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三年商标答辩书
一般而言,需要提交的答辩材料如下:
1.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答辩理由书——极尽所能地进行阐述。具体事实与理由方面,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答辩人及被申请商标,在中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知名度的证明,可以通过中国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等来进行证明;
2)在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期间,答辩人在第X类blabla…核定使用商品上就被申请商标进行了大量的使用和宣传。使用证据,包括使用被申请商标的商品在实体店、电商平台、官方网站等的销售(注意的是,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最好,例如,不但证明使用被申请商标的商品有在销售,而且该商品来自答辩人或其经销商);宣传证据,则包括答辩人在实体店、期刊、杂志、电视、网站、户外等处所做的广告。在这里,不得不说,答辩人及其经销商定期收集相关商标的使用和宣传证据(带日期),非常重要。
3)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及《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的相关规定,证明答辩人对被申请商标的上述使用及宣传行为属于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的商业活动中。
不光是企业, 知名高校也将自己的学校名称、学校品牌进行了防御性注册。以浙江大学为例, 浙江大学在2002年4月, 将自己的校徽“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1897鹰图形”、简称“浙大”、拼音“ZHEDA”及前身求是书院名称“求是”四件商标, 进行了全部45个类别的防御性注册, 使学校名称、简称等得到了最大范围的商标注册保护。
然而, 今年6月, 浙江大学收到了国家商标局的挂号信, 某日本企业对浙江大学注册在28类“渔具”商品上的校名商标提出了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撤销申请。
《商标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使用注册商标,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商标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 (一) 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 (二) 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 (三) 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 (四) 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从该条文可以看出, 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的, 可以被撤销。
诚然, 浙江大学作为一家高等学府, 一个教育机构, 虽然在全类上进行了防御性注册, 但其中大部分商标必然存在不使用的情况。那么, 类似浙江大学这种防御性注册的商标, 应该被撤销吗?笔者认为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撤销商标不能一概而论。
世界各国取得商标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取得, 即通过实际使用获得商标权;另一种是登记取得, 即通过向商标管理部分递交申请, 经登记后取得商标权。我们国家采取的是登记获得商标权的制度。以我们国家目前的商标申请注册制度来看, 商标申请人向商标局递交注册申请书式, 缴纳注册费后, 经审查和公告后, 即可获得商标权。该制度不问注册目的, 亦不以实际使用为前提。嗅觉灵敏的投机人事便将目光瞄准了商标市场, 大量注册、囤积商标, 形成垄断。于是, 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撤销制度孕育而生了。
从设立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撤销制度的立法理念来看, 主要是为了解决商标抢注问题, 使商标投机分子的抢注成本提高, 风险增大, 保护了那些想注册商标却因他人注册在先而无法申请的人利益, 使他们有了争取权利的机会。但有利自然有弊, 这种一刀切的行为会损害某些注册人的利益, 比如浙江大学。
笔者认为, 由于浙江大学的身份特殊, 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撤销制度对其名下的防御性注册商标不应发挥作用。理由有四:
