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推荐8篇)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篇1

近年来,全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全面向社会主义经济转轨,和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考试快速发展时期。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94年比93年增长4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产值94年比93年增长57.6%,经济实力明显增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1、中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经济运行的宏观政治背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市场农业的以及市场机制对农业调节作用大为在增强,传统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内部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受社会需求和市场价格的作用。畜牧业、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94年比93年相比,其比重分别由27.4%和8%上升为29.%和8.9%,粮食作物种植中,高产优质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明显增强。1993年全国优质稻种种植面积达一亿多亩,占水稻种植面积30%以上,压缩种植米质较差的早米山稻1200万亩,同时经济收益的蔬菜、瓜类、和水果种植面积增加较多,94年比93年扩大84万公顷。

2、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行业高速增长,推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93年农村

非农行业总产值45624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其农村工业总产值35841亿元,增长58%建筑总产值3911亿元,增长44%,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总产值3345亿元,增长65%。农村非农行业发展规模日益增大,科技进步作用大大提高,特别是全国各地区农村非农企业增长推动因素不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加大了农村非农行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同时注重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优化企业布局,推进企业集团化经营,狠抓企业技术进步,加大资金投资力度。为乡镇企业发展增强了后劲。中西部地区农民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和地区的投入增加,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不断扩大,以及在东部地区的影响,使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资源不断挖掘,形成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

3、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家庭经营生产活动仍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94年农村家庭纯收入人均为881.3元,比上年增长30.3%,占总纯收入的72.7%;二是乡镇企业职工报酬收入继续增长。94年农民从企业所得到的劳动收入人均为328元,比上年增长67.7%;三是农村低收入比重下降,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94年人均500元以下的人口比重达到24.3%,比上年上升了3.8个百分点,接近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

然而,农村增收困难仍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

题,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中国农村经济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大问题。正是基于此,中央“十一五”规划中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宏伟目标,将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民走在经济发展的边缘,正如不少媒体指出的,目前不少中国农民似乎已经不愿意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了。去年央视的《经济半小时》曾报道:洪湖市峰口镇唐嘴村,1900亩耕地中就有700亩没人承包,当地政府不得不以每亩30元价格包给外地人,而这只是农村承包费的十分之一。凡是关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人们,都明白这一现象已经到了何种严重的地步。俗话说,农人恋土,野人恋山,热爱土地是中国农民沿袭了几千年的天性。今天为什么要离开土地?原因很简单,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不能得到相应的产出回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农民也不例外。在“不种不亏,越种越亏”的情况下,农民宁愿选择不种地。

从某种意义上,农民不爱土地,农民离开土地涌入城市,只不过是农民沉重负担而收入菲薄的一种消极抵抗罢了。倘若农村可以提供一个发挥农民的人力资本环境,农民是不需要离开农村的,与菲薄收入相伴而来的是,农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健康与营养的投入不足,农村青少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等等。而这些,正进一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致使农民难以脱贫。

自1985年以来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一直处在社会最底层,且与社会其他阶层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在

中国中西部,仍有很多农村地区处于集团贫困状态。从广大农村来看,影响其发展的有这么三个相关问题:

第一、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近年来增长缓慢。其原因在于开支大,农用资料价格上涨;负担重,收入减。

第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要增加农民收入,一个重要药方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但问题是谁来调整,有没有能力调整。

第三、土地制度问题。这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根本,要解决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除了要处理外部环境外,关键要改革现有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处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依靠精细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创造出一批比较有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2、进一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投入管理体制。财政支农资金总的分配、管理原则及其制度由财政部门负责。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方面同时做文章逐步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重新配置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调整压缩粮食流

通领域的财政补贴,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调整政府农业管理职能配置,整合农业财政资金,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框架,重新确立农业财政资金分类,就减少交叉和中间环节,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认真落实财政预算内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新增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

