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学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维导图教学(精选8篇)

思维导图教学 篇1

导语

本章从一个想象中的火星人角度来观察人类智力的演变发展。这种高出地球 之外的视觉,可使你带着非常客观的态度来探讨放射性思维的指导原则,这样的 客观视角,恐怕是别的任何办法都无以企及的。

思维导图规则和建议,加上辅助的实际练习,是要帮助你打破精神障碍,把思 维导图中写下来的东西记住,并为各种各样的实际应用作好准备。最后,你还会 看到如何避免最为常见的一些等待着思维导图初学者的误区。

火星人对人类智力的看法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来自数十亿年文明的火星人,火星人要求你研究、帮助 并最后与地球人交朋友,因为这些地球人虽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物种,可他们是 非常聪明的。

你广泛仔细地研究地球人,发现他们的皮层极为复杂.有非常广泛的高级大 脑技巧,有无限联想的能力,一个几乎无止境的存储容量,他们生成新思想和新 联想的能力也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另外,他们的身体也十分神奇,结构复杂,极 富弹性和变化,能支持和传递高级智力;还有强化自身技能的心理学能力,加上 天生的好奇心,驱策他们探索宇宙的各个层面。

接着你发现,为了获取庞大无边的大脑能量,这个物种的成员们都挤在语言 这个非常崎岖狭窄的通路上跌跌撞撞。结果,他们一想到学习就头晕,致使分布 在地球各处成百上千万的学习机构里,满是睡大觉和想着早早出去的学生!看着人间的这幕悲喜剧,你决定给人类一套思维导图规则,帮他们释放自己 无与伦比的潜力。这些规则必须是从各个学术角度看起来都是有效的——语义学、神经生理学、信息处理理论、皮层半脑理论、物理学、心理学、哲学、记忆力 研究或者学习理论,这样的话,人类就可以加以选择和应用。下面 就是你提出的一些规则、理论和建议。思维导图中的三个“A”

在许多东方古国里,教书先生传统上都是先让新学生学习三项规定:“听话 ”、“合作”和“变化”。这三项规定都对应于某个特定的学习阶段。

“听话”的意思是,学生要摹仿老师,只有在必需的时候才要求澄清疑问。别的任何问题只能记下来,到下个阶段时再问。

“合作”指的是第二个阶段,这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开始通 过提出合适问题的办法来吸收并组织信息。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帮助先生分析,并亲自动手。“变化”意味着,彻底学习完先生教的一切东西以后,学生应该继续大脑进 化的过程,这样才能表达对先生的敬意。按这个方法,学生可以把先生的知识当 作自己的起步平台,并生发出新的洞察力和范式,因而也成为下一代的老师。

这三项指令在思维导图中的对应物就是“接受”(Accept)、“应用”(Apply)和“适应”(Adapt)。

“接受”的意思是,在第一阶段,你应该把对自己大脑的种种成见撇在一边,严格按照思维导图规则,尽量维妙维肖地模仿给定的范式。

“应用”是第二个阶段,这时候,你已经完成了本书对你进行的基本训练。

我们建议,此时,你可以画最少100幅思维导图,把本章节中的全部规则和建议都 用进去,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风格,并用下面几章里勾勒出的不同的思维导图进 行实验。应该在草拟,笔记等的各个方面都用思维导图,直到它成为你组织思想 极为自然的方式。

“适应”是指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思维导图技巧。练习过好几百张“纯粹的”

思维导图之后,就到了试一下适应思维导图的各种形式的时候了。让我们来看看 结果……

思维导图规则及建议

规则

思维导图规则是用来增加而不是阻挡大脑自由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把生 硬的秩序与乱七八糟的自由混同起来,这一点很重要。秩序经常被人看作生硬和 羁绊的负面词。同样的,自由也经常被误解为混乱和没有结构。事实上,真正的 精神自由是从混乱之中创造秩序。思维导图规则正好帮你实现这个目标。这些规 则分为技法和布局两大类。技法

1突出重点

2使用联想

3清晰明白

4形成个人风格布局 布局

l层次突出

2使用数字顺序

建议

这些建议可以补充规则,分成如下几类

1打破精神障碍反复强调作好准备

思维导图规则总结 技法 突出重点

.一定要用中央图

·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图形

·中央图形上要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

·图形要有层次感

·要用通感(多种生理感觉共生)·字体、线条和图形尽量多一些变化 ·间隔要有安排

·间隔要合理 2使用联想

,在分枝模式的内外要进行连接时,可以使用箭头

·使用各种色彩

·使用代码 3 清晰明白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 ·印刷体都要写在线条上 ·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 ·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 ·中央的线条要粗些 ·边界要能“接受”分枝概要 ·图形画得尽量清楚些 ·让纸横放在桌前 ·印刷字体尽量竖写 4形成个人风格 布局

l 突出层次 使用数字顺序

思维导图规则的基本理论 l突出重点

强调重点,如我们一向所见,是改善记忆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强 调重点所使用到的一切技法都可以用在联想上,反过来亦然。下列规则使你能够 取得思维导图中的最大成绩和最为合适地强调重点。一定要用中央图

图形可以自动地吸引跟睛和大脑的注意力。它可以触发无数的联想,并且是 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惊人效果的方法。另外.图形还很有吸引力——在许多层面上 都是如此。它吸引你,它使你感到愉悦,它使你高兴,促使你注意它。