1. 防御性商标是为了防止他人抢注浙江大学学校名称而进行注册的商标, 起防御性保护作用。
浙江大学是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 拥有人
才、科技优势, 因此也成为了商标投机者的主要目标。浙江大学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商标异议和商标争议上。根据笔者的统计, 浙江大学每年进行的商标异议、争议案件均超过10件。为彻底断绝商标抢注的现象, 2002年4月8日, 浙江大学将校徽“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1897鹰图形”、简称“浙大”、拼音“ZHEDA”及前身求是书院名称“求是”一共四个标志在全部的45类上进行了防御性注册, 共180件商标。注册防御性商标是保护浙江大学自身学校名称的行为, 非抢注或囤积行为。若防御性商标被撤销, 将导致商标抢注的兴起, 增加浙江大学的维权成本, 侵害浙江大学的合法权益。
2. 商标的本意是区别商品来源, 避免混淆, 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学校是教学育人的地方, 提供的是教学服务, 并不直接生产各类商品, 在商品上申请注册学校名称是一种保护性注册, 目的是防止他人抢注。若有人将知名学府的名称用在商品上, 如“北大书桌”、“清华电脑”、“浙大渔具”等, 必然使消费者造成混淆, 认为标有相关名称的商品同知名学府具有某种联系, 损害消费者利益。避免混淆是商标保护的最基本目的, 浙江大学将学校名称在全部45个类别上进行注册, 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他人抢注而造成混淆。因此, 就算北大没有生产书桌, 清华没有生产电脑, 答辩人没有生产渔具, 作为防御性注册的校名商标, 也不应该撤销, 这是保护知名学校名称的第一步, 也是保护消费者经济利益及信赖利益的第一步。
3. 从立法理念来看, 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撤销不应适用于浙江大学这类特殊主体。
商标法设置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可以撤销的目的, 是为了鼓励商标的使用, 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同时也是为了清除《商标注册簿》中不使用的商标, 以扫除他人使用的障碍。可见, 设置该程序, 是为了防止商标这种稀缺资源闲置, 避免商标落入投机者手中而使真正需要使用商标的人权利受制。但这并不适用于浙江大学这类特殊主体。学校名称是特有名称, 是专属名称, 和学校直接关联, 不存在影响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即便将学校名称注册在和教育毫不相干的商品和服务上, 也不会因此而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
4. 商标局下发的《提供商标使用证据需知》中《关于商标的使用》该部分第5点指出“以下情况时为注册商标不使用的正当理由:
(四) 其他无法使用的情形。”浙江大学作为知名的高等学府, 将学校名称、简称等在全部45个类别上进行了防御性注册, 若因其不使用而撤销, 将给商标抢注者打开方便之门, 不利于保护知名高校的名称权益及商标权益。因此, 笔者以为, 知名高校的校名防御性注册商标, 可列入“正当理由不使用的注册商标”范围。
《商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注册商标……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该规定在实务中被称为“撤销商标三年不使用”,简称“撤三”。撤三主要用于解决在先障碍问题:企业在申请注册商标时,若查询到在先商标近似程度较高甚至完全相同,直接申请会面临驳回风险,但如果该障碍商标注册已经满三年并且没有使用记录,则可以通过撤三来排除障碍。用撤三来解决申请障碍,相比于洽谈转让、共存等方式,经济成本要低得多。
我国的有效商标注册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并且增长迅猛,可供自由选择的商标资源日益有限,自己能想到的好商标,很多时候都已经被他人“捷足先登”,申请注册一枚想要的商标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撤三必然会越来越频繁地被企业运用,成为商标申请注册过程中排除在先障碍的常用手段。本文从实务的角度,讨论撤三申请与“答辩”双方的攻守策略及技巧。
一、撤三申请实务与技巧
(一)分析和调查撤销成功率
1.撤销成功率分析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是否有实际使用行为,或者是否存在使用可能,从而判断撤销的成功机率。
第一,了解有没有使用的线索。如果有,则分析使用是否规范。比如是否使用在核定的商品项目上,使用在哪些核定商品项目上,使用的商标图样与核准的商标图样是否相同或者显著部分相同。
第二,注册人是公司还是自然人。如果是自然人,由于营业条件限制等原因,使用可能性相对稍低。
