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教案
一、定义:
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来诊断疾病的科学。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超声的物理特性主要有:
良好的指向性:超声波与一般的声波不同,频率极高,波长很短。在介质中呈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指向性。这便是可用超声对人体器官进行定向探测的基础。
反射、折射、散射和绕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当传经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相邻介质的界面时(声阻抗差大于0.1%),声阻抗(Z)=密度(ρ)?声速(C)。即可产生反射、折射、散射和绕射。超声仪正是通过对反射和散射回来的信号进行接受、分析来诊断疾病。
吸收与衰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声能逐渐减弱,这除了与声束的扩散、界面的反射、散射使声能衰减外,还有介质吸收导致的衰减。不同生物组织对入射超声的吸收衰减程度不一,如:恶性肿瘤和脂肪肝等吸收衰减程度就非常大,借此我们可用来诊断这些疾病。在同一种组织中又随超声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故检查深部脏器病变时,我们可采用低频探头来检查以增大穿透力。
多普勒效应:指由于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声波频率改变的现象。这种发射声波与接受声波间频率的差值称频移。由于频移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成正比,故超声仪通过计算频移的大小,即可计算出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这一物理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心脏血管等活动脏器疾病的检测。
二、超声诊断原理:
超声诊断仪主要由主机和探头(换能器)组成。
目前临床用于检查的声波频率一般为2.5~10MHz。频率越高,分辨力越高,图像越清晰,但穿透力下降,检查深度变浅。频率越低,穿透力越好,检查深度增大,但分辨力下降,图像越不清晰。
三、超声设备: 1.A型超声仪(A超):
超声仪发射一束声波,并对反射回来的声波在示波屏上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的诊断方法。反射回来的声波越多,波幅越高,反之越低。可以用来测量组织界面的深度,其缺点是遇有复杂病变,一维图像难以解释。目前已基本淘汰。2.B型超声仪(B超):
B型诊断法是在A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回波信号不是以幅度的形式显示,而是以明暗不同的光点显示。即反射回来的信号强则亮,反之则暗。由于采用多条声束连续方式进行扫描,故可显示脏器的断面图像。具有形象化、直观性能好等优点,是现代超声诊断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
3.M型超声心动图(M超):
M型诊断法是将一束超声的回声信号以明暗不同的光点显示出来,并描绘出这些光点随时间不同的运动曲线。反应了体内各层组织与体表(探头)间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横座标代表时间,纵座标代表距离。主要用于详细观察运动脏器的运动情况。如用于心脏时,其可以形成一系列与心脏同步的心脏深度变化曲线,能用于诊断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D型超声仪(D超):
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当探头和反射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回波的频率会有所改变。前后两种频率之差称为频移。D型诊断法就是通过对运动的脏器和血流发射一束超声波,获得多普勒频移,组成频谱图,通过分析频谱图,获得运动的脏器和血流的速度、方向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常见的频谱图横座标代表时间,纵座标代表频移或速度。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5.彩色多普勒血流现像(CDFI):
CDFI诊断法是依据多普勒原理,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以实时彩色编码显示血流及血流方向的方法,增强了对血流的直观感。一般血流朝向探头显示成红色,离开探头显示成蓝色,高速血流呈五彩血流。在腹部各脏器,尤其是心血管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四、超声诊断的范围及主要用途:(一)超声诊断的范围: 几乎涉及全身各个脏器。
1.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诊断脑血管病 2.各种心脏疾病的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 3.肺部及胸腔检查
4.腹部检查: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胃、肠、腹膜腔、腹膜后等疾病检查
5.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卵巢、输卵管、盆腔等部位的疾病检查 6.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检出子宫及附件部位的微小病变
7.产科超声检查:可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胎盘功能、检出各种胎儿畸形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8.小器官超声检查:甲状腺、乳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眼睛等
9.周围血管超声检查:可对周围血管病变进行详细评价,是一种无创的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其准确性可与有创的X线血管造影相比美
10.前列腺经直肠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检出前列腺内4毫米大小的微小癌症 11.经食道超声检查:可进行复杂的心脏畸形检查及评价食道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 12.介入超声:活检进行病理确诊、肿瘤的介入治疗、囊肿硬化治疗、及各种造影诊断
13.术中超声: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指导手术(二)超声诊断的主要用途:
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2.检测囊性脏器的大小、形态、走向及某些功能状态; 3.检测心、大血管及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状态; 4.鉴定脏器内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部分可鉴别良、恶性; 5.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并对积液量进行初步估计; 6.随访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各种病变的动态变化;
7.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导管置入,进行辅助诊断和治疗。(三)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1.超声对骨骼、肺和肠管等强反射的组织器官检查受限。
2.声像图表现所反映的器官和组织声阻抗差的改变只有一定的规律性,而缺乏病源上的特异性,需注意结合其他资料综合分析。
3.超声成像中的伪像较多。
4.显示范围较小,图像的整体性不如CT、MRI。
五、临床应用:(一)肝脾声像图:
使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可探及肝脾内3mm直径的液性病灶及5mm直径的实质性病灶。对液性与实质性病灶的鉴别正确率接近100%。
1.正常声像图:
正常肝脏轮廓光滑、整齐。轮廓呈强回声带而且清晰,实质回声中等,光点细,分布均匀。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显示清晰。
2.病理声像图:(1)肝囊肿:
①肝内可见呈圆形或卵圆形的薄壁无回声区。②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可有侧壁声影。③后方回声增强。(2)肝血管瘤:
①肝内可见高回声(少数为低回声)肿块声像。②肿块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晰,但无包膜回声。③肿块内部光点分布尚均匀,其内可见筛网状无回声区。④随访观察,短期内肿块无明显增大现像。(3)肝癌:
①肝内可见一个、数个或弥散的肿块声像。②肿块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或规则。
③肿块内部回声可表现为:强回声、中等回声、低回声及混合回声。内部回声多不均匀。
④许多肿块周围常可见晕环声像。⑤肿块周边肝内血管和胆管常受压移位。⑥门静脉内常可见癌栓声像。
⑦肝门和腹膜后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声像。(二)胆囊、胆道及胰腺声像图: 1.正常声像图:
胆囊、胆道及胰腺检查前需禁食早餐。
正常胆囊切面呈椭圆形或茄性,囊壁为轮廓清晰的光环,厚度不超过3 mm。囊内为无回声区。胆囊长度不超过90 mm,前后径不超过4 0mm。
正常胆总管表现为管状无回声带,内径小于8 mm。上段位于门静脉前方,下段位于下腔静脉前方。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并行,内径不超过2mm,一般不易显示。
正常胰腺边界光滑整齐,内部回声近似肝脏或高于肝脏。光点细,分布均匀。胰腺中部可见主胰管通过,其内径一般不超过2mm。
2.病理声像图:(1)胆囊结石:
①胆囊腔内有一个或数个强回声光团; ②光团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③光团后方伴明显声影。(2)胆管结石:
①胆管分布区域可见大小、形态不一得强光团,后伴明显声影; ②近端胆管因受阻而扩张。(3)急性胰腺炎:
①胰腺轮廓不清,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
②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时,胰腺实质呈不均匀低回声,有时甚至接近无回声,如胰腺实质内出现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则提示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③胰腺周围及腹腔内因渗出可出现腹水无回声区。
(三)妇产科声像图: 1.正常声像图:
膀胱适度充盈是妇科疾病超声检查的基本条件,妊娠中晚期超声检查无须充盈膀胱。子宫位于膀胱后方。位置可分为前、中、后三种。子宫纵切面呈倒犁形,横切面呈椭圆性。轮廓清晰、光滑。肌层呈中等回声,宫腔线呈线状回声,宫腔线周围为内膜回声,其厚度、回声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变化。
正常卵巢切面呈卵圆形,位于子宫两侧外上方或宫体侧后方,位置不定。正常卵巢约3cmx2cmx1cm大小,内部回声约高于子宫。其内常可见多个卵泡回声。
2.病理声像图:(1)子宫肌瘤: ①子宫增大。
②子宫内可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肿块声像,肿块内部光点分布一般尚均匀,部分可见旋涡状声像改变。
③肿块体积较大时,可使宫腔线移位。(2)早孕: ①子宫增大。
②一般在妊娠5周,宫腔内即可见一中央为无回声,周边为一圈环形强回声胚囊声像。③妊娠6周,即可见胚芽及胎心搏动。
④妊娠12周,可显示成形的胎儿及椭圆性的抬头声像。(3)葡萄胎: ①子宫增大。
②子宫腔内充满蜂窝状回声。
③宫腔内一般无妊娠囊、胎体及胎心搏动。
④部分患者子宫两侧可见黄素囊肿,呈圆形或椭圆性无回声区,内有分隔。
(四)超声心动图: 1.正常超声心动图:
(1)M型超声心动图:取样五个标准区域,分别是:心底波群、二尖瓣前叶波群、二尖瓣前后叶波群、心室波群或腱索水平波群、心尖波群。心底波群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主动脉壁及主动脉瓣的运动情况。二尖瓣前叶波群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二尖瓣波幅及左室流出道德宽度。二尖瓣前后叶波群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右室流出道内径及二尖瓣前后叶的运动关系。心室波群或腱索水平波群是测量左室内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与搏动幅度的标准区域。心尖波群通常不作为特殊测量的部位。
(2)二维超声心动图:能较直观的观察心脏结构与心壁各部分得运动情况。常用切面有以下几种: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五腔切面。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指应用多普勒效应得原理来测定心脏大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和速度。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可检测和确定心内分流与反流性、狭窄性病变,并可作出定量估价。各瓣口正常频谱如下:
①二尖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尖四腔切面进行探测。频谱呈向上的双峰图形。第一峰(E峰)出现于舒张早期的左室快速充盈期;第二峰(A峰)出现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期。
②主动脉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尖五腔切面进行探测。频谱呈向下的三角形。③肺动脉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底短轴切面进行探测。频谱呈向下的抛物线形。④三尖瓣口血流:同二尖瓣。(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①二尖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尖四腔切面进行探测。呈现舒张期红色血流束。②主动脉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尖五腔切面进行探测。呈现收缩期蓝色血流束。③肺动脉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底短轴切面进行探测。呈现收缩期蓝色血流束。④三尖瓣口血流:同二尖瓣。2.异常超声心动图:(1)二尖瓣狭窄: M型:
①二尖瓣前叶呈城垛样改变。②二尖瓣前叶与后叶呈同向运动。③左房、右室增大。B型:
①二尖瓣叶增粗、回声增强,舒张期二尖瓣前叶瓣体向左室膨出,呈圆顶状凸起。②二尖瓣开放面积缩小。
③左房、右室增大,左心耳可有附壁血栓的异常回声团。D型:
①二尖瓣口舒张期可探及湍流频谱,峰值流速增快。CDFI:二尖瓣口舒张期可探及五彩镶嵌彩流信号。(2)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M型:
①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
②室间隔呈异常运动,即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B型:
①房间隔上或中部回声中断,断端回声增强。②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
D型:置取样容积于缺损口右房侧,可探及以舒张期为主的正向三峰湍流频谱,分流速度通常可达1-1.5cm/s。
CDFI:以红色为主五彩血流束自左房经缺损口流向右房。(3)Fallot四联征: M型:
①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②主动脉及右室内径增宽。③右室流出道狭窄。B型:
①主动脉增宽,骑跨于室间隔上。
②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有较大的室间隔缺损。③右室流出道狭窄。④右室肥大。D型:
①室间隔缺损处,可见双向血流频谱。②右室流出道狭窄处可见收缩期湍流频谱。CDFI:
①室间隔缺损处,可见红蓝双向血流信号。②右室流出道狭窄处可见收缩期以蓝色为主五彩血流束。
心脏超声检查
一、正常心脏解剖
(一)正常心脏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正面观心脏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
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后方有食管、气管、胸主动脉等。两侧是肺与胸膜。
上方有主动脉、肺动脉及上腔静脉的出入口,下方为膈肌。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
四个腔:左室、左房、右室、右房 两个隔:室间隔、房间隔 两条大动脉:主动脉、肺动脉 四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三)正常心脏超声表现
1、正常心脏超声切面图
⑴胸骨旁声窗:左室长轴图、右室流入道长轴图、右室流出道长轴图、左室心尖短轴图、左室乳头肌短轴图、左室二尖瓣腱索水平短轴图、左室二尖瓣口水平短轴图、左室流出道短轴图、大动脉短轴图(主动脉短轴图)、肺动脉分叉短轴图等。
⑵心尖区声窗:心尖四心腔图、心尖五心腔图、心尖区冠状窦五腔图、心尖区左室长轴图、心尖区两心腔图。
⑶剑下区声窗:剑下区下腔静脉长轴图、剑下四心腔图、剑下五心腔图、剑下左室长轴图、剑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图、剑下主动脉短轴图、剑下心房两腔图。
⑷胸骨上窝声窗: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图、胸骨上主动脉弓短轴图。
2、正常M型超声心动图
⑴主动脉根部波群:用胸骨旁左室长轴图为标准切面,使M型取样线通过主动脉根部,可显示胸壁、右室流出道前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壁、主动脉瓣、主动脉后壁、左房腔、左房后壁等M型曲线。
⑵二尖瓣水平波群:
①把M型取样线移动至二尖瓣前瓣瓣尖处,可显示胸壁、右室前壁、右室腔(部分)、室间隔、左室腔、二尖瓣前瓣、左室后壁等M型曲线。
②如M型取样线移至二尖瓣前、后瓣的瓣尖处,则可同时显示二尖瓣前后瓣的M型曲线,其后方为左室后壁。
⑶心室波群:把M型取样线移至二尖瓣腱索水平。可显示胸壁、右室前壁、右室腔(一部分)、室间隔、左室腔、二尖瓣腱索、左室后壁等M型曲线。
3、心脏正常血流频谱特点
⑴二尖瓣: 二尖瓣口血流的多普勒频谱特点为从基线向上的窄带脉冲波型。舒张早期(快速舒张期)及舒张末期(心房收缩期)分别有一脉冲波,分别称为E峰、A峰。E峰〉A峰。
⑵三尖瓣: 与二尖瓣相似,但E峰、A峰值均小于二尖瓣。⑶主动脉瓣:从心尖五心腔图检查:主动脉瓣口血流的多普勒频谱为从基线(零位线)向下的负向窄带脉冲波。略呈三角形,收缩期出现,其血流速度大于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⑷肺动脉瓣:从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图检查,肺动脉瓣口血流的多普勒频谱特点与主动脉瓣口的相似,呈窄带状三角形或抛物线形脉冲波,但血流速度小于主动脉瓣口。
⑸主动脉: 从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图检查,升主动脉血流的多普勒频谱为正向频谱,降主动脉血流为负向频谱,主动脉弓血流为正向频谱。
⑺腔静脉: 上下腔静脉为静脉血,其多普勒频谱呈连续的起伏波形。受呼吸影响大,深吸气血流速度增大,深呼气时血流速度减低。
⑻肺静脉: 肺静脉血流的多普勒频谱为双峰波形。收缩期有一个正向脉冲波(S波),舒张期也有一个正向脉冲波(D波)。
二、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
⑴瓣增厚、开放受限、瓣口开放幅度小于2.0cm,二尖瓣口面积变小(≤2.5cm2)。左心房明显扩大。
⑵前后瓣同向运动。
⑶瓣口血流速度明显升高,E峰大于1.5m/s,舒张早期瓣口血流平均减速度明显减慢。
2、二尖瓣关闭不全:
⑴二尖瓣轻—重度增厚,重症者可显示二尖瓣口不能合拢,左心扩大。
⑵彩色多普勒显示在收缩期有从左室倒流向左房的血流信号,测返流分数(RF)大于25%~30%。
3、主动脉瓣狭窄:
⑴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明显升高,可大于2.5~3.0m/s,瓣口面积小于2.0cm,瓣口开放幅度小于15mm。
