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的味道的经典散文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子的味道的经典散文(精选6篇)

村子的味道的经典散文 篇1

味道,一种很抽象的概念。究竟该怎么形容?它总会在我再次觉察时,勾起那些带有相似味道的回忆。或悲伤,或悠远,或甜涩。那是一种岁月积淀的味道,时间流淌的味道。就像偶然听到了一首曾经反反复复循环播放的歌,刹那的思绪像潮水一样涌了回来。

“我心里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猛虎竟懂得细嗅?究竟是蔷薇的香改变了凶猛的虎性,还是花朵的柔让猛虎不忍踏碎?谁也不懂。但不可否认的是,味道影响人太多太多。

当我突兀地走进学校的体育馆,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气息,那是我对一周军训最深刻的记忆。它将我带回了那个骄阳下的记忆,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重温新起点带来的历练,重温炎热给予的焦灼、阳光送来的坐立难安种种独特的体验。与其说是为这一段记忆抹上了当初特有的味道,不如说是味道带上了记忆,让记忆以特有的形式留在我们的生命中,并使之与众不同。

路边的迎春花开得恣意,在全身心地拥抱阳光。不论是在山间,还是在路旁,所有的花和草都抽出自己新一年的生命。那棵去年被锯掉枝条的柳树,也在健壮的枝干上抽出细长的柔条。栅栏里的蔷薇,可能也在等着谁的轻嗅。春天真的就这么在忙碌喧闹,在埋头苦读中走到了这个小镇。这世间万物,都阻挡不了春的味道的蔓延,就像一切都违背不了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只可惜,我们惊觉时,已经错过了春与冬的交际,冰冷与温暖的交融,只能留恋春的余香。

书桌上,又放了好几本崭新的书。浓重的`油墨香漂浮在空气中。曾经我总觉的这味道很让人讨厌,闻久了就有一种头晕的感觉,并且又预告着我的假期已经过去,百无聊赖的日子接踵而至。但是每本书,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墨水在它上面画出淡淡的痕,这样的味道渐渐淡去,渐渐消失,渐渐藏进了心间。很多年了,唯有这味道不离不弃,萦绕在身旁,就像永远散不尽的香匣,总在身边悄悄打开。

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些东西仿佛就失去了味道。也许,是习惯了沉浸。香和臭,取决于喜欢和讨厌;喜欢和讨厌,取决于自己的个人喜好。如果有一天置身于另一种味道之中,会不会想念曾经的曾经,会不会勾起封尘的记忆?

乡土散文的“大味道”(评论) 篇2

《开年大戏》《开春大戏》《开镰大戏》《杀秋大戏》这一系列散文以豫东农村的生活体验为线,传递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刀耕火种、辛勤耕耘的顽强精神。农民生活虽苦,却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农事活动里承载着“道法自然”的乐观精神,承载着生活的美好希望。他的散文带着粘稠的诗意,构成强烈而各色的“田园交响曲”,透露的是对土地的一腔深情。“镰刀收起来了,麦子囤起来了,爹咳嗽着,我们跑着,犁铧和耧耙就下了地。落了雷,落了雨,下大了,麦罢了,大地重新萌发出一片新绿……”(《开镰大戏》)在这幅明丽活泼的田园画卷里,浸透着笑意,浸透着农民的朴实而又浪漫的浓郁情调。“秋庄稼是个急性子,前脚踩着后脚,“啪啪啪”一阵,就全都成熟了。”(《杀秋大戏》)杀秋是为了收获,开头这句拟人化的庄稼成熟的描写显得轻松风趣,诙谐自然,将农民的喜悦情绪悄悄地潜藏活化于文字中了,味道长足。作者擅长运用这种幽默语言,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让正能量的美感染着读者。“说起来,我家的牛还是个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方下颌呢。唯一遗憾的,是一笑起来,没有传说中的两个喝酒窝。”(《双眼皮的牛》)幽默是一种智慧,作者的智慧体现在他的乡土人文情怀里,他以幽默表达对农村文化的爱。农民的人文主义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敬天礼地,应时而作。对牛的感情也是对生命的感情,农民是把牛当作家庭一员来看待的。他将创作扎根乡村人文文化的土壤里,并带给他潜移默化的感染,浓墨重彩的修饰,使他在创作中也像农民耕耘一样,是在享受劳作乐趣、欢欣,而不仅仅是为了收获。