如果某个特别的词(而不是图形)对于思维导图是绝对要处于中央地位时,这 个词也可以通过增加层次感、多重色彩和吸引人的外形来变成一个图形。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图形

只要有可能的时候,都要用到图形,这会得到上述的种种好处,还可以在你 的视觉和语言皮层技巧之间建立很有刺激性的平衡,改善你的视觉感触力。

如果你把害怕画得很差的担心放到一边去,再画比如一只蝴蝶,你对第一幅 画可能不太满意。有时候,你可能画得不像个样子!可是,重要的在于,你已经试 过了,下次你看到蝴蝶的时候,会想到更仔细地观察它,以便于记住它的样子并 重新画出来。

这样一来,在思维导图中使用了图形后,你会更加注意现实生活,进而努力 提高描述真实物体的能力。你会真的对周围的世界“睁开眼睛”。

中央图形上要用三种或者更多的颜色

色彩会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使你避开单色引起的单调危险。它们会给图形带 来活力,使其更为动人。图形要有层次感

层次使事物“凸现”出来,而任何突出的事物都会使人很容易地记住,也便于 交流。这样.思维导图中最为重要的一些因素就可以通过三维的图形得以强调。要用通感(多种生理感觉共生)只要有可能,你就应该在思维导图中使用一些诉诸视觉、听觉、嗅觉、昧觉、触觉和肌觉(生理感觉)的词或者图形。许多著名的记忆大师和伟大的作家和诗 人们都曾用到过这种方法。

例如,在荷马的著名史诗《奥德赛》这本惊人的记忆大作中,他使用了全部 的人体感觉,来传达尤里西斯在长年围攻特洛伊之后返回家园时的激动和旅途的 险恶。在下列这个情景中,尤里西斯不慎触怒了海神内普土恩,惹得海神掀起涛 天海浪来报复:

“正说着,大海在他眼前掀起了一阵狂风恶浪,小船又摇晃起来,将他抛出 船外,一把摔得老远。他松开了头盔,可巨风的蛮力如此之大,桅杆被拦腰折断,船帆和帆桁都刮到了海里。尤里西斯沉在水里很长时间,他只能竭尽全力挣扎 到水面上来,因为克利普索女神赠给他的表服实在太重。他的头终于露出了水面,吐出流了一脸的苦涩海水。哪怕是这样.他还是盯着自己的船.奋力朝它快速 地游去.抓住它.翻身又爬上了船,以逃避淹死的厄运。大海紧攫住小船不放,猛烈地摇晃着它,如同秋风把蓟花在路面上刮来刮去。一切就好像东南西北风一 起玩着毽球游戏。”

请注意这里的节奏、重复、序列、意象、提及的各种感官、运动、夸张、色 彩和感觉,这一切都包容在令人难以忘怀的、精湛的一个段落里。

观察一下小孩子们以各种感官来体验自然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他们用双手触 摸、用舌头品尝、用身体四肢移动来探索外在环境;然后他们歌颂、歌唱、编歌 谣并彼此讲故事,编造非常动人的思维导图幻想和白日梦。

跟这些臻子们一样,被称为“s”先生的切里雪夫斯基就是用通感帮助自己记 住一生的几乎每一个时刻的。亚历山大.鲁里亚在他有关“s”先生的《记忆专家 的思维》一书中报告说:

对于“S‟‟来说也是这样的,只有词汇的意义才是最为重要的。每个词在他 的脑海里都有激起一个图象的效果。他异乎常人的地方是,他的图象无与伦比的 生动,比别人的牢固得多。另外,他的图象无一例外地与通感成份联系在一起… …

运动也是一个主要的助记手段,可用来促进思维导图。你的词汇、图片、整个 的思维导图都可以移动——就象迪斯尼乐园制作的一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的动画 片。为了让你的图形移动起来,你可以加一些合适的视觉动感符号,如下列所示。

字体、线条和图形尽量多一些变化

变化大小是表明层次当中相对的重要性最好的一个办法。扩大一些的尺寸可以 增加重点,因而也就增大了想起它来的可能性。间隔要有安排

安排有序的间隔会增大图形的条理性,有助于层次和分类的使用,让思维导图 “敞开”供人添加,看起来也美得多。

间隔要合理

每个项目之间空出一定的地方,会使思维导图秩序井然,结构分明。从逻辑 结论来看,各项目之间的空间可以与项目本身的重要性相比。例如,在日本插花 艺术中,整个布置都是基于鲜花之间的间隔的。同样的,在音乐中,声音经常是 围绕着无声而安排的。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实际上是从休止符或者静止符 开始的。2使用联想

联想是改善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脑使用的另一个整合 工具,目的是要让我们的生理体验产生意义,这是人脑记忆和理解的关键。

建立了中央图形和基本顺序思想后,联想的力量就可以让大脑进入任何话题 的深层次。

如已经提刘的一样,任何用于联想的方法都可以同样用作重点,反过来亦然。

在分枝模式的内外要进行连接肘,可以使用箭头

箭头可自动地引导你的眼腈,把思维导图中的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连接起 来。它们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多头的,大小形式和维度都可以变化。它们给 你的思想一种空间指导。

使用各种色彩

色彩是加强记忆和提高创造力的最为有用的工具之一。为了编码或者在思维导 图的特别区域里加上特别的颜色.可以专门选择一种颜色,这会使你勇快地进入 信息,会改善你对这个信息的记忆效果,并提高创造力的数目和范围。这样的颜 色代码和符号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在一个小组里进行。

