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风险评估机制(共8篇)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和“小手拉小手”爱心结缘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各班优秀的非留守儿童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尽量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上交教导处备查。
5、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一、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如此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得不到正常的关爱、管理和教育, 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2008年, 绥化学院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市辖区内72所农村中小学校的调研, 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以下问题:
(一) 学习成绩不理想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 而祖辈或亲友等监护人受到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或不便深管的心态制约, 留守儿童往往在学习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与引导, 对学习没有热情,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学习成绩不甚理想, 甚至出现了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二) 生活质量普遍较差
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居住环境不佳, 膳食结构不合理, 不能满足孩子发育所需的营养。由于生活条件比较差, 同时监护人也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意识, 这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讲是很不利的。由于农村文化设施不健全, 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的设施, 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一, 学习之余除了看电视几乎没有别的文化活动, 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 安全问题堪忧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 孩子本身的自制力也较弱, 留守儿童容易误入歧途, 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 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引诱, 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之监护人的精力有限, 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留守儿童触电、溺水或打架等意外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 同时, 留守儿童还面临着被拐卖和性侵害等严重威胁。
(四)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 孩子与监护人在心理上存在代沟, 遇到心理障碍、不良情绪往往得不到及时疏导, 常常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多疑、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强, 对社会、他人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 害怕与人交往[1]。这些心理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地解决, 极易造成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价值观偏离、行为偏差等问题。
二、地方高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优势
与家庭、政府、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以及一线或二线城市的高校等社会各界相比, 地方高校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具有一些有利因素和特殊优势。
(一) 人才智力优势
“高水平师资是学校的核心要素”[2]。由于政府的长期投资以及学校自身的不断积累, 高校除有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外, 还有一支理论素质强、实践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包括主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辅导员、学生工作部 (处) 和团委的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 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可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同时各高校均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也配备了相应的心理咨询教师, 心理咨询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培训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指导监护人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二) 大学生志愿者众多的优势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3]。SARS疫苗接种试验、汶川大地震后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义务献血、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上海世博会场内外的志愿服务等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道德良知和行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他们思维活跃, 创新意识强, 接受新生事物快;他们关心国家发展形势, 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 渴望公平竞争;他们渴求知识, 热爱生活;他们有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对社会和人民充满热爱。在近几年的公益活动中, 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 他们在关爱留守儿童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在关爱过程中也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激发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三) 地缘优势
相对于部属高校, 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中处于比较基层的位置, 但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 距离关爱对象很近, 具有近距离的优势。从时间因素考虑, 地方高校在地域上更接近农村, 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服务关爱对象;从成本因素考虑, 因为地方高校距离农村近, 实施关爱主体 (工作人员) 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开支可以相对减少;从人员的精力因素考虑, 虽说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 但是除了部分农业院校, 一线、二线城市中的多数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科研或者服务所在城市上, “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发挥高等教育职能、适应高等教育地方化、实现大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重要使命, 是高等教育属性和规律决定的,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历来要求”[4]。因此, 地方高校会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服务地方。
(四) 人缘优势
地方高校的教职员工、从当地招收的大学生与当地社会有着天然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活动、支持经济建设等方面与当地社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党政机关的干部、中小学校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有很多来自地方高校。这些人缘优势对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大有裨益。以绥化市为例, 绥化市下属各个市县区教育局的干部或职工、中小学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 有很大一部分毕业于绥化学院 (或者其前身绥化师范专科学校) 。从绥化学院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来看, 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其中一个原因也得益于孩子所在学校的教师、校长和当地教育局干部的大力支持。
三、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 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协调才能得以解决。因此, 笔者通过绥化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功实例, 探讨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 力图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 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协调合作的长效关爱机制。
(一) 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把牵手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1.深入实践, 让优秀志愿者自觉参与到活动中。
由地方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 即学生工作部或团委牵头, 组织动员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时间深入到农村, 或者依托当地教育局或农村中小学校, 对当地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汇总, 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选拔积极主动、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大学生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 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知识以及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 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另外, 校方还应及时组织志愿者深入到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对接关系, 并与农村学校的领导、班主任建立联系, 做好启动、对接等工作。
