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共16篇)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1

申请创新型试点的企业要把创新作为根本战略,结合技术创新规划制定试点工作方案(草案)。试点工作时间2-3年,主要内容包括:

(一)试点工作总体目标

结合企业实际,提出通过2-3年试点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要求体现企业特色。

(二)试点工作主要任务

1、确立创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及合理的技术路线。

2、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科技创新项目,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科学普及。

3、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技术开发和工程配套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和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创造条件对外开放。

4、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科技培训、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职工技能培训。

5、打造自主创新品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做好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建立专业性专利技术信息库,主持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

6、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实行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制度,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7、推进管理创新和创新文件建设,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

根据试点目标,企业可在上述内容中选择4-5项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三)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

企业根据发展规划的周期,自主设定起止时间、工作进度、阶段目标。一般为2018.1-2019.12或2018.1-2020.12。设定的阶段目标应可以考核评估。

(四)保障措施

为完成试点工作各项主要任务所采取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人员、经费、内部机制、政策等方面。

(五)试点工作组织和目标任务分解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2

1月8日, 科学技术部以国科发政[2008]16号文公布了入选第二批184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光荣入选。

创新型试点企业工作是由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6年7月联合启动的, 第一批确定了103家试点企业, 当时工程机械行业没有企业入选。三部门商定, 在3~5年内将试点企业扩大到500家, 通过试点工作,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带动一大批企业在竞争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3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是我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对企业的选择是根据科技部等三部门确定的条件,在地方和部门的推荐和优选基础上产生的。第一批103家企业中包括国有大型骨干企业15家、民营科技企业77家、实行了企业化转制的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11家,联想、华为、海尔等近20家IT企业入围首批试点企业。

李学勇表示,科技部等三部门商定,在3到5年内,将试点企业扩大到500家。通过试点工作,将带动一大批企业在竞争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型试点企业还将打破“终身制”,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办法。对试点工作开展好的企业,将通过相应阶段的评估命名为“创新型企业”,对未按要求开展试点工作或发生重大变动不宜再做试点的企业, 将调整出试点名单。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4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方案模板

(编制说明:本编制模板是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试点工作不同的激励方式汇总的参考性文本。各试点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条款或增添内容。或按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财企[2010]8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中示区组发〔2009〕3号)要求进行编制。)

XXX单位股权/分红激励管理办法(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鼓励和支持企业员工从事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规范企业分红激励管理,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企业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 本方案所称的股权/分红激励,是指企业以本企业股权或收益为标的,采取以下方式对激励对象实施激励的行为:

(一)股权奖励,即企业无偿授予激励对象一定份额的股权或一定数量的股份。

(二)股权出售,即企业按不低于股权评估价值的价格,以协议方式将企业股权(包括股份)有偿出售给激励对象。

(三)分红激励,是指企业以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形成的净收益为标的,采取项目收益分成方式对激励对象实施激励。

第二章 激励对象

第三条 激励对象包括重要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一)对我企业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包括企业内关键职务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对主导产品或者核心技术、工艺流程做出重大创新或者改进的主要技术人员。

(二)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员,包括主持企业全面生产经营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我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生产经营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第四条 激励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以下供参考):

(一)至确定分红激励人员名单之日,公司在岗人员;

(二)完成当年公司下达的重点工作,当年绩效考核结果达到良以上的人员。

第五条 企业监事、独立董事、企业控股股东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不参与企业分红激励。

第六条 激励对象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维护企业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第三章 激励方式及比例

(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股权奖励与出售、分红激励和岗位分红激励中任何一种激励方式,不可同时享受两种及以上激励方式)

第七条 股权奖励和出售

在第3年年终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超过第1年年初净资产总额的20%以上时,将从该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中提取不超过35%的额度对有关人员予以股权奖励和出售的激励,其中用于股权奖励的部分不超过总额度的50%。

第八条 收益分红

根据科技成果转化不同情况,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方式包括(括号内为选择范围):

(一)由我企业自行投资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自产业化项目开始盈利起,在(3至5)年内,每年从当年投资项目净收益中提取 %(不低于5%,不高于30%)用于激励(或者根据净收益规模,分段确定分红激励比例)。

(二)向我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转让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含许可使用)的,从转让净收益中,提取 %(不低于20%,不高于50%)用于一次性激励(或者根据净收益规模,分段确定分红激励比例)。

(三)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共同实施转化的,自合作项目开始盈利的起,在(3至5)年内,每年从当年合作净收益中,提取 %(不低于5%,不高于30%)用于激励(或者根据净收益规模,分段确定分红激励比例)。

(四)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其他企业的,自入股企业开始分配利润的起,在(3至5)年内,每年从当年投资收益中,提取 %(不低于5%,不高于30%)用于激励(或者根据投资收益规模,分段确定分红激励比例)。

第九条 岗位分红(大中型企业适用)

按照不同岗位在我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性和贡献,每年在达到董事会下达的业绩考核指标时,根据不同岗位确定的分红标准,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提取 %(不高于15%)用于激励。

激励对象个人岗位分红所得不得高于其薪酬总水平(含岗位分红)的40%。

第四章 股权/分红激励的管理

第十条(例如:薪酬管理委员会)部门是股权/分红激励的管理和实施部门,负责对股权/分红激励进行核定和发放。

第十一条(例如:薪酬管理委员会)部门负责将激励方案执行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和市科委。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与国家有关规定不一致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例如:薪酬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我市企业专利试点工作策划方案 篇5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做好企业的专利工作,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低估的作用。充分依靠和运用专利制度,使之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促进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专利工作切实纳

入企业的技术创新、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中去,提高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一、企业专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了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大力推进我市企(事)业技术创新工作,促进全市科技、经济发展,参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经贸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企业专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及作法,指导全市企(事)业专利工作深入开展。本着“试点先行,积累经验,以点带面,积极发展”的方针,拟选择若干家企(事)业作为试点单位,予以积极指导,促使这些企(事)业在专利文献运用、专利申请、专利产权管理、专利技术实施、产业化、专利保护等方面先行一步,起到专利工作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全市企(事)业专利工作健康发展。

二、专利工作试点企(事)业应具备的条件

凡我市内企(事)业单位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列入全市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