⑵彩色多普勒显示瓣口有高速射流,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压增高,可达150mmHg或以上,跨瓣压差增大,大于30mmHg。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⑴主动脉瓣可增厚(增厚程度不等),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左心扩大,二尖瓣叶有舒张期振动运动,左心、主动脉扩大。
⑵舒张期显示从主动脉口倒流到左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返流分数大于或等于25%。
三、心包积液
1、检查方法:
常用胸旁左室长轴、短轴切面图进行检查测量。
2、超声表现:
在心包腔内显示无回声区即为有心包积液。如心包积液量较大,则前后心包都能显示无回声区。在心尖短轴图可以测量心包积液的最大量。
3、半定量法:
少量心包积液:积液量小于100ml。左室后方心包腔无回声区小于10mm。中量心包积液:积液量为100—500ml。整个心脏被液暗区所包绕,心室前方无回声区宽度小于10mm时。
大量心包积液:积液量为500ml以上。整个心脏被液暗区所包绕,心室前方及后方的无回声区宽度达10mm时,积液量约800ml。心室前方及后方的无回声区宽度为20mm时,积液量约1250ml。
四、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
⑴病理分型(继发孔房缺):
中心型:在卵圆孔处,最多见,缺损一般较大。下腔型:在下腔静脉入口处,即房间隔后下方。上腔型:位于房间隔后上方,与上腔静脉入口相连。混合型:即兼有两种以上类型的大缺损。⑵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 显示房间隔中断(以剑下心房两腔图的显示最准确)。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
彩色多普勒: 显示血流信号从左房经中断处(缺损)流向右房,这是最准确的诊断依据。频谱多普勒: 显示持续双期的血流频谱。
2、室间隔缺损: ⑴病理分型: 干下型 嵴上型 嵴下型
单纯膜部型(多见)隔瓣下型 肌部缺损(少见)⑵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 从多个切面图均可检出室间隔中断。左室、右室扩大,肺动脉增宽。彩色多普勒:显示从左室经缺损处到右室的血流信号(确诊的方法)。
频谱多普勒:收缩期在缺损口的右室侧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分流血流速度一般均可达3m/s以上。
⑶超声定位:
干下型缺损可显示在肺动脉瓣下方,隔瓣下型缺损可显示在三尖瓣隔瓣下方或其附近。
胸旁左室长轴图显示的缺损多为嵴下型或嵴上型。
3、法乐四联症: ⑴病理: 主动脉骑跨 肺动脉狭窄(漏斗部狭窄、瓣狭窄、主肺动脉狭窄)室缺(多为嵴下型)右室肥厚
⑵超声诊断:
本书分产科和妇科两篇, 12章。以超声声像图解的形式介绍了女性内生殖系统及妊娠生理的声像学特点。对病理妊娠、胎儿畸形、先天性子宫异常、生殖道病变、妇科急腹症、腺肌病、计划生育相关疾病等100余种疾病的诊断依据、声像检查的临床价值及声像图的特点进行了解读。
全书40余万字, 配图近千余幅, 实用性和可读性强。是妇产科超声医师和临床医师的重要参考书。
[关键词] 《超声诊断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多媒体系统的用途十分广泛,而其中一个用途就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学校的课程教学之中。
在《超声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静态的材料动态化,这样不仅能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激情。
一、对象与方法
为本校影像技术专业专科03级~06级学生,共402人,48学时,理论课堂学习均采用PowerPoint软件和Flash软件,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结论
1.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研究用临床医学辅助检查手段——超声诊断仪进行疾病诊断的学科。
临床检查中,超声诊断是应用较高频率(-40MHz,常用为2.2-10MHz间)的超声作为信息载体,从人体内部获得某几种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图形(声像图,血流流道图)、曲线(A形振幅曲线,M形心动曲线,流速频谱曲线)或其他数据,并用以分析临床疾病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治疗方案。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用“一支粉笔一张嘴”来授课,根本无法让学生明白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所教授的内容。通常是我们在讲台上说得是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是云里雾里。
因此,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平时临床检查中所积累的医学影像图片放入到课件当中。例如,在讲授“肝囊肿”一节的课程时,笔者利用超声形成的声像图的图片来讲解肝囊肿(图1),让学生们根据书上对肝囊肿的文字描述,自己找出囊肿的位置。
这种做法使学生既乐意接受知识,又避免了教师大量冗长的语言描述。
2.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越性还表现在能进行动画演示,使一些难以想象描述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设计“胆囊结石在胆囊内因重力随体位改变而发生位置移动”一节的教学时,笔者采用了多媒体动画,让学生们能一目了然的看到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使学生在好奇、惊讶之余,印象深刻,取得了常规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这里顺便说明一下,现今制作图形动画的方式比较多,但比较简单也比较常用的有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制作GIF格式的动态图片,但是由于其只支持256色图像,尤其是描述有色彩细节的图像时便显得不足,所以在医学影像学授课方面应用较少;二是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Flash将超声诊断仪采集的声像图截图来合成动态动画的方式,这种方式十分适合于授课,并且声、图、文并茂,因此被广泛采用。
3.以丰富的信息资料,提高课堂效率
课件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增大了信息量,节约了用于板书、选择挂图及擦黑板的时间,在讲解“产科”一节中,涉及到无脑儿的内容时,笔者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相关资料,如患者的病历,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图片,以及引产后胎儿的照片,当学生们看到无脑儿的照片(图2)时,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记住了。这些资料为课本作了大量补充,还使教学内容真实、形象而富有情趣。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制作比较成功的课件,必须在平时工作中多积累典型病例,使医学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操作,深入理解教材和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以及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同时,还必须学习许多与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关的计算机技术。例如,有关材料的综合排版,甚至动画效果的制作,录像的剪辑以及音乐的选择等等,都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知识结构及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一个能搬上课堂的课件,往往要花上教师数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但教师通过自制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5.有利于教学与临床密切结合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加入了医院超声科的工作照片,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并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病人交流,不要使用医学术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让学生们知道,医生不但治病救人,而且要关怀病人的心灵。
将超声报告和超声检查申请单扫描下来放到多媒体课件中,并在课堂上认真讲解如何正确填写,与临床实际接轨,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的时候,就不会有陌生感。
三、讨论
1.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媒体教学在丰富信息资料,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存在速度快等缺点。因此,在课堂上要多注意学生的反映,及时放慢切换速度,控制好讲课节奏。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由于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多媒体教学课件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与学生交流,笔者一边教学,一边修改课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超声诊断学的临床应用:形态学检测、功能性检测、介入性超声。
2、超声诊断的优势:对软组织分辨良好,特别是含液器官(血管、胆道等)。
3、超声诊断的类型:A型、B型、M型、D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等。