第三,注册地址是否变化。商标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地址,如果不一致,则容易出现难以收到官方下发的《提供使用证据通知书》的情况,从而难以参与案件程序,这将更容易导致商标撤销。自然人注册商标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高。
第四,是否具备使用资质。不少行业生产经营需要特定的资质,比如药品生产等。通过查询资质情况,可以推断是否有使用商标的条件,从而推测使用可能性。
第五,核心商标还是保护性商标。如果拟申请撤销的商标是注册人主营业务所在类别上的商标,则撤销可能性较低;如果是注册人在非营业范围上注册的防御性商标,则撤销可能性相对较高。
第六,商标注册时间长还是短。一般而言,注册时间越长,商标获得有效管理和使用的可能性越低;注册时间越短,商标得到重视和使用的可能性相对越高。
2.撤销分析过程中的调查方法
第一,商标查询。比如查询商标注册的地址等信息,注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的情况,是否有许可备案等。
第二,网络调查。比如利用“百度图片”搜索注册人经营信息、产品信息;通过工商信息网站查询经营资质、关联公司、公司地址变更信息等。
第三,实地调查。比如对注册人企业所在地进行调查,了解是否有相应产品生产的情况;对相关产品的销售场所做调查,了解是否有相应产品销售的情况。
第四,其他调查。比如邮寄挂号信确认注册人能否正常收取邮件。
(二)撤三申请操作实务中的方法与技巧
1.撤三申请主体
一般不将实际需求者作为撤销申请人,而是选择没有关联的第三方作为申请人,尤其是自然人。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隐藏撤销申请人的真实需求,避免暴露“目标”,提升撤销成功率,同时也为下一步可能开展的洽谈转让等工作创造条件。
2.申请撤销的商品项目
实践中常常会争论,到底申请撤销部分商品项目还是全部商品项目?多数人会选择对部分类似商品群组上的商品予以撤销群组,其理由在于更有针对性,即,所提撤销的商品项目上,注册人必须提供商标使用证据,否则这些商品就会被撤销。但需注意的是,从实践情况来看,目前审查商标撤销案件的商标局的做法是:无论全部撤销还是部分撤销,只要商标注册人在申请撤销的一项商品上使用过注册商标,则在全部商品上的注册均予以维持。与此形成差异的是,在对商标撤销进行复审的商评委那里,无论全部撤销还是部分撤销,均按类似群进行审查,具体而言,商标注册人在核定的一项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的,仅在与该商品相类似的商品上的注册可予以维持。
这就意味着,不能简单地认为针对部分商品撤销,注册人就必须在这部分商品上提供有效的使用证据才能维持注册。相反,既然在商标局阶段提部分商品撤销与提全部商品撤销没有明显区分,何不直接针对全部核定商品提起撤销?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在后续的复审程序中,如果注册人在提供证据时,不清楚撤销申请真正想要撤销的到底是哪个群组上的商品项目,就很难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商品上的使用证据。也就是说,若考虑到复审程序的审理特点,反而是提全部撤销更有助于“迷惑”注册人,从而提高真正想要撤销商品上的撤销成功率。当然,到底选择哪一种方式,还是要基于对使用可能性的评估、案件周期的预估与计划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确定。
3.关于多份撤销与连续撤销
上文提到了到底申请撤销部分商品项目还是全部商品项目的问题,有人选择同时提起多份全部撤销的申请以及部分撤销的申请,或者针对每项商品逐一提出申请。也有人甚至针对同样的撤销多次、重复提交申请,如果注册人疲于应付,针对其中一次申请没有提供有效证据,该申请中被裁定商标撤销的,则相应的商标权利(也可能是部分商品上的权利)归于灭失。从撤销申请人的角度来讲,想尽一切办法增加成功几率,这无可厚非。但是这样做会增加撤销申请人、被申请人的成本和负担,即通常所说的增加“诉累”,并增加不必要的案件申请量,为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审查资源带来更大压力。因此,撤销申请仍应做好前期调查,有的放矢,制定更为精确的策略,而不是一味地采用“海量战术”。
4.撤三申请的时间及与其他程序的衔接
撤三申请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撤销申请人一方的后续新申请。“撤三”和“新申请”是一对组合,衔接好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一方面,从“撤三+新申请”的需要来看,新申请的商标应该紧跟着被撤销的商标,因此提出申请的时间不能太晚。否则,注册人会知晓被撤三信息,然后立即补充申请,带来新的障碍商标。另一方面,撤三与新申请之间应存在时间差,注册申请时间过早,审查时撤三结果还不能确定,申请会被驳回。