2.信函传情, 爱心开启孩子心灵。
大学生志愿者根据每个孩子的家庭、学习情况, 向渴望亲情、友情的孩子寄出饱含关爱的信函, 通过对孩子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关心, 开启他们的心扉。在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 (飞信) 、网络 (QQ、博客、微博) 等多种方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在学习、思想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通过信函、手机短信等方式的交流与沟通, 他们互相产生了见面的渴望, 这时, 院系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所在学校与留守儿童联欢或到孩子家进行家访, 通过一起表演节目、游戏, 孩子和志愿者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会把自己的心扉向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敞开, 这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儿童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工作。
3.请进校园, 激励孩子成长成才。
浓郁的书香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大学校园的庄严和神圣, 令每一位走进它的人肃然起敬, 这种氛围能激发留守儿童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可组织部分中小学校学习成绩优异或进步很大的留守儿童和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到地方高校参观学习、联欢, 让他们感受到大学校园里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拓宽他们的视野, 同时也是对其他渴望参加而没能参加的孩子的激励。
4.探亲回访, 让爱延续孩子的希望。
经过信函沟通、见面相识、参观校园后, 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平时除了继续用信函、短信、网络等进行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每年或每学期还应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集体回访。志愿者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还可以利用周六、日或者假期到孩子家进行家访、探望。如果出现大学生志愿者毕业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这项工作, 应及时选拔其他优秀志愿者继续关爱这个孩子, 让爱延续孩子的希望[1]。
(二) 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
地方高校首先应做好在农村中小学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的方案, 制定好辅导站工作职责, 然后按照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建设预算向社会或企业募集一定活动经费, 地方高校可承担部分活动经费, 并负责辅导站的具体建设、管理和各项关爱活动的开展, 并对经费使用和辅导站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考察、指导, 组织、培训志愿者教师, 按照留守儿童的需要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关爱活动。农村中小学校负责配合高校进行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的建立、建设工作, 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 并对留守儿童的需求及时向高校反馈, 保证关爱、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
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主要工作可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课程辅导, 即志愿者每周六、日及节假日定期深入到辅导站, 分年级、分课程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 帮助留守儿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二是思想引导, 高校可组织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志愿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讲座, 使其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思想教育工作;三是生活指导, 志愿者要帮助留守儿童不断地培养自理自立能力, 掌握日常的生活常识, 树立感恩、励志的思想;四是家访活动, 志愿者要不定期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 了解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情况, 并与其临时监护人和家长建立良好沟通, 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进步;五是文体活动,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以期达到培养留守儿童乐观、向上、团结的心理状态,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三) 开办监护人培训课堂
留守儿童除了上学在学校, 大部分时间都与监护人在一起, 同时, 监护人还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照料, 因此提高监护人的整体素质, 优化留守儿童生存成长环境, 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必要的培训场所, 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师与中小学校的老师共同研究制订好教学计划。在教学形式上, 可采用报告、讲座式, 针对青少年心理特征, 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 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考, 围绕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何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等内容,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 启发、引导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也可采用讨论式, 围绕监护人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采用问答式, 监护人提出自己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培训教师或其他监护人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答疑。通过举办监护人培训课堂, 协调两个教育主体——学校和家庭, 共同筑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坚实壁垒。
(四)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开通心理健康热线
“他们的父母离开家乡, 远在外地, 无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 也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关爱、缺乏家庭亲情的环境里, 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6]。因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疏导心理障碍和矫正行为偏差很有必要。农村中小学校应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教学体系, 地方高校协调教学时间, 派出心理学教师按照既定的课程时间赶赴学校授课, 或者由心理学教授或资深教师对中小学校负责生活管理的老师或少先队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 再由这些老师讲授。地方高校教师只需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农村中小学校集中解决问题严重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并将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及咨询时间向留守儿童公布, 以便孩子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同时, 农村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档案, 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动态, 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有计划地教育管理, 将一些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尤其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辅导和教育, 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 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问题, 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问题, 仅仅依靠某一方面很难解决, 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 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搭建全方位的教育、关爱网络平台, 构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推进和谐社会的的建设。
摘要: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留守儿童群体人数的增加和问题的突显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目前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和高校没有形成关爱的合力, 或者说联系不紧密。文章以绥化学院为例, 探讨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 形成以高校为主导, 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协调合作的有效关爱机制, 构建属于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地方高校,留守儿童,机制
参考文献
[1][5]庄严.大学生实践教育指南[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0:94-96.
[2]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三日) [N].中国教育报, 2009-09-13 (3) .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08-26.