3、在城市化速度加快,大量外来人口和农民工涌入城市的大趋势下,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大中城市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允许外来人口按职业或者居住地入户。保障农民工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要承认城乡差距的现实,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逐步改变农村公共服务滞后的问题,逐步扭转“三大差别”,而不强求农村道路、学校、等公共事务与城市一样的标准。

4、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税费改革制度,稳定农民和国家的利益分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先规范,后降率,再转制”的原则,分部实施。利用积极实施财政政策的时机,在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及逐步取消农村特产税措施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农业税税负,同时明确规定征收的农业税全部返还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土地资源税、所得税和增值税等税制的完善,取消农业税,建立完善的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从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发展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广大农村的生产结构活动已开始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传统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模 式正在由单

一、分散、粗放型向综合、集约、效益型转变;农村工业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正在由星罗棋布的分散发展向集中连片的集团化建设发展转变。这些转变将预示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必将由一个大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强烈依靠。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研究农业和农村发展在20世纪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的新发展。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篇2

关键词:农村的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要意义

1 现阶段农村的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1.1 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

有效供给的压力增大, 对农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更正或者计划, 给国家粮食供给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 需求方面是因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逐渐变化的结构, 再者就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就使得消费结构有所升级, 并且对加工的需求有了一定的扩张, 所以需求在不断增长。从供给的角度出发, 我们知道, 中国正在逐步的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所以城市化的建设在逐步形成, 耕地面积越来愈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只能是越来越少, 除此之外, 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分布不均匀、对地下水进行过量开采都会造成缺水现象, 使得农业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农村留下的部分农民劳动力素质并不高, 国际形势不稳定, 中国作为粮食出口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固定, 这就造成了对高质量粮食的大量需求, 给粮食的供给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1.2 农村的慢发展严重制约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脚步

目前, 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并不快, 农民的收入还是像以前一样低靡, 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与我国政府制定的全民奔小康的计划还差得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 只是依靠种地来增大收入实现高收入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二, 农业部门的就业并不能很好地增加收入, 并且它的增长速度不放慢。对公共服务来讲, 最基础的设施水平有限。一部分农村地区还是出现出行难的问题, 水的覆盖率不高, 有些农民甚至还是居住在危房里。

1.3 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建设的计划实行性不强

城镇作为“农村之首, 城市之尾”, 具有半城市化的特点, 它的人口还在继续增长的进程中。再者, 城市的一些产业并不能很好地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农村的公共化服务并没有普及开来, 城镇的建设成果并没有给农民带来惠处。

2 农村的农业发展方向和思路分析

2.1 目标任务分析

现代化农业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农业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 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

2.1.1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 其内涵随着技

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 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讲, 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 而没有终极目标, 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 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特别是农业发展现状,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新时

代的要求, 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 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1.3 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脚步加快。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

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 统筹谋划、综合研究, 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 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 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坚持“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 加大投入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农业基础,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和谐,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3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3.1 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3.1.1 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一要大幅

度增加各级财政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的专项资金规模, 整合各类项目投入资金。二要深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个体经营、股份合作和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 探索农业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的财政补贴机制, 健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

3.1.2 以开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 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一方面, 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另一方面, 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 加强优良品种培育。二是农技推广要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3.1.3 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节约农业。开发推广节能技术, 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加大节水和排灌机械购置的补贴力度, 鼓励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推进农业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引导农民节约使用种子。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 推进农林副产品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延伸农业产业链, 将各种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和深度加工。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村社区集中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 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建设和保护、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保护珍稀物种和种质资源, 防止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

3结束语

农业发展是我国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所以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基本。农业作为我国的三大产业之一,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对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 提高农村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红宇, 杨春华, 张海阳, 等.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农业政策的创新[J].管理世界, 2009.[1]张红宇, 杨春华, 张海阳, 等.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农业政策的创新[J].管理世界, 2009.

