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共8篇)
1、小车的运动 教科书说明: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课前准备: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秒表、小桥模型、测力计、钩码 “我们的表现”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1)组织游戏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师生交流游戏规则。注意安全。(2)交流反思谈话:你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使劲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
2、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1)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主要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以鼓励性的语言,引导者的身份适时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使活动的开展更加地有效。全班交流。教师谈话: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介绍给大家?(2)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谈话:大家的讨论结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谈话: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在动手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学生汇报交流。汇报时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总结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讲清楚:他们的发现与推理、拉力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学生在汇报结束后自己总结各组发现的相同之处,即上述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被施加了推力和拉力。² 活动二:我们来玩小车(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提出问题:小车运动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学生预测:教师谈话:小车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
关系呢?我们不妨预测一下。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但是这些专题我们不可能都研究,我们要选择一下。设计探究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把钩码当成小车的拉力,改变小车所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小车受到不同的拉力,测量通过相同的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给学生树立控制变量的思想。“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因素”实验记录我的实验记录
拉力(用垫圈的个数表示大小)小车运动的时间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学生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我们的发现拉力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拉力越小,物体运动越慢。(2)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 引出活动内容:教师谈话:我们现在都是小司机了,能驾驶好你的车吗?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谁的小车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小组先讨论游戏规则。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2、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科学知识:认识常
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能自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教学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找朋友。(渗透共同特征)。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想成为老师的朋友吗?要成为老师的朋友可不容易,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行,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要求:第一条:和我一样(穿没穿)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是(短长)头发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是(男生女生)的同学。师:你们想来试一下吗?刚才我们几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但这只是一个游戏,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全班同学都应该互相是好朋友,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就是我们的共同特征。师:游戏就做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坐好,我们上课。
二、、猜谜语,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蚂蚁》。(板书课题:
19、蚂蚁)
三、探究新知。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评价。师:老师还布置大家回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教师提供观察工具,玻璃培养皿和放大镜。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教师交待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1、小组观察。师: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师课件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师: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课件出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蚂蚁认真观察,一会找同学汇报。(师板画蚂蚁身体简笔画)
4、汇报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师:在黑板简笔画并填空:
5、介绍蚂蚁基本资料蚂蚁是一起居住的属于社会性昆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资料。(课件出示蚂蚁基本资料,蚂蚁洞穴图片,蚂蚁的种类。下面配文字)
6、师:我们知道了蚂蚁身体的共同特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同学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交流。最后通过亲自观察来验证大家的猜测。
根据学生说的师点课件展示:课件准备大量动物图片:蝴蝶、蝎子、蜘蛛、青蛙、蜜蜂、蝗虫。师:请你认真观察,谁来说一下它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吗? 师:这些和蚂蚁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师:课件出示: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师:指黑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也是昆虫的共同特征。
8、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昆虫还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
四、巩固训练: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的特征。现在会判断那些动物是昆虫了吗?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习题纸,请同学认真观察,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判断又快又对。学生汇报结果,然后一同看大屏幕总结。课件出示:出示图片,先说理由,再点结果,再介绍。为什么说它不是昆虫:因为昆虫有三对足,蜘蛛有四对,所以蜘蛛不是昆虫。没有触角(训练过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充分理解特征的内涵。)为什么说它
是昆虫:因为昆虫-----,蝗虫-----,所以它是昆虫。
五、制作昆虫模型。请你用手中的橡皮泥或泡沫也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制作之前要想好你要做那种昆虫的模型,这种昆虫有什么特点?想好再动手。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表扬。
五、小结。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那些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很快乐,小蚂蚁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可是立了大功,但是过了
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想家了,下课以后不要忘了把它送回家,让它回到自己的家中快乐成长。
六、活动拓展。师:课件:对昆虫研究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继续研究,看谁的发现最多。说不定某一天你就会成为中国的法布尔,写出像《昆虫记》一样的传世佳作。教后反思: 20、它们都是鸟教学目标:1 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2 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 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教学重难点:1 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2 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 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 观察鸟的特征
1、学生观察鸟:教师:你认识那些鸟?它们有什么特征?鸟有什么特征?
2、布置探究任务:我们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组探究.教师及时地提示学生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学生进行交流:你观察了那些鸟?他们各有什么特征?将课本的观察记录表填写好.学生进行比较归纳.4、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我们观察的这些鸟有哪些相同之处?
5、学生交流:
6、总结:像鸡、鸽子、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都是鸟.7、教师出示几种动物,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是鸟? 活动二: 保护我们的朋友-----鸟1 讨论:有人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 交流.3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鸟呢? 4 交流:保护鸟巢,留住我们的朋友,不打鸟.自由活动:教师:我们来组织一个鸟类展示会吧.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鸟类的图片或其他展示作品.2、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准备,3、展示作品.拓展活动:教师:我们来组织一次爱鸟护鸟的活动吧.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爱鸟护鸟活动.教后反思:
21、猫和兔
