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国内外研究现状
题目 CRM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
三月
I
摘要
客户关系管理是目前国际上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也成为近年来国际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作为一项管理工程,CRM 自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的具体应用中,更夹杂了部分“中国特色”。在CRM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CRM的起源和内涵,再从国内外展开分析CRM现状,最后提出CRM的发展趋势,说明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关键词 CRM;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II
目录
摘要..........................................................................................................II 目录.........................................................................................................III 第1章 CRM理论及其研究......................................................................1
1.1 CRM的概念..................................................................................................1 1.2 CRM的内涵..................................................................................................2
第2章 相关理论.....................................................................................3
2.1 国外研究现状...............................................................................................3 2.2 国内研究现状...............................................................................................4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5
第3章 CRM的发展趋势.......................................................................7
3.1 社交型CRM势不可挡................................................................................7 3.2 基于云的CRM服务将继续获得进一步发展............................................8 3.3 根据客户反馈及时调整流程改进顺序.......................................................8 3.4 CRM将与其它关键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8 3.5 CRM将成为信息的汇聚地..........................................................................9
参考文献.................................................................................................10
III 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1章 CRM理论及其研究
第1章 CRM理论及其研究
1.1 CRM的概念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在美国最早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在1980年初便有所谓的“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即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1985年,巴巴拉•本德•杰克逊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念,使人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90年则演变成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持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Customer care)。1999年,Gartner Group公司最先提出了CRM概念。
对于CRM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不同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都有不同的表述[1]。Gartner Group公司认为CRM是代表增进利益、、收入和客户满意度而设计的企业范围的商业战略。其强调CRM是一种商业战略而不是一套系统。Carlson Marketing Group则认为CRM是通过培养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经销商或客户对该企业更积极的偏爱或爱好,留住他们以此提高企业的业绩的一种营销策略。对此,Hurwitz Group提出CRM的焦点是自动化并改善与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领域的客户关系有关的商业流程。而IBM公司所理解的CRM包括企业识别、挑选、获取、发展和保持客户的整个商业过程。
综合来看,CRM是一个获取、保持和增加可获利客户的方法和过程[2],是是企业利用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客户的整合营销,是“以客户为核心”的企业营销的技术实现和管理的实现。
同时,CRM也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客户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的经营策略,该策略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关CRM软件的支持。企业以追求最大赢利为最终目的,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手段,CRM的应用是立足企业利益的,同时方便了客户,让客户满意。在企业管理中,CRM将首当其冲地应用于各企业的销售、销售组织和服务组织,为企业带来长久增值和竞争力[3]。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1章 CRM理论及其研究
1.2 CRM的内涵
(1)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是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客户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利益是否能够达到最大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有三个重要的关注点:即客户利润率,客户购买的选择标准以及客户细分,也就是根据客户需求特征细分客户,满足客户购买的选择标准,最终实现客户利润率的最大化。
