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共9篇)

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篇1

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文/赵彦军

摘 要:教学活动是一个综合教师、学生、教材等因素的过程,这些因素通过课堂45分钟教学得以勾连和融合。教师应从教师、学生、备课、上课四个方面,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教师;学生;备课;上课

执教高中物理多年,我所理解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勾连学生与教学任务的媒介与桥梁。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学生的学情与学历、教材的整合与难易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从教师、学生、备课、上课四个方面,谈谈我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教师――优秀教师贵在不断反思

优秀教师不会教死书,他们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教学段,都会做出反思。高中物理新课改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物理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一个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订补救方案。

另外,我一直坚持一课一研,即争取与其他教师每次课前交流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课后汇总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逐渐养成了学习吸收他人的教学思想,反思调整自己教学失误的习惯。这对自己的专业成长非常有利。

二、学生――以生为本强调了解学生

经常听老师们说,对自己任教的几个班的学生分不清、认不全,然后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年纪大、记忆力衰退这都有情可原,但对于自己的教学对象不清楚、更不深入去了解,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了解学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是对全班学生整体学情的把握,然后应该是分层次研究,最后要做到对每一位学生了如指掌。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够谈如何去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物理学科方面的优势与欠缺之处,最后才有可能对每一类每一位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关于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全面快速地把握学情,我有以下几个做法:

1.利用课前、课后、自主自习、空堂等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的时间,分批分类找学生谈话,并关注他们的学习、听课情况,()询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在哪方面需要老师的指导等。

2.在有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要老师解决时,我们必须抓住机会,除了帮助他们解决好这次的问题外,应多问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看看学生掌握的如何。由此把握这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想动向等。

3.对于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检查和评改,尤其要汇总本次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由此来推知学生近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了解到教师自己在讲课时哪些地方没讲清,没点透,便于做好下一步的教学调整。

三、备课――课前备课重在双向结合

我们在把握了学情的基础上,课前备课的另一个重点是研究教材,每一节在整个章节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避免低效课堂,争取课堂不留遗憾。

在学生于教材之间,教师要发挥好勾连与媒介作用,体现在备课上必须做好学情与教材的双向结合,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

设计教学方案时,有两点很关键:

1。设计的问题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力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与接受能力出发,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问题除了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外、尽量联系生活,尽量有趣一些。在引导学生思考与回答时,教师要预见到学生在什么地方会卡住,如何进行引导和点拨等。

2.提前预见学生实验中的成与败。在实验项目和数量上,现行的物理新教材比旧教材都有所增加,尤其是探究性的实验。教师设计的实验要力求直观、形象、有趣、有效。备课时教师还要明确哪些实验会让哪些学生去独立设计和操作,通过实验,我们要让学生得到怎样的实验结果,学生在实验中有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出错的原因是什么等。毕竟,游刃有余的课堂状态,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期望的。

四、上课――高效课堂注重启发点燃

我们的课堂不是塞满,而是启发是点燃。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实践中,我一般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问题情境设置得新奇一些,更易于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学习“自感现象”时,我先用实验的方式导入本节内容,并设置这样的问题:由通电线圈中自身电流变化所引起的磁通量变化,是否能引发电磁感应?学生都很好奇,我安排大家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实验后,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了实验的感受,通过学生亲自感受电压的威力,他们对本节内容的印象十分深刻。

本次实验,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电压的探究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高效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沈建民。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对策浅探。中学物理教与学,(3)。

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篇2

思考一:学生“学”是否可以取代教师“讲”

有人认为新课改形势下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根据教材重难点提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 然后让学生自学,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对新课改本质的一种曲解。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这是正确的, 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但并不能由此就否定讲的作用。讲, 是一门艺术, 会讲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教师要靠讲、靠语言来组织课堂、引导学生,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不讲何以解惑呢?我们不应该回避讲, 当然讲要讲到当讲处, 当长则长, 当短则短, 恰到好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讲得太多了, 而在于讲得不够好。启人心智、解人疑惑、激人进取、导人以行的讲是完全有必要的。一方面, 大多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相对欠缺, 另一方面, 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 自治能力较差, 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没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是无法想象的。

思考二:教师是否讲得越少越好

新课改要求思想政治教学要彻底改变“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要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式, 把学习变成开启心智、提升能力的过程, 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但是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 有种观点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立起来。事实上, 知识、能力和情感组成了一个金字塔, 在这个金字塔中, 知识在最底层, 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获取知识为前提和基础, 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能力和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新课改不是忽略知识的传授, 只是传授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应该视教学内容而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 例如一些非常专业、难以理解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学生自学理解的能力, 使用讲授的方式也是未尝不可的。