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猫和兔的外形、运动方式和吃食情况。(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小动物吃奶是重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是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观察猫的走、跑、蹿,以及上树时的运动状态。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猫、小兔各一只(或猫和兔的标本若干个)。猫和兔的挂图、幻灯片。学生准备:有关猫和兔的图片或照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提问:青蛙的身体分几部分?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鸽子的身体分几部分? 2.讲述:在以前的自然课里,我们学习了金鱼、青蛙、蚂蚁、蟋蟀、鸽子、鹰等动物的一些知识。在这节课里,我们再来观察两种动物——猫和兔。(板书课题)学习新课 1.观察猫的外形(1)讲述观察目的:我们来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讨论观察方法:①讨论:根据我们以前观察金鱼、青蛙、蚂蚁和蟋蟀等动物的经验说一说,要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观察?②教师小结:在观察猫的时候,也应该像观察青蛙、蚂蚁等动物那样,先看一看猫的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依次观察各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有什么等等。(3)学生观察(4)汇报观察结果:猫的身体分几部分?猫的全身长有什么?(5)教师小结:(出示标有猫的身体各部分名称的挂图,或者用观察时使用的小猫。)猫的身上长有毛,毛的颜色各种各样,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6)学生复述:猫身体的外形特征(要求能从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表述)。(7)指导学生观察猫身体的各个部分①讲解观察重点:我们已经知道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下面就按顺序观察这五个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形状,长短大小
如何,上面长有什么等等。②小组观察、讨论。③汇报观察结果。④教师小结:(重点总结猫的牙、舌和足的特征)猫的嘴里有尖锐的牙齿,有长倒刺的舌。猫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缩,在脚掌上长有肉垫。2.指导学生观察猫的运动(1)观察猫的行走①讲解观察目的和要求: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猫是怎样走路的?(观察活猫走路有困难,也可以观察图片或幻灯片等)②学生观察、讨论。③汇报观察讨论结果。(汇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口述,也可以让学生边表述,边表演。)④教师小结:猫在走路的时候,主要是靠腿和脚。猫在行走时,脚的移动规律是:如果右前脚先向前迈步,左后脚就会跟着往前走,接着是左前脚向前迈步,右后脚就会跟着向前走。(2)观察猫的奔跑①讲解观察目的要求:下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猫是怎样奔跑的? ②学生观察、讨论。③汇报观察讨论结果。④教师小结奔跑是猫最快的一种运动方法。奔跑时,猫的四只脚常常是只有一只与地面接触,甚至是四只脚一起离地。猫在奔跑时,四只脚抬起的次序是:右前、左前、右后、左后,或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接上述步骤研究猫怎样蹿(往高处跳)?猫怎样爬树?研究猫的运动,不要求学生记住猫的运动规律,只是给儿童打开一个思路,引起他们以后随时注意观察各种动物运动规律的兴趣。3.指导学生观察猫的食性(1)谈话:猫吃什么?怎么吃?(让儿童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来叙述,教师根据情况再加以补充。)
(2)讲述:小猫刚生下来时,还不会吃食物,是靠吃猫**的奶长大的。猫长大后能吃鱼和老鼠。猫吃食物时,用爪子帮助,用牙咬肉,用舌头舔骨头。猫捉老鼠时,先用耳朵听,再用眼睛看,然后轻轻走近老鼠,突然一扑,就用爪子把老鼠抓住了。真是个捕鼠能手!(3)讨论:猫为什么能成为捕鼠能手?它的身体有哪些适于捕鼠的特点?(4)讲述:老鼠常常晚上出来寻找食物。猫的眼睛到了晚上可以变得又大又圆,能看清出来寻食的老鼠。猫的耳壳能转动,能随时转向声音的来处,可以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猫的牙齿锐利,便于吃肉,舌头上长有倒刺,能把骨头上的肉舔光。猫的爪子很尖锐,可以伸缩,脚掌上有肉垫,猫走路时把爪子缩回,走路没有声音。猫有这些特点,所以能成为捕鼠能手,我们要爱护它。4.指导学生观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出示兔的标本或挂图,也可以看课本第24页插图。)(1)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看见过兔吗?(2)小组讨论:兔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吃食方面有什么特征?(3)汇报讨论结果。(4)小结:兔的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兔全身长毛。兔的运动方式是:跳着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时候吃奶,长大了吃青草、蔬菜。5.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如要时间允许,学生能够接受,可以组织学生对猫和兔进行比较。(1)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①讲解比较重点:我们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外形上的不同,运动方式上的不同,吃的食物不同。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④教师小结:猫的尾巴长,兔的尾巴短。猫的四肢长短相似,兔的四肢是前腿短,后腿长。猫和兔身体表面的主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猫的耳朵短,兔的耳朵长。猫的嘴唇没有裂开,犬齿和臼齿发达,舌上有倒刺,兔的上嘴唇中间裂开,门齿发达,舌上没有倒刺。猫的爪锐利,兔的爪不锐利。猫吃鱼和肉,免吃青草、青菜。猫走路时,四只脚先后着地,兔是“跳”着行走的。
(2)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①讲解比较重点。按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所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③汇报讨论结果④教师小结:猫和兔全身表面长毛;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猫和兔都用奶喂小动物。教后反思:
22、多样的动物【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过程与方法记录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对于三年级生物单元的教学, 笔者认为应该让科学课堂植根生活, 把握生命教育的活动的点、线、面、体.
一、开展零距离观察, 调动科学课堂兴奋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 才能显示成效.三年级是小学《科学》课初始阶段, 小学生对这门新课极感兴趣.
教材中, 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观察实践来进行,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 再联系课内所获知识, 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 与所观察研究的对象零距离接触, 开展研究活动.
科学课的观察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二是作为科学方法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想各种办法进行观察, 其中包括运用工具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大树,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来到室外, 来到大树下, 让学生在与大树的近距离接触中, 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开展观察活动.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 用放大镜观察在树下活动的虫子, 还要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 收集实物标本, 拓印树皮图案等等.
对蜗牛的观察, 我首先指导学生开展寻找蜗牛的活动.学生们在寻找时发现:蜗牛都是在比较潮湿、阴凉的地方找到的;或者待在比较嫩的叶上, 叶子上还有缺损.这些来自于自然生态的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回到教室后, 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对蜗牛进行研究, 如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身体的构造, 用尺量一量蜗牛的大小, 甚至用电子秤称量一下蜗牛的体重等.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他们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实验, 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 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 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走进自然的怀抱, 让学生开展零距离的观察,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获得刻骨铭心的探究经历, 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去.
二、创设情境实验, 架设活力课堂中轴线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教学做是一件事, 而不是三件事”.这些话语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做中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有情境的实验, 是激发和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手段.什么是有情境的实验?我想应该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生活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情境”因素, 营造“生态场”, 让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在研究蜗牛的运动方式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旧光盘、笔芯、明胶片、钢丝等材料自制的“蜗牛竞技场”, 让孩子们观察蜗牛在“竞技场”上的表现.教室里顿时热闹开来:有组织蜗牛赛跑的, 有让蜗牛走钢丝的, 有让蜗牛爬竿的……十多分钟“玩”下来, 孩子们意犹未尽, 汇报时的收获自然也是精彩的:孩子们已经会用“爬”、“慢”等词汇描述蜗牛的运动;知道蜗牛是用腹足作波浪形前进的;在爬行过程中有粘液留下的痕迹……
在认识蚂蚁的身体时, 我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各一个, 从网线的内芯剪了八断长短不一的细电线, 让每组学生用这些材料来拼一拼蚂蚁的身体, 然后进行交流, 相互纠错.通过拼图的游戏来组织课堂, 每位同学对蚂蚁头、胸、腹的大小比例, 三对足以及触角的生长位置就不会忘记了.同时, 又把枯燥、平淡的交流活动变得活泼生动, 富有情趣.
在教师指导下, 对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的一系列观察活动经历, 对学生在课外、校外的自发观察认识活动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创设情境实验, 放手让学生“玩”, 则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感悟生命之奇妙.
三、组织实地考察, 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结果,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 懂得了方法, 这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实地考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调查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也是让学生进行“生态体验”的有效平台.
如教学《水生植物》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边上的小河边去看看, 了解一些常见水生植物, 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机会.让学生亲自看看, 整个河道基本都被水花生覆盖, 就像一片草坪, 河的两边也全都堆满了厚厚的水花生, 已经看不见河水;只有被围栏围起来的地方, 有少许的浮萍, 但是水底下看起来却是黑压压的, 一点儿也不清澈.看到这样的情景, 学生自然会想, 这些植物有哪些好处、哪些危害呢?
考察活动中, 我们还可以找找周围有没有水葫芦、金鱼藻等其他水生植物, 然后各小组收集一些水生植物装在保鲜塑料袋中, 带回教室进行观察、研究.这样的活动, 才能触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味”.
科学源于生活, 生活蕴含科学.把生活科学带入课堂, 是一种比较适合现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会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觉得科学其实就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们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与社会交往, 与自然接触, 与人交流, 在这样很现实、很客观的互动中, 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探究空间.
