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精选12篇)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篇1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定实施教学常规的细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完成幼儿园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从我园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制订我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一、计划制定

第一条:学期初,园长、教研组长应根据幼儿园全园工作计划要求,分析思考上学期教学工作,强调连续与发展,制定本学期教学教研计划,明确提出教学要求,制定实施工作目标的措施,策划全园性的教研活动,活动安排要具体、详实。

第二条:班主任制定班级计划(包括班级情况分析、师幼配合、物质和心理环境、教育教学、家长工作、财物管理等);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保育老师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包括环境卫生、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助教工作、家长工作等);后勤人员则根据各岗位职责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第三条:计划内容主要应涵盖:情况分析、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具体安排等。计划是工作的参照,要求切合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具体活动安排具有可操作性。

二、课前备课

第四条: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开学初,教师首先要熟悉各年龄段课程标准并掌握其要求;其次要统揽教材,了解教材内在联系;其三要认真研读每篇教材,依据教材内客,幼儿实际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并能随机调整教学策略。

第五条: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交流教材教法,认真研习修订教案,备课提前一周上传,做好活动前教学具的充分准备。教案要写明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注重三维:情感、能力、知识)、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知识准备、心理准备等)、活动过程(如何导入、主要环节、活动延伸等,新教师要求必须写详案)。环节设计有条理,层次清晰,过度自然,问题设计具有启发引导作用。书面教案书写要整洁规范。

第六条:教师不得生搬硬套抄袭教参或其它备课资料上的教案设计,要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及自身教学特色进行分析思考,调整修改活动方案。

第七条:教师必须写“教后反思”。每一次教学活动后,教师要善于提炼成功教学价值,找出不足,提出改进设想,及时批注在本课教案后面,积累经验,以便不断改进提高。

三、组织教学

第八条:教师依据备课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不得随意更改调换教学内容,不允许只备不教或只教不备;教师不得随意终止教学活动;不做与本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擅离教室、接打电话、聊天、会客、做私活等;不得坐着组织活动。

第九条: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组织教学,教态亲切大方,衣着整洁得体、语言精练易懂、声音清晰,提倡语气轻松化、儿童化、趣味化。

第十条:教师教学应充分运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育环境创设;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教育手段,开展电化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一条: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给幼儿充分动脑、动口、动手的自我训练机会,坚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多途径多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幼儿能力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第十二条:教学活动应注重各领域间的整合、相互渗透,强调教学活动中班级教师间的协调、支持、合作。

第十三条: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四、业务学习

第十四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园内的各种业务培训学习。自学与集中学习交流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书籍,整理一万字的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感悟。

第十五条:结合新《纲要》精神,根据教学要求,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等,每学期写出5篇反思文章。反思一般应包括:教学或某一事件的情景再现、得失对错的理性分析、处理或解决的策略、理论的依据等。

第十六条:幼儿园创造各种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返园后要书面汇报学习内容及学习收获。外出听课者,返园后要主动承担汇报课。

五、园本教研

第十七条:幼儿园每学期按研修一体的原则,以课堂教学的观摩与评价为切入点,开展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反思一条龙教研活动。

第十八条:各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课例研究、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教育叙事、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某一教育教学专题或有争议的教学话题开展研讨,并作好相关记录。每位教师每学期上教研课一节以上。积极参与网上教研活动,拓展视野,促进发展。

第十九条: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上新岗或新上岗的青年教师看课每学期不得少于20节,看课除了认真作好看课笔记和写出评析意见外,还必须积极参与评课活动,评课要讲究方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意见,评课时切忌走过场或一边倒,并认真作好记录。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完成一份详尽的书面评课发言材料,交教研组长审阅签名后于学期结束时汇编存档。

六、幼儿评估

第二十条:学期结束,对整体幼儿进行教学评估:以教师考查和幼儿园抽查考评等多种形式检验幼儿的学习情况。教师记录分析考查结果,以备调整改进。

第二十一条:认真填写《幼儿手册》。正确客观评价每个幼儿,以激励为主,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不足之处委婉指出。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不主观推断幼儿的发展趋势。书写工整,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无错别字。

七、学期总结

第二十二条:学期结束,教师要进行认真总结。对照学期计划,分析工作成效,思考下阶段工作方向。总结内容一般应包括:工作完成情况,幼儿学习发展情况,主要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等。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篇2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这句俗语是从古至今人人皆知的经验之谈, 也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里首先所必须遵守的。大到国家的法律, 小到集体的一日常规, 都要求我们遵守一定的规则规范。 因此一日的常规很重要, 也很有必要管理。 青年教师由于走上工作岗位的经验还不足, 因此班级的常规管理常常会让我感到困惑,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跟他们疯一点吧, 别人就会想: 这个班的常规怎么这么差, 孩子都跟小疯子一样。 如果孩子们总是坐在那规规矩矩, 那么别人就会觉得这个班的常规很好, 老师的管理很到位。 可我会觉得难过, 觉得是我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因此, 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合理的方法使幼儿能够自然地配合我呢?

二、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管理我班幼儿的常规工作

记得以前在实习时, 在大班班级管理中, 我总是认为孩子比较大、比较懂事, 因此, 在管理过程中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和班级制度的强制执行。 但是通过实践, 觉得这种管理方式让我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 当时的效果确实很好, 但是几分钟的时间过后我又不得不重新教育, 还有一些个性比较强的孩子, 更加难管理。 因此, 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和经验的不断积累, 我有了一定的方法, 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改善我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1.运用游戏活动, 改善幼儿的班级常规。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游戏符合幼儿生理发展水平, 能满足其需要, 幼儿游戏以活动本身为目的, 幼儿的行为是由内部直接动机的驱动而产生的。 通过游戏练习, 引起幼儿主动遵守规则, 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兴趣。

餐后散步是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 但幼儿活泼好动, 常有追跑现象。我多次提醒, 但效果都不太好。 于是, 我尝试换了种方法, 对他们说:“咱们学小乌龟走路好吧? ”幼儿特别感兴趣, 都同我一起学起小乌龟慢慢走着。 之后, 我不断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猴踩钢丝等动作, 幼儿都非常高兴地慢慢散着步, 有的孩子边走边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 所以, 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 在孩子们眼里, 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在游戏,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和特点, 运用游戏形式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效果很明显。 又如在“办家家”游戏中, 我让幼儿反复练习穿衣服的顺序和方法, 练习洗脸、洗手的方法等。 还有可以通过让幼儿观看木偶戏《森林动物园》, 使幼儿受到文明礼貌及与朋友友好相处的教育。 因此, 对于幼儿来说, 枯燥的说教起不了什么作用, 而用拟人化、游戏化的方法引导孩子, 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 游戏法对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有良好作用。