思考三:多媒体是不是可以取代板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原理, 提高学习效率。总之,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当前有一种观点完全否定板书, 把多媒体当成新课改的制胜法宝, 一用到底也是不恰当的。作为政治教师, 应该学会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 事实上, 多媒体和黑板板书各有利弊。多媒体内容丰富、趣味性强, 但是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方面却不如黑板板书。而且一个班级的学生资质会有所差别, 板书有利于资质较差的学生边学习, 边巩固, 便于学生回忆和把握整节课的知识结构。

思考四:活动是否越多越好

所谓活动教学法, 也称活动型教学法,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 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活动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 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觉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但是一些教师却把新课改完全等同于搞活动, 把活动当成了目的。事实上, 真正上好活动课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非常之高, 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例如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相关素材的准备和课堂的精心策划。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理解这一点, 结果课堂很热闹, 学生活动得很开心, 教师教得很愉快, 但是课后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知之甚少。有的课堂活动很多, 但是准备不充分, 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无话可说”, 出现冷场的局面。

总之, 新课改是符合国家发展需要, 顺应时代潮流的, 但如何正确认识新课改的要求和实现新课改的本真目的是我们值得反思的问题。新课改强调的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教学中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新课改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全否定, 而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上的一种改进, 换言之, 一些传统教学的内容在新课改形势下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 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是不是属于传统教学的内容, 只要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就是好的教法。完全否定了传统教学, 新课改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而且,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很多相关的改革没有跟上, 例如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等。在这里也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莉.浅析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J].科教文汇, 2009 (5) .

[2]许建明.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新西部, 2008 (22) .

[3]张贵须.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 2008 (4) .

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新课程;教学思考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教育中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是初中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激发生活的兴趣,要求美术老师为学生创造一片属于学生自己的绚丽空间,更好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场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改革犹如一缕春风,使教育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新课程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使学生能够善于发现美。同时,要求学生抛弃过去干净整洁的样板画,采用学生创新的思维,大胆地创造个性化的作品,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和想象的平台。

例如,在讲解设计我们的校园一课中,通过了解校园造型优美的雕刻作品,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学习雕刻艺术品的意义。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雕刻的资料,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播放雕刻的图片和视频演示,举例说明身边的雕刻作品都有哪些?分小组讨论自己对雕刻的理解。观察学习演示造型的制作方法,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边演示边让学生跟着做,让学生参与到动手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校园中的某一雕塑进行纸质模型建筑,首先要画出模型的大概,进行裁剪,通过折叠的方式对模型整体塑造,粘贴后进行全面的整理,最后呈现出一个完美的雕刻模型。也可以通过小组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整个校园的模型,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和全面发展的意识。

二、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美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新课程下的初中美术课程是用精美的画笔勾勒出生活的美好。美术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生活,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借助音乐和文字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线条和色彩,质感等,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教师要选择不同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我国传统的文化,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在脑海中构成美,弘扬文化,在课外能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

例如,在学习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中,通过让学生了解民间常用丰富的寓意和夸张的手法抒发人民心中的美好祝愿,学习水彩笔画等涂色的学习,在画中表现民间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包含历史文化和民俗审美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运用色彩搭配,促进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通过学习民间艺术扩展学生课外的知识,例如鲤鱼就是年年有余,石榴酒是多子多福的意思,娃坐莲花代表着连生贵子等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扩展学生的文化内涵修养。

三、在美术课堂上实行创新教学

初中美术课堂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和个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独特的发展,并且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创新首先要对各种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学会运用和贯通。新课程中提出美术是与音乐、文学、舞蹈等学科互相紧密联系的,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模式,不断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新技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新颖的平台,使新技术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在初中美术课堂创作上鼓励学生发现和运用不同的材料,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每一次的创作都会产生一种新的求知欲和强烈的探索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灵感,促进学生在创作中更加富有内涵。

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将创新的观念转为具体的成果,在美术课中通过一个画面想象不同的画面,联想更多的内容,丰富学生对美的认识。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感受校园外的世界,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要采取有效的评价方式,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例如,“如果你的色彩再增加一些,整幅画就是一幅艺术品”,或者“老师很喜欢你的画,你的构图想象再丰富一些那就更完美了”等等评价都会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美术课堂实现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使课堂有效地展开,提高了初中美术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杨惠丽.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4(20).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4