[4]郭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理念与践行初探——宜宾学院“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办学宗旨解读[EB/OL].http://dep.yibinu.cn/gaojiaoyjs/?thread-72-1.html.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实证研究 问题行为 心理干预 体系构建
一、研究背景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后,将其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家乡达6个月以上,由父母一方抚养教育或(外)祖父母、亲戚、邻居、同辈代为监护的儿童”[1]。
1.留守之殇
父母单方或双方在子女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离家,对子女的观念引导、情感交流、教育监管等作用明显匮乏,使子女易遭遇心理发展的困境或个性偏离,甚至在其他不良环境诱因的影响下误入歧途,触碰道德或法律的底线。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开展的涉诉未成年人心理评估与疏导项目中,大多数涉诉未成年人在其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都有过或长或短的留守经历。
如2015年夏季一起被控贩卖毒品罪的案件,被告李兰(化名),女,贵州籍,作案时年仅16岁。父母常年在云南打工,早年曾和父母一起在云南生活,6岁被送回老家由祖父照顾(期间与父母鲜有见面),12岁得知父母离异后辍学。祖父去世后,由于无人监管照料,她开始在社会上结识“兄弟姐妹”,认识了年龄差距悬殊的“男友”一起来京,在帮助男友“送货”时被警方抓获,随后男友不知所踪,其本人对已经被骗一事显得懵懂无知。
上述案件只是冰山一角,涉诉的“留守儿童”大多数由于家庭和学校的监护不力,在小学较高年级或初中便选择辍学,并且在校时已表现出有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预警。他们中有些过早流入社会,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易“同病相怜”、拉帮结伙,在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误入歧途;有的负面情绪长期累积,无处宣泄或得不到及时疏导,在独立面对挫折时,点燃了心理压抑良久的怒火,触犯了法律的威严。
2.视角转换
“留守儿童”毕竟是一个社会学的命题,以往对其研究的结论有概括性的意义,尤其在公众媒体的热点渲染下,“留守儿童”也具有了对应的标签效应,往往与心理问题、时代顽疾等相提并论,似乎非为社会大环境改变而无法蠲除。然而从犯罪预防的角度,我们也注意到,“留守儿童”群体中的绝大多数未成年人虽有留守经历,但也能自我调适并平稳过渡至成年阶段,或者虽有问题行为但在各方监护中未有越轨,而且也存在发展性和适应性良好的“留守儿童”,例如他们更加自立自强、乐观坚韧等。所以,这就走出了社会学概括性的讨论范畴。一方面,公众对“留守儿童”的逐年关注,使得其视角从“留守”渐渐转移到“监护”,说到底一味诟病“留守”毫无疑义,增强社会各方对该群体的监护力度甚至催熟立法,才是对未成年留守者更有效的强制保护策略。可喜的是,就在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从多个方面出台方案着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尤其强调十六岁之前的多层“监护”。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引入,研究指向“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优秀个体所具备的心理资本,如自信、希望、乐观、坚韧等,成为该群体培塑的核心,帮助未成年人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加挫折应对能力、自尊自爱等正向引导。
二、实证研究
1.理论假设
留守经历如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一方还是双方在外、主要监管人、父(母)首次务工时自己所处年龄阶段、团聚的频率、沟通的频率等是调研的基准所在。就此提出的理论假设如下。
(1)“留守儿童”与一般未成年人相比,各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更高。
(2)“留守儿童”与一般未成年人相比,各低心理资本检出率更高。
(3)“留守儿童”群体中,不同留守经历带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差异显著。
(4)“留守儿童”群体中,不同留守经历带来低心理资本检出率差异显著。
(5)“留守儿童”群体中,优秀群体的各问题行为检出率更低。
(6)“留守儿童”群体中,优秀群体的各低心理资本检出率更低。
(7)“留守儿童”群体中,各问题行为与各心理资本之间具有相关性。
(8)“留守儿童”的各问题行为可以通过各心理资本进行预测。
这些理论假设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其中,假设(1)和假设(2)从宏观层面说明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情况受到“留守”与否的影响;假设(3)和假设(4)从微观层面说明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情况体现于不同留守经历的差异;假设(5)和假设(6)强调了平稳过渡性,即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对“留守儿童”是否可以平稳过渡具有决定意义;假设(7)和假设(8)强调预防意义,即心理资本不仅与问题行为相关,而且还具有预测性,这就为后续的培塑和干预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2.调研过程
在致力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红伞基金”支持下,对其所帮扶的乡镇寄宿制中学初中二、三年级的学生实施调研。调研形式涉及问卷、访谈、观察,其中问卷构成涵盖个人信息(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留守经历)、《中学生问题行为自评量表》[3](攻击行为、违纪行为、神经质行为、退缩行为、考试焦虑行为、学习适应行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1](自信进取、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立顽强、乐观开朗)。共发放问卷200份,由“红伞基金”的心理老师在课堂现场指导学生填写。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率达95%。据“红伞基金”提供的志愿服务内容,此次调研的访谈与现场观察可同时进行。
3.调研结果
根据我们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在该中学初二、初三年级的样本学生群体中,符合“留守儿童”条件的学生人数占比40%。
通过问卷调查,经过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假设(1)和假设(2)的验证中,“留守儿童”与一般未成年人在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各维度方面,并未出现显著差异;假设(3)和假设(4)的验证中,因为不同的留守经历如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务工时自己的年龄阶段、与父母的沟通频率和团聚频率、主要监管人等造成的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各维度的影响,也并未出现显著差异;假设(7)中,“留守儿童”群体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的维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
假设(8)中,“留守儿童”群体各问题行为可通过某些心理资本维度得以预测,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除此之外,通过问卷调查还获得了一些样本总体情况的数据,例如有显著问题行为倾向的学生占比4.54%;按照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值得关注的依次是考试焦虑行为(42.5%)、学习适应不良行为(26.5%)、攻击行为(10.8%)和神经质行为(9.8%)等。低心理资本的学生占比1.8%;按照低心理资本的比例,值得关注的依次是自立顽强(16%)、乐观开朗(14.2%)等。心理资本各维度在性别变量上,只有自信进取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现为男生的自信进取(M=2.06)水平高于女生(M=1.83)。父母外出务工对样本学生的问题行为影响中,违纪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p=0.027),表现为父母外出务工的学生(M=1.31)低于未外出务工的学生(M=1.44)。
4.结果讨论