四、建设生态场馆, 关爱生命资源联合体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 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态环境, 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教材的特点, 开发学生身边的环境, 把各个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化资源与科学结合起来, 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悟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如上了《蚯蚓》一课, 我在实验室里开辟一角, 放上一个小水缸, 成立了一个管理小组, 让同学们为蚯蚓建立了一个家———栖息地.学生们亲手为蚯蚓建立栖息地, 并不断地给予照料, 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从而大大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学生们通过对小动物生活环境的布置, 既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在体验中得到了升华, 又产生了某些情感, 特别是增强了对生物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班级中建立一个生物角, 让学生把一些花草等植物带到教室里, 把家里饲养的小金鱼带到教室里;在校园里开辟一个小小植物园, 带领学生亲自种植一些花草, 并进行管理维护;在校园里种几棵桑树, 方便学生采桑养蚕.蚕是学生们容易亲近、愿意亲近的小生命.当学生们用心去呵护蚕宝宝、养育蚕宝宝的时候, 其意义早就不是单纯的养蚕了;当学生们通过蚕来体味生命存在的时候, 珍爱生命的教育也就孕育其中了.
通过开展小种植、养殖活动, 学生可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体会生命科学的奇妙.当然, 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精心指导, 必要时作示范.这部分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课外完成的, 培养他们自觉地长期观察记录生长变化的兴趣尤为重要.
一、从细节入手——常规要求
习惯的养成从细节开始,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常规工作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
科学上的研究要求在三年级开学第一节科学课上就开始了。
1.分组、选课代表
课堂上,教师常常会有这种苦恼:教师一个人,学生有四十多人,如何能关注到全体呢?开学第一节科学课上把全班学生分组,以小组作为一个团体,教师就需要关注各个小组,这样在数量上就减少许多,方便探究活动的组织和评价。分组后对每组每个学生按照一定顺序编号。对于每个小组的组长采取轮流担当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体验和锻炼。指出小组长职责:带领小组同学讨论、实验;负责收发科学书;实验器材的领取、整理上交。课代表是教师的小助手,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选择学生们信任的孩子,一般选择两个,方便任务的分工与合作。
2.说明准备要求
课前准备。每节科学课上课前,准备好笔袋带到实验室,放在桌肚里,用的时候拿出来,用完放回去,请学生按照要求做一做。小组长将实验册发给组员,给自己的实验册写上编号,按照几组/几号,如第一小组总共有5人,实验册分别是一/1、一/2、一/3、一/4、一/5。
3.制订课堂常规
就如何上好科学课这个话题,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和完善以下一些课堂常规:
上课坐姿要端正,不随便说笑,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听讲不仅是倾听教师的提问,边听边想,还要倾听同学的发言,记住他人讲话的要点,不打断同学的发言,等他人讲完后,再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或评价他人发言并进行补充。
勇于发言。发言前先举手,得到同意后起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表述能有序完整。
小组讨论。由组长组织,每个人积极参与,一般按组内号码顺序开始说,如果1号组员讲不出,可以让2号组员开始,依次讲下去,如果后面的组员发现自己想讲的已经讲过了,可以说:“我同意×××的说法。”
动手操作。实验器材领取后,如果每个人都有机会操作,就按照号码顺序进行,如果不能,则由组长安排,不争不抢,合作完成。操作中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汇报交流。小组讨论或操作后都需要汇报,小组内推选出代表汇报,或者由组长进行汇报。
学生对于这么多课堂常规要求较难记住,为便于记忆编成顺口溜: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善于倾听;动手操作,不争不抢;小组活动,高效完成。
二、从大处着眼——评价激励
大处着眼是要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科学课的学习非常强调同学之间的合作,因此,合作常规也是学生必须养成的。合作对于现在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三年级刚开始科学课的学习,这时是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期。
每节课对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合作高效、汇报条理清晰的小组进行表扬,以加星的形式记录表扬次数,每个月按照累积星星数量评出金牌、银牌、铜牌,给小组颁发小奖状。这样一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协调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虽然科学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是不同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学生之间就会形成彼此尊重、平等互助、友好交流的氛围,大家一起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我在课堂中常常善用的评价激励语,如,“××小组的同学眼睛一直盯着老师,他们听得很认真!”“你们小组想法很特别,为你们的认真交流点赞!”。还有,“你们发现得真多!观察真仔细!”“你们小组真爱思考!”“你们小组合作得真好!”等等。对于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恰当,可以说:“请再思考一下。”“让我们听听其他人的想法。”总之,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除了激励语言,还有肢体语言,如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个加以肯定的点头或眼神都能使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状态与众不同,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
2.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正,以达到自我进步的目的。学生在科学课学习活动中,自己认为在准备、纪律、发言、合作方面有突出表现,就可以在自己实验册的评价栏对应项加一颗星,每周评价一次。学期末分项统计。
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可以相互提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月组织一次相互交流的内容,尽量给出一定的评价时间,创造让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学期结束时结合学生互评,综合记录学生的学业水平。这些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从实践看,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
三、结束语
利用评价去调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并逐渐在评价中学会科学的态度,形成积极的、良性的研究习惯。
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研究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科学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刘文虎
一、教师个人素质方面
1、去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新老师,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教学经验也很不丰富,所以我要求自己多听老教师的课,我想学科虽然不同,但课堂的组织每科都是有共性的,从听课中,我感觉到了自己和其他老师的差距,从中也收益多多,例如有一天路过教室的窗口,听到有位老教师在上课,老师虽然年龄比较大了,但是上课的激情非常不缺,声音如涓涓流水,上课的到位和过度也那样的天衣无缝。而刘华老师的音乐课能让所有学生感觉到上课是一种快乐,整个课堂非常的活跃,同学和老师都是充满激情的。我从中受益非浅,感触颇深。
2、多看专业书籍,给自己及时充电。
专业知识是个人修养的重要表现,这个只通过听别人的课是学不到的,只有自己多看专业书,来提高自己的修养,特别是科学老师,科学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的内容,知识含盖面非常的广,所以我经常会跑书店,把有关科学教学方面的书籍买回来阅读。
3、参加活动,吸取精华。
小学科学的科学小制作、小发明也很重要,而我这个学期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活动。可以说,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怎样进行小发明,就更不用说是指导了,在领导的支持下,我刚来学校两个月就参加了在文山州大同中学举行的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的培训学习,这次活动,让我对科学小发明有了实质性的了解,也为自己进行小发明开创了思维。
二、课堂常规教学
1、备好课。做好上课前的充分准备。
我觉得作为老师,最基本的就是上好课,而上好课的基础就是备好课,我每个星期只需要备两堂课,所以每次我都会提前两个星期备好课,比如《材料》这部分的内容,需要同学回家带东西的,就必须提前一周告诉学生带过来。在备课的时候,我会充分的分析每课的重难点学,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所以每次我都要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当出现问题时,不慌不忙的解决,沉着冷静。