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正在以强大的力度向各省份全面推进。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活动全面铺,作为第一批参加培训的教师。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感触很多,收获很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联系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如何有效地发挥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功能,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地组织高中历史教学,本人有以下几点感想 :

一,提升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

新课改培训提到一个思考:西方国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观念是“兴趣是不能培养的”。对这观念的理解也许存在东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但更多地体现了东西方对受教育者的角色问题的观念差异:西方强调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的主动性,而中国传统教育反映了学生按教育者意愿被动接受培养对某学科兴趣,这是学生产生兴趣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区别,一种教育的人性化程度的差别。推行更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那么,每一门学科,尽可能地展现学科的魅力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是挖掘学生学科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

历史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回顾历史,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是要做到尊重历史,追求真实,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怎样把历史课上得精彩生动,把历史课打造成为魅力学科,我想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课前准备充足的教学素材。素材内容可以涵盖中外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也可以是浩瀚的史海中提炼出来的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使史实全面生动地再现。如讲到德意志的统一,抓住俾斯麦打败奥地利却没有攻陷维也纳的细节,表现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腕。讲到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关键时刻的犹豫,给了联军绝处逢生的机会,增强了战争惊心动魄的气氛。引用罗斯福记者招待会上以借给邻居水管为比喻的援英的新思路,展现了罗斯福杰出政治家的远见等等。

其次,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素材内容。一句睿智的名言,一个幽默笑话,一幅入木三分的漫画,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一系列的数字,一张直观的示意图,一段震撼人心的影片,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如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马恩河,凡尔登战役双方兵力损失,用数字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课用图片形象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困境。讲到对毛泽东的评价,引用名言:“老鹰有时飞得比鸡还要低,但鸡永远飞不了老鹰那样高”作为导入。总之,让学生用心贴近历史,感受历史,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辩证的分析思维,从领略历史的浩瀚和博大,到感受历史人物的远见卓识,感受充满智慧与气魄的人格魅力,推动学生把对历史的感悟,凝聚成一股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习历史的潜力。

第三,采用丰富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情景再现,分组讨论,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主动提问题,由学生利用黑板画图,列表展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活动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表现个体能力的机会,提供同学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通过在与他人的交流,感受到同学的情谊,老师的关爱,从喜欢老师,同学,喜欢课堂,到喜欢学习,到自主探究课本以外的学科相关知识,不断丰富拓展自己的知识。这样,学习不再单纯是孤单的个人行为,更是有同龄人的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事业,而课堂成为了一个实现成功事业的重要平台。

二,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教学驾驭能力,提高教育指导水平。

提高综合素质,首先要有一个开阔的胸襟,一颗包容的心。新课改培训中提到美国“允许落后”,“包容失败”的观念给我们的启示,让我深受触动。中国自古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成语,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的,按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学生的强大压力,而少有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现和对其发展的提供的大力帮助和支持;看到更多的是对孩子成材的热切期待,却少有对孩子遇到困难的安慰和鼓励。