2.运用手势, 提高幼儿常规管理的有效性。

在幼儿日常来园的每一天中, 最吵闹的时候要数吃过午饭后, 这时, 孩子们有的去厕所, 有的要喝药, 还有一些淘气的孩子你追我赶地跑着, 教室里沸腾起来, 尽管不停地提醒着:“小朋友们, 别跑了, 请安静。 ”可无济于事, 孩子们的笑闹声交织在一起, 顿时淹没了我的声音, 我想一定要要把孩子们有序地组织好, 因为稍有分神, 便有可能出现危险。 平时我班孩子们最爱听故事, 于是我便给他们讲故事, 可有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大声喧哗, 这时我把手放在本子上做了一个安静的动作, 并且更小声地讲着故事, 这时有的孩子说:“郁老师你的声音太小, 我们听不到了。 ”我说:“你们知道吗? 是你们太吵闹所以听不到, 如果你们安静, 就一定能听到, 不信你们试一试。 ”果然沸腾的活动室里顿时静悄悄的, 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 之后我又讲了一个故事, 效果出奇的好。

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 这就说明其实无形之间的一个手势就有可能改变班级里的常规,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还有各种手势也可以直接提醒幼儿, 例如两只手放在膝盖上就表示要坐坐好, 或者是把食指伸出来在脑袋上转几下这就说明小朋友要开始思考了, 等等。

3.运用弹奏钢琴, 使班级常规管理更轻松。

不但可以借助于手势加强幼儿的常规管理, 而且可以借助于“钢琴”, 也就是说孩子听到旋律就可以做相应的事情, 也就是我们说的“音乐指令法”以音乐为信号, 提醒孩子怎样的音乐该做什么, 让教室的氛围变得更亲切, 这是在音乐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比如搬椅子的音乐、走到中间的音乐等) 。 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 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 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立即开始整理和集中 (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 , 这样, 我们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喊”了, 既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又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 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 (如摇篮曲) , 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地休息了。 又如在表演《我是好宝宝 》的歌中唱道:“我是好宝宝, 上课小手放得好, 小小脚并并拢, 小眼睛看老师, 说话先举手, 做个好宝宝。 ”孩子们在歌曲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上课的要求, 都争先恐后地要做老师的好宝宝。

4.运用语言, 精确地管理好班级常规工作。

语言法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 从而改善班级常规。 幼儿园的孩子, 尤其是小班的孩子, 自我中心意识都特别强, 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弱, 每次叫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时, 他们总会说:“我不会, 我不想学。 ”或者索性一动也不动。 有一次我教孩子穿衣服, 突然想起看到的一首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 出洞子, 吱扭吱扭上房子。 ”在用动作做的过程中配上儿歌, 发现原本对学穿衣服不感兴趣的孩子变得乐意动起手来。 而且边穿边念着儿歌, 动作还和儿歌的句子一致。 再如在洗手时孩子都特喜欢玩水, 每次洗手总不能及时出来, 当我想起了儿歌的功能, 便将洗手步骤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衣袖撸起来, 小手淋湿了, 小小肥皂擦一擦, 手心手背搓一搓, 清清水里洗一洗, 叮叮当当弹钢琴,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孩子们一边洗手, 一边说儿歌, 当儿歌慢慢念完时, 手也洗完了, 而且洗手方法也很正确, 语言能力也得到发展。

5.运用文字和图片, 提醒幼儿的常规。

其实在幼儿园的墙面、空间也应该蕴含着教育价值。 我们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 如:在楼梯、喝水处、洗手池等处贴上小脚印;洗手处还可以贴上洗手的顺序图;班级内用图案标明各个活动区域。 对于小年龄的幼儿, 用标记告诉他们做早操的位置等。 在每个幼儿的用品上都贴上标记, 便于幼儿辨认、取放。

总之, 常规不是一日就能做到的, 要通过幼儿的不断坚持才能变成一种良好习惯, 当然我们也要善于运用表扬的激励作用, 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每当在常规中有小朋友进步, 我就在这一天中给他贴上一个五角星, 从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建立班级良好的常规秩序。

三、播下一个好的常规, 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我实习和工作之后, 我渐渐发现常规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常规就是日常的行为规则。 抓常规, 要就要抓日常, 而且要常常抓。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即从细小处开始, 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 班级常规是一个广泛的领域, 它包括了幼儿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 而生活常规又包含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等子领域, 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 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常规管理工作。同时, 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常规培养发挥可以起到三种作用: 一是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 二是可以帮助幼儿学到如何在集体中生活, 三是可以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每一个班级都离不开常规管理工作, 一个班的好形象, 就是从这些日常的常规管理中体现出来的, 因此, 我决不能让我的班级没有规矩, 当然我也会使用适当合理的方法, 让他们能够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摘要: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显然, 一日常规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建立良好的常规。一日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育幼儿的需要, 而且能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同时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有帮助。

幼儿园常规教学管理措施研究 篇3

在幼儿园的日常运行中,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管理者对其进行有效规划、管理。常规教学管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出现,是保证幼儿园运行的有效途径。以下主要就幼儿园常规教学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把管理当作日常工作

1.备课

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差异,掌握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程度,有针对性地备课。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三思”:①思教材,教师应以遵循教学纲要精神为前提,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将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所选内容不但能体现教师教育价值,还能激发幼儿兴趣;②思幼儿,教师应认真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程度,并尽可能多地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家庭教育背景、情感态度等,从而能够有效地设计教学重难点,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与进步;③思教法,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如“设计何种情境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兴趣,实现刺激其求知欲的目的”、“在活动环节或学习方式中,又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要求”[1]。通过思考,确定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2.听课

在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互动、对话、共享”的课程理念,并在下班级听课或组织教师听观摩课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如果是自己听课,应采取预约听课、巡视听课、比较听课、随机听课及跟踪听课这几种方式[2]。预约听课前,应先熟悉教材,并通过看教案了解本节课重难点,为听课与评课做准备。比较听课一般应用于平行班教师,主要是了解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课堂指导能力及学生学习情况。巡视听课主要是了解教师有无根据周计划与作息时间组织各种活动。指导新教师或外聘教师上课时,一般采用跟踪听课的方式,目的是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带班、组织教育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组织或指导教师听观摩课时,应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做好各种听课准备,如在每次教研课之前,将教学活动名称、目标等信息公布于园内公示板或打印出来发给教师;②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听课。

3.评课

听课后的评课,是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或提高全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组织教师评课时,应强调评课的指导性、科学性及艺术性。

在进行教研课组评课活动时,教师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①从教学目标方面分析,看目标是否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得到明确体现,教学手段是否做到围绕目标进行;②从教具准备方面分析,看教学材料是否恰当,对本节课作用大不大;③从教学过程方面分析,看教学环节是否设计合理、环境创设是否满足课堂需要;④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分析,看教学方法能否准确突出重难点,教学手段是否运用灵活或适当;⑤从教师基本功方面分析,如教态、语言、操作等是否得体;⑥从教学效果方面分析,看师生是否有积极互动、幼儿参与性及主动性如何、学生是否获得有益经验等。

二、注重以人为本,实现管理人性化

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采用何种管理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园的教学质量。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如果能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将会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及奖优罚懒”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3]。比如,对于外聘教师或新进教师,素质与能力均有待提高。作为一名管理者,应主动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幼儿园工作,并适时指导其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完成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三、加强常规教学监督管理,实现管理制度化