实务中还有这样的疑问:撤三申请与新申请同时提出更好,还是新申请的商标被驳回之后再提出更好呢?实际上,二者各有优劣:同时提出显然有利于尽早确定撤三结果,从而实现撤销申请人一方早日注册想要的商标的目的。但所撤销的商标并非一定就是自身申请商标被驳回时所引证的商标。具体而言,可能不引证该商标,也可能在引证该商标的同时还引证了其他更多的商标,即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等待驳回之后,引证商标情况可以完全确定,此时提起撤三能够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但是,驳回复审程序中不一定能够等待撤三的审查结果。因为撤三申请后续还可能发生复审、诉讼程序,这些程序的时间周期远长于驳回复审程序,撤销结论久久不能做出,很可能导致申请的商标在驳回复审程序中得不到支持。
结合大量的“撤三+申请”实践经验以及当前商评委支持“缓裁”的现状来看,目前相对稳妥的做法是提交撤三的同时提交注册申请,如果驳回,在驳回复审中等待撤三结果最终确定。驳回复审过程中撤三结果不能审结的,可以向商评委书面请求中止审理,等待撤三结果确定后再做出审理。当然,这仅是结合当前的操作实际而言的,如果“缓裁”的做法发生变化,则前述策略很难发生作用。
二、应对撤三的策略与要点
(一)提交商标使用证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可以作为商标在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证据
商标直接使用在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使用在服务场所及服务相关物品上,或者使用在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都属于撤三案件中的“商标使用”。其中商品商标直接使用的证据相对容易收集,实践中更多的疑问主要是在服务商标使用证据的体现形式上,其可以包括:使用于服务的介绍手册、服务场所招牌、店堂装饰、工作人员服饰、招贴、菜单、价目表、奖券、办公文具、信笺以及其他与指定服务相关的用品上等类似使用方式,关键在于能够用于识别服务来源。
2.证据形式:原件或公证
在商标确权案件中,广泛存在认可复印件的情况。但撤三案件的审理主要取决于使用证据本身,因此证据的形式非常重要。特别是,后续程序走得越远,案件双方当事人在证据“三性”上越是较真,因此,商标注册人应当尽可能提供证据原件来证明商标的使用情况。如果提供原件确有困难,可以提供经公证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3.关键证据:发票
发票是撤三案件中非常重要的使用证据。一方面,发票是市场交易双方支付费用的凭证,能够证明双方交易行为的实际履行情况。当商标注册人拟证明其使用商标的商品用于市场销售时,除了提供记载使用该商标的商品销售合同之外,如果能够提供发票证明该合同实际履行,则有助于形成较为完整的商标使用证据链。另一方面,发票经过税务机关的认证,相比于当事人自己制定的合同以及产品包装等可以自制的证据而言,证明力更强,并且发票便于核实真实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商业惯例中,商标图样不会出现在发票中,发票中主要记载的是文字,商标名称可以通过发票中的商品名称体现出来,但图形商标则较难实现这一点。也有很多发票中只记载产品通用名称,而不记载商品名,如此一来,发票中就不能直接体现商标使用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销售合同甚至是产品照片等方面的证据予以佐证,证明发票中记载的信息与涉案商标有关。这也同时提醒企业,需要将商标管理思维融入到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在拟定产品销售合同、开具销售发票时,尽可能体现商标和商品名称。
4.证据链与证据量
常常有企业咨询,撤三案件中到底提供什么样的证据最好。实际上,撤三案件中的商标使用证据,应当能够显示使用的商标标识、使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使用主体、使用日期以及使用地域范围等信息,很难有哪个单一的证据可以完整呈现这些信息,更多的还是应当考虑形成完整证据链。比如,提供实际的产品以及产品包装,能够显示具体的商标图样、生产时间(生产批号)、生产主体信息;提供产品的销售合同,可以显示产品的销售时间、地域范围情况;提供合同对应的发票,可以证明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提供与产品有关的媒体报道或者展会信息等,可以进一步佐证前述证据的真实性。在实践中,有时候找到相互印证的完整证据链会比较困难,这时候需要通过增加证据的量,即,只要是实际使用商标的证据,尽可能多提供,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出存在真实使用商标的意图和事实。
(二)主动防范撤三风险的做法