4、超声的定义:是一种传播频率在20kHz以上、超过人耳可听到声波频率范围的机械波,临床最常用的频率是2.5~10MHz。
5、对不足2个月的早期妊娠妇女,尽量不用超声进行常规检查。
6、多普勒血流声像图显示: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向探头,多彩色小点交织表示湍流,亮度表示血流平均速度。第五章腹部超声探测方法
1、探头频率的选择: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弱,用于浅表器官;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用于深部脏器。
2、在探头和组织之间涂以医用超声耦合剂,可以减少探头与组织间的空气间隙,减少声阻抗差。
3、受检者准备:
(1)上腹部检查:空腹8-12h(通常在晨起禁食早餐时检查),显示胰腺等脏器可饮水使胃充盈作透声窗。
(2)盆腔检查:需膀胱适量充盈。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正常声像图表现
1、正常肝声像图:内部回声细密、均匀,门静脉管壁呈稍强回声,肝静脉管壁不显示明显回声。
2、多普勒血流图:门静脉、肝动脉血流朝向肝,呈红色;肝静脉血流背向肝,呈蓝色。
二、肝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脂肪肝
1、广泛性脂肪肝:肝均匀增大,表面圆钝,肝实质回声增强(“明亮肝”);局限性脂肪肝:花斑样或不规则片状高回声(脂肪浸润区)。
2、血流信号较正常少。
(二)肝炎后肝硬化
1、肝左右叶大小比例失调,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
2、肝表面不光整或凹凸不平,表面外围可见腹水。
3、胆囊壁充血水肿出现“双边影”。
4、门静脉内径增大,并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三)肝囊性病变
1、肝囊肿: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透声性好,后壁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增强明显。
2、肝浓重:边界不清,壁厚,内壁不规则,呈虫噬样,超声造影现实蜂窝样表现。
3、肝包虫病:囊肿无回声,典型表现是“大囊套小囊”。
(四)原发性肝癌
1、低回声结节,侧壁回声失落,结节周围有低回声声晕,有门静脉癌栓。
2、血供丰富,内部显示线状,分支状彩色血流。
3、常伴有肝硬化特征。
(五)转移性肝癌
1、结节大小不一,呈弥漫多发,很少有肝硬化。
2、肿块依原发灶不同而表现各异:如乳腺癌肝转移(“牛眼征”)。
(六)肝血管瘤
1、小型肝血管瘤以高回声多见。呈细网格状。
2、内部无血流信号。第七章胆囊和胆管超声
一、胆道超声基础
1、检查前准备:受检者24h内禁食高脂肪食物,严格禁食8h以上。
2、应在X线钡餐胃肠造影3天后、胆系造影2天后进行。
3、标准切面及其特征:
(1)剑突下横切:门静脉左支的“工”字形结构。(2)右肋间斜切:门静脉右支的“飞鸟征”声像图。
4、正常胆囊声像图:轮廓清晰呈明亮线状,囊内为无回声区。
二、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胆囊结石
1、胆囊内出现强回声团(带),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发生移动。
2、胆囊内充满结石:WES征(囊壁、结石、后方声影三联征)。
(二)急性胆囊炎
1、囊壁充血水肿,呈现“双边影”(或多边影),胆囊体积扩大。
2、囊内云雾状,有时可见结石影。
3、超声墨菲征阳性。
(三)慢性胆囊炎
1、后期可见胆囊缩小变形、萎缩成高回声带。
2、胆囊壁增厚,囊内云雾状。
3、高脂肪餐试验可见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或消失。
(四)胆囊癌
1、蕈伞型:弱回声或中等回声蕈伞形肿块,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厚壁型:胆囊壁增厚,胆囊僵硬变形。
3、实块型:胆囊腔消失,呈低回声实块影。
三、胆管疾病超声诊断
(一)胆管结石
1、有强回声影,后方伴声影。
2、阻塞肝内胆管扩张,与门静脉形成“平行管征”。
3、肝外胆道结石:脂肪餐后强回声影发生位置变化,发生阻塞与门静脉呈“双管猎枪征”。
(二)胆囊壁
1、浸润癌: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呈鼠尾状。
2、乳头状癌:管腔可见高中回声实质肿块突入,无声影,不可移动。
(三)胆道蛔虫病
1、胆道扩张,可见平行的双线状虫体回声,为无回声区。
2、若蛔虫死亡过久,呈高回声影。第八章脾超声诊断
1、脾肿大:轮廓饱满清晰,上下极圆钝,实质回声无明显改变(点状中低回声)。
2、脾破裂
(1)真性脾破裂:脾包膜连续性中断,脾周围出现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周围积液)。(2)中央型脾破裂:实质内出现片状或团块状增强回声(新鲜出血血肿),包膜不破。(3)包膜下脾破裂:包膜下方低回声。
3、脾梗死:脾大,或有变形,实质内有楔形回声减低区,陈旧梗死可有纤维化钙化。第九章胰腺超声诊断
一、胰腺超声基础
1、正常胰腺显像:轮廓边界清晰,内部均匀中等回声(较肝脏强)。
2、准备工作:检查前空腹8h以上,可饮水500ml做透声窗。
二、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急性胰腺炎
1、水肿型:弥漫性增大,胰腺回声减低,轮廓清晰整齐。
2、出血坏死型:肿大,轮廓不规则、不清晰,实质回声减低伴不规则粗大强回声或中强回声斑块、斑点。
(二)慢性胰腺炎
1、大小大多正常,边缘不清晰、不规则。
2、实质内部回声增强,呈不均匀点样、细条样(小结石、钙化)。
3、胰管内多发结石,胰管扩张。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统超声诊断 第一节肾超声诊断
一、正常肾声像图
肾窦:位于肾中央处,高回声
肾实质:低回声,肾皮质回声略高于肾髓质
二、肾疾病超声诊断
(一)肾积水 肾窦回声分离,肾实质萎缩变薄,肾窦无回声区呈菱角样(轻度)、花朵样(烟斗样,中度)、调色板样(高度),积水无回声区相通。
(二)肾囊性病变
1、单纯性肾囊肿:肾实质无回声,各无回声区互不相通。
2、多发性肾囊肿:肾实质多个无回声区,多为单侧发病。
3、多囊肾:多个囊状无回声区,肾实质高回声,多为双侧发病。
(三)肾肿瘤
1、肾细胞癌:肾实质异常回声肿块,血流信号类型多样。
2、肾盂肿瘤:肾窦异常肿块回声,肿块突向肾盂,少血流型。
3、肾错构瘤:肾实质内强回声肿块,后方无回声衰减。
(四)肾结石
肾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第二节输尿管超声诊断
一、正常输尿管超声
一般不能显示,饮水后可见中间无回声明亮条带状回声
二、输尿管疾病超声诊断
(一)输尿管结石
扩张的输尿管远端弧形增强,后方伴声影
(二)输尿管囊肿 膀胱三角区有圆形无回声区 第三节膀胱超声诊断
一、正常膀胱超声
1、检查前准备:适当充盈膀胱(憋尿、饮水至有尿意)。
2、正常声像图:膀胱内尿液呈无回声,膀胱壁呈光滑带状回声。
二、膀胱疾病超声
(一)膀胱结石
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结石能随着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形态不发生改变
(二)膀胱憩室
膀胱壁周围有囊状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与膀胱有交通口,排尿前后有大小变化
(三)膀胱肿瘤
膀胱壁肿块,等回声为主,肿块基底部与膀胱壁相连,不随体位变化移动 第四节前列腺超声诊断
一、正常前列腺超声
1、检查前准备:充盈膀胱
2、探测位置:直肠探测最佳
3、正常声像图:横切面栗子状,内部低回声分布均匀,宽、长、厚为4cm、3cm、2cm。
二、前列腺疾病超声
(一)前列腺增生
以前后径增大为主(>3cm),形态饱满,有增生结节,多发于移行区
(二)前列腺癌
周缘区低回声结节,低回声结节处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增强,中晚期前列腺边界不争齐,包膜不完整
第十一章妇科超声诊断
一、妇科超声基础
1、探测途径和方法
(1)经腹壁探测:需提前2小时饮水充盈膀胱(2)经阴道探测:需提前解尿排空膀胱
2、正常子宫声像图
浆膜强回声带,肌层中低回声,内膜随月经周期变化:(1)卵泡早期:线状中低回声(2)卵泡晚期:“三线两区”征(一条高回声宫腔线,两条内膜肌层交界线,两条弱回声区)(3)排卵期:“三线两区”征更明显(4)黄体早期、晚期:内膜回声增高,“三线两区”征消失
3、正常卵巢声像图
椭圆形,表面白膜线状回声,皮层卵泡无回声,髓质中低回声,黄体中强回声
二、妇科疾病超声
(一)子宫肌瘤
子宫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肌瘤结节表现为低回声
(二)子宫内膜癌
子宫饱满增大,宫腔内病灶呈中高回声,多普勒显示子宫动脉血流量增加
(三)卵巢成熟畸胎瘤
1、脂液分层征:线上为脂质成分,线下为浆液低回声
2、面团征:囊性肿块内含毛发和脂肪(高回声)
3、壁立性结节:内壁突起结节状强回声(牙齿、骨骼等)
4、线条征:短线状强回声(毛发)
5、杂乱结构征
第十二章产科超声诊断 第一节正常妊娠声像图
一、早期妊娠超声表现
1、妊娠囊:位于内膜偏心一侧,内部无回声,囊壁强回声
2、卵黄囊:位于妊娠囊内,内部无回声,囊壁中等回声
3、胚芽:中等回声,有波动性彩色血流成像,其长度和头臀径(CRL)用于确定孕龄
4、胎盘:半月形中等回声,内部有细密光点,逐渐增多增粗
5、羊水:围绕胚芽周围的无回声区
二、中晚期妊娠超声表现和观察内容、指标
(一)丘脑平面
测量双顶径、头围,后者用于估计胎头大小和胎儿生长情况
(二)小脑平面
1、双侧小脑半球呈对称圆形低回声,后颅窝池呈“弯刀形”无回声区
2、需测量小脑横径和后颅窝池宽度,并观察有无小脑畸形(如“香蕉小脑”)
(三)四腔心观
房室隔上卵圆孔血流自右向左,左右半心房室瓣血流方向一致
三、胎盘
妊娠晚期可见逐渐增多的点状、短线状高回声
四、脐带
1、长轴切面:长条麻花形
2、横断面:一根脐静脉,两根脐动脉,呈品字形排列
3、彩色多普勒:脐静脉(粗)、脐动脉(细)内部血流颜色相反
五、羊水
胎体周围的无回声区,晚期可有点状回声漂浮物(浑浊度)第二节异常妊娠声像图 流产的超声表现
1、先兆流产:与正常宫内妊娠接近,有胎心搏动,可有宫腔积液
2、难免流产:流产不可避免,有两种类型
(1)妊娠囊下移至宫腔下段或颈管口,宫颈扩张
(2)妊娠囊在宫腔内,但无增大且变形,无胎心搏动
3、不全流产:宫腔内和颈管内有妊娠残留物,呈不规则回声
4、完全流产:子宫大小接近正常,宫腔内容物已排尽,宫颈口关闭 第三节胎盘异常声像图
一、前置胎盘
胎盘位于子宫各壁的下段,距离子宫口小于70mm
二、胎盘早期剥离
胎盘后出血血肿形成,基底膜和肌层之间有无回声、中低回声或中高回声影 第四节胎儿先天性畸形超声诊断
一、无脑儿