每个学期,教学管理人员都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及班级教学计划,教师则根据计划安排周计划,并进行备课、组织教学等活动。园领导则要深入班级 听课,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实行行政带班制度,对每个班级每天的活动组织情况进行监督及检查,并将考评细则与检查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在月度教职工例会总结,使之成为教师考核与评优的依据;同时,采取定时或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教师班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教师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活动。

四、结束语

幼儿园是幼儿初步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管理者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对提高整个园的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各管理层次人员,应从思想上予以重视,从制度、方法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实现对幼儿园的有效管理。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篇4

1、园长、主任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幼儿活动,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

2、园长须保证每日下班巡查教育活动,以便掌握教师工作完成情况。

3、每学期安排1—2次业务或技能技巧活动,以不断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技能技巧水平的提高。

4、每学期末组织教师写出学期总结、体会和专题论文,获奖证书及有关资料经审阅后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5、各班认真做好幼儿活动观察记录及评析,每一主题结束后,对幼儿进行评析,为下一主题开展提供依据。

6、各种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组织毕业班与小学的联系,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7、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园节日庆祝活动和其它活动。

8、园内成立教研机构,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9、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做好教研笔记,大胆表述自己观点,以达到百花齐放、形成特色、共同提高的目的。

10、每学期举办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鼓励大胆改革创新,形成良好教研氛围。

11、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科教研活动,学终进行专题总结。

12、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教研计划和课题,组织实施,并加强指导。

13、教师不断学习,及时获取国内外幼教信息和发展动态,努力改进工作。

14、教育活动计划和记录采用电脑化,要求计划安排合理、科学,切实可行。

15、在下班时间内领取所需教具。

16、学终对幼儿进行评估测查与分析,做好记录,为下学期的工作提供依据。

17、每学期由园长制定本学期幼儿园工作计划,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园务计划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各班长依照园务计划和各部门计划及本班幼儿发展情况,制定本班计划。

18、学期结束,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写个人总结和班务总结,交本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写本部门工作总结交园长,园长写幼儿园工作总结。

19、幼儿园工作计划和总结需通过园务委员会方可实施,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20、幼儿园各层次的工作以讨论—形成--执行--指导—检查—落实—总结为轨道,确保幼儿园各项计划层层落实,认真完成,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21、查阅、借阅归档资料,须经领导批准,借阅时间不能超过一周。

教学常规管理方案 篇5

一、教学常规细则

(一)课堂教学

1、贯彻教书育人原则,严格课堂要求,保证教学秩序顺利进行。重视课内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预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倡导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倡导各学科组织一定的课外(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

3、教师要精神饱满,文明上课。讲普通话,注意课堂用语规范化。坚持正面教育,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上课全神贯注,情感投入,紧扣内容,有效保证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4、教师应在学校音乐铃声停止之前到达教室,巡视学生准备情况,认真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平等和谐的良好教学氛围。

5、任课教师对班级的课堂纪律负责,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及时妥善处理学生的各种课堂行为问题,课后主动与班主任联系,与大队部沟通。

6、下课不提前,不拖堂,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上课严禁抽烟,无特殊原因不接听电话。

7、强化课堂教学安全意识,发现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要及时了解学生去向,并做好记录。

8、在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室外上课,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整队带到指定场地,切实做好安全组织工作。

(二)备课检查

1、上传学校FTP,以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检查。一个单元一个文件夹,一课一个文档,加反思和修改后的文档再次上传,自己留档保存备用。

2、提倡资源共享,可以年级备课组共同备课,个人分备几单元。也可就去年任教教师的备课内容进行共享。

3、备课内容需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环节,如要增加学情分析、教学设想等环节亦可。

4、检查形式以定时和随机、全面与个别相结合。备课内容开学初至少提早2周进行备课,平时提前1周备课。

5、注重课后反思修改的检查,修改和反思,在原文档中用不同颜色或字体进行区分,修改字数不限,反思字数150字以上。如是自备教案无须修改的请于标题下注明。

6、正确使用标题序号。标题序号依次按一、(一)、1、(1)的顺序使用,并注意使用带括号的序号时,无须再用顿号和文本内容隔开。

7、文本一律用宋体小四号字体,段落为1.5倍行距,页面设置的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

8、反思修改数量要求,语文以一篇课文为单位,不得少于1/2;其他学科以课时为单位,不得少于1/3。隔月进行一次备课检查,并和优秀教研个人一并记入该月教学工作月考核。

(三)听课评课

1、严格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中途离开,不接电话,不交头接耳,保持课堂秩序,认真倾听、记录和思考。

2、学校音乐铃响及时进教室,师生问好后未到者作迟到或不到处理。各次考勤由本组教研组长负责,真实记录,及时反馈。

3、认真作好听课笔记,写好随感和听课小结,能形成自己一定的认识,真诚地给予较为准确中肯的评价。

4、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能选择所听的一堂较有感触的课,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或突显个性或全面整合地进行论述,写成一篇有论点、论据、有效进行论证的评课稿,让自己实践结合理论,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

5、隔月在月15日之前上传学校FTP,评选40%的优秀评课,与学生作业检查一并记入该月教学工作月考核。

(四)外出活动

1、所有公出活动,要严格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中途离开,不接电话,不交头接耳,保持活动会场安静,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有效思考。

2、外出学习认真做好书面记录,就所学内容材料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整理,形成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学习心得。回校后以教研组为主,进行一定形式的汇报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促共进。

3、公出活动1天以内的教师,功课自行安排;2天及以上的,至少自行安排一天,其余的课程,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代课。任何情况下的自行换课,都必须作好书面记录,上报教导处备查。

4、每节代课金为5元,代课单累计三张可换一张半天的调休单。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此调换统一安排在期中与期末。

5、外派学习机会,将从不同层面、不同年龄,结合实际情况有效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满足每位教师的学习需求,为每位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五)作业检查

1、以定时与随机、全面与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对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思品等学科,进行深入有效的学生作业检查。

2、教师必须依据新课标理念,以大课程改革为背景,注重生活实践性,精心设计学科作业,注重作业反馈与评价。

3、学生书写规范,页面工整美观,作业完成及时跟上教学进度。

4、批改及时,认真规范,字迹工整,评价灵活,注重鼓励,有效反馈,及时订正。

5、每课作业采用等级制(优、合)评价,辅以“+、-”(加、减)的符号使评价更灵活、细致、有弹性。同时还可用“五角星、小红花、评语”等个性化评价手段进行反馈,有效激励。

6、评价等级统一写在每课作业标题的右侧,注上批改日期,个性化评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统一规范。

7、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要注重质量,要引导学生有个性化的答案,切不可只求正确美观而统一标准答案,要激活学生的丰富个性与创新精神。

(六)教研组建设

1、依据上级教学部门的教研工作精神与任务,认真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结合教学实际需要,以新课改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为原则,有效确定教研内容形式与活动时间地点等等,尽早准备,认真组织,统筹安排。

