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精选8篇)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 篇1

摘要:当今形势下,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大量增加,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不强,增加了就业的困难。同时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急需培养,以胜任工作的需要。

关键字: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就业形势严峻、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能力培养

正文: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求职和就业成为我们最关心,也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大学培养了我们的能力,但能力的最终应用场所是工作,能不能成功就业,是衡量一个大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三年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一路上了下来,我思考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整体而言,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障碍重重。

一、.当今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城镇就业总量远超过提供的岗位数,出现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在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由于对职业规划、自我包装、面试技巧等基本常识和信息比较陌生或者知之甚少,加之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缺乏择业经验,在择业时面对社会的人才需求信息不知所措;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职业选择更加艰难。这不仅对毕业生本人造成了就业障碍,也造成了人才的闲置和浪费。

就业的艰难,难就难在预期的就业目标与残酷的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上。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发达,大学生曾经是天之骄子,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有理由获得最好的就业机会。于是,上大学可以获得好工作已成为社会共识。同

时,上大学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展,尤其是扩大招生,上大学只能获得进入社会入场券,并不能保证获得以前的东西。再则,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依据文凭,更看实践能力,即从学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要相获得好的工作,除了学习优秀外,还得看实践的能力。这是就业难的内在原因。

其实,如果仅仅从大学生所占从业人口比例来说,我们不存在什么就业难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而1998年工业发达国家为26%。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饱和或供大于求。所谓就业难,主要难在大城市、机关、国营的企事业单位、外企等;而在大城市之外,以及许多发展迅速的民营经济领域和广大的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现象仍很明显。为什么不去人才匮乏的地区呢?其实道理同样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人力资源,人才也离不开市场的配置,这种配置是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进行的。人才匮乏不等于价格就高,换言之,不等于人才的待遇高。而且,作为人才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看到工作的待遇,更要预测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发展空间,而现在人才匮乏的单位和地区,同样待遇比较匮乏,发展前景也难以预测。这样就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尚待加强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它的含义是第一,与人类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相关,强调社会分工。第二,与职业的内在属性相关,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第三,与社会论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第四,与个人生活相关,强调物质生活来源,并设计满足精神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职业生涯的设计,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很早就有职业设计辅导这一课程。美国学生在高中时,专家就给他们做职业兴趣分析。

十几岁的孩子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其显露出来的特征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标。相比之下,我国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时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上大学选专业也很少考虑到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也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有职业生涯规划这回事,更不用提做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应改变当前的就业指导形式,力求使职业辅导重心前移。

考研与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讲,虽然并不是一个去此即彼的二选一,两者可以同时进行,但人的时间、物力、财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么,作为在校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应该是我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选择。其选择结果的正确性,在某种情况下决定着人生的质量。因此,它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令我们头疼的两难选择。所以,面对考验与就业,我们应该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作出理性的选择。我们应该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和对自我的认识,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之路。

三、大学生应该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而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个人的职业理想,必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能力通常被认为是人们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的较稳定的本领,或是人们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就大学生而言,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非常有必要在大学期间着重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与基本写作能力 因为将来无论大学生从事什么工作,这两种能力是必备的,是缺一不可的。

(2)交流与协调能力 交流与协调能力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大学生能力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成功角度来讲,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素质教育角度,能否与人和谐相处关系到人的顺利发展。

(3)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学会独立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4)各种相关的专业技能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对大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5)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与时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生不仅仅应该多创新,还该重视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得到真正的知识,得到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

(6)组织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中,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人们,事实上人人都在参与管理。大学生如果能够把握时机,积极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认真学习和琢磨组织管理知识,必然能够切实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 篇2

一、师资建设

2004年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始在本院进行《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尝试, 因缺乏相关的师资, 首先采取了与厦门大学医学院合作进行课程的双语教学, 由医学院一位留学归国人员担任英语授课主讲, 本院一位青年教师担任中文授课主讲。医学院授课对象为一年级, 生科院为二年级。两院授课对象的不同造成教学效果相差很大。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因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还未开课, 造成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内容很难理解和掌握, 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生科院学生因已修完生物化学等基础课, 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相对好一些, 但同学们普遍反应两位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异, 教学内容依教师的侧重点不同, 广度和难度都相差较大。尽管如此, 课程双语教学的首次尝试还是为后来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为解决本院双语教学师资缺乏的问题,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取了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一是采取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的方式, 加快培养本院现有师资,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二是通过985平台引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在从事科研的同时, 也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 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起, 本课程的教学与医学院分割, 由海外留学人员承担起课程的教学任务, 特别是2006年引进的985特聘教授袁立老师参与到本课程的教学中来, 使得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目前从事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全部由获得海外博士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组成, 平均年龄为43岁, 他们在承担科研工作的同时, 还担负了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为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双语教学初始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 教材的选用。

