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精选9篇)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1

如何创新思路,提高行政效率,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共同思考的一道难题。围绕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资源,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研究,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这是提高执政能力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要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做到政府管理有进有退,管要管得好、放要放得开。切实解决好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当前,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做到凡是投资项目审批都要实行一站、一个窗口服务,切实做到高效便民。

科学调整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理顺上下级行政机关、同级行政机关不同部门之间职能的关系。就上下级机关而言,要合理划分事权。就同级行政机关不同部门而言,要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行政许可权的基础上,探索综合执法的新路子、新办法。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各级行政机关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

完善行政程序,严格依照程序办事。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在行政管理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事实上,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实体公正的实现有赖于程序公正来保障。没有程序的公正,就不可能有实体的公正。为此,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时应当依法行政,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行政行为的科学化、合理性,取得相对人对行政行为的理解、配合和认同,顺利实现行政目的,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防止暗箱操作,减少腐败,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转变观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从世界上看,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服务型的公共管理,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命令型”、“强制型”的管理方式,更多地探索和使用间接、协商、选择的方式,注重公众参与。各级行政机关要树立勤政务实、廉洁奉公、高效便民、优质周到的服务意识。切实把思想观念转变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顺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建立务实高效的政府,提高行政效率。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2

一、新时期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已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由于影响行政效率提高的内外部因素依然存在, 再加上“重管理、轻服务, 重经济、轻社会”的观念和体制机制依然存在, 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 就难免出现职能不清、责权不明、效率不高、不计成本等现象, 在有些地方甚至还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行政职能不清, 管理越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竞争就有淘汰, 特别是国有企业, 有困难政府帮一把, 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这是应该的, 但不能有事就找“市长”, 而不找“市场”, 不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入手, 不去适应和占有市场, 把一切问题推给政府, 让政府承担无限责任, 其结果是政府有限的公共财力不能用于宏观调控, 不能推进基础建设, 不能营造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 不能发展社会事业, 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且政府有限的人力也大量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中, 哪里还有精力去谋发展、谋长远、谋全局, 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管得过多、统得过死, 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表面上是加强管理, 实际上是占用大量的公共社会资源, 挤占大量的政府公共财力和人力, 把精力放在政绩工程上, 而真正的“雪中送炭”的事却显得力不从心, 出现本末倒置。

2. 政府行政权责不明, 管理错位。

新时期某些政府行政组织配置的不合理, 造成权责脱节, 有权无责, 有责无权, 权责不匹配, 权力的过于集中和过于分散并存,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决策、执行、监督职能配置不科学。在决策层面, 集体领导往往流于形式, “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在执行层面, 由于行政管理的政府垄断地位, 一旦决策程序完成, 执行部门或执行人员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式、方法操作, 只要执行时不发生偏差, 能否产生预定的社会效益, 执行层是不承担任何责任。在监督层面, 监督部门或个人本身就是裁判, 最终的结果无论是输是赢, 他们都是全身而退。那么, 试问行政管理的效率如何体现?一旦出现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 责任由谁承担。何况公共部门产出的多为无形产品和最终产品的非商品性等因素, 都给行政管理的损失评估带来难题。

3. 政府行政定性评估, 效率偏低。

近年来, 各地各级政府都在推进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应该说这在行政管理上是一种进步, 至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缺乏全面规划, 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 目标管理难免流于形式, 特别是在各地的目标考评中存在的四种现象值得商榷, 一是以点盖面, 重经济指标, 轻社会目标;二是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业发展。我们应该承认经济发展了, 但也要看到社会道德和社会精神文明的被忽视, 社会丑恶现象、腐败现象客观存在, 这是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三是由于行政管理的多元性、复杂性, 行政管理效果体现的滞后性, 导致目标管理绩效评估不进行测定或测定不精确产生的消极后果;四是定性目标多, 定量目标少。定性目标的考核评估往往采取粗放式的管理, 加上部门之间的目标又缺乏可比性, 常常是评定结果都未完成。

二、政府行政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行政效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 行政效率偏低从面上看主要由于机构不顺、宗旨不明;权限下侵、决策不优;手续过繁、工作懈怠;素质不高、人事不和;文山会海、手段落后等等。概括起来, 当前中国政府行政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管理的制度、体制模式相对僵化。

中国行政效率低下的一个深层的原因在于行政法规制度供给不足, 从而造成制度短缺。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 在计划经济时代, 由于过多强调中央集权, 民主法制进程极其缓慢, 长期缺少自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制度。由于缺乏制度, 行政行为的随意性、主观性和不规范性增加, 直接造成社会交易成本增加, 行政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加, 从而引起行政效率的低下。目前,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样面临着重大困难, 精简机构、安置和减少冗员的工作困难重重。另外, 人员安置到事业单位, 从机关编制上看虽然精简了, 但是事业单位却膨胀起来了, 从国家整个行政开支上来看, 一点都没有减少。

2. 行政法制不健全, “人治”现象依然严重。

法制的作用在于创造和维护一种社会秩序, 使各机构和相关人员按章行事,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而中国行政管理体系至今都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规范行政管理各个环节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典。虽然有一些单一的行政法规, 但都过于笼统、抽象, 而且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 操作性不强。再加上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完善的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的录用、培训、晋升、奖惩等事项不是按法规办事, 往往是按上级机关或少数人甚至个别领导人的意志办事, 从而不利于高效率地处理行政事务。行政法制缺损也意味着对行政权力的行使缺乏有效监督, 行政部门也就感受不到要提高行政效率的外在压力。