在问卷调查后,本研究辅助实施了访谈和现场观察,从而获得的定性结果可以补充定量研究的未尽之处,同时也对某些疑惑做出一定解释用以讨论。假设1和假设2意在从宏观层面看到“留守”与否的差异性,但定量结果并未体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可以提炼的相关信息是,学校性质、该地区农村家庭教养方式、教育核心等外在环境因素都可能形成对该矛盾点的解释,比如该帮扶点位于偏僻的乡镇地区,绝大多数学生是学校从各个分散的村落中学招收进来,实施长期寄宿制;该地区农村家庭的教养方式类型中,“放任型”即低关爱-低控制不在少数;该中学在当地属于教学管理较为严格的,所以对初中二、初三年级的教育核心就是升学率,形成学业高压态势,这和我们定量研究中获得的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这些对“留守”的概念边界形成一定的干扰,而在一些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文献中,农村留守儿童多与城市未成年人的数据进行取样对比,因此数据呈现上会更有对比性和说服力。另外,本研究的样本量和取样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条件限制,若能增加样本量,同时多地取样,获取的信息会更多元。
假设(3)和假设(4)意在从微观层面体现不同留守经历的差异性,但定量结果同样也未出现显著差异,在访谈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相关信息。样本中“留守儿童”群体的留守经历很多较为类似,仅有极个别是更为特殊的家庭情况(例如现场观察中某生引起了心理志愿者的关注,经过访谈得知该生一年内连续经历家庭变故,社会支持系统匮乏,敏感不信任,内在防御和掩饰性较强等),这也在定量研究中得以证实,例如,有超72%的学生父母首次外出时自己的年龄是在小学或学前阶段,超85%的学生在一年内至少与父母团聚一次,近90%的学生在一个月内至少通过某种方式与父母沟通一次等。
假设(5)和假设(6)意在强调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的双重作用下,“留守儿童”是否可以平稳过渡。此部分信息的采集以教师访谈为主,因为定量研究在对“优秀”形成统一界定上是有局限的,例如不能仅通过班级排名去定义优秀。因此通过向教师提供问题行为和心理资本各维度释义标准,依据教师的主观判断获得的定性结果是对问卷调研灵活性的补充。访谈结果说明,各班级所有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中,“优秀”的群体相对会有更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且他们善用这些内在资源克服来自生活和学业的压力与挑战,并在社交、心态、学业等方面表现突出。
假设(7)和假设(8)强调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的相关性与预测性。在问卷调研中获得的统计分析结果已然可以对此进行解释,相应的访谈信息可进一步补充说明。教师访谈的结果发现,学生内在心理发展和外在问题行为之间是有关联的,一些学生在自信、自立、坚韧、乐观、感恩、友善等方面如果表现更好,则他们在面对学业、社交等挫折情境时能进行更适当的自我调节和问题处理。这也是该校虽然只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中学,但仍坚持给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原因。此外,教师们同样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一些困扰,例如心理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如何,是否可以真正帮助到学生,因为如果在缺乏目标管理的情况下,教学很容易被丰富多彩的心理课堂活动及其营造的欢愉氛围等表象所替代,课程后续的收效如何也许会流于华而不实。教师们的这种担忧也是本研究要探索干预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5.建立干预体系
实证研究的最后一步就是依据调研结果建立心理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有的放矢地对“留守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帮扶,具体实施办法是针对问题行为培塑相关心理资本,以实现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实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就本研究而言,该中学的心理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干预要素为:培育明理感恩,能够针对性地预防攻击、违纪行为的发生;培育自立顽强,能够针对性地提高困难情境的适应能力,减少退缩、焦虑和适应不良等问题行为;培育乐观开朗,能够针对性地降低内在畏惧感,减少退缩、焦虑和神经质等内在冲突;培育自信进取,能够针对性地应对学习适应性问题等。
三、体系构建
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中强调总体目标要实现“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同时该文件也提出“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这也是本研究的初衷所在,即如何从学校心理教育的层面提出更加切实可行、可量化、可评估的目标管理体系,使“留守儿童”在学校内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资源支持,提升心理资本短板,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率,避免旷课、辍学等现象频繁发生,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
经过背景分析、理论假设和实证调研等阶段,本研究提出“留守儿童”问题行为评估与心理干预体系,如图1所示。
1.是否留守
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留守儿童”的概念并未统一,在《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其释义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北师大方晓义等人的定义。前者在与外界资源政策对接方面更具有优势,例如对于强制报告公安机关或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劝请复学等;后者在概念定义中更加具体,更适用于定量、定性等评估和干预环节的内容设计。具体工作中应酌情考量,灵活处理。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1)个人与家庭信息(家访):学生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家庭信息如家庭人口数量、家庭结构、主要监护人、紧急联系人等。
(2)留守经历与现状(学生访谈+家访):父/母外出务工时间、一方/双方、父/母首次务工时的年龄阶段、与父母团聚及沟通的频率、曾留守/正留守、是否单独居住(无人监护)、现有监护人是否丧失监护能力、现有监护人是否未履行监护责任、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是否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
(3)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初始测评):筛查后实施重点关注。
(4)个体问题行为状况(初始测评+动态汇报):筛查后实施重点关注。
(5)个体心理资本状况(初始测评):心理资本的短板和积极心理资源。
(6)个体其他内外资源(学生访谈):支持系统或内在可利用的资源,例如良好的学校氛围、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朋友伙伴、兴趣爱好、特长等。
3.个体筛查,重点关注
对于在内隐或外显行为的建档初始测评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要进行重点关注,前提是学校教师要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避免信息在学生群体中传播而带来负面影响。不论是心理教师提供咨询辅导还是后续班主任动态观察,都要以保护学生作为首要工作原则。
4.团体辅导,心理提升
如同本研究的实证部分所示,对留守学生群体的数据进行整体统计分析,找到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之间的相关性,以问题行为作为指标变量,心理资本作为预测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找到心理资本对各问题行为的预测性。据此进行心理教学设计与目标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升留守学生的心理资本短板,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5.心理危机,应急干预
以下情形需要学校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1)特殊留守经历:父母离异、亲人疾病或丧失等家庭变故发生后。
(2)特殊留守现状:单独居住无人监护、现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现有监护人未履行监护责任、家庭暴力、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需要向公安机关强制汇报的特殊情形。
参考文献
[1] 范兴华,方晓义,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
[2]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发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huarenol.net/shishi/2016/0215/6566.html,2016-02-15.
