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素因数教学反思(共11篇)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分解,但怎样把图表转化为短除呢?带着这么一个旋而未解的疑问走上了讲台。心想大不了,直接告诉学生得了。
果然,学生很快能用图表的形式把合数分解质因数,当我想把短除法教给学生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说,老师这种方法不好,太麻烦了!这么一说,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我心想,既然他们认为不简单,干脆,就算他们自己讨论不出来,一节课损失也不大,于是我说:“既然你们认为不简单,能不能想出一个计算的方法,把合数的质因数求出来呢?”全班学生积极的行动起来。(在小组交流的时候,我适当的给学生一定的启示:计算质因数跟哪一种计算比较接近呢?)
讨论了十分钟,学生真把方法想出来了。
大部分小组采取了两步除法,个别小组把两个除法算式合并成了一个,讨论之后全班同学都认可了第二种方法,在统一意见之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由于这种算式是从下往上做,由于算式的长度不是预知的,所以往往会出现不知道从本子的什么位置做起的问题,少了,纸张不够,多了就会浪费)孩子们都为他们的发现高兴,根本不会去思考他们的方法有什么缺点,我没有直接点出问题,而是让学生把64分解质因数,孩子们高兴的拿起笔来就做。大部分孩子是擦了做,做了擦,问题发现了。“老师,这样做不行!”“为什么不行呢”“太长了,写不开。”“怎么办?”这时有个学生提供了一条建议:“老师,我们反过来做行不行?”“试试看!”结果孩子们陆续讨论出第三、四种结果。有个孩子还说道:“这样做才舒服。”“为什么舒服了呢?”“它跟我们写字的顺序一样。”
一、数的质因数分解
在教学数的质因数分解之前,先要理清一些概念。什么是质数(也叫素数),什么是合数,什么是质因数,都应该让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讲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最好用定义加解释(诠释)的方法(因为下定义的方法比较抽象、概括),解释之后,再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如讲解质数,可如此进行: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既能被1整除,同时也能被自己整除的数,叫质数(素数),如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共八个。讲解合数也同样用这种定义加解释加具体例子的方法。在学生对质数与合数形成概念之后,可引导他们讨论一下数1,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数1既不列入质数内,也不列入合数内。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100以内的质数表(共25个质数),其中20以内的质数共八个,即2、3、5、7、11、13、17、19,最好能让学生记住。如果一时看不出来,可让学生进行试除加以判断。
分解质因数这部分内容,学生不太好理解,而且在开始学习时,学生还认识不到学习这部分内容有什么用处而不加重视。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指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首先,需要讲清质因数,然后再讲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概念都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入。例如,教师可举一些例子,把几个合数改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比如18=3×3×2,18是合数,3、3、2是它的质因数。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直观地理解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了。分解质因数可用连乘积的方式,如分解630这个合数可用下面这种方法:630=2×3×3×5×7=2×32×5×7。
学生理解了这些概念后,我们应该提醒他们掌握质因数分解法,一般每次都先用最小的质因数来除,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先用一个合数来除,再把这个合数分解成质因数连乘积。例如12000=12×1000,然后再把12和1000分别分解成质因数连乘积的形式:12000=12×1000=2×2×3×2×5×2×5×2×5=25×3×53。除1外,任何整数只能分解为一种质因数连乘积。对这个问题这里不作论证。教师可掌握这个内容,不必讲给学生。
二、最大公约数的求法
在讲解最大公约数的求法之前,需先理清什么叫公约数。这个问题的讲解,也应从复习约数开始较为妥当。比如举出12和18两个数的所有约数(2、3、6),然后再指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6)。分解质因数一般用连乘积的形式,然后把所有的公共质因数按指数最小的拿出来相乘。例如求210、630、1155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可按如下步骤来进行。先把各数分解成质因数连乘积的形式:210=2×3×5×7;630=2×32×5×7;1155=3×5×7×11。然后取公共质因数,即取3、5、7这三个数,其中公共质因数3,有二次方和一次方,公共质因数只能取最小的,因此,只能取3的一次方的,即取3。取最大公约数也用这种方法,学生会很容易求出。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掌握,但计算中容易出错误,应引起注意。最大公约数的求法中,还有些特殊情况应向学生指出。教学中对特殊情况,也应通过实例启发学生认识清楚。
三、最小公倍数和约数的求法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也要先举出一些实例,明白什么是公倍数,再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概念。例如12、20和45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因为任何小于180的数都不能同时被12、20和45同时所整除,而180则同时能被这些数整除。12、20和45的最小公倍数用下面的格式来表示:[12,20,45]=180。求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要用到质因数分解的方法。例如求12、20和45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把这三个数分解成质因数连乘积的形式,即12=22×3;20=22×5;45=32×5。
用质因数分解法求约数也很有效。学生如果切实掌握了这种方法,对于将来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比如630能被5×7=35整除,得18。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可以把质因数连乘积中的5×7移到前面,即630=5×7×2×3×3=35×2×3×3。因此,630能被35整除,所得的商恰是2×3×3=18。这里不再作具体地论证和举例。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学质因数分解这部分内容,一是要给学生讲清概念,而讲概念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例子;二是要放慢教学的节奏,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要给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三是老师在讲解时,要注意方法,要做到深入浅出,等学生真正理解了,再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讲解。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三点,笔者认为,质因数分解这部分内容,不会成为学生成绩下滑的节点。