3. 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低, 竞争动力不足。

政府管理的高效率离不开社会化, 这是西方国家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政府公共服务本身具有公共性、垄断性而缺乏竞争性, 政府部门感受不到提高行政效率的外部竞争动力。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低, 社会多元投资主体难以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而社会需求是无限的, 政府财力又有限, 许多需要政府投资的紧迫的事情因缺乏财力资源而不能办理, 资源配置难以合理。政府管理的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缺乏, 行政权力得不到约束和控制, 行政人员缺少降低服务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冲动和热情,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差, 浪费了社会资源。

三、新时期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在整体分析当前中国政府行政效率偏低的表现的基础上, 针对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原因, 对如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把握, 应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去采集, 通过寻找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从而使行政职权最优化的发挥作用。笔者认为, 新时期提高中国政府行政效率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 转变政府职能, 精简行政机构。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定位中国的政府职能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所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调整要坚持市场化的取向, 把“市场失灵”作为界定政府的基本依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的职能应严格限制在宏观调控、提供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方面, 而把该由社会和企业承担的功能统统交还给社会和企业, 使政府能用好有限的财力资源, 把大的方面管住管好。转变政府职能当然要和精简行政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职能定机构、定岗位、定人员编制。重要的是要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精简的成果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避免反弹, 走出行政机构改革的怪圈。要强化政府开支的硬性预算约束, 迫使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增强节约成本的意识。要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当中形成“违反编制就是违法, 违法就是犯罪”的意识, 遏制行政机构自我膨胀的倾向。

2. 强化行政监督, 推行依法行政。

由于行政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都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 极易导致行政行为异化和以权谋私现象的出现, 并由此造成行政资源浪费和行政效率低下。所以, 为了及时发现处理上述问题, 必须建立广泛而强大的行政监督机制, 通过强制的手段, 提高行政主体实施不良或不法行政行为的心理成本;并加大对不良或不法行政行为的惩罚力度, 减少行政主体选择不良或不法行政行为时的预期收益, 迫使行政主体依法行政, 服从国家和人民利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行政行为形象的自我塑造。各级公职人员带头学法用法, 依法行政, 依法办事, 依法保障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权利, 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 树立良好的行政行为形象。良好的行政行为形象, 是保证行政行为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管理消耗, 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社会发展和进步。

3. 理顺内外关系, 更新管理手段。

只有理顺政府内外关系, 政府的职能才能科学界定和合理执行, 政府的行政效率才能稳步提高。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必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必须改进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 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 利用电脑网络平台公开政府信息, 加强信息沟通, 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行政成本;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和时限, 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改为“注册制”、“登记制”或“备案制”, 逐步同国际接轨。因此, 行政机关应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公文、传递信息、贮存信息以至进行行政决策, 各类行政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积极推行政府上网, 实行政务公开, 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张康之.行政伦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2]温来成.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5.

[3]王渊.关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6) .

[4]邹庆勇.论中国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 2007, (17) .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3

【关键词】行政管理;效率;素质;思想政治

当今社会不断进步,法治进程不断前行,行政管理的位置愈来愈突出,我们要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更加规范,这不光是关乎于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问题,更是关乎于政府的健康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认识到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性,认真总结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将效率提到最高,都有着极其深远的作用和意义。

1、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提高政府竞争的活力

政府在日常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是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政府行政管理经常是更加重视实际内涵,更加注重实效性,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够政府的需求,针对性的进行监控,及时调整,使得政府的管理工作更加具有灵活性。

所以,行政部门是当前政府的重要部门,能够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才是政府有效运转有效支撑,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另外,对于人员的思想状态的深入了解,正确引导,创设人性化的内部环境也是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责任。有了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政府才能具有强而有力的竞争力。

2、日常工作中,政治思想起到重要作用

在政府的日常工作中,行政管理可以说是复杂多变的,政府行政工作者时刻都要面对繁杂、微小而又大量的事务。可是,这些工作都不只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小片面。总的来说,行政管理主要有协调各个部门工作、管理、为各项工作服务的三大功能,这里管理是主旨,协调是中心,而服务是基本,我们行政管理主要的内涵就是服务。政府中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肩负着政府行政管理的工作实际落实,各项工作的实际操作,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一个关键。有了政府行政部门的各项工作,才能使得我们的各级人员从小而复杂的事务中解脱,更加着力从事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中。

就协调各个部门这一方面来说,政府行政部门肩负的是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与社会关系的协调,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之中,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各个组成机构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协调,使得整个计划得以更顺利的贯彻实施。也应该同时对于部门之间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的冲突进行调节,使得目标一致,团结合作,使得稳定正常的前行。

总而言之,行政管理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分析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政府效率是十分有意义的。

3、当前有两种问题并行于行政管理工作之中

(1)在政府管理中存在着一种“随性而为”的风气,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去做事。主要体现在不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关系、没有息息相关的工作步骤,或者没有章程可以依据,干部员工又埋怨自己不受重用,一肚子的怨气。这样将要打击下属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这样会造成干群之间的对立矛盾。

(2)“机关作风”的盛行,政府的行政管理干部,完全不按行政需求工作,多数在做的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表面文章,主要表现在:死扣教条,条目林立,咬文嚼字、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等等。这样的行政管理浪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大量消耗,华而不实,从来不为办事人考虑,把一个新时期的政府变成了旧社会的“衙门”。这样大幅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进而影响整个政府的效益。

这些都是在日常政府行政中存在的切实问题,依然成了政府发展的一种禁锢,现在发现问题了,只有解决问题是唯一途径。

4、针对两种问题而提出的对策

(1)健全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

要真正提高政府行政的效率,一定要提升政府行政管理的法规建设,健全必要的日常管理制度,真正的用制度和法律的形式推荐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要使得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高,一定要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法治管理程度。