1、已建立了专利工作规章制度,确定了专利工作的主管领导,设立了专利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或者兼职的专利工作人员,专利制度的功能、作用已得到发挥的企(事)业。

2、专利产品已成为企(事)业的支柱,并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

3、专利技术实施效益好的企(事)业。

4、专利技术应用或专利战略运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企(事)业。

5、开展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单位。

6、已拥有一件以上高新技术专利,并开发为市场畅销或知名品牌产品的企业。

三、专利工作试点企(事)业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单位工作重点

被列入全市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的单位。要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试点方案,遵照《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工作。试点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提高企(事)业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事)业利用专利信息的意识,把对专利信息的利用逐步纳入到科研、生产活动中。有条件的应尽快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随时掌握国内外动态,积极开展专利文献检索工作。在科研立项、产品开发、技术引进以前要进行必要的专利文献检索、分析和论证,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提高科研立项和产品开发工作的起点和水平。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中,要注意专利信息的利用,并争取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2、增强专利保护意识,制订和运用专利战略。企(事)业完成发明创造后,对适宜申请专利保护的,要及时申请专利,使专利保护与市场开发结合起来,把专利保护纳入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体制中,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家和企(事)来单位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专利申请与科技成果鉴定之间的先后关系,凡要申请鉴定的技术或产品,首先应办理专利申请,待获得专利申请后,再组织科技成果鉴定、新产品发布会或新产品展览(销)会,以免丧失新颖性而失去获得专利资格。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开展专利战略研究,掌握相关领域国内外的技术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出专利进攻和专利防御战略,指导本单位开展技术创新和参与市场竞争,使之能得到整体和长远的发展。

3、完善企(事)业专利工作管理制度,培训专利工作人员。确定企(事)业专利分管领导,指导专人负责。有条件的要设立专利工作机构,从组织上保障专利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制定专利管理办法,完善专利管理制度,使本单位开展专利工作有章可循,并将专利工作纳入经营管理体制之中,以适应企(事)转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积极培训专利工作队伍,不断提高专利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其在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产权管理、专利技术实施、专利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明晰企(事)业的产权,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要制定专利产权管理办法,维护国家、单位和发明人的合法专利权益。在签订研究、开发合同中,必须明确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企(事)业转让专利权、以专利权入股、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技术等,须进行专利资产评估。

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一是实施企业自身的专利技术;二是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技术引进到企业共同进行中试和产业化:三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新产品。通过专利技术产业化和商品化,形成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创立一大批专利名牌产品,以占领国内外市场。

四、专利试点企(事)业的申报与确定

列入全市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须由具备条件的单位提出申请,经各县(区)科技局、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推荐,各县(区)只能推荐1-2个单位。经市知识产权局审批后报省知识产权局确定。

经审批确定的专利试点单位,要定

期填报专利试点工作情况登记表。

五、政策措施

1、试点单位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可优先考虑列入全市专利技术专项资金项目,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资助。

2、列入试点的企(事)业单位,将对其知识产权的申报费用给予一定的资助。

六、试点时间

试点时间自申请批准之日起,时间为2年。

七、考核和奖惩

**市知识产权局成立企(事)业专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利试点工作的审定、考核和奖惩。凡被列入全市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每年要考核一次。考核内容为专利试点主要内容,考核评价指标另定。考核合格者,可继续列入试点单位,对其中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产业化进程较快的企(事)业经评定可授予《**市企(事)业专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对有突出贡献人员予以表彰、奖励。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试点资格。

八、总结与推广

各县(区)科委、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帮助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以推动全市专利试点工作的开展。

安徽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任务书 篇6

试点企业名称: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赵宜新 科技专员:李 新

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邮件:kxjing@sohu.com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制

二〇一〇年六月

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

试点工作时间:2010年1月-2012年12月

试点工作总体目标:通过3年试点,本公司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力争把公司打造成为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创造力、市场有应变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实现公司新的跨越式发展。

试点工作具体目标: 1、2010年、2011年、2012年企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 3亿元、3.2亿元、3.8亿元;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 3.10%、3.50%、3.54 %。

2、到2012年底,企业研发人员总数达到 300 人,其中重点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118 人。2010年-2011年或2012年申请专利(包括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2 项,其中发明专利 1项;到2011年底或2012年底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8项。

3、到2012年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0%。4、201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万元/人/年。

5、创新组织与管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产品竞争力;逐步推进产品质量认证和标准化管理工作,强化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过程控制控能力,努力实现产品品牌化。

试点工作主要任务

1、确立创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及合理的技术路线。

2、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科技创新项目,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科学普及。

3、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技术开发和工程配套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和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创造条件对外开放。

4、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科技培训、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职工技能培训。

5、打造自主创新品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做好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建立专业性专利技术信息库,主持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

保障措施

为保证完成试点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公司采取下列主要措施:

1、组织保障:为加强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组织机构。

2、人才保障:创建学习型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经费保障:为了保障公司规划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公司的正常经营,做好融资工作是关键。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7

近日,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公布第三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位列其中。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是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为推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深入实施,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而联合开展的。其核心内容是选择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进行试点。

自2002年改制以来,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坚持走创新之路,将“鼓励创新”确定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利用“长大桥梁健康检测与诊断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公路运输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桥梁质量检测及运营安全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了大量基础和应用研发工作,在桥梁技术、沥青路面研究、交通设备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在全国交通行业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8

一是强化顶层推动。将阿拉尔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铁门关市、双河市、五家渠市、石河子市、北泉镇、芳草湖农场6个兵团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纳入到兵团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各项改革任务推进情况,确保取得实效。

二是建立部门分工协作推进机制。兵团确定由发展改革委总体协调、各对口部门对应牵头、其他部门参与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人社局负责指导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试点,编办、公安局、财务局、农业局配合;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试点;国土局负责指导改革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试点;民政局负责指导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试点;建设局负责指导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9

为确保我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09]64号)和《兴山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暂行办法》(兴政发[2010]9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促进昭君镇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

建立个人缴、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试点村新农保参保率达85%。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筹备阶段(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月3日)

1、起草文件。起草《实施方案》以及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

2、组建机构。成立镇、村两级新型农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落实服务中心平台建设,选配工作人员(含村协理员)。落实金融代办机构,确定费用收缴部门。