作者的乐观与豁达无处不在。《怒从黄河来》描写的是黄河改道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如果以消极的眼光着笔,看到的只是灾难,黄河一怒,生灵涂炭。但作者却是从积极科学的观照

来看待这一变化过程的,他看到黄河改道利大于弊。“每一年,从中上游冲刷堆积下来的黄河泥沙达16亿吨,土地以3万亩的数字在增加。”“2012年底,这个县的土地面积为2331平方公里,短短50年,却足足增加了300多平方公里!”“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种花、一片片芦苇荡的野性,一个人、一个国的血性……”不得不说,他的散文具有大局观,他是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看问题的,而不是小情怀。他笔触里的宏观意识决定了散文创作的境界,这决定于一个人的气度、视野和胸襟。宽阔的视野和深扎土地的根性写作,使得他的散文既接地气,又高瞻远瞩;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纵观全局的胸怀与气度。能够把乡土散文写出高度来、独特味道来是很不易的,多数乡土散文是以个人视角和个性体验来感受乡村之痛或者乡村之美的,而他的乡土散文在呈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又呈现出热爱家国的大气象。诚然,这是一种更高的人文情怀,继承了杨朔、刘白羽的传统,同时又有崭新的“这一个”的艺术建树。

他的散文语言有一种“喧嚣”“造势”的特色。层层叠加,层层推进,波浪排空,抵达极象。他写芦花:“他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啪,啪啪——啪啪啪,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个大方阵、一片大海洋、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怒从黄河来》)——这里就形成了“一棵、一朵、一团、一种、一群、一片”至少六个层次来渲染、递进物态,语势强烈,一气呵成,贯通至顶,将芦花看起来弱小实则伟大的精神质地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也顾不上走神儿。他写黄河:“那河道,那酒气,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蒙了眼的驴,是发了情的猪,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天天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死里冲……冲”表现了黄河从古自今的排山倒海、勇往直前的天然性与拟人化。接着他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给读者以不可置疑的语言极地的力量感。这种语态、气势、气象属于作者艺术语言境界的创造。

豫东乡村生活我并不熟悉,但通过作者的强烈的描摩和渲染会把我的神思带入这片热气腾腾的土地,热火朝天的农事,热血喷突的亲源,热泪盈眶的暇想……。至今,作者虽然远离了这片热土,但无论作者走到那里,根仍在故乡,心灵仍在守候,一篇篇热量实足而精彩的文字会继续撰出,以地方风物折射出更大范围更远历史的文化关照,而具有了普世意义和人类情怀。

这是我读出蒋氏散文不同于其他的“大味道”。

年的味道的经典散文 篇3

很快就要过年了,突然之间好想父母,好想孩提时候,好想过年的味道。在家再大也是孩子,出门再小也是大人,没有了父母的呵护,自己不得不学会飞翔。逢年过节总是忙忙碌碌,钱花了不少却没有一点年的味道。

小时候,每到年近的时候,母亲总是早早为我们准备好新衣服。家里孩子多,“五朵金华”再加一个男丁。母亲要准备很多新衣服、鞋子。虽然很辛苦,但是却从来没有听母亲抱怨过一句累一句苦。我在家是倒数老二,最小的妹妹比我小3岁,哥哥比我大2岁。小时候,哥哥瘦小,我个子稍大又健壮,离我家稍远一点的乡亲,总说他是我弟弟。我总是笑着说“我只有哥哥,没有弟弟。”那时候我爱哭,受一点委屈就哭个没完没了,一家子人哄我。记得有一年除夕之夜,不知道怎么又想哭了,眼里满是泪花,大家故意逗我“今天是除夕夜不许哭,否则一年不开心。”我把眼泪生生地咽了回去,想起来真是好笑,不过爱哭的毛病到现在也没有改掉。

