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优秀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优秀(推荐7篇)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优秀 篇1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二、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提倡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文体简介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朗读课文

1.需正音的字:

夫(fú)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2.重点句子如何断句

—— 惑/而不从师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译全文

(一)第一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之—助词,的; 学者—求学的人; 所以—用来……的; 之—代词,指道理; 固—本来;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庸知—哪里,管、过问; 无—不论,不分

语法: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超出;焉—之于(向他);下—低于; 耻—以……为耻;圣—圣明的人,圣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 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叫读; 小学—小的学习方面; 族—类; 不齿—不屑一顾; 欤—语气词;

语法: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三)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常—固定; 攻—学习研究; 已—罢了;通—普通

语法:被动句——1、不拘于时。

介宾后置句——1、而耻学于师。2、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总结全文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 古今异义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二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4、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5.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 固定格式: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篇2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谀经传郯苌弘蟠贻巫

②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小结全文。

四、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

2、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

一、检查上堂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

二、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什么从师

③以什么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

巫医乐师百公之人——不耻相师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写作缘由。

论证方法:

⑴对比论证(1、2段)(让学生找出来,讨论确定)

⑵例证法:(3段)孔子师郯子……

师说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见“教学目标”

2、3。

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文体简介 见本课“相关知识”。

二、字词解释 见本课“基础梳理”。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3、4句),阐述从师的必要性。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5~7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7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3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4~6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7~9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做法。

第四层(第10~15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内容详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辨证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骤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省。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这一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

四、重点、难点解析

1.“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意。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也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 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3.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1)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五、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六、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知识拓展】

韩愈和“古文运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其郡望为昌黎郡,故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25岁中进士,做过唐朝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的官员。曾任吏部侍郎,故又被称为“韩吏部”。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的中唐时期。他在政治上比较守旧,倾向于维护当时豪族地主阶层的利益。但是他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主张任人唯贤。他任监察御史时,曾提出减免赋役,并因此遭到贬斥。他反对藩镇割据,并亲身协助宰相裴度平定了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他反对当时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的佛教、道教,结果再次遭贬。这些方面虽然都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但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韩愈在文学上的作为,主要是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的艳丽浮夸的文风。他大力提倡“言之有物”的古文,强调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并且和柳宗元等躬行实践,终于把文章从形式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创作上,他们虽然强调学古,但是主张“辞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师其意不师其辞”“文从字顺各识职”。这些理论,对我们写作是有借鉴意义的。

《师说》赏析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之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

师说教案 篇4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师说 教案。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解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指导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句读dou或不焉fou 经传zhuan 从师cong读 书du 不能bu传道chuan 从容cong 聃dan蟠pan 苌弘chang近谀 贻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 须臾 怡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教案《师说 教案》。学者句读 百工 六艺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②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分段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 以……为师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1.结构特点1.分析第1段:①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②分析第2段:(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优秀 篇5

教学方法要点:

基本的教法是读读讲讲,将疏通文意和诵读练习结合起来进行,读一段讲一段,争取使学生在课上成诵或基本成诵。要点如下:

1.着重解释实词,将实词视为理解句意的基点。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词义,还要使他们懂得一些解词的方法,要渗进一点训诂常识。大部分语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只讲个别难句,而且只述其大意,不作“对号入座”式的硬译,也不搞烦琐的语法分析。

2.讲文章的理路。除划分结构层次而外,还要讲讲大小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探究作者行文的用心,以促进学生的领悟,加快记诵的速度。

3.学生的诵读练习必须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用领读方式使学生感知文句的抑扬顿挫,要指导学生利用虚词辨析文句的语气,要善于发现学生记诵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解决的方法。

4.在整个教读过程中贯彻“动之以情”的原则。教师应作表情朗读,在其他教学环节中也应尽可能地引发学生在感情上跟作者共鸣。动情,也是促进学生领悟的一个重要因素。

5.抓紧预习。除试读课文、看注释而外,还要让学生动动手,把生僻词语划出来或摘抄若干词、语、句。教学设想:

拟用三课时(共135分钟)教读,大致分配如下: 诵读练习(包括教师范读和领读)用70分钟; 教师讲解和启发提问(包括学生作答)用50分钟; 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用15分钟。教学过程:

一 关于整体感知。这是诵读练习的准备,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愿望。步骤如下:

1.导入本课。让学生背诵小学时读过的柳宗元的短诗《江雪》。启发学生了解:“千山”两句写环境的冷峭;“孤舟”两句写渔翁的孤高性格。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期写的,是《捕蛇者说》的同期作。(板书课题)

