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精选8篇)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与技巧,并会应用此技法来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2015·辽宁沈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处,雁声远过夕阳楼。
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二.知识汇编
高考考查的常见的几种写景的方法与技巧归纳 1.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结合 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来写 3.注重炼字
4.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5.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 6.从观察角度的立足点来写 7.注重景物的色彩搭配 三.讨论展示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他是怎样写景的呢?
四.应用体验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面问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
诗歌鉴赏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与技巧,并会用此技法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三.导入新课
(2015·辽宁沈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处,雁声远过夕阳楼。
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5 分)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写了“声”和“夕阳”,夕阳下的楼景为视觉,雁声为听觉,雁声为动,夕阳下的楼为静。大雁已飞过洒满夕阳的高楼而渐渐远去,唯有即将消失的雁声尚在耳畔回响,描写了一幅辽远却又寂寥的图景,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客思乡怀人的愁苦心情。那么,写景常用的技法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
四.知识汇编
1.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结合(重点)
“虚”与“实”,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往往是诗人由现实之景通过联想或想像而生发的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歌写诗人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变化莫测,虚无缥缈。诗人笔下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光耀夺人,群仙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来迎接诗人的到来,场面多么盛大多么热烈,李白用奇特的想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虚拟的神仙洞府的美好图景,又用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依然存在,但是往昔的繁华已逝去,故国凄凉,不堪回首,突出物是人非之感,是虚象。(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是如何写别后相思的呢?是用了想象,设想未来分别后的景物和心情:一想到分别,就肝肠寸断,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没有了知己,一切都索然寡味。离愁之深,别后之苦,思念之情,伤感之意,都融入其中,引起读者强烈共鸣。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来写:比喻 拟人 对比 夸张 比拟 借代 双关 反问 对偶 互文 通感等(重点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
“晨钟云外湿”(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这句写景用了什么手法?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由听觉而到视觉的通感。3.注重炼字
侍僧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去拜见当时的诗人郑谷,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王安石前前后后用了“到、过、入、满”等众多词语,一路吟咏,一路揣摩,想了又改,改了又想,都不甚满意,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 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
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由于“花弄影”之“弄”是将人的感情、动作移之于花,表现出花的精神、活力,故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赞为:“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张先也因为巧用“影”字而被称为张三影。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写出了蓬勃的春景。“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而宋祁也因为这句词名扬词坛。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4.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 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
如李白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从视觉、听觉角度来绘形、绘声、绘色。
5.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 以动衬静 以静写动
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他是怎样写景的呢?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景,“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清澈见底的泉水从石上淙淙流过,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以动衬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视听结合,“喧”“幽”互衬,具艺术感染力。
6.从观察角度的立足点来写(写景有层次):远近结合 俯仰结合 点面结合 空间的上下(高低)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例《沁园春·长沙》中,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七句写景,角度多样,远近高低,俯仰变换,点面结合,从实到虚(由眼前的岳麓山到全多的无数山岳)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7.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来写: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重点)例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三.应用体验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解 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本词描写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词作抒写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读来别有一番韵味。
清明、寒食节过了没多久,百花逐渐退去了原有的艳丽色彩,慢慢凋谢了。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翻腾衣柜,找出春天穿的衣服,纷纷出城来到苏堤,尽情游玩。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
一场大雨过后,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柳 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赏花的女子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步也没有移动,两个、三个游人结伴乘着船儿回去了,春天的脚步声也渐渐远去了。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四.归纳小结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下面问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
1. 描写