3、课堂的管理方面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一种,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是由、、、和黏土等组成的。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 来进行观察。
2、我们根据三种土粒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3、我们把土壤分为三层:、和。
4、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他们被称为。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肥粒。越多土壤越肥。
5、修筑梯田可以防止 和保持。
6、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资,它为植物提供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也为人类提供了 和 �6�7�6�7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7、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小动物是。
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 看,用 摸,用 听,用 闻,还可以用 来测量。
9、塑料垃圾被填满在土壤里,会降低土壤的,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土壤非常紧密,所以土壤中没有空气。()
2、我们把土壤放到杯里加热,看到有很多小水滴凝结在烧杯壁上,这个实验说明了土壤当中含有水分。()
3、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
4、山上的表层土比低谷的表层土贫瘠。()
5、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没有什么作用。()
6、泥土能够溶解在水中。()
7、没有了土壤,动物仍然能够很好的生存。()
8、废电池可以随便丢弃在土壤里。()
9、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
10、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沤肥可改良土壤的肥力。()
三、选择题:
1、在观察土壤时,我们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显微镜 B、放大镜 C、筛网 D、酒精灯
2、()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助手,一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A、水生动物 B、昆虫 C、土壤动物
3、哪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肥力()A、喷洒农药 B、多浇水 C、种植绿肥
4、下列哪一种行为是保护土壤的()A、开山毁林 B、植树造林 C、种植绿肥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下列哪种土的渗水性最强()A、壤土 B、沙土 C、黏土
6、堤坝上种植防护林的作用是()A、吸烟滞尘 B、保持水土 C、减少噪音
7、腐殖质是由()变成的。A、泥土 B、动植物遗体 C、塑料袋
8、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加()加以改良。A、水 B、腐殖质 C、沙子
9、把下列三种土壤和点水捏一捏,哪一种最容易捏成团()A、沙土 B、黏土 C、壤土
10、大多数小动物生活在土壤的()A、表层土 B、下层土 C、岩石层
四、实验题(每空1 分,共17 分)研究土壤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
1、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水的杯中。会看到有()从土壤中冒出。土壤中含有()。
2、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层,上层颗粒()下层颗粒()。上层的物质是()下层的物质是()。
3、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片薄玻璃。过一会看到玻璃片上有()。土壤中含有()。
4、取走玻璃片继续加热 看到(),闻到()。土壤中含有()。我的实验结论 土壤由()、()、()、()、()等物质组成。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破坏土壤? 我们可以为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附: 《试卷编写说明》
1、命题意图说明: 这份试卷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本册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探索发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体会“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增强学生爱护土壤、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2、试卷结构特点: 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及培养学生目标,促进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测,并注意到了内容形式、题量多少、分值大小、实验探究等方面内容,难易适中、形式多样。
3、典型试题例说: 培养学生长期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去探索,激发他们在快乐中去探索科学奥秘。如:
四、实验题: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土的成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的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混合物 水 空气 腐殖质 沙子 放大镜
2、沙土 黏土 壤土
3、表层土 下层土 岩石层
4、遗体 腐殖质 腐殖质 腐殖质
5、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
6、土壤 养料 水分 栖息地 住所 制作物品的原料
7、蚯蚓
8、眼 手 耳 鼻子 仪器
9、透气性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1、A
2、C
3、C
4、B
5、B
6、B
7、B
8、B
9、B
10、A
四、实验题
1、气泡 空气
2、两 较小 较大 黏土 沙粒
3、水珠凝结 水分
4、土壤发白 焦糊味 腐殖质 空气 黏土 沙粒 水分 腐殖质
五、简答题
1、答:蚯蚓在土壤里钻爬以后留有“隧道”,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原本紧密的土壤变得松软,从而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所以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2、答:人类喷洒农药、开山毁林、抛撒垃圾、开窑烧砖等都会破坏土壤;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壤我们可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行环保宣传等。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空2 分,共20 分。
三、选择题:每空2 分,共20 分。
四、实验题:每空1 分,共17 分。
五、简答题:共13 分。第一小题5 分;第二小题各4 分。检测意见(检测人:张志遐)本套试题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课本为中心、为重点,注意到了试题的覆盖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题目叙述清楚,大小适宜。卷面设计合理,留足了学生答题的空间。分数分配合理,难中易题型占合理的比例。试题反映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注重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三年级科学学科(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学校
一、精彩补白;
1、果实一般都有()和()。
2、有()、()和(),种子才能萌发。
3、根可以分为()和()。胡萝卜的根是一种特殊的()。
4、根有()和()的作用。
5、大多数植物利用()、泥土中的()和空气中的(),在叶子 里自己制造(“ ”)。
6、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性。
7、完全花是由()、()、()、()四部分组成的。
8、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常见的是借助()和()。
9、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有()、()、()、()()、()六部分。
10、花中的()和()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11、花粉落在()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
12、大多数植物都适合生长在()里。
13、茎按生长方式可分为()茎、()茎、()茎、()茎。牵牛花是()茎,竹子是()茎,西瓜是()茎。
二、择优录取:
1、摘掉棉花的 它还能结出果实。A、花瓣 B、雌蕊、C、雄蕊 D、萼片
2、下列 种花是虫媒花。A、玉米的花 B、水稻的花 C、油菜花
3、把蚕豆种子横着放,根会。A、向上长 B、向下长 C、向旁边长
4、下列不属于植物果实的是。A、苹果 B、花生 C、黄瓜 D、大豆
5、在观察种子时用不到的方法是。A、用手剥 B、用放大镜看 C、用磁铁吸
三、明辨是非:
1、花开了就会结出果实。()
2、离开了阳光植物就不能生存。()
3、所有植物的种子都可以食用。()
4、种子萌发需要水,把种子泡在水中,发芽速度会更快。()
5、花粉落在雄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6、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空气。()
7、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8、我们吃的是香蕉的果实。()
9、爬山虎是攀缘茎。()
10、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四、连连看看: 西红柿 茎 叶 甘薯 花 菠菜 根 花生 果实 西兰花 种子
五、对答如流:
1、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有:提供。
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1),如 ;(2),如 ;(3),如 ;(4)如。