(2)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繁琐的事务,行政人员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人员的各方面素质都决定着政府上传下达的效率。政府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加强政府各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和协调性,适应当今社会的竞争需要。

(3)针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和重点。上层机关主要是活动,是策划、调控全局,要追求整体效率,主要是领导方式、决策程序、组织结构等方面开展工作;中层机关主要是根据上层领导的意图和公司的发展战略,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联络工作。对于上级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并做好计划,同时做好指导、协调、管理工作;基层管理人员根据计划进行工作深入开展,使得上级计划、预期得到彻底实施。

(4)学会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行政管理工作。

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步伐。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互联网及各种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政府正在积累大量历史数据商务智能将数据仓库,创新业务模式.增加产品销售和营业收入。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在行政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府行政管理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政府规章制度,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摒弃“衙门习气”和“游击作风”,杜绝机关作风和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同时,要学习与借鉴国内外政府行政管理的新模式,提高思想素质水平,规范政府的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晖;试论提高我国公共行政效率[J];长白学刊;2003年05期

[2]刘绍春;提高行政效率途径的探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3]姜明安.服务型政府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行政法学研究》2008(04)

[4]杨渝婧怡;;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1期

[5]蔡纯东;;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提高的对策分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4

(甘政发〔2000〕70号 2000年11月24日)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驻甘各单位: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切实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和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特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要重点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各级行政机关承担着大多数法律、法规的实施任务,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法制化的整个进程。各级行政机关只有将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据法定活动规范和行为准则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严格依法行政,才能不断提高行政质量和效能,保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依法行政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加快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调节西部大开发中各方面的关系以及扩大对外开放,都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充发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把各方只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建设就能真正健康、有序、优质地进行。因此,各方面都应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必须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大力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二、认真贯彻《立法法》,切实加强政府立法工作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对于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贯彻落实。要把政府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密切结合起来,从我省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审慎确定每一个立法项目。对关系全省改革开放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立法项目,要深入论证,重点研究。要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改善投资环境、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教育和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的项目作为今后

立法工作的重点。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要及时进行清理、修订或废止。在立法工作中,要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反映民意,真正使各项法律规范明确具体,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立法工作必须以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立法,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防止部门通过立法手段,违犯政策规定,膨胀部门权力和利益。要进一步加强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认真审查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那些同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的,应依照法定程序予以撤销或责令其修订、废止。要加强政府立法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切实解决立法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政府立法程序,积极探索和改进立法方式。重点立法项目要逐步推行由政府法制机构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综合调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的立法起草方式。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立法听证制度、专家学者咨询论证制度,聘请立法顾问参与立法工作,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努力提高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要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严格界定行政执法权限,实现政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要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的规定。任何行政执法机关都不得向下级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下达罚款指标,不得设立“小金库”。要认真实施行政罚款与收缴分离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大对实施情况有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败。实行执法公示和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各行政执法机关要从“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出发,将本部门的执法依据、权限、程序、标准、结果以及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投诉举报方式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积极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将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执法职责进行分解细化,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做到分工明确,职权清晰,责任到位。通过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县乡两级行政机关处在行政管理的基层和第一线,承担着大量的具体行政执法任务。因此,要作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点,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奖优罚劣的原则,制订行之有效的评议考核标准,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评议考核,并将评议考核结果作为评定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工作成绩,选拔、任用、晋升干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以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和优化国家公务员队伍结构。大力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坚决杜绝聘用合同工、临时工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录用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切实把住

进人关。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四、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

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积极配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搞好各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要自觉接受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司法监督,虚心听取他们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和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和答复。要自觉地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重要情况和冤假错案,要及时、公正处理。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各部门的监督,把上级机关的监督与监察、审计、财政等专项监督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及时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无论是对直接责任者还是负有领导责任者都要依法追究责任。要严格执行国家赔偿和行政追偿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坚决防止和消除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腐败现象,纠正不顾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

五、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

严格实行依法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责任在政府,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人是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责任,率先垂范。要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听取汇报,组织考核,加强规划和督导,及时研究解决政府立法、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依法行政落实到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确保本地方、本部门严格依法办事。

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各级行政机关要通过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努力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重视和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在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繁重,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和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这次机构改革中关于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精神,在本级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一定要使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与本地方、本部门政府法制建设任务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新形势相适应。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总结、完善、推广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努力探索依法行政工作中的规律和特点,用以指导工作实践,全面、扎实、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0年11月24日 实施日期:2000年11月24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5

高清惠 易青

今年以来,宜都市农业局在推进电子政务,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服务方法,突出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组建专业队伍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局党委一班人在研究电子政务工作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电子政务,有五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在新的时期对政府管理进行优化;二是通过构建电子网络政府,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三是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增强政府的服务能力;四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五是能够提高公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正是因为电子政务意义重大,作用明显,从2007年年初开始,该局开始着手电子政务建设,成立了一支由5人组成的专业队伍,到今年第一季度,这个局的电子政务工作已初显雏形。传世私服