摘要:教学质因数分解这部分内容,一是要给学生讲清概念,二是要放慢教学的节奏,三是要注意方法。这样,教学质因数分解这部分内容就不会成为学生成绩下滑的节点。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
2.请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约数。
二、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
三、探索研究
1.学习质数和合数。
(1)请同学报出你们学号的所有约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观察:①每个约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②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3)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
①有一个约数的数是:。
这些数中 ②有两个约数的数是:。
③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4)再观察。
①有两个约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征? 讲: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举手,点两名同学板演学号,大家检查。
③请学号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的同学举手并报出学号,大家检查。④学生看书第59页,读书上的小结语。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写出后讲所写的数为什么是质数(或合数)。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1)按要求去做后看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2)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第59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
3、做练习十三的2、4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合数——两个以上的约数 1——只有1个约数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3题。
2、“你知道吗?”
课题二:分解质因数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初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③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和区别。教学用具 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回答: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2.填空:1~12的质数有,合数有。
3.观察:2、3、5、7、11„„等质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4、6、8、9、10、12„„合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
下面我们学习每个合数能否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把6、28、60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6=2×3 28=4×7 60=6×10 60=2×30 60=4×15 „
(2)写出的两个数中如果还是合数的,再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写下去。6=2×3 28=2×2×7 60=2×2×3×5(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什么来?
师生归纳: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学生口答。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如把6、28、60分解质因数右以写成: 6=2×3 28=2×2×7 60=2×2×3×5 书写格式说明: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左边,把它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写在等号的右边。质因数按从小往大的顺序排列。2.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1)介绍短除法。
它是笔算除法的简化“ ”叫做短除号。
除数„2 6 „被除数 3 „商
(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2 28 2 60 2 14 2 30 7 3 15 5 28=2×2×7 60=2×2×3×5(3)学生小结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后看教材第62页的结语。(4)再让学生讨论一下:分解质因数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让学生说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
【专题精华】
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为质数的因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应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能启发我们寻找解决难题的突破口,从而顺利解题。【教材深化】
[题1] 一个两位数除1477余49,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敏捷思维] 一个两位数除1477余49,如果1477减去49,差一定能被这个两位数整除,然后把差进行分解,分解时必须注意这个两位数必须比余数49大。
<全解> 1477-49=1428 1428=2×2×3×7×17 这样的两位数有:3×17=51
2×2×17=68
2×2×3×7=84 答:这个数可以是51、68或84。
<拓展探究> 利用分解质因数解决此题,关键要注意所求的两位数一定要比余数大。[能力冲浪] 1、5100除以一个三位数,余数是95,这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
2、两个质数的和是40,求这两个质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
3、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年龄相乘的积是360,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是多少岁?