从尊重法律规定、促进法律价值实现的角度来讲,商标注册人有实际使用商标的,在面临被撤三时应当尽力收集使用证据材料,力争维持注册商标;如果商标确实没有使用的,则需要承担因不使用而被撤销的后果。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的注册商标尽管没有使用,但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比如申请注册今后可能用到的储备性商标,或者为避免他人在主营业务相关联商品或服务上抢注商标,甚至是通过阻止他人在其他类别的申请注册行为从而保护自身品牌不被淡化等。不少大型企业提出,多年来通过大量注册积累所构筑的完整保护体系,如今常常面临被撤销的威胁,令人防不胜防,对企业多年的工作成果造成威胁。还有一些更为极端的情况,某些企业滥用撤三的法律程序,谋取不正当利益。
在撤三频发的情况下,对于商标注册人来说,除了在被提起撤三时积极准备证据材料之外,还需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做好多方面的基础工作,未雨绸缪,降低被撤销的风险。同时,在发现被撤销的迹象时,主动做一些补救性的新申请注册。主动防范撤销风险的做法一般包括如下情形:
1.市场预测。应当在商标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市场动向的关注,预测自身注册商标被撤销的可能性。比如,自身注册商标被行业内其他公司擅自使用,并在短期内获得了很大的市场规模,这种情况下该商标很可能就会成为被撤销的目标。
2.商标监测。通过商标监测软件能够尽早知悉商标被提撤销的情况,可提前准备使用证据。而针对营业地址变更后与商标注册地址不一致的情况,更需要通过设置监测掌握官方发布的公告送达信息。事实上,当商标注册人不能正常收取官方下发的提供使用证据通知书时,很多公告送达信息都是通过监测发现的。
3.追加申请。预测到可能被提撤三或者得知已经被提撤三时,应当立即追加新的注册申请。这就相当于在被申请撤销的商标之后增加一个新的权利,以挡住撤销申请人的注册申请。假如被提撤销的商标最终被决定撤销,新申请的商标若能获准注册,还可以延续在先的商标权利。
4.尽量使用。如果商标在短期内确实没有使用需求,但又需要防范被撤三的,可以考虑阶段性、小批量地投入使用,然后通过公证购买等方式保存证据。商标注册人还可以考虑许可有条件的企业使用,比如许可给经销商、关联公司、生产商等。
5.批量注册。对很多大型企业而言,要将所注册的重要商标都投入使用确实不现实。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将重要商标批量筛选出来,每三年内重新提交一次申请。这就相当于原来注册的商标刚满三年,可能会面临撤三风险时,又增加了新的商标,使得权利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被异议人——肖寒飞就异议人韶山新韶光电器有限公司对被异议人在第11类“电加热器;电炉灶;电压力锅(高压锅);热水器;热管灯管;电磁炉;电热壶;电吹风;电筒”商品上于10月20日申请,5月27日公告(总第1169期)的5672520号的 “新韶康及拼音”所提出的异议理由做出下述答辩:
异议人认为:被异议人商标“新韶康及拼音”与其引证商标(第1803697号,第4857578号)属近似商标,足以使消费者发生混淆及误认,并认为被异议商标系傍名牌商标,违反了商标法第九条、第二十八条与第五十二条(一)项之规定。商标局应该驳回被异议人商标的申请。
被异议人认为:
被异议商标与引证商标不近似,不构成对异议人商标的刻意抄袭、模仿。不会让消费者造成混淆和误认。被异议商标的申请注册不违反商标法第九条和第二十八条。
理由如下:
一:被异议商标与引证商标文字含义和组成截然不同。
先从含义上来说:两者商标都是“新”字开头,“新”为修饰词,仅为商标主体的前缀,“新”一般解释为: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
被异议商标的主体为“韶康”,引证商标的主体为“韶光”。
韶康的含义:韶,美好的 ;康,安宁、不生病。韶康的含义为美好而安宁。
新韶康的含义为:从未有过的美好和安宁。
而“新韶光”的含义与其相差甚远。新韶光的公司来自韶山市,所以其商标中的韶应解释为韶山的简称,光解释为光荣,光辉或光明。
新韶光应理解为:全新的韶山人民的光荣或是韶山人民新的荣耀。
从两者含义来说,天差地别,丝毫不会令消费者在商标含义上将两者商标互为联想,抑或将两者发生误认及混淆。
其次:被异议商标与引证商标构成方式不同。
被异议商标为中文加拼音的组合商标,而引证商标为单纯中文商标。
再其次从其组成来说,两者商标的最大不同在于商标最后一个字,一个为“康”,一个为“光”,“康”与“光”都是常用字,读音和字意都为大众所熟悉,极易识别。“康”为半包围结构组合字,“光”为独体字,从视觉上来说区别巨大,“康”的拼音为“kang”,光的拼音为“guang”从听觉上来说也是区别巨大。“光”与“康”都是其商标主体中最重要且最具识别性的部分。
“新韶光”与“新韶康”在音、形、意上都有很大区别,所以消费者根本不会将“新韶康”与“新韶光”混淆或误认。
被异议人肖寒飞通过查阅大量书籍,为其商标取名为“新韶康”,是希望自己的电器产品可以带给消费者美好安宁的生活,完全是自己原创所出,并未模仿或抄袭他人。
再其次、异议人在其商标异议书说:湖南湘知司法鉴定所认定了“新阳光”“新宇光”“新豪光”等商标与引证商标“新韶光”属于近似商标。
此仅为个案,不具备排他能力。不能说湖南湘知司法鉴定所认定了“新阳光”“新宇光”“新豪光”等商标与引证商标“新韶光”属于近似商标。那么“新韶康”就应该也和“新韶光”是近似商标。被异议人对于湖南湘知司法鉴定所的认定结果是否具备法律效力表示怀疑,如果随便一家省级认定机构就可以将商标是否近似做出完全判断,那么商标局和商评委存在还有何意义?