(2)一种现代经营管理理念:CRM主要吸收了“关系营销”、“数据库营销”、“一对一营销”等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通过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来建立长久稳定的客户关系。
(3)集合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CRM主要集成的最新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Internet和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呼叫中心、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CRM相关咨询技术等。CRM主要实现手段是融合了各种IT技术的CRM软件。
(4)企业与客户的一种竞合性博弈[4]: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指出,客户和企企业之间不再是供需矛盾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竞争条件下的合作性博弈,是一种持续型的学习关系。
(5)是一套完整的业务解决方案:成功的CRM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业务解决方案,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和优化商业流程,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2章 相关理论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虽然这些研究还处在十分零散的状态,但也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成果[5]。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是客户关系管理理念萌芽的时期,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理念的探讨。1980年初“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理论被提出,即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到1985年,巴巴拉·本德·杰克逊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念,使人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对CRM的探讨较第一阶段更为深刻。90年代初期,客户关系管理体现为销售力量自动化系统(SFA)、客户服务系统(CSS);1996年发展为集销售、服务于一体化的呼叫中心(call center);代表性的研究有John·J·Sviokla和Benson·P·Shapiro的《寻找客户》和《保持顾客》,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客户忠诚、客户保持、客户价值和客户满意度等。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2年,这一阶段CRM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已经向实用化阶段迈进。1998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CRM开始向ECRM方向发展。这一阶段,各组织、公司等相继推出他们的CRM理念。Gartner Group、Carlson Marketing Group、Hurwitz Group等积极推出他们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IBM、Oracle等公司也相继推出CRM系统。这一时期的CRM研究侧重实务研究,研究重点也变成CRM的企业实施策略以及CRM系统分析性功能研究。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CRM的研究处于平稳阶段,各项研究继续向深入开展。客户价值与公司绩效、公司价值的相关性得到实证(Teck-YoungEng,2004;D.R.Lehmann & J.A.Stuart,2004);人工智能技术被引入到客户价值的评价应用中去(H.W.Shin & S.Y.Sohn,2003);客户终生价值也有了新的进展,并应用到重点客户的筛选和企业资源分配上。
对于CRM的应用,CRM 自提出之后,其市场就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国外比较成熟的CRM软件产品主要有SAP 公司的My SAP CRM,Siebel 公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2章 相关理论
司的Siebel System,Oracle 公司的Oracle CRM,微软公司的 Microsoft CRM 等软件产品。
国外CRM 软件的优势主要体现为:(1)国外CRM软件起步较早,完整性和成熟性高,开发了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2)国外CRM 软件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其设计思路蕴涵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3)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这些CRM软件,并且与ERP系统和SCM系统集成,使得国外CRM系统的应用优势更加突出;(4)国外CRM软件对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支持不遗余力,使得其易用性大大加强。
国外凭借CRM起步早,在研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实施经验,软件较为成熟,稳定性高,功能模块健全。当然,国外的CRM软件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不过这些不足并不影响CRM的发展。
2.2 国内研究现状
客户关系生命周期描述了客户关系从一种状态(或一个阶段)向另一种状态(或另一个阶段)运动的总体特征。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理论是从动态角度研究客户关系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国内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徐忠海等人[6]将客户生命周期分为三个核心阶段,即客户关系的建立、客户关系的的维系和客户关系的恢复,而每个核心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具体阶段。陈明亮等人[3]提出了一个四阶段模型,将客户生命周期划分为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退化期四个阶段。
有关客户价值的研究也是目前国内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健康等人[7]提出了一个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模型,并且对该价值链模型的基本环节和支持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分析。齐佳音等人[8]提出了一种种评价客户一企业价值(客户流向企业的价值)的充分价值评价体系,不仅能充分地反映客户在现在和将来所能带给企业的利润的净现值,还强调了销售量与客户带给企业发展潜力的贡献两项指标的重要性。刘英姿等人[9]构建了一个将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联系起来的价值链模型,表明了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之间联系与互动的过程,企业必须从客户视角来分析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结合客户需求的状况,通过更经济、更有效的方法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增大客户感知价值,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进而提升企业的客户价值。