①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即正面的描写和侧面描写。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 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②按描写的文笔来分, 描写又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 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 把描摹对象纤毫毕现地绘画出来, 笔法细腻, 形象丰满。白描是不用修饰语, 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 更不用曲笔或陪衬, 而是抓住描写对象, 用准确有力的笔触, 明快简洁的语言, 朴素平易的文字, 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 如,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临行又开封”是人物的行动细节, 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 体现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功夫。
③根据观察的角度, 描写又分为远近、高低、俯仰、上下、内外、天空地面等多角度描写。
如,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④根据景物的特点, 描写可分为动静、虚实、明暗 (昼夜) 、点面等。
A. 动静结合。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 可以动静结合, 也可以以静写动, 以动写静。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 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 “挂”字化动为静。
B. 虚实结合。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古代诗歌中的“虚”一般有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已逝去之景之境, 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的史实;设想未来之景之境, 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实”在诗歌中即为实景、实事、实境。
C. 明暗结合。比如,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 落日余晖映在一块青青的苔藓上, 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D. 点面结合。比如,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前面两句就是面的描写, 后面两句就是点的描写, 点面结合。
⑤从感官的角度, 可分为: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
2. 抒情, 从抒情的方式来看,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 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如,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如,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 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 大声疾呼, 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法,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用典抒情。
①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如, 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诗歌中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凄清伤感的暮春落花图。三四两句描绘出了幽竹在山窗下不改清阴, 抒发了作者回归故乡的喜悦。
② 寓情于景。如,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全诗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 诗中将景色、动作、声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 寓情于景, 情在景中,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③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物”可以是景物, 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 常含有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移情于物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就象征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④ 触景生情。触景生情也叫因景生情, 是诗人由所见的景物激发出情感, 并且情感完全融合在景物中的间接抒情方式。
《卜算子》 (葛立芳) “袅袅水芝红, 脉脉蒹葭浦。渐渐西风淡淡烟, 急电疏疏雨。草草展杯觞, 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 细细流霞举。”
【关键词】高考 古代诗歌 鉴赏 表达 技巧
高考《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古诗的前提是读懂,必须能读懂,才能谈得上鉴赏。因此,命题者往往选取考生能够读得懂的作品来作出题的材料。而要“读得懂”,就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踏踏实实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多读一些蕴含哲理的古诗词;②积累了解一些意象的寓意;③明白古诗的类别和特点;④熟悉一些表达技巧;⑤掌握鉴赏技巧和答题思路。
一、多读一些蕴含哲理的古诗词
国家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命题之所以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一是从能力出发,古诗和新诗鉴赏,在考查的能力要求上是一致的;其次,古代诗歌从命题选择范围上来看,比现代诗歌可选择的余地要大得多;第三,古诗中有不少诗句或脍炙人口,或蕴含哲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有益。”我们从张伟明先生选择古典诗歌考查的第三点理由中不难发现,“脍炙人口”与“蕴含哲理”这两个要素,便是诗歌鉴赏材料的选择标准。如《木兰花》(2004吉黑滇川,16)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己亥杂诗(其五)》(2006重庆,13)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乌衣巷》(2007浙江,16)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江间作四首(其三)》(2008全国Ⅰ,12)中的“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等等,这些高考诗歌鉴赏题,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个选择标准。
因此,要多读一些“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的古代诗词,这样才能在高考时尽快读懂考题,进而正确地进行鉴赏。
那么,怎样去找“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的古代诗歌呢?首选的有两类:一是课本中必背的一些古代诗歌,二是历年高考和各地的模拟题中诗歌鉴赏部分所选的古代诗歌。
此外,还可以顺着名句,追本穷源地去找诗歌。如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顺着名句去寻找,便知道这些名句分别来自宋代的三首词: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蝶恋花》和辛弃疾的《青玉案》。这样由名句追溯诗歌,进而解读全篇,久而久之,便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鉴赏水平。
二、积累了解一些意象的寓意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景和物——意象。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赋予一些意象以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把握意象背后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是鉴赏古代诗歌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己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长亭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柳,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与离情相关合。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宋最盛,如李白《忆秦娥》:“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柔弱的柳枝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促使思妇登楼伫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悱;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让人觉得凄恻。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哪“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番愁滋味。蝉,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故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此外,梅花,象征高洁的人格;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指代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掌握了这些意象的寓意,便能更好地解读古代诗歌进而对它进行全面的赏析。