首先通过互联网络广泛了解了国内外知名大学对于《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电脑及互联网的普及, 厦门大学已经将互联网接口引进学生宿舍,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国外原版英文教材<《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作为教学的主教材, 这本教材从1989年出版第一版开始, 定期更新内容, 2008年已经更新到第五版, 最新的研究进展大多涵盖在内, 是目前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细胞生物学》教学的主要教材。由于原版书价格较贵, 让每位学生购买一本有难度, 我们主要使用免费的是网络版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bv.fcgi?rid=mboc4.TOC&depth=2) , 对于没有电脑的个别学生, 在不涉及版权因素的情况下免费下载提供给学生, 使学生在自学或复习时有了具体的教材。

2. 教学内容上的改进。

在讲授教材内容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将有关知识的最新进展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来。对于《细胞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在科学研究以及现实生活中意义, 特别是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 我们都会着重介绍给学生, 这些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近几年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985平台引进了很多海外留学科技人才, 他们的研究领域凡是与《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有关的, 我们会在授课过程中, 专门介绍他们的研究内容, 使学生初步了解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研究课题在本院各个实验室中进展的相关情况,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为日后学生选择进入各个实验室进行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3. 课件建设。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 这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课件制作上, 精美的课件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 系统全面地掌握课程内容。每位任课教师都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亲自制作精美的课件, 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收集或制作多媒体文档, 将复杂的知识原理及过程用生动形象的办法展示给学生,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除了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外, 我们还特别注重课件内容的及时更新, 注重将最新研究进展补充进来, 避免课件内容一成不变, 保证每届学生在学习时都有新鲜感。从几年来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 学生们都对本课程的课件建设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4. 教学方法的改进。

双语教学:本课程的开设对象为大二学生。根据目前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们采用“全英文展示, 中、英文讲解”的教学模式。具体地讲, 就是教材、课件均为英文;在讲解过程中对简单的内容用英文讲解, 而对于复杂的内容, 例如专业词汇、原理、过程等给予中文解释, 但考试为全英文。双语教学开始时, 学生普遍不太适应, 课后复习也不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采取了提前几天将课件提供给学生, 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熟悉课程中的相关英文词汇并带着疑问进课堂, 这一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考试阅卷时, 我们注重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把握, 强调专业词汇的拼写正确, 而对于答题中英文写作的文法则适当放宽要求, 避免将专业知识考核变为英语文法考试, 学生对于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授课过程中的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其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都会准备一些启发式问题, 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提出来, 并鼓励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遇到没听懂的问题时可直接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还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活跃了课堂气氛, 增强教学效果。授课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应用:厦门大学通过这几年的建设, 教学硬件已经完全实现了信息化,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互联网资源在课堂上被广泛使用, 为授课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表现方式。我们在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同时, 也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 对课程内容尽量地从多个角度来阐明, 使学生能获得更直接的感性认识。根据授课的内容, 通过直接引用国内外网络资源, 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比如在介绍线粒体中ATP酶合成ATP的变构假说时 (The binding change mechanism) , 任课教师直接连接到东京工业大学吉田贤右教授实验室的网站 (http://www.res.titech.ac.jp/~seibutu/main_.html) , 该实验室1997年提供了化学变构假说的直接证据。这些教学方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课程网站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相关信息, 目前我们将与课程有关的所有信息都公布于互联网上, 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课件、课后复习题、考试样题及标准答案等。2008年本课程通过国内专家的评审入选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按照课程的建设规划, 我们将完成本课程所有章节的授课录像工作, 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成果与其他兄弟院校共享。网站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国内第一个互动型的《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站, 通过网络这一平台, 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讨论, 任课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使之成为课程教学的第二课堂。

四、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 篇3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恢复重建、改革调整、基础教育全方位变革三个阶段。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8年~1985年)

“文革”后,我国教育事业千疮百孔,百废待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在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上的全面拨乱反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教育事业进入了复苏期。同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在课程设置上,小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8门课程;中学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14门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以“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和彻底消除‘文革的不良影响”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清除了极“左”思想的影响。并注意用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在课程实施方面,规定中小学必须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提出教学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等。此次课程改革恢复了基本学科应有的地位,突出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性质,对结束课程教材的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学科设置的不足,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增设了思想品德课,在四、五年级恢复了地理、历史课。同年4月,发布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增加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时,并提出逐步在高中开设选修课,以劳动技能课代替农业基础课。这次课程体系的调整,一方面为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提供了标准: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当时高考的需要。