3、政策宣传。采取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大力宣传新农保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理解政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月4日-1月10日)

1、会议动员。召开全镇新农保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参会人员为党委班子成员、镇直各单位负责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试点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

2、调查摸底。试点村以村(居委会)为单位,依据户口底册进行摸底和初审,普查16周岁以下人员、在校学生,重度残疾人员情况和已经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人员情况,核实应参保人员,重心为60周岁以上人员。

3、参保缴费。根据参保人员申请,受理参保登记。对符合参保条件,出生年月信息准确的,指导参保人员填写“参保登记表”,收缴保费;对出生年月信息有疑问的,通过派出所核准信息后办理参保登记,收缴保费。对2010年12月31日前已年满60周岁的人员,填写《待遇审批表》。

4、公示公告。对参保人员以村(社区、居委会)为单位进行公示确认后,报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审核。

5、档案整理。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将审核无误的参保人员资料及相关表册上报县农保经办机构,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核发社会保障卡。

6、资金归集。与金融机构核对农保资金,并上报县农保经办机构复核后清缴上解新农保费用。个人缴费到账后,财政补贴资金划转个人账户。

7、待遇支付。从2011年元月起对2010年12月31日以前已年满60周岁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新农保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县农保经办机构将领取待遇人员明细表、资金转账凭证提供给指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及时将支付金额划入待遇领取人员社会保障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金融机构派专人将社会保障卡交由村协理员发给待遇领取人员,并履行社会保障卡签领手续。并举办新农保养老待遇首发仪式。

(三)总结阶段(2011年3月1日-3月15日)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对试点村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经办流程,形成规范有序的新农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基本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保试点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丁龙为组长、党委宣传委员郝明、财政所所长万兴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对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做到责任到岗,量化到人,全面落实包宣传发动、包政策解释、包对象核定、包手续办理、包社会稳定的“五包”责任制,贯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检查督办。

镇直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认真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人社部门要选派业务骨干深入村组、农户,严格依照公开公正和公平自愿的原则,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帮助群众积极参保,切实做到政策深入人心、工作扎实到位、程序规范透明、群众广泛支持、参保平稳有序。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10

扩大试点工作方案

为继续推进江苏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以下简称直接交易试点),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当前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综监管[2013]258号)、《江苏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暂行办法》,结合我省直接交易试点实施情况,现制定扩大试点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扩大试点工作必须助推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参与直接交易试点的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节能、环保的要求。

(三)坚持市场竞争的原则。在发电侧和用电侧引入竞争机制,公平开放电网,建立多边电力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在配臵电力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坚持电网安全稳定的原则。直接交易试点必须维护电力调度正常秩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参加直接交易试点的发电企业应按电力统一调度的要求,参与调峰;参与直接交易试点的用电企业,应遵守有序用电的规定,服从

6、具有法人资格、财务独立核算、信用良好、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内部核算的企业经法人单位授权,可参与试点。

7、扩大试点工作期间,有自备电厂的工业用户原则上不参加直接交易。

(二)发电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并取得发电业务许可证、单机容量在60万千瓦及以上火力发电企业(含核电);

2、参与试点的火电企业必须正常投运环保设施,并符合国家和省环保要求;

3、发电企业必须具有法人资格、财务独立核算、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内部核算的发电企业经法人单位授权,可参与试点。

三、电量安排

(一)现阶段,直接交易电量规模暂按全社会用电量(扣除燃气机组发电量)的2%安排,今后根据用电量的增长逐年递增。2014年安排95亿千瓦时(其中包含已实施的直接交易电量13.16亿千瓦时)。

(二)直接交易电量在安排全省电力生产时计划单列。交易电量按照月度进行分解,并列入月度电力电量平衡。

(三)省经信委在安排电力电量平衡时,会同江苏

企业应严格执行电网调度管理规定,参与调峰、调频,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应参与错峰、避峰,并按要求向电网企业报送电力直接交易相关信息。电力调度中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调度,并及时向用电企业和发电企业披露有关交易方面的电力调度信息。

(六)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应在组织、月度电力生产时将直接交易电量予以安排,并交由江苏电力调度中心执行。

(七)省经信委、江苏能源监管办对参与直接交易试点的电力用户、发电企业进行考核,动态调整,连续两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被取消准入资格:

1、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政策行为的;

2、电力用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再符合准入条件的;

3、发电企业之间、电力用户之间相互串通报价,操纵或控制交易市场和交易价格的;

4、电力用户将所购电量转供给其他企业的;

5、在规定期限内不按规定签订《直接交易购售电合同》的;

6、没有合法、正当理由拒绝执行签订的《直接交易购售电合同》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违反有关政策规定行为的。

六、交易价格

(一)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进行直接交易电量的价格协商,协商确定的价格为直接交易价格D。

(二)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电量的电度电价

P=直接交易价格D+输配电价+电网损耗价格+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公式1)

P=直接交易价格D+购销差价(公式2)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11

高虎城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工作,国务院相继出台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文件,成立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战略部署。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贸易在稳增长、调结构、转动力、惠民生、促就业、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找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着力点,掌握工作主动权。

高虎城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长14.5%,一跃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第二大国。201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我国货物贸易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但同时,我国服务贸易还存在规模较小、促进体系还有待完善等问题。要通过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为全国服务贸易发展探索路径。各试点地区要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以发展重点领域为抓手、以优化支持政策为保障、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导向等五条原则,把试点工作抓紧抓好。

高虎城指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各试点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共同推动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工作试出经验、试出成果,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更大贡献。

房爱卿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试点地区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特别是要认真学习高虎城部长提出的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开展创新试点工作的五条原则。各试点地区要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主动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对于试点地区提出的创新事项,各部门要统筹研究、给予支持。各试点地区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要因地制宜、找准重点、大胆探索,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浅谈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 篇12

