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葡萄沟教案设计

2025-04-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1.葡萄沟教案设计(精选10篇)

11.葡萄沟教案设计 篇1

优 质 课 教 学

设 计

年 级: 二 年 级 科 目: 语 文 课 题: 葡 萄 沟 参赛教师: 陈 永 艳

2017年10 月18 日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好(hào)、分(fè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好(hào)、分(fèn)。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酸又甜。打一水果()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葡萄的课文。

3、板书课题:葡萄沟。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录音范读,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读准字词,读好难句、长句;

(2)标出自然段;

(3)碰到有生字的词语要多读几遍,并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可以轻轻用铅笔画个问号。

(三)学习生词,读通课文

1、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2、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棚、城”是后鼻音。“收”是前鼻音,“产”是翘舌音。

疆:左边是“”,右边是“”,可用“部件组合法”记忆。

葡萄:两个字单读都读第二声,两个字连用时,“萄”可读轻点。

“坡、份、棚、收、利、起、梯、客、城”几个生字,可用熟生加偏旁和部件组合法识记。让学生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3、课文中有三个多音字:好客(hào),水分(fèn),钉(dìng)着。让学生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四)引导探究,指导写字

1、写字教学。

“葡萄”两个字不容易写好,上边都是“艹”,下半部分要先外后里。

城、梯、够:这3个字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疆:写时不要丢掉“弓”字里的“土”。“土”字下面横写作提。

够:左右两部分占格基本相等,右边是“多”字。

沟、坡、淡、味: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利:左边禾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制:笔顺是:制。

2、葡萄沟在哪里?(学生自愿回答)(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及新疆地图)

3、体会葡萄沟物产丰富

(1)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抽读;齐读。)

(2)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葡萄沟的水果吗?(时间顺序)

(3)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认识实物。(课件出示杏子图片、香梨图片、蜜桃图片、沙果图片、葡萄图片)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

4、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学生赛读)葡萄沟有这么多的水果,让我们大声地夸一夸葡萄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课外拓展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个好地方,那里牛羊成群,瓜果遍地,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课件出示新疆部分风景图)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有种类繁多的水果、五光十色的葡萄、热情好客的老乡,还有色鲜味甜的葡萄干。

七、课堂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用“——”划出来。

11.葡萄沟教案设计 篇2

目标是教学的纲, 纲举目张, 要突出教案“三要素”:1.内容, “教什么”;2.方法, “怎样教”;3.效果, “教的预期”。优质教案需将“三要素”作出一个框架安排, 便于教学的步骤实施、策略选择、方法组合、课件运用等整体把握。

例:窦桂梅的“教学目标”:1.通过虚拟的情境, 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 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 在整体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窦桂梅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运用具体的、可测评的专业术语, 提纲挈领地突出了教案 “三要素”:第二目标指向“教什么”, 感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识记“最、坡”等7个生字, 感悟“梯田”“山坡”等5个词语及句子, “整体感悟课文”,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第一、三目标指向“怎样教”的问题, “通过虚拟的情境, 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 “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 第一目标明确“教的预期效果”是: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优质教案的目标设计, 要清晰具体, 一目了然。

二、导入设计, 体现导语“三功能”

好的教案导语, 要体现三种功能:一是激励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诱导功能, 以旧知引新知;三是洞悉功能, 了解学生。下面以体现激励功能的导语为例。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 (板书:好地方) , 想去吗?要想去, 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 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 这样, 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 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 重点指导“最”的结构和最后一笔, 同时趁热打铁指导书写。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 七八月有沙果、蜜桃, 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以上环节从兴趣入手, 总体上把握全文, 认识生字)

窦桂梅老师设计的导语“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 想去吗?”带有极大的诱惑力,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是用以前学过的拼音知识来阅读新课文, 解决生字新词。她把“了解学生”放在了导语的重要位置, 做足了钻研教材、查阅资料、选择教具和了解学情等一系列未雨绸缪的教学准备工作。她在导语中都“了解学生”什么呢? (1) 了解思想感情:“要想去, 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 课文会告诉你。”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2) 了解阅读能力:“做到正确流利”; (3) 了解朗读能力:“检查朗读情况”; (4) 了解思维能力:“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 (5) 了解理解能力:“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6) 了解独立识字能力:“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 (7) 了解学生的信息采编能力:“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

优质教案的导语是一种“火力侦察”, 旨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最近发展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言语天性、个性的甄别, 搞清楚每一个学生言语潜能的优势所在, 才能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编写优质教案,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 拓宽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语)

三、新课设计, 凸显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优质教案总是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中国教育学会2014年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郑富芝司长介绍, 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初步提出核心素养包括品德与能力两个部分, 品德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三个部分;能力包括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三个部分。窦桂梅老师在新课设计的“体验”这个教学环节, 凸显了学生发展的哪些核心素养呢? (详见◇标示的条目)

◇培养学生阅读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设计

1.通过刚才的了解, 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 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 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 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 好不好?说去就去, 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 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学生读文后, 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的教学设计

3.赶快登上山坡, 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得怎样?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 也可能会说葡萄, 可以按顺序学习)

(1) 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

(2) 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像什么? (教师用手势表演, 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 教师只画了一个凉棚, 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 (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赶快钻进去, 感觉如何? (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 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教学设计

4.快抬头看, 透过茂密的枝叶,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读书上的句子, 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 用图片让孩子到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 比较葡萄颜色的不同, 让孩子把图片“挂”在葡萄架下 (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

(2) 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 在比较中体悟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光”中发现)

(3) 实物演示“一大串”, 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 数量这么多, 颜色这么多, 种类这么多, 而且水灵灵的, 像一个个玛瑙, 晶莹剔透, 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教学设计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 老师扮演新疆老乡, 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 新疆老乡来了! (教师戴上新疆帽, 微笑着走来)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设计