1、露脑畸形:无颅骨光环显示,仅有一团米老鼠样脑组织暴露在羊水中(早期)
2、无脑儿:无颅骨光环,无脑组织显示,仅有头面部结构,双眼呈蛙眼样改变(晚期)
二、脑膨出(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
局部头颅光环不连续,局部缺损处突起一囊状肿物或包块
三、开放性脊柱裂
1、脊柱节段性缺损
2、局部缺损处突起混合性包块(中低回声)
3、相应头颅改变:“柠檬头”征,“香蕉小脑”征(颅内压改变所致)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心脏超声诊断 第一节正常心脏超声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
1、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室间隔
2、胸骨旁心底短轴观:主动脉瓣、右心房、房间隔、右心室、肺动脉瓣、左心房、主动脉呈人字形(舒张期)或近似倒三角形(收缩期)
3、心尖四腔心(五腔心)观:LA、LV、RA、RV、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腔(第五腔)
二、M型超声心动图
1、心底波群(4区):主动脉根部动脉壁两线,收缩期向下,舒张期向上;主动脉瓣收缩期呈六边形,如右图,舒张期呈一条单线
2、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有一高一矮两个高峰,E峰最高,表示心室舒张期二尖瓣开放的最大幅度,A峰次高峰表示心房收缩时二尖瓣开放,如:
3、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与前叶波群呈镜像关系
4、心室波群(2a区):测量心腔大小和心室壁厚度
5、心尖波群(1区)
三、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
1、二尖瓣:LA →LV,红色
2、三尖瓣:RA →RV,红色
3、主动脉瓣:收缩期LV→AO,蓝色;舒张早期可见逆流AO→LV,红色
4、肺动脉瓣:收缩期RV→PA,;蓝色;舒张期可有逆流PA→RV,红色
四、频谱多普勒波形
1、二尖瓣:双峰,E峰较高(舒张早期),A峰较低(舒张末期)
2、三尖瓣:与二尖瓣波形相似
3、主动脉瓣:收缩期有一向下空心三角形
4、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波形相似 第二节心脏疾病超声诊断
一、心脏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
1、定量指标:正常4~6cm2,解剖狭窄2~4 cm2,轻度狭窄1.5~2 cm2,中度狭窄1.0~1.4 cm2,重度狭窄<1.0 cm2
2、二维超声:二尖瓣开放时呈鱼口形,面积<2.0 cm2,轻度狭窄呈气球样改变,重度狭窄呈漏斗状狭窄,左心房、肺静脉、肺动脉、右心室相继扩大,左心房可有高回声血栓
3、M型超声:出现城墙波,即E、F段斜率减低,E、A间凹陷消失,如:
4、彩色多普勒:以红色血流为主的五彩血流信号,血流流速很高(LA→LV)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二维超声:二尖瓣瓣叶增厚,前后叶不能对合,左房、左室增大
2、彩色多普勒:LV →LA,蓝色血流为主的五彩反向信号(收缩期)
(三)主动脉瓣狭窄
1、*定量指标:正常3.0cm2,狭窄<1.5cm2
2、二维超声: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回声增强,收缩期瓣口呈“圆顶状”,左室肥厚
3、M超:出现纽扣样波形
4、彩色多普勒:收缩期五彩血流(LV→AO)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二维超声: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回声增强,舒张期对合欠佳,左室扩大
2、彩色多普勒:舒张期五彩反向血流(AO→LV)
(五)二尖瓣脱垂
1、二维超声: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和后叶向左房膨出
2、M型超声:CD段收缩期向下凹陷呈吊床样改变,如:
3、彩色多普勒:收缩期左房内有五彩反向血流
二、先天性心脏病
(一)房间隔缺损
1、二维超声:房间隔回声中断,断端回声增强呈火柴头征,右房、右室扩大
2、彩色多普勒:早期红色为主穿隔血流(LA→RA,左向右分流)晚期蓝色为主穿隔血流(RA→LA,右向左分流
(二)室间隔缺损
1、二维超声:室间隔回声中断,左房、左室扩大,肺动脉高压
2、彩色多普勒:红色为主五彩血流从左室进入右室
(三)动脉导管未闭
1、二维超声: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道,左房左室扩大,肺动脉增宽
2、彩色多普勒:早期红色为主五彩血流DAO→PA(收缩期),晚期PA→DAO
(四)法洛四联症
1、概念: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室间隔缺损
2、彩色多普勒:缺损部双向分流,收缩期LV→AO & RV→LV→AO,舒张期LV→RA 第三节心功能测定
一、左室收缩功能测定
1、M型超声描记收缩末和舒张末的室壁厚度和左室内径
2、二维超声显示射血分数EF(50%~70%)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27%~50%)
二、左室舒张功能测定
多普勒二尖瓣频谱:舒张早期(E峰)>舒张晚期(A峰),E/A>1 第十六章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第一节甲状腺超声
一、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1、包膜:薄层高回声,光滑、整齐
2、实质:细密点状回声,分布均匀
二、甲状腺疾病超声
(一)甲亢(T3、T4↑)
1、均匀性肿大,边缘不规则
2、内部实质回声不均匀
3、彩色多普勒显示弥漫的点状、分支状血流信号,呈“火海征”或“海岛征”
(二)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缺碘型甲状腺肿)
1、弥漫均匀肿大
2、实质回声不均匀,有多发性结节,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
(三)甲状腺腺瘤
1、大小正常或呈局限性增大,实质回声均匀
2、腺瘤多为单发,边缘有特征性的晕征
3、结节周边血流环绕,血流信号丰富
(四)甲状腺癌
1、甲状腺可肿大可正常,实质回声均匀
2、癌结节以单发为主,形态、边界不规则,呈“蟹足样”向周围浸润
3、病灶内有砂砾样钙化灶,可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4、有包膜外延伸则可能是滤泡状癌
5、结节内血流分布混乱 第二节乳腺超声
一、正常乳腺超声
1、脂肪组织呈低回声
2、纤维组织呈高回声,肌肉组织呈纹理高回声
3、腺体呈相对低回声
二、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乳腺增生症
1、单纯性增生:纤维组织增厚增粗,呈“斑马纹”状、管状暗条回声
2、囊性增生:散布多个囊性无回声大小不等囊肿,呈“叠瓦状”
(二)纤维腺瘤
1、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低回声为住
2、血流信号较低
(三)乳腺癌
1、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呈毛刺状、蟹足状表现
2、纵横比>1
3、内部多为低回声,可伴有点状强回声钙化灶
4、血流信号丰富
5、乳腺癌淋巴转移:同侧腋下或锁骨上有圆形椭圆形低回声 第三节淋巴结
一、正常淋巴结超声表现
卵圆形,包膜中高回声,边缘皮质低回声,纵横比>2
二、异常淋巴结超声表现
1、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均匀肿大,血流信号丰富,淋巴结门结构清晰
2、结核性淋巴结炎:多个淋巴结受累,形态不规则,淋巴结门消失,内部低回声,可见斑块状高回声坏死区,常见周围软组织水肿
3、淋巴瘤:纵横比<2,边缘锐利,淋巴结门消失,实质内有微小高回声结节,血流信号丰富
进入实习后才发现,超声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诊断,然而临床上所见的并非都是标准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患者即时是正常结构形态也是各有千秋,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图像很多不认识,我的带教老师要求我先认识正常图像,正常图像认清之后,再记异常声像图表现,只有这样看到了异常图像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来,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接触病患,多看、多记,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超声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手法,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手法的重要性在于有时即使你能诊断,若手法不到位打不到关键的理想的切面,病变未能清晰显示,诊断就无从谈起了,这就在于超声的实时显像的特点,尤其是心脏超声,婴幼儿的导管未闭,常常是很细微的,需要轻微的转动探头,仔细观察,手法稍一不到位,就会导致漏诊。手法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手力、臂力,都要用的,特别遇到脂肪层较厚的患者,有时需要双手加压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图像,不然根本诊断不了,刚开始操作时只压个几分钟,手就开始使不上劲发起抖来,我想我也许应该像针灸推拿医师一样,练手力、指力等等的肢体力量练习,我以后一定加强手法练习。
超声科主任赵老师说过:“手法这个东西要活,不能硬搬书本,比如说观察胎儿唇部,书上肯能会说,先找到胎儿的颏下,往上打唇部,其实当你颏下不好打而眼睛鼻子好打的时候可以选择往下找打唇部,反而更容易一些。”由此看出手法需要一定的领悟能力,多做,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手法技能。刚开始实习确实心比较急,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差距而不断遇到障碍,但是只要坚持,这样一段过程总会成为过去,渐渐的熟悉明了:看到肾盂积液下一步开始找结石;胆囊内的高回声,让患者翻身,动则为结石,不移动则为息肉;看到肝脏的声像图出现声晕征即为肝占位性病变,看到肠管明显扩张考虑肠梗阻等理论和实践渐渐联系起来了,我也逐渐进步了。