一、要有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技能人才考核工作委员会

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具体工作由试点企业负责组织实施。试点企业应设立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和专业考评组等机构。考核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企业主管领导和人力资源、技术、生产、质检、纪检、工会等部门负责同志、高级考评员 (考评员) 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制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制度;制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审定专业考评组成员;审定合格人选等。考核委员会办公室是考核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主要负责:落实本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政策和制度, 完成考核委员会交办的具体工作。办公室专 (兼) 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名, 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和职工职业技能考评鉴定工作,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考评组应与企业开展考评的职业 (工种) 相对应, 原则上一个职业 (工种) 成立一个专业考评组。专业考评组组长由考核委员会中具有高级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担任。成员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企业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 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委派考评人员。考评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 评价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专业考评组主要负责:按规定标准和程序实施考评;及时处理考评中的重大问题;接受考核委员会、办公室、考评对象等各方的监督。

二、要有一个标准化的考评方式和内容

与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相比, 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评价内容上强化“四个要素”, 即注重职业能力考核、工作业绩评定、职业道德评价和理论知识考试。以职业能力考核和工作业绩评定为重点。职业能力考核重点考核技能人员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考核内容主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参评人员岗位特点拟定。考核方式主要依托工作现场和生产过程, 采取典型工件加工、现场答辩、情景模拟答辩、作业项目评定等方式进行。工作业绩评定重点评定技能人员在工作中取得的业绩和成果, 以及工作效率和完成产品质量的情况。技师、高级技师还包括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现场解决技术问题情况, 技术改造和革新等方面情况, 以及传授技艺培养指导徒弟等方面的成绩。工作业绩成果材料应在企业内进行公示。职业道德评价重点评价技能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岗位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采用上级评价和班组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重点考核本职业及本岗位相关的必备职业知识, 由试点企业会同各省辖市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理论试题应从国家题库中抽取, 对不符合企业实际的试题由试点企业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要求, 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岗位要求, 对国家题库确定的考核内容可进行30%的调整。考试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

三、要有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13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印发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主城各区环保局,市环保局北部新区分局,各有关工业企业:

为切实落实工业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工业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规范工业企业环保行为,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维护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我局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特此通知。

—1— 附件: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

二○一二年二月六日

主题词:环保

工业企业

达标

方案

通知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2年2月6日印发

—2— 附件:

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

试点工作方案

为切实落实工业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工业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意识,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规范企业环境保护行为,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确保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符合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维护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特制定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

一、试点目标、范围和原则

(一)试点目标:通过开展工业企业标准化达标评估工作,完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规范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行为,建立环境管理专业档案,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增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守法信用,提升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实现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二)试点范围:2011年确定的主城九区、北部新区的408家工业企业。其它涉及危险废物产生、收集、储存、利用及处臵等行为的工业企业或单位与辖区内其他工业企业均可参照本方案执行。

(三)试点原则

1.落实工业企业主体责任的原则。污染物排放工业企业是开展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达标评估的责任主体,必须按照《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细则》(见附表1、2、3)的 —3— 各项指标达标,并承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工业企业自主选择“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的评估单位,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受委托的评估单位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禁止弄虚作假。

3.坚持行业监督、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组织达标考核评估工作,监督和指导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试点工作,牵头指导监督市直管工业企业达标考核评估工作的实施,并对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评估工作进行检查;各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指导监督本辖区内其它工业企业达标考核评估工作的实施。

4.坚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的原则。工业企业对社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自身发现的问题必须主动及时有效整改。

5.坚持奖罚分明的原则。工业企业在2月20日前对社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自身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或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在本方案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均可免于行政处罚;对工业企业在2月20日后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中发现问题而工业企业自己未发现的,依法予以处罚;对未按要求整改的,予以按日计罚并追究工业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同时追朔前2年内环境污染或环境违法行为处罚。

二、试点评估内容、方法和级别

(一)评估内容

—4— 试点评估内容包括工业企业产业政策执行、清洁生产审核、物料消耗匹配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报告与维护情况、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环境风险防范、环保信访等环境保护管理专业档案。

(二)评估方法。

采取从源头、过程、结果等全面评估的计分确定评估等级的办法,实行企业自评、技术评估和考核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估分为公共类、危险废物类和环境保护管理专业档案,各按100分制计:无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公共类计分占70%,环境保护管理专业档案计分占30%;有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公共类计分占50%、危险废物类计分占20%,环境保护管理专业档案计分占30%。

(三)评估级别

评估级别分A、B、C三个级别:

A级—环保优秀工业企业:考核评估得分95分以上(含95分); B级—环保合格工业企业:考核评估得分85分至95分(含85分); C级—环保不合格工业企业:考核评估得分85分以下的。

三、实施步骤及工作程序

(一)工业企业自查自评主动整改阶段(2012年2月20日前)工业企业接到《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方案》后按照《工业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细则》立即进行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切实整改,同时委托有资质的评估单位进行评估,并向评估单位如实提供: —5— 企业基本情况、“环评”、“三同时”相关资料、污染防治设施及其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原辅材料使用清单、产品、产量生产报告表、污染物排放方式去向、工业企业内部监测报告及委托监测报告以及评估所需的其它材料。已开展环评或后环评、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业企业可不再另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评估,原环评或后环评单位、清洁生产审核单位有义务和责任按照此方案的要求进行复核评估,并帮助工业企业制定全面、系统、科学与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工业企业应于2月20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提交自查发现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工业企业可自主选择持有环评资质、环保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资质、清洁生产审核资质之一的单位开展评估工作。评估单位接到评估委托后,应按要求及时开展评估工作,编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对照《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细则》的要求,逐项进行调查、分析、论证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科学系统全面具体的整改对策措施,并对企业的评估级别提出意见。

(二)现场检查督促整改阶段(2012年3月31日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试点工业企业开展全覆盖的现场检查,对照《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细则》逐项提出现场检查意见,与工业企业和评估单位交换意见,并将现场检查情况反馈工业企业。工业企业要会同评估单位及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到位。

(三)环保部门考核评估阶段(2012年3月31日前)

—6— 各工业企业于2012年3月20日前提交评估报告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考核评估。各级环保部门接到工业企业的评估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开展现场考核评估,10个工作日内完成考核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在现场和媒体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公示期间应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对经核实反映问题属实的要重新进行考核评估,对经核实反映的问题不属实的,说明理由并出具考核评估意见和评估结论。考核评估结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书面告知工业企业。