[2]王春岭.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 2005.[2]王春岭.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 2005.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篇3

2012年,中国农业增加值5.2万亿元,同比增长4.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1%,与上年基本持平。中国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多年来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主要农产品全面均衡增产。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玉米、稻谷、小麦样样增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9亿吨,同比增加1836万吨,增幅3.2%。经济作物产量增幅继续提升。全国棉花产量684万吨,油料产量3476万吨,糖料产量1.3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8%、5.1%和7.8%。

二是农产品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中国农产品年进出口总额达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农产品出口额6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进口额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再创新高,由上年的338亿美元扩大到492亿美元。

三是乡镇企业发展平稳向好。全国乡镇企业年总产值达61.7万亿元,利润总额3.7万亿元,上交税金1.6万亿元,劳动者报酬2.9万亿元,增幅均在10%左右。乡镇企业发展呈现增速稳中有进,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态势良好,休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等特点。

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7917元,同比增长9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继续下降,占44.6%;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继续提高,分别占43.5%和8.7%。

预计2013年,中国农业增速为4.7%。如果不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将增长1.3%,从而实现2004年以来的“十连增”。农产品贸易总额将再创新高,但增幅有所放缓。乡镇企业将继续在优化结构以满足内需的过程中增长。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农村消费也将逐步扩大。

农业进入低价格高成本时代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要素约束加剧,土地人工成本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受国际农产品市场激烈竞争的影响,中国农业已进入了低价格高成本时代。

一是大宗农产品提价空间有限。相比十年前,小麦价格增幅达40%以上,水稻价格增幅达70%以上。但目前国内大宗农产品提价遭遇国际市场价格“天花板”压制。2012年末,小麦、玉米、棉花、食糖的国际价格都低于国内价格,棉花国内外差价已达4000元/吨。

二是普惠性补贴政策呈效用递减。粮食主产区反映,虽然中央实施增加补贴、提高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使粮食亩均收益有所提高,但种植一亩粮食获得的收益仅相当于一个农民八天左右的外出务工收入。由于生产成本动态上升,政策刺激效应减弱。

三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改善产粮大县的财力困境。2004年到2012年间,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年均增速已超过25%,但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745个产粮大县,人均财政收入1200元,人均财政支出3040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和44%。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已占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个别县已达70%,仍难改变产粮大县财力拮据的困境。

四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从2004年到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56万亿元增至27.81万亿元,增加了4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从0.98亿元增至3.67亿元,仅增加了2.7倍。虽然国家不断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但由于银行贷款、社会资金不断流向城市和收益高的行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下降的趋势难以遏制。

构建积极长效的增长机制

要建立一揽子积极长效的增长机制,按照存量调整、增量倾斜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地方财政要保证农业的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一是尽快建立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应的中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机制。把财政收入增量部分用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最薄弱环节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之与不断增长的中央“三农”投入相匹配。积极拓宽农业投入来源,鼓励和引导信贷及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

二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加大产粮大省奖励力度,逐步建立奖励资金与粮食产量、调出能力直接挂钩的联动机制和省际利益补偿机制,将奖励资金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直接挂钩,并且多调出多奖励,引导主产省多调出粮食,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

三是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现阶段综合考虑粮食成本收益、供求状况、国内外市场价格和宏观调控等因素,维持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和玉米、大豆临时储备政策,把握好提价幅度。在此基础上,国家尽快研究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制度,从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四是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完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方式,实行补贴资金发放与粮食播种面积直接挂钩,确保种粮农民真正得到政策实惠。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办法,鼓励农民购置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具,适当提高大马力拖拉机、大中型节水灌溉设备及大型农机具补贴上限。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增加险种,加大对产粮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

中国梦——浅论中国经济发展 篇4

内容摘要:“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经历一系列的战争,欺压之后,中国这只始终屹立不倒的雄鸡正走在更加强大的道路上,而在最近,在2012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继续稳中求进,并且2013年的经济走势有望略高于2012年。

关键词:中国 崛起 中国梦 复兴 强大 经济

中国意即:“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以中原大地为发祥地的国家”。在英文中的单词是CHINA,是陶瓷的意思。中国是唯一拥有官方记录的历史的国家。距今约4000多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有夏、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等。中原王朝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战,众多民族融和而成为中华民族。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有着光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艺术形式有戏曲、书法和国画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为传统节日。在国际上我们中华民族是享有盛誉的历史大国。

