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人情美,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如学习舒乙的《梦和泪》,感受到冰心老人的爱国情感和赤子之心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正是目前中学生身上所缺少的,通过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弥补。
锻炼审美理解能力。比如通过《认识父亲》一文,我们看到作者饱含深情地描绘出父亲的群像,精心选择了一组富有表现力的典型材料来展示浓浓的父爱,刻画父亲这个大写的“人”。在欣赏完刘和刚的《父亲》这首音乐电视后,笔者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或场面”,“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爱的故事”等,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父亲的感谢和歉疚,有些平时总嫌自己父母唠叨的同学甚至在回忆因自己的不懂事而使父亲伤心时潸然泪下„„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父爱的可贵,亲情的美好。使自己的情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熏陶。
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美的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美育目标的最高境界。“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作者描写小轩修葺后的幽美,静谧的景色,叙写刻苦自勉的学习,母亲祖母对儿孙的真切关怀,夫妻和谐恩爱,家常琐事,表现一种世事沧桑,人生变故的凄苦悲凉的情绪,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书斋的眷念之情。作家缘景抒情,叙事显情,从而赞美了至真至美的亲情,这是一种美到极致的意境。我们在品味作品内涵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作品中的意境加以开拓,并加以再创造进而更深切地体会作品的意境,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马卡连柯说:“既然每个人先天固有的对美的追求是最好的动力,那么利用它,就可以使人变得文明。”审美教育能净化情感,唤起意志,增强毅力,构建健全的人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经历熏染、浸润后所培养起来的审美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审美心理日趋成熟,在审美活动中就可以取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陶冶自己的目的。从而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和美丑观。
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美的因素,为审美教育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要把学生教成心灵美的人,应以身作则先成为学生心灵美的表率。教师要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的勤奋好学的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具体的说,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崇高的人格风范。语文教师要具有正直、诚实、谦逊、坦荡、公正、廉洁的品格,要能堂堂正正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工作,在人格人品上体现出美,以自己美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学生。
较完美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能带领学生品析美的语言,感受美的形象,把握美的主题,使学生时时,处处心中装有美。
艺术地运用语言的高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语言艺术。成功的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能够科学地艺术地运用语言。因此,讲课要做到形神兼备,语言符合规范,口齿清楚,吐词正确,语调节奏恰到好处。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生动活泼“传神”的基础,讲求遣词造句之工,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更是“传神”的需要。而这传形“传神”,则需要借助教师丰富而美好的情感活动。没有情感的语言终究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空洞而蹩脚的。
总之,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契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鉴赏、领悟各种美,并使他们最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一、审美意识的初期培养
从教多年,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各个学段对于审美教育各有其侧重。我们不能机械地把它割裂划分开来。小学阶段, 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 这个阶段的语文课本主要以汉字、识字教学为主, 学生主要掌握大量汉字的读法、写法和最为直接的表层意义。到了初中阶段就不同了, 学生不仅要更进一步掌握大范围汉字, 更要加强了解汉字在文学作品当中的特殊含义——引申义、论境义、象征义等各种含义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领会。特别是汉字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就已经暗含着一种审美的情趣在里面。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呼朋引伴”“朗润”“婉转”“钻”等;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这些词就不是简单的词典中的释义了, 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语境义, 需要教师耐心的讲解下, 之后, 学生再对这些词进行深层理解, 才能初步形成审美意识。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主要还是源于作品的语言,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 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我们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 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 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 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 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嫁接”。
我们吟诵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时, 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不仅仅是黄河, 也许是浩瀚无边的大海, 也许是铺满大地的皎洁月光, 也许是滚滚逝去的长江水……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 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这就像“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堂吉诃德”所说的一样, 假如没有了映像和记忆, 想象和联想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 通过反复朗读、诵读来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感, 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审美的必要途径。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引导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但不必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尽管语法修辞在新课标中被逐渐淡化,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有必要对语法修辞做详细的讲解,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修辞知识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复、排比、反语、顶针、通感等, 这些修辞在作品当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