妹妹前些年在我家楼上过年,她谈起小时候的事情。说有一年的腊八,那天天气特别冷,我们几个人骗她说不能穿衣服去迈井沿,别人都迈过了就差你自己了。其实我们几个都不记得到底有没有开过这样的玩笑了。也许是有吧,要不妹妹怎么会记得。因为妹妹是老小,任性、总爱告状,我记得确实有时候我们几个故意逗哭她。母亲听到哭声总是训斥我们:“你们几个不知道让着妹妹点吗,就知道让她哭。”我们几个在一旁捂着嘴偷偷笑。不过我们大部分时候还是让着妹妹的。

现在每到腊八的时候,就不由地想起了妹妹说的话,想起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小时候腊八节,我们总能吃上妈妈熬的腊八粥。现在姐妹兄弟几个各分东西,不到过年很难团聚。父母不在了,哥哥也经常外出打工,我们姐妹去老家就少多了。不过,腊八粥的味道仍然在,香香的、甜甜的,母亲慈善的面容,父亲坚毅的身影,仍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即使父母走得再远,孩子们的心里永远记得他们。腊八粥的味道,其实就是家的味道,现在再精致的腊八粥,也没有那时候的香甜可口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离年近的时候家里就开始泡黄豆,磨豆浆,回来烧开豆浆,点豆腐。那时候还不知道喝豆浆,都是点好卤水,在压豆腐之前盛出几碗豆腐脑吃,放上辣椒,大伙吃得津津有味。记得最开心的时候还是煮肉,满院子的香气,等肉熟的那一刻父母拿出骨头孩子们开始啃,一个个满嘴都是油。不过那时候,我过年也就这会吃点肉,喜欢啃骨头,此后饺子我都不吃肉馅的,母亲还得为我包油渣白菜馅的。不是我调皮,是一吃肉饺子就呕吐,母亲总是护着我舍不得让我受一点委屈,过年我总是吃素菜。

记得除夕一天,我们都忙忙碌碌的,扫院子收拾屋子,把所有垃圾都扫地出门。大人们都说正月初五不过去,不让往外放垃圾,怕把福气带走了。除夕下午一家家就开始贴对联,孩子们也像模像样地帮助父母贴,看看贴得正不正。除夕之夜,母亲总是把桌子摆上炕,父母切上几盘我们喜欢吃的菜,放上瓜子、花生、糖果之类的,一家人团团围坐在炕上一起吃喝。那时候没有饮料我们小孩子就喝母亲亲手酿制的米酒,父亲喜欢喝白酒。一家人守夜,小孩子说说笑笑,父母给我们讲些年的故事,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开开心心的。午夜12点一到炮声忽然浓了起来,噼噼啪啪,叮叮咚咚劈天盖地而来,炮声稀疏了我们才开始睡觉。

春节早上父亲早早起来就去院子里放炮,母亲和姐姐们包好饺子开始煮了才叫我们几个小的起来。新衣服早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一个个比赛穿衣服,看看谁穿的快。我们那里春节的饺子里会放上一些硬币,谁吃到了就是有福之人。饺子一上来孩子们就开始猛吃,总想看看自己碗里的饺子有没有硬币?吃到一个欢天喜地。其实父母故意在每个人碗里都放上几个有硬币的饺子,每个人都不会落空。

吃完饭男孩子跟着父亲去长辈家拜年,媳妇们也有家族长一点的妇女带领转。不过我们那里风俗男子每到一家得跪拜,媳妇们不用,男子女人不同行。我们女孩子没事就到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人群。我们村子比较大,不是一个姓,一个姓的.也不在一起住。所以南来的北往的,东走的西串的,就显得热别热闹,半个上午才结束。

中午的时候母亲早早做好饭,这一顿特别丰盛,大锅下边是红豆米饭,箅子上放一些馒头、豆包、糖包、粽子、糕等,还放六个蒸碗有海带、粉条、豆腐、丸子、瘦肉、五花肉等。孩子们玩了一个上午回到家吃上母亲亲手做的这些热腾腾的、香喷喷的饭菜,别提多开心了。

可是现在过年大鱼大肉、各种鲜菜、瓜果吃着,网络电视看着却没有了过去一点点的开心。孩子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你有多少压岁钱?”大人们过年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年味越来越淡了!”