在古代,我们华夏民族的光辉照耀全世界,但因为清代政府的闭关锁国,也像印证了一句中国的古话:“盛极必衰”,中国的光辉逐渐衰弱,到后来,因为世界上的生存定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祖国遭到了当时的强国的无情的侵略。例如: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爆发的日本侵华战争······。这系列的耻辱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不会给他人来欺负自身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让我们伟大的祖国重新在世界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辉,实现我们的伟大复兴。

在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缓中求稳,预计全年增长略高于7.5%。在接近第四季度时,一些积极的因素开始发挥作用。首先,外贸趋向好转。新一轮的宽松货币政策促使世界经济短期向好。自欧央行实施直接货币交易、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后,英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等相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短期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消费信心,我国出口增长将逐步回升。【1】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国小康社会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阅读我们中华民族的经济复兴之路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详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经济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经济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2】,特别是今年习总书记提出的要严厉打击贪污犯罪,实行节约消费。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经济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经济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说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首先要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从这些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3】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们首先应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再者,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并且我们需要向周恩来总理学习,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然,要让中国经济实现伟大复兴得以实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仍然复杂,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也仍然复杂。因此,我们对于梦想的追求和期盼,一定要有现实的前提和基础,将困难想的充分些,将问题考虑得深入些,就会让梦想插上现实的翅膀,脚踏实地地努力,实实在在地奋斗,中国的未来就有更光明的前景。

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喜有忧。【4】今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至于增势是否减缓则存在未定因素。改善的原因,首先来自新兴大国的持续高速发展,有力地稳定了全球态势,不仅保障了世界上1/3人类的经济进步,而且给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传统经济发达地区注入了发展动力。同时,发达经济区也在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地区经济。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率先改革金管体制,弥补旧制不足,以确保未来不会再次发生类似危机,这一努力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对欧元区少数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已创设永久性的救助机制,以维护整个欧元区的稳定,并对接受救助的成员国附加严格条件。

但是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以邻为壑、过河拆桥的短视还屡见不鲜。一方面,欧洲一些央行已开始退出危机期间采取的紧急救市措施。另一方面,美国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虽然欧美分别出台的货币政策各有缘由,但各方埋头自顾而缺乏协调的做法,无益于国际社会通力协作,更不利于克服贸易保护主义,这使新年中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蒙上阴影。

从我们国内看,【5】经济结构一日得不到优化调整,尤其是房地产支柱产业政策得不到切实改观,那么中国经济就一日无可持续性可言。同样,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与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日得不到治理,那么中国经济也一日无安全稳定可言。房地产领域出台了一些调控政策,但是那些政策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明显,房价依然居高不下,由此造成中国经济更加困难。同时,央行的货币政策会有所收敛,中国会进入一个加息通道,但力度不会太猛,主要原因是房地产绑架了中国金融系统甚至是整个中国经济体系。在维持房地产不涨也不倒的前提下,管理层会竭力寻找经济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办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会把目光放到基础建设(包括高铁之类)、农村改造、内需消费、新兴产业等领域中。

同时,我国外贸依然处于增速放缓阶段,但也应看到,在整个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取得现有的成绩来之不易。在2013年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现在从国内外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分析来看,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深度转型调整期,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依然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仍然抬头。

因此,在现今的国际形势之下,我们要想实现习中国的经济的伟大复兴就更需要我们全体华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个伟大的梦想,蕴藏着中华儿女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我们需要从我们的身边事做起,由此上升到一个一个的小人际圈,再到每个社会阶层,到整个中国,最后向世界人民郑重的宣布:“我们华夏民族从未衰落,我们一直是屹立在亚洲板块上的雄鸡,向着每日升起的旭日。” 在过去30多年中,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仅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即使与同行发展水平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发展缓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3.体制不合理,产业和市场化程度低4.国际竞争力薄弱,参与全球化程度低。根据上述问题,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2.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3.加快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4.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十分重要,我们要全面看形势。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形势与政策》教科书 【2】新华网 【3】人民日报