一.具备一颗宽容的心。

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篇5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作者就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上的一点体会,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强化学习,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具体表现是:提高科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即平等对待、同等机会、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活”与“动” 的统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因此作者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开始,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和实施与评价,结合学校生物课程教学的具体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1.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实现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操作实施过程,使课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与多层次进行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发展的目标。同时,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实践方式上及时进行观念更新,转变思想,以坚实的步伐走进新课改课堂,实施新课程改革,彻底摒弃观望和等待的思想,坚决克服“敷衍、旁观、畏惧”的心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标中明确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多元化,就是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体验式学习,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中情感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编者、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共同对话的文本,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调整教法,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过于对工具学科的重视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的升级,而生物学科课堂则比较适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生物学家艰辛的劳动和大胆的创造,他们给人类留下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财富,他们的科学理念、人格品德,同样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开掘,合理利用,将这些典型的科学史实与生物学科知识相融合,让生物课堂演绎人文情怀。时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也在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与学的过程看似平静,其实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精神就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研究与探究,着眼于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的探究,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探究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难点问题合作探究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人的学习能力有多种,有记忆、阅读、感知、计算、推理、分析、归纳、判断等,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学校教育中有相当一些能力不仅难以考查,也难有培养的机会,如设计、组织、个性、合作、表达等。其学科课堂重视的只是记忆、阅读、感知、计算和判断能力,其他的学习经验者十分缺乏,更谈不上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一改过的唯“分”论,要科学评价学生,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二、立足课堂,把课改新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决策与具体教学过程之中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课程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并为之付诸于实践: 1.融进去,蹲下来,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要与学生一道寻找道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融进去,然后蹲下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确定参与的方向,激发强烈兴趣,形成主体参与的明确目标,我越来越体会到导语的重要作用,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精彩巧妙的导语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如学习“矿质营养”前导问:“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其次是让学生课堂上敢说多说、敢问多问、会说会问,把学习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我在新课改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课堂上敢说敢问,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堂质疑探究,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钻研知识的兴趣。再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学习内容,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用谈话、交流的方式,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情感反馈,增强教师语言、表情等教态的亲合力,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变知识点的灌输为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的思考。2.拓展教材外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训练体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大胆尝试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将“给出知识”转向“引向知识”,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只有动起来,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以实践者的行动改革教学,才能在困惑中追求,在研究中豁然开朗,在实践中分享成功。多年来,我总是要求自己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每节课上都有亮点,经常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切入的角度,如讲“无性生殖”时,我以绵羊“多利”入题;讲述遗传物质章节时,则从介绍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引入正题。使学生入课便有新鲜感。而在教法设计上则主要是单元整体教学和课堂教学。单元目标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单元内课文处理的课时、教法及整个单元的节奏作统筹安排,经过累积――整合--提升――迁移的途径来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实验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又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安排分组实验时,我改过去的随机分组为有目的分组,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新课标分享与合作的理念要求。课后练习分章节训练和单元训练,建立灵活的训练体系,包括巧妙的题目设计、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标本测试、多媒体图象制作测试以及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3.加强外语和信息科学的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新课改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它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都是提前数周或数天开始备课,充分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外文资源,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巧妙设计出人与计算机的“对话”,用不同语音提示答题的对与错,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一系列人机交互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的目的。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整个课堂充满智慧的快乐和创造的喜悦,学生们都情绪饱满、精神愉悦、积极参与、勇于表现,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6

各位同仁:

上午好!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有关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学的十几年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反思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下面我从课前准备,课的导入,教与学的方法,评价几方面说说我的一些想法.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1.教师自身的准备:丰富全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艺术感悟的灵敏性,美术技巧的熟稔,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2.有形的课堂资源:图片,范画,音像资料,教师范作,生活实物,音乐,歌曲,多媒体课件等.3.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思考二:课的导入

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导入新课效果如何是关键。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导入新课也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

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入的方法有很多: 1.语言导入,利用热情洋溢的导语或凭借多媒体设备用声音刺激他们的感官(这里包括故事导入)2.谜语导入,这是一种投其所好的方法。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悬念导入:悬念可以引发好奇心,而好奇心可以引发人去探究,引发人去思维。好奇心是学生对那些新异的、有趣的事物的探究反映。创造一个具有悬念的环境,让学生能从中获得新奇的感觉,使他们对美术课充满好奇的向往。

4.描诉导入: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的方法,运用了心理学中的再现思维转化成创造思维的原理。一旦过去的记忆和别人的创造性思维发生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欣赏世界名画抽象画:米罗画的《星空》、毕加索画的《保尔和木马》、马蒂斯的《国王的悲哀》等等。在欣赏这些画的时候,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描述。”画面描述完了以后,让学生们把书打开,看看和自己脑海里的有什么不一样,当书上的画面和学生们脑海里的写实的画面互相撞击时,学生们都惊讶不已。从而打破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固定模式,启发学生了解绘画大师的构思。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将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5.观察导入:视觉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丰富同学们感官,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的智力活动的门户是观察 6.活动导入:学生实验,讨论,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师生互动导入入.这几种导入方法,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来交替使用。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定。同样一堂课,各人着眼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就是好方法。思考三:教与学的方法和方式

1.个性化的教学:要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不拘泥于教参.要有超前意识,做到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

予新意.教师的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的设计教学思路.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每一节课,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同时,让学生说有个性的话,做有个性的作品,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2.情感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沟通,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用朋友之心去关心,鼓励,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把自己当作学生当中的一份子,和学生一起参与作品的完成和讨论,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让他们的艺术个性体现出来。

3.情景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紧扣教学目标,为学生制造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场所,避免将教学过程变成枯燥的讲诉和硬性的灌输,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以满腔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其形式可以是:1)以实物和图片为主,设置情景.2)带学生走出教室,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设置教学情景.3)以游戏或表演的形式设计教学情景.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影像资料为主设置教学情景.5)背景音乐的播送6)利用语言创设教学情景。