到底是我们长大了总是怀念童年,还是现在的年真的没有了年的味道?是平时吃得穿得太好了,孩子大人不再稀罕新衣服好吃的?还是我们疏懒了不再想过年的事情?不得而知,也许各种因素都有吧。

记忆中的味道经典回忆散文 篇4

二姑家的后山就是后垃子,半山腰有大小两个山洞,据说山洞通到草河口,哥哥们时常上去,里面有野鸽子,他们就把鸽子蛋掏回家。

1976年山里发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件,那年有三位伟人相继逝世,特别是毛泽东主席的逝世,让很多人沉浸在悲痛之中。有一天,一条消息不胫而走,说有一个医疗队,身上穿着白色的医疗大褂,坐着马车走遍沟沟岔岔,他们口口声声说是毛主席派来的医疗队,是来为普通百姓无偿治病的。一时间这个消息传播整个山乡,人们奔走相告。

更为神奇的是,据说这个医疗队把神药放在了各个方向的山洞里,就有省内外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的涌进山里。他们带着贡品非常虔诚的跪在山洞口,边磕头边述说自己的病因,放在洞口的碗里就会讨来各种异样的东西。据说有的人讨来的是白色药片,有的人讨来的竟然是蜘蛛。

就有人在后垃子的两个山洞口扯上红布条,有攀爬能力的人在太阳还没升起之前,踏着晨露登上乞讨。

这个事件连续传播多年,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后垃子的刺捏子才刚刚冒出来尖叶儿,小妹和我早已迫不及待的钻进刺棵子里,忙不迭的采了起来。

刺捏子是开春的第一场盛宴,在布满荆棘的枝干上摘叶子也是功夫,一不小心,手就会被刺儿扎出血来。

回到家里,我们把刺捏子简单清洗一下,便丢进贴着玉米饼子的大柴灶里,一小会儿的功夫,刺捏子汤就出锅了。那股带有新春嫩芽的味道不断浸润喉管,喝着鲜美的汤汁儿就着玉米面大饼子吃的狼吞虎咽。

春天的雨水天很多,我们就会猫在家里,透过四周都是窗户纸中间只有一块薄薄的玻璃看着院子里水流成河,鸡和鸭子卷曲着身子呆在窝里,时而发出几声听不懂的俚语。

雨后的早晨,我和小妹蒯着筐去河边捡地酿皮(地衣),地酿皮在雨水的滋润下遍布整个河滩,油亮亮的惹人喜爱。

回到家中,让二姑做个了个甩袖汤,美美的喝进嘴里,有股泥土的芳香。

村子东头现代散文 篇5

村子东头于我,曾经就像长江或者黄河于中国的意义一样。村子东头,曾经是我儿时充满希望的地方!我踮着脚尖翘首期盼的影子如梦一样朦胧在村子东头,很多年之后也不曾散开。我小小的脚印深深地印在了那里,化作一串对儿时生活最为细腻最为铭刻的印记。

我家就住在村子东头,这里曾经是朝夕人口流动的最大站点。虽然这里一直是荒草丛生之地,但如果要上坝坐车去县城,为了抄近道,村民们都喜欢沿着这条临河的小草路转上坝面,然后就可以看到去县城的大客车在离坝面不远的公路上亮着两个通明的大灯,同时还时不时地响着车喇叭,就像是集合的哨子一样,催着赶车的人们。在荒草丛生的小路上,赶车的人步伐匆匆,飞快的速度,双腿与路边因长得过长而伸过来的荒草相摩擦,发出“唰唰”的响声,回荡在空旷幽静的乡间小道上……清晨的露珠总是很肆意地打着赶车人的裤腿,如果是在冬季,很快就会结成一层硬硬的薄冰。