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CRM市场日趋成熟,而大型企业的CRM市场已经饱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2章 相关理论
和。CRM在我国的市场体系并不完善,我国企业大多还处于CRM的教育和培育阶段。无论从产品、区域、行业,还是销售来看,整个市场都还不健全。不过CRM也逐渐被国内企业熟知并应用,较早实施CRM的企业主要集中于银行、电信、保险、航空等行业,此外主要是一些大型高科技企业。面对国外著名厂商的大量进入,国内软件公司也积极投入到CRM软件的开发当中。继北京联成互动第一家发布中小企业CRM软件产品后,相继有用友、中圣、金蝶等一批软件公司发布了自己的CRM产品[10]。
学术界对于CRM的研究,近几年来也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和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等方向。邹鹏等[11]基于决策树方法给出了一个客客户利润贡献度的评价模型。张酷等人[12]用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重决策树组合分类方法来进行客户获取分析。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商务的结合问题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客户关系管理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Forrester研究所把基于Internet平台和电子商务战略下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称作“eCRM”。他们认为,eCRM是一个把跨通信渠道、跨事务功能和跨用户的客户关系统一在一起的网络中心方法。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非接触经济”,交易双方越是“非接触”,客户关系管理就越显得重要。而且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客户不再以地理位置为界限,客户数量远大于传统商务模式下的规模。电子商务模式下,空前的客户规模和即时对客户行为做出反应。这一切要求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有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支持。
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架构中承担着关键角色,客户关系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导致企业电子商务实践的成败。Bryan Bergeron认为,网络能够和企业的业务流程整合到其他接触点无法达到的程度。他认为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商务整合可以实现快捷性、廉价性、普及性、可塑性、自动记录、低边际成本、个性化等优势。R.H.Terdeman和Mark Sweiger等人认为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电子商务与数据仓库是密不可分的,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缺少数据仓库支持的客户关系管理难以取得成功,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的融合问题 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2章 相关理论
实施CRM的基础就是客户数据,数据仓库是目前国际上解决此项问题的比较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在CRM中,数据仓库的目标就是决策支持,数据仓库技术在改善交易系统数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Chris Todman认为,采用个性化的销售方法,必须尽可能了解有关客户详情和行为的信息,而只有通过提取、转换、装载(ETL)等程序建立起来的以CRM为中心的数据仓库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随着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了大量的客户数据,当这些数据的规模成为“海量”数据时,数据挖掘技术在CRM中的应用就成为必然。数据挖掘就是从庞大的客户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尚不为人知的趋势或模式,从而使企业能更好地进行客户关系管理。Alex Berson等人提出,数据挖掘能帮助销售人员更准确的定位销售活动,并使活动紧密结合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愿望和状态。数据挖掘软件能自动地从庞大的数据堆中找出好的预测客户购买行为的模式。Michael J.A.Berry和Gordon S.Linoff认为。在客户关系管理中,数据挖掘正起着导向作用,只有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大企业才能将客户数据库的大量数据转变成描述顾客特征的一些图像。
(3)客户关系管理与ERP的集成问题
随着CRM理论的逐渐成熟及在商业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关于CRM与ERP(企业资源规划)的集成问题的相关研究也引起人们的关注。CRM注重改进企业和客户关系,ERP注重企业的内部作业流程,二者的结合将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CRM诞生之前,很多北美大中型企业已实施了ERP,而且正是在独立依靠ERP已无法取得独特竞争优势的大背景下,CRM才在这些国家盛行起业。Alex Berson等人认为,CRM与ERP的相互渗透十分重要,任何资源分配最终都将成为重要的约束条件融入CRM系统。进而优化客户的利润。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Yankee Group指出,尽管CRM与ERP通过不同途径去实现客户的价值,但能把企业前台管理与后台管理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公司将最终取得成功。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3章 CRM的发展趋势
第3章 CRM的发展趋势
3.1 社交型CRM势不可挡
CRM在企业的应用是可以将各种业务流程、人员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并保持让客户满意这一目标。不过,长久以来CRM都无法达成这个理想的目标,原因在于用户与企业的联系仅靠功利性异常强烈的消费所维系,同时以企业为中心向群体消费者扩散的单向关系维护手段绝难取得优秀的效果。
社会化网络的诞生恰恰可以帮助企业达到目标。社会化网络的关系管理模式和交互方式与CRM的客户管理方法可以无缝对接,社会化网络带给CRM最直接的变化包括:化主动为被动、柔化直接销售、关系建立更为可控和可靠、效果指标可考量。
