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 篇1

2000中国电影呈现出整体疲软和局部亢奋的状态,表面上看,不时有一些兴趣热点激起波澜,但艺术散化状态和文化潜流起伏构成创作较为平淡的表现。随着世纪交替的临近,原本应当激动人心的影像世界平铺直叙,艺术话题被市场、进入WTO、降价风潮、评奖**、贺岁片等所遮盖,电影的确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国电影生生不息的艺术传统却依旧潜流般绵延,探究世纪末创作的走向和主题,应该会更好提示我们关注艺术的本质表现,并对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发展前景有启发意义。

一、艺术表现探究

走向百年门槛的中国电影,在大半的时候是流连在艺术和商业的此起彼伏争斗中,也许东方传统无法像好莱坞那样缝合艺术片与商业片的截然界限,商业与低俗的连带关系难以抹去,但随着时代发展,崇尚艺术与贬斥商业的习俗却日渐消退。尽管我们需要呼吁中国电影更加看重市场和大众需求,但中国电影的兴盛史似乎在申说着艺术的支撑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至今所见证明,没有艺术的色彩,中国电影的感召力就无从谈起,正如没有商业和技术的支撑,好莱坞将失去光彩。所以,世纪末的中国电影依旧可以看到艺术的轨迹如何蜿蜒在几近泥泞的路途中。

首先是艺术主题的核心:人性关怀。

在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关于人性意识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见,这固然是商业潮流所左右的`现实,也是中国电影艺术主题偏移于社会宏观教化的影响,这的确是导致中国电影发展难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体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入性表现的浅尝则止,是中国电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艺术难题。中国电影人在有限的尝试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这一关键问题还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现。由此,看到谢飞教授的《益西卓玛》就不由发出感叹。在这部充满奇异边域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样充满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际不是全围绕政治风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欢离合来表现,在已见的东西方关于这块地域表现的电影艺术中,《益西卓玛》的人性主题所蕴涵的魅力是真挚动人的。这部影片的出现破费周折,也说明传统观念对人性表现某种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实际上,在我们的习惯领域中,对人的认识还较多把守着外在行动人的尺度,对情感动因和心理机缘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经验。

于是,黄建新的《说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与深度颇值得探讨的影片。在对人性挖掘与心理拷问方面,该片艺术的表现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据很大比重,它对人性的认知方式是有别于以往的故事电影或较多心理表现色彩的影片。应该说,中国电影的世纪末忧虑其实多半和观众疏离有关,除了大众化时代必然产生的艺术变迁而导致的分流,和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传媒对正经看电影方式的冲击之外,电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层面和粗浅道理的直接说教是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这一套表现规程的观众已然厌倦了俗套。中国电影除非屈从世俗堕入打打杀杀和脱、透、漏式的泥沼,否则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国电影的人文艺术味日渐消失是很值得忧虑的大事,人文电影的天地其实很大,而其要害是对人性和人的内在思想与心理世界的剖析。从这一意义说,《说出你的秘密》是较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脚于一对夫妇因妻子造成车祸后隐匿不说,而导致整体生活世界的微妙变化,特别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复杂心理内涵,丝丝入扣,逼真现实。影片直面人的现实困境--心理灵魂境界,毫不犹豫的以审视自我而拷问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隐秘的个人内心世界的细微之处,揭示了我们常常不敢正视的心理现实。就此而言,显示了创作者对人生探讨的认识深度。影片的揭密不仅在撞人逃逸者是谁的谜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脚在常人面对这道难题时将如何正视的心理谜底上。在夫妻恩爱和怀疑猜忌之间,在良心谴责的道义感和惟恐罹难的恐惧感之间,影片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弱点、本能与人性良知之间的搏斗。着意于生活危难之际人心角逐与

中国电影 篇2

记者:您说过,一部优秀的电影,是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

韩三平: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影没有和中国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相匹配。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一个优秀的民族,如果只会搞工业,不会搞文化,那不是笑话吗?两千多年来的诸子百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何等辉煌,文化底蕴之厚重,在世界各国中是罕见的。所以,对于电影是什么这一点,我一直认为,不要单单把它看成一种娱乐形式或者艺术形式,它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通过电影这种手段,可以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传播文化最快捷、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恐怕就是电影。靠小说、诗歌、音乐、话剧,都可能只是较小范围的传播。把我们那么悠久、丰厚的民族文化拿出去,光一部电影《西游记》,老外们就叹为观止。这种文化传播,就是传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身份,一个民族的文化力量是最能产生深远而持久影响力的。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知道,丧失了自身民族地位的电影产业是很可怜的。二战以后,德国、英国、法国、前苏联的电影都非常发达,但现在的状况都不容乐观,他们那儿的人民基本上都在看美国电影了。本土电影被挤压,民族产业撑不住,肯定是一个产业的悲剧,也一定是一个民族的悲剧,我们一定要在这个高度上去思考中国电影。

记者:中国电影要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

韩三平: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美国电影塑造了这么多银幕英雄,其实向全世界传递了美国的价值观。但我们没有。中国电影要向全世界宣传中国,一定要在中国电影中塑造中国的银幕英雄形象,表现中国当代生活的画卷。我们现在电影中表现的多是历史人物,现实中我们要做努力。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大都是现实中的。我们要塑造中国银幕英雄形象,表现中国当代生活画卷,推广到世界上去,这是中国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为年轻人塑造英雄偶像,像《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这部电影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地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简而言之:在美国,一个人经过努力,成为富翁。又像美国的《阿甘正传》,阿甘智商不高,但凭着一股勇往直前的执著精神,最后获得了成功。英雄形象一定是广义的,美国电影中的英雄都是宣传美国价值观的,是那一种梦想可以在美国实现,士兵能够成为将军,穷人能够成为富翁,美国电影老表现这个主题,因此无形中吸引全世界的人才迅速都往美国跑,为美国发展迅速积累了人才。

这么多年来,美国电影一直在坚持宣传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宣传一个“美国梦”:美国,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但实际并非如此。中国缺这个东西,中国人在银幕上能够成为一种英雄形象,即使有,也是古代的,现代的几乎没有。

记者:中国银幕英雄需要表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韩三平:中国银幕英雄,应该歌颂英雄历史与英雄奋斗,但我们现在很多电影,都是好人没有好报,创作者老是一种历史悲剧观念,光有这个不行。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有多少传奇故事?比如靠10万块钱做成10亿富翁的成功者,但我们老是觉得富翁发家是不光彩的。又如,中国有多少好干部?但我们的电影老是表现贪官。中国年轻人中间,有非常多美好的东西、美好的精神,但我们银幕上老表现吸毒、卖淫。我们要拍一些励志的电影,塑造中国银幕英雄,激励大家向上,面对现实,排除困难,积极面对人生,就能获得成功,这样的人物各个行业领域都有,像阿甘一样。我们一定要给中国观众在电影院中追梦的权力,像《罗马假日》,给观众梦幻色彩,心旷神怡。其实中国银幕有很多英雄形象,《平原枪声》中的李向阳,《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但都是过去的。