[3] 崔丽霞,雷雳.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作者:徐超凡(1984-),女,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心理日益强烈,体育的社会地位以及被重视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推动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的社会大背景下,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已成为每一位社会个体实现健康发展的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守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大多生活在条件较为恶劣的偏远农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向贫乏,造成其生活质量低下。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长时期地接受“隔代监护”,造成其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使之无法享受与体验来自于父母的关爱,这种“失爱”现象的存在,会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根据最新调查统计显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患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高达57.14%.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已呈现出严重的隐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成因及身心健康现状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此产生了农民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形成而产生的,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城乡差别愈加增大,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广大农村,这种差距更为明显。因此,为了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大多数农民选择了进城务工,有的是独自一人前往,有的是夫妻二人同行,而这些家庭的孩子只能够留在家里,成为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一员。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我国在特定发展时期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一定意义上讲,留守儿童是农民工群体的产物,其数量伴随着农民工群体规模的扩大而增长,也必然会伴随着农民工群体的解体而消失。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伴随着我国第二、第三经济产业的发展,我国农民工的数量以每年500万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上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父母亲情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孩子或单亲看护,或隔辈看护,亦或由亲戚、邻居照料,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与关爱,这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据南昌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胡艳的相关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焦虑心理以及过敏倾向较为突出,孤独与寂寞的心理现象极为明显,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自卑心理极为严重。另据华中科技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研究生吴倩岚,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其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和上臂围等5项指标的均值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由此可见,令人担忧的身心健康现状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严重阻碍,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切实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社会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社会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经济拮据、营养不良,在体质健康发展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另外,长时期的亲情缺失,导致其心理压抑过度,致使其性格扭曲、行为偏激,有一些留守儿童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关乎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与效果。
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完善心理、调节生活、增进社会幸福感的重要功效。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广大民众对于体育重要社会价值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对体育社会职能的发挥来实现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彰显出重要的社会意义。
首先,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满足广大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规范与引导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特殊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用以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缓解其空虚、烦躁、压抑与自卑的心理,拓展其人际交往的范围。这对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现存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同时,还能够呼吁全社会的关注,从政策制定,到组织规划,从资源配备,到贯彻落实等各个层面给予充足的保障。同时,建立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在一定意义上讲,还能够对农村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而言,更具有重要的植被与治荒的功效。这对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普及,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第三,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其核心目的在于为国民构建一个祥和、幸福的社会生活环境,在有效提高广大民众生活质量与生活品位的基础上,增强其社会幸福感。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从当前我国城乡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来考量,又具备一定的客观实在性。因此,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现实性问题,不仅是确保留守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因此,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来促进留守儿童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保障意义。
四、建立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相关策略
首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对于体育健身活动的认知程度,激发其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关键环节在于如何激发与调动留守儿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长期以来,农村体育始终是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体系中的短板,资源匮乏、发展缓慢,甚至发展空白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近乎于荒芜的发展状态,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对于体育健身活动知之甚少,甚至从未接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核心目的在于为留守儿童长久性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保障,而目前留守儿童对于体育健身活动所表现出的零接触与低认知的状态,无法确保其持久性地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当中,因此,会对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机制的失效。由此可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首要环节在于激发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以便于为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着陆点,从而确保机制建立的实效性。
这就要求应尽一切可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接触、体验与感知体育健身活动的机会,提高其对于体育健身活动的认知水平,进而产生较为强烈的参与需求,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用以为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必要的基础与保障。
其次,注重对政府职能部门调控作用的发挥,用以确保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长效性。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是一项综合性的战略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的鼎力支持与大力辅助,其中,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占有主导地位。其原因在于:首先,政府职能部门是长效机制建立的发起者、设计者与实施者,因此,其宏观调控作用的切实发挥,是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建立、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博鳌镇;其次,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持久性发展需要相关资源的支撑,而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对宏观调控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与充分运用,使之成为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三,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有助于调动社会各领域的资源,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因此,加强政府职能部门调控作用的发挥,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建立、发展与完善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胡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8,12.