使用代码

代码会使你在思维导图的各个部分之间建立快速的联系,不管这几个部分在 纸上看起来有多么远。代码可以是对号和错号,圆圈,三角形或者下画线,也许,它们还可以更精致一些,如思维导图(彩图4)。

代码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例如,你可以在自己的笔记中使用很简单的一组 代码来代表人、项目、经常反复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者经过。

代码可以通过简单地使用颜色、符号、形状和图形来巩固和强化层次和分类。它们还可以用来把一些资料来源与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如书目,参考资料等)。1代码2连线3连接4记忆5联想 3清晰明白

模糊不清会妨碍感知力。如果你在笔记上乱画一通,那只会阻碍而不会帮助 你记忆。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

每个单独的词都有上千个可能的联想。每条线上只写一个词会给你带来联想 的自由,如同给一个肢体装上了额外的关节。重要的词组并没有丢失。(本规则更 为详尽的讨论见本章的“认为词组比单个词更有意义一些”一节)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

印刷体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字型,因此也更易于让大脑“拍照”。所额外花 费的时间,由于快速的创造性联想和回忆而会得到更大的补偿。写印刷体还会促 进简洁,大写和小写字母可以用来显示词汇在思维导图上的相对重要程度。印刷体都要写在线条上

线条为词汇的„肉体”提供“骨架”。因此,它会有助于图形的组织和整洁,因而也就使得整个图条理清楚,有助于记忆。线条还会鼓励进一步的连接和修饰。(见第124页图)线条的长度与词本身的长度一样 这个规则容易让词和词尽量靠近,因而也就有助于产生联想。另外,所节约 的空间也让人能够包括更多的信息在一张思维导图上。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上

把思维导图中的线条彼此连上容易使思维也接上趟。线条可以变成箭头、曲 线、圆圈、闭路环、椭圆、三角形、多面形,或者从大脑这个无限的仓库里随便 想出个什么形状来。中央的线条要粗些

加以突出以后,粗些的线条立即向你的大脑发出一个信号,让你注意中心思 想的重要性。如果你的思维导图是处在探索阶段,也许你会发现,在思维导图的 过程中,一些周边思想实际上比中心思想更为重要。在这些情况下,只要合适,你就可以简单地把外围的线条加粗一些。有机和弯曲的线条会更大地增强视觉兴 趣。

1线条2粗线3向外4拥抱5连接 边界要能。接受”分枝概要

边界线“拥抱”一个完成的思维导图的分枝时,它会定下这个分枝的独特外 形。这个独特的外形可以激发包含在这个分枝里的信息的记忆。对于更为高级一 些的助记思想家,这些外形可以成为“活的图片”,极为成功地强化回忆起来的 可能。

我们当中许多人在还是小孩的时候经常无意识地干这样的事情。例如,你是 否记得,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外出躺在地上.仰望着蓝天白云?如果记得,你多半会 对着飘动的白云说:“啊,那是一只羊!…„有只恐龙!…有条船!”“有只鸟…… ”

你的思维在根据随意的外形构造图象.因而也就让外形更易于记住。同样的,在思维导圈中创造外形,会帮你在一个更为容易回忆的形式里组织许多的数据。这样子收集信息,叫作“零打碎敲”,是非常有名的助记法。

根据心理学家的看法,我们的短期记忆平均只能够记住七个信息项目。零打 碎敲可以帮我们更为有效地使用存储空间。

例如,一位未经训练的大脑使用者可能会把全部的短期记忆力用在存储一个 七位数字的电话号码上面。而有经验的记忆者,他会把这七位数字以一种有意义 的方式收集起来,因此就可以腾出空间来用于记忆别的东西。

+1982年,蔡斯和艾立克森做的一项试验就是关于这种记忆力的,1986年由格 拉斯和荷里由克描述出来。一位受试者特别有趣。一开始,他平均只能记住七位 数字。但是,经过两年的零打碎敲练习后,他可以记忆82位数字。他的特殊技巧 就是把数字与大脑里面已经有的长期记忆联系起来。例如.351这几位数字,就与 以前的一项世界一英里短跑纪录联系起来了(3分51秒)。

因此,在思维导图上划边界线有明显的助记长处。如果你希望在已经划了边 界线之后再加上什么东西,那么,可以再加上几条新的分枝,加以新的边界线,就像一棵被锯掉的树干上露出的年轮。图形画得尽量清楚些

外部的条理性会有助于内部的思维条理。清楚明白的思维导图看起来也顺眼一 些,好看一些,也更美。

让纸横放在桌前

横向的格式(“风景画”)比纵向的格式(“人物肖像”)会给你更多的自由和 空间来制作思维导图。横向的思维导图读起来也容易些。没有经验的思维导图制作者经常是转动纸张,而人和笔在原地不动。这在制 作思维导图时可能不会引起任何麻烦,可是,想再要阅读思维导图的时候,会造 成很大的不方便,你会发现你得发挥瑜珈大师的高级技巧来看懂你的作品!印刷字体尽量竖写

竖写的印刷体让大脑更容易进入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这个规则对线条角度 的要求与对印刷体本身的要求是一样的。如果尽量让线条保持横向,思维导图读 起来会容易多了。

4形成个人风格

如前所述,我们都是非常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维导图应该反映出我们这些独 特大脑里面非同一般的思想网络和思维模式。思维导图越是能这样,我们的大脑 就越是能够与它们认同。