六、实验题: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你是怎样做实验来证明的。请把你试验的过程和方法用 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一、填空
1、我们把盐和花生混合,它们的混合前后的()没有改变,()改变了。
2、把固体从液体里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
3、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有的液体(),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的液体也可能()。
4、液体和固体放在水中一样,有些(),有些();有些容易(),有些不容易()。
5、一般情况下,几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重量(),体积()。
二、判断
1、一般情况下,几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重量会增加。()
2、油,水,蜂蜜这三种液体相比,油比水轻,水比蜂蜜轻。()
3、同样多的液体重量一样。()
4、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5、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与重量无关。()
6、混合以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7、固体有一定形状、不会流动,沙子会流动,所以说沙子不是固体。()
8、改变一定的条件,有些原先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溶于水。()
9、面粉放在清水中搅拌后,会均匀地分散,所以面粉能溶解在水中。()
10、混合以后的物质是不能分离的。()
三、选择
1、下列物质中___能溶解在水中。()A 粉笔灰 B 面粉 C 味精
2、怎样才能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A.搓成一个球状 B.压扁,并且弄得很薄 C.做成小船的形状
3、下类哪种物质不是混合物。()A、酱油 B、黑芝麻糊 C、可乐 D、黄豆
4、潜水艇上浮成下沉的原因是()。A 质量变化 B 体积变化 C 形状变化
5、下面的方法中,()可以使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A 往清水里加盐 B 把水倒掉一些 C 往清水里加清水
6、同样体积的油,水,蜂蜜最重的是()。A 油 B 水 C 蜂蜜
7、铁块在盐水中会()A、上浮 B、下沉 C、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8、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A、气体,液体,固体 B、液体,固体,气体 C、固体,液体,气体
9、牙膏属于()A.固体 B.液体 C.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
10、先往杯中导倒入水,再加入蜂蜜会出现()A.上层是水,下层是蜂蜜,然后蜂蜜和水会混合在一起 B.上层是蜂蜜,下层是水 C.蜂蜜和水混合在一起了
四、排序 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把某一种固体弄碎。请你根据所使用的工具,如木棍,药杵,小铁锤,来判断这一固体的软硬程度。
1、能用木棍压碎的物体
2、用木棍压不碎,但能用药杵捣碎的物体
3、用药杵捣不碎,但能用小铁锤砸碎的物体
4、用小铁锤砸不碎的物体 据此,请你来排一排,这几种物体从硬到软的顺序应该是:()——()——()——()
五、分类:
1、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下沉的是。①香油 ②塑料瓶盖 ③玻璃球 ④蜂蜜 ⑤乒乓球 ⑥树叶 ⑦铁钉 ⑧木块 ⑨卵石 ⑩泡沫板
2、下列物体固体是 ;液体是。①盘子 ② 玻璃球 ③果汁 ④大树 ⑤塑料杯 ⑥牛奶 ⑦钥匙 ⑧橡皮 ⑨洗发剂 ⑩钢笔水
六、操作
1、想办法分离下面混合固体 混合物 分离方法 大米和面粉 沙和石子 木屑和铁钉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学校: 评价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在相应等级上划“√”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卷满分100 分,时间30 分钟。
一、填空:(50 分)(1)、我们可以以()()()()()()等方面来了解天气状况。(2)、气象工作者借助各种()、定时观测和记录,分析记录的各种数据,做出()。(3)、空气干燥时,有些成熟松果的鳞片会()。(4)、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知道()、()、等都关心天气。(5)、8℃读作:();气温零下12 度写作:()。(6)、测量雨量的大小的工具,叫(),雨量的大小用()作单位。(7)、测定风力的仪器叫()。风从西方来,就是()风。烟向东北方向飘,就是()风。(8)、在一定的地区(),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 的气候特征。(9)、一年分()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10)、()贵如油,一阵()一阵凉。
二、判断:(10 分)(1)、有些事物可以被很精确的测量,有些事物却难以精确测量,或者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估算得方法进行统计。()(2)、只要有一双好眼睛,我们就可以全面地观察事物。()(3)、使用雨量器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处。()(4)、风吹去得方向叫风向。()(5)、观察到天上有钩钩云时,我们就知道肯定是个大晴天了。()
三、选择:(10 分)(1)、风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看不见 B、摸不着 C、闻不到 D 感觉不到(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A、10 点 B、12 点之前 C、12 点 D、午后2 点左右(3)、百叶箱安放不正确的是:()A、离地面1.5 米 B、空旷的地方 C、草坪上 D、树荫下(4)、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A、温度计 B、风向标 C、湿度计 D、望远镜(5)、轻风吹脸面是()级风。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四、填图:(10 分)
1、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晴 阴 小雨 风力风向
2、连线。(将相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春季 天气炎热 夏季 风和日丽 秋季 穿上棉衣 冬季 天高云淡
五、简答:(20 分)
1、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2、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1)、仪器、设备、天气状况、预报。(2)仪器 预报(3)、张开。(3)、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4)、八摄氏度,-12℃。(5)、风力计,西风,西南风。(6)、雨量器 毫米(7)、风力计 西风 东北风(8)、漏刻。(9)春夏秋冬 风和日丽 天气炎热 天高云淡 穿上毛衣(10)春雨 秋雨
二、判断:(1)、√(2)、Χ(3)、√(4)、Χ(5)、Χ
三、选择:(1)、D(2)、D(3)、D(4)、B(5)、B、四、填图:
1、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略
2、连线。(将相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1)、春季—————— 风和日丽 夏季—————— 天气炎热 秋季—————— 天高云淡 冬季—————— 穿上棉衣
五、简答:
1、答: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
2、答:有利的方面: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不利得方面:会引起交通不便,而且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命题意图: 试题从学生的科学实践出发,考查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是符合科学教育规律。本次试卷的试题多数能以学生科学实践为基础,考查学生实践的多元价值。试卷的结构特点: 实践性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且小活动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三年级科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测试时间:40 分钟
一、填空题
1、平常我们主要用()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
2、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该依靠观察()来进行观察。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2005 年5 月2 日,科学家测量出珠峰最新高度为()米,而1975 年测量出的珠峰高度是()米。
4、为了知道同学们100 米的跑步速度,体育老师一般要使用()进行观察。
5、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工具主要有()和()。
6、平常我们要用()去观察世界。
7、量筒可以用来测(),温度计可能用来测()。
8、()使我们了解到事物的样子和特点。
9、科学家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如()、()、()、()等。
二、我会选
1、我的身高大约是130()。A、厘米 B、分米 C、米
2、下列哪种仪器不是测量物体体重的?()A、气压计 B、电子秤 C、体重计
3、测量跑步的速度要用(),测量身高用()。A、尺子 B、秒表 C、拉力器
4、珠穆朗玛峰降低与()有关。A、气温上升 B、气温下降
5、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下面的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把温度计从水里拿出来再读数。B、温度计的液泡要放在水的中央。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的最低处水平。D、手要捏住温度计的顶端。
三、连线题:(把各种测量仪器和它们的用处用线连起来)
1、温度表 时间的长短 秒表 一桶水的多少 水表 用电量的多少 电表 用水量的多少 直尺 人体的温度 量筒 物体的长短
2、尺 测重量 弹簧秤 测体积 量筒 测温度 天平测质量 温度计 测长度 钟表 测时间
四、我会填表
1、任选一种物体进行观察,把获得的信息记录下来。我对 的观察 用眼睛看到的 用耳朵听到的 用鼻子闻到的 用手摸到的
2、我所知道的测量工具及它们的作用 测量工具 作用
五、你问我答
1、观察事物要用到哪些感觉器官?