[题2] 班主任舒老师带领五(1)班同学去植树,学生按人数恰好平均分成三组,已知舒老师与学生共种了312棵树,老师与学生每人种的树一样多,并且不超过10棵。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每人种树多少棵?
<敏捷思维> 312=23×3×13 若取312=3×104,104为师生总人数,则每人种树3棵,但104-1=103不是3的倍数,与题目中条件不符。
若取312=6×52,52为师生总人数,教师1人,学生51人,学生人数是3的倍数,则每人种树6棵。
若取312=8×39,39为师生总人数,教师1人,学生38人,学生人数不是3的倍数,与题目中学生按人数恰好平均分成三组不符。
<全解>
因此,这个班共有学生51人,每人种树6棵。
<拓展探究> 知道两个数的积,要求这两个数,只要把这个积分解质因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适当组合就可以了。[能力冲浪]
1、班主任李老师带领三
(三)班同学去种树,学生人数恰好平均分成3组,如果老师与学生每人种树一样多,共种572棵树。那么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每人种多少棵树?
2、有3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1岁,他们年龄之积为2184,3个小朋友的年龄各是多少?
3、张爷爷今年84岁,他告诉邻居:“我家有3个孙子,他们三个年龄的乘积才有我这么大,而且这三个孙子中,有两个孙子的年龄的和正好是另外一个孙子的年龄。”问这三个孙子各几岁?
【生活数学】
[题3] 在射箭运动中,每射一箭的环数是0(脱靶)或者是不超过10的自然数,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了5箭,每人5箭的环数的积都是1764,但甲的总环数比乙的总环数多4环,求甲、乙两人的总环数各是多少?
<敏捷思维> 1764=9×7×7×4×1
1764=7×7×4×3×3 甲射的五箭环数是7环、7环、9环、4环、1环,乙射的五箭环数是7环、7环、4环、3环、3环。
<全解> 因此甲射的总环数是28环,乙射的总环数是24环。<拓展探究> 将1764分解质因数1764=2×2×3×3×7×7,再经过试探组合成五个数的积,并且两组的和相差4,只有这两种环数是满足要求的。
[能力冲浪]
1、夏心怡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她说:“这次考试,我的名次乘我的年龄再乘我的考试分数,结果是2910。”你能算出夏心怡的名次、年龄与她这次考试的分数吗?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连续的3个自然数,它的体积是39270立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是多少平方厘米? 3、2002年哪几天,年数、月数、日数的乘积恰好等于120120?
[题4]
饶向东用2.16元买一种画片若干张,如果每张画片的价钱便宜1分钱,那么他还能多买3张。问饶向东买了多少张画片?
<敏捷思维> 由题意可知,画片的单价×张数=216分。它们乘积的质因数与216的质因数相同。我们可以先把216分解质因数,216=23×33=8×27=9×24,显然216分可以买8分的画片27张,也可以买9分的画片24张,所以饶向东买了24张画片27张,符合题意。
[全解] 饶向东买了24张画片。
<拓展探究> 解此题的关键是会把总价进行转化。要明白画片的单价乘张数等于总价,然后再根据分解的质因数适当组合就行了。
[能力冲浪]
1、一个质数加上6或者减去6得到的数仍是质数,在50以内有多少个这样的质数。
2、自然数a乘2376,所得的积正好是自然数b的平方,求a最小是多少?
3、把750元奖金平均分给若干个获奖者,如果每人所得的钱数化成角为单位的钱正好是得钱人数的12倍。求获奖人数和每人分得的钱数。
【感受奥赛】
[题5]
把若干自然数1、2、3、„„乘到一起,如果已知这个乘积的最末十三位恰好都是零,那么最后出现的自然数最小应该是多少?