我记得赵老师给我讲过一个50几岁的肠套叠患者,由于很久才下诊断,因为从未见过除小孩之外的肠套叠患者,但是超声就是这样既然看到了肠套叠的声像图就没什么好怀疑的了,要敢于诊断。医学上的无限可能,我们要敢于相信自己的所见:先天性的个别动脉的狭窄,先天性的单叶肾患者等。那次就遇到一个患者,始终没能看到胆囊回声,如果萎缩的话也会看到胆囊窝回声,赵老师坚定的诊断先天性无胆囊,外科手术果然证实了这一点。赵老师说诊断的依据就是胆囊、胆总管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在老师们的身上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自信而不能自负的精神,也由此可知解剖学对超声的重要性。超声诊断医师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我们也需要看、问病人的病史,这样心里有谱,一定的临床经验反过来有助于自己超声诊断。平时要注意多与临床沟通来逐渐提高诊断水平。医院定期安排中国医科大学教授讲课,记得那次附属一院的王教授讲胆囊,小小的一个胆囊学问可真不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慢性胆囊炎脂餐试验后胆囊充盈,而胆囊腺肌症脂餐后胆囊强烈收缩;还有胆囊颈部的脂肪组织并非局限性增厚;胆囊疾病并非局限胆囊压痛等等,让我受益匪浅。
我喜欢在三维彩超实习,因为那里很多孕妇做产前诊断,我喜欢体会那些准妈妈的喜悦,看到她们开心的表情,我也会跟着高兴。但是也会遇到伤心的妈妈,比如胎儿有畸形,有时看到她们伤心的眼泪,也会跟着难过,特别是有的孕产妇差不多到了预产期才来做三维彩超,发现畸形是比较残忍的,所以产前诊断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而我们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分
析
贵医二附院超声科
王秋元
腹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贵医二附院超声科
王秋元
超声医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随着近年来超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仪器性能和检查方法有了很大改进。
超声发展:从六、七十年代的A型、M型一维超声—八十年代的B型二维超声演进到现在的静态、动态和实时三维超声,由黑白灰阶图像发展到彩色血流和组织多谱勒显像,超声技术有了飞跃性的进展。
目前,超声声学造影已发展到左心室、心肌灌注造影及实质性脏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
由于计算机存储量剧增和数字成像的加快,使超声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超声不仅能显示正常与异常结构的轮廓和形态,并可以观察到器官的血流供应、代谢和功能。这些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多个系统、多种疾患的检查,使超声诊断在临床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谐波成像技术通过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进一步完善超声成像质量,大大提高了心肌内膜、胆道及泌尿系结石的显示率。 超声特性: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根据振动频率可将机械波分为:
1.次声—每秒钟振动频率在16Hz/次以下。(1 Hz=振动1次)
2.可听声—每秒钟振动频率在16-20000Hz次(2万)之间, 人 耳可听到。
3.超声—每秒钟振动频率在20000Hz(2万)以上。(用于超声诊断)
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平均为1540米/秒,但在含气组织(肺、胃、肠)的传播速度仅为331米/秒,可见超声波基本不能穿透含气组织。所以超声一般不用于肺组织及消化道疾病诊断。常用超声波诊断频率为3.5-7.5MHz(兆赫),即每秒钟振动频率在三百五十万—七百五十万Hz之间。
超声诊断是临床各科很多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具有安全、无创、快捷、准确、可反复使用等优点,深受病人及临床医务工作者欢迎。
我院引近的ALOKASSD-5000SV及迈瑞CD—6型全数字化彩超配有以下探头:
1.心脏探头:适用于各种心脏疾病的检查。
2.腹部探头:它适用于肝、胆、胰、脾、肾、膀胱、前列腺、妇、产科疾病及胸、腹水诊断。
3.浅表探头:适用于眼、腮腺、颌下腺、甲状腺、乳腺、阴囊、肌肉、四肢血管等浅表疾病的检查。
4.阴道探头:用于对产科、妇科盆腔疾病的诊断,其特点是: 分辨率高,可获得高清晰图像,无须膀胱充盈,扫查时探头直接 靠近子宫、附件、盆腔等被扫查脏器,避免了肠腔气体的干扰和腹壁脂肪对声速的衰减,可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肌层、双侧附件及盆腔结构,能大大提高妇科疾病的诊断率及急腹症的救治率,是其它影像不可取代的诊断工具。
5.三维探头:我院目前只有用于产科的三维探头,在原二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成像技术,使声像图从单一平面发展成为立体三维图象,它拓展了超声技术的空间显像功能,在围产医学中能很好的显示胎儿的整体外观,并能仔细观察胎儿颜面部、肢体、手足等细小结构,对胎儿畸形的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妊娠期对胎儿系统性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围产期质量的重要环节。(检查最佳时间是妊娠16-24周之间。) 超声二维图像的分析与诊断
二维图像是超声的基本图像,根据二维图像中脏器及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和边缘、后壁和后方回声及内部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诊断。
内部回声的命名:诊断时的描述
强回声: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如结石或各种钙化灶的回声。高回声:回声较强,后方不伴声影,如肾窦或纤维组织等的回声。等回声:回声强度呈中等水平,均匀,如正常肝、脾等实质性脏
器的回声。
低回声:呈灰暗水平回声,如肾皮质等均质结构回声。
弱回声:表现为透声性较好的回声,如肾锥体或正常淋巴结回声。无回声:无回声暗区,如正常充盈的胆囊、膀胱回声。 对填写超声检查申请单的要求
临床医应掌握超声检查适应症;提出检查要求,认真、详细填 写超声申请单,如果申请单填写不明,要求不明确,常常造成需要检查的脏器和病变部位遗漏,影响超声诊断的质量和及时的临床治疗。申请单分上项、中项和下项:
1.上项: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必要时留下联系电话。
2.中项:准确可靠的病史、体征、曾做过的检查和治疗、体格检查,急腹症病人要提供腹痛时间、腹痛的性质及既往史,外伤病人要提供外伤时间及外伤方式。
3.下项:需要检查的项目,对检查的要求,申
请签名、申请日期。
检查前注意事项
检查胆囊、胰腺应当日免早餐,前一天晚餐进清淡饮食。腹部检查子宫(未婚女性)、膀胱、前列腺需适当充盈膀胱。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
超声检查报告单为一次性的检查结论,临床上作为客观的诊断依据, 也是将实际结果用图文或文字报告方式告之受检者的凭据,报告单分上项、中项和下项:
1.上项为一般项目: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必要时应加填仪器型号、探头类型与频率、检查方法与途径(如经阴道或经腹部)。
2.中项记述检查时的发现,应细致、客观、文字简练,描述全面,不需加入任何主观判断。
一般描述脏器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 必要的测量数据。病变描述首先叙述为弥漫性或实质性,以及各种脏器中各类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局部病灶用作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3.下项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包括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1)病变部位或脏器。
2)病变在超声图像上所表现的物理性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含气体、纤维化、钙化等)。
3)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4)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考虑可能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5)必要的建议如:超声随访和建议进行的其他检查。
6)签名与日期:报告单必须由获得超声诊断上岗证的超声检查者签名,未获得超声诊断上岗证者检查后的报告,必须由上述规定的上级医生加签。一.肝脏的超声检查:
肝脏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上腹部,小部分在左季肋部,其表面借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一)肝脏超声解剖:
1.肝内管腔结构:肝脏所有管腔出入口统称为肝门。
1)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由此进入肝脏,三者 在肝脏内行经一致,其中门静脉管径最粗,肝内分叶及分段均以门静脉分支为基础。
2)第二肝门:左、中、右三支肝静脉在此相会进入下腔静脉。
2.肝脏的分叶和分段:方法有很多种,有以肝裂分段、肝静脉分段及门静脉分段法,我们用的是门静脉分段法:五叶四段法;
肝脏:
右叶 右前叶
右后叶
右后叶上段
右后叶下段 左叶
左内叶
左外叶
左外叶下段
左外叶上段 肝尾叶
二)正常值:
正常成人测值:
左肝:(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前方测量)
上下径:(长)4—8cm 前后径:(厚)4—7 cm
右肝:(锁骨中线—腋前线)
最大斜径:10—14cm
最大厚度:9—11 cm 三)肝脏疾病:
1.肝脏弥漫性病变: 声像图特点为肝脏弥漫性肿大, 肝内弥漫性回声异常: 常见:
1)肝硬化:由于纤维组织增生使肝形态改变,具有左右肝比例失调、肝叶萎缩、肝表面凹凸不平、呈剧齿状等特点。
2)病毒性肝炎:(有特殊体征)肝大,急性肝炎可见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回声异常。慢性肝炎声像图无明显特异性。