三、明确古代诗歌的类别和特点
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高考的角度看,被选作鉴赏材料的往往是在内容或写法上有独到之处的篇章。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此外还要兼顾其他朝代的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因标准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从所表达的内容看,古代诗歌可分为:怀古咏史、山水田园、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等等;从反映的思想感情来看,可分为:吊古伤今、怀才不遇、山水之情、隐逸之乐、羁旅生活、游子思乡、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
1.怀古咏史诗歌。大都从眼前景物写起,怀古而伤今,怀人而伤己,借古而讽今,从而抒发物是人非、光阴易逝、今非昔比、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感情。如全国卷《江城子》,明写金陵实景,暗寓历史沧桑,此词与李白的《越中览古》、刘禹锡的《石头城》非常相似。又如上海卷《赤壁》,跟杜牧的《赤壁》也有相似之处。我们学过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如此。
鉴赏怀古咏史诗歌,①要弄清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②要体会意图、感情——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词中表现出什么态度;③要评析技巧、手法——诗人的态度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在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2.山水田园诗。是诗人借助山水风光来表现自己的心态、理想、爱憎,把山水人格化,情景交融而写出的诗歌。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读山水诗,①要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②要领会诗人写景中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该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诗人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政治上的苦闷和愤恨。③要注意其表现技巧,这往往是山水诗设题所在,其常见表现技巧有:寓情于景、拟人、比喻、联想、夸张、衬托以及动与静、明与暗的对立统一等等。如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诗中,一”断”一“开”,以山衬水,极写江水锐不可当的气势;再一“回”字,写东逝的江水,因两山夹峙而受阻,至此回旋激荡的壮观场面,也烘托出天门山的险峻。
3.咏物言志诗。往往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即诗人通过对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使笔下的物具有美感,并寄寓自己的情怀和志向。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借梅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即孤高不群和矢志不移的品质;于谦的《石灰吟》,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白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所以,读咏物诗,①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的刻画。②一首好的咏物诗,常常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这需要我们细加体会。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中的“蝉”即是作者的自喻,作者因蝉声而触发满腹忧思,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③咏物诗在写作上常用拟人、比喻、衬托、对比等手法,除正面描写外,也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白居易《夜雪》全诗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句句写人,却处处写雪,诗境平易自然,浑成熨贴,却又韵味悠长。
4.边塞征战诗。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其内容异彩纷呈: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如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有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如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有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如岑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有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如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尽管边塞诗内容各异,但其共同特点是创设苍凉、旷远、凄清的意境,或写边塞风情,或述征人之怨,或诉思乡之苦。读边塞诗,还应对诗歌创作的时代有所了解。盛唐时期,边塞诗大都豪迈、爽朗、昂扬向上;中晚唐时期,国势渐衰,诗中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类诗歌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如陈陶《陇西行》,这首诗既以昂扬的爱国热忱,歌颂了戍边将土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又毫不讳言战争的另一面,以沉痛的笔调抒写了战争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惨痛悲剧。
5.即事感怀诗。是古人因一事而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鉴赏这类诗词,①要弄清事由——引发作者感慨的心事是什么;②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领略其抒写感怀的艺术技巧。如全国卷《秋思》,这是一首典型的怀乡诗,诗人见秋风而怀乡,而怀乡之情最后都落在一个典型的细节上:“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如全国卷《鹧鸪天》,怀乡之情浓缩在“杜鹃的啼叫声”中,“十里楼台”也好,“百花翠微”也好,都阻止不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由此可见,明确了古代诗歌的类别,并抓住各类别的特点,鉴赏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明辨各种表达技巧,洞悉其表达效果
鉴赏古代诗歌,要把古代诗歌的一般表达技巧谙熟于心,洞悉其表达效果。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掌握:
1.明辨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它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抒发了李白不肯屈服于达官贵人、保持自我的思想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截了当地表现了杜甫甘愿为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这方面容易把握,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间接抒情分借景(物)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物)等,它是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情中,通过描写此景此情予以抒发的一种方式。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出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王维的《山居秋暝》,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2.明辨修辞方法
古诗词特别是抒情古诗词,常常通过一些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突现主旨,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因此,在阅读时,我们要明辨诗词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去鉴赏诗歌。比如2008年广东第10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考生必须能明辨出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分别表现了“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和“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两首诗的主旨。