四、奖励与惩罚

(一)奖励

1.被评为A级的工业企业,由考核评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环保诚信友好工业企业称号,在项目资金安排给予优先考虑,在各级各类先进评比中予以优先推荐。无主观故意违法环保法律法规且危害后果轻微的,可免予经济处罚。

2.对在评估过程中工作认真负责和评估结论真实可靠的评估单位,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原评价单位、清洁审计等单位主动自查并纠正错误且高质量重新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免于处理,表现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

3.在评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表扬。

(二)惩罚

1.被评为B级的工业企业,由考核评估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下达限期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未达标要求的企业实行停产整治。

—7— 2.被评为C级的工业企业,2年内不得安排环保专项资金;由考核评估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下达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决定,在限期治理期间发放临时排污许可证,限制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排放量,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的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关停并转。

3.被评为A级或B级的工业企业,出现以下行为之一的,直接降为C级:

(1)发生或引发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及环境污染事件;(2)工业企业外排污染物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是连续两次监督性监测不能达标的;

(3)有直排、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4.工业企业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提供数据或资料不实等致使环境影响评价、后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等结论错误或措施与实际不符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考核评估结果优于实际情况其评估结果无效,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工业企业负责,并依法追究工业企业法定代表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建立环境保护管理黑名单制度。环评、后环评、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等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等致使其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有明显问题的,原环评、后环评、清洁生产审核、污染治理单位不主动自查,也不主动纠正问题,不按有关规定修正或重新编制环评、后环评、清洁—8— 生产审核报告和污染治理方案的,或评估单位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评估结论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考核评估等级不符并造成危害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发现一次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直接给予评估单位、法定代表人与直接评估人员通报批评;发现两次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报有关部门按规定降低评估单位相应资质;发现三次及以上由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报有关部门按规定取消评估单位相应资质,并将评估单位、法定代表人与直接评估人员记入环境保护管理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对考核评估工作不斗硬影响创模工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纵容包庇评估单位或工业企业弄虚作假的人员,年终考核不称职,并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试点工作是一项创新的工作举措,也是顺应“创模”指标考核的要求,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业企业和评估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确保此项工作的按期完成。

(二)建立工作机制

1.建立现场检查制度。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工业企业要建立完善检查记录台账。工业企业加大检查、巡查力度,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现场检查发现涉嫌环境违法行为 —9— 的一律要立案调查取证,并现场发出处罚告知书,采样样品交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分析,并收集在线监控数据,市环境监测中心5日内出具监测报告。对立案的案件5日内提交市环境监察总队,除符合免予处罚条件的案件外,其他案件市环境监察总队必须在15日内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已立案又符合免予处罚的案件,执法人员要收集证据,工业企业应及时向市环境监察总队提交免予处罚的证据材料。

2.建立日通报制度:对主城各区、北部新区开展工业企业标准化考核评估试点实行每日通报,每个检查组和各区环保局于次日上午10时前将前一天的检查情况汇总反馈市环境保护局污防处。反馈的文书格式由市环保局统一制发。

3.建立周调度会制度:每周日上午9:30在市环保局一会议室召开调度会,主城各区环保局、北部新区分局、各现场检查组按时参加调度会,对本周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本周各区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措施。

4.建立月考评制度:每月对工业企业达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排名。

本方案由市环保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表:1.《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

细则》(公共类)

2.《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

细则》(危险废物类)

—10— 3.《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档案考核评分办法》(档案类)

4.《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公示规范》

5.《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考核评估 试点名单》

6.7.联系人:刘邮 箱:

(另行发文)(另行发文)二○一二年二月六日

潭 联系电话:89188787,*** cqhbwkc@126.com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篇14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思想道德建设为载体;以加强和完善乡村规范化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经济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完善服务、让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改进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坚持“依法办事、发扬民主”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社会行为,使社会服务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的原则,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着力解决基础性、普遍性、根本性问题,不断推动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坚持“统筹兼顾、民生为本”的原则,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坚持“广泛动员、共建共享”的原则,把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作为基本着力点,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动员和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努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总体目标。全面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法治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目标,以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和工作盲区为突破口,努力构建以精细规范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和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体系为基础、以网格化和数字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为手段、以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体系为支撑、以统筹有力的综治维稳工作体系为保障、以全覆盖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为统领的社会服务管理“四大体系”,并在特殊人群的矫正帮教和救助救治、社会保障工作、公共安全服务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全县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着力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有效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坚持城乡统筹,加快以农田水利、交通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行政职能配置,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站工作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2、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环境等问题。完善教育体系,优化教育布局。加强就业培训服务,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积极筹措、争取资金,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进一步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村卫生等服务网络,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做好扶贫解困工作。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推进覆盖城乡、健全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网络。以强化社会管理服务职责、创新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为手段,以农民就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健全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种养技术,引导和帮助农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加强科技服务,依托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及部门,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开展“培训到家、指导到田”的技术服务;制定和落实好各项“三农”扶持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健全基本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健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群众自助服务网络,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

(二)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着力加强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建设

4、强化源头治理,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坚决防止在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搞改革等前端环节因工作不当产生社会矛盾,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事后处置”到“事前防范”的转变,努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深入分析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制定对策和预案,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心理预期,切实从源头上遏制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倒查机制,加大责任查究力度,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开展。

5、强化排查调处,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坚持以综治工作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社会矛盾调处中的基础作用,着重构建综治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化解“四位一体”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要深化调解优先意识,创新建立全覆盖、立体化的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

6、强化群众工作,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机关干部下访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基层社会动态。严格初信初访化解责任。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接访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切实化解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建立网络受理投诉平台和群众信访热线电话,努力形成便捷高效的信访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畅通社情民意、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明确职责任务,加强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接待站点建设,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基础条件。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意见,并将办理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公正廉洁执法意识,从源头上杜绝信访案件的发生。