2.简述柳宗元被贬经过。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任用王叔文、王伾推行新政,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仅七个月,保守派就迫使顺宗退位,拥立他的长子李纯(即唐宪宗)为帝。王叔文被杀,王伾在贬所病死。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其实是处于被看管地位,毫无权力可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正是他这个时期政治环境的写照。

提问:(1)课文中有两处明显地反映了作者政治上无权的状况,请找出来。(“余将告于莅事者„„则何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从这两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依然关心人民疾苦,敢于为民请命,这正是“寒江独钓”的精神。)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这一点。3.教师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4.提示体裁特点和全篇要旨。先跟旧课文(《马说》《黄生借书说》)作比较,使学生了解:“说”这种议论体裁跟纯议论文不同,形式多样而写法灵活;这篇“说”尤其特殊,大部分是叙事,只有末段是议论,但叙事是为议论张本,故末段为全文核心。

提问:(1)末段中哪一句是作者立论的根据?(“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2)此话出处注释已说过,现在请看它的原文(见“附录”),说说课文里有哪些话是受了它的启发?(“吾祖死于是„„几死者数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二 诵读第一段

1.齐读一遍后解释下列词语:

①[御]蛇已咬人,就不是拿棍子来抵挡的事了,而是要找药来治,“御”当引申为治愈。“无御之者”即无药可救,必死无疑。上文说草木“尽死”,这里换一个说法,避免重复。

②[腊]原作“昔()”,“月”旁是后来加的。“昔”的上部是肉的纹理,下部是“日”,意思是将肉放在太阳下面晒干。

③[已]尽止。在本句中有病根尽除义,故得引申为治愈。

④[其二]即两条蛇,这是古人的习惯说法。(不宜作语法分析,说成“蛇之二”,学生更难懂。)

⑤[租入]这是古代特殊用语。入,入官仓。租入,应向政府缴纳的租税,简言之,就是租税。

2.齐读一遍归纳段意并划分层次(先说蛇;次说捕蛇)。3.领读和诵读指导(同步进行)。

前一层用说明语气读。第一大句:首句提挈全段,须读得平缓;“黑质”句说蛇的外形特征,可稍重;以下分说蛇对草木和人的危害,这是本句重点,应读得更重些。句中“而”“以”,都表示并列关系,宜轻轻带过。第二大句:因前句说“害”,此句转而说“利”(有治恶疾功能),故用“然”开头,“然”要重读,且有延长音;“腊之”和“以为”之间有极短停顿。“已”也要重读,以下分举疾名,用平调读。这两大句要读出对比色调。

后一层用叙事语气读。“其始”,有提顿语气,以下三小句宜缓缓读来,至“捕之者”作一顿;“当其租入”要重读(这是要害),读后宜作稍长停顿(有设置悬念作用);然后用出乎意外的语调读“永之人”一句──蛇有剧毒,人们本当畏葸不前,而结果竟是“争奔走焉”!此中有作者无穷感慨。“争”要重读。

4.学生练习背诵,至少读三遍,能背出一大半即可。

5.提问:这段文字无论说明或记叙,都很平实,但作者用意很深,说说你的体会。(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内容、写法都可涉及,主要之点是已含“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之意)

三 诵读第二、三段

这两段跟第四段合为本文主体部分,原不可分,因篇幅过长,姑作两部分教读。1.齐读(分两组,各读一段)后解释词语:

①[专其利]与今语“专利”。专,独占、独得。

②[嗣]“”表义,“司”表声。本义是诸侯继位,“口”象征国土,“”即“册”,像史官所读文件。引申为继承。

③[戚]本义是斧(如“舜舞干戚而有苗平”)。引申为促迫(通“蹙”)。再引申为忧(如“休戚与共”),本句即用此义。又,由“促迫”还可引申出相近、相亲之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④[莅事]到官视(管理)事。莅,临、到。2.领读和诵读指导

这两段写作者和蒋氏的对话,文字不多而波澜横生,要使学生感知这一点,须将重点放在感情分析上并兼及理路。

“专其利三世矣”不是艳羡之辞,它承上文“争奔走”一语而来,是背面敷粉的写法──蒋氏能“专其利”,则可知其他捕蛇者必死于蛇无疑。其中蕴含着作者巨大的隐痛。“矣”,要用深沉的调子读。又,“三世”伏下句祖、父、身三代人命运,要读得清晰。