6.小朋友,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 不知道就由教师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等民族, 不同的民族联合协作, 团结向上) 大家对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 有意指黑板的画面, 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

◇培养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教学设计

7.“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 是怎么个吃法?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这个词语)

8.我们新疆老乡能歌善舞, 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 还要跟我们跳舞。 (师生共同跳新疆舞, 教师送给学生小新疆帽)

◇培养学生社会关爱品德的教学设计

9.请送给老乡一句话, 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在表演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 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 56个民族, 56朵花, 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 (板书:热情好客)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 赶快夸夸他们吧!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

10.是呀, 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 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 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我再给你们放一段录像。 (让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 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整体感悟这段)

◇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设计

11.同学们, 刚才我们背诵了这段课文, 我们学语言更重要的目的是用语言。这段话就是很好的导游词。谁愿意当导游, 用书上的语言介绍葡萄沟的葡萄?注意向别人介绍葡萄沟, 不能光背诵这段话, 还要想想开头和结尾怎么说, 还要注意态度亲切, 礼貌和蔼。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设计

12.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不可。想想阴房是什么样的? (发散思维, 让学生想象) 还有个问题要大家去弄清楚: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培养学生丰富课程资源能力的教学设计

13.观察、品尝葡萄干, 之后发表意见。 (教师板书:色鲜味甜)

窦桂梅老师在“体验”设计中蕴含的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不是讲出来的, 而是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习得的。

优质教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的哪些方面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在“前言”中就指出,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在其两大核心能力的麾下统领着五个支柱能力:一是识字写字能力, 包括独立识字能力;书写技能;认读和拼读的能力;运用汉字的能力;用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二是阅读能力, 包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语感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潜能;独立阅读的能力;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三是写作能力, 包括独立写作的能力;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感染力;语言说服力;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四是口语交际能力, 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五是语文实践能力, 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课标列出的能力共有58种之多。学生的基本能力总是和他们完成一定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 优质教案要为学生展示各种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四、操作设计, 要利于学生把“文本”转化为“作品”

好的教案, 总是把学生的操作实施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 操作层面的设计, 要努力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把“文本”转化为“作品”。当代文艺理论认为, “文本”和“作品”是有区别的。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 而经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新课程改革以来, 把教科书称作“文本”是有道理的。窦桂梅老师的操作设计,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阅读教科书的活动中去, 读写有机结合, “文本”才从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作品”。

1.看出来, 同学们就要离开葡萄沟了, 有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 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 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 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 又是个性化阅读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 句号改成叹号)

2.旅游到此结束, 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案撰写, 要彰显教师独特的个性

撰写优质教案, 需要理念创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彰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性魅力。 如窦桂梅老师的“自评”。

本课教学是在学习新课标、感悟新课标基础上设计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情感。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 语文技能, 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 孩子对待语文学习, 不应是被动的学, 旁观者似的学, 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生命成长的过程, 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 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 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充满激情, 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

2.交际。交际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需。语文的性质之一就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性要处处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渠道。这堂课里首先做到了教师和学生语言的融合, 教师的语言是谈话式的, 不是问答式的、生硬的,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其次创设了各种情境进行交流, 把以往的语言积累和本课的语言学习加以运用和创造。

3.感悟。感悟的过程是理解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适当的搀扶和点化, 让孩子的“感”和“悟”都有个过程。感悟不是告诉, 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首先从整体上感悟, 没有把课文肢解, 逐段分析讲解, 而是以导游的身份走进去, 再走出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 采用演示、表演节目、画图、朗读、比较, 即看、读、听、想、吃、唱、演等手段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也许给了孩子“感悟”这个支点, 孩子就能撬起语文这个地球。

窦桂梅老师的这一段“自评”启迪我们:撰写优质教案, 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有的教师一字不落地使用特级教师的教案, 反而效果差, 就是不懂得教师具有各自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也不懂得区分文本的“能指”结构和“所指”结构。所谓“能指”意为对文本的改造、变动和创造;所谓“所指”意为现成的、无需改变的文本。巴尔特的言下之意是:非结构的文本不是理想的文本, 仅是“所指”的结构, 也不是理想的教学文本;理想的教学文本必须经过调整、扩充、重组, 以形成“能指”的结构。皮亚杰指出:“结构是一个由种种转换规律组成的‘体系’。”所以, 对文本, “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 它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相同的, 没有可以相比的。这就是教师之所以需要编写独创性较强的教案的理由所在。

总之, 优质教案追求的是卓越、新颖, 具有独创性。优质教案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播下的种子, 是科学的教学思路绽放的花朵, 是独特的教学艺术结下的丰硕成果。没有教师匠心独运的教案创作, 就没有风格独异的教学创新, 也就没有生动活泼的学生“众创空间”, 所谓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有创意的表达就无从实现。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教师: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2006 (10) .

[2]刘文立.布封及其名句“风格即人”[J].外国文学研究》, 1979 (01) .

[3]宋其蕤.论教师的教学风格[J].教育导刊, 1993 (5) .

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 篇3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语言环境中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好词。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字词卡片、葡萄干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葡萄沟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出示葡萄的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葡萄?你还在哪儿见过葡萄?

2、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吐鲁番出产的葡萄了。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畅游迷人的葡萄沟,去品味那甜美诱人的葡萄,大家想去吗?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2、选择自己读得好的自然段向大家展示,其他人认真倾听。(指名朗读课文,矫正错误)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要求会认,会组词,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4、读难读字词:

新疆 吐鲁番 蜜桃 梯田 维吾尔

留下 碉堡 够了 茂密 吃个够

5、出示藏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认读

A、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B、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C、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D、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6、再读课文,相信这次你一定会读的又流利又有感情。

三、交流反馈

1、让学生观看葡萄沟的录像,思考,交流,汇报:

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师小结: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葡萄干非常有名,而且那里的老乡热情好客,所以说它真是一个好地方。(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新疆,找到吐鲁番。再出示葡萄沟的图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认读字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师:过了识字关,我们赶紧登上列车出发去葡萄沟看看吧。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葡萄沟的?