我们写抗震救灾,一开始就是灾难带来的苦难,《阿甘正传》这个故事一般,甚至带有纪实色彩,但始终能打动人,表现了主人公顽强的追求精神,追求过好日子,要有钱,怎么才有钱?劳动。中国银幕形象缺这个主题,难怪观众批评:中国银幕不是帝王将相就是王公大臣,就是第三者,就是阴谋。美国电影《爱国者》,讲一个美国哨兵守哨所,塑造了一个美国英雄形象。拍这样的电影,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电影缺这个东西。

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现在一说中国银幕英雄就是古代人物,不全面,我们需要现实中的、表现中国现实画卷与状态的银幕英雄,来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从银幕上了解中国。这就是软实力。通过软实力增强中国国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来向往中国,愿意到中国来看看。通过我们的电影,真实地讲述中国——中国不是到处在贩毒,不是到处都愚昧落后。美国人通过电影就改变了世界观众的观念,美国被塑造成一个非常自由与开放的国度,看银幕形象,把美国拍得非常美好:这是一个能够实现所有愿望的美国、能够在此得到一切的美国。

唯有此,中国电影才能够这么广泛地去影响世界各地,别的艺术形式达不到,比如说,全球观众可以同一天看到《赤壁》《梅兰芳》。其他艺术行吗?

中国电影需要宣传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什么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在中国,只要努力,只要奋斗,就能获得成功。在中国,只要努力,就能实现个人价值。中国能实现这种梦想。但是,中国电影老是不表现这种东西,认为不艺术。其实,客观表现现实,才是最大的真实。如果我们拍北京,老是堆满垃圾,这真实吗?不真实!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变化很多。我的体会很深。以前什么都没有,物质匮乏。但今天一个女孩子面对几十瓶化妆品,犹豫不决,不知选什么好,这就是发展,这就是真实的中国。

记者:您成功地拍出了《建国大业》,又执导了《建党伟业》。您认为,主旋律影片如何生存?

韩三平:现在很多人对主旋律电影抱有成见,但其实主旋律电影,美国也有,甚至充斥着美国银幕,很顽固、很概念地宣传美国的意识形态,但人家电影就是拍得很好看。

中国电影要让观众动情,不能说教式地叫唤出来,而是要拍得艺术,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都被冲击,这是中国主旋律影片唯一的出路。我拍《建国大业》,希望使观众能够进电影院,得到心理上的冲击,情感上的冲击,听觉上的冲击,既完成电影的愉悦消费,又能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但我们现在的电影过于简单化、概念化,这是创作观念的问题。跟我们的制作条件也有关,中国电影的工业手段与科技手段需要加强。现在中影集团建立了怀柔基地,使电影更具表现力冲击力,更能抓住观众。主旋律重点影片一定也要采用高科技制作手段,不能简单拍摄,像《建国大业》就尝试电脑制作,超宽银幕制作。另外,如何营销宣传主旋律电影,也需要努力。以前做得不好,我们要让观众知道这部电影,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吸引明星来演这部《建国大业》,通过宣传让更多观众知道。

中国影评比中国电影好? 篇3

“影评人说中国电影很烂、问题很多,那中国影评比中国电影好吗?”

影评,对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很重要。影评人,大多因对电影有一颗热切之心而开始动笔,期待像法国《电影手册》那批人一样,不但可以发出有价值的、被倾听的声音,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方向。但可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不一定是“进步”)的今天,日益边缘了。他们在不断地批评不争气的中国电影,不吝反复用“烂”这样的词,虽然这种声音很微弱,虽然被大部分的创作者和片方置若罔闻,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电影在整体上的确还很烂,反过来看,中国的影评整体上烂不烂呢?笔者认为,两者是烂得不相上下的。所以,中国影评人的命比纸薄,除了和大环境太差有关,更和他们普遍的“手比鞋低”有关。

展开讨论之前,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影评人,不包括“红包影评人”等水货。不夸张地说,微博上认证为“著名影评人”、“知名影评人”和“影评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水货。他们都不值一提。本文仅仅针对那些自觉在从事“真正影评”写作的,不受营销公司操纵的影评人。这样的人,还是有一大批的,他们的评论遍布一些电影类媒体及综合性媒体的评论板块,还有一些“自媒体”。这说明他们有生存空间,说明受众有这个需求。至于他们的作品抛出后有没有反响,那全看水平了。遗憾的是,中国影评整体上并没有超出中国电影的水平。笔者近日和长期旅居韩国的朝鲜族导演张律聊天,他说韩国电影人都很重视影评,韩国一流的影评人的文章能造成很大影响,可能让导演甚至片方如坐针毡。也经常发生不同观点之间的论战。这些,在中国当下都是没有的,举目四望,太难看到一篇像样的影评。

泛化的来给中国当下的影评分类,大概分为学术性影评、大众影评(通俗易懂但较有章法),以及吐槽性的,大部分所谓知名影评人,特别是网上比较有人气的,仅仅停留在吐槽而已,观点浅薄,文字粗糙,这样的影评,实在难以让人产生什么尊敬,在哗众取宠之余,也谈不上什么真正的价值。而中国的学术性影评,大都观点陈旧行文繁琐,难以卒读。能发表在正经媒体上的大众影评,现在几乎也被“网络影评人”承包,质量难堪。稍稍可看的,可能就是发表在《电影世界》《看电影》《大众电影》等期刊上的影评了,但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从这些表象上可以看到,中国的影评人,可能曾心比天高,但现在大多已经没有“做一个牛B影评人”的追求,在边缘化的处境中自暴自弃了。而那些期刊,很多在日益衰败中丧失了心气,再难以高标准行事。

牛B的影评人是怎样的?首先,影评是文艺评论的—种,所以,影评人是评电影的“文艺评论家”,不是随便什么网络写手、编辑或者资讯帝、资源帝都能叫影评人的。扎实的文艺素养要有,视野要有,深刻的洞察力要有,立场要有,文采要有,严谨的写作态度要有——还有几个“知名影评人”会对自己提这些要求呢?以上的要求,体现到最后,就是能不能在文章里提出独到的观点,能不能帮助影迷了解被主流忽略的作品。而他们,“知名影评人”们,太多只是停留在吐槽层面,或者说一些被别人说过千百遍的话,他们最拿手的就是去“评论”那些已经被公认为经典和杰作的电影,但却没说出任何新鲜的观点或体验,而面对一个非常新、非常独特的、没几个人评过的电影,他们却是失语的。所以,在中国影评人普遍埋怨中国电影没有原创能力的同时,中国影评人的原创能力也是半斤八两。