为了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管理好宜都市政府门户网站农业网,今年三月,宜都市农业局又根据都政办发[2008]60号、6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该局实际,成立了宜都市政府门户网站农业网站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由分管机关的副局长胡诚任组长,成员由办公室及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专班负责《宜都农业网》、宜都农业局行政服务大厅触摸屏、政府门户网站农业网等的维护和管理。明确了信息员和信息审核员,规定了各自的职责。并明确规定,该小组接受宜都市农业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其工作绩效纳入当年考核范畴.早在2003年,宜都市农业局为了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利用因特网,创建了《宜都农业网》,通过不断地摸索、发展,目前《宜都农业网》成了我市农业科技人员大展身手的舞台、农业实用技术及时发布的平台、农业政策法规、党的惠农政策的宣讲台、也成了我市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宜都农业网》拥有了30000余户固定的读者。近几年来,《宜都农业网》发挥了4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进一步扩大了全局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二是推动了互联互通,达到了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电子政务效能。三是集全国农业专家的智慧、全国农民致富的经验,介绍给我市的农民,推荐到我市的农村,从而推进了信息共享和农业业务协同,提高了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四是利用电子政务推广机遇,加强人才培训,使我市农业人才更好地利用现代载体,及时更新知识,掌握过硬本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增加经费投入,培训专业人员

1、不断完善基础设施。2007年,宜都市农业局借助我市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东风,设立农业局行政办证大厅,以方便农民、农业企业的办证,开通了农技110、12316服务热线,方便农民的咨询和投诉。同时,在全局推行电子化、无纸化办公。今年初,市农业局一是在去年农技110试运营的基础上,添置新的电脑、办公桌、大屏幕电视等设施,并与市电信局联合,成立农技110工作室,安排专班,进一步完善了110、12316服务热线、11986110语音服务和专家热线服务。二是添置触摸屏,安放在农业局办事大厅,将农业局的办事指南、机构职责、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信息输入显示屏中,方便群众办事和查询,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安装显示屏,安放在农业局办公大楼楼梯口,一方面将当前工作动态、时事政治等以视频的形式告示全局工作人员,提醒我局工作人员时时以“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为已任。另一方面,增加了人性化设置,使我局干职工的紧张心情得到舒缓,体现了一个集体的关怀和温暖。今年来,该局响应市委、政府的号召,投入了二十多万元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2、构建了电子政务的框架。随着《宜都农业网》、宜都政府网站群农业网、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使用,加上我局的“农信通”等平台,宜都市农业局电子政务框架基本形成。

3、造就了一支专业队伍。一是采取送出去的办法,到武汉学习网络的基本知识,到目前为止,宜都市农业局共组织了五批次23人到华中农业大学开展计算机培训,进行为农服务知识的更新。同时,利用每周星期一的“我为三农大家谈”,采用幻灯片的方式,轮流介绍本行业的最新动态。既提高了农业局广大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提高了农技人员的电脑应用能力,培养了一支不走的为民致富的队伍。

三、规范政务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1、制度建设有了新模板。以前,该局习惯性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挂在墙上。现在,每个人有了电脑,局里各项规章制度再也不必张贴上墙,只要将它们输入电脑,发到每个人的邮箱,顺畅的网络就会将之通知到每一位员工,员工一接到邮件,及时反馈信息。电子政务的开通,为我局制度建设提供了新模板。

2、政务公开有了新窗口。农业局的政务公开以前一般通过公示栏,将全局应该公示内容进行公示,由于受版面的局限,公示的内容少,时间有限,而且只有本地或经过公示栏的人才能看到,范围很窄。电子政务的出现,为该局政务公开增添了新的窗口,由于具有无限的虚拟空间和永久时间,他们不再为版面有限发愁,也不用担心所公示的内容因时间久远而发黄、字迹模糊。而且内容越做越全面,吸引的观众越多,网站办得越来越好。同时,不仅本地能看到公开的内容,远在万里之外的,只要有电脑和上了因特网的,鼠标轻轻一点,所有公开的内容便一目了然。2006年3月,一位在非洲援外的宜都人,通过浏览该局的《宜都农业网》,就知道我们市在进行机关效能建设和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3、信息发布添了新平台。《宜都农业网》、《宜都政府门户网站群农业网》等电子政务的开通,为该局的信息发布增添了新的平台。尤其是农业系统,技术人员白天大多深入到生产的第一线,在乡下或者偏远山区,办公室几乎没人,打手机信号又不好,浪费电话费不说,效果不如意。自从有了电子政务,全市农技人员白天可以诚心诚意为民服务,不必担心信息不畅的问题,晚上回到家中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上级单位、局办公室所发布的会议通知等信息尽收眼。

4、行风建设有了新拓展。“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是农业科技人员的行为准则。有了电子政务平台,一方面可以把他们的工作方法、工作成绩向社会汇报,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议。另一方面,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学习本行业其它人员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今年灾后反思调研征文活动就是如此。面对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宜都市农业局开展了灾后反思大讨论活动,局里要求农艺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根据各自的专业,撰写一篇调研文章,发表在《宜都农业网》上,反思今后遇见像今年这样的冰雪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办?宜都市植保站曹昌明说:“这次讨论,意义重大,既增强了我们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我们业务素质,又为我们对今后抗灾救灾积累了经验。”

5、办事效率得到新提高。今年我市成立了“农技110专家服务组”,“农业事故鉴定专家组”。网络有粮油、特产、水产、畜牧、蔬菜等几大产业的51名专家,为我市农民提供所需的技术咨询、农业事故鉴定提供了平台。三月25日,红花套镇杨家畈村村干部、村民组长及村民代表一行来农业局投诉,理由是该村5、6、7三个组的部分柑桔树连续三年落叶无收,村民怀疑是受到某企业的烟雾污染,村民意见很大,情绪激动,请农业局派专家进行鉴定。农技110接到报案后,由总农艺师李绪品挂帅,迅速成立专家组,并聘请宜昌市农业局专家作顾问,对该村投诉的500亩“受灾”田块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写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证