随着Twitter和Facebook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社交型CRM已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趋势。从理论上说,准确把握社交网络的脉搏可以促进变革,提高客户忠诚度,并刺激销售,提高服务质量。社交网站为面向客户人员提供了快速收集这类数据的能力。而今,将CRM与社交网络相互连接,形成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客户反馈、员工合作等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新突破。
早在2009年,甲骨文公司就已经将目光转向了社交网络所提供的巨大商业潜力,在其推出的Siebel CRM On Demand产品中融入了SNS功能,该产品的其中一个特性就是将来自内部系统的销售订单数据与外部信息混合在一起,来帮助预测销售机会;另外一种特性则是模仿Facebook网站的功能,使销售人员可以创建和加入群。
而在国内,首家企业云计算厂商八百客也首次正式提出云计算2.0和CRM2.0的概念,他们宣称将迅速完成OA和CRM的进化论。基于云计算2.0技术平台,乐8将企业社交网络概念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实现企业内部员工间高效、透明、便捷的沟通与协作。乐8颠覆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扭转了员工的工作状态,它能够真正帮助管理者享受到“云”端管理的乐趣。可见,随着网络的普及,技术的发展,社交型CRM的发展浪潮即将到来,未来5年无疑会成为“社交型CRM”年,而利用这种新型CRM系统为企业建立并维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3章 CRM的发展趋势
护客户关系,无疑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3.2 基于云的CRM服务将继续获得进一步发展
传统的CRM其实就是员工在公司内部讨论分析用户的相关信息,然而真正的有价值的用户信息还是存在于公司的外部。用户自己的行为活动以及相关社交网络信息将最能反映用户的兴趣以及需求,掌握住这部分信息将对企业做好CRM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云的应用程序非常适合收集这些信息,并且能够将它们转化为有用的情报。
基于云的CRM是通过Internet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CRM应用程序。CRM可以在不提高市场预算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商机增长数量;减少业务员工作量,规范销售工作流程,解决效果过程中的撞单、忘单等现象;缩短客户服务解决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定期维护核心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
3.3 根据客户反馈及时调整流程改进顺序
CRM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提倡“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并没有针对客户的反馈做好改进工作。客户的反馈真正的体现了用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应该重视用户的反馈信息。不过,根据近来CRM的发展来看,企业将会逐渐尝试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流程改良顺序,协助办公室中的员工们更好地了解现场客户的需求。如果能够以调查结果、客户访问、社交情感数据等形式向公司中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客户反馈,那么这将可以更好地帮助员工理解他们的决策对客户所产生的影响。
3.4 CRM将与其它关键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
NetSuite产品营销高级总监Paul Turner称,客户希望CRM能够与ERP、电子商务和专业服务自动化应用完美契合在一起,以获得集成度更强、运作效率更高的业务流程体系。公司希望拥有综合性的LTC(Lead to cash 从线索到回款的合同周期管理)流程、一个完整的客户审查、更加全面的跨部门报告。同时,厂商将验证并修改他们的解决方案以满足这一需求。
CRM与其它关键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将是一大趋势,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将会存在诸多的困难,决策者必须提防那些各自独立发展并在后期被硬性整合在一起的应用,从而实现整合利益的最大化。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第3章 CRM的发展趋势
3.5 CRM将成为信息的汇聚地
根据之前的介绍,我们知道社区型CRM在近几年将会大放光彩。随着企业与客户之间互动方式的持续增多,CRM系统将在构建坚实合作关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社区化的运用,必然带来的后果就是信息的大量汇聚,CRM将会成为信息的汇聚地。能够有效使用CRM这一点趋势的公司将从中获得优势,他们能够将所有原本松散的环节汇聚在一起,并与每位客户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通过将客户数据集中化,公司还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浙江工商大学课程考试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群文阅读是最近两年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最早,是2007年,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听了这样一堂阅读课,老师们有很大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如果放到我们的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有的老师认为,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而且很多老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于是,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掀起了高潮。
首先,在台湾地区,众多学者走在了研究的先列。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吴敏老师认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透过阅读教科书来学习,然而,为了拓展知识、学习者必须超越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要能发挥最大功效,学生必须整合众多文本里的细小信息,建构出较直观的图像。进行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时,学生连结他们从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跟补充读物里的“新”信息。在连结的过程中,他们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并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的学习历程;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先前学科知识里的错误概念,或发展有关社会议题的批判思考,发展阅读策略本身。因此,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从阅读中学习的关键能力。” 赵镜中先生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对其中的“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赵镜中指出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2.关于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策略的研究