那么,中国有没有好的影评人?当然有了。就像中国每年有不少好的独立电影,现在那批知名影评人却无视一样,中国那些好的影评人,也一样在主流视野之外,甚至,由于主流视野里的中国影评太差太烂,这些好的影评人已经羞于接受这个身份了。以笔者之见,中国最好的影评人有崔子恩、杜庆春、张亚璇、张献民、王小鲁、卫西谛等。但他们写的越来越少了,却做更有建设性的事去了。而更多有很强电影评论能力的人,做了导演、编剧、电影策划等等。比如贾樟柯,比如王超,比如程耳,真写影评的话,现在那些“知名影评人”没几个是对手吧。上述这些人,都在影评人的“金线”之上,而现在大部分“知名影评人”,恐怕只是在影评人的“底线”之下而已。所以,中国影评界的现状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知名影评人”在“评论”国外经典的时候还可以唬唬人,面对国内的新片,则很难写出什么值得看的。有一种经典借口是说“国产片那么烂,实在没什么好评论的”,但在《白日焰火》《心花路放》《一步之遥》这样有很大评论空间的电影出来后,那些“知名影评人”又贡献什么好影评了吗?具体到《一步之遥》,我看到的最好的影评来自朱白,文章标题是《摆脱脑残粉才是姜文的第一步》。朱白可不是什么“知名影评人”,却在文章里展示了真知灼见,以及文采。相较之下,那些“知名影评人”可谓只是打着“影评人”旗号的电影寄生虫而已,毫无建设性可言。联想到中国影评的“黄金时代”,真是令人感叹今不如昔。想当年,以“电影夜航船”、“后窗看电影”为基地,好的影评是层出不穷的,影评人之间的交锋也是激烈犀利的。最经典的案例是在“后窗看电影”上关于电影《安阳婴儿》的争论,很多笔者心目中的杰出影评人都参与了,跟帖长达百页以上,太多真知灼见在其中。现在,太多“知名影评人”的文章看着费电而已,他们很少追求就一部新人新作写一篇能有反响的文章,彼此之间,也是一团和气。

中国电影翻译现状 篇4

时我国许多优秀影视作品也走出了国门。为了实现不同语种之间的影视欣赏,影视字幕翻译顺水而生。新时期,全世界的影视作品有新的特点,影视字幕翻译如何应对这种新的情况?本文仔细分析近几年我国影视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影响字幕翻译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丰富影视字幕翻译理论,为我国影视作品的国际化铺平道路

2.现代影视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影视充斥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国的影视也推向了世

界各国。这些作品的引进或出口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让全世界人们畅快地欣赏到原作的风采,让观众没有丝毫的文化障碍。但这些高质量的译制片还是夹杂着一些不是太完美的影视作品。这些影视让人不太理解原作的意思,不能准确表达原作的文化内涵。字幕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观众,它仅仅是整个电影工业上的一环,一部影片能够走上银幕与观众见面,有千千万万的工作者为此付出努力和心血,译者有将他们的心血完整还原给观众的责任和义务。影视字幕正在朝娱乐化、归化策略为主、翻译速度加快等趋势发展。

一、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一)词义的理解错误许多影视的翻译会出现词义上的理解错误,这种错误往往是译者自己对影视的理解没有深入,只是凭自己的语言环境或语言能力去翻译。2000年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发行的动作电影《U571》里就有一句话:“All hands forward!”影视字幕翻译成:“全速前进!”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出现这句字幕的时候,那位法国

现代影视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影视充斥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国的影视也推向了世界各国。这些作品的引进或出口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让全世界人们畅快地欣赏到原作的风采,让观众没有丝毫的文化障碍。但这些高质量的译制片还是夹杂着一些不是太完

字幕组(英语:Fansub group):是指将外语影片配上字幕的爱好者团体。是一种诞生于互联网的新事物,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的个人团体组织。字幕组是由爱好者根据个人兴趣所组成的团队[注 1],并且,字幕组是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爱好者们制作字幕只是因为自己对某部作品的喜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兴趣。但是,并不排除有少数字幕组成员,为了个人利益,参与盗版活动。由于美国电视剧在中国流行,现在在中国国内,更为大众(基本上普通网民,他们接触字幕组的机会较多)所熟悉的,一般是指制作美国电视剧字幕的美剧字幕组。因为相比美剧来说,动画字幕组的受众面相对较小。

起源

中国在中国大陆,字幕组的起源是因为随着宽带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很多优秀的电视剧、动画、电影都来自欧美、日韩以及其他国家等地区,而CCTV等有权引进境外节目的影视机构,因国外作品引进的速度非常慢而且数量有限;在国内的电视台须以普通话配音,导致水平降低;广电总局相关的审批手续也非常繁杂,而且对于“不良内容”可能加以删减或禁止引入。加上中国大众的外语水平不高,字幕组由此诞生。最早的字幕组的片源多数是从在海外的人士录制并发布至中国大陆的论坛上。字幕组不仅包括翻译日本动画的字幕组,随着外国片源的增加而逐渐出现电视剧或电影配上字幕的团体,另外部分综艺、游戏节目也被字幕组翻译。

香港随着中国的字幕组的迅速兴起,香港的论坛对翻译的反应亦十分热烈,而且香港有不少学生也参与到字幕组工作中,或自行组成字幕组,或加入中国大陆

[来源请求]的论坛将简体字幕翻译成繁体字幕。

台湾而在台湾,早期政府禁止电视台播放日本影剧,且日本影剧尚未纳入著作权保护的范围,于是便有人在日本侧录节目后翻译上字幕,引进台湾大量拷贝成录像带在录像带店供出租。政府解禁日本影剧的播出后,由于电视台的商业考量,极少在日本播出时同步引进日剧、动画等播放,即使引进播出,会因尺度或版权问题而删减部份片段甚至更换片中的主题曲等[注 2];另外部份高收视率的美国电视系列剧,也不一定有片商引进贩售[注 3],需由爱好者从国外购回后请人翻译并上字幕,也因此有字幕组的产生。不过因为台湾官方基于301条款等国际压力,对于打击盗版侵权的姿态较为积极,字幕组生存空间不如中国大陆广阔。

现状由于P2P软件的盛行,许多字幕组使用BitTorrent之类的P2P软件散播他们所制作的字幕及影片;近年来YouTube兴起,许多字幕组也将影片上传到YouTube。虽然散播影片已经违反各国的著作权法,自行制作翻译字幕也属于著作的衍生作品,需要原作者授权;但因为目前还没有字幕组被控告的案例,因而有字幕组主张自己的活动已经被默认。