为了真正形成个人的思维导图风格,你应该遵循“l+”原则。这个意思是,你所画的每一幅思维导图,比上一次画的图都应该更具色彩一点,更有三维特征,更有想象力,更有联想意义上的逻辑,更加好看一些。

这样的话.你就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精神技巧。你会画出一些自己想反复地 看一下,并为了创造和交流而使用一下的思维导图来。另外,你的思维导图越具 有个性,你越是容易记忆住它们所包含的信息。(详情见第11章)

布局

l突出层次

如第9章所述,按照基本顺序思想的形式使用层次和分类,可以很大地加强大 脑的能力。

2使用数字顺序

如果你的思维导图是某件特殊任务的基础,比如一个演讲.一篇文章或者一 次考试的答案,你可以以一种特别的顺序来交流自己的思想,不管是按时间顺序 还是按重要性的顺序。

为了实现这一点,你可以简单地给所需要的顺序编一些分枝号,如果需要的 话,甚至还可以给每个分枝分配一些合适的时闻或者重点。如果你喜欢字母,也 可以使用字母表里的字母。不管哪种方式,使用顺序的方式总会自动地得出更为 逻辑的思想。

┏━━━━━━━━━━━━┓ ┃思维导图建议总结 ┃ ┃打破精神障碍 ┃ ┃l增加空白线条 ┃ ┃2提出问题 ┃ ┃3增加影象

思维导图教学 篇2

而要提高学习的绩效, 最需要关注的是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人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表式方式。对此, Paivio提出了“双编码理论”。 双编码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有语义编码, 又可以用形象编码, 并且凡是能进行双编码的信息则容易保持, 因为在提取时, 该信息比仅用一种形编码的信息多一层提取线索。因此, 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思维导图采用文字结合图形的方式, 通过联想和连接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 符合双编码理论的要求, 使知识的获取、存储和提取更加便捷高效。它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 有利于直观地表达思维和提高归纳、总体整理知识体系的能力。

因此, 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让学生学会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提高记忆效果, 培养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巧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所任教的班级英语各项成绩均在校内名列第一, 其中及格率为95.8%, 优秀率高达78.9%。下面具体介绍我是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的。

一、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的妙用

(一) 课前预习中的思维导图———让预习效果达到极致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环节。以往学生平时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 效果差, 因为他们的预习常常“无迹可寻”, 几分钟时间粗略看过, 大多浏览一下学习内容, 在书上简简单单地画几个短语或者句子, 但缺乏对内容的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整体的把握, 因此这样的预习对于新课的学习作用不大。如何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呢?我尝试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把预习内容画出来”。起初我要先示范, 把核心词 (新课的主题) 给学生, 并给出思维导图中第二或以上层级的部分关键词, 但空留部分关联分支及关键词,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完善思维导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逐渐熟悉了如何画思维导图, 这时我连核心词也不给学生了, 只需布置诸如“预习……, 并画出你的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类似这样的预习作业, 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遇到新知识会自觉地去查阅, 并加以思考, 否则完成的效果就会很差, 所以它不但能检查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无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思维导图把相互关联的事物按逻辑的层级关系呈现出来, 从而慢慢学会归纳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即使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在知识上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 但是学生却经历了有效的自学过程, 这样长期有效地进行预习, 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课堂导学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兴趣盎然

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大胆地说英语、用英语。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导学、如何引导学生“说”, 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导图中大量的可视化元素有利于情境创设, 可有效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因此, 教师在新课导入时, 使用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思维导图方式, 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产生疑问, 发现问题, 引发认知冲突。使用图形和简要的关键词绘制出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 提供问题式的情境, 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我就通常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 除了创设合理的语言情境之外, 还一边设问, 一边引导学生回答。而在此同时, 我还一步一步地把设问的过程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了出来。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的对话时, 师生的对话过程是这样的:

T:Suppose I am in the shop and you are the shop seller.When you meet me, what do you say?

S:What can I do for you?

T: Yes. Good! Now I want to buy a T-shirt, so I answer, “I’d like a T-shirt.”And then 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me?

S: 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

S:Who do you buy it for?

T: Yes, great! And I want to try it on! Can I try it on?

……

这时, 我的思维导图板书如下:

当学生不懂再问其他问题的时候, 我就一边说, 一边板书补充我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把对话中的重点句型通过听、说、看的形式输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又能在思维导图完成后让学生非常直观地领会到该对话的主要框架, 有利于学生掌握文本的大意, 因而学起来就显得特别轻松, 学习兴趣自然浓厚。在接下来口语训练中, 我还可以继续结合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课堂小结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在新授课教学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该节课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回顾, 小结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采用师生口头问答和以往“普通的”板书记录形式来进行小结, 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比不上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要深刻。因为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 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 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 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而作为学习者, 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和整理课堂笔记, 对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巩固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能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我通常在课堂小结的环节中, 一边让学生口头小结, 自己一边在黑板上根据小结的进程来画思维导图。我以该课的知识点为核心词, 采用边问边画的形式, 引导学生把围绕核心词而产生的相关知识逐层发散地往外思考、回答, 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而当思维导图形成的时候, 该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已经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过程中, 不但让学生懂得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 而且能非常直观地回顾知识架构和其中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无疑提高了小结环节的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在作业中的妙用