(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着力加强社会建设综合推进体系建设

1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党在社会领域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凝聚力覆盖,增强党组织服务社会建设的功能。深化“五有五能、五讲五比”争创活动。对经济发展滞后、矛盾纠纷突出、班子软弱涣散的村加大整顿转化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基层组织工作机制,确保有章理事。抓好村活动场所建设,确保群众有地方办事、有场所议事。加强“两新组织”服务管理。鼓励和支持有社会需求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展,积极推动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发展慈善类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群众组织,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14、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加强对现任的村民委员会干部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使其熟练掌握各项工作业务;加强对村委员会的领导,把村民委员会的建设纳入到议事日程,确定专人负责,研究解决村民委员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扶持和保护村民委员会兴办便民利民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给予税收和政策上的帮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两委”干群之间的凝聚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和“公益性岗位”大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工作待遇,逐步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和正常离职生活补助制度,加大奖惩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强化对广大党员的教育、服务、管理。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和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搭建党员参与社会建设的平台。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15、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推行乡、村干部服务承诺公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完善“一把手”责任制,推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推行镇干部联系村制度,探索联村乡干部与所联系村工作目标同考核、同奖惩,联系村的乡干部考核结果主要依据所联系村的目标考核结果、村民主测评结果和自身业务工作完成情况确定。积极推行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和大村村干部一周五天、小村一周三天集中办公或轮流值班制度。

16、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切实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试行党员旁听党政办公会制度,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民主恳谈、社会评价等制度,落实党员的知情权,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完善党员、群众定期评议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社区居务公开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保障和落实党员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涉及切身利益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建设,以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和设施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基层实际,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活动,不断提高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整合资源,建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整合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站设施、农民信箱、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万村联网工程等现有资源,完善电脑硬件设施建设。镇将建立集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住房、就业、计生、优抚救助、医疗、教育等信息资料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三)明确职责,建立网格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明确网格服务团队工作人员和网格党小组的工作职责,规范各层级网格管理和服务团队在管理网格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建立定期走访、上门服务、民主恳谈、信息维护、联系卡、工作汇报等工作制度,使乡村两级组织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四)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要按照工作目标、任务及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项目进展落实情况,加强工作推动力度。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XX年1月至2012年3月)。对试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提升,形成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工作经验。同时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优,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结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为各村、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梳理汇总好的典型和做法,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社会管理创新常抓不懈。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为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县委成立县委副书记贾志军为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贺宏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包钧泰,县委常委、副县长孙瑞平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指导有关乡镇和部门抓好试点工作落实。各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定试点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密切协同配合。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特别是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宣传教育。要着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法制教育,扎实做好“六五”普法,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宣传全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政策,及时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凝聚力量。

(四)严格考评奖惩。要细化社会管理工作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做到“任务、部门、效果、时限”四明确,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责任绩效考核,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配合不力、失责失职、行为失当造成矛盾激化、引发重大后果的,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的重要内容,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群众代表”评议制度,合力推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

试点工作方案 篇1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_大关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的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健全和落实纠风工作职责制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及时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为目标,建立集预防、发现、解决不正之风问题为主要功能的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遏制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发生。

二、工作原则

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把纠风工作寓于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在实践中应坚持以下五种原则,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原则;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原则;坚持发扬民主、依靠群众原则。

三、工作任务

这次试点工作,确定区教科局、区卫生局、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为首批试点单位,可选择与本单位工作相对应的2-4个课题,其他各相关部门及有关行业单位,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景开展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依据相关的1-2个课题,进取参加全区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经验交流活动。参加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职责落实机制

1、建立纠风工作职责制;2、建立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3、建立纠风工作考核办法;4、建立纠风职责追究办法。

(二)建立预防机制

1、建立政风行风教育制度;2、建立从政从业行为规范;3、建立公开办事制度;4、建立行政审批管理规范;5、建立不正之风处罚办法。

(三)发现问题机制

1、建立专项举报制度;2、建立不正之风问题举报受理和分析通报制度;3、建立纠风监测制度;4、建立热线受理制度。

(四)解决问题机制

1、建立不正之风问题和查处违规违纪案件的程序规范;2、建立案件转办制度;3、建立案件督办制度;4、建立案件通报制度;5、建立纠风办案考核制度。

(五)监督制约机制

1、建立明察暗访制度;2、建立行风监督员制度;3、建立舆论监督制度;4、建立纠风工作情景通报制度。

(六)建立民主评议机制

1、建立规范民主评议办法;2、建立社会承诺制度;3、建立问卷测评制度;4、建立工作考核制度;5、建立评议工作纪律。

四、时间划分

(一)5月初至5月中旬,学习调研,搭建制度框架。

(二)5月下旬至7月初,完成制度建设初稿。

(四)7月初至8月初,对制度初稿征求意见,修订完善。

(五)8月初至9月初,对制定的有关制度试行。

(六)9月初至10月上旬,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

(七)10月中旬,进行总结、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__大确定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反腐倡廉建设方针的实际步骤,是推动纠风工作深入、健康、规范、有效运行的重大举措,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必须要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职责,搞好组织协调;要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景汇报,为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供给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进取稳妥、逐步深入。一方面抓好确定的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的规划、重点和目标,在重点纠风项目和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是抓好现有制度的清理完善工作,搭建起本单位本部门防治不正之风长效机制的框架。二是抓好新制度的创立工作,针对新形势下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及时建立新的更加管用的制度。三是抓好督促检查工作。注重对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实用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扎扎实实推进。

试点工作方案4500字 篇16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概况

(一)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安排。

我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对各乡(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按板镇作为全县的改革试点。一方面是基于按板镇的硬件设施,有宽敞的办公场所,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是按板镇有很好的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特别的是股份林场改革试点,就是在按板镇做的,在当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虽然由于生产力还不适应先进生产关系的原因,使现在的股份林场也处在一个需要改革的时期,但必竟它是作为一个集体林权管理体制的试点,所以现在选择在按板镇来搞这个试点,还是有其优越的一面。

改革试点选好后,县林改领导小组充分考虑了按板镇的基本情况和各乡(镇)干部队伍以及林业技术人员情况,最后确定由没有调整以前的11个乡(镇)各负责1个村,林业局机关负责1个村,这样就将实施试点的12个村安排下去。在安排负责各村林改工作的时候,县林改领导小组也作了慎重考虑。首先由与按板接壤的乡(镇)负责其接壤的村,这样就将恩乐、勐大、振太、田坝、古城5个乡(镇)安排下去。其次,除上述乡(镇)负责的村外,按板镇负责了最远的罗家村,考虑到林业局的技术人员都安排到各个工作组的实际,所以安排林业局机关负责工作量较小的社区居委会。最后,再安排与按板镇不相接壤的三章田、者东、九甲、和平、里崴乡。负责各村的乡(镇)安排好后,按各乡(镇)抽调人员的不同情况,将县级各部门抽调的工作队员安排到各个工作组,最终形成了后来开展工作的工作队。