4.体验性学习: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体验性学习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

5.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合作氛围,让学生有效的开展互动的合作学习,真正体验合作的益处,共享合作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进入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已成为小学美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使课堂讨论甚热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但如果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一些偏差,影响合作学习品质的提升。思考四:评价

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

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课堂作业作全面评价。可将整一堂课划分三个阶段,多次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反馈。

现代教育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时代的儿童,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将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去不断探索,创设一切条件为培养赋有创造能力的祖国下一代而努力。

讲 座

新课改下对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通河县第三小学

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篇7

2000年10月,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界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地位, 使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深感振奋, 亦觉任重而道远。会议决定, 从2001年开始, 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许多专家认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同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结合, 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信息素养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 (paul zurkowski) 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3年, 美国信息学家霍顿 (horton) 认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 以提高人们对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1987年, 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 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 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 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

自从信息素养被人们广泛关注以来, 其定义就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对其内涵与外延也有不同的理解。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8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进一步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 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提出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1. 信息素养

标准一:能够有效和快捷地存取信息。

标准二:能够熟练和恰当地评价信息。

标准三:能够准确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2. 独立学习

标准四:作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探求所需信息。

标准五:作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欣赏作品及对信息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标准六:作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在信息查询与知识创建中做得更好。

3. 社会责任

标准七:对学习团体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八:对学习团体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在信息和信息技术中实施有道德的行为。

标准九:对学习团体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在团队中探求和创建信息。

这个标准更进一步扩展与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从上述资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二、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具体包括以下各方面:

1. 信息意识与情感

信息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即要求学生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信息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 主要包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对信息的内在需求以及对信息所具有的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而信息情感则指人们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与兴趣。具体表现为: (1) 能认识到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和拥有大量信息的特殊意义, 确立在信息时代尊重知识、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一些新观念。 (2) 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除了自身具有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外, 还应善于将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需求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的信息需求。 (3) 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掌握有价值的信息, 并善于从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信息中发现信息的隐含意义和价值, 善于识别信息的真伪, 善于将信息现象与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迅速联系起来, 善于从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前及未来的中小学生均生活在信息时代, 图书、报刊、广播、影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每天他们都要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中小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与积极的信息情感, 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总是极为关注信息, 敏感于信息, 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 搜集、整理、加工信息, 并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联系起来, 才能成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捕捉、发掘信息并善于创造信息的新型人才。

2. 信息知识

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掌握信息设备与设施的操作;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素养中读、写、算的基本能力、信息常识和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具体表现为: (1) 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素养包括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尽管信息时代读、写、算的方式已发生了彻底改变, 但是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依然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基础。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扩展。在信息时代, 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 才能够有效地从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2) 信息常识。包括信息的理论知识, 对信息、信息化的性质、特征及其对人类各个领域影响的认识和理解, 信息的方法、原则 (如信息分析综合法、系统整体优化法等) 。 (3) 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原理 (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等) 、信息技术的作用、特点、优势、发展及其未来等。

一般来讲, 中小学生应对信息的含义、特征、作用有所了解;应对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信息源的种类及使用有所了解;应对那些展示信息的新技术如幻灯机、投影仪、电子计算机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有所知晓;应对有效获取信息的图书分类知识、信息检索方法有所知晓。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还要不断学习更新信息知识。否则, 最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3.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它主要包括: (1) 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包括会使用文字处理工具、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工具、网页制作工具等。 (2) 信息搜集获取能力。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 运用科学方法, 采用多种方式, 从外界信息载体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3) 信息分析识别能力。指人们运用批判性思维, 对无边无际的信息进行分析、鉴别, 剔除无用、无关信息, 寻找有用、相关信息的能力。 (4) 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指人们根据特定任务要求, 对所获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筛选、重组, 提高信息使用价值的能力。 (5) 信息再生创造能力。指人们对所掌握的信息, 从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进行加工处理, 再分析、再综合, 抽象升华为自己的观点, 从而产生新的信息的能力。 (6) 信息相关能力。是指与信息相关联的从事其他各项活动的一般能力, 包括人们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公关能力等。

身处信息时代, 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知识, 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 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适应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 它不仅体现着中小学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 而且还制约着中小学生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中小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 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 信息道德

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 不从事非法活动, 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信息道德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传播、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道德要求、道德准则,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道德关系。与传统道德相比, 信息道德更加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传统的道德关系, 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 虽然传统的道德也讲“慎独”, 但实际上对个体行为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而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 由于以信息化的数字为中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呈现出间接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 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 而个体的道德自律便成了正常的道德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