3.明辨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白描、动静结合、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虚实结合等。
衬托手法: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的一种手法,有正衬和反衬两大类。正衬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反衬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琵琶行》中的三次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美妙动听、引人入胜的琵琶声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对比手法: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对事物、对世事的喜恶或憎悯。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富豪之家的酒香肉味飘出深宅大院,而外边却饿殍塞道,对比何等鲜明,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
象征手法:借助某种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如王昌龄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先写闺中少妇兴冲冲地登上翠楼欣赏春色,用“喜”铺垫;由一“忽”字过渡,转入因看到杨柳嫩绿之色,想起送别丈夫参军,现还未归,自己孑然一身,不免产生孤寂落寞之感,又“怨”上心头。先扬后抑,情绪急转直下,悲不自胜。
虚实结合:虚和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如李白《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是虚写。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收到了什么效果。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全面正确地去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
五、掌握鉴赏技巧和答题思路
高考诗歌鉴赏的内容是: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于考题重在表述——要求把“意会”到的东西“言传”出来,因此考生在平时学习时,便要有意识地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技巧和答题思路。
1.迅速准确把握诗歌内容的方法
①从标题入手,参悟诗歌的内容大意。如“送元二使安西”,交待了送别的对象、朋友的重任、到达的地点,内容是送别友人;“京口北固亭怀古”,交待了作者登临的地点,内容是怀古伤今;“征人怨”,明示了这首诗写的是戍边将士的怨恨……总之,诗歌的标题往往明示着诗词的主要内容。不少考生解题时往往忽视了标题,这就会影响到对诗歌整体内容甚至情感基调的把握。
②借助注释、注音,扫除解读障碍。面对诗歌鉴赏题,考生最易忽视的是题面上关于诗歌的注释、注音。其实,这些注释、注音,有的交待了该诗的写作背景,有的交待了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的因破音异读显示出有关文字的特定含义。而所设题目,往往与这些注释、注音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把注解、注音当作解题的拐杖。
③从作者(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社会背景、诗人遭遇是解读内容的指南。不同的作家,其人生道路、所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他们作品所表现出的感情、所体现出的风格也不同。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就是“知人”,这样会有助于对其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杜甫的诗中处处体现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心志,风格多沉郁顿挫,如广东卷《江汉》一诗;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乐观旷达,因此他的词风多为豪放达观,如辽宁卷的《蝶恋花》一词;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难怪他在生命的后期,会发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到如今“凭谁问,廉颇老矣”的浩叹,他的词风豪放悲凉,与苏轼自然有所不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适当了解这个时代的风貌,即“论世”,同样有助于准确理解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斗志、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诗人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因此,了解了这些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④读懂、串连意象,体味诗的意境。清楚传统意象的含意是了解诗歌的关键,诗人的主观情思靠意象来表现。把诗中的意象找出来,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进而深刻感悟诗歌的内涵。
2.明晰鉴赏步骤,规范答题思路,准确全面地作答
读懂所给的诗歌固然至关重要,但将思考成果用文字正确地表达出来则更不容忽视。因此,答题时要从这些方面去考虑:
①明晰鉴赏步骤,规范答题思路。
高考古代诗歌的鉴赏,要明确命题者是从哪个角度出题,以便采取相应的答题步骤,规范答题思路。比如考查表达技巧方面的,就要先明确指出诗词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具体体现在何处,有什么作用等。
②要规范答题用语,准确全面地作答。
紧扣题目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问表现手法就答表现手法,问主题就答主题。要具体作答,紧扣题目要求,不可泛泛答题。
紧扣原诗的内容。命题者考查这方面的目的是看看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考生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赏析,必须结合原诗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要脱离原诗空泛而谈,否则难以说明自己是否读懂了诗歌。
了解诗人的写作技巧。如果是对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往往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表述的,很难孤立地回答其中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当要求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中的任意一项时,可以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两方面来回答。
要用规范的术语。在答题的时候,尽量推敲用语,力求表达流畅,用语(特别是术语)准确、简明、规范。
总之,古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与我们今天有很大的不同,要真正读懂并进行赏析,难度肯定是有的。但如果做好了以上所说的各方面工作,就难之也易了。
其实只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就可以了,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首先就是分析技巧,但我们要赏析一句诗词时,我要先翻译它的意思,让后从它的修辞等写作技巧分析,这句诗在整首诗歌中的作用,还有诗歌的写作风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方向、特别要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一、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复、对比、反问、设问、互文等。
1.比喻: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比喻的种类】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如:他(本体)动也不动,仿佛(喻词)石像(喻体)。
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如: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如: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比喻的作用】用比喻描写事物,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比喻的条件】
(1)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借代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多数为名词。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种类】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
例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体