内地教育先进地区也开始了对群文阅读的研究,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比如,很多学者研究得出了很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议题:同一主题、同一写作手法、同一作者等等。
重庆市武隆县实验中学校的冉启均老师在《运用群文阅读理念指导初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一文中提出:结合群文阅读这一先进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首先是指导学生选择好阅读内容。其次加强阅读方法指导。为了更好的落实课外阅读,还应加强检查督促。群文阅读下开展的课外阅读,一般都是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的,但学生阅读效果如何,老师还应加强检查和督促。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中学的肖峰老师在《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一文中指出:
(1)通过阅读式预习,实现有用信息的准确提炼,促进阅读主体意识的增强;(2)对课外阅读收获积极交流,存精神与语言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3)抓准课文各项拓展点,在资源整合中促进有效阅读的实现。
河南省荥阳市第三小学的张振敏和马飞燕老师也在《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结合的策略》一文中提出了策略如下:
1、构建教学模式,实施阅读计划;
2、推荐合适书籍,培养阅读兴趣;
3、把握学段特点,找准阅读方法;
4、搭建展示舞台,提升阅读能力。
泵站是解决洪涝灾难、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当今三大水资源问题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它们承担着区域性的防洪、除涝、浇灌、调水和供水的重任,主要用于农田排灌、城市给排水以及跨流域调水等。泵站与其它水利建筑物不同,它无需修建挡水和引水建筑物,对资源和环境无影响,受水源、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较小,且具有投资省、成本低、工期短、见效快、灵活机动等优点。许多国家把泵站工程建设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尤其是荷兰、日本、原苏联和美国等国家,他们的发展速度较快,技术更先进,治理更完善,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荷兰目前已建成的大型泵站有600多座,安装口径1.2m以上的大型水泵机组2400多台(荷兰泵的转速高,其口径1.2m相当于我国口径1.8m以上的大泵),其泵站的数量和大泵的台数都是我国泵站数量的三倍以上。
目前,日本由国家投资兴建的水库、水渠、水闸、泵站等骨干水利设施共1443项,灌排水渠总长17810km。全国共有7400个土地改良区,控制面积340万m2。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ISO/IEC对EB的定义:电子商务(EB)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内容与需求交换的一种术语。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其他通信方式增进国际贸易的职能。
电子商务中的Commerce一词一般只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易,现在许多专家认为EC显得比较狭义,现在一般用Business代替Commerce一词,因为现在的电子商务里面还包括了客户服务,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以及对组织内的电子化交易的管理。
二、电子商务模型的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就开始应用依赖,电子商务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各时期研究重点也不断变化。近年来,理论研究领域专家提出了主要的几种电子商务模型:
(1)Nagi&Wat模型。香港理工大学E.W.T.Ngai和F.K.T.Wat两名学者归纳而正当额一个理论模型。Nagi&Wat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技术问题,应用问题,保障和支持问题研究四大领域。技术层面有安全、技术、支持系统等;应用层面包括网上支付系统、网上金融、零售、拍卖、教育和培训、市场营销和广告等;保障和支持层面宝库税收、法律、隐私、等公共政策和企业战略等。
(2)Kaufman&wden模型。模型是明尼苏达大学Carlson管理学院 的Robert J.Kaufman及EricA.Walden两名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Kaufman& Walden模型由存在互动关系的技术、市场、产品、商务流程及微观经济等五大模块组成。技术层面是最基本层面,是企业改造和创造产品以及消费者享受便捷服务的基础;随着产品的更新和商务流程的改造,网络环境下的市场更趋灵活竞争力也更大,会推动企业、劳动力、政府等微观经济层面的变革。
(3)Urbaczewski et a1.模型。模型由Urbaczewski,Jessup和Wheeler 三人提出。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组织层面、经济层面、技术层面和其他研究等四个层面。组织层面包括电子商务概况、扩散、接受程度及应用等问题;经济层面包括了从产业结构、市场监管,电子市场中介、信息成本等问题;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智能代理技术、数据整合技术、安全技术、交易结算技术等;社会问题研究、行为研究及法律问题归为其他一类。
(4)Turban.eta1.模型。模型是E.Turban, D.King, J.Lee和D.Viehland等四人于2004年得出的。模型由三个层面、一个铺垫和一个中心组成。其核心是电子商务战略:应用战略和评价等内容;铺垫是电子商务概况,由电子商务影响、扩散及区域性发展组成;三个层面中技术层面相对比较简单。由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支付、内容管理及网站开发等组成;社会与环境层面涵盖电子政务、网上教育、法律、道德及社会影响等;市场与经济层面包括电子市场概况、B2C 市场、B2B 市场及以网上拍卖为代表的C2C 等四类。
(5)Choi三维理解模型。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 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乔伊(Choi)教授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联合提出了电子商务的三维理解模型,该模型主要从市场主体、产品形式、交易过程三方面的虚拟程度进行了分类。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由虚拟产品、虚拟主体、虚拟过程构成的部分。
三、电子商务的新兴发展模式 电子商务的模式研究一直是研究热门之一。常见的分类有:企业—企业(B2B)、企业—消费者(B2C)、消费者—企业(C2B)和消费者—消费者(C2C)模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新兴的细化的电子商务模式。