二:异议人认为被异议人违反了商标法第五十二条一项之规定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一项: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异议商标到目前为止还根本尚未使用过,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违反商标法第五十二条一项的规定一说,此为异议人胡乱引用条例,为异议人增加莫须有的“罪名”。
综上可见:被异议商标名称系被异议人原创,具备商标该有的显著性,不构成对引证商标的模仿或抄袭,被异议商标与引证商标不近似,不会引发消费者的误认和混淆。被异议商标的申请注册不违反商标法第九条和第二十八条。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家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消费者的辨别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并不是只要两商标之间有一两个字相同就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认。商标的申请量急剧增加,常用字、词的选择余地也不断变小,商标在取名时难度大大增加,如果只要是商标上有一两个字与某知名品牌相同就认定为商标近似,那么小企业的品牌发展之路将变得满是荆棘,难上加难。
异议人的异议理由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恳请商标局给予小企业更多的帮助和发展空间。依法裁定异议不成立,核准被异议商标的注册。
答辩人:肖寒飞
一、答辩人是经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并依法在成都市武侯区房管局和武侯区火车南站办事处备案的“芳草地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其产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也受“芳草地小区”大多数业主支持和拥护。
作为业主大会的常设和办事机构,“芳草地小区”业主委员会是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合法权益的合法代表。
二、本案涉讼的这次选聘物业公司行为,是在武侯区房管局、火车南站办事处、桐梓林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经业主大会书面征求业主意见的形式,并经“芳草地小区”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双过半”授权同意,授权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与其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其过程公正公开,程序合法。
今年6月前,在取得双过半业主授权后,业委会经反复讨论并在广泛征求广大业主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物业服务合同》并予以公示。
随即从7月开始,业委会开始着手进行物业公司选聘工作。
尽管有不少业主早已对在小区内并不合法地承继他人物业管理的企业成都三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泰公司)的服务非常不满,但是业委会仍然将三泰公司作为优先考虑的选聘对象,同三泰公司进行了长达近两个月,先后6次的合同谈判。
但是,三泰公司在两个关键条款:合同履约保证金和公共收益三七分成这两条上,拒不接受业主委员会提出的条件,并且单方面终止谈判。
业委会不得不面向社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先后通过与十三家物业企业接洽,并通过邀标方式,收到四家物业企业投标。
经业委会评比筛选,最终选定最符合标书要求的四川艾明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在小区公示后,与其签订了《成都市武侯区芳草地小区物业服务合同》,程序合法、公开、有效。
现将这一选聘具体过程作如下介绍:
1、业主委员会成立后,20底业主委员会在《芳草地小区业主委员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工作内容,就有选聘物业公司一项。
2、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工作开始后,考虑到本小区业主总数为844户,召集业主大会会议讨论形式不太现实。
按照《芳草地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第九条,业主大会具体会议形式由业主委员会确定的规定,初,经郑重咨询武侯区房管局、火车南站办事处、桐梓林社区居委会,并在他们的指导和提供具体意见后,决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这一重大事项的业主大会会议采用书面征求业主意见的形式。
同时还议定,按照《芳草地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由业主委员会发放征询意见表,将业主大会的议事内容书面征求业主意见。
随即,业主委员会于203月3日,对此次业主大会形式和议题进行了公告,业主大会采取全体业主人数过半面积过半“双过半”授权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公司的形式,并附征询意见表(样式见附件)。
征询意见表中第一项即为是否“同意授权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代表业主与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要求业主明确表达意见后签名确认
3、年3月20日起,由各幢各单元选出的业主代表逐户上门送达征询意见表,“芳草地小区”业主开始按幢按单元签名投票。
全部上门书面征求意见的工作于4月3日全部结束后,业委会于4月6日组织部分业主代表参与计票统计工作。
每张选票由业主、监票员、计票人签名,其选票真实有效。
经最后的统计确认,同意授权的总面积为83292.53平方米,占整个芳草地小区总面积124789平方米的67.25%,同意授权的总户数为558户,占整个芳草地小区总户数844户的66.113%。
这一计票统计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的规定。
4、2009年5月4日,业主委员会对业主大会授权表决结果予以公告,并公告书面征询意见表备查。
5、2009年6月5日业主委员会对《芳草地物业合同草案》进行公示并听取业主意见。
6、2009年6月24日公告业主代表大会表决结果,通过《成都市武侯区芳草地小区物业服务合同》及补充协议。
7、因为当时并不清楚,在小区内实施物业管理的成都三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泰公司),与建设单位有《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成都武城三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城三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人主体,同时又考虑到,三泰公司在小区内存继物业管理,于是从2009年7月2日起,业委会首先将三泰公司作为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优先考虑对象,与之洽谈。
无奈三泰公司拒不接受交纳履约保证金和公共收益三七分成条款,双方未能就合同答成一致。