(一)学习第一部分

1、通过刚才读课文,我们知道葡萄沟盛产水果。请学生说说有哪些水果?(课件出示句子和水果图片)

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2、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既然人们最喜爱葡萄,那我们马上去葡萄园看看,好吗?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里?出示“梯田”的图片,让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为什么叫做“梯田”呢?

2、葡萄长得怎么样啦?请默读第二自然段。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现在葡萄架上只有几片树叶,够吗?贴树叶理解“茂密”。

(2)老师边贴树叶一边问学生。你看叶子长得又多又好,用课文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茂密”。

(3)葡萄沟的气温非常高,在烈日当空之际,我们赶快钻进凉棚下,感觉如何?请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你还从哪里看出葡萄长得好?请同学读描写葡萄的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从这句话中你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数量多,颜色多)葡萄丰收了,请学生来看图介绍葡萄的颜色。成熟的葡萄颜色那么鲜艳,用课文词语来形容就是:五光十色

(2)换词理解“五光十色”。

4、小结:这些葡萄数量这么多,颜色那么鲜艳,一个个水灵灵的,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5、这么好的葡萄是谁种出来的?(维吾尔族老乡)除了聪明能干,维吾尔族老乡还特别热情好客。谁来给同学介绍一下。

(1)理解“准会”、“吃个够”

(2)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齐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3、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看课件,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请同学们互相说说。(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指多名学生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

5、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第三课时

一、回顾课文,认读字词。

二、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课外拓展。

1、葡萄沟这么好,你们想不想去呀?如果去那里你想做什么?

2、葡萄沟的人民欢迎你们,但是,他们希望你们带动更多的游客去那里。出示课件:小朋友们,请你为葡萄沟做一段精彩的广告,谁把葡萄沟介绍得最吸引人,就能吃到香甜的葡萄哦!

小组合作做广告,选一名当发言人,其他同学当小参谋,帮助他把广告做得更好。

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自己的广告。师生互评,奖励葡萄。

板书设计:

葡萄 多、大、甜

10.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

11.葡萄沟教案设计 篇4

知识目标:1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那里的葡萄特别著名。

2了解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1学习抓重点句和结合资料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二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

教学难点: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图片 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激发情感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说说葡萄沟在你的头脑中是什么样的?

过渡:既然葡萄沟这么美,这么好,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葡萄沟游览一番,希望你边看、边想、边感受。

二、 细读课文 结合资料感悟

第一段

1默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哪一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板书 水果多)

2葡萄沟的水果这么多,人们最喜欢葡萄,你能读出喜爱之情吗?(生读体会)

过渡:人们为什么最喜欢葡萄呢,我们一起去葡萄沟看看。

第二段

1默读,画出描写葡萄枝叶和果实的句子,自己读读,想想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2反馈画的句子 订正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3感悟句子 谈体会 引导理解

(1)“茂密的枝叶”什么样?(板书 枝叶茂密)

(2)为什么是“一个个凉棚”而不是“一个凉棚”(联系葡萄种在梯田里的插图,想像凉棚的多。)

(3)介绍气候情况 葡萄沟是我国气候最热的地方,白天气温高达30-40度,当人们顶着炎炎的烈日,来到葡萄架下,会立刻感觉到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自己试试。

(4)葡萄的颜色很多,可以换成什么词,比较读读,那个词更合适,为什么?(“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比较,从而体会“五光十色”的魅力。)读出这种感觉,

(5)“一大串一大串”理解葡萄的丰收之喜。

4朗读指导 语言训练

(1)一起读读这两句,想像这时你看到的葡萄沟什么样,说说。

(2)读读补充的资料,丰富对葡萄沟的理解。(附:吐鲁番葡萄品种繁多,有无核白、大无核白、长穗无核白、马奶子、红葡萄等数十种地方品种。1960年以后,先后从国外引入京早晶、无核紫、无核红等500多个优良葡萄品种,吐鲁番号称世界葡萄植物园。风景秀丽的葡萄沟,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脑,而有的绿如翡翠。)

(3)看图片 提升感性认识

5师介绍过渡:我们看到了茂密的葡萄,你们还想去哪看看。(引出第三段对阴房的介绍)

第三段

1阴房是干什么的?轻声读,思考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两人组互相说说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可以用上学过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如:先……接着……

2汇报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语言训练)

3出示阴房的图片,理解制作的方法。

4阅读对于阴房的资料,扩充对书本的理解。(葡萄沟两侧的山上,建造了大批葡萄干晾房,墙上露出一个个洞眼,房中挂上成串的新鲜葡萄,就凭借当地自然的热风大约经过30-40天吹成葡萄干,他们碧绿甘美、酸甜适口,被誉为中国绿珍珠。)

5读读对葡萄干的句子,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三、 回顾整体 语言训练

1假如你是葡萄沟的一名导游,你想向游客介绍些家乡的什么?(指导分方面、有条理地说话。)

2自己读读1-3段,选择要介绍的内容练习。

3出示图片,自荐介绍。

四、 师补充资料 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阅读,激发情感。(葡萄沟铺绿叠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桑、桃、杏、苹果、石榴、梨、无花果、核桃和各种西瓜、甜瓜及榆、杨、柳、槐等多种树木,遍布沟中,使葡萄沟又成了“百花园”、“百果园”。 吐鲁番葡萄已有多年的种植史了。吐鲁番所产葡萄的产品质量远远超过它的原产地--地中海沿岸,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葡萄在吐鲁番的寿命长达数十年,亦有达百年以上的。成片而古老的葡萄园随处可见。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

葡萄沟现已成为旅游胜地,一有民族风味的食堂,有蒙古包,还有划船游玩的地方。二有葡萄山庄。三有葡萄展览馆。四是维吾尔族民居民俗馆。五有以葡萄为主要原料生产葡萄酒和饮料的中外合资厂家。六有葡萄乡的度假村。)

2这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带着你的赞美之情读一读---带着你的自豪之情读读。(板书 真是个好地方!)