明是病害所致而非污染,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及时有效地消除了村民的怨气,化解了村民与企业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截止到四月末,农技110共受理群众咨询134次,涉及到我市及枝江、当阳、夷陵区等市区的柑桔、油菜、西瓜、早稻、银杏等作物的栽培管理。其中,在线现场解答51次,专家到现场83次。共接受群众投诉209起260人次,涉及到药害、肥害、苞谷和水稻的发芽率低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地得到了解决,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0多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的正当权益,化解了农民与生产厂家、经销户之间的矛盾,深受农民的欢迎。中笔村一组曹传兵说:“感谢农业局的专家及时给我排忧解难,让我当天就换回了谷种,如果没有农技110,不知要拖到那一天。”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6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通知》(浙依组办〔2011〕1号)等规定,结合本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实际,现就全面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是指在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后,行政机关负责人按照本通知的要求,作为本单位的代表出庭参加人民法院依法组织的行政审判活动的行为。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既有利于增强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也有利于促进一线执法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纠纷。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是体现社会管理规律的要求,适应时代需要,符合人民意愿,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也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对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行政机关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行政诉讼中积极做好出庭应诉工作。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范围和要求

(一)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范围。主要包括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省以下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等法定代表人、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或者行政分管负责人。以市人民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由相关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负责出庭应诉,重大案件由市长或分管副市长出庭应诉。

(二)出庭应诉的行政诉讼案件范围。下列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1.本单位每的第一件案件;

2.原告10人以上的案件;

3.社会影响较大、案情复杂或者对本行政机关执法活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

4.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行政机关败诉、二审开庭审理的案件;

5.行政赔偿诉讼案件;

6.人民法院或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认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的案件。

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对社会关注度高或者认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更有利于化解争议的行政案件,可以建议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对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提出的建议应当认真对待,积极出庭应诉;不出庭应诉的,应当向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书面说明情况。

(三)出庭应诉的相关要求

1.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是以本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的第一责任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代理人共同出庭并负责行政诉讼的答辩、举证、质证等具体事务;行政机关负责人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由本单位的副职代为出庭应诉。

2.按规定应当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因故不能按期出庭应诉的,应当在开庭5日前向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书面说明理由,并抄告人民法院。

3.提倡和鼓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除规定应当出庭应诉外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规定应当出庭应诉外的行政诉讼案件未能出庭应诉的,应当指派本单位熟悉业务的其他工作人员出庭应诉,或者聘请律师与本单位熟悉业务的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出庭应诉。

4.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较多或行政执法任务较重的行政机关,如本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超过10件的,其负责人至少出庭应诉2件,且每年应当至少一次组织本机关工作人员或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审判旁听。

三、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机制

(一)建立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与市人民法院定期联系制度。为及时、准确掌握涉及全市行政机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情况,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每月一次与市人民法院进行沟通联系,了解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和审理情况,并根据市人民法院提供的信息,做好月度总结梳理工作。每一季度初,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将上季度发生行政诉讼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汇总并抄告市人民法院核对确认。

(二)建立个案全程跟踪制度。被诉行政机关收到人民法院有关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文书后,应当在3日内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在收到相关法律文书后,应及时了解案情,并视情向应诉行政机关发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通知》,督促该行政机关做好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准备工作。案件审理中,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派专人旁听案件庭审过程,了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

(三)建立行政诉讼案件备案登记和报告制度。行政机关收到案件审理结果后,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诉讼文书复印后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也要及时形成书面报告,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

(四)建立监督指导制度。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加强对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检查和监督指导,定期将相关情况向全市行政机关予以通报,并报告市政府。

四、加强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从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发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在防范诉讼风险、确保案件质量和解决行政争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好行政应诉出庭工作。在收到行政诉讼应诉通知书后,应诉单位负责人要及时听取情况汇报,组织人员认真研究案情,落实应诉工作各环节的责任人、具体职责以及相关要求,并仔细、及时审查答辩材料,严格把关;对规定应当出庭应诉的行政诉讼案件要亲自参与协调、出庭应诉。

(二)完善评议考核。市政府将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范围,根据各行政机关的案件数量、社会影响、人民法院裁判结果、纠纷解决情况等各种因素,结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状况综合考量,作为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之一,并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在每年的考核办法中予以确定。对连续两年达不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要求的,取消该行政机关当依法行政评优的资格。

(三)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对以本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应当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工作责任。对行政机关负责人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出庭应诉、因未依法应诉或举证等导致行政案件败诉、未自觉履行人民法院裁判义务、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出庭应诉活动中存在其他违法或失职行为的,或者对本机关的行政败诉案件反映出来的问题未进行整改而导致因同类问题多次被人民法院判决败诉的,要给予通报批评,甚至行政问责;因上述原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五、附则

本通知印发后,《余姚市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暂行规定》(余政发〔2006〕28号)停止执行。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7

中共新乐市纪委

新乐廉政网 2009年07月03日

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的反腐倡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项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今年四月份,石家庄市纪委召开会议,在全市全面推行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我们新乐市纪委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坚持以省委1号文件和石家庄市委13号文件为统领,精心实施,规范操作,由“点”到“面”,突出做好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管理这个基础性工作,使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我们的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精心组织

省、市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会议将我市列为全省11个重点县市之一后,我委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一是统一思想。思想作为指导工作的先导,必须先解决认识问题。为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集中学习省委1号文件和我市制定的《实施方案》,认真学习省纪委副书记吕忠国同志、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文起同志的讲话,弄懂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反复观摩省卫生厅等单位制作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专题片,并对照专题片先后4次召开研讨会和交流会,弄清其方法步骤,使大家统一思想,强化对这项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是健全组织。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面广、线长,涉及全市46个行政执纪执法部门和12个乡镇,有的单位还设有基层所站,仅职权目录就达3878项,现在要在原职权目录的基础上进行再清理,并且一一进行分解,查找出风险点,因此,更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在原有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人员,强化力量,配备了4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落实情况的指导和检查,特别是风险点的查找和确定。

