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共12篇)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1

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徐洞小学:王洪亮

数学家说,数学好玩;科学家说,科学好玩;我想,要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我们也必须让语文“好玩”起来。那么,教学方式就必然需要寻找出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目前的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教材特点的教学方式,向课堂要质量,是我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更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助力。因此,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勤思考多质疑、勤读书多作文等习惯。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前奏,对学好新的知识有着启发性的作用,提前预习后,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能够生发更多的思考。朗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加深对文字的敏锐感觉,而语感的获得,必须通过扎实的朗读来完成。朗读时,能够把形象和情感糅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体味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的优美。古语曾言: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思考质疑可以让学生有独立的见解,可以加深对文章和知识点的理解,更有助于教学相长。语文的根本就在一个文上,如何作出一篇好文,需要从平时抓起,多读书的同时,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做摘录、写随笔、心得的习惯,这样才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给予示范,或予以点拨,或组织讨论、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语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由教师讲懂,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去读懂,虽然都是“懂”,但这二者的价值取向却大不相同。前者着重的是为教书而教,注重的是结论,而后者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在读书的过程中的成长,注重的是体验和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读,再读,反复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积累才是有效的,运用才会是自如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正如谚语所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思考的成果都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意识,应该给予鼓励、提倡和培养。

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造潜能,整合语文知识和能力。开展有效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先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智能结构等方面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出发,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注重跨学科领域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确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行之有效,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顺利解决乌鸦怎样喝到水的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设计如下活动: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瓶子、石子,做实验,观察水上升的过程。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项实践活动重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感受直观刺激,从而产生快乐情趣,于无形中解决教学的难点,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 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一堂课上, 老师基本上从头讲到尾, 期间偶尔提出几个问题。老师仍是主角, 学生则一味地、机械地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教法致使今后一旦教师“不教”, 依赖性强的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我国学生缺少的是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跟着别人后边模仿的人, 只会记忆知识的人。试想, 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 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 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 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呢?因此,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来强调,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新课改中“自主学习”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提出, 十分明确地奠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所谓自主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 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探索活动, 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 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 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 从而实现自主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校教育, 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四个要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人自学在内的一切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这里仅就狭义的自主学习来谈谈我的看法。

数学课堂教学比起其他课程来说比较枯燥, 这就需要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 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 来实施“师” (教) 和“生” (学) 、“情”与“知”, 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上教师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 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在教学中总是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充分、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 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的感受,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做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再现生活, 激活思维

数学源于生活, 教师就有义务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天天在伴随着他们, 就在他们的身边,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我在教学“积的近似值”一课时, 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冬天到了, 人们都在储备大白菜, 有这样3所学校也在联系这件事, 白菜的市场价为每千克0.342元, 需购买469千克, 假如我是市场的营销员, 而你们每一组代表一个学校, 你们则是学校的采购员, 在与我商讨时, 你会付给我多少钱?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情绪高涨,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 投入到了自主探索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场面十分活跃, 有的学生竟然跟我讨价还价起来, 就好像我们真的在进行一场交易, 这样回归生活的体验,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使得教学充满生机, 而且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二、设置问题情境, 以疑促思

在计算教学时, 教材呈现的例题往往比较狭隘,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学问题的潜在探索空间, 影响学生主体潜能的发挥。为此, 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上课伊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单价吗?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的单价?根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主呈现的学习内容远比教材上的例题丰富得多, 而且内容来源于学生, 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然后, 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计算, 为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探索提供机会, 把学生推到探索的“前沿”, 使数学问题的探索空间更宽敞, 更充分。

三、故事开导, 引发兴趣

学生喜欢听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引发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例如, 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 我这样说道:你们知道曹冲这个人吗?你是怎样认识他的?你愿意给大家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曹冲把大象的重量转化为石块的重量, 从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你们能不能用曹冲称象的想法来解决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呢?有了这样的范例, 学生有了竞争的意识, 他们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3

数学学习规律,增强学生学习数学信心,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动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 体验学习 学习规律 活学活用

[前言]一直以来,数学课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很抽象,难于理解,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偏差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总是与枯燥、乏味联系在一起,因为学生们感觉到他们很难直观地认识到数学,如何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数学的存在,新课改提出要从数学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本身源于生活,同时也是服务于生活,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我们要为了掌握这个工具,正确运用这个工具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数学教学要体现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建立起抽象的数学知识与鲜活的生活场景的联系,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的引人入胜,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获得数学体验。