思维导图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思维时理清思路, 把握全局, 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 并且更具有组织性和易于记忆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自己的思维表达工具, 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可视。因此, 给学生布置画英语思维导图的作业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同时, 给学生布置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小到一个话题或语法点, 大到一个甚至几个专题语法的探索, 或者一节课、一个章节、一个阶段, 甚至是一本书、初中三年的教材的知识, 都可以画成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思考所要涉及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而使学生自觉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进行发散性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 强化知识树的构建, 避免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和“断裂”式的复习方式, 逐渐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能,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把思维导图画得美轮美奂, 使自己知识和能力同步得到发展。

(一) 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法, 使学生有效巩固语法

在实践中, 我根据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需要, 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方法都是给学生核心词, 明确总体要求, 其他随学生自由发挥。比如学习了一般过去时, 我的周末作业就布置学生以“一般过去时”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当学习了多种时态之后, 我就布置学生以“时态”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如图6 和图7。

从上面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对时态的概念、结构以及所涉及的词形变化的知识都梳理得有条有理, 虽然归纳得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和正确, 但是足以证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更重要的是, 通过此类作业, 学生对该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能有效巩固语法知识。而且, 学生能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 学会分析、总结、梳理和归纳, 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 用思维导图归纳学习内容, 使学生减少遗忘、找准复习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有的学生学了新的模块就忘了旧的模块学了什么, 然后整册书学完了但却数不出学过了哪些主要的知识, 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因此, 在新授课后, 我通常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把该课的主要内容“画”出来的作业, 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所涉及的话题、该课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 同时引导学生懂得该课的复习重点是什么, 做到复习时有的放矢。

从上图可见, 以图的形式呈现一课书的重点, 既直观、扼要, 又充满趣味性, 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中, 必定要阅读教材, 并学会判断内容的主次, 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思考、分析。当作业完成的时候, 学生已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该课的学习内容, 对防止遗忘、把握复习重点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 在思维过程中能够促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科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一) 要重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性, 轻美化功能

我们都知道,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容量的大小密切相关, 合理的课堂节奏和合理的课堂容量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 课堂上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时, 不应花太多时间在“画”图上面, 只要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层级关系合理就可以了, 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活动, 以保证学生有较大的语言训练量。同样, 布置学生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应以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性为首要的评价标准,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 更好地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二) 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宜逐步呈现

思维导图是很好的梳理和归纳知识的一个有效方式, 所以可以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中。如果教师把小结环节的思维导图在备课的时候制作成PPT课件,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的时候宜逐步呈现思维导图, 因为如果一次性完整地呈现整个思维导图, 学生就没了思考、总结的机会。如果逐步呈现, 学生既可以边思考边总结, 又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个知识的脉络是如何“延伸”和“发展”的。长久以往,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发展。

摘要:在常规教学中, 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方法, 缺乏主动对新旧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学习、梳理和归纳, 导致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理解, 因而容易混淆和遗忘, 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 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妙用,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2]安牧冰.思维导图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东尼·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英语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夏恩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东尼·巴赞, 巴利·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维导图;教学方式

化学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但是化学源自生活,学生对化学要学习的内容并不陌生,他们可以通过小学科学课、生活中的点滴获得大量的化学信息,只是在没有学习化学之前,他们只知道个别的事例,而不知道其规律,更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因此,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紧追课改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断地在教学中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探索一种符合学生情况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效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下面我们就简单地说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导图教学,并提出合理的教学方式,现就自己的些许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与大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不断地完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一、思维导图教学的本质

新课标所提出的思维导图教学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许多教师对其都不是很了解,对思维导图教学的本质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其实所谓的思维导图教学理念主要是利用图形的直观性,以图形的方式来表现学生思维,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教学就好比一棵树,重点的知识就是树的主干,由重点知识衍化出来的一些知识点就如同树的分支,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散性比较强。

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好弥补了学生知道一些生活上的基本知识而又无法将其联系起来的缺陷。同时,因为其发散性的特点,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很多教育专家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摸索出思维导图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不仅适应新课标的改革,还适合学生的思维,可以说是为教学领域开辟了新天地,所以我一直积极地将思维导图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中,探索新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个人的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中考成绩往往能一枝独秀,拉开了与其他班的差距,每年都超出市平均分。

二、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

1.便于学生熟练快速地掌握知识

化学这门学科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它的抽象性比较强,简单的语言文字很难将化学知识解释清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为主,这不仅不能将化学知识解释清楚,还很容易使学生晕头转向,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如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将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教学主要是将抽象化的知识运用图像或者现象变得直观化,有清晰的网络知识结构图,使知识变得更加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与快速掌握。

如下图是我安排学生在刚学习完第二单元《空气》时做的思维导图,虽然有一些小的错误,但是知识点非常完善,思路清晰。这一组(5人)学生在中考中都有着非常好的表现,成绩全部都在90分以上。

2.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自己对知识的了解,构建思维导图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随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了解程度,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模式。由于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所构建的思维导图也是不同的,同时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中看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哪些方面存在知识的欠缺,更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这一方面能反映学生的思维逻辑,另一方面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能够使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及总结,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新课标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是由它的开放性所决定的,思维导图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丰富多样化,主要是利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发挥他们的想象构建思维导图,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化学主要包括微观、宏观、符号三个层次,这就决定化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所以说化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文字、图片、符号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思维导图,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式,能有效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总体来看,初中化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复杂性与抽象性比较强,这就为思维导图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思维导图教学法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复杂、抽象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网络体系,能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还能及时引导学生复习,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希望广大教师能积极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图伦.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

[2]毛立强,汤毓.利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学周刊,2013(12).