这一时期,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文革”中被否定的学科教材体系重新得到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步入了正常发展轨道,为基础教育课程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调整阶段(1986年-1998年)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到依法治教的新阶段。自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始以“义务教育一高中”两阶段的设计取代“小学一中学”的传统分段设计。同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金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学制分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课程结构方面,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块,初中开设少量的选修课程:课程管理方面,除了国家统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外,北京、上海、浙江可以编写地方通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1988年5月,国家教委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全国义务教育教材规划会议,正式确立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改革方向,我国中小学多样化课程方案与教材体系的格局初步形成,昔日“大一统”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其间,国家教委组织力量编写了8套不同特色和风格的教材,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1992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1994年又将“活动”调整为“活动类课程”。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分成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3种。该课程计划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核心,实现了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管理上的重大突破,强调了对知识的尊重并提出了发展人的较为全面的素质的要求。但是,由于受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冲击。课程评价过于侧重结果、轻视过程,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基础教育全方位变革阶段(1999年~至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日益凸现出来。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同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了一系列教材管理的文件,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18种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审定了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中小学课程实验教材。2001年秋季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全部进入了新课程。

2003年3月,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发,《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南》等相关文件发布。2004年秋季起,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验计划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省(自治区)进行;2007年秋季,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这次改革力度之大、动员之广、内容之多、程度之深,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未有过的。主要精神是纠正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的偏向,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纠正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纠正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纠正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纠正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

在素质教育思想理念的引导下,这次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

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实施、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性进展。在课程改革由点及面顺势推进的过程中,从认识到实践经历了激情进入、点面调适、理性反思等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转型与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改革实施过于笼统,缺乏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关照,评价与考试体系改革滞后等。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明确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不断地总结与学习,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旨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改革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旧思想的碰撞、本土化和全球化理念的碰撞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恰当的判断和选择,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等,用新的教育观念去思考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以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二)科学地继承与创新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扬弃。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传统的教育教学,继承传统教育教学的精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而不是为了追求新奇,就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教学。比如:强调拓展教育教学时空,就否定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教学形式: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就让教师当“甩手先生”,推行“放羊式”教学法:强调评价多样性、多元化、重过程,就放弃考试:强调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把接受性学习批得一无是处: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放松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误解,从根本上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种在新的认识基础上的主动选择。我们必须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敏锐性、紧迫性,在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科学新成果新成就的同时,对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

(三)科学地认识改革的起点与尊重教育规律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内在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要弄清楚改革从哪儿改起,这是课程改革启动的基础与前提。要认真分析现行课程究竟有什么问题,哪些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哪些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只有认识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知道改革从哪里开始,改哪些地方,也才能明确改革的目的与方向。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模糊有着直接关系。课程领域的改革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扬长补短、长善救失,使之不断完善,以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四)科学地认识知识的课程价值是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根本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关系。知识传授和学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倡导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并不矛盾。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防止从过去片面注重知识传授的极端,走向无视知识重要性的另一个极端,知识教育始终是课程和教学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绝不能把掌握知识看成是第二位的事。教师传授知识,就是让学生不仅去认知、掌握知识,而且去体验人类知识产生的途径,领会其中的情感、思想,欣赏其中的美并学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这样来认识知识和传授知识,就会使新课程改革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也充分体现了知识本身的教育力量和传授知识的教育价值。

(五)提高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最终看教学。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理解与配合,课程改革走偏方向或者流于形式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绝不可低估乃至忽视广大一线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改善教育质量与个人进步的内在要求,让教师理解课程文化,拥有课程意识,掌握基本技能,积极实践与探索,才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关键。

(六)坚持实事求是、依法治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保障

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如在课程研究领域对国外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热切关注多于对本国实际问题的思索和探求,缺乏对本国具体情况的切实分析以及对富有民族特色的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国情。虽然放眼全球、面向世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但是认真走好本土化、民族化课程改革发展的道路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同时,要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也受来自改革政策本身和改革过程中各种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民主法制国家、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进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治教、严格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篇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职业技术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解放了思想,认识到“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使中等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中国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应用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

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文革”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阳光教育特色工作回顾总结 篇5

我们学校坚持和秉承“以人为本,阳光向上”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阳光教育”,引导师生树立阳光的人生态度,彰显阳光的生命活力,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围绕“阳光教育”,我们启动并实施了“阳光课程”、“阳光课堂”、“阳光谈说”、“阳光阅读”、“阳光体育”、“阳光校园”、“阳光少年”等七个方面的教育板块内容,诠释“七彩阳光”的教育涵义,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所谓,阳光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心态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它着重致力于学生心灵的培育和精神、思想与境界的提升,以培养人格完善的“阳光少年”为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阳光教育,它以引导师生形成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阳光教育”打造和“阳光策略”的实施,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实现学校精神灵魂的升华和品位的提升。