3)淤血肝:心源性;表现为肝肿大,肝静脉增宽,心衰时可见。
4)脂肪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发病率明显增高,常为体检时发现,超声表现分为:肝、轻中度肿大,前方回声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肝内血管显示不清。
5)肝血吸虫:声像图特点为:肝内回声增强、增粗,形成高回声带组成的网状结构。
2.肝囊性、含液性占位性病变:超声表现有不同特点, 可结合病史、体征作出诊断。
1)肝囊肿:可单发、多发,超声表现:肝内可见单个或多个无回声块,边界清,囊壁光滑。
2)多囊肝: 有家族史和遗传性:超声表现: 肝内布满大小不等原形或类圆形的无声区,小的数毫米,大的可达10cm以上,相互边界清,常伴有多囊肾、多囊卵巢。
3)肝脓肿:
细菌性:感染途径有胆道、胃、十二指肠、阑尾炎等炎症侵犯,消化道术后感染。
阿米巴性:发病较慢,有阿米巴肠病,两者超声表现有相同之处,结合临床可鉴别诊断。3.肝脏肿瘤:
1)良性肿瘤:肝血管瘤、错构瘤、肝细胞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脂肪瘤等。
2)恶性肿瘤:
(1)原发性肝癌:多为巨块、团块状,声像图表现为肝内见单个或多个不均匀、不规则回声,边界不清,块内见血流信息,块周可见血管绕行。
(2)转移性肝癌:常见消化道肿瘤转移,肝内见多个具有特征的圆形弱回声块,块边缘部见声晕。
(3)小肝癌:也属原发性肝癌,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的诊断标准是:<3cm, 的肝癌定为小肝癌。
超声检出范围为0.5cm,也就是说超声可以发现<1cm的小肝癌,达到小肝癌的早期诊断。4.肝脏创伤:
1)肝包膜下血肿:肝浅表部受损,出血在肝包膜下聚集而成。
2)中央型肝破裂:(闭合性肝损伤)破裂较小,位于肝中央实质内形成血肿.此类可以保守治疗。
3)真性肝破裂:肝包膜与实质同时破裂,与腹腔贯通,腹腔内因出血可见低声暗区和不均匀回声(凝血块),必须急症手术。幻灯片:
26.正常肝脏
27.正常肝脏:示肝脏门静脉、肝静脉 28.正常肝脏:示肝尾叶
29.肝硬化腹水
30.淤血肝
31.脂肪肝 32.多囊肝
33.肝囊肿
34.肝脓肿
35.肝海绵状血管瘤 36.原发性肝癌
37.转移性肝癌 二.胆道系统的超声检查
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两部分: 一)胆囊胆道的超声解剖:
胆囊:正常体表投影位于右上腹右肋弓部,形态如一个梨状膜性囊,分底、体、颈三部分。胆管:左右肝管起源于肝叶内的胆小管,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肝总管下端与胆囊管回合成胆总管。二)正常值:
胆囊:长5—6cm 宽2—3.5 cm
胆囊壁:厚约0.2-0.3 cm
胆总管:宽约6cm左右 三)胆道疾病
1.胆囊疾病:
1)胆囊结石:胆囊可见单个或多个增强回声,后伴声影,可活动,结石可单发、多发。胆囊炎:表现为胆囊肿大,萎缩时胆囊缩小,胆囊收缩功能差或不收缩,胆囊结石多伴有胆囊炎。
2)胆囊息肉:超声表现:胆囊内均匀性回声附壁不活动,可单发、多发,属良性肿瘤,但是>1cm息肉易癌变, 需尽早手术。
3)胆囊肿瘤:良性:腺瘤、腺肌瘤。
恶性:胆囊癌
4)先天性胆囊畸形:双胆囊、胆囊异位、胆囊缺如等。
2.胆道疾病:
1)胆管结石
2)化脓性胆管炎
3)胆道蛔虫
4)胆管肿瘤
5)先天性胆道畸形 :(1)胆囊管囊肿、(2)胆道闭锁:见于新生儿(黄疸),超声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如果不手术,三个月之内死亡。
6)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鉴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超声有特征性表现。幻灯片:
41.正常胆囊
42.胆囊结石
43.胆总管结石
44.胆道蛔虫 45.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46.胆囊内息肉
47.胆囊癌 三.胰腺的超声检查
一)超声解剖:胰腺呈一扁长形,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腹膜后 间隙内,平齐第1、2腰椎的高度,为网膜囊后壁的腹膜所覆盖。1.胰头部:位于十二指肠环内,是胰腺最大的部分,胆总管可部分或全部被胰头包绕,当胰头癌或慢性胰腺炎胰头肿大时可压迫胆总管导致梗阻性黄疸的发生。
2.胰颈部:短而窄,长约2cm,为胰头和胰体的连接部分,与两者 无明显分界。3.胰体部:较长,位于正中线左侧,其前面隔着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邻,正常情况下胰网膜囊不易显示,当胰腺炎或胰腺外伤时内由于积液或血液等积集,超声显示假性囊肿形成。
4.胰尾部:其左侧脾门相邻后方有脾静脉、左肾上腺及左肾上部,脾静脉起自脾门,沿胰尾、胰体后方自左向右走行,可作为胰腺 的定位标志。
二)正常值:胰头<2.6 cm 胰体、胰尾<2.1 cm 主胰管宽≤0.2 cm左右 三)胰腺疾病:
1.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胰腺肿大(水肿),周围可见不规则暗
区(炎性渗出)。
慢性胰腺炎: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增强回声(钙化)2.胰腺囊肿:真性囊肿:先天性、潴溜性、寄生虫性。
假性胰腺囊肿:胰腺炎引起 3.胰腺肿瘤:胰头癌多见 幻灯片:
50.正常胰腺
51.急性胰腺炎(胰腺水肿,周围见渗出)52.假性胰腺囊肿
53.胰头癌(主胰管扩张,黄疸)四.脾脏的超声检查
一)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深部的腹腔内,体表投影:上极于腋中线相当于第九肋间高度,下极约在左腋前线第11肋骨,长轴与第10肋骨平行。二)正常值:(成人)
大小约12x7x4cm,以厚度为准,厚度>4 cm可诊断脾大。三)脾脏疾病
1.先天性异常:
1)无脾综合征:临床罕见,常伴心脏畸形和内脏转位,男性发病多见。
2)副脾:是指除正常位置的脾脏外,还有一个或多个与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内皮组织存在。发生位置依次为脾门、脾血管、胰尾部腹膜后、沿胃大弯的大网膜、肠系膜及盆腔等,多为单发,大小不一。
3)游走脾:脾脏离开正常解剖位置而异位于腹腔其他部位,常在中腹部、左髂窝或进入盆腔。声像图:脾区扫查不到正常脾脏,而在其他部位发现与脾脏相类似的实体团块。
2.弥漫性脾肿大:
1)感染性脾肿大:急、慢性病毒感染;常见有慢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疟疾等
2)淤血性脾肿大:肝硬化、慢性右心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门静脉内血栓形成等。
3)血液病性脾肿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溶血性贫血等。
3.脾内占位性病变: 脾脓肿、脾囊肿、脾肿瘤 4.脾脏创伤:脾破裂、脾包膜下血肿
以上疾病可根据体征结合超声影像图可做出诊断。幻灯片:
56.正常脾脏
57.脾大
58.闭合性脾损伤
59.脾破裂 60.脾肿瘤
五.肾、输尿管、膀胱的超声检查 一)超声解剖:
肾脏属于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分为上下两缘,内外两缘和前后两面,内缘中间呈凹陷状,称为肾门,是肾脏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出入的部位。1.肾包膜:最外面的一层。
2.肾实质:包括肾皮质:位于浅层,内为肾小体;肾髓质:主要为肾小管结构。
3.肾窦:(集合系统):肾实质包绕,由肾盂、肾盏、肾内血管及脂肪组织综合构成,由于内纤维结缔组织成分较多,其回声强度明显高于其它组织,有的细小结石不易显示。
二)正常值
男性:长 9.5cm—12 cm 宽 4.5 cm—6 cm 厚 3.5 cm—5 cm 女性:长9 cm—11 cm宽cm—5.5 cm 厚3 cm—4.5 cm 三)肾脏疾病:
1.先天性肾、输尿管病变: 先天性肾缺如、游走肾、多囊肾、肾囊肿。肾脏、输尿管先天性畸形:复合肾,马蹄肾,输尿管囊肿等。
2.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肾积水、肾功能衰竭、肾创伤
3.肾、输尿管、膀胱肿瘤 八.前列腺
一)正常值:4x3x3cm 二)前列腺疾病
1.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内可见不均匀、不规则的增强回声,钙化灶。
2.前列腺增生性病变:
3.前列腺肿瘤
以上两者都有前列腺不规则增大或局部突起,鉴别诊断要借鉴病理。幻灯片:
64.正常肾脏
65.双肾结石
66.左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盂积水)67.右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
68.肾囊肿
69.多囊肾
70.游走肾 71.肾错构瘤
72.膀胱结石
73.膀胱肿瘤
74.膀胱肿瘤 74.前列腺肿大
介入性超声:
介入性技术方法的发展把超声诊断推进到病理学和组织学高度,使临床医学发生了重大变革,近几年来介入性超声使许多疾病的微创治疗得以实现,在某些肿瘤的治疗效果方面,已可与内科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相媲美,成为临床上首选方法之一。1.介入性诊断:(超声引道下)
1)诊断性穿刺活检:含液性病变病理检查穿刺抽吸:
主要用于实研室、生化、细胞、细菌学检查
2)X线造影:胆道、泌尿系造影 2.介入性治疗:(超声引道下)
1)注药治疗:脓肿、囊肿、肿瘤
2)物理治疗:肿瘤激光、冷冻、射频消融术
3)造瘘与置管引流:脓肿、囊肿、胸腹腔积液置管引流,胆、胰、泌尿系及妇产科各种造瘘与引流 3.术中超声:
4.体腔内超声:消化道、血管内超声 某些疾病超声与其它特殊检查方法的选用 1.胸肺部疾病:首选放射、CT 肺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并胸膜增厚、胸壁病变时超声优于其它检查
2.胃肠道疾病:首选内窥镜、X线
超声可以检出消化道前壁及无消化道气体干扰的实质性病变。3.骨骼系统疾病:首选CT、X线
对于接近体表的骨骼组织及婴幼儿骨骼系统疾病,超声诊 断有它的独到之处。
首选彩超检查的脏器
肝、胆、胰、脾、肾、胸、腹水、心脏、血管、妇、产科疾病、乳腺、甲状腺、眼、颜面部、睾丸、皮肤肿块等。