【借代的作用】引起读者的联想,达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增强 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简炼、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1)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2)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答题模式】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什么代什么,简练而形象地突出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使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形象。
积累:唐诗中常以“汉”代“唐”,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古诗中常用烽火、狼烟、干戈等代指战争;用鸿雁、青鸾、尺素、青鸟等代书信;用扁舟、帆、棹等代船;用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玉盘、清辉等代代月亮。
3.通感:移觉
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使冷暖有重量,从而创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
例如:波心荡,冷月无声。
4.拟人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拟人的作用】能够把物写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便于与所写之物展开情感交流。
【答题模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什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使事物有了人的特征(有血有肉有灵魂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的种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鲜明突出地表现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引起读者的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
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例(1):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歌》项羽
例(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例(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 例(4):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例(5):敌人处处挨打,寸步难行。
例(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毛泽东 例(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对偶
使句式增强表现力,增加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7.对比: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
【对比的作用】使所描写的事物的某种特点或作品的主题(主旨)更加突出。
【答题模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深刻地作者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感情。
8.设问:强调问题,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设问的作用】开篇设问,引人思考,带动全篇,领起下文,点明主旨;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例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9.反问:加强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答题关键词:强调了„.10.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的作用】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双关的种类】
(1)意义双关: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老虎拉车——谁赶(敢)?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11.互文
“互文”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一种修辞手法,即在连贯的语言里使本应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上下各出现一个而省去另一个。它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互文的作用】这种方法,能收到“诗句精炼,意蕴仍在”的表达效果。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二、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和白描等方式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一)描写
诗歌中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1.侧面描写(衬托)
概念: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
反衬也叫反映,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虚实结合 :
A、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B、概念: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C、关系:“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一: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问:这首诗上下片各分两层,请概括各层的内容。
苏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 亡妻;“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3.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不可截然分开。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例:简析下面诗歌的写作技巧。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技巧指要]
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4.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5、细节描写:使描写真实准确传神
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如元稹的小诗《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她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谈资 以消磨时光。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潜赞曰:“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
下列小诗,都是以细节描写为中心组织全篇,显得摇曳多姿,昭畅述情,各显其妙:
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张祐《咏内人》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李端的《听筝》,以“时时误拂弦”的细节,传达出人物微妙的心理情态;张祐的《咏内人》,以“剔开红焰救飞蛾”的细节,表现了宫女幽居深宫的哀怨;刘禹锡的《乌衣巷》,通过“燕子”的细节,抒发了古今盛衰的感慨;陆游的两首小诗,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特别是张籍的《秋思》,运用细节描写,更是平中见奇,有点铁成金之妙。《秋思》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最后结出“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
6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7.多角度描写:(1)多感官描写:多感官描写景物是经常用到的手法,这种手法是运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或触觉,写出所见、所闻和所感,由于感官的主体是人,因此所得出的对事情的印象也就形象逼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令读者全面认识事物。
(2)多观察角度描写: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 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例1:诗的前两句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答:诗的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从仰视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如眉弯月挂柳梢的景象,写出了兰溪月朗柳柔的景色;第二句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兰溪比作镜,从俯视的角度写出了兰溪水清山美的特点。
8.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商 山 早 行
温 庭 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它集中地表现了什么内容?怎样表现的?