四、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所谓大师, 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到的东西,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由此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生活面前, 如果我们能详尽的观察, 做生活的有心人, 会随时捕捉到各种信息, 并且会得到有别于他人的结果, 得到一个全新的丰满的意境。那么, 艺术感受能力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是具体可感。唐代诗人王洛宾有一首诗叫《咏鹅》:“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这首诗只短短18个字就把视觉、听觉都调动起来了:一只鹅, 弯着脖颈朝天唱歌。它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面上, 鲜红的脚掌不停地拨动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这是很具体、很可感的画面, 其艺术感染力最具说服力。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寥寥几笔, 短短28个字, 就勾勒出冷落暗淡、清新幽静、触景生情的羁旅荒郊图。诗人把平淡无奇的客观事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巧妙地连缀起来, 展现出一位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 迎着凄切的秋风, 信步走来, 肝肠寸断, 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儿的情景, 揭露了他怀才不遇的情怀, 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诗句从视觉、听觉、触觉和静景、动景等方面具体完美地展现了形象可感、色彩鲜明的意境。
其二是心灵感受。感受离不开观察, 我们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例来感受一下其词语和句子之美。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 写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 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 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济南冬天所独有的美景, 都是与此相联系的。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不但形似, 而且神似, 生动贴切。文中的比喻句很多, 如把济南比喻成“小摇篮”、把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文章中拟人的句子更多, 富有个性化, 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的睡着, 只等着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的粉色的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 情态可掬, 令人流连忘返。
其三是对比分析。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时不时会遇到一个形象的不同方面, 或不同形象的相似点、对立面。形象的美丑总是在相互对照中显现出来, 人们常说, 有对比才会有所鉴别。我在讲《落花生》一课时, 把那埋在地里的果实——不起眼的花生与那些高高悬挂在树枝头上的鲜红耀眼的果实相比, 引导学生对这一形象的认识, 彰显出花生的内在美。通过这一形象的诱导, 学生很快从生活中找出一大堆这样的形象, 如深埋在地下的树根、城市环卫工人等。学生通过鉴赏提高了认识, 明白了心灵美的重要性, 从而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关键词】审美教育 语文教育 心理品质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兴趣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导入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习形式的统一性与新颖性相结合,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导入课文有许多方法,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歌曲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
(二)设疑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他们不是不会发言,而是未被老师拨动心弦。只要将“疑”设到学生的“兴奋点”上,他们便不能不发,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二、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
(一)挖掘文章的感情因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教者应该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因素,把作者寄托的感情化为自己的真实情感,然后去叩击学生的心扉。在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讲清字词句章的基础上,传达好作品蕴含的丰富情感,一词一句都会牵动学生情绪,引起共鸣,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二)利用声音、图像,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和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最主要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它能创造性地再现作品的诗情畫意和艺术风格。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者首先接触到的是客观事物,经过头脑的思考想象,最后采取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其创作过程是:观事物→作者思考想象→语言形式。而我们的教学过程,则与作者写文章的过程相反,我们的审美过程是,语言形式→通过思考想象→再现客观事物。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凭借语言的媒体,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具体地说,应从文章的语言入手,将作品的叙述描写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听觉,诱发学生的心理话动,启发学生借助于过去的生活积累去感受,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从而再现语言文学所描写的事物的形象,进行形象的再创造,使学生走进作品所设置的情境中,感受意蕴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
比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词的本身的内容看,它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处“人家”,有“流水”,有“小桥”,附近又有一匹“瘦马”和它的主人——沦落天涯“断肠人”,此时日落西山,他秋思不尽……这样的意境,自然包含作者的情感:主人流落他乡,日落西山,却无处寄宿。道是古道,思乡心切,却不能回,难免心碎肠断。这是他小令中最著名的一篇,语言音节和谐,用词准确凝炼,画面色彩鲜明,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来形容美女身段的恰到好处。这首小令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增、减一字的程度,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读者在产生同情之感的同时,也感悟、欣赏到了一种凄切美。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作文实质上是学生在感知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创造美的一个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审美教育的贯穿,教师已让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幅美的画卷,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美感,为作文中再现美打下基础。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命题导向,有意识地在作文命题上渗透美育因素,使学生原来所漠视的事物变为颇受学生关注的审美对象。如对常来常往的大街小巷、对司空见惯的四季变更、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等,学生以往可能并未体会出何等美感,但一经被摄入作文内容,就会激活学生的审美感受,促使他们留心到身边寻常事物所蕴含的美,发现到身边普通人们所具有的美的思想和美的行为。