虽然超声诊断及治疗在临床上发挥着及其重要作用,但是临床 医师对超声检查提供的诊断结果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所见,全面分析后确定诊断。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价值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妇科急腹症,患者早期多无典型体征或症状,易出现误诊。临床研究指出,异位妊娠若持续发展,极易造成妊娠囊破裂,引发腹腔内大出血,导致休克或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寻找一种可靠的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妇产科应用的不断推广,超声成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异位妊娠辅助检查手段[2]。本次研究为探讨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方面的临床差异,随机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均经手术病理得到证实;年龄21岁~36岁,平均年龄为(27.9±5.4)岁;平均孕次为(1.5±0.7)次;其中40例患者的尿妊娠试验结果呈阳性,38例存在腹痛表现,35例存在不规则阴道流血表现。
1.2超声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选取PHILIPs HDI-5000、TOSHIBA Nemio-1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定为3.5 MHz。首先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保持膀胱充盈,取俯卧位。先对子宫大小、宫内孕囊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内膜厚度进行测量,同时对附件区进行扫描,并对双侧卵巢进行观察,注意是否有包块存在,并对包块的边界、大小及包块内是否存在孕囊、心管搏动及胚芽进行观察,也要注意对盆、腹腔积液进行观察测量。之后对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前要求患者将膀胱排空,并取膀胱截石位,取阴道探头,并将其置于涂抹耦合剂避孕套内,之后将其置于阴道内,对插入深度进行调整,并旋转探头柄实施多角度扫描,对相关区域进行观察记录。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方式诊断准确性对比本次研究中,45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共计检出异位妊娠43例,诊断准确率为95.56%;经腹部超声共计检出异位妊娠34例,诊断准确率为75.56%,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07)。其中对于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两种超声检查声像图对比结果(见封三图1、图2)。
2.2两种方式声像图表现对比两种超声检查方式对于胚芽形成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假孕囊、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及附件包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异位妊娠作为一种常见妇科急腹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无法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诊断,极易造成病情不断发展并引发孕囊破裂,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当前临床普遍对此类患者实施超声检查以明显病情,早期超声检查声像图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受到检查方法的影响,如何提高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关资料指出,正常情况下,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中应见内膜增厚而宫腔内无妊娠囊,且在宫旁一侧可见混合型包块,回声不均且边界不清,部分可在宫旁包块内观察到原始心管搏动、胚芽和妊娠囊,且大部分患者在直肠子宫陷凹处可见积液[4]。经腹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异位妊娠诊断方法,可对子宫及附件区结构进行直接观察,不仅可判断患者宫腔内是否存在妊娠囊,还可对异常包块进行分析。另有相关资料指出,临床医师可经由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患者的妊娠囊破裂所致包块进行直接观察,并可根据患者盆腹腔游离液性暗区范围对出血量进行估计。但近年来又有研究指出,由于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探头距子宫输卵管相对较远,往往无法对微小病变进行观察,如图1所示,因此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丁莹等报道指出,仅通过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进行判断存在较高的漏诊率,无法做出准确的早期诊断。在本次研究中,腹部超声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仅为75.56%,明显低于阴道超声的95.56%(P<0.05),与相关报道中的结论基本一致[5]。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对子宫进行直接近距离观察,并可对早期异位妊娠小包块进行观察,便于临床医师对子宫、附件及包块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判断。且相关资料指出,与腹部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时无需充盈膀胱,操作更为简便,特别是对于急症处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大量文献均指出,由于经阴道超声探头距子宫、输卵管相对较近,可有效避免肠道气体、孕妇体型等因素对声像图造成的不利影响,且可取得清晰图像,有利于对微小病变进行直接观察。在本次研究中,图2所示为未破裂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图像,可见与腹部超声相比阴道超声声像图中细节显示更为清晰。宋文龄[6]等研究指出,经阴道超声对于滋养血管的诊断灵敏度可达97.2%,在各类异位妊娠超声声像特征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本次研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假孕囊、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及附件包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P<0.05),符合临床研究的基本结论,提示在异位妊娠诊断方面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
综上所述,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进行早期诊断,能有效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并有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具体妊娠情况进行清晰观察,可为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炜振.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0):88-89.
[2]朱毓.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超声评价[J].安徽医学,2013,34(8):1212-1213.
[3]赵东升.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四川医学,2013,34(5):752-753.
[4]徐开烟,张伟华,魏灵芝.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价值的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42-144.
[5]吕剑.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对早期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鉴别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3,42(24):3775-3777.
人们正是从这里获得了灵感,才有了以后的超声诊断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舰已使用回声探测术来侦察水下的潜艇。50年代超声波探测技术开始应用在医学上,英国格拉斯哥的唐纳德医生发现,用超声波脉冲通过孕妇腹壁,可以探测到胎儿的情况。1955年美国人莱斯科尔首次利用超声波观测人的心脏。这项技术不断改进,特别是在使用了微信息处理机后就更趋于完善。到70年代初,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超声回波描记术。
现在超声类诊断器种类很多,其中常见的有A型超声波诊断仪、B型超声波诊断仪、超声心动图仪等。
A型超声波诊断仪又称幅度调制型超声仪器。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遇到不同密度组织界面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来形成反射波,根据反射波出现的时间间隔,区分、测量体内不同组织分界面的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有无、多少、强度、形态等综合判断疾病。
B型超声诊断仪是亮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的简称。由于能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断面图像,所以又称断面显像仪。它所显示的图像具有与人体解剖位置直接对应的特点,所以十分直观,使用方便,诊断正确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