2、每周有序地安排教研活动一次,以单双周相间隔,由组长组织,一周进行教研组读书会,一周进行教研组研讨会。每次活动认真做好活动笔记,在不断的读书积累与有效的小组研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与能力,形成自己良好的教学习惯与教学素养。

3、每周活动做到保质保量,与会教师以2课时作为课时奖励。教研组长有序组织,严格纪律,认真做好考勤记录。

4、区、校级教研课均由教研组组织管理。教研课的开展,必须在开学初上报并确定教材内容与上课时间,由组长组织安排,学期中严格按所安排的时间逐周逐个开展教研课。

5、教研组的展示活动。每次活动以综合组、语文组、数学组等三大组为单位,本大组的所有教师均需参加活动,其他组教师根据课务情况尽量参与活动。

6、每人每学期教学论文写作至少一篇。可以包括教育教学案例、教育叙事、课题研究报告等教科研成果,期末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交教导处。

7、建立健全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就学科质量分析、优秀论文、教案、课件、评课等方面进行归类建档,丰富学校课程资源,达成资源共享,实现优质资源最大化。

8、完善个人成长业务档案,“五个一”等资料,学校统一以电子稿形式备案存档,教师自留底稿,逐步进行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教学常规考核细则

为落实教学常规,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常规每月考核一次,教学部门工作人员、教研组长共同参与检查评价。考核内容包括两个项目,一个为达标项目,一个为发展项目。

(一)达标项目(每月抽查以下项目一项或几项,达标为合格。)

1、课前常规:师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按时到岗。

2、课中常规:教师不无故离岗,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课后常规:按时下课,不无故拖堂。

(二)发展项目(每月抽查以下项目一项或几项,达标指标合格的基础上,发展项目评定前50%左右为优秀)

1、学生作业(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美术)

2、教学计划、教案

3、教学反思、教案

4、指定活动评课

(三)奖励标准

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方案 篇6

根据贵阳市教育局关于实施《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筑教发(2011)53号)和修文县教育局关于印发《修文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的通知(修教通字〔2012〕 号);结合我镇各小学实际情况,特制订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方案。

一、考核办法

1、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将教学常规纳入教师绩效考核;采取学校考核与中心小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常规工作进行考核(其中,[学校每月积分总和均数的30%+中心小学考核次数积分总和均数的70%]×40%=该教师绩效考核该栏得分)。

2、各校校长、教导处要加强教师常规工作管理,每月至少对教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附件1),并将检查分数汇总表(附件2)于次月第一个工作日内发中心小学存档。

3、对于学校在常规检查中弄虚作假、当“好先生”,影响常规工作推进的,一经查实,中心小学将严肃处理,每人次扣该校校长和教导主任3分,参与检查的人员每次扣2分(年终绩效考核时从总分中扣除)。

二、常规管理

(一)教学计划及总结(2分)

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认真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期末做好《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含质量分析和反思)。工作计划(本学期)、总结(上学期)不切合本学科实际不得分。

(二)备课(11分[分值分配6+2+2+1])

1、所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科都要分课时及时备课,不分课时扣1分,缺备一课时扣1分;教案中三维目标明确,有重点难点,有较详细的教学过程,并能体现三备(备学生、备方法、备教材),辅助教学资源(课件、教具、学具等)准备,注重学法指导(酌情扣分)。

2、按规定教师需提前一周备课,超过一周的一次扣2分。

3、教学反思(一周不少于1次且在100字以上,缺1次扣1分);

4、备课本封面填写认真、完整(学校、科目、班级、姓名、学),教案有学校检查的印签。填写不完整或无学校检查印签不得分。

(三)课堂教学(25分[分值分配5+20)

1、规范上课行为(5分)。无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并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仪表端庄;不接打电话,不抽烟,不吃早餐(含早自习);45以下教师必须用普通话上课,违反以上规定之一者,该项分值为0分;45周岁及以上教师坚持用普通话上课。

2、课堂教学(20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合理完整,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明显,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规定进行扣分。(1)教师上课内容与备课必须80%以上保持一致(听课进行量化),否则每次扣10分;(2)教师上体育课出现“放羊式”教学,学生离开教师视线的,每发现一次扣5分;(3)英语学科每周至少有2次用录音机(或“班班通”)进行课堂教学,少一次扣2分;(4)凡是需要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必须渗透(用红笔标注),否则违反1次扣2分。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15分[分值分配10+3+2])

1、作业量适中,选题典型,达到规定的作业次数,出现惩罚性作业该项不得分;批改认真、准确,有指导性,提倡激励性评价,并注明批改日期;反馈发放及时。作文次数达到要求,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批改认真,评语准确,有指导意义,有鼓励性。(1)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生(社)、美术、健康、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等学科应有书面作业,其它学科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缺一门学科作业扣2分;

(2)作业次数: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每周不少于4次;作文{一二年级写话每期不少于6篇;三至六年级大作文8次、小作文(周记、日记)10次};品生(社)和科学每课1次;美术每周1次;英语每模块1次(三年级上期除外);健康、生态读本作业每月不少于2次,缺一次扣0.5分;

(3)作业批改必须及时,全批全改,严禁一页一勾的批改方式,发现一次扣1分;

(4)作文批改应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指出错误字及不通顺的语句,并有点评,缺一项扣1分;

(5)对学生做错的作业要及时订正并进行复批,否则发现一次扣1分。2、3-6年级语文每单元一次大作文、间周1次小作文,教师应有相应的教学范文,无范文一次扣1分。

3、按本学科的特点严格规范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第 次作业 日期),作图清晰准确,学生作业不规范一人扣0.2分。

(五)学生辅导(13分[分值分配2+5+6])

1、有计划(有学困生学情分析、学困生名单、存在的问题、辅导措施)、总结,认真抓好落实;缺一项扣0.5分。

2、教师认真做好家访工作,每次家访必须落到实处,每学期本班学生家访(电话联系不能超过本班学生数70%)必须达100%,每月与家长联系(家访)不少于本班学生的25%,家访时将家长电话号码作好记录,以便学校核实;凡弄虚作假的一人次扣0.5分。

3、认真填写好学困生辅导记录表(辅导时间、对象、效果),并将辅导工作落到实处,缺一次扣2分。

(六)考核评价(14分[分值分配4+10])

1、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本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统考科目做好相应的学科评价方案。(不切合实际扣2分)

2、按教学进度表,做好各学科单元质量检测,单元检测试卷批改后并进行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对试卷中反映出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单元试卷讲评后由任课教师收回保管,以备随时抽查和期末时返回学生作复习之用。不按进度测试、登分和质量分析等不及时的每次扣3分,对测试后不批改或未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讲评的该项不得分。

(七)教研活动(20分[分值分配2+2+3+4+9])

1、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不少2000字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严禁网上抄袭或旧稿重用,查看上学期),未完成的扣2分;

2、每学期(按进度)至少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以上的专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必须与教师所任学科对口,未完成或笔记不对口的扣2分;