一、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活动中

新课改提出要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具体情境体验中学习,学习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获得数学体验。现行的教材在编排上结合了儿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趣味性很强,所以我们要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参与到数学场景中去,体验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素材应回归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提取出与教材相对应的素材,让现实生活成为数学教材的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创设出形象的教学情境。让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充满生活化、鲜活有力知识。同时让学生们感觉到学习数学就是像是在了解身边事物一样的简单、从容,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二、在体验生活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知识也是整个数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小学生一开始对数学缺少认识,缺少对数学规律性的探索能力,从而学生们对数学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因此必须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操作,探索数学规律,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直接认识,通过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实例,从而让学生自主联系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知识模型。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课本为本,所以学习的内容不能仅限于课本,而是要不断地往生活延伸。

(一)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体验,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场景中去,直接面对现实的数学问题,在鲜活的事实基础上认知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收获相应的数学知识。情境体验在小学生的认知数学规律和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新课改实施以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已经不存在了,替而换之是的师生互动、结合现实数学情景讨论的方式,还有新教材的内容也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特别是教材中安排的“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等这些显性的操作内容,教师应该重视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形成概念、推导公式、实践应用。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学生有机会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让学生能把课堂知识与社会事实等同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二)在生活中使用数学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生活即是知识的根源,也是知识的归宿,所以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联想生活,而且要在生活中联想数学、应用数学,这样才能在生活实践中验证的我们的数学知识,使其最终为生活服务。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性,真实性,就必须很好地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发学生发现生活奥秘的兴趣。

三、在转变评价标准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往的课程评价标准偏重于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标准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素质教育的原则相背的。新课改对课程评价改革是新课改内容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标准要求教师更关注发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注重日常课堂评价

新课改强调注重对日常课堂的评价,反对盲目看重选拔评价。只有侧重日常课程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为教师的提供教学反馈信息,新课改要求评价标准必须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要让被评价者也参与到评价过程当中来,评价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目前与老师要求的差距,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现阶段的情况,老师可以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实时的信息获得,才能加深师生之间的认识,一方面通过评价,老师可以给予积极、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在得知自己差距后,也能马上迎头赶上。这样不仅在带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了解教学效果的同时,课堂评价可以实时得知学生水平,也是验证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手段。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为了让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发展,由于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学生,发展目标、方向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的。特别是对于数学来说,高分低能的情况普通存在的,而有些学生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却是得心应手的。所以评价方式可以多一些,以课堂评价为主,结合作业分析作业情况、单元测试等评价方式,同时要让学生展开自评或互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评价,可以起到让学生自省的作用。我们应当废弃不顾个体差异、只以升学为目的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2]汪霞:《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3]白月桥:《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4]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3月第1版。

[5]杨四耕:《自主课堂的要义与操作》,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0月第2版。

[6]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一、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阅读、习作等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逐步培养。

1、预习习惯的培养

要讲清各年级的预习要求,指导预习方法。如三年级学生预习的要求主要是自学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四年级预习要求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及每段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圈画重点内容。五六年级的预习要求,除了三四年级要求外,主要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标记精彩内容,写简单批注。预习要求明确后,就要建立检查机制,确保预习质量。生字词的检查主要通过抽读、听写的形式完成字词句的理解。问题的提出,可通过质疑问题环节表现出来。这样,每节课都要检查预习效果,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

2、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会默读、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读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做记号,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也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读后感。

3、良好的习作习惯的培养

习作习惯是指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并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的联系。还要养成认真修改初稿的习惯。

二、改革作业布置的方式、内容

要改革机械、繁琐的作业形式,布置一些少而精的作业。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开放性的题。可以让学生背一些精彩片断,好词好句,写读书心得;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可以结合语文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可以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或电影、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辩论,以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学了《三顾茅庐》,读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就布置让学生课外阅读《诸葛亮的故事》。学生读了这本书,不仅知道了诸葛亮的一生事迹,也加深了对成语歌的理解。又如学了《秋游》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到郊外采集树叶,做树叶画,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召开树叶画作品展示会,介绍自己的树叶画;还可以搞树种调查等。