(1)亚马逊商业模式。其主要特色为:尽快形成规模、以顾客为中心、横向开拓和垂直挖潜。
具体表现为:亚马逊网站可以帮助读者在几秒钟内从大量的图书库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建立了顾客电子邮箱数据库:公司可以通过跟踪读者的选择,记录下他们关注的图书,新书出版时,就可以立刻通知他们。建立顾客服务部:全职顾客服务代表负责处理与用户有关的小事情。
(2)电子港湾商业模式。电子港湾充当一个拍卖中介,没有存货,现在一般使用也不对拍卖之后的物品享有所有权,更不介入买卖双方的资金转移。电子港湾对自己的中介服务是要收费的,收费标准也十分复杂。另外,电子港湾也按照顾客要求,对特定交易的物品收取服务费。电子港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电子港湾鼓励所有的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填写在线反馈表,所有这些反馈都公开在网站上。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记录来评价自己的交易客户。
(3)网上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网上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是指直接提供产品服务的企业,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将Internet作为新兴的销售渠道实现企业间的交易。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作为提供产品服务者,通过建立网上直销电子商务站点可以为其顾客提供网上直 销渠道;另一方面作为产品服务的使用者,它从供应商建立的网上直 销电子商务站点中进行直接购买。这两种方式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 其实企业要积极面对的是如何通过网上直销渠道实现与客户之间的网上交易。网上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Internet 代替传统的中间商,如零售商和批发商。
(4)网上中介型企业间电子商务。网上中介型企业间电子商务是 指企业利用第三方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与客户或者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它与直销型企业间电子商务根本区别在于,直销型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是由参与交易的一方提供,一般是产品服务的销售方;而中介型则是交易双方都参与由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平台进行交易,交易过程中交纳一定佣金费用即可。网上中介型方式一般适合于中小型企业,或者大企业建设自己电子商务站点不合算的情况下才采用的方式。
四、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较多,现在研究较多的新兴领域主要有:电子政务、旅游电子商务、制造业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现在已经有人提出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概念。
(1)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让公众和机构更好的得到政府信息和服务,以及向公众、合作伙伴、供应商、公共机构工作人员提供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应用的主要类型有:
①政府对公众: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让公众在家里就可以和政府交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提出问题并得到回答。例如:电子化选举,电子福利发放,电子公告等。
②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主要包括电子采购和电子拍卖。
③政府对政府:包括了政府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所有活动。
④政府对雇员:政府象私人组织一样向自己的雇员提供各类电子服务。(2)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电子商务概念最初由Ravi Kalakota(1993)提出的。旅游子商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John Hagel, 1997)。善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应包括以下功能:信息查询服务、在线预定服务、客户服务、代理人服务、电子地图、网上导游等。
(3)制造业电子商务
制造业电子商务就是在制造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电子化的业务流程,建立一条“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完整的电子化业务链,精简传统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环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赢利空间、提高经营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从单一的网上营销转向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品牌宣传、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制造业竞争从产品性能竞争转向配送能力、营销模式、人力资本、供应链等的竞争。
(4)移动电子商务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由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作为主干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体系。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熟,拥有移动通信设备的人越来越多,移动商务将很快得到认可,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询信息,购买产品,预定服务等。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的特点:安全性、冗余度、服务及时性、灵活性、公认标准、处理特殊事件能力。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领域:基于位置的服务、移动交易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
五、我国现在电子商务研究和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变化,已经有许多的企业加入到B2C大军中,人们已经发现电子商务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将电子商务应用到自己的行业领域从而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未来零售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门店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科技,营销手段的多重竞争。如何用好电子商务这张牌,无意识摆在现如今企业面前的问题。