三是明确重点。虽然前几年我们一直在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并初步实现了电子政务,网上监察,动态运行。但开展监控机制建设,特别是廉政风险点的确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如何搞,怎样才能抓出成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经过认真筛选,明确市政府本级、市卫生局、市教育局、邯邰镇等10个单位为监控机制建设重点单位;明确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资金发放使用、“三年大变样”重点工程市南环路翻修改建、绿化美化工程和京新大街改造工程等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的行政权力运行情况为监控重点。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行。

二、理清思路,把握关键

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关键是找全、找准、找深廉政风险点,这是基础,是前提。按照省委《意见》中的“四个要点”和“全省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推进会议”上吕忠国书记提出的“要全面、准确、深刻查找廉政风险点,科学客观地进行廉政风险评估,制定出针对性、系统性、操作性强的风险防范措施”的要求,我们坚持市长带头、副市长各负其责、分管部门领导亲自抓,全面进行了清权确权、风险评估。

一是重审行政职权目录。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等文件精神,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市长、副市长到部门领导、科室(站、所)每个岗位人员对所承担的行政职权,我们又一次逐一进行了再清理、再核实。根据清理后确定的行政职权,重新对每项权力进行梳理,做到流程完整、环节清晰、表述准确,形成了一份全面、合法、准确的“权力清单”。

二是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按照“廉政风险点有多少就找多少,确保无遗漏”的要求,为确保风险点查深、找准,我们采取“自己找、群众点、代表评、组织审”等方式,对每个岗位、每项权力全面进行了查找。截止目前,共查找风险点4136个,涉及岗位517个。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突出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现在,我们共评出国土局、建设局等重点部门24个,建设局规划科、拆迁办等关键岗位108个。

三是科学设定廉政风险等级。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按照风险程度,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等级。到目前,共确定A级廉政风险点453个,B级廉政风险点1264个,C级廉政风险点2419个。其中:查找市长廉政风险点16个、副市长23个,乡(镇)长、副乡(镇)长廉政风险点78个,局长、副局长廉政风险点363个,科(室)主任、副主任廉政风险点3656个,并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详细绘制了“新乐市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监控示意图”,用红、黄、蓝进行了标示,做到了醒目直观。

三、完善制度,扎实推进

在全面完成风险点查找评估,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于源头防治腐败,坚持既重视防范措施的制定,更重视防范措施的落实,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监控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旁听制”和“会审会”制度。在政府本级常务会议实行“旁听制”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各行政执纪执法部门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研究中,都要实行“旁听制”,并规定旁听人员尽量对所议定的事项和内容提前了解和知情,人员主要从原市级领导和专业人员、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6类人员中选择。对政府及各部门“会审会”也明确提出要求,凡应该上“会审会”的议题不能以其它决策形式代替;凡“会审会”做出的决议不能以其他决策形式更改;凡对有关法定许可事项和行政确权、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措施出台等方面的事项,均需通过“会审会”进行决策。

二是进一步完善重要权力动态公开制度。我们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站和新乐廉政网站开设的“动态公开”专栏等载体,全面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动态公开重要权力风险点、权力行使过程、办理结果和举报投诉电话。做到凡A级风险点的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至少在两种以上公开载体实行动态公开,B、C级的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至少在一种公开载体实行动态公开。同时,还要求各单位在原公开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动态公开制度,即时公开本单位、本部门的廉政风险点。

三是实行岗位廉政风险提示和预警警报制度。工作中,我们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廉政风险三级预警实施办法》,定期对行使A级廉政风险行政权力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利用保廉承诺、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廉政谈话、函询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风险提示,做出专门记录,纳入干部作风档案。对采集到的风险信息,在深入分析其危害性的基础上,由市纪委监察局划分为“A、B、C”三级预警。针对三个预警级别分别填写红、黄、蓝不同颜色的《廉政风险预警警报》,并对被预警单位或个人下发《廉政风险预警警报》和《廉政风险督办书》,向被预警单位或个人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和防控要求。

四是严格实施廉政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对照查找和评估出来的廉政风险点,按照职责分工,我们要求所有在岗人员人人填写廉政风险评估报告,层层签订防范承诺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新乐市关于对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投诉举报的处理办法》和《新乐市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问责办法》,对预警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执行、不主动化解廉政风险的行为,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行政问责,纳入年度考核,进入干部作风档案。目前,我市共填写廉政风险评估报告书58份,签订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书467份,建立干部作风档案720份。

四、措施得当,初见成效

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其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根坚固的监控链条,构筑一个科学规范的制度基础,编制一个疏而不漏的惩防网络,营造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廉政文化,我们新乐市通过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防范措施,实行廉政风险评估管理,使预防腐败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和相互统一,实现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再延伸、再拓展。从推行这项工作近三个月的实践看,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廉政风险点的设立和公开、干部做出的廉政风险承诺,以及对每个干部行政权力行使的全程监督,使广大干部深刻意识到了自己手中权力的意义和风险,依法行政的意识普遍增强,较好地防范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同时,通过风险提示和拉响预警警报,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干部执政为民、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浓厚氛围。

二是纪委监察局的职能作用更加突出。通过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使纪检监察部门能够全程、动态地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更加及时和有效地维护了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2009年,全市反映国家工作人员问题的信访率同比下降35%,查实的违纪案件同比减少25%.通过抓重点领域的监控机制建设,促进了重点工程的规范、安全、节约建设。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投资项目12个,完成投资3.2亿元。