【4】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演进及营销模式变革分析【5】论非公经济人士在实现“中国梦”中的责任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篇5

容简介

本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召开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年秋季座谈会”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科研团体、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及预测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综合预测篇、政策分析篇、财政金融篇、专题研究篇、台港澳经济篇及国际背景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中国宏观及微观经济层面形势,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2011年经济走势的预测。书中对读者关注的CPI数据、房地产价格走势及行业发展等都得出了专家的论断。本书指出,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较为明显,但仍需保持稳定可控。经济主体信心回升,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保持较快增长。本书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经济转变虽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其中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无重大改变,改革开放、增长模式、发展阶段、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动力仍将稳定提升。未来的宏观调控目标应以“稳”字当头,通过提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稳定增长的内在动力,把稳定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

说说中国发展环保经济的状况发展 篇6

不论从何种角度,“环保”都是当代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环。它也不再仅仅是一种措施和行动,而是一种经济行为,并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的`产业。今天就来介绍几个句子,说明中国发展环保经济的状况。

1. While developing its economy, China will handle properl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opulati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处理好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2.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China‘s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因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

3. China relies on improving supervis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国依靠强化监督管理和技术进步手段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注意:汉译英时的逻辑顺序)

4. Land, arable land in particular, should be used reasonably and economically. Strong measures will be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regulat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y-out, shun the unpromising way of “pollution first, treatment afterwards”, and strength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pollution in major river valley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drinking water of the inhabitants.

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强流域污染防治,保证居民饮水安全。

(注意:这个句子比较长,首先要注意不要漏翻,再者要注意一些专有名词的译法,不要出现逻辑错误)

5.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op predatory development, and return to lakes, forests and grasslands what has been taken from them, vigorously plant trees and grass, treat soil erosion, prevent and control desertification, establish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arable land, water, forest, grassland and biological species,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改变掠夺性经营开发方式,有计划地退耕还湖、还林、还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建立生态农业,加强耕地、水源、森林、草场、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注意:这个句子比较长,要注意专业名词的翻法)

6. To economize on water, land, power, raw materials, grains and other resources.

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以及节约其他各种资源。

7. To endeavor to obtain high socio-economic benefits and a well-preserved environment with less investment and less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中国经济,经济发展

知识经济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关于“人才”的信息。简单地说,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第一生产要素, 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 指的是为知识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技术诀窍、智力成果、知识经验等各种无形的生产要素。

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经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支柱,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知识成为参与财富分配的主要因素;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将不再适用于知识、科技等这些无形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在知识经济中, 教育和学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将呈现出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特点;雄厚的物质基础是知识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因此高度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基。作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 知识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首先,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 经济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将会越来越多;其次,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科技创新速度越来越快, 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将因此大大缩短;最后, 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速度也不断加快。