阳光课程

教育是学校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主体。为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各功能室和教学设施,全面规划,并启动实施了21门“阳光课程”。这21门阳光课程有书法绘画、电脑绘画、象棋、篮球、乒乓球、剪纸、阅读与写作、造型工艺、布贴画、刮画等课程项目。我们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的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报名参加这些课程。每周五下午2节课的校本课程,便成了孩子们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张扬了他们的个性。

改进与要求:要祛除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应付、走过场,流于形式的思想,着眼于所负责课程的思考,在规范的基础上,以质量为核心,追求成果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新颖。要有能够展的出来的效果或作品。

阳光谈说

为了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贯彻落实我们“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的育人理念,我们在课前设计了孩子们喜欢的“自励操”,让所有孩子跟随音乐的节拍起舞,让他们找到自信的感觉;在十分钟“阳光谈说”活动中,让每个孩子轮流当主持人,每个人都要上台演说,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可以讲故事、诵读古诗、儿歌;可以说说自己和父母、同学、朋友等间发生的事,可以说说今天读书的感悟、体会、收获等;也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一步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和促进了学生敢于表达、交流,展示自信。改进与要求:1.自励操,一是要规范,起立站直,动作到位;二是要让学生在动作与节奏中体验自信的感觉,培养自信的意识和能力。2.阳光谈说。一是教师要到位,认真组织,学生活动有序;二是进一步优选谈说内容,本学期凸显“谈说”主题,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谈说的能力;一二年级以讲故事为主,三四五年级以课外阅读的书籍为主要谈说内容,谈说所读的内容、谈说自己的感想;另外,在谈说的形式,也可以适当有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如提问题、问题点评等;三是关注学生台前谈说表情、体态、手势、动作的指导与训练,达到谈说的声情并茂,自然大方。

阳光课堂

在课堂中,我们大力推行“阳光展示课堂”,它是一种以生为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多元评价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叫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课,是学生在学习一部分知识之后或经过一个学习阶段之后对自己所学知识展示、技能展示、平日积累展示、综合运用展示等,也是学生才艺、个性、激情的展示。每个学生都是主角,都可以上台展示,学生只要能走上前台,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就是一份成功。我们在11月5日,还和龙山街道小学的领导、老师们针对“阳光课堂”开展了互动研讨活动。我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出示了三节观摩课,他们在课堂展示了他们的精彩,展示了师生积极、向上、阳光的一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改进与要求:本学期,我们要结合“学本课堂”的实施,进一步深化语、数、英三学科的“阳光展示课”。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计划好如何落实“以学为本”的基本理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展示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思维、大胆思考、热烈的讨论、发言等;这项工作教师要有明确的要求,并告知学生这样做,教师要在课堂中持久地关注和训练。二是及早做好个人阳光展示课的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要简约清晰,避免冗长繁杂,主要体现在设计思路要清晰,知识体系梳理清晰,各展示环节清晰。一堂课下来,简洁明快。三是课堂中充分关注以学生的学习、学法习得展示为本,结合具体内容,规划好学生展示的内容与形式。四是展示课,还要在知识归类、题型拓展、方法总结等方面适当进行深化,有一定的深度和提升。时间4月底进行展示课大比武。

阳光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我,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丰富的图书资源,学校图书室藏书达3万余册,有很多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大力开展了“阳光阅读”活动,积极创建书香校园,我们把每周四中午定为“师生读书日”,师生共读,徜徉书海;我们还从语文课中,专门拿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让每个班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阅览室进行大量阅读,学生们边读边留下适宜的读书笔记、摘抄,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书像一盏明灯,更像一缕阳光”,我们还积极创建书香家庭活动,倡导“亲子共读”,让读书走进我们的家庭。灯光下,亲子共读,温馨的时刻,升华的瞬间,让学生养成了终生受益的习惯,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爱的伟大。

改进与思考:学生阅读三个关键词:有效、外现与内化。有效,让我们的阅读,不流于形式,教师指导到位,阅读时间、阅读摘抄落实,不要让阅读时间,就是为完成阅读摘抄而设;外现,阅读后就要做一做,说一说,要充分借助阳光谈说、读书汇报会、读书演讲比赛等途径让学生进行读书收获的展示;内化,语文教师必须重点引导、指导学生将读书所得,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素材,积淀自己的阅读给养。5月上旬组织读书演讲比赛。