为了维护信息权利, 规范信息行为, 稳定信息秩序, 中小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利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既应知道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又不得危害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然而, 现实中却存在着许多违反信息道德的现象, 主要有:

(1) 在查阅资料时私自剪裁、撕取自己认为有用的章页, 据为己有。

(2) 借阅资料不按时归还, 延误他人查找、使用相关信息。

(3) 不分良莠, 随便从网上下载信息。

(4) 将封建、淫秽的信息通过网络任意传播, 毒害他人心灵。

(5) 因好玩而在网上大搞恶作剧, 使正常的信息活动陷入混乱。

作为信息社会中现代人的中小学生, 应自觉抵制信息污染, 培养信息道德, 提高信息素质, 为创建理想的信息环境尽一份责任。

以上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 信息知识是基础, 信息能力是核心, 信息道德是保证。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个方面都要重视, 不可或缺。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模式

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所以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相反, 他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这种建构不可能有其他人代替。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过程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在这一过程中, 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 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 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学生是信息技术的主人。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 所以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教师只提供学习支架, 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让学生成为主角, 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只是学习主题、学习目标的设计者, 是学生如何去获取有关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的指导者、帮助者, 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是引导者和咨询者, 是充当一个魔术师的角色, 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主导地位。

教学过程: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所以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 而不是“灌输”知识, 即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的过程, 而是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时, 应该去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 不能通过教师简单地把答案传递给学生, 需要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体会和享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欢娱和乐趣, 这是他人无法代替的。

教学环境:教师讲授的课程在多媒体教室中或在安装有多媒体广播教学的机房中上, 我们还提供网络化多媒体学习机房, 并具有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与协同工作的软件平台和必要的资源 (网络资源库由教师创建并逐渐扩充和完善, 我们将教学课件及教案存放在教学专用服务器中供学生查阅) 。根据教学的需要, 我们还开发了其他的一些管理软件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软件。这样的教学环境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并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 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 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百看不如一练”, 所以我们在每节课上都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或练习任务, 通过上机的操作达到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在练习中碰到的疑惑产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动力, 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到掌握知识的乐趣。另一方面, 教师应从更广泛的角度积极适度地去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 学生也会在积极的鼓励和赞赏中产生进一步去学习和探求新知的动力。

课程设计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充分了解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知己知彼”的客观态度, 获取自我的信息。

第二阶段:强调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三阶段:以“项目任务”为目标的实战训练———培养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第四阶段:与实际学科知识结合的运用过程———培养对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鼓励学生把计算机运用到实际学科学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或是信息开发工具来帮助学习,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实, 通过与实际学科的知识相结合, 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开发的过程。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 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树立起终身教育的观念。

四、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1. 注意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中学生的信息能力体现在中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和应用, 必须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训练, 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的实力, 搞好信息环境的建设, 对现有的信息设施不断完善, 提高运行能力, 为学生的信息能力的形成提供物质保障, 从而保证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形成。

2. 培养学生动手处理信息、形成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中学生的信息学习比传统课程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让全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多视角观察和多方位探讨, 进而形成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这些能力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文化后并形成意识和自然需求在学习实践中的表现, 是信息素养形成的标志。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 化为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其他基础文化素养

现代教育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而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 离开基础的知识, 信息素养的形成就会变为空谈。反过来, 信息素养在学生各科学习中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它慢慢地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不可忽视基础文化的学习。

4. 必须尊重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每个个体之间有很多个性化的地方, 信息素养形成应该有广阔的个性空间, 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 组织各项信息技术竞赛活动, 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走上信息技术专业之路。总之, 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信息的增多, 信息渠道的拓宽,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指明前进的方向。

五、信息素养的评价

信息素养的评价过去主要是检查学生的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 因此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验, 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笔试进行的。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 对于信息素养的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这两个重要部分的程度与水平没有认真判断;依靠测验的方法, 特别是笔试来衡量与判断, 比较难以判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正确地、客观地对一个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应从如下几点来评价。

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的评价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 但是作为学生素质的一部分来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记录学生上机次数, 学生能不能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学科学习问题等判断与衡量。

2. 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伦理道德的水平判断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外的观察与调查。例如:让学生分析、研究典型的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3. 信息知识

它是信息素养评价中最适合于笔试进行测验的部分, 许多知识内容都可以通过提出相应的问题与检查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4. 信息能力

目前对于信息能力的判断主要还是通过笔试进行, 我国的一部分省市还配合使用了上机操作考试来判断学生的信息能力。比如:各省市的信息技术会考都实行了无纸考试, 不管是理论题还是操作题答题都是上机操作。这样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使用信息系统完成一定工作的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 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不仅懂得如何学习, 而且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习惯、能力的人。因为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 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 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下个世纪, 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 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总之, 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将信息素养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 每个学生也必须自觉、主动地把信息素养作为自身学习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玉琦.技术课的课程理念与目标体系.