三、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给予示范,或予以点拨,或组织讨论、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语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如《穷人》一课,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知道桑娜一家生活穷困,但她心地善良,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看看列夫·托尔斯泰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认真体会课文哪些词句表现桑娜的善良,读完之后组内交流。”(学生或默读或朗读或勾画)当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我认为这一句最能表现桑娜的善良,我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学生动情地朗读: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学生各抒已见,把体会到的,找到的句子拿出来共同体会、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增强,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只是课堂上的事,应该是学生终身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立足于现在,立足于课堂,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课堂向课后拓展,由课堂向课外发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最佳学习方式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5

论文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集中实施者和体现者,是学校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了解并尽快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促进教学思路的转变,使自己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教学思路;新课改;关系;教学理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学校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基于这种观念转变而带来的学校或教师教育行为上的改变。就教学的整体过程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反映在教师怎样理解教材、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怎样处理与学生的教学关系上,因此,怎样才能把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变革成一种更加优质的关系,进而找到教材,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最佳配置,存教学过程中贯彻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原则,使教师真正将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我们的新课改才能谈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成功。

一、正确认识教学思路与教材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的扮演着书本知识“讲授者”与“传授者”。因此,教师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威性心理,无形之中把自己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只能在教学中围着教师转,完全被教师的个人意志所左右。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讲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作用不仅要传道,授业,更在于解惑。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所教授的教材为唯一的渠道,因此,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教材、正确认识教学思路与教材的关系,才能提高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要想处理好教学思路与现有教材的关系,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对教材的深入掌握,才能谈得上对教材的灵活应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教师与教材的关l系是加工者和原材料的关系,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教师是“用教卡于”,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是对教材“忠诚”,其教学就越缺乏个性风格和生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只能是充当书本知识的填充器,而没有真止调动教师教学的潜力和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存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对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所提出的知识目标,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资源,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设计者、导学者、评价者和学习者。因此,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教师教学思路和教材的关系,才能实现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促进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它能提供给学生很多的信息,并指引着学生学习的方向目标。因此,从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来看,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是双向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教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但它不足唯一资源。学生掌握新知识往往是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巾,教师应注重从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教材: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鼓励学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从教材的内容出发,灵活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的能力。3,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是注重于学生发现结果的过程,尽草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教师在凭借教材,依托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容纳学生的异想天开的想法。使学生不仅能从教材中获得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三、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大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处于组织,引导的地位,其作用必须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灵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手段来实现。而作为学生方面,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习惯和个性,所以在新课改倡导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内容掌握,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要善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建立宽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课堂只看作是教师的讲台,课堂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遵循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点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要求所有的学生倾听、记忆,再现,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和“独奏者”,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鲜明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放下自己师道尊严的架子,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学生们的声音,多和他们交流。不但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争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允许学生指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使自己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积极的旁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并将自己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想法,以便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其次,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最后,教师在鼓励学生的过程中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6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课程改革便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形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诸方面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传统的表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关键词:教师行为 角色转变 教学技能 教学策略和方法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依据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知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价值是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学生“以学论教”。研究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内容能适应并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二是研究学习策略,实现有效的知识构建;三是研究合作交往实现交往互动,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研究现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交会互动的机制。创造有利于学生活动交往的学习环境,设置问题情境在制造学生认知上的突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在认识发展同时,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创造良好的利于师生共创合作交往,使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始至终呈现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2、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必需发生转变。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制造适宜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立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设想下一步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适当方式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探索热情更高,在交往互动中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注重指导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还要注意与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交往,指导他们确立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使他们的需要不断升华,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