因为父亲在D市上班,而家里农活又时常会很忙,所以每到耕收之时,父亲总会请假回来帮忙。每次听说父亲要回来,我这个老小就特别高兴,因为父亲定然会给我们带好吃的东西。于是,我便扳着指头或用粉笔在木板格子做的墙上算日子,然后,随着父亲归期的到来,估计在下午六点左右的时候,我便一溜小跑地赶到村子东头踮了脚尖拼了小命地张望。幸好村子东头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地势较高的坝,所以视觉角度比较好。每当看到一个遥远模糊的小小身影出现在坝面上,我都会欢呼上老半天,并且很高兴地跑回家先报告最新消息,然后再跑出来站在村头看那个模糊的影子越来越近,我的心也随之越来越激动,直到可以看个大概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不是父亲。因为知道父亲这天百分之百会回来,所以在失望之余我往往还是会投入到新一轮的期待之中,看着一个个黑色的模糊影子慢慢走近,然后一个个被否决,再次进入下一轮的影子PK游戏中,等待着会带给我零食的父亲……

很多个黄昏,我都是以翘首的姿态,在幸福的等待中度过的。那样的镜头,曾经是我儿时最值得自豪最值得欢呼的事情。并且,这样的等待让我等出了水平,长大后,姐妹几个中居然只有我对父亲的身影最熟悉。那时,我还总结了几条规律,就是冬天和春天的`时候,我的影子PK游戏很少让我失望,因为这个时候田野里要么一片干枯要么是矮矮的麦苗,很少有人在田里忙碌,也几乎没有人出远门,所以,如果遇到父亲回来的日子,一般情况下,黄昏的村子东头一旦出现人影,十有八九是父亲回来了。然后,我总是在还有几百米远的时候就飞快地跑过去接父亲一段,虽然我提不动父亲的行李,但提前几分钟见到,总可以让我小小的心欣喜上老半天。

后来,交通越来越方便了,大客车总是一直开到我们家门口,甚至我们自己也可以开车去县城了。那条村子东头的小路逐渐被村民们忽略了,除了去田里干农活,很少有人再去走那条长满了抓地草、刺棘和蒲公英的小路。再后来,甚至连干农活的村民们也是开了自己家的农用车。时间久没有人踩踏,村子东头的小道边就生出了高而茂盛的大片荒草,于是,那里便成了老人们放羊的牧区……

如今父亲已经退休,他不用再赶车,我也久违了站在村子东头那种遥遥期盼的小小幸福。但每次回家,我还是喜欢一个人站在村子东头,看丛生的荒草以优雅的姿态在风中曼妙地摇曳出我童年的影子,看回家的路从村口一直延伸到很远很旷很渺茫的田野里,很肆意很张狂地伸向大坝的尽头,想着父亲每次都是从这条路出去,然后又从这条路走回来。恍然间,我还是当年那个踮了脚尖拼了小命张望的瘦瘦的小丫头。然后,在我的翘首期盼中父亲就回来了,他提着一个很大很大的袋子,里面是带给我们兄妹的好吃的东西。因此,那时候我很喜欢父亲手中那个并不好看的袋子。

我拍我的村子 篇6

3天后,邵玉珍才在村里出现,手上却多了个村民没见过的物件,邵玉珍说这是DV,能把人录进去,还能从电视里放出来。听着邵玉珍的话,村民们半信半疑——

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

那天,邵玉珍正在家吃饭,邻居吴家在《大众DV》杂志社工作的闺女吴砚华来找她:“大婶子,有件事儿,我想你参加比较合适。”

这件事就是“村民影像计划”,是国内资深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应“中国一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委托策划的。“村民DV”是影像计划的一部分,2005年9月开始面向全国征选10位村民,打算经过拍摄技术培训后,让他们拿着DV回自己村子拍摄。参加者必须是村民身份,围绕着村民自治,还要有自己的拍摄主题。

在吴砚华的鼓动下,不甘心平庸过一生的邵玉珍决定迎接挑战。报名后,她很快被录取了。

几天后,邵玉珍到了北京草场地工作站参加培训,学会开机关机后,导演吴光华让她和学员们到外边去拍,先拍静止画面,再拍人物。两天过后,她就拍得像模像样了。

第三天,吴文光让1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村民上报想拍的选题。有想拍村里采石场的,有想拍扶贫款发放的,有想拍选举的,邵玉珍的选题是拍“包地”。