[2]龚凤华。南通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3]吴倩岚。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12.
[4]刘迪。我国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当你在享受家人的天伦之乐时,你是否关注到,在我们身边分布着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小小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亲情;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幼嫩的双肩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无奈……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挣钱,他们大多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其数量庞大并将长期存在,已经成为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呵护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少年,是构建和谐社会交给我们的共同责任。我市自以来开展“爱心家书・让心安家”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以部门牵头,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儿童受益的组织方式,以一份爱心,一封家书,两份书刊,两地互动的活动内容,给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给留守儿童送去一份心灵的关爱,增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构建和谐社会。
为进一步推进“爱心家书・让心安家”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帮助,镜湖区妇联根据市妇联和市“爱心家书让新安家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领导小组《进一步推进“爱心家书・让心安家”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暨百家企业共铸爱心的通知》要求,在此向区境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发出“爱心家书・让心安家”爱心企业关爱留守儿童倡议: 伸出您的双手,奉献一片爱心
----湟中县西堡镇葛家学校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先进事迹材料
湟中县葛家学校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成立至今,在教育局、中心学校的关心指导,以及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参与配合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紧紧围绕两个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发挥学校优势,采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方法,因地制宜开展好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工作,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08年学校被评为青海省留守儿童优秀家长示范学校,2009年被评为湟中县德育特色学校,2010年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2011年被评为湟中县名校。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成立机构组织,制定、落实计划,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证,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切实做到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措施得力。
1、健全机构 保证措施
学校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并建立充实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主任历来由校长亲自担任、常务主任由德育主任担任,负责全面工作。教务处、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及部分离退休老同志为成员。学校图书室(活动室)、电教室、活动器材向学生全天开放。为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制度建设 保证落实
学校制定实施了《工作计划》,对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教育措施与形式、组织与队伍建设、活动经费等作了详细规定。并且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开展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工作。
(1)学习制度。
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长期坚持学习,把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校本培训中,成为每学期的常规学习内容,另外成员们在平时阅读有关报刊杂志,互相交流探讨。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形势政策、上级有关指示和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工作必要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使大家在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保持理想信念永存的同时,争取思想常新,与时俱进。
通过学习,增强了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了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从而加强了自身建设,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我校多位辅导员所撰写的少先队德育论文在市级评选中也多次获奖。
(2)奖励制度。
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给予表彰,或推荐给上级予以表彰。对参加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同志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予鼓励,对长期参加留守流动儿童常务工作的同志大力宣扬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学校对于他们在评优、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以上制度建设,使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工作。1.根据学校《德育系列化方案》,让每个年级确定本学期目标,班主任又根据学期目标确定了月目标和周目标,学校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每月对班级德育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定,纳入班主任工作岗位考核之中。
2.每学期由学校德育处、法制副校长负责,结合发生在广大青少年身边的事件、典型案例等组织师生进行法制讲座,解答学生提出的法律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3.由学校安全员负责,每学期通过板报、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组织师生开展防火、防震、防暴等演练,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逃生方法。定期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坚持每日一排查,同时加大校园周边食品、道路等安全的排查力度,尽最大努力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的人身安全负好责。
4.坚持升降国旗制度,精心安排好“国旗下讲话”活动,定时定人定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充分利用重大节庆纪念日和主题宣传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等德育教育活动。如在三月文明礼貌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自尊、自强、自立教育的系列活动,全力营造助人为乐、创建和谐校园的氛围,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五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学校举办“校园艺术周”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特长。在六月份结合“6.26”禁毒日,对学生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反对邪教等的教育活动。在七月份和十月份结合“七〃一”和“国庆节”开
展“歌唱祖国”和“庆国庆”的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八月份,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和清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大学生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五月份和九月份,结合母亲节、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回馈社会等等,以上各种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5.以“三从七不”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学生养成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效。