① 建设B2C网站是否把客户作为目标受众是每个企业要解决好和深入理解的问题。② 企业为什么需要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电子商务这种模式是要宣传企业,降低成本,扩展平台,但很多企业只是没有更深的领悟到这些,以及电子商务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从而表现在企业的B2C网站上会发现,深入的应用、扩展的应用以及整合的应用很少甚至没有。在这方面,中国的企业同国外的沃尔玛、IBM等企业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③ 电子商务的核心,电子上午的核心是用户体验,好的电子商务网站能让用户如行云流水般流畅。④ 电子商务的基石就是诚信,这在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⑤ 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及流失。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人员,系统分析人员以及程序设定人员,而这些人才正是现如今我国较为缺乏的。⑥ 电子商务的体系构建速度不理想,虽然我国现如今的滇西商务体系发展日趋完善,但对于跨行业,跨领域,跨区之间的电子金融支付体系人不够理想,这在根本上阻碍了对电子支付体系依赖性很高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⑦ 电子商务模式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需要完善。
六、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1)社会性网络服务(SNS)
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NetworkingServices),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WEB应用服务。只有形成了社会关系的用户才是稳定的用户,正是看到这一点,各个电子商务网站纷纷推出相关产品以抢占市场,如淘宝网推出的淘江湖等等。
(2)数字化三维处理
一直以来,电子商务就有一个发展目标:让体验接近现实。现在随着三维技术的成熟,已经有一些国外的网上服装销售商对衣服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处理,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 “可供试穿”的数字衣服顾客可以在几分钟内,从数万件衣服中依据自 身数据筛选出合身的衣服进行试穿,从而大大方便了顾客。
(3)概念一致性(FrederickBrooks)在电子商务的系统设计中,概念完整性应该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也就是说为了反映一系列连贯的设计思路,宁可省略一些不规则的特性和改进,同时,不提倡独立和无法整合的系统, 哪怕它们其实包含着许多很好的设计。好的系统设计需要设计的一致性和概念上的完整性。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正在以概念一致性为标准重塑自己的企业。事实上,不易整合的东西对企业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4)将电子商务同Web数据挖掘结合起来。通过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发现潜在的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化、个性化的服务,聚类客户,改善站点的设计。下图是一个基于Web挖掘的电子商务模型。
(5)现如今,随着SaaS软件服务模式的出现,软件纷纷 登录互联网,延长了电子商务的链条,形成了当下最新的“全程电子商务”概念模式,在现如今互联网洗洗碎片化以及云计算技术愈发成熟,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出现,i-Commerce(individual Commerce)顺势而出,电子商务摆脱传统销售模式生搬上互联网的现状,以主动、互动、用户关怀等多角度与用户进行深层次沟通。其中以IZP科技集团提出的 ICE最具有代表性。
(6)在电子商务如今遇到发展瓶颈的情况下,一种在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始发展起来,它能有效地解决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并提供全新的机遇,下图是基于云计算的全程电子商务的构建模型
七、国外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研究
由于国外的电子商务发展比我国快了很多所以他们对于安全的要求也就更高,现在的电子商务对于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集中在信息的机密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不可抵赖性等方面。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安全模型如下:
现在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主要有:(1)加密技术(2)认证技术
这里面又包括: ①数字签名 ②数字时间戳 ③数字证书
④CA安全认证忠心
(3)黑客防范技术,这其中又包括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
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现在主要有
(1)SSL协议
(2)SET协议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农业,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此外,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一些国家也开始了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1][1][5][4]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试验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菲律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鼓励高等大学及研究机构将生态农业研究成果推广到广大农村,并通过在资金、技术、种苗、销售价格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激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极大地促进了菲律宾生态农业发展。目前,菲律宾已经拥有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既有中型生态农场,也有小规模的家庭生态农场。其中,位于菲律宾马尼拉附近的玛雅农场是国际上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该农场合理的利用资源,使生物物质得到循环利用,生产过程符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均衡发展。