发布形式最初的字幕视频均是通过所属论坛内的FTP发布。自从P2P软件的盛行后,许多字幕组为了减轻成本而使用BitTorrent、电骡之类的P2P软件散播他们所制作的字幕及影片;而最近以YouTube为首的在线视频网站兴起,许多字幕组也将影片上传到这些网站去。即使如此,在线网站画质不佳,而且对上传影片有诸多限制,如时间长度(小于30分钟)、大小(不超200MB)等。众多人仍会从论坛中下载品质较高的影片。

虽然散播影片已经违反各国的著作权法,自行制作翻译字幕也属于著作的衍生作品,需要原作者授权;但因为目前还没有字幕组被控告的案例,因而有字幕组主张自己的活动已经被默认。现时有不少字幕组制作外挂字幕以减少犯法的风险。影响由于中国、香港及台湾等地区的人,普遍难以直接接触到外国的流行文化,而部分留学生从国外将视频发布至中文网站上,使之被网民广泛知晓。

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个人制作,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交流研究使用的作品,并不触犯中国现有的版权法律。但是,在网络上

[参 1]公开的传播则构成了对原作品版权的侵犯,有侵权的嫌疑。

2007年12月16日,中国资源门户网站迅雷决定推出动漫资源平台,聚合各字幕组[参 2][参 3]但根据官方页面的留言评论来看,各字幕组都被迅雷冒名使用了[参 4]。媒体关注2007年,由于美剧越狱在中国的流行,终于引起了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等主流媒体的关注。CCTV-4 中文国际频道,曾经在《中国新闻》栏目中,做出过报道(时长约为3分钟 2007年1月新闻报道)[来源请求]。美剧字幕组的负责人,接受了《三联生活周刊》等知名媒体的采访[参 5]。在美国,《纽约时报》也曾经对此做出关注、报道,并且对中国的美剧字幕组负责人也做了采访[参 6]。

分工翻译:翻译字幕文本。(没有原版字幕的需要更高水平的外语专家负责)计时:调校输出影片的时间轴。

3.电影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

上的享受。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在电影的这种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电影对白的翻译就是不可或缺的桥梁。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其中电影字幕更是承载文化因素的载体,字幕译文不仅要充分表现故事情节、情景,还要传递其文化内涵。由于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异的普遍存在,字幕翻译必须面对电影字幕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问题。而字幕翻译因其本身特点和技术性制约,文化因素的传递显得困难重重。在宏观了解字幕翻译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以电影《赤壁(上)》的英文字幕为例,拟在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理论指导下,着重分析跨文化交流环境下电影字幕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传递方法。

中国电影精神艺术论文 篇5

[摘 要] 人们看电影,是源于内心需求和精神渴望。正因为这样,电影最本质的流行元素是其精神性。在中国电影市场之下,我们所能感受的电影精神的元素在日渐消融,一些电影过度追求娱乐至上,搞笑为王,只追求票房收益,只讲刺激眼球;一些电影急功近利,内容肤浅,以恶搞、戏说、低俗、媚俗为噱头。中国电影市场虚浮下,到底是经济磨损了电影,还是市场决定了意识。

[关键词] 精神;中国电影;商品价值;电影市场

电影,是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而生活,在很多时候给予我们浓厚的创作欲望与灵感,但有些时候,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模式化的负担。中国电影从诞生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的发展与演变,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各时期的中国电影都呈现出各自的模样。然而,回望我们所能窥见的中国电影市场,每一年层出不穷的各类国产影片充斥着眼球,各色导演也显露神通般的将某些题材叠来折去,仿佛不折腾个十万八千里就对不起中国的电影市场。可当我们在正视中国电影时,依然需要感叹的是中国电影不应该失去一些精神的东西。看电影,有时就像是在看一个时期、一个社会,甚至于说,更像是能触探到一些人文心态的媒介体,你能从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市场需求、文艺价值,或多或少的,还能感受到社会群体的心态情感。所以说,电影在中国的市场占据的不仅仅是消费空间,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衍射。可惜的是,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更多人看重的却是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不可否定,电影原本就是作为一种生产体系,一次性文化商品的制作,在影片的商业操作系统中,它便要遵从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的操作规则,不能过多地片面地强调主体个人的艺术爱好和追求,相反,倒需要将主体的艺术爱好和追求服从于大众的商业文化的创制规则与要求。然而,这却让我想到了韩小磊先生所提到的当下影视创作中的流俗心态,《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中有这样的描述:“流俗心态在其影视创作中呈现为:作品思想的肤浅、粗俗、僵化和老化;对低下的世俗文化需求的曲意迎合;卖力地图解权力话语符号等。”中国电影市场中,这种流俗心态虽不是整体状貌,却仿佛有了一种时代性的趋势,就像一种潜意识中的蔓延。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电影市场除了票房、经济收益,还需要看重些什么?”

有资料显示,,中国电影总票房26.2亿元,按平均票价30元计算,共计8 700万电影观众。而20世纪80年代初,电影票的平均票价是0.1元,全国每年有297亿观影人次,票房收入近30亿元。20多年的时间里,电影票价上涨300倍,票房却缩水近1/3。北京平均每人每年的观影次数是0.78次,这个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字与美国(平均每人每年5.5次)、韩国(平均每人每年2次)相比,差距实在太大。看电影的人太少,看电影的频率太低,这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一大困境。 而导致看电影的人太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被观众喜爱和接受的国产电影太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认为,中国电影必须走出“原创疲软、形象匮乏、精神溃疡、侵权盗版”四大困境。而我则认为,这些困境最为根本的原因则是:中国的电影市场需要摆脱经济利益营造出的虚浮感,打破票房数值所带来的虚假满足空间,中国电影人应该认真反思自己所创作出的电影作品到底能够给观众带来些什么?如何能够从中国本土找到更为值得借鉴和推崇的电影题材。这样的市场能够孕育的是真正的电影,而非那种片面迎合的视觉影像。观众的价值取向,在某些时候也是中国电影目前状况所造就的,所以说市场、电影、观众群体本身就是相互牵引与制约的。时代在变化,观众与市场的需求同样也在变,面对海外各类电影作品的冲击,如若没有对中国电影的远瞻与开拓,中国的电影市场将会停滞不前,甚至盲从。,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有17部,但是,在超过100亿元的城市票房中,进口影片就占了44.38%的份额。如今,纵观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一些电影过度追求娱乐至上,搞笑为王,只追求票房收益、只讲刺激眼球;一些电影急功近利,内容浮浅,以恶搞、戏说、低俗、媚俗为噱头。试想,中国如此庞大的电影市场,在巨资的轰炸之下,竟然找不到几部让观众侧目的好电影,实在是一种讽刺味极重的幽默。我们不难发现票房雾障之下,中国电影匮乏着:精神。