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 篇4

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

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以信息为生命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新时期新情况的挑战,我们就应该学会用知识工程的.理念来管理我们的信息.思维导图,作为长期科学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种具有时代特点、满足时代需要的整理、加工、管理信息知识的科学方法和工具、必将会对我们的外语学习和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作 者:裴光钢 PEI Guang-gang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年,卷(期):“”(2)分类号:H319关键词:思维导图 知识信息 方法 工具 外语学习外语教学

学习“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体会 篇5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对于全面提高和发展一个人健全的思维品质具有非凡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只要有一定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人都可以学会运用思维导图,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他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挖掘出自己的思维潜力。

2、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维特点,因而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由于制作者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非常不同,因此,思维导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充分体现个体思维的多样性。

3、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非常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

4、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使一个学习者真正实现终身化学习和学会学习的目标。

三、我学习和运用“思维导图”的几点不足

1、没有系统地阅读和学习一本通俗易懂的入门书,对于思维导图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

2、平时较易机械地模仿他人的思维导图,无论是在形式和思维方式方面。

3、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太拘泥于形式,制作不出具有个性和表现个体思想的思维导图。

4、在与他人合作方面,很少把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讲给周围的同事,进行激烈的讨论,缺少对已制作思维导图的修改和提高。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课堂教学 篇6

一、在合作探究环节借助思维导图,有效厘清知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更好地厘清知识,并系统化地掌握?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科学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1:2013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一课时“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箭头、短线、文本框、年份数字等工具设计使用“‘三步走’战略和两个100年目标”(图1)“轴”形思维导图。通过数轴表示年份,下标标注时间和事件、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上标标注“两个100年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使学生在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两个100年目标”和“三步走战略”的关系,认识和理解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头20年,只有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力争到202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建党100年目标”,也才能为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和最终实现“建国100年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下标从1981年到2049年之间标注的是“三步走”战略的三步目标,分别由“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两个方面构成,“人民生活水平”依次为温饱、小康、较富裕,“国民生产总值”第一步和第二步指的是总量,第三步指的是人均量,前两步注重数量,第三步在注重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这样通过从左至右以时间、事件为轴、自上而下以较长时期由远而近的阶段性目标为主要内容,简单明了地呈现出“三步走战略”和“两个100年目标”。思维导图不仅帮助学生弄清各知识点内在联系,大大浓缩了重点难点,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层次化、条理化,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例2:2013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课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文本框、箭头设计使用“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图2)“梯”形知识网络思维导图。导图从左往右由关键词“内容”统领并分为四个层级,层层发散说明每一层级的内容,并表明各个层级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内容构成的同时又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关系;自上至下分为三个层级并用关键词“决定”引领,说明知识概念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一上-层级决定下一层及,下一层级适应上一层级;最后点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生产力水平及发展不平衡决定。通过思维导图既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地建构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主干内容,提高记忆速度和记忆效率,又巧妙地突出了重点难点。

二、在知识建构环节创建思维导图,有效归纳知识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实践,这种实践应该是建立在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内容为指导基础上的实践。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构建重点知识框架,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架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知识构建环节创建思维导图,既可以有效地归纳知识,又可以在归纳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例3:2013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第三单元“融人社会,肩负使命”第八课“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二课时“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知识建构环节,教师可以运用矩形文本框、箭头、关键词等设计了如图(3)的“飞船”形思维导图,知识点由中心向四周发散,形象简单层次分明地构建知识框架体系,从而说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地位、意义、形式和要求。思维导图既帮助学生建构形成比较科学完整的知识框架图,又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整体思维的能力。例4:2013人教实验版九年级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二课时“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知识建构环节,教师可以运用矩形文本框、折现和中心词设计“虫”形思维导图(如图4),简洁明了且直观地勾勒出知识体系,使知识体系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条理性,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总体把握知识的效率。

“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作文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是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时下, “模板作文”、“万能作文”、“兔尾巴作文”屡见不鲜, 层出不穷。究其原因, 大多数学生思绪混乱, 不会想, 或者思维浅显, 想不出。如何突破写作思维的缺陷这一瓶颈, 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

“思维导图” (Mind Map) 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 (Tony Buzan) 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整合和筛选的科学方法, 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依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思维导图能反映普遍思维过程, 也就必然能够反映写作这一特定思维过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训练中, 通过对写作思维过程的精细剖析与层层展示,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规律, 发散思维, 理清思路, 做到言之有序, 言之有理, 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环节一:课前自由创作思维导图

作文题: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 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 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我们都曾微笑过, 我们都曾看到过……请以“微笑”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1.创作步骤:

草拟:以主题词为中心, 把思维向四周放射, 将所有环绕主题的意念 (关键词) 都写下来, 不要理会对或错。预计用时3分钟。

第一次重构和修正:将意念 (关键词) 组织合并、归类建立起层次, 画出思维导图。预计用时5分钟。

沉思:脑科学研究表明, 灵感经常出现在大脑处于松弛、祥和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会让放射性思维扩大到整个大脑, 有利于产生新的想法。预计用时5分钟。

第二次重构和修正:可能会产生一些想法, 全面考虑先前得到的所有信息, 然后将思维导图重新修正。预计用时2分钟。

完成:整理思路, 将各种元素合并起来, 以期新的发现和突破。预计用时5分钟。

2.自我评价:

(此量表源于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

环节二:课堂交流创作成果

尤其是“层次分明”和“个人风格”这两项糟糕, 简直是惨不忍睹。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角度单一, 思维方向无序, 要么在“莲子、莲花、莲藕”这样一条狭窄胡同打转, 要么就像几只无头苍蝇东游西荡到处乱撞……

原本想不加任何限制, 让学生思维充分放射开去, 结果如黑格尔所说, 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 看不清什么东西。我得寻求新办法。

如果能帮助学生建立BOI (Base Order Ideas的缩写) , 也就是基本顺序思想, 这样会有助于思维自然有序地运行。

我问学生:看到这个微笑, 你首先想到谁?学生回答:妈妈, 老师, 同学, 还有学生回答是今天早餐店的老板, 公交车上的售票员, 蒙娜丽莎……我又问, 能不能让思维想开去, 比如花, 这是怎样的微笑?经过讨论, 大家答道, 花的微笑是绽放, 天空的微笑是灿烂, 湖水的微笑是波澜, 狗的微笑是亲切信赖, 春天的微笑是繁花盛开……我又启发学生, 身边的这些微笑都蕴含在哪些情境中?有学生说道, 妈妈总是做好早餐微笑着看我吃完, 然后微笑着送我上学, 并每天微笑着迎我回家。还有学生说, 在吃早点时不小心把豆浆碰倒了, 老板微笑着再送来一碗。我让学生慢慢归纳, 在我们身边, 充溢着亲情、友情、师情等等, 这些微笑构成了幸福生活的画卷。接下来我问大家, 微笑与大笑、奸笑、冷笑有何不同?微笑有什么作用?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笑一笑, 十年少;微笑是灿烂的晴天;微笑是最绚丽的花朵, 盛开在人们的心里;微笑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让人难忘;微笑是成功的力量之源;微笑是内在力量强大的象征;流着汗水的微笑最感动人;失意时的微笑最震撼人;微笑是医治失败的良方, 驱走烦恼, 释放压力。还有学生结合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说, 微笑是我们民族最好的名片。

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这样的方法:以“人 (物) 、事、情、理、言”五字分析法来建立基本顺序思想, 从这五方面发散思维, 想深想透想开去。

当然, 对于叙事类题目, 我们也可用“5W2H提问法”, 即Who (何人) , When (何时) , Where (何地) , What (何事) , Why (何因) , How do (怎样做) , How much (做得怎样) 等七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第一个基本顺序思想是“Who”。把这个词大写, 连接着中央图的弯曲线条上, 一连串的联想和想象就由它喷发出来———亲人、朋友、名著里的人物、甚至包括外星人!

让我们的大脑闪耀着思维的火花进人另一个BOI———“When”。这个词同样大写, 也连线在中央图上, 接着又是联想与想象的喷发———“晨曦初露”、“烈日当空”、“夕阳西下”、“明月朗照”、“春光明媚”、“秋风萧瑟”等。

后面的几个BOI:Where (何地) 、What (何事) 、Why (何因) 、How do (怎样做) 、How much (做得怎样) , 在思维导图上也给它们安排合适位置。

接下来是立意分析。小组内将各人的思维导图合并在一起讨论, 从“能不能写”、“想不想写”、“可不可写”三个维度来分析。“能不能写”是指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厚不厚实;“想不想写”是指对这个立意点的兴趣有多大, 热情有多高;“可不可写”是从读者角度去分析, 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有多少价值, 能唤起多少共鸣。经过讨论, 学生认为最佳立意有:含泪的微笑, 挂着汗珠的微笑, 永恒的微笑, 严厉的爸爸露出的微笑……至此, 我们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而且叙事的要素也大多浮出水面, 逐渐清晰起来。

环节三:小组合作创作思维导图

接下来是“怎么写”。

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提出了赋形思维。

所谓赋形思维, 就是对文章的主题、立意的渲染化、造势化、清晰化写作行为中所运用的思维操作技术。赋形思维操作的唯一目的就是积累、增强艺术感染的程度。其基本的思维操作模型是“重复”与“对比”。在赋形思维中, “对比”的效果与重复的效果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突出、加强写作主题、立意的印象、感觉。不同的是, 运用“重复”的赋形思维, 是对主题、立意的累积、强化, 而运用“对比”则是对主题、立意的反差、比较、反衬, 从而清晰, 最终加深主题、立意的印象、感受。

这两种思维模型在课文中我们常常见到:比如朱自清的《春》就是“重复”的赋形思维模型的典型运用。文章开篇写道:“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重叠反复, 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急切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是把春天拟人化, 描绘春天似乎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对春的憧憬之情油然而生。再看,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从“山”到“水”到“太阳”, 通过景物描摹的重复, 将春的生机表现得蓬勃鲜活, 也为全文定下强烈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 作者推出五组特写镜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季里人的活动, 文章主体就由五大板块形成。通过五个意蕴、情调、感情色彩相同而形象不同的物象, 多方面、多角度的重复渲染, 使文章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抒情氛围和审美意境。没有这种重复性、渲染性的思维操作, 这种抒情气氛和审美意境是不大容易产生出来的。

作品最后是春之赞歌, 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 一咏三叹, 将春的“新、美、力”渲染得淋漓尽致, 极富艺术张力。