三是全市各项工作显著提速、提质。一方面加快了城建进度。今年我们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新增投资16亿元,建设21项重点城建工程,到年底,将再有13项工程竣工。另一方面推进了工业项目建设。已申报省级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70.2亿元;总投资2亿元,年屠宰生猪120万头的雨润集团项目已正式开工;石家庄焦化集团焦炉易地搬迁改造、金石化肥生产装置技术改造、智能化汽车安全气囊产业等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达到21个,总投资55.3亿元。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8

【发布文号】国科发政字〔2004〕411号 【发布日期】2004-10-31 【生效日期】2004-10-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科技部关于全面推进科技管理依法行政的意见

(国科发政字〔2004〕411号)

机关各厅、司、局,直属机关党委,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科技管理依法行政,部党组讨论通过了《科技部关于全面推进科技管理依法行政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科技部关于全面推进科技管理依法行政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部门,现就全面推进科技管理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科技管理依法行政的极端重要性

1.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依法行政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部作为归口管理全国科技工作的国务院综合职能部门,承担着公共科技资源管理与分配、科技活动评价、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等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科技管理依法行政,被赋予了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的特殊使命。科技部全体公务员必须从事关国家科技进步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彻底改革科技管理工作中已经不适应依法行政要求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主动并善于运用各种法律制度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切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把依法行政真正落实到科技改革与发展事业的进程中,落实到科技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争取率先建成法治政府部门,为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实现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严格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2.改革科技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职能。继续深化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正确处理科技行政管理与市场调节和社会自律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通过自律实现管理的科技工作,要通过创造环境发挥扶持和引导作用;对确需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科技工作,应当明确管理目标、管理标准、管理规则和监督责任,更加注重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实施管理,不断提高科技行政的效率。

3.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行政许可和非许可行政审批。对于科技部保留的6项行政许可项目,包括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登记、限制出口技术审批、实验动物原种进口登记单位资质认证、实验动物许可证等,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尽快出台相关配套制度,保证许可项目在条件、程序、步骤、期限等方面规定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实现行政许可工作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要强化监督检查,对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合法性、受理、审查、收费等程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行政许可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对于我部保留的13项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包括涉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含基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认定、科技展览和重大国际性科技活动审批等事项,也要完善规章制度,在实施审批中遵循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同时,要按照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求,逐步实现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切实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4.对于取消和调整的科技行政审批项目进行管理改革。要根据这些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类研究,确定改革措施。对于应当交由市场中介组织管理监督的科技查新机构业务资质认定、技术经纪人资格认定、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评定等项目,要扶持和组建行业协会,研究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对于取消行政审批的全国科技成果展览会及技术市场交易会的审批、常设技术交易场所的审批、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审核、机电产品进出口登记等项目,要从审批向行业规划、政策制定、引导监督方式转变;对于由行政审批转为常规管理或者转变管理方式的农村技术市场工作试点单位审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创新试点审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等项目,应当转交地方或者社会中介机构,并尽快修改或出台相关制度,防止出现管理真空,保证相关工作平稳过渡。

三、继续推进政务公开

5.依法、及时实施政务信息公开。要按照切合实际、循序渐进、积极推进的原则,确定政务公开项目。对于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我部及内设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工作部署、国家科研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及其经费预算,各类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以及工作纪律、投诉程序等有关事项,要遵循相关程序和规程予以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其它政务信息也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

6.尽快制定《科技部政务公开工作暂行办法》。要按照国务院要求,尽快出台我部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规定,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基本要求、组织领导、原则、主要内容、审定程序、督察机构、奖惩制度等提出明确规范,促进我部政务公开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7.不断拓展政务公开方式和途径。要充分利用我部门户网站、各专门网站、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现有渠道,方便社会公众和广大科技人员对公开政务信息的获取和查阅。对于涉及重大变革和重要举措的政务信息,可以通过举行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要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渠道,按照《立法法》的要求,尽快创办《科学技术部公报》,使其成为我部法定的、权威的公开渠道。

四、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检查

8.切实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实行层级监督和自我纠错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妥善解决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要严格实施《行政复议法》,尽快修订出台《科技部行政复议实施办法》,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保护科技人员、科研机构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管理行为的重要作用。

9.积极配合审计、监察部门开展专门监督。驻部审计局、监察局是代表国务院审计监督财政预算执行、监督公务员廉洁从政等的专门监督机关。要主动创造一切便利条件,支持他们开展审计监督、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自觉接受他们依法作出的监督决定,并切实改进工作。

10.严格执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归口审查制度。认真落实《科技部规章制定程序的规定》,凡是科技部代为起草或者参与起草的法律、法规以及科技部令和规范性文件,必须由我部法制工作机构归口审查。法制工作机构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和《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要求,严格履行归口审查职能,确保我部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杜绝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同时,要按照《立法法》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将我部制定的规章和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规定程序及时报送国务院备案审查,保证国家法制统一。

五、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科技行政决策水平

11.在坚持和完善专家论证咨询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国务院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有效机制。继续坚持专家论证咨询制度,逐步推行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同时,要建立有效渠道,引导社会公众、地方政府和国务院其他部门参与重大科技事项决策。对于重大科技立法项目、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措施等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对于涉及地方和行业科技工作的决策事项,要通过举办座谈会、现场调研等方式进行充分论证,事前征求意见,事后及时通报,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12.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动态调整制度。部内各单位要确定专人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及时收集信息,对需要调整和完善的决策提出建议。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促进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审慎决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减少决策失误。