6.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认真总结推广家长学校的经验,同时,牵头或配合县妇联,先后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赏识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巡回报告,使学生家长、教师受到启迪。为了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校访日、家访活动、村民大会等时间,充分发挥教师、村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等人员的作用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就当前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管理等问题与广大村民开展了每学期一次的交流探讨活动,帮助农村家长认清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配合学校共同参与到正确教育孩子的行列中来,通过以上努力,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教育一盘棋的新局面,由此也涌现出了村民捐资助学的喜人现象,7.关爱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1)学校从2007年开始,重视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留守(单亲)学生开展教育,尽管没有专业老师,也没有适用于农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但是我们不断尝试,以心理咨询、亲情热线、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主要做法一是建立档案,通过采集留守学生信息,让老师掌握了这些学生、家长及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为我们的管理提供便利。
(2)开展专题讲座,每学期利用开学典礼、主题班会等,给留守学生进行讲座,内容涉及“自信心教育”、“面对挫折”“在集体中成长”等,使他们懂得如何自信、自强,如何与他人合作等常识。
(3)构建“亲情热线”,我校通过建立家校联系信息卡,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及时联系,通过电话,要求每周家长和孩子通过一次电话进行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同时学校通过亲情电话,和家长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促进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4)针对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以心理疏导的手段调解他们的情绪,排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态。
(5)结对帮扶,使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有一位老师来帮扶,在亲情日益缺失的困境下,此举无疑是给留守流动儿童雪中送碳,使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特别是以女教师为主的爱心妈妈与留守流动儿童之间架起了沟通爱的桥梁。
(6)表彰奖励。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学校特意以“自强之星”称号来表彰优秀留守学生,同时每个年级在学期中间也对优秀留守学生予以表扬。(7)总结提升,我校教师积极撰写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研究的文章,《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的思考》《关注被遗忘的角落》等文章或发表或获奖;《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研究》已立项为县级课题,成为我校具有特色的课题实验项目。
8.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各个班级利用班级的宣传阵地——黑板报向大家宣传有关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少年儿童在故事里、文字上了解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9.开展 “四个一”实践教育活动。我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寒、暑期“四个一”实践活动,即:学唱一首红歌;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怀感恩之心”为回报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学习一项生产生活技能或自理自护常识,接受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
案例一:关爱缺失型
玉凤, 两岁时交给奶奶照顾, 父母外出打工, 长年累月不回家。玉凤自读初中以来, 没有一天把老师的话听进心里, 成绩不太好, 但也不是最差, 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经常捣乱课堂纪律, 任课老师找她谈心, 她满不在乎。无论哪位老师批评她, 她都立马顶嘴, 每个老师既感到头痛又十分生气, 老师们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我, 我把她找来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 她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用不服的眼神看着我, 我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 最后她答应改正, 事后却照样我行我素, 经过几次反复, 她的表现比以前更恶劣, 最后连学也不上了, 我到她家家访, 让她继续上学, 她说我就是死也不读书, 爷爷奶奶拿她也没办法, 最后在外打工的父母只好让她跟着他们外出打工去了。
反思:单从表面看, 玉凤是我们常说的“欠管教”型。心理学研究证实, 在儿童的人格发育过程中, 家庭环境和亲情教育非常重要, 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她渴望亲人的关爱, 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玉凤在这方面真的缺失了, 仔细思考“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 单单是家长的错吗?作为教育工作者, 如果我们懂得爱, 有博大的爱心并及时给予关爱, 填补孩子们心灵上的空白, 让孩子们在关爱中成长, 在师爱和亲情的呵护中生活和学习, 她就不会如此冷漠。
案例二:我行我素型
峰峰, 他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 但自我控制力极差, 上课活泼好动过度, 经常捣乱课堂纪律, 课后, 老师找他谈心, 他也知道自己错了, 保证今后一定改正, 事后却照样我行我素。他上课不听讲, 作业不做, 晚上上网, 白天睡觉。星期六、星期日整天泡在网吧里, 饭也不吃, 他奶奶心疼他, 叫他回家吃饭, 他却认为丢了自己的面子, 对着奶奶大吼:“你个老女人再不滚回去, 我就一砖头砸死你。”奶奶见状, 只能忍气吞声, 流着泪回到家中。
教师在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 峰峰很小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被视为掌上明珠,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成绩还好, 高年级时贪玩, 成绩下降, 到后来还差点辍学。到了初中, 坏习惯有增无减, 任课老师感到头痛, 他母亲也认为他不可救药。于是我们趁着父母回家过年, 去峰峰家进行了家访, 他的父母向我们反映, 由于他们常年不在家, 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他, 有时他对爷爷奶奶还动手动脚。他的父母说没人管得了他, 而他本人也不想读书了, 要出去打工。经过我们的耐心劝说, 父母才让他继续读书。我很高兴, 因为我们的工作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反思:心理学研究证实家庭环境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而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疼爱、关怀、信任、鼓励与支持, 不仅会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造成一些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还会使儿童产生孤独、无助的性格特征, 甚至导致难以与人相处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留守儿童”这种特殊时代的特殊现象需要社会、政府、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社会要伸出援手;政府要拿上议事日程;学校要具体实施并安排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作为留守儿童的爱心父母, 并定期和留守儿童交流谈心,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家长要定期与学生电话联系, 多给学生一些亲情关爱, 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被遗忘的人。
面对留守儿童, 我们的宗旨就是爱他们。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 要接纳他们, 不要有丝毫的敌意, 要最大限度地容忍他们。
第二, 要宽容, 允许他们反复犯错, 要循循善诱, 耐心教诲。
第三, 多一点关爱, 少一些批评, 注意心理辅导的作用。
第四, 要降低要求, 对他们做的正确的事要予以肯定,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第五, 不要忽视家长的作用, 要把家长当作同事,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对他们尊重, 他们才会把你当作亲人。