3、六屯小学、桃源小学尽可能用“班班通”设备上课,教师每学期完成不少于3课时的多媒体课件,未完成或不足的扣1分; 4、45岁以下的教师(未上课的教师除外)每期至少承担1节公开课并认真备课(个人备课或集体备课),公开课教案及听、评课记录要交一份教导处存档;承担公开课的教师应有相应资料印证(以公开课资料和学校安排表为准)。缺一次扣1分。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节,听课记录要有点评、总结评价等,缺一课时扣0.2分;听课记录上必须有被听课教师、校长或教导处其中一方签字方能认可。

5、认真参加各级教育、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培训、研讨等活动(有学习笔记、活动记录等);学校或中心小学安排培训、教研活动等无故不参加的,按培训天数1天(半天按1天计算)扣4分处理(该分值记入该月或开学第一月检查中)。

三、其它

1、教学常规管理栏100分,每次检查可以超出7个栏目扣分;最多只能扣100分,不计负分。

2、学校以校长督促(或直接参与检查)、教导处具体安排实施的方式做好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工作,按时报送常规检查教师得分汇总表;中心校不定期下学校检查,检查方式以抽查或普查两种形式结合,统一检查由中心校组织人员对全镇各校进行检查。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篇7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原则

1. 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从进入幼儿园工作开始, 我便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力图给孩子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班级有了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 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建立常规。比如, 在解决幼儿入园时间太晚的问题时, 我创设了一个巧妙的情境。今年我班的孩子每天早晨入园时间都很晚, 在家长会上我和家长也进行了沟通, 但收效甚微。我于是决定自己也迟到一次, 让孩子体验等待的焦急和痛苦。我选定一天早早来到学校并躲起来, 请隔壁班老师帮忙把自己班的孩子们带到她们班。孩子在别的班级里等了半天, 活动也不好意思去参与, 着急地不停问:“周老师什么时候来啊?”“她怎么能迟到呢?”在大部分孩子都入园之后, 我突然出现, 孩子们兴奋不已, 都询问我刚才的去向, 还有孩子说:“你去哪里啦?我都想你了。”我顺势说道, 每天老师早早就来了, 可是也要等好久才有小朋友来, 老师也很想你们, 能不能早点来呢?孩子点点头。通过这一类方法, 调动孩子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在无形中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

2. 切合幼儿的实际特点

工作以来, 我深知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本班幼儿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和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上、生理上和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各种差异, 教师如果能熟悉每个幼儿, 了解他们各自的个性和习惯, 并结合他们的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的目标和方法。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常规管理重点, 例如, 小班或小小班的孩子有年龄小、入园时间短等特点, 应采用“从小处着手”的常规管理策略。中班的孩子变化很大, 活动能力增强, 学习、游戏的兴趣表现得愈加明显, 这时就需要及时帮助孩子改进和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学习、游戏规则。大班则要考虑到孩子已有三年多的集体生活的经验, 又即将升入小学, 所以把常规管理的着重点放在学习习惯、团队精神、安全教育这三个方面。

3. 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常规教育中, 言传身教很重要。在幼儿园里,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幼儿最爱模仿老师, 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他们模仿。因此, 老师平时一些好的、坏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及平时所讲的话, 一些口头禅都在无形中被幼儿模仿并学会。比如, 普通话是我们要求孩子使用的语言, 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都能坚持。可是在同事之间进行对话时, 往往会使用方言, 似乎觉得那样显得更亲切。然而正是因为老师的疏忽, 孩子都会模仿老师之间的一些方言对话, 甚至在家长面前表现出来, 令老师很难堪, 由此可看出老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所以, 我们教师在面对孩子时, 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只有这样, 孩子的常规培养才会更加的严谨有序。

二、幼儿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新方法

虽然以上是班级常规管理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教师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 而应该巧思妙想, 寻找出适合自己班级的新方法。

1. 用故事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孩子都非常喜欢听故事, 于是我们便将需要幼儿改进的地方编成一些小小的故事, 比如针对幼儿不仔细倾听同伴发言、喜欢插嘴的情况, 我给幼儿讲了《爱插嘴的波波》的故事。通过故事告诉小朋友, 波波是因为没有仔细倾听朋友的发言, 所有的事情只能一知半解, 最后一事无成。通过这个小故事, 孩子知道了仔细倾听同伴的发言不仅是对同伴的尊重, 更是加深理解的最好方式。每当再遇到类似的情况, 孩子之间就会自发地进行批评:“你想当爱插嘴的波波呀?”那个严肃认真的态度, 让我们老师都不得不佩服呢。

2. 全体参与, 一起讨论

我有时会利用20分钟组织一次小小的“辩论会”, 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话题, 大家展开讨论。例如, 最近一段时间, 班里的很多家长朋友觉得孩子已经大了, 不需要亲自送到老师的身边, 经常让孩子一个人从幼儿园大门口走到教室。而我们幼儿园非常大, 班级又在幼儿园最东北角的三楼, 路途中孩子要经过很多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兴奋点”,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便让孩子自己讨论“如果没有家长陪伴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他们仔细想了半天说出了一大堆。“可能会掉进小池塘。”“也许会被坏人带走。”“爬楼梯的时候万一摔倒怎么办?”……孩子自己说完以后也觉得很害怕。我顺势要求他们回家将这些严重的后果告诉家长。从此以后, 每位家长都能亲手把孩子送到老师身边, 拿了接送卡才离开, 大大增强了孩子们入园环节的安全性。

3. 旁敲侧击, 举一反三

班里有好几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养成了含奶、含饭的坏习惯, 以至于到了中、大班的时候牙齿完全被蛀空, 变成龋齿, 同时他们的体质因为口腔的原因变得很弱, 每年的例行体检结果都是营养不良。对于这个问题, 我和家长一样都很头疼。后来, 我拿了两个洁白的瓷盘, 一个盘子里盛上清水, 另一个盘子是空的, 饭后, 我请孩子每人吐一口漱口水到空盘子里, 孩子觉得很新鲜, 饭后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地吐了一口漱口水, 等全班的孩子吃完饭, 我便请孩子聚到一起, 观察、比较两个盘中的水有什么不同, 结果肯定是“一个盘子里的水很干净, 另一个盘子里的水很脏, 有很多白乎乎的东西, 还有青菜等”。这样孩子都知道了饭含在嘴里会导致很多问题, 因此顺利改掉了个别孩子饭后不爱漱口、爱含饭的坏习惯。

幼儿园班级常规活动的管理 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常规管理

为了提高常规教育的质量,我们必定要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的潜力,加强幼儿行为能力和意识的内化:

一、更新观念,充分利用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只有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二、重视幼儿行为和意识的内化的作用

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因而在常规教育活动设计中我们还注意多种领域的融合,重视过程,重视差异,通过对多样化活动的开发与创新,促使各种活动高度结合。如健康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教育幼儿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融洽地相处,另一方面又为幼儿设置情绪宣泄角,让幼儿情绪得到疏导,同时也能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幼儿,我们全塘中心幼儿园将前后这两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开展了丰富有趣的入园前亲子活动,通过参观、游戏等加深了教师与幼儿的感情。为入园后的常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任何活动都应避免只站在领域知识的基点上而无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活动选择延伸”,常规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