好莱坞电影有他们的商业精神,欧洲电影具有他们的艺术精神,日本电影具有他们独立的情感精神,香港电影具有地域精神,哪怕是韩国电影都具有他们上进的一种精神。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部电影也都是独立的个体,好莱坞有好莱坞的特色,它似乎更关注人性,它以美国——这样一个全球经济大国的眼光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就像华语电影宣扬民族精神一样。日本电影有日本电影的特色,熟悉日本动漫电影的朋友很容易发现,日本人热衷于宣扬一种坚持,仅从这一点来说,是可贵的。影视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只是彼此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精神”一词可能是我们从小就在学习的一个词汇,也是在各种报道舆论中使用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汇,然而在我们的环境之中仿佛越是见得到、听得多的词,越是最快地被人遗忘!正因为很多人都遗忘了什么是精神,所以我们的社会才渴望和谐,恐怕现在要牵连到的就不仅仅是电影这一个行当,因为大面积的人群忘却了精神,所以才诞生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琳琅满目的精彩的跟不精彩的社会新闻。庸俗本身并不可怕,相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都属此列,可怕的是以庸俗为美,做着庸俗之事业,却大言不惭地辩称高雅,这就成为恶俗。就拿广告而言,广告的终极目的并非宣传品牌,更主要的是构造商品特质和升华品牌精神。电影亦然,即便它仅仅是娱乐产品,快速消费品,也须得拥有些许的精神诉求。一部电影不一定能够百分之百地具有厚重感,但是它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精神,这些特色和精神让电影饱满,有血有肉,让观众能够从多个角度品味出不同的东西。

布努艾尔曾说过:“电影是表现梦、情绪、本能的最好的工具。”一直以来,电影要顺应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其实也是电影的本质使然,并不单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操作。在各门类艺术中,惟有电影能最真实、及时地再现人类现实生活的状貌,能最准确地反馈当下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心理愿望,当代人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存在,电影人的意识与社会职责,让电影理所当然地要关注着社会现实,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人的现状、人的心理及精神的渴求。对大多数人来说,看电影不外乎一个目的:逃避,逃避不完美的现实,逃避缺憾的人生,暂时远离或平淡无奇,或孤独寂寞,或紧张繁忙的生活。逃避分消极和积极两种:沉溺于虚幻的世界的电影属于消极逃避——娱乐,艺术和科幻电影多属于此类;沉浸于一个虚拟现实世界的属于积极逃避。而这个虚拟现实世界又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反映出的,无奈和残酷尽收眼底,沁人心脾,寒彻心扉的现实世界,一种是用艺术的手法再现出的,使观众在感慨现实的无奈和丑陋的同时经历心灵洗礼和精神升华的现实世界。在众多人看来,如同所有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电影的最高境界是能给人以情绪上的感动和思想上的震撼。电影应该在不断的形式变幻中试图宣扬着精神,一种能给人以某种启示和支撑的精神。例如,“执著”是现实中稀缺的众多精神之一。现代社会节奏太快,现阶段的中国变化太多太大,人们有些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慌忙调集所有的精力来应付。他们不敢再执著,因为不做成本收益分析的执著太奢侈。在做人上执著意味着受损失,在感情上执著意味着受伤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在小心翼翼,处心积虑地算计后,似乎也总是不一定能做到收支平衡。那种惶惶不安,如履薄冰的感觉似乎是一种太大的代价,虽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他们下意识里其实希望生活中有一种不变的东西指导和支撑。他们希望自己能忠于一个原则,一种理想,或是一个爱人。无奈生命苦短,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每走出一步,都无法再回头。所以我们不敢执著,生怕在坚持的时候会错过很多。于是我们去电影里过这种执著的生活。

在一个商业化的时代,电影业以商品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追求着速度、规模的膨胀。中国电影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票房新高的同时,也在上演着一幕又一幕这样的荒诞和矛盾——人们已然习惯于以一部电影投入资金的多少、场面是否宏大、有无明星阵容、是否搞笑等作为自己选片的标准。剥去票房神话的外壳,无法掩饰的却是中国电影精神层面体验的不足以及艺术追求的日益堕落。电影把生活中的故事赋予了艺术价值,也再现了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间隙脉络,近的中国电影,无论是大片还是艺术片,都和现实越来越远。中国电影在画面日益精美化的同时,正在失去关注现实的能力。南开大学的周志强教授曾说:“这种景观化的趋势,暗示人们用旅游的方式看电影,不过是看看电影当中的奇异景观,而不关心电影当中的批判精神和文化,这是在市场化之后中国电影可能面临第一次危机。”电影与人的精神生存紧密联系着。人们看电影,是源于内心需求和精神渴望。正因为这样,电影最本质的流行元素是其精神性。失去精神性的影片,不管它多么华丽炫目,它的商业配方多么精到,它都传不开,留不住,只能是一次性的快餐。精神性的东西绝非虚无缥缈,它与食物和空气一样,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我们活着,就会渴求公正平等,生命不管怎么卑微,都需要尊重;就要表达爱心和爱意,需要在施爱中确立自己的存在;就要叩问人性的复杂,从而呼唤那种纯粹单纯的人生;就要观照个体的生存境遇,抒写内心的不平和愤懑,等等,这些精神性诉求,是一切艺术也包括电影生成的动力和源泉。娱乐即使至死,也无法替代这些精神性问题,更何况,当今人们的精神性问题比以往更尖锐,更突出。谢晋导演曾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而纵观当下,那些忙着在影院呼风唤雨的导演里,又有几个能够担负得起对时代的反思呢?其实,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审美和精神,流沙河的诗说得好: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人类文化学表明,文化发展不能脱离人的社会生存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应的思维方式。只有主体在所处的那个待定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中,而不是逃避它、流亡出去或拒绝它,才有可能创造出不同于别国、别民族不同于以往历史的文化,电影作为现代新型文化,更是如此。中国电影人需要清醒地正视现实,尊重现实,深刻地认识现实,才会善于同现实相处,善于在文化逆境中发现电影文化、创造电影文化、保护电影文化。不能忘记的是,电影是艺术,更是一种大众文化,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更是一种创作。但愿中国的电影企业和电影人时刻不忘“精神”二字,真正的双赢是社会责任与道义和电影人基业长青两者之间的双赢,这样的双赢更令人尊重。

[参考文献]

[1] 王海龙.人类学电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 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现状分析 篇6