阳光体育

“爱体育,好运动,享阳光,乐健康”,课间操、眼保健操、趣味跳绳等不拘形式,喜闻乐见的阳光体育活动吸引着师生走进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正在为师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下阶段,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阳光体育”活动,我们还将把周三课间操定为全校性“阳光游戏”活动时间。舞起来,动起来,让校园变得更加生机、活力,充分展现我校师生的阳光风采。

改进与思考:一是进一步规范“两操”活动,即广播操和跑操的上操时间、上操秩序、上操质量的问题;二是逐步培植我校特色体育活动项目“四个一”,即“一绳一毽一操一游戏”,本学期逐项开展活动,抓好落实。

阳光少年

阳光少年,是学校阳光教育综合成效的缩影和体现。重点要从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常规纪律等方面做好。如果没有学生好的常规纪律,以上所谈的各方面工作都会受到制约和影响。要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红领巾监督岗,国旗下讲话,集会讲座等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

阳光校园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 篇6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吴可

2012年9月27日我参加了省职业教研室的公共素质类课程培训,全天共有十位教育专家进行讲解,主要内容是对职业教育部分教材的研发、教材的整理和编撰、教材的应用做进一步讲解和说明,其中教材包括:《普通话口语训练》;《应用文写作》;《语文诵读》;《礼仪》;

《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军事训练》;《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短期的培训收获很多。首先就是特级教师-----蒋乃平的《职业素养训练》专题最吸引我,让我感到很震撼!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蒋乃平老师的敬业与专注打动了我;其次是蒋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语言幽默生动,表情丰富吸引了我,第三就是肢体语言表达很淋漓尽致;第四就是关于职业素养训练的内容,给了我全新的亮点,非常清新。

一、蒋老师通过2012.5.29平民英雄-----杭州长途客车驾驶员吴

斌在岗位上的76秒来诠释敬业精神,引出职业素养的涵义。

1. 职业素养产生于我国企业界 ,并流行于我国企业界,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含德、智、体、美诸方面。

2.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呈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内在的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

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3. 职业素养是可训练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内涵丰富,涵盖

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审美等诸方面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4. 职业素养是观念意识梳理,情感态度的形成、思维方式

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四类过程,相辅相成。训练效果主要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来表现。

5. 做人做事之间相互渗透。在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四育

融合”(德智体美)。

6. 职业素养三个层次,职业人共有的公共职业素养、行业

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关键职业素养的基础就是公民素养。

二、蒋老师巧妙的将话体切入教材《职业生涯规划》,讲解梳理教材的构成与思路。告诉大家教材有48个案例故事,情景模拟、学以致用、实践活动等知识模块组成。教材可以很生动的被学生接受。可谓是用心良苦。

三、蒋老师对全体教师寄予的期望,让老师成为关心学生的挚友;指点人生的导师。观念的改革、方法的改革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我的感悟。让我知道自己的知识太匮乏。自己有多么渺小,力量多么微不足道。我就是沙漠里的一粒沙。我明白了自己除了努力,没有更好的选择。培训期间,还有詹跃勇书记、蒋东霞老师以及河南经济管理学校的张汉

对终身教育理念与政策发展的回顾 篇7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教育政策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一生当中的教育的总和,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其他一切相关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终身教育思潮自上世纪60年代起, 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蓬勃发展直至现在, 制定终身教育政策, 构建终身学习社会, 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的共识和共同趋势, 因而它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否普及、社会是否文明, 公民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保障的一个重要标尺。如今各个国家都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 加大力度尤其是通过终身教育政策的制定和立法的实施来实践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理想蓝图。截至目前, 已经有许多国家为此立法, 将终身教育视为国家责任, 例如德国、法国、美国等。在我国, 虽然关于终身教育的国家层面的立法尚未完成, 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 构建全面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并且已经开展了很多各个层面的实践, 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在此基础之上, 也在政策层面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探索。

从地方立法的层面来看, 上海市和福建省都已经完成了立法, 而去他很多地区也已经步入立法程序。本文试图从回顾国际终身教育政策的发展, 来探讨未来我国终身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 从而进一步明确未来中国终身教育的着力点和趋势, 对我国未来终身教育发展和政策的制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国际组织对终身教育发展的推动