3、教师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情况问题尤为突出,教师应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专业问题的探索者,新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专业决策者。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研究和改进,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进而从策略上提高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增进“时态性”,教师在成为动态的研究者过程中,既培养了教师自觉反思行为,又密切了教师群体间的合作关系,使动态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教师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一般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或者说是从教学中不明白情况出发,确立所要研究的问题,找到研究的起点;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对材料进行分析。通过阅读资料、选择资料,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解释,得出结论,构建行为策略。在行动研究中应充分利用教学情境,明确行动策略的实施和行动策略成功的标准,分析行动策略检验可能发生的问题等。教师成为动态研究者在具备研究能力的同时,必须成为现代研究型教师,这是实现教师行为转换的前提。教师能通过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研究,更新教学观念,充实知识结构,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实践教学经验,加大新教学理论学习与分析的力度,使积累经验不断提炼、发展,然后反过来指导实践,形成一种有意识的进行研究的良好习惯;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理论对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提炼、升华,用更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研究过程是教师不断充电的过程,对完善师德人格,提高专业素养,形成终生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4、教师还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点和消积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者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价,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的活动中去,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方法上有所创新。语文课的活动主要方式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看、做、唱等方式,让学生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统统拿来。例如,在春天里,让学生在课堂上走出教室,去观赏校园里的迎春花、桃树,亲自观察它们分别是怎样开花的,色彩如何,形状怎样,这样为学生学习课文铺设了台阶。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唱一唱春天的歌曲《嘀哩、嘀哩》、《小鸟、小鸟》等。又如,在学习《夏夜多美》一文,让学生入情入景演一演,在玩中学,学中玩,体会到了原来助人为乐是最美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自己去吧》一文后,让学生去生活中做一做自己很想做但又没有信心做好的事,体会到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5、语文教学更趋生活化,让生活指导教学,成为生活实用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过于追求知识的传承,过于强调统一、集中,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要革除这些弊端,就必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就是这样更趋生活化,就是这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要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如:在学习《自选商场》一文时,把课堂布置为商场式,学生扮成顾客和售货员,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就是商品,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尽情交流,主动合作,怎么会不思潮涌动呢?而此时的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生的伙伴,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活力四射。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改下的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学生活动区域的局限,生活的积累相对贫乏,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

6、在角色转变中放飞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受益者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手段,教师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角色,怀着一颗平常心,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由过去的“统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知识传授者”“主讲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领者,与学生真诚面对,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环境,真正让学生去自主参与,做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之一。“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能学”,让学生尽量自己去学。而此时的教师主要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新教材大大增加了识字量,在教学中,我就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然后再听听他们的发现,你就会觉得他们的思维是那么另人惊讶,是那么令人兴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文中的生字时,我说这一课的生字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孩子们立刻举手如林,说“闷”“伸”“阵”都是前鼻音;“伸”和“阵”还是翘舌音,翘舌音的还有“潮”“湿”“虫”;又说“伸”“消”“搬”“哗”都是形声字;在识记字形时,有学生说搬东西要用手,所以“搬”有一提手旁;还有学生给“闷”编了个字谜——门把心给关住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给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了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对主动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并有了到生活中去主动识字的愿望,还能纠正商店、路牌上的错别字,这不就又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了一泓微波荡漾的清水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亲历阅读实践,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尽量地给孩子阅读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通课文,自己去读懂课文,让他们会读课文。在书声中,教师已不是主导者、支配者了,而是成了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在书声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多了,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充分的阅读中,学生全心地投入到了优美的语境中,全心地去阅读,引领学生《看电视》,体会到家庭的温情和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走进《两只鸟蛋》,体验到“我”在母亲的启发下,学生的心灵里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会到保护大自然要从我做起。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7

一、真正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我们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是智力的开发者, 是信息的提供者, 是意义的建构者。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 才能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一个成功的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墨守成规, 而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重视教学组织形式, 千方百计建构优良的课堂结构,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

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 是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有效方法, 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结合点, 是教与学的纽带, 是挖掘潜力的金钥匙。所谓兴趣的培养, 就是把教师的客观要求变为学生内在兴趣。所谓兴趣的激发就是把学生已形成的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培养是激发的前提, 激发是对原有兴趣的强化。我们应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善于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水平, 通过各种手段, 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诱发和强化;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要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爱屋及乌;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要丰富课外活动, 巧妙地把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上。

三、留足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提供一个条件, 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设下一个困难, 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创造一个机遇, 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疑惑, 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 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给学生一个权利,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提示, 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 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 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作为一名教师应担负起设计优化教学的重任, 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真理, 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作为一名学生则应在老师的激发和引导下, 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由此发现新的天地, 创造新的情境, 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单项灌输为双向交流的师生合谐的统一关系, 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开创出一种合理而又自然的意境。

四、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载体。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各科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逼真、活泼,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思维。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正确地认识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能化难为易, 变抽象为具体, 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的作用, 把学生领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 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当然,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 我们应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仅仅为求新鲜刺激而利用, 而要摆正它作为教学手段的地位, 让它切实为教学服务。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思维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了教学模式的转变。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学生学习,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新课改强调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呢?笔者结合教学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是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自觉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师教学活动的目标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从注重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学会学习方法,进而完成从注重分数到注重能力的转变。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时,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只是在旁指导。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加深了对化学实验的记忆,教学方式得到彻底的转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角色的转变。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从根本上忘记了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出他们蕴藏在心灵深处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切实转变教学模式。