9月7日,三泰公司最后向业委会正式提出终止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谈判。
8、2009年9月3日,业主委员会公告,告示与三泰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被拒的洽谈结果,通报业主委员会将进选聘新的物业公司。
2009年9月19日,针对部分业主听信三泰公司的谣言,不了解《物权法》、《合同法》的有关法律规定,误解业委会提出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服务合同须提供履约保证金,提出公共物业收益权应该属于全体业主的主张,业主委员会还专门发出致芳草地全体业主的公开信,再次对履约保证金和公共收益三七分成条款进行解释。
9、2009年10月8日,业主委员会公告13家物业服务企业的寻访情况,开始向社会物业公司的邀标工作。
其后,收到4家物业公司的投标,其中一家企业的标书送达时间超过揭标时间作废外,有效标书共三家。
10、经评标并听取业主和业主代表意见后,业委会投票确定四川艾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并于2009年10月17日,业主委员会根据《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代表与四川艾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成都市武侯区芳草地小区物业服务合同》,并于2009年10月18日公告选聘结果并上报武侯区房管局、火车南站办事处、桐梓林社区居委会。
11、2009年10月21日和2009年10月29日分两次公告后,业主委员会根据合同,向四川艾明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出入场通知书,同时向三泰公司发出撤离通知书和现场交接验收通知。
以上,即是芳草地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整个过程。
整个过程公开公正,且不违反任何法律禁止规定,符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符合《芳草地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芳草地小区业主委员会工作规则》的规定,程序合法,合同有效。
三、原告诉称,答辩人“在选聘物业服务机构的过程中,违反《芳草地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物业管理条例》及《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未召开业主大会和未取得业主合法授权的情况下,违背广大业主意愿,擅自与四川艾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合同》。”
原告以如此理由挑起诉讼,实则是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大会会议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及对业主大会会议的形式有重大误解所致。
首先,业主大会是一种组织形式,而非原告理解的“召开大会”的一种行为方式;其次,业主大会会议有两种形式,即《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取集体讨论,也可以用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
而原告认为自己没有参加过集体讨论形式的会议,就轻率指责“没有召开业主大会”,实则是对业主大会会议及其形式的片面理解和误解。
芳草地小区是一个业主844户的小区。
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这一事关广大业主利益、应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如果采用召开有全体业主参加的集体讨论形式的业主大会会议,显然不现实也很难到达法定的人数,因此,业委会结合芳草地小区的实际情况,并依据《芳草地小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采取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召开业主大会,决定并由此取得业主授权进行物业服务企业选聘工作,毫无过错,也符合法律规定,因此程序合法,结果有效。
需要指出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原告之前对于业委会的公告,上门发放征询意见表,征集意见和签名表达业主是否授权选聘一事,并未向业委会提出过任何意见,仅是在选聘结果公布后持有异议,实则是因为业委会根据广大业主意愿和三泰公司拒绝,没有与三泰公司签署物业服务合同这一结果。
四、原告又诉称,业委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签订合同“未取得业主合法授权”“违背广大业主意愿”。
事实并非如此。
是否取得法定的“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授权,这可以从答辩人向法庭提供的证据即可得知。
至于有极个别业主,看到有人在三泰公司支持和怂恿下,在小区内铺天盖地贴出大小字报,对业委会成员造谣中伤、诽谤诬蔑,声称签订合同缴纳保证金和公共物业收益三七分成是业委会想将其“独吞私分”,而又不清楚事实真相,又看到三泰公司多次动用保安采取暴力威胁、声称断电断水这些类似社会暴力手段后,害怕受到报复牵连,提出反悔,称当初签字授权给业委会选聘并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合同,是因为不知情。
这一抗辩理由,完全没有法律依据和不足以抵抗书面授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至于业委会实施新物业服务企业选聘并与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授权是否合法有效,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芳草地小区采用书面征求意见形式的业主大会会议,一旦经全体业主人数过半面积过半“双过半”的授权表决,业主委员会与选聘的物业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是其当然的责任,完全符合《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的规定。
与《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七十四条“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前,应当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对选聘方式、具体实施者、物业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等进行表决”的规定也不矛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只要这一授权签署是业主本人真实意思的表达,芳草地小区业主委员会完全可以获得这样的授权。
答辩人向法庭提交的证据表明,书面征求意见这一业主大会会议形式的征询意见表,上面清楚地列出了授权事项。
业主阅读并签署后,即是其真实意思的表达。
本案涉讼纠纷所诉的行为和决定,完全符合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和实体均合法有效。