终身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倡议之后又经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欧盟等国际机构的法力推动, 现在已经演变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1965年12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教育促进国际委员会在巴黎召开, 会议议长保罗.朗格朗在会议上呈交了关于终身教育的重要提案, 随后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朗格朗的专著《终身教育导论》, 并在改年召开的全体会议上采纳了该书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 朗格朗自此成为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奠基人, 其所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首肯和提倡, 并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72年,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书出版, 这份报告书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的里程碑, 它第一次提出“终身学习与学习社会”的概念, 也就是明确指出了每个人都必须持续不断地终身学习, 而其终极目标是创建一个“学习社会”。此外这份报告书还倡议各个成员国都应将终身教育作为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并提出了具体指导原则、策略和方向等等, 对当时世界各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和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通过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建议》的决议书, 这份决议书要求各个成员国进一步根据各国宪法的规定, 以制定法律和政策的手段, 连推动终身教育理论在本国的推进和实践, 并尝试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除此之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来促使各国制定政策实践终身教育理念。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样关注终身教育理念的还有世界经合组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经合组织基于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也开始密切关注终身教育, 并且在终身教育政策实践的深化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自1973年开始, 经合组织发布了多项报告, 如《回归教育——终身教育的战略》 (1973) , 《回归教育——动向和问题》 (1975) , 《教育休假的发展》 (1976) , 《回归教育——最近的发展和将来的选择》 (1977) , 《劳动和教育的循环》 (1978) 等等。这些报告都在不同程度全方面强调了推进回归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确认了实施回归教育的基本原则。除了理论方面, 经合组织在推动终身教育政策的行程中也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

欧盟在制定终身教育政策方面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欧盟除了是欧洲经济和政治的联盟, 也是目前最大的地区性国际教育组织, 在促进欧洲公民终身学习方面的实践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引领的作用。1993年到1995年, 欧盟联系发表了三个设计终身教育政策的重要文件, 即《成长、竞争力与就业:影响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与途径》、《欧洲社会政策:欧盟的未来之路》、《教与学:迈向白皮书》, 这三个文件在时间和内容上相互衔接, 共同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 指出未来社会将是学习的社会, 知识和技能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并提出要努力在欧洲实现终身学习的理想, 1996年, 欧洲终身学习年的倡导, 更是加大了欧盟推动终身学习理念和构建学习社会的力度。2001年, 欧盟发布了一份重要宣言, 即《实现终身学习的欧洲》, 这份宣言将终身学习视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要求整个欧洲对终身学习的政策和战略进行统一规划, 并建立一个全方位、多领域, 多层次的终身学习实施策略, 以协调一致的利用现存的各种资源和工具为公民服务。随着《终身学习实践与指标》的制定, 欧盟基本确定了21世纪欧洲实践全民终身学习理想的政策蓝图。

二、国外在推动终身教育发展政策上的实践

在主要几个国际组织推动下, 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积极参与, 在终身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实践领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

1、美国在终身教育政策制定方面的实践。

美国在终身教育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从二战之后美国就积极推动成人教育的发展, 早在1966年就颁布了《成人教育法》。成人教育的发展为终身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之后, 美国经济增长减缓, 为了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 美国积极改进教育, 在教育领域推行终身教育, 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政策纲领在全国推广。1976年, 国会颁布了《终身学习法》, 规定了终身学习的范畴, 阐述了终身学习产生的背景以及活动的内容, 同时提出了要建立中介机构研究资助终身学习的方法等等。1978年, 联邦政府又出台了一项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政策——终身学习计划, 这项计划具体规定了“终身学习是个体在一生中持续发展其知识、技巧和态度的过程”, 同时明确了美国推动终身学习实践的范围和目标。随后在上世界80-90年代, 从里根政府到克林顿政府都不断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对终身教育理念向可实现的政策目标转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日本在终身教育政策制定方面的实践。

日本政府一贯重视教育。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 就决定从终身教育的宏观层面出发, 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1984年——1987年日本政府成立了旨向教育改革的临时教育审议会, 该审议会先后四次提出咨询报告, 强调要“重视个性, 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 适应社会变化”。在这四份咨询报告的基础之上, 日本政府于1990年6月制定并颁布了有关推进终身教育的专项法律《关于振兴终身学习, 完善其实施推荐法制的法律》 (即终身学习振兴法) 。该法对终身学习的推进, 保障公民的终身学习权利以及地方政府应当承担的发展终身学习的职责和作用都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建议和主张, 并撤销了原文部省社会教育局, 改设终身学习局, 这堪称是一项重大的行政举措, 表明了日本政府对终身学习的重视。之后日本政府又陆续颁布了《关于适应今后社会变化的终身学习振兴方策》、《我国的文教政策》、《关于充实社区终身学习机会的咨询报告》、《我国的文教政策——终身学习社会的课题和展望》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并把“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同时, 日本政府还设立了相应的行政机构来确保政策得以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何其宗著.教育的新时代——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UNES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OCED.刘明堂译.教育政策分析199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OCED.谢维和等译教育政策分析2001[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回顾与总结 篇8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 回顾 思考