二、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情景,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的问题情景中,使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化学,这样才能使学习更有效。尤其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对化学的内容充满好奇,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愉悦、轻松地“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

如,在教学酸和碱时,笔者给学生留了一个家庭实验:把一只鸡蛋洗净后,浸在醋酸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放置三天,再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实验后,谈谈你对鸡蛋壳的性质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会发现鸡蛋壳周围产生气泡,慢慢地,鸡蛋壳变软,最后几乎消失。这意外的发现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求知欲大增,一定要解开蛋壳之谜。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化学的神奇,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知识的发现都是化学家通过反复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知识得出的过程,教师可以将教材上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实验,即教师先不宣布实验的结果,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段,因此对化学这门学科也充满了好奇,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将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化学的动力。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综上所述,我们要牢牢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初中化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永瑞.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搞好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工作[J].中学生数理化,2012.

[2]杨德山.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J].教育革新,2006.

[3]林黎丽.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9

摘 要:就语文课堂而言,应该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主体定位、课堂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让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发展革新,达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观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学课本当作工具,用课本来引发对语文知识的探究,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有转变。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设计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改的核心思想,因此课改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古诗词的赏析课程设计就可以先由学生来讲述自己的理解。在把握诗词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可以对诗词的大意、写作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做深入的介绍,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理解去更清晰地领会诗词的意境。

二、课堂问答方式转向由学生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一切思维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例如,在《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讨论过程中,很多学生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有的学生会问:“乌鸦为什么不用吸管来喝水?”有的学生会问:“乌鸦总是上狐狸的当,乌鸦聪明吗?”这些问题或许和课文没有太大联系,但都是经过学生思考而得出的,于是我在课堂上会和学生进一步讨论吸管从哪里能得到,甚至热饮不能用吸管这样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教学《爱如茉莉》时,我把它作文一篇习作例文来讲。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辅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因此,在指导阅读后,我会向学生布置一篇作文。题为《我赞美××》《我爱××》《我爱学校的××》等,这样做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兴趣,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总之,语文课业是一门发放性的学科,所涉及的领域最为宽广。课改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探索和研究新教学方案的机会,语文课堂教学也会在其引导下变成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10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 新课改下新的学习方式

作者/ 赵国强

一、授课背景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8日。

授课班级: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高二(3)班。

授课教师:赵国强。

授课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

《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提高科学素养、在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本节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法、探究法、实验法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

二、案例描述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都有过感冒发高烧的经历吧,当发高烧时,你有什么感觉?可能有些同学有过胃酸的经历,胃酸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发烧时食欲不振,浑身不舒服,胃酸时,胃不舒服,不消化。

师:这是为什么呢?人体细胞内发生着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体温过高胃液过酸都会影响酶活性。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还接触过哪些现象与酶有关呢?

生:加酶洗衣粉和洗洁精(含脂肪酶)包装上,有使用温度范围。

师:嗯!很好,说明温度影响酶活性。那么,哪些因素影响酶活性的发挥呢?引入课题:“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2. 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讨论等形式展开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对探究实验有了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1)提出问题(科学地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最后确定本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①温度是如何影响酶活性的?②pH是如何影响酶活性的?

(2)作出假设(作出科学合理的假设)。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讨论交流后确定的假设是:①温度过高过低会影响酶活性,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②过酸过碱会影响酶活性,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

(3)设计实验。

刚才大家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证明。下面大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①选择教材提供的哪种酶做实验?②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怎样观察或检测因变量?③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你将设定哪几个不同的温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你将设定哪几个不同的pH数值?④经过讨论,形成小组实验方案。

第一个问题:选择唾液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个问题:讨论、交流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自变量是酶作用的温度和pH,因变量是酶活性。但怎样观察或检测因变量?大多数同学感觉不知所措,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

师:我们无法直接检测酶活性,我们是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间接反应不同条件下的酶活性(提醒学生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有麦芽糖产生)。