三、改革创新,让传统教育手段释放异彩

在传统的常规教育中注入新理念,讲解示范、榜样作用、随机教育等是我们在常规教育中经久不衰的教育方法,如何使这些老方法焕发新的光彩,成为促进幼儿主体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我们在当前的常规教育中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问题的核心仍然在于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将幼儿摆在什么位置上,树立的榜样应是当代幼儿心目中认同的榜样,而不是我们成人认为理应是榜样的事物;因此,文学作品、示范行为等都应该来源幼儿身边的人和事。这就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学会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在理解和欣赏中发现孩子行我们知道,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的同时,还需使之与幼儿相互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与品德的发展。环境对幼儿良好习惯与品德发展起熏陶作用,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来形成最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氛围,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来调整和改变幼儿的行为。

对幼儿来说,创新的道理和行为,要想讲通是很费劲的,也弄不懂,但只要我们看到:孩子们长久地蹲在地上观看蚂蚁不起来时、孩子们专心致志画意愿画时、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出现所谓“闯祸”行为时,他们的创新意识已经悄悄地打开了第一道大门。幼儿生活的空间,无不对他们的心理发生交互作用,我们为他们创设的教育环境、人际环境、活动环境和校园环境,都渗透了我们培养的意图,希望通过环境来激活孩子的思维、陶冶孩子的情操、启发孩子的智慧、指导孩子健康地生活。为了配合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又着重研究“什么样的环境,孩子最喜欢?”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

2、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3、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4、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5、给孩子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6、给孩子一点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动手环境通过观念的渗透,让孩子们的学习进入一种沸腾状态,使他们的情绪持续饱满,感受真切、求知欲强。因为思维活动达到高峰,创新的一刻就会来到。例如:我园目前开展的区域学习活动、自主性活动都充分给孩子们提供了喜欢的环境。当大班孩子特别喜欢“恐龙”的时候,我们让他们过足“恐龙”瘾,让孩子们在一片热烈的研讨中创编出许多带有更新功能的现代恐龙。当小、中班孩子们喜欢上“天线宝宝”时,我们又追随孩子,给予满足,同样,小、中班的孩子在反复地和“天线宝宝”的接触中,他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有的真令我们老师刮目相看。敢于思考是创新的前提,而质疑是创新的起点。

所以教育者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质疑,作出适应其心理水平的回答,并引导其产生新的疑问,提出新的问题,使他们在质疑、释疑,又质疑中建立一个自主的,独立的,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活动需要足够的自信心,幼儿由于幼稚和缺乏经验,他们的“创新”活动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相连。但幼儿不断的“犯错”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提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允许幼儿“犯错”,为幼儿的探索创造条件。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和失败,为使幼说到“创新”,人们很容易和科学家及科技等领域的发明创造联系起来,而我们所研究的幼儿的创新能力具有自身的特点,是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潜力。

幼儿的一切生活游戏中都蕴含着创新能力的因素。因此,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寄予刻意设计的游戏本身或游戏结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它必须融于幼儿的生活实践。教育者要鼓励幼儿在一切活动中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刨根问底,鼓励其、激发其无穷的想象与联想,帮助其以自己现有知识经验去寻求获得新的知识,这才是其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正确途径。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篇9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实施方案

根据《贵州省教育督导条例》(贵州省人民政府令92号)和《遵义市基础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实施方案》(遵教督[2013]4号)文件精神,为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中小学规范化办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按照“科学合理、定性定量、考评结合、监管有效”的原则,开展全县基础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工作。

二、评估目标

充分发挥考核评估对教学的规范、激励、导向作用,通过督导评估,使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常态化、规范化,真正让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运转,有效运行,切实促进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督导评估机构

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成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督查评估领导小组,刘 剑局长任组长,曾应庆副局长、汪 忠副局长、曹学良副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陈长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相关工作。指导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行为,组织全县性督导评估工作。

各县直学校、镇(乡)中心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督导评估领导小组,专人负责本单位本辖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工作。

各学校要按照《遵义市基础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细则》做好自查自评工作。

四、评估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

五、评估内容

按照遵教督[2013]4号《遵义市人民政府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遵义市基础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情况、学校及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完成情况、教学研究工作开展情况等,分A、B、C三级指标量化评分。详细内容见附件。

六、评估方式

定期评估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一)定期督导评估

1.时间安排:每学年末集中考评。

2.评估人员: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督导评估组。

3.考核方式:以镇(乡)、县直属为单位,抽取部分学校,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督导评估。

①听取汇报: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汇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情况。

②查看资料:由督导评估人员依据《细则》全面详细查阅学校、教师、学生书面文字、音像图片、电子文本等管理资料。

③由督导评估人员依据《细则》要求随堂听课,当堂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④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访谈老师、学生及家长。⑤调查问卷:对教师、家长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⑥情况反馈:由督导评估组成员按照评估内容于评估结束后及时向学校进行书面反馈。

二、不定期抽查

每学年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不定期的、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抽查。

七、评估结果

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满分值为1000分。

(一)评估结果等次

优秀:900-1000分;良好:800-899分;合格:700-799分;700分以下为不合格。

(二)评估结果评定

各镇(乡)由抽查学校的平均分,评定各镇(乡)评估结果等次;县直学校以实得评估分评定结果等次。

(三)评估结果通报

将评估结果在县教科局网站上公布,并用专题督导报告向县人民政府汇报。

(四)评估结果运用

1.对督导评估为优秀等次的单位进行表彰,对不合格的单位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2.校长为教学督导评估的第一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与单位评优、领导考核和教师评优等挂钩。

八、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宣传到位,明确职责,确保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正常开展。

(二)督导评估由督导评估组对考核单位学校进行随机抽取。

(三)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遵义市基础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导评估细则(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篇10

1、大部分教师备课以“量”为本,形式主义。

教学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检查,过分强调“量”化考核,我们检查方法只是停留在“数教案”这一机械模式,忽视备课的内质,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应付检查式的备课或抄教案,或直接下载教案,甚至补教案。这种无效劳动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2、以“本”为本,权力至上。

以“课本、教参”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严重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许多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视教科书、教参为权威,致使备课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师备课单纯依赖教参,或主备教师下载的教案,备课缺乏创意,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教师工作是创新性的,很难适应课改的要求,很难做到减负增效,实现有效课堂。

3、以“我”为主,缺乏协作

教师备课时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

二、提出减负增效,决战集体备课的策略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一步强化,如何与时俱进地改进备课方式,以扎实有效、讲究实用等教师能接受的方法,解决备课的普遍性问题:如何将基于课题研究的方法用于备课,将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解决综合性问题等突显出来。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思考,认为集体备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载体。

(一)集体备课 的基本流程

1、定量主备

2、集体评议

3、完善整理

4、复案补改

5、教后反思

(二)集体备课的研究

1、主讲内容研究

主讲内容是主备教师对主备教案的具体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对教材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即站在教者、读者、作者或编者的角度作深入的分析。