2、你知道古代人们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1、 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它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2、 寒冷的冬天一般刮西北风,所以这时风向仪的箭头指向
3、 浮在水面的船受到向上托起的力叫做
(选填“会”或“不会”)受到这种力。
4、 有一杯食盐水和一杯白糖水,我可以用尝一尝区别它们。如果是一杯酱油和醋我可以用闻一闻区分。
5、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用手拿着温度计的(选填“上部”“中部”“下部”);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 ,
要与温度计液注顶端相平。
二、选择题
1、常见的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是( )
A.60毫升 B.600毫升 C.6000毫升
2、建房子用的`砖块,容易吸水受潮,原因是砖块( )
A.水的表面张力 B.砖块形状不规则 C.砖块内有小孔隙
3、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不慢不快
4、大雨之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燕子飞得低 B.喜鹊枝头叫 C.月亮周围出现的风圈
5、树叶哗哗响、红旗飘动是哪级风( )
A、2级风 B、3级风 C、4级风
6、铁板放入水中会下沉,但是做成船后就能浮在水面,是因为( )
A、改变了铁板的重量 B、改变了水的比重 C、改变了铁板的体积
7、炼钢时把氧气吹进炼钢炉的原因是( )
A、氧气支持呼吸 B、氧气支持燃烧 C、氧气能维持生命
8、下边哪一组物品都是固体( )
A、铅笔、饮料 B、 牛奶、二氧化碳 C、桌子、水杯
三、判断题
1、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冬天它不会落叶。( )
2、我们可以通过风级歌估量风的大小。( )
3、区分几种液体时一般是先尝再闻,最后用眼看。( )
4、卫生纸擦拭桌面的水珠时很快就能吸干水分,这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 )
5、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上网等手段了解一天的天气。( )
6、向水中加入足够的盐,可以使沉入水底的鸡蛋浮起来。( )
7、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
8、花瓶不容易歪倒是因为上重下轻、底部圆形,所以稳定。( )
四、简答题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现象能造成空气污染?试一试,举出例子。(3分)
2、每天,电视上总播放天气预报,回忆一下,主持人一般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当天的天气?(至少答出五个方面)(5分)
五、识图填空(7分)
1、你认识这些天气天气符号?填一填.(3分)
2、用笔涂黑温度计表示出温度数。(4分)
六、根据题目要求,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共7分)
1、实验材料:水槽(水面能没过杯子)、1个玻璃杯、几张干燥的废纸、1块毛巾。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真切感受到空气无处不在。
实验过程:
(1)取一个杯子,将纸团成一团,放入杯子底部,塞紧。
(2)将杯子口部向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没过底部。
(3)将杯子从水中竖直提出来,用毛巾擦掉杯口的水。将纸从杯中取出,观察。
实验现象:纸张( 选填“变湿”或“不湿”)。(1分)
实验结论:说明 。(2分)
2、实验:水的表面张力实验。
实验材料:胶头滴管、硬币、水、注射器、玻璃杯
实验方案:(1)将玻璃杯装满水,用注射器往盛水的杯子里慢慢滴水,一直滴到水溢出为止。
(2)仔细观察水表面的变化,记下水滴的数量。
实验现象:水面会变了。(选填“凹”或“凸”)(1分)
在科技的引领下,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以指数级的形式发展与变化着。科学对健康、农业、工业、旅游、交通及娱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贡献。科学作为一种工具,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和改造世界。[1]人们逐渐认识到, 要想驾驭好科学技术, 造福于人类, 不仅需要科学家们的科研工作, 更需要全体公民对科学和技术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与应用, 于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成为人们的共识, 也成为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2]正因如此, 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 以美国“2061计划”、[3]《国家科学教育标准》[4]和英国《国家课程中的科学》[5]为代表的西方科学教育改革方案中, 均将科学素养作为中心目标。科学素养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的中心概念。
科学素养这个名词的使用始于1950年代后期, 最初以一个口号的形式出现, 表达了科学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6]科学素养暗示着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全面性、实用性地理解科学, 培养学生未来成为合格的公民, 而不是为培养专业的科学技术人员。[7]因此从科学素养这个名词诞生之日起, 它所倡导的理科课程取向便是大众教育, 而非精英教育。[6]不过口号并不能帮助科学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实践工作, 例如制定教育政策、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及实施评价等, 因此需要对它进行界定。[6]
从科学素养概念出现至今, 已有许多学者和组织尝试对科学素养内涵进行界定。时至今日, 学术界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依然没有达成共识, 充满着争议。[8]Laugksch认为, [9]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5个因素: (1) 对科学素养感兴趣的群体不同; (2) 对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定位不同; (3) 科学素养作为一个概念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4) 倡导科学素养的目的不同; (5) 科学素养的测量方式不同。De Boer则认为, [7]科学素养缺乏统一的定义, 关键在于科学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教育主题, 这些教育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发生变化。笔者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将不同学者或组织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界定划分为三种取向:“内容—行为”取向、“类型”取向和“类型—水平”取向。本文将对这三种取向的界定进行梳理与分析。
二、“内容—行为”取向的界定
“内容—行为”取向界定了科学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与范围, 通常以人为中心对科学素养的内涵进行探讨, 即以具备科学素养意味着个体能做什么的角度进行。以这种取向进行界定, 源于学者们认为科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军事安全的保障, 而科技的发展又依赖于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内容—行为”取向对科学素养进行界定的既有一般学者也有组织机构。下面笔者将以界定主体为划分, 对“内容—行为”取向的界定进行探讨。
1. 不同学者的界定
据Bybee介绍, [10]Pella等人是最早尝试对科学素养进行概括的学者。他们回顾了1946-196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100篇文章, 寻找100篇文章里涉及的共同主题, 总结具备科学素养的个体应该理解: (1) 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2) 控制科学家工作的伦理规范; (3) 科学本质; (4) 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 (5) 科学中的基本概念; (6) 科学和人文的相互关系。[11]Pella等人的工作可看作是科学素养最早的理论模型。八年后, Agin在Pella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更多的文献, 大多是1966年以后的, 并在征求了科学家和科学教育家的意见之后, 确定了科学素养的六个维度, 作为制定跨学科教学单元的出发点: (1) 科学与社会; (2) 科学伦理; (3) 科学本质; (4) 科学概念; (5) 科学与技术; (6) 科学与人文。[12]从上述界定的内容看, 当时学者们对科学探究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国际科学素养发展中心主任Miller于1983年对科学素养概念进行了分析。他检视了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科学素养内涵的变化过程, 并回顾自1930年代以来各种测量个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方法。基于上述工作, Miller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对科学素养采取了多维定义, 并依据他的理论模型对美国成年人的科学素养水平进行了测量。他所提出的科学素养模型包含三个维度: (1) 关于科学规范和科学方法的认识; (2) 关于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3) 关于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认识。[13]可以说, Miller的模型有实证研究作基础, 并构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加上它简洁明确, 突出了科学素养的核心, 因而在学术界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后来, 多个国家的学者依据这一理论模型设计问卷或量表对普通公民的科学素养进行了测量。
澳大利亚学者Murcia在他2009年的研究中, 基于科学素养概念的综述构建出一个新的科学素养理论框架, 并依据此框架对244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进行了测量。在这个理论框架中, Murcia首先将科学素养分为三个知识维度: (1) 科学本质; (2) 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3) 持久和重要的科学术语与概念。同时, 他指出科学素养不仅有知识层面的要求, 还应关注思考与实做层面。因此具备科学素养的个体应该有自信和兴趣应用上述三个维度的知识于真实情景中, 需具备以下能力: (1) 使用科学进行探索发现; (2) 使用科学致力于问题解决; (3) 批判性地反思科学在情景中的使用与角色。[1]笔者认为, Murcia提出科学素养模型的方式与Miller有相似之处。模型的构建不仅来源于概念的综述, 同时又经过实证研究的检验, 兼具有效性和实用性, 具有较高的价值。