现阶段, 虽然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 但是中国经济中已经含有知识经济的成分, 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成分不断渗透至社会经济中的其他各方面, 知识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知识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各方面影响也越来越来明显。在宏观层面上, 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变为知识、信息及技术。随着传统产业广泛地应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 使得生产所耗用的物资及能源减少。随着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国高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必然会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的增长方式在知识经济的催化下逐步转化为低消耗、高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的各个主体——企业、政府、消费者都通过网络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都被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同时政府也将在信息网络这一巨大资源库的帮助下, 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最新状况,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调整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确保经济的稳步增长。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型人才成为社会生产所急需的资源,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在中观层面上, 知识经济能够加快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第一产业的比重在满足全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条件下不断降低, 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第二产业加快产业内部调整, 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日渐增强。通过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微观层面上, 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也会受到知识经济的影响。首先, 企业的人力资源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企业高管必须是拥有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 同时具备创新的能动性, 能够预见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正确把握适合企业快速发展契机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其次, 企业的资产组成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有关知识的一切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 特别是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等这些无形资产, 它们也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实际价值。不仅如此, 企业组织, 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变化将极大解放企业的生产力,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经济变革时代,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态势, 中国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发挥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发展科学教育。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关键,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唯一正确途径, 同时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目前我国应该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努力消除地区教育不平等的现象, 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发展素质教育, 增强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同时,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优化教师待遇, 建立激励机制刺激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项事业,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也是一种产业, 创造了效益, 教育更是创造未来的原点。第二,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讲, 改善企业的市场环境, 掌握市场主动权, 开拓市场都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完成;通过技术创新, 企业大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第三, 竭力解决知识产权法制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复杂的知识发明与单一的法律界定之间的不协调。要完善产权法保护客体的范围, 正确处理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关系、激励公用知识创造与限制垄断之间的关系等关乎社会各阶层知识产权利益间的关系,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不同行业之间专利保护期限。从长期趋势来看, 中国经济发展必然会经历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社会经济也必然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转变、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提高知识经济成分质量与比重是解决办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杏.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联动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1) :61-65.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21-0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的发展同工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一样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资金的融通。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作为资金配置的金融服务发展滞后,存在银行机构网点少、地区差异较大,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偏低等不足。另外,工商业迅速发展,抽走了大量的农村资金,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我国虽然对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结果不但没有有效满足农村、农民的资金需要,反而使大量资金流向了发达地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现有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农业经济状况、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具有很强的政策借鉴意义。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业保险等。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民间借贷和典当业等。我国农村金融虽然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发展,但是整体还是发展滞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如下:

(一)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发展处在边缘化状态。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四类: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的实际业务逐渐脱离农业和农户,其支农作用有限。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的邮政储蓄以前只有单一的储蓄服务,近些年才开始有信贷服务,但是面向农户的贷款单一,且期限一般较短,无法有效满足广大农村对资金的需求。

(二)农村金融经营状况不佳。鉴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主力军地位,本部分我们以农村信用社为样本从不良资产占比和盈利水平等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不良贷款占比过高或盈利水平偏低均表明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占比偏高,盈利水平低下。

(三)农村金融资金供需失衡,导致民间借贷活跃。目前,农民借款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大件消耗品(修建房屋等)、子女上学、婚嫁丧娶等生活方面的支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户的生产生活、农村的中小企业、农业的龙头产业以及乡镇企业等都需要借贷,需要金融的支持,然而金融机构的供给却有限,且都有固定的贷款的额度以及期限要求,无法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三、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构建高效的服务于农村的金融体系。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结构单一,仅有少数的几家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几乎占据了垄断地位。优化完善的农村金融结构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才能起到促进作用,而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农村金融不能完全的发挥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只有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结构才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只有依靠充分的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供给量,农村金融的作用就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有效的途径,因此,我国应建立以农村正规金融为主体,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既要促进正规金融机构发展,也要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比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更加方便灵活的优势,鼓励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竞争,完善竞争机制。同时也促使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另外,我国政府对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存在较多的干预,政府的干预使农村金融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如果没有外在的干预,金融体系会自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弥补了这个缺陷。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政府可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鼓励非正规金融机构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放开市场准入条件,准许外资进入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出现混乱。

(三)建立为农民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50多年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信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信社发放的贷款趋于短期化,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信社的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职责模糊不清,国家对合作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监管水平很低,监管方式单一,方法落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方向要符合现实的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不能滞后也不应超前,否则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都会适得其反。

(四)加大政策性支农及监管力度,建设为农村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政府应采取促使金融机构积极进入农村领域的措施,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以助推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健全监测监管体系。我国农业经济领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就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性质,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由政府参与或者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的,由政府财政做支持,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平等地参与金融活动,同时会配合政府的意见,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很多方面必须按照政府的意图安排其金融活动,要贯彻政府的措施,落实国家政策。

参考文献:

[1]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5,(10):53-61.

[2]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世界经济,2015,(6):3-9.

上一篇:电销工作周报范文下一篇:《艾青诗选》读后感读书心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