[作者简介]李光寒(1956- ),男,湖南龙山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湖南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05-03

一、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回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在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先后在办学形式、财政支持、师资培训、劳动就业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1.办学形式与规模的政策。为了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之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确立了农村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目标、规模、层次结构和课程目标,奠定了改革开放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1988年的“燎原计划”、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农科教一体,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与发展。1992年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强调农科教结合,建立以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为任务、多形式和多部门结合的农村科技培训和推广体系。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加强农村职业学校与企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实行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建立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才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同时,提出了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从制度上保障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确定、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并提出了跨区域招生、异地联合办学的思路。

2.完善财力支持体系的政策。为了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经费紧张问题,国务院颁发了《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1984)、《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1986)、《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规定》(1990)三个文件,充分调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地方使用教育附加的权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教育投入的“两个增长”原则,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倡主办单位投入、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国家贷款、勤工俭学和收取学费等多渠道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中以法律确认。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中央财政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补助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和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以及骨干和示范职业学校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建设经费。至此,具有现实意义的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基本形成。

从2005年起,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引导建设一批能够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积极探索并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评查程序、助学金的管理与监督等内容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8亿元、“十一五”期间共安排40亿元专款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建设。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当年秋季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由5%扩大到90%,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1000元提高到1500元,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3.师资培养的政策。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规范了农村职业学校师资来源、培训渠道;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關大专院校要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师资;1992年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又强调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适当技术培训的师资、教材建设,促进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留校任教、社会选聘相结合的多渠道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形式。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和《教师法》(1993)在行政法规和法律上提出争取有效措施逐步改变中小学教师生活待遇偏低的状况,以确保教师的权利。2002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加强东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的力度,通过培训、挂职以及合作办学的方式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师资和办学条件。

4.劳动就业的政策。恰当的劳动就业政策能彰显职业教育的价值,保障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合理权利;给予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以身份奖励,有利于激发农村人口的职业教育需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制度。后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关于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199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1999)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2000)等文件和法律进一步完善了此种制度。

与此对应,农业部的《关于开展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1990)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提出推行“绿色证书”制度,推动了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把农村人口的就业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1999年修订的《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把农民绿色证书教育写进了相关条款,这是“先培训、后就业”制度在农业从业人员就业方面的具体化,是规范农民就业、促进农民专业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措施。2002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优先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生产经营提供小额贷款。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建设注重政策的稳定性,克服了政策执行的人为性。农村职业教育在总的良性政策的引导规范下数量增多、专业设置多样、层次结构完善、办学主体多元。与此相适应,政府逐步创建了多途径的师资培训渠道,实行了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不仅激发了职业教育的需求,而且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和意义。

1985年,教育经费“两个增长”的提出以及职业教育经费渠道的拓展,使农村职业教育在经费、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方面逐步得到改善。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中阶段教育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由1985年的415.1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1987.01万人,净增了1571.91万人,增长了4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由1985年的32.1%上升到2007年的43.88%,在校生数已达1809.99万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由1985年的7205所,发展到2007年的14832所,在校教职工人数由1985年的83.44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15.2万人,净增31.7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已达79.91万人。到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固定资产达到14937779.13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为2745654.68万元,均创了历史新高。

同时,职业技术培训已获得较快发展。据教育部教育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已达177686所,占地面积14171.54万平方米,图书藏量15470.79万册,固定资产5226227万元,教职工507008人,培训学生57336156人,其中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150955所,占地面积8776.40万平方米,图书藏量3774.91万册,固定资产2809191万元,教职工232579人,培训学生45205798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数、占地面积、图书藏量、固定资产、教职工、培训学生分别占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总数的84.96%、61.93%、24.40%、53.75%、45.87%、78.84%。由此可以看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然而,政策中一些命令式的表述,缺乏计划性和可操作性的监督措施,消减了政策的执行力,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其表现如下:第一,与城市相比,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发展水平一直较低。据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城乡职业中学的数量差距始终保持在两千所左右,与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域面积和城乡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了教育资源向城市流动,不利于农村人口就学。甚至,从1992年至今,农村职业教育机构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农民成人教育机构、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和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量也从1996年前后开始下降,与政策形成反差。第二,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结构严重失衡。职业学校专业性、技能性很强,师生比要大于普通学校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特色。而1995年全国职业高中专业老师和在校生之比为1∶15.35,2006年为1∶22.16,而同期的普通中学的师生比分别为1∶12.95和1∶18.13。此外,全国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也远远低于普通高中,且技艺型教师比例过低,影响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技能的培养。第三,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严重短缺。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2163.69元,比普通高中生均的2240.96元净少77.27元;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407.28元,比普通高中生均的449.15元,净少41.87元。政策对农村职业教育资金的来源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随机性较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限制了外来投资的利益选择;农村人口缺乏自我投入的能力,政府就成了唯一的投资主体,但农民职业教育经费一直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因而农民职业教育只能是“讨米下锅”;再加上农村的传统观念、生存环境严重制约着教育投入行为,势必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依然走“供应驱动”的老路。由此,农业职业教育出现“述而不做,做而不实”的现象,违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本意,削弱了其政策效力。