六、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全面规范科技行政管理行为

13.重视和加强科技立法,把科技工作纳入法制轨道。要适应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改变主要用“红头文件”实施科技管理的方式,更多依靠法律手段管理科技工作。全面梳理科技行政管理职能和管理措施,研究建立规范科技行政管理行为的规则和程序。认真分析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普遍性、共性问题,提出制度化的解决措施,积极争取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和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或规章,做到立法进程与改革进程相适应,保障科技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于被新制度取代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予以清理和废止。近期,要切实抓好《科技进步法》修订起草工作,深入开展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中介机构、科研机构、生物安全、信息技术安全等立法研究。

14.加强科技立法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到201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要求,系统研究科技事业发展中的各种法律关系,提出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相对完备、协调统一的科技法律框架体系。部内单位要根据业务和职能,提出全面、具体的立法需求,法制机构要汇总形成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并根据难易程度、紧迫程度、成熟程度,形成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持续不断地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工作。同时,要大幅度提高科技立法质量,各项具体立法工作要明确立法目标,遵循上位法所确立的原则,所提出的主要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合理调整各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有效保障和促进科技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七、加强宣传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15.实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要将我部已经开展的邀请法学专家讲法的做法经常化,实行领导干部的学法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邀请有关法律专家和法律实务人员讲授宪法以及科技、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各单位领导干部要主动参加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

16.分期、分批、分类开展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培训教育。要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宪法以及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门法律知识。要按照学用结合的原则,对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准确理解、全面掌握、正确执行相关法律规定。要尽快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作为公务员考试录用、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

八、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7.加强科技管理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我部已经成立了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领导小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各有侧重,目标都是推进我部依法行政工作。为加强统筹协调,科技部决定将以上三个领导小组合并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部依法行政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监督检查,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监督检查有力、保障措施完备。部内各单位要“一把手”亲自抓,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确保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

18.加强对地方科技依法行政的工作指导。要积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通报我部依法行政工作进展,加强地方经验交流与工作培训,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全面推进科技系统实现依法行政。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篇9

我带领本局干警全面分析了审判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审判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求本局干警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判管理,实现强管理、促规范、提质效、争进位,全面提高执行质量、办案效率,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推进审判管理规范化。坚持用制度管案、管事、管人。进一步规范执行程序,注重法官司法礼仪等问题。完善案件合议制度,细化合议庭工作程序,解决合议形式化、简单化、走过场问题;加强庭务管理,合理确定办案基数,局长带头办理大要案,抓好重大疑难复杂和新型案件的学习研讨等,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强化执行文书质量管理,规范文书格式,提高质量评定标准,完善执行工作制度,重点抓好提级执行、交叉执行、执行联动、执行退出等相关制度建设。

二、着力促进执行工作管理提档升级。执行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程序方面的工作情况,及时、准确录入详 1 细信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强化执行工作的动态监督、管理和指导。

三、加强执行和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诉讼利益是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在思想上为民、程序上便民、实体上护民、作风上亲民,努力做到洞察民情、知晓民意、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实现执行工作的新跨越。通过公正高效地执行工作,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要做到恪尽职守,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公正、廉洁、为民,带着感情做工作,用心调解,和谐执行。把无私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嵌入到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我们要把创先争优的思想理念贯穿于实际执行工作中,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执行工作要抓好,关键在于执行艺术、执行理念的创新,为了社会和谐,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人性化、体现司法关怀。要求执行人员从多环节来争取当事人双方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法官的释明作用,引导当事人理解和服从裁判,主动自觉地履行;多做说服教育工作,避免简单、粗暴的执行方式,减少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力所能及地为特困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引导当事人树立“执行风险”意识,形成法院与申请执行人良性互动。二是执行规范化,促进执行工作的公正、高效。从 人、案、物三个方面进行规范,从而实现执行工作由过去粗放型管理向细化量化型转变;三是创新执行艺术、增强工作活力。不断创新执行机制,积极探索新的执行方法,为执行工作增强新的活力。如推行定期换员执行制度、重点案件局长挂牌督办制、执行过程每月通报制、执行听证制;执行方法上的夜间、节假日执行、举报悬赏执行等;四是创新执行环境,营造执行氛围。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人大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加强与各部门单位、乡镇定期联系制,力争协助执行机构的理解与配合;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制,通过大力宣传执行法律法规,执行工作成果,对长期逃避执行的“老赖”案件曝光,在群众中形成自觉执行、举报线索、协助执行的良好风气。五是改变或灵活运用执行方式,提高执结率。通过提级执行、交叉执行的工作方式,利用和发挥上级法院及邻县法院的整体功能优势,提高案件的执结率。另外,必要时可与公安、检察机关联系,得到协助及提出合理化司法建议,促进执行。

四、树立“和解执行”新理念,拓展执行工作新思路。一是着力强化和解结案方式,在执行工作中做到以和解工作为主线,以强制措施为补充,消除对抗情绪,积极探索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的机制,能和则和,强制与调和相结合;二是对确无履行能力又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尽力做通申请执行人的思想工作,采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结案方式,提高旧 案的执行率。三是不断提高执行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推进“阳光工程”工程建设,如对部分对执行工作反映较大的上访户,采取公开所有执行日志和相关材料,消除其认为法院执行不力、消极执行的错误看法,使之主动放弃再上访的念头;四是慎用司法拘留强制措施。执行工作中大力推行被执行人保证、第三人担保等执行工作新方式,使被执行人切身感受到执行工作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自觉履行的目的。

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带领本局干警,围绕全面深化管理年活动,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大执行力度,杨长避短,立足执行强管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长征路漫漫下一篇:答谢中书书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