生: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程度,若温度有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则不变蓝色,若温度有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则变蓝色。淀粉的分解产物中有麦芽糖,而麦芽糖是还原性糖,所以可用菲林试剂检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有无转红色沉淀或砖红色沉淀颜色深浅来判断酶活性。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中,通过观察气泡的多少或用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程度判断过氧化氢酶活性。

第三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设置了0℃、37℃、60℃三个不同温度,pH设置了2、7、12(酸性、中性、碱性)。

第四个问题:各小组讨论、交流结束(教师巡视)。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试验中,有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分别取3支试管,先依次加入等量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碘液,然后将试管放入0℃、37℃、60℃水浴中,反应一段时后,观察现象。

方案二:与方案一不同的是将淀粉溶液放入0℃、37℃、60℃水浴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唾液淀粉酶,其他与方案一相同。

方案三:与方案二不同的是唾液淀粉酶溶液在加入淀粉溶液之前,先放入0℃、37℃、60℃水浴一段时间,其他与方案二相同。

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中,各组方案相同: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将pH调到2、7、12,然后加等量肝脏研磨液(加入前,分别将肝脏研磨液pH调到2、7、12)。

(4)进行实验。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各组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现象明显,在pH为7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pH为2、12的试管中几乎无气泡,说明唾液淀粉酶受pH的影响,过酸过碱会影响酶活性。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方案不同,现象结论不同。方案一,3支试管颜色无明显差别,说明温度对酶活性没影响。方案二,在0℃和60℃两只试管中变蓝色,而37℃试管中无颜色变化,说明酶的作用需要适宜温度,温度过低过高都会影响酶活性。方案三和方案二的实验现象基本相同。

(6)表达与交流。

师:大家想想方案一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生:不正确,实验方案不合理。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加酶后再控制温度已经发生反应了。

师:方案二与方案三哪种方案好呢?大家都用了碘液来检测因变量,想想用碘液检测好还是菲林试剂检测好呢?

生:方案三好。用碘液检测用时短,而用菲林试剂检测用时长,所以我们用碘液检测。

师:是方案三好。保证加酶后不影响原来设定的反应物温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

三、教学反思

1. 提前与实验室管理员协调好,充分准备好实验

课前要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多,时间比较紧,再探究的时间少。

2.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探究学习

探究式学习能否成功开展,关键在于能否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求。本教学案例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发烧”“胃酸”出发,进而引导学生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注意事项,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

时代的发展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实行新课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迫在眉睫,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显得至关重要,对于高中英语来说不仅词汇量增加了,句型和语法也增多了,因此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熟练掌握英语教材,转变英语教学方式是比较重要的。

一、高中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都是以分数为重,他们把取得高分,当成教英语和学英语的主要目的。这个错误观念的存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成为考试的工具。

在传统的应试考试思想下,教学方式中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输的是错误的教学观念,使教学目标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二,在英语教学方面,英语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牢牢抓住了英语中的考试点,使是教学氛围变得枯燥无味。第三,英语教学局限于英语的读写能力,没有同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在学习英语中,很多学生只是会阅读,会书写但是却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二、高中英语转变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1、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明确提出了高中英语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养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随着教学要求不断的提高和课程内容的不断加深,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只有具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

1、重视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让学生从学习西方文化开始。学生只有对西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有了了解以后,才能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唯美,这样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就很容易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西方的文化有个深刻的了解,慢慢的学生就会融入到对西方文化的探究过程中,这种对文化的热爱之情就能转化到对英语知识热爱之情。学生对英语具有了一定的热情之后就会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就会把这种兴趣转变为动力,从而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2、创建情景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情景教学可以使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因此它的教学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景教学,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来。比如,在教学新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举行情境模拟游戏,安排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英语对话表演。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英语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形式各异的竞赛方式推动英语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一些英语竞赛,让学生在参加英语竞赛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英语中的不足,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学生在参加竞赛中可以通过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以此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4、全面提高,远离“哑巴式”英语。在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英语成了“哑巴式”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一些英语听力课和口语课,锻炼自己的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英语的实际语境环境采用面对面的及时沟通对话,用英语讲故事等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思考。

四、结语

新课改的出现对英语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以此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获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莹.对英语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 张静萍.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

[3] 夏忠丽.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创新[J].新课程,2007.