2. 不同组织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美国科学促进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提出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基础教育改革的三步设想, 称之为“2061计划” (Project 2061) 。该方案以培养全民的科学素养为中心目标。在1989年, 该计划出版了第一份研究报告, 题为《科学为所有的美国人》。报告中阐述了所有的美国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所应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 并对科学素养作了如下定义:[3]
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 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世界, 尊重自然界的同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理解科学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 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 (页7~8)
此外, 该报告对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提出了12项建议, 这12项建议分别是: (1) 科学的本质; (2) 数学的本质; (3) 技术的本质; (4) 自然环境; (5) 人类环境; (6) 人类机体; (7) 人类社会; (8) 被改造了的世界; (9) 数学世界; (10) 历史观点; (11) 共同主题; (12) 思维习惯。[3]这份报告有两个特点:其一, 内容涉及自然科学、数学、技术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 学科范围很广;其二, 强调了科学思维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由美国国家研究院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负责牵头设计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正式出台,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内容标准”是该方案的核心部分, 规定了美国学生在经历了基础教育阶段后 (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 , 在科学领域中应该知道、理解和可以实做的。它将科学素养分为了八个方面, 分别是: (1) 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 (2) 作为探究的科学; (3) 物质科学; (4) 生命科学; (5) 地球与空间科学; (6) 科学与技术; (7) 科学的个人和社会视野; (8) 科学的历史与本质。[4]与“2061计划”相比,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学科内容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 并把科学探究视为科学学习的核心。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成员国旨在监控教育系统效能的评估项目, 其受试对像是15岁的学生。PISA周期是三年, 分三个领域测量学生的素养水平, 分别是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每次的评估集中评估一个核心领域。目前, PISA评估已进行了四次, 分别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 其中PISA2006重在评估科学素养。在PISA2006中, OECD将具备科学素养的个体界定为:[14]
*掌握科学知识并能使用这些知识确认问题、获取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以及基于证据得出有关科学议题的结论;
*理解科学作为人类知识和探究的特征;
*意识到科学和技术如何影响和形成我们的物质环境、智力环境和文化环境;
*乐于投入到有关科学的问题中, 并拥有科学的观念, 能成为反思性公民。 (页23)
在OECD对科学素养的界定中, 要求个体对科学持有积极的态度, 乐于投入到有关科学的问题中, 这是其他学者或组织的界定中所不曾强调的。
三、“类型”取向的界定
“类型”取向是从功能的角度对科学素养的种类进行划分。学者们采用这种取向, 其目的是为社会上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角色的个人或团体应具备何种科学素养提供参考和培养的标准。
Shen是较早采用“类型”取向的学者, 他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科学素养, 每一种类型在目标、对象、内容和传递的意义方面均有所区别。这三种类型是: (1) 实际的科学素养———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并能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健康、生存等; (2) 公民的科学素养———理解科学及与科学相关的议题, 并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民主决策中; (3) 文化的科学素养———渴望对科学事业、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进行探求。[15]
Branscomb将Shen的分类进行了补充, 界定了科学素养的八种类型:[16] (1) 方法的科学素养; (2) 专业的科学素养; (3) 通用的科学素养; (4) 技术的科学素养; (5) 业余的科学素养; (6) 新闻的科学素养; (7) 科学政策素养; (8) 公众的科学政策素养。每一类科学素养均对应一种特定的情景。例如科学家在进行科研工作时所展现即是专业的科学素养;公民在理解或处理日常生活事物时, 体现的便是通用的科学素养;政治代表在做公众决策时, 便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政策素养。
四、“类型—水平”取向的界定
“类型-水平”取向的出现, 既是对“类型”取向的发展, 也是为了响应部分学者对科学素养仅从内容层面界定的质疑。因为仅从内容层面界定科学素养, 容易在评价个体时出现极端的观点, 即有科学素养或没有科学素养。“类型-水平”取向的代表人物是Shamos和Bybee。
1. Shamos的科学素养三层次模型
Shamos提出科学素养由三类组成:[17]文化的科学素养、功能的科学素养和真实的科学素养, 这三类有层次之分。文化的科学素养处于最基础层次, 包括理解普通的科学词汇、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及电视节目等。在Shamos看来, 大部分受过教育的人都达到这个程度。第二类为功能的科学素养, 要求个体不仅能很好地掌握科学词汇, 并能使用这些词汇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讨论、阅读和写作。这两类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类较为消极被动, 而第二类更为积极主动。真实的科学素养处于最高层次, Shamos承认该层次较难以达到, 对于多数社会大众来说有些望尘莫及, 达到该层次需要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作基础。这个层次不仅包含了前两个层次的内容, 还需要深入理解科学事业的发展变化以及科学过程的本质含义。
2. Bybee的科学素养四水平模型
Bybee认为科学素养明确了科学教育是一种大众教育, 在理科课程中应有不同的重点, 学生的素养水平包含多重维度并具有连续性。[10]基于上述观点, Bybee提出科学素养具有四个维度, 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词语的科学素养、功能的科学素养、概念和过程的科学素养、多维的科学素养。个体具有词语的科学素养能对科学词汇和问题进行分类, 不过因存有迷思概念会对科学主题产生片面的理解和天真的解释;个体具有功能的科学素养能正确使用科学词汇, 能界定科学术语和概念, 能回忆科学事实和信息, 能理解具体的科学内容;个体具有概念和过程的科学素养能理解概念图式与过程性知识, 能使用科学技能和方法在实验室进行探究, 还能理解科学信息、经验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个体具有多维的科学素养能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史的意义, 科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一部分。[10,18]其中, 多维的科学素养相当于Shamos模型中的真实的科学素养, 指向科学的社会、文化意义。Bybee指出, [18]为了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中全面发展, 理科课程应在四个维度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类似的观点在Bybee的另一篇文章中也有所体现, Bybee与Ben-Zvi认为, [19]科学素养和传统的科学教育目标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是科学素养强调各种教育目标之间应建立一种平衡。
Bybee的理论模型阐释了科学素养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此外, 个体科学素养的水平会随情境或议题而改变, 而不能简单地将个体定位于某一科学素养水平上。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科学知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长的领域, 所以对个体科学素养水平的界定应具有情境性和领域性。[10]不过Bybee的分类却遭到Fensham的批评。Fensham认为, 词语的科学素养根本不存在素养之说, 功能的科学素养也仅仅是对单词的理解, 不具任何操作性意义, 而多维的科学素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则是不现实的目标。[20]尽管如此, Shamos和Bybee所采用的“类型-水平”取向还是值得肯定的, 讨论了如何通过课程促进学习者科学素养层次的发展, 与理科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 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具有指导性作用。
五、结语
本文依据国际科学教育文献将科学素养概念的界定划分为三种取向, 分别是:“内容—行为”、“类型”和“类型—水平”取向。笔者相信, 厘清不同取向的界定方式, 对科学素养概念多角度、全面性的理解有着积极的意义。综合三种取向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界定, 我们将科学素养所具有的特性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科学素养涉及内容的宽泛性。通过对“内容—行为”取向界定的梳理, 我们发现, 科学素养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 并且在不断地扩充之中, 至少包括以下6个方面: (1) 拥有牢固的科学知识; (2) 能用科学知识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 (3) 理解科学本质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具有丰富的科学探究技巧并能利用这些技巧进行逻辑思考和终身学习; (5) 对科学持有积极的态度并对有关科学的事物感兴趣; (6) 能用科学的态度与他人进行交流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决策中。