(二)改革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试点工作,从6月6日召开全县动员及培训大会开始启动,6月12日全体工作队员进村开展工作,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共有301个工作队员奋斗在林改第一线,共投入工作车辆96辆,其中个人投入的吉普车有14辆、摩托车70辆;外业共投入笔记本电脑24台、gps45台、手持罗盘30台、皮尺30个、测绳30根。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完成了12个村151个组的宣传动员、调查摸底、村组方案制定、确权踏勘、签订合同等阶段的工作;共召开村级动员会12场(次),召开组级动员大会166场(次),召开其他村民会议 场(次);发出林改通知书 份,收回原始山林证 份,调处林权纠纷 起,其中县际 起,乡际 起,村际 起,组际 起,户与户 起,发出勘界通知 份,区划小组宗地 宗,区划农户宗地 宗,签订承包(管护)合同 份。后面的工作紧接着将进行输机发证、建立档案等工作。

以上工作的完成,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们这支强有力的队伍长期奋斗的结果,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林改工作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那不是量田量地,那不是平地,那是量山量地,那是陡坡山地,田地有路,山多无路,又是雨季作业,晴时一身汗、雨时一身泥。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我们这些工作队员,不言苦、不叫累,亲人辞世不能守孝,家人有病无法照顾,摩托车烫伤了脚,甚至摔断了手、摔断了肋骨,等等等等,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但是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党不会忘记你们!对磨庆组许光荣的事迹,市委高书记已经作了批示,你们的工作作风值得弘扬。

(三)改革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

通过实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各级领导、我们的工作队员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进一步统一,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的氛围逐步形成。通过认真落实国家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激活林业经营机制,我县林改试点已初见成效,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社会投资造林积极性明显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有所增强,林农收入稳步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刚一开始工作的时候,群众表现出来的是对林改十分欢迎,但是对如何做,做到一个什么程度,做了以后有什么好处等还不是太理解。我们的工作队员有些思想还不够统一,认识还不到位,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政策界限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到位,对群众的解释不到位,甚至出现偏差;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整个工作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对如何开展工作没有底,思路不清;还有就是对林改的困难程度认识不一,有些同志认为太复杂,认为无法下手,有些同志认为太简单,没有去考虑过细的问题,遇到问题时不充分考虑前因后果就简单下结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通过不断深入学习市委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的《实施方案》、市林改办的《技术操作规范》和县里的《实施方案》、《政策问答》,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工作队员遇到问题能理性地进行思考,吃不透的、拿不准的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将问题带回,互相商量,找充分的法律依据,做出准确的结论和用可行的办法进行解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工作队员真正做到了思想统

一、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显著。

二是形成了各级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林改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是事关“三农”问题乃至全社会的一项大工程,不是单靠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能完成的。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是做得比较好的。应该说是举全县之力,抽了大量的工作队员,县级除林改办外还抽了63名工作队员,各乡(镇)也抽出了94名工作队员,加上按板镇抽取的工作队员,共有301个工作队员参加了林改试点工作。各乡(镇)、县级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也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这次林改工作,分别给予了精神鼓励,给予了资金、物质上的支持。广大林农群众、基层干部的积极响应、主动参与,使我县林改试点工作形成了各级各部门、上下通力配合的良好氛围。

三是增强了林农发展的信心。通过落实自留山政策和“谁造谁有”政策,明晰产权,签定合同,发(换)林权证,实现“耕者有其山”,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增强了他们发展林业的信心,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在林改的主战场,我们随处可见拉树苗的、挑树苗的、栽树苗的群众,这是我们林改试点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林改的一大亮点,我们的林农群众已经深刻认识到谁造谁有谁受益,已经认识到这是他们的绿色银行,他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已从过去的要我种树向我要种树转变。

四是强化了林农爱林护林意识。通过实施林改,明晰山林产权归属,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强化了林区群众护林意识。在林区,乱砍乱伐现象明显减少,林农护林防火意识明显增强,再者,采脂农户已意识到,他所采的树是他自己的,采割的强度已经在发生变化,从原来的宽割面深割沟向减小割面减浅割沟转变。

五是解决了部份历史遗留问题。以林改为契机,通过大力宣传林改法规政策,耐心向群众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解疑释难,化解矛盾,调处纠纷,有效解决部份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工作细致,处理得当,在改革试点工作中共调处各类纠纷 起 亩,其中县际纠纷 起 亩、县内纠纷 起 亩。

六是维护了林区的社会安定稳定。在实施林改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管严生态公益林,稳定落实自留山和责任山,放活用材林。特别是对集体山林的转让、租赁和承包行为,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操作,坚决杜绝暗箱操作、低价转让承包等损害集体经济利益的行为,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明白放心,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发生。自林改后,我县林改试点工作按程序办事,依法操作,到目前为止,没有由于不规范而引发新的矛盾纠纷,没有出现集体上访,未收到一封(含上级)批转的林改告状信,林区社会秩序稳定。

七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树新风、强作风、兴思茅”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林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还权还利于民”的惠民政策,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亲民爱民意识,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扎实的作风、过细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满意。林改工作通过民主决策,民主决议,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理解以及参与林改工作的热情,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林改试点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少数领导和工作队员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厌倦情绪,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一些村组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群众参与意识不够强;三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部分村组进度偏慢。等等这些问题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采取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

自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规范动作等方面加大各项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好机构建立、人员配备、宣传培训、经费措施等工作,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综合起来看,我县林改试点主要采取了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成立机构,确保组织到位。

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和联系林业副书记、分管林业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林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全面负责全县林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及组织协调、目标规划、督促检查和落实工作。改革试点按板镇也相应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机构,成立林改办公室,建立起了村、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二)、制定方案,确保指导到位。