五、 师小结: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不过我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地方,它过去是好地方,现在是好地方,以后会更美、更好!

六、 作业 画一幅葡萄沟风景图或写一段导游词。

板书

水果多

枝叶茂密

21 葡萄沟 葡萄 真是个好地方!

果实五光十色

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妈妈的葡萄》优秀教案设计 篇5

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附近、不知不觉”等词语。

情感目标:

读懂课文,在充分朗读中体会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注重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划出描写狐狸妈妈言行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狐狸妈妈这样做的原因,感悟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歌颂母爱的故事或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会认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感悟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歌颂“母爱”的故事或诗歌,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1.学生交流资料。

2.学生提到或是引导《游子吟》一诗。

结合图,读读诗。

想象诗中是怎样写母亲对孩子的爱?

读一读,背一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板书课题《妈妈的葡萄》,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生字。

1.自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点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懂读顺。

2.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3.哪些地方体现了狐狸妈妈对小狐狸的爱,为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狐狸妈妈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2.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细读、深思、再悟。

1.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

“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哪儿来的?”

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师随即可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

2.读最后一段,从小狐狸的言行上,你看出了什么?

3.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三、拓展与延伸。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

2.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

四、复述课文。

在复述中想像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时的情景。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

舞蹈兴趣小组 教案设计11 篇6

一、教学内容

1、复习跳跃热身组合2、地面大踢腿组合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面大踢腿组合,增强学生的腿部柔韧性和爆发力。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其体质以及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地面大踢腿教学中学生的安全保障及动作要领的讲解

教学过程

1、整队,复习要点动作

师:根据课堂常规要求,在上课之前先活动一下身体各关节(头部、手腕、脚踝等)

(师喊口令,与学生一起做)

师:接下来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跳跃组合师:还记得有哪两个主要步伐吗?

生:跑跳步、弹跳步

师:很好,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做一做。

(师喊口令,跑跳步2个8拍,在每一拍的第4拍和第8拍上加上手部动作,即双手举过头顶,在其正上方击掌一下。弹跳步同样2个8拍。跑跳步弹跳步结合做2个8拍。)

2、复习跳跃热身组合师按照上节课的活动要求,带领学生一起跟音乐跳一遍(活动详细步骤略)。

3、调节呼吸练习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做一些调整练习。(师边做边喊口令,从肢体到呼吸都调节放松一下,8个8拍)

4、复习把杆踢腿组合准备动作:单手扶吧,右手叉落腰,八字步

踢右前腿:1前腿,2-4落前点步,5-8收回,8拍一次,踢2次

踢右后腿:双手扶把,节奏同1

踢右旁腿:略

换左腿踢

5、地面大踢腿组合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组地面大踢腿组合。大踢腿组合是舞蹈训练中重要内容之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腿部柔韧性、速度及爆发力。为更好的完成舞姿造型和动作打下基础。

(找一个基本功好的学生做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师:现在刘同学的姿势是仰卧,双腿膝盖伸直绷脚背。做第一个动作叫前大踢腿,踢的时候是用脚背的力量快速前踢,腿要拉长,膝盖绷直,落下时,要有控制,动作要轻,主力腿贴紧地面,膝盖伸直固定不动。接下来的动作是挺腰,靠腰部的力量往上挺,下半身保持仰卧状态,做一个8拍,换腿再做一个8拍。同学们一起来。(生先看再做,教师重复讲解动作要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表扬做的好的同学)

师:加上单吸腿的动作,即单腿绷脚背往上,共2个8拍。

(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做,教师巡视)

师:前面两个动作连起来做4个8拍。(生按口令做,不

断提示动作要领)

师:让示范生做双吸腿,分腿、压跨。(生跟教师口令做,4个6拍)师:将动作组合跟音乐做。

(生不断跟音乐做,教师巡视、指导)

11.葡萄沟教案设计 篇7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教学目标:能对相关冬景图作评论鉴赏

一、导入

回忆熟悉的“春”的诗歌: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入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冬景又是怎样的呢?

二、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2.7-1945.9.17)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起开始创作旧体诗,19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1922年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5年8月29日被日军宪兵杀害,终年49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三、生自由读全文

四、内容把握

1、  文章描绘了哪些江南的冬景图?给各个冬景图拟小标题。

2、  各小组讨论后把小标题写到黑板上交流。

3、  师点拨:每幅图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流露的态度是什么?