(2) 个体科学素养水平的复杂性与连续性。通过“类型”和“类型—水平”取向的界定, 我们看到, 个体科学素养的水平会随情境或议题而改变, 不能简单将个体定位于某一科学素养水平上, 这体现了个体科学素养水平的复杂性。另外, 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逐步发展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递增不仅反映在整体上, 也反映在每一个维度上, 这体现了个体科学素养水平的连续性。
(3) 科学素养强调科学教育目标的平衡性。Bybee在他的模型中特别指出, [18]为了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中全面发展, 理科课程应在他所提出的四个维度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体现了科学素养追求教育目标的平衡性, 也为科学素养理念在理科课程中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科学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本文只是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界定做一个阶段性的梳理。相信随着科学素养概念的发展, 它的内涵以及界定它的方式都会相应的有所变化。科学素养作为当代科学教育的中心概念, 它的发展与变化是每一位科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密切关注的。
摘要:科学素养是当代科学教育的中心概念。从科学素养这个名词出现至今, 已有许多学者和组织对其进行界定, 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将不同学者或组织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界定划分为“内容—行为”、“类型”和“类型—水平”三种取向, 并对这三种取向的界定进行梳理与分析, 希望为科学素养概念的理解提供参考与借鉴。
胃,界于食管与十二指肠之间,是消化管中最庞大的部分,具有容纳和初步消化的双重功能。
胃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可随其内容物的多寡和体位变化而有所改变,也因年龄、性别和体质而各异。胃的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空腹时的胃紧缩成只有50毫升的容量,吃饱、吃胀时可达4000多毫升。难怪汉堡包比赛冠军可在20分钟内吃下近百个汉堡。
在X线下观察发现,小儿和矮胖型的人,胃呈牛角状,全胃上大下小,偏居横位;瘦长体型的人,胃呈鱼钩形;虚弱者,胃无力下垂,甚至掉进入盆腔;体质强壮者的胃常呈J字型,其胃也显得壮实、紧张而有力。
解剖学家将胃分为四部: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胃的入口为食管与胃相连处,叫贲门;出口为胃与十二指肠相接处,叫幽门。有趣的是胃底部并不在胃的底部,而是胃的上部膨隆的天花板。生理学家按其功能把胃分为近端胃与远端胃。近端胃包括胃底和胃体的上1/3,其功能特点为张力性活动,以调节胃内压和接纳食物;远端胃包括胃体、远端2/3及幽门部,以蠕动收缩为特征,起机械泵作用,对食物进行研磨、搅拌及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并将其推入十二指肠,称为胃的排空。
胃的运动有力又有节奏
1、容受性舒张当人们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和食管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近端胃平滑肌的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于是胃腔容积由空腹时的约50毫升增加到1500毫升。因而即使大量食物的摄入,胃内压变化也不大,毫无饱胀的感觉。
事实上,人们不仅吃进食物时才开始容受性舒张,当一进入餐厅,闻到美食的诱人香味,甚至看到陈列美食的橱窗,就会条件反射,通过迷走神经引起容受性舒张,为大量摄入食物作好了充分准备。这就是食欲,也就是“肚子好饿呀”的感觉。正是俗话讲的“胃口大开”。这也正是餐饮业界显示的最大魅力所在!
2、胃蠕动当食物进入胃5分钟以后胃蠕动便开始了。蠕动起始于胃的中部,正是在这里,胃有点像心脏那样也有电的起步点,这微小的电活动促发了胃平滑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有节奏而且有力的收缩。
蠕动波起始时较小,在向幽门传播过程中,肌肉收缩的幅度、速度、力度都逐渐增大,当其到达幽门时足以将食物研磨、压碎,变成食糜。在人体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胃内容物每次到达幽门时,就有几毫升食糜进入十二指肠,而大部分食糜又返回到胃体,在下一次蠕动波的推动下,再向幽门方向推进。如此反复不断进行,终使食物在胃内得到充分的机械与化学的消化,防止一次有过多的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在食物入胃后5分钟就开始排入十二指肠。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稀的、流体的食物比黏稠的、固体的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比大的排空快;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排空最慢。
由此看来,脾胃虚弱的人,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与排空。
成人胃粘膜的面积约为800平方厘米,以分泌黏液为主,保护胃黏膜。
胃酸是酸性很强的胃液,足以溶解剃须刀片。pH值0.9~1.5,正常人每天分泌1.5~2.5升,是一个相当耗能的生物化学过程。
然而,胃酸对人的健康,对消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几乎可杀死食物中所有细菌与病毒;2、激活胃蛋白酶原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3、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4、与铁、钙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吸收;5、胃酸进入小肠可促胰液、胆汁分泌,推动肠的消化进程。因此,凡缺乏胃酸的老年人,常常消化功能大为减弱,造成营养不良。但是,胃酸过多的年轻人,却又会造成祸害——产生胃、十二指肠溃疡。
大量胃黏膜中的黏液细胞,产生大量黏液。黏液与碳酸氢盐结合而形成一个屏障,让胃黏膜上穿上一层黏液——碳酸氢盐的“保护马甲”。
胃液分泌量及胃液的酸度受到人体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巴甫洛夫因研究消化生理
荣获诺贝尔奖
早在19世纪末,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研究胃液分泌。他用大量的狗做了生理实验发现,胃液分泌有两种,一种是条件反射性的,另一种是非条件反射性。巴甫洛夫认为,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分成三个时期,即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胃液分泌头期胃液分泌的传入冲动均来自头部感受器(眼、耳、鼻、口腔、咽、食管),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是由和食物有关的色彩、气味、声音等刺激了视、嗅、听等感受器而引起的;后者则是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了口腔和咽喉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而引起的。
头期胃液分泌量与食欲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约占进食后分泌量的30%。因此在进食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态,又有良好而优雅的餐饮环境,对人体头期胃液保质保量的分泌都至关重要。
2、胃期胃液分泌食物入胃后,对胃产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继续引起胃液分泌。胃期分泌的胃液量约占进食后总分泌量的6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很高。
3、肠期胃液分泌食糜进入小肠后,还有继续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在食糜作用下,小肠黏膜还可能释放一种叫“肠泌酸素”的激素刺激胃酸分泌。肠期胃液分泌的量不大,大约占进食后胃液分泌总量的10%。
“保胃战”拒绝暴饮暴食
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很复杂,除了一日三餐以外,还要吃一些杂乱的零食,似乎感觉这才对得起自己。但是,谁也没有想过,此刻我们胃肠却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从而导致胃肠不适、胃肠炎等疾病发病率很高。
1、暴饮暴食坏胃肠
著名的肠胃专家称,错误饮食行为是胃部不适的主要元凶。调查显示,有28.76%的被调查者只用5~10分钟来用餐;有48.48%的被调查者边吃边做其他事,如上网聊天、看书、打游戏;有19.7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按时吃三餐;有47.73%的被调查者表示每餐都会吃到肚子撑为止;还有33.34%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以外卖、泡面、饼干等食物作为主食。
2、饮食习惯最重要
调查发现,在医院肠胃科就诊的年轻人居多。专家建议,对于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来说,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的职业人群应尽量做到生活有规律,吃饭定时定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保胃”关键是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进食过冷过热的食品。冷热酸辣变化太快,对胃刺激就大。最好吃清爽新鲜的芽菜和绿色蔬菜。若有消化道症状并持续1个月以上,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胃病检出率常常达到80%以上。
3、饿极就餐要不得
俗话说,病靠三分治,七分养,胃肠更是这样。小病不治都可能有严重后果,只要控制住了致病因素,就能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对于日常进食,专家认为,每个人的饱感不一样。不管你有没有胃病,千万不要等饿极了才去就餐。用餐时,不宜狼吞虎咽,不宜过饱,以免损伤胃动力。
牢记:保胃行动10大禁忌
【三年级科学】推荐阅读:
三年级科学教案10-23
三年级科学上教案06-27
三年级科学期末试题10-10
三年级科学上册备课10-15
小学三年级科学试题11-15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06-18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课件07-02
三年级科学作文400字07-11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资料07-18
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