我县在认真摸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全县实际的《实施方案》。林改方案从林改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任务、范围、工作方法、实施步骤及时间进度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地阐明和叙述。林改试点按板镇也在深入到12个试点村进行了摸底调查后,制定出《试点方案》。

(三)、加强领导,确保人员到位。

为确保林改试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县委、县人民政府切实加强林改工作的领导,以组织部、人事局文件形式抽调了县级部门单位领导、干部68人,责成除按板镇外的其他乡(镇)抽调了工作人员94人,投入了林业系统全部技术人员,加上按板镇工作队员在林改前线实际参加林改工作人员达301人。在抽调的人员中,我县重点抽调有丰富乡镇工作经验和懂林业业务技术的人员,其中,有大部分是从事乡镇工作多年的领导。

(四)、宣传到位,确保认识到位。

县委、政府及试点党委、政府坚持舆论先行,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林改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调动了广大林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为顺利推进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强化培训,确保技术力量到位。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林改工作队伍的建设,不但及时抽调人员参加市里举办的林改研讨班、培训班,还通过召开了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暨培训大会,对抽调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林改的政策法律、工作程序、业务技术规程等方面知识的集中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对林改知识的认识,加深对有关法律政策的理解,熟悉林改业务。林改试点按板镇也举办了培训班,对工作队员进行计算机、gps等设备使用和业务技术实地操作培训,并在试点中探索出“滚动培训”林改技术人员的方法,扩大了培训面,提高了林改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六)明确计划,确保经费到位。

为了确保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编制了林改工作经费列支计划,实行报批程序。林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共投入资金145万元,基本满足了林改所需要机器、设备采购和工作经费开支。给每个村安排了1万元的工作经费,加上市上补助的1万元,共安排了2万元的工作经费,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七)、依法依规,确保政策到位。

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严格按《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办事,保证林业经营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防止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八)、分类实施,确保措施到位。

在这次林改中,我们吸取82年林业“三定”的教训,不搞一刀切,对不同的村实行不同的改革模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集中讨论林改方案出台后,均以专栏形式公布,最后交付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林地林木落实产权登记后,再次张榜公布,无异议的依法签订集体林承包合同书,确保林农的合法权益。

(九)、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到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全新的工作,为确保此次林改试点工作质量,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我们重点把好了方案制定关、外业调查关、林权流转关、政策法规关和质量督察关,后面工作将严格把好确权发证关。同时,县林改领导小组及林改办领导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及时发现林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革按时保质推进。

(十)、分组包干,确保经验到位。

在林改试点工作中,我们采取了由没有调整以前的11个乡(镇)各负责1个村的方式开展工作,这样就等同于每个乡(镇)都实施了一次林改工作,这样有利于积累经验便于下一步全县林改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统一思想,再接再厉,为完成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

我县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目标:一是通过林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把282.5万亩林地的经营权落实到户、到人,明确产权,确立经营主体;二是通过林权登记发证,落实林农的处置权、收益权;三是通过配套改革,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和服务平台。到__年3月,只是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后面的工作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各级政府一定要切实增强加快林改进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正视困难,继续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具体讲,必须做到“六个继续强化,两个加快”:

(一)继续强化思想认识。实践证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是建立健全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确保林区安定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要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再次组织学习《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条例》和市、县《实施方案》,《技术操作规程》等法规文件进一步加深对林改有关法律政策的理解,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扎实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鉴于目前整个林改工作已从试点转入全面推进阶段,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林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林改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安排,分管领导要督阵指挥,建立起 “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要按照市里的部署要求,在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要建立正常的工作汇报调度制度,有关领导要亲自主持研究林改的配套政策,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在推进工作中解决问题。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工作组、督查组人员,抽调懂法律、懂政策、懂技术、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工作第一线,加强相关政策、法律和业务的培训,加大改革经费的投入和监管,切实解决人员不到位、经费落实的问题。林业主管部门要继续把林改工作当作当前的主要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做好政府参谋助手和各项服务工作。

(三)继续强化宣传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是这次林改工作的真正主体。各乡(镇)要通过标语、广播、召开各种会议等宣传方式,掀起新一轮宣传高潮,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林改政策,充分认识林改所能带来的好处,消除群众的思想疑虑,增强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法律政策的指导,积极为广大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提高他们依法维权、守法经营的意识。

(四)继续强化改革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总体上,林改要保持进度,但进度要服从质量,确保不走过场,不违反法律和规定程序,不违背农民意愿,不损害农民利益。我县各乡(镇)、村和民情、林情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不能照搬照套一个模式,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针对性措施,扎扎实实地把林改这件好事办实、实事做好。村级林改方案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讨论审议,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要加强督查指导,把重点放在村一级林改的政策法律指导和林改质量的监督上,并将事前指导与事后检查、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阶段性检查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确保改革的质量。

(五)继续强化任务落实。要确保改革如期完成,关键要切实强化责任,狠抓工作的落实。各乡(镇)要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以文件或责任书的形式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落实到具体的人,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确保责任到位。县林改办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季或每月汇总一次改革进度,及时通报情况。

(六)继续强化检查验收。市里近期将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方案,并组织对完成改革的试点镇进行验收。试点按板镇要及时对现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村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其他乡(镇)也要对照检查验收方案对逐步完成的阶段性工作开展检查验收。在检查验收的同时,注意发现问题,完善措施,确保改革进度和质量。

(七)加快林权登记发换证工作步伐。开展林权登记,发换林权证,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快林权登记发换证步伐,依法明晰和落实森林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对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及时、顺利地向林业经营者发放林权证,是检验改革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只有林权登记发换证工作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才算真正完成。因此,按板镇要依法规范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将登记发证的程序、条件和期限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按时发证,依法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八)加快相关配套改革步伐。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要加快相关配套改革步伐。一是深化商品林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是建立木材等林产品交易市场和森林资源转让市场;三是成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并逐步健全完善。通过建立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推动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逐步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

同志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__“三农”问题的有力措施,是我们实现资源增量、财政增收、村财增长、百姓致富的关键,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树新风、强作风、兴思茅”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勇担重任,进一步统一思想,再接再厉,努力完成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任务。

明确任务 狠抓落实 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

——在深化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苏明星

上一篇:银行员工服务礼仪培训下一篇: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