总之, 对待留守儿童, 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是成功教育留守儿童的保证;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是成功教育留守儿童的关键;以耐心、恒心陪伴他们的孤独的心灵, 是成功教育留守儿童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 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一、 调查目的
团中央、教育部、中宣部自1994年以来每年均号召和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进行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有百余万大学生利用暑期和自身的知识优势,深入农村和山区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笔者近三年来在广东边远地区进行暑期支教,对周边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对该群体的了解也是保证支教成效的重中之重,因而针对支教地区和对象开展了本次主题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对象界定: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 被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兒童, 年龄在0至18岁之间的儿童。
(二)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0份;在有效的调查对象中,男生占28%,女生占72%;7至10岁年龄段的占10%,11至13岁的占44%,14至16岁占46%;按照界定标准,留守儿童占54%,非留守儿童占46%。这些情况与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基本一致,年龄大多集中在11至16岁,即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生为主,其中女生数量为男生的2倍多,这与当地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男孩可能随父母至工作地读书生活,留下女孩子在家乡,这也是当地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
(三)生活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经济来源方面,85%留守儿童家庭来源于打工,而非留守儿童家庭91%来源于农业、经商和其他收入,这种经济来源差异是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存在的最主要原因;留守儿童有67%经常有零花钱,较非留守儿童的56%稍高,父母不在身边而给零花钱以安慰孩子也是普遍存在;在做家务方面,有44%的留守儿童每天都做,比非留守儿童的22%高出一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更自觉帮忙做家务;留守儿童父母有超过78%长达半年或更长时间才回家一次,这与非留守儿童的情况也是存在最大的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与家庭发生矛盾的频率相近,但留守儿童在“有时候发生”这个频率段较非留守儿童的高;与家人发生后的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选择“闷不作声”和“与父母倾诉”的比率相近,但留守儿童选择采用“其他方式”的占37%,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的4%;从对生活的喜爱程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喜爱程度的分布相近,普遍喜欢当前的生活环境。
(四)学习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父母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基本一致,父母都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学习成绩方面,留守儿童成绩在中等及以上的占56%,非留守儿童的占91%,留守儿童有37%处于成绩一般的状态、7%处于成绩差的状态,而非留守儿童这两项分别占9%和0%,这说明了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父母不在身边对学习成绩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人际交往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与人交朋友方面,留守儿童有44%非常喜欢与人交朋友,而非留守儿童只占26%,说明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加渴望得到朋友的关注;在与人发生矛盾后的处理方法选择上,留守儿童有52%选择“主动谦让”,而非留守儿童只有30%选择此项目,留守儿童更想通过自身的谦让来解决矛盾,维持朋友关系;在遇到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时采取的解决方式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倾向于“求助老师和同学”;在帮助人他人的态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均表示会主动热心帮助他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留守儿童在维持得“很好”上只占48%,而非留守儿童占68,关系“一般”中的留守儿童占44%,非留守儿童占32%,而与人不接触或关系差的留守儿童占7%,非留守儿童则占0%,这说明了与人相处能力方面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稍逊,需要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六)内心感受方面情况对比分析:从家人的关心程度、与父母的交流、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程度等方面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况基本一致,家人对自身的关心及自身的感受都是一致了,反映出家人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但在分享快乐方面,几乎没人选择与老师进行分享,普遍选择与父母及同学进行分享,这也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在担心父母情况方面,留守儿童有41%选择“总是担心”,远比非留守儿童的17%高,这反映了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更加深,父母应该注意这点;在孤独感方面,“有时候感到孤独”及以上程度的留守儿童占63%,非留守儿童只占35%,其中留守儿童绝大部分处于“有时候感到孤独”程度上,这说明了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孤独。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调查当中,数据显示消极应对(NC)正常水平的比例占57.5%,偏低占35%,偏高占7.5%;积极应对(PC)正常水平比例仅占15%,85%都严重偏高,而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数据分布较为一致,由此分析可知,被访者人群的消极应对情绪相对平稳,但积极应对情绪严重趋向一极化,需要进行正确地引导。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其实并不特殊,他们和非留守儿童一样,有相类似一般特征,但也在个别方面存在差异,如留守儿童更加渴望被关注但同时人际交往能力也相对较弱,他们更加敏感,容易感到孤独,但总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没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这也是我们感到欣慰的地方。
三、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方面,要多关注农村和山区,加大对农村和山区的教育投入和相配套的保障措施,致力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要进一步深化当地的经济建设,解放生产力促进地区经济快增长;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集体关注。
(二)学校方面,要转变只重视升学率和课业成绩的旧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形成学生心理档案,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营造积极氛围,发挥好学校的育人作用;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
(三)家庭方面,要改变刻板的教育观念和“读书无用论”、“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错误观念,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时常保持与孩子的沟通联系。
(四)支教团队方面,要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和团队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之为友,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来点燃他们的读书梦。
参考文献:
[1]郝振.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状况及其保护性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4:5-7.
【留守儿童风险评估机制】推荐阅读:
关爱留守儿童机制11-09
留守儿童监护干预机制06-26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制11-24
留守儿童感想06-04
留守儿童作文11-18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05-27
小学留守儿童教案06-01
留守儿童理解父母06-06
关爱留守儿童报道06-12
留守儿童主题演讲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