<敏捷思维> 因为这个乘积末尾零的个数都是由这个数质因数中2的个数及5的个数决定的,所以要使乘积值末尾有13个零,就必须要13个因数2和13个因数5,显然,在若干个连续自然数中,2的个数比5的个数多,因此,只要凑够5的个数就行了。
<全解>
在5、10、15、20中各含有一个因数5,25中含有两个因数5;30、35、40、45中各含有一个因数5,50中含有两个因数5;55含有一个因数5,即有13个5,因而最后出现的自然数最小应该是55。
<拓展探究> 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由2和5的个数决定的。[能力冲浪]
1、如果要使连乘积“745×32×20×a”算式积的末五位数都是0,a应填入的自然数最小应是。
2、把若干个自然数1、2、3、4、„„乘在一起,如果已知这个乘积的最末十三位数恰好都是零,那么最后出来的自然数最大应该是几? 3、1×2×3×4×5ׄ„×99×100的积的末尾连续有多少个的零?
13、分解质因数提高篇
1、扬长小学五(2)班同学在班主任饶老师带领下去种树,学生恰好平均分成三组,如果老师与学生种树一样多,共种了1073棵。那么平均每人种了多少棵树?
2、一个数a与60的乘积为完全平方数,求a的最小值和这个完全平方数。
3、有1、2、3、4、5、6、7、8、9九张牌,甲、乙、丙三人各拿了三张。甲说:“我的三张牌的积是48。”乙说:“我的三张牌的和是15。”丙说:“我的三张牌的积是63。”问他们各拿了哪三张牌?
4、要使4个数的积175×72×225×□的结果的最后六位数都是零,问□中的数最小填入几?
5、有3个自然数,最大的比最小的大6,另一个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且3个数的乘积是15400。试求这3个自然数。
6、已知五个数依次是13、12、15、25、20。它们每相邻的两个数相乘得到四个数,这四个数每相邻两个相乘得到三个数,这三个数每相邻两个相乘得到两个数,这两个数相乘得一个数,请问最后这个数从个位起向左数,可以连续地数到几个0?
7、心怡和张颖计算甲、乙两个大于1的自然数的乘积,心怡把甲数的个位数字看错了,得乘积473,张颖把甲数的十位数字看错了,得乘积407。那么甲、乙两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8、把111222个棋子排成一个长方阵,每一横行的棋子数比每一竖行的棋子数多1,这个长方阵每一横行有多少棋子?
9、将下面八个数分成二组,每组4个数,要求各组4个数的乘积相等:14,33,35,39,30,75,143,169。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王叔叔铺地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索。“哪一个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边长是1厘米、2厘米、4厘米的地砖可以正好铺满?而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能正好铺满?”让学生在反复地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对公因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16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思考:
1.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扎实。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一点上要都多下功夫。本课时的教学中,在组织学生交流找“16和12的公因数”的方法时,指名回答的形式过于单调,有的同学没有选着摆一摆的方法,而是直接用边长去除以小正方形边长来判断,我没有很好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
2.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
在课的开始,为学生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做“拼图”游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探索了找因数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班内交流汇报。在这过程中,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相互交流、碰撞,他们的思维火花也就不断地被激发,从而为教师捕捉从学生思维的火花创造了条件。如:在“拼图”等数学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思考、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这样,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在课的导入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在这节课中,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使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倍数和因数”是整数学习中的重要概念。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因数和倍数,而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解决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利用具体的乘法算式用描述性的语言提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本节课,教材提供“水果超市”的情景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收集图中信息完善对数的认识,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梳理、归纳以前学习过的自然数和整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收集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次结合现实情景,通过解决“买水果”的问题,引出乘法算式,从而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这是本学年第一次数学课,在预设时,我打算先抛开主题图,通过设问了解学生四年数学知识的起点,包括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倾听的习惯。课开始,我设计如下问题:我们现在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学了几年的数学,关于数,你都有那些了解?问题提出了,没有学生举手,都望着我。过了好一会,才有个学生说:“我知道1”。因为这个学生的“启发”,接着有学生说,我知道2,我知道3.....我说:“大家说得不错,这些都是我们原来学习的数,他们都是......?”还是没有学生接我的问题,我说:“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学生沉默。我说,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习的自然数,也是整数。“主题图中还有哪些数是自然数呢?还有哪些是整数呢?还有哪些数跟这些数是不同的?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花了20分钟的时间,千呼万唤才揭示出“自然数”和“整数”。
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是借助乘法算式来解决,解决“买5千克梨子要花多少钱”的问题,学生基本知道用乘法计算。我说:谁能告诉大家算式“5×4=20”表示什么含义?有个学生还算积极,他说:一个叫做
4、一个叫做
5、一个叫做20,在这个孩子的启发下,又有一个孩子说,叫做5乘4等于20,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个算式在这里表示“5个4相加的和”......当初他们是怎么形成“乘法”的概念的呢?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让我很是担忧。
利用乘法算式,在非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并能用描述性的语言提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体会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重难点,区分“因数和倍数”中的“因数”与以前学习的“因数和积”中的“因数”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鉴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只好“讲授”了,虽然我非常不情愿。