论文摘要

目前,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是由电影审查委员会依据国务院2001年12月25日颁发的《电影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标准,针对电影的内容进行审查。电影审查委员会被赋予了删减电影片段,以及有权禁止电影上映的权力。相对于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目前国际上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大多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在现行的体质下,对中国电影的内容监督与管理应怎样实行,值得深思。

关键词

中国电影;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制度;电影分级制度;电影审查委员会;禁播;删减。

引言

2012年12月15日晚8点49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教授谢飞在微博发布《呼吁以电影分级制代替电影审查的公开信》,引起了业内人士及广大网民的热议。同时,遭到诟病多年的中国电影审查制再次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电影是否该实行分级制又一次进入了人们讨论的话题。

正文

一、中国电影审查制度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是依据国务院2001年12月25日颁发的《电影管理条例》的标准执行,条例严格规定电影所载有内容,并赋予电影审查委员会删减电影片段的权力,而审查内容的主要对象即是电影思想。思想内容审查包括:不能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不能煽动民族仇恨,不能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不能宣扬迷信和邪教等。

中国电影审核机构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查流程繁琐,由制片单位先行“自审”后,向电影局递交《审查申请书》,经批准后方可请电影审查委员会进行电审会看片,进入审查流程。最终,将根据委员会中多数评为的意见做出影片是否获得通过、修改或禁止上映的决定。制片单位必须在三十天内,针对电影局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正并回复结果,影片经复审后若无问题,即取得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复审未通过需继续修改,知道通过为止。电影审查委员会共由36人组成,成员并非都是国家广电总局的官员,而是来自各行各业。如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电影导演,以及各方面专家等。

目前中国采用的电影审查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质量、艺术性、思想性和避免低级趣味,但是,过多的条框限制,过于人格倾向化的审核标准,缺乏制度化的规范等,造成中国电影面对审核时,往往在艺术性方面大打折扣,这不但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也限制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空间,给中国电影的创作形成了桎梏。

另外,由于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度,许多因为包含一定的政治因素、暴力镜头或其他一些超越《条例》规定的表现手法的优秀影片因为无法通过审核,或因为无法进行修改或删减而最终无法再中国院线上映或甚至直接退出了中国电影市场。

作为一种广受大众喜爱的,具有普世意义和效果的,多年来经久不衰且未来具有广阔前景的艺术形式,电影在中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影行业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展示平台,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广大观众的青睐,发展前景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不应成为阻碍中国电影发展的因素。

二、电影分级制度

电影分级制度指的是某一组织根据一定的原则把片厂的产品按其内容划分成若干级,给每一级规定好允许面对的群众群。它没有国家法律支持,但在行业内部具有约束力。它只对观众起提示的作用,而把选择权交给了观众,由观众实行自我保护。和中国的电影审核制度相比,分级制度在审核资质上不属于国家某一政府机构,其性质是民间的协会组织。分级制度的好处在于可以保护判断能力不完全的未成年人遭受影片中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利的情节和内容。除此以外,电影分级制度还有重要的一点作用,那就是可以不阻碍电影的艺术创作。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电影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分级制度来对该制度进行深入的了解。

1、美国的分级制度

美国的分级是由MPAA(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即“美国电影协会”来制定。该协会把电影分成四级,即:

G级:(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有些镜头可能产生不适感,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特别辅导级,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13岁至17岁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2、日本的分级制度

日本自1976年开始使用电影分级制度,1998年5月1日后共分为4个等级: G:不限年龄。

PG12:未满12岁(小学生以下)建议由成人伴随观赏。R15+:未满15岁(中学生以下)禁止入场。

R18+:未满18岁禁止入场。

3、香港的分级制度

香港的电影分级制度将电影分成4级: I级:适合所有年龄。

II级:儿童不宜(1995年以前)。

IIA级:不适合儿童,建议有家长指导。

IIB级:不适合青少年及儿童,强烈建议家长给予指导。III级:只准18岁及以上人士观看。其中IIA、IIB级是劝告性质,儿童和青少年仍可入场观看;III级电影则严格执行年龄限制。坊间所谓的4级片即是拥有连III级也不能有的镜头的电影,如性器官大特写。

面向中国大陆播出的凤凰卫视电影台也以香港本土的分级制度为依据来给播出的电影分级。

通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分级制度,我们可以了解,国外的电影可以通过这些分级,来最大限度地保留电影的原创和上映。

三、中国电影审查制度何去何从

2012年12月15日晚,北京电影学院导演、教授谢飞在微博发布《呼吁以电影分级制代替电影审查的公开信》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在心中表示,“中国电影业不继续改革是没有前途的,请有关部门及电影界同仁们积极参加讨论。”“以电影分级制来取代行政审查,是我国电影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改革课题。”信的最后,以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的临终之言“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作为结语,引发了大家对中国电影审核机制的思考。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能否向分级制度转变,到现在还存在着巨大争议。然而从目前的状况看,中国电影审核机制要实行分级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现在还无法成行。

首先,从行业自律性来讲,中国的院线和电影制作方还达不到电影行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素养。在实行电影分级制度的市场,大部分电影级别的制定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和强制性,但从业者却能够谨守从业底线,自觉地遵循分级标准,不会跨越级别要求范围放映或制作。而在中国,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从业者并不具备职业操守,如果没有强制性的审查和约定,制作方和院线方很可能唯利是图,造成电影放映和创作的乱象。

其次,电影审查制度受制于我国现有法律,电影管理条例是一个行政法规,其必须要遵循与我国的现行法律,因此电影的审查必须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如遇如与法律相抵触的情节,则势必要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条文加以处理。因此一些含有色情、暴利或政治色彩的影片,在有可能触及我国法律的情形下,将不得不面临删减甚至禁播的命运,而不可能采取电影分级来进入电影市场。下面,让我们看看,在中国电影审查制度下,那些被禁止上映和删减过的较为知名的优秀电影作品:

1990年《表姐,你好嘢!》 1994年《国产凌凌漆》 1997年-《红色角落》、《西藏七年》 2002年《古墓丽影2》 2001年 《少林足球》 2003年 《生命的摇篮》 2005年-《艺伎回忆录》 2005年 《断背山》

2006年 《王的男人》 2007年 《色戒》 2008年 《苹果》 2009年 《黑暗骑士》 2012年 《云图》,删剪达40分钟,包括同性恋情节。2002年 《无间道》,结局与原版本不同。2003年 《大块头有大智慧》(香港原名《大只佬》),一些与轮回有关的台词被改掉。