(2)对设计意图的说明,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分析,即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分析上。

(4)对层次性作业设计的说明,即从设计有梯度的作业并在体现梯度中让学生有所选择的角度作具体说明。

2、主备教案研究

主备教案的质量是集体备课的关键,直接决定辅备教师的教案调整状况。因此,要根据教师的特长分配备课内容,使主备教师的“长处”融合成全组教师的共同“长处”,避免个性“短处”可能给教学工作造成的损失。

对主备教案的要求

(1)每一节课都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前准备(包括媒体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课后链接、、综合性作业、教学反思。

(2)每一课时要有教学要点、教学流程、作业设计(评价设计)。

3、教案调整研究

相同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不适合就要调整。反思调整是促进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只有经常反思,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才能不断提高。备课组每位辅备教师要在教学上各有所长,个人研究各有特色。因此,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以弥补主备教师的不足。

(1)一度调整:即辅备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前,抽时间浏览主备教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作一些调整,注上个人见解,对主备教案作教前个人设想调整。

(2)二度调整:即在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在主备人主讲后,辅备教师根据主讲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对主备教案进行调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个人思维火花的瞬间迸发。)

(3)三度调整:就是平时说的教后反思。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经常反思,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重要的。

(4)四度调整: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前,针对上1—-2周的教学内容,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这是教后反思的展示性汇报,包括教学的重难点、训练题的设计、学生方面等。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就会有不同的教后反思,但这其中肯定要有对主备教案共同的反思,因为这是把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感触,一定会更深刻。交流时选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广纳众长,作补充调整。

“四度调整”的调整时间依次是:集体备课活动前、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段时间、课堂教学后、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

三、集体备课的管理

(一)教案管理

1、时间要求。要求主备人按要求完成备课教案,将自己打印好的教案在主讲前两天分发给组内教师及主管领导,并要求教师在两天内作好教案的调整。同时交主管领导指导并签字。主管领导对备课指导情况作简单记录。

2、格式规定。统一字体、行距、纸张、页面设置等,并提供样本。(A4、宋体小

四、1.5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左2.5,右4。单面打印,在右边或背面作几度调整。)

(二)活动管理

活动管理分为活动前管理、活动中管理、活动后管理。

1、活动前管理:主要是指对主讲内容、主备教案完成情况,以及分发组内(提前)教案与教案调整方面的管理。

2、活动中管理:活动时有无备课组长主持、主讲人的主讲情况、教师参与讨论的气氛、讨论的内容是否全面、对讨论内容有无及时记录在案。主管领导要参与到活动之中,每周必检查集体备课情况。语文组每周二下午,数学每周三下午,英语每周一下午或每天上午前两节课,其他学科每天的前两节课及最后一节课,学前同科固定时间集体备课。

3、活动后管理:对教师个体而言,主要检查教后反思及上一次集体备课后反思交流时的共性记录情况,都记在教案本上。对学校而言,主要检查反馈情况,包括备课组长记录情况反馈、每次归总情况反馈、检查情况反馈、阶段性情况反馈。

(三)评价管理

把主备教案、教案的四度调整、创新性教学案例分析等都列入备课考评的内容。备课一项要增加考核权数,要成为评定优秀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四)归档管理

包括主讲材料、主备教案、组长记录、检查情况、阶段性研究材料等内容的归档。

(五)其它管理

个案研讨会。为了展示集体备课阶段性成果,学校开展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形式的研讨会,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专项训练和随文训练,积累集体备课的个案材料。

四、确立备课制度,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1、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教研组为单位,固定每周一次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记录。

2、固定各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各科组长就组织一次全科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

3、每次集体备课必须有主备人,主备人必须提前将集体备课的内容,作好准备,在集体备课时将教案和学案(草案)提交给备课组和主管领导进行讨论。主备人要说明一节课的设计思路、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突破的方法和措施,学习方法、设计思路,学案使用方法等,经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修改后才能正式使用。

4.安排人员整理:每次集体备课时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负责把备课内容整理好后在本周星期五前分发给教师,以便老师们参考、设计下周的教案。

5.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6.及时反馈改进: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语文一篇课文、)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必要时请有关专业人员解难释疑。

五、加强集体备课的检查评估

1、加强集体备课活动检查,要有详实记录,并定期总结、评比。

2、要及时了解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3、备课组要全员参与,保证集体备课时间。

4、要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集体备课材料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督导,并及时反馈。

5、加强对同备课组、基础相近班级教师教学成绩横偏差的监控,偏差超过合理限度,视为集体备课不正常。

6、每学期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

7、每学期由教导处组织对集体备课讲稿进行评选。

六、个人备课遵循五步螺旋备课法。

(一)自主备。

(二)集体备情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的每一节课不可能都进行集体备课,主要是时间有限。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除了集团队智慧外,还在于固化教师为什么要备课、怎样有效备课、体验备课对于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强烈意识。所以,教师在自主“裸备”的基础上,还需“参考备”,回过头来参阅“教师用书”(参考资料)、网络资源,检测自己的水平,有无新发现,有无遗漏点,有无重大失误处,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一条很好的“终南捷径”。

(三)建构备。教师的“集体备”或“参考备”是一种同化,教师个体吸纳团队或他人的“营养”而进入肌体之中,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个“排异”的现象产生,所以教师必须需要顺应,顺应班级的不同,顺应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顺应教师自身素养、性格、风格等的不同,将别人的东西经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变成适合自己的有益,这个层次的备课非常重要。以前我们的备课更多缺少的是建构备的环节。

(四)检验备。课备得好坏优劣需要课堂教学的检验,即使一节很好的备课,也得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验证。开展“主题示范课”活动。课后的评议围绕“审视”这一关键词展开。审视总体效果,审视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审视教与学的过程,审视不理想的环节,审视三维目标的达成与否,总之,审视备课的效果、效率和效应。

(五)反思备。教师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课后反思备课的效果,这个环节围绕“积累”、“剔除”和“修缮”三个词语思考。积累成功之处,积累经验之点,积累机智之光。剔除失败之训,剔除失效之节。修缮缺失之漏,修缮审视之效,修缮整体之美。

个人备课遵循五步法,在上一年内教过此年级课的教师可以参照原来的教案,自写活页添加式教案,进行完善整理、复案补改,注重建构备、反思备。

六、教研活动课的管理

1、每组集体备课的课由分别由一名主备教师上课,也可是辅备的组内任一教师来上课,做到集体听评课。同时主管领导也要有选择参与组内研究课,并做具体的指导点评。保证每学期每人至少一节研究课。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保证两节研究课)(学校临时检查指导除外,主抓领导主要全面听本学科的课,有时间再听其他学科的课,只要听课就参与评课。)

2、每位教师的评课意见既有部分随机点评,又要有分几条列出综合性的评价,或就某一点深入写出听课感受。学校过程性检查听课笔记,不再规定统一的检查时间。

3、优秀的课在全校作示范,组内出代表总结活动情况。(重点是让教师都能说课、讲好课、评好课、总结教学规律上的认识。)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班级常规 含义 必要性 要素 措施 一贯性