[技巧指要] 这句诗的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
(二)抒情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也叫直抒胸臆。其作用是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感染读者,引起强烈共鸣的效果。
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借助景、物、事、史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借古讽今,它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三、文艺表现手法
1.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
2.联想和想象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3.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02年高考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③运用历史故事,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4.使用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突出强调作用。
答题模式:运用叠词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抑扬关系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四、结构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通常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议论抒情作铺垫。
常用的诗歌结构模式有:
(一)层层渲染、铺垫
渲染是用各种表现手法着重描写,以加强气氛,突出人物,深化主题,是描写技法之一。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描写手法之一。
江上看山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伏笔、照应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戏剧、曲艺创作称为“抖包袱”。
伏笔,是文章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1)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
(2)照应的种类。
1)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2)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
3)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如: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三)情景分写
情与景分别写,贵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如杜甫的《登高》。两层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有层层递进、曲达其意之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以景结情,倍觉有情。沉郁含蓄,意境淡远。例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五)以小见大
通过描写一件小事物,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如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灭。这两句诗以小见大,富有形象性,显示了诗人在艺术处理上的匠心。
(六)画龙点睛
卒章显志
第一、如何描绘诗句的情景:用描写的方法去翻译。诗歌鉴赏一般都有“描绘”某句诗的一小题,学生看到这种题目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实际这个题目不是很难,说白了,就是叫你把诗句给翻译一遍,但仅仅翻译还达不到“描绘”的要求,所以,在翻译的基础上,把现代语言用描写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可。
第二、如何回答诗句表达的感情:抓住主要,略加阐述。在我们学习过的古代诗歌中,通常有以下几种感情:1、友谊;2、思乡;3、热爱大自然(包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4、爱国(包括边塞和抗击外族);5、田园山水生活;6、其他哲理;7、爱情(此类很少)。古代诗歌中,送别诗其内容多为叮嘱对方、赞颂对方,诉说惜别之情,叙述别后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为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有的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有的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有的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有的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细节要尤为注意,如抓住服饰、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小的环节进行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情感。
这些感情在诗句里一般表达都很明显,很少有交叉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抓住是哪一类,围绕这一类来阐述即可,一般只要把主要意思说出来,再编些句子陪衬即可。
怎样读
在考纲中, 关于诗歌鉴赏的表述有两条: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考纲的表述可以看出, 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主要体现在形象、语言、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四个方面。
笔者先从一节高三复习课说起:
案例:
时间:2009年5月6日地点:兰州市某中学
形式:海淀区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的讲解
授课流程:
一、交代阅读诗歌的方法
1.关注形象 (讲了3个问题: (1) 什么是形象 (2) 形象的特点是什么 (3) 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2.语言
3.表达技巧 (讲了有关技巧的一些知识点: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情节结构、抒情方式)
4.思想观点态度
二、练习
1.教师读题 (附: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1) — (3) 题。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
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
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
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 (1) 折残堤上柳,
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 (1) 分:料, 料想。
(1)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 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 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心情感。
C.诗歌末尾两句情味深长, “折柳”含伤别之意, “陇头花”即“陇头梅”, 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为七言古诗, 语言质朴无华, 意蕴丰富, 感人至深。
(2) 这首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 抒写了诗人秋江月夜闻笛的感受, 诗人的感受有哪些?
(3) 此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 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 两处写景, 作用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 A (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 而是诗人的心理感受)
(2) 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的羁旅行驿之苦 (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漂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 , 吹笛人的思乡之情, 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 (或引起诗人共鸣) 。
(3) 杨诗中的“江空月寒露华白”, 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 为闻笛提供了背景, 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白诗中的“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秋江月夜的寂静, 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
2.教师疏通诗意 (逐句分析, 该句写了什么内容)
3.讲题 (在给出正确答案的同时, 逐题逐选项分析错因)
在教学环节中, 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 (或技巧) 往往仅仅是方法, 而忘了给学生使用方法的实践意识和机会。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得从教师的示范做起。
1.从题目入手:
“闻邻船吹笛”, 可见诗歌写的是“听见邻船吹笛的事情”, 由此可以联想到是在哪里听到的?听到后会产生怎样的感觉?笛声是怎样的?等等。
2.从形象入手:
讲清楚三个问题: (1) 诗歌写了什么形象? (2) 形象的特点是什么? (3) 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3.从表达技巧入手:
先讲清楚表达技巧应该包括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 情节结构, 抒情方式。