开始做课堂练习,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示范的例子,让学生照着这个格式来模仿,哪知道作业本收上来一看,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抄题,做题时什么时候该换行都不知道。我说,你们以前不在本子上做题?他们说,老师,我们以前不要抄题的,好累的哟!我们只做印好的题的。
原来是这样。
这就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学任务没完成,教学目标没达成,我又累又急。
下课了,一个孩子跟我说:夏老师,你讲课真有趣!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课前谈话中我利用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来帮忙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我上课前利用班级中学生的父子关系和朋友关系来说明“朋友、父子”词语的含义,它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只能造句为“某人是某人的朋友”。这样的话局把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这样设计较自然贴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又帮忙学生理解了倍数和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带给充分思考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除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8、15、24的因数。透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必须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在探究倍数时,我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给学生带给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透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在自我找因数和倍数练习后又总结了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我想这就应比教师的传授要好百倍。
1、在导入的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除法算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把所给的算式按照特点进行分类,激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下面研究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地实现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链接。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直观感知,让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进而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3、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识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倍数的方法。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
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解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掌握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学习乐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与区别。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重难点突破:
1、从研究团体操表演中各方阵人数的特点这一情境入手,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把每个数的因数罗列出来,思考: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进一步研究,验证,概况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再出示几个数,让学生学会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也可让学生自己写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评判,以达到辨析概念的目的。
2、在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合数进行分解,然后从学生中选择用塔式分解式的方法,进行交流,归纳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然后学会用塔式分解式分解质因数。学习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格式,然后学生自己试算,然后归纳步骤。
教学要点:
1、认识质数和合数。围绕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这些数的特点。教师在学生思考后可适当引导,看组成方阵的人数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让学生观察因数的个数,初步得出这些数因数的个数都在两个以上的结论。再利用学具摆一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列举的个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得出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分类可分成质数、合数和1。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因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找8和12的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让学生经历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例2中,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教材重点教学列举法、筛选法,而在“你知道吗?”的内容中介绍了分解质因数方法及短除法。在教学中,我把这几种方法同时展示,让学生体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发现学生大多都非常喜欢短除法这种方法,其次是列举法和筛选法,分解质因数只有个别同学选择去用。学生喜欢用短除法是因为非常容易理解,与除法计算相似,可是教材中为什么没有把短除法作为主要方法呢?通过分析,列举法不仅可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而且还能对于前面学习的因数知识进行巩固,前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并且还能更好的体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分解素因数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09-24
《倍数与因数》听课反思11-06
倍数和因数教学实录11-07
倍数与因数教学随笔11-10
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07-19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设计10-06
《因数与倍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09-25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的教学随笔11-04
新人教版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设计06-15
八段锦动作分解教学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