四、将审美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审美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对高尚道德行为的荣誉感和对卑鄙行为的羞耻心。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会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善于从美的事物中挖掘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目标。
忽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或认为审美教育会与教学争时间,影响教学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审美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是当前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只有深入领会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美,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黄芳
【关键词】审美教育意义??中小学审美教育现状??中小学生特点? 【指导老师】李颖 【专业】音乐学
【正文】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整个教育事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小学音乐教育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处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即美育,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
但是许多例子数据表明,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形成了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技术教育,忽视了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从而导致了音乐教育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丧失,使多数学生没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因此教师应根据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抓住情境、情趣、情感三大要素,将音乐教育的知识性、技巧性与综合艺术的情感表现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体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与重要意义
(一)音乐审美教育性质与任务、功能
从美育的角度看,音乐是美育普及的重要形式,是美育诸形式的纽带。音乐以其特有的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直接强化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在音乐作为艺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和其他艺术一样,也具有三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三大功能之中的任何一项都不会独立地发生作用,而是在辨证统一的过程中通过审美功能实现来完成其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独特的审美功能为核心,通过利用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一系列教育手段,实现音乐的认识功能。它是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我国的教育大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归根结底,它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音乐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它以自身特殊的审美方式,发挥着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音乐审美需求是人的审美需求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其他审美式无法替代的审美需求。审美情趣是人的全部情趣的核心,音乐美能使人的多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它能培养人丰富的情感、积极勇敢的创造力、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及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力,它使人们获得趋向美好事物、排斥丑恶事物的心理定势,培养人们良好的性格品质,使人们逐步达到自觉地、自由地运用美的规律去创造客观事物,改造人自身,在真善美中达到高度统一。这是音乐审美的最根本的功效。
同时,音乐审美素质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其他方面具有“辅德、益智、健身、养性”等巨大功能,它能够培养人美好的道德情感,调节人的精神状态、增强人的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消除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因素,使人接受创造音乐文明,进而成为具有较好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谐的文明世界使者。
(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音乐教育与智力开发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文字、数字和音符。”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创造才能主要通过用脑完成,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半属于右脑发达型的人。音乐教育开发右脑,提高人的聪慧程度,心理学家佩斯研究确认:大脑左半球控制人体右侧器官的语言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右半球控制人体左侧器官的立体图像和形象思维能力。此项成果获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大部分学生局限在语、数等功课中。学生整天使用大脑的左半球,使左脑长期处于极度兴奋和过度疲劳中,而右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左、右脑使用的悬殊不但会损害左脑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了左、右脑的均衡和谐的发展,有碍智力发展。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通过旋律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产生音乐形象,给人视觉的形象思维。音乐的这种特有的功能是在右脑中完成的。因此,音乐对开发智力的巨大作用无需置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2.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渗透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通过对人的审美教育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抛弃那些低级趣味的嗜好,最终成为一个高尚有修养的人。他开设的“礼、乐、射、御、书、数”,其中音乐就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对于歌颂“礼让”政治的《韶》乐,赞不绝口,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甚至感叹:“三月不知肉味”。而对于歌颂武力取天下的《武乐》,则批评说:“尽美矣,未尽善也”。这充分说明,孔子已经看到了美育与德、智、体之间的关系,不自觉地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这种提法跟现在提倡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相一致。