蒋氏答语表明,所谓“利”是三代人用生命换来的,哀痛极深,要读得低沉。“矣”,有“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之叹。又,此句伏下段“与„„居者”诸句,理路分明。

作者的劝慰之辞要读得平缓。他有解民于倒悬之志,而又无权实现,这种矛盾心情表现在“悲”“且”二字之中,“悲”要重读,“且”可轻读,且有余声。“乎”,猜测语气,轻读。“更若役,复若赋”二语引出下文蒋氏自陈心曲,要读得清晰而又缓慢。“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语调读。又,“悲”伏结尾“愈悲”。

3.学生诵读练习(至少三遍)。

[说明]以上三段课本只要求熟读,教师不作背诵检查,但可以提倡学生自查或互查。四 诵读第四段

1.齐读一遍后解释下列词、语、句:

①[则吾斯役„„,未若„„之甚也]“则”,这里可以视为“则吾语汝(那我就告诉你吧)”的省文。“未若„„之甚”,不如„„那样严重。全句意思是,恢复缴租的不幸远远超过了捕蛇。

②[向„„,则„„]这种句式用来表示对过去的事情作假定。③[顿踣]顿,以头叩地。踣,即“仆”,向前仆地。

④[往往]古义是“处处”。《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

⑤[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不少老师认为此句有语病,因户口逐年减少,许多人与蒋氏为邻不足12年。其实作者意思是12年来户口减少了十分之五六。读文言文有时不可死抠字面意思,要善于会意。

⑥[隳突]“隳”是后起字,原作“墮()”,毁城之义,引申为破坏。突,从“穴”“犬”,本义是狗从穴中突然跑出,引申为奔突。此语十分形象地刻画了悍吏骚扰村民的情形。

⑦[弛]本义是“弓解弦”,与“张”相对。引申为松弛、轻松。

⑧[齿]“止”是声符,下像口中牙齿排列形状。牛马等每年长一齿,“齿”得引申为年龄。“以尽吾齿”中的“齿”,再引申为天年。

2.启发学生了解本段理路:这是蒋氏对作者“更役”“复赋”这一建议所作的答复。纲领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这一句,意即役不可更,赋不可复。以下分两层说明理由:前一层概述60年来乡邻在重赋压迫下的悲惨遭遇,说明复赋的结果必将是“非死则徙”,而捕蛇还可以“独存”;后一层叙述悍吏来乡骚扰的情形,说明复赋则居“不得宁”,而捕蛇则安。结末重申不敢怨恨此役之意。

3.领读和诵读指导

本段共269字,背诵练习宜分层进行,最后连贯背诵全段。

“大戚”回应上文“貌若甚戚”,可见蒋氏畏赋有甚于蛇,应重读。“哀而生之”一句形式上是询问,实际是恳求,“乎”当用升调读。“则吾斯役”两句统摄全段,要慢读,用哀告语气,有字字血泪之意,“复吾赋”三字要重读。读后应作稍长停顿。

前一层:“向吾”一句为本层提挈语,也要慢读。“病矣”之“矣”,含无穷感慨,当有余音;“六十岁矣”之“矣”,表陈述语气,可轻读。以下两大句极言赋敛之毒,为本层主意所在,前一大句当用描摹语调读,脑子里要有哀鸿遍野的“视象”,有沉痛感;后一大句回应上文“专其利三世”,说60年来村中人口锐减的情况,可用平调读,但要有世事沧桑之感。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下句,并突出“死”“徙”二字;“耳”要轻读,有余声,表限制语气,犹言只有这两种出路,别无选择,更为沉痛。末句“而吾以捕蛇独存”,内容与上文有对比色调,但所表达的却是蒋氏“存者且偷生”的感情,要读得委婉些。

后一层:第一、二两大句皆当用描摹语调读,要有对比色调:前句紧迫,后句从容。“谨食之”以下两大句系补叙,用平调读。然后转入解释,故用“盖”字领出:“盖”犹今语“其实”;“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回应开头“岁赋其二”,要读得清晰;“熙熙而乐”不是真乐,要读出聊以自慰之情;“岂若”一句要读得声泪俱下,“旦旦有是”要重读,“哉”有强烈感叹意味,读后有稍长停顿。