新课改下德育评价方式的转变 篇12

一、从道德知识评价为主到道德行为评价为主

道德教育评价应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在知行统一中评价学生的道德, 缺少了道德实践环节的评价是不完整的。因为, 道德知识的考查只是反映了学生道德知识的记忆水平, 而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导之以行”, 也就是为了引导道德实践。因此,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以主人的身份去听、去看、去做, 闻其声、见其形, 才能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实践不仅满足了学生表层的行为习惯, 也能在学生道德情感、道德良心和心灵世界的建构上起到重要作用, 能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道德需求, 在内心建立一种道德信念。实践体验既是一个道德认知的过程, 更是一个人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 它使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认识道德知识, 通过真实的感受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 缩短了知识传授与反馈的过程。

二、从重视评价结果到重视评价过程

传统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 是对学生的一种结论性评价。新课程理念倡导过程性评价, 重视对学生生活、学习, 以及各项活动过程的评价, 因为中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 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如果一味地按照终结性评价的静态结果对待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 其评价目的肯定达不到, 甚至以偏概全, 影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 有助于推动学生道德的自主发展。比如, 以往班主任在对学生的德育评语中普遍性地出现以下结论性语言:该生团结同学, 勤奋学习, 乐于助人;该生对班集体工作缺乏热情, 学习目的性不强等。这样一锤定音的评语 (结论性评语) 会给学生误导, 有的学生会沾沾自喜沉湎于“好生”, 有的学生则郁郁寡欢沉溺于“品质不良生”。假如代之以“你逐渐学会了与同学交往, 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 也懂得了与他人的合作”“交往”“沟通”“合作”这些都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再比如:“今后如能更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 加强与同学的合作, 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 会有更好的发展。”这既暗指了学生的不足, 又肯定了学生今后进步的可能性, 给学生的发展留下了无限的空间。

三、从目标型评价到激励型评价

目标型评价, 即评价主体事先制定一套对学生德育评价的理想化目标, 然后以此为依据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测量, 符合此目标的即为好生, 不符合的即为“品德欠佳”的学生。这样的评价机制本身就显得呆板, 是为评价而评价, 失去了评价的真正意义。对学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因此, 评价体制必须凸现其激励性。比如可以在班级中设立“星级学生”竞赛表, 粘贴在教室墙上, 对学生中任何一个有积极意义的行为表现或行为表现上有较明显进步的, 都可记上一颗五角星, 这样学生的积极行为可以随时得到肯定的评价。然后每周进行一次小结, 一周下来得到星星数量最多的为“一周之星”, 一学期下来, 星星数量最多者为“五星级学生”, 第二档次的为“四星级学生”, 第三档次为“三星级学生”。各档次的人数可多一些, 力争让全班多数学生都能进入“星级学生”行列。这样做, 给每位学生都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行为表现不好的学生, 只要进步了, 也有机会获“星级学生”的称号。因此对每位学生的激励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这一点已经被实践证明了。

四、从单一型评价到多元型评价

首先, 从德育评价主体来看。以往的德育评价往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评价为评价, 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也会带来评价的主观性、片面性。因此评价主体应尽量宽泛一些, 形成评价合力。例如, 在班级“星级学生”竞赛中, 任何一位学生都可以提出建议, 然后提交全班同学通过即可。这实际上就把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权交给了全班同学和教师, 评价主体也就变得非常宽泛, 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学生对这种德育评价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

其次, 从德育评价手段来看。以往常用的是教师给学生写学期或学年评语;组织各类积极分子的评比, 开表彰大会或通报表彰等。其实评价手段可细化到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任何环节, 教师可抓住某一个细节, 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及时的激励性引导。

再次, 从德育评价内容来看。新课程目标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调的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探究, 学会交流, 学会合作, 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德育评价机制就应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具有现实的导向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十分丰富的, 可包括亲情、友情、责任心、抗挫折能力、创新意识、协作意识、自制意识和能力等, 因此德育评价必须涵盖这些内容, 甚至更加宽泛。

参考文献

[1].刘玉祥.学校德育评价的探索[J].北京教育 (普教版) , 2007 (09) .

[2].张晓莉.发展教育论指导下的德育评价[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9 (S1) .

[3].叶飞, 李会松.德育评价: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J].中国德育, 2006 (06) .

[4].张其志.实施发展性品德评价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评论, 2004 (03) .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快乐的小青蛙》及教学反思下一篇:2006年上半年供电营业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