五、本案的起因,完全是因为现在小区内非法行使物业管理的三泰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故意挑起。
三泰公司从业主大会筹备时开始,就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有强烈抵触和不满,并唆使小区内部分不交纳物业管理费和以极低租金租用小区内公共物业部分的房产从事商业经营的“特殊业主”出面对抗干扰,采取由保安带领少数业主上门威胁、殴打筹备组成员的社会暴力形式,或在小区内张贴以造谣、诽谤和人身攻击为内容的大小字报的形式,干扰业主大会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
业主大会成立后,从选聘物业公司工作开始,三泰公司又对选聘工作强烈不满,每次业主委员会的公告贴出后不久,都被三泰公司指使其保安、清洁人员等工作人员予以撕毁、覆盖,所以完全不排除有业主不知道公告详细内容的情形发生。
但是,原告声称不知情,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本案原告之一的范瑞华,就曾是业主大会筹备组成员,系已辞职的原业主委员会副主任余恩沛的妻子。
她也曾在宣传动员业主参与业主大会成立过程中,遭受那些“特殊业主”的污辱谩骂,甚至差点被打,这在小区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仅仅由于其丈夫与业委会个别成员的私人恩怨,在辞去业委会副主任职务退出业委会后,从当初动员业主赶走服务不称职的三泰公司,转而力挺过去反对的三泰公司,并不惜挑起诉讼,迫使业委会不得不增加开支支付诉讼费用,实则是对广大业主利益的损害。
六、还需要在此指出的是,挑起事端,导致芳草地小区业主之间相斗,危害小区乃至整个社区社会稳定的根源,实则是因为三泰公司目前在芳草地小区的非法物业服务所致。
三泰公司目前在本小区内所施行的物业服务管理是不合法的,没有签订任何物业管理合同。
既不符合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21条的“在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之前,建设单位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应当签订书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这一条款的规定,也从未与任何形式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签订任何物业服务合同。
本小区前期物业管理企业成都武城三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于初退出芳草地小区物业管理后,当年注册成立的成都三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从其手中非法承继的芳草地小区物业管理行为,不论是否与前期物业管理企业之间有何约定,但也违反了《物业管理条例》第40条,“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专项服务业务委托给专业性服务企业,但不得将该区域内的全部物业管理一并委托给他人”的规定,侵害了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
本业委会已向贵院起诉并被贵院立案受理(武侯民初字第4800号),要求成都三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撤离小区。
七、原告不仅在庭上诉称,也在小区内张贴大小字报,采用造谣诬蔑的手段,号称代表“广大业主利益”“真实意愿”。
然而对业主委员会提出的任何愿意进入芳草地小区提供物业服务的企业,必须在签订合同后提供履约保证金,必须将公共物业收益向全体业主公示,并与全体业主进行三七分成的条款,倍加攻击。
不知是由于对公共物业及其收益权属的法律规定不懂,还是出于何种目的。
但是,以此作为在小区内呼应三泰公司,致使三泰公司继续管理小区,并攻击业委会为全体业主维权的合理合法的主张,实则才是最大程度地侵害了芳草地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尊敬的审判长,成都芳草地的业主以及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面临的困境,也正是全国几乎所有居住小区业主们所面对的严峻现实:购房时没有选择余地的前期物业管理该何时结束?业主们何时能够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选聘自己称心的物业服务?选聘新物业,该有怎样的具体程序?作为小区住户和业主,学习在法律框架下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同时,又学会尊重不同意见的表达,学会少数服从多数这样一个基本的民主原则?
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成都市因为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矛盾,引发出不少事件,有的甚至造成治安问题,形成危害社会稳定的隐患。
这一状况,在我们武侯区尤其突出。
一些物业服务企业不是将业主利益和为业主服务放在首位,从而在服务中获得正当的商业利润,而是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和经济实力,以及自己在小区进行物业管理的有利条件,欺骗、蒙蔽、怂恿甚至收买少数不交纳物管费,或以极低廉价格租用本属全体业主共有的公共物业经商,从而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极少数业主,为其违法行为进行辩护,或是利用业委会这一新生事物,其成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并不违法国家法律禁止性规定的细微失误,挑动业主之间、少数业主和业委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利用这些不稳定因素,赖在小区不离开,阻扰新物业管理企业入场,以便自己继续侵吞业主公共物业收益。
这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也是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本小区新旧物管更换以及由此诱发的这一案件,已被省、市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反响。
因此,芳草地小区两位业主诉业委会一案,不是一个小事,不仅维系每一个小区业主的切身利益,也维系着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全局利益。
综上所述,请法院遵循合法、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本案事实和法律依据,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并判令原告承担本案及答辩人不得不为此支出的全部诉讼费用。
此 致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成都市武侯区芳草地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
【撤销三年商标答辩书】推荐阅读:
撤销三年不使用答辩书10-03
撤销项目批复07-02
不良行为撤销报告05-30
撤销申请书10-20
撤销行政许可决定11-18
撤销申 请 报 告05-31
撤销学生违纪处分申请09-20
处分撤销申请书10-08
人民法院判决撤销10-27
撤销裁决申请补充意见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