[2]王吉庆.信息素养论.

[3]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

[4]什么是信息素养.中国教育曙光网.

[5]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用) .

[6]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电化教育研究, 2001, (10) .

[7]王旭卿.美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

[8]陈文勇, 杨晓光.国外信息素养的定义和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成果概述.

对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中國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别于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是一门独特的并且很有意思的课程。从物质微观的不易被发现的变化,到物质巨大的令人震惊的变化,都和化学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化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的重要的课程。在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也对高中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课改,改进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是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要适应新课改,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育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教是手段,培养人才才是教育的目标。古人尚且认为为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但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教学偏离了教育最初的目标,仅仅关注教,仅仅关注结果,仅仅关注看得见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培养,传授给学生知识,然而却不能让他们灵活运用知识,体现出知识的能量和学习的作用。当我们还沉浸在教学的努力和学生的成绩时,社会这个最终的检验者却给了我们低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越来越高的要求,和人才难求、高分低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素质教育从理念到现实,新课改走进我们的教学。经历了过去的教训,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必须从思想认识上适应新课改。那就必须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从教学目标和方向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教学活动从学生出发,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落脚到学生能力的提高上。

二、要适应新课改,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而达成,这就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得当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会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相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往往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虽然有章可循,但是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再好的方法也并不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刻意追求和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未必就适合自己的教学,因为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着千差万别,可何况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是形式而不是目的,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克服形式主义。

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新课改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完全否认以前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有根据教学的目的、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等综合考虑,科学的、灵活的、创造性的将各种方法根据具体的需要和实际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体现好的结果。比如,我们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法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双方的互动。但在采用问题导入法之前,要对我们需要学生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基础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倘若对大部分学生仍没有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贸然采用问题导入法,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学生会不适应,而且只问不答,会让课堂氛围陷入尴尬,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会下降,则不能发挥问题导入式教学法的优点,不会促进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采用导学案教学方法和问题导入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进行先期的预习和准备工作,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循序渐进的采用问题导入法,合理开展适度教学。在学生能思考、会思考、能解决的前提下,逐步增加题目强度和难度。

三、要适应新课改,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教师要注重学生参与度

要想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出积极的努力。教师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开展互动教学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参与;教会学生基本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具有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实践参与并逐步乐于参与;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和及时的教学反思,促进学生持续高效地参与等等。

四、注重化学实验实践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科学,同时,化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科学。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不提示着化学的实践性,我们要充分重视实践探究在学习化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发探究性实践课题,精心设计探究方案,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研究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化学实验课,通过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的魅力,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学生主动学习具有莫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学生在设计实践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结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印证和检验具体的知识,还可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化学实验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好习惯和合作方向意识。倘若教师能够加以适当引导,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近年来,由于考核的倒逼机制和教师认识的逐步提高,出现了一个比较可喜的现象,那就是各个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都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我们还要在资源的进一步运用上下功夫,优化教学设计,注重研究性学习和课题研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新课改形势下的乡土历史教学 篇9

浙江省湖州二中 湖州(313000)

陈方南

【摘要】 本文根据新课改对乡土历史教学的新要求,依托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理论,阐述了在历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进行开发乡土历史资源,实施乡土历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新课改 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资源

新课改需要新的乡土历史教学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新课改中,乡土历史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就凸现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如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在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部分也有诸如:“调查本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讨论交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经济发展某方面的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教育与本地区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居住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考察调研,从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出发,提出保护环境和保护文物的建议和措施。”等建议。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新课改下的乡土历史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只是把它作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一种途径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二是不再强调以乡土教材为本,而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取调查考察访问等方法,自主地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不再只是帮助理解国家教材,而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改形势下乡土历史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从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角度阐释乡土历史教学 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其理论强调课程资源与教学的结合,教学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把乡土历史教学看作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过程。