“今虽”以下三小句是本段结束语,哀而不伤,但“迫偷生”之情味更浓;“安敢毒”一句回应上文作者之问,宜读得轻缓,使有余韵。

4.学生练习背诵.5.教师补充介绍文中所说“六十岁”期间全国征税的基本情况(详见人教社教学参考书所附史实)。

6.检查背诵。五 诵读第五段

本段应着重指导诵读。“愈悲”,回应第三段“悲之”,读时须有浓烈感情。“苛政”一句,回应第二段蒋氏语,“也”有深沉感叹意味。以下“疑之”要轻读,“犹信”要重读,如此方能跌宕生姿。“孰知”一句点明主旨,读时须有悲愤感情。末句当用委婉语调读。学生读三、四遍后,即可检查背诵。

四马说教案 篇6

徐静

四、马说

韩愈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的议论化、杂文化,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2、掌握重点词语及句子的结构,把握课文内容。

3、明确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体会作者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于在位者不 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做法给予的强烈愤慨。教学重点难点:

启发学生抓住课文托物寓意的特点,深入理解名句的含义,把握课文的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刘翔和他的教练孙海平的关系导入。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历来被人们所推崇,良驹配名士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一段佳话。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已过拉车年龄。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屈,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唐代韩愈写的古代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

二、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古人说“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这句话中的“韩”说的是谁呢?韩愈,大家了解多少呢?(潮——气势宏大;海——博大深沉;泉——纯净明澈;澜——起伏多变)

四、通读课文,正音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首先要读通,读准,读熟。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读一遍,请注意字音和节奏。

2、自由朗读

3、齐读

五、翻译课文,把握内容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经过质疑解难疏通文义。苏教版八(下)教案

徐静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感知内容

1、课文开篇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识别就成为前提了。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

2、当“千里马”被埋没时,他的遭遇怎样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

明确:“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那么,千里马为什么会被埋没呢?

明确:因为“食马者”的无知。由于“食不饱”,因而“力不足”,于是“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活画出执策者一副愚昧蛮横的丑态。

4、韩愈对千里马的不公遭遇持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品味意境,把握主旨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俗话说,不平则鸣。韩愈怎么会单单为一匹马的不公遭遇而鸣不平呢?这岂不是小题大做?你们怎么理解呢?

明确:(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所以:千里马比喻人才。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三、激发情感,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明确: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在这里我送几句话给大家虽不是什么金玉良言,对大家也应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是金子,无论放在何处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哪怕是一块煤,也有它的价值。苏教版八(下)教案

徐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不要忧伤,不要忧郁,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竞争是当今生存的一门功课,别等机会寻找你,而是你要去寻找机会

2、那么作为千里马,你们又想对伯乐说些什么呢?

明确:我也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睛。

3、小结:韩愈以良马谓英雄,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它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教案 篇7

一、案例背景

设计者:冯连赛,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10级汉语言文学

学生:承德市双桥区冯营子中学八年级6班,50人

教材:中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计划课时:1 课时

二、教材内容分析

《马说》一文,以良马喻英雄,阐述了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能发挥才干,否则可

能遭遇被埋没的道理。课文极写了知遇之难。教学中要求学生要熟读并背诵课文,积

累相应的文言词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

2、理解文章寓意,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以熟读、背诵为基础,以讨论、合作交流、展示为主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中作者寄寓的思想

2、引导学生珍爱现今社会、努力学习、争取成才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案例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阅读理解古诗文的能力毕竟还很有限,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尤其是对这些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学生必须丰富他们的精神内涵,深刻体会作者的人才观。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案例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整合课程的基本特征,实施多元评价方式,体现了大语文学习观。通过教师制作的交互性课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辅助、拓展的平台,贯穿整节课程。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课题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由此可见,韩愈写《马说》这篇文章不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他是有其用意的。

3、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

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

“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4、疏通文意同时积累重点字词、句子。(1)字词

祗(zhĭ)

骈(pián)

槽枥(cáo lì)

粟(sù)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

邪(yé)

(2)通假字:食-----饲(喂养)

材-----才(才华)

见-----现(表现)

邪-----耶(语气助词,“吗”)

注:请学生大声朗读字词,并请代表范读。

(3)一词多义

1.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动词)

②执策临之

(鞭子,名词)

2.之

①策之不以其道

(指代“千里马)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无意义,调节音节)

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3.其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指代“千里马”)

②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③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

(4)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解答问题

(1)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

(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6)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用原句回答)

讨论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不知马也。

(7)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学生不难理解: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和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6、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7、拓展延伸(课后解答)

(1)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2)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

8、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成为一匹

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课文

3、预习下一课

九、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上一篇:续写《凡卡》作文850字下一篇:三为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