内容 图景 特点 作者态度

人居 冬晨谈天图 晴暖 可爱

植被 寒郊草木图 生气 易体会

冬雨 农村微雨图 悠闲 迷人

冬雪 江南雪景图 闲雅 美丽

旱冬 旱冬闲步图 晴和 受欢迎

文眼: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五、比较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1、人居:北国的蛰居异境 江南的曝背谈天(突出晴暖)

2、植被:闽粤的冬是南国的长春 江南的植被(突出生气)

3、德国的寒郊散步 江南的寒郊散步(突出宜人)

4、“明朗”:江南的冬季(宜人)/北方的夏夜(明朗) 江南的冬(明朗)

5、举例比较手法的运用:

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六、鉴赏五幅冬景图

1、冬晨谈天图

意象:落叶、晨霜、太阳、鸟雀、泥地、老翁小孩

朗读:读出轻快的意味。

2、寒郊草木图

意象:芦花、红叶、乌桕、草色

学生活动:据师给出的上联文本意境对出下联

上联:满地芦花映红叶

下联:点点白桕乱梅花/根边草色漾绿意(笔者试对,仅作参考)

附:本想把“草色”与“乌桕”同时融进下联中,未果,望同仁们似出更佳下联。

3、农村微雨图

背景:微雨寒村

意象:长桥、远阜、枝桠、白雨、乌篷、“红黄”、三五人家、若干酒客等。

学生活动: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点化这幅冬雨图。

注意点:平仄、韵脚不作要求,只要意境把握恰当,给人一定美感即可。

景的营造与情的抒发须一致。

附:《天净沙秋思》 笔者试对,仅作参考:

枯藤老树昏鸦, 长桥水门远阜,

小桥流水人家, 白雨乌篷杂桠,

古道西风瘦马, 茅舍昏灯酒客,

夕阳西下,暮色渐起,

断肠人在天涯。 悠闲客在江村。

4、江南冬雪图

(1)       鉴赏诗歌营造出的雪景与人性的闲雅的雪趣。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DD(日暮) 晚雪问饮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DD(冬宵) 微雪寻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DD(深夜) 风雪闻归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D(早晨) 深雪报梅

学生活动:可请学生试着抓动词,然后拟出雪景与人情交融的词句。

(2)       比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例,郁达夫《雨》: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 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

5、旱冬闲步图DD(写实)

比较:江南冬雪图DD(吟诗)

农村微雨图DD(作画)

虽然写法不同,但都为我们展示了江南的冬的美丽。

七、总结全文

1、语言特点:清新纯朴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2、画家刘海粟评:“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八、拓展阅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

11_称赞_教学设计_教案 篇8

1.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称、赞、森、苹、泄、取、闻、疲”8个生字,积累“称赞、清晨、森林、能干、苹果、泄气、闻了闻、疲劳”8个词语,正确书写“称、赞、森、闻、疲” 5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在语言环境中辨析同音字:“彩、踩、睬、采”。

4、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相互称赞给人带来的快乐。

2.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在语言环境中辨析同音字:“彩、踩、睬、采”。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称赞”,读准字音。(1)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赞”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和下面一样大小。注意上面两个“先”左面一个的最后一笔应该是“竖提”。

“称”:后鼻音,翘舌音。它还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chèn”,是前鼻音。

(2)说说称赞的含义,并为这个词语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称赞》,在课文中是谁得到了称赞呢?

二、整体感知

1、仔细听录音,说说谁称赞了谁? 交流:小獾和小刺猬相互称赞了对方。

2、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开火车朗读课文,并找一找小刺猬和小獾是怎样称赞对方的句子。

4、指导朗读。

(1)大声读一读,比一比谁能读出称赞的语气。(2)指导朗读,读出称赞的语气。

抓住重点词语:真能干,一个比一个好,香极了,这么好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挑战读,齐读。(3)学习生字: 苹

闻 苹:后鼻音,开火车正音。

闻:前鼻音。编儿歌记字形:耳进门,听新闻。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读生字,组词。

开双轨火车,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

2、写字指导。

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赞:上下各占一半,以上部为主,所以上半部分要写得较宽。闻:“门字框”不要写得太大,横折钩要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课后习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称、赞、苹、闻(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称赞、清晨、能干、苹果、闻了闻(每个写3遍)

11.葡萄沟教案设计 篇9

教学内容:汉语拼音ie üe er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üe er,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2、正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ie üe组成的音节。

3、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体会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ie üe er的发音,声母与üe组成音节的拼读及认生字。

难点:er的发音。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38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黑板上出示“拼音王国“的画面(学过的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2、谈话激趣:(复习字母)我们给他们打个招呼吧!(开火车读)

3、导入:今天,老朋友们还要介绍新朋友给我们认识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认识第一位朋友“ie”(看书上的图椰树,全神贯注读ie),请学生借助图画读准音。

2、示范读,简单讲述发音方法,让学生观察口形并进行发音练习。

3、请学生同桌互读互检。

4、出示“ie”的四声,学生随老师的指点读。

5、提问:这个朋友的帽子戴在谁头上?(复习标调口诀)

6、接下来认识第二位朋友“üe”(看文中的月亮图)

7、示范读“üe”,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请学生跟着教师试读。

8、请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üe”的四声。然后抽小组检查学习效果。

9、指导书写“ie、üe”。

三、积累经验,学习ye yue

1、(观看椰树图和月亮图)这两个新朋友除了复韵母“ie、üe”,还可以用什么拼音呢。

2、讲述: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整体认读音节,今天我们来认识“ye yue”。

3、请学生自己读一读,找出识记的方法:ie-ye,小i变成大y,üe-yue,加大y,ü去眼睛。(复习j、q、x、y与ü相拼的规则。)

4、请学生认读ye yue的四声,请小老师来带读。

5、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总第39课时)

一、抓重点,学习er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韵母ie üe 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今天我们要认识第三位朋友,是谁呢?(出示文中的图“耳朵”)

2、请大家试着发音er。教师检查。

3、让学生交流发音体会:小朋友在试读时有什么困难?或感觉有什么不同?