然后引导学生逐一作出分析:
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其中描写是虚实结合, 注解“分”在暗示考生后两句是想象之景;其次是动静结合 (正因为环境的安静, 才有了笛声的清晰) 。
修辞手法:比喻
情节结构:卒章显志 (律诗、绝句的结构:起、承、转、合)
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前两句写景或叙事, 后两句抒情)
怎样备考
诗歌鉴赏的备考, 最基本的方法是选好例子, 借助例子落实知识点。如, 可以选择严武的《军城早秋》讲透意象的问题, 选择白居易的《村夜》《暮江吟》讲透修辞语言的问题等等。下面以唐朝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例, 来说明如何借助这个例子来落实表达技巧这个知识点。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学生掌握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的例证, 是因为这首诗中关于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辞手法、描写的角度和抒情的方式。
1.修辞手法:比喻 (如霜的月光, 月下雪一般的沙漠) 、夸张 (一夜征人尽望乡) 。
2.描写的角度:从描写顺序看是由近及远、由下到上;从感觉上说是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从虚实的角度看前两句实写, 后两句虚写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关于虚写:虚写是相对于实写的, 就是侧面写、间接写, 写想象中的, 写自己的心中所感。一般有两个角度:或从自己的角度想, 或从对方的角度想。一般来说, 从自己的角度想, 学生容易上手。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 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有所思想, 作者却不直接描述, 而从对方入手下笔, 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
3.抒情的方式:前两句融情于景, 后两句直抒胸臆。
(1) 动静结合, 视听结合:前两句写的是景;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 写的是情。
(2) 情景交融:前三句写景蓄势, 末句直抒胸臆, 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 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
(3) 直接抒情方式:前三句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 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中来。
(4) 虚实结合
培养规范答题
上面的备考只是解决了学生“读懂诗歌”的任务,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 还需要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意识。训练答题的规范化, 往往从答题的基本模式的领会开始。而这种基本模式, 又往往是从高考命题答案研究开始的。研究参考答案, 其目的是分析命题者制作答案的方法是什么。第二步则是提供练习, 让学生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诗歌形象类
三步骤:
步骤一: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总;
步骤二: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分;
步骤三: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总。
(一) 人物形象类
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分析:此词上片在时空的交错中,腾挪自如地比照了当年的情豪气雄和今日的落魄潦倒。下片“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篇末,“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不着痕迹地概括了同样的意思,使理想与现实、报国立功的热望和投闲置散的冷遇,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从而揭示了作者悲愤的根由和实质。“心在天山”,又与开头的“当年万里觅封侯”相呼应,表明报国初心始终不渝。
解答: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抗金英雄形象(总说)。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分说)。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不已的爱国精神,以及报国无门的感慨(再总说)。
例2: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分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解答: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总说)。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分说)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说)。
(二)景物形象类
1.景象类
例: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疏箔:用芦苇或竹片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故曰疏箔。钩疏箔,即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分析:本篇写楼上看雨,但是雨尚未到来,已有先声夺人之势。为了看雨,作者预先挂起楼上四面的“疏箔”,于是视野开阔,千山急雨,尽收眼底。“卧着”看雨,说明作者心态的疏放。
解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总说)。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分说)。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劲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再总说)。
2.物象类
例: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分析:这首咏梅诗,侧重写一个“早”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迥”字和“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写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不知”和“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解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总说)。“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分说)。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再总说)。
二、语言类
三步骤:
步骤一:该字的本义及此处的语境义;
步骤二:结合具体语句形象描述(突出该字);
步骤三:运用该字的好处或作用。
例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问: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用得有何妙处?
解答:“闹”本是“热闹”,此处为“热烈”之意。红杏在枝头竞相开放、争妍斗艳,从而可知春意浓烈。一个“闹”字将红杏人格化了,不仅形容写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的景象,把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2: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问:“海上生明月”一句中“生”字用得好,为什么?
解答:此处“生”是“升”、“升起”的意思。一个“升”字写出了一轮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三、表达技巧类
三步骤:
步骤一:诗歌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总;
步骤二: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中是如何运用该技巧的——分;
步骤三:运用该技巧有何作用——总。
例1: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问: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解答:该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总说):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分说)。三个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总说)。
或:该词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总说):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分说)。通过今昔之感的不同,表现了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总说)。
例2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问: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解答:“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烘托手法:以“总无声”衬“啼杜宇”,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点规律,如有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推荐阅读:
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06-11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鉴赏09-07
《孤雁》诗歌鉴赏题目与答案11-08
诗歌鉴赏之诗歌题材06-02
诗歌鉴赏意境07-05
鉴赏诗歌形象09-07
诗歌鉴赏基础09-12
《雨巷》诗歌鉴赏09-20
王勃诗歌鉴赏10-22
2024高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