亚里士多德则更具体指出:音乐之所以必须学习,不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而是同时为了几个目标,那就是:教育、深化心灵、精神享受。音乐教育通过音乐培养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欣赏者内心美好的情感被唤起的过程即是受到陶冶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美,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音乐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主要指通过对人的音乐美的感受,唤起欣赏音乐的情感过程,引起情感的激荡,造成情感的共鸣,在愉快中受到教育。
?青少年思想的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学校教育的德育,是用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而这项工作渗透在音乐教育中,效果极佳。
二、对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 我国新修订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大纲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作了明确的阐述:“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的最基本的理念,“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这些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给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既符合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也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通过实习,调查和查阅一些文献资料,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如下: 1.唱歌课的教学
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很不稳定,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准仪注意力,因此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2.音乐欣赏教学
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即对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3.音乐知识教学
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是所谓“最为枯燥”的。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让他们背音的高低、长短,背“两个八分音符相加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学生即使是“被迫”吸收了这些东西,但是一唱起谱来,无节奏、音不准,更不能正确把握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的各种要素。诸如此类的种种弊病最终导致整个音乐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教育为核心”背道而弛。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 ?? 1.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
???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以语言替代的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完全不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这完全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也无法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2.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倾向
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学生的特点,以提高音乐知识、技巧为目的,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甚至是反音乐的教育,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专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末不能倒置。
三、中小学音乐课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引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根据上述中小学教育的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同时把握情趣,情境、情感三要素,我对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美学思想,提高音乐审美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音乐教学的初始,教师就应给学生讲解音乐美学的基本知识及意义。?对音乐的审美形态-?-?“音乐是什么?”这个问题,?实际是一个价值问题,它等于是在问:“什么样的音乐才是理想的音乐呢?”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去辨别。在实习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容易满足人生理上的感性刺激和发泄需求,而且在音乐的制作上也越来越倾向于讨好年轻人。作为音乐教师,
长泰一中
汤旺忠
“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王老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明了审美教育在智育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而在大力的提倡加强学生素质教学的今天,美育所肩负的重要使命,那就便又不言而喻了。
审美教育本身是一种始终不脱离形象和感情的扣人心弦的教育,二语文教学就是以形象和感情见长。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中储藏着许多美的因素。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多方地、科学地把课文教材中美的因素挖掘出来使之形成了美的氛围、美的意境,让学生在这美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情感上的愉悦,得到情绪上共鸣思想上的体验,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高尚道德,优良性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是语文科审美教育的内涵和任务。本文就如何通过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来实施素质教育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看法。
—、培养学生感受美。
学生审美情感形成与否是中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成败的关键。学生的感受美是不会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必要的教学步骤加以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要以语言艺术为手段,通过渗透、融化的方法。把美感教育导入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一篇好的文章,不管是说明文、继续文还是议论文,无不给人带来享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胸有成竹地做好选取“美点”工作。在备课时,教师要先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并整理出来,然后,按一定的方式贯穿的施教过程去,引导学生感受美,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特定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无完肤,从心里领悟个“好”字,一个“美”字来。