4、范读,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特殊韵母,发e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成了er。让学生模仿发音,然后教师抽读。

5、请学生学习er的四声;先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再用er的四声分别组词或说话。

6、指导书写。

二、拼读练习,游戏激趣。

1、出示n l与üe相拼的音节,让学生分二人小组合作学习,“我是声母n,我是韵母üe,拉起手来就是音节nüe。最后请学生汇报表演。

2、出示d t n l与ie相拼的音节,请学生分二人小组合作学习后自荐展示学习成果。

3、出示:j q x与üe相拼的音节,议论:为什么两点不见了?(复习j、q、x、y与ü相拼的规则。)

三、看图读音,比赛学习

1、拼音王国好玩吗?接下来,我们到拼音王国的另一个城市去看看。(出示文中第30页图)

请学生:大家来做导游,说说这个城市有什么?看哪个小导游介绍得最好!(随学生的介绍出示“树、蝴蝶、喜鹊、耳机”等词的音节。

2、表扬学生:真不错!那大家把这些音节自己拼读出来,好吗?

3、学生比赛拼读音节。

第三课时(总第40课时)

一、创设情境,识字读句

1、讲述并提问:下课时,小朋友们都玩不同的游戏。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2、有趣吗?把图上的句子拼一拼、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这节课的音节和生字。

3、请学生拼读“叠飞机、做贴画、捏泥娃娃、有趣”的音节,先同桌一起读,再指名读、齐读。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家、飞、机、有”,小组合作学生认字。(小组一起读,再由小组长指读,并讨论怎样记载。)

5、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6、指导学生读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2、出示“弯弯、月儿、街道、蓝天、青山、小船、小溪、小河、流入”等词语的音节让学生练读。

3、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儿歌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再用给生字“戴帽子”的游戏巩固(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指导学生读“月儿、大河、流入、校园”,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5、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些生字?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6、请学生给这四个生字分别“找朋友”。

7、开展读儿歌比赛。以组为单位,每组推荐句最优秀的参加班上的比赛。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读准音、读流利、配动作、听后是否觉得景色美?

三、迷宫游戏,巩固结束

1、复习本课中学过的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音节词及生字。

2、做游戏,宣布规则:音读得对,读得准,才能过一关。

3、小组合作走迷宫,比比哪一组最先走出迷宫。

11.葡萄沟教案设计 篇10

蜗杆传动

一、选择题

13-1 当两轴线___时,可采用蜗杆传动.(1)平行

(2)相交

(3)垂直交错 13-2 在蜗杆传动中,通常____为主动件.(1)蜗杆

(2)蜗轮

(3)蜗杆或蜗轮都可以 13-3 在蜗杆传动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____.(1)圆柱蜗杆

(2)环面蜗杆

(3)锥蜗杆

13-4 根据蜗杆螺旋面的形成原理和加工方法,____磨削困难,精度较低.(1)阿基米德蜗杆

(2)渐开线蜗杆

(3)法向直廓蜗杆 13-5 阿基米德蜗杆的____模数,应符合标准数值.(1)法向

(2)端面

(3)轴向

13-6 在蜗杆传动中,当需要自锁时,应使蜗杆导程角____当量摩擦角.(1)小于

(2)大于

(3)等于

13-7 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装置,应采用____蜗杆.(1)单头,小导程角

(2)单头,大导程角

(3)多头,小导程角

(4)多头,大导程角 13-8 在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____.(1)传动效率提高,蜗杆刚度降低

(2)传动刚度降低,蜗杆刚度提高

(3)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提高

(4)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降低

13-9 在蜗杆传动中,其它条件相同,若增加蜗杆头数,将使____.(1)传动效率提高,滑动速度降低

(2)传动效率降低,滑动速度提高

(3)传动效率和滑动速度都提高

(4)传动效率和滑动速度都降低

13-10 计算蜗杆传动的传动比时,公式____是错误的.(1)i=ω1/ω

2(2)i=n1/n2

(3)i=d2/d

1(4)i=z2/z1 13-11 阿基米德蜗杆和涡轮的正确啮合的条件是____.(1)mt1=mt2, αt1=αt2, γ+β=90°(2)mn1=mn2, αn1=ααx=αt2, γ+β=90°(4)mx1=mt2, αx=αt2, γ=β

13-12 为了减少蜗轮滚刀型号,有利于道具标准化,规定___为标准值.(1)涡轮齿数(2)蜗轮分度圆直径(3)蜗杆头数(4)蜗杆分度圆直径 13-13 为了凑中心距或改变传动比,可采用变位蜗杆传动,这时___.(1)仅对蜗杆进行变位(2)仅对蜗轮进行变位(3)同时对蜗杆、蜗轮进行变位 13-14 变位蜗杆传动中,蜗轮分度圆与节圆___.(1)分离(2)重合(3)可能分离,也可能重合 13-15 变位蜗杆传动中,蜗杆分度圆和节圆___.(1)分离(2)重合(3)可能分离,也可能重合 13-16 下列蜗杆副材料组合中,有___是错误或不恰当的.n

2, γ=β(3)mx1=mt2, 2

(1)一组(2)二组(3)三组(4)四组

13-17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齿轮传动相类似,其中___最易发生.(1)点蚀和磨损(2)胶合和磨损(3)轮齿折断和塑性变形 13-18 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的计算主要是针对___来进行的.(1)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涡轮齿根抗弯强度(2)涡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抗弯强度(3)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抗弯强度(4)涡轮齿面接触强度和抗弯强度

11-19 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___.(1)防止润滑油受热膨胀后外溢,造成环境污染(2)防止润滑油温度过高而使润滑条件恶化(3)防止涡轮材料在高温下力学性能下降(4)防止蜗杆蜗轮发生热变形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