以色列的生态农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在1970-1979年的9年中,以色列的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农产品在五年内增产两倍,而参加农业的生产者同期却减少20%。其农业的发展能取得成功,究其原因:一是因地制宜的发展,特别强调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水,把不利自然条件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二是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配合,努力做到了农业发展以科学为基础;三是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以色列特别重视生产的计划性,努力控制过剩生产,为此,成立了全国性的管理委员会.统一计划安排整个农业生产,取得了很高的效率。[6]此外,如日本、泰国、巴西等许多国家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方面也都得到了较快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规模逐年增加,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末,世界生态农业面积达2300万公顷,其中,以澳大利亚的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1050万公顷,其次是阿根廷和意大利,分别有3l9.2万公顷和123万公顷;而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公顷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公顷,日本占5000 公顷,以色列和中国各约4000公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澳大利亚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的增长速度为60%,2003年的有机食品销售额达1亿澳元,德国仅在2005年的生态食品销售额为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约占全部食品市场销售额的3%,占整个欧盟的30%。[7]
二、国内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人口剧增等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农业的发展既面临自然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污染的挑战,又面临着如何满足日益增加的农产品需求和使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挑战,因此,中国农业必须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生态农业作为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发展历程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可分为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叶谦吉等学者专家的积极倡导下,中国开始了生态农业实践试验和理论研究,指出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农业。1980年,中国在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正式使用了“生态农业”这一名词,并首次提出走生态农业之路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1982年,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正式向主管部门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并组织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同年11月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率先在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建立生态农业试点,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全面、系统、定量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阶段。1984年初,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64号文),明确要求“要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6][9][8]在此期间,许多专家学者对生态农业理论进行了研究总结,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马世俊、李松华等提出“将生态工程应用于农业建设中,形成农业的生态工程”的观点,并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副渔以及加工等的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系统”。[10]此阶段对中国农业系统中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设计与效益评估等方面对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全面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
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突出标志是全国性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开展。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选择了51个县作为国家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进行试点,经过5年的实践成效显著,至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1.9%,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0.5%,大大高于试点前的水平;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大大好转,森林覆盖率、废气净化率、秸秆还田率等均得到提高。实践表明,生态农业有效地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统一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其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行之有效的,2000年初,国家又选择了50个县作为国家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11]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试点规模由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镇到生态农业县,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试验中得以迅速发展,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赞誉。截止2002年,北京大兴区留民营生态农场、浙江萧山市山一村、江苏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安徽阜阳市颍上县
【crm国内外研究现状】推荐阅读:
网球国内外研究现状05-26
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05-2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10-18
往来账款国内外现状06-02
国内外研发效率现状12-05
内部审计国内外现状06-23
国内外消失模铸造现状07-25
品牌国内外研究07-05
对国内外空调系统现状的分析05-30
源品汇整理:国内外食品追溯系统现状对比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