中图分类号:G635.1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班级日常常规建立的具体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学生,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

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释、相互协调、相互交流从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讨论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在和孩子讨论规则前,我们首先让幼儿理解,班级的常规是为了让大家在幼儿园了过得愉快而制定的。然后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学习活动的规则、户外活动的规则、进餐、盥洗、午睡等活动的规则。共同讨论出来的规则,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解其中的道理。如在讨论幼儿盥洗的规则时,小朋友通过讨论后认为:洗手的时间不能太长;不能玩水,要节约用水;洗手时不可以吵闹;要认真洗手,搓肥皂等。通过讨论后,很多幼儿都能自觉地遵守,而对于调皮的幼儿,也有了一定的约束能力。由于是讨论制定的,所以如果有幼儿不遵守,那么就有其他的幼儿进行提醒、监督,及时让该幼儿进行改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二)用音乐让幼儿规范幼儿的活动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让吵闹变得安静。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我们在区域活动结束时,用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响起就自觉地整理材料,等音乐换到欢快时,幼儿的材料就要整理结束,跟着老师做不同的动作。在进餐时我们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钢琴区,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餐。活动结束后,播放一些柔和的摇篮区,让幼儿得座位上休息等。相信这样的方式是现在已经普及的方式了。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三)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得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很大,每次餐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当然在故事中还少不了进餐的必要要求。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安静地愉快地进餐,而且还让幼儿自觉地改正了一些进餐的不良习惯,大大提高了我班的进餐质量。

(四)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

我们直接告诉幼儿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如何做和做什么。如教师看到一幼儿在结构区将花片乱扔在地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不要乱扔花片,把花片捡起来!”如果教师采取另一种方式,比较温和但是坚决的方式,对他说:“××,这个篮子是花片的家,我们把地上的花片送回家。”如果幼儿同意的话,教师还可以和他一起收拾。

(五)用环境隐含常规要求

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如:在楼梯、喝水处、洗手处等贴上小脚印;洗手处还可以贴上洗手的顺序图;班级内用图案标明各个活动区域。对于小年龄的幼儿,用标记告诉他们做早操的位置等。每个幼儿的用品上贴上标记,便于幼儿辨认、取放。

(六)运用榜样示范的方式

老师只要表扬某个小朋友,别的孩子就会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做到嘴勤,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教师要求幼儿说话要轻声,可自己常常为了省事扯着喉咙打“长途电话”,进行遥控指挥,由于长此在教室大声的指挥声中,幼儿也学会了大声说话,大声指挥别人。如果教师每次能轻轻地走到需要指导的幼儿边轻轻的说,孩子们有事也会走到你跟前轻轻告诉你的,而不会坐在位子上大声告诉你。要求幼儿睡觉安静,教师就要做到动作轻,不能老远就喊:“快睡觉,别说话了”,更不能坐在一起聊天;要求幼儿洗手时节约用水,教师和家长就不能开着水龙头打肥皂;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讲话。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行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七)用儿歌、歌曲进行渗透教育

儿歌短小精悍,而且琅琅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的要领。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時我都要念儿歌:“乖宝宝,来洗手,先把袖子卷卷好,再把小手搓一搓,搓手心,搓手背,一二三,甩三下,最后擦干手指头。”这样,使幼儿通过儿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洗手的要领,并且还知道了洗手时不应该玩水。歌表演《我是好宝宝》的儿歌:“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得好,小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说话先举手,做个好宝宝。”孩子们在儿歌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上课的要求,都争先恐后地要做老师的好宝宝。“音乐指令法”以音乐为信号,提醒孩子怎样的音乐该做什么,让教室的氛围变得更亲切,这是在音乐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搬椅子的音乐、走到中间的音乐等)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丁榕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原理》叶立群,福建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篇12

“常规”即指日常的规则,“常规管理”就是日常的管理规则。幼儿常规管理就是为了使幼儿的言行举止规范协调,对幼儿的保育和教育管理有一定的规则,以确保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教学活动有规可依,顺利进行。

二、幼儿常规管理的意义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含有一定的哲理。幼儿教育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也是其最为关键的教育期。对幼儿常规管理的研究对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和人生观的奠基起到了定位和打基础的作用,也是实现幼儿保育和教育目标的需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需要;幼儿常规管理更是幼儿活泼、快乐成长的标尺,是确保幼儿在园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的需要,是幼儿教育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

三、幼儿常规教育中现存的问题

1. 常规教育呈现随意性

幼儿教师只一味强调给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认为对幼儿过于严格的常规教育会对幼儿主体发展进行限制。因此,幼儿教师较多地表现为:片面强调幼儿的自由发展,在对幼儿行为管理上表现为让幼儿随意自由活动,言行随意,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要求缺乏必要的规范,忽视了幼儿言行的要求,往往让幼儿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

2. 常规教育呈现为管制型

这种常规教育常常是有些幼儿教师把对幼儿的常规教育理解为对幼儿的管理和控制。这样错误认识的结果是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教育的模式将幼儿变成了一个个“木头人”,导致有的幼儿在心理上对教师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不愿意再去幼儿园上学。

3. 常规教育呈现教条化

在这种常规教育下,幼儿教师把对幼儿的常规教育里面的规定“教条化”,认为常规教育中的规则是严酷的律条,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是不可触犯的。这种常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

4. 常规教育呈现说教方式

这种常规教育通常表现为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幼儿说教、恐吓、限制等,缺乏必要的幼儿行为指导。

四、幼儿常规教育的改进策略

1. 幼儿常规教育内容的制订要明确、简单且操作性强

幼儿常规教育内容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接受能力,符合幼儿年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要让大多数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容易实现自我体验,使大多数幼儿都能在幼儿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体验幼儿教育活动成功的感受。在制订幼儿常规教育内容时,切忌教育内容抽象、复杂、繁多。还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尽量不处罚,以教育鞭策为主,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2. 幼儿常规教育管理过程要前后一致,防止前松后紧,朝令夕改

幼儿常规教育管理要保持前后一致及教育宽严程度的一贯性。幼儿教师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补位。保育员与保教员在对待幼儿常规教育注意问题上,与幼儿教师要保持一致,必要的时候,要制订幼儿园总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要防止一会儿松,一会儿紧,朝令夕改等不良倾向,避免适得其反。

3. 幼儿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重点抓、反复抓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抓起,从细微的言行抓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抓起。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开展常规管理的训练工作。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选取重点活动内容进行训练和培养,不断提高幼儿的自觉性。另外,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有针对性地抓日常教育,反复抓,抓不出成效绝不放松。

4. 要运用榜样的影响作用,激发幼儿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幼儿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并表扬幼儿当中表现良好的孩子。对某些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要给予肯定,并希望其他小朋友向他们学习。让幼儿善于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培养虚心学习的习惯,改正自己的缺点,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总之,幼儿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去探究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推动幼儿常规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抓出成效。

参考文献

[1]郑月飞.幼儿教育管理的“联系”的作用[J].教育研究,1999,(10).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下一篇:怎样增强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