二、分析与思考题

13-20 按加工工艺方法不同,圆柱蜗杆有哪些主要类型?各用什么代号表示? 13-21 阿基米德蜗杆和圆弧圆柱蜗杆的轴向齿廓、渐开线蜗杆的端面齿廓及法向直廓蜗杆的法向齿廓分别是什么形状? 13-22 与齿轮传动相比,蜗杆传动有哪些优点? 13-23 查阅资料统计一下,到目前为止,国家标准总局发布了哪些有关蜗杆传动的国家标准?查阅GB10089—88,了解圆柱蜗杆、涡轮的精度.13-24 一把模数为m=5mm,齿形角α=20°的齿轮滚刀,能否加工模数为m=5mm,压力角α=20°的各种螺旋角、各种齿数的齿轮? 一把模数为m=5mm,齿形角α=20°,分度圆直径d=40mm,头数z=2的右旋蜗轮滚刀,能否加工模数为m=5mm,压力角α=20°的各种螺旋角、各种齿数的齿轮?为什么? 13-25 为了提高涡轮的转速,可否改用相同尺寸的双头蜗杆来代替单头蜗杆,与原来的蜗轮相啮合?为什么? 13-26 简述蜗杆传动变位的目的、特点和几何尺寸计算.13-27 为什么蜗杆传动比不能写成i=d2/d1? 13-28 分析影响蜗杆传动啮合效率的几何因素.13-29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标准模数m和标准压力角α在什么面内?在这个面内,阿基米德蜗杆传动有什么特点?查阅GB10087—88,了解我国蜗杆传动标准压力角的数值.13-30 查阅GB10085—88,了解蜗杆传动尺寸规格的标记方法.现有一阿基米德蜗杆传动,模数m=10mm,压力角α=20°,蜗杆分度圆直径为d1=90mm,蜗杆头数z1=1,右旋,涡轮齿数z2=81.写出蜗杆、蜗轮以及蜗杆传动的尺寸规格标记.3 13-31 查阅GB10085—88,解释下列尺寸规格标记的含意: 蜗杆ZA10×90L6×25°

蜗轮ZA10×31×25°

蜗杆传动ZA10×90L6×25°/31 13-32 标出各图中未注明的蜗杆或蜗轮的转动方向及螺旋线方向,绘出蜗杆和涡轮在啮合点处的各分力方向(均为蜗杆主动).题13-32图 题13-33图

13-33 在图示传动系统中,1、5为蜗杆,2、6为蜗轮,3、4为斜齿圆柱齿轮,7、8为直齿锥齿轮.已知蜗杆1为主动,锥齿轮8转动方向如图.为使各中间轴上齿轮的轴向力能互相抵消一部分

(1)标出蜗杆1的转动方向.(2)标出斜齿圆柱齿轮3、4和蜗轮2、6的螺旋线方向.13-34 图示斜齿圆柱齿轮—圆柱蜗杆传动.已知蜗杆传动的效率η,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斜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d2和涡轮4的分度圆直径d4.不计斜齿轮传动的功率损耗,为使蜗杆轴上的轴向力最小

(1)确定斜齿轮1、2的螺旋线方向.(2)确定涡轮4的转动方向.(3)标出斜齿轮2和蜗杆3的各分力.(4)证明: Ft4id2Ft1(Ft为切向力)d4

题13-34图 4

13-35 写出涡轮轮齿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13-36 在阿基米德蜗杆传动中,若蜗杆分度圆直径d1,模数m,材料的许用应力及工况等均保持不变,仅将涡轮齿数由z2=60增加到z2′=66,则按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考虑,传动的承载能力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13-37 为什么连续传动的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可采用哪些措施来改善散热条件? 13-38 写出蜗杆传动的热平衡条件式,并说明各符号的意义.13-39 如何选择闭式蜗杆传动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对于钢制蜗杆—青铜蜗轮的蜗杆传动,选择润滑油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3-40 对蜗杆、涡轮材料的主要要求是什么?有哪些常用材料?如何选择蜗杆传动副的材料及相应的热处理方法? 13-41 蜗杆、蜗轮的结构形式有哪些?其选用原则是什么?

三、设计计算题

13-42 一标准阿基米德蜗杆传动,测得蜗杆齿顶圆直径da1=49,95mm,蜗杆头数z1=1,右旋,涡轮齿数z2=62,蜗轮喉圆直径da2=159.89mm.计算该传动的模数、蜗杆分度圆直径d1、蜗轮分度圆直径d2、蜗杆导程角γ及中心距a,并写出该蜗杆传动尺寸规格的标记.13-43 一标准蜗杆传动ZA5×50R2/40.计算:(1)蜗杆齿顶圆直径da1、齿根圆直径df1、轴向齿距px及导程角γ.(2)涡轮的分度圆直径d2、喉圆直径da2、齿根圆直径df2.(3)中心距a.13-44 一标准蜗杆传动ZA10×90R2/47.(1)求传动比i和中心距a.(2)其它参数不变,改变涡轮齿数,使传动比改为i=24,求涡轮齿数z2′和变位系数.(3)计算变位后的蜗杆分度圆直径d1、节圆直径d1′、齿顶圆直径da1、齿根圆直径df1.(4)计算变位后的蜗轮分度圆直径d2、节圆直径d2′、喉圆直径da2和齿根圆直径df2.13-45 一变位蜗杆传动。已知模数m=8mm,蜗杆分度圆直径d1=80mm,蜗杆头数z1=4,中心距a=225mm,变位系数x=-0.375.求传动比并计算蜗杆的节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及涡轮的分度圆直径、节圆直径、喉圆直径、齿根圆直径.13-46 一标准蜗杆传动ZA5×50R4/53.(1)求传动比i和中心距a.(2)其它参数不变,使中心距改为a1=160mm,求变位系数.(3)计算变位后的蜗杆分度圆直径、节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4)计算变位后的蜗轮分度圆直径、节圆直径、喉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13-47 一标准蜗杆传动ZA5×50R1/80.已知涡轮转速n2=20r/min,求啮合点处的相对滑动速度.13-48 一标准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头数z1=1,模数m=4mm,导程角γ=5°42′38″,转速n1=1000r/min.求啮合点处的相对滑动速度.5 13-49 有一由淬火钢制蜗杆和锡青铜涡轮组成的闭式蜗杆传动.已知蜗杆ZA2.5×45R1,转速n1=1300r/min.求蜗杆导程角γ、啮合点处的相对滑动速度υs、当量摩擦角ρ和啮合效率η1.13-50 有一由淬火钢和锡青铜涡轮组成的闭式蜗杆传动ZA8×80R2/31.已知蜗杆轴转速n1=960r/min,蜗轮轴输出转矩T2=1.5×10N·mm,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若工业用电按每千瓦小时0.25元计算,不计轴承和搅油功率损耗,该传动3年内用于功率损耗而支付的电费是多少? 13-51 图示涡轮滑车.已知蜗杆传动ZA5×90R1/62,起重量为2t,卷筒直径D=145mm,蜗杆传动当量摩擦系数μυ=0.1,轴承和链的功率损失为5%,加在链上的作用为F=400N,求链轮直径D′并验算蜗杆传动是否自锁.60