带着这项“作业”,邵玉珍拎着一台DV、10盘带子回到沙子营。吴文光告诉她,万一“包地”拍不成,你想拍什么就拍什么,随意拍。总之,一个月内要把10盘带子拍满。

吴导演预料的“万一”还真的出现了,村里包地的会议一拖再拖。邵玉珍只好见到什么就拍什么,她拍了村民在马路边截车卖大白菜,拍了人们如何砍价,怎样把买家领到地里看菜,砍菜,最后装车。她还拍了在马路边等车时,村民们谈天说地、插科打诨、开玩笑、发牢骚的场景。

交“作业”那天,其他9位村民如约拍到了上报的选题,只有邵玉珍没有。然而,令邵玉珍深感意外的是“作业”评比时,她随手“瞎拍”的作品《我拍我的村子》征服了挑剔的评委,获得了“村民DV计划一等奖”,评委的意见是,作品真实得让人震撼。

“村民DV计划”活动结束了,邵玉珍使用的DV成了她的奖品。以前拍DV是为了交差,现在,她的拍摄兴趣则被激发了出来。她得空就拍,下地干活也带着摄像机。

就这样,邵玉珍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她的拍摄计划。2007年底,邵玉珍自己动手,把全年拍的七十多个小时的录像带素材剪辑成80分钟的片子,片名就叫《我拍我的村子——2007年》,这个片子荣获《大众DV》杂志“鼓舞2008”年度DV人物大奖,并入选主题为“从乡村到都市“优秀纪录片展播”,在深圳市何香凝纪念馆公开播放展映,获得业内人士及观众的好评。

2008年春节后,邵玉珍接到通知,她将作为中国农民代表赴欧洲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消息传来,整个沙子营村都轰动了,邵玉珍从未想到自己到了中年,还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感。

在法国巴黎,那些大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专家看了邵玉珍的作品后,大为赞赏,称赞这种原生态的作品才更具震撼力,并真诚地向她取经。业务交流之余,邵玉珍还游览了巴黎的名胜古迹。站在著名的艾菲尔铁塔前,她想到了遥远的沙子营村的乡亲们,为人生的时空转换感慨万千。

从国外回来后,邵玉珍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台电脑,请清华大学毕业的儿子为她扯上宽带,教她打字、上网发邮件。她要和吴光华老师以及同行们保持网络联系,相互勉励共同提高。

在沙子营村,邵玉珍成了“名人”,村里有啥值得纪念的事情,都会叫她过去拍一拍。2010年国庆节,村里青年张华结婚那天,提前预订的摄像师突然撂挑子不干了。张华的家人情急之下,请邵玉珍前去救场。一开始,邵玉珍信心还有些不足,深怕拍不好辜负了人家的心意,但她懂得救场如救火的道理,拎着DV机就上了场。

结婚现场热闹非凡,乡亲们趁这个机会难得地放松一下,搞笑的、逗乐的场面自始至终贯穿着婚礼的整个过程,邵玉珍拍得极为投入。过后,她有些忐忑地把带子在电视上放了一遍,刚看了几分钟,邵玉珍心里就有了底,她觉得自己拍的比专业摄像师并不差。张华夫妻及家人看过邵玉珍的带子后,都非常满意。自此,村里有了婚丧嫁娶,邵玉珍都成了忠实的记录者。

6年来,邵玉珍拍摄了三百多盘录像带,从这些带子中,她剪辑出《我拍我的村子——2006》一直到《我拍我的村子——2010》系列,导师吴文光对她的这些作品欣赏有加,并推荐这些作品参加各项比赛,获得了不同等级的奖项,邵玉珍成了国内小有名气的民间纪录片作者。

让邵玉珍想不到的是,首都一些高校也向她发来邀请,请她到校与新闻专业的学子们进行交流。于是,邵玉珍拎着DV走进象牙塔,把她多年来拍摄DV的心得体会讲给年轻的大学生,得到了学生们的极大认可。

眼下,邵玉珍又开启了一项更有意义的“民间记忆”计划,就是寻访周围的一些高龄老人,把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用DV记录下来,作为一份珍贵的资料保存。目前,她已录制了数十位老人。

小小的DV机让邵玉珍收获了一份自信,她认为,农村妇女除了生儿育女、田间劳作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同样可以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成就感。

上一篇:村干部培训班资料目录下一篇:理想的名人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