再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 点明在文人墨客的眼里, 秋是悲凉, 是寂寥, 是悲的象征, 是孤独、惆怅的载体, 但承句却别出心裁———“我言秋日胜春朝”, 在作者心中, 它是美的季节, 远胜于繁花似锦的春日, 表现出诗人极其乐观的心态, 这就是“对比”的赋形思维, 这样一来, 便极大地强化了诗人对秋的颂扬之意, 与先前的郁闷忧愁的心境产生巨大反差, 使后者得到更清晰强烈的印象。“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再次重复强化秋的特色, 演绎成一首高亢的秋歌, 借以表现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如果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 我们就不难体会诗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虽人生坎坷, 屡遭贬谪, 壮志难酬, 但仍励志高歌, 整首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乐观、大度豁达的胸怀与担当。

我们以赋形思维模型为支撑, 小组合作, 一人执笔, 众人运思, 创作思维导图。

例1:

例2:

环节四:小组代表讲解思维导图

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讲解小组合作创作的思维导图。这是最精彩的一幕, 有思维的闪光, 有言语的精彩, 也有合作的快乐。

如例1的描述:我们小组的立意是含泪的微笑。我们的思维导图总体构想是一颗爱之心, 主题是一串脚印, 上面写着:含泪的微笑, 寓意是妈妈的微笑激励我也微笑着走好人生路。我们主要运用“对比”思维操作模型。妈妈每天做好早餐, 微笑着看我吃完, 微笑着送我出门, 而我在学校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这次考试只得了54分, 而且还要让家长签字, 我沮丧到极点, 把试卷塞在书包底角。第二天, 妈妈像往常一样, 微笑着看我吃早餐, 微笑着送我出门。我到课室才发现, 试卷已平平整整地折好, 妈妈还用红笔写了一行字“相信自己, 一定行”。然后我们运用“重复”渲染——我努力学习, 结果却更差了, 期末考试只得了36分。回家路上, 我不由自主地走进网吧, 直到肚子咕咕叫了我才意识到要回家, 街上已是灯火辉煌。妈妈立在家门口, 还是那样的微笑, 她接过我的书包, 问我是不是找老师补习了。回到屋里, 看着满桌的饭菜, 我的眼泪下来了。这里我要特地提一下我们组的小Z同学, 他提出说, 写一写妈妈切菜弄伤的手指, 更能体现妈妈为我付出的代价, 更能增强对比的作用。接下来是妈妈拥抱着我, 说:“没事, 只要努力就好。”我含泪地点点头。妈妈说:“笑一个给妈看看, 相信自己, 一定行。”我含泪地笑了。

思维导图教学 篇8

[关键词]思维导图 Story time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49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英语“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新版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是由对话、短文和故事构成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文本材料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

一、解读思维导图,为阅读奠基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概念地图等,它是一种图形式思维工具,是一种利用图像来思考并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借助于图形打开大脑的潜能,让大脑皮层在图形的刺激下展现所有智能,其中包括学习者对于词汇、数字、逻辑、韵律、颜色等的感知。这样的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大脑把加工后的知识内容整合成清晰的脉络。运用思维导图不是复制知识链接,而是把思维过程变成可视化展示的工具,把知识融于图式之中,达到提升思维水平的目的。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多数是较为经典、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在学生学习时,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记住文本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思维导图引入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图式化的引导中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部分是由对话、短文、故事等构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计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为阅读教学服务。

1.对话中的思维导图,理清学生思路

以《Unit4 Seeing the doctor》Story time的对话教学为例:本部分由两个场景构成。场景一是苏海发烧去看医生的情景;场景二是迈克牙疼去看医生的情景。为了让学生了解对话的原因和经过,我用问题式思维导图来引领他们深刻领悟对话内容。在进行场景一教学时,问题式思维导图如下: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have a cold / fever?——Do you like to take medicine?——Do you like to go to hospital?——Are you afraid of doctor?Why?——Do you drink a lot of water when you have a cold / fever?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大脑中会出现看病时的情景,能够初步建立起图式框架。场景二教学时,仍然用问题式思维导图,如:Do you brush your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before bedtime?——Do you like sweets?——Do you often have a toothache?——Do you often go to the dentist?这几个问题式思维导图为学生的文本阅读做好了铺垫,让他们在自主阅读对话时更加容易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操练了目标词汇,加深了他们对词汇的记忆。

2.短文中的思维导图,抓住文本主线

以《Unit2 What a day!》Story time为例,本部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杨玲和朋友们周末一天在公园的活动。日记通过天气的不断变换,逐步推动活动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为了抓住日记的主线,我利用天气状况的图片(sunny,windy,cloudy,rainy)来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大脑中很快形成了知识网络,他们能够清楚地记住每一种天气状况下,公园里人物的动作以及行为的变化。最后,我又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所展示的课文主线来复述课文,因为思维导图形象生动,学生可以按照纲领来阐述。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记忆、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故事中的思维导图,再现精彩情节

以《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Story time为例,这个部分是经典的安徒生童话,许多学生都读过,但是英文版本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为了理清故事脉络,我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理解英文童话。如:信息提示式思维导图,long long ago——there was——new clothes——one day——the two men——a lot of people——a little boy。短文填空式思维导图:The King_____________new clothes.Two men made______________clothes for him.___________people could see them.___________people could not see them.A little boy________________,Ha!Ha!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出故事中的具体事实和重要细节,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总之,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能够让学生学会整理加工信息,并学会归纳英语知识点,让他们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上一篇:青年企业家活动方案下一篇:公司安全检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