题13-51图 题13-52图

13-52 图示圆柱蜗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蜗杆传动ZA10×90R2/31,传动效率η=0.8;斜齿圆柱齿轮齿数z3=24,z4=72,模数mn=6mm,螺旋角β=16°15′37″;Ⅰ轴输入功率P1=10KW,转速n1=970r/min,方向如图.不计斜齿轮传动及轴承的功率损耗,为使蜗轮2与斜齿轮3的轴向力互相抵消一部分

(1)确定斜齿轮3、4的转动方向和螺旋线方向.(2)计算并标出蜗轮2和斜齿轮3在啮合点处的各分力.13-53 验算闭式蜗杆传动ZA6.3×63R1/41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已知蜗杆由电动机直接驱动,输入功率P1=3KW,转速n1=1430r/min,载荷稳定,单向转动,预期寿命Lh=13000h.蜗杆用45钢表面淬火,齿面硬度约为45HRC,并磨光并抛光;涡轮用ZCuSn10Pb1金属模铸造,传动润滑良好.13-54 计算闭式蜗杆传动ZA5×90R1/62的使用寿命.已知蜗杆轴输入功率P1=2.2KW,转速n1=960r/min,连续双向工作,载荷平稳.蜗杆用45钢表面淬火,齿面硬度大于45HRC,经磨光并抛光,涡轮用ZCuSn10Pb1砂模铸造.13-55 计算蜗杆传动ZA8×80R2/40所能传递的最大输入功率P1.已知蜗杆由电动机直接驱动,转速n1=1450r/min,单向转动,载荷平稳,预期寿命Lh=7200h.蜗杆用45钢表面淬火,齿面硬度大于45HRC,经磨光并抛光,涡轮用ZCuSn10Pb1砂模铸造.润滑良好.13-56 设计一由电动机直接驱动的闭式单级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已知电动机功率6

P1=7KW,转速n1=1440r/min,蜗轮轴转速n2=72r/min,载荷平稳,单向转动,预期寿命Lh=20000h.13-57 设计一起重设备用的阿基米德蜗杆传动.载荷有中等冲击,蜗杆轴由电动机驱动.传递功率P1=10.3KW,蜗杆轴转速n1=1470r/min,蜗轮轴转速约为n2=118r/min,短期最大载荷为额定载荷的2倍,间隙工作,每天工作以2h计算,每年工作300天,要求使用寿命为10年.13-58 一涡轮减速器输入功率P1=10KW,减速器效率η=0.76,散热面积A=3.5m,散热系数K=13W/(m·℃),环境温度t0=20℃,允许油温tmax=70℃,试校核该减速器在连续工作时油温是否在允许值内.若超过允许值,应采取什么措施? 13-59 编制选择蜗杆副材料和计算许用应力的程序.要求:(1)为方便用户,人机对话应用汉字提示.(2)蜗杆副材料及适用场合应以菜单形式在屏幕上显示,以便用户选择.(3)当输入错误时,应有音像报警并要求重新输入.13-60 编制根据传动比或蜗杆、涡轮的转速确定蜗杆头数及涡轮齿数并估取效率η的程序.要求:(1)人机对话用汉字提示.(2)当输入错误时,应有音像报警并要求重新输入.13-61 编制计算载荷系数K的程序.要求:同题13-60.13-62 编制根据涡轮齿数z2和蜗杆导程角γ确定涡轮齿形系数TF和螺旋角系数YF的程序.要求: 同题13-60.13-63 编制根据md1值确定模数m和蜗杆分度圆直径d1的程序.提示:简化GB10085—88中的蜗杆基本尺寸和参数表,并将其存入数据文件或数据库.要求:同题13-60.13-64 根据题13-59至题13-63,编制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程序.四、结构设计题

13-65 蜗杆螺旋部分的直径一般与轴径相差不大,所以常和轴做成一体,称作蜗杆轴.图为蜗杆轴的几种常见结构.试说明哪种蜗杆轴可以车制,哪种可以铣制? 13-66 在题13-65图中,哪种蜗杆轴刚度最差?为了提高蜗杆的刚度,应调整哪些参数? 13-67 蜗轮常用的结构形式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13-68 比较图示两种齿圈压配式涡轮结构,那种结构合理些?为什么? 13-69 在齿圈压配式涡轮结构中,蜗轮圆周力靠配合面摩擦力传递.但在一般的这类结构中,通常还要沿配合面拧入4~8各螺钉(见题13-68图),为什么?螺钉中心线的位置应在何处?为什么? 13-70 比较图示两种螺栓联接式涡轮结构,哪种结构合理些?为什么?在合理的结构中,涡轮适合承受哪个方向的轴向力?

题13-65图

题13-68图 题13-70图

上一篇:春运的安全标语下一篇:预拌砂浆质量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