二、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共建乡土历史教学的立交桥

新课改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新课程的教材也就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三大类。在国家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主要是“中学教材的叙述篇幅有严格的限制,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述繁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简约和枯燥在所难免。”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问题的直接兴趣,把渗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在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中讲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让学生系统学习乡土历史知识,更好地了解家乡。课外教学活动具有形式多样、灵活,直观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历史课外活动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包括乡土历史的研究性学习、社团的乡土活动、请专家作乡土讲座报告等方面。

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共搭实施乡土历史教学的平台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经验从做中学。在开发乡土历史资源的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亲自搜集资料、实地参观考察,调查访问。在这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容易培养,意志、性格都容易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身心特点。【3】

【2】

【1】新课改形势下乡土历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系统渗透乡土教学

所谓系统渗透,即在制订教学计划,进行总体备课,系统地把乡土历史资源穿插在国家教材的教学中,自觉自然地不留痕迹地融入既有的教学环节之中,使二者结合起来。这样既讲授了国家教材,同时亦进行了乡土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时渗透。根据心理学近体性原则,运用乡土历史导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进入课堂的角色。因为 “只有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并感到愉快,他才能使学习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才能达到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以至欲罢不能的境界,才能学好所学的课程。”

2、讲授国家教材中引【4】用。国家教材的着眼点是放在全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上的,不可能把每个地区的历史都详尽地囊括进去。在讲授国家教材时适当穿插乡土历史资源,帮助学生从一个地区的情况看到全国的情况,从而加强对全国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可以在讲授国家教材时引用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加以补充。

3、在考试试卷中渗透一些乡土历史题。高考制度在不断改革之中,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各省自主命题。从目前实行自主命题的各省高考历史内容看,或多或少都把乡土历史渗透于高考命题范围之中。为了适应试题乡土化趋向,我们在平时的测试中也作了试题乡土化的尝试。

二、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乡土历史教学

课外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我们在历史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带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场所,让学生感觉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同时也产生历史感,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一般来说,乡土历史教学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乡土史研究性学习。乡土史以其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优势,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突破口。学校可以根据周边的乡土历史资源,结合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研究主题模块。以笔者所在的湖州市为例,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突出“湖州文化”一个大的主题,下面学生可以选择塔文化、桥文化、茶文化、竹文化,丝绸文化、湖笔文化等作为子课题。这种模式与新课标的“主题+专题”的模块教学很接近。

2、学生社团活【5】动。学校社团是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自发组织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实际上就是兴趣小组活动。笔者所在的湖州二中就有一个学生自发组织的“乡土湖州”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如下活动:第一,“一路走来一路读”。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有计划、有选择地到湖州市的两区和三县,去探询湖州文脉。第二,“乡土活动日”。“乡土活动日进行乡土摄影展、乡土故事演说和票证展览等。第三,乡土网站建设。社团成员多方搜集资料,进行网站建设,建立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档案,为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大量素材,实现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共享。第四,地方口述历史的研究。“口述史学,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述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方法。”口述史学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还比较少见,社团的成员率先作出了尝试,他们以自己的爷爷奶奶为采访对象,采用文字笔录形式和录音形式,进行了“文革”口述史的研究。虽然在方法和技巧上还略显稚嫩,但他们参与的热情还是令人感动和钦佩。

三、自编校本教材系统讲授乡土知识,实施乡土历史教学

开设校本课程,对于大多数历史教师来说,主要是利用乡土资源编写校本乡土历史教材。一般来说,乡土教材体例多采用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优点是“历史脉络清晰,历史沿革分明,便于与统编教材配套使用,有助于学生了解该地区在祖国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过,“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以笔者所在的湖州二中为例,历史组老师从湖州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知识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将公民教育民主教育和地方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湖州人文历史和现实生活,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对现有的各种乡土教材重新组合,形成了自己学校独特的校本乡土教材。然后通过校本乡土教材,传承乡土文明。

四、开展报告和讲座,丰富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资源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主要指老红军、老八路等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让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源走进学校,来“讲”历史。如请40、50岁的人讲“文革”,60岁的人讲“人民公社”。让老战士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请博物馆的老师当地古迹遗存,考古发掘的新成果。请历史专家结合重大纪念日作专题报告讲座等等。通过这样的报告讲座形式,让学生备感亲切,教育效果自然就比单纯的老师说教好得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

【8】

【7】

【6】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02页

[2]张静、李晓风、姚岚.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71页 [4]孟思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31页

[5]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年,29页

[6] 郑崧.口述史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J].2005年第10期,14页 [7]金相成,历史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214—215页

[8]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页

上一篇:第四期职业鉴定通知下一篇: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