三、关于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思考

通过上述政策回顾、分析,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创造性。但是在政策的规范及执行之间,并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在执行过程中,对政策总是有所损益,其损益的方向和程度,不仅受到政策规范本身特点、执行组织的影响,还较多地受政策背景的制约。为了使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政策及时、准确地引导和规范农村职业教育的操作,密切关注农村职业教育环境的改善,从内到外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在加大农村職业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增强政策的适用性。农村职业教育能通过培养农村建设中需要的各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来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这不但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能促进城乡一体化。我国教育总投入不足以及投资的城市化倾向,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政府要在政策安排上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来抓。同时,以系统观为指导,增强政策的适用性,保证政策“制度—实施—检查—评价”这一动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影响政策的效度。在重点加强政策实施环节的同时,要制定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既要使所有的政策都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又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并通过制定其他辅助性政策,创设政策执行的有利条件,克服政策执行中的不利因素,促进政策的落实。

2.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办学灵活性。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普通教育机关、农业厅(局)等部门对其“兼”而不管。对此,政府应加强统筹,建立与市场需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上下统属、专门管理农村职业教育的机构,负责农村职业教育在全国和地方的协调开展,并促使农村职业学历教育、农民培训和农业推广形成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良性关系。同时,改变以县为主的农村职业教育投资主体,集中财力、物力在区域中心城市集中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职业学校,有效扩大教育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半径,以此有效解决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问题。另外,要打破城乡界限,使城市职业教育资源下移,面向农村招生或学校之间对口支援,利用城市职业学校教学设备、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政策的引导上,要逐步形成职业教育层次上的初、中、高序列和进程上的终身化序列,构建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同时,改革校内管理体制,增强办学效益。推行教师聘任制、财务独立公开等制度。不断对师资队伍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进行灵活、有效的动态调控,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增强政府的施政智慧,退出微观管理的操作层次,实行宏观管理,强化服务职能。

3.转移关注点,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需求。农村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以及独立生存能力的增强,有赖于受教育需求的激发。以往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在政治倾向和经济倾向为主导的政策前提下,往往只关注政治和经济建设所需的农村职业教育应是什么样的、应得到怎样的发展、应如何发展等问题,而忽略了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受教育需求;只关注社会需求与人类需求的一致性,而忽视了社会需求与个体人需求间的距离,从而导致了政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目前,独立的经营权和独立的经济利益,使农民越来越重视农业专业技术,由此刺激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但在原有的计划体制下,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对市场信息缺乏灵敏度,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真正需求,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脱节的矛盾。为此,将政策的关注点转移到人的需求和未来人的生存状况上,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这已成为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新的关注点。

第一,转变投入方式,使农村职业教育因人受益而受益。转变按校投入的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通过学生自由选择学校促进学校办学体制的改变,进而发展自身的优势专业、提高教育的质量。政府还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预留部分职业教育经费,直接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中购买培训成果,这样既能减少政府风险,又能促进职业教育市场化运作。

第二,整顿就业市场,增加农村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就业机会。通常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货币收益或身份收益,而农村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货币收益和身份收益都明顯偏低,求学的机会成本不降反升,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入学选择。所以必须落实、加大用人单位和职业教育机构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整肃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以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提高职业教育的收益率。

第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刺激农村人口受教育需求。职业教育是科学技术普遍应用、社会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很不充分,难以形成有专业技术含量的职业,因而无法形成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特别是我国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农耕和养殖业基本处于粗放阶段,为数众多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职业教育需求不足。所以,应在倡导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的科技含量,进而激发农民受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作斌.21世纪初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论和模式的研究与实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

[2]教育部.2006年统计数据[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2.jsp?tablename=2233,2007-10-09.

[3]教育部,等.关于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http://

上一篇: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工作公开的承诺书下一篇:房地产项目推介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