例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初中三册这骗文章中,一开头就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说明苏州园林在整个艺术构思上有一幅完美图画美,即“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美丽多姿画面,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自然之趣,假山堆叠,“或是重峦叠嶂,或是几座小山配合竹子花木”池沼里是“鱼戏莲叶间”二树林则是“高树与底树俯仰生姿,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同”,还有“古老藤罗,盘曲磷峋的枝干”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阶砌旁“几丛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墙微木”。窗边“几竿竹子或几株芭蕉”,正对着白色墙壁,门、窗、梁、柱的图案,“别具匠心”。这一切形成千变万化的“美”的意境。引花景致为情思,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在讲这课时,教师要抓住这样一些美丽语句,让学生欣赏、揣摩、体会。从形象、感觉、色彩和动态、静态的变化知道学生感知形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变,领略到苏州园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自然美和人工美。
在培养学生美感方面,还可采用多种较灵活方法:
1、“美读式”:“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叶圣陶)”因此,无论是早读还是上课,教师均要注意指导学生“美读”,教会他们掌握好朗读的感情,停顿、重音、语调、速度与技巧,美读使无声文字化为有声语言,使作品中任务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多方面地感知作品的内容,获得审美感受。
2、启发式: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引用联想,想象了去领略课文中的美,例如教师在《茶花赋》时,教师可体温:作者以花为题开篇却不谈茶花,而写盼望中的画。在这教师可启发,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调动人们的审美器官,在形式美的环境中,茶花才“千呼万唤始出来”。接着可在问:“作者为什么着重刻划茶花的美。”使学生由茶花的美向导祖国的美,由育花人的心灵美及劳动人民创造的美,启发学生从象征孩予单予面茶花里,展望了祖国的未来的美,启发学生感受这由外形到本质,由自然属性到本质属性,逐层地揭示出茶花美的内涵的精巧过程的美感。
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做好课前准备,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各悟其妙”“各采其绝”使学生感受到美,领悟到作者匠心独运,精美别具真谛,这是做好语文教美育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
二、培养学生创造美。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是中学语文育所承担最艰巨、最困难任务,也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应继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既能去采撷“美”的能力,又能去培育美的“花朵”,通过中学教学美育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能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看法,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就着重从口头和书面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美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方法。
1、演讲式。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教《荔枝密》一文时,可启发学生:“扬朔欲做‘一只蜜蜂’你们的愿望是做什么?”让学生思考后发言、讨论,甚至辩论,鼓励他们当中口头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演讲一般。
2、表情朗读法。这是中学生比较喜欢,朗读在者要仿佛生活在课文的意境之中,把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融合到自己的体验中去在教《听潮》一文时,让学生分段朗读,在懒惰过程中,教师即使点拨、提醒,让他们一面欣赏作品的景物美,一面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或是疏缓、轻柔的语调或急促、激越的语调)来再现大海的不同美景,充分享受再创作的快乐。
3、表演式。特别对于剧本选段的课文,更适合用这种方法,例如《龙须沟》、《陈毅市长》这类课文时,可以点几名学生分别读剧中人物对白,对配音演员一般。读时要感情充沛,绘声绘色,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于一些对话丰富、场景集中的小说,如《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等,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表情朗读其情节。
4、背诵式。课文里有许多优美、精彩的句子、段落、篇章。可以让学生经常背诵。通过记忆而储存于大脑里,其好处一是锻炼口出伶俐。二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说起话来就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给人以美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具体课文采用合适方法。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美的能力。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培养学习书面表达美的能力,重在从模仿课文的角度进行。
1、改写式。即利用课文里的材料重新协作,在忠实于课文原意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可以将《有的人》改写成论说文,将《琵琶行》改写成现代记叙文。这种“借米下锅”办法,既能使学生更深体会课文中的美,又包含有一定再创造。
2、续写式。例如教《茶花赋》时,经过学习,学习对作者借茶花颂扬祖国的美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抓住课文末尾所说的“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丹青能手„„。”
3、仿写式。仿写的方法有多种。从观察方面仿写,从结构方面仿写从题材方面仿写,从方法上仿写,从选材上仿写,都可以。例如教《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时,可布置学生从观察方面仿写一篇抓住特征写景的做文章。教〈第比利斯的底下印刷所〉,可以让学生从方法上仿写一篇按空间方位顺序介绍说明事物的做文章。
改写、续写、仿写,都是仿中有创的训练对于学生书面表达美的能力很有益。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推荐阅读: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6-17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1-23
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9-11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05-3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09-27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策略12-08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10-08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09-07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10-06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