2007年-《投名状》。

结 论

面对目前广大观众越来越高的观影需求和审美标准,以及愈发成熟理性的观影感受,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已经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掣肘。在电影审查制度和分级制度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影审核机制,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2013年1月13日)《中国电影审查制度》http://baike.baidu.com/view/9946783.htm?fr=aladdin

2、凤凰网娱乐(2012年12月16日),《谢飞发公开信呼吁以电影分级制代替电影审查》

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detail_2012_12/16/20215042_0.shtml 凤凰网

中国电影艺术的自觉 篇7

中国电影常从伦理学观念出发, 主张惩恶扬善规范道德, 把电影当作教育的一种辅助工具, 强调电影是教育民众的工具, 改良社会的利器。郑正秋是早期电影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他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 较多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 提倡“有主义”之影片。早期电影艺术的集大成者《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与当时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背景相融合, 达到指摘时政、批判社会、教化民众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艺界, 电影因革命导师列宁的论断“当它 (电影) 掌握在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者手中时, 它就是教育民众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而备受关注。电影及电影从业者承担了过多政治使命, 并渐渐沦为宣传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在此期间政治对电影艺术干预的标志性事件是毛泽东发动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笔者认为, 作为一部电影, 《武训传》只存在艺术成就的高低问题, 而不存在所谓的“反动宣传”的问题。用政治的标尺去衡量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无异于用天平去称一束鲜花的重量。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 电影从业者战战兢兢、亦步亦趋的拍摄出大量歌颂革命战争、阶级斗争的影片。我们并不否认这些影片中有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但无可置疑的是, 这一时期是基本违背艺术发展的正常规律的, 早期的“电影教育工具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盲目的极端肯定和彻底执行。

由此可知, 80年代之前, 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是以提倡教化功能和宣传政治意识形态为主线的。这便基本抹杀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本真特性和存在意义。照此发展下去, 电影艺术在中国必将渐渐萎缩以至消亡。

1994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文件, 决定自1995年起每年引进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成就”的最新国外影片。“进口大片”登陆中国至今二十几年时间, 诱发了中国电影体制改革、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 它的登陆赋予中国电影一次郑重反思的契机, 引发了电影艺术自觉时代的到来。

在中国, 电影艺术的自觉表现在它开始关注个体生命和个体精神, 而不再将其附庸于某种道德使命或伦理箴戒。如果我们承认电影为独立艺术的话, 那么它作为独立的叙事文体, 也可以同其它艺术一样, 运用电影语言对人生和社会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表达。

作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张艺谋在他第一部借鉴并模仿好莱坞大制作的商业片《英雄》中, 主题和立意仍然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英雄也好, 剑客也罢, 最初刺杀秦王的目的是为了救天下苍生于水火, 最终剑客无名不杀秦王的理由竟然也是使生灵免遭涂炭。在看似十分明显的矛盾和困惑中, 张艺谋解读历史的别样方式是引人深思的。而对于第二部类型雷同的影片《十面埋伏》, 张艺谋说:“实际上, 《十面埋伏》里蕴含着另外一个主题, 就是想用人性做一个对于武林类型的反叛。最后这三个人已经完全抛弃了“侠”所代表的江湖利益和责任, 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进行爱恨的厮杀和争斗。”

李安是一位美籍华裔导演, 他为中国内地所熟知并且对内地电影制作理念影响最大的是两部以中国内地为背景的电影《卧虎藏龙》及《色戒》。《卧虎藏龙》并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惩恶扬善”的武侠电影, 而是一部关于“保儒”与“反儒”的影片。在这部电影中, 李慕白和俞秀莲是保儒派, 罗小虎和玉娇龙是反儒派。片中李慕白、俞秀莲之间“发乎情, 止乎礼”的爱慕与罗小虎、玉娇龙之间随心任性的自由结合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 从这部影片中很难看出导演对于这两派之间的喜恶。李安似乎既赞同李、俞的沉稳大度, 又欣赏罗、玉的自由豪放。笔者认为这部影片的结尾是精华和灵魂所在。李慕白中剑之后对俞秀莲幽幽的吐露真情:“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口气对你说, 我一直深爱着你!”李慕白临死之际的真情吐露令人唏嘘惆怅, 玉娇龙飞身跳落山崖更是令人感慨万千。导演李安用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他对于“保儒”与“反儒”的矛盾与困惑。

而电影《色戒》的公映却无异于在中国内地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公映之初, 各种非议铺天盖地, 更有热血大学生联名上书中央高层, 最终《色戒》的女主角汤唯收到了国家电影总局的禁演令。而争议的中心在于:《色戒》究竟是不是一部汉奸电影?或者说它是不是一部美化汉奸爱情的电影?笔者的答案是:非也。笔者以为, 《色戒》的主旨在于挖掘抗日战争沉重历史背景下的人性。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中, 人们对自己的道路和命运不能控制, 人性埋没。王佳芝是称不上抗日志士的, 她既没有革命理想, 也没有国仇家恨。她只是一介被亲生父亲所抛弃而寄人篱下的软弱女子, 在周围人的推力和压力下被迫加入刺杀易先生的行动。而片中的男主角大汉奸易先生, 在听王佳芝唱《天涯歌女》时, 竟然哭了。易先生可能有过青春的梦想, 然而国破山河碎, 自己也成为自己不想做的汉奸。此时此刻这几滴眼泪, 重现了易先生些许未泯的人性。导演李安选取了不易为常人所接受的题材, 用特殊时代的人性故事表达他对于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

李安生于台湾屏东, 自小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浸染;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 开始近距离接触国外先进的电影理念。李安致力于在电影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而西方文化的一条主线就是关注个体生命和个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 李安在无意识中扛起了中国电影艺术自觉地大旗。

电影艺术自觉于这个时代有其深刻的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换句话说, 对于电影而言, 重要的不是拍摄哪个时代, 而是在哪个时代拍摄。我们知道, 中国文人的自觉和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南北朝时代, 当时政治的动乱和战争的频繁却从客观上逼迫文人自觉远离政治, 从而引发了文学的自觉。如今, 我们也处于各种思想和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 电影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服务于政治或意识形态。电影艺术要合时宜的反应当前人们的思想波动和对于人生及社会的思考, 电影艺术的自觉可谓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摘要:电影艺术在中国发展至今已过百年, 其主题也从早期的惩恶扬善规范道德发展到今天的关注个体生命和个体精神。这说明电影在中国开始进入艺术的自觉时代。而扛起这面艺术自觉大旗的领军人物是美籍华裔导演李安。在各种思想和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 电影艺术的自觉可谓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电影艺术,自觉,张艺谋,李安

参考文献

[1]郦苏元著.《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出版.

[2]陈晓云著.《中国当代电影》.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中国电影大年 篇8

与此同时的欧美电影,也许只有那些大制作才真正值得我们期待。

中国

《断背山》

当威尼斯电影节上,宫崎骏大师宣布金狮大奖是李安的《断背山》时,喧闹的大礼堂霎时安静无声,接踵而来的是掌声如潮。

《断背山》根据美国作家安妮·普劳克丝的短篇小说改编,背景是美国怀俄明州。讲述了两个美国牛仔相爱,却迫于社会压力结婚生子,他们从年轻演到中年,彼此的感情牵扯长达20多年。虽然这次,李安对性的描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致使议论不绝。但我敢说这绝对是一部以情取胜的片子。电影里我们看见的不是一对“同性恋”,而是一对恋人。

也许因为《卧虎藏龙》的存在,《断背山》永远不会成为李安最好的作品,但是它绝对是历史上金狮奖的好作品,也是李安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如果爱》

这是一部用歌舞的方式展现爱情的精彩电影。导演陈可辛用镜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简单却又绚丽的三角恋爱。八十年代的一个北飘女演员孙娜邂逅了从香港到北京学导演的林东见,两人同居。后来孙娜为了成名,离开林东见。十年过后,成名的孙娜作了导演聂文的情人,而十年未见的林东见导演不成却也成为明星,二人重新相遇。巧妙的是导演把戏中的歌舞片和三人的真实生活不谋而合。

一场关于旧情复燃、关于谎言、关于后悔的故事迷离展开。陈可辛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戏里戏外难以分辨的错觉。

本片有可能参加明年奥斯卡的角逐。

《无极》

他讲述东方无极世界中的爱恨情仇,是3000年前之未来。模糊了时代背景,只剩下历史中的人物,张柏芝扮演的王妃、张东健扮演的昆仑奴和刘烨扮演的鬼狼将上演一出关于承诺和背叛、家国与爱情的史诗……自由、爱、命运就是这部电影的主体

陈凯歌导演仿佛在用这部电影向我们传达“无极的世界”这样一个讯息。黑与白的鲜明对比,极具现代性的镜头运用,东方的色彩让影片一边具有它本身的绚烂,一边又时刻直指心灵。

作为2004年最值得期待的一部华语片,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无极》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最大的投资,也是陈凯歌 最具个人风格的史诗巨作。

《长恨歌》

改编自王安忆的同名长篇小说,《长恨歌》激起了关锦鹏导演心中幽深的上海情结。也看出了关导对女人的深刻理解。

20年代的上海,纸醉金迷。王琦瑶这个艳丽的女人因此而生,但她无疑又是悲艳的。她跟了那么多男人,最后一个又一个地离开,只有程先生一直陪在他身边。他的脸总是那么年轻,清透。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上海,他依然守住了青春。

影片里浓艳且华丽的房间布景,主人公精致的旗袍,处处透露着那个年代上海女人的心历路程。

《千里走单骑》

这部等到今年年末才会上映的电影,不知道老谋子又会带来些什么?影片讲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一对日本父子和一名中国姑娘的故事,片中的儿子从事戏曲研究,不幸患上绝症。父亲为了实现儿子的夙愿,带他到中国学戏,日本小伙同一名中国姑娘相遇,两人逃脱黑帮追杀终成眷属。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走上商业片道路的张艺谋不断遭受专业人士的强烈抨击,虽然在丽江开拍的新片名字叫《千里走单骑》,看上去又像是一部武打片,但这回,张艺谋好像下定决心走回老路了。在杜撰了《英雄》《十面埋伏》两个荒唐的故事之后,张艺谋又回归到真实,拍摄了这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千里走单骑》。

《天边一朵云》

蔡明亮再次给我们带来惊讶。可以说这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但又荒唐搞笑的劲爆电影。电影从台湾缺水开始,干渴的城市,像干渴的人,躁动不安。政府鼓励百姓吃西瓜补水,这样男女主人公邂逅了他们的爱情。这是一部大胆的情与色的电影,描述了A片演员李康生的情与世界和爱情。片中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李康生,被导演用镜头展现,胜过语言。

影片最新颖的地方就是5场歌舞场面,引用的是50、60年代的老歌,洪钟的《半个月亮》、《奇妙的约会》,葛兰的《同情心》、姚莉的《爱的开始》、张露的《静心等》,分别勾勒出李康生、陈湘琪和陆弈静的心境,最后片尾曲是白光的《天边一朵云》。

当然影片目前最让外界注意的还是情欲画面,对此蔡明亮再三强调,情欲只是这部电影表象,他希望观众能看到情欲底下,他对爱情、对社会价值扭曲所做的探讨……

欧美

《格林兄弟》

很久很久以前,那对曾写出《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的兄弟俩,如今被搬上银幕。这对给无数孩子童年无限乐趣的兄弟,如今导演却不惜种种丑化。骗局、阴谋、美色在电影里滋生蔓延。这部充满童话视角的片子,影片中不时穿插“灰姑娘”、“小红帽”、“汉斯和格莱泰”等童话人物,用虚幻的情结展现了格林兄弟冒险的故事,可以说,兄弟俩再不是那两个创作童话的作家,而是两个全新的构想出来的角色。

影片讲了一个介乎于现实与魔鬼的大战,兄弟俩是一对游手好闲、靠诈骗为生的骗子。被指派前往被诅咒的魔法森林探险,格林兄弟是否能战胜魔鬼,像其他童话一样留下一个美好的结局呢?

亚洲人登上了美国影坛。

《艺妓回忆录》

今年年底即将上映的由美国人罗伯.马歇尔(Rob Marshall)导演的《艺妓回忆录》采用了全亚洲明星阵容。无疑会在明年的奥斯卡上,成为亮丽的一笔。我们将在国外的电影节上看见越来越多的黄皮肤的身影。

影片制造了几乎真实的日本风情。章子怡、杨紫琼、巩俐用实力派的演技真实再现了日本艺妓的悲喜人生。

日韩

《弓》

又是这个独坐山谷的幽灵大师--金基德。在半年前刚刚完成了电影《空房间》,获得6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熊奖。不到半年,却又不知是突来灵感还是如何,拍摄了《弓》。并达到他以往任何一部电影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爱和占有的命题。少女、老人、青年、大海……金基德是个极端的人,《弓》说的又是一个极端的故事。海上漂浮的船里生活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少女,两人靠用小船把客人接到船上来钓鱼维生。少女是老人十年前收养的,他准备等她满18岁就与她结婚,但船上某日来了一个年轻英俊的游客,少女的心开始反抗……

就像影片结尾的那句字幕——

“弓的伸缩之间蕴含着力量与美丽的声音,我情愿如此活下去,直到生命结束。”

上一篇: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下一篇:(2011)我的作文:我长大了想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